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二

《卷二》[View] [Edit] [History]

1
2
《鄭氏譜》曰:王者,周東都王城畿內方六百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貢》豫州太華、外方之間,北得河陽,漸冀州之南。始,武王作邑於鎬京,謂之宗周,是為西都。周公攝政,五年,成王在豐,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既成,謂之王城,是為東都,今河南是也。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成周,今洛陽是也。成王居洛邑,遷殷頑民於成周,復還歸處西都。至於夷、厲,政教尤衰。十一世幽王嬖褒姒,生伯服,廢申后,太子宜咎奔申。申侯與犬戎攻宗周,殺幽王於戲。《史記》:驪山下。晉文侯、鄭武公迎宜咎于申而立之,是為平王。以亂,故徙居東都王城。於是王室之尊與諸侯無異,其詩不能復雅,故貶之,謂之王國之變風。  《鄭志》:張逸問:平王微弱,其詩不能復雅。厲王流於彘,幽王滅於戲,在雅何?答曰:幽、厲無道,酷虐於民,以強暴至於流滅,豈如平王微弱,政在諸侯,威令不加於百姓乎?泰山孫氏曰:《詩》自《黍離》而降,《書》自「文侯之命」而絕,《春秋》自隱公而始。  《括地志》:王城一名河南城,本郟鄏,周公新築,在河南縣北九里苑內東北隅。自平王以下十二王,皆都此城。至敬王,乃遷都成周。故城在洛陽縣東北二十六里,周公所築。赧王又居王城。《左傳》:桓七年,王遷盟向民于郟。襄二十四年,齊人城郟。郟,王城。  朱氏曰:王,謂周東都洛邑王城。《書》: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洛食。孔氏曰:今河南城也。王室卑,與諸侯無異,故其詩不為雅而為風;然王號未替也,故不曰周而曰王。其地則今河南府及懷孟等州是也。  唐氏曰:二《南》之風也,商微而周之興也;《王》之風也,周降而詩之將亡也。  呂氏曰:成周乃東都總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陽,成周之下都也。平王東遷之後,所謂西周者,豐鎬也;所謂東周者,東都也。威烈王之後,所謂西周者,河南也;所謂東周者,洛陽也。考王以王城故地封其弟桓公。  《補傳》曰:周之始盛也,文王位止西伯,未嘗稱王,而二《南》之化被于天下。周之既衰也,平王以後雖為天子,而《王風》之詩僅同列國。此二《南》與《王風》名同為風,實則不同也。風之名既同於列國,而加以王之一字,所以尊周,亦所以愧周與?孔子於魯,《春秋》書王之意一也。服虔云:尊之猶稱王,猶《春秋》之王,人稱王而列於諸侯之上。 戴氏曰:東遷之後,降而為風,自季札觀樂已然,非聖人降之也。 吳氏曰:王,謂王城之地,王人、王號說皆非。  《地理志》:周地,今之河南雒陽、穀城、平陰、偃師、鞏、緱氏,是其分也。昔周公營雒邑,以為在于土中,諸侯蕃屏四方,故立京師。至平王東居雒邑,其後五伯更帥諸侯以尊王室,故周於三代最為長久,八百餘年。襄王以河內賜晉文公,又為諸侯所侵,故其分墜小。林氏曰:季子觀樂,曰「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思者,先王之澤也;不懼者,先王之教也。 夾漈鄭氏曰:《七月》者,西周之風;《黍離》者,東周之風。
3
宗周
4
鎬京也。《書·多方》:王來自奄,至于宗周。《周官》:歸于宗周。《穆天子傳》:入于宗周。  陳氏曰:長安縣昆明池北有鎬陂。  《說文》:鎬,武王所都,在長安西上林苑中。  《地理志》:初,雒邑與宗周通封畿,東西長而南北短,短長相覆為千里。顏氏注:宗周,鎬京也,方八百里,為方百里者六十四;雒邑,成周也,方六百里,為方百里者三十六。二都得百里者百,方千里也,故《詩》曰「邦畿千里」。 《韓詩》:《黍離》,伯封作也。  孔氏曰:《正月》云「赫赫宗周」,謂鎬京也。後平王居洛邑,亦謂洛邑為宗周。《祭統》云「即宮于宗周」,謂洛邑也。  呂氏曰:王者定都,天下之所宗也。東遷之後,定都于洛,則洛亦謂之宗周。衛孔悝之鼎銘曰:即宮于宗周。是時鎬已封秦,宗周蓋指洛也。然則宗周初無定名,隨王者所都而名耳。張氏曰:《黍離》閔宗周,《蕩》傷周室,皆甚於刺者也。
5
6
《鄭語·史伯》曰:當成周者,南有申、呂。  《周語·富辰》曰:齊、許、申、呂由大姜。四國皆姜姓四嶽之後。  《地理志》:南陽郡宛縣,故申伯國。《括地志》:故申城在鄧州南陽縣北三十里。 朱氏曰:申,姜姓之國,平王之母家也,在今鄧州信陽軍之境。平王以申國近楚,數被侵伐,遣畿內之民戍之。 孔氏曰:宣王時,申伯以王舅改封於謝。宛縣者,謂宣王改封之後,以前不知其地。 申在陳、鄭之南,後竟為楚所滅。 林氏曰:周平受國,於賊而不能討,故諸侯強而莫能制。 呂氏曰:平王戍申,與晉平公城杞相類。
7
8
《書·呂刑》孔氏注:呂侯後為甫侯,故或稱甫刑。《唐世系表》:宣王世改呂為甫。朱氏曰:甫即呂也,亦姜姓。呂刑《禮記》作「甫刑」,當時蓋以申故而并戍之。  徐廣曰:呂在宛縣。《左傳》:楚子重請取於申、呂以為賞田,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呂所以邑也,是以為賦,以御北方。若取之,是無申、呂也,晉、鄭必至于漢。」《史記》:呂尚先祖為四嶽,佐禹治水有功,虞夏之際,受封於呂。《列女傳》:太姜有呂氏之女。  《水經注》:宛西呂城,四嶽受封於呂。《括地志》:故呂城在鄧州南陽縣西四十里。《呂氏春秋》:呂在宛縣西,伯夷主四嶽之祀,佐禹有功,氏曰「有呂」,或為甫。《郡國志》:汝南新蔡有大呂亭,故呂侯國。《輿地廣記》:蔡州新蔡縣,古呂國。今以《左傳》考之,楚有申、呂,時新蔡屬蔡,非楚邑,當以在宛縣為正。
9
許見前
10
孔氏曰:言甫、許者,以其俱為姜姓,其實不戍甫、許也。六國時,秦、趙同為嬴姓,《史記》、《漢書》多謂秦為趙,亦此類。
11
12
曹氏曰:留本邑名,其大夫以為氏。
13
14
《鄭氏譜》曰:初,宣王封母弟友於宗周畿內咸林之地,是為鄭桓公,今京兆鄭縣是其都也。又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眾與東土之人,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餘懼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濟、洛、河、潁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為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皆有驕侈怠慢之心,加以貪冒,君若以周難之故,寄孥與賄,不敢不許,是驕而貪,必將背君。君以成周之眾,奉辭罰罪,無不克矣。若克二邑,鄢、蔽、補、丹、依、疇、歷、華,孔氏曰:八國皆在泗水之間。韋昭曰:八邑。君之土也。修典刑以守之,惟是可以少固。桓公悅其言,從之。後三年,幽王為犬戎所殺,桓公死之,其子武公與晉文侯定平王於東都王城。卒取史伯所云十邑之地,右洛左濟,前莘後河,食溱、洧焉。今河南新鄭是也。鄭《發墨守》云:武公遷居東周畿內。武公又作卿士,國人宜之,鄭之變風又作。  《地理志》:鄭國,今河南之新鄭,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虛也。及成皋、滎陽,潁川之崇高、陽城,皆鄭分也。土狹而險,山居谷汲,男女亟聚會,故其俗淫。《鄭詩》曰:「出其東門,有女如雲。」又曰:「溱與洧方灌灌兮,士與女方秉菅兮。」「恂盱且樂,惟士與女,伊其相謔。」此其風也。吳札聞鄭之歌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自武公後二十三世,為韓所滅。  《通鑒外紀》:宣王二十二年,封季弟友於鄭都咸林。  《括地志》:鄭故城在華州鄭縣西北三里,桓公友之邑,秦縣之。武公十一年初縣鄭。  朱氏曰:新鄭,今之鄭州。  《水經注》:《竹書紀年》晉文侯二年,王子多父伐鄶,克之,乃居鄭父之丘,名之曰鄭,是為桓公。《帝王世紀》云:或言縣故有熊氏之墟,黃帝所都也。孔氏曰:《鄭世家》:「虢、鄶果獻十邑,竟國之。」則桓公自取十邑,見「史伯為桓公謀」。故傅會為此說。 服虔云:鄭,東鄭,古鄶國之地。是鄭雖取其地,不居其都。僖三十三年《左傳》稱文夫人葬公子瑕於鄶城之下,服虔云:鄶,故鄶國之墟。杜預云:鄶國在滎陽密縣東北,新鄭在滎陽宛陵縣西南,是鄭非鄶都,故別有鄶城也。  《郡縣志》:鄭州新鄭縣,鄭武公之國都。韓滅鄭,自平陽徙都之。《戰國策》:韓之取鄭,從成皋始。 林氏曰:春秋戰爭之多者莫如鄭,戰國戰爭之多者莫如韓。秦、漢之間,天下有變,必於滎陽、成皋之間決勝負。  朱氏曰:鄭聲之淫,有甚於衛,故夫子論為邦,獨以鄭聲為戒,而不及衛。《周禮疏》曰:《鄭詩》說婦人者九篇。  吳氏曰:《齊詩》刺哀襄,而季札觀樂,乃曰「泱泱乎,大風也哉」;《鄭》美武公父子,而札乃曰「其細已甚」。曰大曰細,自其土地風氣之發於音聲者言之,而非繫乎辭也。班孟堅曰:民性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繫水土之風氣。故劉夢得論八音與政通,以三光五嶽之氣為言,固有見於此。
15
祭仲
16
《括地志》:故祭城在鄭州管城縣東北十五里,鄭大夫祭仲邑。《水經注》:長垣縣有祭城,祭仲之邑。 長垣今屬開封府。
17
18
《括地志》:京縣故城在鄭州滎陽縣東南二十里,鄭之京邑。《穀梁傳》:襄十一年,同盟于京城北。 《地理志》:河南郡京縣,即共叔段所居。 曹氏曰:滎陽,故東虢國也,有京水、索水。楚、漢戰於京、索之間,即其地也。京邑在滎陽縣東敖倉,鴻溝在縣西,官渡在中牟,皆古戰爭處。 《左傳》:鄭京、櫟實殺曼伯。注云:厲公得櫟,又并京。 《郡縣志》:京水出滎陽縣南平地。  《楚語》范無宇曰:「國為大城,未有利者。叔段以京患莊公,鄭幾不封。」
19
清 彭 消 軸 河上
20
《郡國志》:河南中牟縣有清口水。  《水經注》:清池水,出清陽亭西南平地,東北流逕清陽亭南,東流即故清人城也。《詩》「清人在彭」,彭為高克邑。杜預《春秋釋地》云中牟縣西有清陽亭是也。清水又屈而北流,至清口澤。中牟今屬開封府。  鄭氏曰:清者,高克所帥眾之邑。  毛氏曰:彭,衛之河上,鄭之郊也。消、軸,河上地。  孔氏曰:禦狄於境,在鄭、衛境上。翱翔河上,是營軍近河,而衛境亦至河南。彭、消、軸,皆河上之地。蓋久不得歸,師有遷移,三地亦不相遠。
21
溱 洧
22
陳氏曰:鄭國在溱、洧二水之間。  《說文》引《詩》「潧與洧」:潧水出鄭國,溱水,出桂陽臨武入匯,當以潧為正。洧水出潁川陽城山,東南入潁。陽城省,入河南府登封縣。  《郡縣志》:溱水源出鄭州新鄭縣西北三十里平地,洧水縣西北二十里。  《水經》洧水出河南密縣西南馬領山,密縣今屬鄭州。《地理志》:出陽城縣陽城山。又東過新鄭縣南,潧水從西北來注之。《注》:洧水東逕新鄭故城中。襄元年,晉伐鄭,敗其徒兵於洧上。又東為洧淵水,龍鬥於時門之外。洧淵,則此潭也。洧水又東與黃水合。《經》謂潧水,非也。又東過習陽城西,折入于潁。《地理志》:洧水東南至長平入潁。長平省,入陳州西華縣。  《鄭語》:主芣騩而食溱洧。《地理志》:密縣有大騩山。  《韓詩》:溱與洧,方洹洹兮。《傳》云:三月桃華水下之時,執蘭拂除。薛君注: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秉蘭草祓除不祥。《十道志》曰:鄭俗以三月合於溱、洧之上,以自祓除。 《括地志》:洧水在新鄭縣北三里古新鄭城,南與溱水合。  孟氏曰:子產以其乘輿濟人於溱洧。
23
東門
24
《左傳·隱四年》:宋、陳、蔡、衛伐鄭,圍其東門。朱氏曰:城東門也。
25
學校
26
曹氏曰:校本夏之學名,鄭亦以名學,故鄭人游鄉校以議執政。
27
28
《鄭氏譜》曰:齊者,古少皞之世,爽鳩氏司宼也之墟。周武王伐紂,封太師呂望於齊,是謂齊太公。地方百里,都營丘。周公致太平,敷定九畿,復夏禹之舊制。成王用周公之法,制廣大邦國之境,而齊受上公之地,更方五百里。其封域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於穆陵,沂州沂水縣北有穆陵山。北至于無棣。滄州無棣縣南無棣溝。在《禹貢》青州岱山之陰,濰淄之野。其子丁公嗣位於王官。後五世,哀公政衰,荒淫怠慢,紀侯譖之於周懿王,使烹焉。齊之變風始作。  《地理志》:《齊詩》曰「子之營兮,遭我乎嶩之間兮」,又曰「俟我於著乎而」,此亦其舒緩之體也。吳札聞齊之歌曰:「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太公乎?國未可量也。」古有分土無分民,太公以齊地負海舄鹵,少五穀而人民寡,乃勸以女功之業,通魚鹽之利,而人物輻湊。後十四世,桓公用管仲,設輕重以富國,合諸侯成伯功,身在陪臣而取三歸,故其俗彌侈。其後二十九世,為彊臣田和所滅。臨淄,海岱之間一都會也,其中具五民云。  太史公曰:吾適齊,自泰山屬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闊達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聖,建國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為諸侯會盟,稱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國之風也!  朱氏曰:今青、齊、淄、濰、德、棣等州,是其地也。《世家》云:胡公徙都薄姑,獻公徙治臨淄。《括地志》:青州博昌縣東北六十里薄姑城,天齊池在青州臨淄縣東南十五里。《封禪書》云:齊所以為齊者,以天齊。  《地理志》:成王滅蒲姑以封師尚父。注:武王封太公於齊,初未得爽鳩之地,成王以益之也。 《左傳》:晏子曰昔爽鳩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 《水經注》:薄姑故城,在臨淄縣西北五十里,近濟水。齊郡臨淄縣,師尚父所封。即營丘也,今青州西北四十里。 《樂記》:齊者,三代之遺聲也,齊人識之,故謂之齊。
29
30
《地理志》:臨淄名營丘。《齊詩》曰:「子之營兮。」注:《毛詩》作「還」,《齊詩》作「營」。《水經注》:臨淄城中有丘,淄水出其前,經其左,故有營丘之名。孔氏曰:水所營繞。《釋丘》云:水出其左,營丘。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乃東,以丘臨水,謂之臨淄,與營丘一地。  《括地志》:營丘,在臨淄北百步外城中。  《爾雅》:齊曰營州。《疏》:《博物志》云營與青同海,東有青丘,齊有營丘。曹氏曰:說者以茂也、呂也皆地名。
31
32
《地理志》作「嶩」,注:山名,字或作峱,亦作巙,乃高反。《水經注》作「猺」。相逢於嶩山也。董氏曰:皆山名,在齊之郊。 《說文》:峱山在齊。 集注本作「嶩」。
33
34
《地理志》:俟我於著乎而?注:著,地名,濟南郡著縣。  《水經》:漯水東北逕著縣故城南。
35
南山
36
朱氏曰:齊南山也。
37
魯道
38
《水經注》:汶水南逕鉅平縣故城東,鉅平省,入兗州博城,今集慶府奉符縣。
39
西南流,城東有魯道。《詩》所謂「魯道有蕩」。今汶上夾水有文姜臺。汶水西南流,《詩》云「汶水滔滔」。
40
汶水
41
《淮南·地形訓》:汶出弗其,流合於濟。注:弗其山,在北海朱虛縣東。 《禹貢》:浮于汶,達于濟。  曹氏曰:汶水,許氏以為出琅邪朱虛縣東泰山,《括地志》:朱虛故城在青州臨朐縣東。東至安丘入濰;今密州安丘縣。桑欽以為出泰山萊蕪縣原山,《郡縣志》:兗州乾封縣東北。 《括地志》:淄州淄川縣東南七十里原山。西南入濟。蔡氏曰:在今鄆州中都縣。 《括地志》:東至青州博昌。班孟堅兩存其說。閔子騫曰:「吾必在汶上矣。」說者主桑欽義,以為汶在齊南魯北。在汶上者,欲北如齊也。董氏曰:出萊蕪者,今須城之汶是也;出朱虛者,今濰之東南有大汶、小汶是也。 《郡縣志》:汶陽城,在兗州龔丘縣東北五十四里,汶陽之田謂此。 孔氏曰:汶水之北,尚是魯地。 曾氏曰:汶水有二出,萊蕪縣原山入濟者,徐州之汶也;出朱虛泰山北又東北入濰者,青州之汶也。朱氏曰:在齊南魯北二國之境。
42
43
《鄭氏譜》曰: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昔舜耕於歷山,陶於河濱。禹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此一帝一王儉約之化,於時猶存。孔氏曰:舜都蒲阪,禹都平陽或安邑,魏皆近之。及今魏君,嗇且褊急,不務廣修德於民,教以義方。其與秦、晉鄰國,日見侵削,國人憂之。當周平、桓之世,魏之變風始作。孔氏曰:西接於秦,北鄰於晉。桓四年,秦師圍魏。終為晉所滅。  《地理志》曰:魏國亦姬姓也,在晉之南河曲,服虔曰:魏在晉之蒲阪。故《詩》曰「彼汾一曲」,「置諸河之側」。吳札聞魏之歌曰:「美哉渢渢乎!以德輔此,則明主也。」晉獻公滅魏。河東郡河北縣,《詩》魏國。《郡縣志》:魏城在陝州芮城縣北五里。《輿地廣記》:河中府永樂縣,古魏國,漢為河北縣,唐分芮城置永樂。  蘇氏曰:魏地入晉久矣,其詩疑皆為晉而作,故列於《唐風》之前,猶《邶》、《墉》之於《衛》也。朱氏曰:公行、公路、公族,皆晉官,疑實《晉詩》。 恐魏亦嘗有此官,魏分河中府解州即其地。 《郡縣志》:河中府,春秋時為魏地。
44
汾沮洳
45
《地理志》:汾水出太原郡汾陽縣北山,《水經》:出汾縣北管涔山。 《括地志》:出嵐州靜樂縣北管涔山,今屬憲州。 《山海經》:管涔之山,汾水出焉。 《說文》:出晉陽山。西南至汾陰入河。今河中府榮河縣。《郡縣志》:汾水北去寶鼎縣二十五里。  蘇氏曰:汾水出於晉,其流及魏。  朱氏曰:沮洳,水浸處下涇之地。一曲,謂水曲流處。《山海經》「沮洳之山」,郭氏注引《詩》「彼汾沮洳」。  《水經》:汾水,西至汾陰縣北,西入于河。入河之處,即魏之舊國。
46
十畝之間
47
《水經注》:故魏國城南、西二面,並去大河,可二十餘里,北去首山十餘里,處河山之間,土地迫隘,故《魏風》著《十畝》之詩。  朱氏曰:十畝之間,郊外所受場圃之地;十畝之外,鄰圃也。
48
河之乾
49
《水經》:河水東過河北縣南,又東,永樂澗水注之。《注》云:水北出于薄山,南流逕河北縣故城西,故魏國也。永樂溪水又南,入于河。晉獻公滅魏後,乃縣之在河之北,故曰河北縣。 薄山即襄山,在潼關北十餘里。 《郡縣志》:河水經永樂縣南二里。 董氏曰:河濁,而在岸之乾、之側、之漘者,清也。
50
51
《鄭氏譜》曰:唐者,帝堯舊都之地,今曰太原晉陽,是堯始居此,後乃遷河東平陽。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堯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晉水,至子燮改為晉侯。其封域在《禹貢》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至曾孫成侯,南徙居曲沃,近平陽焉。昔堯之末,洪水九年,下民其咨,萬國不粒。於時殺禮以救艱厄,其流乃被於今。當周公、召公共和之時,成侯曾孫僖侯甚嗇愛物,儉不中禮,國人閔之,唐之變風始作。其孫穆侯又徙於絳云。  《地理志》:河東土地平易,有鹽鐵之饒,本唐堯所居,《詩·風》唐、魏之國也。其民有先王遺教,君子深思,小人儉陋,故《唐詩·蟋蟀》、《山樞》、《葛生》之篇曰:「今我不樂,日月其邁」,「宛其死矣,它人是媮」,「百歲之後,歸于其居」,皆思奢儉之中,念死生之慮。吳札聞唐之歌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文公後十六世,為韓、魏、趙所滅,三家皆自立為諸侯,是為三晉。太原郡晉陽縣,故《詩》唐國,龍山在西北,晉水所出,東入汾。臣瓉曰:唐,今河東永安是也,去晉四百里。又云:堯居唐,東於彘十里,順帝改彘曰永安。則瓉以唐國為永安。 皇甫謐云:堯始封於唐,今中山唐縣是也。後徙晉陽。及為天子,都平陽,於《詩》為唐國。則唐國為平陽。此二說,《詩》之唐國不在晉陽。 顏師古以瓉說為是。 曹氏曰:意唐叔受封之始,實在永安。至子燮徙居晉水之陽,後人遂以晉陽為唐之故國歟。  《左傳》:唐叔命以唐誥而封於夏虛。注:大夏,今晉陽。 《晉世家》: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 孔氏曰:禹都平陽,或於安邑,或於晉陽。夏都亦在晉境,故云夏墟。 《括地志》: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里,即堯裔子所封。  朱氏曰:唐叔所封,在今太原府。呂氏曰:晉陽,漢太原郡所治,隋以古晉陽為太原縣。太平興國四年,徙州治陽曲而空其故城。《世本》云居鄂。《括地志》:故鄂城在慈州昌寧縣二里。  《水經》:汾水過晉陽縣東,晉水從縣南東流注之。晉水出縣西懸甕山。  《括地志》:故唐城在并州晉陽縣北二里。堯築也。《國都城記》:燮父徙居晉水傍,唐城即燮父初徙之處。  《諸侯譜》云:晉穆侯遷都於絳,孝侯改絳為翼,故翼城一名故絳,在絳州翼城縣東南十五里。 《左傳》注:翼,晉舊都,在絳邑縣東。獻公又命曰絳,景公遷新田。今絳州絳縣。  《晉語》:景、霍以為城,汾、河、涑、澮以為淵,戎狄之民實環之。朱氏曰:其詩不謂之晉而謂之唐,蓋仍其始封之舊號。 《補傳》曰:魏,舜、禹之故都;晉,堯之故都,在雍、冀之間。三聖人皆有儉德遺風,百世未泯。
52
沃 鵠
53
毛氏曰:沃,曲沃。孔氏曰:在河東聞喜縣,聞喜今屬解州。 成侯徙居曲沃,則為晉都,至昭公分曲沃,封桓叔,則昭公已前已徙絳矣。然則穆侯以後,晉常鄙絳。《序》言沃,則既封之後,謂之沃國。鵠,曲沃邑。孔氏曰:其都在曲沃,其傍更有邑。  《水經注》:左邑故城,故曲沃。《傳》曰:下國即新城也,漢武以為聞喜縣。涑水自城西注,水流急浚,故詩人以為激揚之水。  曹氏曰:自桓叔初封曲沃,至武公滅晉,凡六十七歲。《竹書紀年》:莊伯十二年,翼侯焚曲沃之禾。 林氏曰:曲沃之民知有曲沃,不知有宗國。
54
首陽
55
朱氏曰:首山之南也。  孔氏曰:首陽之山,河東蒲阪縣南。馬融曰:華山之北,河曲之中。《左傳》:趙宣子田于首山。 《晉志》:蒲阪有雷首山,夷齊居其陽。蒲阪,舜都也。 石曼卿詩云:恥生湯武干戈日,寧死唐虞揖遜區。  《水經注》:雷首山,一名中條山。臨大河北,去蒲阪三十里。《郡縣志》:在河中府河東縣南十五里。  《輿地廣記》:在永樂縣北三十里。山南曰首陽。河東縣本漢蒲阪縣地,伯夷墓在縣南三十五里雷首山南。
56
57
《鄭氏譜》曰:秦者,隴西谷名,於《禹貢》近雍州鳥鼠之山。堯時有伯翳者,伯益。實皋陶之子,佐禹治水。《列女傳》:皋子五歲而佐禹。 中侯苗興云:皋陶之苗為秦。水土既平,舜命作虞官,掌上下草木鳥獸,賜姓曰嬴。歷夏、商興衰,亦世有人焉。周孝王使其末孫非子養馬於汧、渭之間。孝王為伯翳能知禽獸之言,子孫不絕,故封非子為附庸,邑之於秦谷。至曾孫秦仲,宣王又命作大夫,始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國人美之,秦之變風始作。《鄭語》:史伯曰:秦仲,嬴之俊也,其將興乎?秦仲之孫襄公,平王之初興兵討西戎以救周。平王東遷王城,乃以岐、豐之地賜之,始列為諸侯。遂橫有周西都宗周畿內八百里之地。其封域東至迤山,孔氏:迤,謂靡迤。《禹貢》無迤山。在荊岐終南敦物之野。至玄孫德公又徙於雍云。《地理志》:扶風雍縣。  《地理志》:非子邑于秦,今隴西秦亭、秦谷是也。  《括地志》:秦州清水縣,本名秦。《十三州志》云:秦亭、秦谷。《通典》:秦州,古西戎之地,秦始封之邑。《輿地廣記》:秦州隴城縣有秦谷。《史記》:莊公伐西戎,破之,周宣王予大駱犬丘,為西垂大夫。《括地志》:秦州上邽縣西南九十里是也。《世紀》:襄公徙汧,故城在隴州汧源縣南三里。文公還居非子舊墟犬丘,在汧、渭之間,即槐里是也,在京兆府興平縣東南十里。寧公徙平陽,故城在鳳翔府岐山縣西四十六里,有平陽聚。德公居雍,故城在鳳翔府天興縣南七里。獻公徙櫟陽,在京兆府櫟陽縣東北。孝公徙咸陽,故城在咸陽縣東十五里。 《水經注》:秦川有故亭,秦仲所封。  孔氏曰:德公之後常居雍,季札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服虔云:與諸夏同風。杜預云:秦本在西戎汧、隴之西,秦仲始有車馬、禮樂,去戎狄之音而有諸夏之聲。  《地理志》:天水、隴西,山多林木,民以板為室屋。及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故《秦詩》曰「在其板屋」,又曰「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及《車轔》、《四臷》、《小戎》之篇,皆言車馬田狩之事。漢興,六郡良家子選給羽林、期門,以材力為官,名將多出焉。穆公稱伯,以河為竟。注:地界東至於河。  朱氏曰:秦人之俗,大抵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故其見於《詩》如此。然本其初而論之,岐豐之地,文王用之以興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幾而一變其俗,至於如此,則已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氣矣。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重厚質直,無鄭、衛驕墮浮靡之習。以善導之,則易以興起,而篤於仁義;以猛驅之,則其強毅果敢之資,亦足以強兵力農而成富強之業,非山東諸國所及也。晁氏曰:晉之儉,秦之好車馬,鄭、衛之音,宛丘之婆娑,以《詩》所記,行四方察其風俗,無不近者。當其一時上之所為,豈自知能入人如此之深耶!其漸摩使然。 李氏曰:《鄭風》都曼,《齊風》闡緩,《秦風》廉勁,亦由風聲氣俗使然。
58
阪有漆
59
曹氏曰:《說文》:阪,山脅也。《地理志》「隴西有隴坻,在其西」注:隴,阪也,即今隴山。《三秦記》:其阪九回,欲上者七日乃越,高處東望秦川。然則阪固秦地之所有也。《通典》:秦州有大阪,名曰隴坻,亦曰隴山。
60
西戎
61
朱氏曰:西戎者,秦之臣子所不與共戴天之仇也。襄公承天子之命,以報君父之仇,所以能用其人,而秦人所以樂為之用也。溫其在邑,西鄙之邑也。《史記》:襄公十二年伐戎,而至岐卒。  《後漢·西羌傳》:秦襄公攻戎救周。及平王之末,戎逼諸夏,自隴山以東,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獂音丸、邽、冀之戎,涇北有義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驪戎,伊、洛間有楊拒、泉皋之戎,潁首以西有蠻氏之戎。穆公得戎人由餘,遂霸西戎,開地千里。 《史記·匈奴傳》: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翟、獂之戎;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  《漢·匈奴傳》:秦襄公伐戎至岐,始列為諸侯。張氏曰:《車鄰》、《駟驖》、《小戎》諸詩,武事備矣。蓋其地與戎錯,而秦仲以來,武事最勝,故能使秦伯有天下者,是《詩》也。而使之不二世而失國者,亦是《詩》也。夫其嚴急之風,與三代之溫柔敦厚,抑何遠哉!
62
取周地
63
歐陽氏曰:按《史記》,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以岐西之地。子文公立,十六年以兵伐戎,戎敗走,遂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蓋自戎侵奪岐、豐,周遂東遷,雖以岐、豐賜秦,使自攻取,而終襄公之世,不能取之。但嘗一以兵至岐,至文公始逐戎而取之。  孔氏曰:襄公救周即得之,《本紀》之言不可信。  呂氏曰:蘇氏謂周之失計,未有如東遷之謬,使平王定不遷之計,收豐鎬之遺民,以形勢臨諸侯,齊、晉雖大,未敢貳也。此論失於考之不精。岐、豐之地自犬戎盤據,舊都非周所有,故平王遂以賜襄公,使之自取,其勢非可以不遷也。
64
終南
65
郡縣志》:終南山在京兆府萬年縣南五十里,一名太一,亦名終南。又在鳳翔府郿縣南三十里。張衡《西京賦》:「終南太一,隆崛崔崒。」潘岳《西征賦》云:「九嵕嶻薛,太一巃嵸」,「面終南而背雲陽,跨平原而連嶓冢」。然則終南、太一,非一山也。畢原在縣西南二十八里,《詩》注云:「畢,周公葬于畢是也。終南之道名也。」《左傳》:中南,九州之險也。杜氏注:在武功縣南,今郿縣。 《通典》:長安縣有終南山。《地理志》:在武功縣東。《括地志》:一名南山。 柳子曰:惟終南據天之中,在都之南,西至于褒、斜,又西至于隴首,以臨于戎;東至于商、顏,又東至于太華,以距于關。實能作固,以屏王室。其物產之厚,器用之出,則璆琳琅玕,《夏書》載焉。紀堂條梅,《秦風》詠焉。 毛氏曰:終南,周之名山中南也。 李善曰:終南,南山之總名;太一,一山之別號。 孔氏曰:《本紀》云賜襄公岐以西之地,文公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則襄公所得,自岐以西。如《鄭譜》則是全得西畿。案終南山在岐之東南,大夫之戒襄公,引終南為喻,則襄公亦得岐東,非唯自岐以西也。《地理志》:秦地瀕南山,近夏陽,多阻險輕薄。 李氏曰:終南西距鳳翔、武功,北距萬年、長安。  毛氏曰:紀,基也;堂,畢道平如堂也。  鄭氏曰:畢也、堂也,亦高大之山所宜有也。畢,終南之道名,邊如堂之牆。  孔氏曰:《釋丘》云:「畢,堂牆。」郭璞云:今終南山道名畢。 曹氏曰:紀,崔靈恩集注作「屺」,曰終南之旁有屺山,字當作屺。 《爾雅》、《說文》皆以山如堂者曰密,謂形如堂室也。此言終南形勢之壯。 朱氏曰:紀,山之廉角;堂,山之寬平處。《寰宇記》:堂即畢原也。
66
三良
67
《括地志》:秦穆公冢在岐州雍縣東南二里,三良冢在雍縣一里故城內。今鳳翔府天興縣。 東坡蘇氏《秦穆公墓詩》:槖泉在城東,墓在城西無百步。
68
渭陽
69
鄭氏曰:秦是時都雍,至渭陽者,蓋東行送舅氏於咸陽之地。  孔氏曰:雍在渭南,水北曰陽。晉在秦東,行必渡渭。《地理志》:右扶風渭城縣,故咸陽也,其地在渭水之北。  曹氏曰:渡渭而送之,至於渭北,言其遠也。  《水經》:渭水逕長安城北。《注》:即咸陽也。《郡縣志》:京兆府咸陽縣,本秦舊縣,渭水南去縣三里。秦咸陽在今縣東二十二里。
70
71
《鄭氏譜》曰:陳者,大皞虙戲氏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閼父者,為周武王陶正。武王賴其利器用,與其神明之後,封其子媯滿於陳,都宛丘之側,是曰陳胡公,以備三恪。《說文》作「愙」。妻以元女大姬。其封域在《禹貢》豫州之東,其地廣平,無名山大澤,西望外方,東不及明音孟豬。《書》:盟豬。《爾雅》:孟諸。大姬無子,好巫覡,禱祈鬼神歌舞之樂,民俗化而為之。五世至幽公,當厲王時,政衰,大夫淫荒,所為無度,國人傷而刺之,陳之變風作矣。  《地理志》:大姬,婦人尊貴,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陳詩》曰:「坎其擊鼓,宛丘之下。亡冬亡夏,值其鷺羽。」又曰:「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此其風也。吳札聞陳之歌曰:「國亡主,其能久乎?」自胡公後二十三世,為楚所滅。  《通典》:陳州宛丘縣,陳都。今淮寧府。《九域志》:城,陳胡公所築。  唐氏曰:陳靈公弒而楚子入陳,則王迹熄矣,詩之所以亡也。歐陽氏曰:陳,最後至頃王時,猶有靈公之詩。 霸者興,變風息焉;王道廢,詩不作焉。
72
宛丘
73
《水經注》:宛丘,在陳城南道東。王隱曰:漸欲平,今不知所在矣。  《爾雅》:陳有宛丘。注:今在陳郡陳縣。  《郡縣志》:宛丘在陳州宛丘縣南三里。《括地志》:縣在陳城中,古陳國。  毛氏曰: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  《輿地廣記》:《爾雅》丘上有丘曰宛丘,今其地形則然。今陳州城在古陳城內西北隅,陳都在宛丘之側。  孔氏曰:《釋丘》云宛中、宛丘,言中央宛宛然,是為四方高、中央下。郭璞謂中央隆峻,狀如一丘,與《毛傳》正反。《爾雅》:天下有名丘五,其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
74
東門之枌
75
毛氏曰:東門宛丘,國之交會。  戴氏曰:《陳詩》多言東門,必陳人遊息之地。  「南方之原」,范氏曰:擇高明之地而荒樂焉。
76
東門之池
77
郡縣志》:東門池,在陳州城東門內道南。  毛氏曰:池,城池也。  《水經注》:陳城,故陳國也,東門內有池,池水東西七十步,南北八十許步,水至清潔而不耗竭,不生魚草。水中有故臺處,《詩》所謂「東門之池」也。
78
墓門
79
《楚辭·天問》: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王逸注云:解居父聘吳,過陳之墓門,見婦人負其子,欲與之淫泆,婦人引《詩》刺之曰:「墓門有棘,有鴞萃止。」  《列女傳》:陳辯女,陳國採桑之女也,為歌曰:「墓門有棘,墓門有梅。」  毛氏曰:墓道之門。
80
防 邛
81
《郡國志》「陳國陳縣」今宛丘縣注:《博物記》曰:邛地在縣北,防亭在焉。毛氏曰:防,邑也。邛,丘也。
82
株林
83
毛氏曰:夏氏邑。  孔氏曰:邑在國外。  《郡國志》「陳縣」注:陳有株邑,蓋朱襄之邑。《寰宇記》:陳州南頓縣西南三十里,有夏亭城,城北五里有株林。 《郡縣志》:宋州柘城縣,本陳之株邑,《詩》「株林」是也。故柘城在寧陵縣南七十里,陳之株邑。 柘城、寧陵,今屬拱州。
84
85
《左傳》、《國語》作「鄶」。  《地理志》作「會」。 《鄭氏譜》曰:檜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國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滎波之南,居溱、洧之間。祝融氏名黎,其後八姓,己、董、彭、禿、妘、曹、斟、芊。唯妘姓檜者處其地焉。孔氏曰:檜,祝融之後,復居祝融之墟。周夷王、厲王之時,檜公不務正事,而好潔衣服,大夫去之,於是檜之變風始作。其國北鄰於虢。謂東虢。  《鄭語》:妘姓鄶。注:陸終第四子求言為妘姓,封於鄶。鄶,今新鄭也。 《史記》:陸終生子六人,四曰鄶人。 《世本》曰:陸終生六子,四曰鄶人。 宋忠云:鄶,國名,妘姓所出。 《周語》:鄶之亡由叔妘。  《郡縣志》:鄶城在鄭州新鄭縣東北三十二里。《括地志》云:二十二里。 《史記》注:徐廣曰鄶在密縣。 漢屬河南郡,唐屬鄭州,後屬河南府。今屬鄭州。 《水經注》「洧水又東南逕鄶城南」注:劉禎云北鄰於虢。  孔氏曰:《鄭譜》以鄭因虢、檜之城而國之,先譜檜事,然後譜鄭。檜、曹國小而君奢,民勞而政僻,季札之所不譏,《風》次於末,宜哉!  蘇氏曰:《檜詩》皆為鄭作,如邶、墉之於衛也。  《通典》:河南府密縣,古鄶國,有洧水、鄶水。杜預云:鄶城在滎陽密縣東北。鄭州新鄭縣有溱、洧二水,本鄶國之地。密、新鄭連境。  《水經注》:《竹書紀年》晉文侯二年,同王子多父伐鄶,克之,乃居鄭父之丘,名之曰鄭,是曰桓公。  徐廣曰:鄶在密縣,不得在外方之北也。《左傳》:鄶城。注:在密縣東北。
86
西歸
87
鄭氏曰:檜在周之東,故言西歸。孔氏曰:檜在滎陽,周都豐、鎬,周在於西,故言西。
88
89
鄭氏譜》曰:曹者,《禹貢》兗州陶丘之北,地名。周武王既定天下,封弟叔振鐸於曹,今曰濟陰定陶是也。其封域在雷夏、菏澤之野。昔帝堯嘗遊成陽,死而葬焉。舜漁於雷澤,民俗始化,其遺風重厚,多君子,務稼穡,薄衣食,以致畜積。夾於魯、衛之間,又寡於患難,末時富而無教,乃更驕侈。十一世當周惠王時,政衰,昭公好奢而任小人,曹之變風始作。  《輿地廣記》:廣濟軍定陶縣,故三朡國,周封曹叔振鐸於此。陶丘在西南,菏澤在東北。  《郡縣志》:古曹州濟陰縣東北四十七里,自曹叔至伯陽,凡十八葉。今興仁府濟陰縣,本漢定陶縣地。唐為曹州,省定陶入焉。  孔氏曰:曹都雖在濟陰,其地則踰濟北。僖三十一年取濟西田,《傳》曰分曹地也。曹在汶南、濟東,據魯而言是濟西,魯在其東南,衛在其西北。 《地理志》:濟陰郡成陽有堯冢、靈臺,昔堯作游。 成陽,今濮州雷澤縣。  陳氏曰:檜亡東周之始也,曹亡春秋之終也,夫子之刪《詩》,繫《曹》、《檜》於《國風》之後,於《檜》之卒篇曰「思周道也」,傷天下之無王也。於《曹》之卒篇曰「思治也」,傷天下之無伯也。  程氏曰:檜、曹懼於危亡,而思周道,故為亂之終。曹氏曰:亂極則思治,變極則反正,故以《豳風》繼之。
90
南山
91
毛氏曰:曹南山也。  《郡縣志》:曹南山在曹州濟陰縣東二十里,《詩》「南山朝躋」是也。《寰宇記》:在縣東南。  《春秋》:盟于曹南。《括地志》:有曹南,因名曹。
92
周京京周 京師
93
《公劉》「京師之野」,朱氏曰:京師,高丘而眾居之也。  董氏曰:所謂京師者始於此,其後世因以所都曰京師。曰嬪于京、依其在京,則岐周之京也;王配于京,則鎬京也;《春秋》所書京師,則洛邑也。皆仍其本號而稱之,猶晉之言新絳、故絳也。洛邑謂之洛師,正京師之意。呂氏曰:《下泉》作於齊桓之後。 李氏曰:周京者,周室所居之京師也;京周者,京師所治之周室也。
94
郇伯
95
《左傳》:郇,文之昭也。  毛氏曰:郇伯,郇侯。  鄭氏曰:文王之子為州伯。  《春秋·釋地》曰:解縣西北有郇城。《左傳》:盟于郇。《說文》:圃在晉地。  服虔曰:郇國,在解縣東郇瑕氏之墟也。  《水經注》:涑水西逕郇城,郇伯故國也。今解故城東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俗名為郇城。  《輿地廣記》:河中府猗氏縣有郇城,文王子所封。《詩》「郇伯」。  《括地志》:城在縣西南四里。《郡縣志》:故郇邑。
96
97
《鄭氏譜》曰:豳者,后稷之曾孫曰公劉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屬右扶風栒邑。公劉以夏后大康時失其官守,竄於此地,猶修后稷之業,勤恤愛民,民咸歸之,而國成焉。其封域在《禹貢》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至商之末世,大王又避戎狄之難,而入處於岐陽,民又歸之。公劉之出,大王之入,雖有其異,由有事難之故,皆能守后稷之教,不失其德。成王之時,周公避流言之難,出居東都二年。思公劉、大王居豳之職,憂念民事至苦之功,以比序己志。後成王迎而反之,攝政,致太平。其出入也,一德不回,純似於公劉、大王之所為。大師大述其志,主意於豳公之事,故別其詩以為豳國變風焉。  朱氏曰:虞夏之際,棄為后稷而封於邰。及夏之衰,棄稷不務。棄子不窋失其官守而自竄於戎狄之間。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劉,能復修后稷之業,民以富實,乃相土地之宜而立國於豳之谷焉。十世而太王徙居岐山之陽,十二世而文王始受天命,十三世而武王遂為天子。武王崩,成王立,年幼不能蒞阼,周公旦以冢宰攝政。乃述后稷、公劉之化,作詩一篇以戒成王,謂之《豳風》。而後人又取周公所作及凡為周公而作之詩以附焉。豳,在今邠州三水縣;邰,在今京兆府武功縣。《郡縣志》:寧州城即公劉邑地,後魏為邠州,改為豳,後改為寧州。  《周語》:夏之衰,不窋竄戎狄之間。韋昭云:豳,西近戎,北近狄。 孔氏曰:不窋己竄豳地。定國於豳,自公劉始也。 《郡縣志》:慶州治東南三里,有不窋故城。  《地理志》:昔后稷封斄,公劉處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鎬,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故《豳詩》言農桑衣食之本甚備。右扶風栒邑縣有豳鄉,《詩》豳國,公劉所都。徐廣曰:漆縣東北有豳亭。  《通典》曰:邠州,古豳國。西魏置豳州,開元十三年改為邠。  《郡縣志》:古豳城在豳州三水縣西三十里,公劉始都之處。栒邑故城在縣東二十五里。 《括地志》:縣西十里有豳原,豳城在原上。 《史記正義》:武王登邠之阜,以望商邑,蓋登此城。  孔氏曰:《鄭譜》《王》在《豳》後。公劉為狄迫逐而徙居,《詩》「度其夕陽,豳居允荒」。 《本紀》:公劉在戎、狄間。杜預云:豳在新平漆縣東北,邰始平武功縣所治斄城,邰近而豳遠。公劉初居豳,太王終去豳,俱是先公之俊。 《括地志》:邠州新平縣,即漢漆縣。《詩》「豳國」。  《鄭志》:張逸問:《豳·七月》專詠周公之德,宜在《雅》,今在《風》何?答曰:以周公事專為一國,上冠先公之業,所以在《風》下,次於《雅》前。  曹氏曰:不窋之居於豳,未能國也。至其孫公劉,始立國焉。后稷開國在邰,豳雖非后稷之舊,而豳公所修者,實后稷之業,故併以后稷繫之豳。其後自豳而岐、自岐而程、自程而豐、自豐而鎬,積累增修,而後王業成焉。  吳氏曰:《風》有《周》、《召》、《王》、《豳》,地則皆周地,詩則皆周詩,如邶、墉、衛之為三,魏、唐之為二,其詩所從得之地不同,其發於聲者不一,故本其地而繫之也。張氏曰:《黍離》,出於洛陽者也;《七月》,出於豳者也。  歐陽氏曰:《周南》、《召南》、《邶》、《墉》、《衛》、《王》、《鄭》、《齊》、《豳》、《秦》、《魏》、《唐》、《陳》、《鄶》、《曹》,此孔子未刪之前,周大師樂歌之次第也。季札觀樂於魯,次第如此。《周》、《召》、《邶》、《墉》、《衛》、《檜》、《鄭》、《齊》、《魏》、《唐》、《秦》、《陳》、《曹》、《豳》、《王》,此鄭氏《詩譜》次第也。張氏曰:始於《二南》,終於《豳》,聖人所以為無窮也。
98
東山
99
程氏曰:東山,所征之地。  李氏曰:周在豐、鎬,三監叛,其地在王室之東,周公自周征之,是自西而東,故謂東征。今按商故都在河北。唐杜牧以河北為山東。秦、漢謂山東、山西者,皆指太行山。東山,即商地。 孔氏曰:《金縢》云周公居東二年。周公在東,實出入三年。
100
四國
101
毛氏曰:四國,管、蔡、商、奄也。  《書序》:三監及淮夷叛。三監,管叔、蔡叔、霍叔也,以其監殷,故謂之三監。 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說文》:奄國在魯。 《括地志》:兗州曲阜縣奄至鄉,奄國之地。 《左傳》「周有徐奄」注:二國嬴姓分,魯公因商奄之民。 《孟子注》:奄,東方國。 《通鑑外紀》:奄君謂武庚祿父曰:「此百世之時也,請舉事。」祿父從之,率奄、淮夷叛。周公奉王命興師東伐。  《書·多方》注云:奄國在淮夷之傍。 孔氏曰:《書傳》稱周公二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 《書傳》又曰:奄君薄姑。薄姑,齊地名,非奄君名。 四國不數淮夷。 四國之君,祿父、管叔皆見殺,蔡叔放之,奄遷其君於齊。 《周書·作雒篇》: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祿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東,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監殷臣。 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東徐奄及熊盈以叛。周公、召公內弭父兄,外撫諸侯,二年乃作師旅臨衛攻殷,大震潰,降辟三叔。王子祿父北奔,管叔、霍叔縊,乃囚蔡叔于郭鄰。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國,俘維九邑,俘殷獻民,遷于九里成周之地。俾康叔宇于殷,俾中旄父宇于東。  歐陽氏曰:《周》、《召》、《王》、《豳》皆出於周,《邶》、《墉》合於衛,檜、魏世家絕,其可考者,七國而已。
URN: ctp:ws16242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