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之二十九 郡西閩清勝跡

《卷之二十九 郡西閩清勝跡》[View] [Edit] [History]

1
由侯官下岐舟行三十里,為閩清縣。環縣治,為儒學、梅溪鋪、古井、臺山、昭顯廟、龍江書院、城隍廟、董公祠、社稷壇、山川壇、德懷廟、黃師雍宅、王溵宅、鐘南山、度仙橋、芹山觀、普賢寺、賢良陂、積善院、鳳凰山、陳祥道宅、陳剛中宅、陳良鼎宅、石竹山、龍津橋、龍王廟、鼎峰、龍門庵、檉峰山、曇口橋、佛跡石、白雲寺、陳祥道墓、演溪、仙人坐化石、玉臺山、許儉宅、龍爪石、金沙堂、薛丕廟、武功廟、偃草山、鐘湖山、留錢山、大帽仙峰、石屋山、龍都巖、圓通庵、朱頂山、白面山。
2
閩清縣 在梅溪南里許,去郡百二十里。唐貞元中,觀察使王翃請析侯官十里置梅溪場,尋為縣。五代閩改稱閩清。宋、元、國朝因之。編戶九里。其地清溪匯於大江,清濁逈別;屏山聳其前,鳳凰南翔,朱頂西舞。廣八十五里,袤一百二十里。東抵侯官界一十五里,西抵延平尤溪界七十里,南抵永福界九十五里,北抵古田界七十里。宋設二鄉,領十里;元改二廂、八里,領二十二都。國初九里,今改二坊、五都,統圖七。縣名梅溪。舊無城,惟東、西、北創三敵樓。置柵為門,曰迎恩,在縣南;曰大西門,在縣西北;敵樓在縣北。縣治創于五季。宋熙寧間,洪水為災,令徐絳新之。洪武九年,主簿鄭管重構譙樓。廳事堂之北有觀風樓,正統間毀于火,知縣左輔新之。嘉靖間,知縣彭珥又為增拓。際留倉在中門內之西,陰陽學在縣治西,醫學在縣治東,僧會司在普賢寺,府館在縣治南。
3
儒學 在縣治東南。宋景德四年,令史溫即廢廩地創之。洪武初,知縣趙起居、沈源葺治之。永樂間,知縣朱毅移明倫堂於聖殿之北。學之東有射圃。名宦祠在啟聖祠之左,祀宋令史溫、王亞夫,元董禎、蔡嗣宗,明沈源、朱毅、餘珍、左輔、黃鏜、楊珣、劉為,凡十一人。鄉賢祠在明倫堂之右,祀宋陳祥道、陳晹、黃師雍、許將、鄭自誠、陳闡、蕭磐、許份,明許瑢、謝瑀,凡十人。
4
梅溪鋪 在縣治南。東達眠石,北通甕口。梅溪在北和豐坊,源出永福,由縣西五里入江。
5
古井 在縣治南升平坊。宋祥符間,鑿泉脈自臺山,清洌而甘。
6
台山 在縣西南。山勢平衍,縣主山也。
7
昭顯廟 在縣西梅川。相傳,神姓陳,事王審知,有功於閩,民為立廟。宋咸平初,知縣李念重建。天聖四年,淫雨為沴,高陵墊溺,廟在其下,水不為害。元符間,民益新之。紹興元年,賜額「德威」;三十年,封「昭顯侯」。國朝洪武末,知縣沈源建二從神祠於廟之東、西。永樂十六年,西廟火。正統六年,知縣吳清、邑人陳仲愚重建。
8
龍江書院 在縣東里許,傍山之麓。國朝嘉靖間建,祀陳祥道及其弟晹。山之巔有石塔。
9
城隍廟 在縣西。
10
董公祠 在縣西,祀元縣尹董禎。至順中為邑,政清而簡,在官六載,民思,祀之。
11
社稷壇 在城隍廟前。舊在縣北,今圮。
12
山川壇 在德懷廟前。
13
德懷廟 在縣南鐘山之陽。神姓陳,宋紹興三十年,封「威惠靈顯侯」。
14
黃師雍宅 師雍,從黃幹學,舉進士,官監察御史,論去史嵩之。理宗欲用為侍御史,見沮丞相鄭清之,遷起居舍人兼侍讀。清之冀其少貶,師雍終不為屈。
15
王溵宅 溵,字孔哲。景泰間,以國子生知巴縣。為政慈惠、節儉,三年,卒于官。邑人歸其喪,立廟祀之。
16
鐘南山 距縣里許,上有盤谷巖。舊傳,有二人裹糧入山,憩草屋下。忽一人自外至,袖中出芋數枚,撥落葉煨以相啖。遲明,遂失其處,但見木葉盈尺,題詩其上云:「偶與雲水會,不與雲水通。雲散水流後,杳然天地空。」
17
度仙橋 在鐘南山下。舊傳,黃天谷訪徐、葛二子於此。國朝洪武二十年,知縣沈源建亭其上。天順四年,教諭馬能重修。
18
芹山觀 在鐘南山之左,稱仙源道觀。元末廢。國朝初重建。舊傳白玉蟾煉丹處。
19
明徐《過芹山觀》:「草樹無塵月已新,燒丹會有白真人。雲封古洞仙源杳,流水桃花歲歲春。」
20
普賢寺 在護仁里。五代梁貞明二年建。有放生池。又,雙溪堂在普賢寺前,景泰三年建。
21
賢良陂 在縣東昇平坊。邑人陳晹拜石得泉,人獲灌溉之利。晹嘗應賢良科,故名。
22
積善院 在縣南。宋大中祥符三年建。右丞許將讀書處。
23
宋許將詩:「為愛山居樂,山居倍憶家。菊黃來日蕊,梅白舊時花。水闊離情劇,霜晴別路賒。前林回首望,空指暮天霞。」又《中秋玩月》:「爽氣來天末,清光滿域中。共憐今夕魄,不與昨宵同。漏永泠泠露,庭虛瑟瑟風。玉臺高下影,猶在廣寒宮。」
24
鳳凰山 在二都,山勢如鳳凰展翼,故名。
25
陳祥道宅 在鳳凰山下。祥道微時,與其弟晹卜宅于此。祥道舉進士,晹應賢良科,鄉人號其岩曰「起傳」。祥道嘗著《禮書》一百二十卷,晹著《樂書》二百卷。
26
陳剛中宅 剛中,祥道從子也。建炎進士,官迪功郎。論恢複,大忤秦檜。未幾,胡銓劾檜,貶昭州。剛中《啟賀》有曰:「屈膝請和,知廟堂御侮之無策;張膽論事,喜樞庭經遠之有人。」又曰:「知無不言,願借上方之劍;不遇故去,聊乘下澤之車。」檜聞,益怒。遂與張九成等七人同謫,差知安遠縣。適有嶺寇,剛中盡瘁撫定,冒瘴客死,槁葬浙江西湖風篁嶺。妻削髮為尼。剛中謫時,過吉州石材廟,神以夢覺隆祐太后,得免金寇者。剛中題詩云:「古廟新剛應,論功舊石材。能形文母夢,忽訝佞人來。海市為誰出,衡雲亦自開。乞靈如見告,逐客幾時回。」卒不如願,悲夫!
27
陳良鼎宅 在縣西南六都。鼎,嘉靖間歲貢,需選銓曹。大駕南巡,良鼎伏闕下,抗疏切諫。上震怒,命廷杖謫戍,系司寇獄,後有旨釋放。隆慶初,詔錄言事者,良鼎已老,不復出。
28
呂楠《送陳太學歸閩》:「聖孝重山陵,龍興廢漢京。諸臣多國是,抗疏獨諸生。慷慨忠君志,蕭條去國情。不須悲放逐,韋布自垂名。」徐中行《贈陳太學》云:「千官扈從漢江行,展禮山陵自聖情。總為垂堂危萬乘,卻教止輦讓諸生。精誠不為雷霆折,肝膽仍逢日月明。世廟諫臣徵欲盡,客星猶自臥孤城。」
29
石竹山 在昇平坊。山之中有靈壇。
30
龍王廟 在縣東龍津。宋宣和三年敕建,政和六年,賜額「顯利」。元泰定初重修。
31
鼎峰 在縣西,梅溪環流其下。
32
龍門庵 在鼎峰之陽。宋邑人林正卿誅茅構庵,為遊眺之地。黃乾「記」略曰:「山折為二支,東西迎而相面,倚而相就,卒而交亙,以相入海。溪之水,沿山而流,若往而俯,若低而觴。若停而溜,莫知其所自出。如是者十餘里,然後聳為雙岩,瀉為三灘,崖束灘駛,崒嵂澎湃,露怪呈奇,不可名狀。」
33
檉峰山 在鼎峰之西,北通尤溪。上有檉樹,根分而枝合,大數十圍,蔭蔽數畝。有鸛鶴棲鳴其間。
34
曇口橋 在縣西宣政里瞿曇溪口。永樂九年,知縣朱毅重建,構亭其上。正統間毀於寇。成化五年,知縣左輔重建。
35
佛跡石 在曇溪旁盤石上,有巨人跡,故名。
36
龍爪石 在縣西十二都。其石穹然,下為澄潭,紫雲時見。相傳,禱雨于此,有龍懸一足石上,大雨隨至,立祠祀之,匾曰「紫雲堂」。
37
白雲寺 在十七都賀恩里。山勢高聳,林木蓊鬱,白雲吐吞其上,中有仙峰巨石。宋景佑三年建,今為第一叢林。
38
明徐熥《過白雲寺》:「尋僧到白雲,便覺遠塵氛。古道少人跡,流鶯處處聞。泉聲歸澗寂,山色過橋分。塵聽疏鐘起,雲林正夕曛。」
39
陳祥道墓 在賀恩里白雲山之南。
40
演溪 在縣西十四都,源出尤溪。
41
仙人坐化石 在演溪中。宋張聖,永福人,貌絕醜,採薪山中,遇異人啖以苦桃,絕粒。素不知書,忽援筆作字,言人禍福,事後多驗。嘗演法水中,坐化巨石。旁有潭,極深,曰九龍潭,遊魚群聚其中,雖潦,漲溢不散,鄉人以為異,多祀之。
42
玉臺山 在九都。唐時,有楊姓者煉真于此。鄉人築臺祀之。旁有井,產蜥蜴,禱雨數應。山中石鼓,叩之則鳴。
43
許儉宅 在九都。儉,遊朱子之門,三世不分異,人稱直儒。丞相鄭性之匾其堂,曰「孝友」,林翊為「記」。
44
金沙堂 在金沙里,宋紹興二十九年建。國朝正統四年重修。
45
薛丕廟 在護仁里名山之上。逸人薛丕居山中,或傳其為仙。鄉人即所居廟祀之。正統八年建。
46
武功廟 在仁壽里龍源。宋紹聖間,朝請大夫蕭磐在梧州,值風濤,遙望江滸有廟,默禱之。雲中有三人出,風遂息。磐感靈貺,拜謁祠下。神果三人,曰感應,曰靈應,曰威應。皆紫袍金帶,號將軍,儼然如舟中所望者。遂錄其封號以歸,即所居主山之後祀焉。
47
偃草山 在十八都。舊傳,永福張聖者,宋紹興間,為白雲寺頭陀。嘗因飯牛,見仙人圍棋山顛,跣追莫及,遂仆于地,滾而下,復滾而上,所經草盡偃,鏟去複生。
48
鐘湖山 在十五都大江之西,與侯官梅埔聯界。下有鐘潭,潭蛟龍出沒,人不敢近。其東有湖,泥如浦潊,環生蘆荻。舊傳,其水應海潮盈縮,歲旱禱雨于此。
49
留錢山 在縣西南十六都。唐乾符間,一夕,雨錢山上,有聲錚錚然。及旦視之,以億萬計,樹木皆折,故名。
50
大帽仙峰 在縣西十一都,接永福界。峰之巔,相傳有鼓聲,或月一鳴,或歲一鳴。
51
石屋山 在縣西十都,山顛有石屋並棋局,相傳有仙居之。
52
龍都岩 在縣西孝順里。高數百丈,常有雲氣繚繞巖上,或聞仙樂之聲。
53
烏石巖 在縣西舊宣政里,嶔崟峻峭,邑諸山皆俯視之。唐薛秘監行祠在焉。
54
圓通庵 在宣政里。又有興福庵,宋開寶三年建;泗水庵,宋景德四年建。
55
朱頂山 在十七都。唐乾符中,山有池錫者,家畜一鶴,每旦輒飛鳴,回翔山間,至暮乃歸。因號其山曰朱頂、林曰白鶴,至今子孫家焉。
56
白面山 在十九都。有岩壁立,其色白,望之隱如人面。下有溫泉,涓涓不絕。又縣東北賀恩里,有二泉,皆溫,可澡浴,為亭其上。
URN: ctp:ws17951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