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養吉齋叢錄

《養吉齋叢錄》[View] [Edit] [History]

1
士慶祝。鳩筇竹馬,夾道駢羅。自此直至清梵寺,殆應接不暇云。清梵寺北面為亭一,南為山子一,上建方亭、蓮花亭,為山洞一,道東為彩坊一,吏部、戶部官員於此慶祝。稍折而東,為重簷演劇臺。南為浙江、福建省官員,北為禮部、兵部、刑部官員慶祝處。迤東為百子圖,山中有洞門,群兒俱雙丫倭鬢,手持八寶及旗、繳、鐃、鼓等物,或騎竹馬,或控雲糾,周旋嬉戲,出入盤辟。後則峰嵐排列,遠望直如壺轎。過此即永新莊矣。莊之東方亭一,工部官員於此慶祝。亭後就土為山,有演劇台,又有重簷六方亭。過此為湖北省官員慶祝處,則粉墻一曲,繪石壁天池之勝。其北紺殿飛甍,屹然遙對者,則雙關帝廟也。廟前直南大路左右方亭二,旛竿二,彩坊一。迤東文石修筠,繚繞坡陀,西洋式房五楹,素壁堊丹,隱起花竹魚鳥之狀。庭階翼以朱欄,青蕖白蓮,羅列左右。中為臺,演八仙上壽,西為湖南、河南兩省官員慶祝處。又西洋式坊一座。東為都察院二八科、理藩院、倉場侍郎、侍衛處、鑾儀衛、通政使司、大理寺、步軍統領衙門、內務府三旗、三院、圓明園、三山各衙門官員。西為山西、山東、陝西、甘肅、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各省官員慶祝處。棕亭一座,旁臨小池,漁舟三兩,牽罾扳綱,絕似漁樂圖中景物。跨水為樓五楹,水田禾稼,一望如雲。又東為三星坊,花架藥欄,夾道對出。過坊則茶寮卷幔,草舍編籬。西面為慶壽山,多植長松,一亭如笠。南為碉樓,凡八碉,房三楹,俱依土山為基。過演劇臺為演武廳墩,臺東為十錦墻,長數十武,刻畫盡致。又為山子一,山頂立南極老人、八仙環侍山下。過彩坊,紅墻屈曲,為萬壽閣。其東演劇臺,以翠羽迭為瓴甓,上有獨立孔雀作和鳴狀。又為垂雲牌坊.乃太常寺官員慶祝處。直北為石欄,欄外方池如罫,橋上為萬壽勝會,前列獅象,導以旌麾,舁一綵 亭,中設部樂,爐煙香裊,韻繞仙韶。東為控鶴仙人,西為蟠桃進獻,曼衍百戲,臚置前後,觀者如堵,人海騰歡。過此又折而東矣。經西洋式坊,北為百祥庵,坊南有花臺,蒔以奇葩,瑤草其後,壘石為墻,值援成幕。迤東為小山,小橋流水,上有數童子作獻花狀。過方勝亭,又為西洋券洞牌樓,左為梅花亭,右為竹亭,三省織造、各關監督於此慶祝。前為桃亭,丹實翠陰,紛敷如繪。
2
重樓二座,形若龍脊。又東過河,樓三楹,為太僕寺官員慶祝處。三元亭一座,列如鼎足,瓦皆作魚鱗形;六方亭一,內設太平有象。對峙西洋房上建平臺。自此為光祿寺、鴻臚寺、國子監、內務府八旗、圓明園三旗官員沿途慶祝處。過彩坊,始至壽福禪林。壽福禪林之前,路直東南為彩坊一,健銳營官員於此慶祝。右為十字亭,欽天監太醫院及鑲白旗滿洲、蒙古、漢軍官員慶祝處。直東為山子一,適當駱駝灣。折而南,又牌坊一座,為火器營、正黃旗慶祝處。為演劇臺。右則百老迎壽山,層樓迭閣,與林巒高下,丹顏白髮,迴翔容與。其東則正紅旗、鑲白旗、正藍旗、鑲紅旗各官員慶祝處。北面土山邐迤,南則仿回子城式,甃築碉樓,又為堡房一所。左為耕織房,農夫驅犁,織婦秉杼,盈寧光景,粲然具陳。自此平臺小軒,皆設部伎。彩坊二座,並峙中逵,則慈獻、壽安二寺,翼如在望矣。寺西土山數仞,松柏森鬱,其南鑲藍旗官員慶祝處。北為百壽同慶山,紅稠綠艷,間以亭臺,倚墻為方亭一,上歌為八方樂業之曲。又東,兩坊對峙,為廣通寺。又東,為天仙廟,只林梵釋,恭設無量聖壽壇場。自此復折而南,左為桃亭,內演三星獻瑞劇。過綵坊,為倚虹堂,聖駕進宮於此傳膳。倚虹堂南倚高梁橋,東為水亭,廊廉銜接,西望長河,亭閣參差,煙波渺彌。迤南則郊廛列肆,萬瓦如櫛。右為蓮花台,演四方來賀劇。直南一山,聳起樓閣。
3
又折而東,直抵西直門。過綵坊,即護城河橋。城樓之下,面東為三重臺,演普天同慶劇,台左右各有遊廊。轉而徑南,過綵坊,北面倚堞築屋,窗闔洞開,燈綵鮮耀。月城內恭設萬壽經棚。喇嘛千眾於此諷經慶祝。此自圓明園至西直門圃繪之大概也。進西直門,路右重簷演劇綵臺,左為迎駕官員齊集所,中設香案,後列金書百「壽」字屏風。稍前為立象,上植旛竿,竿頂作海屋狀,乘雲擁護,八仙翔步。其中蘂珠坊一。南有竹徑,依坡陀列屋三楹。又南為鰲山十六座,對面迭落遊廊,燈綵高下,綠陰如幄。過圓亭,為白石平臺一,上作女仙,衣霞帔,冠戴勝。二女侍捧蟠桃導於前,二人執雉尾扇擁於後。上有跨青鸞而下者,如西王母狀。迤東為崇壽寺,寺門左作寶樹然燈象,上設三寶法相,旛蓋琴麗。四面皆蒼卜林,綴以蓮燈,一尊者作禮和南象,僧合十贊佛,後有白馬馱經象,極莊嚴。南面為龍燈棚。自此飛甍璋麗,傑構參差。演劇而外,百戲駢羅,或作天女獻花,或作嬰兒戲彩,壤韶轅護,魚頡鳥■,夾道歡呼。觀者如堵,云堯天光被。牌坊在道南,其北為流水橋亭,山作兩峰環合狀,旁峙搴堵波。稍東經演劇臺,粉墻朱欄,桃李芬郁,隔花則秋千買索,曳縠揄裾,瓊樓瑤臺,兩兩相對。前為山一座,洞壑空嵌,漁樵問答。又北有站臺,高出重簷,下馬平臺,氍毺漫地,上作仙官獻福,八童子各持七寶供奉象。前為重樓數楹。極東為三層臺,清泉白石,猿鶴同遊,作銜芝獻果之狀。北則武夷九曲,遊女歌採茶歌。過方勝亭及西洋房,左為百福法相,右為太平有象。經西洋乎臺,則重樓複宇,傑出雲表。其北即三界勝境坊。然後過樓橋云。
4
橋之左為西洋水閣,迤東花臺一座,上有十二天女獻花。又東為恆春圃,千葩萬蘂,有數童子手執紈扇,上下盤辟。其北三層方閣。迤東有書樓,芸簽縹帙,充塞棟宇。北 面紅欄一曲,畫地為水,淪漣渺彌,內設青、蒼、赤三龍舟,旗幟篙檝,各以其色。後有白石橋一座,橋兩旁各立綵坊。自此折而南,為五鳳臺。臺之前為采蓮景,松橈桂檝,搖漾中流。
5
對面有亭,作方曲形,亭外朱欄,數十步豁然平敞。二童子捧桃枝,執靈壽杖,擁老翁而跨驢者,是葛稚川移居圖中景也。萬卷書樓在大道之左。西則重房曲榻 ,雲璈徐奏。旁甕碧玉池,中植菡萏萬柄。過演劇彩臺,為靈芝亭,與松徑相對。由松徑直上,為觀音山,山下作迎神賽會香燈簫鼓之狀。迤南則蟹舍漁莊,煙波一碧。水源盡處,突出高峰,中有仙人,駿鸞而立。右為牛女渡河之景。稍南為函關,作城闉狀,有老人乘青牛車而行。過演劇重臺,左為萬寶秋成,倉庾櫛比,舂揄簸揉,童叟爭趨。前有百壽廳,為兩淮商民迎鑾慶祝所。右為漢使乘槎,仙源一曲,隱見支機。徑五頂亭、三層平臺及西洋房,迴廊十二楹,為桂花廳。
6
金粟霏香,月輪方滿,見駿鸞三數人翔舞康莊者,則中逵北拱關帝廟之山門也。山門南為菊花牌坊,下有十數仙子,手執「壽」字方勝,朝拱鑾輿。又南為鳳凰亭,其西則翠屏一曲,列植桃枝,上綴蟠桃千實。迤南一亭,形似花籃,中設祥芝仙卉,其中則碧海仙嬌,左右亭臺,或為卐字,或為如意,或為三元瑞獻。或為雙鳳朝陽,直抵大市街之四牌樓。其東西面二牌樓後,俱列嵐嶂,如羅浮兩峰,似離若合。下為百老人,各衣綵衣,龐眉華髮,扶杖來觀。自此折而東,以達西安門云。遇四牌樓東行,道左為百花臺,右為五雲樓,樓前為西洋線法,山雲窗霧,閣深入數重。下設西洋水法亭三座,拔地雲根一柱,四圍繞立舞鶴,噴泉上注,百道飛射。北面為百「壽」字照墻,瑤臺仙館,韶護齊鳴。前設五輅立象,天仗方排,禁門洞啟。自西直門至此,市廛櫛比,煙井雲連,盡人藻繪中矣。西安門內兩旁六方亭, 廛舍鱗次,樓榭參錯。過西洋塔,為彩坊二。重嵐迭嶂之狀,暎帶左右。又有菜園、花圃、藥欄、茨舍。直東為孔雀亭。西面山子一座,上築瓊樓。遇彩坊,進三座門,至金鰲玉蝀橋,則太液波光,望若圖畫。左旗右幟,錦纜牙檣,則御舟之維於北渚也。橋之東為承光殿,循墻為過街彩坊,而南為花神廟,外立百花坊,繚以朱欄。後有三層樓。最後遊廊九折。東偏為仙臺,負山嶻糶,俯瞰錦城,是為浙江耆民、商人迎鑾慶祝之所。自此進內三座門,門之東面演劇彩臺一,演南極呈樣大戲。面北西洋式方亭,南為牌坊,迤前藥欄花架,綴以西洋房數十楹。過赤鳳臺,又一綵坊,坊之南,山子一座,橋徑曲折,作白猿獻果之戲。
7
又為鰲山二十四楹,極山川之奇麗,績洞天之勝景。前接福佑寺坊,對面則群峰拱列,琅玕萬個。遇桃式演劇臺,又昆盧亭子,旁設抬閣五座,俱取吉祥綴景。有童子束裝竦立,高出簷際,中衢為流雲坊。從此林巒臺榭,層見迭出,天閶曉景,人海騰歡。較之紫禁城外,尤為繁麗矣。流雲坊之左,山子一座,列植喬柯,兩面對置西洋樓房,玲瓏網戶,結構精嚴。
8
左為遊廊數十楹,右為站臺,布置點綴如明聖湖風景。中衢立彩坊,又南為城闉一,額曰「錢塘勝景」。過此則斜廊轉角,對出翼道,西面西華門,為線法山,室宇崇沓,巖實空嵌。山表為流雲坊,左右復為小山,山之麓為在籍大員來京慶祝迎駕之所。此自西直門至西華門圖繪之大概也。又按楹聯如四言云:「百順為福二八合同春。」「佛天佛日,壽世壽民。」「皇建福極,位在德元。」「願聖人壽,近天子光。」五言云:「堯齡增瑞甲,軒紀葉長庚。」「五位逢交泰,三登慶屢豐。」「九五福曰壽,八千歲為秋。」「八徵陳姒範,三祝晉堯封。」「祝恆河沙壽,歌大海潮音。」六言云:「景命壽於旗翼,淳風鬯彼垓埏。」「五福堂同五代,八旬時念八徵。」七言云:「泰莢中符天地數,坤貞大闡嶽川祥。」「星雲麗近中秋節,山海祥開益地圖。」「露犬紈牛圖菜幣,庶車閑馬頌卷阿。」「王會圖新增職貢,帝京篇麗營蓬瀛。」「壽星四照環辰北,王會來同暨日南。」「春秋紀合八千歲,甲子周回三萬旬。」「皇嚮福錫庶民福,帝如春與四時春。」「位祿名壽德惟券,高明博厚久斯征。」「八功八德無量佛,千春千秋大椿年。」「人如夏諺歌游豫,地是春臺樂皡熙。」「春臺煦育歌綏萬,化日舒長紀大千。」「能以美利利天下,是用多福福一人。」「四時來備各以敘,如川方至莫不增。」「皇建極會極歸極,帝作歌賡歌載歌。」「由庚慶洽三千界,周甲重開二十春。」「萬象人天歡贊佛,十方功德統遵王。」「渥恩蠲詔駢科詔,新慶交封暨緬封。」「橋門邁漢三雍典,職貢超唐十道圖。」「鳩杖作朋春醮飫,鶯衣呈舞嘏詞新。」「壽肚培基山萬歲,恩波釅潤水中泠。」八言云:「東西朔南,訖於四海;歲時月日,惟曰萬年。」「山盈川沖,受茲介福;轅萌壤叟,同我太平。」「敬天勤民,以篤慶柞;揆文奮武,載揚天聲。」「儒館獻歌,禮官紀典;海人憬德,纓序蒙提。」「文武聖神,在明明德;位祿名壽,得全全昌。」九言云:「五十有五年,堂開五代;八旬兼八月,璽刻八徵箱。」「七曜燦珠囊,榮鏡宇宙;萬年綿寶錄,合撰升恆。」「祝曼壽須彌,化漸印度;贊文殊師利,景麗臺懷。」十言云:「萬古稀逢,豈止三四五六;一人有慶,直至億兆京垓。」「久道久照久成,久征不息;貞觀貞明貞一,貞下起元。」「無我相,無人相,無邊壽相;有善緣,有德緣,有大福緣。」十一言云:「五試經綸,蕊榜宏開科甲乙;七均正樂,葩詩新訂譜宮商。。」「暘雨協豐占,徵念九疇之八,京垓增泰莢,呼聞萬壽者三。」「就如日,瞻如雲,梯航群介壽;軒乎鼓,鼚乎舞,衢壤遍熙春。」十二云:「翠錄演天元,泰 策揲圖書正位;珠弧環斗柄,壽星輝角亢南躔。」「期艾應昌提,七旬赴宴三千叟;埏垓昭景貺,五代同堂二百家。」十五言云 :「集山海梯航,東鰈西鶼,萬國圖歸王會;感風雲律呂,南兜北昧,九重樂奏鈞天。」十七言云:「八月際昌期,玉管金鐘,譜出一十三徽律呂;億年開景福,丹緘翠籙,歌成萬八千歲春秋。」謹按:高宗八旬萬壽慶典,俱仿照乾隆二十六年、三十六年孝聖憲皇后萬壽慶典辦理。
9
自西華門至西直門,分三段,令兩淮、長蘆、浙江商眾承辦。西直門至圓明園宮門前,由總理慶典大臣等承辦。所需經費,王公大臣、八旗、各部院官員則於俸廉內坐扣,外省則於通省養廉內扣交十分之二五。又漕督、河督、學政、倉場侍郎、將軍、副都統、盛京五部、鹽政、織造、坐糧廳、各省關差稅務、城守尉皆分別銀數交納。原擬經費銀一百七十一萬八千兩,嗣減定一百十四萬四千二百九十七兩五錢。又嘉慶二十四年,仁宗六旬萬壽,中外臣民輸忱慶祝。自都城至圓明園敷十里中,棚坊樓閣,華麗烽煙,與乾隆時相埒。
10
養吉齋叢錄卷之十二賜進士出身雲貴總督翰林院編修臣吳振棫纂列聖廟號高肇紀立極曰高。肇神武創業曰肇。太克飲千襖曰太。
11
興聖圖丕振曰興。景光有令緒曰景。烈鴻基式廓曰烈。
12
顯功德懋著曰顯。世貽庥奕葉曰世。純德業粹備曰純。
13
聖峻德垂統曰聖。孝善繼善述曰孝。德生安允迪曰德。
14
懿聖神媲美曰懿。神大化廣運曰神。武德威遐暢曰武。
15
睿直聰作則曰睿。哲明周萬匯曰哲。昭高朗有融曰昭。
16
明知人善任曰明。熙敬德光輝曰熙。宣政教廣布曰宜。
17
成功德隆備曰成。康奠安四海曰康。和溫仁育物曰和。
18
寧中外向化曰事。裕仁聖佑敢曰裕。度典法懋昭曰度。
19
順樂天循理曰順。僖小心昭事曰僖。理文治昌明曰理。
20
道以德化民曰道。恭納身軌物曰恭。敬淵修罔間曰敬。
21
肅整躬率下曰肅。莊威儀不忒曰莊。安動容中禮曰安。
22
定紀網整肅曰定。端正己垂型曰端。穆德容靜深曰穆。
23
簡執要不苛曰簡。質敦本合義曰質。英岐嶷明斷曰英。
24
毅健行合天曰毅。襄功宏參贊曰襄。
25
列聖尊謐聖睿知通明曰聖。敬賓厚禮曰聖。神化難名曰聖。神安仁立政曰神。則天庸運曰神。
26
文經天緯地曰文。修德來遠曰文。慈惠愛民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27
武克定禍配曰武。保大定功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德威遐暢曰武。聰聲人心通曰聰。邇言必察曰聰。
28
明照臨四方曰明。任賢致逮曰明。至誠先覺曰明。遠慮防微曰明。睿聖知通微曰睿。慮周事表曰睿。
29
哲明知淵深曰哲。官人應實曰哲。中王心克一曰中。剛柔不偏曰中。因時致治曰中。
30
正內外賓服曰正。主極克端曰正。萬幾就理曰正。高功德盛大曰高.覆燾同天曰高。
31
章敬慎高明曰章。法度大明曰章。文教速耀曰章。純至誠無息曰純。內心和一曰純。治理精粹曰純。
32
懿主極精純曰懿。孝慈惠愛親曰孝。協時肇享曰孝。五宗安之曰孝。德加百姓 曰孝。
33
德綏柔士民曰德。諫諍不連曰德。周旋中禮曰德。澤及遐外曰德。
34
誠純德合天曰誠。從容中道曰誠。推心御物曰誠。信寬仁孚眾曰信。政令畫一曰信。
35
淵德信靜深曰淵。沈幾燭隱曰淵。獻聰明睿哲曰獻。
36
仁體元立極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浹曰仁。惠愛民好與曰惠。德威可懷曰惠。澤及萬世曰惠。
37
寬大德包蒙曰寬。御樂不迫曰寬。溫樂育群生曰溫。慈和接下曰溫。
38
元體仁長民曰元。道德純一曰元.思能辨眾曰元。裕建中垂統曰裕。寬仁得眾曰裕。
39
和號令民悅曰和。敦陸九族曰和。懷柔胥洽曰和。順慈和遍服曰順。好惡公正曰順。
40
敦溫仁厚下曰敦。篤親睦族曰敦。
41
定安民法古曰定。大應慈仁曰定。靜正無為曰定。義安中外曰定。
42
寧裕以安民曰寧。康令民安樂曰康。思善無逸曰康。
43
靖柔德安眾曰靖。政刑不擾曰靖。景苔意大圖曰景。明照旁周曰景。
44
剛自強不息曰剛。政刑明斷曰剛。肅正己攝下曰肅。法度修明曰肅。
45
威賞勒刑懲曰威。聲鬟震迭曰威。以刑服逮曰威。莊以臨下曰威。
46
毅英明有執曰毅。經德不回曰毅。烈宏濟生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聖武宣昭曰烈。
47
義正身肅下曰義。裁制適宜曰義。襄威德服遠曰襄。
48
禮恭儉莊敬曰禮。納民軌物曰禮。莊嚴敬臨民曰莊。威而不猛曰莊。德盛禮恭曰莊。
49
敬齊莊中正曰敬。戒慎幾微曰敬。肅恭無怠曰敬。
50
恭尊賢貴義曰恭。正己接物曰恭。昭事不忒曰恭。勤恤民隱曰恭。
51
儉節以制度曰儉。皋事有經曰儉。欽威儀悉備曰欽。夙夜祗畏曰斂。敬慎萬幾曰欽。
52
安兆民寧賴曰安。恭德不勞曰安。端聖修式化曰端。嚴恭蒞下曰端。
53
穆布德執義曰穆。聖敬有儀曰穆。原植德開基曰原。慶流奕葉曰原。
54
厚思慮不爽曰厚。僖質淵受諫曰僖。
55
翼愛民好治曰翼。小心昭事曰翼。憲賞善罰奸曰憲。聰明法天曰憲。表正萬邦曰憲。
56
度心能制義曰度。寬裕有容曰度。創制垂法曰度。理政平刑肅曰理。措正施行曰理。表章道術曰理。
57
齊執心克莊曰齊。匡貞心大度曰匡。
58
平布網治紀曰平。執事有制曰平。直肇敏行成曰直。秉道正物曰直。
59
簡治典明肅曰簡。臨下無苛曰簡。質名實不爽曰質。真純一德曰質。至洽還淳曰質。
60
英德華茂著曰英。明識大畧曰英。敏明作有功曰敏。英斷如神曰敏。
61
成禮樂明具曰成。安民立政日成。久道化隆曰成。
62
昭聖藺周達曰昭。明德有勞曰昭。威儀恭明曰昭。遐隱不遺曰昭。
63
宣施而不私曰宣。聖善周聞曰宣。顯聖德昭臨曰顯。有光前烈曰顥。
64
光能紹前業曰光。功烈耿著曰光。熙敬德光明曰熙。隆稱赫奕曰熙。
65
列后尊謐孝慈惠愛親曰孝。徽音克嗣曰孝。慈愛育必周曰慈。撫柔平恕曰慈。
66
純中正和粹曰純。肫誠克一曰純。懿柔德流光曰懿。溫和賢善曰懿。
67
淑慮善從宜曰淑。溫仁咸仰曰淑。德執義揚善曰德。懿修罔懈曰德。
68
賢明德有成曰賢。內治隆備曰賢。仁慈心為質曰仁。惠愛溥洽曰仁。
69
惠仁恕中存曰惠。慈恩廣被曰惠。溫德性和厚曰溫。寬仁惠下曰溫。
70
和柔克有光曰和。溫厚無苛曰和。康溫良好學曰康。視履安和曰康。
71
順慈和遍服曰順。德協自然曰順。成內德醇備曰成。坤寧化洽曰成。
72
憲懿行可紀曰憲.儀範永昭曰憲。敦溫仁忠厚曰敦。樹德純固曰敦。
73
裕性量寬平曰裕。仁惠克廣曰裕。安靜正不遷曰安。懿恭中禮曰安。
74
定大應慈仁曰定。鎮靜守度曰定。誠秉德純一曰誠。明信率下曰誠。
75
敬齊莊自持曰敬。應事無慢曰敬。恭莊以蒞下曰恭。謙和不懈曰恭。
76
端恭已有容曰端。秉心貞靜曰端。莊履正志和曰莊。嚴恭自律曰莊。
77
恪溫恭不怠曰恪。懋勤內治曰恪。欽神明儼翼曰欽。威德悉備曰欽。
78
肅嚴畏自飭曰肅。攝下有禮曰肅。穆粹德深遠曰穆。肅容持敬曰穆。
79
澧恭儉合度曰禮.內則克修曰禮。齊執心克莊曰齊。
80
翼思慮深遠曰翼。贊宜德化曰翼。靜厚德安貞曰靜。律身恭簡曰靜。
81
正淑慎持躬曰正。端型式化曰正。寧淵衷湛一曰寧。端重自毖曰寧。
82
僖小心恭慎曰僖。樂聞善言曰僖。質宅心篤實曰質。淳茂無華曰質。
83
愨誠心中孚曰愨。率真御下曰愨。簡一德不懈曰簡。約己恕物曰簡。
84
靖恭謹鮮言曰靖。紀網肅布曰靖。潔志行清正曰潔。容儀修飭日潔.貞德性正固曰貞。率義好修曰貞。慧淑敏早成曰慧。柔質受諫日慧。
85
哲明知周通曰哲。識微慮終曰哲。敏明達不滯曰敏。聞義必徙曰敏。
86
度心能制義曰度。懿徽足式曰度。宣善聞周達曰宣。哲惠昭布曰宣。
87
明懿行宜著曰明。智能晰理曰明。昭德輝內蘊曰昭。
88
顯中外仰德曰顯。
89
妃嬪謐懿溫柔賢善曰懿。淑善行著聞曰淑。賢內德有成曰賢。
90
獻智質有理曰獻。惠柔質慈仁曰惠。溫德信寬和曰溫。
91
和柔順無違曰和。順和比於理曰順。敦溫仁忠厚曰敦。
92
裕寬和不迫曰裕。安凝重合禮曰安。定純行不爽曰定。
93
敬夙夜儆戒曰敬。恭遜順事上曰恭。遜謙和善讓曰遜。
94
端守禮自重曰端。莊嚴恪有儀曰莊。欽小心勵翼曰欽。
95
肅貌恭心敬曰肅。穆容儀肅靜曰穆。恪溫恭朝夕曰恪。
96
慎謹飭自持曰慎。勤能修內職曰勤。翼思慮深遠曰翼。
97
靜柔德安貞曰靜。僖小心恭慎曰僖。質靜正無華曰質。
98
愨表裹如一曰愨。簡一德不懈曰簡。靖恭慎鮮盲曰靖。
99
潔清正不渝曰潔。貞德信正固曰貞。慧柔質通敏曰慧。
100
哲明知周通曰哲。榮蒙恩優渥曰榮。宣善藺式布曰宣。
101
昭柔德有光曰昭。顯德美宣昭曰顯。憫慈仁不壽曰憫。
102
悼中年早逝曰悼。懷慈仁短折曰懷。
103
王、貝勒謐忠廉方公正曰忠。危身奉上曰忠。孝慈惠愛親曰孝。秉德不回日孝。
104
純中正和粹曰純。安危一心曰純。賢行義合道曰賢。
105
文道德博閏曰文。勤學好問曰文。獻智質有理曰獻。
106
懿賢善著美曰懿。莊履正志和曰莊。
107
敬夙夜儆戒曰敬。善合法典曰敬。端守禮執義曰端。
108
肅執心決斷曰肅。恭敬以事上曰恭。既過能改曰恭。尊賢敬讓曰恭。
109
恪溫恭朝夕曰恪。威容端嚴曰烙。穆布德執義曰穆。
110
康溫柔好善曰康。儀善行足法曰儀。
111
憲博聞多能曰憲。行善可紀曰憲。溫德性寬和曰溫。
112
惠勤施無私曰惠。和不剛不柔曰和。
113
頤和比於理曰順。良小心敬事曰良。竭忠無隱曰良。
114
敦善行不怠曰敦。裕寬和自得曰裕。
115
安和好不爭曰安。靖以德安眾曰靖。
116
慧質柔受善曰慧。哲知能辨物曰哲。
117
明昭晰群性曰明。通物至能應曰通。行善無滯曰通。
118
達質直好善曰達。修克勤世業曰修。
119
敏慮事有功曰敏。好古不怠曰敏。勤夙夜匪懈曰勤。
120
襄甲胄有勞曰襄。密思慮詳審曰密,追補前過曰密。
121
正心無偏曲曰正。慎夙夜敬畏曰慎。
122
平推心行恕曰平。思念終如始曰思。
123
度心能制義曰度。比擇善如從曰比。
124
義制事合宜曰義。定純行不爽曰定。
125
僖小心敬畏曰僖。克愛民作刑曰克。
126
清潔己自愛曰清。潔不污不義曰潔。
127
節好廉自克曰節。謹行制度曰節。介執一不遷曰介。
128
誠肫篇無欺曰誠。愨表裹如一曰愨。
129
簡子易不訾曰簡。執要能周曰簡。信出言可複曰信。
130
厚忠誠自植曰厚。質樸直無華曰質。
131
武剛強直理曰武。折衝禦侮曰武。毅致果克敵曰毅。強而能斷曰毅。
132
烈秉德遵業曰烈。安民有功曰烈。勇見義必為曰勇。
133
剛強義果敢曰剮。威武不屈曰剛。直敏行不撓曰直。
134
果好力致勇曰果。臨事善斷曰果。景布義行剛曰景。
135
壯勝敵克亂曰壯。宣善聞周達曰宜。
136
昭明德有功曰昭。容儀恭美曰昭。榮寵椽光大曰榮。
137
顯行見中外曰顯。隱盡情不矗曰隱。
138
懷慈仁短折日懷。哀早孤夭折曰哀。
139
殤未家短折曰殤。悼中年早天曰悼。
140
愍使民悲傷曰愍。
141
群臣謐忠肫誠翊贊曰忠。危身奉上曰忠。孝慈惠愛親曰孝。大慮行節曰孝。能養能榮曰孝。
142
純志盧忠實曰純。安危一心曰純。誠肫篤無欺曰誠。實心施惠曰誠。
143
文道德博聞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勤學好問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144
獻智質有禮曰獻。成遂物之美曰成。通達強立曰成。
145
憲博聞多能曰憲。行善可紀曰憲。宣善聞周連曰宣。誠意見外曰宜。
146
昭明德有勞曰昭。容儀恭美曰昭。明獨見先誠曰明。察色見情曰明。譖想不行曰明。
147
哲智能辨物曰哲。度心能制義曰度。
148
武剛強直理曰武。闢土斥境曰武。折衝禦侮曰武。剛強以順曰武。
149
烈有功安民曰烈。勇勝敵壯志曰勇。見義必為曰勇。
150
壯武而不遂曰壯。勝敬克亂曰壯。屢征殺伐曰壯。死於原野曰壯。
151
剛強義果敢曰剛。追補前過曰剛。威武不屈曰剛。果好力致勇曰果。
152
威猛以強果曰威。強毅執正曰威。桓闢土服遠曰桓。
153
毅致果殺敵曰毅。強而能斷曰毅。
154
恭敬慎事上曰恭。愛民弟長曰恭。執事堅固曰恭。尊賢敬讓曰恭。既過能改曰恭。
155
敬夙夜儆戒曰敬。小心恭事曰敬。善合法典曰敬。莊嚴敬臨民曰莊。威而不猛曰莊。履正志和曰莊。
156
端守禮執義曰端。恪敬共官次曰恪。威容端岩曰恪。溫恭朝夕曰恪。
157
欽威儀悉備曰欽。寅恭奉職曰欽。穆布德執義曰穆。中情見貌曰穆。
158
厚忠誠自植曰厚。敦仁愛眾曰厚。安和好不爭曰安。止於義理曰安。
159
泰循理安舒曰泰。臨政無慢曰泰。敦溫仁忠厚曰敦。善行不怠曰敦。
160
裕寬和自得曰裕。良竭忠無隱曰良。宅衷易直曰良。
161
康安樂撫民曰康。溫柔好善曰康。惠勤施無私曰惠。撫字心殷曰惠。興利裕民曰惠。
162
和推賢讓能曰和。不剛不柔曰和。柔遠能邇曰和。順和比於理曰順。慈仁體民曰順。
163
溫德性寬和曰溫。正守道不移曰正。心無偏曲曰正。
164
肅執心決斷曰肅。身正人服曰肅。簡平易不訾曰簡。執要能周曰簡。
165
靖寬樂令終曰靖。柔德安眾曰靖。清避遠不義曰清。潔己奉法曰清。
166
介執一不遷曰介。節好廉自克曰節。謹行制度曰節。艱危莫奪曰節。
167
愨表裹如一曰愨。僖小心畏忌曰僖。恭慎無遇曰僖。
168
平治而無眚曰平。執事有制曰平。布絹洽紀曰平。貞清白守節曰貞。不隱無屈曰貞。
169
確執德不回曰確。質強立守義曰質。名實不爽曰質。
170
潔不污不義曰潔。思念終如始曰思。追悔前愆曰思。
171
慎夙夜敬畏曰慎。小心克勤曰慎。密思慮詳審曰密。追補前過曰密。
172
定純行不爽曰定。安民大慮曰定。直敏行不撓曰直。率性不邪曰直。
173
義制事合宜曰義。先君後己曰義。勤能修其官曰勤。宜勞中外曰勤。夙夜匪懈曰勤。
174
襄隨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勞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景由義而濟曰景。布義行剛曰景。
175
敏好古不怠曰敏。才猷不滯曰敏。理才敏詳審曰理。治繁不擾曰理。
176
通物至能應曰通.行善無滯曰通。達質直好善曰達。疏中通理曰達。
177
榮寵祿光大曰榮。穩懷情不盛曰隱。
178
愍使民悲傷曰愍。懿賢善著美曰懿。
179
定制,和碩親王一字,多羅郡王二字。然如多羅謙郡王瓦克達謐「襄」之類,亦不一其人。多羅貝勒二宇。固山貝子二字。鎮國公以下至輔國將軍皆二字。妃一字,亦間有二字者。
180
公主二字。額駙二字。民公、侯以下文武官凡得謐者皆二字。
181
外國亦有得謐者,如順治十六年謐朝鮮國王李誤「忠宣」,乾隆中特賜阮光平謐「忠純」是也。
182
謚法惟「文正」一謐,尤為朝廷所重。每遇禮部奏請奉旨予謐者,由閣臣擬進四字,恭候欽定,惟「文正」則不敢擬,皆奉特旨遵行,亦不候閣臣奏擬。國初至今,惟尚書湯斌、大學士劉統勳、朱珪、曹振鏞、協辦大學士杜受田五人。又按:內閣鴻稱冊所載,諸謐以「忠」為第一字,「正」為第四十一字。
183
康熙間,大臣例得予謐者,往往傳旨問九卿,某人應得謐否。蓋易名之典,其慎如此。
184
此後應否予謚,由禮部奏準,閣臣擬字請旨。
185
漢官不由翰林出身,不得用「文」字。官至大學士,則非翰林出身亦得謐「文」。如費文恪淳、章文簡煦是也。周文忠天爵不由翰林,亦未人閣,以「文」為謐,非舊制也。
186
將軍武階而謐文者,如果齊斯歡謐「文僖」、玉麟謐「文恭」、鐵麟謐「文恪」,皆由翰林出身。至康熙六年,領侍衛內大臣一等公索尼謐「文忠」,蓋特恩也。又由翰林出身,不依舊例謐文者,如鄂容安死阿睦爾薩納之難,謐「剛烈」;裕謙死嘆咭喇之難,謐「靖節」。
187
重死事之臣也。
188
按:鄂公殉節,由閣擬謐,用「文烈」、「文剛」,高宗抹二「文」字,合「剛烈」字謐之。
189
雍正間,吏部侍郎署直隸總督何端簡世瑾,以詞臣進,而謐不用「文」字。
190
謐法不用「文」字者,禮部奏準後,閣臣撰擬八字請旨。又居易錄:滿洲部院大臣,必歷內閣學士,乃得充經筵講官,歿得謐「文」。
191
侍郎以下,例無謐,其予謐,自康熙十八年掌院學士沙喇里始,蓋以講筵舊勞也。其後葉文敏方靄、沈文恪荃、勵文恪杜訥、高文恪士奇,侍從日久,宋端愨文運以廉介受知,皆以侍郎予謐。乾隆間,蔡文勤世遠、徐文定元夢、錢文端陳群、錢文敏維城,亦侍郎賜謐也。
192
乾隆間,以詩文被獎而追謐者,尚書王士禎謐「文簡」,尚書韓莢謐「文懿」。以究心理學而追謐者,侍郎胡煦謐「文良」。嘉慶間,以尚書房舊勞而追謐者,侍郎奉寬謐「文勤」,左都御史觀保謐「文恭」,尚書德保謐「文莊」。又尚書曹文埴、左都御史胡高望,初未予謐,後補謐曹為「文敏」,胡為「文恪」。
193
陸隴其以御史贈閣學,特謐「清獻」,乃國家獎廉吏、重真儒之至意。若馬玠以知縣贈布政使參議,謐「忠勤」;強克捷以知縣贈知府,謐「忠烈」;劉欽鄰以知縣贈僕少,謐「忠節」;李毓昌以知縣謐「忠愍」;楊延亮以知縣謐「昭節」;方振聲以縣丞謐「果勇」;若斯類者,更僕難終。此褒揚忠節之令典也。
194
乾隆元年,明史告成。命追謐建文時諸臣,以昭萬世之公,以補舊史之闕。
195
我朝定鼎後,即賜前明崇禎末殉難之大學士范景文等十六人謐。乾隆四十年,命補謐胡季殉節諸臣及建文革除之際,其臣之抗節死事者,或專謐,或通謐,凡三千六百餘人。並摘具事實,為勝朝殉節諸臣錄。所以示彰瘴,植綱常,義至重也。
196
乾隆元年,命已人賢良祠諸大臣,當日未賜謐者,皆追謐。
197
耿昭忠、耿聚忠為耿精忠弟。精忠叛,二人不肯從逆,朝廷嘉之,其後昭忠、聚忠同謐一愨敏氣弟兄同謐,古未有也。
198
養吉齋叢錄卷之十三賜進士出身雲貴總督翰林院編修臣吳振棫纂元旦設供案於宮中天香亭內,安神牌,上拈香行禮。
199
明窗在養心殿。開筆之典,始於世宗,歷聖皆踵行之。其制:每歲於元旦子刻,御是處。
200
案設金甌一,中注屠蘇;玉燭一,手引發光;用朱漆雕雲龍盤一,中盛古銅八吉祥爐、古銅香盤二。握管熏於爐上,始濡染揮翰。先御朱毫,後染墨筆。筆端鐫曰「萬年青」,管曰「萬年枝」。各書吉語數字,以祈一歲之政和事理。復進本年時憲書,瀏覽一通,以寓授時省歲之意。諸物用畢,手自料簡,飭所司收藏。蓋恪遵前典,敬迓蕃釐,不敢忽也。
201
高宗每歲元旦,必書心經一冊。至每月朔望書心經,則自乙未年始,用聖祖成例也。
202
立春日,聖駕在宮中延慶殿九叩迎春,為民祈福。
203
立春製春帖子,乾隆初年,首數無定。庚辰後,以五絕二首、七絕一首為率。嘉慶間,每歲亦作三絕句如舊式,親書小軸,懸養心殿東暖閣之隨安室,易舊歲者藏之。乾隆、嘉慶御製,又有端午帖子、中秋帖子。又每歲御製元旦、除夕詩,書為屏幅,亦懸東煖閣。
204
按:軍機大臣、南書房供奉進春帖子,軍機為一折,南書房為一折,人各五絕一、七絕二,書名於下。屆時,同至懋勤殿,置折於案,行叩頭禮。內監捧以進,旋各賜筆二十枝、朱二十錠、五色絹箋二十張、朱紅描金方絹箋五張。
205
又按:進春帖子,為內直諸臣事。乾隆間,王文端傑嘗直內廷,及督翠浙江,仍進春帖子,當別有故。
206
曩制,正月上辛,郊禮告成,即移蹕御園。蓋國家以得辛馬上吉也。郊以次辛,亦以上辛移駐。至大祀前夕,人宮齋戒,若有他故,則別撰良辰,不拘此制。初次幸園,具鹵簿,作樂以迓新韶吉祉。初次由園回宮,禮亦如是。如值齋期,則排羽仗,而設樂不作。至冬還宮,向時多以仲月,其後或以季月,宮眷皆從,俗謂之大搬家。
207
謹案:乾隆間,孝聖皇太后喜園居,故聖駕於孟冬時享先還宮。間數日,詣園問安。冬至前,始奉安輿還慈寧。若新正天氣冱寒,皇太后或於二月始幸御園。道光間,奉養孝和皇太后亦如是。
208
養正圖凡六十事,自寢門問膳始,餘如借事納忠、桐葉封虞、運甓習勞、金人示戒之類。康熙間,乾清宮正月所設燈屏,皆畫圖中故事。
209
附錄:嘉慶癸酉考差,以金人示戒命題。時值齋戒,例設銅人於乾清門,遂有舍三緘義而為致齋解者,因多黜落。
210
新歲,理藩院奏西藏喇嘛進丹書克,番語謂吉祥物也。俗有七珍八寶之說,如白螺亦是一種。丹書稱尊號為「曼殊師利大皇帝」。翻譯名義,曼殊,華言妙吉祥也。國初稱舊滿刪日佛滿珠,新滿洲曰伊徹滿珠。曼殊、滿珠,音相近,而珠又轉為洲也。
211
按:前藏達賴喇嘛、後藏班禪額爾德尼,間年遣使堪布入貢。每年十二月,念洞禮亦作洞黎。經以前到京,候次年新正呈進丹書克。又萬壽聖節,亦進丹書克。
212
重華宮茶宴,始於乾隆間。自正月初二至初十日,無定期。嘉慶間,多以初二日舉行。
213
先是宴集賡吟無定地,乾隆癸亥後皆在重華宮。列坐左廂,宴用盒果盃茗。禦製詩云:「杯休釅酵勞行酒,盤釘喂鰉可侑茶。」紀實也。初人數無定,大抵內直詞臣居多,體裁亦古今並用,小序或有或無,後以時事命題,非長篇不能賅贍。自丙戌始,定為七十二韻,二十八人分為八排,人得四句。每排冠以御製,又別有御製七律二章。舊時或一章、或二章無定。
214
諸臣不和者聽。題固預知,惟御製元韻,須要席前發下始知 之。與宴僅十八人,寓登瀛學士之意。詩成先後進覽,不待匯呈。頒賞珍物,叩首祗謝,親捧而出。賜物以小荷囊為最重。謝時懸之衣襟,昭恩寵也。餘人在外和詩,不人宴。
215
道光六年丙戌,新正二日,重華宮茶宴,有詠盆梅八韻。八年戊子新正二日,重華宮茶宴,有對雪七律一首。是其時尚有茶宴之名,而與舊制稍異,其後則此宴停止矣。
216
謹案:乾隆丁酉,御製茶宴詩註:平定兩金川,實賴師武臣力,至宴間聯句,不妨人代為之。且邇年新正聯句皆預擬,御製句成,其餘則命內廷翰林以次擬就,臨時填名。即外廷詞臣,亦非其即席自作也云云。真是年宴於紫光閣,將帥亦與在外和詩之列。故詩註及之。
217
蓋向來即席親賡者,惟在內與宴之十八人也。又嘉慶丙寅,朱文正公與宴,命所作詩不必面呈,以文正年已七十六,且患目眚故也。又癸亥平定三省教匪,茶宴在同樂園,文正集誤作重華宮。向來茶宴,多內直詞臣,惟開四庫館時,總纂陸錫熊、紀昀,總校陸費墀,雖非內廷,每宴皆與。乾隆癸亥以後,歷年詩題附錄於後:乾隆癸亥元宵聯句即浮圓子。甲子無。
218
乙丑立春後一日宴集聯句。丙寅初十日重華宮聯句。丁卯爆竹聯句。戊辰、己巳無。時值有孝賢皇后大事。庚午上元後一日宴集聯句。辛未無。是年正月啟蹕南巡。壬申雪獅聯句。癸酉詠雪聯句。甲戌冰燈聯句。乙亥鰲山聯句。丙子詠雪聯句。
219
丁丑無。是年上元在趙北口行宮觀燈聯勺戊寅西山積雪聯句。己卯燕九日聯句。庚辰鍚宴聯句。辛巳紫光閣落成聯句。此次在西苑,不在重華宮。壬午玉盤聯句。癸未歲朝圖聯句。甲申冰嬉聯句。乙 酉雪象聯句。丙戌玉盂聯句。聯句之始,或十二人,或十五二八人,後增至二十人、二十四人。自丙戌以後皆二十八人。丁亥立春得辛祈穀禮成聯句。戊子三清茶聯句。己丑冰床聯句。庚寅玉甕聯句。辛卯學詩堂聯句。壬辰耕織圖聯句。癸巳重刻淳化閣帖成聯句。甲午四庫全書聯句。乙未天祿琳琅聯句。丙申寧壽宮落成聯句。丁酉紫光閣錫宴聯句。戊戌、己亥無。時有皇太后之喪。庚子四庫全書會要聯句。辛丑陝雪堂聯句。壬寅七十二候聯句。癸卯職官表聯句。甲辰五經萃室聯句。乙巳千叟宴,依柏梁體作詩,凡百人,故茶宴僅製七律二首命和,不復聯句。丙午五福五代堂聯句。丁未開國方略聯句。戊申平定臺灣聯句,七律四首。是年茶宴為二月初一日。己酉戡定安南聯句。庚戌八徵耄念聯句。辛亥九五福之一日壽聯句。壬子九五福之二日富聯句。癸丑九五福之三日康寧聯句。甲寅九五福之四日攸好德聯句。乙卯九五福之五日考終命聯句。嘉慶丙辰、丁巳、戊午闕。時值高宗不大事。己未至壬戌無宴。癸亥平定教匪志喜聯句。戊午高宗即擬以此題聯句,因捷書未至而乓是年茶宴在同樂園。甲子毓慶宮聯句。以諸王皆善詩,故是年亦命人宴。乙丑職貢圖聯句。丙寅書福聯句。丁卯文房四事聯句。戊辰宮史續編聯句。己巳皇朝詞林典故聯句。庚午授時通考聯句。辛未春勝聯句。壬申養心殿聯句。癸酉武功良具聯句。甲戊三友軒聯句。乙亥穀日聯句。丙子秘殿珠襪石渠寶笈三編聯句。丁丑南熏殿舊藏圖像聯句。戊寅盛京風土聯句。己卯馬遠豳風圖聯句。庚辰闕。
220
高宗遇上元節,必製燈詞,或四首,或八首。自五十三年戊申始,以六十四卦分詠,歲八章,至六十年而卦全備。宮中放燈,自正月十三日始,凡七日,過燕九乃罷。
221
乾隆間,每歲上元前,於清暉閣張燈,侍皇太后筵宴。道光間,於含輝樓張燈,侍皇太后筵宴。御園中放燈收燈,以鳴鑼傳令。早晚有定時,一處鳴鑼,五處應之。司房帖傳掌儀司,不知自何時始也。
222
煙火之戲,由來久矣。乾隆間,自正月十三日起,即奉皇太后至山高水長看煙火,至收燈止。惟丙寅、乙酉於宮內慶賞無宵。又巡幸之日在前後,則行宮亦陳煙火。
223
山高水長樓名。在圓明園之西,俗呼西廠。地勢寬敞,宜陳火戲。每歲正月十九日,例有筵宴,奉宸實司其事。是日侍衛處請派大臣管西南門,善撲營進撩跤名單,掌儀司進玩藝名單。有西洋千秋、羅漢堆塔、舊子音曲、善撲營花跤、高麗跟頭諸名目,點出某項則預備。
224
香山等營亦有呈進。其地為樓九間,樓下設御座,樓上為內廷主位坐次。內廷王公大臣及朝正外藩各國陪臣,皆得賜觀。嘉慶間,並許內直詞臣與觀。曩時山高水長筳宴,起居注亦侍班,旋停。有西洋秋千架,秋千旋轉,下奏歌樂。上入座後,進什榜,每隊四人,凡四隊,樂器則箏與胡琴、三弦之類。叩頭畢,向上席地坐,合眾樂,唱滿洲、蒙古曲,繼閱撩跤、兩人對撲也。爬竿巨竹竿高三四丈,童子赤體,僅著一短腳褲,緣竿而上,至竿頂.演作諸勢,即古之尋植也。諸戲。又有小過堂者,健銳營擇十歲以下童子放過堂鳥槍。五人為一隊。其隊之多寡,則點出預備,無一定也。進廓爾喀、朝鮮等處人演唱本國歌曲,回八城人奏回部樂。諸戲畢,命放花盒,侍側者用順風耳以銅為主傳諭。即有侍衛,將左右柱上所繫盒子藥繞焠火引之,金蛇電掣,倏忽間至十餘丈外,而鶴焰騰輝,花葩布彩矣。盒子之製,大小方圓不一,人物花鳥無所不有。諸侍衛衣貂蟒,手執花筒,絡繹點放,以助歡樂。
225
最後一盒子為萬國樂春臺,則每歲例備者,俗稱為炮打襄陽城。沿河編花籬,遍置花炮,星火乍然,萬響齊發,而聖駕即旋宮矣。嘉慶間,至酉刻即罷。事畢人散,河岸爆竹殘紙殆寸許厚,而紫霧蒼煙,迷漫空宇,亦歷半時許方消盡也。步軍統領率兵以水澆潑,謂之壓火。
226
舊時放盒子之前,尚有各種舞燈、十番清唱,最為盛麗。道光間,裁去南府,遂無燈舞、十番。其後花炮、盒子,減損大半,猶不廢舊制,繼則盡停止矣。
227
按:毛西河詩話載:康熙乙丑元夕,南海子大放燈火,臣民縱觀於行殿外。治場里許,周植代木,而絡以紅繩。中建四棚,縣火箱其中。旁樹八桿,即八旗也。旗人認志色分駐,而當前四綠旗,則漢人所駐之地。官民老穉男婦,皆許進觀。初設鹵簿,及駕奉兩宮從永定門赴行殿,諸王群臣次第至,賜官廚肴饌,人酒三甌,能飲者不計。於是徹仗張燈,出宮人五十人,虹裳霓衣,覆以雜綵,人擔兩燈,各據方位,高低盤舞,若星芒撒天,珠光燴海,真異觀也。既則火發於筒,以五為耦, 耦具五花,掄升遞進。乃舉巨炮三,火線層層,由下而上。其四箱套數,若珠簾焰塔,葡萄蜂蝶,雷車電鞭,川奔軸裂,不一而足。又既則九石之燈,藏小燈萬,一聲進散,萬燈齊明,流蘇葩墦,粉綸四垂。箱中鼓吹並起,纂桃■篥,次第作響。火械所及,節奏隨之。霹靂數聲,煙飛雲散。最後一箱,有四小兒從火中相搏墮地,炮聲連發,別有四兒花補襠,杖鼓拍板,作秧歌小隊,穿星戴照,破箱而出。翕倏變幻,難以舉似。然後徐闢廣場,有所謂萬國樂春臺者,象四徵九伐,萬國咸賓之狀,粉綸揮霍,極盡震炫而後已。次日校獵,上親御弓矢,九發皆中。於是詔進百戲,都盧尋幢、拍張、角觚,畢陳於前。時群臣從觀者皆有詩云云。觀此則當時燈火之戲,與近制亦有同異。
228
其時遇元夕,每於南苑陳煙火。建暢春園後,不復至南苑。迨乾隆戊寅仲冬,南苑大閱,適哈薩克、布魯特、塔什罕回人等人覲,因於苑中賜宴,令觀煙火。上距康熙時,蓋六十餘年矣。又駐蹕避暑山莊時,錫宴外藩,或賜觀煙火,則在三十六景無暑清涼之後,所謂萬樹園也。
229
附錄:回部以銅繩技為最奇,每年放燈之日,每呈此藝,必邀厚賞。乾隆辛卯,一人醉後登竿,遂至顛仆。高宗謂因戲傷人,非禮也。命永禁之。
230
同樂園在圓明園大宮門東,轉東樓們,乘舟里許乃至。乾隆間,年例自正月十三日起,在園酬節。宗室王公及外藩、蒙古王公,台吉、額駙、屬國陪臣,俱命入座,賜食聽戲。又萬壽慶節前後數日,亦於此演劇。正屋凡五間,聖駕臨蒞,主位亦從觀焉。諸臣命聽戲者,先數日由奏事處以名單奏請。皇子 及內廷王公、大學士、尚書、御前大臣、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南書房供奉翰林皆與。例坐於東西廂,某某同屋一間,亦先期指定。皆賜茶酒果物。演劇台深廣約十丈,凡三層,神只仙佛由上一層縋而下,鬼魅則自下一層穴而上。所演有清平見喜、和合呈樣、青牛獨駕、萬年甲子、太平有象、環中九九、瑤林香世界等名目,其餘傳奇雜出,與外間梨園子弟扮演皆同,特聲容之美盛,器服之繁麗,則鉤天廣樂,固非人世所得見聞。道光間,每日不過演十餘出,大抵自辰至申即罷。優伶向由織造、監督、鹽政等採選送京,並有眷屬同居者,謂之外南府。按:康熙間即南府之名。道光初元,將南府人一概遣還。自後宮內演劇,皆用內監為之。蓋亦昭德示儉之一端也。
231
按:同樂園聽戲,乃行慶令典。至於深宮清暇,宣喚樂工,則隨處別有排當,不在此制。
232
如嘉慶間宣宗在藩邸,三十壽辰,蒙仁宗於如意洲一片雲賞戲,其一事也。又同樂園聽戲,向來詞臣不與,嘉慶間,始命南書房、翰林與宴。
233
附錄:乾隆五十九年,駕駐熱河,賜扈蹕諸臣觀劇於清音閣。自七月二十四日始,至八月十五日,凡二十日,每日卯刻入班,未正散出。日賜茶果、克什三次。
234
附錄:蘇州優伶,舊時亦有入內務府三旗者,然祇准一、二人,以其占包衣人等俸餉也。
235
其日侍左右者,謂之什子。
236
正月二十五日,為填倉日。乾隆、嘉慶間,御製詩甚多。是日食餅。
237
養吉齋叢錄卷之十四賜進士出身雲貴總督翰林院編修臣吳振棫纂二月朔日、祭日無定,有在正月初二者。十月朔日,亦無定。坤寧宮立竿祀神。禮成,召皇子以下及王公大臣食肉。錫釐廣惠,二百餘年成例也。官一品者,非特派不得與;有非一品而得與者,蓋異數。宮之西南隅,為供神所。上西向坐,皇子以下及諸王大臣人,叩首謝,皆西向席地引茵而坐。人酒一卮,肉二盤,湯飯各一盂。肉以佩刀自割。謹案:太宗嘗有:「若廢騎射,寬袍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後食與尚左手之人何異云巨諭旨。乾隆間,以此鐫碑於箭亭,以示萬世。故食胙必以佩刀自割,躬示倡率。上食畢,侍食諸臣方置碗匙。其食未盡者,賜人直侍衛等食之。諸王大臣有在告及退休居京師者,亦賜胙,或神糕,皆具折謝。若聖駕在盛京祀神,則於清寧宮食肉。
238
謹案:乾隆丁酉以前,遇大祀神,則恭進慈寧宮糕酒。
239
又案:高宗在盛京祀神,以神糕賜在京王大臣。嘉慶間,嘗以神糕賜予告在籍之大學士王傑。蓋皆推恩惠下之義。道光乙巳,坤寧宮吃肉,命大學士潘世恩毋庸人座,仍賜胙,則所以恤耆年也。又坤寧宮每日祀神,用二豕豬,章京掌之。晚祭背燈者,交膳房散給;朝祭者,不得出殿門。故每日皆散給散秩大臣及侍衛等分食。乾隆間,太監有竊取肥脤之事。人宮食肉者少,乃每 日派御前侍衛一員,乾清門侍衛二員食祭肉,並糾察之。食肉者至宮門外,取一毽墊,人置坐處,叩頭畢,席地坐。人各肉一盤,飯一盂,鹽一碟,食畢而出。
240
其領班者,為散秩大臣、侍衛班領。此又每日祀神食肉之常制也。又滿洲官員有力之家,春秋祀神,亦延賓食肉。有湯飯,無他肴。舊俗客自割食,今則切置諸器,設匙箸,不事刀割矣。食畢,客起,不盥漱,不謝,主人不送。客所食之餘,召臧獲輩於其處盡食之,不得出戶。福酒、福糕則遍遺親友之未至者。
241
四月初八日浴佛,由禮部具奏。是日於坤寧宮請佛亭至堂子,將大內所備紅蜜及諸王所備之蜜,貯黃瓷浴池內,以淨水攪勻,請佛於浴池內。浴畢,以新棉墊座安奉亭中,仍請人宮。
242
四月八日,俗稱結緣日。乾隆間,屢見吟詠。
243
順治十一年端午,召內大臣大學士等乘龍舸游西苑,至北橋登岸,幸南臺,歡宴至暮。
244
自後遇午日,宮中每以龍舟酬節。聖祖御製有五日泛舟賜大臣侍衛宴詩。乾隆間,五日則奉慈輿至御園觀龍舟。聖駕在望瀛洲,亭名。王公大臣及內廷訶臣亦得與宴賞。其東則蓬島、瑤臺,皇太后觀競渡處也。嘉慶間,移於澄虛榭宴賞。高宗詩云:「中流九龍舟,誰肯相參差。」仁宗詩云:「九龍順軌原無競。」據此可識龍舟之數。又按:北地四、五月往往少雨,如屆節未沛甘霖,即罷此戲。道光初年,尚沿競 渡故事。其後停止。
245
按:乾隆庚辰,留京回部王公,亦許入內觀龍舟。
246
乾隆御製,有端午帖子,依春帖子例。
247
七月七日祭牛女,宮殿監司其事。
248
西峰秀色,為御園四十景之一,七夕巧筵,曩時常設於此,有綵棚蛛盒之勝。乾隆御製詩云:「西峰秀色靄宵煙,又試新秋乞巧筵。」蓋紀實也。
249
康熙時,駐蹕避暑山莊,於塞湖放河燈。高宗及見其盛。蓋中元河燈,曩時已有成例。
250
乾隆間,放河燈多在御園湖中,或在山莊,則亦設盂蘭盆,放河燈。高宗嘗言,山莊盂蘭盆及河燈,所費不過數百金也。
251
中秋祭月,宮殿監司其事。
252
曩時歲行秋彌,中秋後一日始。由山莊啟蹕進哨。故乾隆間,供月在山莊之雲山勝地。嘉慶間,供月在山莊繼德堂後之暢遠樓。
253
乾隆、嘉慶御製有中秋帖子。是日家宴用瓜餅。
254
九月九日,宮中登高(見歷朝宸詠)在御園,或移蹕香山。若值秋蝟,則往往為策馬塞山之游。
255
椒屏之製,以絹素為質,先由內廷詞臣擬吉語四字為標題,並擬所畫景物與四字音義相協者,於十二月朔開單呈覽,交內府繪畫人物器飾而綴以椒。每幀署原擬吉語,復製頌一章題其上,亦內廷詞臣所書。
256
歲軸,亦由詞臣擬五言吉語成聯,於臘朔呈覽,交畫苑以彩絹設色,畫祥花、寶穗、鼎、卣、■、彞等物為圖,以所擬吉語書幀端。按:歲軸之名,見乾淳歲時記,亦見武林舊事。
257
十二月初一日,有開筆書「福」之典。溯其緣起,自聖祖時已書賜近臣。查初啟集載,康熙四十三年甲申,除夕前一日,按近年賞王大臣「福」字名單,皆在十二月二十日後。蒙恩賜御書大「福」字,恭紀七言律詩 一首,有「捧出深宮榮並受」句。則當時同直者皆得受賜可知。又康熙丁未冬,賜大臣「福」字,以蔣文肅廷鍚居母憂,特書金賤「福」字以賜,時稱異數。據此,則自康熙以來,已歲為恆例。雍正四年,有「年來冬月封印以後,政務畧有餘閒,朕手書『福』字賜內外大臣」之諭。是其時,書「福」在封印後。乾隆以來,皆以季冬朔日在重華宮開筆書「福」。又嘉慶丙寅茶宴,御製書福聯句詩註載:「御書第一『福』字,懸於乾清官正殿,其餘宮廷園苑等處張貼,共十九幅」云云。又頒賜皇子、內廷行走、宗藩、蒙古藩王、大學士、尚書、南書房、上書房行走官員、御前侍衛、各省督、撫、新疆將軍、參贊等。寶墨騰輝,函蒙祉福,誠盛事也。書「福」之賤,質以絹,傅以丹砂,繪以金雲龍。又書「福」之暇,別書五、七言至十三言朱紅雲龍賤對聯及「長壽」字,「宜春迎祥」、「宜人新年」、「一年康泰」等字,不下百餘幅。每年內宮寢殿楹楣張貼者,皆御筆也。
258
又賜「福」字時,有兼賜「壽」字者。又有加賞御筆四字吉語紅絹賤直條者,則非親臣近臣不能得也。若道光間書「龍」字,賜內廷王大臣,則宸翰偶涉,不為恆典。
259
附錄:康熙四十四年南巡,至蘇州,巡撫宋犖年逾古稀,步履壯健,書「福」、「壽」二大字以賜。此又在常賜之外者。近來左右大臣,亦每書「福」、「壽」二字以賜。
260
面賜「福」字者,親、郡王、軍機大臣、南書房供奉,歲十餘人,或不及十人。以次人跪案前,仰瞻御書畢,即叩首謝。兩內監對持龍箋而出,叩謝者正當「福」字下。謝畢退,第二人人,其儀節同。面書惟「福」字,或加賜「壽」字,則預書也。
261
闡福寺建於乾隆十一年。自十七年後,季冬之朔,高宗開筆書「福」,必先詣寺拈香,還御重華宮之漱芳齋書「福」,歲為恆典。仁宗、宣宗以後,皆踵行之。又開筆書第二福」字,所用筆管端鐫正書四字,曰「賜福蒼生」。相傳為聖祖御用,留貽蓋已百敷十年。
262
管髹漆色黝,字填以金。其貯筆檀匣,面鐫高宗御銘曰:「斂時五福,敷鍚庶民。子孫保之,萬禩千春。」款曰:「乾隆御銘。」按:英煦齋和恩福堂筆記云:「此筆亦棕製純粹,異於他毫,所書『福』字無定數,惟珍重不多書爾。」附錄:王文莊際華以乾隆乙丑一甲第三人及第,通籍三十一年中,蒙賜「福」字二十四。
263
乙未冬,重加裝潢,懸之賜第,顏曰:「二十四福堂」,以昭恩寵。又雍正間,提鎮間有蒙賜「福」字者,見朱批諭旨。惟己酉賜內務府筆帖式漢軍吉保姓姚氏。「福」字,及乾隆己酉賜安南國王阮光平、壬子賜緬甸國王孟隕「福」字,尤異數也。
264
冰嬉之制,所以習武行賞,俗謂跑冰鞋。即金鰲退食記所載:西苑冰上擲球之戲,而實不止擲球一事。歲十二月,西苑三海層冰堅冱,於是擇令辰,聖駕御冰床臨觀焉。或五龍亭,或闡福寺,或瀛臺等處,無定地。冰鞋以一鐵直條嵌鞋底中,作勢一奔,迅如飛羽。始曰「搶等」。去上御之冰床二、三里外,樹大纛,眾兵咸列。駕既御冰床,亦曰拕床。嗚一炮,樹纛處亦嗚一炮應之,謹案:宣宗御制觀冰嬉應制 詩云:「爆竹如雷殷,池冰若砥平。」又云:「堅冰太液鏡中邊,翠輦行時竹爆宣。」蓋所鳴為竹爆也。於是眾兵馳而至。御前侍衛立冰上,搶等者馳近御座,則牽而止之。至有先後,分頭等、二等,賞各有差。繼曰「搶球」。
265
兵分左右隊,左衣紅,右即衣黃。既成列,御前侍衛以一皮球猛踢之至中隊,眾兵爭搶,得球者復擲,則復搶焉。有此已得球,而彼復奪之者;或墜冰上,復躍起數丈,又遙接之。又繼以轉龍射球。走隊時,按八旗之色,以一人執小旗前導,二人執弓矢隨於後,凡執旗者一二百人,執弓矢者倍之,盤旋曲折行冰上。遠望之,蜿蜒如龍。將近御座處,設旌門,上懸一球,曰天球,下置一球,曰地球。轉龍之隊疾趨至,一射天球,一射地球。謹按:宣宗御制觀冰嬉應制詩云:「彩球連命中,羽苛迭相鳴。」又云:「鳥翔旗色初分隊,魚貫髇聲每應弦。」蓋所射鮑箭也。中者賞。復折而出,由原路盤曲而歸其隊。其最後執旗者一幼童,若以為龍尾也。舊制,八旗兵皆演冰鞋,分日閱看,按等行賞。道光初,惟命內務府三旗預備,後則三旗亦停止,僅給半賞之半而已。
266
乾隆間,歲奉皇太后觀冰嬉。道光間,亦嘗奉皇太后觀冰嬉。
267
按:曩時閱冰嬉,若尚在國恤期內,則走隊時撤去各色旗,惟用弓矢。又按:冰床聯句詩云:「高注旗森攢豹尾,夾趨柄蜿刻龍頭真。」又「檀榻簇葩匡既好,柘簷纈翠蓋斯觫。方捆茸燠敷貂座,圓極虛明屏廚幃。」此言御用冰床之制也。又御前蒙古王等,凡至西苑,亦賜坐冰床隨行。
268
冬日得雪,每於養心殿庭中堆成獅象,志喜兆豐,常邀宸詠。乾隆壬申、乙酉,以雪獅、雪象聯句。嘉慶戊寅,又堆為臥馬二,東西分列,有與內廷翰林聯句詩。
269
附錄。每年掃雪,擁培樹根。宮庭內外職掃除者,有賜錢例,謂之掃雪賞。若京兆報得雪五寸,則用人多。為日久加賞不貲,難於支發,故得雪皆以二、三寸分次奏報,未嘗報五寸也。
270
道光初年,御製九九消寒圖,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字皆九筆也。懋勤殿雙鉤成幅,題曰「管城春滿」。內直翰林諸臣,按日填廓,細注陰晴風雪,皆以空白成字,工致絕倫。每歲相沿,遂成故事。
271
臘八日,雍和宮煮粥、供粥,以親、郡王或大臣領其事。
272
臘八日,中正殿下之左設小金殿,黃氌圓賬房也。聖駕御焉。御前大臣左右侍,眾喇嘛於殿下唪經。達賴喇嘛、章嘉、胡圖克圃至聖駕前,拂拭衣冠,申祓除之義。佛事畢,乃散。
273
謂之洞黎,清語吉祥也。俗謂之送歲。
274
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後,聖駕出宮,過一門,內監放爆竹一枚,人宮亦然。故聞爆竹聲,則玉軑自遠而近,或東或西,皆可意揣。又禁中向於十二月十七開爆竹。道光丙戌改十九日。
275
十二月二十四日,乾清宮東西墀中樹盤龍楠木燈柱,與宮簷齊。柱凡八面,每面皆懸聯,除夕收聯,而懸五色八角圓燈。其聯詞尚仍明代之舊。
276
十二月二十九,或二十七八等日,中正殿前殿設供獻,並設冠袍帶履諸物。聖駕御小金殿,喇嘛一百八十四人,手執五色紙旗,旋轉唪護法經。又有喇嘛扮二十八宿神及十二生相。
277
又扮一鹿,眾神獲而分之,當是得祿之義。殿側束草為偶,佛事畢,眾喇嘛以草偶出,至神武門外送之。蓋即古者大儺逐厲之義。清語謂之跳布扎,俗謂之打鬼。或云以面為人非草也。
278
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以三十六人在殿前唪迎新年喜經。
279
按:中正殿為喇嘛唪經所,日有常課。其分往他處,或唪各種經,或放烏卜藏,或跳布扎,殆無虛日。其名目甚繁,備詳會典。
280
歲暮,武英殿進背石骨,蓋戲具。或云羊脛骨所為,滿洲舊制也,至今循行之。清語嘎什哈,白骨也。
281
曩時歲終,賜蒙古親王大荷包一對,各色玉石八寶一分,小荷包四對,貯金銀八寶各一分,又小荷包一個,貯金銀錢四枚,金銀鎳四枚。
282
除夕封筆之制,始於康熙間。亦手■名香致敬,其儀式與開筆同。
283
附錄:乾隆間戡定金川時,除夕申刻接軍營奏報,有辦理糧運事。已封筆矣。即口授近臣,繕旨頒發,僅不御丹毫而已。
284
歲除,宮中有撣塵之制。
285
除夕,宮中以金爐■松柏枝,謂之熰歲,亦稱■歲。
286
除夕及新正,宮廷筵宴,以繡籠貯秋蠱,置於筵側,蓋自康熙時始也。時奉宸苑之北小花園,內監以秋蟲之子育之溫室,如唐花然,遇筵宴則以之承應。自後遂循行之,為恆制。
287
乾隆禦制詠絡緯[一]詩云:「翊翊蠅蠅鼓翼鳴,秋蟲應節作春 [二]聲。」又云:「熙朝供奉百年例,欲罷翻虞近取名。」又上元後一日宴廷臣詩云:「向筵仙卉發,隔牖草蟲嗚。」亦詠此。
288
一]「詠絡緯」原無「詠」字,據御制詩二集卷八十三補。
289
[二]「春」原作「秋」,據四庫全書本、清乾隆十四年刻本改。
290
養吉齋叢錄卷之十五賜進士出身雲貴總督翰林院編修臣吳振棫纂順治癸巳元旦,大宴畢,復宴內三院輔臣學士及部、院、卿、寺、堂上官、國子監祭酒、六科都給事中、各掌道御史於保和殿。十一年端陽節,召內大臣大學士等乘龍舸游西苑,至北橋登岸,幸南臺,賜諸臣飲喂。康熙間,賜宴臣工,或於乾清官,或於瀛臺。恩禮稠迭,不可殫述。若內直諸臣扈從燕游,諸家紀載尤伙。其極盛者,二十一年正月十四日,以三逆蕩平,御幹清宮,宴內閣大學士、各部院堂官、翰林院學士、講讀及日講、編修、詹事、坊、局、科、道掌印官九十三員。敕諸臣歡拚暢飲,笑語無禁。宴畢,復命近御座前觀燈,更賜巵酒,霑醉者,令內官扶掖而行。明日,御製升平嘉議詩序,及首唱「麗日和風被萬方」句。
291
臣集太和殿下,仿柏梁體以次賦詩九十三韻。又二十一年,雲南底定。六月,諭部院諸臣:「朕因天氣炎熱,移駐瀛臺,今幸天下少安,四方無事,每日清晨御門聽政,未嘗暫輟。卿等各勤職掌,時來啟奏。曾記宋史所載,賜諸臣於後苑賞花、釣魚,傳為美談。今於橋畔懸設罾網,[一]以待卿等游釣。可於奏事之暇,各就水次。舉網得魚,隨其大小多寡,攜歸邸舍,以見朕一體燕適之意。誰謂東方曼倩割肉之事,不可見於今日也。特諭。」是時諸臣或為詩,或為記,志恩述事,一心一德,歡然交欣,洶太平盛事也。
292
聖祖事孝惠章皇后垂六十年。省方江南,避暑塞北,必奉鸞輿以從。舊制有蟒式舞者,滿洲筵宴大禮,以諸王大臣行之。康熙四十九年,孝惠章皇后七旬萬壽,聖祖亦五旬有七矣。正月元夕,宮中張燈設宴,躬親起舞,稱萬壽觴。中外傳為天家盛事。
293
按:蟒式舞所陳,皆昭代故事。有旌旄弓矢,躍馬蒞陣之容;有屈伸進反,仰俯疾徐之節。
294
康熙五十二年,六旬聖壽。三月壬寅,宴直隸各省見任、致仕、給還原口叩文武漢大臣、官員、士、庶等年九十以上者三十三人,八十以上者五百三十八人,七十以上者一千八百二十三人,六十五以上者一千八百四十六人於暢春園正門前。是日擇諸王以下,宗室子孫二十歲以下,十歲以上者六、七十人,執觴勸侑。越三日,又宴滿、蒙、漢軍見任、致仕、給還原品文武大臣、官員、護軍、兵丁、閒散人等年九十以上者七人,八十以上者一百九十二人,七十以上者一千三百九十四人,六十五以上者一千一十二人於暢春園正門前。又一日召集八旗年老婦人於皇太后宮賜宴。
295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初二日,宴滿、蒙、漢軍文武大臣、官員及致仕退黜人員年六十歲以上者於乾清官 [一]「罾」原作「罩」,據聖祖仁皇帝禦制文集改。
296
前。越三日,宴嘆文武大臣、官員等年六十五歲以上者。王大臣則命諸皇子賜觴,年未及歲之皇子、皇孫,命侍立觀禮。御製七言律一首,命與宴諸臣賦詩紀事,名日千叟宴詩,並敕為圖,以示後世。
297
按:康熙千叟宴,大學士以下至翰林、御史凡七十人,庶司百職及致仕者與近畿耆民六百六十人。
298
雍正四年九月,召皇子、諸王大臣侍宴幹清宮。世宗首唱,諸臣以次賡和,用柏梁體,以志承平,如康熙二十一年故事。詩成,御製序文,勒石,賜內外臣工。
299
乾隆四年,御幹清官,宴諸王、貝勒、貝子、大學士、九卿、翰、詹、科、道及督、撫、學政在京者九十九人,賦柏梁體詩。嗣後恩賜筵宴,亦時有之。其最盛者,則十一年,依康熙二十一年瀛臺賜宴故事,於八月二十七日在西苑豐澤園崇雅殿賜王公宗室筵宴。是日移崇雅殿舊設地平、屏風,摘去窗崗,安設大地平。御座後懸掛軟簾,兩廊下設樂,殿內兩旁俱設高桌椅座,東西兩廂亦設高桌,院內張二丈四尺行臺演劇。履親王、莊親王、慎郡王、誠親王,以輩行較尊,系叔輩。俱於地平上設高桌,較御座地平稍低。命和親王、果親王、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行酒。兩廂內,命和親王等率永璧、永墳行酒。是日王公宗室,長幼列坐,俱行家人禮。其不與宴之應封宗室二十人,各賞蟒緞一匹,八絲緞一匹,閒散宗室六十六人,各賞銀五十兩。二十八日,在瀛臺涵元殿賜滿、漢大臣等筵宴於殿之抱廈,下鋪毽,設矮 桌,張圓明園所用亭子台演劇。是日大學士、九卿二尿堂、翰、詹、科、道人數眾多,經朱筆點出,在涵元殿人宴。大學士訥親、張廷玉、福敏、史貽直,協辦大學士尚書劉於義,尚書梁詩正、來保、汪由敦、哈達哈、吶延泰,侍郎傅恆,親賜巵酒。
300
又賜侍郎蔣溥、舒赫德,閣學沈德潛酒,以示榮寵。餘在崇雅殿內及兩廊設矮桌列坐,即用二十七日行臺演劇。是日用李轎甘露殿應制詩韻,上用「月」字、「霞」字二首,大學士以下分韻者三十八人。命兩殿與宴諸臣賦柏梁體一章,御製首句。宴畢,憩流杯亭,集臣工四十五人聯句,成五言長排。此二日筵宴後,命御前大臣、侍衛帶領與宴之人隨處游賞,並至淑清院流杯亭賞酒果。諸臣內嫻於翰墨者,許賦詩進呈。又二十七日,在豐澤園宮門頒賞;二十八日,在勤政殿頒賞。事訖,諸臣上表陳謝。繼命畫院繪圖於瀛臺壁間。
301
按:表文為紀文達所撰,極贍麗,今載集中。
302
乾隆四十八年,普宴宗室。計與宴及以事未與宴者凡二千人。至敦敘殿錫宴聯吟,自乾隆壬戌始。丙寅重舉此典。嘉慶九年,宴宗室於敦敘殿。授簡聯吟,仍依故事。敦敘殿即崇雅殿,乾隆壬戌易今名。
303
乾隆二十六年,皇太后七旬萬壽,賜三班九老宴於香山。在朝王大臣九人,共六百七十七歲;在朝武職九人,共七百二十二歲;致仕諸臣九人,共七百四歲。有香山九老圖。宏旿書。迨皇太后八旬 萬壽,賜三班九老宴於香山。文職九老,共六百六十八歲;武職九老,共六百八十五歲;致仕九老,共七百二十九歲。畫苑艾啟蒙作圖。
304
乾隆五十年,逢國大慶,依康熙間例,舉行千叟宴於乾清官。宴席以品級班列,凡八百筵。與宴者三千人。用柏梁體,選百人聯句。閩人國子監司業銜鄧鍾岳,年百五歲,自閩至樂赴宴,尤為盛事。嘉慶元年正月,再舉於寧壽宮之皇極殿。與宴者三千五十六人,賦詩三千餘首。列名邀賞而未人宴賦詩者五千餘人。是日官一品及年九十以上者,手賜巵酒。高宗恭和聖祖原韻七律:早,仁宗聖製恭和,內廷諸臣俱許依韻。又選文武臣九十六人,仿柏梁體聯句。兩聖一堂,恩隆禮洽,萬古未有之盛舉也。是年與宴老民熊國沛,年一百六歲;邱成龍,年一百歲,賞六品頂帶。九十以上老民八人,賞七品頂帶。
305
乾隆五十年舉行千叟宴時,命朝鮮國酌派年六十以上陪臣二、三人充正、副使與宴。該國王遵派進京。高宗嘉其忱悃,於常例外,特賜國王宋澄泥仿唐石渠硯一方、梅花玉版■二十張、仿澄心堂紙二十張、花賤二十張、花絹二十張、墨二十定、筆二十枝。
306
乾隆五十五年,聖壽八旬,朝鮮、琉球、安南、巴勒布皆詣闕祝釐,因復賜宴於御園。
307
諸國正使,高 宗皆手巵以賜。午刻宣示御製詩章,俾使臣能詩者恭和。於是朝鮮、安南、琉球三國使臣皆拜效頌祝,得詩九章,附錄於後:朝鮮國正使,行判中樞府事李性源詩曰:「堯階春葉報中旬,湛露恩深法讜頻。薄海歡欣同玉帛,寰區慶祝競神人。陪筵每感黃封遍,賜醞那安御手親。五紀馨香躋八耋,南山北斗總歸仁。」朝鮮國副使,禮曹判書趙宗鉉詩曰:「春回慶歲月中旬,玉帛來庭侍講頻。姬錄萬年躋壽域,堯階三祝效封人。身沾法醞叨恩曠,衣惹香煙仰聖親。武帳嵩呼同內服,雙擎雲漢頌皇仁。」安南國謝恩正使,刑部右侍郎阮宏匡詩曰:「筵開前節值新旬,春暖名園詔問頻。恩侈餅幪高覆物,澤覃優渥廣同人。懷侯柔遠天生聖,飽德觀光子慕親。化外幸陪冠帶會,期頤介壽拜皇仁。」安南國謝恩副使,東閣學士宋名朗詩曰:「虞廷肆覲未盈旬,拜奉天恩灌沃頻。不限陽春覃異域,式隆膏澤寵來人。淪肌浹髓知優渥,望日瞻雲妥戴親。分外餅蠓何報答,願將嵩壽祝皇仁。」安南國謝恩副使,翰林院待制黎梁慎詩曰:「天眷皇王啟壽旬,億年聖澤祝聲頻。御園日暖常佳氣,華宴春濃及遠人。星度共旋依北極,威顏咫尺仰慈親。觀光幸綴明堂列,頂踵均沾雨露仁。」安南國進貢正使,翰林院侍讀陳登大詩曰:「虞階何待舞經旬,玉帛初通雨露頻。
308
煦育肯分千里外,綏懷渾似一家人。幸陪周宴清光接,近挹堯樽咫尺親。新寵歸來分海國,共將華祝頌皇仁。」安南國進貢副使,東閣學士阮止信詩曰:「華旦欣逢萬壽旬,春巵廑祝叩筵頻。象方玉帛聯王會,鹿宴笙簧慰遠人。望日有年陶煦暖,朝天何幸妥尊親。南歸願即呈黃耇,早拜丹墀仰至仁。」安南國進貢副使,翰林院阮促詩曰:「九十韶光甫二旬,靈園鶯燕報春頻。星馳輪轡趨行殿,雲集衣冠拜聖人。仰見英君德得壽,可知天命敬惟親。金章玉席洪恩浹,瀘傘難酬頂踵仁。」琉球國副使,正議大夫鄭永功詩曰:「御極垂衣正八旬,普天沐德獻琛頻。四夷駢貢蒙皇化,五代同堂仰聖人。召人華筵龍液酒,飛登紫苑鳳巵親。
309
天顏咫尺沾恩湛,永祝升平萬壽仁。」乾隆間,緬甸使臣陪宴萬樹園,以其國樂器五種合奏。其後每逢筵宴,備陳準部、回部、安南、緬甸、廓爾喀樂。
310
乾隆壬寅,四庫全書第一部繕錄告竣。春仲經筵禮畢,賜總裁、總纂、總校、分校、提調各官宴。又賜總裁九人、總纂各官七十七人如意、雜佩、文綺、筆墨等物。此則因事鍚宴之殊恩也。
311
乾隆間,每歲臘月二十一日,寧壽宮後符望閣下賜飯。凡尋常賜食,非有外藩,則不設酒。入座者,御前大臣、御前行走、蒙古王、貝勒等,其時御前大臣多兼軍機大臣,故漢軍機大臣亦得入座。嘉慶以後,無御前大臣兼軍機大臣者,故軍機大臣皆不與,間命入座,蓋特恩也。
312
乾隆丙申,金川平。皇太后幸寧壽宮,召高宗膳,並於階下賜將軍阿桂、豐升額及將領功大者三十 六人、軍機大臣六人飯食,義同凱宴,亦歷來未有之曠恩也。
313
道光癸未八月七日,幸萬壽山玉瀾堂,鍚宴十五老臣,賦柏梁體詩,並繪圖以紀盛。與宴者為和碩儀親王、御前大臣賽沖阿、大學士托津、大學士軍機大臣曹振鏞、大學士戴敦元、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孫玉庭、戶部尚書軍機大臣黃鉞、禮部尚書穆克登額、工部尚書初彭齡、理藩院尚書富俊、左都御史松筠、郡王銜都統哈迪爾、都統阿那保、致仕大學士伯麟、致仕都統穆克登布。時儀邸年七十九矣。特命設高座。以篤親親之誼。
314
正月十四日,宗親宴,皆近支親藩。道光間,在奉三無私。定例,皇子位次,在親王、郡王上,惟家宴則近支諸王與皇子以長幼為序。十五日,蒙古親藩宴在正大光明殿。是日掌儀司進玩藝,派蒙古王公遞酒。舊時惟滿洲一、二品大臣許入座。嘉慶七年,并許一、二品漢大臣與宴。後以為常。講官與宴者,席於殿之西北隅。十六日,廷臣宴在正大光明殿。滿、漢大學士尚書皆與。侍郎亦有命入座者。督、撫、將軍人覲在京,或得與宴。如乾隆時之薩載、萬福、常青是也。宴次有喜起舞,清語謂之嘛克新。人數曩亦無定,其禮節與除夕保和殿筵宴同。
315
新正宴外藩,例設中和韶樂,舞慶隆舞,並陳蒙古、回部、金川及各番部樂,並奏雜伎。
316
按:乾隆間,有扎薩克而兼一、二品官職者,亦與廷臣宴。又宗親宴,間有命異姓王公與列者。如乾隆庚寅之超勇親王成袞扎布、額駙色布騰巴爾珠爾、拉旺多爾濟是也。
317
新正筵宴,外藩向在豐澤園。設大幄次,以存舊制。乾隆間,紫光閣落成,其後遂宴於閣。宴後,例有賞內務府大臣司其事。
318
按:向例,紫光閣及上元賜宴,惟蒙古諸藩及年班回部降番等。乾隆壬寅,命朝鮮、硫球、南掌、暹羅四國陪臣亦入宴�
URN: ctp:ws170450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