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八》[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皇朝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八樂考二十四
3
徹樂
4
等謹按樂以導和,吉禮用之。若夫凶喪烖異,則徹而弗縣,或縣而不作,故《虞書》曰遏宻八音。《周禮》曰:「弛縣曰去樂。
5
本朝亦仍古制,凡遇凶喪、典禮素服徹縣,水旱潔齋,停止作樂,葢以致哀慕而展孝思,敬天威而重民命,所謂情動於中,而禮制行焉者也。謹次徹樂,考天聰元年正月元旦徹樂。舊制,元旦設大宴,備陳樂舞,時以
6
太祖初喪,停止筵宴徹樂。崇德七年正月元旦徹樂,時以敏恵恭和元妃喪,停止筵宴,徹樂十月。
7
萬夀聖節不作樂時,以國中避痘停,止作樂,定忌辰,不作樂。是日。
8
大內及宗室各衙門官員人等,不筵宴,不作樂。八年八月庚午。
9
太宗文皇帝崩,徹樂,諸王以下文武官員不祈禱,祭祀不宴㑹,作樂。凡百日,止軍民人等,凡十八日止外省。
10
官員二十七日止。
11
丙戍。
12
世祖章皇帝即位
13
上御殿不陳,設鹵簿,不作樂。順治元年,定致祭。
14
太廟遇齋期,不作導迎樂。毎嵗四孟及嵗暮,致祭太廟,如孟春時。享日遇。
15
祈穀前齋戒期內
16
駕出還宮,導迎樂設而不作。六年四月乙巳。
17
孝端文皇后崩,徹樂,王以下各官,百日不宴會、作樂。外省官民二十七日不宴,㑹作樂。
18
八年正月
19
世祖章皇帝親政,不作樂。時禮部奏親政儀注,上命照常陳:「設鹵簿,不鳴鞭,不鳴鐘鼓,樂設而不作恭奉」。
20
孝端文皇后升祔,不作樂,時升祔太廟致祭。
21
駕出還宫,不鳴鐘鼔,不作導迎樂。十四年四月,祈雨,不作樂,時以亢旱躬詣。
22
圜丘行祈禱禮不除道,不設鹵簿不作,導迎樂。遣官祈雨,不作樂。九卿、詹事、科道等步禱於天壇。
23
地壇
24
神祗壇
25
社稷壇。
26
太嵗壇致祭,不奏樂。
27
十八年正月丁巳。
28
世祖章皇帝崩,徹樂王以下內外文武官員、軍民人等,百日內不宴,㑹作樂。
29
己未
30
聖祖仁皇帝即位
31
上御太和殿陞座,鳴鐘鼔樂設而不作。辛酉,致祭。
32
太廟不作樂。是日孟春時享太廟,遣官素服行禮,不奏樂。十一月,恭奉。
33
世祖章皇帝升祔,不作樂,時升祔太廟致祭。
34
駕出還宮,陳設鹵簿,不鳴鐘鼔,不作,導迎樂康熈元年正月,恭上。
35
太皇太后
36
皇太后徽號不作樂時,以世祖章皇帝喪服未滿,惟進冊寳,停止行禮,不設儀仗,不作樂。二年二月庚戍。
37
孝康章皇后崩,徹樂王以下內外文武官員,二十七日不宴,㑹作樂,軍民人等七日不宴,㑹作樂。
38
九年八月,恭謁。
39
孝陵不作樂。是日
40
駕發照常陳設行幸儀仗導迎樂設而不作等謹按,嗣後凡遇恭謁。
41
祖陵
42
乗輿出宮,並照例陳設鹵簿樂器,設而不作。十一年二月,耕耤,不作樂。是日值祭。
43
朝日壇齋戒期內停止筵宴,不作樂。十三年五月丙寅。
44
孝誠仁皇后崩,徹樂王以下內外文武官員二十七日不宴,㑹作樂,軍民人等七日不宴,㑹作樂。
45
十七年二月丁邜。
46
孝昭仁皇后崩,徹樂王以下內外文武官員二十七日不宴,㑹作樂,軍民人等七日不宴,㑹作樂。
47
二十六年五月,祈雨,不作樂時。
48
躬詣
49
圜丘致祭,雨纓素服,不設鹵簿,不作導迎樂。十二月己巳。
50
孝莊文皇后崩,徹樂王以下內外文武官員軍民人等,二十七日不宴,㑹作樂。
51
二十七年十月恭奉。
52
孝莊文皇后升祔,不作樂。是日,升祔太廟致祭。
53
駕出還宫,陳設鹵簿,不鳴鐘鼓,不作,導迎樂。二十八年五月,遣官祈雨,不作樂。時以亢旱,命九卿、詹事、科、道步禱於
54
神祗壇
55
太嵗壇並遣官致祭。
56
圜丘。
57
方澤
58
社稷壇不奠玉,不奏樂。王公、文武官員、軍民咸素服,致齋三日。
59
七月甲辰。
60
孝懿仁皇后崩,徹樂王以下內外文武官員二十七日不宴,㑹作樂,軍民人等七日不宴,㑹作樂。
61
五十六年十二月丙戍。
62
孝恵章皇后崩,徹樂,王以下內外文武官員二十七日不宴,㑹作樂,軍民人等七日不宴,㑹作樂。
63
六十一年十一月甲午。
64
聖祖仁皇帝崩,徹樂王以下,內外文武官員,一年不宴㑹作樂,軍民人等百日不宴,㑹作樂。
65
辛丑
66
世宗憲皇帝即位。
67
上御太和殿,陞座,鳴鐘,鼔樂設而不作,恭上。
68
皇太后尊號是日。
69
皇太后宮不設儀仗,停止行禮,不作樂。雍正元年五月辛丑。
70
孝恭仁皇后崩,徹樂王以下內外文武官員,百日不宴㑹作樂軍民人等。二十七日,不宴㑹,作樂。
71
九月,恭奉。
72
聖祖仁皇帝
73
孝誠仁皇后。
74
孝昭仁皇后。
75
孝懿仁皇后
76
孝恭仁皇后升祔,不作樂,太廟致祭。
77
駕出還宮,陳設鹵簿,不鳴鐘鼔,不作,導迎樂二年三月。
78
臨雍不作樂,時值祭。
79
歴代帝王廟齋戒期內
80
駕出還宫,不作,導迎樂。
81
四月,祈雨。
82
上詣黒龍潭行祈禱禮,不設鹵簿,不作樂。六月,闕里。
83
聖廟灾
84
親詣國學祭奠,不作樂」。奉諭㫖:「朕惟」。
85
孔子道高德厚,為萬世師表,所以維世教,立人極者,與天地同其悠久。朕臨御以来,思極尊崇之典,以申仰止之忱今闕里。
86
聖廟被灾,豈朕尊師重道之誠有未至歟?朕在諒闇之中,素服齋居,無庸更事,減膳徹樂,謹擬親詣國學文廟,䖍申祭奠,宣讀告文,以展朕跼蹐不安之誠。先期齋戒二日,於十七日不設鹵簿,朕素服前往諸王大臣、官員陪祀者,亦皆常服從事。
87
九年九月己丑。
88
孝敬憲皇后崩,徹樂王以下內外文武官員,二十七日不宴,㑹作樂,軍民人等七日不宴,㑹作樂。
89
十月,致祭。
90
太廟不作樂。
91
十三年八月己丑。
92
世宗憲皇帝崩,徹樂王以下內外文武官員,一年不宴㑹作樂,軍民人等百日不宴,㑹作樂。
93
九月己亥。
94
上即位
95
上御太和殿鳴鐘,鼔樂設而不作祭。
96
歴代帝王廟,遣官致祭,雨纓素服行禮,不奏樂。尋禮臣奏,准二十七月之內凡遇。
97
98
99
社稷
100
皇上親詣致祭,或遣官恭代,俱禮服行禮,作樂朝日。
101
夕月
102
歴代帝王廟
103
先農
104
先師等祀,俱遣官行禮,用禮服作樂,凡遇陞殿受朝,俱吉服,不作樂。在京王公、文武官員,三十七月內不宴㑹作樂。外省官員軍民,仍照從前定例行。
105
十二月,恭上。
106
皇太后徽號是日。
107
皇太后陞慈寧宮寳座,儀仗全設樂設而不作,乾隆元年十一月尊封。
108
聖祖仁皇帝四妃位曰
109
皇祖夀祺皇貴太妃。
110
皇祖溫恵貴太妃。
111
皇祖順懿宻太妃。
112
皇祖純裕勒太妃以
113
世宗憲皇帝服制不慶賀,不作樂。甲寅
114
皇太后萬夀。是日。
115
上詣
116
慈寜宮行禮。
117
皇太后陞寳座,樂設而不作二年三月恭奉。
118
世宗憲皇帝
119
孝敬憲皇后升祔,不作樂太廟致祭。是日,鹵簿陳設於端門內,不作導迎樂。
120
三年三月,祈雨。
121
上詣黒龍潭行祈禱禮,不設鹵簿,不作樂。十月。
122
端慧皇太子薨,不作樂。時禮部議奏喪禮,得㫖在京官員、軍民人等,初祭以內停止、嫁娶作樂,直省於文到日為始,三日內停止嫁娶作樂。
123
九年四月。
124
雩祭不作樂奉。
125
諭㫖:
126
雩祭之典,所以為百榖祈膏雨也。從前大臣等定議,一應禮典,悉照恭祀。
127
圜丘之制行,朕思目下畿輔,雨澤愆期,此次舉行雩祭,正望恩迫切之時,非每夏常雩可比,其先期詣齋宮,及祭畢回鑾,朕俱御常服,不乗輦,不設鹵簿,不作樂,以示䖍誠,祈禱為民請命之意,可傳諭各衙門知之」。十一年二月祭」。
128
朝日壇,不作樂時奉。
129
諭㫖:三月朔日食,二月三十日節,届春分,朕親祭朝日壇。是日,乗禮轎前往,不必設鹵簿,大駕還宫,亦不必作樂,以昭敬畏之意,著傳諭各該衙門知之。
130
十二年五月
131
躬祀
132
方澤不作樂時奉。
133
諭㫖:「此次親祭,現在望雨之際,屆期不乗輦,不設鹵簿,不作樂」。
134
十三年三月乙未。
135
孝賢皇后崩,徹樂,王以下內外文武官員二十七日不宴,㑹作樂,軍民人等七日不宴,㑹作樂尋奉。
136
諭㫖:
137
孝賢皇后大事,一切典禮,朕皆斟酌古今,務協其宜。據大學士等議奏,禮儀內,如陞殿作樂一節,凡屬大朝祀典,自當照例。朕意今年內尋常陞殿,但鳴鐘鼓樂懸而不作,庶為合宜。至來年正月將屆期年,一切典禮,着如常儀。
138
十四年五月,定齋宮宵漏不鳴鼔角,時奉諭㫖朕於
139
兩郊大祀,先御齋宫,以齊一思慮聞之祀,曰齋者耳,不聼樂。孔子曰:三日齋,一日用之,猶恐不敬,二日伐鼔。何居言不敢散其志也。今齋宫宵漏,下鳴畫角嚴鼓以為節,雖異於宮懸合樂,而吹角鼔鼜軍中之容,豈所謂專致其精明者歟?此葢相沿前明,弊典未更,後此嚴更鼔角,不當用之於齋次,大學士㑹同該部定議以聞,載入㑹典。
140
二十四年四月。
141
雩祭不作樂,時以農民望雨前期詣。
142
壇齋宿不設鹵簿,不設導迎樂。是日,由齋宮步行至幄次行禮。
143
五月辛丑,祭。
144
社稷壇不作樂時以禱雨上自。
145
午門內步行詣。
146
壇致祭,雨纓素服,不設鹵簿,不作導迎樂。丁未。
147
躬祀
148
方澤不作樂,時以亢旱,有㫖,照九年、十二年之例,不乗輦,不設鹵簿,不作樂,由景運門前往。
149
六月
150
大雩,不作樂。
151
上自齋宮步禱於。
152
圜丘行
153
大雩禮,雨纓素服,不設鹵簿,不設導迎樂。四十二年正月
154
孝聖憲皇后崩,徹樂王以下內外文武官員期年不宴會作樂軍民人等百日,不宴會,作樂。尋奉。
155
諭旨昨據禮部奏。
156
大行皇太后喪儀二十七日之內所有社、稷壇等祭祀。援照,雍正九年。
157
孝敬憲皇后喪儀素服致祭樂「設而不作」等語朕以郊。
158
廟大祀典禮綦重,似不應因大喪而稍畧其禮,因命軍機大臣查明具奏,兹據會典所載康熙年間。
159
列后之事,遇大祀典祭日穿朝服作樂,禮部此奏,未將逺年舊例細查,僅引雍正九年乾隆十三年之例,所辦原未周到,今會同酌議」。二十七日內如遇。
160
161
廟大祀典,仍作樂,穿朝服行禮。其餘尋常祭祀,均用素服致祭樂設而不作等語,所奏甚是。著照軍機大臣所議。二十七日內,如遇。
162
163
164
社稷及
165
日壇諸大祀,雖係遣官致祭,仍當作樂,穿朝服行禮。其餘尋常祭祀,均用素服致祭,樂設而不作,方為允當,著交禮部,照此辦理。其從前誤辦之案,不必存稿,即以此著為令典」。
166
皇朝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八
URN: ctp:ws7817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