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百九

《卷一百九》[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浙江通志卷一百九
3
祥異。
4
明。
5
《杭州府志:吳元年,杭州自四月不雨至六月,知府王興福竭誠致禱,雨澤霑足,嵗獲有秋。
6
《眀實録》:洪武二年四月癸巳,台州獻瑞麥。九月戊戌夜,太陰犯南斗。
7
嘉興府志》:洪武四年,嘉興崇道院産《靈芝明實録》。洪武四年七月辛酉,太陰入南斗。甲子,龍游縣大雨水溢,漂民廬。
8
《杭州府志》:洪武五年七月,餘杭縣山水暴湧,漂流廬舍及人畜。
9
《明實録》:洪武五年八月乙酉,餘杭、嵊縣、義烏三縣大風,山谷水湧,漂沒廬舍及人畜甚衆。
10
《嘉興府志》:洪武七年五月十九日,嘉興縣民李甲妻一産三子。
11
《萬厯溫州府志》:洪武八年七月,溫州大水,平陽、永嘉、樂清、瑞安沿江居民多淹沒。
12
《明實録》:洪武九年六月壬辰,錢塘、仁和、餘杭三縣水下田,被浸者九十五頃。
13
《續文獻通考》:洪武十年正月丁酉,金華處州雨,黒水如墨汁,池水皆黒。
14
《續文獻通考》:洪武十一年,處州遂昌縣有大聲如鐘,自天而下。
15
《明實録》:洪武十一年十二月庚戌,辰星犯南斗。明《實録》:洪武十二年五月戊子,青田縣淫雨,山水大發,沒縣治,壊民居。壬辰,嚴州府大雨三日,溪水漲,壊官廨、民舍。
16
《明實録》:洪武十五年九月乙丑,熒惑犯南斗。明《實録》:洪武十九年正月庚午,太白犯牛宿。四月乙亥,熒惑留斗宿。五月戊午、七月辛巳、八月丙戌,熒惑皆犯斗宿。
17
《嘉興府志》:洪武二十二年六月辛巳,彗星見紫㣲側,在牛度九十分,有白,光丈餘,指西北行。
18
《明實録》:洪武二十四年十一月乙未,辰星嵗星同度,在南斗。
19
《明實録》:洪武二十六年九月癸夘,太陰入南斗。《萬厯紹興府志》:洪武二十八年,山陰縣天樂瀛湖塘掘,得一物𩔖小兒臂,紅潤如生。人云:「此肉芝也」。食之延年。
20
《明實録》:洪武三十年癸巳,熒惑犯南斗杓第二星。《萬厯金華府志》:建文四年,蘭谿縣飛蝗,食禾穂,竹木葉皆盡。
21
《明實録》:永樂元年夏四月乙夘,曉刻,有星大如雞子,出斗宿東南行,至㳺氣。八月癸亥,浙江風潮決江塘萬四百餘步,壊田四十餘頃,湯、鎮、方家塘江隄為風浪衝激,淪於江者四百餘步,溺民居及田四千頃。
22
《明實録》:永樂三年八月甲子朔,杭州等府水,淹民田七十四頃,漂廬舍千二百八十間。
23
《明實録》:永樂四年七月,海鹽縣霖雨風潮決隄。九月壬戌夜,月掩南斗杓第二星。
24
成化《杭州府志》:永樂五年六月庚戌,杭州沿江江隄淪於江。十月癸未,金星犯南斗魁第三星。
25
《明實録》:永樂七年七月庚辰,月犯南斗魁第二星。甲申,麗水縣霖雨,山水驟湧,壊田廬,漂人畜。
26
《台州府志》:永樂七年,台州颶風抜木。明實録》:永樂九年七月庚午,湖州屬縣淫雨,沒田萬三千三百八十頃。辛未,浙江潮溢,衝決仁和縣黃濠塘岸三百餘丈,孫家園塘岸二十餘里。海寧縣風潮,溺民塌城垣。
27
《明實録》:永樂十年七月己酉,平陽縣獻嘉禾百六十四本,四穂者一本,三穂者數本。
28
萬厯《紹興府志》:永樂十年,諸曁縣學後小陶朱山産芝,一本七莖。
29
《明實録》:永樂十一年四月,嚴、衢、西安、夀昌等縣饑。《杭州府志》:永樂十一年五月,杭州大風潮,仁和十九、二十兩都沒於海,平地水髙數丈,田廬殆盡,溺者無算。
30
嘉靖《寧波府志》:永樂十一年七月戊子,寧波府五縣大疫。
31
《明實録》:永樂十三年六月己夘,烏程等四縣水,傷田九千四百四十三頃。十月乙丑朔,太白犯南斗魁第三星。
32
萬厯《金華府志》:永樂十四年五月,金華大水,漂屋,疫癘大作。六月,大旱。七月,又大水。
33
《明實録》:永樂十六年七月庚申,月犯牛宿大星。《萬厯溫州府志》:永樂二十一年,溫州旱,大饑。《明實録》:洪熈元年六月十五日,黃巖縣大雨水,髙平地五六尺,傷禾稼六百二十頃,湖州天雨連月,烏程、歸安、長興三縣低田共沒六百三十四頃。《明實録》:宣徳元年二月己丑,有流星大如雞卯,色赤,有光,起自南斗,東南行至近濁。五月甲寅,浙江磐石衛颶風暴雨,壊公𪠘倉,厫人多溺者。永嘉、樂清二縣颶風急雨,自旦至暮,壊公私𪠘宇及壇廟。《明實録》:宣徳三年,浙江自四月不雨至六月,及雨大水,淹沒禾稼。
34
《續文獻通考》:宣徳六年九月,熒惑犯南斗。《明實録》:宣徳七年正月乙巳夜,火星犯南斗杓。甲寅昏刻,有流星大如杯,色赤有光,出河鼓,西南行,至斗宿五小星隨之。辛酉夜,月犯南斗魁第二星。丁丑夜,金星犯南斗魁第三星。浙江大水運司下砂等塲淹沒鹽課六萬二百四十餘兩,木、火二星合於女宿。
35
《嘉靖寧波府志》:宣徳十年,寜波合郡大有年。《明實録》:正統元年十一月癸巳夜,月犯牛宿中宿。《杭州府志》:正統二年冬,錢塘縣民家婦一産三男。《明實録》:正統三年正月辛亥,月犯牛宿。六月戊辰,月犯牛宿、錢塘等縣,自五月以後,彌旬不雨,田禾槁死,浙東俱亢旱無收。
36
《明實録》:正綂五年,金華、衢州自六月至七月,淫雨連綿,江河泛溢,㑹稽、臨海、天台等縣,五六月間,大旱傷稼。
37
《台州府志》:正綂八年三月,台州大霜殺草。四月至八月,連雨,麥腐,又大風,六種無收。
38
《明實録》:正統八年十月,鄞縣余士昌妻鮑氏一産三男。
39
《明實録》:正統九年,嘉興、湖州江河泛溢,隄防衝決,淹沒禾稼。
40
《明從信録》:正統》十年三月,寜波、台州久旱,民遭疾疫,遣禮部王英祀南鎮,至日即雨,灌獻之夕,雨止,明日又雨,田野霑足。
41
《明實録》:正統》十一年正月戊午夜,月犯南斗。《明實録》:正統十二年夏秋間,紹興各縣亢旱無收。《明法傳録》:正統十四年六月,紹興山忽移於平地,又地震,白毛遍生。七月,熒惑入南斗。
42
《嘉興府志》:景泰元年正月,嘉興大雪二旬,鳥雀幾盡,民饑。夏,淫雨傷稼,大饑。
43
《台州府志》:景泰二年四月,仙居縣梅花盡《開。明實録》:景泰二年八月辛未夜,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出天津,北行至織女。九月甲辰,木星晝見於己位。夜,月犯木星於斗宿。十一月己亥,月犯牛宿下四星。
44
《杭州府志》:景泰五年正月,杭州大雪,十餘日,鳥雀盡。《嘉興府志》:景泰五年二月,嘉興大雪四十餘日。《明實録》:景泰六年,海寧衛、嘉興諸府,自三月不雨至於六月。九月甲午,金星犯南斗魁第三星。
45
萬厯紹興府志》:景泰七年春,諸曁縣長山産《芝明實録》。景泰七年四月己丑夜,有流星大如杯,光燭地,出天市垣,南行至牛宿二小星隨之。五月,湖州、紹興久雨,沒田禾。十月壬寅,月犯斗宿火星。《嘉靖寧波府志》:景泰七年,奉化縣大饑。《杭州府志》:景泰七年冬,西湖水竭。《明實録》:天順元年,湖州四五月連雨,苗爛。杭州、寧波、金華、嚴州六。七月,亢旱,苗枯。
46
明實録》:天順二年九月甲寅,金、土二星合於斗宿,金星犯南斗杓第二星。
47
《明實録》:天順三年正月壬子,五鼓,東方有星如盞,色青白,有光,起自牛宿,東行至近濁。
48
《嘉興府志》:天順三年,嘉興海溢。《明實録》:天順四年,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金華處州四。五月陰雨連綿,江河泛溢,麥禾俱傷。秀水、嘉善二縣籽粒無收。七月丁亥夜,月犯牛宿。
49
明實録》:天順五年十一月己亥夜,月犯金星,在斗宿,光芒相接,土星、火星聚於牛宿。
50
《明實録》:天順七年八月癸丑,有流星大如杯,色赤,有光,出河鼓,西南至斗宿五小星隨之。九月丙子夜,金星犯南斗魁第三星。十月庚寅,木、火二星合於女宿。
51
《萬厯湖州府志》:天順八年,湖州大水,民饑。《明實録》:成化元年五月戊午,火星留守斗宿。六月壬申,火星犯斗宿魁第四星。七月,浙江各府州縣久雨,稻苗腐爛,嵗饑。
52
萬厯《溫州府志》:成化二年正月,平陽縣颶風暴雨,山摧,平地水髙八尺。
53
《續文獻通考》:成化二年正月丙戌,太白曳入南斗。嘉靖《寧波府志》:成化四年,慈谿縣東北山鳴隠隠若雷,乍大乍細,迤邐至南而止。是年賢科,東北一區雋十餘人。《傳》云:「賢人出,里社鳴」。
54
續文獻通考》:成化五年二月癸巳,金星犯牛宿。《嘉靖寧波府志》:成化六年,象山縣雨白霧,行人鬚眉皆白,數日而止。
55
《明實録》:成化九年四月,嘉興、湖州水災。嚴州青蟲遍地。
56
《嘉興府志》:成化九年八月,嘉興府嘉禾生。《明實録》。成化十年春,嚴州六縣多雨,蠶麥無收。《杭州府志》,成化十年,杭州火延六七里。
57
明實録》:成化十一年十月辛巳,月犯牛宿大星。《嘉興府志》:成化十三年正月,嘉興府震雷大雪,又海溢,溺民居。
58
萬厯《紹興府志》:成化十三年春,紹興府𤓰山裂。《續文獻通考》:成化十三年十一月辛未冬至,杭州大雷,雨虹見。
59
《明實録》:成化十三年,寜波、紹興、台州水旱相繼。《嘉興府志》:成化十四年八月二十日夜,嘉興南方有聲如運磨達旦。十二月,龍見於南方,以十數。
60
《續文獻通考》:成化十四年八月,吳、越間淫雨不止,各處出蛟將出,時山中先有火燒地,草木披靡,分兩邊中成一徑以出,至入水如驢形,不見,足浮游江中而去。
61
《嘉興府志》:成化十五年九月二十日申時,嘉興地震,至酉始定。
62
《杭州府志》:成化十六年,有五色烏翔錢塘學宫,是年李旻舉觧首。越三年,大魁天下。
63
《杭州府志》:成化十七年,昌化縣竹生花,踰年結實如麥。
64
萬厯《金華府志》:成化二十一年,武義縣旱,竹生實如麥,民採食之,可療饑。括蒼彚,紀宣平山中尤多竹米至千餘石。
65
《明實録》:成化二十二年,台、溫二府自春徂夏不雨,民饑。臨海縣火,燬軍民房舍一千七百餘區。
66
續文獻通考》:成化間,嘉善縣鄒亮妻初乳生三子,再乳生四子,三乳生六子。
67
《續文獻通考》:𢎞治元年二月十六日,處州景寧縣北屏風山有白馬成羣,從牛首山迤邐騰空而去。萬厯《金華府志》:𢎞治元年,金華府大旱。至三載,《嘉興府志》:𢎞治元年十二月,嘉興府虹見雷電,雨冰凡四日。
68
《嘉興府志》:𢎞治二年夏,秀州儒學後圃産芝,連莖竝蒂,紫色,有光如玉。
69
《杭州府志》:𢎞治三年五月,仁和縣槎渡村有瑞麥。六月,杭州大雨,龍井、鳯凰兩山水暴漲,淹田禾。
70
《萬厯《溫州府志》:𢎞治三年,溫州五縣皆饑。七月,平陽縣南鄉生嘉禾。一本四穂。
71
《嘉興府志》:𢎞治五年,嘉興大水,民流移,又大疫。萬厯《金華府志》:𢎞治六年正月五日,蘭谿縣大雷雨,黒水。五月至八月旱,無麥禾。
72
杭州府志》:𢎞治六年四月,昌化縣大風拔木,火光燒山,少頃,驟雨如注。
73
《溫州府志》:𢎞治六年,泰順縣鶴巢山産靈芝。萬厯。《溫州府志》:𢎞治八年二月,永嘉縣暴風雹,大者如拳,小者如雞子,傷屋瓦,凡禽獸果實、苖麥,俱無《嘉興府志》。𢎞治十一年,嘉興郡境河港池井水皆沸騰,髙二三尺,甚有至丈許者竟日始平。
74
《萬厯溫州府志》:𢎞治十一年八月初九日巳刻,溫州有大星自南移東後,有光一帶,長百丈餘,將入海,光分為五,聲若轟雷。
75
《溫州府志》:𢎞治十二年四月,樂清縣地震,生白毛。《台州府志》:𢎞治十三年,台州大饑,民食草木」。《嘉靖《寧波府志》:𢎞治十四年,象山縣大寒,草木皆死,民饑。
76
萬厯《金華府志》:𢎞治十六年三月十八日,武義縣大風雨雹,抜木傾屋,壓死二十餘人。
77
杭州府志》:𢎞治十八年七月,杭州驟雨,山水大湧,漂屋,人多死者。
78
《嘉興府志》:𢎞治十八年九月十一日,嘉興地震,屋瓦皆鳴,次日,地生白毛。《金華府志》:十三日子時,金華各縣地震。《台州府志》,台州地震有聲。《湖州府志》:湖州地震,生白毛。《寧波府志》:鄞縣奉化同日地震。《溫州府志》:正徳元年,溫州地震,有聲如雷,遍生白毛,長者三四寸。
79
嘉興府志》:正徳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小雪節,嘉興府疾雷震,天電火迅發。二十八日,虹見雷,大發聲。是冬,桃李花蜂蠅集。
80
《萬厯湖州府志》:正徳三年,湖州大旱,河水竭,萬厯《湖州府志》:正徳四年,湖州大水,民苦疾疫。《嘉興府志》:正徳四年七月,嘉興驟雨如注,至十月不霽,禾盡爛,大饑。
81
萬厯《金華府志》:正徳四年十一月,金、華各縣大霜,竹木皆死,經春不生民饉。
82
《萬厯《湖州府志》:正徳五年,湖州復大水,疫甚,地震生白毛。
83
《嘉興府志》:正徳五年五月,嘉興大水,害稼,民流移者半。
84
《溫州府志》:正徳五年,永嘉縣大饑。《杭州府志》:正徳六年正月,杭州大雨電,地震,自後頻震。
85
嘉興府志》:正徳七年,嘉興西山鄉麥秀兩岐。《溫州府志》:正徳七年,樂清縣瑞應鄉麥一本五穂六穂,餘多三穂四穂。
86
萬厯《金華府志》:正徳八年,金華縣池水結氷成花,草枝葉之形如畫。
87
《嘉興府志》:正徳八年十二月,石門縣樹枝凝霜,狀如垂,露吸之味甘如飴。
88
《嘉興府志》:正徳九年,石門縣蝗不害稼,已而嘉禾生,有一本數穂者。
89
萬厯《金華府志》:正徳十年,金華雨雹,永康義烏縣尤大,鳥雀雞鶩傷者甚衆。
90
萬厯《紹興府志》:正徳十一年,新昌俞應肅家蠶鳴。《嘉興府志》:正徳十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嘉興雷電,雨雹,大者如馬首。十一月,雷電,大雪,十二月乃止。《萬厯溫州府志》:正徳十二年四月,永嘉、樂清二縣地大震,生白毛。
91
萬厯《溫州府志》:正徳十三年二月,泰順縣大水,壊民居。六月,永嘉縣大水。
92
《嘉興府志》:正徳十三年秋,嘉興大水。《杭州府志》:正徳十四年正月,杭州屋瓦氷結,皆成花朶,如是者數日。
93
《嘉靖寧波府志》:正徳十五年十一月,鄞縣雷鳴地震。《明實録》:嘉靖元年正月丙辰,金星犯牛星。四月乙丑朔,木星犯斗宿下星。
94
嘉靖《寧波府志》:嘉靖元年,慈谿縣夾田橋西忽漲,一洲明浄圓起太守向錦曰:「沙洲漲,夾田慈谿,出狀元」。眀年癸未,邑人姚淶,狀元及第。
95
《嘉興府志》:嘉靖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嘉興自辰至酉,大風拔木,太湖水溢丈餘,沒田禾。
96
《杭州府志》:嘉靖二年七月,杭州大風潮。八月再作,拔木飄瓦,衝去太平門外百餘家。
97
《萬厯湖州府志》:嘉靖三年,湖州大饑。《杭州府志》:嘉靖四年五月初七日,杭州有大星自東流西,曳尾長數十丈,光明燭地,亂落有聲。十月晦,大雷雨,震電。
98
《萬厯溫州府志》:嘉靖五年,溫州大旱,民饑,永瑞、樂三邑尤甚。七月二十四日初昏,有星如月,見於東方,紅光燭天,凡三日。
99
《台州府志》:嘉靖五年,台州旱饑,草木俱盡。《明實録》:嘉靖五年七月壬午朔,遂昌縣雨雹,頃刻積二尺,殺豆麥。
100
萬厯《紹興府志》:嘉靖六年六月,蕭山縣淫雨,壊江塘,平原成巨浸,沿塘民家皆漂沒。
101
《杭州府志》:嘉靖七年四月,餘杭縣旱,忽然,大風雷雨雹,大者如椀,小者如雞子,較雨㸃更密,人民驚走,牛馬奔逸。
102
《杭州府志》:嘉靖八年五月,杭州雨黒水,衣服汙染。萬厯。《金華府志》:嘉靖八年五月,金華大水。九年九月,金華大霜,晩禾不實。
103
萬厯《紹興府志》:嘉靖九年冬,新昌呂廷安墓産芝五莖。
104
《溫州府志》:嘉靖十年五月,瑞安縣海潮至,有光如炬。六月,大火。八月,有黒龍從泥,
ctextchar:3105
起遍天,發火傾屋拔木,不可勝紀。
105
萬厯《金華府志》:嘉靖十年九月九日,義烏縣大火,燬民居過半。
106
《萬厯湖州府志》:嘉靖十年九月,湖州府城外地忽陷數十丈。
107
《萬厯湖州府志》:嘉靖十一年,烏程縣庚村産芝數十本。
108
《萬厯溫州府志》:嘉靖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泰順縣雨雹,大如拳。
109
《嘉興府志》:嘉靖十二年十月八日,四更嘉興,見星鬭喞唧有聲,俄隕如雨。
110
萬厯溫州府志》:嘉靖十二年十一月九日夜,溫州星隕如雨。
111
萬厯《紹興府志》:嘉靖十三年七月,諸暨、新昌、嵊縣溪流漲入城中,水深丈餘。新昌東堤決。
112
萬厯溫州府志》:嘉靖十三年七月,溫州旱。八月,颶風大作,仆溫州衛治及佛寺民居。
113
《紹興府志》:嘉靖十四年,新昌縣竹生穂結,實如小麥,民採食之。
114
萬厯《湖州府志》:嘉靖十五年,長興縣大風暴雨,電閃晝晦,壊民居不可勝計。
115
《嘉興府志》:嘉靖十六年夏,嘉興大水。《嘉靖寧波府志》,嘉靖十六年八月,海潮入寧波郡城靈橋門,老者云當出解元。是年,鄉試陳穆果占榜首慈谿縣夾田橋,復起一洲。明年戊戌會試,邑人袁煒為榜首。
116
萬厯《紹興府志》:嘉靖十八年五月,紹興大水,衢、婺、嚴三府暴流,與江濤合入越城,髙丈餘,沿海居民溺無算,蕭山西江塘壊縣市,可駕巨舟。
117
萬厯《金華府志》:嘉靖十八年六月六日,金華八縣大雨浹旬,北山蜃出田碶塘堰蕩,盡東義、永武四縣俱發。洪蘭谿特甚水髙丈餘,民無樓閣者棲於屋脊。
118
《嘉興府志》:嘉靖十八年六月,嘉興府旱蝗,大饑。《杭州府志》:嘉靖十八年,杭州自三月不雨至於六月,井泉皆竭。
119
《杭州府志》:嘉靖十九年,昌化縣東坡池不種,而自生蓮有紅白二色,重花如蒂。
120
《嘉興府志》:嘉靖十九年春,嘉興大饑,多鬻男女於外。六月十八日,飛蝗蔽天,食蘆葦,竹葉無遺。
121
《明實録》:嘉靖十九年九月乙夘夜,火星犯南斗杓第二星。
122
《杭州府志》:嘉靖二十年,昌化縣竹葉苞絡成穟,和飴為餅餌最佳,其地遂得豐熟。
123
萬厯《紹興府志》:嘉靖二十年春,紹興駱駝山鳴諸暨縣南隅張氏妻一産四子。
124
《台州府志》:嘉靖二十年七月十八日,台州颶風拔木,飛石大雨如注,洪濤,暴髙數丈,溺人無算。
125
《明法傳録》:嘉靖二十一年八月丁酉,火星犯南斗。《續文獻通考》:「山縣雨黃霧,路上行人口耳皆塞」。
126
嘉靖寧波府志》:嘉靖二十二年,鄞縣戴鰲有莊名,會川産黃芝九莖,次年又産一莖,又次年枯竹生笋,成林。
127
《嘉興府志》:嘉靖二十二年夏,嘉興淫雨,秋大水,民饑。《明實録》:嘉靖二十三年三月丁巳夜,火星入南斗。《杭州府志》:嘉靖二十三年,杭州大無麥,米價湧貴,富者亦食半菽。《嘉興府志》:夏秋,嘉興大旱,禾稼不登。《明實録》:嘉靖二十三年,鄞縣人兵部尚書張邦奇之母年百嵗。
128
杭州府志》:嘉靖二十四年,杭州大饑,民多殍。七月,雨雹。
129
《嘉興府志》:嘉靖二十四年,嘉興旱,道殣相望。次年大疫。
130
嘉靖《寧波府志,嘉靖二十四年,寧波諸縣大荒,《萬厯》、《紹興府志》,嘉靖二十四年,紹興、合郡連年大旱,湖心皆為赤地。
131
《台州府志》:嘉靖二十四年,台州大旱無麥,民多殍。萬厯《溫州府志》,嘉靖二十四年,溫州大饑。
132
《溫州府志》:嘉靖二十五年九月二十日五更,瑞安縣天晴月朗,海上閃色如金片。或曰:此天花也,其年必豐。已而果然。
133
萬厯《溫州府志》:嘉靖二十六年,泰順縣火,延燎官廨、鼓樓及民居五百餘家。
134
《嘉興府志》:嘉靖二十七年夏,嘉興旱。十一月十一日丑時,雷電,大雨虹見。
135
萬厯《溫州府志》:嘉靖二十八年冬,平陽縣大火。十二月朔,瑞安縣有龍自嘉嶼鄉起大雨雹,擊死羽蟲無數。
136
《嘉興府志》:嘉靖三十一年春,嘉興白晝間望見秦駐山軍馬縱橫,金戈閃爍,及追而即之,無有也。八月,又然海上夜行者,見之尤眀。
137
《溫州府志》:嘉靖三十一年五月五日五更,溫州有星赤色,尾長拖青,從西方飛,過平陽嶺,前山墮海中,其光燭天,有聲如砲。
138
《嘉興府志》,嘉靖三十四年,嘉興産白雀。嘉靖寧波府志》,嘉靖三十四年,象山縣麥與粟,有一莖四穂者,桕木生花如雞冠。
139
《杭州府志》: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杭州大火,自熈春門頃刻遍於四方,燒軍民廬舍萬餘間。
140
嘉靖《寧波府志》:嘉靖三十四年,象山縣大風拔木傾縣治。十七夜霓見於北山,慈谿縣下黒雨。
141
嘉靖《寧波府志》:嘉靖三十六年,定海縣獲白鹿總督胡宗憲,令徐渭作表以獻。
142
《溫州府志》:嘉靖三十六年六月,樂清縣竹葢山摧,見二石劍。李用妻一乳三子。
143
《明法傳録》:嘉靖三十七年閏七月,淳安縣雨雹。《萬厯《金華府志》:嘉靖三十九年,蘭谿縣三十四都徐環家産瑞粟六穂者一本,五穂四穂者各二,本三穂者四,本二穂者甚多。
144
萬厯《湖州府志》:嘉靖三十九年,烏程縣峴山産芝數十本。
145
《續文獻通考》: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嘉興、湖州地震,屋廬搖動如帆,河水撞激,魚皆躍起。
146
萬厯《湖州府志》:嘉靖四十年正月,湖州雪雷。是年大水無禾。次年又大水。
147
《嘉興府志》:嘉靖四十年,嘉興自四月雨至五月,苗種淹沒,田成巨浸。
148
明法傳録》:嘉靖四十年六月朔,昏中,有星流牛、女間,墜地如雞子,光燭天。
149
《續文獻通考》:嘉靖四十年閏五月至十月,嘉湖淫雨不息,平地水髙數尺,禾沈水底,民大饑。
150
《嘉興府志》:嘉靖四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嘉興有黃、白二龍合股,由太湖而來,後一青龍隨之,自陡門至峽石東南入海,傷屋宇千數,隨雨雹。
151
《嘉興府志》:嘉靖四十二年四月十八日,海鹽午潮候,有馬數萬乗潮而來,內有一大如樓房者,逐隊沿塘,羣走至二十里,復入海,響振非常。
152
萬厯《溫州府志》:嘉靖四十五年正月一日夜分,溫州地震生白毛。
153
萬厯《金華府志》:嘉靖四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夜,蘭谿縣大雨雹,如雞卵。屋無完瓦。
154
《嘉興府志》:嘉靖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四更,嘉興有大星隕,羣星數百隨之。
155
萬厯《紹興府志》:嘉靖四十五年,新昌縣呂光遷光新家,有紫荊花異枝,合本鄞縣志大學士余有丁之祖,年百餘。
156
萬厯《紹興府志》:隆慶元年,諸暨縣民袁氏妻一産三男。
157
《台州府志》:隆慶二年七月,台州颶風大作,海溢天台諸山,水合衝,府城溺人無數,壊田地十五萬餘畝、廬舍五萬餘區,三日乃退仙居縣,蜃發山摧。《萬厯溫州府志》:隆慶二年七月,溫州大風雨,漂沿海民居田地無算。
158
萬厯《金華府志》:隆慶二年,金華自五月不雨,至於八月。
159
萬厯《紹興府志》:隆慶三年,諸暨珠嶺民邵氏養蠶,力不能喂,棄之山中,後皆成繭。八月,嵊縣北風大作,逆溪流入,城水深一丈三尺。
160
萬厯《紹興府志》:隆慶四年,諸暨縣豐江周氏妻一産三男。
161
《續文獻通考》:「隆慶五年三月,杭州栗樹生桃。《溫州府志》:「隆慶五年六月,泰順縣二都水窟中有氣如霧,色赤」。
162
《嘉興府志》:隆慶六年,嘉興縣嘉禾生。《嘉興府志》,萬厯元年,海鹽縣有大鳥如舟翅,𩔖車輪空濛,作風雨聲,展轉於波浪之上,眀年海嘯。
163
萬厯《金華府志》:萬厯二年三月,蘭谿縣大風雨雹,撤屋拔木。八月,金華縣北山蜃出,裂土成坑者數十處,田堰壊盡。
164
《萬厯《溫州府志》:萬厯二年六月,溫州大風雨七晝夜,永嘉沿溪民多溺死。瑞安縣山摧,地裂,壓人畜。八月,樂清縣大雨,水浸半壁。
165
《嘉興府志》:萬厯三年五月,嘉興大風,海潮湧入海,鹽城平地三尺,沿塘民居漂沒。月餘,亢旱大荒。
166
《杭州府志》:萬厯三年六月初一夜,杭州怪風震濤,決錢塘江岸數十丈,漂官民船千餘艘。
167
萬厯《紹興府志》:萬厯三年六月,上虞、餘姚二縣大風雨,海潮溢,有火光飛入上虞城內河水,以器擊之,火光輒現。
168
萬厯《金華府志》:萬厯三年,金華大旱,禾盡槁。《杭州府志》:「萬厯五年,杭州火,燒千餘家」。《嘉興府志》:「萬厯六年正月六日夜,嘉興見有星如日西移,衆星隨之。
169
金華府志》:萬厯七年,五星聚於婺女。《嚴州府志》:萬厯七年,嚴州青蟲食田禾,桐廬、分水二縣尤甚。
170
《嘉興府志》:萬厯七年十二月,嘉興府冬至前一日,大雷虹見。
171
舊《浙江通志》:「萬厯八年,象山縣地震。九年,嘉興、湖州大水,台州旱蝗。
172
㑹稽縣志:萬厯十四年,㑹稽縣民傅忠,年一百嵗,妻謝氏亦一百嵗,五世一堂,縣令陳國器申詳督學,巡按具題,詔賜七品冠帶,給銀,建坊曰「百嵗齊眉」。陳國器傳:氏堂聨孫子,生孫五代幸逢全,盛世老人偕老,百年,共樂太平春。
173
《明從信録》:萬厯十五年,秀水縣思賢鄉有異鳥,集於樹竟日。是年水災。
174
《紹興府志》:萬厯十五年,山陰㑹稽蕭山、餘姚、上虞,自秋雨至,冬至始晴,大饑。次年,又淫雨,疫癘交作。《嚴州府志》:「萬厯十六年,嚴州大饑,且疫。《嘉興府志》:「嘉興大水,且疫,餓殍盈野」。《紹興府志》:「紹興、合郡大饑」。《嘉興府志》:「萬厯十六年,平湖縣有白龍騰海上,紅光滿天。修撰沈懋孝見龍首半,垂兩角,間有金冠、紫衣之神,仗劍而立,長尺餘,龍忽戲吐頷,下珠光色團欒大於斗。
175
《嘉興府志》:萬厯十七年,嘉興大旱,民食木皮。《金華府志》:萬厯十七年,金華八縣旱,自十五年至此,餓殍載道。
176
杭州府志》:萬厯十七年八月,海寧縣地震。《金華府志》:萬厯十八年,湯溪縣甘露降。《金華府志》:萬厯二十年,蘭谿縣大火」。萬厯《溫州府志》:「萬厯二十一年,樂清縣旱,大饑。十月初五日,有龍自寒坑經白溪入海,雨雹,大如椀,飛砂走石。
177
《杭州府志》:萬厯二十二年五月,錢塘縣有瑞麥。萬厯。《溫州府志》:「萬厯二十二年六月朔,樂清縣趙應雲家乾井中,火起如斗,大升屋,簷遍於庭,若覆絳紗,踰時跨屋,飛入雲中,光燭數十里。
178
《嘉興府志》:萬厯二十三年,嘉興元旦雷,又大雪匝月,鳥雀多死。《金華府志》:金華府金蘭、東義四縣大雪四十餘日,牛馬多斃山谷,人有饑死者。
179
《續文獻通考》:萬厯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定海縣鎮逺門樓被雷火燒焚,內貯軍器。杭、嘉、湖三府自五月不雨至七月、八月,雨如注,狂風交作,經數日夜不息,山洪暴發,廬舍傾圮,圩岸崩頺,郊原皆成巨浸。
180
《嘉興府志》:萬厯二十五年二月二日,嘉興雨黒水。《紹興府志》:萬厯二十六年,諸暨縣竹生米,毎節一粒,民採食之,呼為「箭米」。
181
《金華府志》:萬厯二十六年,立夏,金華有飛雪八縣大旱,粒米無收,民饑。
182
《嚴州府志》:萬厯二十七年四月,嚴州大水,竹生米,民賴以食。
183
《紹興府志》:萬厯二十八年,山陰、㑹稽二縣大饑。《杭州府志》:萬厯三十年五月,杭州大雨,龍井山水出,頃刻髙四尺。
184
《紹興府志》:萬厯三十年七月,紹興大風雨,各縣人多溺,海潮驟入城,漂石梁里,許方沈。
185
《杭州府志:萬厯三十二年,海寧、臨安二縣地震。《金華府志》,萬厯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九夜,金華八縣地震。
186
《嘉興府志》:萬厯三十二年,平湖學宮前地湧出醴泉。《紹興府志》:萬厯三十五年閏六月,諸暨縣山中出蛟洪水,泛溢,溺人不可勝計。
187
《嚴州府志》:萬厯三十五年,嚴州淫雨,發洪山摧,石轉漂屋,溺人,壊田萬餘畝。
188
《杭州府志》:萬厯三十七年,杭州八月初七日至初十日驟雨,晝夜不止,湖南諸堤皆決。
189
嚴州府志》:萬厯三十九年,嚴州六縣大有春麥。夀昌縣麥兩岐粟兩穂。
190
舊《浙江通志》:萬厯四十二年,平陽縣仙壇山崩。《紹興府志》:萬厯間,山隂縣四十三都民俞概,年百嵗,妻鮑氏,九十九嵗,子仕朝,至崇禎間,年九十八嵗,婦韓氏一百有四嵗。
191
《明法傳録》:「泰昌元年八月戊戍夜,有白氣如練,過牛,女厯、軫翼,良久乃散。
192
杭州府志》:天啓元年二月,杭州桃樹一花中結,實為桃李。三月初五日,杭州大火,風烈延一十餘里,次晚方熄。六月,又大火。七月二十三日,烈風驟雨海嘯,沿江廬舍漂沒俱盡。
193
《嘉興府志》:天啓元年夏,熒惑直據南斗中,光焰噴射。《溫州府志》:天啓二年二月,瑞安縣落土如飛塵,積瓦分許。九月,平陽縣火。
194
《杭州府志》:天啓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杭州地大震。《紹興府志》:「天啓七年秋,蕭山縣茅山忽一夕光氣挿天,人徃視見一石壁,明澈如鏡,山川人物毫末畢照,踰月而晦。
195
《溫州府志》:天啓七年,樂清縣有星大如斗,光燄燭天,墜地,徐行其聲,颯颯然,踰時入海。
196
《杭州府志》:崇禎元年七月二十三日,浙江海溢,自海鹽至曹娥衝海寧,平野二十餘里,人畜廬舍,漂溺無算。
197
舊《嘉興府志》:崇禎元年七月,嘉興颶風淫雨,濱海及附郭居民被溺者不可勝計,紹興府志紹興大風,海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山隂㑹稽、蕭山、上虞、餘姚被溺者各以萬計。
198
《溫州府志》:崇禎四年四月,溫州大雨,樂清西巖寺山摧。八月,永嘉有龍從江中起,循郡城南,渡松臺山,飛石㧞木,壊城垣及民居。
199
《嘉興府志》:崇禎六年六月二十五日,嘉興龍見烈風㧞木碑石,坊表飛去數十武。
200
《杭州府志》:崇禎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海寧地震。《溫州府志》,崇禎九年,樂清縣東塔梓潼神座前生瑞芝。
201
《金華府志》:崇禎九年,金華大旱,民饑,掘土中石有可磨粉者食之,名「觀」,音「粉」。
202
《杭州府志》:崇禎十一年六月,杭州大水。《杭州府志》:崇禎十二年五月三十日未時,蝗從東南來,幾蔽天。八月初八日,蝗大集至闗外,積二三寸。
203
《杭州府志》:崇禎十三年正月,杭州大雨震電。六月,大疫,十室而九。八月,旱,禾盡槁米一石四金,民採榆屑、雜米以食。
204
《嘉興府志》:崇禎十四年正月十六日,嘉興大雨,城裂。三月三日,雨沙竟日。六月二十九日,蝗滿天,食禾殆盡。杭州府志》:杭州大旱,飛蝗蔽天,食草根幾盡,人饑且疫。次年復旱蝗。
205
《金華府志》:崇禎十五年,浦江縣地震。《嘉興府志》,崇禎十六年,嘉興府大饑,斗米四錢,人食草根木皮。
206
國朝
207
《黃氏家譜》:順治二年,錢塘縣贈吏部尚書黃思道之妻,大學士黃機之祖母蔡氏年一百有四嵗。
208
《杭州府志》:順治二年八月,杭州梅花大放栁生,桃如栗。
209
《紹興府志》:順治二年冬,嵊縣桃李杏俱實。《杭州府志》:順治三年,杭州桑樹生蝸牛,食葉及豆。《苖台州府志》:台州自三月不雨至於五月。《紹興府志》,紹興自四月不雨至於八月。《寧波府志》:寧波旱,斗米四錢。《金華府志》:金、東義、永浦、武湯七縣旱,斗米八錢。
210
《紹興府志》:順治四年,餘姚縣化安山松樹有甘露。《杭州府志》,順治六年二月二十日,海寧縣下黒雨。六月,杭州地震,生白毛。
211
《處州府志。順治七年六月,遂昌縣水。青田縣饑,斗米六錢。
212
《台州府志:順治七年,台州水。《嘉興府志》,順治八年,嘉興自春至夏大雨,斗米四錢五分。處州府志麗水、遂昌二縣饑民掘山粉為食榖,價每觔二分五釐。
213
杭州府志》:順治九年六月,杭州見日中有物吐出,體勢輕揚向西飛,二十三日復見。或曰,此天花也。《溫州府志》:十月十四日,溫州雨,綿如飛絮。
214
《杭州府志》:順治十年四月,餘杭諸鄉多虎患。一日,太□山有巨獸,髙八尺,長丈餘,紫鬛披覆,白身黑尾,人遙見其逐虎,至水涯而食之,食已則飲水以潤吻,嗣是虎患頓息,歴五月不知所之。八月初三日,有青龍見於西湖,天空無雲,及去,始有雲䕶之。杭州府志。順治十一年四月,杭州地震。
215
杭州府志。順治十二年四月,海寧縣潮溢至城下。《金華府志》:順治十二年,金華府金、東永、武湯五縣旱,民饑。
216
《處州府志》:順治十四年,處州潦城外夀元山蜃出。杭州府志》:順治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杭州大雷電,一冬無雪。
217
《台州府志》:順治十七年,台州水。處州府志》,康熈四年,麗水縣水。《溫州府志》,康熈四年,永嘉縣露凝樹枝,其甘如蜜。《杭州府志》:康熈四年十二月,杭州火,大風,晝夜延燒七里。
218
《杭州府志》:康熈六年夏,杭州蝗,不為灾。《杭州府志》:康熈七年六月十七日,杭州地震。《溫州府志》:康熈七年七月五日,溫州大風雨,壊城垣廬舍。
219
台州府志》:康熙八年,仙居黃巖二縣火,十二月十四日大雷,至明年正月初旬方止。
220
《杭州府志》:康熙九年四月,大雨連日,河水溢。《金華府志》:康熙十年,金華府金東永浦、武湯六縣,自五月不雨至九月。《紹興府志》紹興八縣旱。《處州府志》麗水縣旱蝗,青田縣青蟲食苖。
221
《杭州府志》:康熙十一年閏七月,杭州雨蟲食穂。《杭州府志》:康熙十二年九月,杭州火大風一晝夜,自鹽橋東延一十三里。
222
《處州府志》:康熙十四年,麗水縣疫。《杭州府志》,康熙十五年,杭州四月雨,至五月。《杭州府志》,康熙十八年,杭州旱。
223
《杭州府志》:康熙十九年,錢塘江中岑石復見。《錢塘縣志》:錢塘江自古有岑石,自漢武帝天漢五年,淪沒久矣,嵗庚申四月望日,海潮自東入小門,分擊兩岸,驅雷捲雪直上,富春浮石自西逆潮而下,逺望之如覆舟,及稍近,則石也,長三丈。
224
《溫州府志》:康熙二十年春,溫州地震,夏旱。至秋,郡城火燎民舍五千餘間。
225
《處州府志》:康熙二十年,處州自三月大雨至於五月。秋,大旱,至冬不雨。
226
《處州府志》:康熙二十年五月十二日,宣平縣大萊山陷,成一龍窟,長一里許,廣四五十丈。汪洋澄澈,深不可測。魚鼈出沒於松、杉巖石間,厯厯可數,雖久旱不涸。
227
《溫州府志》:康熙二十一年二月,溫州雨豆。《金華府志》,康熙二十一年五月,金華大雨三十餘日。《處州府志》,康熙二十一年五月,處州𤣥妙觀前井鳴,自辰至午。
228
《杭州府志》:康熙二十二年,杭州正月雨,至四月。《處州府志》:康熙二十五年閏四月,處州大雨,水髙於城丈餘。
229
《鎮海縣志》:康熙二十九年春,鎮海北鄉家牛生犢,龍首紅唇,遍身肉鱗。
230
紹興府志》:康熙二十九年秋,紹興大雨,水山,洪齊發,餘姚水髙於城,數日方退。
231
《台州府志》:康熙三十年十一月,台州地震。《金華府志》,康熙三十三年,永康縣民周君慎妻楊氏一産三男。
232
《台州府志》:康熙三十八年八月,台州大水,平地髙丈餘。
233
《鎮海縣志:康熙三十八年,鎮海縣北鄉民房姓者年百嵗。
234
《山隂縣志:康熙四十四年四月,聖祖仁皇帝南巡,至杭州,山隂縣民王錫元與弟錫魁、錫爵、錫、驥、錫則皆同母生龎眉,皓髪,跪伏道旁恭迎。
235
聖駕問其年,錫元與錫魁孿生俱八十嵗,錫爵等三人各七十餘嵗,五人之婦皆結髪齊眉,其家有女弟二。
236
人亦年近八十,與其夫偕老合,夫婦十四人,夀盈一千七十餘嵗。
237
御書一門「人瑞」四字扁額,以旌其閭。《台州府志》:康熙五十六年,天台縣饑,且疫。《金華府志》:康熙五十七年,金華縣民張汝彩,年百有一嵗,給銀建坊。
238
康熙五十九年,義烏縣生員呉一濓妻賈氏,年一百三嵗,給銀建坊。
239
《台州府志》:康熙六十年正二兩月間,臨海黃巖、仙居、太平四縣雨豆榖榖,粒倍常豆,堅不可食,箭竹結實,磨粉作食,療痢症甚效。
240
《寧波府志》:康熙六十年三月望,後鎮海、慈谿、餘姚、上虞雨雹,小者如碗,大者如盆。
241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鎮海城守營兵丁盧大有妻虞氏一產三男。
242
雍正元年,夀昌縣原任守備李瑞生,夀登百嵗,奉㫖加遊擊銜,食守備,全俸給銀,建坊書曰:「昇平人瑞,雍正二年七月十八日,鎮海大雨,海水溢鄞縣慈谿、奉化、象山、餘姚、上虞、仁和、海寧、海鹽、平湖山隂、㑹稽嵊縣、永嘉,同時大水,鎮海鄉民避水者棲於屋脊或大木上,見海上火光閃爍,有龍橫身阻潮,皆云是蛟門老龍巡海,使者上其事奉。
243
㫖封為涵元昭泰蛟海龍神,建廟於東門外。雍正三年,桐鄉縣民妻邱唐氏,年一百二嵗,奉㫖給銀,建坊書曰「貞夀之門」。
244
雍正四年六月,浙江巡撫臣李衞為欽奉恩詔事,題明浙江省老民老婦共五萬六千三十四口,將應給絹布米石造册報部。本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奉。
245
上諭:「朕覽戶部奏銷本章,見恩詔內賞給老人一項,直𨽻各省七十以上至百嵗以上,老民老婦共一百四十二萬一千六百二十五名,賞給絹布等件,價銀共八十九萬餘兩、米一十六萬五千餘石」等語,凡此老人,但就民人而言,如仕宦紳士、商賈、僧道,皆不入此數之內,洪範以夀居五福之首,而昔人稱七十為古稀,誠以夀為難得而可貴也,乃今日老人之多,至於如此,此皆由我。
246
皇考聖祖皇帝六十餘年以來,深仁厚澤,休養生息,凡山陬海澨,僻壤窮鄉,無不沐浴。
247
鴻慈涵濡大化,太和翔洽,夀國夀民,所以期頤耄耋,龎眉皓首之人,至數百餘萬之多,所謂老耆以夀終,幼孤得遂長者皆我。
248
皇考之賜也,從此益加培養,日積月累,則民間之享髙年、介眉夀者,更不知何如之衆矣!此等老人,躬際昌期,年登上夀,大抵皆居心忠厚,力行善事之人,即或有一二年少時未盡醇謹者,亦必中年暮齒,能自悔悟之人,盖一念修省,即荷上天福祐也,是國家有培養之恩,而由本人能修善以祇承之,非倖而致之也。爾等百姓觀太平之盛,事當歡欣鼓舞,謹身修徳,以迓天休,父與父言,慈子與子言孝兄弟友恭,夫婦和順,比閭,族黨之間,相親相愛,無詐無欺,革薄從忠,循分守法,盡除乖戾之氣,為國家淳樸善良之民,則天地祐善賜福,長享遐年,此必然之理也。但生齒日盛,食指繁多,則謀生之計,不可不講,爾等百姓,當重農桑以順天時,勤開墾以盡地利,務本業以戒游惰,謹蓋藏以裕久逺,而且節儉食用,愛惜物力,毋縱奢侈,毋競紛華,毋任意靡費,以耗有用之財,但顧目前而亡經久之計,朕以勤儉先天下,宮禁之中,於食餘之物皆不忍棄,必令人檢取收貯之,數年以來,所貯米粟已至數十石之多,朕臨御萬方,尚多方撙節愛養,以為加惠元元之本,爾等小民,安可縱口腹之所欲而忘物力之艱難乎?爾等誠能體朕諄諄訓誨之意,敦善行則心體安,務本計則俯仰足,惜財用則家室裕,人心和樂,風俗醇美,同為夀考之人,長享昇平之福,豈非朕之所厚望哉?著該部將朕此㫖轉發直省督撫,通行所屬郡邑鄉村,咸使聞知特諭」。
249
雍正四年八月初旬,杭、嘉、湖三府大雨。雍正五年七月十八日夜,臨安、孝豐兩縣出蛟山水陡發,餘杭、新城二縣亦被水。安吉、徳清、武康三縣俱山水,淹沒田禾。鄞縣、慈谿、鎮海亦大雨水發。雍正五年九月,仁和、錢塘農民獻水田稲米,瑞榖一莖兩穂三穂。西安、常山二縣旱田粟米嘉榖一本之中,兩穂三穂四穂者,遍於各鄉巡撫、李衞具題奏。
250
進欽奉。
251
上諭:恭紀首卷
252
頒賜大學士九卿等觀看。雍正七年五月,歸安縣居民王文隆家萬蠶同織瑞繭一幅,長五尺八寸,寛二尺三寸。署浙江總督性桂等具摺奏。
253
進八月十八日欽奉。
254
上諭:恭紀首卷
255
頒賜廷臣觀看。
256
雍正七年九月初五日,錢塘縣居民邵攀桂妻吳氏一產三男。十月二十一日,天台縣居民褚伯賢妻劉氏一產三男。十一月初十日,蕭山縣居民髙耀妻潘氏一產三男。
257
雍正八年七月初一日暨二十一日,兩次雷雨,玉環山衝,開一河,直通後□浦口,時玉環適奉㫖展復興建城工轉運石料,由新開河直達城下,不勞人力,鉅工告成。
258
雍正八年八月初二日,錢塘縣居民楊天成妻嚴氏一產三男。九月初五日,遂安縣居民洪文錫妻毛氏一產三男。九月十九日,仁和縣居民王錫九妻陳氏一產三男。
259
雍正八年,西安縣民孔正淑妻洪氏,年一百嵗,奉㫖給銀建坊書曰「貞夀之門」。
260
雍正八年五月十三日,恭遇皇后千秋,浙省文武官員齊集萬夀宫望。
261
闕行慶賀,禮適五色,慶雲蔚起,吴山頂上,異彩繽紛,祥光照耀,自寅至夘,闔省官紳,軍民萬目,羣曕懽忭稱慶。
262
雍正九年,天台縣生員陳光星夀登百嵗,奉㫖給銀建坊書,曰「昇平人瑞」。
263
雍正九年六月十八日,杭州府昌化縣太平鄉山民穫麥之場,白鹿自來,耆老聚觀,咸稱上瑞,因獲以獻。
264
雍正九年七月初一日,臨海縣民項茂如妻林氏一產三男。八月二十四日,鎮海縣民陳道才妻應氏一產三男。
265
雍正十年正月初九日,永嘉縣民李天錫妻林氏一產三男。
266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遂安縣民姜自周妻胡氏一産三男。
267
雍正十二年五月,歸安縣詳報月河鋪里民劉子晉之妻劉爾錫之母姚氏,年百嵗,總督程元章具題奉。
268
㫖給銀建坊書曰昇平人瑞」。雍正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開化縣民畢懋増妻姜氏一産三男。
269
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臨海縣民蔡榮宗妻奚氏一産三男。
270
浙江通志卷一百九
URN: ctp:ws89207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