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 州郡二

《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 州郡二》[View] [Edit] [History]

1

宋書卷三十五考證》

1
《州郡志》一鄮令,漢舊縣。〇鄮,諸本作『𨞆』,今從二《漢志》、《晉志》改正。
2
烏傷令〇此下當有『漢舊縣』三字。
3
寧海令,《何志》,漢舊縣。按二《漢志》晉太康地〇臣承蒼按『地』字下當有『闕文考』。二《漢志》俱無『寧海』。未知其所闕者,果係何字。
4
永初郡國有『廣平』。〇臣承蒼按,此下注凡五十八字,舊本顚倒錯亂,不成文理。今據二《漢志》、《晉志》改正。舊南監本原文云,漢二武帝征和子國。宣帝五鳳二年,改為廣平。年立為平,倂鉅鹿。魏分鉅鹿、魏郡,復為廣。光武建武十三年省。咸康四年平江左僑立。晉成帝省。後又立其誤,顯然至。北監本、汲古閣本,改漢字下二字為孝,刪『廣平下一年』字,復為廣下增『一平』字,則愈蒙混不可考矣。今據《後漢郡國志》云,武帝征和二年,置為平干國。宣帝五鳳二年,復故,正此注所據之文二字,合在『征和』之下。『子』字,乃『干』字之訛。光武事,合敘於宣帝之下。『倂鉅鹿』三字,合在『十三年省』之下。『郡』字,合在『僑立』下。『咸康四年』,合在『晉成帝』之下。
5
孝武大明五年,分廣陵為沛郡,治肥如縣。時無復肥如縣,當是肥如,故縣處也。二《漢》、《晉太康地志》並無肥如縣。〇臣人龍按,前廣陵太守下注云,肥如,本屬遼西,晉末遼西僑郡,省倂廣陵。《符瑞志》亦云,元嘉十九年九月戊申,廣陵肥如石梁澗中,出石鍾九口。是雖非二《漢》遼西之肥如,而廣陵固有肥如也。乃此處,則云無復肥如縣。又云並無肥如縣。一卷之中,何不相符乎。
6
欽定四庫全書

宋書卷三十六》

1
梁沈約撰

宋書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

宋書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州郡二》

1
南豫州
2
豫州
3
江州
4
青州
5
冀州
6
司州
7
南豫州刺史,晉江左胡寇強盛,豫部殲覆,元帝永昌元年,刺史祖約始自譙城退還壽春。成帝咸和四年,僑立豫州,庾亮為刺史,治蕪湖。咸康四年,毛寶為刺史,治邾城。六年,荊州刺史庾翼鎮武昌,領豫州。八年,庾懌為刺史,又鎮蕪湖。穆帝永和元年,刺史趙胤鎮牛渚。二年,刺史謝尚鎮蕪湖;四年,進壽春;九年,尚又鎮歷陽;十一年,進馬頭。升平元年,刺史謝奕戍譙。哀帝隆和元年,刺史袁真自譙退守壽春。簡文咸安元年,刺〔史桓熙戍歷陽。孝武寧康元年,刺〕史桓沖戍姑孰。太元十年,刺史硃序戍馬頭。十二年,刺史桓石虔戍歷陽。安帝義熙二年,刺史劉毅戍姑孰。宋武帝欲開拓河南,綏定豫土,九年,割揚州大江以西、大雷以北,悉屬豫州,豫基址因此而立。十三年,刺史劉義慶鎮壽陽。永初三年,分淮東為南豫州,治歷陽;淮西為豫州。文帝元嘉七年〔合二豫州為一,十六年又分,二十二年又合,考武大明三年〕,又分。五年,割揚州之淮南、宣城又屬焉。徙治姑孰。明帝泰始二年又合,而以淮南、宣城還揚州。九月又分,還治歷陽。三年五月,又合。四年,以揚州之淮南、宣城為南豫州,治宣城,五年罷。時自淮以西,悉沒寇矣。七年,復分歷陽、淮陰、南譙、南兗州之臨江,立南豫州。泰豫元年,以南汝陰度屬豫州,豫州之廬江度屬南豫州。按淮東自永初至于大明,便為南豫,雖乍有離合,而分立居多。爰自泰始甫失淮西,復於淮東分立兩豫。今南豫以淮東為境,不復于此更列二州,覽者按此以淮東為境,推尋便自得泰始兩豫分域也。徐志領郡十三,縣六十一,戶三萬七千六百二,口二十一萬九千五百。今領郡十九,縣九十一。去京都水一百六十。
8
歷陽太守,晉惠帝永興元年,分淮南立,屬揚州,安帝割屬豫州。《永初郡國》唯有歷陽、烏江、龍亢三縣,何、徐又有酂、雍丘二縣。今領縣五,戶三千一百五十六,口一萬九千四百七十。
9
歷陽令,漢舊縣,屬九江。
10
烏江令,二漢無,《晉書》有烏江,《太康地志》屬準南。
11
龍亢令,漢舊名,屬沛郡,《晉太康地志》屬譙。江左流寓立。
12
雍丘令,漢舊名,屬陳留。流寓立,先屬泰山郡,文帝元嘉八年度。
13
鄼令,漢屬沛,《晉太康地志》屬譙。流寓立,文帝元嘉八年度。
14
南譙太守譙郡別見,晉孝武太元中,於淮南僑立郡縣,後割地志咸實土。
15
《郡國》又有酂縣,何、徐無。今領縣六,戶四千四百三十二,口二萬二千三百五十八。去州水五百四十,陸一百七十;去京都水七百,陸五百。
16
山桑令,前漢屬沛,後漢屬汝南,《晉太康地志》屬譙。
17
譙令,漢屬沛,《晉太康地志》屬譙。
18
銍令,漢屬沛,《晉太康地志》屬譙。
19
扶陽令,前漢屬沛,後漢、《晉太康地志》並無。
20
蘄令。別見
21
城父令,前漢屬沛,後漢屬汝南,《晉太康地志》屬譙。
22
廬江太守,漢文帝十六年,分淮南國立。光武建武十三年,又省六安國以併焉。
23
領縣三,戶一千九百九,口一萬一千九百九十七。去州水二千七百二十,陸四百七十;去京都水一千一百,陸六百三十一。
24
灊令,漢舊縣。
25
舒令,漢舊縣。
26
始新令,《永初郡國》、何並無,徐有始新左縣,明帝泰始三年立。
27
南汝陰太守汝陰郡別見,江左立。領縣五,戶二千七百一,口一萬九千五百八十五。去州陸三百;去京都水一千,陸五百三十。
28
汝陰令別見,所治即二漢、晉合肥縣,後省。
29
慎令,漢屬汝南,《晉太康地志》屬汝陰。
30
宋令。別見
31
陽夏令,前漢屬淮陽,後漢屬陳。《晉太康地志》陳令屬梁,無復此縣。又晉地志,惠帝永康中復立。《永初郡國》、何並屬南梁,徐志屬此。
32
安陽令別見,《永初郡國》、何並屬南梁,徐屬此。
33
南梁太守梁郡別見,晉孝武太元中,僑立於淮南,安帝始有淮南故地,屬徐州。武帝永初二年,還南豫,孝武大明六年廢屬西豫,改名淮南,八年復舊。
34
《永初郡國》又有虞、陽夏、安豐三縣並別見。何、徐無安豐;又有義昌而並無寧陵縣。今領縣九,戶六千二百一十二,口四萬二千七百五十四。去州水一千八百,陸五百;去京都水一千七百,陸七百。
35
睢陽令,漢舊名。孝武大明六年,改名壽春,八年復舊。前廢帝永光有義寧、寧昌二縣併睢陽。所治即二漢、晉壽春縣,後省。
36
蒙令。別見
37
虞令,漢舊名。
38
穀熟令,漢舊名。
39
陳令,前漢屬淮陽,後漢屬陳,《晉太康地志》屬梁。
40
義寧長,何無,徐有,宋末又立。
41
新汲令,漢舊名,屬潁川。
42
崇義令,《永初郡國》羌人始立。
43
寧陵別見,徐志後所立。
44
晉熙太守,晉安帝分廬江立。領縣五,戶一千五百二十一,口七千四百九十七。
45
去州陸八百,無水;去京都水一千二百,無陸。
46
懷寧令,晉安帝立。
47
新冶令,晉安帝立。
48
陰安令,漢舊名,屬魏郡,《晉太康地志》屬頓丘。
49
南樓煩令,《永初郡國》、何、徐志無。
50
太湖左縣長,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太湖、呂亭二縣,屬晉熙,後省,明帝太始二年復立。
51
弋陽太守,本縣名,屬汝南,魏文帝分立。領縣六,戶三千二百七十五,口二萬四千二百六十二。去州陸一千一百,去京都水
52
期思令,漢舊縣。
53
弋陽令,漢舊縣。
54
安豐令,舊郡,晉安帝並為縣。
55
樂安令,新立。
56
茹由令,新立。
57
安豐太守,魏文帝分廬江立。江左僑立,晉安帝省為縣,屬弋陽,宋末復立。
58
安豐令,《前漢地理志》無,後漢屬廬江。
59
松滋令。別見
60
汝南太守。別見
61
上蔡侯相。別見
62
平輿令。別見
63
北新息令。別見
64
真陽令。
65
安城令。別見
66
南新息令。別見
67
臨汝令,漢舊名。別見
68
陽安令。別見
69
西平令。別見
70
瞿陽令。別見
71
安陽令。別見
72
新蔡太守。別見
73
鮦陽令。別見
74
固始令。別見
75
新蔡令。別見
76
東苞信令。別見
77
西苞信令,徐志南豫唯一苞信,疑是後僑立所分。
78
東郡太守別見,《永初郡國》無萇平、父陽而有扶溝別見;何無陽夏、扶溝,徐無陽夏。
79
項城令。別見
80
西華令。別見
81
陽夏令。別見
82
萇平令。別見
83
穀陽令。別見
84
南頓太守別見,帖治陳郡。
85
南頓令。別見
86
和城令。別見
87
潁川太守。別見
88
邵陵令。別見
89
臨潁令。別見
90
曲陽令。別見
91
西汝陰太守,《永初郡國》、何、徐並無此郡。
92
汝陰令。別見
93
安城令。別見
94
樓煩令。別見
95
宋令。別見
96
汝陽太守。別見
97
汝陽令。別見
98
武津令。
99
陳留太守別見,《永初郡國》無浚儀、封丘,而有酸棗,何、徐無封丘、尉氏。
100
浚儀令。別見
101
小黃令。別見
102
雍丘令。別見
103
白馬令。別見
104
襄邑令。別見
105
封丘令,漢舊名。
106
尉氏令。別見
107
南陳左郡太守,少帝景平中省此郡,以宋民度屬南梁、汝陰郡,而《永初郡國》無,未詳。孝建二年以蠻戶復立。分赤官左縣為蓼城左縣。領縣二。樂大明八年,省郡,即名為縣,屬陳左縣。
108
邊城左郡太守,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茹由、樂安、光城、雩婁、史水、開化、邊城七縣,屬弋陽郡。徐志有邊城郡,領雩婁、史水、開化、邊城兩縣。大明八年,復省為縣,屬弋陽,後復立。領縣四,戶四百一十七,口二千四百七十九。
109
雩婁令,二漢屬廬江,《晉太康地志》云屬安豐。
110
開化令。
111
史水令。
112
邊城令。
113
光城左郡太守,《永初郡國》、何、徐並無。按《起居注》,大明八年,省光城左郡為縣,[屬]弋陽,疑是大明中分弋陽所立。八年復省,後復立。
114
樂安令。
115
茹由令。
116
光城令。此三縣,徐志屬弋陽。
117
豫州刺史,後漢治譙,魏治汝南安成,晉平吳後治陳國,晉江左所治,已列於前。《永初郡國》、何、徐寄治睢陽,而郡縣在淮西。徐又有邊城,別見南豫州。
118
何又有初安、綏城二郡,初安領新懷、懷德二縣,綏城領安昌、招遠二縣,並云新立。徐無,則是徐志前省也。領郡十,縣四十三,戶二萬二千九百一十九,口一十五萬八百三十九。
119
汝南太守,漢高帝立。領縣十一,戶一萬一千二百九十一,口八萬九千三百四十九。去州水一千,陸七百;去京都水三千,陸一千五百。
120
上蔡令,漢舊縣。
121
平樂令,漢舊縣。
122
北新息令,漢舊縣。
123
慎陽令,漢舊縣。《永初郡國》及徐並作真陽。
124
安成令,漢舊縣。
125
南新息令,漢舊縣。
126
朗陵令,漢舊縣。
127
陽安令,漢舊縣。
128
西平令,漢舊縣。
129
瞿陽令,漢舊縣,作灈陽。
130
安陽令,漢舊縣。晉武太康元年,改為南安陽。
131
新蔡太守,晉惠帝分汝陰立,今帖治汝南。領縣四,戶二千七百七十四,口一萬九千八百八十。去州陸六百;去京都水二千五百,陸一千四百。
132
鮦陽令,漢舊縣。晉成帝咸康二年,省併新蔡,後又立。
133
固始令,故名寢丘之地也。漢光武更名。晉成帝咸康二年,併新蔡,後又立。
134
新蔡令,漢舊縣。
135
苞信令,前漢無,後漢屬汝南,《晉太康地志》屬汝陰。後漢《郡國》、《晉太康地志》並作「褒」。
136
譙郡太守,何志故屬沛,魏明帝分立。按王粲詩:「既入譙郡界,曠然消人憂。」
137
粲是建安中亡,非明帝時立明矣。《永初郡國》無長垣縣。今領縣六,戶一千四百二十四,口七千四百四。去州陸道三百五十;去京都水二千,陸一千二百。
138
蒙令,漢舊縣,屬沛。
139
蘄令,漢舊縣,屬沛。
140
寧陵令,前漢屬陳留,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梁。
141
魏令,故魏郡,流寓配屬。
142
襄邑令。
143
長垣令,漢舊縣,屬陳留。《永初郡國》無。何故屬陳留,徐新配。
144
梁郡太守,秦碭郡,漢高更名。孝武大明元年度徐州,二年還豫。領縣二,戶九百六十八,口五千五百。去州陸一百六十;去京都水九百。
145
下邑令,漢舊縣。何云魏立,非也。
146
碭令,漢舊縣。
147
陳郡太守,漢高立為淮陽國,章帝元和三年更名。晉初併,梁王肜薨,還為陳。
148
《永初郡國》有扶溝前漢屬淮陽,後漢、《晉太康地志》屬陳留。、陽夏別見,而無穀陽、長平。領縣四,戶六百九十三,口四千一百一十三。去州陸七百六十;去京都水一千四百五十。
149
項城令,漢舊縣,屬汝南,《晉太康地志》屬陳郡。
150
西華令,漢舊縣,屬汝南,晉初省,惠帝永康元年復立,屬潁川。江左度此。
151
穀陽令,本苦縣,前漢舊淮陽,後漢屬陳,《晉太康地志》屬梁,成帝咸康三年更名長平令,前漢屬汝南,後漢屬陳,《晉太康地志》屬潁川。
152
南潁太守,故屬汝南,晉惠帝分立。領縣二,戶五百二十六,口二千三百六十五。去州七百六十;去京都陸一千四百五十。
153
南頓令,漢舊縣,何故屬汝陽,晉武帝改屬汝南。按《晉太康地志》、王隱《地道》無汝陽郡。
154
和城令,何江左立。
155
潁川太守,秦立。魏分潁川為襄城郡,晉成帝咸康二年,省襄城還併潁川。
156
《永初郡國》又有許昌本名許,漢舊縣。魏曰許昌、新汲別見、𨻳陵、長社、潁陰、陽翟四縣並漢舊縣。陽翟,魏、晉屬河南。六縣,而無曲陽。領縣三,戶六百四十九,口三千五百七十九。去州一千;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157
邵陵令,漢舊縣,屬汝南,《晉太康地志》屬潁川。
158
臨潁令,漢舊縣。
159
曲陽令,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無。
160
汝陽太守,《晉太康地志》、王隱《地道》無此郡,應是江左分汝南立。晉成帝咸康三年,省併汝南,後又立。領縣二,戶九百四十一,口四千四百九十五。去州二百;去京都陸一千四百,水三千五百。
161
汝陽令,漢舊縣,屬汝南。何故屬汝陰,晉武改屬汝南。按晉武分汝南為汝陰,何所言非也。
162
武津令,何不注置立。
163
汝陰太守,晉武帝分汝南立,成帝咸康二年,省併新蔡,後復立。領縣四,戶二千七百四十九,口一萬四千三百三十五。
164
汝陰令,漢舊縣。
165
宋令,前漢名新郪。章帝建初四年,徙宋公國於此,改曰宋。
166
宋城令,漢舊縣。
167
樓煩令,漢舊縣,屬雁門。流寓配屬。
168
陳留太守,漢武帝元狩元年立,屬兗州,中原亂廢。晉成帝咸康四年復立,《永初郡國》屬兗州,何、徐屬豫州。《永初郡國》無浚儀,有酸棗別見。今領縣四,戶百九十六,口二千四百一十三。寄治譙郡長垣縣界。
169
浚儀令,漢舊名。
170
小黃令,漢舊名。
171
白馬令,漢屬東郡,《晉太康地志》屬濮陽。
172
雝丘令,漢舊名。
173
江州刺史,晉惠帝元康元年,分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荊州之武昌、桂陽、安成十郡為江州。初治豫章,成帝咸康六年,移治尋陽;庾翼又治豫章,尋還尋陽。領郡九,縣六十五,戶五萬二千三十三,口二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去京都水一千四百。
174
尋陽太守,尋陽本縣名,因水名縣,水南注江。二漢屬廬江,吳立蘄春郡,尋陽縣屬焉。晉武帝太康元年,省蘄春郡,以尋陽屬武昌,改蘄春之安豐為高陵及邾縣,皆屬武昌。二年,以武昌之尋陽復屬廬江郡。惠帝永興元年,分廬江、武昌立尋陽郡。尋陽縣後省。領縣三,戶二千七百二十,口一萬六千八。
175
柴桑男相,二漢屬豫章,晉屬武昌。郡既立,治此。鼓澤子相,漢、《晉太康地志》屬豫章,立尋陽郡後,割度。
176
松滋伯相,前漢屬廬江,後漢無,《晉太康地志》屬安豐。安豐縣名,前漢無,後漢屬廬江,晉武帝立為安豐郡。江左流民寓尋陽,僑立安豐、松滋二郡,遙隸揚州,安帝省為松滋縣。尋陽又有弘農縣流寓。文帝元嘉十八年,省併松滋。
177
豫章太守,漢高帝立,本屬揚州。《永初郡國》有海昏漢舊縣,何志無。
178
今領縣十二,戶一萬六千一百三十九,口一十二萬二千五百七十三。去州水六百,陸三百五十;去京都水一千九百,陸二千一百。
179
南昌侯相,漢舊縣。
180
新淦侯相,漢舊縣。
181
豐城侯相,吳立曰富城,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182
建城侯相,漢舊縣。
183
望蔡子相,漢靈帝中平中,汝南上蔡民分徙此地,立縣名曰上蔡;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184
吳平侯相,漢靈帝中平中立漢平,吳更名。
185
永脩男相,漢靈帝中平中立。
186
建昌公相,漢和帝永元十六年,分海昏立。
187
豫寧侯相,漢獻帝建安中立,吳曰西安,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188
康樂侯相,吳孫權黃武中立,曰陽樂,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189
新吳令,漢靈帝中平中立。
190
艾侯相,漢舊縣。
191
鄱陽太守,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孫權分豫章立,治鄱陽縣;赤烏八年,徙治吳芮故城。《永初郡國》有歷陵縣漢舊縣,何志無。領縣六,戶三千二百四十二,口一萬九百五十。去州水四百四十;去京都水一千八百四十,陸二千六十。
192
廣晉令,吳立曰廣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193
鄱陽侯相,漢舊縣。
194
餘干令,漢舊縣。
195
上饒男相,吳立。《太康地志》有,王隱《地道》無。
196
葛陽令,吳立。
197
樂安男相,吳立。
198
臨川內史,吳孫亮太平二年,分豫章東部都尉立。領縣九,戶八千九百八十三,口六萬四千八百五。去州水一千一百,陸一千二十;去京都水二千八百三十,陸三千。
199
臨汝侯相,漢和帝永元八年立。
200
西豐侯相,吳立曰西平,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201
新建侯相,吳立。
202
永城男相,吳立。
203
宜黃侯相,吳立。
204
南城男相,漢舊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曰新南城,江左復舊。
205
南豐令,吳立。
206
東興侯相,吳立。
207
安浦男相,吳立。
208
廬陵太守,廬陵本縣名,屬豫章,漢獻帝興平元年,孫策分豫章立。領縣九,戶四千四百五十五,口三萬一千二百七十一。去州水二千,陸一千六百;去京都水三千六百。
209
石陽子相,前漢無,後漢有。
210
西昌侯相,吳立。
211
東昌子相,吳立。
212
吉陽男相,吳立。
213
己丘男相,吳立。
214
興平侯相,吳立。
215
陽豐男相,吳曰陽城,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216
高昌男相,吳立。
217
遂興男相,吳立曰新興,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永初郡國》無比縣,何、徐並有。
218
安成太守,孫皓寶鼎二年,分豫章、廬陵、長沙立。《晉太康地志》屬荊州。
219
領縣七,戶六千一百一十六,口五萬三百二十三。去州水三千三百,陸三千六百;去京都水三千七百,無陸。
220
平都子相,前漢曰安平,後漢更名,屬豫章。
221
新喻侯相,吳立。
222
宜陽子相,漢舊縣,本名宜春,屬豫章,晉孝武改名。
223
永新男相,吳立。
224
安復侯相,漢舊縣,本名安成,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屬長沙。
225
萍鄉侯相,吳立。
226
廣興侯相,《晉太康地志》有此縣,何云江左立,非也。
227
南康公相,晉武帝太康三年,以廬陵南部都尉立。領縣七,戶四千四百九十三,口三萬四千六百八十四。去州水三千七百四十;去京都水三千八十。
228
贛侯相,漢舊縣,屬豫章。
229
寧都子相,吳立曰楊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230
雩都侯相,漢舊縣,屬豫章。
231
平固侯相,吳立曰平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232
南康公相,吳立曰安南,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233
陂陽男相,吳立曰揭陽,晉武帝太康五年,以西康揭陽移治故陂陽縣,改曰陂縣,然則陂陽先已為縣矣。後漢《郡國》無,疑是吳所立而改曰揭陽也。
234
南野伯相,漢舊縣,屬豫章。
235
虔化男相,孝武大明五年,以虔化屯立。
236
南新蔡太守,江左立。領縣四,戶一千七百三十,口八千八百四十八。去州水二百;去京都水一千三百七十,陸一千八百八十。
237
苞信令別見,本作褒信,《永初郡國》作苞信。
238
慎令,漢舊名,本屬汝南。
239
宋令別見,徐志云宋樂,後復舊。
240
陽唐左縣令,孝武大明八年立。
241
建安太守,本閩越,秦立為閩中郡。漢武帝世,閩越反,滅之,徙其民於江、淮間,虛其地。後有遁逃山谷者頗出,立為冶縣,屬會稽。司馬彪云,章安是故冶,然則臨海亦冶地也。張勃《吳錄》云:「閩越王冶鑄地,故曰安閩王冶。此不應偏以受名,蓋句踐冶鑄之所,故謂之冶乎?閩中有山名湛,疑湛山之爐鑄劍為湛爐也。」
242
後分冶地為會稽東、南二部都尉。東部,臨海是也;南部,建安是也。吳孫休永安三年,分南部立為建安郡。領縣七。戶三千四十二,口一萬七千六百八十六。
243
去州水二千三百八十;去京都水三千四十,並無陸。
244
吳興子相,漢末立曰漢興,吳更名。
245
將樂子相,《晉太康地志》有。
246
邵武子相,吳立曰昭武,晉武帝更名。
247
建陽男相,《晉太康地志》有。
248
綏成男相,《永初郡國》、何、徐並有;何、徐不注置立。
249
沙村長,《永初郡國》、何、徐並有;何、徐不注置立。
250
晉安太守,晉武帝太康三年,分建安立。領縣五,戶二千八百四十三,口一萬九千八百三十八。去州水三千九百九十;去京都水三千五百八十。
251
侯官囗相,前漢無,後漢曰東侯官,屬會稽。
252
原豐令,晉武帝太康三年,省建安典船校尉立。
253
晉安男相,吳立曰東安,晉武帝更名。
254
羅江男相,吳立,屬臨海。晉武帝立晉安郡,度屬。
255
溫麻令,晉武帝太康四年,以溫麻船屯立。《永初郡國》無,何、徐並有。
256
青州刺史,治臨淄。江左僑立,治廣陵。安帝義熙五年,平廣固,北青州刺史治東陽城,而僑立南青州如故。後省南青州,而北青州直曰青州。孝武孝建二年,移治歷城。大明八年,還治東陽。明帝失淮北,於鬱洲僑立青州,立齊、北海、西海郡。舊州領郡九,縣四十六,戶四萬五百四,口四十萬二千七百二十九。去京都陸二千。
257
齊郡太守,秦立。領縣七,戶七千三百四十六,口萬四千八百八十九。
258
臨淄令,漢舊縣。
259
西安令,漢舊縣。
260
安平令,六國時其地曰安平,二漢、魏、晉曰東安平。前漢屬淄川,後漢屬北海,魏度屬齊。
261
般陽令,前漢屬濟南,後漢、《晉太康地志》屬齊。
262
廣饒令,漢舊縣。
263
昌國令,漢舊縣。
264
益都令,魏立。
265
濟南太守,漢文帝十六年,分齊立。晉世濟岷郡,云魏平蜀,徙蜀豪將家於濟、河,故立此郡。安帝義熙中土斷,并濟南。案《晉太康地志》無濟岷郡。《永初郡國》濟南又有祝二漢屬平原,《晉太康地志》無。、於陵縣漢舊縣,而無朝陽、平陵二縣。領縣六,戶五千五十六,口三萬八千一百七十五。去州陸四百;去京都二千四百。
266
歷城令,漢舊縣。
267
朝陽令,前漢曰朝陽,後漢、晉曰東朝陽。二漢屬濟南,《晉太康地志》屬樂安。
268
著令,漢舊縣。
269
土鼓令,漢舊縣,晉無。
270
逢陵令,二漢、晉無,《永初郡國》、何、徐有。
271
平陵令,漢舊縣,至晉並曰東平陵。
272
樂安太守,漢高立,名千乘,和帝永元七年更名。領縣三,戶二千二百五十九,口一萬四千九百九十一。去州陸一百八十;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273
千乘令,漢舊縣。
274
臨濟令,前漢曰狄,安帝永初二年更名。
275
博昌令,漢舊名。
276
高密太守,漢文帝分齊為膠西,宣帝本始元年,更名高密。光武建武十三年,併北海,晉惠帝又分城陽立城陽郡,前漢有,後漢無,魏復分北海立。;宋孝武併北海。領縣六,戶二千三百四,口一萬三千八百二。去州陸二百;去京都陸一千六百。
277
黔陬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278
淳于令,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279
高密令,前漢屬高密,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280
夷安令,前漢屬高密,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281
營陵令,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282
昌安令,漢安帝延光元年立,屬高密,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283
平昌太守,故屬城陽,魏文帝分城陽立,後省,晉惠帝又立。領縣五,戶二千二百七十,口一萬五千五十。去州陸二百;去京都陸千七百。
284
安丘令,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琅邪。
285
平昌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286
東武令,二漢屬琅邪,《晉太康地志》屬東莞。
287
琅邪令,二漢屬琅邪,《晉太康地志》無。
288
硃虛令,前漢屬琅邪,安帝永初元年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289
北海太守,漢景帝中二年立。領縣六,戶三千九百六十八,口三萬五千九百九十五。寄治州下。
290
都昌令,漢舊縣。寄治州下,餘依本治。
291
膠東令,本膠東國,後漢、《晉太康地志》屬北海。
292
劇令,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琅邪。
293
即墨令,前漢屬膠東,後漢、《晉太康地志》屬北海。
294
下密令,前漢屬膠東,後漢、《晉太康地志》屬北海。
295
平壽令,漢舊縣。
296
東萊太守,漢高帝立。領縣七,戶一萬一百三十一,口七萬五千一百四十九。去州陸五百;去京都二千一百。
297
曲城令,漢舊縣。
298
掖令,漢舊縣。
299
手弦令,漢舊縣。
300
盧鄉令,漢舊縣。
301
牟平令,漢舊縣。
302
當利令,漢舊縣。
303
黃令,漢舊縣。
304
太原太守,秦立,屬并州。文帝元嘉十年,割濟南、太山立。領縣三,戶二千七百五十七,口二萬四千六百九十四。去州陸五百;去京都一千八百。
305
山茌令,漢舊縣,屬泰山。孝武孝建元年,度濟北。
306
太原令,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屬泰山。
307
祝阿令。別見
308
長廣太守,本長廣縣,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志》云故屬東萊。
309
《起居注》,咸寧三年,以齊東部縣為長廣郡。領縣四,戶二千九百六十六,口二萬二十三。去州五百;去京都一千九百五十。
310
不其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志》屬長廣。
311
長廣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志》屬長廣。
312
昌陽令,晉惠帝元康八年,分長廣縣立。
313
挺令,前漢屬膠東,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長廣。
314
冀州刺史,江左立南冀州,後省。義熙中更立,治青州,又省。文帝元嘉九年,又分青州立,治歷城,割土置郡縣。領郡九,縣五十,戶三萬八千七十六,口一十八萬一千一。去京都陸二千四百。
315
廣川太守,本縣名,屬信都,《地理志》不言始立。景帝二年,以為廣川國,宣帝甘露三年復。明帝更名樂安,安帝延光中,改曰安平;晉武帝太康五年,又改為長樂。廣川縣,前漢屬信都,後漢屬清河,魏屬勃海,晉還清河。何志,廣川江左所立。又有蓚縣前漢屬信都,後漢、晉屬勃海。,而無廣川。孝武大明元年,省廣川之棗強前漢屬清河,後漢、晉江左無。、勃海之浮陽、高城並漢舊縣,立廣川縣,非舊廣川縣也。屬廣川郡。領縣四,戶三千二百五十,口二萬三千六百一十四。去州陸一百六十;去京都陸一千九百八十。
316
廣川令。巳前
317
中水令,前漢屬涿,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河間。孝武大明七年,自河間割度。
318
武強令,何江左立。
319
索盧令,何江左立。
320
平原太守,漢高帝立。舊屬青州,魏、晉屬冀州。領縣八,戶五千九百一十三,口二萬九千二百六十七。
321
廣宗令,前漢無,後漢屬鉅鹿;《晉太康地志》屬安平;《永初郡國》、何無;孝武大明元年復立。
322
平原令,漢舊縣。
323
鬲令,漢舊縣。
324
安德令,漢舊縣。
325
平昌令,漢舊縣。後漢無。《晉太康地志》曰西平昌。
326
般縣令,漢舊縣。
327
茌平令,前漢屬東郡,後漢屬濟北,《晉太康地志》屬平原。
328
高唐令,漢舊縣。
329
清河太守,漢立,桓帝建和二年,改曰甘陵,魏復舊。何有重合縣別見
330
領縣七,戶三千七百九十四,口二萬九千二百七十四。去州一百一十;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331
清河令,二漢無,《晉太康地志》有。
332
武城令,漢舊縣,並曰東武城。
333
繹幕令,漢舊縣。
334
貝丘令,漢舊縣。
335
零令,漢舊縣,作靈。
336
鄃令,漢舊縣。
337
安次令,前漢舊縣,屬勃海,後漢屬廣陽,《晉太康地志》屬燕國。
338
樂陵太守,晉武帝分平原立。舊屬青州,今來屬。領縣五,戶三千一百三,口一萬六千六百六十一。去州一百四十;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339
樂陵令,漢舊縣,故屬平原。
340
陽信令,二漢屬勃海,《晉太康地志》屬樂陵。
341
新樂令。別見
342
厭次令,前漢曰富平,明帝更名,屬平原,《晉太康地志》屬樂陵。
343
涇沃令,前漢屬千乘,後漢無。何云魏立,當是魏復立也。《晉太康地志》屬樂陵。
344
魏郡太守,漢高帝立。二漢屬冀州,魏、晉屬司隸,江左屢省置;宋孝武又僑立,何無。領縣八,戶六千四百五,口三萬三千六百八十二。
345
魏令,漢舊縣。
346
安陽令,《晉太康地志》有。
347
聊城令,漢屬東郡,晉屬平原。
348
博平安,漢屬東郡,晉屬平原。
349
肥鄉令,《晉太康地志》屬廣平。
350
蠡吾令,前漢屬涿,後漢屬中山,《晉太康地志》屬高陽。孝武始立,屬高陽,大明七年度此。
351
頓丘令別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流民歸順,孝武孝建二年立。
352
臨邑令,漢屬東郡,晉屬濟北。孝武孝建二年,與頓丘同立。
353
河間太守,漢文帝二年,分趙立。江左屢省置,宋孝武又僑立,何無。領縣六,戶二千七百八十一,口一萬七千七百七。
354
樂城令,漢舊縣。
355
城平令,前漢屬勃海,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河間。
356
武垣令,前漢屬涿,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河間。
357
章武令,二漢屬勃海,《晉太康地志》屬章武。江左立,屬廣川,孝武大明七年度此。
358
南皮令,漢舊縣,屬勃海。孝武始立,屬勃海,大明七年度此。
359
阜城令,前漢勃海有阜城縣,《續漢》安平有阜城縣,注云「故昌城」。漢信都有昌城,未詳孰是。
360
頓丘太守別見,江左屢省置,孝武又僑立,何無。領縣四,戶一千二百三十八,口三千八百五十一。
361
頓丘令。別見
362
衛國令,《晉太康地志》有。
363
肥陽令,何志以前無。
364
陰安令,二漢屬魏。魏屬陽平,晉屬頓丘。
365
高陽太守,高陽,前漢縣名,屬涿,後漢屬河間。晉武帝泰始元年,分涿為范陽,又屬焉。後又分范陽為高陽。江左屢省置,孝武又僑立,何無。領縣五,戶二千二百九十七,口一萬四千七百二十五。
366
安平令,前漢屬涿,後漢屬安平,《晉太康地志》屬博陵。
367
饒陽令,前漢屬涿,《續漢》安平有饒陽縣,注云「故名饒,屬涿。」按《地理》,涿唯有饒陽縣,無饒縣。
368
鄴令,漢舊縣,屬魏郡。江左避愍帝諱,改曰臨漳。孝武始立,屬魏郡,大明七年度此。
369
高陽令。已見
370
新城令,前漢屬中山,後漢屬涿,《晉太康地志》屬高陽,並曰北新城。
371
勃海太守,漢高帝立,屬幽州;後漢、晉屬冀州。江左省置,孝武又僑立,何無。領縣三,戶一千九百五,口萬二千一百六十六。
372
長樂令,晉之長樂郡也。疑是江左省為縣,至是又立。
373
蓚令。別見。何志屬廣川。徐志屬此。
374
重合令,漢舊縣。
375
司州刺史,漢之司隸校尉也。晉江左以來,淪沒戎寇,雖永和、太元王化暫及,太和、隆安還復湮陷。牧司之任,示舉大綱而已。縣邑戶口,不可具知。武帝北平關、洛,河南底定,置司州刺史,治虎牢,領河南漢舊郡、滎陽晉武帝泰始元年,分河南立。、弘農漢舊郡實土三郡。河南領洛陽、河南、鞏、緱氏、新城、梁並漢舊縣、河陰《晉太康地志》有、陸渾漢舊縣,屬弘農,《晉太康地志》屬河南。、東垣二漢、《晉太康地志》、何有垣縣。、新安二漢屬弘農,《晉太康地志》屬河東。、西東垣新立凡十一縣。滎陽領京、密、滎陽、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成皋並漢舊縣。屬河南。凡九縣。
376
弘農領弘農、陜、宜陽、黽池、盧氏並漢舊縣、曲陽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無。凡七縣。三郡合二十七縣,一萬六千三百六戶。又有河內漢舊郡、東京兆京兆別見雍州,東京兆新立。二僑郡。河內寄治河南,領溫、野王、軹、河陽、沁水、山陽、懷、平皋、並漢舊名。、朝歌二漢屬河內,《晉太康地志》屬汲郡。晉武太康元年始立。凡十縣。東京兆寄治滎陽,領長安漢舊縣、萬年別見、新豐別見、藍田別見、蒲阪二漢、《晉太康地志》屬河東。凡六縣。合十六縣,一千九百九十二戶。少帝景平初,司州復沒北虜。文帝元嘉末,僑立於汝南,尋亦省廢。明帝復於南豫州之義陽郡立司州,漸成實土焉。領郡四,縣二十,去京都水二千七百,陸一千七百。
377
義陽太守,魏文帝立,後省,晉武帝又立。《太康地志》、《永初郡國》、何志並屬荊州,徐則南豫也。明帝泰始五年,度郢州,後廢帝元徽四年,屬司州。領縣七。戶八千三十二,口四萬一千五百九十七。
378
平陽侯相,前漢無,後漢屬江夏曰平春,《晉太康地志》屬義陽,晉孝武改。
379
鄳令,二漢屬江夏,《晉太康地志》屬義陽,並作鄳,音盲。《永初郡國》、何並作鄳。
380
鐘武令,前漢屬江夏,後漢、《晉太康地志》無,《永初郡國》屬義陽。
381
寶城令,孝武孝建三年,分鄳立。
382
義陽令,《晉太康地志》有,後省。孝武孝建三年,分平陽立。
383
平春令,孝武孝建三年,分平陽立。
384
環水長,《永初郡國》、何、徐並無。明帝泰始三年,度屬宋安郡,後省宋安,還此。宋安,本縣名,孝武大明八年,省義陽郡所統東隨二左郡立為宋安縣,屬義陽。明帝立為郡。
385
隨陽太守,晉武帝分南陽義陽立義陽國,太康年,又分義陽為隨國,屬荊州。
386
孝武孝建元年度屬郢,前廢帝永光元年度屬雍;明帝泰始五年還屬郢,改為隨陽;後廢帝元徽四年,度屬司州。徐志又有革音縣,今無。領縣四,戶四千六百。去京都三千四百八十。
387
隨陽子相,漢隨縣屬南陽,《晉太康地志》屬義陽。後隨國與郡俱改。
388
永陽男相,徐志有。
389
關西令別見荊州,作厥西。,宋末新立。
390
西平林令,宋末新立。
391
安陸太守,孝武孝建元年,分江夏立,屬郢州;後廢帝元徽四年度司州。徐志有安蠻縣,《永初郡國》、何並無,當是何志後所立。尋為郡,孝武大明八年,省為縣,屬安陸;明帝泰始初,又立為左郡,宋末又省。領縣二,戶六千四十三,口二萬五千八十四。去京都水二千三百。
392
安陸公相,漢舊縣,屬江夏。江夏又有曲陵縣,本名石陽,吳立。《晉起居注》,太康元年,改江夏石陽曰曲陵;明帝泰始六年,併安陸。
393
南汝南太守。汝南郡別見
394
平輿令。
395
北新息令。
396
真陽令。
397
安城令。
398
南新息令。
399
安陽令。並別見
400
臨汝令,新立。
URN: ctp:ws3074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