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 |
2  | 康衢謠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
3  | 伊耆氏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 |
4  | 堯戒戰戰慄慄,日謹一日。人莫躓於山,而躓於垤。 |
5  | 卿雲歌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
6  | 八伯歌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於一人。 |
7  | 帝載歌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於予論樂,配天之靈。 |
8  | 遷於賢善,莫不咸聽。[上鼓下長]乎鼓之,軒乎舞之。菁華已竭,褰裳去之。 |
9  | 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
10  | 禹玉牒辭祝融司方發其英,沐日浴月百寶生。 |
11  | 夏后鑄鼎繇逢逢白雲,一南一北,一西一東。九鼎既成,遷于三國。 |
12  | 商銘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祗取憂也。 |
13  | 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為膏,而祗離咎也。 |
14  | 麥秀歌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 |
15  | 采薇歌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
16  | 神農虞夏,忽焉沒兮,吾適安歸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
17  | 盥盤銘與其溺于人也,寧溺於淵。溺于淵猶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
18  | 帶銘水滅修容,慎戒必恭。恭則壽。 |
19  | 杖銘惡乎危?於忿懥。惡乎失道?於嗜欲。惡乎相忘?於富貴。 |
20  | 衣銘桑蠶苦,女工難,得新捐故後必寒。 |
21  | 筆銘豪毛茂茂,陷水可脫,陷文不活。 |
22  | 矛銘造矛造矛,少間弗忍,終身之羞。餘一人所聞,以戒後世子孫。 |
23  | 書車自致者急,載人者緩。取欲無度,自致而反。 |
24  | 書戶出畏之,入懼之。 |
25  | 書履行必履正,無懷僥倖。 |
26  | 書硯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污白。 |
27  | 書鋒忍之須臾,乃全汝軀。 |
28  | 書杖輔人無茍,扶人無咎。 |
29  | 書井原泉滑滑,連旱則絕。取事有常,賦斂有節。 |
30  | 白雲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復能來。 |
31  | 祈招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無醉飽之心。 |
32  | 懿氏繇鳳凰于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後,將育于姜。 |
33  | 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 |
34  | 鼎銘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食亶於是,鬻於是,以糊餘口。 |
35  | 虞箴芒芒禹跡,畫為九州,經啟九道。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德用不擾。 |
36  | 在帝夷羿,冒於原獸,忘其國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獸臣思原,敢告僕夫。 |
37  | 飯牛歌三首南山矸,白石爛,生不逢堯與舜禪。短布單衣適至骨幹,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
38  | 滄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鯉魚長尺半。敝布單衣裁至骨幹,清朝飯牛至夜半。黃犢上阪且休息,吾將舍汝相齊國。 |
39  | 出東門兮歷石班,上有松柏青且闌。粗布衣兮縕縷,時不遇兮堯舜主。牛兮努力食細草,大臣在爾側,吾當與汝適楚國。 |
40  | 琴歌百里奚,五羊皮。憶別時,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貴忘我為! |
41  | 暇豫歌暇豫之吾吾,不如鳥烏。人皆集於菀,己獨集於枯。 |
42  | 宋城者謳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於思於思,棄甲復來。 |
43  | 驂乘答歌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 |
44  | 役人又歌從有其皮,丹漆若何! |
45  | 瞿鳥鵒歌瞿鳥之鵒之,公出辱之。瞿鳥鵒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 |
46  | 瞿鳥鵒跦跦,公在乾侯,徵褰與襦。瞿鳥鵒之巢,遠哉遙遙,稠父喪勞,宋父以驕。瞿鳥鵒瞿鳥鵒,往歌來哭。 |
47  | 澤門之皙謳澤門之皙,實興我役。邑中之黔,實慰我心。 |
48  | 心亢慷歌貪吏而不可為而可為,廉吏而可為而不可為。貪吏而不可為者,當時有污名? |
49  | 而可為者,子孫以家成。廉吏而可為者,當時有清名? |
50  | 而不可為者,子孫困窮被褐而負薪。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貧。 |
51  | 獨不見楚相孫叔敖,廉潔不受錢。 |
52  | 子產誦二章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 |
53  | 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之。子產而死,誰其嗣之! |
54  | 孔子誦二章麛裘而革畢,投之無戾。革畢之麛裘,投之無郵。 |
55  | 袞衣章甫,實獲我所。章甫袞衣,惠我無私。 |
56  | 去魯歌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哉游哉,維以卒歲。 |
57  | 蟲惠蛄歌違山十里,蟲惠蛄之聲,猶尚在耳。 |
58  | 臨河歌狄水衍兮風揚波,舟楫顛倒更相加。歸來歸來胡為斯? |
59  | 楚聘歌大道隱兮禮為基,賢人竄兮將待時。天下如一兮欲何之! |
60  | 獲麟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 |
61  | 龜山操予欲望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
62  | 盤操干澤而漁,蛟龍不游。覆巢毀卵,鳳不翔留。慘予心悲,還原息陬。 |
63  | 水仙操繄洞渭兮流澌濩,舟楫逝兮仙不還。移形素兮蓬萊山,鳥欠欽傷宮仙不還。 |
64  | 接輿歌鳳兮鳳兮,何如德之衰也。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
65  | 天下有道,聖人成焉。天下無道,聖人生焉。方今之時,僅免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 |
66  | 禍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臨人以德。殆乎殆乎,畫地而趨。迷陽迷陽,無傷吾行。 |
67  | 吾行卻曲,無傷吾足。 |
68  | 成人歌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糸委,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 |
69  | 漁父歌日月昭昭乎寢已馳,與子期乎蘆之漪。 |
70  | 日已夕兮,予心憂悲。月已馳兮,何不渡為!事寢急兮將奈何! |
71  | 蘆中人,豈非窮士乎! |
72  | 偕隱歌天下有道,我黻子佩。天下無道,我負子戴。 |
73  | 徐人歌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
74  | 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
75  |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 |
76  | 越謠歌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 |
77  | 琴歌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 |
78  | 靈寶謠吳王出遊觀震湖,龍威丈人山隱居。北上包山入靈墟,乃入洞庭竊禹書。 |
79  | 天地大文不可舒,此文長傳百六初,若強取出喪國廬。 |
80  | 吳夫差時童謠梧宮秋,吳王愁。 |
81  | 烏鵲歌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自高飛,羅當奈何!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人,不樂宋王。 |
82  | 答夫歌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當心。 |
83  | 越群臣祝二首皇天祐助,前沈後揚。禍為德根,憂為福堂。威人者滅,服從者昌。王離牽致,其後無殃。 |
84  | 君臣生離,感動上皇。眾夫悲哀,莫不感傷。臣請薄脯,酒行二觴。 |
85  | 大王德壽,無疆無極。乾坤受靈,神祇輔翼。我王厚之,祉佑在側。德銷百殃,利受其福。 |
86  | 去彼吳庭,來歸越國。 |
87  | 祝越王辭二首皇天佑助,我王受福。良臣集謀,我王之德。宗廟輔政,鬼神承翼。君不忘臣,臣盡其力。 |
88  | 上天蒼蒼,不可掩塞。觴酒二升,萬福無極。 |
89  | 我王仁賢,懷道抱德。滅仇破吳,不忘返國。賞無所,群邪杜塞。君臣同和,福佑千億。 |
90  | 觴酒二升,萬歲難極。 |
91  |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上宀下六]。 |
92  | 禳田者祝甌窶滿篝,污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 |
93  | 巴謠歌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太清。 |
94  | 時下玄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 |
95  | 渡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
96  | 三秦記民謠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雲兩角,去天一握。山水險阻,黃金子午。蛇盤烏櫳,勢與天通。 |
97  | 楚人謠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
98  | 河圖引蜀謠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帝以會昌,神以建福。 |
99  | 湘中漁歌帆隨湘轉,望衡九面。 |
100  | 太公兵法引黃帝語日中不彗,是謂失時。操刀不割,失利之期。執柯不伐,賊人將來。 |
101  | 涓涓不塞,將為江河。熒熒不救,炎炎奈何。兩葉不去,將用斧柯。為虺弗摧,行將為蛇。 |
102  | 六韜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
103  | 管子牆有耳,伏寇在側。 |
104  | 左傳引逸詩三首翹翹車乘,招我以弓。豈不欲往,畏我友朋。 |
105  | 俟河之清,人壽幾何!兆云詢多,職競作羅。 |
106  | 雖有絲麻,無棄菅蒯。雖有姬姜,無棄蕉萃。凡百君子,莫不代匱。 |
107  | 左傳四首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 |
108  | 心茍無瑕,何恤乎無家。 |
109  | 畏首畏尾,身其餘幾! |
110  | 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
111  | 國語三首獸惡其網,民怨其上。 |
112  | 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
113  |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
114  | 孔子家語相馬以輿,相士以居。 |
115  | 列子二首生相憐,死相捐。 |
116  | 人不婚宦,情欲失半。人不衣食,君臣道息。 |
117  | 韓非子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 |
118  | 慎子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瞽不聾,不能為公。 |
119  | 魯連子心誠憐,白髮玄。情不怡,艷色媸。 |
120  | 戰國策二首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
121  | 削株掘根,無與禍鄰,禍乃不存。 |
122  | 史記四首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與之俱黑。 |
123  |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
124  | 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
125  | 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 |
126  | 漢書四首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
127  | 不習為吏,視已成事。 |
128  |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
129  |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 |
130  | 列女傳引古語力田不如遇豐年,力桑不如見國卿,刺繡文不如倚市門。 |
131  | 說苑綿綿之葛,在于曠野。良士得之,以為糸希睧。良工不得,枯死于野。 |
132  | 劉向別錄引古語唇亡而齒寒,河水崩其壞在山。 |
133  | 新序蠹喙仆柱梁,蚊芒走牛羊。 |
134  | 風俗通四首狐欲渡河,無奈尾何。 |
135  | 婦死腹悲,惟身知之。 |
136  | 縣宮漫漫,怨死者半。 |
137  | 金不可作,世不可度。 |
138  | 桓子新論引諺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而西向笑!知肉味美,則對屠門而大嚼。 |
139  | 牟子引古諺少所見,多所怪,見橐駝言馬腫背。 |
140  | 易緯引古詩一夫兩心,拔刺不深。躓馬破車,惡婦破家。 |
141  | 四民月令引農語三月昏,參星夕。杏花盛,桑葉白。河射角,堪夜作。犁星沒,水生骨。 |
142  | 月令注引里語蜻蛉鳴,衣裘成。蟋蟀鳴,懶婦驚。 |
143  | 水經註引諺射的白,斛米百。射的玄,斛米千。 |
144  | 山經引相冢書山川而能語,葬師食無所。肺腑而能語,醫師色如土。 |
145  | 文選註引古諺越阡度陌,互為主客。 |
146  | 魏志王昶引諺救寒無若重裘,止謗莫若自修。 |
147  | 梁史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
148  | 史照通鑒疏引諺足寒傷心,民怨傷國。 |
149  | 古諺古語四首觸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 |
150  | 將飛者翼伏,將奮者足跼,將噬者爪縮,將文者且樸。 |
151  | 上求材,臣殘木。上求魚,下乾穀。 |
152  | 無鄉之社,易為黍肉。無國之稷,易為求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