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三

《卷三》[View] [Edit] [History]

1 四時氣第十九
2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為定。岐伯答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故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刺之。夏取盛經孫絡。取分間。絕皮膚。秋取經俞。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滎。必深之留之。間去聲
3 此篇論四時之氣。出入於皮膚脈絡。而皮肉筋骨。乃六腑之外合。故百病之起。有因於在外之皮膚脈肉筋骨。而及於內之六腑者。有因病六腑之氣。而及於外合之形層者。內因外因。皆有所生。知其氣之出入。則知所以治矣。四時之氣。各有所在。故春取經脈於分肉之間。夏取盛經孫絡。分肉皮膚。蓋春夏之氣。從內而外也。秋取經俞。邪在腑。取之合。此秋氣之複從外而內也。
4 冬取井滎。必深而留之。謂冬氣之藏於內也。此人氣之出入。應天地之四時。是以灸刺之道。得氣穴為定。按、本藏篇曰。肺合大腸。大腸者皮其應。心合小腸。小腸者脈其應。肝合膽。膽者筋其應。脾合胃。胃者肉其應。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乃髒合腑而腑合於形層。是以有病溫瘧皮水之在外者。有腸中不便。腹中常鳴之在腑者。
5 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 。
6 此外因之邪。病在於骨髓也。素問瘧論曰。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洩。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
7 此病藏於腎。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也。是以汗不出。則邪不能去。當為五十九 。以第四針五十九刺骨。
8 風 膚脹。為五十七 。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 即水以水為疾也
9 此外因之邪。病在於皮膚也。 、水病也。因汗出遇風。風水之邪。留於皮膚。而為腫脹也。
10 為五十七 。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蓋邪在皮膚。當從膚表而出。五十七 。詳素問水熱穴論。
11 飧洩。補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飧葉孫
12 此內因之病。在脾而為腫洩也。脾為濕土。乃陰中之至陰。脾氣虛寒。則為飧洩。故當補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候熱氣行至乃止。三陰之上。足三陰交穴。陰陵泉。脾之合穴也。
13 朱濟公問曰。經義只病在六腑。奚又有脾髒之飧洩。曰陽明不從標本。從中見太陰之化。脾與胃以膜相運。陰陽相合。為髒腑血氣之生原。是以下編論五髒病。而兼論胃。此篇論六腑病而有脾。
14 轉筋於陽治其陽。轉筋於陰治其陰。皆卒刺之。卒 同
15 筋有陰陽。以應四時十二月。故轉筋於陽治其陽。轉筋於陰治其陰。 刺者。燒針劫刺。以取筋痺。
16 徒。先取環谷下三寸。以鈹針針之。已刺而 之。而內之。入而複之。以盡其水。必堅。來緩則煩悶。來急則安靜。間日一刺之。 盡乃止。飲閉藥。方刺之時。徒飲之。方飲無食。方食無飲。
17 無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音桶內音訥
18 此內因脾胃虛寒。而水溢於肉理也。徒眾也。土位中央。主灌溉於四旁。土氣虛。則四方之眾水。反乘侮其土而為水病也。夫 谷有三百六十五穴會。肉之大會為谷。大會者。手足股肱之大肉也。環穀者。取手足之分肉以瀉其水也。 、筒也。以如筒之針而內之。入而複出。以盡其水。水腫於肌肉。則浮而軟。水盡則肉必堅矣。來緩則煩悶。來急則安靜也。水雖在於肌腠。而其原在內也。
19 飲閉藥者。謂水乃盡。當飲充實脾土之藥。勿使水之複乘也。方刺之時。欲使水盡出於外。故徒飲之。蓋脾主肌肉。 病之因本於脾。脾水盡而後能土氣充實也。夫飲入於胃。上輸於脾肺。食氣入胃。淫散於心肝。飲食並入。藉三焦之氣。蒸化精微。濟泌別汁。中焦氣虛。則水穀不能分別矣。
20 是以方飲無食。方食無飲。蓋言土氣虛而水聚於中者。由三焦元氣虛也。三焦者。通會元真於肌腠。
21 三焦元真之氣虛。則膚腠空疏。而水溢於內矣。無食他食者。惟食穀食以養土氣也。土之成數在十。
22 而分旺於四時八節。調養百三十五日者。逾九節候而土氣複也。
23 著痺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
24 此邪留於骨節而為痺也。素問痺論曰。濕勝為著痺。蓋濕流於關節。故久寒不已。當卒取其三里。取陽明燥熱之氣。以勝其寒濕也。沈亮宸曰。 谷屬骨。此承上文肌腠未盡之水。流於關節。
25 則為著痺。故取陽明之三里。從腑以瀉髒也。
26 骨為乾。
27 沈亮宸曰。此承上文而言骨之為病。在骨之髓節也。乾者。如木干之堅勁。是故溫瘧之邪。藏於骨髓。濕痺之氣。流於關節。其骨如乾。而不受邪之所傷。莫雲從曰。五營運論云。腎生骨髓。髓生肝。骨空論論骨節之交。皆有髓空。以滲精髓。蓋邪害空竅。而直骨堅勁。不受邪傷。即骨之 痛。
28 病在髓節。而應於骨也。
29 腸中不便。取三里。盛瀉之。虛補之。
30 沈亮宸曰。此病在三焦。而為腸中不便也。三焦之氣。蒸化水穀。濟泌別汁。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是以腸中不便者。三焦之氣虛也。三焦之部署。在胃腑上中下之間。
31 故獨取足陽明之三里。邪盛者瀉之。正虛者補之。
32 厲風者。素刺其腫上。已刺。以銳針針其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
33 此邪病之在脈也。素問風論曰。風寒客於脈而不去。名曰厲風。腫者。脈中之營熱。出於跗肉而為腫也。惡氣者。惡厲之邪。留而不去。則使其鼻柱壞而色敗。皮膚瘍潰。故當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者。謂當恬淡其飲食。無食他方之異品也。
34 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巨虛上廉三里。肓音荒
35 此邪在大腸而為病也。大腸為傳導之官。病則其氣反逆。是以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膏肓即髒腑之募原。膏在上而肓在下。肓之原在臍下一寸五分。名曰脖 。乃大腸之分。巨虛上廉。在三里下三寸。取巨虛三里者。大腸屬胃也。
36 小腸控睾。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睾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熏肝。散於肓。結於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予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睾音高
37 沈亮宸曰。控睾引腰脊上衝心者。小腸之疝氣也。肓乃腸外之脂膜。故取肓之原以散之。刺手太陰以奪之。取足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小腸之邪。按其所過之經以調其氣。
38 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 。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洩。則口苦。胃氣逆。
39 則嘔苦。故曰嘔膽。取三里以下。胃氣逆。則刺少陽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虛實。以去其邪。
40 此邪在膽而為病也。嘔有苦。膽氣逆在胃也。膽氣欲升。故長太息以伸之。病則膽氣虛。故心中 。恐人將捕之。病在膽。逆在胃者。木邪乘土也。膽汁通於廉泉玉英。故膽液洩。則口苦。
41 膽邪在胃。故胃氣逆。則嘔苦也。取三里以下胃氣之逆。刺少陽經之血絡。以閉膽逆。調其虛實。
42 以去其邪。
43 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
44 此邪在胃脘而為病也。食飲不下。膈塞不通。如邪在上脘。則不能受納水穀。故當抑而下之。
45 如邪在下脘。則不能傳化糟粕。故當散而去之。沈亮宸曰。食飲不下。膈塞不通。病在上也。然下焦阻塞。則上焦亦為之不利。蓋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如下氣閉而食不下。則胃實而上焦膈塞矣。是以經文總言其病。而治分上下。學人體會毋忽。
46 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太陽大絡。視其絡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脘。取三里。
47 此邪在膀胱而為病者。三焦下俞。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小腹腫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也。故當取足太陽之大絡。小絡。孫絡也。足太陽厥陰之絡。交絡於跗 之間。視其結而血者去之。蓋肝主疏洩。結在厥陰之絡。亦不得小便矣。如小腹腫。上及胃脘。取足三里。
48 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複者。視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聽其動靜者。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脈。堅且盛且滑者病日進。脈軟者病將下。諸經實者。病三日已。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
49 睹其色者。分別五行之色也。如色青者。內病在膽。外病在筋。色赤者。內病在小腸。外病在脈也。察其以者。察其所以然之病。或病因於外。或病因於內。或因於外而病及於內者。或因於內而病及於外者。散者。邪散而病已也。複者。病在外而複及於內。病在內而複及於外也。視其目色者。察其血色也。蓋在外之皮肉筋骨。內應於六腑。六腑內合五髒。外內之病。皆本於五行之色。而五髒之血色。皆見於目。故視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者。靜守其神。形與神俱也。
50 聽其動靜者。持氣口人迎。以視脈之堅滑軟靜。而知病之進退也。諸經實者。邪在經脈也。氣口人迎。候三陰三陽之氣也。沈亮宸曰。五髒六腑。應天之五運六氣。五運主中。六氣主外。五運主歲。六氣主時。五髒內合六腑。六腑外應六氣。陰陽相合。外內交通。故本篇首定四時。末論髒腑陰陽血氣。乃人與天地相參。陰陽離合之大道也。
51 五邪第二十
52 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三節五髒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53 此承上章複論邪在五髒而病於外也。夫六腑之應於皮肉筋骨者。髒腑雌雄之相合也。五髒之外應者。陰陽之氣。皆有出有入也。肺主皮毛。故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者。皮寒熱也。蓋髒為陰。皮膚為陽。表里之氣。外內相乘。故為寒為熱也。上氣喘者。肺氣逆也。汗出者。毛腠疏也。
54 咳動肩背者。咳急息肩。肺俞之在肩背也。膺中外俞。肺脈所出之中府雲門處。背三節五髒之旁。
55 乃肺俞旁之魄戶也。缺盆中者。手陽明經之扶突。蓋從腑以越陰髒之邪。
56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里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
57 肝脈循於兩脅。故邪在肝。則脅中痛。兩陰交盡。是為厥陰。病則不能生陽。故為寒中。蓋邪在肝。脅中痛。乃病經髒之有形。寒中。病厥陰之氣也。內、脈內也。行善掣節者。行則掣節而痛。
58 此惡血留於脈內。脈度循於骨節也。時腳腫者。厥陰之經氣下逆也。當取足厥陰肝經之行間。以引脅下之痛。補足陽明之三里。以溫寒中。取血脈以散在內之惡血。耳間青脈。乃少陽之絡。循於耳之前後。入耳中。蓋亦從腑陽以去其掣節。
59 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
60 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三里。
61 脾胃主肌肉。故邪在脾胃則肌肉痛。脾乃陰中之至陰。胃為陽熱之腑。故陽明從中見太陰之化。
62 則陰陽和平。雌雄相應。若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而消穀善飢。若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而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者。邪病之有餘。俱不足者。正氣之不足。皆當調之三里而補瀉之。
63 亦從腑而和髒也。
64 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痺。陰痺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取之湧泉昆崙。視有血者盡取之。
65 在外者。筋骨為陰。病在陰者。名曰痺陰。痺者。病在骨也。按之而不得者。邪在骨髓也。腹脹者。髒寒生滿病也。腰者。腎之府也。腎開竅於二陰。大便難者。腎氣不化也。肩背頸項痛。時眩者。髒病而及於腑也。故當取足少陰之湧泉。足太陽之昆崙。視有血者盡取之。
66 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僕。視有餘不足。而調之其輸也。
67 邪在心。邪薄於心之分也。喜為心志。心氣病則虛。故喜悲。神氣傷。故時眩僕。視有餘不足。
68 而調其輸也。按皮脈肉筋骨。五髒之外合也。邪在心而不病脈者。手厥陰心主包絡主脈也。邪客篇曰。心者。五髒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髒堅固。邪勿能容也。容之則傷心。傷心則神去。
69 神去則死矣。故諸邪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本輸者。皆因其氣之虛實疾徐以取之。故邪在心。邪在於包絡。心之分也。視有餘不足而調之者。因心氣之虛實。而調之也。此邪薄於心之分。以致心氣之有餘不足。邪不在心。
70 故不外應於脈。
71 沈亮宸曰。邪干髒則死。非獨傷於心也。曰邪在肺。邪在肝者。邪薄於五髒之分。病髒氣而不傷其髒真。故首言三節五髒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蓋五髒之旁。乃五髒之氣舍也。病在氣。
72 當取之氣。取之氣。故以手按之則快然。曰三節。曰五髒之旁。俱宜體會。
73 寒熱病第二十一
74 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取三陽之絡。以補手太陰。臘思亦切
75 上二章論五髒六腑。以及外合之皮肉筋骨為病。此章論病三陰三陽之經氣。而為寒為熱也。病在皮。故不可附席。皮膚之血氣以滋毛發。皮氣傷。故毛髮焦也。臘、乾也。肺主皮毛。開竅在鼻。
76 故鼻為之乾槁。此邪在表。而病太陰太陽之氣。當從汗解。如不得汗。宜取太陽之絡以發汗。補手太陰以資其津液焉。按以上三章。經旨相連。故無君臣問答之辭。其病在腑髒經氣之不同。故分為三章。此章通論陰陽之經氣為病。故篇名寒熱。寒熱者。陰陽之氣也。
77 肌寒熱者。肌痛。毛髮焦而唇槁臘。不得汗。取三陽於下。以去其血者。補足太陰。以出其汗。
78 脈外之血氣。充膚熱肉。生毫毛。故病在肌。則肌肉痛而毛髮焦也。脾主肌肉。開竅於口。故唇口槁臘。如不得汗。當取三陽於下。以去其血。補足太陰以資水穀之汗。三陽。太陽也。蓋寒熱雖在肌。而汗從表出也。莫雲從曰。肺之鼻竅。脾之口竅。皆在氣分上看。
79 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未槁。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齒已槁。死不治。骨厥亦然。
80 骨寒熱者。病少陰之氣也。病無所安者。陰躁也。少陰為生氣之原。汗注不休者。生氣外脫也。
81 齒未槁者。根氣尚存。取足少陰於陰股之絡以去其邪。齒已槁。死不治矣。此邪病少陰之氣。邪正相搏。故為寒熱。邪去則愈。正脫則死矣。骨厥者。謂腎髒為病。而腎氣厥逆也。夫聖人南面而立。
82 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是少陰為生陽之本。然腎髒亦為生氣之原。故曰骨厥亦然。蓋以分別骨寒熱者。病少陰之氣也。沈亮宸曰。以上三節。病在三陰之氣。故曰取三陽之絡。曰取少陰於陰股之絡。而不言經穴。
83 上章之病在五髒。則曰行間三里。昆崙。湧泉。而不言三陰三陽。
84 骨痺。舉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取三陽之經補之。
85 骨痺舉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病在少陰之氣而入深也。故當取太陽之經補之。以去其邪。夫經脈為里。浮見於皮部者為絡。上節論三陰之氣而為寒熱者。病在於膚表。故取之絡。此病氣入深。
86 故取之經。此篇論三陰三陽之經氣為病。有病在氣而不及於經者。有病在氣。而轉入於經者。有經氣之兼病者。蓋陰陽六氣。合手足之六經也。沈亮宸曰。冬者腎髒。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於五髒。骨痺。冬痺者。汗注煩心。病通於髒也。
87 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故下文曰。冬取經輸。經輸者。治骨髓。故取三陽之經。
88 以發越陰髒之痺。
89 莫雲從曰。以本經之法。施於治道。如鼓應桴。馬氏退理以先針。致使後學咸視為針刺而忽之。不知針刺之中。有至道存焉。
90 身有所傷。血出多。及中風寒。若有所墮墜。四肢懈惰不收。名曰體惰。取其小腹臍下三結交。
91 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關元也。
92 此言皮膚之血氣有傷。當取之陽明太陰也。夫首言皮腠之寒熱者。病三陰之氣也。此言皮腠之血氣受傷。亦取之太陰陽明。陰陽血氣之相關也。身有所傷。血出多。傷其血矣。及中風寒。傷其營衛矣。夫人之形體。藉氣 而血濡。血氣受傷。故若有所墮墜。四肢懈惰不收。名曰體惰。夫充膚熱肉之血氣。生於陽明水穀之精。流溢於中。由衝任而布散於皮腠。故當取小腹臍下之陽明太陰。任脈之關元。以助血氣之生原。三結交者。足太陰陽明與任脈交結於小腹臍下也。沈亮宸曰。
93 首言三陰之氣。本於里陰。而外主於皮毛肌骨。下節論三陽之氣。從下而生。而上出於頸項頭面。
94 此言膚表之血氣。亦由下而上充於皮膚。蓋陰陽血氣。皆從下而上也。
95 厥痺者。厥氣上及腹。取陰陽之絡。視主病也。瀉陽補陰經也。頸側之動脈人迎。人迎。足陽明也。在嬰筋之前。嬰筋之後。手陽明也。名曰扶突。次脈。手少陽也。名曰天牖。次脈足太陽也。
96 名曰天柱。腋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曰天府。
97 此言陽氣生於陰中。由下而上也。厥痺者。痺閉於下。以致三陽之氣厥逆。只及於腹。而不能上行於頭項也。
98 取陰陽之絡。視主病者。視厥痺之在何經也。瀉陽者。瀉其厥逆而使之上也。補陰者。陽氣生於陰中也。次脈者。從喉旁而次序於項後。即本輸篇之所謂一次脈二次脈也。蓋三陽之經氣。皆循頸項而上充於頭面也。腋下動脈。手太陰也。太陰統主陰陽之氣者也。
99 陽明頭痛。胸滿不得息。取之人迎。
100 此下五節。承上文而分論厥逆之氣。各有所見之証。各隨所逆之經以取之。陽明頭痛。陽明之氣。厥逆於腹。不得循人迎。而上充於頭。是以頭痛。逆於中焦。故胸滿不得息。當取之人迎。以通其氣。
101 暴喑氣 。取扶突與舌本出血。 梗同
102 夫金主聲。心主言。手陽明主氣而主金。故陽明氣逆於下。則暴喑。而氣梗矣。取扶突與舌本出血。則氣通而音聲出矣。
103 暴聾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104 手少陽之脈入耳中。至目銳 。少陽之氣厥於下。則上之經脈不通。是以暴聾氣蒙。耳目不明。
105 當取之天牖。
106 暴攣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107 足太陽主筋。故氣厥則暴攣而足不任身矣。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之睛明。氣不上通。故癇眩也。當取之天柱。
108 暴癉。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
109 癉、消癉。暴癉、暴渴也。肝脈貫肺。故手太陰之氣逆。則肝肺相搏。肺主氣而肝主血。氣逆於中。
110 則血亦留聚而上溢矣。肺乃水之生原。搏則津液不生而暴癉矣。皆當取手太陰之天府。以疏其搏逆。
111 夫暴疾。一時之厥証也。此因於氣厥。故用數暴字。
112 此為大牖五部。
113 牖、窗也。頭面之穴竅。如樓閣之大牖。所以通氣者也。氣厥於下。以致在上之經脈不通。而為耳目不明。暴喑癇眩諸証。蓋言三陽之氣。由下而生。從上而出。故總結曰。此為大牖五部。以下複論其經絡焉。沈亮宸曰。人迎扶突。天牖天柱。頭氣之街也。腋下動脈。胸氣之街也。莫雲從問曰。本輸篇論次脈。乃手足三陽之六經。此節只言手陽明少陽。足陽明太陽為大牖何也。曰。太陽之氣。生於膀胱水中。少陽之氣。本於命門相火。陽明之氣。生於中焦胃腑。在經脈有手足之六經。
114 在二氣只論三陰三陽也。其手陽明與太陰為表裏。主行周身之氣。故合為五大牖焉。
115 臂陽明有入 遍齒者。名曰大迎。下齒齲。取之臂。惡寒補之。不惡寒瀉之。足太陽有入 遍齒者。名曰角孫。上齒齲。取之在鼻 與前。方病之時。其脈盛。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一曰。取之出鼻外。 音仇齲邱禹切
116 上節論三陽之氣循次而上出於大牖。此複論氣從絡脈以相通。所謂絡絕則徑通。如環無端。莫知其紀也。蓋氣之出於大牖者。從氣街而出於脈外。氣之行於脈中者。從絡脈而貫於脈中。外內環轉之無端。故莫知其紀也。顴鼻交處為 。齲、齒痛也。臂陽明有入 遍絡於齒者。名曰大迎。大迎乃足陽明之經穴。此手陽明之氣。從絡而貫於足陽明之經。故下齒痛。當取之臂陽明。惡寒飲者。虛也。當補之。不惡寒飲者。
117 實也。當瀉之。足太陽有入 遍絡於齒者。名曰角孫。角孫乃手少陽之經穴。此足太陽之氣。貫於手少陽之經。故上齒痛者。當取之鼻與 前。乃太陽之絡脈也。按營血宗氣之所營行者。經脈也。
118 足太陽之絡。不入於齒中。此非經脈。亦非支別。乃微細之系。以通二陽之氣者也。故方病之時。
119 其脈盛。乃氣之太過也。太過則瀉之。不及則補之。莫雲從曰。三陽之氣。分則有三。合則為一。
120 一陽之氣。下通於泉。繞地環轉。而複通貫於地中。故遍歷於齒。屬口對入。齒者。水髒之所生。
121 口者。土之外候也。
122 足陽明有挾鼻入於面者。名曰懸顱。屬口對入。系目本。視有過者取之。損有餘。益不足。反者益。足陽明當作手太陽
123 此總結三陽之六次脈也。蓋三陽之氣。上出於大牖者。循手之陽明少陽。足之陽明太陽。而經脈之貫通。則有手足六脈之相交矣。故手太陽有挾鼻入於面者。名曰懸顱。懸顱乃足少陽之經穴。
124 此手太陽之氣。從絡脈而通於足少陽之經也。屬口對入上系目本。視有過者取之。過、病也。如病在太陽。而太陽之絡有餘。少陽之經不足。則當損大陽之有餘。益少陽之不足。反是者。又當益太陽也。沈亮宸曰。反者當從有過上看。推此二句。當知太陽之氣。從絡脈而貫於少陽之經。少陽之氣。從絡脈而通於太陽之經也。以上四脈亦然。
125 莫雲從問曰。陽明手足相交。自然之道也。太陽之與少陽相合。其義何居。曰。太少之氣。本於先天之水火。猶兩錢所分之四象。是以正月二月。主於太少。五月六月。主於太少。太少之相合也。
126 陽明者。兩陽合明。故曰陽明主於三月四月。此陽明之自相交合也。夫陰陽之道。推變無窮。明乎經常變易之理。始可與言陰陽矣。
127 朱濟公問曰。太陽之氣主皮毛。陽明之氣主肌腠。少陽之氣主樞脅。今論三陽之氣。又皆循經而上出於頭面焉。曰。此升降出入之道也。陰陽之氣。出入於外內。故皮寒熱者。取之太陽太陰。
128 肌寒熱者。取三陽於下。升降於上下。故邪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
129 二陽之氣。營運於肌表。故中於陽。則溜于經。經氣外內之相通也。此升降出入之無息者也。一息不運。則失其機矣。
130 其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頭目苦痛。取之在項中兩筋間入腦。乃別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銳 。陽氣盛則 目。陰氣盛則瞑目。
131 此言足太陽之氣。貫通於陽蹺陰蹺也。其者。承上文而言。言其足太陽又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在項中兩筋間入腦。乃別絡於陰蹺陽蹺。而陰陽相交於目銳 。陽蹺之氣入於陰蹺。陰蹺之氣出於陽蹺。如陽蹺之氣盛則張目。陰蹺之氣盛則瞑目。此太陽之氣。又從眼系而貫通於陰陽之蹺脈也。按、脈度篇曰。蹺脈者。太陰之別。起於然谷之後。循胸上行。屬目內 。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此言陰蹺之脈。起於足少陰。而上通於太陽陽蹺。此節論太陽之氣。通於陽蹺陰蹺。故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蓋陰蹺之脈。通少陰之精水於陽蹺。
132 陽蹺之脈。通太陽之氣於陰蹺。男子以氣為主。故男子數其陽。女子以精血為主。故女子數其陰。
133 氣為陽而血為陰也。莫雲從曰。舉足行高曰蹺。足少陰太陽。乃陰陽血氣之生原。陰蹺陽蹺。主通陰陽血氣。從下而上交於目。目者。生命之門也。
134 熱厥。取足太陰少陽皆留之。寒厥。取足陽明少陰於足皆留之。
135 此論陰陽之氣不和。而為寒厥熱厥也。蓋在表之陰陽不和。則為肌皮之寒熱。發原之陰陽不和。
136 則為寒厥熱厥矣。馬元台曰。少陽當作少陰。少陰當作少陽。按、素問厥論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蓋以熱厥為足三陽氣勝。則所補在陰。故當取足太陰少陽皆留之。
137 以使針下寒也。寒厥為足三陰氣勝。則所補在陽。故當取足陽明少陽於足者留之。以俟針下熱也。
138 餘伯榮曰。取之於足者。謂陽氣生於下也。
139 舌縱涎下煩 。取足少陰。
140 此言上下之陰陽不和也。少陰之上。君火主之。而下為水髒。水火之氣。上下時交。舌縱涎下煩者。腎氣不上資於心火也。故當取足少陰。以通少陰之氣。
141 振寒灑灑。鼓頷不得汗出。腹脹煩 。取手太陰。
142 此言表里之陰陽不和也。內經云。陽加於陰謂之汗。膚表為陽。腹內為陰。在內之陰液。藉表陽之氣。宣發而為汗。振寒灑灑。鼓頷不得汗出。腹脹煩 者。表里之陰陽不和也。故當取手太陰。以疏皮毛之氣。以行其汗液焉。手太陰主通調水液。四布於皮毛者也。莫雲從曰。上節論上下。此節論表裏。乃陰陽之升降出入。篇名寒熱者。皆陰陽之不調也。
143 刺虛者。刺其去也。刺實者。刺其來也。
144 此總論陰陽寒熱之不調。因邪正虛實之有礙也。虛者。正氣之不足。實者。邪氣之有餘。蓋邪氣實則正氣虛矣。故刺虛者。刺其氣之方去。所謂追而濟之也。刺實者。刺其氣之方來。所謂迎而奪之也。迎之隨之。以意和之。可使氣調。可使病已也。
145 春取絡脈。夏取分腠。秋取氣口。冬取經輸。凡此四時。各以時為齊。絡脈治皮膚。分腠治肌肉。氣口治筋脈。經輸治骨髓。
146 此以人之形層深淺。與四時之氣為齊也。蓋人之血氣。應天地之陰陽出入。故春取絡脈。夏取分腠。春夏之氣。從內而外也。秋取氣口。冬取經輸。秋冬之氣。複從外而內也。此人之氣血。隨天地四時之氣。而外內出入者也。齊者。所以一之也。凡此四時。以應人之陰陽出入。故各以時為齊。故取絡脈者。以治皮膚。取分腠以治肌肉。取氣口以治筋脈。取經輸以治骨髓。此又以四時之法。以治皮肉筋骨之淺深。蓋天氣有四時之出入。而人有陰陽之形層。故各以時為齊也。
147 五髒身有五部。伏兔一。腓二。腓者 也。背三。五髒之 四。項五。此五部有癰疽者死。
148 夫在外者。皮膚為陽。筋骨為陰。癰疽所發。在於皮肉筋骨之間。此言五髒各有五部。而一部之陰陽不和。即留滯而為癰矣。伏兔。腎之街也。 者。脾之部也。背者。肺之俞也。五髒俞者。
149 謂五椎之心俞也。項者。肝之俞也。本經曰。癰疽之發。不從天下。不從地出。積微之所生也。故五部之有癰疽者。乃五髒漸積之鬱毒。外應於血氣之不和而為癰疽。故五部有此者死。按上章論五髒之邪。外應於皮肉筋骨。此言五髒各有五部。而一部之中。皆有陰陽血氣之流行。所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也。
150 餘伯榮曰。癰疽之發。有因於風寒外襲者。有因於喜怒不測。食飲不節。營衛不和。逆於肉理。
151 乃發為癰。陰陽不通。兩熱相搏。乃化為膿。然有發於股臂而死者。有發於項背而生者。此又以邪毒之重輕。正氣之虛實。以別其死生。然病及五髒者必死。故因於外邪者。善治治皮毛。其次治肌肉。因於內傷者。使五髒之鬱氣。四散於皮膚。弗使癰腫於一部。所謂始萌可救。膿成則死。此上工之治未病也。
152 病始於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病始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病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
153 此分別形身上下。各有所主之陰陽也。夫身半以上。手太陰陽明皆主之。故病始於臂者。先取手陽明太陰而汗出。太陽之氣。生於膀胱。而上出於頭項。故病始於頭首者。先取項太陽而汗出。身半以下。足太陰陽明皆主之。故病始足脛者。先取足陽明而汗出。曰始者。謂病始於下者。下行極而上。始於上者。上行極而下。曰先者。謂手足之陰陽。雖各有所主。然三陰三陽之氣。上下升降。
154 外內出入。又互相交通者也。
155 臂太陰可汗出。足陽明可汗出。故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陰。
156 汗乃陰液。生於陽明。太陰主氣。行於膚表。水津四布。乃氣化以通調。故臂太陰可汗出。水穀之津液。從腠理發洩。汗出溱溱。故足陽明可汗出。然汗液必由氣之宣發。氣得液而後能充身澤毛。故取陰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陽。取陽而汗出甚者。止之於陰。蓋陽為陰之固。陰為陽之守也。
157 沈亮宸曰。此篇論陰陽之不調。而為寒熱之証。宜從汗解。故總結汗法數條。
158 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洩。不中而去則致氣。精洩則病甚而 。致氣則生為癰疽也。
159 洩精者。謂陰陽血氣生於精。過傷則並傷其根原矣。癰瘍者。謂陰陽血氣。營行於皮肉筋骨之間。邪氣留客。致正氣不行。則生癰瘍矣。本篇論陰陽寒熱。緣邪正之實虛。故以此節重出於篇末。
160 蓋以戒夫治病者。慎勿再實實而虛虛也。
161 癲狂第二十二
162 目 外決於面者為銳 。在內近鼻者為內 。上為外 。下為內 。
163 銳 內 者。睛外之眼角也。太陰之氣主合同束。目外角為銳 。內角為內 者。乃太陰之氣。
164 主乎外內之目 也。太陽為目上綱。陽明為目下綱。上為外 。下為內 者。乃太陽陽明之氣。主於上下之目 也。手太陰主天。足太陰主地。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天地之氣。晝明夜晦。人之兩目。晝開夜闔。此人應天地之晝夜開闔者也。一息之中。有開有闔。以應呼吸漏下者也。天地開闔之氣不清。陰陽出入之氣混濁。則神志昏而癲狂作矣。是以治癲狂之法。獨取手足之太陰太陽陽明焉。夫肺主皮毛。目之拳毛。天氣之所生也。肌肉之精為約束。地氣之所生也。目 之外內上下。
165 又統屬天地陰陽之氣而為開闔者也。王芳侯曰。癲狂之疾。最為難治。得此篇之理。可批卻導 矣。
166 癲疾始生。先不樂。頭重痛。視舉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候之於顏。取手太陽陽明太陰。血變而止。
167 夫癲狂之疾。乃陰陽之氣。先厥於下。後上逆於巔而為病。故通評虛實篇曰。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又曰。
168 厥成為癲疾。夫少陰者。先天之水火。太陰者。後天之地土。天地水火之氣。上下平交者也。厥則不平而為病矣。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先不樂者。神志不舒也。舉視目赤者。心氣上逆也。癲甚作極。已而心煩者。厥逆之氣。上下於太陰陽明。而複之於少陰之心主也。五色篇曰。庭者、顏也。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蓋謂天闕在上。王宮在下。故候之於顏者。候天之氣色也。身半以上為陽。手太陰陽明皆主之。故取手太陰陽明。以清天氣之混濁。取手太陽。以清君主之心煩。心主血。血變則神氣清而癲疾止矣。
169 癲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陽明太陽。左強者攻其右。右強者攻其左。血變而止。
170 此論厥氣上乘。致開闔不清而為癲疾也。啼悸者。太陽之氣混亂也。喘呼者。陽明之氣不清也。
171 太陽主開。陽明主闔。故當候之手陽明太陽。夫天地開闔之氣。左旋而右轉。故左強者攻其右。右強者攻其左。莫雲從曰。手太陽者心之表。手陽明者肺之表。在心為啼悸。在肺為喘呼。因開闔不清而啼悸喘呼者。病在表而及於內也。
172 癲疾始作。先反殭。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陽陽明太陰。手太陽。血變而止。
173 癲疾始作。先反殭者。厥氣逆於寒水之太陽也。因而脊痛者。寒氣乘於地中也。脊。背也。易曰艮其背。艮為山。止而不動。乃坤土之高阜者。故當候之足太陽陽明太陰。按首節論厥氣上乘於天。及太陽君火。次節論開闔之不清。此節論厥氣逆於水土之中。蓋天地水火之氣不清。而為癲疾也。複取手太陽者。水火神志相交。足太陽之水邪上逆。必致心主之神氣昏亂。故俟其血變。則神氣清矣。沈亮宸曰。以上三証。曰始生始作。
174 蓋厥氣始上逆於太陰太陽陽明之氣。而未及乎有形之筋骨也。疾在氣者。易於清散。其病已入深。
175 雖司命無奈之何。故骨脈之癲疾。皆多不治。使良醫得早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治也。奈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
176 治癲疾者。常與之居。察其所當取之處。病至。視其有過者瀉之。置其血於瓠壺之中。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不動灸窮骨二十壯。窮骨者。 骨也。
177 此言治癲疾者。當分別天地水火之氣而治之。太陽之火。日也。隨天氣而日繞地一周。動而不息者也。地水者。靜而不動者也。常與之居者。得其病情也。察其所當取之處。視其有過者瀉之。
178 謂視疾之在於手足何經而取之也。匏壺。葫蘆也。致其血於壺中。發時而血獨動者。氣相感召也。
179 如厥氣傳於手太陰太陽。則血於壺中獨動。感天氣太陽之運動也。不動者。病入於地水之中。故當灸骨二十壯。經云陷下則灸之。此疾陷於足太陽太陰。故當灸足太陽之 骨。二者陰之始。十乃陰之終。地為陰而水為陰也。朱永年曰。素問長刺節論云。初發歲一發。不治則月一發。名曰癲疾。
180 夫歲一發者。日一歲而一周天。日以應火也。月一發者。月一月而一周天。月以應水也。
181 骨癲疾者。 齒諸 分肉皆滿而骨居。汗出煩 。嘔多沃沫。氣下洩不治。 葉坎面也 音瞞悶也
182 齒者骨之餘。分肉屬骨。是以骨癲疾者。 齒諸分肉皆滿。骨居者。骨肉不相親也。汗者血之液。汗出煩 者。病在足少陰腎。而上及於手少陰心也。嘔多沃沫。太陰陽明之氣上脫也。腎為生氣之原。氣下洩。少陰之氣下洩也。陰陽上下離脫。故為不治。莫雲從曰。病入骨髓。雖良醫無所用其力。故不列救治之法。
183 此下三証。病在有形之筋骨。故不言太少之陰陽。
184 筋癲疾者。身倦。攣急大。刺項大經之大杼脈。嘔多沃沫。氣下洩不治。
185 病在筋。故身倦攣而脈急大。足太陽主筋。故當刺膀胱經之大杼。嘔多沃沫。氣下洩者。病有形之髒腑。而致陰陽之氣脫也。
186 脈癲疾者。暴僕。四肢之脈。皆脹而縱。脈滿。盡刺之出血。不滿。灸之。挾項太陽。灸帶脈於腰。相去三寸。諸分肉本輸。嘔多沃沫。氣下洩不治。
187 經脈者。所以濡筋骨而利關節。脈癲疾。故暴僕也。十二經脈皆出於手足之井滎。是以四肢之脈。皆脹而縱。脈滿者。病在脈。故當盡刺之。以出其血。不滿者。病氣下陷也。夫心主脈。而為陽中之太陽。不滿者。陷於足太陽也。十二髒腑之經俞。皆屬於太陽。故當灸太陽於項間。以啟陷下之疾。帶脈起於季脅之章門。橫束諸經脈於腰間。相去季脅三寸。乃太陽經俞之處也。諸分肉本俞。 谷之俞穴也。蓋使脈內之疾。仍從分肉氣分而出。
188 癲疾者。疾發如狂者。死不治。
189 夫陰盛者病癲。陽盛者病狂。癲疾者。疾發如狂者。陰陽之氣並傷。故死不治。夫陰陽離脫者死。陰陽兩傷者亦死。莫雲從曰。陽病速。故疾發。用二者字。以分陰陽。
190 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憂飢。治之取手太陰陽明。血變而止。及取足太陰陽明。
191 此以下論狂疾之所生。有虛而有實也。先自悲者。先因於腎虛也。經云。水之精為志。精不上傳於志。而志獨悲。故泣出也。喜忘善恐者。神志皆虛也。苦怒者。肝氣虛逆也。蓋肝木神志。
192 皆腎精之所生也。此得之憂飢。夫憂則傷肺。飢則穀精不生。肺傷則腎水之生原有虧。穀精不生。則腎精不足矣。陰不足。則陽盛而為狂。取手太陰陽明者。逆氣上乘於手太陰陽明。瀉出其血。而逆氣散矣。及取足太陰陽明者。補足太陰陽明。資穀精以助腎氣也。此節首論陰虛以致陽狂。即末節之所謂短氣。息短不屬。動作氣索。補足少陰。去血絡也。蓋癲狂乃在上之見証。厥逆乃在下之始因。故篇名癲狂。而後列厥逆。上工之治未病者。治其始蒙也。夫癲疾多因於陰實。狂疾有因於陰虛。故越人曰。重陰者癲。重陽者狂。蓋陰虛則陽盛矣。夫陰虛陽盛。則當瀉陽補陰矣。然陰精生於陽明。而陽氣根於陰中。陰陽互相資生之妙用。學人細心體會。大有裨於治道者也。
193 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辨志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舌下少陰。視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釋之也。
194 此心氣之實狂也。夫陰氣盛則多臥。陽氣盛則少臥。食氣入胃。精氣歸心。心氣實。故不飢。
195 心乃君主之官。虛則自卑下。實則自尊高。陽明實則罵詈不休。心火盛而傳乘於秋金也。肺者心之蓋。火炎上則天氣不清矣。故當取手太陽之腑。以瀉君火之實。取手陽明太陰。以清乘傳之邪。舌下少陰。心之血絡也。此病心之神志。而不在血脈。故當視之。如盛者並皆取之。如不盛。則釋之而勿取也。蓋病在無形之神志。皆從腑以清髒。腑為陽而主氣也。如入於血絡。則取本髒之脈絡矣。馬氏曰。上節言始生。而此曰始發。則病已成而發也。
196 狂言。驚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此腎病上傳於心。
197 而為心氣之實狂也。得之大恐。則傷腎。陰虛陽盛。故狂言而發驚也。經云。心氣實則善笑。虛則善悲。實則心志鬱結。故好歌樂以伸舒之。神志皆病。故妄行不休也。取手太陽以清心氣之實。取手陽明太陰。以資腎氣之傷。
198 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陽太陰陽明。足太陰頭兩 。
199 此因腎氣少而致心氣虛狂也。心腎水火之氣。上下相濟。腎氣少則心氣亦虛矣。心腎氣虛。是以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虛氣之所發也。當取手太陽太陰陽明。以清狂妄。補足太陰陽明。以資穀精。蓋水穀入胃。津液各走其道。腎為水髒。受藏五髒之精。氣生於精也。本經曰。胃氣上注于肺。
200 其悍氣上衝頭者。循咽上走虛竅。循眼系入絡腦。出 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此陽明之氣。上走空竅。出於頭之兩 。不曰足陽明而曰頭兩 者。蓋取陽明中上二焦之氣。以納化水穀也。按、此節即下文之少氣身漯漯也。言吸吸也。蓋始見在下之虛。即補少陰之陰。今發於上而為狂。又當用治狂之法矣。
201 狂者多食。善見鬼神。善笑而不發於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陰太陽陽明。後取手太陰太陽陽明。此喜傷心志而為虛狂也。心氣虛故飲多食。神氣虛。故善見鬼神也。因得之大喜。故善笑。不發於外者。冷笑而無聲也。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故當先補足太陰陽明。以養心精。補足太陽之津。以資神氣。後取手太陰太陽陽明以清其狂焉。按因於足少陰者。先取手而後取足。因於手少陰者。先取足而後取手。皆上下氣交之妙用。
202 狂而新發。未應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動脈。及甚者見血。有頃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二十壯。
203 此總結以上之狂疾。如從下而上者。則當先取肝經之曲泉。應者。謂因於下而應於上也。蓋言狂乃心氣虛實之為病。如因於腎氣之實虛。皆從水而木。木而火也。故狂而新發。未見悲驚喜怒。
204 妄見妄聞。如此之証者。先取曲泉左右之動脈。盛者見血即已。蓋病從木氣清散。而不及於心神矣。
205 如不已。用灸法以取之。 骨。乃督脈之所循。督脈與肝脈會於頭項。故灸骨 。引厥陰之脈氣。
206 複從下散也。按脊骨之盡處為 骨。乃足太陽與督脈交會之處。曰窮骨。曰 骨。曰骨 。蓋亦有所分別也。
207 風逆。暴四肢腫。身漯漯。唏然時寒。飢則煩。飽則善變。取手太陰表裏。足少陰陽明之經。
208 肉清取滎。骨清取井經也。
209 經云。厥成為癲疾。蓋因厥氣上逆。而成癲疾也。夫腎為水髒。風行則水渙。風逆者。因感外淫之風。以致少陰之氣上逆也。風淫末疾。故暴腫四肢。漯漯。寒濕也。唏然。寒競貌。乃風動水寒之氣。而見此証也。風傷腎水。則心氣亦虛。故飢則煩。風木之邪。賊傷中土。故飽則善變也。
210 取手太陰表裏。以清風邪。足少陰陽明之經。以調逆氣。清、冷也。肉清者。涼出於肌腠。故取滎火以溫肌寒。蓋土主肌肉。火能助土也。骨清者。尚在於水髒。故取井木以瀉水邪。餘伯榮曰。
211 取手太陰表里者。取汗也。如用麻黃以通毛竅。配杏子以利肺金。蓋裏氣疏而後表氣通也。
212 厥邪為病也。足暴清。胸將若裂。腸若將以刀切之。煩而不能食。脈大小皆澀。暖取足少陰。
213 清取足陽明。清則補之。溫則瀉之。
214 此足少陰之本氣厥逆而為病也。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斜入 中。下出內踝之後。入足下。少陰之氣逆於內。故足暴清也。胸將若裂。腸若將以刀切之。煩而不能食者。
215 厥氣從腹而上及於心胸也。血脈資始於腎。脈來或大或小皆澀者。腎氣逆而致經脈之不通也。腎為生氣之原。如身體暖者。實逆也。故當取足少陰以瀉之。清者。虛逆也。故當補足陽明。以資腎髒之精氣。以上二節。一因外感之厥。一因本氣之厥。皆為癲疾之生始。見厥証而先以治厥之法清之。
216 即所以治未病也。
217 厥逆腹脹滿。腸鳴。胸滿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脅。咳而動手者。與背 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218 此言厥逆之氣。上乘於太陰陽明。而將成癲疾也。腹脹滿者。乘於足太陰陽明也。腸鳴者。乘於手陽明也。胸滿不得息者。乘於手太陰也。胸下二脅。乃手太陰中府雲門之動脈處。背俞者。肺之俞也。取之下胸二脅。咳而動手者。再以手按其背俞。而病患立快者。是厥逆之氣上乘。是成癲疾矣。病在氣。故按之立快。蓋言厥癲疾者。在氣而不在經也。朱衛公曰。肺合天氣。故候於手太陰。
219 內閉不得溲。刺足少陰太陽。與 上。以長針。
220 此承上文而言厥逆之氣。惟逆於下而不上乘者也。逆氣在下。故內閉不得溲。當刺足少陰太陽與 上。以瀉逆氣。而通其溲便焉。夫足少陰。先天之兩儀也。手足太陰陽明。後天之地天也。先後天之氣。
221 上下相通者也。是以少陰之厥氣上乘。則開闔不清而成癲疾。故當取之太陰陽明。如厥氣在下。只病下之閉癃。其過只在足少陰太陽矣。
222 氣逆。則取其太陰陽明厥陰。甚取少陰陽明動者之經也。
223 此言逆氣上乘而為狂疾者。則取其太陰陽明厥陰也。夫狂始生。得之憂飢。治之取手太陰陽明。及取足太陰陽明。蓋少陰之氣。上逆於太陰陽明而始生狂疾。故則取其太陰陽明。然又有足少陰之逆氣。上乘於心而為狂疾者。則取其厥陰也。蓋水氣傳於肝木。肝木傳於心火。是以狂而新發。
224 未應如是者。先取曲泉左右之動脈也。甚者。逆氣太盛也。故當取足少陰之本經以瀉之。少陰之氣。上與陽明相合。少陰氣甚。則陽明亦甚矣。陽明脈盛。則罵詈不休。故並取陽明動者之經。
225 少氣。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 體重。懈惰不能動。補足少陰。漯音壘
226 此足少陰之氣少。而欲為虛逆也。漯漯。寒慄貌。吸吸。引伸也。蓋心主言。肺主聲。藉腎間之動氣而後發。腎氣少。故言語之氣。不接續也。腎為生氣之原而主骨。腎氣少。故骨 體重。懈惰不能動。當補足少陰。以治其始蒙。
227 短氣。息短不屬。動作氣索。補足少陰。去血絡也。
228 此虛氣上乘而將作虛狂也。所謂少氣者。氣不足於下也。短氣者。氣上而短。故息短而不能連屬。若有動作。則氣更消索矣。當補足少陰之不足。而去其上逆之血絡焉。上節治其始蒙。故只補其少陰。此將欲始作。故兼去其血絡。按足少陰虛實之厥逆。為癲狂之原始。故首論癲狂。後論厥逆。善治者。
229 審其上下虛實之因。分別調治。未有不中乎肯綮者矣。
230 熱病第二十三
231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巨針取之。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複也。
232 此篇論外感風寒之熱。內有五髒之熱。外內陰陽邪正之為病。而先論其外因焉。經曰。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故真氣去。邪氣獨留。故為偏枯。是風寒之邪。偏中於形身。則身偏不用而痛。夫心主言。腎藏志。言不變。志不亂。此病在於分腠之間。而不傷於內也。以巨針取之。益其正氣之不足。損其邪氣之有餘。而偏傷之正氣。乃可複也。按、素問熱論。
233 論熱病者。皆傷寒之類。本經論熱病。首言偏枯。次言痱之為病。而不曰中風。蓋風寒之邪。皆能為熱也。此篇與刺熱論大義相同。故刺熱論中。亦用五十九刺之法。
234 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於陽。後入於陰者。先取其陽。後取其陰。浮而取之。痱音肥
235 痱者。風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邪入於里也。風木之邪。賊傷中土。脾藏智而外屬四肢。四肢不收。智亂不甚者。邪雖內入。尚在於表里之間。髒真之氣未傷也。其言微者。此傷於氣。故知可治。甚則不能言者。邪入於髒。
236 不可治也。夫外為陽。內為陰。病先起於分腠之間。而後入於里陰者。先取其陽。後取其陰。浮而取之者。使外受之邪。仍從表出也。沈亮宸曰。風之為病也。善行而數變。上節論偏客於形身。此論在於表里之間。入內而干髒則死。浮而取之外出則愈。二節之中。有左右外內出入邪正虛實死生之別。
237 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則洩。所謂勿刺者。有死徵也。
238 沈亮宸曰。熱病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如氣口靜而人迎躁者。此邪尚在陽。而未傳於陰也。故當取諸陽。為五十九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實其陰以補其不足。勿使邪氣之入陰也。
239 如身熱甚而陰陽之脈皆靜者。此邪熱甚而陰陽之正氣皆虛。有死徵而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
240 如邪在陽分。即出其汗。在陰分即從下洩。此邪雖甚而正氣未脫。故當急瀉其邪。張開之曰。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六經相傳。七日來複。在三陽三陰之氣分。而不涉於經。故候在人迎氣口。
241 不汗則洩。即素問之所謂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下而已。尚御公曰。內經言其常。
242 仲景言其變。張隱庵曰。熱病三日。氣口靜而人迎躁者。即常中之變也。
243 熱病。七日八日。脈口動。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淺刺手大指間。
244 此熱病七日八日。而邪仍在表陽者。急從汗解也。表陽之邪。七日來複。八日不解。將作再經。
245 而有傳陰之害矣。如脈口動喘而短者。邪尚在於膚表。急取手太陰之少商使之汗。則邪自共並而出矣。按素問有喘脈。喘而短者。謂脈之喘動於寸口。而不及於尺。故知其可汗解也。餘伯榮曰。此即傷寒論之太陽病。
246 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証仍在。麻黃湯主之。夫麻黃湯。即取手大指汗出之劑也。仲祖傷寒立論。緣本於靈素諸經。學人引伸觸類。頭頭是道。何必守針。
247 熱病。七日八日。脈微小。病者溲血。口中乾。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
248 此外熱不解。內傳少陰而為死証也。六經傳遍。七日來複。八日不解。又作再經矣。微細。少陰之脈也。少陰之上。君火主之。病者溲血。病足少陰之水髒也。口中乾。病手少陰之君火也。一日半死者。死於一二日之間。陰陽水火之氣終也。夫脈始於腎而主於心。脈代者已絕於下。故一日而死。沈亮宸曰。巨陽者。為諸陽主氣。故傷寒熱病。本於太陽。太陽與少陰為表裏。故傷寒論曰。
249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此太陽之邪。傳於少陰。少陰標陰而本熱。故陽煩而陰躁也。本經之再經七八日。即傷寒論之初經一二日也。少陰從本從標。故傷寒論有急下急溫之証。本經之溲血口中乾。一日半死者。標本皆病也。
250 熱病。已得汗出。而脈尚躁喘。且複熱。勿刺膚。喘甚者死。
251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者。陽熱甚而不從汗解也。喘而且複熱者。邪入於里。故勿刺膚。喘甚者。
252 邪盛在裏。而陰氣受傷。故死。
253 熱病。七日八日。脈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數葉朔
254 熱病七八日。脈不躁者。外已解也。脈即躁而不散數。此邪熱雖未去。而正氣不傷。後三日。
255 乃再經之十一日。此複傳於里陰。必得陰液之汗而解。故未曾汗者。勿腠刺之。當取汗於陰也。
256 如三日不汗。乃陽熱盛而陰氣已絕。故至四日而死。上節論熱病在外。雖得汗而不解。邪複傳於里陰。此論邪入於陰。如有汗而不死。謂陽可入陰。而陰亦可出於陽也。以上論外因風寒之熱病。有表裏陰陽邪正虛實之死生。莫雲從曰。此篇先論風寒。而後論熱病。傷寒論先言中風。而後論傷寒。
257 熱病。先膚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針五十九。苛軫鼻。索皮於肺。不得。索之火。火者心也。
258 此以下論內因之熱。病在五髒。當取諸外合之皮脈肉筋骨。如不得解。當以五行勝制之法治之。
259 熱病先膚痛鼻窒者。熱在肺而病氣先應於皮膚鼻竅也。故當以第一之 針取之皮。用五十九刺之法。
260 以瀉五髒之熱。若皮苛鼻軫。當索皮於內合之肺。再不得解。索之於火。火者心也。當取心髒之氣。
261 以勝制其金焉。蓋五髒內合五行之氣。外合皮肉筋骨之形。病氣先在於外合之形。故先取之形。次索之髒氣。再以五行勝制之法治之。蓋先標而後本也。前章論外因之熱。病在六氣。此論內因之熱。
262 病在五行。莫雲從曰。上章與素問之熱論。此與評熱論。大同小異。
263 熱病。先身澀。倚而熱。煩 。乾唇口嗌。取之脈。以第一針五十九。膚脹口乾。寒汗出。
264 索脈於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腎也。
265 此熱在心主之包絡。而病見於脈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病在血脈。故先身澀倚而熱。煩 者。相火盛而心不安也。唇口嗌乾者。火炎上也。當取之脈。以第一針為五十九刺之法以瀉其熱。若膚脹者。脈盛而脹於皮膚也。仍口乾而寒汗出者。熱在內而蒸發其陰液也。當索脈於心。索脈於心者。
266 刺脈而久留之。以候心氣之至也。如不得解。當索之水。水者腎也。取腎氣以勝制其火也。按此節當以第三針取脈。用第一針者。以絡脈之在皮膚。故曰膚脹。蓋在皮膚間而取諸絡。皮膚絡脈之相通也。
267 熱病。嗌乾多飲。善驚。臥不能起。取之膚肉。以第六針五十九。目 青。索肉於脾。不得。
268 索之木。木者肝也。
269 喉主天氣。嗌主地氣。嗌乾多飲者。脾熱上行也。脾熱盛則及於胃。故善驚。脾主肌肉四肢。
270 故臥不能起。當取之膚肉。以第六針為五十九刺之法以瀉其熱。脾主合同束。若目 青者。脾病未去也。當索肉於脾。不得。索之木。木者肝也。取肝木之氣。以勝制其土。此當以第四針取膚肉
271 熱病。面青腦痛。手足躁。取之筋骨。以第四針於四逆。筋 目浸。索筋於肝。不得。索之金。
272 金者肺也。
273 色主春。面青者。肝木之病色見於面也。肝脈上額循巔下項中。故腦痛。肝主筋。諸筋皆起於四肢之指井。並經而循於形身。故手足為之躁擾。當取之筋間。以第四針刺手足之四逆。肝開竅於目。筋之精為黑眼。若筋 而目浸淫。當索筋於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取肺金之氣。以勝制其肝木。
274 熱病。數驚 而狂。取之脈。以第四針急瀉有餘者。癲疾毛發去。索血於心。不得。索之水。
275 水者腎也。數葉朔
276 心病熱。故數驚。本經曰。心脈急甚為 。心氣實則狂也。當取之脈。以第四針急瀉其血絡之有餘者。癲疾。脈癲疾也。發者血之餘。若癲疾而毛發去。當索血於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腎也。取腎水之氣。以勝制其心火。
277 熱病。身重骨痛。耳聾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針五十九刺骨。病不食。嚙齒耳青。索骨於腎。不得。索之土。土者脾腎為生氣之原。熱傷氣。故身重。腎主骨。故骨痛也。腎開竅於耳。腎氣逆。故耳聾。病在少陰。故欲寐也。當取之骨。以第四針。為五十九刺之法以刺骨。若病而不欲食者。腎氣實也。經曰。腎是動病。飢不欲食。嚙齒者。熱盛而切牙也。齒者骨之餘。耳者腎之竅。若嚙齒耳青。當索骨於腎。不得。索之土。土者脾也。取脾土之氣。以勝制其水焉。夫五髒者。形髒也。五行者。五髒之氣也。病氣出於外。合之皮肉筋骨。故先治其外。不得。故複內索於五髒五行之氣焉。
278 莫雲從曰。若重感其外邪。則為外內交爭之証。
279 熱病。不知所痛。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可治。
280 本篇首章論外因之熱。上章論內因之熱。此以下複論外內之熱。合並而交爭者也。凡病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故有因外邪而病熱者。有因內傷而病熱者。有因於外而不因於內者。有因於內而不因於外者。有外內之兼病者。此章與素問刺熱論合參。大義自明矣。熱病不知所痛者。外因之熱。入於內也。耳聾不能自收口乾者。腎髒之熱乘於上也。陽熱甚而陰頗有寒者。
281 在內之熱。交爭於外也。熱在髓者。外因之熱。交爭於內也。凡病出於外者生。深入於內者死。
282 熱病頭痛。顳 目HT 。脈痛善衄。厥熱病也。取之以第三針。視有餘不足。寒熱痔。
283 此外因之熱。與肝熱交爭也。肝脈上巔頂。熱病頭痛者。表邪之熱。交於肝脈也。顳 目HT 者。
284 口目振戰之貌。
285 此肝髒之熱。逆於上也。脈痛善衄者。表邪之熱。迫於經也。此厥陰肝經之熱。與外熱交逆而為病也。當以第三針取脈。視其外內之有餘不足而治之。經云。風客淫氣。精乃亡。邪傷肝也。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 為痔。如外感風淫之熱。內因飽食而熱。外內不解。則往來寒熱而為痔矣。
286 按外內交爭之熱。皆在氣而不涉於經。
287 此節論熱入於經。故曰厥熱。謂外內之熱。厥逆於厥陰之經而為病也。蓋有熱在氣而皆出入於氣分者。有病在氣而轉入於經者。經氣外內之相通也。莫雲從曰。在經氣外內之間。故為寒熱。在筋脈。故為痔。筋在脈外之氣分。
288 熱病體重。腸中熱。取之以第四針於其 。及下諸指間。索氣於胃胳。得氣也。胳當作絡
289 此外因之熱。與脾熱交爭也。熱病體重者。脾熱出於外也。熱病腸中熱者。外熱入於內也。取之於第四針於其 。 主土也。及下諸趾間。乃足太陰之隱白。陽明之歷兌也。大腸小腸屬胃。索氣於胃絡。得手太陽陽明之氣。則腸中之外邪。隨氣而出矣。
290 熱病。挾臍急痛。胸脅滿。取之湧泉。與陰陵泉。取以第四針。針嗌里。
291 此外淫之熱。與心熱並交也。內經云。環臍而痛者。病名伏梁。此風根也。熱病挾臍急痛者。
292 外淫之風邪。客於心下而為伏梁也。胸脅滿者。內因之心熱逆於內也。取足少陰之湧泉。索水氣以濟心火。取足太陰之陰陵泉。補中土以散心腹之伏梁。嗌里。舌下也。取第四針針嗌里。以瀉外內心下之熱邪。
293 熱病。而汗且出。及脈順可汗者。取之魚際太淵。大都太白。瀉之則熱去。補之則汗出。汗出太甚。取內踝上橫脈以止之。
294 此外因之熱。與肺熱相交。可俱從汗解也。熱病而汗且出。及脈順者。外內之熱。皆在於膚表也。故取手太陰之魚際太淵。補足太陰之大都隱白。蓋瀉肺經則熱去。補脾土則津液生而汗出矣。
295 內踝上橫脈。即足太陰之三陰交。蓋汗隨氣而宣發於外。取氣下行。則汗止矣。夫外內之熱。入深者死不可治。外出者易散而愈。金匱玉函曰。非謂一病。百病皆然。在外者可治。入里者死。然因於內者。從內而外。因於外者。從外而內。是以上工治皮毛。其次治肌肉。其次治經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髒。治五髒者半死半生。
296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生。熱病者。脈尚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極也。死。脈盛躁。得汗。靜也。生。
297 此總結上文。而言外內之熱。皆宜從汗而外解也。夫外為陽。內為陰。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者。此內因之熱。外雖汗出而裏熱不解。此內熱之極也。死。於得汗而脈靜者。熱已清而脈平和。
298 故生。熱病者。脈尚躁。病外因之熱而及於經也。不得汗者。不得從乎外解。此外熱之極也。故死。
299 脈盛躁。得汗而脈靜者。外淫之邪。從表汗而散故生。
300 熱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二曰洩而腹滿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熱者死。九曰熱而痙者死。腰折 。齒噤 也。
301 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302 一曰汗不出者。外淫之熱。不得從汗解也。刺熱論曰。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
303 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頤先赤。大顴赤者。滿顴面皆赤。此五髒之熱甚也。噦、呃逆也。噦者。外內之熱。交爭於中。而致胃氣絕也。二曰洩而腹滿甚者。正氣陰液下洩。而外熱之邪填於內也。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內熱甚而外內不清也。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者死。夫老人者。外內之血氣已衰。嬰兒者。表里之陰陽未足。腹滿者。熱逆於中。不得從外內散也。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外熱不解。而入於陰之經也。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內熱盛而逆於上之脈也。七曰咳而衄。汗不出者。咳者。內熱上逆於肺也。衄者。表熱外迫於經也。
304 夫肺主皮毛而朝百脈。外內之熱。咸從肺氣以汗解。汗不出者。氣絕於上也。出不至足者。氣絕於下也。八曰髓熱者。熱在髓。死不可治也。九曰熱而痙者。太陽之氣終也。太陽氣終。則腎氣亦絕。
305 是以腰折 。齒噤 也。太陽少陰。陰陽生氣之根原也。夫刺者。所以致氣而卻邪也。凡此九者。
306 邪熱甚而正氣已絕。刺之無益也。所謂五十九刺者。兩手外內側各三。凡十二 。五指間各一。凡八。足亦如是。頭入發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 。更入發三寸邊五。凡十 。耳前後耳下者各一。
307 項中一。凡六 。巔上一。囟會一。髮際一。廉泉一。風池二。天柱二。 叶賄針瘢也
308 此申明上文之五十九穴也。兩手內側者。肺之少商。心之少衝。心包絡之中衝。左右各三。計六。外側者。手陽明之商陽。手太陽之少澤。手少陽之關衝。左右各三。計六 。兩手外內各三。
309 共十二 。五指間各一。凡八 。足亦如是者。手足第三節縫間。共十六 也。頭入發一寸旁三分各三者。乃足太陽膀胱經之五處。承光。
310 通天。兩旁各三。凡六 。更入發三寸邊五者。乃足少陽膽經之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五穴。左右凡十 。曰入發旁三分。曰更入發三寸邊者。謂太陽經去行中之督脈。共三寸而兩分也。
311 少陽經去督脈兩邊各三寸也。耳前後各一者。手少陽三焦經之和 在耳前。足少陽膽經之浮白在耳後。口下一者。任脈之承漿。項中一者。督脈之大椎。耳前後左右之四脈。合任督共六 也。巔上一者。督脈之百會。囟會一者。督脈之上星。髮際一者。前發際乃督脈之神庭。後發際乃督脈之風府。廉泉。任脈穴。在頷下結喉上四寸。風池。足少陽膽經穴。在耳後兩旁髮際陷中。天柱。足太陽膀胱經穴。在項後兩旁髮際大筋外陷中。凡此五十九穴。各分別表裏陰陽。五髒十二經之熱病而取之。
312 氣滿胸中喘息。取足太陰大趾之端。去爪中如韭葉。寒則留之。熱則疾之。氣下乃止。
313 本篇首論外淫之熱。次論內因之熱。次論外內交爭。然皆在氣分。而不涉於經。此複論內因之病。入於三陰之經。外因之病。入於三陽之經。故取手足之指井。及血絡焉。太陰居中土。厥逆從上下散。足太陰脾脈。上膈注心中。氣滿胸中。喘息者。經氣逆於上也。故取足太陰大趾之隱白。
314 使逆氣下行。則快然如衰矣。
315 心疝暴痛。取足太陰厥陰。盡刺去其血絡。
316 疝乃少腹陰囊之疾。心疝者病在下而及於上。故曰病心疝者少腹當有形也。足太陰之脈。從腹而上注心中。足厥陰之脈。絡陰器抵小腹上貫膈注于肺。此病足太陰厥陰之經而上為心疝。故取足太陰厥陰於下。去其血絡。則心痛止矣。
317 喉痺。舌卷口中乾。煩心。心痛。臂內廉痛。不可及頭。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下去端如韭葉。
318 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上通於心下絡三焦。故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相火上炎。則喉痺舌卷。口中乾也。取小指次指之井穴。乃手少陽經之關衝。瀉其相火。則諸病自平矣。
319 目中赤痛。從內 始。取之陰蹺。
320 此論外淫之邪。入於三陽之經。而証見於上中下也。目中赤痛。從內 始。病足太陽之經而在上也。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與陰蹺陽蹺會於睛明。故當取之陰蹺以清陽熱。
321 風痙。身反折。先取足太陽。及 中。及血絡出血。中有寒。取三里。
322 此風邪入於太陽之經。而証見於中也。夫陽病者不能俯。陰病者不能仰。太陽之經脈。循於背。
323 風入於中。則筋脈強急而身反折矣。先取足太陽之委中。出其血絡。中有寒者。取足陽明之三里以補之。
324 蓋經脈血氣。陽明水穀之所生也。
325 癃。取之陰蹺。及三毛上。及血絡出血。
326 此病足太陽之經而在下也。三焦下俞。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
327 故亦取之陰蹺。蓋陰蹺與陽蹺相交於太陽之睛明。陽入於陰。陰出於陽。陽蹺乃足太陽之別。瀉其陰蹺。則太陽之經邪。從蹺脈而出矣。三毛。足厥陰之大敦。肝所生病者為閉癃。故及三毛之經。上有血絡者。以出其血。夫太陽之氣。主於膚表。邪之中人。始於皮毛。是以皮毛之邪。而轉入於太陽之經也。按前章論外內之邪。在於表陽之氣分。是以七日來複。八日再經。如與五髒之氣交爭。則為外內出入。此複論外內之病。轉入於經。
328 外者入陽。內者入陰。各不相干涉矣。沈亮宸曰。四時篇論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
329 取之太陽大絡。視其絡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此癃在太陽三焦。亦兼取厥陰之絡。蓋厥陰之氣。生於膀胱水中。母能令子實。實則瀉其子也。按、本經以針合理數。以人配天地陰陽。乃修身養性。治國治民之大本。其於救民之疾苦。分表裏陰陽。邪正虛實。陰陽血氣。經絡髒腑。五行六氣。生克補瀉。各有其法。學人以針刺之理。引而伸之。施於藥石。妙用無窮。惜乎皇甫士安。次為甲乙。而馬氏隨文順句。惟曰此病在某經。而有刺之之法。此病系某証。而有刺之之法。反將至理蒙昧。使天下後世。藐忽聖經久矣。悲夫。
330 男子如蠱。女子如 。身體腰脊如解。不欲飲食。先取湧泉見血。視跗上盛者。盡見血也。
331 當作阻
332 通篇論外因內因之病。此複結外內之正氣焉。蓋外內之病。皆傷人之陰陽血氣。而陰陽血氣。
333 本於先天之精氣。生於後天之穀精。從內而外者也。先天之精。腎髒之所主也。水穀之精。胃腑之所生也。臍下丹田為氣海。胞中為血海。男子以氣為主。女子以血為主。故曰男子如蠱。女子如阻。形容其血氣之留滯於內也。身體腰脊如解。形容血氣之病於外也。身體。脾胃之所主也。腰脊。腎之府也。不欲飲食。胃氣逆也。此外內之邪。而傷其外內之正氣也。故當先取腎髒之湧泉。
334 再取胃腑之趺陽於跗上。盡見其血者。通其經而使血氣之外行也。蓋言千般病難。不越外內二因。
335 而外內之病。總傷人之陰陽血氣。知其生始出入之本原。能使血氣和調。陰陽固密。非惟苛疾不生。
336 更可延年不老。聖人之教化大矣。女子如阻者。如月經之阻隔也。男子無月事之留阻。故曰如蠱。用三如字。不過形容外內血氣之為病。在男女二字。亦當輕看。參閱聖經。勿以文辭害義。庶為得之。莫雲從曰。此與寒熱篇臍下關元三結交之大義相同。
337 厥論第二十四
338 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取之足陽明太陰。
339 此章論經氣五髒厥逆為病。因以名篇。夫三陰三陽。天之六氣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五行也。在天呈象。在地成形。地之五行。化生五髒。天之六氣。配合六經。是以五髒相通。移皆有次。
340 穴氣旋轉。上下循環。若不以次相傳。則厥逆而為病矣。再按在天丹蒼 素元之氣。經於五方之分。
341 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三陰三陽之六氣。此天地陰陽五運六氣。互相生成者也。而人亦應之。故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此五髒之形氣。
342 生於地之五行。而本於天之六氣。十二經脈。外合六氣。而本於髒腑之所生。髒腑經氣之相合也。
343 靈素經中。凡曰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此論在六氣。或有及於六經。若曰肝心脾肺腎。
344 此論有髒腑經脈。而或涉於六氣。此陰陽離合之道也。夫陰陽出入。寒暑往來。皆從地而出。自足而上。是以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旁人事以養五髒。苟失其養。則氣厥而為頭痛。
345 髒厥而為心痛矣。陽明之氣。上出於面。厥氣上逆於頭。故為頭痛面腫。陽明是動。則病心欲動。
346 故起而心煩。此陽明之氣。上逆於頭而為厥頭痛也。故當取之足陽明。陽明從中見太陰之化。故兼取之太陰。此厥逆在氣而不及於經也。
347 厥頭痛。頭脈痛。心悲善泣。視頭動脈反盛者。刺盡去血。後調足厥陰。
348 此論厥陰之氣。厥逆於上。轉入於經。而為厥頭痛也。夫三陰三陽之氣。皆從下而上。有厥在氣而不及於經者。有厥在氣而轉入於經脈者。經氣外內相通。可離而可合也。是以首節只論氣厥。此以下論氣厥而上及於經脈焉。逆在脈。故頭脈痛。厥陰為闔。闔折則氣絕而喜悲。逆在氣。故心悲善泣。視頭痛脈反盛者刺之。盡去其血。以瀉脈厥。後調足厥陰。以通其氣逆焉。
349 厥。頭痛貞貞。頭重而痛。瀉頭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陰。後取足少陰。
350 此少陰之氣。厥逆於上。轉及於太陽之經脈。而為厥頭痛也。貞貞。固而不移也。頭上五行。
351 取足太陽經之五處、承光、通天、絡郗、玉枕。少陰太陽。主水火陰陽之氣。上下標本相合。是以先瀉太陽。次取手少陰。後取足少陰也。沈氏曰。陰陽六氣。只合六經。從足而手。故先取手而後取足。尚氏曰。少陰之上。君火主之。故先取手而後取足。張開之曰。沈論六氣合六經。而有手足之上下。尚論六氣有標本之上下。二說俱宜通曉。
352 厥頭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頭面左右動脈。後取足太陰。
353 此太陰之氣。厥逆於上。及於頭面之脈。而為厥頭痛也。經云。氣並於上。亂而喜忘。脾藏意。
354 太陰之氣厥逆。則脾髒之神志昏迷。故意喜忘也。頭主天氣。脾主地氣。按之不得者。地氣上乘於天。入於頭之內也。先取頭面左右之動脈。以瀉其逆氣。後取足太陰以調之。莫雲從曰。頭面左右之動脈。足陽明之脈也。
355 厥頭痛。項先痛。腰脊為應。先取天柱。後取足太陽。
356 此太陽之氣。上逆於頭。而為厥頭痛也。夫陰陽六氣。皆循經而上。太陽之脈。從頭項而下循於腰脊。太陽之厥頭痛。項先痛而腰脊為應。此逆在氣而應於經也。故先取項上之天柱以瀉其逆。
357 後取足太陽以調之。
358 厥頭痛。頭痛甚。耳前後脈湧。有熱。瀉出其血。後取足少陽。
359 此少陽之氣。厥入於頭項之經脈。而為厥頭痛也。少陽之上。相火主之。火氣上逆。故頭痛甚。
360 而耳前後脈湧有熱。先瀉出其血。而後取其氣焉。以上論三陰三陽之氣。厥而為頭痛。不因於外邪也。
361 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
362 真頭痛者非六氣之厥逆。乃客邪犯腦。故頭痛甚。腦盡痛。頭為諸陽之首。腦為精水之海。手足寒至節。此真氣為邪所傷。故死不治。
363 頭痛不可取於 者。有所擊墮。惡血在於內。若肉傷痛未已。可則刺。不可遠取也。
364 此擊墮傷頭。而為頭痛者。不可取之俞也。夫有所擊墮。惡血在於內。若肉傷。痛未已。可則在此痛處而刺之。不可遠取之俞也。蓋言痛在頭而取之下者。乃在下之氣。厥逆於上。經氣上下交通。若有所傷而痛者。非經氣之謂也。
365 頭痛不可刺者。大痺為惡。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已。
366 此言大痺而為頭痛者。亦不可刺其俞也。大痺者。風寒客於筋骨而為惡也。日作者。當取之筋骨。可令少愈。如不止。不可已而再取之。此言風寒之邪。深入於筋骨。故不可取之俞。而亦不能即愈也。
367 頭半寒痛。先取手少陽陽明。後取足少陽陽明。
368 此寒邪客於經脈而為偏頭痛也。寒傷榮。故為寒痛。手足三陽之脈。上循於頭。左者絡左。右者絡右。傷於左則左痛。傷於右則右痛。非若厥氣上逆。而通應於頭也。手足少陽陽明之脈。皆分絡於頭之左右。先取手而後取足者。手經之脈。上於頭而交於足經者。不取太陽者。太陽之在中也。
369 按、靈素二經。凡論六氣。後列經証一條。論六經。後列氣証一則。此先聖之婆心。欲後學之體認。
370 沈亮宸曰。千般 難。不越三因。厥頭痛者。內因之氣厥也。真頭痛者。淫邪犯腦也。大痺者。風寒逆於脈外也。頭半痛者。寒邪客於脈中也。此外因之疾也。有所擊墮者。不內外因也。以此詳之。
371 病由都盡。若人能慎養。內使血氣和調。陰陽順序。外使元真通暢。腠理固密。不令淫邪於忤。更能保身忍性。無有擊墮之虞。可永保其天年。而無夭枉之患矣。
372 厥心痛。與背相控。善 。如從後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昆崙。發針不已。取然谷。
373 此論五髒之經氣厥逆。而為厥心痛也。髒真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也。是以四髒之氣厥逆。皆從脈而上乘於心。背為陽。心為陽中之太陽。故與背相控而痛。心與背相應也。心脈急甚為 。如從後觸其心者。腎附於脊。腎氣從背而上注於心也。心痛故傴僂而不能仰。此腎髒之氣。逆於心下而為痛也。先取膀胱經之京骨昆崙。從腑陽而瀉其陰髒之逆氣。如發針不已。再取腎經之然谷。此髒氣厥逆。從經脈相乘。與六氣無涉。故不曰太陽少陰。而曰昆崙然谷。
374 厥心痛。腹脹胸滿。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
375 胃氣上逆。故腹脹胸滿。胃氣上通於心。故心痛尤甚。脾與胃以膜相連。而為胃之轉輸。故取脾經之大都太白。以輸胃之逆氣。尚御公曰。上節從腑瀉髒。此複從髒瀉腑。皆雌雄相合。經氣交通之妙用。夫五髒之血氣。皆從胃腑而生。故經中凡論五髒。多兼論其胃焉。
376 厥心痛。痛如以錐針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溪。
377 脾脈上膈注心中。故痛如以錐刺其心。然谷當作漏穀。太溪當作天溪。蓋上古之文。不無魯魚之誤。
378 厥心痛。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間太衝。
379 肝主色而屬春生之氣。肝氣厥逆。故色蒼蒼如死狀。肝病則膽氣亦逆。故終日不得太息。此肝氣逆乘於心。而為肝心痛也。取本經之行間太衝以疏逆氣。
380 厥心痛。臥若徒居。心痛間。動作痛益甚。色不變。肺心痛也。取之魚際太淵。
381 夫肺主周身之氣。臥若徒然居於此者。氣逆於內。而不運用於形身也。動作則逆氣內動。故痛。
382 或少間。而動則益甚也。夫心之合脈也。其榮色也。肺者心之蓋。此從上而逆於下。故心氣不上出於面而色不變也。取肺經之魚際太淵以瀉其逆。
383 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384 夫四髒厥逆而為心痛者。從經脈而薄於心之分也。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心不受邪。若傷其髒真而為真心痛者。不竟日而死矣。蓋心乃太陽之火。應一日而繞地一周。心氣傷。故不終日而死。夫寒熱。天之氣也。青赤。五行之色也。故真頭痛者。寒至節。真心痛者。青至節。
385 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於俞。
386 此言心痛之因於氣者。不可取之俞也。盛聚者。五髒之逆氣太盛。聚於中而為心痛。非循脈之上乘也。此節論五髒之經脈厥逆。而末結氣証一條。蓋以証明經氣之各有別也。故只曰不可取於俞。
387 而不言其治法。
388 腸中有蟲瘕。及蛟 。皆不可取以小針。心腸痛。 作痛。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熱喜渴。涎出者。是蛟 也。以手聚按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也。
389 腹 痛。形中上者。 音烹中平聲
390 此言蟲瘕蛟 。而亦能為心痛也。蟲瘕者。 瘕而成形也。蛟 者。蛔蟲也。蛟 生於腸胃之中。蛟 而為心痛者。六腑之氣。亦上通於心也。蟲瘕積於腸胃之外。蟲瘕而為心痛者。心主神明正大。端居於上。即宮城郛郭之間。亦不容其邪也。皆不取以小針者。謂不涉於經絡皮膚也。
391 者。懊 不安也。腫聚者。蟲聚而壅於胸腹之間。上行則痛。歸下則安。故痛有休止也。蟲瘕蛟 。
392 皆感濕熱以生聚。故腹熱。蟲欲飲。故喜渴。蟲動則廉泉開。故涎下也。見此諸証。是蛟 也。以手聚按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則蟲已斃。而乃出針也。若腹 滿而心中懊 作痛者。乃瘕聚之形類。從中而上者也。沈亮宸曰。此與上節之擊墮。下節之乾耵聹。
393 皆不涉於經氣者也。
394 耳聾無聞。取耳中。耳鳴。取耳前動脈。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膿。若有乾耵聹。耳無聞也。耳聾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先取手。後取足。耳鳴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後取足。
395 此言經氣之厥逆。從經而氣。從足而手。自下而上也。故逆在上之經絡。而為耳聾耳鳴者。即從耳間之絡脈以取之。若氣之上逆而為耳聾耳鳴者。當取手足之指井。先取手而後取足。蓋六氣止合六經。其逆盛而躁者在手。故陰陽二氣。厥逆而為耳聾耳鳴者。從足而手。手而頭也。若有膿而痛者。有乾耵聹。而耳聾無聞者。此又與經氣無涉。故不可刺耳間之絡脈。及手足之指井也。按小指次指者。乃手少陽之關衝。手中指者。乃手厥陰之中衝。後取足者。乃足厥陰之大敦。手足三陰之脈。皆不上循於頭。亦非左絡右而右絡左。此因氣之上逆。而為耳聾耳鳴也。蓋耳者腎之竅。厥陰主春。少陽乃初生之氣。皆生於腎髒之水中。所生氣之厥逆。則母髒之外竅不通。是以取手足之指井。乃經氣之所出也。夫首論厥頭痛者。因氣厥而及於經。次論厥心痛者。因髒厥以及於脈。乃髒腑經氣之相通也。此複論厥在經絡者。即取之絡。厥在氣分者。即取手足之指井以疏其氣。此經氣離合之道也。陰陽出入。寒暑往來。皆從地而出。自足而上。是以先取陽而後取陰。氣自下而上也。
396 先取手而後取足。氣從足而手也。沈亮宸曰。此論人經氣上下。髒腑陰陽。各有分別。
397 足髀不可舉。側而取之。在樞合中。以圓利針。大針不可刺。病注下血。取曲泉。
398 此承上文而言經氣之厥逆於下者。即從下而取之也。夫陰陽之氣。雖從下而生。然上下升降。環轉無端。故有從下而逆於上者。有從上而逆於下者。皆隨其所逆而取之也。足髀不可舉者。少陽之氣厥於下也。側而取之者。側臥而取之也。合樞中。乃髀樞中之環跳穴。必深取而後得之。以圓利針。而大針不可刺者。此逆在氣而不在經。故當淺刺於膚腠之間以疏氣。不必深取之經穴也。病注下血者。此厥在氣而入於經也。
399 厥陰肝經主血。此厥陰之氣厥於經。故當取本經之曲泉以止血。夫氣為陽。血為陰。上為陽。下為陰。故氣從下而上逆於經絡者。則為氣閉之耳聾耳鳴。氣從上而下逆於經絡者。則為病注下血。
400 風痺淫濼。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時如入湯中。股脛淫濼。煩心頭痛。時嘔時悶。眩已汗出。
401 久則目眩。悲以喜恐。短氣不樂。不出三年死也。
402 此論厥氣之分乘於上下也。風痺淫濼。乃痺逆之風邪。淫濼於上下。蓋風之善行而數變也。夫陰陽之道。分則為三陰三陽。應於經脈。則又有手足之分。合而論之。總歸於陰陽二氣。水火者。
403 陰陽之徵兆也。心腎者。水火之形髒也。風邪淫濼於上下。故病不可已。蓋寒之則傷心主之火。熱之則傷腎髒之陰。病不可治。故不可已也。淫濼於下。故足如履冰。感寒水之氣也。時或淫濼於上。
404 則如入湯中。感火熱之氣也。股脛淫濼。淫及於下之足脛。煩心頭痛。淫及於上之頭首也。時嘔時悶。有時而逆於中也。諸脈皆會於目。眩者。淫於經脈之血分也。毛腠疏則汗出。汗出者。淫於毛腠之氣分也。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志與心精。共湊於目。故久則目眩也。喜為心志。恐為腎志。心悲名曰志悲。悲以喜恐者。心腎之神志傷而悲泣也。腎為生氣之原。短氣者。傷其腎氣也。
405 不樂者。傷其心氣也。夫日以應火。月以應水。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奇。日月一周天而複大會。不出三年死者。不過盡水火陰陽之數周而終也。此篇論厥逆為病。有經氣五髒陰陽邪正之分。
406 病本第二十五
407 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
408 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409 此承前數章之義。分別標本外內先後之治法焉。先逆先寒先熱者。先病天之六氣也。先病者。
410 先病患之經氣也。先病而後逆者。人之形體先病。而後致氣之厥逆。故當先治其本病。先逆而後病者。先感天之六氣。病吾身之陰陽。以致氣逆而為病者。故當先治其天之本氣。先寒而後生病者。
411 先感天之寒邪。而致生六經之病。故當先治其本寒。先病而後生寒者。吾身中先有其病。而後生寒者。當先治其本病。先熱而後生病者。先感天之熱邪。而致生形身之病。故當先治其天之本熱。天之六氣。風寒熱濕燥火也。人之六氣六經。三陰三陽也。人之陰陽。與天之六氣相合。故有病本而及標者。有病標而及本者。此節以先病為本。後病為標。莫雲從曰。先病後逆。先逆後病。總論天之六氣。與吾身之陰陽。先寒而後生病。先病而後生寒。先熱而後生病。先病而後生熱。分論天有此寒熱。而吾身中亦有此寒熱也。
412 先洩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洩者治其本。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
413 洩者。脾胃之病也。脾屬四肢而主肌肉。此病者。因脾病於內。而生四肢形體之病。故當先治其本病。必且調其脾胃。而後治其他病焉。中滿者。腹中脹滿。脾胃之所生也。先病而後中滿者。因病而致中滿也。
414 則當先治中滿之標病。而後治其本病。先病而後洩者。因病而致飧洩也。當先治其本病。而洩自止矣。脾所生病者。上走心為噫。先中滿而後煩心者。脾病上逆於心也。故當治其本病。夫人之髒腑形骸經脈血氣。皆本於脾胃之所生。上節論天之客氣。與人之陰陽。外內交感而為病。此論人之本氣為病。又當以脾胃為根本也。
415 有客氣。有同氣。大小便不利治其標。大小便利治其本。
416 此承上文而言。所謂先病先逆。先寒先熱。先洩中滿之為病。有客氣而有同氣者也。客氣者。天之六氣也。同氣者。吾身中亦有此六氣。與天氣之相同也。有客氣之為病者。有本氣之為病者。皆傷人之正氣。傷則氣不化。而二便不利矣。故大小便不利者治其標。大小便利者治其本。莫雲從曰。客氣之病。從外而內。本氣之病。從內而外。大小便不利者。病氣皆入於內。故當治其標而從下解。大小便利者。病氣皆在於外。故當治其外之本病。
417 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
418 謹詳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為獨行。先大小便不利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也。間去聲
419 此論陰陽六氣之標本也。六微旨論曰。少陽之上。火氣治之。陽明之上。燥氣治之。太陽之上。
420 寒氣治之。厥陰之上。風氣治之。少陰之上。熱氣治之。太陰之上。濕氣治之。所謂本也。本之下。
421 氣之標也。蓋以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為本。以三陰三陽六氣為標。有餘者。邪氣之有餘。不足者。正氣之不足。故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風寒暑濕之本氣。而後調其三陰三陽之標。謂當先散其邪。而後調其正氣。如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當先調其陰陽。而後治其本氣。此標本邪正虛實之治要也。再當謹察其間甚。以意調之。間者。
422 邪正虛實之相間。故當並行其治。蓋以散邪之中。兼補其正。補正之內。兼散其邪。甚者。謂邪氣獨盛。或正氣獨虛。又當獨行其治。如邪氣甚者。獨瀉其邪。正虛甚者。獨補其正。此補瀉間甚之要法也。如先大小便不利而後生他病者。當治其二便之本病。又無論其邪正之間甚矣。按、此篇列於厥証之間。無問答之辭。乃承上啟下。以申明厥逆之義。蓋人秉天地陰陽五運六氣而成此形。此身中亦有五運六氣。應天道環轉之不息。若感天之客氣。則為客邪所逆而成病矣。若喜怒暴發。志意不調。飲食失節。居處失宜。則此身中之氣運厥逆而為病矣。故病客氣者。自外而內。病同氣者。
423 自內而外。有標本外內之出入。有邪正虛實之後先。故曰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一言而知百病之害。言標與本。易而勿損。察本與標。氣令可調。明知勝複。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
424 雜病第二十六
425 厥挾脊而痛至頂。頭沉沉然。目KT KT 然。腰脊強。取足太陽 中血絡。KT 音荒
426 此論客氣厥逆於經而為雜病也。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 。上額交巔。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
427 挾脊抵腰中。太陽之氣。主於膚表。客氣始傷太陽。則經氣厥逆。而為頭目項脊之病。故當取足太陽中血絡。以瀉其邪。沉、重也。莫雲從曰。虛邪之中人也。必先始於皮毛。太陽之氣主表。故首論其太陽。
428 厥胸滿面腫。唇漯漯然。暴言難。甚則不能言。取足陽明。
429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 中。挾口環唇。循喉嚨。入缺盆下膈。本經曰。中於面。則下陽明。
430 蓋中於面之皮膚。則面腫。下於陽明之經。則為胸滿唇漯諸証。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也。陽明之脈循喉嚨。逆則氣機不利。故暴言難。甚則不能言也。當取足陽明之經以瀉其邪。
431 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
432 此邪病足少陰之氣而為厥逆也。足少陰腎脈。循喉嚨。挾舌本。厥氣上逆於喉。故不能言。腎為生氣之原。氣逆。故手足清。腎開竅於二陰。故大便不利。當取足少陰以通其逆氣。
433 厥而腹向向然。多寒氣。腹中谷HT HT 。便溲難。取足太陰。HT 音穀
434 此客氣薄於太陰。致太陰之氣厥而為此諸証也。腹乃脾土之郭。氣厥於內。故腹向向然。太陰濕土主氣。為陰中之至陰。故寒氣多。而HT HT 然如水濕之聲也。地氣不升。則天氣不降。故溲便難。
435 取足太陰以散其厥逆。嗌乾。口中熱如膠。取足少陰。
436 夫所謂厥者。有病在下而氣厥於下者。有病在下而厥氣上逆者。如上節之厥氣。走喉而不能言。
437 乃少陰之氣。上逆於喉也。此邪病少陰之氣。而氣厥於下也。蓋心腎水火之氣。上下時交。少陰之氣。厥逆於下而不上交於心。則火熱盛而嗌乾。口中熱如膠矣。取足少陰以散逆氣。而通水陰之上濟。
438 膝中痛。取犢鼻以圓利針。發而間之。針大如 。刺膝無疑。
439 按、以上五節。乃邪客陰陽之氣而為氣厥。即有見經証者。乃邪在氣而迫及於經也。此以下。複論邪入於經。而經脈之厥逆。故曰針大如 。刺膝無疑。九針論曰。六者律也。律者。調陰陽四時而合十二經脈。虛邪客於經絡而為暴痺者也。故為之治針。必令尖如 。且圓且銳。中身微大。
440 以取暴氣。此邪客於足陽明之經而為膝中痛者。當以如 之針。而刺膝痛之無疑也。意言邪在氣而致氣厥者。當取之氣穴。邪客於經絡而為經痛者。當取之經穴無疑也。 音厘。牛尾也。張開之曰。暴痺者。不從氣而轉入。乃直中於脈而為脈痺也。犢鼻乃足陽明胃經穴。不因於氣。故曰取犢鼻而不曰陽明。以下取手足之三陽者。經氣之合病也。
441 喉痺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
442 喉痺者。邪閉於喉而腫痛也。足陽明之脈。循喉嚨。挾於結喉之旁。故邪閉則不能言矣。當取之足陽明。手陽明之脈。在喉旁之次。故能言者取手陽明。
443 瘧不渴。間日而作。取足陽明。渴而日作。取手陽明。
444 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間日而作者。其氣舍深。內薄於陰而不得出。足陽明之脈。屬胃絡脾。
445 應地氣之在下。其道遠。故間日而作。地為陰。故不渴。手陽明之脈。屬大腸。絡肺。應天氣之在上。其道近。故日作。天為陽。故渴也。沈亮宸曰。按、素問瘧論云。其間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夫手陽明者。肺之腑。手太陽者。心之腑。手少陽者。
446 心主包絡之腑。此三腑者。主氣主火而應於上。故渴而日作。足陽明者。脾之腑。足太陽者。腎之腑。足少陽者。肝之腑。此三腑者。主血主水而在下。故不渴而間日作。獨取手足陽明者。身半以上。手陽明皆主之。身半以下。足陽明皆主之。
447 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
448 手足陽明之脈。遍絡於上下之齒。足陽明主悍熱之氣。故不惡寒飲。手陽明主清秋之氣。故惡寒飲。莫雲從曰。齒痛。病在手足陽明之脈。惡清飲不惡清飲。手足陽明之氣也。此因脈以論氣。
449 因氣以取脈。脈氣離合之論。蓋可忽乎哉。
450 聾而不痛者。取足少陽。聾而痛者。取手陽明。陽明當作少陽
451 手足少陽之脈。皆絡於耳之前後。入耳中。手少陽秉三焦之相火。故聾而痛。莫雲從曰。與上節之意相同。衄而不止。 血流。取足太陽。 血。取手太陽。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 中出血。 音胚宛腕同
452 鼻中出血曰衄。血至敗惡凝聚。其色赤黑者曰 。陽絡傷則衄血。手足太陽之脈。交絡於鼻上。
453 足太陽主水。故 血流。手太陽主火。故 血而不流。此邪薄於皮毛之氣分。而迫於絡脈也。故取手足太陽以行氣。不已。刺手之經脈於腕骨下。不已。刺足之經脈於 中。莫雲從曰。取氣先足而手。
454 取經脈先手而足。經氣上下環轉之不息。
455 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陽陽明。痛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以俯仰。取足少陽。
456 足太陽陽明少陽厥陰之脈。皆循腰脊而上行。太陽陽明。主寒水清金之氣。故痛上寒者。取足太陽陽明。厥陰風木主氣。秉中見少陽之火化。故痛上熱者。取足厥陰。不可以俯仰者。少陽之樞折也。故取之少陽。沈亮宸曰。腰脊者。身之大關節也。厥陰主春。少陽主夏。陽明主秋。太陽主冬。寒暑往來之氣厥逆。
457 則為腰脊之病。故獨取此四經焉。
458 中熱而喘。取足少陰 中血絡。
459 足少陰之脈上行者。貫膈注胸中。入肺絡心。下行者。循陰股內廉。斜入 中。中熱而喘者。
460 厥逆於下而不得上交於心。故取足厥陰 中血絡。莫雲從曰。嗌乾口中熱如膠。乃水火之氣。上下不濟。故曰取足少陰。中熱而喘。乃上下之經脈不交。故取 中血絡。
461 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取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陽。
462 此下論陰陽喜怒。飲食居處。而成內因厥逆之雜病也。暴喜傷心。暴怒傷肝。食氣入胃。散精於心肝。食飲不節。肝心氣逆。故不欲食也。五者音也。音主長夏。肝心氣逆。則中氣不舒。故言益小也。當取足太陰以疏脾氣。則食氣得以轉輸。而音聲益彰矣。肝主語而在志為怒。怒而多言。厥陰之逆氣太甚。故當取中見之少陽。以疏厥陰之氣。
463 頷痛。刺手陽明。與 之盛脈出血。 葉坎
464 此言手足陽明之經氣厥逆。皆能為頷痛也。手陽明之脈。從缺盆上頸貫頰。足陽明之氣。上走空竅。循眼系出 。下客主人。循牙車。合陽明。並下人迎。頷在腮之下。人迎之上。此病陽明之氣。下合陽明之經而為頷痛。故不曰取足陽明。而曰 之盛脈。蓋氣逆於 而致脈盛也。莫雲從曰。
465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 中。入齒中。
466 挾口環唇。交承漿。循頰車。上耳前。從大迎下人迎。陽明之氣。上衝於頭。走空竅。循眼系。入絡腦。出 下客主人。循牙車而下。始與陽明之脈相合。而並下人迎。
467 項痛。不可俯仰。刺足太陽。不可以顧。刺手太陽也。
468 手足太陽之脈。皆循項而上。故皆能為項痛。足太陽之脈。挾脊抵腰中。故不可俯仰者。取足太陽。手太陽之脈繞肩胛。故不可以顧者。取手太陽也。
469 小腹滿大。上走胃至心。淅淅身時寒熱。小便不利。取足厥陰。腹滿。大便不利。腹大。亦上走胸嗌。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陰。腹滿食不化。腹向向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陰。
470 此三陰之經氣厥逆於下。而皆能為腹滿也。口問篇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血氣不次。乃失其常。如驚怒則傷足厥陰肝。卒恐則傷足少陰腎。飲食不節。則傷足太陰脾。髒氣傷則經絡厥絕。脈道不通。而皆為脹滿也。足厥陰肝脈。抵小腹。挾胃上貫膈。厥陰之經脈厥逆。故小腹滿大。厥氣上逆。則走胃至心。厥陰者。陰極而一陽初生。故身淅淅然。時有寒熱之變。肝主疏洩。
471 小便不利者。厥陰之氣逆也。腎者。胃之關也。而開竅於二陰。腹脹滿而大便不利者。腎氣逆而關門不利也。足少陰之脈。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氣逆則及於經。故亦上走胸嗌。而喘息喝喝然。此少陰之氣逆也。足太陰主輸運水穀。脾氣厥逆。故腹滿而食飲不化。足太陰是動。則病腹脹。
472 善噫。得後氣則快然如衰。腹向向然。不能大便者。氣逆於中也。故當取足三陰之經。以通厥逆之氣。
473 心痛引腰脊。欲嘔。取足少陰。
474 腰脊。腎之外府也。腎與胃戊癸合化。心痛引腰脊而欲嘔者。腎氣上逆而為心痛也。當取之足少陰。
475 心痛。腹脹。嗇嗇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
476 嗇嗇。畏寒貌。太陰為陰中之至陰。陰寒。故腹脹而嗇嗇然。大便不利者。土氣不化也。此足太陰之氣厥而為心痛。故當取本經以疏逆氣。
477 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陽。
478 腎脈從腎貫膈。入肺中。出絡心。心痛引背不得息。少陰之經脈。厥逆於上而為心痛也。故當刺足少陰。不已者。腎髒之氣逆也。少陽屬腎。三焦之氣。發原於腎髒。上布於胸中。故當取手少陽。以瀉腎氣之逆。莫雲從曰。刺少陰之脈曰刺。取少陽之氣曰取。
479 心痛。引小腹滿。上下無定處。便溲難。刺足厥陰。
480 足厥陰肝脈抵小腹。別貫膈。上注肺。心痛引小腹滿者。厥陰之經絡上逆也。上下無定處。溲便難者。厥陰之氣逆也。此經氣並逆。當刺足厥陰之經。經脈通。則氣亦疏利矣。
481 心痛。但短氣不足以息。刺手太陰。
482 肺主氣而司呼吸。心系上連於肺。心痛但短氣不足以息者。但逆在肺而為心痛也。當刺手太陰以通肺氣之逆。沈亮宸曰。足太陰少陰厥陰而為心痛者。髒氣上逆而為痛也。肺乃心之蓋。故但短氣不足以息。此病在本髒而應於心也。四髒皆然。故無真心痛之死証。
483 心痛當九節次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
484 此總結五種心痛。因髒氣之上乘而為痛也。次者。俞穴之旁也。九節次之者。肝俞次旁之魂門也。
485 肝藏之魂。心藏之神。相隨而往來出入。故取之魂門以通心氣。按已而刺。出針而複按之。導引氣之疏通。故心痛立已。九節之上。乃膈俞旁之膈關。下乃膽俞次之陽綱。心氣從內膈而通於外。故不已。當求之上。以通心神。求之下。以舒魂氣。得之者。得其氣也。金匱玉函曰。經絡受邪。入髒腑為內所因。前章之厥心痛。乃五髒之血脈相乘。故有真心痛之死証。此因氣而痛。故按摩導引。
486 可立已也。前章刺血脈。曰昆崙然谷。魚際太淵。此取髒氣。曰太陰厥陰。少陰少陽。沈亮宸曰。
487 七節之旁。中有小心。如逆傷心氣者環死。故取之魂門以通心氣。不得已而求之膈關也。餘伯榮曰。前章之厥心痛。論經脈相乘。而有兼乎氣者。此厥氣為痛。而有及於經者。
488 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於經立已。 葉坎
489 。面也。 痛者。邪傷陽明之氣也。陽明之脈。曲折於口鼻頤頰之間。故取陽明曲周動脈。
490 見血立已。此氣分之邪。隨血而解。如不已。按人迎於頭立已。前三句論經氣之相通。所謂中於面則下陽明是也。後二句。論陽明之氣。上衝於頭而走空竅。出 。循牙車而下合於陽明之經。並下人迎。言如不從曲折之絡脈而解。導之入於人迎而下行。其痛可立已也。蓋陽明居中土。為萬物之所歸。邪入於經。則從腸胃而出矣。餘伯榮曰。如寒傷太陽。劇者必衄。衄乃解。此皆氣分之邪。
491 可隨血而愈。莫雲從曰。按人迎於經。乃啟下文之意。言陽明之氣。上行於頭。從牙車而下合於人迎。循膺胸而下出於腹氣之街者也。
492 氣逆上。刺膺中陷者。與下胸動脈。
493 氣逆上者。氣逆於上而不下行也。膺胸間乃足陽明經脈之所循。刺之使在上之逆氣。而下通於經也。此言陽明之氣。從人迎而下循於膺。從膺以下胸。從胸而下臍也。
494 腹痛。刺臍左右動脈。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氣街。已刺。按之立已。
495 此承上文而言陽明之氣。循經而下行也。足陽明之脈。從膺胸而下挾臍。入氣街中。腹痛者。
496 陽明之經厥也。故當刺臍左右之動脈。不已。刺氣街。按之立已。夫腹氣有街。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間。刺氣街而按之者。使經脈之逆氣。從氣街而出於膚表也。此論陽明之氣。上衝於頭而走空竅。出 。循牙車而下合陽明之經。並下人迎。循膺胸而下出於臍之氣街。是陽明之氣。出入於經脈之外內。環轉無端。少有留滯。則為痛為逆矣。沈亮宸曰。陽明之氣。從外迎而直下於足跗。
497 通貫於十二經脈。故上之人迎。與下之衝陽。其動也若一。氣街者。氣之徑路也。蓋絡絕不通。然後從別徑而出。非竟出於氣街也。故先刺挾臍左右之動脈。不已。而後取之氣街。
498 痿厥。為四末束 。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無休。病已止。 音悶
499 此複論陽明之氣。不能分布於四末。而為痿厥也。痿者。手足委棄而不為我所用。厥者。手足清冷也。夫陽明為闔。氣不通則闔折。闔折則氣無所止息而痿疾起矣。陽受氣於四末。陽明之氣不行。故手足逆冷也。陽明居中土。為水穀之海。海之所以行雲氣者。天下也。是以上文論陽明之氣。不能升降於上下。此論不得分布於四方。朱永年曰。 、悶也。為四末束 者。束縛其手足。使滿悶而疾解之。導其氣之通達也。夫按之束之。皆導引之法。猶尺蠖之欲伸而先屈也。身半以上為陽。身半以下為陰。晝以前為陽。晝以後為陰。日二者。使上下陰陽之氣。表章而交通也。不仁者。榮血不行也。十日者。
500 陰數之周也。
501 歲。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歲作噦嚏音啻
502 噦、呃逆也。言其發聲。如車鑾之聲而有輸序。故名曰噦。此陽明所受之穀氣。欲從肺而轉達於膚表。肺氣逆還於胃。氣並相逆。複出於胃。故為噦。故以草刺鼻取嚏以通肺氣。肺氣疏通。則穀氣得以轉輸而呃逆止矣。無息。鼻息不通也。疾迎引之。連取其嚏也。夫穀入於胃。散精於心肝。
503 大驚則肝心之氣分散。胃之逆氣。亦可從之而外達也。按、胃絡上通於心。肝髒之脈挾胃。此言陽明之氣。從肺氣而出於氣分。亦可從肝心而出於血分也。此章論雜病之因。有因於氣者。有厥在經脈者。有經氣之並逆者。首論太陽而末結陽明。蓋太陽為諸陽主氣。陽明乃血氣之生原。故行於上下四旁。氣分血分。夫人之百病。不越外內二因。外內之病。皆能令血氣厥逆。是以凡病多本於鬱逆。
504 學人以數篇厥逆之因証。細心參求。為治之要。思過半矣。張介賓曰。歲、當作噦。
505 周痺第二十七
506 黃帝問於岐伯曰。周痺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隨脈。其上下左右相應。間不容空。願問此痛在血脈之中耶。將在分肉之間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間不及下針。其 痛之時。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願聞其故。岐伯答曰。此眾痺也。非周痺也。
507 此篇論經脈與絡脈之繆處也。經脈者。髒腑之十二經脈。循行於上下者也。絡脈者。髒腑之十二大絡。陰走陽而陽走陰。左之右而右之左者也。痺者。風寒濕邪。雜合於皮膚分肉之間。邪在於皮膚。而流溢於大絡者為眾痺。在於分肉而厥逆於經脈者為周痺。帝以上下左右血脈分肉概而問之。
508 然雖總屬於陰陽血氣。而有皮膚肌肉之淺深。經脈絡脈之繆處。故伯有周痺眾痺之分焉。 痛。動而痛也。不及定治者。邪客於左則右病。右盛則左病。左右移易。故不及下針也。按、玉版篇曰。人之所受氣者。穀也。穀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血氣之海也。海之所以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血氣者。經隧也。經隧者。五髒六腑之大絡也。此言胃腑所出之血氣。從大絡而布於皮膚。猶海之行雲氣於天下。故邪客於皮膚。流溢於大絡者。名曰眾痺。謂邪在天下之廣眾也。
509 黃帝曰。願聞眾痺。岐伯對曰。此各在其處。更發更止。更居更起。以右應左。以左應右。非能周也。更發更休也。黃帝曰善。刺之奈何。岐伯對曰。刺此者。痛雖已止。必刺其處。勿令複起。
510 各在其處者。邪隘於大絡。與經脈繆處也。更發更止。更居更起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也。
511 以右應左。以左應右者。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也。更發更休。故非能周也。病在左而右痛。病在右而左痛。故刺其痛處。而病雖已止。然必刺其所病之處。而勿令複起也。
512 帝曰善。願聞周痺何如。岐伯曰。周痺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黃帝曰。刺之奈何。岐伯對曰。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過之。後刺其上以脫之。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過之。後刺其下以脫之。
513 手足三陰三陽之脈。從下而上。從上而下。交相往還。故周痺在於血脈之中。隨脈氣上下。而不能左之右而右之左也。各當其所者。與絡脈各居其所也。過者。使邪氣過在分肉皮膚以外出。脫者。使病本之更脫於脈中也。沈亮宸曰。經脈之上下。絡脈之左右。應司天在泉。左右間氣。蓋髒腑之經脈絡脈。總合於天之六氣也。後刺以脫之。與必刺其處同義。
514 黃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對曰。風寒濕氣。客於外分肉之間。迫切而為沫。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則痛。痛則神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痛解則厥。厥則他痺發。發則如是。
515 此言周痺之因。乃邪客於分肉之間。而厥逆於脈也。分肉。肌肉之腠理。沫者。風濕相搏。迫切而為涎沫也。沫得寒則聚。聚則排分肉而分裂其腠理。故痛。痛則心專在痛處。而神亦歸之。神歸之則熱。熱則痛解。解則厥逆於脈中。厥於脈中。則彼之周痺發。發則如是之隨脈上下也。此內不在髒。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命曰周痺。
516 帝曰善。餘已得其意矣。此句宜衍當以下文接上節此內不在髒。而外未發於皮。獨居分肉之間。
517 真氣不能周。故命曰周痺。故刺痺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經。視其虛實。及大絡之血。結而不通。及虛而脈陷空者而調之。熨而通之。其 堅。轉引而行之。 音掣
518 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則腠理開。開則抵深而入於分肉。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髒。此邪在於分肉。而厥逆於脈中。故內不在髒。而外未出於皮。獨居分肉之間。真氣不能周。故命曰周痺。真氣者。五髒元真之氣。三焦通會於肌腠之間。
519 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邪沫凝聚於腠理。則真氣不能充身。故曰周。謂因痺而不周也。
520 下之六經。謂髒腑十二經脈。本於足而合於六氣也。夫邪在於分肉。則分肉實而經脈虛。厥逆於脈中。
521 則經脈實而分肉虛。故當視其虛實而取之。此刺周痺之法也。大絡之血。結而不通。邪在於大絡也。
522 及虛而脈陷空者。絡氣虛而陷於內也。熨而通之。啟其陷下之氣通於外也。 堅者。絡結而掣 堅實。
523 故當轉引而行之。此調治眾痺之法也。張開之曰。邪在分肉。內則入於脈中。外則出於皮膚。故曰外未發於皮。謂經脈分肉之邪。當仍從皮毛而出。
524 黃帝曰善。餘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九者經巽之理。十二經脈陰陽之病也。
525 事者。謂揆度奇恆之事。蓋邪在於皮膚。留而不去。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恆之病。
526 故帝曰餘已得其意矣。謂得其邪在分肉經脈之意矣。亦得其事也。言亦得知其邪在大絡之事也。九針者。
527 乃經常巽順之理。所以明十二經脈陰陽之病也。沈氏曰。觀帝所言。謂九針之論。乃經巽之理。所以明人之陰陽血氣。終始出入。應天地之大道。學人當於針中求理。勿以至理反因針而昧之。聖人立言之意。其庶幾乎。
URN: ctp:ws26260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