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東南洋○葛留巴所屬島 |
2 | 《地理備考》:爪哇島,在蘇麻答剌東南。長約二千四百里,寬約五百里。岡陵層疊,峰之峻者曰巴拉呼,曰巴囊古撓,曰巴薩彎,曰拉的科麻,曰墨爾巴布,曰鬆兵,曰新多羅,河之長曰若阿那,曰塞達尼。田腴產豐,穀果備具,林密獸蕃,地氣熇烈。歸賀蘭兼攝。分二十部,設總兵駐劄。五方輻輳,其通商衝繁之地,曰薩麻郎,曰蘇拉巴亞,曰巴薩盧昂,曰蘇拉加爾大。 |
3 | 其餘各島,一名馬都拉,在爪哇島之東北。長約三百里,寬約六十里。地面積方一千八百里。五穀之中,粳稻為最。三酋分攝,各據一方。一名巴利,又曰小爪哇,在爪哇島之東。長約二百七十里,寬約一百六十里,地面積方二千六百一十裏。田土肥饒,地氣不馴。土產金、鹽、稻、粟、綿花、煙葉等物。八酋分攝,不相統屬。一名隆波克,在巴利島之東。長約一百八十里,寬約一百五十里。崇山峻嶺,峰巒參天,田土膏腴,五穀豐登。一名君島,在爪哇島之西北。長約五十里,寬約四十里。田土低陷,叢林稠密,此二島,皆屬一酋統攝。 |
4 | 《每月統紀傳》曰:三大州之至盛為呀瓦,米勝用,胡椒、燕窩、翠羽、白糖、綿花、加非、蘇木、木頭等貨,各樣果實,蕉子、椰子、檳榔、石榴、柚子、波蘿、柑子、芒果、橙橘等,無所不備。恨水多鱷魚,地有火山,頻數地震,火出燒樹屋,居者皆以炎暑為患。 |
5 | 土番皆回回,甚老實,勤勞耕田。其本性溫和,惟人觸犯之,內恨不釋,一定雪怨。瞋怒之際如虎,遇人就殺,不論好歹,倘不觸其怒,安然秩然。甚惡相鬥,但因賭博之好,輸田屋子女,至賣身為奴,偷盜哄騙,皆生於此。最為呀瓦洲風俗之害。禮拜之時,設虎與牛相鬥之場,或虎牛死,就息止。又山內多虎,土番打圍射獵。 |
6 | 向來土番王世管此洲,守天竺國之佛教。天順年間,回回伐國征服之,令居民改崇回教。萬曆年間,荷蘭建葛剌巴城,以為海船聚集貿易之大埠,番人罄珍寶物食,無所不至,漸漸征土酋而服之,令其人進貢,遵總兵之命。別開砥利文島、蘇拉圭呀島、鈒馬廊島各埔頭,並荷蘭公班衙為主,治管貿易。倉箱充實,任意奢侈。不顧貧窶,結釁打仗。自雍正年以後,未有大釁隙,即有土番背叛,一霎時可服之。乾隆年間,荷蘭公使朝京都。嘉慶年間,佛蘭西國勝服荷蘭祖家,遂奪據葛剌巴。是時英國與佛蘭西方連年攻戰,故英軍助荷蘭伐征呀瓦洲,獲勝。數年後結平盟,複以呀瓦地歸荷蘭。道光年間,土番君題坡那哦羅者,與土人謀廢荷蘭之權。時荷蘭公班衙已廢,荷蘭王遣兵船,戰鬥不息,畢竟仍為荷蘭所有。明朝年間,唐人已到呀瓦大洲,赴埔頭。順治年,福建同安人,離本地往駐葛剌巴,經商耕種,年結丁票銀五六金。此後每每有廈門巨艚船,載萬餘石,赴葛剌巴兼鈒馬廊埔頭。但因水程甚遠,沙礁無數,必有西洋夥長,其用混天儀,量天尺,較日所出,刻量時辰,離水分度,用羅經刻漏沙,以風大小順逆較更數,即知為某處。近因中國人口浩盛,往此地何啻十餘萬,歸家鮮矣。作家業,娶土女,故荷蘭總兵禁革新唐,不許居住,令隨船而回。然唐人土著,生長富貴人甚多,與荷蘭友睦交接,兼荷蘭亦用唐人為官屬,為保甲,名甲必丹,理國政,掌財賦。毗於呀瓦之島等,是巫來酉族類土番所居,兼蠻海賊無數。在地本嶼,或地門嶼,荷蘭與葡萄亞建城,產檀木、蜜蠟等貨。 |
7 | 葛留巴土番,有曰武吉族類者,極勇猛,飲血結盟,死不爽信。好行船,往四方生理,措置新民,極聰明,又勤勞纏綿補之。武吉人恭敬婦女,不以婢妾待之,故其女秉心貞靜有大用。因芒佳瑟之土君甚多,頻數爭鬥不息,蓋回回之教,不澤洽於兆民,不酌定律例,委曲詳明昭示,致相戰不息也。 |
8 | 《每月統紀傳》曰:葛剌巴地,山嶺高千有餘丈。別有火焰山,發火焰硫磺,似大炮之轟。是時山內之石,熔如水流下。凡所遇物,即燒滅之。亦有大山頂上有穴隙,周三四裏,深十餘丈,底有熱水,滾下滾上,色如牛乳,臭如硫磺。所圍之孔,噴出白煙,終不可近。自巴城而東,隔三百餘裏,有大火山,向來多次發火焰,忽一日白雲覆山,地震霹靂,如萬炮齊轟。居民率然驚起,天無門地無路,要避又避不得。火山發煉石,火灰滿田盈穀,草木房屋皆火,盡燒民三千人,及十鄉毀盡。大山沈陷,斯災禍格外稀奇,一如天地之末劫然。且離巴嶼千有餘里,有三巴哇海嶼。嘉慶二十年三月,其地火山,忽然發焰衝天,大石飛起,燒煉溶流,房屋倒塌,五穀盡壞,萬有餘人滅亡也。巴城之中,白日變暗,火灰下如雨雪,遮蓋房屋,填塞街路,耳聽如雷響。葛剌巴地,不比中國之蕃庶,雖田之廣大,有餘糧可多養幾萬人。惟其居民生齒不繁,且巴人不建城而居,鄉裏或百人,或五十人,合住一村,茅舍四圍,作園栽樹,摘其果,享其蔭,因樹木茂盛,遠望不見房舍。春季大雨淋漓,水漲漫屋,諸村如海嶼。一村之居民漸增日多,必挪移別所,又開墾焉。初建之時,新村屬舊村所管,漸設保長,每村內有鄉長數人,亦有公所會集商事之所。別建禮拜寺,及請教師掌理之。臣見王不穿袣衯,而著緞褲圍長布。其瓜亞王之宮殿,尤四方端正,闊十有餘里,萬人可居。城牆溝池周之,大火炮防之。殿前大門外有空院,籬笆圍四方有榕樹甚古,為禦所之記號。前門有階,可登座位。到內門透過裏院,行中道至朝廷,群臣來此朝見。後有王宮,皆甚雅麗。 |
9 | 內地之居民,在本鄉保管下,樸實謙遜,相友相助,孝順父母,愛惜妻子,非邪僻,非驕傲,秩然藹然。惟大邑與埠市之民則不然。因與匪徒往來,放僻邪侈,不依古執迷,能仿法外國之文藝,亦輕信人言之哄騙,甚執妖鬼之誕,守邪術之法。富貴人為世爵,非常暴虐,惟知積累財帛,勒索百姓。海口之人,斷非儉吝,贃錢即費,買馬車器服。倘旅客到寓,厚待守賓主之禮。沽名邀譽,是瓜亞人所悅。雖不大膽,卻許多忍耐磨難,還怨欺負,一轉眼,發怒報仇,不顧關係矣。內山虎甚多,鄉人聽有虎,各持槍圍虎穴。打鼓放火以激之,虎出,眾人殺之。亦有王家養虎,囚於大籠,招民聚集放火焚籠,虎走出之時,諸人攻擊。昔有犯死罪之人,但其所供犯法,無實憑據,使之與虎相鬥。若殺虎無罪,被虎殺即正罪也。王家戲玩,好將水牛與虎相鬥,牛觸虎咬,旁人或灑沸水,或以荊棘激怒之,水牛因力大常勝,因被虎傷,亦數日後而死。巴民心性輕浮,最喜小說,甚悅虛談。故本地史記,妝飾參假。漢朝光武帝時,有五印度國人,坐船到巴地,交易貨物,恒常往來。因土番蠢蠻,印度人教之建屋耕田,傳佛教,印度人漸富,專權侵地,土番甘心媚服,雕刻石像建廟奉佛,其跡處處尚在。元朝時有國曰摩瓜巴佚,盛興征伐鄰民,收服回教。以後回回力強,令土番進教,去除佛像,奉事真主一位。佛教日衰,巴地之列王皆喪氣,棄舊從新,不敢抗違,老幼俱奉回回之教。嗣後,荷蘭人到洲爭據其地。萬曆二十年間,回回百姓,興兵如蟻,集各國之人,協力助陣,終無如荷蘭之火銃何,土番四散奔逃。自斯以後,荷蘭遂永管其地矣。 |
10 | 《外國史略》曰:眾島之中,牙瓦最貴,古名小爪哇,今名葛留巴。南極出自五度三十八分,至六度四十分,偏東自一百零五度十一分,及一百一十四度三十二分。廣袤二千七百四十五方圓裏,居民七百萬。中地山高自五百丈至一千二百丈,其東方之山,高於海面一千六十一丈。此山多峰,有若火山,近日火滅大半,尚有數處出硫磺氣。牙瓦地多支溪,當霖雨時,可舟行者數十處,餘皆供灌溉田。南北均有海灣可泊,南有高磐,北多低澤,甚煙瘴,有泥火山,恒流鹹水,衝出黑泥。其天氣穀熱而山涼,多大雷電、地震。天氣有六變,故所產物亦殊異。牙瓦土肥出穀米,又出白糖、加非、黛青、胡椒、胭脂、八角、馬芹、畢澄茄、椰子、茶葉及各種嘉果。多蛇虎,而水牛極高有力,不獨耕田,亦可推車。此島有八分之七未墾,且不善務農,又官吏迫納餉賦,故無餘蓄。其土民大半紫黑色,樸實耐勞,但不甚聰明,惟上命是聽。受虐不怨,本奉印度佛教。明永樂三年,有回回教師領大軍強服其土民,使棄偶像而拜回回教主。元時亦入貢中國。葡萄亞船於萬曆間,到此島,與土民交易。荷蘭與英人繼之,嗣後兩不相合。荷蘭立城為藩屬國之都,力戰土酋服之。教種甘蔗、加非等貨,其利甚厚。嘉慶十五年,佛蘭西欲據此島,英人調兵先取之。立法律,力保土民,通商旅。二十年,複以此地再還荷蘭。當今居民五百有餘萬,服荷蘭所轄者五分之三,其餘屬土酋。道光五年,有土民糾海邊蕪來由族類,起兵攻荷蘭,連兩年不能克,且頭目被擄。荷蘭王益調兵帥,掌全島之政。每三年與議士斟酌法令,所派各大官,皆由荷蘭國至。其餘小官,皆生長此地。且於僑寓唐人中,擇立首領,按本律例以管。所屬之人,又立各族類頭目,使管本地之民,惟聽荷蘭大帥之命。所傳之兩舊土酋,在內地安逸度生而已。各島稅賦,每年銀一千八百萬兩,除給各公費,尚存庫百萬兩。調水師船數十巡群島,以遏海賊。調兵守各埠,約二萬丁。 |
11 | 運出之貨,道光十六年,加非六十二萬二千五百九十七石;白糖六十三萬六千八百九十一石;米一百九十萬二千九百石;黛青四千零七十八石;錫五萬九千六百七十四石。道光十八年,加非七十三萬七千五百石;白糖九十一萬八千七百五十石;米一百一十八萬七千五百石;黛青七千四百三十石;錫五萬一千九百六十六石;其貿易可謂甚廣。因多立禁諭,商不得任意運貨往來,故有阻礙包攬之弊。 |
12 | 荷蘭駐劄之都,曰巴他威城,在西南海邊。居民六萬二千,族類不一種。北面海口曰穌拉拜,居民五萬丁。撒馬郎,居民三萬八千丁,皆與他島貿易。惟外國之船,獨於巴他威,或甲拉巴通商焉。內地土酋所駐之大城,曰穌拉甲他,居民十萬五千口。儒約甲他,十萬口。其殿廷極廣大。 |
13 | 馬士拉在牙瓦之東北邊,隔以海峽。居民二十二萬丁,崇印度佛教。居民猛勇,陣則為荷蘭之助。島長三里,闊約六里,多出米穀以補他島。在牙瓦各海口,亦有唐人經商致富。 |
14 | 巴裏島,在牙瓦之東南,隔以同名之海峽。南極出八度四十一分,偏東一百一十四度二十五分。岸高難泊,其居民尚執印度佛教,屍皆焚葬,其前君卒,妃妾七十二人,皆願自焚。土人不善駕船,出米、油、檳榔、燕窩等貨。居民八十萬口,鄉里長領之外,餘悉貧乏。自道光十七年以來,土酋各結黨互戰。 |
15 | 屬此島之淪泊,有峰高八百丈,南極八度二十一分,偏東百一十六度二十六分。長十六里,闊約十四里,米穀豐盛,每年三萬有餘石,載甲板賣與中國。居民崇印度佛教,頗勤勞安分,用中國之通寶錢,曆來小土酋結黨相殺,荷蘭人排兵船以定其爭,然終未太平。 |
16 | 距此島不遠,為孫巴瓦,長六百裏,闊十三裏。出堅木、駿馬、金沙。居民鮮少,未向化,罕與外國往來。有火山,出火石煙火漿,令四方震動。 |
17 | 弗力島在八九經度間,偏東自百二十至百二十三度,出金沙、椰油、檀香、蠟、燕窩、玳瑁等貨。前此荷蘭據其東方,今又有布吉據其地,與外國無往來。葡萄牙人在此傳天主教,築禮拜堂。土民面黑喜鬥,有所獲則販賣為奴。 |
18 | 地門島闊八百里,長約十三里,皆山地,出檀香,每年約一萬石。有金沙,禁不準掘,荷蘭人於此開礦,土人殺之。亦出銅蠟、椰子、椰油等貨。崇耶穌教,各鄉設學館。此島分二分,西分歸荷蘭,其港口曰古邦。東方歸葡萄牙,築炮台曰和睦。每年由澳門開船前往,買黑奴、蠟、檀香等貨。雖設嚴禁,犯者益多。祗以人口為買賣之物,甚可恨矣。其居民不似蕪來人,發鬈面黑皆土著,不樂航船。 |
19 | 外此尚多嶼洲,如鹿地、檀香、勒地等嶼,皆小而微。○葛留巴島舊為狼牙修沿革 |
20 | 《梁書》:扶南以南,入海中為頓遜國,其西為盤盤國,又西南為丹丹國。海中有毗騫國,去扶南八千里,又西南為幹阤利。幹阤利國在南海洲上,其俗與林邑、扶南略同。出班布、吉貝、檳榔。天監中,其王遣使貢獻方物。幹阤利之西南,為狼牙修島。又西南為婆利島國,再西南則中天竺,再西南為海中獅子國。 |
21 | 按:頓遜在扶南三千裏,鬥入海中,為柔佛等地無疑。毗騫去扶南八千裏,當是婆羅大洲。幹阤利在其西南,當為今下港。而狼牙修又在其西南,當為今葛留巴之小爪哇。則正與婆利之為蘇門島相接,地熱無一不合矣。《明史》以狼牙修為印度南之師子國,合為一島,又以幹阤利為三佛齊,與婆利合為一島,皆與史不合。甚至以蘇門答剌為條支、大食、波斯之地,則更無足辯矣。 |
22 | 《梁書》:狼牙修國,在南海中,其界東西三十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去廣州二萬四千里。地氣物產與扶南同。偏多沈婆律香等。其俗男女皆袒而被發,以吉貝為幹縵,及貴臣乃加雲霞布覆脾。金繩為絡,金環貫耳,女子被布,以纓絡繞身。其國累樓為城,重門樓閣。王乘象,有幡毛旗鼓罩台,蓋兵衛甚設。國人說立國以來,四百餘年後嗣衰弱,王族有賢者,國人歸之。王聞之,乃加囚執。其鎖無故自斷,王以為神,不敢害,斥逐出境。遂奔天竺,天竺妻以長女。俄而狼牙王死,大臣迎還為王,二十餘年死。子婆伽達多立。天監十四年,遣使阿撒多奉表。 |
23 | ○葛留巴島舊為闍婆小爪哇沿革 |
24 | 《唐書》:訶陵亦曰杜婆,曰闍婆。在南海中,東距婆利,西墮婆登,南瀕海,北真臘。木為城。覆屋以栟櫚,象牙為床席,出玳瑁、黃白金、犀、象,國最富。有穴自湧鹽,以柳花、椰子為酒。有文字,知星曆。王居闍婆城,其祖吉延東遷於婆露伽斯城。旁小國二十八,莫不臣服。其官有三十二,大夫而大,坐敢兄為最貴。山上有郎卑野州,王常登以望海。夏至立八尺表景,在表南二尺四寸。貞觀中,與墮利羅、墮婆登皆遣使入貢。太宗以璽詔優答,墮和羅丐良馬,帝與之。上元間,國人推女子為王,號悉莫。威令整肅,道不拾遺。大食君聞之,齎金一囊,置其郊,行者輒避。如是三年,王世子過,以足躙金。悉莫怒,將斬之。群臣固請,悉莫曰:而罪實本於足,可斷趾,群臣複為請,乃斬指以徇。大食聞而畏之,不敢加兵。大曆元和太和中,皆入貢。 |
25 | 《宋史》:闍婆國在南海中,其國東至海一月,泛海半月,至昆侖國。西至海四十五日,南至海三日,泛海五日,至大食國。北至海四日,西北泛海十五日,至勃泥國。又十五日,至三佛齊國。又七日,至古邏國。又七日,至柴曆亭,抵交阯,達廣州。其地平坦,宜種植。產稻麻粟豆,無麥。民輸十一之租。煮海為鹽,多魚鱉雞鴨山羊,兼椎牛以食。果實有木瓜、椰子、蕉子、蔗芋,出金銀、犀牙、箋沉、檀香、茴香、胡椒、檳榔、硫磺、紅花、蘇木。亦務蠶織,有薄絹、絲絞、吉貝布。剪銀葉為錢,博易官以粟一斛二斗,博金一錢。室宇壯麗,飾以金碧。中國賈人至者,待以賓館,飲食豐潔,地不產茶。其酒出於椰子及蝦蝚丹樹。華人未嚐見,或以桄榔、檳榔釀成,亦甚香美。不設刑禁,雜犯罪者,隨輕重出黃金以贖,惟寇盜者殺之。其王椎髻,戴金鈴,衣錦袍,躡革履,坐方床,官吏日謁三拜而退,出入乘象,或腰輿,壯士五七百人執兵器以從。國人見王皆坐,俟其過乃起。以王子三人為副王,官有落佶連四人,共治國事,如中國宰相。無月奉,隨時量給土產諸物。次有文吏三百餘員,目為秀才,掌文簿,總計財貨。又有卑官殆千員,分主城池、帑廩及軍卒。其領兵者,每半歲給金十兩。勝兵三萬,每半歲亦給金有差。土俗婚聘無媒妁,但納黃金於女家,以娶之。五月遊船,十月遊山。樂有橫笛、鼓板,亦能舞。土人被發,其衣裝纏胸以下至於膝。疾病不服藥,但禱神求佛。其俗有名而無姓。先是宋元嘉十二年,遣使朝貢,後絕。淳化三年,貢象牙、真珠、繡花銷金,及繡絲、絞雜色絲、絞吉貝織、雜色絞布、檀香、玳瑁、檳榔盤、犀裝劍、金銀裝劍、藤花簟、白鸚鵡、七寶飾、檀香、亭子。其使別貢玳瑁、龍腦、丁香、藤織花簟,至明州定海縣。其使飾服,與嚐來入貢波斯相類。其國與三佛齊有仇怨,互相攻戰。本國山多猴,不畏人,呼以霄霄之聲,即出。或投以果實,則其大猴二先至,土人謂之猴王、猴夫人。食畢,群猴食其餘。使既至,上令有司優待,久之使還。賜金帛甚厚,仍賜良馬、戎具,以從其請。其言鄰國,名婆羅門雲。大觀三年六月,遣使入貢,詔禮之如交趾。又有摩國,太平興國七年,載寶貨至廣州海岸。南毗國在大海之西南,由三佛齊風帆月餘可至,其國王每巡行,先期遣兵百餘人,持水灑地上,以防颶風揚沙塵。列鼎百以進食,日一易之。置翰林官,供王飲食。俗喜戰鬥,習刀槊,善射鑿。雜白銀為錢,產珍珠、番布。其國最遠,番舶罕到。時羅巴智力幹父子,其種類也。居泉之城南,自是舶舟多至其國矣。 |
26 | 《廣東通誌》:爪哇國,古訶陵也。一曰闍婆,又名莆家龍,在真臘之南海中洲上。東與婆利,西與隋婆登,北接真臘國,南臨大海。自占城起程,順風二十晝夜,可至其國。地廣人稠,甲兵藥銃,為東洋諸番之雄。其港口入去馬頭,曰新村。屋店連行為市,買賣商旅最眾。三佛齊國為其所並,改名舊港,以別於新村。源按:並三佛齊者,乃大爪哇,非此小爪哇也。 |
27 | 《明史》:闍婆,宋元嘉時始朝中國。唐曰訶陵,又曰社婆,其王居闍婆城。唐宋皆入貢。洪武十一年,遣使表貢。其後不複至。或曰爪哇,即闍婆。然《元史·爪哇傳》不言,且曰其風俗物產無可考。而太祖時,兩國並時入貢。其王之名不同,或本為二國,其後為爪哇所滅。然不可考。源案:闍婆為下港,小爪哇為葛留巴,諸書皆以爪哇即闍婆,獨此分之,然尚與大爪哇相混。 |
28 | 魏源曰:葛留巴昔為小爪哇,今為小新荷蘭。其與下港僅隔一峽。凡西洋南洋之番船,必繞過峽中,而後分赴各國。故帆檣廛市,雄甲南海。視婆羅洲之大爪哇尤繁盛,荷蘭之有小爪哇,猶英吉利之有東印度。凡各島駐防之兵,均皆聽號令、受節製焉。其並於天方也,在明天順。吞於荷蘭也,在明萬曆。交哄於佛蘭西英吉利也,在嘉慶之初。天方之服之也,以回教。荷蘭之蠱之也,以鴉煙。皆陰謀潛伏於無形,而奪人家國。氣運所遷,機智所閾。烏乎,安所極哉。諸書或以闍婆即爪哇,或以噶留巴即大爪哇,而下港為小爪哇,甚至謂爪哇疆域南抵大食,而以西南之蘇門答剌當之。不知《唐書》大食王遣人囊金闍婆之郊,陰試女王之令者。蓋商船往來,速郵傳命,詎真謂萬裏波斯之國,雞犬相聞。明洪武中,命外夷山川附祭各省。安南、占城、真臘、暹羅、鎖裏,附祭廣西。三佛齊、小爪哇,附祭廣東。日本、琉球、浡泥,附祭福建。今則大半歸於西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