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 |
2  | 《古經解鈎沉》卷三十 |
3  | 長洲余蕭客撰。 |
4  | 《爾雅》下 |
5  | 釋草 |
6  | 蒚山蒜 |
7  | 帝登蒚山,遭蕕芋草毒,將死。得蒜,乃囓之,解毒,乃收植之能殺蟲魚之毒,攝諸腥羶孫炎。椵木,槿、櫬,木槿。 |
8  | 別二名可食,或呼為「日及」,亦云「王蒸其花,朝生暮落某注」。 與草同氣,故在草中。《樊注》。 |
9  | 菉王芻 |
10  | 菉一名王芻舍人注: 一物:二名李注。 菉,鹿蓐也,某注。 |
11  | 《蘩皤蒿》 |
12  | 白蒿孫《注》 |
13  | 蒿菣 |
14  | 荊、楚之間,謂蒿為菣同蔚牡菣。 |
15  | 蔚一名牡菣,舍人注。 江湖間曰:菣「某」注䑕莞。 |
16  | 詩云「下莞上簟樊注。 |
17  | 葝䑕尾。 |
18  | 葝巨盈,切孫音: 可染皂孫注大薺》 |
19  | 薺有小故言大薺。舍人注瓠棲瓣。 |
20  | 棲瓠中瓣也孫注 |
21  | 茹蘆茅蒐 |
22  | 一名蒨,可以染絳孫注。果臝之,實栝樓。 |
23  | 栝樓,子名也。李注: 齊人謂之「天𤓰」,孫注荼: |
24  | 杏花如荼可耕,白沙舍人注》萑蓷。 |
25  | 蓷,臭穢,即茺蔚也。劉歆注 臭,穢草也。《李注。 |
26  | 稷 |
27  | 粟也,舍人注,孫注秫。 |
28  | 粘,粟也。同。 |
29  | 卉草 |
30  | 凡百草、一名卉,舍人注。 |
31  | 筍竹萌 |
32  | 竹,初生曰萌生,謂之筍孫注。 初生竹,謂之笋同。 |
33  | 簜竹 |
34  | 竹節相去一丈,曰簜,李注: 竹濶節者,曰《簜孫注 |
35  | 莪蘿 |
36  | 莪一名蘿,舍人注 |
37  | 菲,芴。 |
38  | 葍,類也,《孫注》。 芴音物,孫音瓞瓝其紹瓞。 |
39  | 瓞名,瓝小𤓰也。紹繼,謂瓞子。漢中小𤓰曰瓞,舍人注瓞。小𤓰子如瓝,其本子小紹。先歲之𤓰曰瓞孫注: |
40  | 詩云「綿綿𤓰瓞同,虋赤苗芑白苗 |
41  | 是伯夷、叔齊所食首陽草也。《舍人注》。 別米,赤、白苗也同 |
42  | 秬黒黍 |
43  | 黒黍一,名秬李注。 |
44  | 臺夫須。 |
45  | 臺一名夫,須舍人注,荍蚍衃。 |
46  | 荍一名蚍衃同 小草多花少,葉葉又翹起謝氏 |
47  | 須葑、蓯。 |
48  | 須一名葑,孫注。 一名「葑、蓯同」,蘮挐竊衣。 |
49  | 似芹江、河間食之實如麥,兩兩相合。有毛,著人,衣其華著人衣,故曰竊衣同莞,苻蘺》。 |
50  | 《本草》云:「白蒲一名苻蘺,楚謂之莞,《舍人注》。荷芙蕖,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
51  | 皆分別蓮、華、實、莖、葉之名,的蓮實薏中心苦者也。李注 芙蕖,其總名也,別名芙蓉同。 菡萏,蓮花也同。 詩云:「有蒲與荷,樊注黂枲實。 |
52  | 黂麻子孫注 |
53  | 貫衆 |
54  | 一名貫渠同。 |
55  | 苹蓱。 |
56  | 苹一名蓱,舍人注 |
57  | 藚牛,脣 |
58  | 別二名李注 |
59  | 蘜 |
60  | 菊名日精布華𤣥月,仙客是尋。薄採薄捊,爾雅圗讃。 |
61  | 唐蒙女蘿女蘿兎絲 |
62  | 唐蒙名女蘿女蘿,又名兎絲,舍人注。 《別三名孫注 |
63  | 茥蒛葐。 |
64  | 青州曰茥同 |
65  | 莩麻母 |
66  | 莩苴麻盛子者同 |
67  | 瓝九葉。 |
68  | 九枚共一莖舍人注 |
69  | 藒車 |
70  | 藒去例切謝嶠音:中馗菌。 |
71  | 聞雷即生,俗呼地菌,白如脂可食,亦名地蕈北丁馗廚,江東人今呼土菌,可食者孫炎,黄華蔈白華茇。 |
72  | 別華色之名《舍人注 苕華色異名者,孫注。 |
73  | 薇垂水 |
74  | 水濵生,故曰垂水顧野王蒙玉女。 |
75  | 蒙,唐也,一名兎絲,一名玉女孫注蕨鼈: |
76  | 蕨一名鼈舍人注》 |
77  | 稂童梁 |
78  | 稂一名童梁舍人注購蔏蔞 |
79  | 購一名蔏蔞同 |
80  | 蕭荻 |
81  | 荻一名蕭李注 |
82  | 萇楚 |
83  | 一名《銚弋舍人注》 |
84  | 葭華蒹薕葭蘆菼。薍其萌虇。 |
85  | 葭一名華舍人注。 《詩》云:「彼茁者葭」。 菼,初生葸騂色,海濱曰薍樊《注》。 分別葦類之異名李注。 |
86  | 蘆薍共為一草同。 葭蘆,葦初生同。 |
87  | 。 蘆薍二草孫注 |
88  | 卷斾草㧞,心不死。 |
89  | 卷施之草,㧞心不死,屈平嘉之諷詠,以比取類,雖邇,興有逺㫖郭璞贊 |
90  | 木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 |
91  | 分別異名,以曉人李注釋木 |
92  | 槄山榎 |
93  | 山榎,一名槄李注。 《詩》云:「有條有梅條槄也。孫《注》。 |
94  | 栲山樗。 |
95  | 栲一名山樗,舍人注:梅柟 |
96  | 荊州曰梅州、曰柟孫注杻檍 |
97  | 杻一名,檍舍人注。 |
98  | 栭。 |
99  | 江淮之間,呼小栗為栭,舍人注杜甘棠 |
100  | 白者為棠,赤者為杜,為甘。棠為赤棠同椐,樻。 |
101  | 腫節可作杖,樊注。 孫注河桞 |
102  | 謂河傍赤莖小楊也。某注」,杞枸,檵: |
103  | 即今枸杞也。孫注楰䑕梓。 |
104  | 䑕梓一,名楰李注 |
105  | 楓欇欇 |
106  | 欇欇生江上有寄生枝,髙三四尺,生毛,一名楓子,天旱,以泥泥之,即雨孫炎。 廣韵一 欇木生江,上有寄枝高三四丈,孫注,櫟其實捄。 |
107  | 櫟實,名捄也。舍人注 櫟實,橡也,孫注。 |
108  | 有捄彚,自裹也。同 |
109  | 壺棗 |
110  | 棗形上小下,大似瓠,故曰壺棗同樸 |
111  | 棗也,《爾雅》注 《說文》六上 樸屬叢生,謂之《枹孫注》。 |
112  | 彚櫬來薪,采薪即薪。 |
113  | 櫬梧者,樸枹。者櫬者,其理也。樸者,相追附也。彚者,莖也,如竹箭一,讀曰「枹」也。櫬名采薪,又名即薪舍人注。 |
114  | 《詩》云:「薪是穫薪」,《荊州》曰「柞木采木,詩人不曉薪意。 |
115  | 言「薪」,謂身即薪伐之也」。《樊注》: 采薪一名彚櫬,言即薪謂二薪也。李《注》: 薪一名,彚櫬,孫注葉晝聶宵炕 |
116  | 聶合也同 炕,張也同。顧野王。大而皵楸,小而皵榎。 |
117  | 樹老而皮麤皵者為楸,小少也。樹小而皮麤皵者,為榎樊注 老乃,皮麆一皵者,為楸孫注。 |
118  | 椅梓。 |
119  | 梓一名椅舍人注。 |
120  | 桋赤栜白者,栜 |
121  | 桋,名赤栜也,同。 白色為栜,其色雖異,為名同江、河間栜,可作鞍某注瘣木、苻婁蕡藹。 |
122  | 《詩》云:「譬彼瘣木,疾用無枝。苻婁者,尫傴內病磈,磊無枝也」。樊注: 苻婁,一名瘣,木無枝木也。李注 |
123  | 苻婁屬下句舍人注。 |
124  | 桑㸤有葚梔。 |
125  | 桑樹一半有葚半無葚,名梔也。樊注榆白枌 |
126  | 榆白者,名枌孫注 |
127  | 唐棣栘 |
128  | 唐棣,一名《栘舍人注。樸𣙙心。 |
129  | 樸𣙙,一名心孫注。 樸𣙙,槲𣙙也,有心能溼江、河間,以作柱某注,立死菑斃者翳。 |
130  | 以當死害生,曰菑,斃死也」。李注棤 |
131  | 思債切謝音 |
132  | 椒榝醜莍 |
133  | 榝茱萸也椒、茱萸皆有捄捄,實也。李注桃李醜核 |
134  | 《桃》、《李》之實,類皆有核孫注。 |
135  | 桃曰:「膽之」。 |
136  | 胆汁取其美者同。棗李曰:「疐之」。 |
137  | 疐之,去柢也同 |
138  | 木族生。 |
139  | 族,叢也,同。 |
140  | 釋蟲 |
141  | 蜚蠦蜰 |
142  | 蜚蠦一名蜰,舍人注。 李注蜩 |
143  | 宮中小青蟬也,孫注。 蟲之精潔,可貴惟蟬。郭璞贊 |
144  | 蜋蜩螗蜩。 |
145  | 皆蟬也。方語不同,三輔以西為蜩,梁、宋以東謂蜩為蝘,楚地謂之蟪蛄,楚詞云「蟪蛄鳴兮,啾啾是也。舍人注。 自蜩螗以下,皆分別五方之語,而名不同也。李注 蜋五色具,孫《注》。蚻蜻蜻。 |
146  | 小蟬也。青青者,舍人注: 鳴蚻蚻者,某注: 《方言》云「有文者謂之螓孫。《注》: |
147  | 蝎蛣𧌑。 |
148  | 蝎,木蟲也同。 |
149  | 蜉蝣渠略。 |
150  | 蜉蝣,一名《渠略》。南陽以東曰蜉蝣。梁、宋之間曰《渠略舍人注》。 是糞中蟲隂雨而為之《樊注》。 糞,中蝎蟲同。 《夏小正》云:「蜉蝣渠略也,朝生而暮死」。《孫注》不過蟷蠰。 |
151  | 今之螳蜋舍人《注》 蟷蠰,螳蜋一名,不過孫注 |
152  | 蝝,蝮蜪。 |
153  | 蝮蜪,一名蝝,蝝,蝗子也。李注 蝮蒲沃切,郭音 |
154  | 蟋蟀蛬 |
155  | 蛬一名。《蟋蟀、蟋蟀,蜻𧊿也。《李注》。 「謂蛚蜻也」。劉劭注: 梁國謂之蛬孫,注蛗。螽蠜草䘇負蠜蜤,螽蜙蝑蟿,螽螇蚸,土、螽、蠰、谿,皆分別。蝗子,異方之語也。李注。 蜙蝑,今所謂舂黍也。《舍人注蛾羅: |
156  | 羅即是雄蛾,即是雌孫。炎正義螒天雞 |
157  | 即莎雞也,一名酸雞李注。 小蟲黒身赤頭,一名莎雞孫注。 樊注螝蛹 |
158  | 螝即是雄蛹,即是雌孫炎正義蜆縊女。 |
159  | 小黒蟲、赤頭、三輔謂之「縊女」,此蟲多自縊,死同。 |
160  | 蚍蜉 |
161  | 「即大螘也,小者即名螘也。《舍人注》。蟦蠐、螬、蝤、蠐、蝎。 |
162  | 蠐螬謂之「蟦蠐」,「闗」東謂之蝤蠐」,梁、益之間謂之「蝎孫」,《注》。 |
163  | 伊威委黍蠨蛸長踦 |
164  | 伊威名委黍蠨蛸名長,踦舍人。注螟蛉桑蟲 |
165  | 桑上,小青蟲也。《文學注》。 銜泥竹壁及器物作房生子如粟米,乃捕取草上蜘蛛滿中,仍塞中以俟其子為糧,已破變為已子之說矣。陶𢎞景注 |
166  | 蝎桑蠧 |
167  | 蝎、木,中蟲也。李注。 即蛣𧌑也。孫《注》 |
168  | 熒火即照 |
169  | 夜,有火蟲也。舍人注》。 螢火夜飛腹下如火,故曰即照李《注》,蠓蠛蠓。 |
170  | 此蟲微細,羣飛孫注。 |
171  | 強醜捋 |
172  | 以口捋其翅李注。 孫注螟 |
173  | 食禾,心為螟」,言其姦㝠㝠難知也。李注蟘 |
174  | 食禾葉者,言假貸無厭,故曰蟘也同。詩疏》十四。 |
175  | 賊 |
176  | 食禾節者,言其貪狼,故曰賊也」。李注: |
177  | 蟊 |
178  | 食禾根者,言其稅取萬民財貨,故云蟊也同。 此四種,蟲皆蝗也,實不同,故分釋之。文學注。 皆政貪所致。因以為名孫注釋魚》 |
179  | 鰋鮎。 |
180  | 鰋鮎,一魚,孫注。 |
181  | 鱧鯇 |
182  | 鱧,名鯇,舍人注。 鱧鯇一魚孫注鯊鮀。 |
183  | 鯊,石鮀也。舍人注。 |
184  | 鰼鮂。 |
185  | 鰼,尋也。尋習其泥,厭其清水。孫炎正義鯤魚子 |
186  | 凡魚之子,總名鯤也、李注鱊鮬 |
187  | 鮬,貧悲切,施乾音鱒 |
188  | 鱒好獨行,孫炎正義 |
189  | 科斗 |
190  | 蟾,諸子也。樊注: 孫注蟾諸 |
191  | 蝦䗫也。李注鼈三足能龜三足賁。 |
192  | 皆四足,今三足,故記之樊注。蚹蠃: |
193  | 負螺而行,因以名之。孫正義貝。 |
194  | 水,中蟲也,舍人注: |
195  | 餘蚳,黃白文。餘泉白黃文。 |
196  | 餘蚳,貝甲黃為質,白為文彩,餘泉貝甲,以白為質,黄為文彩,李注。 |
197  | 蠑螈,蜥蜴蜥蜴。蝘蜓,蝘蜓,守宮也。 |
198  | 別,四名也。孫注 |
199  | 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 |
200  | 蝮一名虺。江淮以南曰蝮,江淮以北曰虺。李《注》: 江淮以南,謂虺為蝮,廣三寸,頭如拇指,有牙,最毒,孫《注》。 擘,薄歴翻。劉昌宗音釋鳥。 |
201  | 佳其鳺鴀。 |
202  | 佳一名鳺鴀,今楚鳩也,舍人注。 《春秋》云:祝鳩氏,司徒祝鳩即佳,其夫不孝,故為司徒。樊注,某注鶌鳩鶻鵃。 |
203  | 鶌鳩,一名鶻鵃,今之班鳩也。舍人注。 《春秋》云鶻鳩氏司事春來冬去樊注。 鶻鵃,一名《鳴鳩》,《月令》云「鳴鳩拂其羽」是也。《孫注》」。鳲鳩:鴶鵴 |
204  | 《春秋》云:司鳩氏司空,心平均,故為司空樊《注》。 鴟鳩,一名戴勝李注。 方言云:「鳲鳩自闗而東,謂之戴勝孫注。 布,穀類也,謝氏 |
205  | 鴡鳩王鴡。 |
206  | 王鴡一,名鴡鳩李注。鶬麋鴰。 |
207  | 是九頭鳥,裴瑜注舒鴈鵞。 |
208  | 野曰:鴈家,曰鵞李注。 在野舒翼飛逺者,為鵞孫注。 |
209  | 舒鳬鶩。 |
210  | 鳬家,鴨名也。鶩野,鴨名也,舍人注。 李注 在野舒飛遠者,為鳬某注鵜洿澤。 |
211  | 鵜一名洿澤舍人注鶨䳢老鳸鴳 |
212  | 鶨一名䳢老鳸,一名鳸,鳸,雀」也,舍人注。 李注 孫注 《春秋》云:「九扈為九農正九扈者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 注 老扈鷃鷃,趣民收麥,令不得晏起者也」。舍人注。 樊注桑鳸竊脂 |
213  | 竊脂一名桑扈,李注。 為蠶驅雀者也。舍人注: 《樊注 |
214  | 桃蟲,鷦其雌鴱。 |
215  | 桃蟲名,鷦其雌名鴱,舍人注鵯鶋 |
216  | 楚烏孫《注》鴽牟母 |
217  | 鴽䳺一名牟母李注。 母作無舍人注。 謂䳺也。某注 |
218  | 巂周燕燕鳦。 |
219  | 巂,周名燕燕,又名鳦,舍人注。 別三名孫注 |
220  | 巂周,燕別名同 |
221  | 《鴟鴞》 |
222  | 一名《鸋鴂舍人注》 |
223  | 爰居 |
224  | 海,鳥也,李注: 似鳯凰、樊注,春鳸鳻、鶞夏鳸竊𤣥,秋鳸竊藍,冬鳸竊黃,春扈分循,相五土之宜,趣民耕種者也。夏扈竊𤣥趣,民耘苗者也,秋扈竊藍,趣民収斂者也。冬扈竊黃,趣民蓋藏者也。舍人注。 樊注: 鳻、鶞言分,循也。樊注:「諸扈,別春、夏、秋、冬四時之名」。李注: |
225  | 棘鳸竊丹,行鳸唶唶,宵鳸嘖嘖。 |
226  | 棘扈竊丹,為果驅鳥者也。行扈唶唶,晝為民驅鳥者也。宵扈嘖嘖,夜為農驅獸者也」。舍人注 樊注: 唶唶,嘖嘖。鳥聲貌也。李注鶭澤虞 |
227  | 鳲鳩,或謂紡澤,虞其別名也。常在澤中,見人報鳴不去,有象,主守之官,因名之孫注。鷯鶉其雄。鶛牝痺。 |
228  | 別雌雄異方之言,鶉一名《鷯李注》皇黄鳥: |
229  | 皇名黃鳥舍人注 |
230  | 翠鷸 |
231  | 青羽出交州,樊注。 其羽可以飾物李注 |
232  | 晨風鸇 |
233  | 《晨風》,一名《鸇鸇摯鳥》、《舍人注》鷹鶆鳩 |
234  | 《來鳩,爽鳩也。《春秋》曰:「爽鳩氏司寇鷹摯」,故為司寇樊《注》。 |
235  | 鶼鶼比翼。 |
236  | 鳥有一翅,一目相得乃飛,故曰鶼鶼也」。《李注鵹黃: |
237  | 一名楚雀,同。 一名《倉庚某注》鷩雉: |
238  | 丹,雉也。少皥氏以鳥名官,丹鳥氏司閉以立秋來立,冬去入水為蜃。《周禮》王享先公服鷩冕,樊注鸐山雉。 |
239  | 其羽可持而舞同。 |
240  | 伊、洛而南,素質五彩,皆備成章曰「翬」。 |
241  | 素質,五彩備具,文章鮮明,曰翬李注。 翬雉、白質,五采為文也。孫注。南方》曰: |
242  | 南方曰翟。雉,攻金之工也。《樊注》。東方曰鶅。 |
243  | 東方曰鶅,雉埴之工也同。 |
244  | 北方曰鵗。 |
245  | 北方曰鵗雉,攻皮之工也同。 |
246  | 西方曰鷷。 |
247  | 釋四方之雉名也,舍人注。 西方曰鷷。雉,攻木之工也。《樊注》。 |
248  | 鳥䑕同穴,其鳥為鵌,其䑕為鼵。 |
249  | 鵌鼵鳥䑕之名,共處一穴,天性然也。李注,鷹隼醜,其飛也翬。 |
250  | 謂隼鷂之屬翬翬,其飛疾羽聲也。舍人注」。亢鳥嚨: |
251  | 亢鳥,高飛也。嚨嚨,財可見也」。《舍人注: 亢,星鳥也。嚨嚨,亢鳥之頸也,樊注。「鵙伯,勞也」。 |
252  | 伯勞一名《鵙李注》。 《春秋》云:伯趙氏司至伯趙鵙也。以夏至來冬至去樊注。《釋獸》: |
253  | 牝麎 |
254  | 《詩》云:「瞻彼中原,其慶孔有某注,狼牡貛牝,狼其子獥,絶有力迅。 |
255  | 狼,牡名。貛,牝名,狼。其子名獥,舍人注。 迅,疾也。孫注」。所寢橧: |
256  | 豕所寢草,名為橧,舍人注: 豬臥,處名。橧李注: 臨淮之間,謂野豬所寢為橧某注: |
257  | 四蹢皆白。 |
258  | 蹢,蹄也,孫注,熊虎醜其子狗。 |
259  | 熊虎之類,其子名狗李注,貔、白狐:其子豰 |
260  | 貔,名白狐,其子名豰,舍人注,羆如熊,黃白文。 |
261  | 羆如熊色,黃白也,同。 《書》云:「如熊如羆」。則熊似豕之獸,即今之所謂熊,是孫注。䝟貐: |
262  | 獸中最大,龍頭馬尾,虎爪長四尺,善走,以人為食,遇有道君,隠藏無道,君出食人矣。孫炎驨如馬一角,不角者騏。 |
263  | 驨如馬而有一角不角者,名騏舍人注,兕似牛。 |
264  | 兕牛千斤某注 |
265  | 狒狒如人,被髮迅走,食人!」 |
266  | 狒狒怪獸,被髮握竹,獲人則笑,脣蔽其目,終乃號咷,反為我戮。郭璞贊 |
267  | 猱 |
268  | 母,猴也。孫注》 |
269  | 鼸䑕。 |
270  | 鼱鼩䑕李注 鼸者,頰裏也,孫注。鼷䑕》: |
271  | 即鼱鼩也。李注 有螫毒如䑕狼孫《注》 |
272  | 鼩䑕。 |
273  | 鼱鼩䑕,一名《鼷䑕李注」。鼣䑕 |
274  | 其鳴,如犬也,舍人注》。 |
275  | 鼫䑕 一五技䑕孫注》。 |
276  | 釋畜 |
277  | 騉蹄趼善陞甗 |
278  | 騉者,其蹄正堅而平似研也。李注 山嶺曰甗,孫注 |
279  | 騉駼枝蹄趼。 |
280  | 騉駼者,外國之名,枝蹄者枝足也,舍人注後右足白驤左白。 |
281  | 後右足白曰「驤左足」,白曰「樊注」,駵馬。 |
282  | 駵,赤色也,孫《注》。 |
283  | 的顙。 |
284  | 的,白也。顙,額也。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舍人注。 |
285  | 回毛在膺,宜乘。 |
286  | 俗呼之官府。馬伯樂,相馬法,旋毛在腹下如乳者。千里馬樊注。 |
287  | 駵白駁,黃白皇。 |
288  | 駵赤色,名曰駁也,黃白色,名曰皇也。 駵馬名白馬舍人注。 詩云:皇駁其馬孫注,青驪駽。 |
289  | 青驪馬,今名駽馬也,舍人注。 色青黒之間孫注青驪驎驒。 |
290  | 色有淺深,似魚鱗也同繁鬛: |
291  | 鬛,馬騣也。《舍人注》 |
292  | 隂白雜毛駰。 |
293  | 今之泥驄也,舍人注: 駰者,目下白也」。樊注: 隂淺黒也」。孫注: |
294  | 《彤白雜毛騢》: |
295  | 赤白雜毛,今赭馬、《名騢》舍人。注: |
296  | 一目白瞷,二目,白魚。 |
297  | 一目白曰瞷,兩目白為魚,同宗廟齊毫。 |
298  | 祭於宗廟,當加謹敬,取其同色也」。李注「戎事齊力」。 |
299  | 戎事謂兵革戰伐之事,當齊其力,以載干戈之屬。某注: |
300  | 田獵齊足 |
301  | 田獵取牲於園囿之中,追飛逐走,取其疾而已。舍人注。 |
302  | 角一俯一仰觭。 |
303  | 傾角曰觭樊注 |
304  | 黒脣犉。 |
305  | 黄牛黒脣曰「犉某注。古經解《鈎沉》卷三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