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二》[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皇朝通志卷一百十二
3
校讐畧
4
欽定四庫全書提要校正書籍子部集部共八十八條。《孔叢子》舊本題漢孔鲋。今按其書記鲋之沒,自不得為鲋撰。朱子疑其文氣,不似西漢,即如六宗之說與偽孔傳偽《家語》並同,是亦晚出之明證也。漢賈誼《新書書録解題》謂非誼本書。今考《漢書》所引各條,皆與今本同。陳氏所云,非篤論也。
5
漢桓寛《鹽鐵論》諸史皆列之儒家。《千頃堂書目》誤入《史部》食貨類中,今校正。
6
唐太宗《帝範述古堂書目》誤入疏諫類,今校正入儒家。
7
唐鄭氏《女孝經書録解題》誤題為班昭作,今據原序校正。
8
《司馬法》舊題齊司馬穰苴撰。《隋》、《唐志》並同。考《史記》稱威王命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而附穰苴於其中,則非穰苴自撰明矣。
9
曹允儒握機經》三卷,又以《孫子》十三篇、《呉子》六篇為握機緯。《千頃堂書目》有元人《孫子《握機緯》十三卷,劉寅《呉子握機緯》二卷,與此書相符,殆即是書而誤題之也。
10
《管子》舊有房元齡注,晁公武以為尹知章所托。考《唐書藝文志》,自有尹知章注《管子》三十卷,則晁氏考之未審也。
11
宋傅霖《刑統賦》,霖以竇儀等所作《刑統》不便記誦,乃韻而賦之,並為之注。《讀書志》稱或人為之注,蓋未之詳核也。
12
宋陳旉《農書書録解題》作陳雱,殆因字形相近而訛。今據本書標名校正。
13
唐王冰注《黃帝素問》,「《讀書志》誤作「王砅」,今據唐、宋藝文志》校正。
14
隋巢、元方、巢氏諸病源候。論《隋志》稱呉景賢撰,不及巢氏書。《宋志》有巢氏書,而無《呉書》。惟《新唐書志》二書並載,一題呉景一注。巢元方疑當時本屬官書,或為監修,或為編撰,標題遂異耳。《讀書志》止列巢氏,足證前史之謬。其《隋史》作呉景賢賢,蓋「監」字之訛,今校正。
15
唐王燾《外臺秘要》卷首題校正醫書局校理林億等名。《述古堂書目》因誤題林億撰,今校正。
16
夀親養老新書》四卷、前一卷,宋陳直撰。後三卷,元鄒鉉續撰。直書本名養老奉親《文獻通考》誤倒其文,稱為奉親養老。此本與鄒書合編,當係鄒改,題今名也。
17
傳信適用方不著撰人名氏。考《書録解題》有《傳道適用方》,稱吳彥夔撰,與此本卷帙正同。知此即吳書,當係陳氏訛,信為道耳。
18
《急救仙方》不著撰人名氏。《宋志》及諸家書目皆不著録。惟焦竑《經籍志》載有《救急仙方》,注云,見《道藏》,則係誤倒其文也。今據《道藏目録》校正。
19
劉徽海島算經》按徽自序是書當名重差,初無《海島》之目,亦但附於勾股之下,不别為書。《唐書藝文志》始有劉徽海島算經》之名。而《隋志》、《唐志》又有劉徽《九章重差圖》,或亦以另本單行。至《唐志》又列劉向九章重差》一卷,則直誤以劉徽為劉向而重出矣。今據《永樂大典》本校正。
20
唐王孝通《緝古算經、唐志》及王尭臣《崇文總目》,皆誤作李淳風注」。今據本書首題孝通撰」,並注校正,不列淳風之名。
21
北周衛元嵩、元包《崇文總目》誤以為唐人,《文獻通考》亦沿其訛,今據楊楫原序校正。
22
宋蔡沈《洪範皇極內外篇經義考》作《洪範內外篇》,今據王圻《續通考校正》。
23
漢京房京氏《易傳》三卷,《讀書志》誤以為即錯卦,不知《錯卦》八卷,別自為書,已佚不傳。今據本書校正明。萬民英星學大成,《千頃堂書目》以為陸位撰。今據本書《自序》及凡例校正。
24
張行簡人倫大統賦》、《千頃堂書目》不著撰人名氏,實為脫漏。今據本書標名校正。
25
唐朱景元《唐朝名畫録》、《唐書藝文志》題曰《唐畫斷》。《文獻通考》因之,今據景元《自序》校正。
26
宋劉道醇《五代名畫補遺》,《讀書志》誤,劉道成《書録解題》,則誤題為《五代名畫記》。《文獻通考》又據兩家之目而重載之,今據書首陳詢直序校正。
27
宋李廌《徳隅齋畫品書録解題誤作徳隅堂,今據原書校正。
28
宋李孝美《墨譜》,《文獻通考》題為《墨苑》。按《墨苑》別係一書,見是書出灰磨試二條注中馬考殆因此而訛。今據卷首馬涓、李元膺二《序》校正。
29
宋蔡襄茶録,《文獻通考》誤題為《試茶録》,今據襄《自序》校正。
30
《東溪試茶録》舊本題宋宋子安撰。《讀書志》誤作朱子安」。今據《宋藝文志》及左圭《百川學海》校正僧贊寧《筍譜》、《讀書志》誤作僧惠崇撰。今據《書録解題》及王得臣麈史》校正。
31
唐羅隠《兩同書書録解題》引《中興書目》以為唐吳筠撰。考《宋藝文志》别有吳筠兩同書,與此書異。則謂為筠撰者,誤也。
32
班固白虎通義》、《崇文總目》作《白虎通徳論》。考《後漢書》固本傳,稱天子㑹諸儒講論五經,作《白虎通徳論》,令固撰集其事。蓋諸儒議奏統名曰《白虎通徳論》,固撰集後,乃名曰《通義》。今據《唐書藝文志》校正。
33
宋戴埴鼠璞《文獻通考》誤入小說家,今校正入雜家類。
34
宋黃伯思《東觀餘論述古堂書目》,誤入《金石門》,今校正入《雜家類。
35
宋洪邁《容齊五筆》《述古堂書目》誤入類書門,今校正入《雜家類》。
36
李綽尚書故實》,《宋志》凡兩載之一,見史部傳記類,一見子部小說類,而注其下云,「綽」一作緯,實一作事」。今據曽慥《類說》所引,亦明標綽名,則作緯者誤矣。
37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録》。《文獻通考》凡兩載之一入故事,一入雜家,自係一書重出。今觀所記,雖述宋代掌故,而雜說雜事亦錯出其間,故編入雜家類。宋宋祁《筆記》或誤作宋庠。至卷末《庭戒》、《治戒》、《左志》、《右銘》,皆祁身後事,應係其子孫編入。
38
宋王欽臣《王氏談録》,舊題王洙撰,即欽臣之父,蓋以卷末。觀覽書目有王洙《敬録》,字而誤也。今校正宋龎元英文昌雜録》、《宋藝文志》,誤入故事。今校正入雜家類。
39
朱弁曲洧舊聞》、《文獻通考》誤入小說家。今考其書,既涉史事,亦近諧謔,兼及神怪,故編入雜家類。宋應俊輯《琴堂諭俗編》,《宋志》列入《子部雜家》,而史部刑法類》中又出《諭俗編》一條,前後重復。且意在於諭民並非斷獄,實於刑法門》不合,今校正入雜家類。
40
元李冶敬齋古今黈文淵閣書目》誤題宋人,今校正。
41
初學記》、《唐書藝文志》載《元宗事類》及是書注曰:「張說《類集》,徐堅、韋述等分撰。《讀書志》則專舉是書,稱初係張說《類集》,又經堅與韋述等分門撰次。今考《南部新書》,載開元中集賢學士韋堅等纂經史文章之要,以類相從。上制曰:《初學記》當以晁氏之說為是,而《唐志》相連逓及誤合兩書為一耳。
42
唐林寳《元和姓纂,鄭志作李林寳撰。然樵於氏《族畧》中又譏寳作姓纂,而不知林姓所自出,則知《藝文畧》中多一「李」字,顯為傳刻所誤増耳。
43
宋馬永《易實賔録》,其後集為文彪《續補書録解題》,標列甚明。考《讀書志》稱馬永《易異號録》、《宋藝文志》並載實賔異號,《二録》皆題永易撰。今按是書初名《異號録》,至《後集》始易其名,因并追改本書,晁氏所見,蓋為未經増廣之本。《宋志》直以一書誤為兩書矣。
44
宋任廣書敘指「南」按:「廣」係「浚儀人」,《文獻通考》訛作「任浚」,今校正。
45
李黼王制考》雜採經史制度,自分門類,並非專疏。《禮記》之《王制》。《經義考》附列《禮記》,未免循名失實,今校正。
46
唐韋絢《劉賔客嘉話録》:《唐志》作劉公嘉話録。《宋志》既載劉公嘉話》。又載《賔客嘉話》,誤分兩書,今校正。唐馮贄雲仙雜記》、《書録解題》又有馮贄《雲仙散録》。考孔傳《續六帖》所引《散録各條,皆今本雜記中語,則實非兩書矣。
47
宋鄭文寳南唐近事,宋史藝文志誤作「南唐,近事集今校正。
48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録》、《宋志》誤作「王闗之」,《文獻通考》又誤作「王闢」,今據本書題名校正。
49
宋陳長方歩里客談》,《宋志》作陳唯室考長方,號唯室著其號而畧其名,殊失史家載筆之體,今校正。梁呉均《續齊諧記》,《唐志》作呉筠。按吳筠乃唐大厯時人,此書《隋志》已著録,則非吳筠明甚。今校正隋顔之推還寃志,《唐志》誤作寃魂志》,今據《文獻通考》、《宋志》校正。
50
唐高彥休唐闕史書録解題》云:彥休自號參寥子,《唐志》亦同。《宋志》既載參寥子闕,史又別出高彥休闕史,誤為兩人兩書,今校正。
51
宋吳淑《江淮異人録》、尤袤遂初堂書目》誤作《江淮異人傳》。然諸書徴引,俱題作「録」,今據校正。
52
任昉述異記》、《讀書志》以《唐志述異記題祖沖之作為誤。按祖沖之原有《述異記》,《隋志》已著録,當是別是一書,晁氏未免誤糾矣。
53
宋周文玘《開顔集,文獻通考誤》作周文規,今據本書標名校正。
54
王弼老子注》,《隋志》作《老子道徳經》,王弼注《舊唐書經籍志》作《元言新記》,道徳亦稱弼注。《新唐書》又稱《元言新記》道徳為王肅撰,而以弼所注者為新記。元言道徳既已一書兩出,而書名顛倒,益滋訛舛矣。
55
《列子》舊本題列禦冦撰」。高似孫《緯畧》謂並無其人。今考《爾雅疏》,實引其書,則知非莊子寓名之流,不得斥為偽托也。
56
後蜀彭曉《周易參同契》通真義》,《唐志》誤列於《五行經義考》,又誤列之《周易》。今校正入《道家類》。
57
葛洪神仙傳》,諸家著録並同。《隋志》誤作《列仙傳》,今校正。
58
何粲亢倉子注》,考《亢倉子》為唐處士王士元所補,高似孫子畧》誤以士元為王褒,《讀書志》又誤以粲作「璨」,今校正。
59
明鄭璞輯《揚子雲集》六卷,所収諸箴凡三十篇。《考雄箴》實止二十八篇,璞蓋誤入崔駰、崔瑗諸作也。今校正。
60
晉陶《潛淵明集舊本八卷,昭明太子所定。此本為北齊陽休之編,誤増入《聖賢》《羣輔録》、《孝傳》二書。今校正,仍刪存八卷,以符原第。
61
宋鮑照《參軍集》,舊本題作昭唐人,避武后諱也。又照本東海人,《讀書志》誤作上黨人,今並校正。唐吳筠宗元集》三卷,附録《元綱論》一卷、《內丹九章經》一卷,宗元為筠私諡元綱,論》見《新舊,《唐書》當為筠作。至《內丹九章經》,未免荒誕,今姑以舊本存之。唐釋貫《休禪月集》,《文獻通考》又別載《貫休寳月集》一卷。考其門人曇域序,是集初不云其别有書馬考,蓋誤載也。
62
蘇轍欒城集》。焦竑《經籍志》又別出《黃門集》七十卷。諸家並未著録,蓋本《欒城集》而誤分為二也。今校正。
63
黃裳演山集》、焦竑《經籍志》誤作「兼山集」,今據《宋志校正。
64
宋周行已《浮沚集書録解題》作《浮沚先生集》。《宋志》既載行已集,又別出周博士集,未免牴牾。今校正宋黄彥平三餘集》,蓋義取三餘《讀書,見於原序》。《宋志》誤作「玉餘」,今校正。
65
洪邁野處類稿》為詩集,《文獻通考》既以《別集詩集》分類,又収是書入《别集》中,則亦未見其本而誤載也。
66
宋徐照芳《蘭軒集》。照嘗自號山民,故又名「山民集》,《書録解題》誤作天民,今校正。
67
宋周弼《汶陽端平詩雋考》,弼本汶陽人,書首菏澤李龏序,紀述甚詳。《千頃堂書目》既誤題新建,又稱為明洪武間人,尤屬訛謬。今校正。
68
宋鄧牧伯牙琴,蓋其詩《集義取知音難遇也。錢曽《讀書敏求記》,誤入小說家,今校正入《別集類》。元蕭㪺《勤齋集》,焦竑《經籍志》作《勤齋貞敏集》,諡法齋名並稱未免煩復,今據《永樂大典》本校正。明王翰梁園寓稿》、焦竑《經籍志》止稱寓稿,脫去梁園之名。寓字無著,今校正。
69
唐李善《文選注》六十卷李善注。自南宋以來,皆與五臣註合刻。此本為毛晉所刻,雖稱從宋槧單行本校正。今考書內尚有「向曰、濟曰各條,刋除不盡。則晉亦因六臣本削去五臣,獨留善注耳。
70
六臣注《文選》,《崇文總目》以五臣《注》誤列於李善注本之前,今校正。
71
陳徐陵《玉臺新咏、大唐新語》、《元和姓纂》均稱《玉臺集》,今據本書校正。
72
唐元結《篋中集詩》凡二十四首。《館閣書目》皆稱元結作。今校正作者凡七人:沈千連、王季友、于逖、孟雲卿、張彪、趙微明、元季川。
73
謝枋得文章軌範》、讀書敏求記誤入《詩文評》,今校正入總集類。
74
孟棨本事詩》諸家稱「引」並作「棨」字,《唐志》誤作「孟啟」,今校正。
75
宋張戒《嵗寒堂詩話》,讀書敏求記誤作「趙戒,今據宋志校正。
76
嚴羽滄浪詩話》舊本列於詩集之首,題曰《滄浪吟卷》,今校正析入《詩話類》。
77
宋王灼《碧鷄漫志》詳述曲調源流。《讀書》敏求記誤入子部》,今校正入詞曲類。
78
皇朝通志卷一百十二
URN: ctp:ws24627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