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P.2375號。 |
《唐玄宗御註道德真經卷之三》 |
《德經上》 |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
1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
2 | 德者道之用也,莊子曰:物得以生謂之德,時有淳醨,故德有上下。上古淳樸,德用不彰,無德可稱,故云不德,而淳德不散,無為化清,故云是以有德。建德下衰,功用稍著,心雖體道,迹涉有為,執德可稱,故云不失。迹涉矜有,比上為粗,故云是以無德也。 |
3 |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
4 | 知無為而無為者,非至也。無以無為而無為者,至矣。故上德之無為,非徇無為之美,但含孕淳樸,適自無為,故云而無以為,此心迹俱無為也。 |
5 |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
6 | 下德為之者,謂心雖無為以功用彰著,而迹涉有為,故云為之。言下德無為而有所以為,此心無為而迹有為也。 |
7 |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
8 | 仁者兼愛之名,下德衰而上仁見,所以為兼愛之仁,故云為之。行仁而忘仁,亦欲求無為,故云而無以為。此則心有為而迹無為也。且上仁稱無為者,據迹欲無為而方上義爾,未可以語下德之有為也。 |
9 |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
10 | 義者裁非之義,謂為裁非之義,故曰為之。有以裁非斷割,令得其宜,故云而有以為,此心迹俱有為也。 |
11 |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
12 | 六紀不和,則為禮以救之,故曰為之。禮尚往來,不來非禮,行禮於彼,而彼不應,則攘臂而怒,以相仍引也。 |
13 |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
14 | 失道者,失上德也,上德合道,故云失道。夫道德仁義者,時俗夷險之名也,故道衰而德見,德衰而仁存,仁亡而義立,義喪而禮救,斯皆適時之用爾。故論禮於淳樸之代,非狂則悖,忘禮於澆醨之日,非愚則經,若能解而更張者,當退禮而行義,退義而行仁,退仁而行德,忘德而合道,人反淳樸,則上德之無為也。 |
15 |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
16 | 制禮者,為忠信衰薄而以禮為救亂之首爾,用禮者,在安上理人,豈玉帛云乎哉! |
17 |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
18 | 識者,人之性識也,謂在人性識之前,而制此檢外之禮,雖欲應時,實喪淳樸,故云道之華。禮以救亂,所貴同和,而失禮意者,則將矜其玉帛,貴其跪拜,如此之人,故為愚昧之始。 |
19 |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 |
20 | 有為者,道之薄。禮義者,德之華。故聖人處無為之事,其厚也,不處其薄矣。退禮義之行,其華也,自居其實矣。 |
21 | 故去彼取此。 |
22 | 去彼華薄,取此厚實。 |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 |
1 | 昔之得一者, |
2 | 一者,道之和,謂沖氣也。以其妙用在物為一,故謂之一爾。 |
3 |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 |
4 | 物得道用,因用立名,道在則名立,用失而實喪矣。故天清、地寧、神靈、谷盈,皆資妙用以致之,故云其致之。 |
5 |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
6 | 得一者不可矜其用,故誡云:天無以其清而矜之,將恐分裂;地無以其寧而矜之,將恐發泄;神矜則靈歇,谷矜則盈竭,物矜則生滅,侯王矜其貴,則將顛蹶矣。聖教垂代,本為生靈,雖遠舉天地之清寧,而會歸只在於侯王守雌用道爾,故下文云。 |
7 |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
8 | 侯王貴高,兆民賤下,為國者以人為本基,當勞謙以聚之,令樂其愷悌之化,不有離散。 |
9 |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以賤為本邪,非乎? |
10 | 孤寡不穀,則凡情所惡,侯王自稱,以謙為本。非乎者,明是以賤為本爾。 |
11 | 故致數輿無輿。 |
12 | 數輿則無輿,輪轅為輿本,數貴則無貴,賤下為貴本。轅為輿本,當存轅以定輿,賤為貴本,當守賤以安貴。將戒侯王,以賤為本,故政此數輿之談也。 |
13 |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
14 | 琭琭,玉貌,落落,石貌。以賤為本。 |
《反者道之動章第四十》 |
1 | 反者道之動, |
2 | 此明權也,反者取其反經合義。反經合義者,是聖人之行權,行權者是道之運動,故云反者道之動也。 |
3 | 弱者道之用。 |
4 | 此明實也。弱者取其柔弱雌靜,柔弱雌靜者,是聖人處實。處實者,是道之常用,故云弱者道之用也。 |
5 |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6 | 天實之於權,猶無之生有,故行權者貴反於實用。有者必資於無,然至道沖寂,離於名稱,諸法性空,不相因待,若能兩忘權實,雙泯有無,數輿無輿,可謂超出矣。 |
《上士聞道章第四十一》 |
1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
2 | 了悟故勤行。 |
3 |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
4 | 中士可上可下,故疑。疑則若存若亡。 |
5 | 下士聞道,大笑之。 |
6 | 迷而不信,故笑。 |
7 | 不笑不足以為道。 |
8 | 不為下士所笑,不足以為玄妙至道也。 |
9 | 建言有之: |
10 | 建,立也。將欲立言,明些三士於道不同。 |
11 |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
12 | 上士動行,於明若昧,於進若退,於夷若纇,故中士疑而下士大笑之。 |
13 | 上德若谷。 |
14 | 虛緣而容物。 |
15 | 大白若辱。 |
16 | 純潔而含垢。 |
17 | 廣德若不足。 |
18 | 大成而執謙也。 |
19 | 建德若偷。 |
20 | 立功而不衒。 |
21 | 質真若渝。 |
22 | 淳一而和光。 |
23 | 大方無隅。 |
24 | 不小立圭角。 |
25 | 大器晚成。 |
26 | 且無近功。 |
27 | 大音希聲。 |
28 | 不飾小言說。 |
29 | 大象無形。 |
30 | 故能應萬類也。 |
31 | 道隱無名。 |
32 | 功用不彰,無名氏。 |
33 | 夫唯道,善貸且成。 |
34 | 雖隱無名氏而實善,以冲和妙用資貸萬物,且成熟之。 |
《道生一章第四十二》 |
1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
2 | 一者沖氣也,言道動出沖和妙氣,於生物之理未足,又生陽氣,陽氣不能獨生,又生陰氣,積沖氣之一,故云一生二。積陽氣之二,故云二生三也。 |
3 | 三生萬物。 |
4 | 陰陽含孕,沖氣調和,然後萬物阜成,故云三生萬物。 |
5 |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
6 | 萬物得陰陽沖氣生成之故,故負抱陰陽,含養沖氣,以為柔和也。 |
7 |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
8 | 萬物皆以沖和之氣為本,而沖氣和柔守本者,當須謙卑柔弱,故王公至尊,而稱孤寡不穀者,以謙柔為本故也。 |
9 | 故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 |
10 | 自損者,人益之。自益者,人損之。 |
11 | 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 |
12 | 老君云:人君所欲立教教人者,當以吾此柔弱謙卑之義以教之。 |
13 | 強梁者不得其死。 |
14 | 強梁之人,動與物亢,求益而損,物或繫之,故不得其死。 |
15 | 吾將以為教父。 |
16 | 吾見強梁者亡,柔弱者全,故以柔弱之教為眾教之父也。 |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 |
1 |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
2 | 天下之至柔者,正性也。若馳騁世務,染雜塵境,情欲充塞,則為天下之至堅。 |
3 | 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
4 | 無有者,不染塵境,令心中一無所有。無間者,道性清淨,妙體混成,一無間隙。夫不為可欲所亂,令心境俱靜,一無所有,則心與道合,入無間矣。故聖人云吾見身心清淨則能合道,是知有為之教,不如無為之有益爾。 |
5 |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
6 | 言天下眾教,少能及之者。 |
《名與身孰親章第四十四》 |
1 | 名與身孰親? |
2 | 名者實之賓,世人徇名以亡身,設問誰親,欲令去功與名,而全其真爾。 |
3 | 身與貨孰多? |
4 | 徇名者將以求財,財得而亡身,設問孰多,欲令擲玉毀珠,以全其和。 |
5 | 得與亡孰病? |
6 | 問得名貨與亡名貨,孰者病其身? |
7 |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
8 | 甚愛名者,叉勞神,非大費乎?多藏貨者,必累身,非厚亡乎? |
9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
10 | 知足者,不甚愛。知止者,不多藏,既無辱殆,故可長久。 |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
1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
2 | 學行大成,常如玷缺,謙則受益,故其材用無困弊之時。 |
3 |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
4 | 祿位盈滿,常若沖虛,儉不傷財,故所用不窮匱。 |
5 | 大直若屈, |
6 | 直而不肆,故若屈。 |
7 | 大巧若拙, |
8 | 巧不傷於分外,故若拙。 |
9 | 大辯若訥。 |
10 | 不飾小說,故若訥。 |
11 | 躁勝寒,靜勝熱,清淨為天下正。 |
12 | 於躁勝者則寒,寒,薄也。於靜勝者則熱,熱,和也。故若屈者大直,清靜為正矣。 |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
1 |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
2 | 天下有道之主,無為化行,既不貪求,故無交戰,屏卻走馬之事,人得糞除田園。 |
3 |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
4 | 天下無道之君,縱欲攻取,故兵戎士馬寄生於郊境之上矣。 |
5 | 罪莫大於可欲, |
6 | 心見可欲,為罪大矣。 |
7 | 禍莫大於不知足, |
8 | 求取不已,為禍大矣。 |
9 | 咎莫大於欲得。 |
10 | 殃咎之大,莫大於欲,於欲必令皆得,皆得則禍深,故云咎也。 |
11 |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12 | 物足者,非知足。心足者,乃知足。心若知足,此足則常足矣。 |
《不出戶章第四十七》 |
1 |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
2 | 垂拱無為,不出教令於戶外,是知理天下之道,人事和則天象順,故不煩窺牖而天道可知。 |
3 |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
4 | 若不能無為,假使出令彌遠,其知理天下之道彌少。 |
5 |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 |
6 | 不出戶,故云不行,無為淳樸,而知為理之道。 |
7 | 不見而名, |
8 | 不窺牖,故云不見。人和天順,而能名其太平。 |
9 | 不為而成。 |
10 | 不為言教,而天下化成。 |
《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
1 |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
2 | 為學者,日益見聞。為道者,日損功行。益見聞為修學之漸,損功行為悟道之門,是故因益以積功,忘功而體道矣。 |
3 |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
4 | 為學者,積功行,為道者,忘損之,雖損功行,尚有欲損之心,兼忘此心,則至於泊然無為。方彼鏡象而無不應,故無不為也。 |
5 | 取天下常以無事, |
6 | 無為無事,天下歸懷,故可取天下。 |
7 |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8 | 有事則煩勞,煩勞則凋弊,故不足以取天下。 |
《聖人無常心章第四十九》 |
1 |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
2 | 聖人之心,物感而應,應在於感,故無常心。心雖無常,唯在化善,是常以化百姓心為心。 |
3 |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
4 | 欲善信者,吾因而善信之。不善信者,吾亦以善信教之,令百姓感吾德而善信之。 |
5 | 聖人在天下,惵惵為天下渾其心。 |
6 | 聖人在理天下,化引百姓,常惵惵用心,令德善信而聖心凝寂,德照圓明,渾同用心,皆為天下,故云為天下渾其心。 |
7 | 百姓皆注其耳目, |
8 | 百姓化聖德為善,故傾注耳目,以觀聽聖人。 |
9 | 聖人皆孩之。 |
10 | 聖人念彼蒼生,猶如慈母,故凡視百姓,皆如嬰兒。 |
《出生入死章第五十》 |
1 | 出生入死。 |
2 | 了悟則出生,迷執則入死,正標也。 |
3 |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
4 | 汎論眾生當生安生得生理,處死順死得死理,如此者,大凡十中有三人爾。 |
5 | 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
6 | 徇生太厚,以養傷生,既心矜此生,故動往死地,此則生理既失,死理亦虧,如此之輩,亦十中有三人爾。 |
7 |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
8 | 設問所以動之死地,夫緣何故?但以其求生此生太厚之故。 |
9 |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
10 | 善攝衛生理之人,心照清靜,無貪取之意,則凡是外物不可加害,陸行不求遇虎兕,入軍不被帶甲兵,此不求害物也,則物無害心,故無投角措爪容刃之所矣。 |
11 |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
12 | 夫何故?兕虎甲兵無容措之所乎?以其順化無私,不以死為死,則物不得害其生,故云無死地也。 |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
1 | 道生之, |
2 | 妙本動用降和氣。 |
3 | 德畜之, |
4 | 物得以生養萬類。 |
5 | 物形之, |
6 | 乾知坤作兆形位。 |
7 | 勢成之。 |
8 | 寒暑之勢各成遂。 |
9 |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
10 | 萬物由道德以生畜,故尊貴之。 |
11 |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
12 | 言道德之尊貴,非假爵命,但生成之功,被物而常,自然貴爾。 |
13 | 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
14 | 是以人莫不尊道而貴德也。 |
15 |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16 | 具如載營魄章所釋,彼章言人修如道,此章明道用同人。 |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
1 |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
2 | 始者沖氣也,言此妙氣生成萬物,有茂養之德,故可以為天下母。 |
3 |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
4 | 萬物既得沖和茂養,以知其身即是沖氣之子。 |
5 |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始。 |
6 | 既知身是沖氣之子,當守此沖和妙氣,不令離散,則終沒其身長無危殆也。 |
7 |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
8 | 兌,愛悅也。目悅色,耳悅聲,六根各有所悅,縱則生患,是故塞之。不縱六根愛悅,則禍患之門閉矣,故終身不勤勞矣。 |
9 |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
10 | 開張六根,縱其視聽,以成濟其愛悅之事,則常有禍患,故終身之不救爾。 |
11 | 見小曰明, |
12 | 人能於事微小,則見而改行,可謂明o |
13 | 守柔曰強。 |
14 | 守柔弱,則人不能加,可謂強矣。 |
15 | 用其光,復歸其明。 |
16 | 見小則明,守柔則強,若矜明用強,將失守柔見小之義,故當用光外照,復歸守內明,長無患累矣。 |
17 | 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
18 | 遺,與也。言還守內明,則無與身為殃咎者,如此是謂密用真常之道。 |
《使我介然章第五十三》 |
1 |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甚畏。 |
2 | 老君言:若使我耿介然矜其有知,欲行大道,既與道不合,故唯所施為,是皆可畏。 |
3 | 大道甚夷,民甚好徑。 |
4 | 大道平易,是畏有知,而人多故,欲心求捷,如彼行人好從邪徑。邪徑之弊,具如下文。 |
5 | 朝甚除, |
6 | 尚賢矜智生巧偽。除,理也。 |
7 | 田甚蕪, |
8 | 浮食墮業廢農事。 |
9 | 倉甚虛, |
10 | 南畝不收無儲積。 |
11 | 服文釆, |
12 | 刻雕綺繡害工利。 |
13 | 帶利劍, |
14 | 文德不修尚武備。 |
15 | 厭飲食, |
16 | 烹肥擊鮮重滋味。厭,飫足。 |
17 | 財貨有餘, |
18 | 聚斂積寶饒珍異。 |
19 | 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
20 | 矜其有知,動以成弊,行同盜竊,仍自矜誇,誇盜非道,適令興歎也。哉者,歎辭。 |
《善建者不拔章第五十四》 |
1 | 善建者不拔。 |
2 | 善能以道建國立本者,不可傾拔也。 |
3 | 善抱者不脫。 |
4 | 善能以道懷抱百姓者,不可脫離。 |
5 | 子孫祭祀不輟。 |
6 | 言善以道德建抱之君,功施於後,愛其甘棠,況其子孫乎?而王者祖有功,宗有德,故周之興也,始於后稷,成於文武,周之祭也,郊祀后稷,宗祀文王,故雖卜代三十,卜年七百,毀廟之主,流溢於外,而后稷文王郊宗之杞,不輟止也。 |
7 | 修之身,其德乃真。 |
8 | 修道於身,德乃真純。 |
9 | 修之家,其德乃餘。 |
10 | 一家盡修,德乃餘羨。 |
11 | 修之鄉,其德乃長。 |
12 | 一鄉盡修,德乃長久。 |
13 | 修之國,其德乃豐。 |
14 | 一國盡修,德乃豐盈。 |
15 | 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
16 | 若天下盡修,其德施乃周普矣。 |
17 | 故以身觀身, |
18 | 以修身之法觀身,能清靜者真。 |
19 | 以家觀家, |
20 | 以修家之法觀家,能和睦者有餘。 |
21 | 以鄉觀鄉, |
22 | 以修鄉之法觀鄉,能順序者乃長。 |
23 | 以國觀國, |
24 | 以修國之法觀國,能勤儉者乃豐。 |
25 | 以天下觀天下。 |
26 | 以修天下之法觀天下,能無為者乃普。 |
27 |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
28 | 以此觀身等觀之,則可知爾。 |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
1 |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
2 | 至人含懷道德之厚者,其行比於赤子。 |
3 | 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
4 | 至人神矣,物不能傷,既無害物之心,故無螫搏之地,此至人之含德也。 |
5 |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竣作,精之至。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 |
6 | 赤子骨弱筋柔,而能握拳牢固,未知陰陽配合,而含氣之源。動作者,猶精粹之至。終日啼號而聲不嘶嘎,猶純和之至,此赤子之全和也。 |
7 | 知和曰常, |
8 | 能如嬰兒,固守和柔,是謂知常之行。 |
9 | 知常曰明。 |
10 | 守和知常,是曰明了。 |
11 | 益生曰祥, |
12 | 祥者吉凶之兆,言人不知守常,而求益生越分,動之死地,是曰凶祥。 |
13 | 心使氣曰強。 |
14 | 心有是非,氣無分別,若役心使氣,是曰強梁之人。 |
15 |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
16 | 凡物壯極則衰老,故戒云矜壯恃強,是謂不合於道,當須早已。 |
《知者不言章第五十六》 |
1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2 | 知,了悟也。言,辯說也。 |
3 | 塞其兌, |
4 | 了悟者於法無愛染,於言無執滯,故云塞其兌也。 |
5 | 閉其門。 |
6 | 既無愛染,則嗜欲之門閉矣。 |
7 |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
8 | 解具如道沖章,彼則約道,此則約人。言人能體道,是為與玄同德也。 |
9 | 故不可得而親, |
10 | 玄同無私,故不可得而親。 |
11 | 不可得而疏, |
12 | 汎然和眾,故不可得而疏。 |
13 | 不可得而利, |
14 | 無欲,故不可得而利。 |
15 | 不可得而害, |
16 | 不争,故不可得而害也。 |
17 | 不可得而貴, |
18 | 體道自然,故不可得而貴。 |
19 | 不可得而賤。 |
20 | 洗然無滓,故不可得而賤也。 |
21 | 故為天下貴。 |
22 | 體了無滯,言忘理暢,銳紛盡解,光塵亦同,既難親疏,不可貴賤,故為天下至貴矣。 |
《以政治國章第五十七》 |
1 | 以政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
2 | 在宥天下,貴乎無為,為政若以政教理國,奇詐用兵,斯皆不合於道。唯無事無為,可以取天下,此三句標也。 |
3 | 吾何以知天下其然哉?以此。 |
4 | 以此,下文知之。 |
5 |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
6 | 以政理國,動多忌諱,人失作業,故令彌貧也。 |
7 | 人多利器,國家滋昏。 |
8 | 利器,謂權謀,人主以權謀為多,不能反實,下則應之以詐譎,故令國家滋益昏亂。 |
9 | 人多仗巧,奇物滋起。 |
10 | 人主以伎巧為多,不能見素,下則應之以奢泰,故令淫奇之物滋起也。 |
11 |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
12 | 無為既失,法令益明,竊法為姦,盡成盜賊,豈非多有乎? |
13 |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欲而民自樸。 |
14 | 無為則清靜,故人自化。無事則不擾,故人自富。好靜則得性,故人自正。無欲則全和,故人自樸。此無事取天下矣。 |
《其政悶悶章第五十八》 |
1 |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
2 | 政教悶悶,無為寬大,人則應之淳淳然而質朴矣。 |
3 |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
4 | 政教察察,有為苛急,人則應之缺缺然而凋弊矣。 |
5 |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 |
6 | 倚,因也。伏,藏也。上言其政悶悶,俗則以為無政理之體,人反淳淳然而質樸,此則禍為福之所因也。其政察察,而俗則以為有政理之術,人乃缺缺然而凋弊,此福為禍之所藏。 |
7 | 其無正邪?正復為奇,善復為祆。 |
8 | 禍福之極,豈無正邪,但眾生迷執,正者復以為奇詐,善者復以為祆祥,故禍福倚伏,若無正爾。 |
9 | 民之迷,其日固久。 |
10 | 以正為奇,以善為祆,如此迷倒,其為日也,固以久矣。 |
11 |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12 | 聖人善化,不割彼而為方,不劌彼而為廉,不申彼而為直,不耀彼而為光,修之身而天下自化矣。肆,申也。 |
《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
1 | 治人事天莫若嗇。 |
2 | 嗇,愛也。人君將欲理人事天之道,莫若愛費,使倉稟實,人知禮節,三時不害,則天降之嘉祥。人和可以理人,天保可以事天矣。 |
3 | 夫唯嗇,是謂早服。 |
4 | 何以聚人?曰財,故能儉愛,則四方之人將襁負而至,早服事其君矣。服,事也。 |
5 | 早服謂之重積德。 |
6 | 夫唯儉嗇,以是有德,人歸有德,早事其君,故云重積德。 |
7 | 重積德,則無不克。 |
8 | 聖人積德,四海歸仁,則無有不能制服者矣。克,能也。 |
9 | 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
10 | 人君之德,無有不能制御者,則無遠不至,故四方莫知其窮極也。 |
11 |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
12 | 莫知其窮極,然後可以為有國。 |
13 |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
14 | 有國而茂養百姓者,則其國福祚可以長久矣。 |
15 | 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
16 | 積德有國,則根深花蒂固矣。深固者,有國長生久視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