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三十

《卷三十》[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江南通志卷三十
3
輿地志
4
古蹟一江、寜一府
5
江寜府:
6
江乘城在上元縣北五十里秦縣,《史記》始皇三十七年,自會稽還過呉,從江乘渡即此。
7
湖熟城在上元縣丹陽鄉,去縣五十里。淮水,北漢縣。《元和郡國志》云:在舊江寜縣東南七十里。石頭城在上元縣石城門西北。《金陵志》云:周顯王三十八年,楚城石頭曰金陵邑,漢建安十七年,呉改為石頭城。《丹陽記》云:呉時土塢後因山加甓為城,因江為池,地形最為險固。
8
冶城在上元縣治西。《金陵圖考》云:春秋時,金陵未有城邑,惟石頭東有冶城,相傳夫差,鑄劔於此。《南畿志》云:孫呉冶鑄之所在。宋天慶觀即今朝天宮。《雅游編》云:晉孝武建冶城寺,安帝以寺為苑,傍有卞將軍墓。謝安王羲之同登處,亦曰冶亭,宋義熙十一年,劉鍾領石頭戍事,屯冶亭是也。别有《東冶亭史》,稱王導遷冶於縣東七里,葢東冶也。
9
金城,在上元縣東北三十五里,相傳孫呉所築金陵。新志云:上元縣金陵鄉,舊名金城戍,晉太原。八年謝安勞師于金城,即此。或稱琅邪城。咸康初,桓溫為琅邪內史,鎭金城。齊書云:南琅邪本治金城,永明中,移白下戚氏以為金城,即句容之琅邪城是也。今句容縣有琅邪鄉,古都城在上元縣秦淮北五里,呉大帝所築,周迴二十里十九步,其城門悉用洛陽舊名,自東晉始建康。實錄云:都城三重,外重六門,宣陽、廣陽、津陽、清明、建陽、西明也。後增置十二門。宮苑記云:南四門最西曰陵陽,後改廣陽。正門曰宣陽,稍東曰開陽,後改津陽,最東曰清明。東面二門,東曰東陽,北曰建春,後改建陽。西面二門:南曰閶闔,北曰西明。北四門:西曰大夏,中曰𤣥武,齊時改曰宣平,稍東曰廣莫,陳改北㨗,最東曰延熹。又自晉以來,秦、淮南北兩岸設籬門五十六所,謂之郊門。又有國門,梁天監中作,在越城東南,亦曰望國門。
10
臺城在上元縣治北。元武湖側輿地紀勝云:「一曰苑城,本呉後苑城也。晉咸和中作新宮,遂為宮城,下及梁、陳宮皆在此。晉、宋時,謂朝廷禁省為臺,故謂宮城為臺。城城周六里百一十步,有門六:南曰大司馬,東曰萬春,曰東華,西曰西華,曰大陽,北曰承明。又自晉以後,宮門初不立闕,至梁天監七年,始立石闕二於端門外。陸倕為銘南都志云:「今四十八衛以南天津橋,大街以北,即臺城故處。,梁陸倕石,闕銘有序。昔在舜,格文祖,禹至神宗,用變商俗,湯黜夏政,雖革命殊乎因襲,揖讓異於干戈,而晷緯㝠合,天人啟惎,克明峻徳,大庇生民,其揆一也。在齊之季,昏虐君臨,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刑酷然炭,暴踰膏柱,民怨神怒,衆叛親離,蹐地無歸,贍烏靡托,於是我皇帝拯之,乃操斗極,把鈎陳翼,百神禔萬,福龍飛黑,水虎歩西,河雷動風,驅天行地,止命旅致屯雲之應,登壇有降火之祥,龜筮協從,人祇響附,莫不援旗請奮,執鋭争先,夏首凴固,庸岷負阻,協彼離心,抗兹同徳,帝赫斯怒,秣馬訓兵,嚴鼓木通,凶渠泥首,𢎞舸連舳,巨艦接艫,鐵馬千羣,朱旗萬里,折簡而禽,廬九傳檄,以下湘羅兵不血刃,士無遺鏃,而樊鄧威懐,巴黔底定,於是流湯之黨,握炭之徒,守似樊籬,戰同枯朽,革車近次,師營商牧,如雲士女,冠葢相望,扶老攜幼,一旦咸集,壺漿塞野,簞食盈塗,似夏民之附成,湯殷士之歸周武,安老懐少,伐罪弔民,農不遷業,市無易賈,八方入計,四隩奉圖,羽檄交馳,軍書押至,一日二日,非止萬幾,而尊嚴之度不諐於師旅,淵黙之容無改於行陣,計如投水,思若轉規,䇿定帷幄,謀成几案,曾未浹辰,獨夫授首,乃焚其綺席,棄彼寶衣,歸璇臺之珠,反諸侯之璧,指麾而四海,隆平下車而天下大定,拯兹塗炭,救此横流,功均天地,祥分光嶽。于是仰協三靈,俯從億兆,受昭華之玉,納龍叙之圖,類帝禋宗,光有神器,升中以祀羣望,攝袂而朝諸夏,布教都畿,班政方外,謀協上策,刑從中典,南服緩耳,西羈反舌,劍騎穹廬之國,同川共穴之人,莫不屈膝交臂,厥角稽顙,鑿空萬里,攘地千都,幕南罷障,河西無警,於是治定功成,邇安逺肅,忘兹鹿駭,息此狼顧,乃正六樂,治五禮,改章程,創法律,置博士之職而著錄之生,若雲開集雅之館,而欵關之學如市興,建庠序,啟設郊丘一介之才,必記無文之典,咸秩於是,天下學士,靡然向風,人識廉隅,家知禮讓,教臻侍子,化洽期門,區宇乂安,方面静息,役休務簡,歲阜民和,歴代規模,前王典故,莫不芟薙剪截,允執厥中,以為象闕之制,其來已逺,春秋設舊章之教,經禮垂布憲之文,戴記顯游觀之言,周史》書樹闕之夢,北荒明月,西極流精,海岳黄金,河庭紫貝,蒼龍元武之制,銅爵鐵鳯之工,或以聽窮省寃,或以布治懸法,或以表正王居,或以光崇帝里,晉氏浸弱,宋歴逶遲,禮經舊典,寂寥無記,鴻規盛烈,湮没罕稱,乃假天闕於牛頭,託逺圖於博望,有欺耳目,無補憲章,乃命審曲之官,選明中之士,陳圭置臬,瞻星揆地,興復表門,草創華闕,於是歲次天紀月旅太簇皇帝御天下之七載也,構茲盛則,興此崇麗,方且趨以表,敬觀而知法,物覩雙碣之容,人識百里之典,作範垂訓,赫矣壯乎!爰命下臣,式銘磐石,其辭曰:惟帝建國,正位辨方,周營洛涘,漢啟岐梁,居因業盛,文以化光,爰有象闕,是惟舊章,青葢南洎,黄旗東指,懸法無聞,藏書弗紀,大人造物,龍德休否,建此百常,興兹雙起,偉哉偃蹇,壯矣!崔巍,旁映重疊,上連翠微,布教方顯,火日初輝,懸書有附,委箧知歸,鬱崛重軒,穹隆反字,形聳飛棟,勢超浮柱,色法上圓,制模下矩,周望原隰,俛臨烟雨,前賔四會,却背九房,北通二轍,南湊五方,暑來寒往,地乆天長,神哉華觀,永配無疆。
11
建康城在上元縣治南。《寰宇記》云古建康縣初置,在宣陽門內。晉咸和二年燬,移入苑城,六年又徙出宣陽門外御街西。今建初寺門路東。
12
西州城在上元縣治,晉揚州刺史治所,王導所剏也。及會稽王道子領揚州,居東府,故以此為西州。城西則冶城,東則運瀆。胡三省《通鑑》注云:揚州治所在臺城西,故謂之西州。
13
懐德城在上元縣鍾山鄉。東晉為琅邪國人,隨帝過江者置。《建康志》云:「懐德縣舊置於宮城南七里,建初寺前路東,後改為費縣,移於宮城西北三里。宋大明七年,改置於江浦縣西。
14
臨沂城,在上元縣東三十八里獨石山,北臨大江。今攝山之西白常山即其地。晉咸康三年,分江乘縣置。自晉至宋,常為南琅邪。郡治。齊移郡治於白下,縣屬焉,陳末廢。按南琅邪又常治金城,見金城。下。
15
宣武城,在上元縣西北九里。宋沈慶之築孝武,閲武於其地,亦謂為武帳岡。
16
檀城在上元縣東四十里。輿地志云在金華橋東,本謝元别墅。太傅謝安與奕棋所勝者,宋屬檀道濟,故名。建康志云:「在墅城東八里,地圖謂之城子墅。今清風鄉有城子村,在黄城橋之西,即其地。白下城在上元縣西北十八里,本名白石陂。晉咸和三年,陶侃討蘇峻,從部將李根之計築壘於此。張敦頤本朝事迹云:白下本江乘之白石壘也,齊武帝以其地依山帶江,因移南琅邪郡治焉,亦名琅邪城。唐武德九年,改金陵為白下縣,移治白下故城。今靖安鎭北有白下城,故基屬金陵鄉。胡氏《通鑑注》云:葢即今之龍灣。
17
捍國城,梁侯景築在桐樹灣,即古大航,地同。夏城在上元縣東長樂鄉。《建康實錄》云:「梁武帝生於同夏里,大同三年置縣,因城焉」。胡氏《通鑑注》,「梁武以三橋舊宅為光宅寺,在同夏里」。
18
韓滉五城,唐德宗狩梁州,韓滉觀察江東,乃築石頭五城,自京口至土山。
19
南唐都城,在上元縣楊呉順義中築。初,六朝舊城在北,去秦淮五里。及徐温改築近南,西據石頭,南接長干,東至白下橋,北臨珍珠河,設東、西二水門,貫淮水於城中,內有子城,周四里,是為金陵府,南唐因之。建都,宋初置昇州治。陸游筆記云:李璟所作都城高三丈,因江山為險固,濠塹重,複可堅守,至紹興間已二百餘年,所損不及十之一。
20
舊紫禁城在上元縣明都城東,偏當鍾山之陽,去宋元東城外二里。其西安門以北,宮墻即都城,故址東出青溪橋處也。皇城前與正陽門對,曰洪武門內承天門端門,左東長安門,右西,長安門,承天門之前,東近北曰東華門,內東上南門,東上北門、西近北曰西華門,內西上南門,西上北門,北曰元武門,內北上東門,北上西門近子城,東曰左闕門,西曰右闕門。大內六門:正中曰午門,左曰左掖,右曰右掖,東曰東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午門內曰奉天門。左小門曰東角,右小門,曰西角。東西隅有東、西角樓,東角。南曰左順、西角。南曰右順。
21
聖祖御製金陵舊紫禁城懐古詩恭紀首卷附,明鄭普恭、䟦第一、林泉後嘉靖乙巳年閏正月二十四日,户部湖廣司郎中臣鄭普、兵部車駕司郎中臣程秀民户部、雲南司郎中臣張邦瑞,以部命赴內科填銷出入之數。其日天和景晴,相與循宮墻望,舊闕苑外花園者,我太祖高皇帝時游息之所也,內宮監太監張宣適率人掃除其中,因得入觀之,修竹千竿,老樹百餘本,土山一堆,環湖石數層,上有御亭一屋,僅數楹,旁立第一林泉一石,又一石,刻龍穴二小字,中有龍形,無竒花、怪石、崇臺深沼以為樂,因慨然有感于吾高皇之垂訓立國,其儉質類如此,乃因張宣摹刷一幅,置之静齋,使窮邑委巷之人,或得與觀之,庶知我國家所以長乆者,固有在也。臣普謹題城,按苑外花園郡志失載,今㨿此文當在舊紫禁 內,然遺蹟不可考矣,存此文以志明太祖之儉質云。
22
越城在江寜縣聚寶門外報恩寺。《西宮苑記》云:周元王四年,越相范蠡所築圖經云:「城周圍二里八十步,在秣陵縣長干里」。《建康志》云:「在江寜縣尉廨後,遺址猶存,人呼為越臺」。
23
秣陵城在江寜縣東南五十里,秦縣,《建康實錄》云在故臺城南八里是也。《宋書》云:本治去京邑六十里,今名故治村,即今秣陵關也。
24
白馬城在故江寜縣北三十里。《金陵故事》云:呉時烽火臺二所,一在石頭左,一在白馬城。
25
丹陽郡城在江寜縣東南。《寰宇記》云:「郡城在今長樂橋東一里,周一頃,有東、南、北三門」。《南畿志》云:「今在武定橋東南,有長樂巷,葢自東城角之內外,皆是郡治。
26
江寜故城,在江寜縣西南六十里。宋書云:晉太康初,分秣陵立臨江縣,尋更名江寜。其治臨江濵,南為江寜浦,隋開皇十年,移於冶城,故城始廢,今有江寜鎭置驛。
27
東府城在江寜縣舊皇城西安門外。青溪橋東南臨淮水。晉會稽王領揚州宅,在州東,故曰東府。《輿地志》云:「東府城,安帝時築。宋以後,常為宰相府。第每建康,有事必置兵守,此亦謂之東城。梁末燬陳,天嘉末,徙治府東三里齊安寺,西臨淮水。
28
王含五城,在江寜縣東南二十五里。晉太寜初,王敦黨王含、錢鳯自栅塘西置五城,宋大明五年,使劉延孫于五城受封版。《南畿志云:在丹陽郡城之東。
29
竹里城,《建康志》云:「在句容縣北六十里東陽鎭,東齊永元二年,張佛䕶等拒崔慧景時所築」。胡氏《通鑑注》謂「即建康竹篠鎭,在行宮東北三十里許」。二說不同。
30
杜城在溧水縣南十二里。隋大業末,杜伏威屯軍於此竹城。《建康志》云:「在溧水縣東南七十里」。《新志》謂:
31
在髙淳縣東六十里,今固城渡有竹城圩,未詳孰是。宋周邦彦詩:竹城何檀欒層翠,分雉堞,王封盡四塹同有歲寒節,似因竹名城也。
32
古固城在高淳縣。《建康志》云:古固城,春秋時呉築在今溧陽之西溧水縣界,周七里餘,故址尚存,亦名平陵城。新志謂在高淳縣南三十里,即固城鎭,《滕公廟記》謂即呉瀬渚縣地,詳見溧陽。
33
皇姥城,在高淳縣東南六十里。
34
開化城在高淳縣南五十里。《寰宇記》云:「開化城在固城東,去溧水縣九十里,即溧水舊縣」。
35
薛城在高淳縣西十五里。俗傳元末有邢光輔者,築此以禦寇,明初以城來歸。今遺址尚存,林木繁茂,為游覽之所。
36
曹城在江浦縣西南三十五里,相傳曹操所築黄龍城,在江浦縣西南六十里。和陽,舊志云:在烏江山如伏龍,因城此以斷其脉。
37
棠邑故城在六合縣北。春秋時,楚之棠邑呉王城在六合縣姜家渡西,呉主權分兵屯守處。𤓰步城在六合縣𤓰步山側。齊建元初,徙齊郡治𤓰步,仍置臨淄縣,為治。
38
胡墅城在六合縣東三十里,濵江,南對石頭城。梁敬帝初,陳霸先夜襲齊軍,斷其運道,即其地。瓦梁城在六合縣姜家渡西瓦梁堰上,北齊瓦梁郡也,即呉王城故基。南唐時于涂水上立東西瓦梁城。宋嘗修故城,開四門,今餘址尚存。
39
晉王城在六合縣宣化鎭。隋晉王廣伐陳,築此對石頭城。
40
盤城在六合縣盤城山側,下有宋步軍司莊及寨。建康府治在上元縣,即南唐都城內子城也。《金陵圖考》云:宋開寶八年,復昇州,仍以宮為州治。天禧二年,陞江寜府建康軍節度使,封壽春郡王,為昇王。建炎三年,改為建康府。紹興三年,高宗駐蹕。明年,徙府治於東錦繡坊。
41
御史臺,治在上元縣大中街北。宋初為轉運司署。紹興三年,改為建康府治。元至元二十三年,為行御史臺。治明太祖入金陵,建軍府於此,後為呉王宮。東沿青溪,西接古御街,後阻內橋。東虹舊瀆,皇城既建,遂稱此為舊內,今獨存周垣。
42
集慶路治即今江寜縣治。《金陵圖考》云:元至元十二年,即建康府治開省。十四年,更立建康路。十六年,徙治於西錦繡坊大軍庫內,後遷徙不常,而終於銀行街東南佳麗樓地。天厯二年,改名集慶。明陳沂金陵,歴代互見圖考。歴代城邑變置,若不可悉辨,然鍾山自東北而迤邐于西南,大江自西南而環抱于東北,覆舟阻其後聚寶當其前,青龍石硊掖其左,石頭三山踞其右,秦淮横其中。考諸漢以後,郡城皆在淮水之南,六朝宮城皆在淮水之北,而近于覆舟。楚、秦、隋、唐之城,皆在淮水西北,而據于石頭,楊呉以後之城,皆跨淮水之南北,而近于聚寶,國朝因山距淮,盡乎四極,以是據方辨位,庶幾可得矣。按六朝宫城正門曰大司馬門,南對都城之宣陽門二里宣陽門南對朱雀門,五里臺省相望為御街。朱雀門臨淮水,上朱雀航北。今考鎭淮橋東南桐樹灣處,當是航所中正街府軍營內小橋,當是宣陽門處,直出北口西華門西大街,當是大司馬門處國學成賢街南口,當是宮後平昌門處,珍珠河正在宮內也。成賢街外號以東,直抵西十八衛之後,當為都之北城。宋上元縣西細柳營直北當為東城,武學以北當為西城,其規模大畧可見。南唐之宮,前臨內橋,東盡昇平橋,西盡大市橋,北盡小虹橋,為子城之限,宋行宮即此內橋,南直抵鎭淮橋,此則南唐之御街也。志云鎮淮橋即朱雀橋者,葢蕭梁時移航于此,遂名舊航之處,唐所謂長樂渡也。南渡長樂一里抵東城角內外,皆丹陽郡城之基,又東南近倪塘,乃晉王含五城,又南當是古揚州治清凉寺地,以至石頭山脊為楚金陵邑城,又北為唐韓滉五城,少東南則隋蔣州城,又東則冶城,今朝天宮處,又西扺下街有西州橋,即西州城地,唐上元縣城亦是其處,皆石頭之麓,相去不逺。南循三山水關內下浮橋北為賞心亭,少西為折栁亭,出水關中,街水環繞處,當為白鷺洲洲之上。今普惠寺當是李白酒樓繞南城角,高處即昇元閣舊基,少北高阜皆鳯凰臺,山少西即建初寺,寺西即杏花村,聚寶門外為長干,向西為越城,少南為秣陵城,東南為國門,轉東至通濟跨城處,當為東府城,大中橋東畔為白下亭,長安街西口當為宋永安宮,北抵竹橋之側,當為金華宮。六朝城後今國學處為元圃小教塲,西門內為上林苑將臺處,當為樂遊苑。蔣廟之西南當為商飈館,西北為親蠶宮,此皆可因㨿而互見者也。
43
臨滁廢郡在江浦縣,梁末置。《輿地紀勝》云:古臨滁郡在清流縣東南三十五里之葛城,俗呼為羅城,明初割屬江浦。《新志》云:有東西葛城東葛城在今縣西北三十五里。西葛城在縣西四十里。
44
陽都廢,縣在上元縣,故臨沂境。東晉僑置。宋大明中省入臨沂。又即丘廢,縣亦晉僑置,宋元嘉中省入陽都。《南史》云齊高帝曾祖攜為即丘令,即此方山廢,縣在六合縣東方山下。齊周時所置。開皇四年省方山縣入六合。
45
晉太社太稷壇在上元縣古都城宣陽門外,晉元帝立。《金陵志》云:「在舊江寜縣東二里」。
46
晉北郊壇在上元縣城北。《宋禮志》云:「晉成帝立,在覆舟山南。太祖以其地為樂遊苑,移於西後,以其地為北湖,又移於湖塘西北。其地卑濕,又移於白石村東。其地又為湖,乃移於鍾山北,東道西與南郊相值。後罷白石東,湖北郊,復舊處。
47
宋耕壇,在上元縣東郊十五里。宋元嘉二十年,度宮之辰地,八里之外,整置千畆,開阡陌,立先農壇,御耕壇。梁普通三年,移耤田於建康北㟁,别有祈年殿。
48
明天地壇,在上元縣洪武門外。《明京國圖志》云:「太祖以王者父天母地,無異祀理,乃建壇於此,合而祀之。壇制闢四門,繚以朱垣,內復為垣圍,列壇中上為大祀,殿前為齋宮。今廢。
49
呉南郊壇在江寜縣。《宋禮志》云:孫權太元元年祭南郊,今秣陵縣南十餘里郊中是也。晉氏南遷,立南郊於已地。宋大明三年,移郊兆於牛頭山西,在宮之午地,後以舊地為吉祥,移還本處。梁武帝南郊壇,在今城東南,與婁湖近。
50
晉雩壇在江寜縣。晉穆帝永和中,立於南郊傍。梁天監九年,移於城東耤田之域內。
51
陳方明壇在江寜縣婁湖側,陳宣帝太建十年,立臨壇,分遣大使頒盟誓,以禦周人。
52
晉太廟在江寜縣,秦淮西晉中宗立,宋以後仍之。《通典》謂廟門北有竹葉文石,元嘉中得之。陸澄云,「晉武帝,郊禖石也。
53
宋明堂,在江寜縣樂逰苑,南宋大明五年,立其牆宇,規制一如太廟,十有二間,以應期數。梁天監中修築。
54
呉太初宮在上元縣,即孫策。故府。《江表傳》云:呉赤烏十年,詔以建業宮材柱細小,徙武昌宮材瓦,更繕治之,名曰太初宮。晉渡江,即以為府舍。即位,稱建鄴宮。
55
呉昭明宮在上元縣,後主甘露三年六月,起新宮於太初宮東,大開苑囿,起土山,作樓觀,飾以珠玉。又鑿城北渠,引後湖水流入宮內,巡繞堂殿,窮極伎巧。
56
呉南宮在上元縣,舊江寜縣治北二里呉太子宮,宋置欣樂營,即此地。舊通志云在臺城南。
57
晉建康宮在上元縣。臺城,晉咸和七年宮成,名曰建康宮,亦曰新宮。
58
晉永安宮在上元縣,呉東宮也。《宮苑記》云:「在臺城東華門外,安帝立,何皇后居此,謂之永安宮。桓元拆其材木入西宮,以其地為射圃。
59
宋親蠶宮在上元縣臺城西白石壘。宋大明三年,立皇后親蠶宮於西郊。《上元縣志》云:「在鍾山鄉闍婆寺前紗市」。
60
宋未央宮在上元縣。景和元年,以東府城為未央宮,石頭城為長樂宮,北邸為建章宮,南第為長楊宮。
61
齊青溪宮在上元縣東二里。《齊武帝紀》云:「宋元嘉十七年生於建康青溪宅,永明元年築。青溪舊宮,即故宅也」。遺址僅存。
62
梁金華宮在上元縣青溪,東去臺城三里,大同中築。《陸襄傳》云:「昭明太子蔡妃所居,以襄為家,令知金華宫事」。
63
陳安徳宫在上元縣城南。建康志云:在宣陽門外,直西即都城西南角。宣帝為文皇后築,隋平陳,移江寧縣治於此,明年復罷。中有池人,謂安徳宫池。南唐宮在上元縣內橋北。宋為建康府治,高宗紹興二年,修為行宮。元至元五年,拆故宮材木,輸之大都,遺址僅存。
64
明故宮在上元縣,舊紫禁城內,正值古燕雀湖之地。左順門,內殿曰文華,右順門,內殿曰武英。奉天門內大殿為奉天殿,東曰文樓,西曰武樓。大殿左為中左門,右為中右門,後為華葢。殿後謹身殿,殿後乾清宮,宮後坤寜。宮宮左右二殿:曰柔儀,曰春和。
65
聖祖御製《再過明故宮》詩恭紀首卷,呉梧園宮在句容縣西,乾道志云:呉王别館有梧楸、成林,古樂府云「呉宮秋、呉王愁。
66
魏行宮,在六合縣𤓰步山上,太平眞君十一年建。隋行宮在六合縣東四十里方山上。隋置方山府,曾以此為行宮。
67
呉赤烏殿在上元縣呉昭明宮內,呉主親見赤烏,遂改元,因以名殿。
68
神龍殿,在上元縣呉太初宫內。晉太極殿在上元縣建康宮內正殿也。晉初造以十二間,象十二月,至梁武帝改置十三間,以象閏山。謙之《丹陽記》云:太極殿,周制路寢,秦、漢曰前殿。徐廣《晉記》云:謝安作新宮造太極殿,缺一梁,忽有樟木流至石頭城下,因取為梁殿,成畫梅花於其上,以表嘉瑞陳徐陵太極殿銘》并序夫紫葢黄旗,揚都之王氣長乆,虎踞龍蟠。金陵之地,體貞固,天居爽塏太寢,尊嚴高應端門,仰模營室,歸于有德,譬彼河圖,傳我休明,義同商鼎。太極殿者,法互象元。王者之位,以尊左平,右墄天子之堂為貴。往朝煨燼,多歴年所,世道隆平,宜其休復。監軍鄒子度啟稱:即日忽有一大,樟木從流,來泊在後,渚岸嵯峨,容與若漢水之僊。槎摇漾波濤,似新亭之龍刹,孤拔靈山,允彰天貺。昔梁氏承聖,將圖繕修,定之方中,亟興師旅,揆之以日,輒有災故,是知秦人所止,實漢祖而為宮。呉都佳氣,乃元皇而斯宅。千櫨赫奕,萬栱崚嶒,植綠芰而動㣲風,舒丹蓮而制流火,甘泉逺望,觀正殿之峥嶸,函谷遥看,美皇居之佳麗,信可以齊三光而示宇宙,會萬國而朝諸侯,爰命㣲臣,乃為銘曰:雍畤相望,參差未央,偃仰迴顧,崔嵬德揚,高捫太乙,正覩瑶光。峨峨靈柱,赫赫流樟。美矣宮室,嘉哉令日。御扆埀旒,當朝靖蹕,樂備韶夏,禮兼文質,帝旅無諠,王旗斯謐,肅肅卿士,邕邕承弼,漢座雕屏,周人檻櫺,城隅有勒,殿省皆銘。况復皇寢,宜昭國經,方流典訓,永樹天廷。沈炯《太極殿銘并序:臣聞在天成象,紫宮,所以昭著。在地成形,赤縣居其區宇。太極殿者,資兩儀之意焉。大壯顯其全模,土圭測其正景。周曰路寢,漢稱前殿,雖名號參差,其實一也。主上未明求衣,日旰忘食,隳樂壞禮,造次留神。漢陛秦除,莫不葺復。而此殿興造,累歲未成,外遘戎機,內憂民力,劬勞深慮,荏苒移時。至陳永定,六合既清,五禮稍偹,雕楹玉舄,華榱璧壋,揆之有日,而猶一柱,楩楠豫章,地淪外冦,楚材晉用,非復我求。既而新亭前江,有流查甚壯,盤根錯節,枝葉葱蒨,津人以聞,止堪時用。于是將作受詔,各官奉職,百工並作,屢降乘輿,匠石磨礱,必經天㫖,儉而不固,泰而不奢,億兆填填而樂成也。曾未數旬,煥然雲構。昔晉朝繕造,文杏有闕,梅梁瑞至,畫以標花。自是迄今,又獲神物,即樟樹焉,殿之某間,即某柱是也。銘曰:軒轅狹堂,夏后卑宮,文來質往,蹇産彌崇,體制入都,開兹萬户,灼爍雄梁,徘徊大廡,璧月宵懸,卿雲畫聚,豈伊闓陽。飛來應柱,嘉辰令月。新寢告成,青槐赤棘,郎將司兵,翠被負扆,百辟公卿,鐘鼓八佾,簫韶九成,庸臣再拜,天子萬齡。
69
清暑殿,在上元縣臺城內。晉孝武帝造殿前重樓,複道通華林園,爽塏竒麗,雖暑月常有清風,因以為名。宋大明五年,鴟尾中生嘉禾,一株五莖,遂改為嘉禾殿。
70
宋玉燭殿,靈和殿在上元縣臺城內,皆宋孝武帝造。又有含章殿,即壽陽公主梅花㸃額處。
71
紫極殿,在上元縣,宋明帝造。珠簾綺柱,江左所未有。
72
齊鳯華殿、壽昌殿、靈曜殿在上元縣,皆齊內殿。齊書云:「永明十一年,武帝詔謂此三殿皆親製,得奢儉之中,謹勿壞去。
73
神仙殿、永壽殿、玉壽殿在上元縣,齊永元中,别為三殿以居潘妃,即鑿金蓮花貼地處。
74
梁重雲殿在上元縣,梁武帝建於華林園。《隋志》云「殿前置銅渾儀」,是劉曜光初六年孔挺所造,何承天以為張衡所造。
75
五明殿,在上元縣臺城內。梁武帝時,有四人來建康里,鶉衣躡履,貌可七十已,經年無人識者。帝召入儀賢堂,始湯沐,解御服衣之,昭明一見如故,舊目為「四公子」,帝更加重焉。移入五明殿。大同末,魏使崔敏來聘。敏博贍儒,釋知天文、醫術,帝選十人於此殿推論三教百家六籍,五運九十餘日,敏䘮神嘔血歸,未及境而卒。《事類記》云:四人姓名●、闖、䨲、杰、越、䵎、仉、䏿、難。敏者,仉䏿也。
76
披香殿在上元縣臺城內。《庾子山詩》:《宜春苑》,中春已歸,披香殿裏,作春衣指此。
77
光華殿,在上元縣臺城。梁武帝大通中,施與草堂寺,取珠貝直百萬,以其地起重閣,又有寶雲、惠輪二殿,武帝皆以施寺。
78
陳求賢殿,在上元縣臺城內,陳建,後主沈皇后所居。
79
銅螭署,在上元縣。臺城,銅螭,本洛陽故物。晉平,姚秦遷此。
80
龍首倉在上元縣石頭城,亦謂之石頭津倉。《金陵記》云:呉置倉城,在苑城中,亦曰苑倉,即東晉以後之太倉。
81
通天觀在上元縣華林園《金陵故事》云:「晉孝武帝講《孝經》於此,僕射謝安、侍座尚書陸納、侍講黄門侍郎謝石、吏部侍郎袁宏執經、丹陽尹王緄讀句,論者榮之,宋元嘉中重建。
82
元風觀。在上元縣舊都城宣陽門外。東晉建武元年建迎風觀。在上元縣建康宮,西宋孝武大明年建。
83
𤣥武觀,在上元縣,𤣥武湖上,宋時建陳江總有《𤣥武觀侍宴詩。
84
齊雲觀在上元縣臺城內陳建,後主令採木湘州,擬造正寢,行至牛渚磯盡没。既而漁人見栰于海上,復起齊雲觀。
85
落星樓在上元縣東北,古臨沂縣,前呉時山上置三層樓,樓高,故為此名。有落星墩,即建樓處。《呉都賦》注云:樓在建鄴東北十里。
86
烽火樓在上元縣石頭城西南最高處,晉温嶠入討蘇峻,直指石頭,峻登烽火樓,望見軍容,有懼色,謂左右曰:「吾本知温嶠能得衆也」。
87
入漢樓在上元縣。晉義熙八年,於石頭城南起高樓,加累入於雲霄,連堞帶於積水,名曰入漢樓。景陽樓在上元縣,宋精鋭中軍寨內。元嘉二十二年,修廣華林園,築景陽山,始造景陽樓。大明元年,樓出紫雲,狀如烟,詔改為慶雲樓。《宮苑記》云:「齊武帝置鐘景陽樓,宮人聞鐘聲,並起粧飾」。
88
青漆樓在上元縣臺城內。《齊書》云:「世祖興光樓上施青漆,時人謂之青漆樓」。
89
朝日、夕月二樓,在上元縣華林園內。梁武帝於景陽山東起通天觀觀前,又起重閣,上曰重雲殿,下曰光嚴殿。殿前當堦起二樓,左曰朝日,右曰夕月。堦道繞樓數轉。
90
觀稼樓在上元縣城東二十五里,梁武帝建百尺樓,在上元縣南。唐宮中類說》云:唐主於宮中作高樓,召羣臣觀之,衆皆嘆美,蕭儼曰:恨樓下無井耳」。唐主問其故,對曰:「以此不及景陽樓」。
91
閲江樓,在上元縣,明太祖欲建此樓於獅子山,已而不果,自為之記。 明太祖閲《江樓記》朕聞昔聖君建造,必詢于賢而後興,噫!聖人之心幽哉!朕嘗存之于心,雖萬千之學猶不能倣,今年欲役囚者,建閲江樓于獅子山,自謀將興,朝無入諫者,抵期而上天垂象,責朕以不急,即日惶懼,乃罷其工,試令諸職事妄為閲《江樓記》以試其人,及至以記來獻,節奏雖有不同,大意比比皆然,終無超者,朕特假為臣言而自尊,不覺述而滿章。故序云: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一日,皇帝坐東黄閣詢臣某曰:京城西北龍灣獅子山扼險而拒勢,朕欲作樓以壯之,雄伏遐邇,名曰閲江樓,雖樓未造,而先為之記,臣某謹拜手稽首而言曰:臣聞古人之君天下,作宮室以居之,深高城隍以防之,此王公設險之當為,非有益而不興,土階三尺,茅茨不剪,誠可信也。皇帝神謀妙算,人固弗及,乃有獅子山扼險拒勢之地,將欲命工,臣請較之而後舉,且金陵之形勢,豈不為華夏之魁,何以見之?昔孫呉居此而有南土,雖奸操忠亮,卒不能擅取者,一繇長江之天塹次,絲權德以沾民,當是時,宇內三分勁敵,豈小小哉?猶不能侵江左,豈假閲江樓之拒勢乎?今也皇上聲教,遠被遐荒,守在四方,道布天下,民情效順,險已固矣,又何假閲江樓之高,扼險而拒勢者歟?夫宮室之廣,臺榭之興,不急之務,土木之工,聖君之所不為,皇上撥亂,返正新造之國,為民父母,協和萬邦,使愚夫愚婦無有謗者,實臣之願也!臣雖違命,文不記樓,安得不拜手稽首,以歌陛下納忠欵而歛興造,息元元於市鄉,乃為歌曰:天運循環,百物貞頒,眞人立命,四海咸安,臣歌聖徳,齒豁鬢斑,億萬斯年,君壽南山」。宋濂閲《江樓記》金陵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於南唐,類皆偏㨿,一方,無以應山川之王氣,逮我皇帝,定鼎於茲,始足以當之,由是聲教所暨,罔間朔南,存神穆清,與天同體,雖一豫一遊,亦可為天下後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獅子山,自盧龍蜿蜒而來,長江如虹貫蟠繞其下,上以其地雄勝,謂建樓於巔,與民同遊觀之樂,遂錫嘉名為閲江,云登覧之頃,萬象森列,千載之秘,一旦軒露,豈非天造地設,以俟大一統之君,而開千萬世之偉觀者歟?當風日清美,法駕幸臨,升其崇椒,凭闌遥矚,必悠然而動遐思,見江漢之朝宗,諸侯之述職,城池之高深,關阨之嚴,固必曰此,朕櫛風沐雨,戰勝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廣,益思有以保之,見波濤之浩蕩,風㠶之上下,番舶接跡而來延,蠻琛聨肩而入貢,必曰:此朕徳綏威服,覃及內外之所及也!四夷之逺,益思有以柔之見,兩岸之間,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膚皸足之煩,農女有捋桑行饁之勤,必曰此朕拔諸水火而登之袵席者也!萬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觸類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樓之建,皇上所以發舒精神,因物興感,無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閲夫長江而已哉?彼臨春結綺,非不華矣,齊雲落星,非不高矣,不過樂管絃之滛響,藏燕趙之艶姬,一旋踵間,而感慨係之,臣不知其為何說也,雖然長江發源,岷山委蛇七千餘里,而始入海,白湧碧翻,六朝之時,往往倚之為天塹,今則南北一家視為安流,無所事乎戰争矣,然則果誰之力歟?逢掖之士,有登斯樓而閲斯江者,當思聖德如天,蕩蕩難名,與神禹疏鑿之功,同一罔極,忠君報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興耶?臣不敏奉㫖撰記,故上推宵旰圖治之切者,勒諸貞珉,他若流連光景之辭,皆畧而不陳,懼褻也。孫楚酒樓在江寜縣城西,焦竑集云:「孫子荆酒樓遺址,在今石頭城莫愁湖側」。
92
芙蓉樓在江寜縣,舊名北樓,在丹陽城北。東南佳麗樓在江寜縣。《建康志》云:「在銀行街,今縣治基。舊為賞心樓。宋景定元年,馬光祖重建,改曰東南佳麗樓。
93
伏龜樓在江寜縣城上東南隅,宋景定元年,馬光祖增創八十八間。
94
層樓在江寜縣。《建康志》云:「在府治右南廂花行街。宋咸淳中,黄萬石重建,榜曰「江淮竒觀」。
95
南磵樓在江寜縣城西南,近何尚之宅,即躍馬磵,十六樓在江寜縣。《金陵瑣事》云:在城內者曰南市,曰北市,在聚寶門外之西者,曰來賔,東曰重譯,在瓦屑壩者曰集賢,曰樂民,在西關中街北者曰鶴鳴,在西關中街南者曰醉仙,在西關南街者曰輕烟,曰淡粉,在西關北街者曰栁翠,曰梅妍。在石城門外者曰石城,曰謳歌,在清凉門外者曰清江、曰鼓腹,俱洪武中建,以為行人憩息遊觀之所,並以處官妓焉,今盡毁。
96
延祚閣,在上元縣冶城後岡上。宋太始中,建延祚寺,因以名閣。
97
三閣在上元縣臺城,陳至德二年建,曰臨春,曰結綺,曰望仙。在華林園光昭殿前,高數十丈,並數十間,窻牖、户壁欄楹之類,皆以沉檀為之。又飾以金玉,間以珠翠,外施珍簾,內設寶帳閣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竒樹,雜以花藥。
98
涵虚閣在上元縣,南唐建於後湖,即凴虚閣,金陵四十景曰:「凴虚,聽雨」。
99
青溪閣,在上元縣東北。青溪上。本梁江總故宅,宋為段約之宅,有亭曰割青。
100
瓦官閣在江寜縣城西南隅瓦官寺,輿地紀勝謂梁所建邵思雁門。野說云:晉哀帝時,造一說,晉時陸地生蓮,因掘得瓦棺,蓮從僧舌底出始建寺,遂名閣,高二百四十尺。《運厯圖》云:瓦官寺閣西南久傾,因風自正。唐狄仁傑宴此,有「雲散便凝千里望,日斜常占半城陰」之句,坐客盡驚。呉順義中,改為呉興閣。南唐昇元初,改為昇元閣。
101
征虜亭在上元縣。《丹陽記》云:太元中,謝安為征虜將軍,立此亭,故名。胡氏《通鑑注》:在方山南,自元武湖頭大路東出征虜亭。《建康志》謂在石頭塢東誤。甘露亭在上元縣城北五里鍾山鄉。陳太建七年閏九月,甘露降於樂遊苑,詔於苑內覆舟山立亭。《輿地志》云:宋元嘉中,移晉北郊壇出外,以其地為北苑,更造樓觀於覆舟山上。陳天嘉中,更加修葺,立甘露亭。
102
白下亭在上元縣驛亭也。唐李白詩:「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宋王安石詩「門前秋水可揚舲,有意西尋白下亭」,是亭在府西也。安石詩又有「東門白下亭,摧甓蔓寒葩」之句,似又在府東意驛亭餞送,東西各有亭耳。
103
翠微亭在上元縣清凉山巔,南唐時建。宋乾道間毁,紹熙中復建。淳祐己酉,陳綺新而大之,遺址如砥。
104
不受。暑亭,在上元縣清凉寺後。南唐避暑宮內有是亭,宋馬光祖重建。
105
紅羅亭在上元縣。《古今詩話》云:「南唐後主建四面栽紅梅,作豔曲歌之」,《景定志》作「羅江亭」。
106
望湖亭在上元縣雞籠山上,南唐時建遺址,存金山亭,在上元縣宋行宮內。蘇頌重建王安石《懐府園詩》,有「常憶小金山下路,綠荷深處見游鯈」之句。
107
忠孝亭在上元縣冶城卞壼墓側,南唐即其墓,作忠貞亭。宋慶厯三年,葉清臣以其父忠子孝,改為忠孝亭。
108
半山亭在上元縣城北王安石故園。元豐七年,安石請捨為寺,賜額報恩禪寺。明焦竑亦有園在山側,仍其名曰「半山。
109
此君亭在上元縣華藏寺,王安石與弟詠竹於此。新亭在江寜縣城南十五里。《丹陽記》云:呉所立,晉隆安中,司馬恢之徙創今地。《王導傳》云:過江諸人每至暇日,輒相邀出新亭飲宴。宋孝武帝討劭,栁元景將前軍,潛至新亭,依山築壘,帝於新亭即帝位,改曰中興亭。
110
勞勞亭在江寜縣西南。按《寰宇記》,勞勞山上有亭七間,名曰新亭,呉所築中名臨滄觀,亦謂之勞城。《輿地紀勝》云:新亭在江寜十里,俯近江渚,今名勞勞亭。《輿地志》云:新亭壟上有望遠樓,宋時改曰臨滄觀,即勞勞亭故基,是新亭與勞勞亭一處。又按《建康志》,新亭壘在城西南十二里,壘石存其亭。乾道五年,留守史正志即故基重修。又臨滄觀在今城南顧家寨大路東㨿,此似又是兩處。
111
東冶亭在江寜縣。晉太元中,置亭於汝南灣東南,西臨淮水,為士大夫餞送之所。《南史》云:王裕之辭尚書令東歸,車駕幸東冶,餞送即此。宋乾道中,史正志重建。景定中,馬光祖又新之,益以知稼、瑞麥二亭。
112
白鷺亭在江寜縣城西。《輿地紀勝》云:賞心亭西有白鷺亭,下瞰白鷺洲。宋景定元年,馬光祖重建,蘇軾《贈王益柔詩》有「紅鸞驂乘青鸞馭」,却訝此洲名「白鷺」之句,題名於此亭柱石。
113
賞心亭在江寜縣西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覽之勝,宋丁謂建《方輿勝覽》云:「謂始典金陵」,陛辭,眞宗出八幅,袁安卧雪圖》付謂曰:「卿到金陵,可選一絶景處」。張此圖謂遂張於賞心亭,景定元年,亭毁,馬光祖復建。又有臨淮亭,亦丁謂建,後名朝宗觀。
114
覽輝亭在江寜縣鳯凰臺側保寜寺,後有宋熙寜三年殘碑,蘇轍有《和孔武仲覽輝亭詩。
115
三山亭在江寜縣石城西,對三山練光亭,在江寜縣保寜寺,黄庭堅嘗題云「練光亭」,極是登臨勝處。
116
折栁亭在江寜縣賞心亭下,張詠建為祖餞之所,風亭在江寜縣折栁亭東,葉清臣建。咸淳乙丑,馬光祖復創臺,繚以花竹逰者艤舟,以為覽勝處,相近,有佳麗亭馬亮建。
117
清水亭在江寜縣城南三十里,二水亭在江寜縣下水門城上,與賞心亭相對。乾道五年,留守史正志因修築城壁重建。
118
木龍亭在江寜縣西南七十里,舊傳有香木浮水而上,土人迎之以為亭,又號木牛亭。
119
木末亭在江寜縣聚寶門外雨花臺北,梅岡之東,高出林表,旁有方孝孺祠,祠南為先生墓。北有景清祠。
120
二李亭在溧水縣惠政橋北,宋廬山李常父為尉時,與兄野夫讀書之所,後名雙玉,今名憶李亭。又有懐白亭,在縣城隍廟後。
121
寒光亭在溧水縣,下瞰梁湖。項王亭在江浦縣、烏江鎭、唐李德裕項王亭賦并序丙辰歲,孟夏予息,駕烏江,晨登荒亭,曠然遠覽,因觀太尉、清河公刻石,美項氏之材,歎其屈於天命,且曰:漢祖困阨之時生,計非蕭張所出,予以為不然矣。自古聰明神武之主,未嘗不應天順人以承大業,項氏縱火,咸陽失秦中之固,遷主炎裔,傷義士之心,違天違人,霸業隳矣,漢皆反是,故能成功,㨿秦遺業,東制區夏,數敗於外,常有關中為舊主,縞素以義動天下,雖項氏猶存,而王業基矣。若乃蠖屈鴻門,龍潛天漢,始降志於一人,終伸威於四海,則蕭張之計亦不逺乎?予嘗論之,漢祖猶龍項氏如虎龍,雖困而能變不測,虎雖雄而其力易摧,一神一騺,宜乎夐絶,然艤舟不渡,留騅報德,亦可謂知命矣!自湯武以干戈創業,後之英雄莫高,項氏感其伏劍此地,因作賦以弔之曰:登彼高原,徘徊始曙,尚識艤舟之岸,焉知繫馬之樹,望牛渚以悵然,臨烏江而不渡,想山川之未改,歎斯人之何遽,思項氏之入關,按秦圖之割㨿,恃八千之剽疾,棄百二之險固,咸陽不留,王業已去,將衣錦於舊國,遂揚旌而東顧,雖未至於陰陵,誰不知其失路?恥沐猴之醜詆,乃烹韓而洩怒。謂天命之可欺,何伯王之不悟?嗟乎!楚聲既合,漢圍已布,歌既闋而甚悲,酒盈樽而不御,當其盛也,天下侯伯,自我而宰制,及其衰也,帳中美人寄命而無處,季數遁而不亡,羽一敗而終仆,豈非獨任於威,力不由於智慮!追昔四隤之下,風烟將暮,大呼雷奮,重瞳電注,叱漢千騎,如獵狐兔,謝亭長而依然,愧父兄兮不渡,既伏劍而已矣,彼羣帥之猶懼,雖霸業之未成,亦終古而獨步,周視陳跡,緬然如素,聽喬木之悲風,感高秋之零露,因獻弔於兹亭,庶神明之可遇。
122
六峰亭在六合縣南,遠對定山六峰郭。文舉書臺在上元縣。《宋志》云「天慶太乙殿,即文舉讀書處金陵故事,謂文舉為王導所重,築臺於冶城以處之。
123
望耕臺,在上元縣白上村,宋文帝嘗登此臺,以觀公卿親推之禮。
124
日觀臺在上元縣臺城內,《祥符圖經》云宋司天臺也。
125
通天臺,在上元縣臺城內,宋大明七年建。昭明書臺在上元縣有二,一在鍾山定林寺。後北高峰上,亦名太子岩,一在湖孰鎭。
126
獨足臺在上元縣舊宮城內,陳後主時,有一鳥獨足上臺,以喙畫地,書云:「獨足上高臺,茂草化為灰。欲知我家處,朱門傍水開」。後遷洛陽,果賜第水傍。南唐月臺在上元縣子城東北,南唐李氏因城作臺,望月,人呼為月臺。
127
觀象臺在上元縣雞鳴上之巔。元至正元年,建明,改為欽天臺。山側有北極閣。康熈二十三年,聖祖仁皇帝南巡。
128
御書「曠觀」二字,建亭勒石,康熈三十八年賜御書,欣然有得四字額。
129
御書陰長生詩,臨宋臣米芾帖刻石維余好道辟世,自匿二十餘年,名山之側,寒不遑衣,饑不暇食,思不敢歸,勞不歇息,奉事聖師,承悦顔色,面垢足胝,乃敢哀識,邂傳要訣,恩深不測,妻子延年,咸享無極,黄白既成,貨財千億,役使鬼神,玉女侍側,余得度世神丹之力。
130
周處臺在江寜縣城東南隅蟒蛇倉,後亦名子隱臺。晉書云:處仕晉為東觀左丞,曾讀書於此宋梅摰周孝侯臺記。府志:東南有故臺。基曰:周處圖志,亡之都人稱之。登而四望,江山表裏,與陳迹㮣見豁如也。按西晉史:處字子隱,義興陽羡人,弱冠好馳騁,不修細行,州里患之,自知為衆所惡,慨然有改勵之志。里人以三害切諷,于是射虎斬蛟,往見陸雲,具以誠告。雲曰:古人學道貴朝,聞夕死君,前途尚可,苐患志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遂退而向學有文,言必信行,必謹如是。朞年州府交辟,仕呉為東觀左丞。呉平入洛,累遷郡太守,率有善狀,會擢御史中丞,凡所糾刻,不避權貴,卒樹功名,沒世遠耀。噫天地,至大根,一氣陶萬化,未始無過,隂陽寒暑,小有繆盭,則從而改之,卒歸大順,而况於人乎?古聖賢本天地之性,以修其性,亦未嘗諱,過後之人,不獨諱之而已,抑又從而文之,自底悔吝,良可嗟惜。維子隱少而不逞,長乃自悟,一旦翻然,去惡即善,遂為名世,忠賢可不重乎?則中人所禀,因物染遷,為時詿誤,德有小眚,言有小疵,未甚於子隱之害於鄉,而又何憚乎改為哉?予因表是臺新是堂,非止卜高明之居,夸游覽之勝,而與民同樂,亦將有激時世云。鳯凰臺在江寜縣保寜寺後,南宋元嘉十六年,秣陵王覬見三異鳥,文彩五色,衆鳥附翼羣集,時謂之鳯,乃置鳯凰里,起臺於山,因名。按宮苑記又有鳯凰樓。金陵志云:臺與樓,皆彭城王義康所建,宋淳熙中,留守范成大重建,更榜曰鳯凰臺。
131
雨花臺在江寜縣城南三里聚寶山上,俯矚城闕萬家,烟火與遠近雲峰相亂,遥望大江如帶,《方輿勝覽》云:梁武帝時,雲光法師講經於此天雨花,故名山麓為梅岡。
132
聖祖御製《雨花臺詩》恭紀首卷義臺在句容縣西南隅,唐孝子、張常洧旌表之所董水,讀書臺在溧水縣治西。
133
蔡邕《讀書臺在溧水縣,太虚觀東北。呉顧雍傳》云:邕以內寵惡之,乃潛走呉㑹,積十二年,抱朴子云邕到江東得論衡》,後與諸儒論頓異,察之,見枕中秘,知其果異書也。
134
煉丹臺在高淳縣東二十里談溪渡口,舊傳許旌陽煉丹處。又有茅城,在縣南二十里,相傳三茅煉丹處。
135
中堂在上元縣古都城宣陽門外,或謂之南皇堂。六朝時,建康有警,多以親貴出頓中堂。《晉紀》云:孝武以太學在秦淮南,去臺城懸遠,權以中堂為太學。《釋奠《金陵志》云:呉建中堂,每歲暮習元㑹儀於此。
136
儀賢堂在上元縣宣陽門內。呉建本名延賢堂,宋元嘉三年,帝臨聽訟,自是每歲三訊,皆於此堂,因名聽訟堂。梁天監七年,改名儀賢䇿孝廉秀士於此。
137
樂賢堂在上元縣臺城內。晉肅宗為太子時,建宣猷堂,在上元縣。晉置,後在梁東宮。《梁紀》云:「修飾國學,增廣生員,立五館,置五經博士。皇太子、宣城王亦於是堂講釋」。《老蕭子顯傳》云:「謝嘏出守建安,於宣猷堂宴餞賦詩,用十五劇部」。《陳姚察傳》云:「察年十三,即引於宣猷堂,聽講論難,為儒者所稱。武帳堂在上元縣幕府山武帳岡上,宋文帝建,元嘉二十一年,宴於此堂,將行,勅諸子且勿食,至會所賜饌,日旰食不至,皆有飢色。上曰:「汝曹少長豐逸,不見百姓艱難,今使汝曹識有飢苦,知以節儉期物」。
138
澄心堂在上元縣南,唐宮左,後主建為藏書撰述之所也。後主有巧思,製澄心堂紙,時甚珍之。有美堂在上元縣宋行宮內,舊為府治。周顒草堂在上元縣鍾山北,顒隱居之所。後出為海鹽令,捨宅為草堂寺。孔德璋作《北山移文》,鄭俠讀書堂在上元縣清凉寺,俠隨父宦江寜讀書於此,惟冬至元日歸省。有「漏隨書卷,盡春逐酒瓶開」之句,王安石深賞之。
139
戯綵堂,在上元縣轉運司堂,後宋嘉定八年,眞德秀葺而名之。馬光祖、王埜皆公門下士。寳祐中,同持節於此新其堂,刻石識之。
140
清如堂在上元縣青溪淥波橋北,馬光祖建取御翰中一清如水」之語,名之梁椅為記。
141
大本堂在上元縣,明洪武初為太子、諸王授經之所,延四方耆儒於其中,公侯子弟皆就學焉。易幷堂在句容縣治中堂,後宋淳祐間,令張榘改建氷玉軒,趙時侃為令,嘗請於朝,均民賦税,榘其壻也,因記曰:晉人語云:「婦翁氷清,女壻玉潤」,非敢自謂玉潤繼氷清也,將以遠挹前言近瞻往行云爾。
142
讀書堂在六合縣横山前,世傳昭明曾讀書於此。是儀宅在上元縣臺城西。《呉志》云:儀為人儉約不治,産宅甚卑陋,隣家起大屋,大帝望見,問左右以儀家對,大帝曰:「儀儉必非」。及問:果他宅,其見信如此。
143
諸葛恪宅,在上元縣,古元風觀前,南接青溪,其東即江令宅。
144
駱統宅,在上元縣東二十五里崇禮鄉土山下,相傳為駱監軍宅。
145
陶璜宅在上元縣石頭塢,其地名陶家渚。王導宅在上元縣烏衣巷,南臨驃騎航,晉江左初立,瑯邪諸王皆居烏衣巷。導使郭璞筮之,云:「吉無不利」,子孫繁衍。
146
郄鑒宅在上元縣青溪上。謝元宅在上元縣土山,地名康樂坊,旁有謝元走馬路。
147
杜姥宅,在上元縣臺城南掖門外。晉成帝杜后母裴氏立第於此,世謂杜姥宅。
148
宋明帝舊宅在上元縣青溪中。橋北,後改為湘宮寺。
149
建平王劉宏宅在上元縣雞籠山。宏篤好文籍,文帝寵愛殊,常為立第,盡山水之美。
150
檀道濟宅,在上元縣青溪。
151
謝靈運宅在上元縣康樂坊故居,靈運有《還故園》詩。
152
劉勔宅在上元縣鍾山,蔣廟東北,名東山園。《南史》云:「勔經始鍾嶺之南,以為栖息,聚石蓄水,彷彿丘中,朝士雅素者多往遊之。
153
齊竟陵王蕭子良宅,在上元縣鍾山西,子良有《行宅詩》。
154
劉瓛宅在上元縣青龍山之前。《南史》云:「瓛宅近檀橋,瓦屋數間,上皆穿漏,學徒敬慕,不敢指斥,呼為青溪。竟陵王子良表武帝為立館,以檀橋地給之。明僧紹宅在上元縣攝山。齊永明七年,僧紹捨宅為寺,即今棲霞寺。
155
梁武帝舊宅在上元縣城東十五里長樂鄉。《南史》云:帝以宋大明元年生於秣陵同夏里三橋宅,後捨故宅為光宅寺。
156
沈約宅在上元縣鍾山之麓,名東田。《南史》云:「約遷尚書令,名譽雖隆重,而居處儉素,立宅東田,嘗為《郊居賦》。
157
伏挺宅在上元縣城東北,《南史》云:「居宅在潮溝,於宅講《論語》,聽者傾朝」。
158
韋載宅在上元縣治北山下。《南史》云:「載於江乘縣之北築室,屏絶人事,不出籬門者十載。
159
江總宅,在上元縣青溪側,相傳鷲峰寺,即其故址。《金陵故事》云:南朝鼎族多夾青溪江,令宅尤占勝地。宋時為段約宅。
160
孫瑒宅在上元縣青溪,其西即江總宅。《南史》云:瑒家穿築,極林泉之美,賔客填門軒,葢不絶。後主頻幸其宅。
161
王昌齡宅在上元縣青溪。冷朝陽宅在上元縣白下門外。韓翃有《送朝陽還宅》詩。
162
顧况宅在上元縣,皇甫湜、顧况集序云:「况以文入仕,佐著作為衆所排,起屋茅山,飄然若將續古之仙,以壽終」。慶元志云:「顧著作山房,在菖蒲潭」。宋齊丘宅在上元縣,古國子監巷。
163
南唐李建勲宅,在上元縣青溪上,建勲有《草堂閒興》詩。
164
徐鉉宅在上元縣。《輿地紀勝》云:在棲霞寺西,園池甚盛。中有來賢亭,今陶莊即其地。宋裴迪有結亭意在留賢者誰慕,清風」為「駐留」之句。
165
楊德逢宅在上元縣城東北隅,徳逢號湖隱先生,蔡寛夫宅在上元縣青溪,宋貢院基是其地。《南窻記談》云:寛夫治地,青溪南疏,地深數尺,見釡鑊交錯,仆壓,知為前代人居也。
166
范蠡宅在江寜縣,治長干里。《丹陽記》云:蠡居長干古越城中。
167
張昭宅在江寧縣治丹陽記云云。大長干道西有張子布宅,對瓦官寺門。今來賔橋西南小橋即張侯橋也。張悌宅在城南板橋。
168
陸機宅在江寜縣秦淮之側,《金陵故事》云:二陸讀書堂,帶秦淮,屏鍾山,最為幽邃,後機入洛,作懐舊居賦,即此。
169
紀瞻宅在江寜縣烏衣巷。《晉書》云:「瞻厚自奉養,館宇崇麗,園池竹石,為一時之盛。元帝嘗幸其宅,既進驃騎將軍,即其宅為驃騎府,遂名其府側浮橋曰驃騎航。
170
謝尚宅在江寜縣竹格渡北,永和四年,尚捨宅造莊嚴寺,宋改名謝鎭西寺。《金陵志》云:今斗門橋北東岸是其地。
171
謝安宅在江寜縣烏衣巷口,秦淮之南圖經云:安居驃騎航之側,桓元欲以安宅為營,謝混曰:「召伯之仁猶惠及甘棠、文靖之徳,更不保五畝宅耶?」元慙而止。
172
謝萬宅在江寜縣長樂橋丹陽郡城旁,今桐樹灣東。
173
呉隱之宅,在江寜縣城東南五里,今雙橋門內隱之為廣州刺史,還數畝小宅,籬垣仄陋,內外茅堂六間,妻子不免寒露。
174
顧愷之宅在江寜縣瓦官寺東北,愷之建層樓作畫,風雨寒暑,不下筆,必天氣明朗,乃登樓,染毫即去梯,妻子罕見。
175
何尚之宅在江寜縣南澗寺側,城南落馬澗是也。謝幾卿宅在江寜縣東南十八里,古白楊巷之石井,幾卿免官家居,朝中交游者載酒從之,客常滿座。
176
沈慶之宅,在江寜縣城東南十里,今上方橋左右,南史云慶之居清明門外,有宅四所,室宇甚麗。又有園舍在婁湖,慶之一夜㩦子孫徙居之,以宅還官,悉移親戚中表於婁湖,列門同閈焉。
177
蕭坦之宅在江寜縣城東傍,秦淮舊東府城之東。王僧䖍宅在江寜縣禁中,里馬糞巷,與烏衣子弟分枝居焉。
178
謝朏宅在江寜縣,朏有脚疾角,巾乘小車,就席華林園,明旦,乘輿出幸朏宅,宴語盡歡,請自還迎母,許之,臨發,輿駕臨幸,賦詩餞别,及到都勅材官,起府於舊宅。
179
范雲宅在江寜縣城東南,臨秦淮梁,何遜有經《范將軍三橋故宅詩》。
180
到溉宅在江寜縣東,臨秦淮伏曼容宅在江寜縣西南瓦官寺東,設高座於㕔,事有賔客,輒升座為講說,生徒常數十百人。張洎宅在江寜縣秦淮北岸,為南唐叅政時賜第,韓熈載宅在江寜縣城南,南唐故事云:居朱雀門外戚家山。
181
孫晟宅在江寜縣鳯臺山西岡壠之間,韓熙載見門巷卑陋曰:「湫隘若此,豈稱為相第耶?」明年,果拜相。
182
李琮宅在江寜縣江寜鎭橋西,琮嘗手植槐數株,至元末猶存。
183
陳遇宅在江寜縣,遇字中行,世居江寜,明洪武初,以薦召見,詢以國計,稱㫖命之官,不就。帝稱中行先生,嘗以廐馬賜歸,第三,幸其宅。
184
張益宅在江寜縣聚寶門內,正統初,賜第,倪謙宅在江寜縣鐵作坊所居,列肆皆鐵工,見公起,輒止之曰:「吾與汝同為鄉里,毋因吾妨汝」。工至再四,咸稱公為長者。
185
許長史宅在句容縣雷平山西北,南有井,後為觀。周瑜宅在高淳縣西二十里,周氏世居於此。以磚為垣,周一里,遺址猶存。
186
魏良臣宅在高淳縣東十里南塘鋪,今有南塘井,其旁即宅址。
187
招隱館,在上元縣草堂寺側。宋為雷次宗築商飈館,在上元縣蔣祠西南,去城十五里,一名九日臺。齊武帝永明五年九日,出商飈館,登高以宴羣臣。
188
士林館在上元縣臺城西,梁武帝建。《梁書張綰傳》云:「城西開士林館聚學者,綰與右衛朱异、太府卿賀琛遞述《制㫖、《禮記中庸》義」。
189
别館在上元縣陳時,六門之外,有别館諸王冠婚之所。
190
横江館在江寜縣賞心亭側馬,光祖創以待四方賔客,非李白詩中之横江館也。
191
青溪小姑沉水處舊有祠在金陵牐,相傳漢秣陵尉蔣子文遇難,小姑挾二女投青溪死。明萬厯間,改為節烈祠。小姑,蔣侯第三妹也。
192
昭文齋在上元縣鍾山王安石讀書定林菴,米芾榜其齋曰「昭文」。
193
高齋在上元縣,宋行宮內,葉清臣建。紬書齋在上元縣東北鍾山樓下,馬光祖命周應合修志處,有學齋在其中。
194
籜龍軒在上元縣城西北鐵塔寺,王安石讀書處,南軒在江寜縣保寜寺。宋張浚開府時,其子讀書於保寜寺方丈小室,號「南軒眞。德秀建南軒先生,祠於天禧寺方丈後。
195
桂林苑,在上元縣北,落星山之陽。《呉都賦》云:「數軍實於桂林之苑」。
196
别苑:在上元縣冶城,一名西園,晉王導移冶出石頭,以其地為西園。成帝幸司徒府西園,即此。太元中立寺,以冶城為名。元興三年,桓元以寺為别苑。樂遊苑,在上元縣城東北八里,晉之芍藥園也。義熙中,劉裕築壘即此處,宋元嘉中,為樂遊苑。寰宇記云:在覆舟山南。
197
上林苑,在上元縣雞籠山東歸善寺,後宋大明三年築。初名西苑,梁改為上林。其地有古池,俗呼為馬塘,亦曰飲馬池。其西有望宮臺。
198
青林苑在上元縣籬門亭,路枕後湖。芳林苑在上元縣,古湘宮寺前。《寰宇記》云:「亦名桃花苑。齊高帝改青溪宮為之,永明五年,禊飲於此。王融曲水詩序云:「載懐平浦,乃睠芳林」,謂此方山。苑在上元縣方山側,湖熟西北,方山頂四方上有池水,齊武帝於此築苑焉。
199
芳樂苑,在上元縣建康子城北,南齊築博望苑,在上元縣城東,齊文惠太子所立。沈約《郊居賦》云:「昔儲王之舊苑,實博望之餘基」。
200
北苑,在上元縣城北,南唐築、徐鉉、徐鍇、湯悦皆有《北苑侍宴詩序》曰:「望蔣嶠之𡼲崟,祝為聖壽。泛湖溝之清淺,流作恩波」。
201
南苑在江寜縣瓦官寺東北。宋明帝時,張永請南苑,即此。梁改名建興。
202
婁湖苑,在江寜縣新亭鄉光宅寺。齊武帝永明元年,望氣者言婁湖有王氣,帝乃築青溪舊宮,作婁湖苑以厭之。
203
靈丘苑,在江寜縣新林界,齊武帝立,梁天監中,以其地為法王寺。
204
江潭苑,在江寜縣城西南新林,梁大同九年立,亦名王游苑。
205
謝公墅在上元縣土山,唐温庭筠有《謝公墅歌》。王騫墅在上元縣。鍾山《南史》云:騫有墅八十餘頃,與諸宅及故舊共佃之,嘗謂人曰:「我不如鄭公業有田四百頃而食,不周,以此為愧」。
206
華林園在上元縣臺城內,本呉舊宮,苑中有天淵池。《世說》云:「晉簡文帝在華林園,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翛然林水便有濠、濮間趣覺鳥獸禽魚,自來相親。
207
東籬門園在上元縣東府籬門內,即烏榜村南,史云何㸃居東籬門園,豫章王嶷命駕造園,㸃從後門避去,竟陵王子良聞之曰:「豫章王尚望塵不及,吾當望岫息心」。園有卞忠貞冢,㸃植花冢側,每飲,必舉酒酹之。
208
沈約郊園,在上元縣鍾山下,約有憇郊園,并與謝朓《唱和諸詩。
209
古東園在上元縣東,冶亭側面東有堂,一曰鍾山,以盡得鍾山之勝。有亭二:南曰見墩,見謝安舊墩也。北曰草移,取孔德璋北山移文也。宋乾道五年,與東亭並創。
210
養種園在上元縣城東,宋南渡為行宮,養種花木,於內中有媐春堂、玉雪堂、清華堂。又有亭二:曰懐洛,曰芳潤。
211
烏衣園在江寜縣城南,烏衣巷之東,王謝故居也,舊有堂額曰「來燕」,馬光祖拓而新之,一時稱盛。繡春園在江寜縣舊社壇東,宋端平三年,高定子復築,有記。
212
瞻園在江寜縣大功坊,明魏國公徐達賜第,內西偏竹石卉木,為金陵園亭之冠,賜第之南曰南園。又有萬竹園,在城西南隅,與瓦官寺。近東園在武定橋東,城下,與迴光寺近明。武宗於此設釣移。日西園在城內西南,近驍騎倉,有古松,高可三丈。相傳宋仁宗為昇王時,手植以賜陶道士者,下覆二石,一曰紫烟,一曰雞冠。宋梅摯有詩,馬光祖有銘,明朱之蕃,題曰六朝松石,未知何據。
213
莫愁湖園在三山門外里許,園中有樓,徐達别業也。
214
同春園在江寜縣城西南隅。明王世貞《金陵諸園記》稱此園與徐達園並勝。
215
息園在江寜縣淮青橋東北,明尚書顧璘造,有樓曰「見遠」。
216
逸園在江寜縣馴象門街南,明太保王以旂别圃也,敝廬三楹,乃未遇時所搆,及貴,不加修飾,繞以竹樹而已。
217
市隱園在江寜縣武定橋東,明姚鴻臚元白所剏快園,在江寜縣武定橋東,明徐霖所築。中有《晩静閣長洲文。徵明書臺》曰:「振衣刻名人,題詠於上」。又有麗藻堂喬宇題。
218
栝園在江寜縣大功坊東巷內,舊為徐魏公達别業,後歸周亮工。堂前老栝兩株,趙宧光題額左峙一巨峰」,沈周、呉寛、錢福,皆有鐫題。
219
元圃,在上元縣臺城北。齊文惠太子築《輿地志》云:「圃內有明月觀,宛轉廊,徘徊橋」。《梁書》云:「昭明太子立館於圃,以延朝士。畨禺侯軌盛稱宜奏女樂,太子不答。惟詠左思招隱詩,「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軌大慙。
220
青溪園亭在上元縣,舊志:溪西自百花洲入臨水小亭曰放船,入門有四望亭,榜曰天開圖畫,環以四亭,曰玲瓏池,曰玻瓈頃,曰金碧堆,曰錦繡段。其東有橋曰鏡中橋,東為青溪莊,南有萬栁堤,榜曰溪光山色,北有亭臨水曰撑綠,其徑前曰添竹,後曰香遠尚友堂,西扁曰香世界。先賢祠之東,有亭曰花神,仙清如堂,南綠波橋,西有亭,曰衆芳、曰愛青,其東又曰割青青溪。閣之南清風關之北,有橋曰望花,隨栁其中,有亭曰心樂,其前曰一川風月,自清風關東折而北,亭出溪東,二曰看竹,曰蒼雪,其後則為静菴菴,後有石亭,曰最高山,後跨梁陟,徑為堂二,前曰閒暇,後曰近民諸亭,惟割青為舊,餘皆馬光祖所建,宋名青溪園,為小西湖,今廢。古御街在江寜縣,呉時自宮門南出朱雀門七八里,府寺相屬。晉成帝因呉苑城築新宮,正中曰宣陽門,南對朱雀門,相去五里,夾道開御溝,植槐栁,梁武帝克齊,焚其奢淫異服六十二種於御街,人亦號為焚衣街。
221
烏衣巷在江寜縣,秦淮南近朱雀橋,晉南渡,王導謝安居此巷,時謂其子弟為烏衣諸郎。《丹陽記》云:呉時烏衣營處所。
222
馬糞巷,在江寜縣禁中里。《南史》云:僧䖍以來,門風多寛恕,兄弟子姪皆篤實謙和,時人號馬糞諸王」為「長者。
223
紙務在六合縣南。唐主好蜀紙,得蜀工使行境內,惟六合之水與蜀同,遂於揚州置務。今浮橋南一帶,尚呼為「紙房」。
224
朱雀航在江寜縣,晉置,即呉之南津橋也。橋在宮城朱雀門南,亦謂之南航,又曰大航,以秦、淮諸航,此為之最也。輿地志云:自石頭東至運瀆,總二十四航,而朱雀與竹格、驃騎、丹陽謂之四航,寜康元年,詔除丹陽竹格等四航税是也。今聚寶門內鎭淮橋,即朱雀遺址。
225
竹格渚航在江寜縣朱雀航西,驃騎航在江寜縣故東府城南,秦淮河上,相傳會稽王道子所立,亦曰東府城橋。一云梁臨川王宏為驃騎大將軍,居東府橋,因以名。或曰以紀瞻居此為驃騎將軍而名,又曰小航,對大航而言也。丹陽後航在江寜縣丹陽郡城後。
226
五馬渡在上元縣幕府山前,晉元帝與諸王渡江處,當時有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之謡,後人因建化龍亭於其地,亦名五馬亭。
227
麾扇渡在江寜縣朱雀航之左,晉永興中,陳敏㨿建業軍,臨大航岸,顧榮以白羽揮之,其軍自潰,因以名渡。
228
桃葉渡在江寜縣,秦、淮、青溪合流處。王獻之愛妾名桃葉,渡名因此,今為利涉橋。
229
子游里《金陵故事》云:「在上元縣東二十二里元金陵」。《新志》云:按《家語》言偃,呉人」。金陵亦呉也。《九域志》謂言偃里在上元縣。
230
長千里在江寜縣。輿地紀勝云:建康南五里有山岡,其間平地,民庶襍居,有大長干、小長干、東長干,並是地名。小長干在瓦官寺南,西出大江。又天禧寺在城南門外,始名長干寺,宋改名,乃大長干也。今報恩寺前大道。呉都賦:長干延屬。注云:江東謂山間為干,建業之南,其地平衍,故號為長干。烏榜村在上元縣天慶觀。西慶元志云:初立西州,城未有籬門,樹烏榜而已,故以名村。
231
射雉塲,在上元縣東二十里。《六朝事迹》云:齊置五百所,皆以七寶裝翳。
232
燕雀湖在上元縣。《圖經》云:「城東二里昭明墓,側湖周二里,流入青溪。宋、元時為白蕩湖,一名前湖,尋堙。相傳明代宮殿正値其處,或云故元武門外有水一泓其遺迹也。
233
覆杯池在上元縣東北古臺城中。晉元帝以酒廢政,王導諫之,帝因覆杯池中以為戒。
234
善泉池在上元縣東北臺城東,一名九曲池,梁昭明太子所鑿。
235
芙蓉池在上元縣西,唐李德裕有《遊金陵芙蓉池記》。
236
長命洲在上元縣石頭城前,梁武帝日市鵝鴨雞豚之屬,放生於此,置户十家,以穀粟餧養,以洲為長,命洲。
237
新洲在江寜縣金陵鄉,去城四十里。《南史云:宋武帝微時,伐荻新洲,今薛家洲是其地。
238
舟子洲,在江寜縣,近鎭淮橋。梁天監十二年,以朱雀門東北淮水紆曲,數有水患,又舟行旋衝太廟灣,乃鑿通之,中央為此洲,諸郡秀士上計者憩止於此。《金陵記》云:洲在城南隅,周回七里,當朱雀航、長樂渡之間,今廢。
239
夢筆驛在上元縣東。冶亭,即江淹夢還郭璞筆處。臨江驛在江寜縣北,臨大江,舊縣名,因以名驛。鷄鳴埭在上元縣。《六朝事迹》云:齊武帝早遊鍾山射雉,至此,鷄始鳴,是在青溪西南。又按《齊書裴后傳》,載帝幸琅邪城事,其埭又當近北,今清化市是其處二埭,皆當時所歴。
240
方山埭,在江寜縣東南四十五里。呉赤烏八年,使陳勲于方山立埭,號方山埭。《梁書沈瑀傳》云:方山埭高峻,冬月,公私行侣以為艱難,帝使瑀行治之,乃開四洪,斷行客,就作三日立辦。
241
南埭在江寜縣東水門。王安石《贈段約詩》:「聞君更欲通南埭,割取鍾山一半青。正對舊青溪閣賀若弼壘,在上元縣北二十里。隋平陳,賀若弼過江,於蔣山龍尾築壘。
242
韓擒虎壘在上元縣石頭城西。有平陳碑,薛道衡作。
243
大業壘在句容縣北,晉郄鍳屯京口所築,與曲阿庱亭號為「三壘。胡氏曰:大業,里名,在丹陽縣北。仁威壘在句容縣白羊門內。《南史》云:「梁承聖初,周𢎞讓為仁威將軍,城句容以居,曰仁威壘」。
244
謝公墩在上元縣冶城北二里,其形起伏,曲折實城西北,勝地相傳謝安所嘗登也。《吹劒錄》云:荆公宅乃謝安所居地,有《謝公墩公賦詩》曰:「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宅公墩在眼中,公去我來墩屬我,不應墩姓尚隨公」。
245
邀笛步,在上元縣青溪橋右,王徽之邀桓伊吹笛處。
246
青溪栅,在上元縣城東。
247
秦淮栅在江寜縣,即栅塘,呉時夾淮置栅,梁天監中,作兩重栅,皆施行馬,至南唐時,置栅如舊。朱年,隴在江寜縣南六十七里,年生齊末,遭亂母亡,廬墓終日負薪,有白兔紫芝生隴上,至今名其居為孝感里。
248
藏冰井,在上元縣覆舟山。《宮苑記》云:「宋孝武大明中鑿,上有凌室六朝,每歲藏氷於此」。
249
龍天王井,在上元縣臺城前。
250
景陽井在上元縣景陽樓下,一名胭脂井應潮井,在上元縣。酉陽雜爼云:「蔣山有應潮井,在半山間,俗傳與江潮相應。嘗有破船朽板,自井中出。
251
元和井,在上元縣郡圃石闌,刻「元和五禩」四字,保寜古井在江寜縣東,驍騎右衞倉,內深數十丈,中極空闊,以四大鐡人承之,水甘美,大旱不涸。天禧寺義井在江寜縣南報恩寺側。天聖中,唐文遇令寺僧可政鑿。
252
響井在江寜縣西南,陶呉鎭以紗帛䝉其上擊之,作鼓聲,投以瓦礫,則作鐘磬聲。
253
沸井在句容縣東三十里,聞人聲則沸,否則已。《異苑》所云句容、延陵、季子廟前有井嘗沸是也。陶𢎞景井在句容縣茅山華陽宮前。
254
上方井,在溧水縣西二十里上方寺中,上刻字云唐貞元記》。
255
玉兔泉在江寜縣學宮內,宋時有人逐兔至此,掘地得泉,因名劉基有銘。
256
卓錫泉,在江浦縣東北二十里定山寺內。梁時,僧達摩宴坐石巖,思西域水以錫卓石,遂得泉昇。元碣在上元縣南,唐末築昇元閣,基得碣云:「抱雞昇寶位,走馬出金陵」。子建居南極,安仁秉夜燈,東陵驕小女,騎虎渡河,氷後皆騐。
257
漢溧陽長校官碑,在溧水縣,光和四年立,後沈於固城湖濵。宋紹興十一年,溧水尉喻仲逺始得之,置於官舍,今在孔廟大門右。
258
同泰寺石在上元縣臺城本梁同泰寺楊呉,順義中置干福院,院前有石四,各高丈餘云。此陳三品石也。宋政和中,取入汴京置延福宮,王安石為之銘。
259
到公石,在上元縣。《慶元志》云:「梁到溉家,有礓石,長丈六尺,武帝命舁入華林園置宴殿前。迎石之日,傾都縱觀,謂之「到公石」。
260
金華石在上元縣,本金華宮中,石高九寸,引手可舉。至趙、宋猶存於府治。
261
秦淮石在江寜縣,宋太祖建國四年,改元乾德。先是,浚秦淮得此石,有大宋乾德四年六字考,㨿輔公祏有此偽,號「石出適値」,是時人以為符䜟云。古桂在溧水縣城東察院內,一本九幹傳,是六朝時所植,林古度為之賦。
262
江南通志卷三十
URN: ctp:ws26496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