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分門集註杜工部詩》 一 |
2 | |
3 | 《分門集注杜工部詩》 《四部叢刊·集部》 |
4 | 上海𣹢芬樓借南海 潘氏蔵宋刊夲影印。 原書版匡,髙營造尺 六寸七分,寬四寸二 分 |
《分門集註杜工部詩序》 |
1 | 盧木齋 藏書清華 大學 圖書 館臧北平木齋 圖書 舘臧書 |
2 | 王洙序曰:杜甫,字子美,𮖠陽人,徙河南鞏縣,曽祖依藝鞏令祖審言膳部貟外郎父閑奉天令甫少不覊天寶中獻三賦召試文章授河西尉辤不行改右衛率府胄曹天寶末以家避亂鄜獨轉䧟賊中至德二載竄歸鳯翔謁肅宗授左拾遺詔許至鄜迎家明年收京扈從還長安房琯罷相甫上䟽論琯有才不冝廢免肅宗怒貶琯邠州刺史出甫為華州司功屬關輔饑亂棄官之秦州又居成州同谷自負薪採梠餔糒不給遂入蜀⺊居成都浣花里復適東川乆之召𥙷京兆府功曹以道阻不赴欲如荆楚上元二年聞嚴武鎮成都自閬挈家往焉武歸朝廷甫浮遊左蜀諸郡往來非一武再鎮兩川奏為節度叅謀檢校工部貟外郎賜緋永泰元年夏武卒郭英乂代武崔旰殺英乂楊子琳栢正節舉兵攻旰蜀大亂甫逃至梓州亂定歸成都無所依乃泛江遊嘉戎次雲安移䕫州大曆三年春下峽至荆南又次公安入湖南泝㳂湘流遊衡山寓居耒陽甞至嶽廟阻𭧂水旬日不得食耒陽聶令知之自具舟迎還五年夏一夕醉飽卒年五十九觀甫詩與唐實録猶槩見事迹比新書列傳彼為踳駮甫集初六十卷今祕府舊藏通人家所有稱大小集者皆亡逸之餘人自編摭非當時第叙矣蒐裒中外書凡九十九卷除其重複定取千四百有五篇凡古詩三百九十有九近體千有六起太平時終湖南所作視居行之次若歳時為先後分十八卷又别録賦筆雜著二十九篇為二卷合二十卷意兹未可謂盡他日有得尚副益諸寶元二年十月王原叔記 |
3 | 胡氏序曰草堂先生謂子美也草堂子美之故居因其所居而號之曰草堂先生先生自同谷入蜀遂卜成都浣花江上萬里橋之西為草堂以居焉唐之《史記》前後抵捂先生至成都之年月不可考其後先生𭔃題草堂云經營上元始斷手寶應年然則先生之來成都殆上元之初乎嚴武入朝先生送武至巴西遂如梓州蜀亂乃之閬州將遊荆楚會武再鎮兩川先生乃自閬州挈妻子歸草堂武辟先生為叅謀武卒蜀又亂先生去之東川移居䕫州遂下荆渚泝沅湘上衡山卒於耒陽先生以詩鳴於唐凡出處去就動息勞佚悲懽憂樂忠憤感激好賢惡惡一見於詩讀之可以知其丗學士大夫謂之詩史其所遊歷好事者隨處刻其詩於石及至成都則闕然先生之故居松竹荒凉略不可記今丞相吕公鎮成都復作草堂於先生之舊址繪先生之像於其上假符於此乃録先生之詩刻石置於草堂之壁間先生雖去此而其詩之意有在於是者亦附其後庶幾好事者於以考先生去來之迹云元祐庚午資政殿學士中大夫知成都軍府事胡序 |
4 | 王彦輔序曰唐興承陳隋之遺風浮靡相矜莫崇理致開元之間去雕篆黜浮華稍裁以雅正雖絺句繪章人得一槩爭各所長如大羮元酒者則薄滋味如孤峯絶岸者則駭廊廟穠華可愛者乏風骨爛然可珍者多玷缺逮至子美之詩周情孔思千彚萬狀茹古涵今無有端涯森嚴昭煥若在武庫見戈㦸布列蕩人耳目非特意語天出尤工於用字故卓然為一代冠而歷丗千百膾灸人口予毎讀其文竊苦其難曉如義鶻行巨顙拆老拳之句劉夢得𥘉亦疑之後覽石勒傳方知其所自出蓋其引物連𩔖掎摭前事往往而是韓退之謂光𦦨萬丈長而丗號為詩史信哉予時漁獵書部甞妄注緝且十得五六官遊南北因循中輟投老掛冠杜門家居日以無事行樂之暇不度蕪淺旣次其韻因閲舊注惜不忍去捜考所知再加鐫釋然予不幸病目無與乎簡牘之觀遂命子澂洎孫端仁參夫討繹俾之編綴用償夙志尚愧孤陋未臻詳盡在昔聖人猶曰有所不知丘蓋闕如顧惟聞見之寡兹所不免但藏篋中以貽來裔非敢示諸愽古之君子按鄭文寳少陵集張逸為之序又有蜀夲十卷自王原叔內相再編定杜集二十卷後姑蘇守王君玉得原叔家藏於蘇州進士何瑑丁脩處及今古諸集相與參考乃曰義有兼通者亦存而不敢削故予之所注以葉蘇本為正云時洪宋八葉 明天子之在御政和紀元之三禩下元日序 |
5 | 嘉興魯訔序曰:騷人雅士同知祖尚少陵同欲模楷聲韻同苦其意律𭰹嚴難讀也余謂少陵老人𥘉不事艱澁左隱以病人其平易處有賤夫老婦所可道者至其𭰹純宏妙千古不可追跡則序事穩實立意渾大遇物冩難狀之景紓情出不說之意借古的確感時𭰹逺若江海浩𣻌風雲蕩汨蛟龍黿鼉出没其間而變化莫測風澄雲霽象緯回薄錯峙偉麗細大無不可觀離而序之次其先後時危平俗媺惡山川夷險風物明晦公之所寓舒局皆可槩見如陪公杖屨而遊四方數百年間猶對面語何患於難讀邪名公巨儒譜叙注釋是不一家用意率過異說如蝟余因舊集略加編次以古詩近體一其後先摘諸家之善有考於當時事實及地理𡻕月與古語之的然者聊注其下若其意律乃詩之六經神會意得隨人所到不敢易而言之叙次旣倫讀之者如親罹艱𣗥虎狼之慘為可驚愕目見與時甿庻𬒳削刻轉塗炭為可憫因感公之流徙始而適中而瘁卒至於為少年輩侮怱以訖死為可傷也紹興癸酉五月晦日丹丘冷齋序 |
6 | 鄭卬序曰讀少陵詩如馳騖晉楚之郊以言其髙則鄧林千巖楩楠𣏌梓扶踈摩雲以言其𭰹則溟波萬頃蛟龍黿鼉徜徉排空拭眥極目方且心駭神悸莫知所以若其甄别名狀實難為功韓退之推其光熖萬𠀋長殆謂是矣國家追復祖宗成憲學者以聲律相飭少陵矩範尤為時尚於其淹貫羣書比𩔖賦象渾㴠天成竒文險句厭人目力讀者未始不以捜㝷訓切為病卬近因與二三友質問爰就隱奥處著為《音義》至夫人物地理古今傳志咸極討論施之新學不亦可乎時紹興改元歳次辛亥長至後五日長樂鄭卬序 |
7 | 王安石序曰:予考古之詩尤愛杜甫氏作者其辭所從出一莫知窮極而病未能學也丗所傳巳多計尚有遺落思得其完而觀之然每一篇出自然人知非人之所能為而為之者惟其甫也輙能辯之予之令鄞客有授予古之詩丗所不傳者二百餘篇觀之予知非人之所能為而為之實甫者其文與意之著也然甫之詩其完見於今者自予得之丗之學者至乎甫而後為詩不能至要之不知詩焉爾嗚呼詩其難惟有甫哉自洗兵馬下序而次之以示知甫者且用自發焉皇祐壬辰五月日臨川王安石序 |
8 | 温陵宋冝序曰:詩之言生乎志而言之聲出乎情自變風作而志之形於言與夫情之發於聲者雖感憤憂思之成文而尚可以和金石諧律吕而為聖人之所取也及夫先王之澤竭雖有作者浮虚之相矜𦂶靡之相勝而無復風雅之正矣唐之時以詩鳴者最多而杜子美逈然特異相望數千載之間而獨得古人之大體其詞曲而中其意肆而隱雖怪竒偉麗變態百出而一之於法度不幾於古之言志而詠情者歟惜乎遒人之不見采而子美不見知於上愈窮而愈工然丗之所傳尚有遺落而不完頃者處士孫正之得所未傳二百篇而丞相荆公繼得之又増多焉及觀內相王公所校全集比於二公互有詳略皆從而為之序故子美之詩僅為完備近丗取士壹於經術而風騷之學有所不暇雖幽居閑放之人時或諷味而皆鄙俚陳近之辭求其知子美者蓋寡矣豈子美之詩𭰹逺而難知邪抑其篇章之浩愽而難窮考邪今兹退休田里始得陳君浩然授予子美詩一編乃取其古詩近體析而𩔖之使學者恱其昜覽得以㳂其波而討其源也予嘉陳君有志於詩而惟子美之為嗜,則可謂篤於詩學者矣因其請而為之序云元豐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序 |
9 | 孫僅序曰五常之精萬象之靈不能自文必委其精萃其靈於偉傑之人以渙發焉故文者天地真粹之氣也所以君五常母萬象也縱出横飛疑無涯隅表乾裏坤𭰹入隱奥非夫腹五靈精心萬象靈神合𭁷㑹則未始得之也夫文名一而所以為用之者三謀勇正之謂也謀以始意勇以作氣正以全道苟意亂思率則謀沮矣氣萎體瘵則勇䘮矣言蒭辭蕪則正塞矣是三者迭相羽翼以濟乎用也備則氣淳而長剥則氣散而涸中古而下文道繁冨風若周騷若楚文若西漢咸角然天出萬丗之衡軸也後之學者瞽實聾正不守其根而好其葉由是日誕月艶蕩而莫返曹劉應楊之徒唱沈謝徐庾之徒和之爭柔闘葩聮組擅繡萬鈞之重爍為錙銖眞粹之氣殆將滅矣洎夫子之為也剔陳梁亂齊宋抉晉魏瀦其淫波遏其煩聲與周楚西漢相凖的其夐邈髙聳則若鑿太虚嗷萬籟,其馳驟怪駭則若仗天䇿而𮪍箕尾其首截峻整則若儼鈎陳而界雲漢樞機日月開闔雷電昂昂然神其謀挺其勇握其正以髙視天壤趨入作者之域所謂真粹氣中人也公之詩支而為六家孟郊得其氣熖張籍得其簡麗姚合得其清雅賈島得其竒僻杜牧薜能得其豪健陸龜𮐃得其贍愽皆出公之竒偏爾尚軒軒然自號一家爀丗烜俗後人師擬不暇矧合之乎風騷而下唐而上一人而巳是知唐之言詩公之餘波及爾於戲以公之才冝器大任而顛宼虜汨没蠻夷者屯於時耶戾於命耶將天嗜厭代未使斯文大振耶雖道振當丗而澤化後人斯不朽矣因覽公集輙洩其憤以書之 |
10 | 王琪曰:近丗學者爭言杜詩愛之𭰹者至剽掠句語迨所用險字而模畫之沛然自以絶洪流而窮𭰹源矣又人人購其亡逸多或百餘篇少或數十句藏去矜大復自以為有得翰林王君原叔尤嗜其詩家素畜先唐舊集及採祕府名公之室天下士人所有得者悉編次之事具于記於是杜詩無遺矣子美愽聞稽古其用事非老儒愽士罕知其自出然缺乆矣後人妄改而𥙷之者衆莫之遏也非原叔多得其真為害大矣子美之詩詞有近質者所謂轉石於千仞之山𫝑也學者尤効之而過甚豈逺大者難窺乎然夫子之刪詩也至于檜曹小國寺人女子之詩苟中法度或取而弦歌善言詩者豈拘於人哉原叔雖自編次余病其卷帙之多而未甚布暇日與蘇州進士何君瑑丁君脩得原叔家藏及今古諸集聚于郡齋而叅考之三月而後巳義有兼通者亦存而不敢削閱之者固有淺𭰹也而又吴江邑宰河東裴君煜取以覆視乃益精密遂鏤于板庶廣其傳或俾余序于篇者曰如原叔之能文稱于丗止作記于後余竊慕之且余安知子美哉但本末不可闕書故槩舉以附于卷終原叔之文今遷于卷首云嘉祐四年四月望日姑蘇郡守太原王琪後記 |
11 | 〈跋子美詩〉 鄭卬 |
12 | 余讀李元賔𥙷遺傳及韓退之題杜工部墳詩皆自摭遺所載疑非二公所作然大曆元和時之相去猶未為逺不當與本集抵捂若是大抵後之好事者託而質之也甞攷子美以大曆五年四月臧玠殺崔灌由是避地入衡州至耒陽遊嶽祠以大水涉旬不得食耒陽聶令具舟迎之水漲遂泊方田驛子美詩以謝之繼而㳂湘流將適漢陽暮秋歸秦有詩别湖南幕府親友豈以夏而溺死耒陽復有此作盖其卒在潭岳間秋冬之際元微之誌銘亦畧見本末作史者惑於摭遺之說遂有牛炙白酒一宿卒之語信史之誤余不可以不辨長樂鄭卬謹䟦 |
13 | 杜子美之於詩實積衆家之長適當其時而巳昔蘇武、李陵之詩,長於髙妙曹植劉公幹之詩長於豪𨓜陶潜、阮籍之詩長於沖澹謝靈運鮑昭之詩長於峻潔徐陵庾信之詩長於藻麗於是子美窮髙妙之格極豪𨓜之氣包沖澹之趣兼峻潔之姿備藻麗之態而諸家之作所不及焉然不集諸家之長子美亦不能獨至於斯也豈非適當其時故耶《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嗚呼子美亦集詩之大成者歟 |
14 | 〈讀子美詩〉 孫何 |
15 | 丗系留唐史丘封𭔃耒山髙名落身後遺集出人間𨓜氣應天與淳風自我還鋒鋩堪定霸徽墨可繩姦進退軍三令廻旋馬六閑《楚詞》休獨歩周雅合重𠛹李白從先逹王維亦厚顔庖刀盡餘刃羿彀肯虚彎聖域分中土天樞奪要關逍遥登禁闥偃蹇下塵寰麗思蘇幽蟄神功鑿險艱語成新體句才折好官班誰氏傳軒冕何人得佩環朱弦夲䟽越黃鳥浪緜蠻元白詞華窄錢郎景象鏗蜀峰愁杳杳湘水浪潺潺子欲探驪頷吾思擷虎斑毛錐應穎脫燕石竟踈頑巴襲蘭兼菊無嫌蒯與菅二南如有得髙躅願追攀 |
16 | 〈子美𦘕像〉 歐陽脩 |
17 | 風雅乆寂寞吾思見其人杜君詩之豪來者孰比倫生焉一身窮死也萬丗珍言苟可垂後士無羞賤貧 |
18 | 〈子美𦘕像〉 王安石 |
19 | 吾觀少陵詩為與元氣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壯顔毅色不可求浩蕩八極中生物豈不稠醜妍巨細千萬殊竟莫見以何雕鎪惜哉命之窮顚倒不見收青衫老更斥餓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後攘攘盗賊森戈矛吟哦當此時不廢朝廷憂甞願天子聖大臣各伊周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不忍四海寒颼颼傷屯悼屈止一身嗟時之人死所羞所以見公𦘕再拜涕泗流惟公之心古亦少願起公死從之遊 |
20 | 〈讀子美集〉 張伯玉 |
21 | 寂寞風騷主先生第一材詩魂𨇠斗壁筆力撼蓬萊運動天樞朽奔騰地軸摧萬蛟盤險句千馬夾雄才𫝑走岷峨盡辭含混沌來剖山無鵲石傾廐盡龍媒薦擢誇三賦飄零放一盃艱難行蜀道感激上燕臺日月兵前没江湖𥬇裏開獨吟千載後肝膽洗塵埃 |
22 | 〈觀子美𦘕像〉 楊蟠 |
23 | 文光萬丈照詞林獨歩才難一代欽塵土未淪今日貌篇章空憶舊時心寂寥冠劒無由作零落丹青豈復吟師法望公千載後仰風三歎感知音 |
24 | 〈題子美墳〉 唐韓愈撰 |
25 | 何人鑿開混沌殻二氣由來有清濁孕其清者為聖賢鍾其濁者成愚樸英豪雖没名猶嘉不肖虚死如蓬麻榮華一旦丗俗眼忠孝萬古賢人芽有唐文物盛復全名書史𠕋俱才賢中間詩筆誰清新屈指都無四五人獨有工部稱全美當日詩人無擬倫筆追清風洗俗耳心奪造化回陽春天光晴射洞庭秋寒玉萬頃清光流我常愛慕如飢渇不見其面生閑愁今春偶客耒陽路淒𢡖去㝷江上墓召朋特地踏煙蕪路入溪村數百歩招手借問𮪍牛兒牧兒指我祠堂路入門古屋三四間草茅縁砌生無數寒竹珊珊揺晚風野蔓層層纒庭户升堂再拜心惻然心欲䖍啓不成語一堆空土煙蕪裏虚使詩人嘆悲起怨聲千古𭔃西風寒骨一夜沉秋水當時處處多白酒牛䏑如今家家有飲酒食䏑今如此何故常人無飽死子美當日稱才賢聶侯見待誠非喜洎乎聖意再搜求姦臣以此欺天子捉月走入千丈波忠諌便沉汨羅底固知天意有所存三賢所歸同一水過客留詩千百人佳詞繡句虚相美墳空飫死巳傳聞千古醜聲竟誰洗明時好古疾惡人應以我意知終始 |
26 | 〈子美墓誌銘〉 唐元稹撰 |
27 | 叙曰:余讀詩,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揔萃焉。始尭舜時君臣以賡歌相和是後詩人繼作歷夏殷周千餘年仲尼緝拾選練取其干預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餘無聞焉騷人作而怨憤之態繁然猶去風雅日近尚相比擬秦漢巳還採詩之官旣廢天下妖謡民謳歌頌諷賦曲度嬉戲之詞亦隨時間作至漢武賦栢梁詩而七言之體具蘇子𡖖李少𡖖之徒尤工為五言雖句讀丈律各異雅鄭之音亦𮦀而詞意簡逺指言事情自非有為而為則文不妄作建安之後天下之士遭罹兵戰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横槊賦詩其遒壯抑揚𡨚哀悲離之作尤極於古晉丗風槩稍存齊宋之間教失根本士子以簡慢歙習舒徐相尚丈章以風容色澤放曠精清為髙蓋吟冩性靈流連光景之文也意氣格力固無取焉陵遟至於𥹭陳淫艶刻飾佻巧小碎之詞劇又宋齊之所不取也唐興官學大振歷丗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練精切稳順聲𫝑謂之為律詩由是而後文變之體極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遺近務華者去實効齊梁則不逮於魏晉工樂府則力屈於五言律切則骨格不存閑暇則纎濃莫備至于子美蓋所謂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顔謝之孤髙雜徐𢈔之流麗盡得古今之體𫝑而兼人人之所獨專矣使仲尼考鍜其旨要尚不知貴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無可無不可則詩人巳來未有如子美者是時山東人李白亦以竒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余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冩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於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詞氣豪邁而風清調𭰹属對律切而脫棄凢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壼奥乎予甞欲條析其文體别相附與來者為之凖特病嬾末就適遇子美之孫嗣業啓子美之柩襄祔事於偃師途次于荆雅知余愛言其大父之為文拜余為誌辭不能絶余因係其官閥而銘其卒葬云係曰晉當陽成侯姓杜氏下十丗而生依藝令於鞏依藝生審言善詩官至膳部貟外郎審言生閑閑生甫閑為奉天令甫字子美天寶中獻三大禮賦明皇竒之命宰相試文文善授右衛率府胄曹属京師亂歩謁行在拜左拾遺𡻕餘以直言失出為華州司功㝷遷京兆功曹劒南節度嚴武狀為工部貟外郎叅謀軍事旋又棄去扁舟下荆楚間竟以寓卒旅殯岳陽享年五十有九夫人弘農楊氏女父曰司農少卿怡四十九年而終嗣子曰宗武病不克葬殁命其子嗣業嗣業貧無以給䘮収什乞匄焦勞晝夜去子美殁後餘四十年然後卒先人之志亦足為難矣銘曰維元和之癸巳粤某月某日之佳晨合窆我杜子美於首陽之山前嗚呼千歲而下曰此文先生之古墳。 |
28 | 〈子美傳〉 皇朝宋祁奉勑撰 |
29 | 甫字子美,少貧不自振,客吴越齊趙間。李邕竒其材先往見之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天寶三載玄宗朝獻太清宫饗廟及郊甫奏賦三篇帝竒之使待詔集賢院命宰相試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衛率府胄曹參軍,數上賦頌因髙自稱道且言先臣恕預以來承儒守官十一丗迨審言以文章顯中宗時臣頼緒業自七𡻕屬辭且四十年然衣不蓋體常寄食於人竊恐轉死溝壑伏惟天子哀憐之若令執先臣故事抜泥塗之乆辱則臣之述作數不足鼓吹六經至沈鬱頓挫隨時敏給楊雄枚臯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棄之㑹禄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肅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至德二年亡走鳯翔上謁拜左拾遺與房琯為布衣交琯時敗陳濤斜又以客董廷蘭罷𫳐相甫上䟽言罪細不冝免大臣帝怒詔三司雜問𫳐相張鏑曰甫若抵罪絶言者路帝解甫謝且稱琯宰相子少自樹立為醇儒有大臣體時論許琯才堪公輔陛下果委而相之勸其𭰹念主憂義形於色然性失於間酷耆鼓琴廷蘭託琯門下貧疾昏老依𠋣為能惜人情一至玷汙臣歎其功名未就志氣挫衂覬陛下棄細録大所以冒死稱述渉近訐激違忤聖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賜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獨𮐃然帝自是不甚省録時所在㓂奪甫家寓鄜彌年囏窶孺弱至餓死因許甫自往省視從還京師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輔饑棄官去客秦州負薪採橡栗自給流落劒南結廬成都西郭召𥙷京兆功曹參軍不至㑹嚴武節度劒南東西川往依焉武再帥劒南表為𠫵謀檢校工部貟外郎武以丗舊待甫甚善親詣其家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常醉登武牀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亦𭧂猛外若不為忤中銜之一日欲殺甫及梓州刺史章彛集吏於門武將出冠鉤于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獨殺彛武崔盰等亂甫往來梓夔間大曆中出瞿塘下江陵泝沅湘以登衡山困客耒陽游嶽祠大水遽至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甞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曠不自檢好論天下大事髙而不切少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甞從白及髙適過汴州酒酣登吹臺慷慨懷古人莫測也數甞宼亂挺節無所汙為歌詩傷時橈弱情不忘君人憐其忠云 |
30 | 賛曰:唐興詩人承陳隋風流浮靡相矜至宋之問沈佺期等研揣聲音浮切不差而號律詩競相襲㳂逮開元間稍裁以雅正然恃華者質反好麗者壯違人得一槩皆自名所長至甫渾㴠汪茫千彚萬狀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厭餘殘膏䞉馥沾丐後人多矣故元稹謂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陳時事律切精𭰹至千言不少衰丗號詩史昌𥠖韓愈於文章慎許可至歌詩獨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熖萬𠀋長誠可信云 |
31 | 〈遺補傳〉 皇宋李觀 撰 |
32 | 唐杜甫子美詩有全才,當時一人而巳。洎失意蓬走天下,由蜀往耒陽,依聶侯,不以禮遇之。子美忽忽不怡,多遊市邑村落間,以詩酒自適。一日過江上洲中,飲旣醉,不能復歸,宿酒家。是夕,江水暴漲,子美為驚湍漂泛,其尸不知落於何處。洎玄宗還南內,思子美,詔天下求之。聶侯乃積空土於江上,曰「子美為白酒牛炙脹飫而死,葬於此矣。」以此事聞。玄宗吁聶侯當以實對天子也。旣空為之墳,又醜以酒炙脹飫之事。子美有清才者也,豈不知飲食多寡之分哉?詩人皆憾之。題子美之祠,皆有感歎之意,知非酒炙而死也。髙顒宰耒陽,有詩曰:「詩名天寳大,骨葬耒陽空。」雖有感,終不灼然。唐賢詩曰:「一夜耒江雨,百年工部墳。」獨韓文公詩,事全而明白,知子美之墳空土也,又非因酒炙而死耳。 |
《分門集註杜工部詩門類》 |
1 | 高氏校 閱精鈔 善本印 孫 佑宸 |
2 | 月門 星河門 雨雪門 雲雷門 四時門 節序門 千秋節門 晝夜門 夢門 山岳門 江河門 陂池門 溪潭門 都邑門 樓閣門 登眺門 𠅘榭門 宫殿門 宫詞門 省宇門 陵廟門 居室上門 居室下門 隣里門 𭔃題門 田圃門 仙道門 隱逸門 釋老門 寺觀門 皇族門 丗胄門 宗族門 外族門 婚姻門 園林門 果實門 池沼門 舟楫門 梁橋門 燕飲門 紀行上門 紀行下門 述懷上門 述懷下門 疾病門 懷古門 古跡門 時事上門 時事下門 邊塞門 將帥門 軍旅門 文章門 書𦘕門 音樂門 器用門 食物門 投贈門 簡𭔃上門 簡𭔃中門 簡𭔃下門 懷舊門 㝷訪門 酬荅門 惠貺門 送别上門 送别下門
慶賀門 傷悼門 鳥門 獸門 虫門 魚門 花門 草門 竹門 木門 雜賦門 《分門集註杜工部詩》門𩔖 |
《集註杜工部詩姓氏》 |
1 | 唐昌𥠖先生韓氏 唐元氏 太原王氏 建安王氏 臨川王氏 鳳臺王氏 王氏 王氏 鉅野王氏 建安王氏 王氏 王氏 王氏 王氏 王氏 王氏 永嘉王氏 建安王氏 眉山蘇氏 蘇氏 西蜀趙氏 西蜀趙氏 趙氏 趙氏 西蜀師氏 師氏 嘉興魯氏 廬陵歐陽氏 豫章黃氏 黃氏 謝氏 淮海秦氏 秦氏 𭓩丘張氏 永嘉張氏 鄄城張氏 張氏 張氏 歷陽張氏 張氏 河東薛氏 薜氏 薛氏 薜氏 薜氏 城南杜氏 杜氏 杜氏 河南尹氏 臨川晏氏 臨江劉氏 東萊徐氏 徐氏 徐氏 徐氏 吕氏 東萊蔡氏 蔡氏 蔡氏 西蜀孫氏 孫氏 西蜀程氏 程氏 宋氏 西蜀宋氏 宋氏 遯齋陳氏 后山陳氏 陳氏 陳氏 陳氏 陳氏 南豐曽氏 曽氏 盱江李氏 李氏 李氏 李氏 臨安李氏 李氏 沈氏 胡氏 苕溪胡氏 胡氏 唐氏 梅氏 韓氏 馬氏 潘氏 潘氏 孫氏 孫氏 孫氏 洪氏 洪氏 洪氏 洪氏 河南邵氏 橘林石氏 九江夏氏 夏氏 何氏 蘇州何氏 髙氏 饒氏 晁氏 晁氏 姑蘇丁氏 永嘉丁氏 丁氏 縉雲鮑氏 蘄陽林氏 林氏 林氏 林氏 林氏 長樂鄭氏 楊氏 汪氏 汪氏 汪氏 汪氏 建安余氏 東漢詩僧 季氏 真隱詩僧 元氏 曹氏 傅氏 鹿氏 任氏 吴氏 吴氏 吴氏 吴氏 賈氏 崔氏 萬氏 萬氏 萬氏 永嘉甄氏 龔氏 芮氏 馮氏 喻氏 毛氏 朱氏 永嘉項氏 周氏 鄧氏
《集註杜工部詩》姓氏 |
《年譜》 |
1 | 汲郡吕大防撰 |
2 | 萬 丞紀 孫 佑宸 |
3 | 睿宗先天元年癸丑,甫生於是年。按甫誌及傳皆云年五十九卒於大曆五年辛亥故也 |
4 | 玄宗開元元年甲寅 |
5 | 開元三年丙辰觀公孫弟子舞劒器詩序去開元三年余尚童稚於郾城觀公孫氏舞劒器按甫是年纔四歳年必有誤 |
6 | 開元二十九年壬午 |
7 | 天寳元年癸未集有天寳初南曹司宼為山詩時年三十一 |
8 | 天寳十一年癸巳上韋左相詩云鳯曆𨊱轅紀龍飛四十春是年玄宗即位四十年時有兵車行天寳中詩麗人行 |
9 | 天寳十三年乙未是年有三大禮賦序臣生陛下淳樸之俗四十年矣時年四十三 |
10 | 天寳十四年丙申是年十一月初自京赴奉先有詠懷詩是月有禄山之亂 |
11 | 天寳十五年丁酉是年七月肅宗即位改至德元年是年避㓂於馮翊有白水髙齋三川觀漲詩六月帝西幸七月至蜀郡時有哀王孫詩 |
12 | 至德二年戊戍是年自城中竄歸鳯翔拜左拾遺有薦岑參謝口敕放推問狀八月墨制放往鄜州有北征詩 |
13 | 乾元元年巳亥是年移華州司功有試進士䇿為郭使君論殘㓂狀時有新安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留花門洗兵馬詩 |
14 | 乾元二年庚子是年棄官之秦州自秦適同谷自同谷入蜀時有遣興三百首 |
15 | 上元元年辛丑是年在蜀郡有百憂集行云即今倐忽巳五十按是年年四十九時有杜䳌行石犀行古栢行病橘病栢枯㯶枯柟憶昔各一首述 |
16 | 上元二年壬寅是年嚴武鎮成都甫往依焉 |
17 | 寳應元年癸卯詩有元年建巳月乃是年也 |
18 | 代宗廣德元年申辰是年有𥙊房相國文嚴武再鎮西川奏甫節度參謀檢校工部貟外郎作傷春五首 |
19 | 永泰元年丙午嚴武平蜀亂甫遊東川除京兆功曹不赴 |
20 | 大曆元年十未移居䕫 |
21 | 大曆三年巳酉離峽中之荆南至湘潭 |
22 | 大曆五年辛亥有追酬髙適人日詩是年夏甫還襄漢卒於岳陽 |
23 | 予苦韓文杜詩之多誤旣讎正之又各為年譜以次第其出處之歳月而略見其為文之時則其歌時傷丗幽憂切歎之意粲然可觀又得以考其辭力少而銳壯而肆老而嚴非妙於文章不足以至此汲郡吕大防記 |
24 | 東萊蔡興宗重編 |
25 | 玄宗先天元年壬子 |
26 | 先生姓杜氏諱甫字子美其先襄陽人後徙河南之鞏縣晉鎮南大將軍當陽城侯預之十三丗孫曽祖依藝監察御史洛州鞏縣令祖審言修文館學士尚書膳部貟外郎父閑京兆府奉天縣令先生生於是歳元㣲之撰墓係云享年五十九王原叔集記云卒於大曆五年是也桉唐史明皇傳位後始改元而吕汲公所編年譜作睿宗先天元年癸丑皆誤 |
27 | 天寳五載丙戍 |
28 | 有飲中八仙歌略曰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盃樂聖稱避賢桉唐史是歳四月李適之自左相罷政七月坐𮧯堅累貶冝春太守明年正月自殺適之甞賦詩云避賢初罷相樂聖且傳盃集中誤為稱丗賢 |
29 | 九載庚寅 |
30 | 時年三十九是歳冬進三大禮賦進表曰臣生陛下淳樸之俗行四十載矣其賦曰冬十有一月天子將納處士之議又曰明年孟陬將攄大禮又曰壬辰旣格于道祖又曰甲午方有事於采壇桉唐史十載春正月壬辰上朝獻太淸宫癸巳朝享太廟甲午合祀天地於南郊而新書列傳集記舊譜及賦題之下註文皆作十三年非也 |
31 | 十載辛卯 |
32 | 有杜位宅守歳詩略曰四十明朝過乃是歳也桉新書列傳集記皆以先生獻三大禮賦明皇竒之召試文章授河西尉不拜改右衞率府胄曹則或在此載下而考秋述文曰我棄物也四十無位又十三載進封西岳賦表略曰臣夲杜陵諸生年過四十甞困於衣食蓋長安一疋夫耳頃歳國家有事於郊廟幸得奏賦待制於集賢委學官試文章再降恩澤送隸有司參列選序又贈韋左丞詩有曰主上頃見徴歘然欲求伸靑冥却垂翅蹭蹬無縱鱗乃知先生進三賦後纔俾參列選序則罷尉河西改授胄曹其在天寳之末載乎故夔府書懷詩有曰昔罷河西尉初興薊北師是也 |
33 | 十一載壬辰 |
34 | 麗人行之謂丞相者楊國忠也桉唐史是冬國忠始拜相當是次歳以後詩而舊譜入此載非也 |
35 | 十二載癸巳 |
36 | 有𭠘贈哥舒開府翰詩略曰歸來御席同又曰茆土加名數送蔡希魯還隴右因寄髙書記詩註曰時哥舒入奏勒蔡子先歸其詩有曰春城赴上都桉唐史十一載哥舒翰加開府儀同三司冬入朝是載春進封凉國公 |
37 | 十三載甲午 |
38 | 冬進封西岳賦賦序曰上旣封太山之後三十年桉唐史開元十三年乙丑歳封太山至是三十年矣有上韋丞相詩略曰龍飛四十春又曰霖雨思賢佐桉唐史以是歳苦雨潦閱六旬上謂宰相非其人罷陳希烈拜韋見素時明皇在位四十三年蓋詩得略舉成數非若進賦之可據而舊譜入十一載皆誤 |
39 | 十四載乙未 |
40 | 冬十一月有自京赴奉先縣詠懷詩桉唐史是月安禄山反於范陽 |
41 | 肅宗至德元載丙申 |
42 | 夏五月挈家避地鄜州有白水縣髙齋三川觀漲塞蘆子詩即自鄜挺身赴朝廷遂䧟賊中後在䕫州有詩略曰往在西京時胡來滿彤宫桉唐史六月禄山犯長安七月肅宗即帝位於靈武改元本傳謂先生聞肅宗立自鄜羸服欲奔行在為賊所得非也冬有悲陳陶悲靑坂哀王孫諸詩 |
43 | 二載丁酉 |
44 | 春猶䧟賊中有哀江頭大雲寺贊公房得舎弟消息諸詩夏竄歸行在所於鳯翔拜左拾遺有述懷送長孫侍御送樊侍御送從弟亞彭衙行諸詩秋閏八月奉詔至鄜迎家有九成宫徒歩得玉華宫北征羗村諸詩復歸鳯翔有送韋評事詩冬十月扈從還京有病後遇王𠋣飲臘日諸詩 |
45 | 乾元元年戊戍 |
46 | 春在諌省有簡薜華醉歌送程録事晦日㝷崔戢李封雨過蘇端喜晴洗兵馬偪仄行送李校書留花門諸詩夏六月出為華州司功有為郭使君進滅殘㓂形勢狀試進士䇿問至日遣興𭔃兩院遺𥙷詩冬末以事之東都有瘦馬行路逢楊少府入京戲題呈楊貟外閿郷姜七少府設鱠秦少公短歌胡城東遇孟雲卿李鄠縣胡馬行詩 |
47 | 二年已亥 |
48 | 春三月回自東都有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昏別垂老別無家別詩桉唐史是月八日壬申九節度之師潰於相州夏在華州有夏日歎夏夜歎詩秋七月棄官往居秦州有寄賈至嚴武詩略曰舊好腸堪斷新愁眼欲穿其一秋賦詩至多冬十月赴同谷縣有紀行十二首七歌萬丈潭詩十二月一日自隴右赴劒南又有紀行十二首首篇曰一歳四行𭛠是也又成都府《詩》曰:季冬𣗳木蒼乃以是月至劒南而元祐間胡資政守蜀作草堂詩碑引云先生至成都之年月不可考蓋未詳也 |
49 | 上元元年庚子 |
50 | 是歳春⺊居成都浣花溪上賦詩至多後在東川寄題江外草堂詩略曰經營上元始斷手寳應年桉唐史十一月楊州長史劉展反䧟昇潤等州 |
51 | 二年辛丑 |
52 | 有百憂集詩時年五十有喜雨詩註曰時聞浙右多盗賊戲作花卿歌桉唐史夏四月劒南東川兵馬使叚子璋反䧟緜州五月劒南節度使崔光逺克東川子璋伏誅秋九月大赦以十一月為歳首去年號稱元年月以斗所建辰為名草堂即事略曰荒村建子月乃是歳詩也 |
53 | 寳應元年壬寅 |
54 | 春建卯月有說旱文註曰初中丞嚴公節制劒南日奉此說又有遭田父𭰖飲美新尹嚴中丞詩夏有戲贈友二首皆曰元年建巳月桉唐史四月大赦改元復以正月為歳首是月肅宗崩代宗即位五月有嚴公枉駕草堂詩秋送嚴侍郎至綿州其詩略曰鼎湖瞻望逺象闕憲章新㝷避成都之亂入梓州有九日奉寄嚴大夫詩及嚴武巴嶺荅杜二見憶作後歸成都草堂詩略曰大將赴朝廷群小起異圖而唐史於此年書七月劒南西川兵馬使徐知道反又別書是年六月以兵部侍郎嚴武為西川節度使而知道拒武不得進今以先生詩文參考之是歳為夏武皆守蜀殆赴朝廷之後蜀中始亂然八哀詩謂嚴公三掌華陽兵又諸將五詩一謂武守蜀者亦曰主恩前後三持節《通鑑》亦書武三鎮劒南必甞有是命第未詳何年冬游射洪通泉二縣有至金華山觀盡陪王侍御登東山十古詩其詩有曰南京亂初定及以次年春日戲郝使君詩可考此行在是歳盖居梓州止渉一春也 |
55 | 代宗廣德元年癸卯 |
56 | 是歳召𥙷京兆功曹不赴時嚴武尹京有春日寄馬巴州詩注曰時除京兆功曹在東川而夲傳與集記作上元年間舊譜作永泰年皆誤春夏在梓州賦詩頗多亦甞暫游左綿有題涪城縣香積寺緜州巴西驛亭城上詩皆春晚作也秋九月至閬州有𥙊故相國房公文東樓筵十一舅往靑城發閬中諸詩冬回梓州有冬狩行別章使君柳字韻諸詩遂挈家再入閬州桉唐史十月吐蕃䧟京師代宗幸陜十二月至自陜 |
57 | 二年甲辰 |
58 | 春居閬中有傷春五首別本註曰巴閬僻逺傷春罷始知春前巳收宫闕集中乃編作䕫州詩又有收京三首而編作鳯翔行在詩尤為差誤桉唐史正月合劒南東西川為一道以黃門侍郎嚴武為節度使有奉待嚴大夫詩略曰不知旌節隔年回是也春晚自閬携家歸蜀再依嚴鄭公奏為節度參謀有先𭔃嚴鄭公五詩及草堂四松水檻營屋揚旗諸詩略曰別來忽三歳以游梓閬跨三年也及他詩言三年者非一而集記乃書入蜀復適東川上元二年聞嚴武鎮成都自閬挈家往依焉其舊譜又多因之 |
59 | 永㤗元年乙巳 |
60 | 春在嚴公幕府有正月三日歸溪上及春日江村憶昔諸詩時授檢校工部貟外郎賜緋見之春日江村詩中夏以嚴公卒遂發成都泛舟順𣴑經嘉戎渝忠諸郡皆有詩秋末留寓䕫州雲安縣有九日及十二月一日諸詩桉唐史四月嚴武卒冬蜀中大亂而集記謂先生避地梓州亂定歸成都無所依乃泛江游嘉戎又編梓州秋冬數詩於再至成都詩後非也舊譜尤誤 |
61 | 大曆元年丙午 |
62 | 春在雲安有杜䳌客堂諸詩春晚移居䕫州有詩最多合次年所賦古律詩幾盈五卷 |
63 | 二年丁未 |
64 | 終歳居䕫州春自白帝城遷寓瀼西先有瀼西寒望詩略曰瞿唐春欲至定卜瀼西居又暮春題瀼西草屋詩略曰乆嗟三峽客再與暮春期乃是歳也 |
65 | 三年戊申 |
66 | 春發白帝下峽泊舟江陵秋晚遷寓公安縣數月歳暮發公安至岳州有發劉郎浦歳晏行泊岳陽城下諸詩 |
67 | 四年已酉 |
68 | 春初發岳陽泛洞庭至潭州遂留終歳有春日岳麓山道林二寺行夏日江閣卧病暮秋枉裴道州手札對雪諸詩 |
69 | 五年庚戍 |
70 | 春正月有追和故髙蜀州人日見𭔃詩㝷發長沙入衡陽有上水遣懷并二月紀行諸詩至衡有酬郭受詩而受詩有云春興不知凡幾首衡陽紙價頓能髙三月復在長沙有清明詩以唐史氣朔考之是歳三月三日清明故卒章曰况乃今朝更祓除桉唐史夏四月八日庚子湖南兵馬使臧玠殺其觀察使崔瓘先生避亂竄還衡州有衡山縣學堂入衡州舟中苦𤍠遣懷諸詩其詩曰逺歸兒侍側又曰乆客幸脫免又曰中夜混𥠖甿脫身亦奔竄乃知甞寓家衡陽獨至長沙遂罹此變本傳謂先生數遭㓂亂挺節無所汙是也㝷於江上阻𭧂水半旬不食耒陽聶令具舟致酒肉迎歸一夕而卒舊譜乃書還襄漢卒於岳陽尤誤後餘四十年其孫嗣業始克歸葬於偃師元和八年癸巳歳也 |
71 | 嘉興魯訔撰 |
72 | 睿宗先天元年壬子 |
73 | 桉公志及傳皆云年五十九卒於大曆五年辛亥詩史云開元元年癸丑公生公上大禮賦云臣生陛下淳樸之俗行四十載公天寳十載奏賦年三十有九逆節公今年生吕汲公攷公生先天元年癸丑天寳十三載奏賦若十三載公當四十三歳矣《唐書》宰相表及《紀年》通譜先天元年壬子而譜以為癸丑集祭房公廣德元年歳次癸卯而譜以為甲辰皆差一年 |
74 | 開元元年癸丑 |
75 | 三年乙卯 |
76 | 公郾城觀公孫弟子舞劒行云開元三年余尚童穉於郾城觀公孫舞劒器年譜以為三年丙辰桉公是年纔四歳年必有誤公進鵰賦表云臣素頼先人緒業自七歳所綴詩筆向四十載矣約千有餘篇則能憶四歳時事不為誤也 |
77 | 十四年丙寅 |
78 | 公初遊選場壯遊曰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 |
79 | 二十三年乙亥公年二十四 |
80 | 公作開元皇帝皇甫淑妃豐𥓓曰歳次乙亥十月癸未朔薨又曰野老何知斯文見託不論官閥游夏入文學之科意公尚白衣天寳十載始上三大禮賦起家授河西尉或以為是年未應稱野老當是天寳十載辛卯銘曰列樹拱矣豐𥓓闕然乃知後來方立𥓓也但未能攷其定於何年 |
81 | 二十五年丁丑 |
82 | 史云公少不自振客遊呉越齊趙故壯遊曰東下姑蘇臺巳具浮海航到今有違恨不得窮扶桑歸帆拂天姥中歳貢舊郷忤下考功第拜辭京尹堂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淸狂春登吹臺上冬獵靑丘旁遊梁亦曰昔我遊宋中惟梁孝王都憶與髙李輩論文入酒壚氣酣登吹臺懷古視平蕪昔遊曰昔與髙李輩晚登單父臺山脚曰昔我遊山東憶戲東岳陽窮秋立日觀矯首望八荒公居城南甞預京兆薦貢而考功下之唐初考功試進士開元二十六年戊寅春以考功郎輕徙禮部以春官侍郎主之公之適齊趙當在此歳以前 |
83 | 二十九年辛巳 |
84 | 公有酹逺祖晉鎮南將軍于洛之首陽酹文十三葉孫甫開元二十九年歳次辛巳 |
85 | 天寳元年戊午公年三十一 |
86 | 南曹小司㓂於我太夫人堂下壘土為山之作系云天寳初 |
87 | 六載丁亥 |
88 | 公應詔退下元結諭友曰天寳六載詔天下有一藝詣轂下李林甫相國命尚書省皆下之遂賀野無遺賢于庭公上𮧯左相曰主上頃見徴倐然欲求伸靑冥却垂翅蹭蹬無縱鱗上鮮于京兆曰獻納紆皇眷中間謁紫宸破膽遭前政隂謀獨秉鈞正謂此邪 |
89 | 九載庚寅紀十一月封華岳 |
90 | 十載辛卯公年四十 |
91 | 公奏三大禮賦元稹誌曰賦奏命宰相試文授右衞率府胄曹吏云公奏賦帝竒之命待制集賢院召試文授河西尉不拜改右衞率府胄曹公官定後戲贈曰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老夫怕奔走率府且逍遥莫相疑行曰憶獻三賦蓬萊宫自怪一日聲烜赫集賢學士如堵墻觀我落筆中書堂史集皆以為十三載桉帝紀十載行三大禮十三載未當郊况表云臣生長陛下淳樸之俗行四十歳矣故知當在今歳原叔云新書作召試京兆府兵曹新書乃今舊書也今書作胄曹進西岳賦表乃云委學官試文章皆不同除夕曲江族弟位宅守歳曰四十明朝過年譜云上韋左相詩云鳯曆𨊱轅紀龍飛四十春壯遊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淸狂快意八九年西歸到咸陽則公歸自齊趙乃應詔奏賦又數年間事也 |
92 | 十三載甲午公年四十三 |
93 | 玄宗紀秋八月甲子朔文部侍郎韋見素拜中書門下平章事公贄見韋左相詩云龍飛四十春又曰愚𫎇但隱淪則此詩似未獻賦前封西岳賦表云臣本杜陵諸生年過四十又云蓋長安一匹夫爾次歳國家有事郊廟幸得奏賦待制於集賢委學官試文章再降恩澤送𨽻有司參列選序則此賦又在三大禮賦後詩史以為十二載未詳紀二月丁丑楊國忠為司空公表云陛下元弼克生司空斯文不可寢巳則此賦當在未封西岳前而紀封華岳在九載又當考也 |
94 | 十四載 |
95 | 十一月安禄山反䧟河北諸郡公有自京赴奉先作註云此年十一月作 |
96 | 十五載丙申公年四十五 |
97 | 禄山僣帝于東京公在奉先以舅氏崔十九翁為白水尉故適白水有髙齋三十韻六月辛未賊入潼關駕幸劒外七月甲子肅宗即位靈武公漸北過彭衙行曰憶昔避賊初北走經險艱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七月寓于鄜川有三川觀漲詩曰我經華原來公羸走靈武賊得之故贈韋評事詩曰昔𣳚賊中時潜與子同遊公𣳚賊中有九日藍田崔氏莊以下十三首 |
98 | 至德二載丁酉公年四十六 |
99 | 公春在賊中曲江行曰少陵野老吞聲𡘜春日潜行曲江曲自正月乙卯禄山死二月戊子肅宗次鳯翔李光弼敗安慶緒于太原郭子儀敗安慶緒于潼關又敗于永豐倉公西走鳯翔逹鳯翔行在曰西憶歧陽信無人遂𨚫回又曰司𨽻章初覩南陽氣巳新又述懷曰去年潼關敗妻子隔絕乆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元微之誌云歩謁肅宗行在拜左拾遺舊書云自京師宵道赴河西謁肅宗於彭原新書云拜右拾遺非是房綰罷相印甫上䟽不冝免帝怒詔三司雜問以張鎬言帝解赦之公有狀謝口勑又有六月十二日薦岑參諌官狀皆可考新史云自是帝不甚省録公家寓鄜彌年孺弱至餓死許甫往省親吕汲公考云八月墨敕放還鄜州有北征詩舊史云肅宗怒貶甫為華州司功曹非是實録言御史大夫𮧯陟言當考北征曰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𠮷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贈節度李重進曰靑𫀆朝士最苦者白頭拾遺徒歩歸閏八月朔甲寅賊安慶緒㓂好畤渭北節度李光弼進戰却之渭北壘空公得北首鄜路送韋宙同谷曰鑾輿駐鳯翔受詞太白脚秋旋自鄜畤扈從還闕贈嚴賈二閣老曰法駕還𩀱闕王師下八川此時霑奉引佳氣拂周旋十月丁卯天子還闕公臘日供奉紫宸曰臘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臘日凍全消十二月上皇至自蜀以蜀郡為南京鳯翔為西京西京為中京 |
100 | 乾元元年戊戍公年四十七 |
101 | 春公有紫宸退朝口號賡賈至朝大明宫宣政殿晚出左掖又退朝出左掖直夜題省中壁等詩微之誌公左拾遺歳餘以直言出華州司户悲往事繫曰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道歸鳯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别因出此門有悲往事曰近得歸京邑移官豈至尊必大臣有不樂公者至華題鄭縣亭子曰雲斷岳蓮臨大路天晴宫柳暗長春唐官儀功曹主秋賦公有秋䇿問進士七月代華牧論殘㓂狀上朝廷䇿士丈公及冬出潼關東征洛陽道史不載有閿卿姜七少府設鱠及湖城遇孟雲卿歸劉顥宅飲宿等詩 |
102 | 二年己亥公年四十八 |
103 | 春留東都三月九節度之師潰于滏水郭子儀斷盟津退守洛師公有新安吏石壕吏等詩歸華放情山水間甞遊伏毒寺有憶鄭南曰鄭南伏毒寺蕭灑到江心鮑公詩譜云夏去華之秦公有秋華下苦熱曰七月六日苦炎蒸對食暫餐還不能立秋後題曰平生獨往願惆悵年半百罷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自是有浩然志史云關輔餓輒棄官去客秦州貧採橡栗自給有秦州二十首曰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逺遊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関愁公厭秦隴要衝人事煩夥西南命駕遊同谷别賛上人曰天長關塞寒歳莫飢凍逼野風吹征衣欲别向曛黒冬十月發秦州曰我衰更嬾拙生事不自謀無食思藥土無衣思南州至同谷作七歌寓同谷不盈月十二月一日發同谷曰始來兹山中休駕喜地僻柰何迫物累一歳四行𭛠公自京至華至秦至同谷赴劒南凡四史曰同谷採橡栗自給流落劒外公詩云邑有佳主人又曰臨歧别數子握手淚再滴非寥落而遷殆迫於宼攘也送韋宙從事同谷曰此邦承平日剽切吏所羞又曰古來無人地今代橫戈矛當時必為羌戎所迫但史不載止云十二月史思明㓂陜州公度栗亭趨劒門木皮嶺曰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門鹿頭山曰鹿頭何亭亭是日慰飢渴《連山》西南斷俯見千里豁冀公柱石姿論道邦國活裴冕鎮成都公遂下居錦江成都曰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自古有覊旅我何苦哀傷 |
104 | 上元元年庚子公年四十九 |
105 | 裴兾公為公卜居成都西郭浣花溪成都記草堂寺府西七里浣花寺三里寺極宏麗公卜居曰浣花流水水西頭主人為⺊林塘幽公寓浣花雖有江山之適羈旅牢落之思未免故二年之間有赴靑城縣暫如新津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𭔃髙彭州𭠘簡成華兩縣諸子等詩柳芳曆曰髙適乾元初刺彭州公乾元初客秦有𭔃適于彭州上元𥘉適牧蜀而公乃有𭔃髙彭州詩當考 |
106 | 二年辛丑公年五十 |
107 | 紀夏四月劒東東川節度兵馬使叚子璋反䧟綿州節度使李奐奔于成都五月劒南節度使崔光逺克東川叚子璋伏誅公戲作花𡖖𰙔曰成都猛將有花𡖖學語小兒知姓名綿州刺史着柘黃我𡖖掃除即日平子璋髑髏血糢糊手提擲還崔大夫李侯重有此節度人道我𡖖絶丗無舊唐傳云梓州刺史叚子璋反以兵攻東川節度使李奐適率州兵與西川節度崔光逺攻子璋斬之西川牙將花驚定者恃勇旣誅子璋大掠東蜀新史云梓屯將叚子璋反適從崔光逺討斬之而光兵不戢遂大掠天子怒遂以適代為西川節度紀傳與此詩皆不同當知公紀事為審也九月壬寅大赦去上元號稱元年以十一月為歳首以斗所建為名公草堂即事曰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春秋》變古則書之公此意也年譜與史云嚴武鎮成都甫往依焉新史云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成都奏為節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貟外郎賜緋魚公先赴成都裴公為卜居浣花里譜傳皆非是嚴中丞枉駕見適系云嚴武東川除西川勑除兩川都節制詩云元戎小隊出郊坰問柳㝷花到野亭川合東西瞻使節地分南北任流萍辤意皆與傳異詩史云地志劒西益彭蜀其州二十有八劒東梓綿劒普十州綿為都會肅宗實録子璋盗綿州改年黃龍州曰龍安府代宗實録武京兆少尹御史中丞賊思明阻兵京師頗自矜大命綿州刺史未幾東劒節度詔兩劒一道新傳坐房綰貶巴州乆之遷東川玉壘記是年崔光逺尹成都花驚定平叚難而士卒剽掠士女至斷腕取金詔監軍按其罪十二月恚死 |
108 | 寳應元年壬寅 |
109 | 武至成都公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詩蜀困於調度嚴數從公往來𭔃題杜二錦江野亭云莫𠋣善題鸚鵡賦何須不着鵕鸃冠公酬云謝安不倦登臨賞阮籍烏知禮法踈公結廬浣花渉三年草堂曰經營上元始斷手寳應年浣花曰萬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四月己已代宗即位召武公送嚴入朝曰鼎湖瞻望逺象闕憲章新四海猶多難中原憶老臣送嚴到綿州同登杜使君江樓曰歸朝送使客落景惜登臨詩史召武為太子賔客傳還拜京兆尹為二聖山陵橋道使封鄭公遷黃門侍郎公初與武云中丞梓州九日贈武曰大夫此詩曰侍郎再鎮蜀曰上嚴鄭公前後自可考也晚月呈漢中王多在中秋七月劒南西川兵馬使徐知道反八月已未伏誅公吟射洪曰南京亂初定故公欲駕梓至梓巳重陽九日登城九日奉𭔃嚴大夫曰不眠持漢節何路出巴山嚴巴嶺荅曰昨向巴山落日時兩郷千里夢相思時嚴猶未出巴地也秋歸成都迎家遂徑往梓十一月往射洪縣南途中有作南之通泉縣適郭代公故宅陪王侍御因登東山最髙頂宴姚通泉晩𢹂酒涪江汎舟皆一時作也 |
110 | 廣德元年癸卯 |
111 | 春日梓州登樓曰行路難如此登樓望欲迷又曰厭蜀交遊冷思呉勝事繁應湏理舟楫長嘯下荆門公巳有東下之興公送辛貟外暫至綿還梓州陪章侍御宴南樓陪章侍御惠義寺秋章梓州水亭時公將適呉楚留别章使君留後曰終作適荆蠻安排用莊叟秋故相房琯薨公有九月壬戍𥙊房公文公轉遊閬中為閬州王使君進論巴蜀安危表警急曰玉壘雖傳檄松州巳解圍時吐蕃犯塞為中國患公痛其猖獗疾蜀無善將以守要害明年武再出鎮蜀道始安是歳君𥙷京兆功曹不赴 |
112 | 二年甲辰公年五十三 |
113 | 公自梓之閬有閬山歌等詩送李梓州之任并𭔃章十侍御二公交印正在今春有將赴荆南遊有將赴荆南𭔃别李劒州遊子曰巴蜀愁誰語呉門興杳然公時意未有所適㑹嚴武復節度劒南東西川公往依焉贈武曰殊方又喜故人來重領還湏濟丗才甞怪偏禆終日侍不知旌節隔年囬房琯薨閬州贈一品公别房太尉墓曰他郷復行役駐馬别孤墳自閬州領妻子却赴蜀山三首曰汨汨避羣盗悠悠經十年不成向南國復作遊西川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𭔃嚴鄭公旋錦江贈王侍御曰一別星橋夜三回斗柄春亦曰猶得見殘春微之誌曰劒南節度嚴武狀為工部貟外郎參謀軍事公楊旗系云二年夏六月成都尹鄭公置酒公堂觀𮪍士新旗幟曰三州䧟犬戎但見西嶺青代宗紀曰廣徳元年失松維州柳芳歷廼曰糧運絶西川節度髙適不能軍吐蕃䧟松維保三州以公詩考之當然武軍城早秋曰昨夜秋風入漢関朔風邊雪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公和曰秋風嫋嫋動髙旌玉帳分弓射虜營巳収滴愽雲間戊更奪蓬婆雪外城遣悶曰胡為來幕下只合在舟中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公放誕不樂吏檢雖鄭公禮寛心契尤毎見意史云性褊躁傲誕甞醉登武床瞪視曰嚴挺之乃有此子武亦𭧂猛外若不忤中衘之一日欲殺甫及梓州刺史章彛集吏於門武將出冠鈎于簾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獨殺彛舊史不載以公詩考之武來鎮蜀彛巳交印入覲公再依武相𭭕洽無恨之意史當失之 |
114 | 永㤗元年乙巳公年五十四 |
115 | 正月三日竟歸溪上有作簡院內諸公曰白頭趨幕府𭰹覺負平生夏四月庚寅嚴公薨公有哭歸柩五月癸丑詔定襄郡王郭英乂節度劒南紀閏十月劒南西山兵馬使崔旰反㓂成都郭英乂奔于靈池普州韓澄殺之崔寜傳永㤗元年武卒行軍司馬杜濟等請郭英乂為節度寧亦丐大將王崇俊朝廷次用英乂英乂恨之召寧寧不敢還英乂自將討之寕還攻英乂英乂不勝走靈池於是劒南楊子琳起瀘州與卭州栢貞節連和討寧明年詔杜鴻漸山西劒南等道副元帥平其亂入成都政事一委寧乃表貞節為卭州刺史子琳為瀘州刺史以和解之大曆三年寜來朝楊子琳襲取成都以公詩考之成都亂再至東川相從行曰我行入東川十歩一回首成都亂罷氣蕭瑟浣花草堂亦何有梓州豪桀大者誰本州從事知名乆公歸成都止以嚴公再鎭草堂曰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請陳初亂時反覆乃須㬰大將赴朝廷羣心起異圗中宵斬白馬盟欿氣巳麄西收卭南兵北斷劒閣隅布衣數十人亦擁專城居賤子且奔走三年望東吴弧矢暗江海難為遊五湖不忍竟舎此復來薙榛蕪入門四松在歩堞萬竹踈營屋云愛惜巳六載兹辰去千竿以詩訂傳云大將赴朝廷羣小起異圗以為嚴公後來公無再歸草堂之跡以為崔旰史云大曆三年入朝寜本名旰至是賜名留其弟守成都楊子琳乗間起瀘州以精𮪍数千襲據其城寧妾任募勇士自將以進子琳引去公厭蜀思吴下荆門遂南下夏艤戍州燕戎州使君東楼瑜州候嚴六侍御至忠州有燕使君姪宅及夏泊雲安至十二月一日三首今朝臘月春意動雲安縣前江可憐公巳不樂雲安欲遷䕫趙傁以為永㤗元年四月嚴武卒五月下忠渝大曆元年在雲安與詩文皆差一年髙常侍永㤗元年正月卒公有聞髙常侍亡系云忠州作知公以永㤗元年下渝忠但草堂所紀却是嚴公薨後事不敢妄定姑從舊次 |
116 | 大曆元年丙午公年五十五 |
117 | 題子規曰峽裏雲安縣江樓翼瓦齊移居夔州郭曰伏枕雲安縣遷居白帝城春知催柳别江與放船清客居曰西南失大將啇旅自星奔今又降元戎巳聞動行軒此詩方及失大將聞杜鴻漸出鎮與史年亦差暮春遷居瀼西有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 |
118 | 大曆二年丁未公年五十六 |
119 | 在夔州西閣立春日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逺客不勝悲兩詩曰𭁷𭁷甲子雨巳度立春時資治《通鑑》大曆二年正月辛亥朔至十三甲子諺云春雨甲子赤地千里移居赤甲有入宅赤甲二詩曰⺊居赤甲遷居新兩見巫山楚水春三月自赤甲遷居瀼西有小居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居五首秋又移居東屯有瀼西荆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曰東屯復瀼西一種住青溪來往皆茅屋淹留為稻畦訖冬居䕫 |
120 | 大曆三年戊申公年五十七 |
121 | 太𡻕日曰楚岸行將老巫山坐復春時第五弟漂泊江左近得消息逺懷頴觀等曰陽翟空知處荆南近得書正月中旬定出三峽曰自汝到荆府書來數喚吾頌椒凉風詠禁火⺊懽娱公因觀在荆楊遂發棹有將别巫峽贈南𡖖兄瀼西果園四十畒曰正月喧鸎末兹辰放鷁初夏有和江陵宋大少府雨後同諸公及舎弟宴書齋秋又不安於荆南舟中出南浦奉𭔃鄭少尹曰更欲投何處飄然去此都是秋移居公安復東下發劉郎浦曰掛㠶早發劉郎浦疾風飄飄昏亭午曉發公安泊岳陽城下曰岸風翻夕浪舟雪洒寒燈則冬至岳陽矣 |
122 | 大曆四年已酉公年五十八 |
123 |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曰雪岸叢梅發春泥百草生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公將適潭詩譜云此年春自岳陽至潭遂如衡畏𤍠復廻夏將如㐮陽秋將歸秦皆不果卒留潭自是率舟居詠懷及上水遣懐及銅官渚守風皆自岳陽入潭時作蓋自岳之潭之衡為上水而自衡回潭為順水詩皆可考 |
124 | 五年庚戍公年五十九 |
125 | 春去潭至衡清明曰著處繁華憐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則公在潭至夏湖南兵馬使臧玠殺其圑練使崔灌又是嵗湖南將王國良反及西原蠻㓂州縣故公益南至衡山縣謁文宣新學堂呈陸宰及入衡州備述臧玠等亂末云橘井舊地宅仙山引舟航此行厭暑雨厥土聞清凉諸舅剖符近開緘書札光橘井在郴州諸舅謂崔偉前有送二十三舅録事之楊郴州詩公將往依焉公又至耒陽州東南遊岳祠大水遽至渉旬不得食聶耒陽以公阻水致酒肉療飢荒江詩得代懷興盡夲韻至縣呈聶令傳云令甞饋牛䏑白酒大醉一夕卒王彦輔辨之為詳以詩考之公在耒陽畏瘴癘是夏賊當巳平乃㳂湘而下故回棹之什曰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癘偏又順浪飜堪𠋣回㠶又省牽登舟將適漢陽曰春宅棄汝去秋㠶催客歸又暮秋將歸秦留别湖南幕府親友則秋巳還潭暮秋北首其卒當在衡岳之間秋冬之交元微之誌云子美之孫嗣業啓子美之柩㐮袝事於偃師途次于荆拜余為誌辭不能絶其略云扁舟下荆楚竟以寓卒旅殯岳陽吕汲公年譜云大曆五年辛亥是年夏還㐮漢卒於岳陽以詩考之大略可見傳言卒於耒陽非也汲公云是夏亦非也今九域志衡州有公墓又未知信然或附㑹邪 |
《分門集註杜工部詩目録》 |
1 | 萬 丞紀 廣圻 宷定 |
2 | 孫右宸●●經眼再來看 謙牧 堂蔵 書記 高氏校 閱精鈔 善本印 |
3 | 前劒南節度叅謀宣義郎檢校尚書工部貟外郎賜緋魚袋杜甫 |
4 | 第一卷 月 律詩二十一首 𥘉月 月 月三首 月 月圎 月夜 一百五日夜對月 八月十五夜月三首 十六夜翫月 十七夜對月 晚月呈漢中王 江月 舟月對驛近寺 江邊星月二首 天河 雨雪 古詩十四首 律詩三十六首 喜雨 大雨 雨 雨二首 秋雨歎三首 苦雨奉𭔃隴西公兼呈王徴士 雨 兩 喜晴 晚晴 復隂 雨 春夜喜雨 江雨有懷鄭典設 雨不絶 梅雨 喜雨 雨 夜雨 更題 雨四首 白帝 村雨 朝雨 對兩書懐走邀許主簿 白水明府舊宅喜雨 晨雨 江閣對雨有懷行營裴二端公 對雨 雨 中丞嚴公雨中垂𭔃見憶一絶奉荅二絶 晴二首 晚晴 晚晴 雨晴 雨晴 晚晴吴郎見過北舎 返照 舟中夜雪有懷盧十四侍衘弟 對雪二首 又雪 雲雷 古詩一首 律詩二首 雷 雷 雲 |
5 | 第二卷
|
6 | 四時 春 古詩一首 律詩四十首 春日戲題惱郝使君 正月三日歸溪上簡院內諸公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春歸 暮寒 春水生二首 漫成二首 春逺一首 春水 春望 絶句謾興九首 傷春五首 春日江村五首 早起 畏人 可惜 落日 絶句二首 絶句 即事 暮春 夏 古詩三首 律詩四首 夏日歎 夏夜歎 毒𤍠𭔃簡崔評事十六弟 𤍠三首 多病執𤍠奉懷李《尚書》 秋 古詩五首 律詩二十首 七月三日亭午巳後校𤍠退晚加小凉有詩呈 元二十一曹長 秋風二首 早秋苦𤍠堆按相仍 立秋後題 立秋日雨院中有作 軍城早秋 奉和 秋野五首 秋興三首 登髙 傷秋 悲秋 薄遊 摇落 季秋江村 大曆二年九月三十日 秋淸 秋盡 冬 古詩四首 律詩九首 前苦寒行二首 後苦寒行二首 十月一日 𥘉冬 孟冬 至後 冬𭰹 十二月一日三首 歳暮 |
7 | 第三卷 節序 古律詩共五十首 大歳日 立春 元日寄韋氏妹 元日示宗武 人日𭔃杜二拾遺 追酬故髙蜀州人日見𭔃 人日兩篇 社日兩篇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 又示兩兒 小寒食舟中作 寒食 清明 清明二首 哀江頭 麗人行 曲江二首 曲江對酒 曲江對雨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 上巳日徐司録園林宴集 端午日賜衣 牽牛織女 九日𭔃岑叅 九日曲江 九日楊奉先㑹白水崔明府 雲安九日鄭十八携酒陪諸公宴 九日五首 九日諸人集于林 九日登梓州城 九日奉𭔃嚴大夫 巴嶺荅杜二見憶 九日 九日藍田崔氏㽵 絶句 小至 至日遣興奉𭔃兩院遺補二首 冬至 臘日 杜位宅守𡻕 千秋節有感二首 晝夜 古詩二首 律詩二十一首 今夕行 夜歸 朝二首 晚 反照 暝 向夕 薄暮 日暮二首 夜二首 夜 中夜 中宵 不寐 倦夜 夜 東屯月夜 將暁二首 曉望 夢 古詩二首 律詩二首 夢李白二首 歸夢 晝夢 第四卷 山岳 古詩三首 律詩三首 望嶽 望岳 丈人山 望岳 白鹽山 天寶初南曹小司㓂堂下壘土為山承焚香 瓷甌旁植慈竹一首 江河 古詩九首 律詩十二首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 渼陂行 渼陂西南臺 南池 萬丈潭 泛溪 溪漲 太平寺泉服 長江二首 瞿塘兩崖 瞿塘懷古 灔澦堆 灔澦 渡江 巴西驛亭觀江漲呈竇使君二首 又一首 又 呈竇使君 江漲 江漲 臨邑得舎弟書至苦雨黃河泛隘隄防之患簿 領所憂因𭔃此詩用寛其意 天池 登白馬潭 都邑 古詩二首 律詩三十五首 閬山歌 閬水歌 建都十二韻 江陵望幸 峽隘 秦州雜詩一十七首 龍門 夔州歌十絶句 峽口三首 黄草 南楚 南極 |
8 | 第五卷 樓閣 古詩四首 律詩三十五首 越王樓歌 西閣曝日 水閣朝霽奉簡嚴雲安 晚登瀼上堂 登兖州城樓 東樓 上白帝城二首 上白帝城 白帝城樓 白帝樓 白帝城最髙樓 陪諸公上白帝城頭宴越公堂之作 城上 江陵節度陽城郡王新樓成王請嚴侍御判官 賦七字句同作 又作此奉衛王 陪章留後侍御宴南樓 臺上 登岳陽樓 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送嚴侍郎到緜州同登杜使君江樓宴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 春日梓州登樓二首 登樓 題新津北橋樓 閣夜 西閣二首 夜宿西閣暁呈元二十一曹長 西閣口號 西閣夜 宿江邊閣 西閣雨望 不離西閣二首 西閣三度期大昌嚴明府同宿不到 草閣 眺望 律詩九首 陪鄭公秋晚北池臨眺 奉和嚴中丞西城晩眺 出郭 瀼西寒望 曉望白帝城鹽山 曉望因過常少仙 野望 野望 野望 亭榭 古詩三首 律詩八首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登歷下城貟外孫新亭 同前 滕 王亭子 滕王亭子 章梓州水亭 登牛頭山亭子 題鄭縣亭子 重題鄭氏東亭 泊松滋江亭 江亭 |
9 | 第六卷 宫殿 古詩二首 律詩五首 玉華宫 九成宫 早朝大明宫呈兩省寮友 和賈至舎人早朝大明宫 同前二首 宣政殿朝退晚出左掖 紫宸殿退朝口號 宫詞 律詩九首 秋興五首 洞房 宿昔 能𦘕 𨷖雞 省宇 律詩五首 題省中院壁 奉宿左省 晚出左掖 宿府 院中晚晴懷西郭茅舎 陵廟 古詩二首 律詩十四首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 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呈陸宰 行次昭陵 重經昭陵 禹廟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 湘夫人祠 祠南夕望 謁先主廟 詠懷古跡二首 蜀相 諸葛廟 武侯廟 夔州歌一首 上卿翁請修武侯廟遺像缺落時崔卿權䕫州 居室上 古詩十一首 寄題江外草堂 草堂 柟樹為風雨所拔歎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水檻 破船 營屋 柴門 客居 客堂 遣興 |
10 | 第七卷 居室下 律詩三十八首 堂成 ⺊居 狂夫 野老 江村 一室 田舎 為農 西郊 村夜 草堂即事 水檻遣興二首 到村 舎弟占歸草堂檢校聊示此詩 懐錦水居止二首 題忠州龍興所居院壁 移居夔州郭 入宅三首 卜居 赤甲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堂五首 自瀼西荆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二首 暫往白帝復還東屯 憑孟倉曹將書覔土婁舊㽵 簡吴郎司法 王録事許修草堂貲不到聊小詰 隣里 律詩四首 過南隣朱山人氷亭 南隣 北隣 又呈吴郎 題人居室 古詩五首 律詩五首 白氷縣崔少府髙齋三十韻 兩當縣吴十侍御江上宅 𭔃栢學士林居 别李祕書始興寺所居 赤谷西崦人家 題栢大兄弟山居屋壁二首 題栢學士茅屋 題郪縣郭二十二明府茅屋壁 崔氏東山草堂 李監宅 李監宅 田圃 古詩二首 律詩五首 秋行官張望督促東渚耗稻向畢清晨遣女 奴豎子往問 行官張望𥙷稻畦水歸 茅堂檢校收稻二首 刈稻了詠懷 姪佐還山後𭔃二首 |
11 | 第八卷 仙道 古詩三首 律詩一首 昔遊 幽人 憶昔行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隱逸 古詩二首 律詩四首 玄都壇歌𭔃元逸人 貽阮隱居 覃山人隱居 與李十二白同㝷范十隱居 題張氏隱居二首 釋老 古詩八首 律詩八首 西枝村㝷置草堂地夜宿賛公士室二首 𭔃賛上人 别賛上人 謁文公上方 大覺髙僧蘭若 大雲寺賛公房四首 宿賛公房 題玄武禪師屋壁 謁眞諦寺禪師 巳上人茅齋 留别公安大易沙門 因許八奉𭔃江寧旻上人 寺觀 古詩四首 律詩十五首 遊龍門奉先寺 山寺 岳麓山道林寺行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陪李梓州王閬州蘇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義寺 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 遊修覺寺 後遊 上牛頭寺 望牛頭寺 上兠率寺 望兠率寺 山寺 涪城縣香積寺官閣 暮登四安寺鐘樓寄裴十 秦州雜詩三首 玉 臺觀 玉臺觀 |
12 | 第九卷 皇族 古詩三首 律詩九首 哀王孫 奉贈李八判官 别李義 贈特進汝陽王二十韻 奉漢中王手札 戲題𭔃上漢中王三首 戲作𭔃上漢中王二首 衡州送李大夫赴廣州 送李卿曄 丗胄 古詩四首 律詩二首 狄明府 送李袐書二十六韻 入奏行 徐卿二子歌 贈虞十五司馬 聞豆盧峯貽李貟外 宗族 古詩六首 律詩三十二首 狂歌行贈四兄 遣興二首 得舎弟消息 醉歌行 示從孫濟 𭔃從孫崇簡 憶弟二首 得舎弟消息 得舎弟消息二首 月夜憶舎弟 送舎弟頻赴齊州三首 得舎弟觀書自中都巳逹江陵暮春到夔州賦詩即事 喜觀即到傷題短篇二首 舎弟觀歸藍田迎新婦送示兩篇 舎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𭔃三首 逺懷舎弟頴觀等 續得觀書迎就當陽居山正月中旬定出三峽 乗雨入行軍六弟宅 第五弟豐獨在江左近三四載寂無消息覔使𭔃此二首 送十五弟侍御使蜀 憶幼子 遣興 得家書 宗武生日 又示宗武 宴忠州使若姪宅 示姪佐 佐還山後𭔃三首 吾宗 外族 古詩三首 律詩六首 敬𭔃族弟唐十八使君 送重表姪王砅使南海 閬州東樓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縣得昏字 閬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奉使崔都水翁下峽 巫峽弊廬奉贈侍御四舅别之澧㓪 王閬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 奉送二十三舅録事之攝郴州 贈比部蕭郎中十兄 婚姻 古詩二首 律詩一首 佳人 新婚别 送大理封主簿親事不合 |
13 | 第十卷 園林 古詩三首 律詩二十四首 樂遊園歌 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 甘林 奉陪鄭駙馬韋曲二首 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 重過何氏五首 園 小園 寒雨朝行視園樹 將别巫峽贈南郷兄瀼西園四十𠭇 課小豎鉏斫舎北果林枝蔓荒穢淨訖移牀三首 果實 古詩一首 律詩九首 溪上 舟檝 律詩十一首 放舩 數陪李梓州泛江有女樂在諸舫戲為豔曲二首 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携妓納凉晚際遇雨二首 泛江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三首 進艇 城西陂泛舟 覆舟二首 園人送𤓰 詣徐卿覔果栽 甘園 解悶 題桃樹 豎子至 野人送朱櫻 蕭八明府宴處覔桃栽 池沼 律詩九首 秋日𭔃題鄭監湖上亭三首 暮春陪李尚書李中丞過鄭監湖亭泛舟 晚秋陪嚴鄭公摩訶池泛舟 陪王漢州留杜綿州泛房公西湖 荅楊梓州 與任城許主簿遊南池 橋梁 律詩三首 陪李七司馬早江上觀造竹橋即日成往來之人免寒入水聊題短作簡李公二首 李司馬橋了承髙使君自成都迴 燕飲 古詩六首 律詩二十一首 醉時歌贈鄭廣文 蘇端薜使筵簡薛華醉歌 飲中八仙歌 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 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髙頂宴姚通泉晚携酒 泛江 湖城東遇孟雲卿復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 醉歌 鄭駙馬宅宴洞中 崔駙馬山亭宴集 鄭駙馬池臺喜遇鄭廣文同飲 陪李金吾花下飲 宴胡侍御書堂 書堂飲旣夜復邀李尚書下馬月下賦絶句 春夜峽州田侍御長史津亭留宴 陪王侍御宴通泉東山野亭 宴王使君宅題二首 宴戎州王使君東樓 季秋蘇五弟纓江樓夜宴崔評事韋少府姪三 首 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 與鄠縣源大少府宴渼陂 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後同諸公及舎弟宴 書齋 夜宴左氏㽵 王十五前閣會 獨酌 獨酌成詩 |
14 | 第十一卷 紀行上 古詩四十首 北征 徒歩歸行 彭衙行 發秦州 赤谷 鐵堂峽 鹽井 寒硤 法鏡寺 靑陽峽 龍門鎮 石龕 積草嶺 泥功山 發同谷縣 木皮嶺 白沙渡 水㑹渡 飛仙閣 五盤 龍門閣 石櫃閣 桔栢渡 劒門 鹿頭山 成都府 將適吴楚别章使君留後兼幕府諸公得柳字 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 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 發閬中 發劉郎浦 宿鑿石浦 早行 過津口 次空靈岸 宿花石戍 早發 次晚洲 入衡州 聶耒陽致酒療飢江詩得代懷興盡本韻呈聶令 |
15 | 第十二卷 紀行下 律詩三十七首 去蜀 恨别 遊子 行次鹽亭縣奉簡嚴遂州蓬州二使君諸昆季 自閬州領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渝州𠉀嚴六侍御不到先下峽 舡下䕫州宿雨濕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 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舡出瞿塘峽有詩四十韻 放舡 山舘 迴棹 行次古城奉呈江陵幕府諸公 舟中出江陵南浦𭔃鄭少尹 曉發公安數月憇息此縣 泊岳陽城下 䌫舡苦風奉簡鄭判官 過南岳入洞庭湖 宿青草湖 宿白沙驛 野望 入喬口 銅官渚守風 北風 發潭州 𩀱楓浦 登舟將適漢陽 舟中 南征 乆客 逺遊 客夜 客亭 晚行口號 地隅 過洞庭湖 述懷上 古詩二十四首 述懷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壯遊 遣懷 上水遣懷 舟中苦𤍠遣懷呈楊中丞通簡臺省諸公 詠懷二首 寫懷二首 遣遇 釋悶 解憂 屏迹 逃難 羗村三首 遣興 遣興五首 |
16 | 第十三卷 述懐下 律詩四十九首 夔府書懷四十韻 秋日荆南𫐠懷 遣悶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奉呈湖南親友 水宿遣興奉呈羣公 官定後戲贈 至德二載自京金光門出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出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别因出北門有悲往事 寓目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空囊 遣懷 遣意二首 獨立 逺遊 徐歩 愁坐 雲山 𠋣杖 屏跡二首 歸來 江上值水如海𫝑聊短述 撥悶 散愁二首 愁 旅夜書懷 歸 客舊館 遣愁 即事 覽物 憶鄭南玭 懷灞上遊 江上 江漢 垂白 秋峽 獨坐二首 覽鏡呈栢中丞 東屯北俺 有嘆 悶 獨坐 暮歸 戲作俳諧體解悶二首 遣憂 遣悶呈路十九曹長 長吟 樓上 疾病 古詩二首 律詩二首 疾病後遇王𠋣飲贈歌 醉為馬墜諸公携酒相看 耳聾 老病 懷古 古詩十三首 律詩五首 述古三首 遣興五首 憶昔二首 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堂遺迹 陳拾遺故宅 過郭代公故宅 詠懷古跡五首 公安縣懐古 過宋貟外舊莊 古跡 古詩二首 律詩二首 石笋行 石犀行 石鏡 琴臺 |
17 | 第十四卷 時事上 古詩三十一首 兵車行 悲陳陶 悲青坂 新安吏 潼關吏 石壕吏 垂老别 無家别 留花門 塞蘆子 洗兵馬 往在 青絲 近聞 漁陽 黃河二首 自平 𡻕晏行 蠶穀行 折檻行 天邊行 大麥行 苦戰行 去秋行 光禄坂行 北風 客從 白馬 三絶句 |
18 | 第十五卷 時事下 律詩四十四首 巴山 喜聞官軍巳臨賊宼 喜達行在所三首 収京三首 収京一首 遣憤 西山三首 警急 王命 征夫 有感五首 柳司馬至 即事 歷歷 洛陽 驪山 提封 喜聞盗賊蕃㓂揔退口號五首 承聞河北諸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絶句十二首 邊塞 古詩一十七首 前出塞九首 後出塞五首 遣興三首 將帥 古詩四首 律詩六首 乆雨期王將軍不至 𭔃贈王十五將軍承俊 魏將軍歌 戲作花卿歌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 諸將五首 軍旅 古詩二首 律詩七首 楊旗 冬狩行 陪栢中丞宴將士二首 觀兵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 八陣圖 夕烽 第十六卷 文章 古詩二首 律詩十四首 夜聽許十誦詩愛而有作 贈蜀僧閭丘師兄 寄李白二十韻 送竇九成都 偶 題 戲為六絶句 解悶 書𦘕 古律詩共二十四首 李潮八分小篆歌 送顧八分文學適洪𠮷州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圗 𭔃張十二山人彪三十韻 丹青引 觀薛稷少保書𦘕壁 奉先劉少府𦘕山水障歌 戲題𦘕山水圗歌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圗三首 嚴公㕔宴同詠蜀道𦘕圗 奉觀嚴鄭公㕔事珉山陁江𦘕圗十韻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 戲韋偃為𩀱松圗歌 通泉縣署屋壁後薜少保𦘕鶴 姜楚公𦘕角鷹歌 楊監又出𦘕鷹十二扇 𦘕鷹 𦘕鶻行 韋諷録事宅觀曹將軍𦘕馬圖 天育驃𮪍歌 題壁上韋偃𦘕馬歌 音樂 古詩三首 律詩五首 觀公孫大娘舞劒器行 聽楊氏歌 夜聞𥷑篥 吹笛 秋笛 即事 贈花卿 江南逢李龜年 器用 古詩四首 律詩三首 石硯詩 荆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 桃竹杖引 㯶拂子 蕃劒 銅瓶 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盌 食物 古詩八首 律詩四首 閿郷姜七少府設鱛戲贈 觀打魚歌 又觀打魚 槐葉冷淘 種萵苣 園官送菜 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勤耕牛兼書觸目 驅豎子摘蒼耳 江閣卧病走筆𭔃呈崔盧兩侍郎 秋日阮隱居致薤三十束 除架 廢畦 第十七卷 |
19 | 投贈 古詩一首 律詩六首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上韋左相 贈韋左丞丈濟 遣悶奉呈嚴鄭公 奉贈鮮于京兆 奉贈太常張卿均二十韻 敬贈鄭諌議十韻 簡𭔃上 古詩十八首 韓諌議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𭔃近呈蘇侍御 蘇大侍御肩輿江浦訪老夫賦八韻記異 𭔃裴施州 鄭典設自施州歸 𭔃薜三郎中 奉贈射洪李四丈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貽華陽柳少府 投簡成華兩縣諸子 贈鄭十八賁 贈衛八處士 贈蘇四徯 君不見簡蘇徯 贈李白 戲簡鄭廣文兼呈蘇司業 戲贈友二首 第十八卷 簡𭔃中 律詩十三首 秋日䕫府詠懷寄鄭監李賔客一百韻 寄岳州賈司馬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𭔃劉峽州伯華使君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奉寄薛尚書頌德叙 懷斐然之作 寄彭州髙使君虢州岑長史三十韻 奉贈蕭二十使君 贈李八祕書别三十韻 奉贈盧五丈叅謀 贈崔十三評事 寄李十四貟外 寄董卿嘉榮十韻 移居公安敬贈衛大郎 |
20 | 第十九卷 簡𭔃下 律詩五十二首 奉𭔃河南韋尹丈人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 弊廬遣興奉寄嚴公 奉侍嚴大夫 奉贈嚴八閣 贈翰林張四學士 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士 贈獻納使起居田舎人 奉寄髙常侍 寄髙三十五詹事 奉寄章十侍御 奉酬宼十侍御見寄復寄宼 贈陳二補闕 寄左省杜拾遺 奉荅岑叅補闕見贈 奉簡髙三十五使君 寄楊五桂州 將赴荆南𭔃别李劒州 奉𭔃别馬巴州 𭔃岑嘉州 赴清城縣出成都𭔃陶王二少尹 因崔五侍御寄髙彭州 奉寄李十五祕書二首 路逢襄陽少府入城戲呈楊貟外 奉贈王中允 贈韋七賛善 崔評事弟許相迎不到慮老夫見𭰖雨怯出必愆佳期走筆戲簡 𭔃髙三十五書記 寄髙適 贈田九判官 得廣州張判官書使還以詩代意 投簡梓州幕府兼簡韋郎官 敬簡王明府 重簡王明府 寄邛州崔録事 廣州叚功曹到得楊五長史書功曹却歸寄此詩 逢唐興劉主簿弟 官亭夕坐戲簡顔十少府 戲𭔃崔評事表姪蘇五表弟韋大少府諸妷 𭔃常徴君 贈髙式顔 酬孟雲卿 贈畢四曜 寄賀蘭銛 𭔃杜位 寄杜位 孟氏 贈李白 聞惠二過東溪 贈裴南部 懷舊 古詩三首 律詩九首 昔遊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户 宿靑溪驛奉懐張貟外 題鄭十八著作主人 懷舊 所思 不見 春日憶李白 冬日有懷李白 天末懷李白 暫如臨邑至㟙山湖亭奉懐李貟外率爾成興所思 |
21 | 第二十卷 㝷訪 古詩三首 律詩十三首 晦日㝷崔戢李封 雨過蘇端 夏日李公見訪 有客 客至 嚴中丞枉駕見過 嚴公仲夏枉駕草堂兼携酒饌 王侍御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詩請邀髙使君同到 王竟携酒髙亦同過徐九少尹見過 范貟外吴侍御枉駕闕展待聊寄此 九月一日過孟倉曹兄弟 過客相㝷 賔至 王司馬弟出郭相訪兼遺菅茅堂貲 聞斛斯六官未歸 酬荅 律詩八首 𭔃題杜二錦江野亭 奉酬嚴公𭔃題野亭之作 贈杜二拾遺 酬髙使君相贈 早發湘潭𭔃杜貟外院長 酬韋韶州見𭔃 杜貟外兄示詩因作此𭔃 酬郭十五判官 酬别杜二 惠貺 古詩一首 律詩三首 太子張舎人遺織成褥叚 孟倉曹歩趾領新酒醬二物滿器見遺老夫 𭔃韋有夏郎中 謝嚴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 送别上 古詩十九首 送殿中楊監赴蜀見相公 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 陪章留後惠義寺餞嘉州崔都督赴州 别蔡十四著作 送髙三十五書記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 送從弟亞赴安西判官 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禦判官 送髙司直㝷封閬州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 别張十三建封 别唐十五誡因𭔃禮部賈侍郎 送韋諷上閬州録事叅軍 送率府程録事還郷 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 贈李十五丈别 贈别賀蘭銛 别董頲 |
22 | 第二十一卷 送别下 律詩八十首 奉送郭中丞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 奉送嚴公十韻 奉濟驛重送嚴公 奉送韋中丞之晉赴湖南 留别賈嚴二閣老兩院補闕 送賈閣老出汝州 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赴 闕下 季夏送郷弟韶陪黄門從叔朝謁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江𠅘王閬州筵餞蕭遂州 送鮮于萬州遷巴州 潭州送韋貟外牧韶州 潭州留别杜貟外院長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 奉送蘇州李二十五長史丈之任 湖中送敬十使君適廣陵 巫山縣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别諸公携酒樂相送率題小詩 章梓州橘𠅘餞成都竇少尹 江𠅘送眉州辛别駕昇之 奉送蜀州栢二别駕將中丞命赴江陵起居衛尚書太夫人因示從弟行軍司馬位 送田四弟將軍䕫州栢中丞命起居江陵節度陽城郡王衛公幕 送蔡希魯都尉還隴右因𭔃髙三十五書記 送路六侍御入朝 送何侍御歸朝 魏十四侍御就弊廬相别 送許八拾遺歸江寧覲省 惠義寺園送辛貟外 又送 惠義寺送王少尹赴成都 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勒碑 贈韋賛善别 送韋郎司直歸成都 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嶺南掌選崔郎中判官兼寄韋韶州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 送李袐書赴杜相公幕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還黔中 送韋書記赴安西 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 别崔潩因𭔃薜璿孟雲卿 送王十六判官 送覃二判官 重送劉十弟判官 别蘇徯赴湖南幕 暮秋將歸秦留别湖南幕府親友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鄭侍御判官重贈 東津送韋諷攝閬州録事 送趙十七明府之縣 送鄭十八䖍貶台州司户傷其臨老䧟賊之故闕為面别情見于詩 暮冬送蘇徯兵曹適桂州 送叚功曹歸廣州 送孟十二倉曹赴東京選 晚秋長沙蔡五御史飲筵送殷六叅軍歸澧州覲省 送司馬入京 送張十二叅軍赴蜀州因呈楊五侍御 泛江送魏十八倉曹還京因𭔃岑中允𠫵范郎中季明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公安送韋二少府匡贊 冬晚送長孫漸舎人歸州 奉送𡖖二翁統節度鎭軍還江陵 送韓十四江東省覲 長沙送李十一 别常徴君 涪江泛舟送韋班歸京 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晉肅入蜀余下沔鄂 送元二適江左 送裴五赴東川 贈别何邕 贈别鄭錬赴㐮陽 重贈鄭絶句 送人從軍 送逺 泛江送客 夏夜李尚書筵送宇文石首赴縣聮句 宇文晁尚書之甥崔彧司業之孫尚書之子重汎鄭監前湖 隨章留後新𠅘㑹送諸君丗 夏日楊長寧宅送崔侍衘入京 送靈州李判官 與 嚴二歸奉禮别 巴西聞收京送班司馬入京 奉送崔都水翁下峽 |
23 | 第二十二卷 慶賀 古詩一首 律詩四首 覽栢中允兼子姪數人除官制詞因述父子兄弟四美載歌絲綸 奉賀陽城郡王太夫人加鄧國太夫人 秦州見勑目薜三璩授司議郎畢曜除監察與二子有故逺喜遷官兼述索居 承沈八丈東美除膳部貟外阻雨未遂馳賀奉寄此詩 虢國夫人 傷悼 古詩八首 律詩二十二首 八哀詩 贈司空王思禮 故司徒李光弼 贈左僕射鄭國公嚴武 贈太子太師汝陽郡王璡 贈祕書江夏李公邕 故袐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 故著作郎貶台州司户滎陽鄭公䖍 故右僕射相國張公九齡 別房太尉墓 承聞故房相公靈櫬自閬州啓殯歸葬東都有作二首 哭嚴僕射歸櫬 哭李尚書 重題 送盧十四弟侍御護韋尚書靈櫬歸上都 哭李常侍嶧二首 哭韋大夫之晉 聞髙常侍亡 哭長孫侍御 哭王彭州 奉漢中王手札報韋侍御蕭尊師亡 哭台州鄭司户蘇少監 過故斛斯校書莊二首 不歸 故武衛將軍挽詞三首 存殁口號二首 |
24 | 第二十三卷 鳥獸虫魚 鳥 古詩七首 律詩二十五首 鳯凰臺 朱鳯行 杜䳌行 杜䳌 杜䳌行 義鶻 呀鶻行 王兵馬使二角鷹 見王監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黒二鷹以為毛骨有異它鷹請余賦二首 催宗文樹雞栅 縛雞行 雞 歸鷰 鷰子來舟中作 𩀱鷰 鸚鵡 子規 百舌 白鳬行 歸鴈二首 歸鷹 孤鴈 歸鴈 官池春鴈二首 舟前小鵝兒 得房公池鵝 鷄䳵 花鴨 鷗 獸 古詩八首 律詩七首 遣興二首 沙𫟍行 瘦馬行 騘馬行 髙都護騘馬行 李鄠縣丈人胡馬行 惜别行送劉僕射判官 秦州雜詩 玉腕騮 房兵曹胡馬詩 病馬 麂 猿 從人覔小胡孫許寄 虫 律詩三首 促織 螢火 見螢火 魚 律詩二首 黃魚 白小 |
25 | 第二十四卷 花草竹木 花 古律詩共十六首 早花 花厎 風雨看舟前落花戲為新句 江梅 和裴迪登蜀州東𠅘送客逢早梅見𭔃 丁香 麗春 梔子 江上獨歩㝷花七絶句 歎庭前甘菊花 草 古律詩共三首 除草 庭草 兼葭 竹 律詩三首 嚴鄭公宅同詠竹 從韋二明府續處覔綿竹 苦竹 木 古詩七首 律詩八首 古栢行 四松 病栢 病橘 枯㯶 枯柟 海棕行 柳邊 髙柟 嚴鄭公堦下新松 馮韋少府班覔松樹子栽 馮何十一少府邕覔榿木栽 樹間 惡樹 |
26 | 第二十五卷 雜賦 古詩十三首 律詩六首 絶句二十七首 歌九首 行十七首 課伐木 上後園山脚 又上後園山脚 信行逺脩水筒 引水 可歎 火 曲江三章章五句三首 三韻三篇 示獠奴阿叚 白露 擣衣 少年行二首 少年行 絶句 絶句六首 絶句四首 絶句三首 漫 成一首 荅鄭十七郎一絶 三絶句 解悶十二首 復愁十二首 歌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相從歌 戲贈閿郷秦少府短歌 行 同元使君舂陵行 偪仄行 錦樹行 嚴氏溪放歌行 虎牙行 負薪行 最能行 惜别行送向𡖖進奉端午衘衣之上都 醉歌行 白絲行 百憂集行 莫相疑行 短歌行 赤霄行 去矣行 貧交行 短歌行
《分門集註杜工部詩目録》終 |
27 | 兼牧 堂書 畫記北平木齋 圖書 舘臧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