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續纂淮關統志卷十三人物

《續纂淮關統志卷十三人物》[View] [Edit] [History]

1
續纂淮關統志 卷十三人物
2
淮安文獻叢刻
3
淮關統志卷之十三人物列女附
4
《記》云:「入里必式」。解之者曰,所謂「不誣十室」也。《關志》為榷政而設,原不必記及人物。然而地靈人傑,何處無才?表彰潛德,遺美可惜。板閘雖蕞爾鄉隅,司榷者多及瓜而代,固不能廣稽博採,搜羅罔遺。而目見耳聞,凡屬關之鄰近左右,實有政事文章,忠孝節義,卓卓可傳者,不得不略舉一二,以志景仰之誠,且於邑乘亦不無小補云。志《人物》。
5
6
丁鈺山陽人。居淮北鎮,授徒鄉塾,有范希文先憂後樂之志。文廟渡淮,獻《十二策》。宣廟時,以人才征授監察御史,奉命抄廣右豪族。玨潛往,廉其實,一舉撲滅之。奸臣紀綱竊權亂政,玨率諸御史廷劾之,紀綱伏誅,改給事中。後以直言不屈,謫戍雲南。
7
楊旻字剋彰,板閘人。性至孝,父早逝,哀毀骨立,母慰解之,即收淚和顏以悅母,而哀不替。母病,晝夜未嘗安寢。母歿,哀號頓仆,水漿不入口者數日。及葬,廬墓於側,晨夕奉盥濯如生時。哀痛之聲,聞者感動。有司以其事上聞,旌其門。後以子理貴,累封工部侍郎,祀鄉賢。
8
葉淇本清,板閘鎮人。明景泰甲戌進士,拜監察御史。成化初,用薦超升廣西按察司僉事,撫定南丹土職,督捕南寧荔浦諸賊,遷陝西副使,領岷州兵備。又撫定松、潘,剿平洮州各賊,擢河南按察使。拜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值歲歉民饑,發廩賑粟,全活甚眾。弘治初,召為戶部侍郎,進尚書,加太子少保。直亮有執,廷議每取決焉。後以疾乞歸,卒贈太子太保,葬移風閘。
9
葉贄字從禮,淇從子。天順甲申進士,歷刑部主事員外郎,知嘉興府,再知台州。當官內和外嚴,人不敢干以私。成化中,歲饑,屬邑多盜,官兵莫敢攖。贄親往撫諭,賑貸有差,賊遂散。丁內艱,去職。服闕後,知廣信,累陞江西布政司[使],平瑞州盜鄧達八等有功,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進工、刑二部侍郎。致仕,卒祀鄉賢。
10
楊理貫之,孝子旻之子。明成化丙戌進士,歷官刑科都給事中。參駁詳允,凡所舉奏,不務急刻。充宣寧王府冊封副使,不受饋齎。同考禮部時,稱得人。尋遷大理寺左丞,詳讞平恕,一無冤濫。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歲饑,河大決,汴城幾墊,乃增築汴堤,水不為害。湖廣饑民流入[盧]氏、永寧,將拘亂,躬往撫諭,發銀、穀賑之。有司請俟奏報,曰:「事在不測,俟奏報,民死,且盡去為盜。如以為罪,某當之!」比敕至,悉如所議,全活不可勝記。陞工部右侍郎。年六十卒,遣官諭祭葬。墓在缽池山之側。
11
劉麒字文禎,板閘人。積學工文,有聲黌序,終歲閉戶,孜孜不倦。晚築高臥軒,吟誦其間。搜探古今,以資著述,故詩文重一時。性尤慈惠,凡有禆桑梓之務,知無不為。嘗於家園後置義地一區,鄉之貧無葬所者,多沾其德焉。弟麟,字文祥,亦郡庠生。能文好義,略與兄同。
12
葉恩字永錫,淇再從孫。嘉靖庚戌進士,授榆次知縣,調歸安。不畏強禦,浙民號曰「鐵面」,擢河南道御史。時國戚宦官,恃寵驕恣。有茅某以不法聞,章七上,必論如律然後已。宦官隱蔽群盜,撫、按不敢言,抗章論奏,根株殆盡。又劾浙督李天寵失誤軍機,詔逮問。直聲振一時,為忌者所中,以巡江差致仕歸。子允武,字健庵,邑廩生,時有文入武闈之例,中萬歷癸巳武會元,未仕。
13
孔金父椿,母謝氏。椿死,遺腹生金。幼有孝行。母被大賈杜言逼娶,投河死,金屢訟不勝。言以賄謀斃金,金乞食走闕下,擊登聞[鼓]具奏,不得達。復走歸烏沙河,於父椿墓所結廬,哀哭,晝夜不輟聲。里人劉清等上其事,太守張守約異之,召鄰里、媒氏並置對,吐實,擬言斬。未幾,張卒,言夤緣得脫,金復號訟不休,被棰無完膚。撫、按理舊牘,仍坐言斬,死獄中,金涕泣終身。推官曹於汴署郡事,聘為鄉飲賓,歿祀鄉賢。長子良,克繼父志,朝夕孝養。母喪,哀毀廬墓,一如其父。次子忠,於母死葬畢,掃棘上食,涕泣祠像前。及父歿,行事悉循其父。萬歷年間,並以孝行旌表。
14
丁珍字君聘,號時齋,河北人。弱冠遊郡庠,才名日熾。所學經史百氏,靡弗究覽。父早卒,弟妹幼,提攜婚嫁,未嘗告瘁。居平勇於為義,鄉先輩嘗歷指其事,為詩誦之。
15
劉一照字天燭,號帶湖,天啟年間庠生。志行高卓,見義勇為。板閘鎮後山子諸湖,時多異漲,屢為民患。乃啟當事,築三城壩以障之。又開解阜洞,以時宣洩之。皆捐厚資,任勞勩,卒底於成。
16
沃士彥字蜚南,明崇禎庚午貢生。其先世以武功顯,至士彥,折節讀書,遂成名儒。凡經史子集、天官地志、醫卜種植之書,無不讀。尤邃於《三禮》,凡典物儀制,亹亹辨晰,悉有指歸。子起龍,字荀伯,副榜貢生;起鳳,字儀仲,恩貢生。所學皆深探淵微,不趨時徑,士林交稱之。
17
萬壽祺年少,崇禎庚午舉人。本籍徐州,因避邳、徐之亂,流寓山陽。初卜居於[菜]市橋西山子湖濱,晚年又結廬於清江之南村,名隰西草堂。常被僧服,自稱沙門慧壽,而飲酒食肉如故也。工詩文,善書畫,百工技藝,無不通曉。一時遺民故老過淮者,莫不枉道草堂,流連竟日。卒殯南村。
18
胡從中字師虞,明崇禎壬午舉人。為人內和外介。嘗避跡鄉里,不以仕進為榮。其詩磅薄縱橫有真氣,書法絕類蘇長公,長箋短扎遍滿人間,人皆寶而藏之。晚年築舍缽池山側,繞屋種楝,顏曰「楝居」,即以自號。年八十餘卒。
19
丁璋窯溝人。任順天府通判,精敏慈惠,士民仰戴。舊傳淮、大衛軍運漕抵通,多以缺額獲罪,縲系部獄,璋稔知轉輸艱苦,代為陳情,戶部奏准蘇豁,衛人感激,勒石樹坊,以彰其德。今尚有京兆坊遺蹟。
20
國朝
21
靳應升璧星,號茶坡,河北鎮人,順治戊子歲貢生。博學工文,尤長於詩。與同里張虞山、閆再彭日夕倡和,一時稱為「三詩人」。
22
朱文蔚字豹一,板閘人。由監生歷任山東膠州府通判,才猷敏達,府事有不決者,上憲輒委令剖斷。文蔚治理繁劇,實能佐本府所不逮。
23
劉宮字峻升。穎敏過人,於書無所不讀,而擇言尤雅,於古人精義所在,獨得指歸。為文別開生面,一洗濃溽之習,詩尤深細和雅。每一篇出,騷壇耆宿莫不避席傾倒。生三子,皆遵奉庭訓,以文章顯。長子廣,字豫庵。淹雅博洽,譽重儒林。早歲補增廣生員,屢試南宮未售,乃閉戶著書。暇則伸紙揮毫,臨摹右軍法帖。故詩字為一時之冠。季子庶,官至府同知。
24
高維巗字魯瞻,板閘人。敦尚節義,望重鄉評。歷仕青州府通判,著有賢聲。以子夢龍貴,貤封中憲大夫。
25
周憲字度千,號蓮漪,板閘人。康熙壬午舉人,丙戌進士。事親克孝。家貧,必潔甘旨以進。苦志下帷,工制舉義,鄉、會墨出,天下傳頌之。授廣東興寧縣知縣。歲大旱,精禋以禱,天立雨,開倉哺飢者,多所全活。境故多盜,廉得其魁,捕置之法,境內肅清。丁內艱歸,卒於家。
26
朱申板閘人。康熙甲子歲貢生,文名素著,屢躓南宮,時人多惜之。晚年閉戶授徒,手不釋卷。
27
程塏字爽林。弟嗣立,字風衣。其先世自歙遷淮,相繼遊安東庠。塏登乙酉賢書,嗣立由廩膳貢成均。皆好學,工詩文,嗣立尤精書畫。今烏沙河伏龍洞側有菰蒲曲,即其讀書別業,所稱曲江樓此處誤。《淮安府志》、《山陽縣志》均指曲江樓在蕭湖。處也。
28
何煥如板閘人,康熙辛卯舉人。天姿穎異,博洽淹通。有問難者,引經據史,答之如數家珍。公車屢上,終未成進士,惜哉。
29
何坦字履平,板閘人。康熙癸巳,由本籍河南中式舉人。姿乾英偉,志在四方。獲售後,不圖仕進,遨遊汧、渭之間,所過必有題詠。晚年歸里,與同輩飲酒賦詩,具有犖犖不羈之概。
30
高夢龍字荀伯,板閘人。青州別駕維岩長子。初任西安布政使司理問,內遷戶部員外,陞陝西鞏昌知府。到任後,裁冗役,興大利,除夙弊,清查各州縣,薪水皆自備。時西藏用兵,奉委押解軍餉數十萬,旋委解兵丁羊皮手套數十騾,又委解駱駝、馬數百匹。異域遐荒,風沙撲面,夢龍與胥牧共甘苦。故出藏三次,皆無錯誤。遞奉大將軍保奏軍功一等,陞涼莊道,又調臨洮、西寧諸處兵備道。丁內艱,服闕。補陝西驛鹽道,升西寧按察使,卒於官。弟履謙,字遵六,候選州同,亦以能文著。
31
劉庶字允眾,板閘鎮人。食餼順天,工詩字。充桐板館纂修《古今圖書集成》,議敘授直隸商州洛南知縣。清慎勤敏,案無滯牘。歷任八載,題升延安同知。緣缺改,借補直隸邠州,二載病歸。後補湖北施南府同知,調黃州府同知。歲餘卒於任。
32
朱于宣字惠方,號菘山,板閘鎮人。由教習授封邱知縣,捐俸資修學校,勸農課桑,期年大治。封邑地值昂貴,貧者棺骸至無厝所,乃置漏澤園數十畝於西門外,掩骼無算,民至今思之。又,前令未結命案十餘件,于宣虛懷廉察,悉得其實,百姓仰若神明。嗣升北河同知,署開封府事。
33
楊繼善字述齋,板閘人。由歲貢生任貴池縣訓導。文思敏銳,一題必成文數首,各出其奇。在任時,課士有方,仿經義治事規條,人慶得師焉。
34
田興助字九一,號耕者,板閘人。幼工詞翰,有神童之譽。緣家貧親老,乃棄儒,謀升斗,以資孝養。親歿,竭力營葬,家益困。顧性好施予,有以危亡告者,雖廚不舉火,亦解衣質物濟之。里有公事,必奮勉倡率。如遷建文昌閣,修理邵公橋、陳公新路,皆歷歷膾炙人口。生四子:孝思、弟怡、信敦、禮恭,督課甚嚴,雖一夕不稍縱。及弟怡成進士,為邑宰,則歲取祿俸之半為冬夏茶湯費。施濟之事,殆至老不衰云。
35
丁濰字密州,號鑑湖,河北鎮人。雍正壬子舉人,乾隆己未進士,授福建長汀縣。時值山水暴發,淹沒民田,饑饉在望。甫下車,即請於府,開兩倉,分日平糶賑濟。後府倉失日,饑民大嘩,復捐俸親詣安撫,民攀輿膜拜呼父母。於士林尤多保護,有脫縲紲而致青雲者。後坐沽名議去。去之日,士民泣送百里外,望舟遙拜者不絕。
36
丁淮字桐岩,號問渠,一字蘊劬,河北人。至性深醇,七齡失怙恃,縗麻哭踊,晝夜不輟聲。每時祭,伏泣不能起,聞者哀之。稍長,就外傅。歸侍兄,布席煮茗,相隨誦讀,依依不去。後兄析居,宅於菜市橋,間日必往省視。兄歿,諸侄勢日落,復遘水患,仍歸於淮。淮屋廬湫隘,乃掃室西數椽居之。於親族尤多惠澤,鄉人高其行,多感悟焉。生平邃於《史》、《漢》,數奇不遇,僅貢太學。子三人:玉衡、毓燦、毓琛,皆邑諸生。
37
田弟怡字仲吹,號篪谷,板閘鎮人。乾隆庚午舉人,辛未進士。幼穎慧。父以家貧棄儒,訓之特切。弟怡受命益自勵,為文出入古大家,抝折遒逸。授徒漣水,每歲時歸省,雖風雨不息也。生平持身狷介,登第後,足跡不至公庭。遇有里中義舉,則必率先首創。當事者欽其品望,往往造廬殷請,以重事煩董率,弟怡慨任不辭。後知山東清平縣事。到任後,平反大獄,一時服其廉明。清邑民怠於學,弟怡捐創義塾,弦歌之化,被於縣境。並著《訓士語》四則,啟發周至。在任八月,正擬成《治清十要》為上憲陳之。會聞訃,感傷致疾,出署,寓於義塾,未兩月而卒。
38
鄒士麟字仁圃,河北人。由宗人府供事任黃梅縣縣丞。吏治嫻習,佐理從容,而立身廉介,尤為上憲所嘉許。後署黃梅縣事,旋以疾歸。
39
楊澄源字秀涵,板閘人。以州同管理黃河南岸主簿。具倜儻才,承辦工程,不辭勞瘁。事竣,據實報銷,人稱廉介。惜未得展其大用。
40
楊基遠字立堂,板閘人。由吏員授宣化縣典史,小心供職。於囹圄中,上遵國法,下恤民情。而操守謹飭,尤微員中所不可多得者。
41
張迨字南州,板閘人。讀書十行並下,嗜古曠達,不屑為俗下文字。善飲,酒酣,輒放筆為詩,洋洋洒灑,數千言立就。時或據案高歌,自成格調。歷遊南北,所至多題詠,渾灝流轉,具不可羈勒之概。所著手跡甚多,半經水沒,又早卒未梓,今僅存一二,良可惜云。
42
王衛板閘鎮圬人也。為人輕財尚義,有昌黎所傳王承福之風。乾隆四十一年歲暮,卒業歸,於路獲遺金十餘兩,徘徊市上不去,眾異而詢之,亦不言。日暮,見有倉皇而來、持楮帛禱於市之土地祠者,詢得其情,出金還之。其人見其圬而貧也,義之,欲分金為謝,衛不顧而去。
43
釋如安字心怡。幼穎異,涉獵儒書,兼工鍾、王,善吟詠。弱冠,棄儒業,祝髮大悲庵,師古燈和尚,參禪理,究內典。已而,遠遊四方,禮名山,住少室,三十年還淮。郡守邵元哲更庵名為通源寺,刑部郎周三錫為建妙法堂。郡守宋祖舜、鄉人高登龍為置常住田,接僧眾。忽於新秋闢穀五旬,端坐示寂,葬於寺之東,以所著詩文《印心錄》藏於龕。
44
釋傳悟號雪莊,河北里人。幼事南安老人,詩畫與童求、柴村齊名。聞黃山之勝,因往遊焉,遍歷前後海。值雪大作七日,厚十餘尺,僵臥土神祠中,眾僧掃徑出之,得不死,因即其地剝木皮結棚以居。遠近聞而異之,爭致薪米,為構精舍,不處,終棲皮棚中,人因號為「皮棚和尚」。康熙中,召至京。終日酣睡,與人不交一言。諸貴臣往候,皆以睡辭。問其長,曰:「善睡。」眾皆嗤之。逾月,放還山。
45
道郭乾泗字羲一,河北人。豐神朗映,珊珊有仙骨。工詩畫,彈琴角弈,皆極精妙。尤善書,筆力得淳化神髓。時有李半仙者,異人也。百餘齡,步健如飛。郭師事之,深得玄解。時當事欲以其名上聞,乃亡去。後二十年返,住持於古火星廟中。年八十餘,無疾終。
46
按:淮安鈔關設自前明宣德四年,則是編所載,斷應自明始。而耳目所及,人數無多,未便再分門類,因只就其時代之先後而次第之。并附釋道,亦以備人物云爾。
47
列女附
48
丁氏丁儒女,金應試妻。嫁未期年,夫歿,翁姑令其改適,氏不從。以翁無餘子,廢簪珥為翁置妾袁氏。姑癖妬,氏嘗泣諫。及翁歿,得遺腹子應彩。姑亦歿,袁尚年少,能相與死守。所居河北,有大盜過其里,相戒曰:「毋驚賢母」。比部周某給匾旌之。
49
何氏本泗州人。父早死,母貧病無以自存。有北通州人,紿母求為介婦,母不知而許之。年十六,歸其家,尋徙居淮安之滿浦坊。誘以為娼,氏泣不從。越數日,留一賈人,逼之,氏不勝忿,仰天大泣,以刀自刎,血流滿地,其家悉避去。都憲張敷華按其人不得,以禮葬之。時天久旱,或言何氏冤未雪,郡守楊遜祭之,果大雨。後推官馬騤建祠,表墓額曰「貞烈」,著在祀典,每年清明致祭。墓在板閘新街通源寺西。乾隆三十九年,水壞民居,貞祠就圮。烈女頗著靈異。今徇僧人悅賢之請,重為脩建,詳載在《祠墓》。
50
謝氏謝雩女,孔椿妻。年十九適椿,明年椿卒,生遺腹子金。姻戚勸之嫁,遂自斷其髮。鹽賈杜言強娶之,遂投淮水死,屍逆水上行至烏沙河烈女祠前止焉,去椿墓不遠。時仲夏,逾旬,顏色如生。及金長,始白母冤,推官曹于汴立祠祀之,兼記以文。
51
徐氏農家女,質性純潔。年十九,歸大河衛軍申日進。三月,進以挽漕如京師,溺死於河。氏傳聞,即晝夜哀哭,數日粒米不入口。後有人自京師寄還其夫之衣,知為真死。私念幼且無子,守亦無望,乃竊衣夫之衣而襲以常服,投河死。時人聞之,無不酸鼻。時都憲滕公昭以「貞烈」聞而未下,郡侯楊昶載其事於郡志。學政莆田黃公如金,以表勵風俗為己任,都憲沁水李公瀚告之,以為與何烈女齊名,因並祀之,顏其額曰「雙烈」,推官馬騤為之記。祠二:一在府治東數十步,今廢;一在河北西里。詳《祠墓》。
52
趙氏高九萬妻。夫歿,年二十六歲,守節七十年卒。知縣徐恕贈「松節筠操」額。
53
楊氏張大經妻。夫歿,年二十八歲,柏舟自矢。翁姑年皆八十餘,氏承顏養志,甘旨不缺。撫遺腹子,嚴慈兼至,俾克成立。守節五十五年終。乾隆三年,旌表建坊板閘。
54
秦氏劉希友妻。夫歿,年二十九歲,守節五十三年。乾隆三年旌表。
55
張氏監生李睿妻。夫故,年二十九歲,守節四十五歲,壽七十三卒。乾隆四年旌表。
56
時氏邸士璵妻。夫歿,年二十九歲,守節二十八年。乾隆六年旌表,建坊河北。
57
朱氏周念祖妻。夫歿,年二十七歲,守節四十五年。乾隆七年旌表。
58
朱氏監生周延士妻。夫故,年二十六歲,守節撫孤。至乾隆十二年旌表,建坊板閘東街。
59
楊氏張是妻。夫歿,年三十歲,守節五十四年。乾隆十三年旌表,建坊河北。
60
陳氏陳大任女,丁泰妻。夫歿,年二十八歲,守節二十八年。乾隆十三年請旌,建坊板閘。
61
金氏毛天聲妻。夫歿,年二十四歲,撫子尚炯成立,複亡,以姪倫為嗣,苦節五十三年終。
62
侯氏儀鳳[移風]閘民劉龍妻。夫歿,年二十八歲,家貧守節,六十一歲病終。
63
齊氏許字費朝元,未嫁而元卒。氏聞,縗服赴喪次,不肯復歸。紡績奉孀姑,撫育嗣子,守貞十八年,乾隆五年病終。婢名才女,隨侍守貞不嫁,現今六十七歲。
64
王氏王邦賢女。雍正四年,許字席大朋,未婚而大朋病歿。氏聞訃哀號,矢志守貞,誓不他適。現今年七十二歲。
65
黃氏葉大本妻。刲股救姑,夫病,復刲股療之,晝夜辛勤,衣帶不解者三年。夫歿,年二十八歲。家貧撫孤,備嘗艱苦,守節四十五年終。
66
丁氏周叔士妻。夫故,年二十九歲。家貧,勉力撫孤,歷盡艱辛,卒俾成立。苦節三十餘年。蘇撫吳給匾旌表。
67
李氏周逵妻。夫歿,年二十六歲。撫孤成立,守節三十餘年。榷使給匾旌表。
68
何氏丁慎妻。夫歿,年十九年。哀痛不欲生,族人憐而保護之,伯氏守一嗣以次子芳,家貧,苦志守節三十九年終。
69
邸氏鄒玫妻。夫歿,年二十九歲。柏舟矢志,事孀姑以孝聞。遺孤彭,年方四歲,辛勤誨育,延師課讀入郡庠。守節三十餘年,壽六十四歲終。
70
金氏張長年妻。適張方逾歲,夫歿,遺腹子亦夭亡,氏哀痛欲絕,姑命以叔子光緒嗣之,守節四十餘年。
71
劉氏丁魯南妻。夫歿,年十九歲,苦節二十五年,病終。
72
張氏陳廷謙妻。夫歿,年二十九歲,苦節五十餘年病終。
73
康氏宿遷人,幼許字同邑蔡曰哲。乾隆十九年九月,氏年二十一歲,曰哲病亡,母、兄匿不與聞,蓋欲緩以解之也。未幾,侍婢語洩,不能隱,而氏轉若淡然處之,母、兄方以為慰。乃氏於十二月十四日得信,即於十五日夜作書貽其幼弟,叮嚀告誡,唯以母為念。即勉弟處,亦無非欲其孝順,與母爭光。前後幾及四百字,詞雖叢雜,情甚懇到,讀之者莫不淚涔涔下。而更以「我死也」三字作起結,心堅志決,投繯自盡。哀哉!其貞烈之操,業於乾隆二十一年題准建坊旌表矣。緣氏兄康泰及侄康靄俱充宿關算書,常赴淮輪辦公事,是以知之甚詳。因特附載之。
74
按:婦人從一之義,著於人心久矣。然或年少子幼,遽失所天。又複家貧親老,以煢煢一身,仔肩仰視俯畜之事,雖茹荼含蘗,備極人世所難堪,而卒能完名立節于艱難困苦之中,豈不偉哉!他若許字未嫁,甘心守節,以處子而克敦婦道,尤足多也。甚且變生意外,強暴侵凌,而義激於中,視死如飴,其烈更可嘉尚。故就所知而連類並列之。其非鄰近者,概不及也。
75
續纂人物
76
國朝
77
湯調鼎清河人。順治初進士,著《辨物志》。王士禎《香祖筆記》稱其議論多發人神智。
78
張養重號虞山,山陽人,國初逸民。晚自廣南歸,戴一椰子冠,又號冠椰道人。工詩,與王阮亭相倡和。《漁洋詩話》載其「南樓楚雨三更遠,春水吳江一夜增」之句。
79
汪枚字卜三,號梅峰,隱居缽池山,故又號缽山,山陽名諸生。賅洽淵雅,著有《古文選注》、《秦淮遊草》若干卷。後弟傑搜其詩文,補刻全集,名《缽山存稿》行世。有文載《藝文》。
80
朱申篤行嗜學,著有《扶雅堂文集》。以子惠方貴,贈五品。餘詳前志。
81
朱于宣官封邱令。封邑建祠,歲時祭祀。有《岱秀山房集》、《吟湘集》、《楚遊草》。餘詳前志。
82
吳玉搢山夫,山陽人。歲貢生,官鳳陽訓導。博學,精于考核。著有《別雅》、《金石存》、《山陽志遺》、《正字通正》諸書。
83
任棟聖謨,號稼民,山陽人。官奉賢訓導。學醇品正,究心史學。著有《見山堂集》、《度嶺日記》。
84
邊維祺頤公,晚號葦間居士,山陽諸生。工詩善畫,潑墨尤得元人三昧。按:維祺畫幅,又名壽民。
85
吳進揖堂,號瓞村,山陽諸生。工詩,有《一詠軒詩集》。以子准貴,贈如子官。
86
王永熙號小史,清河拔貢生。歷官知縣,有循聲。工詩。
87
薛懷號竹居,桃源諸生。移居山陽,舉嘉慶丙辰科孝廉方正。恬淡古樸,鄉黨推焉。善書畫,得其舅邊葦間真傳。
88
楊鈵字品川,本鎮人。材具素優長。板閘鎮向有山子湖,在關署後,缽池山南。上承清江浦,下至窯溝,廣袤數十里,與邱家湖一水相通,以新路為界,乃淮安福地、板閘勝景也。詎乾隆甲午歲,黃河老壩口漫工,兩湖淤成平陸,地勢高仰,而板閘一坊轉致卑窪,形如釜底。每值夏秋,陰雨連綿。東園一帶房屋,咸在泥澇中,居民苦不勝言。前監督伊,挑挖引渠,宣洩積水,由劉家窯歸入鹽河。但所挑形勢,未合機宜,不能順軌而下。兼之新淤沙土,旋疏旋墊,厥事罔功。監督征蒞任後,物色能事者,適鈵自南河遊幕歸,即延請佑辦新淤。鈵相度形勢,自百子堂起,至劉家窯止,挑挖洩水河一道,計長一千零九十丈,導引清江下注之水安流而東,使無積澇之患;又自魁星樓外觀音庵起,挑挖支河一道,導引東園一帶積水,匯入泄水正河,歸鹽河入海。兩河俱挑口寬五丈,底寬二丈,深一丈。并將劉家窯前所造石洞,改建石閘一座,以資啟閉。又恐兩崖河土易于坍塌,復將兩河通身坡崖,潑水夯硪,一律堅實。於今十數年,河水深通,毫無壅滯。不但民人免於泥澇,抑且為搬運柴米之通津,來往行人之捷徑。其裝載各小船,窮民賴以資生者,更不可勝記。此皆鈵熟諳河務,辦理得法所致。民人勒碑稱頌,至今不衰。
89
朱善正字健中,號瀚堂,本鎮歲貢生。績學能文,為讀書端靜之士。
90
列女條附
91
康氏未嫁,[夫]蔡曰哲亡,遺弟書四百字,中有「恨我不能寫字,一心苦,寫不出來」語。前志未載此語,今補之。,讀之酸鼻。已請旌,誄詩成冊。餘詳前志。
92
范氏宿遷人。許字同里唐大試,未嫁。大試亡,聞信自縊死。
93
張氏宿遷人。許字同邑監生李繼昌,年二十二歲,未嫁。繼昌亡,聞信自縊死。
94
周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施士彪妻,年二十七歲,夫死,無子,守節四十餘年,年六十九歲終。承重侄孫施廣葬之于淮安窯溝之西來庵側。
95
蔣氏淮陰田期聖妻。歸田十二年而田亡。夫死之明日,自縊而殉,留絕命詞一首,其詞曰:「一紀夫亡實可傷,無兒膝下嘆茫茫。不如死向黃泉去,風露同餐案舉長」。
96
李氏淮北西里人。許字葛廷弼,未娶。弼死,女二十 四歲過門守節。不二年,廷弼父又死,氏以毀卒。貞而且孝,可謂賢矣!
97
許氏山陽縣人,朱善達繼室。結縭四月,朱亡,無子,年二十五歲守節。事舅姑以孝謹,撫嗣子以有成。迄今三十年。
98
程氏清河縣人,太學生程振庠女。年十八歲,歸太學生范依和,十年而寡。子鍠、鈞並幼,家貧,以紡績佐讀,二子次第掇芹。又恤愛周親,典質不吝。守節三十九年,六十七歲終。
99
胡氏山陽人,庠生胡璠女。適癢生范鍠,年二十一歲而寡。事孀姑,撫孤女,迄今三十年。
100
楊氏山陽人。郡庠生楊繩僖女,劉景堅妻。二十六歲守節撫孤,年八十四歲。前漕督瑚寶旌以「瑤池冰雪」匾額。
101
楊氏山陽人。生員鮑啟澍母。二十五歲守節教子,現年七十二歲。
102
李氏本鎮人朱善上妻,年二十四歲守節。維時上無舅姑,門無伯叔,撫七齡遺孤織絍糊口。乃[及]孤甫成立,複先亡,昊天不吊,何乃如是悲哉!
103
馬氏山陽人。郡庠生馬源清次女,王裕剛妻。年二十九歲守節撫孤女,現年六十五歲。
104
王氏山陽人。王裕剛女,劉鸞翥妻。年十九歲守節,奉姑孝。姑亡,偶遇非禮,義不忍辱,歸依母氏。親族稱為苦節之貞,現年四十四歲。
105
劉氏清河人。生員儀胞姐。字本邑監生沈奎官,未婚沈亡,氏過門守節,撫遺孤,備嘗辛苦,後積勞以瘵終。
106
蕭氏清河人。廩膳生萬鏞母,故儒童家駿妻也。年十七歸家駿。未二年而家駿亡,鏞甫六月,翁猶在堂,以婦代子,以母兼父,集蓼茹荼,仰事俯育,二十九年于茲矣。鏞知讀書成名,他日報母,當不唯循例請旌已也。
107
周氏本鎮人。許厚誠繼室。歸二年夫亡,撫嗣子成立,守節今三十年。
108
周氏本鎮人。陳光裕母。十六歲夫故,光裕尚在腹,守節于今四十年。嘉慶五年旌表。
109
朱氏清河人。嚴元亮妻。年三十夫亡,子巖、嶷俱幼,撫之以成。性慈厚,從孫保泰,邑廩生也,三月失恃,氏力[撫]之,保泰至今德焉。守節二十五年終。
110
陳氏清河人。李應梅妻。二十六歲夫歿,子從六齡,氏矢志靡他,忽家人迫之嫁,氏詣應梅墓泣誓以死,淚盡血出,乃知節終不可奪也。後從中道亡,遺四雛,氏復撫之成,槃根錯節,鄉人韙之。年八十九而終。
111
李氏清河人。字本邑儒童陳頤年。氏年二十一而婿亡,聞訃欲殉,家人守之不獲。已,往弔焉,矢節事姑,備嘗艱苦。值姑病篤,刲股以療,無有知之者。鄉里稱賢女,宜也。現年五十五歲。
112
滕氏清河人。王文恪公裔孫士鋐妻。年二十六,士鋐卒於山東幕,子淮、溥俱幼,翁姑並垂白,氏不敢死,以十指供俯仰,歷節三十九年。嘉慶辛酉科拔貢生雲棟,其家孫也。
113
程氏清河儒童李錚妻。年十五適錚,六載夫亡,氏將殉,翁姑諭之曰:「婦有遺腹,烏可死!」氏乃循循奉堂上。娩一女,適同邑拔貢生王云棟嗣子大琛,更資之以立。現年五十八歲。
114
李氏清河儒童祁斐妻。年二十六,斐歿,遺孤兩月。氏奉衰姑,撫弱息,苦節閱五十年而終。
115
朱氏清河人。國學生談瑛妻,年十五歸瑛。二載瑛歿,遺子吉成甫半齡。公姑叩其志,氏曰:「願撫孤」。詎吉成三歲殤,氏終守節四十五年。
116
範氏清河人。談瑛嗣子國學生綸之妻也。年二十七綸亡,遺孤相繼殤。孀姑問其志,氏曰:「願如姑志。」遂相依而守焉。現年七十七歲。
URN: ctp:ws135483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