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六百九十二

《卷六百九十二》[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牧守部 招輯
2
《小雅》、《鴻雁》之作,美其能勞來安集,使離散者寧其居,鰥寡者得其所也。若乃總列城之任,膺民社之寄,或仍歲凶荒,民居流徙。或師旅之後,瘡痍未復,或寇盜群萃,侵擾封部。或夷狄狙犬,廣密邇亭障,乃能懷輯化誘,循撫愛養。俾襁負者相屬而至,安堵者無改其舊,推以恩信凶戾,為之革音。敦以仁惠殊俗,因而款附,下興樂國之詠,上有長城之賴,斯固道德齊禮之餘風,招攜懷遠之美政也。
3
漢王成,宣帝時為膠東相,流民自占八萬餘占,謂隱度名數而來附業也帝下詔褒之,爵關內侯事具《牧守褒寵門》
4
龔遂為渤海太守。時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賊並起,遂乘傳至渤海界郡。聞新太守至,發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鉤Θ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持兵者,乃為賊遂單車獨行。至府,郡中翕然,盜賊亦皆罷。渤海又多劫略,相隨及,聞遂教令,皆即時解散,棄其兵弩,而持鉤Θ盜賊,於是悉平。
5
王尊為益州刺史,居部二歲,懷來徼外,蠻夷歸附,服其威信。
6
後漢郭詮囊涫蔽漁陽太守,在職五歲,戶口增倍。後潁川盜賊群起,徵拜潁川太守。召見辭謁,帝勞之曰:「賢能太守,去帝城不遠,河潤九里,冀京師並蒙福也。君雖精於追捕,而山道險厄,自斗當一士耳,深宜慎之」。詰嬌ふ、謝成,皆粞糲惱院,晗宄欽儻、獾仁百人皆束手詣誚迪で補楦腳┮蜃咱雷命,帝美其策,不以咎之。後宏、吳等黨與聞,諭信遠自江南,或從幽、冀,不期俱降,絡繹不絕。
7
夏恭為太山都尉,和集百姓,甚得其歡心。
8
應奉,汝南人,為郡決曹吏。和帝時,大將軍梁冀舉奉茂才。先是,武陵蠻詹山等四千餘人反叛,執縣令屯結連年。詔下公卿議,四府舉奉才堪將帥。永興元年,拜武陵太守,到官慰納。山等皆悉降散。
9
虞詡,安帝時為武都太守。先是,羌寇武都,詡掩擊破之。乃占相地勢,築營壁二百八十所,招還流亡,假賑貧人,郡遂以安。詡始到都,戶裁盈萬,及綏聚荒餘,招還流散,二三年間,遂增至四萬餘戶,鹽米豐賤,十倍于前一云詡始到鮮千,鹽石八千,見戶萬三千,視事三歲,米八十,鹽四百,流人還歸,郡戶數萬人足,家給一郡無事
10
汝郁為魯相,以德教化,百姓稱之,流人歸者八九千戶。
11
霍為金城太守,性明達篤厚,能以恩信化誘,殊俗甚為羌胡所敬服。
12
張喬,順帝時為交蘊守。先是日,南象林徼外蠻夷攻燒城寺,殺長吏喬至,開示慰誘,並皆降散。
13
祝良為九真太守,單車入賊中,設方略,招以威信,降者數萬人,皆為良築起府寺,繇是嶺外復平。
14
李固為梁商從事中郎。永和中,荊州盜賊起,彌年不定,乃以固為荊州刺史。固到,遣吏勞問境內,赦盜寇前[C260],與之更始。於是賊帥夏密等斂其魁黨六百餘人,自縛歸首,固皆原之。遣還,使自相招集,開示信法,半歲間餘類悉降,州內清平。
15
種諼,益州刺史。謁乜犢,好立事。在職三年,宣恩遠夷,開曉殊俗。岷山雜落,皆懷服漢德。其白狼髂咎騙疒鰈倉罟。自前刺史朱輔卒,後遂絕。謚聊爍淳僦窒蚧。
16
傅燮為漢陽太守,善┰人叛羌,懷其恩化,並來降附。趙溫為蜀郡太守,桓帝之世,板蓯反,溫以恩信降服之。
17
劉虞為幽州刺史,轉甘陵相,甚得東土戎狄之心。又青、徐士庶被黃巾之難,歸虞者百餘萬口,皆收視溫恤,為安立生業,流民皆忘其遷徙。
18
魏何夔,仕漢為長廣太守。郡濱山海,黃巾未平,豪傑多背叛,袁譚就加以官,位長廣縣人。管承徒眾三千餘家為寇害,議者欲舉兵攻之。夔曰:「承等非生而樂亂也,習於亂不能自還,未被德教,故不知反善。若兵迫之急,彼恐夷滅,必并力戰,攻之既未易拔,雖勝必傷吏民。不如徐喻以恩德,使各自悔,可不煩兵而定」。乃遣郡丞黃珍往為陳成敗,承等皆請服。夔遣使成弘領校尉、長廣縣丞等郊迎,奉牛酒詣郡。
19
劉繇仕漢,興平中為揚州牧。時袁術據淮南,繇乃移居曲阿。值中國喪亂,士民多南奔,繇攜接收養,與同憂劇,甚得名稱。
20
劉表漢末為荊州牧,荊州人情好擾,加以四方駭震,寇賊相扇,處處糜沸表,招誘有方,威懷兼治。其姦猾宿賊,更為效用,萬里肅清,大小咸悅而服之。關西、兗、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表,安慰賑饑,皆得資全。
21
張既,漢末為京兆尹,招懷流民,興復縣邑,百姓懷之。鍾繇,漢末督關中百事,自天子西遷洛陽,人民單盡,繇徙關中。民又招納亡叛以充之。數年間,民戶稍實。太祖征關中,得以為資,表繇為前軍師。
22
蘇則,漢末為武都太守。太祖征張魯,過其郡,見則悅之,使為軍導。魯破,則綏安下辨諸氐通河西道,徙為金城太守。是時喪亂之後,吏民流散饑窮,戶口損耗,則撫循之甚謹。外招懷羌胡,得其牛羊,以養貧老,與民分糧而食,旬月之間,流民皆歸,得數千家。乃明為禁令,有干犯者,躒÷酒浯、詠陶,弒厴頹鬃,越堂窀種。其歲大豐收,繇是歸附者日多。
23
杜襲為太祖丞相長史,隨到漢中討張魯。太祖還,留督漢中軍事,綏懷開導,百姓自樂出徙洛、鄴者八萬餘口。
24
夏侯尚,為荊州牧。時荊州荒殘,外接蠻夷,而與吳阻漢水為境,舊民多居江南。尚自上庸通道,西行七百餘里,山民蠻夷,多服從者。五六年間,降附數千家。
25
劉馥為太祖司徒掾會孫策所置。廬江太守李述攻殺揚州刺史嚴象、廬江梅乾、雷緒、陳蘭等聚眾數萬在江、淮間,郡縣殘破,太祖表馥為揚州刺史。馥既受命,單車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南懷緒等皆安集之,貢獻相繼。數年中,恩化大行,百姓樂其政,流民越江南而歸者以萬數。
26
梁茂為御史時,泰山多盜賊,以茂為泰山太守,旬月之間,襁負而至者千餘家。
27
郭淮為雍州刺史,安定羌大帥辟蹄反,討破降之。每羌胡來降,淮躒∠仁谷送莆勢淝桌砟信多少年歲長幼,及見一二,知其款曲,訊問周至,咸稱神明。正始元年,蜀將姜維出隴西,淮遂進軍追至︹中。維退,遂討羌迷當等,案撫柔氐三千餘落,拔徙以實關中。遷左將軍。
28
呂虔為泰山太守,郡接山海,世亂,聞民人多藏竄,袁紹所置中郎將郭祖、公孫犢等數十輩保山為寇,百姓苦之。虔將家兵到郡開示恩,信祖等黨屬皆降服。諸山中亡匿者,盡出安土業,簡其強者補戰士。泰山由是遂有精兵,冠各州郡。
29
蜀王嗣為西安圍,督汶山太守,綏集羌胡,咸悉歸服。諸種素桀惡者,皆來首降,待以恩信,時北境得以安靜。
30
張嶷為越雋太守,漢嘉郡界旄牛夷種類四千餘戶。其率狼路,欲為姑固。愣逢報怨,遣叔父離將逢眾,相度形勢。嶷逆遣親近,齎牛酒勞賜,又令離姊逆逢妻,宣暢意旨。離既受賜,并見其姊姊弟歡悅,悉率所領將詣嶷。嶷厚加賞待,遣還旄牛,繇是躒〔晃患。
31
吳步騭為交州刺史,時益州大姓雍緣壬筆袼署,太守正昂與士燮相聞,求欲內附,騭因承制遣使宣恩撫納,繇是加拜平戎將軍,封廣信侯。
32
虞潭領廬陵太守,綏撫荒餘,咸得其所。
33
鍾離牧為海南太守,揭陽縣賊率曾夏等眾數千人,歷十餘年,以侯爵雜繒千匹,下書購募,絕不可得。牧遣使慰譬,登時首服,自改為良民。
34
晉魯芝,宣帝初為天水太守,郡鄰於蜀,數被侵掠,戶口減削,寇盜充斥。芝傾心鎮衛,更造城市,舊境悉複。又為並州刺史,以綏輯有方。遷大鴻臚。
35
華軼為江州刺史,甚有威惠,州之豪士,接以有道,得江表之歡心,流亡之士赴之如歸。
36
劉弘為荊州刺史,于時流人在荊州十餘萬尸,羈旅貧乏,多為盜賊。弘乃給其田種糧食,擢其賢才,隨資敘用。
37
褚蛭,丹陽尹時,京邑焚蕩,人物凋殘,蚴占散亡,甚有惠政。
38
曹攄為襄城太守,時襄城屢經寇難,攄綏懷振理,旬月克服。
39
王彪之為會稽內史,居郡八年,豪右斂跡,亡民歸者三萬餘口。
40
桓宣鎮襄陽,宣遣步騎收南陽諸郡百姓沒賊者八千餘人以歸。
41
周處為新平太守,撫和戎狄,叛羌歸附,雍土美之。
42
宋張茂度為始興相,郡經賊寇,廨宇焚燒,民物凋散,百不存一。茂度創立城寺,弔死撫傷,收集離散,民戶漸復。在郡一周,徵為太尉參軍。
43
劉道產為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在州有惠化,關中流民,前後出漢川,歸之者甚多。元嘉六年,道產表置隴西、宋康二郡以領之。又為襄陽太守,善於臨民。在雍部政績尤著,蠻夷前後叛戾不受化者,並皆順服,悉出緣沔為居,百姓樂業,民戶豐贍。縣此有《襄陽樂歌》,自道產始也。
44
臧熹為臨海太守,郡經兵寇,百不存一。熹綏輯綱紀,招聚流散,歸之者千餘家。
45
陸徽,文帝時為長沙內史,母憂去職。時張尋、趙廣為亂于益州,兵寇之餘,政荒民擾。元嘉二十三年,乃遣徽為持節、益寧二州諸軍事、益州刺史,隱┰有方,威惠兼著,寇盜靜息,民物殷阜,蜀土安悅,至今稱之。
46
王僧虔為湘州刺史。巴、峽流民多在湘土,僧虔表割益陽、羅、湘西三縣緣江分立湘陰縣,從之。
47
王景文為江州刺史,晉安王子勛起兵,以焦度為先鋒。及事敗,逃宮亭湖中為寇賊。朝廷聞其勇,甚憂患之,使景文誘降度等,度將部曲出首,景文以為巳鎮南參軍,尋領中直兵,厚待之。
48
張穆為交,蘊守治有異績。會刺史死,交土大亂,穆以威懷循拊,境內以寧,文帝嘉之。
49
范述曾為永嘉太守,所部橫陽縣山谷險峻,為逋逃所聚,前後二千石討捕莫能息。述曾下車,開示恩信,凡諸凶黨,襁負而出,編戶屬籍者二百餘家。自是商賈流通,居民安業。
50
梁蕭敷初仕齊為隨郡內史,招懷遠近,黎庶安之,以為前後之政,莫之及也。
51
楊公則,初自高祖舉義師於雍州,以公則為湘州刺史。初,公則東下,湘部諸郡多未賓從,及公則還州,然後諸屯聚並散。湘州寇亂累年,民多流散,公則輕刑薄斂,頃之,戶口克復。為政雖無威嚴,然保己廉慎,為吏民所悅。
52
安成康王秀為郢州刺史。時司州叛蠻田魯生弟魯賢、超秀據蒙籠來降。高祖以魯生為北司州刺史,魯賢北豫州刺史,超秀定州刺史,為北境捍蔽。而魯生、超秀互相讒,有去就意,秀撫喻懷納,各得其用,當時賴之。
53
王茂為江州刺史,時九江新罹軍寇,民思反業茂,務農省役,百姓安之。夏侯ノ豫州、南豫二州刺史,壽春久罹兵荒,百姓多流,散デ,嶁癱澄衽,┦∫矍曛,民戶充復。
54
張言贊為湘州刺史,州界零陵、衡陽等郡,有莫人┞者,依山險為居,歷政不賓服,至是向化。在政四年,流人自歸,戶口增益十萬餘,州境大安。
55
江革為都官尚書,出監吳郡。于時境內荒儉,劫盜公行。革至郡,惟有公給仗身二十人,百姓皆懼不能靜寇,及省遊軍尉,民下愈恐。革乃廣施恩撫,明行制令,盜賊靜息,民吏安之。
56
臧嚴歷監義陽、武寧郡,郡界皆蠻夷,前郡守常選武人以兵鎮之。嚴獨以數門生單車入境,群蠻悅服,遂絕寇盜。
57
王褒為安城郡守。及侯景渡江,建業擾亂,褒輯寧所部見稱。
58
陳沈君理為吳郡守。是時兵革未寧,百姓荒弊,軍國足用,咸資東境。君理招集士卒,修理器械,民下悅附,深以煥砑稱。
59
後魏于慄┟髟帝,時為豫州刺史洛陽雖歷代所都,久為邊裔,城闕蕭條,野無煙火。慄┛闢榛荒,勞來安集。德刑既設,甚得百姓之心。
60
韋閬,太武時為武都太守,屬告城鎮將郝溫及蓋吳反,關中擾亂,閬盡心撫納所部。
61
李祥,大武時因南土未賓,遣尚書韓元興率眾出青州,以祥為軍司。略地至於陳、汝,淮北之民詣軍降者七千餘戶,遷之於兗豫之南置淮陽郡以撫之。拜祥為太守,加綏遠將軍,流民歸之萬餘家。
62
司馬淮,字臣之,晉汝南王亮之後,為廣甯太守。悅近來遠,清儉有稱。大武嘉之,賜布六百疋。
63
李佐為輔國將軍,行荊州事,在州威信大行,邊民悅附,前後歸之者二萬許家。尋為正刺史。
64
秦明王翰,曾孫禎。孝文初,為南豫州刺史。淮南人相率投附者三千餘家,置之城東汝水之側,名曰歸義坊。
65
韋欣為彭城內史、廣陵侯元衍為徐州刺史,又請為長史,帶彭城內史,撫綏內外,甚得民和。
66
裴宣為益州刺史,善於撫綏,甚得羌戎之心。後晉壽更置益州,改宣所蒞為南秦州。先是,有餘平曷酋揚孟孫擁戶數萬,自立為王,通引梁寇,數為邊患。宣乃遣使招喻,曉以逆順。孟孫感恩,即遣子詣闕。武興曷、姜謨等千餘人上書,乞延更限,宣武嘉焉。
67
高綽為豫州刺史,為政清平,抑強扶弱,百姓愛之。流民歸附者三千餘戶。
68
崔鑒為奮武將軍、徐州刺史。鑒欲安悅新附,民有年老者,表假以守令,詔從之。
69
呂羅漢為秦、益二州刺史,秦益菰,賭狹仇池,西接赤水諸羌,恃菔為叛逆。自羅漢蒞州,撫以威惠,西戎懷德,士庶帖然。
70
伊利為兗州刺史,善撫導,在州數年,邊民歸之五千餘戶。
71
武昌簡王平原,為齊州刺史。善于懷撫,邊民歸附者千有餘家。
72
臨淮王昌弟孚,為冀州刺史。先是,州人張孟都、張洪建、馬潘、崔獨憐、張叔緒、崔蠊碚、盤煲、舜匏、頰艿、勸思、醫醞、捅A忠、安懷紀趺州郡,號曰八王」。孚至,皆請入城,願致死效力。
73
京兆王子推為征南大將軍、長安鎮大將。性沉雅,善于綏接,秦雍之人皆服。
74
安豐王猛子延明,為都督、徐州刺史。頻經師旅,人物鄄醒,用髡行新,故人悉安業,百姓咸附。
75
尉諾為幽州刺史。時改邑遼西,燕土亂久,民戶凵⑴翟,謚萸搬要十年,還業者萬餘家。
76
裴慶孫為邰郡太守、當郡都督。民經賊亂之後,率多逃竄,慶孫務安集之,咸來歸業。
77
李仲璇為弘農太守,先是宮、牛二姓阻險為害,仲璇示以威惠,並即歸伏。
78
房景伯為清河太守,郡民劉簡武曾失禮於景伯,聞其臨郡,闔家逃亡。景伯督切屬縣,追捕擒之,即署其子為西曹掾,命喻山賊。賊以景伯不念舊惡,一時俱下,論者稱之。
79
藻,莊帝永安中為南郡主書,號為稱職。時北地諸羌數萬家,恃葑髀儀,搬崮潦夭,荒苤萍橐,溜徒並相依附。朝廷患之,以藻為北地太守。藻推誠布信,諸羌咸來歸附。藻稽其名籍,收其賦稅,朝廷嘉之。
80
劉桃符為豫州刺史,善撫蠻夷,為吏民所懷。
81
裴他為荊州刺史,蠻酋田盤石、田敬宗等部落萬餘家,恃眾阻險,不賓王命,前後牧守,雖屢征討,未能降款。他至州,單使宣慰,示以禍福。敬宗等聞他夙德,相率歸附。於是合境清晏,寇賊寢息。邊民懷之,襁負而至者千餘家。
82
李洪之為秦益二州刺史,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雖相羈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為道,廣十餘步,示以軍行之勢,乃興軍臨其境,山人驚駭。洪之將數十騎至其里閭,撫其妻子,問所疾苦,因資遺之。眾羌喜悅,求編課調,所入十倍于常。
83
史寧為東義州刺史。州既鄰接,疆場百姓流移,寧留心撫慰,咸來復業。
84
崔孝轡,趙郡太守。郡經葛榮離亂之後,民戶喪亡,六畜無遺,斗粟乃至數縑,民皆賣鬻兒女,夏椹大熟,孝嘟堂穸嗍罩。郡內無牛,教其人種。招撫遺散,先恩後威,一周之後,民大至。
85
司馬袤,字遵府。西魏大統六年,為北徐州刺史。八年,入朝,文帝嘉之,特蒙賞勞。頃之,河內有四千餘家歸附,并袤之鄉舊,乃命領河內郡守,令安集流人。
86
北齊尉長命為幽州剌史,居北垂,土荒民散,長命雖多聚劍,然以恩撫民,多得安集。
87
堯雄為瀛州剌史時,禁網疏澗,官司相與聚劍,惟雄義然後取,復能接下以恩甚焉,為吏民所懷。
88
廬潛,文帝天保中為楊州道行臺左丞。先是,梁將王琳為陳兵所敗,雍其主蕭莊歸壽陽,朝廷以琳為楊州剌史,敕潛與枉為南討。經略枉部曲義故多在楊州,與陳寇粼接,潛輯諧內外,甚得邊俗。
89
源文宗孝昭皇建中為涇州剌史,以恩信待物,甚得邊境之和,為粼人所欽,服前攻破,鈔掠多被。
90
獨孤求業為籩菰諍幽仙樸謖懈Ч榻嫡咄蚣蒲∑湮瓜牙。
91
元景安,後主天統中,為豫州剌史。景安之在邊州粼他境,綏和邊鄙,不相侵暴,人物安之。又官內多畢少,景安被以恩威,咸得寧輯。比至武平末,招慰生蠻輸租賦者數萬戶。
92
後周長孫儉,從太祖平侯莫陳悅,為秦州長史。時西夏州仍未內屬,而東魏遣許和為刺史。儉以信義招之,和乃舉州歸附。即以儉為西夏州刺史,總統三夏州。
93
王雅為汾州刺史,勵精為治,人庶悅而附之,自遠至者七百餘家。
94
元偉為成州刺史,政尚清靜,百姓悅附,流民復業者三千餘家。
95
楊雄為平州刺史。時寇亂之後,戶多逃散,雄在所慰撫,民並安輯。
96
元定為政州刺史,威信兼濟,甚得豪羌之情。生羌據險不賓者,至是並出山谷,從征賦焉。及代還,羌豪等咸戀慕之。
97
劉椅同和郡守,疑旗陡慰,蒞職未期,生羌降附者五百餘家。
98
辛昂為渠州、通州刺史。昂推誠布信,甚得夷獠歡心。秩滿還京,首領皆隨昂詣闕朝覲。以昂化洽夷落,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99
梁昕為東荊州刺史,昕撫以仁惠,蠻夷悅之。流民歸者,相繼而至。
100
賀蘭祥為荊州刺史。先是,祥嘗行荊州事,雖未期月,頗有政惠,至是重往,百姓安之。由是漢南流民,襁負而至者日有十數,遠近蠻夷,莫不款附。祥隨機撫納,咸得歡心。
101
閻慶為河州刺史,州居河外,地接戎夷,慶留心撫納,頗稱簡惠。
102
尉遲運為隴州刺史,地帶疚濟,袼啄閻臥。舜骨楦納,甚得時譽。
103
泉仲遵為南洛州刺史,留情撫接,百姓安之,流民歸附者,相繼而至。初,蠻帥杜青和自稱巴州刺史,以州入附,朝廷因其所據而授之,仍隸東都。青和以仲遵善於撫御,請隸仲遵。朝議以山川非便,弗之許也。青和遂結安康酋帥黃仲寶等舉兵圍東梁州,復遣王雄討平之,改巴州為洵州,隸于仲遵。先是,東梁州刺史劉孟良在職貪婪,民多背叛,仲遵以廉簡處之,群蠻率服。
104
韋世康為司州總管長史。于時東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綏撫之,士民胥悅。
105
趙芬為能州刺史,撫納降附,得二千戶,加開府儀同三司。
106
隋王長述,初仕後周,為廣州刺史,甚有威惠,吏人懷之。在任數年,蠻夷歸之者三萬餘戶。朝議嘉之,就拜大將軍。
107
令狐熙,開皇初為滄州刺史。時山東承齊之弊,戶口簿籍,類不以實。熙曉喻之,令自歸首,至者一萬戶。在職數年,風化大洽,稱為良二千石。高祖以嶺南夷越,數為反亂,徵拜桂州總管十七州諸軍事,許以便宜從事。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帥更相謂曰:「前時總管皆以兵威相脅,今者乃以手教相諭,我輩其可違乎!」於是相率歸附。
108
衛玄,仁壽初,為衛尉少卿。會山獠作亂,出為資州刺史以鎮撫之。玄既到官,時獠攻圍太牢鎮,玄單騎造其營,謂群獠曰:「我是刺史,銜天子詔,安養汝等,勿驚懼也」。諸賊莫敢動。於是說以利害,渠帥感悅,解兵而去,前後歸附者十餘萬口。高祖大悅,賜縑二千疋,除遂州總管,仍令劍南安撫。
109
劉權,大業中,為南海太守,行至鄱陽,會群盜起,不得進,詔令權召募討之。權率兵與賊相逢,不與戰,先乘單舸詣賊營,說以利害,而群賊感悅,一時降附。煬帝聞而嘉之。
110
慕容三藏,大業末,為廓州刺史。州極西界,與吐谷渾鄰接,姦宄犯法者,皆遷配彼州,流人多有逃逸。及三藏至,招納綏撫,百姓愛悅,襁負而至。吏民言哥頌之,丘和為交。蘊守撫諸豪傑,甚得蠻夷之心。
111
唐韋仁壽,隋大業末,為蜀郡司法書佐。高祖入關,遣使定巴蜀,使者承制拜仁壽州都督府長史。時南寧州內附,朝廷每遣使安撫,類皆受賄,邊人患之,或有叛者。高祖以仁壽素有能名,令檢校南寧州都督,寄聽政於越,使每歲一至其地以撫慰之。仁壽將兵五百人至西洱河,承制置八州十七縣,授其豪帥為牧宰,法令肅清,人懷歡心。
112
劉政會,武德初,以衛尉少卿留守太原,內輯軍士,外和戎狄,遠近莫不悅服。
113
趙王元景,武德中為安州大都督。其舊安陸都民,隋末流宕他所者皆歸之。
114
陳君賓,貞觀元年累轉鄧州刺史。郡邑喪亂以後,百姓流離,君賓至纔期月,皆來復業。二年,天下諸州並遭霜澇,君賓一境獨免。當年多有儲積,蒲、虞等州戶口,盡入其境逐食。太宗下詔勞之。
115
黨仁弘,貞觀初授南寧州都督。夜郎之表,聲教久絕。仁弘下車招撫,遠近安輯。
116
李素立,貞觀中累轉揚州大都督府司馬。時突厥鐵勒部相率內附,太宗於其地置瀚海都護府以統之,以素立為瀚海都護。又有闕泥孰別部,猶為邊患,素立遣使招諭降之。夷人感其惠,牽牛以饋素。立素立,惟受其酒一杯,餘悉還之。為建立廨舍,開置屯田。
117
崔知溫,高宗時為蘭州刺史。會有黨項三萬餘眾來寇州城,城內勝兵既少,眾大懼,不知所為。知溫使開城門延賊,賊恐有伏,不敢進。俄會將軍權善才率兵來救,大破黨項之眾。餘首領乞降,欲盡坑之,以絕後患。知溫力語其下曰:「弗逆克奔,古之善戰,誅無噍類,禍及後世。且山谷崢嶸,草木幽蔚,萬一變生,悔之何及!」善才然其計,又欲分降者五百人以與知溫,知溫曰:「向論安危之策,乃公事也,豈圖私利哉!」固辭不受。黨項餘眾,繇是悉皆降附。
118
馮元常,則天時授眉州刺史。劍南先時火光,賊夜掠居人,晝潛山谷。元常至,喻以恩信,許其首露,仍切加捕逐,賊徒舍器仗,面縛自陳者相繼。又轉廣州都督,便道之任,不許詣都。尋屬安南首領李嗣仙殺都護劉延特,庀葜菹,仉吩常討之。率士卒濟南海,先馳檄示以威恩,喻以禍福。嗣仙徒黨多相率歸降,因縱兵誅其魁首,安慰居人而還。
119
裴懷古,則天時始安賊歐陽倩擁徒數萬,剽陷州縣,授懷古桂州都督,仍充招慰討擊使。纔及嶺,飛書招誘,示以禍福,賊徒迎降,自陳為吏人侵逼,乃舉兵爾。懷古知其誠懇,乃輕騎以赴之。左右曰:「夷獠難親,未可信也」。懷古曰:「吾仗忠信,可通于神明,況于人乎!」因造其營以慰喻之。群賊喜悅,歸其所掠財貨,納于公府。諸洞酋長素持兩端者,盡皆款附,嶺外悉定。
120
薛登,本名謙光。中宗時,檢校常州刺史。屬宣州狂寇鍾大臣作亂,百姓奔走,謙光嚴備安輯,合境肅然。在官未期,流人稍復,雞犬之音復相接矣。
121
宋慶禮,開元中累遷貝州刺史,仍為河北支度營田使。初,營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帶奚、契丹。則天時,都督趙文艙理乖方,兩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後移于幽州東二百里漁陽城安置。開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歸附,玄宗欲復營州于舊城。侍中宋腹陶以為不可,獨慶禮盛陳其利。乃詔慶禮及太子詹事姜師度、左驍衛將軍邵宏等充使,更于柳城築營州城,興役三旬而畢。俄拜慶禮御史中丞,兼檢校營州都督,開屯田八十餘所,追拔幽州及漁陽、淄青等戶,並招輯商胡,為立店肆。數年間,營州倉廩頗實,居人漸殷。
122
鮮於叔明,代宗永泰,大歷間為東州節度使。兵荒之後,鄄釁納跏,迕骼碇近。二十年,招撫其適夷落,皆獲安集。
123
張延賓,大歷二年拜河南尹,充諸路營田副使。河、雒久當兵衝,閭井邱墟。延賓勤身率下,政尚簡約,疏導河渠,修築宮廟,數年間,流庸歸附,邦畿復完。詔書褒美之。
124
崔灌,大歷中為澧州刺史。下車,削去煩苛,以安人為務。居二年,風化大行,流亡襁負而至,增戶數萬。
125
韓傻倫,誚ㄖ諧。跫濤,蘇州、潤州刺史,安輯百姓,均其租稅。未及踰年,境內稱理。
126
張建封,興元初,為亳、壽、廬等三州觀察使。大修葺城池,悉心綏撫,遠近悅附。
127
袁滋,貞元中出為華州刺史中丞、潼關防禦鎮國軍使,以寬易清簡為政,百姓有至自他境者,皆給地以居,曰義合里,專以慈惠為本,人甚愛之。
128
曲環,貞元中為陳許觀察使。時陳許州以李希烈擾亂,遭剽頗甚,人多逃竄他邑以避禍。環勤身恭儉,賦役均平,政令寬簡,不三二歲,襁負而歸者相屬,訓農理戎,兵食皆豐羨。
129
殷侑為滄景節度觀察等使。時滄州百戰之餘,野無人煙,侑至之日,以仁惠為理,襁負而歸者眾焉。
130
姜廖秦州刺史至州,撫以恩信,盜賊悉來歸首,士庶安之。
131
馬植,文宗開成中為安南都護,上言:「當管羈縻州首領,或處巢穴自固,為南蠻所誘,久不招喻,事有可虞。臣自到鎮,約以信誠,曉之逆順。今諸首領懇發忠言,願納賦稅。其武陸管伏請改為武陸州」。從之。
132
梁韓建初仕唐為華州刺史。河、潼經大寇之後,戶口流散,建披荊棘,闢衛橙翱聞┦率髦彩嗄,出入閭里。親問疾苦,不數年,流亡畢集,軍民充實。
133
趙充裕,唐末領亳、鄭二州刺史。時關東藩鎮方為蔡寇所毒,黎元流散,不能相保。充裕妙有農戰之備,復善于綏懷,民賴而獲安者眾。太祖表為河南節度使、成牢荊州節度使。是時荊州經巨盜之後,居民纔一十七家,欄Ъ凋殘,勵精為理,通商務農,勤於惠養,比及末年,僅及萬戶。時韓建披荊棘以輯華州,亦善於綏撫,故其時號北韓、南郭」。郭即讕擅,爸姓也。張歸厚權知籩菔,強こ⒘轎,晉人所陷,井邑蕭條,歸厚撫之,數月之內,民庶翕然。太祖自鎮、定還,睹其輯理之政,大嘉賞之。
134
高季興為荊南兵馬留後。荊州自唐乾符之後,兵火互集,井邑不完,季興招輯離散,流民歸復。太祖嘉之,乃授節鉞。
135
謝瞳為宣義軍留後。在滑州十三年,部內增戶約五萬,益兵數千人。
136
後唐李嗣昭為潞州節度使,被圍歷年,城中士民饑死大半,廛里蕭條。嗣昭緩法寬租,勸農務穡,一二年間,軍城完集,三面鄰於敵境,寇鈔縱橫,設法枝梧,邊鄙不聳。
137
李存賢為磁州刺史。磁與晉、絳接境,存賢招懷控撫,頗得鄰和。
138
漢王周,初仕晉,為涇州節度使。先是,前帥張彥澤在任苛虐,部民逃者五千餘戶,及下車革前弊二十餘事,逃民歸複,賜詔褒美。
139
周劉禧,廣順初,為單州刺史,自之任招複,逃戶二千四百六十七。
140
翟光鄴,廣順中為青州防禦使。時郡民喪亡十之六七,而招懷撫喻,視之如傷,故期月之間,流亡再集。
URN: ctp:ws177179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