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文心雕龍張立齋考異

《文心雕龍張立齋考異》[View] [Edit] [History]

1 文心雕龍考異 張立齋
2
3 梁劉彥和文心雕龍乙書,自隋書經籍志初見著錄後,原本久佚,唐寫本殘,元至正本僅見於何焯語、及孫貽讓禮札迻中所引黃丕烈校本。明以後,有弘治嘉靖萬歷諸刻,傳本始盛於世。至於何義門所謂據宋本校勘者,乃誤於明錢功甫之一言,未足信也。蓋錢氏自稱所得阮華山宋刊,實為晚出,有依托之嫌,與所稱隱秀篇四百字,同屬可疑。紀文達葉郋園均有論正,若是今世傳本,唐鈔殘缺,元鐫罕見,當以明刻較全而差古矣。茲編所據:一、英京所藏唐人寫本殘卷影片,自原道篇贊曰以下,至諧隱篇題止。二、涵芬樓影印之嘉靖本。三、萬歷楊升庵批點梅慶生音注本,哈佛圖書館所所藏;餘前歲講學來美,得影印全書一函。四、凌雲本,原刻極精,五色套印,亦哈佛所藏。五、黃叔琳集注及紀評合刻本,為道光十三年初刊於南廣節署,朱墨兩色套板,為哥大圖書館所藏。據此五種,逐篇互校、手自甄錄,旁參御覽及近世範文瀾注本,楊明照校本,王利器新書,所引諸舊刻,翻檢再三,間下已說;並補拙著文心注訂之所未備。惟王楊二氏校本,自述所據唐寫本以下,王凡廿三種,楊凡十七種,餘則唐寫本以下,僅得其五,頗慚寒儉。但二氏之作,於校讎則每失,於論斷則頻誤。茲就唐本十餘篇中,王氏失校者,有廿餘條,楊氏失校者,達三百四十餘條,如唐寫本辨騷篇「湯武之祇敬」句下,原脫「典誥之體也,至諷之旨也,」四句共廿二字。又銘針篇「孟臧武之論銘也,」句下原脫「曰天子令德,諸侯計功,大夫稱伐,」三句共十三字,二氏均未校出,謹細忽大,不見輿薪,為失之最者也。且唐寫本原為草體,娟秀有法,西陲古卷上品,蓋中唐學士大夫之筆,二氏於諸篇中之天與之,祀與祝、複與履、詰與誥、晢與晰、秘與秘、彌與珍、照與昭、祝與說、間率依稀莫辨,以意誤從,是又不識草書之過也。楊氏凡遇寫本中之觀字,皆認為親字之誤,誠又匪伊所思矣。至於亡忘、績績、解懈、唱倡、撰選、宛婉、旁傍、曜耀、卻郗、皆於古為通之字,有典籍可按,而二氏率以應從某從某者,何疏略至於是歟。蓋校讎之作,如仇家相對,又烏可不求甚解乎。徵聖篇,先王聖化句,唐本聖化作聲教,以為下章有聲教一辭,改從唐本,不知聖化本於孟子,聲教本於禹貢,何當改從。明詩篇五子咸怨句,從範注改怨為諷,不知怨為尚書五子之歌經本字。誄碑篇迭致文契句,別本迭致作送勢,則謂送勢為六朝常語,應改從,(亦據範說)不知迭致之本於易系辭。此皆楊氏之誤也。誄碑篇易入新切句之切,而識作麗,謂宜改從。銘針篇卿尹州牧句,謂唐寫本前上有九字,今檢唐本,切字不誤,九字本無,此又王氏之誤也。以上僅就寫本諸篇略舉而已。雜文以下,卅餘篇中,二氏失誤,仍多不免,將隨章見義,以己意賓從,頗補其失,略正所誤。但考異之作,如掃落葉,究竟難求,況文心原本已渺,自明清以降,異本之見於著錄者,不下廿餘種,加以御覽玉海諸書所引,足資取証者尤繁,搜羅艱備,闕疑難詳,今所從事,聊為引玉,用俟專家。別如範注所謂宗經篇襲王仲宣文章志之說,即自「易惟談天,至表里之異體者也」,共二百字,則檢藝文類聚及御覽並無,是乃範氏引象山陳漢章之言,本出嚴鐵橋全漢文所誤錄。況孤証不足據;而兩漢六朝之文體,風格迥殊,故不為論列,以免厚誣古人也。此稿始於編注訂時,原僅據嘉靖本及坊間黃本,客夏再度來美,所獲善本不一,乃勉為完稿。入秋偶恙初痊,再檢來稿,重校一過,且以遣日,區區之作,竟迭經寒署矣。
4 成申歲除張立齋識於紐約之凝碧樓,時年七十。
5 原道第一
6 ○以鋪理地之形。(此據嘉靖本下同)
7 梅慶生音注本(以下簡稱梅本)凌雲本(以下簡稱凌本)黃叔琳本(以下簡稱黃本)並同。王足利新書本(以下簡稱王校凌本)引陳本梁本理地作地理。
8 立齋按:理地與上文麗天對文,理地是。
9 ○為五行之秀人。實天地之心生。
10 梅本凌本黃本人生二字並無。王利器新書(以下簡稱王校本)引故宮周刊載明鈔本文心書影一幀與梅本同。
11 立齋按:嘉靖本人字衍,心生由下文而詭。楊明照校注本(以下簡稱楊校本)云:「當作秀氣心生」四字者、非是。
12 ○傍及萬物。
1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本引張本、孫本,傍並作旁,楊云:「
14 旁字是」。
15 立齋按:傍亦音旁,莊子齋物論、傍冒、旁傍字通,楊校非是。
16 ○調如竽瑟。
1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竹瑟。王校本引明活字本御覽,作竹琴。
18 立齋按:禮記樂記莊子管子皆竽瑟並稱,從竽瑟是。
19 ○肇自太極幽贊神明。
2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太作泰,贊作贊。王校本云:「舊本俱作贊,孔和碑幽贊神明,作贊是。」
21 立齋按:太泰古通;贊後起字,說文無贊字。兩漢碑刻為或體俗體之源,文字之亂,自兩漢始;王校引碑文皆東漢以後之物。作贊是,王校非。
22 ○洛書韞於九疇。
2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楊校云:「龍豁精舍叢書本疇作章,漢書五行志作九章。」
24 立齋按:楊說非,依經文作疇是。
25 ○唐虞文章,則煥乎始盛。
2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始、馮本作為,御覽亦作為。」楊校云:「徵聖篇遠稱唐世則煥乎為盛,辭義與此同,可証作為是也。」
27 立齋按:宜從始,因下有既發亦垂句,既亦皆承始義,且以二典為古文之始,故從始,楊校非。
28 ○益稷陳謀。
29 梅本謀作謨。注云:「元作謀,楊改。」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謨。
30 立齋按:說文鍇注:泛議將定其謀曰謨。」從謨是,楊失校。(
31 楊失校頗繁,以下不悉舉)。
32 ○九序惟歌。
3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惟作永。
34 立齋按:書大禹謨,「九功惟敘,九敘惟歌。」作詠非。
35 ○辭繇炳曜。
3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耀。
37 立齋按:曜耀字通,見玉篇。
38 ○褥其徽烈。
39 梅本褥作振。注云:「元作褥,朱改。」凌本黃本並同。御覽正作振。
40 立齋按:從振是。易蠱象:「君子以振民育德。」曲禮:「振書論於君前。」皆有振作之義。王校本誤褥為縟,縟、六經所無。
41 ○剬詩緝頌。
42 梅本同。剬下注云:「音端。」黃本凌本並同。御覽剬作制。
43 立齋按:剬、古制字,見史記正義五帝紀注。剬同制,亦見說文。梅音端,亦本說文。
44 ○雕琢情性。
4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作性情。
46 ○木鐸啟而千里應。
47 凌本黃本御覽並同。梅本啟作起。楊校引諸本。作起。
48 立齋按:啟本論語不憤不啟,王校據梅本從起非是。
49 ○爰自風姓。
5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爰上有故字。
51 ○玄聖創典。
52 梅本玄下注云:「一作元。」凌本同,黃本玄作元。
53 玄齋按:玄聖見莊子天道篇。凡清刊本玄皆作元,避聖祖諱也,以下不具舉。
54 ○原道心裁文章。
55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作「原道心以敷文章」。注云:「以敷一作裁文,從御覽改。」又以敷,御覽作而敷。
56 立齋按:嘉靖本以字脫,裁奪敷布也;從敷為長。
57 ○研神理而設教。
5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而作以。
59 ○發輝事業。
6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輝宜作揮,御覽正作揮。」
61 立齋按:易乾文言:(六爻發揮、旁通情也。」從揮是。
62 ○故知道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
6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知字。
64 ○旁通而無涯。
65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涯作滯。注云:「作涯。從御覽改。」王校云:「按今見宋本御覽皆作涯。」
66 立齋按:無滯則通達;不匱則足用,從滯為長。
67 ○湯曰鼓天下之動。
68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動下有者字,從御覽增。
69 立齋按:經文有者字,御覽是。
70 ○乃道之文也。
7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無乃字。
72 ○民胥以效。
73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效作。
74 立齋按:為效之俗體。從效是。
75 徵聖第二
76 ○見乎文辭矣。
7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文字。
78 立齋按:諸本文字衍,易系辭下云:「聖人之情,見乎辭矣。」唐寫本是。
79 ○先王聖化。
8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聖化作聲教。
81 立齋按:孟子:「大而化之謂聖。」此聖化所本。禹貢:「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此聲教所本。諸家並據練字篇改從聲教者皆非。
82 ○夫子風採。
8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風採作文章。
84 立齋按:上文已有文章句,此作風採是。
85 ○溢於格言。
8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於作乎。
87 ○以立辭為功。
88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黃本立作文。
89 立齋按:左傳僖二三年:「吾不如襄之文也。」杜注:「有文辭也。」又襄二五年「非文辭不為功。」依傳文從「文」為是。除黃本皆非,揚校誤。
90 ○以多方舉禮。
91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方並作文。梅本注云:「元作方,孫改。」
92 立齋按:孫改是。
93 ○此事跡貴文之徵也。
9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跡作績。
95 立齋按:書堯典:「庶績咸熙。」傳:「績功也。」又跡同跡。詩小雅:「念彼不跡。」傳:「不跡、不循道也。」二字義殊,唐本是,王失校。
96 ○忠足而言文。
97 凌本同。梅本黃本忠作志。注云:「志元作忠、謝改。」唐寫本作志。
98 立齋按:作志是。左傳襄二五年:「言以足志。」又而字、唐寫本作以,楊王二氏皆失校。
99 ○妙極機神。
100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梅本注云:「機疑作幾。」
101 立齋按:莊子至樂篇:「萬事皆出於幾,皆入於幾。」此幾字所本。幾神與上日月為對文,從幾是。
102 ○縟說以繁辭。
103 梅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辭作詞。
104 立齋按:辭詞三字互通,唐寫本辭詞互用。如詞高言中,信辭若巧,分見第一、二兩篇是也。
105 ○書契斷絕。
10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決斷。
107 ○文章昭晰以象離。
10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晰作晢,象作效。
109 立齋按:從晰是。考晰、晢二字易混,白晰之晰從析,明晢之晢從折,唐寫本草書之木手莫辨。又按離、卦名,從象是,楊校云:「
110 晢、俗字」者誤。
111 ○繁略殊形。
11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形作制。
113 立齋按:形指體勢而言,與下文時字對文,從形是。
114 ○變通會適。
11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適會。
116 立齋按:易系上:「唯變所適。」韓康伯注云:「變通貴於適時,趣舍存乎其會。」唐寫本是。
117 ○是以致論必徵於聖,宗於經。
118 梅本凌本黃本並作「是以子政論文,必徵於聖;稚圭勸學,必宗於經」。注云:「子字符脫,楊補。」唐寫本作「是以論文必徵於聖;窺聖必宗於經。」
119 立齋按:唐寫本是。楊氏所補,或以意為之也。
120 ○弗為好異。
12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弗惟作不唯。
122 立齋按:「不、弗」、「惟、唯」,皆音義互通。不、古音弗。
123 ○故知正言所以立辨。
124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作辯,唐寫本作辨。
125 立齋按:辨辯音義互通,說文皆作判解也。又通偏,楊校非。
126 ○辭成無好異之尤,辨立有斷辭之義。
12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成下有則字,義作美。
128 立齋按:尤、過,義、宜也。意對為切,從義是。
129 ○徒事華辭。
13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
131 立齋按:莊子列禦寇原作從,然徒事云者,含訾意,亦通。
132 ○雖卻此言聖。
133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此言作訾,唐寫本作訾。
134 立齋按:作訾是。
135 ○弗可得己。
13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弗作不,己作也。
137 ○猶或鑽仰。
13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猶作且。
139 ○胡寧勿思。
14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胡寧作寧曰。
141 ○睿哲惟宰。
14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睿作睿。
143 立齋按:睿睿互通。說文睿作睿。
144 宗經第三
145 ○其書言經。
14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及唐寫本言並作曰。
147 立齋按:從曰是。
148 ○效鬼神。
14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效作。
150 立齋按:,玉篇云:「俗效字,正韻古惟從文,無從力者。」效、說文象也,又通效,唐寫本誤。
151 ○洞性靈之奧區。
15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區奧。
153 立齋按:班固東都賦:「天下之奧區焉。」唐寫本及範注均誤。
154 ○大寶咸耀。
155 梅本凌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咸並作啟。
156 立齋按:大寶指群經,故曰咸。從咸是。
157 ○義既極乎性情。
15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極並作挺,王校引明鈔本御覽極作埏。
159 立齋按:極字至高至大至正之義,從極是。
160 ○辭亦匠於文理。
16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於作乎。
162 ○聖謀卓絕。
163 梅本謀作謨。凌本黃本御覽及唐寫本並同。
164 ○而吐納自深。
16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並無而字。
166 ○易惟談天。
167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易上有夫字,御覽及唐寫本並同。
168 ○人神致用。
169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人作入。注云:「從御覽改。」唐寫本亦作入。
170 ○洪鍾。
17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範注云:「閔本鍾作鐘。」
172 立齋按:鍾、鐘古通,酒器樂器之別,自漢以後始著。
173 ○旨遠辭高。
174 梅本高作文,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元作高,孫改。」,唐寫本作高。
175 立齋按:遠與高、中與隱,辭義相協,從高是。
176 ○固哲人之驪淵也。
17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固作故。
178 立齋按:從固是。
179 ○書實記言。
18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及唐寫本記並作紀。
181 立齋按:記、釋名:「紀也。」。紀、史記索隱:「紀者記也。」。記、紀訓同而辭互相假,但經典中義實有別。詩大雅:「綱紀四方。」傳:「理之為紀。」書益稷:「據以記之。」傳:「使記識其過也。」據此記言之記,宜從記。
182 ○詁訓茫昧。
183 梅本記言之下,接覽文如詭;黃本記言之下,接訓詁茫昧,與唐寫本同。
184 立齋按:自此句之下,至表里之異體者也,倒錯難讀,先逐句校定之如下。
185 ○故子夏嘆書,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
18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明上有代字,行上有錯字。
187 ○禮記立體,據事剬範。
188 梅本體下有弘用二字,剬作制。凌本同。黃本記作以。注云:「
189 一作貴。」,體下注云:「一本有宏用二字。」唐寫本與黃本同。
190 ○章條纖曲,一字見義。
191 梅本曲下有「執而後顯,採掇王言,莫非寶也。春秋辨理」四句。注云:「四句十六字原脫,朱按御覽補。」凌本黃本王並作生,唐寫本王言作片言。
192 ○諒以邃矣,尚書則覽文如詭。
193 梅本邃矣下,「此聖人之殊致,表里之異體者也」兩句。注云:「自書實記言之下,倒錯難通,餘從諸善本校定云云。」
194 ○詩主言志,詁訓同書。
195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詁訓作義訓,唐寫本言作之。
196 ○敢最附深衷矣。
197 梅本作「故附深衷」,無矣字。黃本作「故最附深衷矣」。唐寫本及御覽作「最附深衷矣」,無敢故二字。
198 立齋按:此句下嘉靖本作禮記立體,據事剬範,章條纖曲,下接「一字見義」。梅本作「訓詁茫昧,通乎爾雅,文意曉然矣」,下接「禮記立體」句。唐寫本則矣字下,作「禮以立體,據事制範」句。凌本黃本並與唐寫本同。
199 ○此聖人之殊致,表里之異體者也。
200 梅本凌本此二句在諒以邃矣之下。黃本唐寫本此二句則在「訪義方隱」句下。
201 立齋按:以上自書記言,至此二句止,信如楊氏所云:「諸本互舛,倒錯難通」,幸有唐寫本為據。此二百字中,如言昭灼之昭,唐寫本作照;詩主言志之主,唐寫本作之;據事剬範之剬,唐寫本作制;採掇生言之生,唐寫本作片;諒以邃矣之以,唐寫本作己;聖人殊致之人,唐寫本作文;凡此異文,皆足改從,中惟照、宜從昭,此句法本左傳隱五年昭文章,與桓二年昭其儉也。至於章句叢錯不協,皆依此寫本為定,差可讀矣。茲參酌黃本唐寫本等寫定如下。「書實記言,而詁訓茫昧,通乎爾雅,則文意曉然。故子夏嘆書,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詩主言志,詁訓同書,摛風裁興,藻辭譎喻,溫柔在誦,故最附深衷矣。禮以立體,據事制範,章條纖曲,執而後顯,採掇片言,莫非寶也。春秋辨理,一字見義,五石六鷁,以詳略成文;雉門兩觀,以先後顯旨,其婉章志晦,諒以邃矣。尚書則覽文如詭,而尋理即暢;春秋則觀辭立曉,而訪義方隱。此聖人之殊致,表里之異體者也。」
202 ○至根底盤深。
20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至於盤固。」
204 ○餘味日新。
20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餘上有而字。
206 ○後進追取而非曉。
207 梅本凌本黃本曉並作晚。注云:「晚元作曉。」唐寫本作晚。
208 立齋按:晚與下文先字對文,從晚是。
209 ○前修文用而未先。
21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文一作運。」唐寫本文作久。
211 立齋按:楊校從久,以對上文追取而意似可解,用運可互通,兩句皆屬論文字而言,故寫本從久為長也。
212 ○易統其首。
213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注云:「首一作旨。」
214 立齋按:據下文「發其源,立其本,總其端」諸句,言源言本言端,故從首是。
215 ○紀傳銘檄。
21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朱雲銘當作移。」唐寫本紀作記,銘作盟。
217 立齋按:唐寫本是,春秋盟會為盛,從盟是。
218 ○終入環內者也。
21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者也二字。
220 ○仰山鑄銅。
22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仰作即。
222 立齋按:史記吳王濞傳:「乃益驕溢,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索隱:「即,就也。」從即是。
223 ○義直而不回。
22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直作貞。
225 立齋按:論說篇「時利而義貞」,分用易乾卦語。貞,固也,從貞是。
226 ○勵德樹聲。
22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勵作邁。
228 立齋按:作邁是,邁同勱,書大禹謨「皋陶邁種德」句本此,楊校引左傳杜注而不及經文,注失其本矣。
229 ○正末歸本。
23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正末」作「極正」。
231 立齋按:易乾文言「各正性命」句本此,唐寫本誤。
232 ○三極道。
233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鈴本校云:「按三極彞訓,已見正文,此道訓之字疑錯置。」
234 立齋按:鈴說是。
235 ○致化歸一。
23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歸作惟。
237 立齋按:唐寫本是。書大禹謨「惟精惟一」。
238 正緯第四
239 ○神龜見而洪範耀。
24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耀作耀。
241 立齋按:耀、耀字通,俗作曜,王校誤云「唐寫本作曜」非是。
242 ○斯之謂也。
24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之作其。
244 立齋按:從之是。
245 ○好生矯誕。
24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誕作托。
247 立齋按:誕與訑同,疑元作訑,唐寫本由形近而訛,從誕是。
248 ○孝論昭哲。
249 梅本凌本黃本哲並作。注云:「原作哲,許改。」唐寫本孝作考。
250 立齋按:從考從皆是,哲考並誤。
251 ○按經驗緯。
25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按作酌。
253 ○緯之成經。
254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云:「成疑作於。」
255 立齋按:緯經有相成之勢,蓋作緯者必依經以成,引經為說,故成字為長,王校疑作於者非是。
256 ○倍擲千里。
25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擲作摘。楊校云:「宜從摘。」
258 立齋按:摘擲互通,擲音義同擲,楊說非。
259 ○經顯聖訓也,緯隱神教也。
26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也字。
261 ○聖訓益廣。
26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聖作世。
263 立齋按:作聖是。
264 ○而今緯多於經。
26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今字。
266 ○堯造綠圖。
267 黃本唐寫本並同。梅本綠作錄。
268 立齋按:錄,說文「金色也」,與丹書並稱,宜從錄。
269 ○圖錄頻見。
270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錄作籙,唐寫本錄作綠。
271 立齋按:籙為錄之俗體,從錄是。
272 ○偽既倍摘。
27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倍疑作掊。」
274 立齋按:「倍音義與背同,韓愈韓滂墓志「滂讀書倍文,功力兼人。」注:「倍文謂背文,暗記也。」參拙著文心注訂,黃說非。
275 ○原夫圖錄之見。
27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原字,圖錄作綠圖。
277 立齋按:唐寫本誤同前。
278 ○乃昊休命。
27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乃作乃。
280 立齋按:乃同乃,昊、昦之俗體,堯典「欽若昦天」,參注訂。
281 ○前世符命。
28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世作聖。
283 ○伎術之士。
28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伎作技。
285 立齋按:伎、技古通,禮王制:「作奇技。」書泰誓:「斷斷無他技。」史記馮驩傳:「無他伎能。」
286 ○必假孔氏。
28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假作征,王失校。
288 ○謂起哀平。
28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謂下有偽字。
290 立齋按:書洪範正義:「緯侯之書,不知誰作。」通人討核,謂緯起哀平,孔氏襲舍人語有偽字,楊校是。
291 ○東序秘寶。
292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293 立齋按:楊校云:「唐寫本秘作秘。」今按唐寫本元作秘,楊氏識作秘非是。
294 ○曹褒撰讖以定禮。
29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撰作選。
296 立齋按:撰與選同,見集韻,楊校非。
297 ○尹敏戲其深瑕。
29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戲作巇。」唐寫本深瑕作浮假。
299 立齋按:黃氏云「疑作巇。」不知所據,從戲是。
300 ○白魚赤烏之符。
30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烏作雀。
302 立齋按:白魚赤烏皆本史記周本紀,如以赤雀為文王事,則應作赤雀白魚矣,舍人原文當作烏不作雀,此或傳寫之誤,楊校非。
303 ○黃金紫玉之理。
304 梅本凌本黃本理並端。注云:「瑞元作理,孫改。」唐寫本金作銀,理作瑞。
305 立齋按:史記孝武紀:「以風符應合於天地。」集解:「瑞也。」此孫氏改字所本。範校云:「金作銀」是,見禮斗威儀。
306 ○是以後來辭人。
30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後作古。
308 立齋按:後、古皆通,但後字為長,指自哀平讖緯既興之後而言也,不能概之以古。楊校云「指彥和以前,宜從古」者非是。
309 ○援摭英華
310 梅本凌本黃本援摭並作採摭。唐寫本作捃摭。
311 立齋按:捃摭是。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荀卿孟子韓非之徒,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書。」又事類篇:「捃摭經史。」所本皆同,楊校失檢。
312 ○平子恐其迷學。
31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恐作慮。
314 ○榮河溫洛。
31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榮作採。
316 立齋按:黃注云:「尚書中侯『帝堯即政,榮光生河,休氣四塞。』作採非。
317 ○糅其雕蔚。
31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糅作採。
319 立齋按: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糅字本此,楊校非。云:「採其雕蔚,即篇末招摭英華之意。」非是。
320 辨騷第五
321 ○小雅怨謗而不亂。
322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旁並作誹。注云:「元作旁,許改。」
323 立齋按:莊子刻意篇:「放言怨誹。」通訓定聲:「放言曰訪,微言曰誹。」許改是。
324 ○可謂兼之。
32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兼之二字。
326 立齋按:兼之言兼有國風小雅之不淫不亂也,唐寫本脫。
327 ○昆崙懸圃。
32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懸一作玄。」唐寫本元作玄。
329 立齋按:懸、玄古通。
330 ○文辭雅麗。
33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辭字。
332 立齋按:文辭與次句辭賦之辭犯重,從唐寫本是。
333 ○駟虯乘翳。
33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鈴本云:「洪本翳作鷖,諸本皆誤,唯唐寫本作鷖不誤。」
335 ○皆合經術。
33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術作傳。
337 ○楊雄諷味。
33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諷作談。
339 立齋按:從諷是,說文「諷、誦也。」
340 ○謂不合傳。
341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鈴木云:「洪本傳下有體字。」
342 ○鑒而弗精。
34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弗作不。
344 ○玩而未核者也。
34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也作矣。
346 ○湯武之祗敬。
34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禹湯。
348 立齋按:離騷原作湯禹。又按祗敬以下四句,唐寫本脫,諸家皆未校出。
349 ○桀紂之猖披。
35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原脫此句。
351 立齋按:猖披,楚詞宋本作昌被,別本作倡披,被音義與披通,蓋古文凡披皆作被也。
352 ○豐隆求宓紀,鴆鳥媒嫁女。
35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豐上有駕字,鴆上有憑字。
354 立齋按:唐寫本駕憑字衍,此列舉迂怪之事,楊校非。
355 ○夷羿蔽日。
356 梅本凌本黃本蔽並作彃。注云:「元作蔽,孫改。」唐寫本作斃。
357 立齋按:楚辭天問:「羿焉彃日。」別本又作斃,從彃是。說文:「彃射也。」王校從唐寫本改從非是。
358 ○木天九首。
359 梅本凌本黃本天並作夫。注云:「元作天,謝改」唐寫本作木夫。
360 立齋按:楚辭招魂:「一夫九首,拔本千些。」作夫是。
361 ○土伯三足。
362 梅本凌本黃本足並作目。注云:「目元作足,朱改。」唐寫本作目。
363 立齋按:同前書:「土佰九約,....參目九首。」從目是。
364 ○摘此四事。
36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摘作指。
366 立齋按:摘發指近也,見說文。從摘是。
367 ○體憲於三代。
368 梅凌黃三本憲並作慢。注云:「慢元作憲,朱據宋本楚辭改。」唐寫本作體憲。
369 立齋按:從慢是,參注訂。楊校語意朱闡,從憲非,詔策之體憲一詞,義有別也,王校從憲亦非。
370 ○風雅於戰國。
37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雅作雜。
372 立齋按:唐寫本以形近而訛,從雅是。
373 ○取鎔經意。
37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意作旨。
375 ○自鑄偉辭。
37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趙雲偉作緯。」唐寫本亦作緯。
377 立齋按:唐寫本誤,從偉是。
378 ○九歌九辯。
37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辯作辨。
380 立齋按:辨、辯字通,見前說。說文同作判解,後以引申之義,乃有考問謂之辨,巧言謂之辯也,據易乾卦「問以辨之」又履卦「君子以辯上下定民望」可証。
381 ○綺靡以傷情。
38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綺靡作靡妙。
383 ○詭而惠巧。
38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惠作慧。
385 立齋按:惠慧字通。後漢書孔融傳:「將不爾惠乎。」注:「惠作慧。」
386 ○招魂招隱。
38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招魂、馮云:『楚辭本作大招。』下雲、屈宋莫追,疑大招是。」唐寫本作大招。
388 立齋按:淮南小山有招隱士在續楚辭中,彥和所引不及賈誼以下諸篇;故從大招是。
389 ○耀艷而深華。
39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深作採。
391 立齋按:耀艷、文採外發也;深華、文採內蘊也。外發故曰耀,內蘊故曰深,深者藏也。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即藏其爪也。採、採、彩互通,與耀字不協,從深是,楊校非。
392 ○遽躡其跡。
393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引鍾本梁本遽作遠。
394 立齋按:從遽是。
395 ○菀其鴻裁。
39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菀作苑。
397 立齋按:菀苑音義互通;惟菀盛茂也,詩小雅「有菀其特。」則與苑有別,從菀是。菀又音鬱,王校非。
398 ○酌而不失其真。
39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真作貞。
400 ○顧盻可以驅辭。
401 梅本盻作盼,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盻作眄。
402 立齋按:盻音系,說文「恨視貌。」盼音判,玉篇「目黑白分明貌。」眄音,虞卿以顧眄而指相印,見前漢書班固敘傳,從唐寫本作眄是。王失校。
403 ○壯志煙高。
40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志作採。
405 立齋按:騷體志鬱而文盛,壯字非,從唐寫本作採是。
406 明詩第六
407 ○歌永言。
40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歌作哥。
409 立齋按:哥、古文歌,見說文。
410 ○聖謀所析。
41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謀作謨。
412 立齋按:從謨是。
413 ○詩者持也。
41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持上有故字。
415 ○有符焉耳。
41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有上有信字。
417 ○昔葛天氏樂辭云。
41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天氏二字,下無雲字。
419 立齋按:依下文「黃帝雲門,理不空弦」,上應作「葛天樂辭,玄鳥在曲」,氏云均衍文,見玉海引「昔葛天樂辭,玄鳥在曲」可証。唐寫本脫天字。
420 ○黃帝雲門,理不空綺。
42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綺、朱雲當作弦。」唐寫本正作弦。
422 立齋按:詩譜正義云:「既能合集,必不空弦。」弦之所歌,即是詩也;從弦是。
423 ○大唐之歌。
42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唐作章。
425 立齋按:大唐、大章、大巷,皆堯樂名,參注訂。
426 ○舜造南風之詩。
427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舜作虞。
428 立齋按:上稱堯,下稱舜,從舜是。
429 ○太康敗德。
430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太作少。
431 立齋按:此據史記夏本紀:「帝太康失國。」作少非,少康乃誅澆者、夏後相之子也。
432 ○五子咸怨。
43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怨作諷。
434 立齋按:「五子咸怨」,句本尚書五子之歌,諷字非,範注楊校均誤。
435 ○子夏監絢素之章。
43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監作鑒。
437 立齋按:監、鑒字通。監、察也,視也。覽本義為大盂,見說文,引申亦為視義,義屬後起,監字是,讀平聲。
438 ○可與言詩。
439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與作以,唐寫本詩下有矣字。
440 立齋按:與字本論語,以字非。
441 ○王澤殄竭。
442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殄作彌。
443 立齋按:尚書畢命:「餘風未殄。」殄、絕也,與下文輟字偶,楊校云「唐本作彌」非也,蓋行草之,往往近爾;是從非爾也,楊校誤識。
444 ○風人輟採。
44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輟作掇。
446 立齋按:從輟是。
447 ○以為賓榮。
44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為作成。
449 ○李陵班婕妤。
45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並無妤字。
451 立齋按:婕妤、官名,古於官號多單稱,如右丞曰丞,丞相曰相,太宰曰宰,婕妤稱婕,唐寫本御覽並可從。
452 ○見疑於後代。
453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後作前。王校云:「疑讀作擬亦通。」
454 立齋按:疑、擬古通,惟此則從疑為是,緣上文莫見五言句義而致後文之疑也,王校非。
455 ○召南行露。
45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召並作邵。
457 立齋按:召字經典無作邵者,唐寫本及御覽並誤。
458 ○閱時取証。
45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証並作征。
460 ○兩漢之作乎。
46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兩上有故字,御覽上有固守。
462 立齋按:御覽固字是。
463 ○婉轉附物。
464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云:「唐寫本婉作宛。」
465 立齋按:唐寫本正作婉、非作宛也,王校誤識。
466 ○怊悵切情。
467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怊作惆。
468 ○清曲可味。
469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及御覽曲並作典。梅注云:「曲,作典。」
470 立齋按:從典是。
471 ○暨建安初。
47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初上有之字。
473 立齋按:王校於唐寫本此條脫。
474 ○五言騰踊。
475 梅本凌本黃本踊並作踊,唐寫本踊作躍。
476 立齋按:踊經傳皆作踊,詩邶風「踊躍用兵。」禮檀弓「闢踊,哀之至也。」從踊是。
477 ○唯取昭哲之能。
478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哲並作晰。
479 立齋按:從晰是。
480 ○唯稽旨清峻。
481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唐寫本旨並作志。
482 立齋按:王校於唐寫本此條脫。
483 ○若乃應璩百一。
48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一作壹。
485 ○辭譎義貞。
486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貞作具。
487 立齋按:從貞為長。
488 ○張潘左陸。
48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作張左潘陸。
490 立齋按:時序才略諸篇皆作左潘。
491 ○嗤笑徇務之志。
49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嗤作羞。
493 ○或文以為妙。
49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析。
495 立齋按:從析是,為析之別體。
496 ○崇盛亡機之談。
497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唐寫本亡並作忘,王校從徐曰:「當作忘。」
498 立齋按:亡同忘,詩邶風:「心之憂矣,何維其亡。」古作忘,亡通無,皆一字也,無煩改從,王校非。
499 ○辭趣一揆。
50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趣作輒。
501 ○莫與爭雄。
50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與作能。
503 ○挺拔而為俊矣。
50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俊作。
505 立齋按:俊通,王校云:「唐寫本作」誤。
506 ○儷採百字之偶。
50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御覽字作家,從偶為長。
508 ○清麗居宗。
509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唐寫本上兩句皆有則字。
510 ○叔夜含其潤,茂先凝其清,景陽振其麗。
51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含作合,御覽凝作擬。
512 立齋按:楊校引文鏡秘府與嘉靖本黃本並同當從。
513 ○鮮能通圓。
51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並作圓通。
515 ○忽之為易。
51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之並作以。
517 立齋按:從以是。
518 ○自出篇什。
519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自出」並作「出自」。
520 ○則明於圖讖。
521 凌本黃本並同。梅本明作萌,上有亦字。唐寫本同。
522 樂府第七
523 ○聲依永。
524 梅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凌本作詠。
525 ○既其上帝。
526 梅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既作暨。
527 立齋按:既、暨字通,但既、己也,暨與也;從暨是,楊校非。
528 ○有娀謠乎飛燕。
529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引玉海改乎從於。
530 立齋按:上下諸句皆從於,王改是。
531 ○殷犛思於西河。
532 梅本凌本黃本犛並作整。注云:「整元作犛。」御覽作整,唐寫本作厘。
533 立齋按:呂氏春秋元作殷整甲,河亶甲之名也,從整是。
534 ○音聲推移,亦不一概矣。
535 梅本凌本並同。唐寫本音作心。
536 ○及夫庶婦。
537 梅本及作匹。注云:「元作及,許改。」凌本黃本同。唐寫本作「及疋夫庶婦」。
538 立齋按:諸本及下脫匹字,許改及唐寫本是。
539 ○樂育被律。
540 梅本凌本黃本育並作盲。唐寫本育作胥。
541 立齋按:詩小雅「君子樂胥。」從胥是。
542 ○氣變金石。
54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石作竹。
544 立齋按:王校云、上言皇,唐寫本作竹非。
545 ○精之至也。
54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至作志。
547 立齋按:從至是。
548 ○叔孫定其容與。
54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與作典。
550 立齋按:容與出離騷,與鏗鏘為對文也。容典出漢書曹褒傳,但此從與為是。
551 ○紀其鏗鏘。
552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鑒並作鏗。
553 立齋按:作鏗是。
554 ○武帝崇禮。
55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禮作祀。
556 立齋按:王校不從祀是。
557 ○朱馬以騷體制歌。
558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559 立齋按:範注引朱改作枚非、漢書朱買臣傳言楚詞、帝甚悅之。朱字不誤。
560 ○河間薦雅而罕御。
56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薦作篇。
562 立齋按:唐寫本誤,從薦是。
563 ○詩效鹿鳴。
56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至宣帝雅詩,頗效鹿鳴。」
565 立齋按:唐寫本是。王校云:「頗效與稍廣為對文也。」
566 ○邇為元成。
56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邇作逮。
568 立齋按:從逮是。
569 ○暨後郊廟。
57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後下有漢字。
571 立齋按:唐寫本是。
572 ○惟雜雅章。
57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雜作新。
574 立齋按:從雜是。
575 ○志不出於滔蕩。
576 梅本凌本唐寫並同。黃本滔作淫。
577 立齋按:尚書湯誥「無即慆淫。」從慆是。
578 ○聲節哀急。
57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哀作稍。
580 立齋按:哀稍並通。
581 ○阮咸譏其離聲。
58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聲作罄。
583 立齋按:從罄是。禮記明堂位:「垂垂和鐘,叔之離罄。」鄭注:「和離謂次序其聲懸也。」
584 ○和樂精妙。
58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樂下有之字。
586 ○晉風所以稱遠。
58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遠作美。
588 ○季札觀辭。
589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據左傳改辭為樂。
590 立齋按:王改是。
591 ○怨志詄絕。
59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宛詩決絕」。
593 立齋按:範注本認應作宛志決絕,非是。論語:「詩可以怨。」此怨志所本。詄絕,前漢書禮樂志:「天門開詄蕩。」詄,逸出也。絕,離騷:「萎絕其何傷,」注:「絕、落也。」蓋詄絕狀其起落不定之勢,與婉孌乃對文也,唐寫本筆誤,範注不可從。
594 ○自此階矣。
59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寫本階作偕。
596 立齋按:階字本詩●●:「誰生勵階。」唐寫本誤。
597 ○詩聲曰歌。
59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詩作詠。
599 立齋按:漢書藝文志:「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從詠是。
600 ○李延年間於增損古辭。
601 梅本凌本黃本間並作閒。唐寫本間作閒,李作左。
602 立齋按:左延年善鄭聲,見魏志杜夔傳,從李非、間作閒是。
603 ○咸有佳篇。
60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咸作亟。
605 ○斬伎鼓吹。
60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斬、俞羨長雲,疑作軒,伎疑作歧。」唐寫本正作軒歧。
607 立齋按:斬伎為軒歧,形近致誤,軒轅歧伯也,見崔豹古今注及宋書樂志,黃注是,參注訂。
608 ○而並總人樂府。
60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並字。
610 立齋按:唐寫本是。
611 ○繆襲所致。
61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襲作朱,致作改。
613 立齋按:唐寫本誤,繆襲魏人,有鼓吹曲挽歌之作見魏志。又紀評云:「致富作制。」可從。
614 ○以標區界。
61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界下有也字。
616 詮賦第八
617 ○昔邵公稱公卿獻師,師箴賦。
61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梅本師下注箴瞍二字,唐寫本無卿字,箴下有瞽字,與御覽同。
619 立齋按:國語周語:「師箴瞍賦蒙誦。」韋注:「無眸子曰瞍,賦公卿列士所獻詩也」。從唐寫本是,瞽宜改瞍字。
620 ○劉向雲。
62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劉上有故字,向下無雲字。
622 立齋按:雲字當存,因下句有稱字為對文。
623 ○結言韻。
62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短。
625 立齋按:即短字之別體,集韻與短同。
626 ○然賦也者,受命於詩人,招字於楚辭也。
627 梅本同。字下注云:「孫云疑是體憲。」凌本黃本招字作拓宇,唐寫本及御覽然下有則字,人下有而字,招字並作拓宇。
628 立齋按:頻延年宋郊祀歌:「開拓土宇。」李善注引漢虞詡曰:「先帝開拓土宇。」見李詳補注。從唐本是。
629 ○宋玉風鈞。
630 梅本凌本黃本鈞並作鉤。唐寫本鈞作均。
631 立齋按:宋玉有鉤賦,從鉤是。
632 ○遂客至以首引。
633 梅本遂下注云:「許云:當作述。」至字下注云:「當作主。」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至作主,首作守。
634 立齋按:漢志有客主賦十八篇,至為主之誤。首引者,即言序為賦之首引也。唐寫本守字誤。
635 ○極貌以窮文。
636 梅本凌本黃本極下有聲字。注云:「聲元脫,曹補。」唐寫本聲作形。
637 立齋按:聲形並通,聲字為長,原道篇:「形立則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形貌同旨。嘉靖本脫聲字,上言客主,下言聲貌,相對成文也。
638 ○順流而作。
63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順並作循。
640 立齋按:順循也,從唐寫本改從為是。
641 ○枚馬同其風。
64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同作播。御覽同作洞。
643 立齋按:同播洞皆通,播字為長。
644 ○皋翔己下。
645 梅本凌本黃本並作皋朔以下。注云:「朔元作翔,曹改。」唐寫本正作朔。
646 立齋按:朔字是,枚皋東方朔也。
647 ○夫京殿苑獵。
64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夫上並有若字。
649 立齋按:若字是。
650 ○履端於倡序。
651 梅本凌本唐寫本及御覽並同。黃本唱作倡。
652 立齋按:唱導也,與倡通。禮樂記「望倡而三嘆。」注「並與唱通。」楊校非。
653 ○辭以理篇。
654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辭並作亂。
655 立齋按:從亂是。
656 ○迭致文契。
65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並作「寫送文勢」。
658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但文契文勢用同,皆與上理篇二字對稱也。寫送為六朝常語,迭致則為重複前言。結括全篇,如賦之亂,史之贊,皆同旨也,此蓋或為舍人原本異文,本為寫送,後又改為迭致,易系辭迭用柔剛,迭用迭致等,若楊校以為迭致二字乃送勢之誤則非矣。
659 ○閔言稱亂。
660 梅本言作馬。注云:「元作焉朱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言作馬。
661 立齋按:唐寫本是。
662 ○殷人輯頌。
66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輯作緝。
664 立齋按:輯、說文:「車和輯也。」詩大雅:「授幾有緝御。」輯緝二字不相通,唐寫本誤,從輯是。
665 ○斯並鴻裁之寰域。
66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寰作環。
667 立齋按:寰,說文「天子封畿內縣也。」唐寫本誤。
668 ○鹿品雜類。
669 梅本鹿作庶。注云:「元作鹿曹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正作庶。
670 立齋按:庶品二字本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物品一也。」
671 ○觸興致情。
67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致作置。
673 ○斯又小制之區畛。
67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制作制。
675 立齋按:制制字通,說文同訓裁。
676 ○事數自環。
677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數作義,環作懷。
678 立齋按:懷為環之誤。自環者,回環反複,自設問答也。如荀子五賦皆此體,御覽非。
679 ○宋發巧談。
68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巧作誇,御覽巧作誇。
681 立齋按:誇誇字通,誇飾篇:「自宋玉景差,誇飾始盛。」誇字是。
682 ○致辨於情理。
68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理作衷。
684 ○明約以雅贍。
685 梅本凌本黃本約並作絢。注云:「明絢元作明約,朱依御覽改。」唐寫本正作明絢。
686 ○迅拔以宏富。
687 梅本凌本黃本拔並作發。唐寫本及御覽並作拔。
688 立齋按:從拔為長。
689 ○深瑋之風。
69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瑋並作偉。
691 立齋按:從偉是。
692 ○合飛動之勢。
693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合作含,唐寫本作含。
694 立齋按:從含為長。
695 ○凡比十家,並辭賦之流也。
696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唐寫本流字並作英傑。
697 立齋按:王校云:「諸本英傑誤作流」而未及黃本,並未言據唐寫本校出,實為疏落。
698 ○發端必遒。
69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端作篇。
700 ○義以明雅。
701 梅本以作必。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必。王校云:「御雲以當作必。」未言據唐寫本校出。
702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必是。
703 ○物以情觀。
70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觀作睹。
705 ○畫繪之著玄黃。
706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著作差。
707 立齋按:御覽非。
708 ○文雖新而有質。
70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新作雜,御覽質作實。
710 立齋按:從唐寫本雜是。
711 ○色雖糅而有本。
71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本一作儀。」唐寫本作義。
713 立齋按:本字是,對質而言,楊校從玉海引作儀非是。
714 ○遂使繁損枝。
715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損作折。
716 立齋按:折枝出孟子,然此指繁華過實,可以言損,未可以言折也。
717 ○無貴風軌。
71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貴作實,御覽作貫。
719 立齋按:實貫皆形近而訛,從貴是。此言損枝害骨,既風軌之不重,而勸戒之旨亦失也。楊校云:按實字較勝者非是。
720 ○分歧異派。
72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異流分派。
722 ○滯必揚。
72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
724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是。
725 ○言庸無隘。
72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庸作曠。
727 立齋按:陸機文賦:「言曠者無隘。」從曠是。
728 ○辭翦美稗。
72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稊稗。
730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稊稗是,語見孟子。
731 頌贊第九
732 ○咸墨為頌。
73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墨應作黑。」唐寫本作黑。
734 立齋按:黃注據呂氏春秋古樂篇為說,從黑是。楊校據御覽古樂志為証,不及呂氏,失其原也。校書宜據典籍之最初見於著錄者為是。
735 ○九韶。
73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韶作招。
737 立齋按:韶招古通。
738 ○自商以下。
73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商下有頌字,御覽引並同。
740 立齋按:頌字非,此言自商以下之文理允備,非專指頌而言,故下文刊舉風雅頌各體也。唐寫本頌字衍,王失校。
741 ○文理允備。
742 梅本黃本並同。凌本唐寫本理並作禮。
743 立齋按:從理是。
744 ○容告神明謂之頌。
74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容上並有雅字。
746 立齋按:雅字屬上句之末。
747 ○風雅序人。
74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人下有故字。
749 立齋按:唐寫本誤,兩漢以下文體,下及六朝駢儷,上下相承之句,多略介詞及連詞,楊校非是。
750 ○魯人以公旦次編。
751 梅本人作國,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元脫曹補」。唐寫本及御覽俱無人國二字。
752 立齋按:曹補者;因下有商人句,補國字以為偶也。
753 ○非饗燕之常味也。
754 梅本饗燕作燕饗,味作詠,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常味作恆詠。
755 立齋按:左傳成十二年:「享以訓恭儉,宴以示慈惠。」注:「
756 享同饗,宴同燕。」從饗燕及詠字是。
757 ○晉興之稱原因。
758 梅本興作輿。注云:「元作興曹改。」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759 ○直言不詠。
76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直不言詠」。
761 立齋按:直言與下句短辭相偶,唐寫本筆倒誤。
762 ○並諜為誦。
76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誦作頌。
764 立齋按:諜牒喋互通。譜第為牒,多言為喋,此言並諜為誦者,言非直言不詠,短辭以諷者也。誦與頌同。王校改諜為謂,以意為之,失考殊非。
765 ○浸被乎人事矣。
76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乎作於。
767 ○情採芬芳。
76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情採作辭採。
769 ○比類寓意。
770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寓意作屬興。
771 ○又覃及細物矣。
77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又作乃,及下有乎字。
773 ○史岑之述僖後。
774 梅本僖作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僖作燕。
775 立齋按:唐寫本誤,漢書作熹,曹改是。
776 ○或範坰那。
777 梅本坰作駉。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778 立齋按:駉魯頌篇名,與篇中在坰之坰,音同義殊,從駉是。
779 ○雖深淺不同。
780 梅本深淺作淺深,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深淺。
781 ○至於班傅之北征西逝。
782 梅本逝下注云:「疑作巡。」凌本同,黃本作巡,唐寫本逝作征。
783 ○豈不褒過而謬體乎。
78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過作通。
785 立齋按:從過是。
786 ○馬融之廣成上林。
787 梅本上林下注云:「疑作東巡。」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788 立齋按,藝文類聚及典論論文,皆有上林之稱,此不必從馬融傳改也。
789 ○而不變旨趣。
79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變作辨。
791 立齋按:變通辨,見莊子逍遙游。
792 ○魏晉辨頌。
79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辨作雜。
794 立齋按:唐寫本是。
795 ○原夫頌惟典雅。
79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雅作懿,御覽同。
797 ○汪洋以樹義。
798 梅本義作儀,凌本黃本並作義。注云:「一作儀。」唐寫本作儀。
799 ○唯纖曲巧致。
80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御覽唯作雖。又唐寫本作纖巧曲致,王失校。
801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纖巧曲致為是,神思篇有文外曲致可証。
802 ○與情而變。
80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與並作興。
804 立齋按:從與為長。
805 ○大體所底。
80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底作宏,御覽底作弘。
807 立齋按:宏弘字通,通變篇:「宜宏大體。」作宏是。
808 ○贊者明也。
809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明也下有助也二字。唐寫本及御覽並有助也二字。
810 立齋按:贊皆宜作贊,下同,參注訂。助也宜從唐寫本補。
811 ○嗟嘆以助辭也。
81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也字,御覽也上有者字。
813 ○以倡拜為贊。
814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從顧校唱作言。
815 立齋按:漢置鴻臚,以唱名引拜於殿上以謁君為職,故云唱拜,王校從言非。
816 ○及遷史班固書,記贊褒貶。
81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及史班因書托贊褒貶。御覽作及史班書記,以贊褒貶。
818 立齋按:遷史班書者,言遷之史記,固之漢書也。記贊褒貶者,遷附太史公曰;固附贊文也,是此贊統二家而言也。然舍人之文,於節中是專論贊,而之體,實始於固,故唐寫本作史班固書,御覽作史班書記,亦具此義,惟下大有紀傳後評,亦同其名,是以字統言。若是嘉靖本作遷史固書,當不誤則從嘉靖本為是,楊校非。又唐寫本固誤作因。
819 ○頌體以論辭。
82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以作而,辭下有也字,御覽以作而。
821 ○又紀傳侈評。
822 梅本侈作後。注云:「元作侈,朱從御覽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侈作後。
823 立齋按:從後是。
824 ○仲治流別。
825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治作洽,唐寫本同。
826 立齋按:洽治相混,若干寶之為干於也。
827 ○景純注雅。
82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注下有爾字。
829 ○動植贊之。
830 梅本凌本唐寫本並同。黃本作動植必贊,御覽並作必贊。
831 ○義兼美惡。
83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義作事,御覽義作贊。
833 ○然其為義。
834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唐寫本及御覽然下有本字。
835 立齋按:唐寫本是。
836 ○促而不曠。
837 梅本凌本唐寫本並同。黃本曠作廣,御覽同。
838 立齋按:曠與廣通,前漢書五行志:「師出過時謂之廣。」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廣焉。」廣音曠,又見正字通。
839 ○昭灼以送文。
840 凌本黃本唐寫本昭作照。黃本文作義。梅本作昭灼以述義。
841 立齋按:集韻照或省作昭。詩魯頌:「其音昭昭。」釋文:「昭,之繞反。」是昭照同音相假也。楊校誤。
842 ○容體底頌。
84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體作德。
844 ○縷影摛文,聲理有爛。
845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唐寫本文聲並作聲文。又黃本影作彩。
846 ○年積愈遠。
84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積作跡。
848 祝盟第十
849 ○祀遍群臣。
850 梅本凌本黃本臣並作神。注云:「神元作臣朱改。」唐寫本正作神。
851 立齋按:舜典「遍於群神。」楊校云:不必據今舜典改。非是。古人口授,神臣迭韻易混,循音而筆誤,從神是。
852 ○是生黍稷。
85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黍稷作稷黍。
854 立齋按:黍稷連詞見爾雅翼。韓非外儲篇:「夫黍者五穀之長也。」從黍稷是。
855 ○伊祈始蠟。
856 梅本祈作耆。注云:「元作祈柳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伊耆。
857 立齋按:周禮秋官,有伊耆氏。注:「古帝王號。」禮記郊特牲:「伊耆氏始為蠟。」唐寫本是,範注引顧校作祈非。
858 ○土及其宅。
859 梅本凌本黃本及並作反。注云:「元作及許改。」唐寫本正作反。
860 ○愛在茲矣。
861 梅本愛作爰。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愛作曖。
862 立齋按:愛為爰之形近致誤,從爰是。
863 ○四海俱有。
86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四上有與字。
865 ○以六事責躬。
86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責下有人字。
867 立齋按:唐寫本人字衍,王失校。
868 ○則雩禜之文也。
86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則作即。
870 ○掌六祝之辭。
87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祀作祝。
872 立齋按:王校唐寫本,誤祝為祀。
873 又按:周禮春官有六祝之辭,從唐寫本作祝是。範注云:「孫云唐寫本作祀,今檢唐寫本明是祝字非祀也,與王校本同其失誤也。
874 ○夙興夜處。
87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處作寐。
876 立齋按:夙興夜處出儀禮士虞禮篇:「夙興夜處不寧。」夙興夜寐,出詩小雅,此宜從夜處,因附論廟之祝,本儀禮之文也,唐寫本以夜寐習見而改之者非也,王校是。但引儀禮之文,不以不寧斷句,是誤讀也。
877 ○言於附廟之祝。
878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附作祔,唐寫本亦作祔,祝作祀。
879 立齋按:從祔是。又按附祔古文均作,附祔皆後起字,見羅雪堂先生說。
880 ○所以寅虔於神祇。
881 梅本處作虔。注云:「許改。」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882 ○春秋己下。
88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春上有自字。
884 ○祝幣史辭。
885 梅本凌本黃本祀並作祝。唐寫本作祝弊。
886 立齋按:左傳昭十七年:「祝用幣,史用辭。」從祝是。
887 ○至於張老成室,致善於預哭之禱。
88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於作如,成室作賀宮。
889 立齋按:王校本於宮室失校,從唐寫本作賀宮是。又按:唐寫本善作美當從。王校云:「禱字當作頌,舍人蓋誤記耳。」左傳善頌善禱,頌禱皆可從,無所謂誤記,王校非。
890 ○獲佑於筋骨之請。
89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佑作佑。
892 立齋按:佑佑古通,見集韻。楚詞天問:「驚女採薇鹿何佑。」注「佑一作佑。」
893 ○可謂祝辭之組纚也。
89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纚麗,下有者字。
895 立齋按:纚,說文:「冠織也。」離騷:「索胡繩之纚纚。」詩小雅:「紼纚為之。」纚字不誤,王校從麗非。
896 ○漢之群祀。
89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漢上有逮字,之作氏。
898 立齋按:王校云,以唐本作氏為確者非是,蓋氏指晉氏族業之興衰,此二字為指事類之相屬,之字為長。
899 ○肅其旨禮。
90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旨一作百。」唐寫本旨作百。
901 立齋按:唐寫本可從。
902 ○既總碩儒之儀。
90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儀作義。
904 立齋按:義儀古通。漢書鄒陽傳,師古注曰:「義讀曰儀。」
905 ○侲子驅疾。
906 梅本驅疾作驅疫。注云:「元作歐疾王改。」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907 ○越巫之祝。
908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範注引孫云:「唐寫本祝作。」
909 立齋按:範注誤,草書之兄,上作兩橫點,範注未辨致誤,且凡列唐寫本均引孫云云,是未見唐寫本也,作者非。王校亦誤識作說益非也。
910 ○體失之漸也。
911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體作禮,唐寫本作體。
912 立齋按:從禮為長。
913 ○唯陳思誥裁以正義矣。
914 梅本誥下有咎字。注云:「元脫曹補。」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誥裁作詰咎。
915 立齋按:誥咎文見藝文類聚,序中有誥咎祈福句,不作詰,王校所引困學記聞作詰者非,從誥咎是,亦見曹子建集。
916 ○若乃禮之祭祀。
91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祀作祝。
918 ○蓋引神而作也。
91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而作之,鈴木云閔本神作申。
920 立齋按:易系上:「引而申之。」又申神古通。
921 ○然則策本書贈。
92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贈作賵。
923 立齋按:作賵是,見儀禮即夕禮:「書賵於方。」左傳襄二十九年:「楚人使公,公視襚。」杜注:「諸侯有使賵襚之體。」釋文云:「一本作贈。」
924 ○因哀而為文也。
92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而字。
926 ○頌體而儀。
927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作祝,唐寫本同。王校云儀疑作義。
928 立齋按:祝古通,體質而儀式也,從儀是,王校非。
929 ○太史所作之贊,因周之祝文也。
93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太史作太祝,作作讀,因作固。
931 立齋按:因從唐寫本作固是。
932 ○凡群言發華。
93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發作務。
934 立齋按:從發是,務與下句實務犯重,王校非。
935 ○而降神實務。
936 梅本凌本並同。黃本實務作務實,唐寫本同。
937 立齋按:作務實是。
938 ○班固之祀蒙山。
93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祀作祠,蒙作涿。
940 立齋按:嚴可均全漢文廿六輯得涿邪山祝文四句,及文選逐邪山祝文,皆作涿,從涿是,王氏於唐寫本此條失校。
941 ○奠祭之恭哀也。
94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奠祭作祭奠。
943 ○騂毛白馬。
94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毛作旄。
945 立齋按:毛旄古通,史記夏本紀:「羽旄齒華。」
946 ○以及要契。
94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以作弊,契作劫。
948 立齋按:下文道廢則汽始,與弊字應,舉曹毛之事,與劫字應,唐寫本是。
949 ○臧洪歃辭。
95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歃辭作唾血。
951 立齋按:歃、說文歃血也,盟者以血口一旁曰歃血,史記平原君傳:「王當歃血而定從。」通作喢,後漢馮衍傳:「喢血昆陽。」古人無作唾血者,唐寫本誤。
952 ○氣截雲霓。
95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氣作辭。
954 ○無補於晉漢。
95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於字,晉漢作漢晉。
956 立齋按:古人於時序倒置,始例有二,皆見於離騷。一曰:「湯禹之祗敬」,一曰:「湯禹儼而求同」;所以然者,先舉近以及遠,亦行文之便而已。稱晉漢本離騷,兩從可也。
957 ○獎忠孝。
95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獎下有乎字。
959 ○故知信不由衷。
96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不由作由不。
961 立齋按:左傳桓二年:「信不由衷,質無益也。」唐寫本誤倒置,王失校。
962 ○共存亡,戮心力。
96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共字心字。
964 ○宜在殷鑒。
96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在作存。
966 立齋按:唐寫本是。
967 ○毖欽明。
96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欽明作唾血。
969 立齋按:唐寫本誤。
970 銘箴第十一
971 ○昔帝軒刻輿幾以弼違。
972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引作軒轅帝。
973 立齋按:黃帝或稱帝軒,見帝王世紀,王校語欠明。
974 ○大禹勒筍而招諫。
97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筍作簨,御覽而作以。
976 立齋按:福記明堂位:「夏后氏之龍簨。」釋文:「簨作荀。」參注訂。
977 ○題必戒之訓。
97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戒作誡。
979 立齋按:戒誡通,正韻、與戒同。
980 ○則先聖鑒戒。
98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先聖作列聖,先上無則字。
982 ○故銘者名也,觀器必也正名,審用省乎盛德。
98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故字、也字、正字,盛作慎。
984 立齋按:應作「觀器必也正名,審用貴乎慎德」。又按:楊校謂唐寫本觀器作親器。又云「凡唐寫本觀之字均作親字,」今檢唐寫本皆作觀字無作親者,楊於草書莫辨,乃有此失。
985 ○蓋臧武仲之論銘也。
98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武字。
987 立齋按:唐寫本以下脫「曰,天子令德,諸侯計功,大夫稱伐」,三句,共十三字,王楊二本均未校出。
988 ○夏鑄九牧之金鼎,用勒肅慎之楛矢。
98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無鼎矢二字。
990 ○魏顆紀勛於景銘。
991 梅本凌本黃本銘並作鐘。唐寫本及御覽銘並作鍾。
992 立齋按:鐘鍾古通,國語晉語:「其勛銘於景鐘。」作鐘是。
993 ○孔悝表勒於衛鼎。
994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勒並作勤。
995 立齋按:禮記祭統有「其勤公家,及勤大命施於蒸彞鼎」之語,從勤是,王失校。
996 ○靈公有蒿里之謚。
99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蒿作舊,御覽作奪里。
998 立齋按:莊子則陽篇:「靈公奪里。」御覽是。
999 ○籲可怪矣。
100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籲作噫,矣作也。
1001 ○趙靈勒跡於番禺。
1002 梅本禺作吾。注云:「元作禺,楊改。」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1003 ○秦銘刻傳於華山。
1004 梅本傳作博。注云:「元作傳朱改。」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
1005 立齋按:從博是,參注訂。
1006 ○籲可茂矣。
1007 梅本茂作笑。注云:「元作茂曹改。」凌本黃本唐寫本及御覽並同。
1008 立齋按:從笑是。
1009 ○若班固燕然之勒。
101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若字,御覽若下有乃字。
1011 ○張昶華陰之碣。
101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昶作旭,範注云:「古文苑十八載此文,亦作張旭。」
1013 ○序亦盛矣。
1014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盛作成。
1015 ○蔡邕銘思。
1016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銘思作之銘。
1017 ○獨冠古今。
1018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作思燭古今。
1019 ○僑公之箴。
1020 梅本僑作橋,箴作銘,凌本同。黃本箴作鉞。唐寫本作橋公之鉞。
1021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1022 ○吐納典謨。
1023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上有則字。
1024 ○准矱戒銘。
102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戒作武。
1026 立齋按:從武是,本武王踄阼諸銘而為之也,參注訂。
1027 ○而居博奕之中。
102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中並作下。
1029 ○而在臼杵之末。
103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作杵臼。
1031 ○張採劍閣。
1032 梅本採作載。注云:「元作採謝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採並作載。
1033 ○其才清採。
1034 梅本凌黃本並同。唐寫本作清採其才。
1035 ○勒銘岷漢。
103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勒銘作詔勒,御覽同。
1037 ○箴者所以攻疾防患諭箴石也。
1038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者下有針也二字。
1039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1040 ○周之辛甲百官箴一篇,體義備焉。
104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作及周之辛甲,百官箴闕,唯虞箴一篇,體義備焉。」
1042 立齋按:左襄四年,傳曰:「昔周辛甲之為大史也,命百官官針王闕,於虞人之箴曰....」即此文所本,當從唐寫本為是。
1043 ○戰伐己來。
1044 梅本凌本黃本伐作代。唐寫本作伐。
1045 立齋按:伐宜作代,唐寫本誤。
1046 ○箴文委絕。
104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委並作萎。
1048 立齋按:從萎是,詩小雅:「無本不萎。」離騷:「雖萎絕其何傷兮。」
1049 ○鄉尹州牧二十五篇。
1050 唐寫本同,梅本凌本黃本卿上並有作字。
1051 立齋按:王校云,唐寫本州島上有九字,今檢唐寫本確作卿尹州牧,並無九字也,王校誤。
1052 ○鞶鑒可徵。
105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可作有。
1054 ○信所謂追清風於前古。
1055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無信字,所作可,御覽同。
1056 ○溫嶠傅臣。
105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傅並作侍。
1058 立齋按:嶠獻侍臣賦,見本傳,從侍是。
1059 ○引廣事雜。
1060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注云:「廣一作多,雜一作寡。」唐寫本作「引多而事寡,」御覽作「引多事寡。」
1061 ○義正體蕪。
106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正下有而字。
1063 ○乃置巾履。
106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履作屨。
1065 ○憲章戒銘。
106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戒並作武。
1067 立齋按:從唐寫本戒作武是,憲章於武王之諸銘也。
1068 ○名目雖異。
106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目作用。
1070 ○故文質確切。
1071 梅本確作確。注云:「元作確朱改。」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亦作確。
1072 ○所以箴銘異用。
107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異作寡,御覽作實。
1074 立齋按:從唐寫本作寡是,承上文蓋闕久論之意也。
1075 ○罕施代惟乘文君子宜酌其遠大焉。
1076 梅本作罕施於代,惟秉文君子,宜酌其遠大焉。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罕施後代,唯秉文君子宜酌其遠大者焉。御覽焉作矣。
1077 立齋按:梅本之於字為旁注,凌本黃本依改。唐寫本施下作後,焉上有者字,王失校。
1078 ○銘實器表。
1079 梅本器表作表器,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器表。
1080 立齋按:唐寫本是,王校云,與德軌對文是也。
1081 ○警言乎履。
108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作「警乎立履」。
1083 立齋按:從唐寫本是。
1084 ○必核以辨。
1085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梅注云:「核元作覆。」
1086 誄碑第十二
1087 ○大夫之才。
1088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王校引未本御覽大上有士字,才作材。
1089 ○誄者累也。
1090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無累也二字。
1091 立齋按:御覽非,參銘針篇針者條。
1092 ○其詳靡聞。
1093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詳並作辭。
1094 立齋按:王校未及唐寫本此條,從唐寫本作辭是。
1095 ○在萬乘則稱天以誄之。
1096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在上並有其字。
1097 立齋按:從唐本是。
1098 ○逮尼父卒。
109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父下有之字,御覽逮作迨。
1100 立齋按:逮同迨,見集韻。易系辭:「水火相逮。」注:「相逮、及也。」詩台南:「迨其今兮。」爾雅釋訓:「迨、及也。」二字音義皆同。
1101 ○觀其憖遺之切。
1102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切作辭,御覽同。
1103 ○暨乎漢世。
1104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及御覽乎並作於。
1105 立齋按:王於唐寫本失校。
1106 ○文實煩穢。
1107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煤作繁。
1108 ○沙麓撮其要而摯疑成篇。
1109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摯作執,麓作鹿、御覽同。
1110 ○安有累德述尊。
1111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累作誄。
1112 ○而他篇頗疏。
1113 梅本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御覽他作結。
1114 ○而改盻千金哉。
1115 凌本黃本唐寫本並同。梅本盻作盼,王於唐寫本失校。
1116 立齋按:盼顧也,從盼是。
1117 ○傅毅所制。
1118 梅本黃本並同。凌本唐寫本制作制。
1119 立齋按:制制古通,以下如制制辭詞一類字不具列。
1120 ○辨潔相參。
1121 梅本凌本黃本並同。唐寫本潔作潔。
1122 立齋按:潔潔古通,廣韻、經典潔同潔。
1123 ○觀序如傳辭靡律調。
1124 梅本作「觀其序事�
URN: ctp:ws11760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