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 |
2  |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 |
3  | 寺觀 |
4  | 朔平府 |
5  | 右玉縣 |
6  | 寳寧寺在城鼓樓東 |
7  | 接引寺在城倉街 |
8  | 十王寺在城官亭街 |
9  | 白衣寺在城糧府署內有金王庭筠石刻廣善寺在城守備署東 |
10  | 清真寺在城官亭街 |
11  | 海藏寺在城東學巷 |
12  | 慈恩寺在城東南隅 |
13  | 三教寺在城東門內 |
14  | 䕶國寺在城南闗 |
15  | 顯明寺在縣南三十里大南山元魏時建明成化間僧淨廣悟隆募修正德間僧德明増修立碑蔣廷梁記寺肇自漢孝文曽駐兵于此因墓于山遂建寺名曰顯明供佛命僧焚修舊碑存焉後人指碑為孝文陵碑字多磨滅殘缺其可辨者有三寳顯明又有年四月十日上為孝文皇帝文明又有七十里又有敦山頂造諸字 |
16  | 按魏孝文都平城去山不逺百七十里當指此其云上為孝文云者當是述建寺之顛末非陵墓碑也其云文明者當是文明馮太后也至漢孝文灞陵載史記漢書西漢無佛寺髫稚知之無庸辨朝陽菴在城守備署內 |
17  | 觀音閣在城東南隅 |
18  | 藥師殿在城西北隅 |
19  | 天尊觀在城東南隅 |
20  | 老君觀在城西門內 |
21  | 玉皇閣二一在城北二十里殺虎口東混元峯倚山傍岩樓臺層叠磴道盤空登髙遐眺塞外胥在望中一在東南四十五里牛心山 |
22  | 元帝閣在混元峯 |
23  | 朔州 |
24  | 崇福寺在城東門內唐髙宗麟德二年契丹國建為林太師府遼統和間其地靈光屢見居人不安捨為僧居未有名號人以林衙院目之金天德二年賜今額明崇禎四年知州翁應祥額曰林衙古刹 |
25  | 唐麟德二年朔州未屬契丹遼亦無林太師按遼林牙院掌文翰之事有北面都林牙北面林牙承㫖北面林牙左林牙右林牙如大石林牙是也林牙院當繇此誤書耳 |
26  | 廣福寺在城北門內金時建龍泉寺在南門甘泉井前興國寺在南闗 |
27  | 䕶國寺在南闗明崇禎十一年建清平寺在古城西北唐初建遺址微存雙化寺在州西三十里雙化嶺嶺下有古寺世傳二僧共化於此 |
28  | 寶峯寺在州西四十里寶峯山明嘉靖間山傾現石佛二一耄一稚神工具足其光如玉其響如金居民因建寺於山 |
29  | 玉泉觀在城東北三十里馬邑縣 |
30  | 崇恩寺在縣東僧㑹司在焉寰州寺在縣南二里恢河南岸久廢所謂古寰落照也龍泉寺一名水圍寺在縣西北十里司馬泊金龍池之西北舊扁水月如來四圍皆水中構蘭若曲榭迴廊雅號勝地金元好問有詩今廢 |
31  | 棲雲寺在縣南四十里雁門闗東元時建即神婆古寺増福寺在洪濠頭村西南 |
32  | 白衣菴在倉街 |
33  | 玉泉觀在縣西北十里元時建明永樂年修左雲縣 |
34  | 圓覺寺在城東南隅 |
35  | 千佛寺在城大南街 |
36  | 清吉寺在城西北隅 |
37  | 極樂寺在城西南隅 |
38  | 楞嚴寺在城東坡 |
39  | 鵰窠寺在縣西南七十里大峪上昔有鵰窠今尚存故名 |
40  | 石窟十寺在縣東九十里武周山雲岡堡後魏建始神瑞終正光歴百年而工始竣其寺一同升二靈光三鎮國四䕶國五崇福六童子七能仁八華嚴九天宮十兠率孝文帝亟遊幸焉內有元時石佛二十龕壁立千仞面面如來其它石窰千孔佛像萬尊 |
41  | 國朝順治八年總督佟養量重修康熙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一日 |
42  | 聖祖仁皇帝西征幸寺中御書莊嚴法像匾額 |
43  | 洛陽伽藍記京南闗口有石窟寺乃縁武周山石窟寺而制名也 |
44  | 大士菴在城東北隅 |
45  | 圓通菴在城東北 |
46  | 海潮菴在城西北隅 |
47  | 白衣觀音殿在縣東六十里焦山上寶塔髙聳中有空洞穿入下流河水隔岸宛肖圖畫 |
48  | 三清觀在城東坡 |
49  | 玉虚宮在縣城內內有古榆根無縁著生大鐵爐上所謂火鼎神榆也又名鼎榆宮 |
50  | 平魯縣 |
51  | 千佛洞寺在城內北固山相傳龍破壁飛去白石半片鱗甲宛然 |
52  | 彌陀寺在縣南闗 |
53  | 龍泉寺在縣東北二十里龍泉山兩峯壁立上有古刹明成化間僧本通重修増志□撰記今廢止碑存天門山寺在縣南四十里井坪城北天門山行旅多遊憩焉 |
54  | 觀音閣在城西門內 |
55  | 觀音堂在城北固山上 |
56  | 藥師殿在南闗 |
57  | 觀音塔在縣東北二十里碧峯山上有三層洞七級八角高八丈盤磴而上可望百里上奉觀音金像下竪古碑二胥磨滅明成化間髙僧進圯修 |
58  | 寧武府 |
59  | 寧武縣 |
60  | 禪房寺在縣東北二十里禪房山囘春寺在縣西百里囘春峪朝元閣在管涔山朝元峯元好問詩天池一雨洗氛埃全晉堂堂四望開不上朝元峯北頂真成不到此山來 |
61  | 中山寺在寧化北天池水繇寺旁出合龍眼泉支鍋石汾河 |
62  | 偏闗縣 |
63  | 鐵佛寺在城內世傳唐開元時有自來鐵佛一尊至羅漢坪而止土人請建寺祀焉 |
64  | 隆岡寺在城東南隅 |
65  | 龍泉寺在城北里許 |
66  | 九龍寺在縣西北四里唐尉遲敬德監修今遺址及碑存 |
67  | 石廟寺在老營堡明築邊垣起石廟止石梯白衣殿在西郊外 |
68  | 園對菴在老營堡明嘉靖間釋月空建貯大藏經神池縣 |
69  | 海藏寺在縣北 |
70  | 龍泉寺在縣西 |
71  | 鎮邊寺在縣北六十里利民堡興華寺在縣北六十里八角堡明萬厯二十二年建西菴在縣西北明成化二十二年建 |
72  | 利民觀在利民堡 |
73  | 五寨縣 |
74  | 經堂寺在縣北百里五砦南元至元間建華嚴寺在蘆芽山明萬厯年重修上有率法臺捨身崖琳宮虧雲蔽日銕墖插漢摩空千里朝謁四方檀施寺雖亞於清涼而山實勝於五臺矣明崇禎初冦燬宋潘閬有詩 |
75  | 紫峯寺在蘆芽山 |
76  | 秀峯寺在蘆芽山 |
77  | 清漣寺在東南六十里清漣河側石畔有佛足肉紋胥見相傳佛沐浴于此 |
78  | 小天澗寺在蘆芽山 |
79  | 乾元寺在蘆芽山明釋奇山棲此徒月空嗣法大振宗風寺遂為三晉西北名刹 |
80  | 金佛堂在蘆芽山 |
81  | 太子殿在蘆芽山 |
82  | 西照菴在乾元寺左明嘉靖間釋月空建貯大藏經澤州府 |
83  | 鳯臺縣 |
84  | 廣教寺在城中和坊宋建普陀寺在城淳化坊明建 |
85  | 髙台寺在城北福星坊明建勝因寺在城南闗宋建 |
86  | 寶山寺在城西五里唐建碧落寺在城北十五里碧落山唐建複嶺層松有石佛谷唐皇甫曙金李俊民有詩 |
87  | 白馬寺在城北十五里司馬山明建青蓮寺在城東南三十五里峽石山北齊建宋名福嚴削壁環松丹水湍奔金李俊民有詩寺西有擲筆臺髙數丈頂平相傳慧逺禪師注涅盤經成擲筆云若合禪理筆當駐空已而果然香爐寺在城南三十里香爐山元建 |
88  | 乾明寺在城西北三十里可寒山唐天祐十四年建裴騫云唐末避兵地後興造以報佛恩 |
89  | 國朝康熙間重修陳廷敬有募縁疏并詩松林寺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松嶺山元泉寺在城北五十里唐建 |
90  | 普照寺在縣南六十里月院山金建國朝陳廷敬有詩 |
91  | 崇壽寺在城北郜村後魏建資聖寺在城北大陽鎮北齊建顯慶寺在城東金村後趙建靈巖寺在城西南松嶺山一名松林寺隋建明釋法亮於南都造藏經六千四百卷六百四函建塔藏之劉龍有塔記 |
92  | 聖樂寺在城西洞陽山唐建廣福寺在城西周村鎮唐建普覺寺在城北四義村唐建景德寺在城東南都鎮唐建大乘寺在城北板橋村元建香烟寺在城南上元社元建壽勝寺在城東張莊村元建淨影寺在城東南九十里蟠龍山後周建開元寺後唐天祐十一年七月十三日李嗣昭勝梁於上黨範銅為鐘凡四各萬餘觔開元寺其一也鑄有銘記今移元妙觀 |
93  | 國朝陳廷敬有詩 |
94  | 石佛閣唐陳子昻詩覽勝詩千首登髙酒一壺此情誰管領分付石浮圖 |
95  | 元妙觀在城安遠坊宋建內有開元銅鐘後唐李嗣昭鑄 |
96  | 集真觀在城西河村金建迎祥觀在城西周村鎮金建玉虚觀在城東北李村金建洞陽觀在城西馬平村金建太平觀在城西辛北村元建修真觀在縣西上町社二張仙翁一名崇真一名道温同結茆于此後坐脱瘞之同穴 |
97  | 玉華觀在城西韋町村元建㑹真觀二一在城東水北村一在郜村樂真觀在縣北三十里水北村舊名韓營金末屯駐鄉兵元廢為觀改今名 |
98  | 太和宮在城福星坊明建神霄宮在城南上碾村明建靜樂宮在城東南金村明建髙平縣 |
99  | 崇果寺在大成街舊名隆教宋太平興國二年勅賜今名元至元六年修明洪武間重修置僧㑹司 |
100  | 崇壽寺在鼓樓巷 |
101  | 金峯寺在縣西郭外金峯山一名靈巖七佛寺在縣東五里七佛山有石佛七唐時鑿像甚奇古 |
102  | 開化寺在縣東二十五里舎利山內有五音洞後唐大愚禪師審音處今金峯有愚公塔心王表碑 |
103  | 石室寺在縣北三十里石室山伐石成龕列山作障國朝知縣范繩祖重修畢振姬甞棲此有詩 |
104  | 龍泉寺在縣西北三十里石瑋有山棲記吉祥寺在縣西南三十里山門第一松號奇絶法雲寺在縣北韓王山 |
105  | 定林寺在縣東米山鎮畢振姬有詩資聖寺在縣西南四十里周纂鎮華嚴寺在縣西四十里 |
106  | 慈教院在縣南十里遊仙山宋李遊仙通敏讀書於此至金時指示埋鐘聲聞數十里 |
107  | 仙姑菴在縣西四十里董峯山元時馬仙姑蜕此今菴有石槨 |
108  | 石佛洞在縣東北三十五里龍王山洞前鑿石為渠瑞雲觀在縣西南隅舊在城東名白鶴觀唐開元二十七年建後水没徙今地更名瑞雲明洪武間置道㑹司 |
109  | 玉虚觀在縣西三里梁扈村清真觀在縣東北四十里陽城縣 |
110  | 開福寺在縣西化源坊北齊天保四年建晉天福四年重建舊名文殊金大定中改名福嚴明洪武間改今額置僧㑹司 |
111  | 保寧寺在福民坊土人名小寺明宣德間重修鷲峯寺在縣東三里東坡 |
112  | 福縁寺在西郭北 |
113  | 華嚴寺在城南郭一里一名十方院有華嚴洞址并石幢存字胥漫滅 |
114  | 香巖寺在縣東南十里澤河旁舊名彌陀寺明成化間重修崇禎間張翀記改今名 |
115  | 雲峯寺在縣東十里寺南懸溜融結小峯殊奇秀雲堆寺在縣東二十里相傳呂仙至此知縣李楝記金臺寺在縣南二十里東石臼村古有金臺精舎龍泉寺在縣東三十里龍泉之側一名海㑹寺唐乾寧元年建初名郭峪院蜀僧順慜増修後郡牧李抱真牋奏勅賜額曰龍泉禪院寺東舊有塔以供舍利後唐釋洪宻埋履于此明嘉靖間白巷里人李思孝復増十三級塔北更創佛殿太宰張慎言建方丈元王惲明文翔鳯 |
116  | 國朝白孕謙田從典胥有詩龍巖寺在縣北三十里白巖山一名白巖寺楊繼宗讀書其中有虎異繼宗撰碑記東小石龕明釋祖湯誦經有白兎聴經之異白所知作銘題龕曰白兎聽經處 |
117  | 開明寺在縣東北三十五里隋開皇間建明正統間重修張慎言有詩明大司農孫居相中丞孫鼎相冢宰張慎言大學士劉鴻訓少時同肄業寺中 |
118  | 壽聖寺在縣西北四十里後唐時僧宗慜建天成二年舎利放光宋初改為泗州院真宗朝毁天下無額舎院寺亦毁天禧間僧法澄法江重建治平四年縣令熊臯具狀申奏勅賜聖院額下澤州飜録勅黄降付本院有中書門下平章事王曽牒文碑記明萬厯間僧惠海増建琉璃塔髙十級 |
119  | 靈泉寺在縣西北四十里卧虎山麓東向顯豁直亘大川後唐時僧洪宻建宻早詣石霜契大㫖唐明宗為太尉駐軍髙平宻豫識之為建禪院經樓齋堂一百餘間司空圖撰碑及踐位勅賜衣鉢蠲寺田租有明宗勅書碑寺前萬松亭金刺史楊廷秀有記 |
120  | 國朝康熙間田六善修寺宋提舉學士黄亷明張慎言胥有詩 |
121  | 福勝寺在縣西四十里壽聖寺北左即淘峪河也雙山雙潭號奇勝明隆慶間重修孫居相記 |
122  | 千峯寺在縣西南八十里盤亭山後唐明宗為太尉時駐蹕於此踐位後勅建削壁千仞梵宇凌空釋洪宻甞坐定焉 |
123  | 準提閣在縣東二里許鷲嶺北閣上為清涼龕舊有風隧釋回岸棲此田六善撰記 |
124  | 太清觀在懷古坊舊為元辰殿金大定五年勅賜今額十一年道士李洞雲建三清殿十三年建東西殿二十年建四聖閣髙四百尺鑄鐘萬斤元縣尹延陵珍増葺己酉二月李俊民撰記明萬厯五年重修元宋雄飛有詩 |
125  | 長生觀在縣南十里淇汭村靈泉觀在縣東二十里王村太嶽觀在縣西二十里臺底村金孫中逺提㸃南都上清宮告歸請以太嶽廟改為觀 |
126  | 太極觀在縣西南四十里元縣尹延陵珍重建萬齡觀在縣西四十里白澗村 |
127  | 陽臺官真誥王屋山仙之别天所謂陽臺李濓記唐司馬承禎修真地也明皇御書廖陽殿三巨字東為白雲道院白雲承禎别號也白居易有自靈都抵陽臺上方望天壇詩東北有洗參井晉天福間烟蘿子得異參食之上昇金忻州王志常少時牧牛田間遇異人挈之一日至此居八日乃歸遂度為道士見元好問記 |
128  | 紫微宮在王屋山陽臺宮東北繇磵道中上山坂壘巘盤曲仰視臺殿如在天上至門金書榜曰王屋山朝真門門內為天王殿榜曰天下第一洞天又上一層曰三清殿面對華蓋山如几案又上一層曰通明殿祀昊天上帝殿內環列朱龕貯明御賜道藏經有碑數十通胥宋金元時物方丈為松菊堂 |
129  | 天壇在王屋山絶頂為仙靈朝㑹之所李濓記云由紫微宮西上至憩息亭登一天門南天門觀軒轅黄帝御愛松憩換衣亭中為玉皇殿又上為虚皇觀有軒轅廟真君祠乃陟三級瑤臺瑤臺下多古今石刻夜宿上方院觀天燈遠火如流星上下明滅杳無定跡北天門古松十數株環列成行皆千百年物每嵗諸元㑹日五更初輒聞仙鐘自遠洞中發聲悠揚清婉可聽唐李白詩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元稹夜宿天壇石幢側詩萬里洞中朝玉帝九光霞外宿天壇 |
130  | 陵川縣 |
131  | 崇安寺在城西北隅卧龍崗唐初名丈八佛寺宋太平興國元年賜今額明洪武間置僧㑹司左有石勒墓相傳寺大殿下為勒塚傍墓乃其疑塚元郝經詩都門長嘯氣憑陵𤓰葛中原霸業興夜葬山間人不見至今猶有守墳僧 |
132  | 龍嵓寺在縣西南二十里宋時建金大定間賜額崇福寺在縣西南四十里何喬新有詩 |
133  | 寶應寺在縣西北四十里寶應山世傳秦始皇築塞處傍有古洞世傳僧創寺時凡物取諸洞中工竣僧退入洞擁大石閉口化焉 |
134  | 棲雲寺在縣東北四十里佛山絶頂古賢寺在縣西南七十里宋時建金大定間賜額傍有九仙臺 |
135  | 靈嵓寺在縣東南八十里今廢鯉池寺在縣東南百里 |
136  | 三聖塔在縣西南六十里金時勅建太清觀在城內西街元大德二年建明洪武間置道㑹司 |
137  | 白水禪院在縣北二十五里興福禪院在縣西南三十里中多古柏鳯山道院在縣西南四十里附城鎮有宣聖神農諸殿沁水縣 |
138  | 石樓寺在縣南二里石樓山所謂石樓精舎也王徽李瀚有詩 |
139  | 碧峯寺在縣北三里碧峯山內有千佛閣寺東有靈泉一名靈泉寺又有舎利塔是宻公埋履處 |
140  | 國朝楊時化有靈泉寺謁舎利墖詩香嵓寺在縣南二十五里鹿臺山一名鹿臺寺車輞寺在縣東三十里車輞山 |
141  | 峯岳寺在縣東四十里 |
142  | 德勝寺在縣東九十里端氏鎮元魏時建熊翀有詩內有翠閒堂王溱有詩明嘉靖間喬宇孟春李瀚賦詩劇飲其中易名三老劉龍記 |
143  | 大雲寺在縣東九十里榼山元魏時建一名榼山寺唐景福元年賜今額明成化十六年修殿前有白松三每至月出緑蔭蕭森榼山夜月為邑景之一楊繼宗有題榼山禪院三松詩明嘉靖間喬宇李瀚孟春冒雪遊寺喬宇書三人名作大篆勒石常倫有書大雲寺壁詩 |
144  | 嵬山寺在縣東百里嵬山上有塔白雲寺在熊耳山元魏時建聖天寺在郎壁村晉時建明行寺在端氏鎮唐時建法隆寺在縣東闗宋時建興慈寺在端氏鎮一名鐵佛寺福聖寺在蒲洪村金建 |
145  | 龍泉寺在保義村唐李質有詩青蓮寺內有欵月臺 |
146  | 國朝王度詩云雙峯突兀三千丈孤月圓明萬里天人世紅塵飛不到白雲深處老僧眠 |
147  | 萬松菴在碧峯山 |
148  | 靈岩洞在縣東九十里曲堤東崖之半下瞰沁流葆和觀在潘莊村金建 |
149  | 靈虚觀在上閣村金建 |
150  | 玉虚觀在縣西闗元建 |
151  | 元真觀在孔北村元建 |
152  | 玉清宮在郎壁村唐盧照鄰詩絶頂横臨日孤峯半倚天徘徊拜真老萬里見風烟明張昌李瀚胥有詩玉皇殿二一在城西玉嶺上嶺以殿名巒峙松翳踞邑上游一在榼山東明嘉靖三十一年王璧建劉東星撰記 |
153  | 蒲州府 |
154  | 永濟縣 |
155  | 廣化寺在城東門外元泰定間建開元寺在城東闗薰風巷東內有唐侍中渾瑊丞相杜黄裳像宋咸平四年壇長賜紫僧重宣塔楊億撰記明洪武初併廣慧普濟浄業善慶湖北五寺入焉普救寺在城東五里舊名西永清院五代漢乾祐元年招討使郭威督諸軍討河中李守貞周嵗城未下院僧曰將軍若發善心城必克矣威折箭為誓翼日城破不戮一人遂改曰普救元釋月公慧印胥棲此明洪武初併廣化旌勲藏海乾明四寺入焉呂柟王雲鳯有詩又按唐元稹㑹真記則唐貞元中業有普救寺當互考 |
156  | 萬固寺在城東南十五里中條山兩崖嶻嶪萬檜蔚森唐大中八年建初名建元後改今額明洪武間併白石讚嘆竹溪雲蓋淨土五寺入焉至萬厯間釋福登重修宋程明道先生詩白石萬固皆勝地主人為我攜壺觴臨溪坐石遍岩谷幽處往往聞絲簧內有爽心亭又有蘇東坡石刻詩水自石根流出風從松頂飄來元王惲有詩 |
157  | 華嚴寺在城東十五里任楊村北景福寺在城南二十里六管山棲巖寺在城東二十五里中條山北周建德中建初名靈居周末釋曇延遯隠山中弟子慧海從之隋仁壽初改今額唐釋道傑亦棲此明洪武初併白塔寺入焉唐李端有遊棲巖寺詩盧綸同薛存誠宿棲巖寺詩有云萬壑應孤磬百花通一泉又有棲巖寺隋文帝瑪瑙盞歌曰天宮寶器隋朝物鏁向金函比金骨又曰五雲如拳輕復濃昔曽噀酒今藏龍規形環影相透徹亂雪繁花千萬重賈島送覺興上人歸寺詩宋薛俅金張瓚胥有詩元釋瑞峯精禪㫖王惲詩老矣瑞峯應健在䕶持長伴八龍間 |
158  | 白石寺在中條山晉佛圖澄自天竺來卓錫寺中號洗腸菩薩又有瘞驢猫塚存寺前 |
159  | 竹溪寺唐時刹也地多竹讚嘆寺在中條山明萬厯間釋福登棲此䕶國寺在城北三十里黄龍鎮後併鐵佛西遊水月聖壽四寺入焉 |
160  | 下方寺在城東南百里觀後村宋崇寧元年建後併禪院靈延上方麻谷四寺入焉 |
161  | 大興國寺後周為般若寺神尼劉智山宅也隋文帝誕日尼忽至其所名為那羅延曰兒不可處俗間逐割宅為般若寺躬自撫養及七嵗告之曰佛法將滅神明已西神來有日後周滅二教尼隠楊氏戒行不改隋初重興佛法每以神尼為言殁後即葬寺中為起金浮圖又命王邵作傳改般若寺為大興國寺仍令天下舎利塔內各作神尼像 |
162  | 仁壽寺隋釋道愻住此 |
163  | 蒲津寺唐薛能有夏日寺居詩曰一門兼鶴靜四院與僧隣 |
164  | 崇福寺唐盧綸有崇福寺看花詩救生寺唐李端有救生寺望春寄暢當詩鹿苑寺唐王摩詰舊宅明何景明遊鹿苑寺詩舊宅施為寺青山屬野僧千崖一微逕異代㡬攀登 |
165  | 唐安寺在永樂城東北隅唐貞觀六年詔有司為王珪營私廟於寺側貞元八年修寺移廟於寺西 |
166  | 玉陽觀在城東 |
167  | 慶雲觀在城東二十里張華村元泰定元年建後併道靖祐聖逺塵復真摩雲五觀入焉 |
168  | 棲霞觀唐天寶初為通元先生張果勅建今城東五老峯有張果洞 |
169  | 龍祥觀在城東南王庄里棲巖山下王謙建後併靈應觀泠雲菴入焉 |
170  | 紫極宫唐温庭筠有題河中紫極宫詩廖陽宫在城西南元至元四年建其下院在城南十五里韓陽鎮後併元都丹陽太虚廣孝棲雲五觀入焉內有呂仙草書真蹟碑 |
171  | 永樂純陽宫在城南百二十里南張村洞賔故宅唐即其地為呂公祠又為觀元中統三年重建改為宫後併法逸玉泉樓霞長春通元峽石六觀入焉元余闕陳孚有詩殿後樹二數人合抱偃蓋輪囷傳為洞仙所植 |
172  | 道靜院在中條山陽唐王顔中丞置顔為虢州刺史捨官居此寫真存焉李商隠詩紫府丹成化鶴羣青松手植變龍文壺中别有仙家日嶺上猶多隠士雲觀內鄧天王殿前松林暗翳道士侯道華啟師周悟仙刳去繁枝大中五年五月二十一日昇仙於此詔賜名昇仙院咸通三年十月髙元摹刻石於芮之紫清觀芮道華降生地也 |
173  | 大明觀宋建隆六年正月芝草生觀內節度使陳思讓以聞 |
174  | 臨晉縣 |
175  | 西閣聖壽寺在縣西北五里唐裴寂墓側桑泉寺在縣東北十五里亭東村南霍村寺在縣東北二十里霍村漢霍光七世孫榮祖墓側 |
176  | 曇延寺在縣北二十里●子村釋曇延墓前壽聖寺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角盃村皇姑墓側嶷山寺在縣東北三十里大嶷山 |
177  | 西原寺久廢金陳賡詩當年雲構倚天開一夕烟塵化刼灰 |
178  | 藥師院在縣東北隅甘泉坊唐天寶中建元至元間修併廣聖慈氏入焉明洪武間置僧㑹司 |
179  | 通真觀在城內東南隅元泰定間重建金大定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邑人作千道㑹羽士雲集一人方巾敝袍書一絶殿壁而去曰余向金臺謁帝回首陽鄉國暫歸來羣迷不識吾家趣何日重尋閬苑媒末題岩客隨摹書刻石後山陰府移置蒲之廖陽宮岱嶽觀在東郭門內 |
180  | 聚雲觀在縣東南壽貴村奉仙宮在縣東南二十里北觀底村虞鄉縣 |
181  | 靈峯寺在縣西南十里方山唐咸通四年重建宋雍熙三年僧奉秘修陳協用記明隆慶間大雷雨折山頂塔今半塔突立 |
182  | 石佛寺在縣西南三里即古百梯寺唐司空圖有上百梯寺懷舊僧詩內有唐虞鄉縣令劉行忠幡竿銘曰用兹禄俸發此淨心敬樹幡竿于百梯寺之西南岑錯綜繒綺雕飾梓材匠人盡斧印之奇女工窮縟繡之妙銘曰華幡嫮日雕竿倚雲開元三年畢功又書都維那法泰上坐崇簡寺主彦宗 |
183  | 金牛寺在西二十二里金牛村國朝陳奕禧有詩 |
184  | 延祚寺在縣西北十五里孫常鎮唐貞觀間建後燬宋太祖遊闗西避難方山百日太平興國二年勅修方山及延祚寺明嘉靖乙卯寺傾萬厯二十五年修復山陰王朱俊柵撰記崇禎十一年重修呉阿衡撰記山隂王朱廷理端居道人立石 |
185  | 普照寺在東二十三里張莊村清涼寺在裴坊里有碑 |
186  | 紫柏禪院在縣東南十五里王官谷東金大定三年建觀音閣在石佛寺南 |
187  | 文元觀在縣南唐貞觀二年建靈峯觀在縣西南十里五老山靈峯下五十二福地之一也本名無相隋開皇中更名遊仙唐貞觀中復改大明有隠者居此姚係薛逢胥有贈詩貞元中羅通微沖舉詔改今名觀南有韓角峯韓君丈人棲隠處明胡濙有訪張赤脚詩 |
188  | 道清觀在方山下侯憨子昇仙處相傳觀旁有硃砂洞以大石方二丈餘覆壓洞口石色胥赤內有井水恒滿又傳竹成林水自溢凡三次昇一仙云 |
189  | 丹陽觀在東南十里王官谷內即唐司空圖隠處金大定三年建 |
190  | 山觀在中條山唐太和中滌腸道士居此甞一夕登壇望觀中有異光自井中發俄一物狀若兔環繞醮壇久之復入井因淘得金兎精光爛然後遺御史李戎一日金兎倐亡戎尋卒 |
191  | 重峯觀在城南 |
192  | 猗氏縣 |
193  | 妙道寺在縣東北元至元二十二年因舊建有浮圖二明洪武初置僧㑹司今更名鴈塔寺 |
194  | 仁壽寺在縣東北二里峩嵋南麓隋唐間牓曰白禪曇延立講堂於東廂天授間改大雲後周因之宋熙寧間賜額壽聖僧悟通建浮圖飛樓元豐間修金貞元三年勅修元至正間僧虎溪再修至大間改今明洪洪武初併洪福千佛廣福壽聖聖安慈氏寶泉七寺入焉成化嘉靖萬厯間屢修何東序有詩 |
195  | 靈巖寺在里寺村明太祖賜寺僧洪濟經一藏經三千餘卷今多殘缺 |
196  | 龍巖寺在縣東十八里唐貞元二年勅建金皇統五年重修明洪武初併大雄洪果二寺入焉 |
197  | 永福寺在荆陽村 |
198  | 洪果寺在王竂村 |
199  | 寶峯院在東朝村勅建 |
200  | 大清觀在縣東南二十里金大定年建明洪武初併天寧萬壽清真三觀入焉置道㑹司道士大陳小陳棲此 |
201  | 萬泉縣 |
202  | 彌陀寺在張戸村元魏景明間建鐵佛寺在城內按察司東明洪武間置僧㑹寺國朝康熙三十五年知縣瞿亮邦重修 |
203  | 法藏寺在馮底村唐貞觀中尉遲敬德監修正覺寺在景村唐龍朔元年建 |
204  | 福興寺在西解村唐乾封二年建興龍寺在南澗村宋宣和二年建勝果寺在縣西宋宣和二年建明洪武間置僧㑹司併釋迦龍興檻泉下生四寺入焉 |
205  | 檻泉寺在孤山西巔宋宣和二年建山麓有檻泉故名黄龍寺在黄甫村宋元祐元年建 |
206  | 大雄寺在南解村宋至和間建上教寺在西墕底村元延祐二年建天長寺在王亞村遼天慶二年建法寶寺在薛趙村元泰定二年建下生寺二一在四望村金天興元年建內有龍柏相傳漢光武繫馬至今柏有竅西南一枝似龍甞掛鞭其上有光武祠柏在祠前又有光武上馬石一在北解村元延祐二年建 |
207  | 法雲寺在縣南十里介山絶頂𢎞麗精巧甲於一方元泰定元年建明嘉靖甲辰重修隆慶二年賈仁元記萬厯八年張守良募建石城週七十丈 |
208  | 福勝寺在小桃村元至正十二年建普照寺在大趙村元泰定元年建又有法王寺泰定三年建 |
209  | 觀音寺二一在聖水泉西內有石洞一名觀音聖水院一在荆淮村元致和元年重建 |
210  | 釋迦寺在烏蘇村元至元三年建靈慧寺在呉薛村元泰定二年建太清觀在縣西門內元延祐三年建天慶觀在南李村元延祐間修崇寧觀在西賈村元至元二年建常貞觀在大賈村元至元二年建榮河縣 |
211  | 天寧寺在縣東門外宋紹聖二年僧宗慶建金山寺在縣東峩嵋嶺宋熙寧七年僧祖源建八龍寺在縣東十五里李莊宋大中祥符五年真宗祀汾陰過此見八龍垂像宛似八羊倐不見因建寺以紀瑞內有浮圖元至元間修 |
212  | 興國寺在縣南十五里元至正四年僧道貴建廣福寺在縣北二十里馮村金天㑹十年僧道㑹建大覺寺在縣北三十里王信村唐垂拱初建明洪武間置僧㑹司 |
213  | 鐵佛寺在縣南三十里薛公村金承安三年僧㑹元建觀音寺在縣北四十里元至元二年建 |
214  | 棲霞觀在縣東元至元十八年建今廢明陽觀在縣南闗元至治二年提㸃髙德敬建修真觀在縣北二十里何村元泰定元年建慶雲觀在縣北四十里孫石村元至大四年建岱嶽觀在縣岱嶽祠東元泰定二年建 |
215  | 遼州 |
216  | 天寧寺在州南宋太平興國二年建明洪武二十二年修 |
217  | 國朝康熙十一年重修 |
218  | 能仁寺在州南街元大德三年建明永樂十年修國朝順治十四年重修 |
219  | 黙照寺在城西北金大定六年建國朝順治十一年重修 |
220  | 洪濟寺在州東闗晉天福九年建明洪武十九年重修崇聖寺在州西闗元泰定三年建明洪武八年修國朝康熙四年重修內有西樓 |
221  | 白佛寺在城東十二里石洞有白石佛明季建資聖寺在城東十里甕洪山一名甕洪寺明永樂十五年建 |
222  | 國朝順治二年重修 |
223  | 資壽寺在城南二十里明洪武初建𢎞治間重修宗聖寺在石匣村明永樂九年建 |
224  | 國朝康熙三年修 |
225  | 壽聖寺十一在州東五軍寺村晉開運二年建一在州東澤城村宋熙寧間建一在州東五指村唐時建一在州東葦澤村晉天福間建一在州東南麻田村元至元三年建一在州西馬家村宋熙寧元年建一在州北寒桃鎮晉開運二年建一在州西魏家莊宋崇寧三年建一在州西長城鎮一在州東駱駝村寧福寺在黄章鎮晉開運二年建明永樂十年重修興國寺在州南髙莊村元延祐二年建 |
226  | 福聖寺在城南麻田村元大德二年建普妙院在城西北後窰峪村元至元三年建觀音岩在州東王家莊山半有閣 |
227  | 石佛洞在州西七里 |
228  | 紫微觀在州東南岔村元至元間建 |
229  | 寂虚宮在州東故縣村元至元間建棲真洞在甕洪山壁間有元人篆文數字呂祖洞在州東十里 |
230  | 和順縣 |
231  | 龍泉寺在縣西金時建明洪武間修置僧㑹司興國寺在遵化街 |
232  | 麻衣寺在縣北山椒昔有僧好著麻衣人呼麻衣和尚住此建寺有碑僧與陳摶友善有相法行世宋太祖征太原道經此躬祝佛前曰此行止以吊伐為意誓不殺一人元王思誠詩北山雨洗麻衣石 |
233  | 懸空寺在縣東三十里東山建於懸崖之半天池寺在窰底村北 |
234  | 壽聖寺在黄嶺村 |
235  | 海眼寺在圏馬平村 |
236  | 龍附寺在西溪雲龍山 |
237  | 千佛寺在縣西山 |
238  | 天宫寺在天軍村 |
239  | 青岡寺在扒頭村 |
240  | 瑞雲觀在縣西南二里㸑村元建明洪武間修觀頂蒼松十餘丈傳為秦漢時物 |
241  | 純陽宫在科奇村 |
242  | 榆社縣 |
243  | 香林寺在城中法堂老衲化此大同寺在縣東南內有舎利塔阿育王造天下第十八塔藏經所云遼州榆社塔是也漢永平十年建宋治平四年重修元至元間改建中殿大德間改為毘盧殿明洪武二十四年修置僧㑹司內有鐘將旦即隠隠有聲不擊自鳴寺僧以為誦經候無少爽云崇聖寺在縣西南八里王村 |
244  | 北泉寺在縣北八里北泉山一名壽聖寺明永樂間僧普仙普正修寺有八景又有石牛遺蹟相傳牛入寺化為石云 |
245  | 響堂寺在縣西十里梓荆山山有石室名響堂因以名寺 |
246  | 壽聖寺在縣南十里潭村仁壽寺在縣南三十里韓村禪山寺在縣西六十里禪隠山唐時建內有天牛皮鼓相傳五色雲甞現云 |
247  | 清涼寺在縣東六十里清涼山安國寺在縣西六十五里三清觀在縣西 |
248  | 通元觀在縣南三十七里舊有唐狄仁傑撰碑殘缺不可辨元再建有鍊丹井至正間道人賈志希煉丹於此 |
249  | 沁州 |
250  | 天寧寺在福壽街宋雍熙四年建明洪武十五年重修置僧正司 |
251  | 國朝康熙八年知州王宗魯修有碑記永慶寺二一在州北郊舊名大悲菴明萬厯三十六年潞王易今額 |
252  | 國朝順治十年僧性休號尺木道人寂此造返生塔一在州西段村元至正間建 |
253  | 廣生寺在州南郊明萬厯間建內有藏經樓國朝康熙九年修 |
254  | 大悲寺在松交村唐咸通二年建宋大中祥符間修明正德十三年又修 |
255  | 國朝順治十八年重修 |
256  | 一如寺在州南南里村舊名三聖寺元至元十六年重修明萬厯壬寅知州俞汝為易今名有碑記 |
257  | 普照寺在州西開村北魏太和十二年建唐元和間修元泰定間又修明永樂景泰成化𢎞治間増修嘉靖十一年再修有碑 |
258  | 國朝順治間重修 |
259  | 柏林寺在州西南龍門山宋時建元季兵燬明正統十年重建正德十一年修釋海貴寂此塑像存 |
260  | 國朝康熙元年重修 |
261  | 圓通寺在州南泉村一名南泉寺唐貞觀間建金明昌五年重建正德間修 |
262  | 國朝康熙二年重修 |
263  | 靈泉寺在州南南程村萬安山宋太平興國九年建內有沖淑沖惠二真人像 |
264  | 國朝 |
265  | 世祖章皇帝御書佛字賜寺僧普汰因建聖佛樓龍佛寺在州南庶紀村宋元祐二年建明正德癸未修法雲寺在州西福村唐元和間建宋天聖二年修元至正及明永樂成化間屢修 |
266  | 國朝康熙十年重修 |
267  | 大名寺在州西南鳴蘇村宋天聖四年建明成化嘉靖間修 |
268  | 國朝康熙十年重修 |
269  | 靈巖寺在州東石堠村金大定三年賜額國朝順治間重修 |
270  | 福興寺在州西北羊莊村金大定二年建明萬厯十二年修 |
271  | 國朝順治九年重修 |
272  | 白鹿寺在州西伏牛山元至正間重建明𢎞治二年修今廢 |
273  | 名興寺在銅鞮故縣鎮元大德二年建明𢎞治十二年修 |
274  | 國朝順治十三年復修 |
275  | 壽聖寺一名洪壽寺在州西堯出村元時建延壽寺一名古佛寺在康公里元延祐三年重修明成化間修 |
276  | 國朝康熙間増修 |
277  | 聖壽寺在州南古韓村元至元間建明成化丙戌修清涼寺在州伏甑山下金皇統間建地有温泉大達國師無業常閱經於此 |
278  | 洪相寺在州西南蟠龍山明景泰元年修國朝康熙十一年重修 |
279  | 福巖寺在州西南冊村元皇慶間建永壽寺在州西北喬村金太和六年建明正德十五年修 |
280  | 國朝順治間重修 |
281  | 彌陀寺在州西北里村元泰定間建明成化八年修國朝順治間重修 |
282  | 靈感院在州北郭外金大定三年賜額謝榛有詩大雲禪院在州西郭村宋時建金崇慶間賜額郡人董應記 |
283  | 國朝康熙十年修 |
284  | 普淨禪院在州南三里窰則村宋元祐間建金大定三年賜額 |
285  | 昭慶院在州北王可村金大定三年賜額二十九年重修 |
286  | 國朝康熙八年又修 |
287  | 白衣堂在福村明嘉靖二年建元妙觀在州治東元大德間建明洪武十五年修置道正司以神霄宮玉貞觀入焉𢎞治十五年修正德九年重修 |
288  | 國朝康熙二年知州汪宗魯又修郡人張顒記昔有道士呂雲仙㸃金飾聖像焉 |
289  | 長春觀在州南八里塔地村世傳韓湘子建塔於此鄉人立祠祀之遂名塔地 |
290  | 國朝康熙五年重修 |
291  | 清和觀在州西郭村元大德八年建明嘉靖五年修國朝康熙四年重修 |
292  | 集賢觀在州南許莊元至元二年建國朝順治間重修 |
293  | 太虚觀在州南南泉村明正德辛巳修嘉靖三十五年重修 |
294  | 頤真觀在州南李莊元至元十五年建明𢎞治十二年修 |
295  | 國朝順治間重修 |
296  | 太清觀金明昌五年建 |
297  | 沁源縣 |
298  | 聖壽寺二一在通僊街宋皇祐中建明洪武間僧圓通重修嘉靖元年知縣馮繼祖易建文廟二十年知縣賈德潤復文廟於故址仍建寺 |
299  | 國朝順治康熙間屢修一在靈空山唐懿宗第三子偘遭黄巢之亂祝髮為僧至山十八盤之南崖以衣蒙面投下名捨身崖崖西有澗以長石横亘其上始通往來西有巒橋跨澗而渡遂卓錫焉僊橋下有五龍川五川相通至今無水昭宗景福二年化此詔即其地建寺世稱先師菩薩宋端拱二年賜今額 |
300  | 螺山寺在縣南二十里北石村螺山亦先師菩薩卓錫之地旁有石井泉冬夏不涸元至正間僧勝錦募建國朝康熙七年修 |
301  | 麻衣寺在縣東北八里龍居山後晉天福初麻衣禪師坐化此後漢乾祐二年建始名天平院宋皇祐五年僧懷立法嵩重修 |
302  | 石佛寺在縣東南宋皇祐間建國朝初巡撫蔡士英勦流賊至縣夢石佛遂駐營其地命知縣張一龍増修 |
303  | 慈雲寺在縣北五十里郭道鎮東仁霧山唐時建後燬於兵明天順五年僧圓滿重建 |
304  | 香林寺在縣西北五十里上觀山後漢乾祐中僧性惟建名圍松禪院宋天聖八年僧順普重修金大定間勅賜今額 |
305  | 青果寺在縣東北五十里青果山元至正間建靈壽寺在縣西北六十里靈空山南麓唐景福中因先師菩薩勅建宋端拱中賜額明嘉靖間重修 |
306  | 龍華寺在縣北昻頭村隋開皇中建宋嘉祐間僧元丕修賜額龍福院元至元間僧德澤重修改今名 |
307  | 隆興寺在縣東北琴峪村後魏太和元年僧圓生建明宣德七年重修 |
308  | 觀音寺在縣東北官軍鎮後魏大統間建海泉寺在縣西北韓洪鎮唐景福中建先師菩薩卓錫靈空遊鎮之南山飲泉而甘即建菴明成化間増修題今額後廢 |
309  | 國朝康熙十八年改建鎮東塑先師像於南殿普通寺在縣南南峪村唐時建明天順成化間繼修寶覺寺在縣北綿上鎮西宋嘉祐間僧雲曇建元大德間僧道金修明洪武成化間繼修 |
310  | 興國寺在縣北河西村元至元間僧普雲建明宣德嘉靖間修 |
311  | 國朝康熙四十年又修 |
312  | 報國寺在縣西北俞家峪明景泰正德間繼修聖像稱奇 |
313  | 龍興禪院在縣東南隅萬厯二十四年僧真鈿建琴山菴在縣東三里琴髙真人棲此 |
314  | 朝元觀在縣東三里河東村明景泰三年重修太清觀在縣西北紫金山金天㑹年縣令閻宻結菴尸解於此大定十四年宻子寧聞於朝詔賜今名喬扆撰記後薛道紀唐善慶逓棲此明洪武初設道㑹司國朝康熙間屢修 |
315  | 洞陽觀在縣南園寨村元至元年道人呉志元捨宅建明𢎞治間重修 |
316  | 至真觀在南峪村明洪武十三年重修煉陽觀在縣東北洪林村明洪武十二年重修清真觀在縣南好村 |
317  | 龍泉觀在縣西柏子鎮 |
318  | 煉真觀在縣東紫紅村明嘉靖三年重修朝陽觀在縣北綿上鎮東明正德間重修太和觀在縣北王和村 |
319  | 武鄉縣 |
320  | 延禧寺在縣東闗元至元二年建明洪武間置僧㑹司崇禎十年修 |
321  | 石佛寺在縣西闗 |
322  | 普濟寺在縣南南山廟東明崇禎十年邑人魏光緒改建前有龍槐殊奇古 |
323  | 離相寺在縣東四十里上郝村中有古柏崇勝寺在縣東横嶺內望尼睡像相傳南來睡化於此洪福寺在縣東北賈河村邑人魏廷望重修 |
324  | 聚福寺在縣南呉村明魏雲中有詩 |
325  | 勲歡寺在縣西勲歡鎮 |
326  | 白衣菴在東門外延禧寺後太清觀在縣西闗崇仁坊宋政和初建明洪武間設道㑹司 |
327  | 清塵觀在縣西闗邑人魏令望建㑹仙觀在縣東監張村元時建昔賈志韜㑹仙於此因以名觀 |
328  | 國朝順治間重修趙三麒記昊天觀在縣西下城村 |
329  | 通元觀在縣東北張村即紫微下院玉皇觀在縣西段村東門外 |
330  | 紫微宮在縣東下郝村 |
331  | 平定州 |
332  | 天寧寺在下城南營宋熙寧中建徽宗賜名天寧萬壽禪林勅太師蔡京書額內雙塔對峙高十丈有奇知平定州軍事髙權有雙塔記大悲閣元呂思誠記明𢎞治間修延定之記嘉靖間修郗元溟記 |
333  | 資福寺二一在冠山元至順間建明洪武間修正德二年拓建一在州西十五里蘇村元至正二年建明景泰七年重修 |
334  | 壽聖寺五一在州東北四十里移穰村唐貞觀二年建宋宣和五年重修明洪武八年僧惠寧重建一在州北五十里拒城都宋宣和五年建一在州東六十里西囘村宋治平元年建一在州西二十里平潭村宋熙寧元年建一在州北二十里白羊村宋治平四年重建元呂思誠記 |
335  | 晉寧寺二一在獅子山宋崇寧間建一在廣陽村宋嘉祐間建 |
336  | 聖壽寺三一在州東鴻亭村元至正十三年建一在州東北董寨村明正統四年建一在州東北盤石村明正德九年建知州才英記 |
337  | 聖泉寺在州西十里新興都宋天祐六年建萬安寺在州東北二十里龍莊村元至正間建明景泰間重修 |
338  | 圓興寺在州西六十里汙橋村隋開皇四年建明景泰間重修 |
339  | 乾寧寺在州東六十里東囘村金泰和六年建法雲寺在州西百里廣陽村明正統四年建雲峯寺在范家莊曹命記 |
340  | 鐵佛寺在娘子闗明嘉靖中建宋登春有題娘子闗鐵佛寺壁詩 |
341  | 長國寺在石門口山崖下保陽菴在承天山半一名老君洞相傳老子麻姑煉藥於此元郝天挺麻姑壇詩貯經洞古無遺檢養藥爐存有舊砂 |
342  | 瑞雲觀在三都仙人臺下元至正間建明正德間増修寶真觀在州東三十里新村金大定間建 |
343  | 遇真觀在州北三十里隂營村金大定間建神霄玉清萬壽宮在下城獅子巷西宋宣和六年建內有徽宗御製碑今為五嶽行祠 |
344  | 老君堂在承天山明喬宇有詩壽陽縣 |
345  | 崇福寺在縣故城北唐時建賈侃詩肇造已聞天寶末新増又紀太和年 |
346  | 廣度寺在縣西南廣惠街元中統三年建明洪武間置僧㑹司 |
347  | 楞伽寺在縣東太平村 |
348  | 方山寺在方山一名神福山有上寺下寺為唐李長者通元建長者將著論釋華嚴經掛經囊於虎背曰可與吾擇一棲止處虎望神福山原直上二十餘里止土龕後化龕中宋元祐三年提㸃河東刑獄張商英訪遺像立古殿三間長者堂三間邑人改建於集賢嶺下名昭化院為下寺寺門古柏二內有宋崇寧間僧宗勝撰長者行蹟碑勅賜顯教妙嚴長者碑宋邑宰員逢源遊昭化院詩金王雷詩石碣上寺宋政和間僧宗悟石甃長者龕在北殿前建軒閣東北有長者伏虎像西北壁間有張商英撰碑 |
349  | 寶峯寺在縣南庫韓村 |
350  | 白鹿寺在縣西北五十里湧泉山洪福寺在縣東南韓贈村 |
351  | 廣勝寺在縣東南張韓村朝陽閣在東闗明正德丁丑建僉事王世隆改祀韓昌黎有詩 |
352  | 長春觀在縣南北街一名清微觀元大德八年建明洪武間置僧㑹司 |
353  | 老君觀在縣北獨壁村 |
354  | 寶真觀在縣西北張經村盂縣 |
355  | 華嚴道塲在南二十里李賔山李長者道場也後建精舎長者墓存 |
356  | 三聖寺在縣西南隅宋治平元年建明洪武間置僧㑹司 |
357  | 大覺寺二一在城武村一在新莊村清涼寺在白水村 |
358  | 普恩寺在郭村 |
359  | 興龍寺在雙鶴山 |
360  | 千佛寺在烏沙村 |
361  | 龍居寺在温池村 |
362  | 彌勒寺在東山村 |
363  | 惠福寺在牛村 |
364  | 建福寺在土坡村 |
365  | 大興寺在榆北村 |
366  | 興化寺在興道村 |
367  | 靈嵩寺在西郭秋村 |
368  | 靈岳寺在縣北五十里柴莊兩青寺在縣西北七十里侯莊寺在縣西北八十里慈氏院在西北三里重門山金大定二年勅建慈氏清涼二院山因名慈氏焉 |
369  | 清涼院在西北三里重門山金大定二年勅建清沙觀在縣南二十里 |
370  | 紫微宮在婁里村 |
371  | 樂平縣 |
372  | 崇教寺在縣東北隅宋熙寧二年建明洪武十四年併壽聖寺入焉置僧㑹司 |
373  | 慈雲寺在縣西南一里元大德間建梵乘寺在縣東三十里北界都村舊有五色牡丹自生寺內色艷而香後亡其三土人傳三姊妹往河南語佛林寺在縣東三十里南界都村 |
374  | 福岩寺在縣東南三十里黄岩村園林寺在縣南三十里南野頭村明喬宇詩山深車馬應稀跡寺古園林剩得名又云松嶺南連鐵佛東園林深擁梵王宮 |
375  | 石佛寺在縣南三十里羅莊村石馬寺在縣西南三十里石馬山又名石佛寺冬月雲生則雪降元王搆有石馬寺詩明喬宇有石馬寒雲詩 |
376  | 壽聖寺二一在縣西三十里孔家掌一在桃居村明喬宇有詩 |
377  | 興覺寺在縣東五十里昔陽村石門寺在縣東七十里豐稔村明喬宇詩山為屏障石為門中有招提數畝園 |
378  | 孔公寺在縣東八十里民安村法安寺在縣東八十里民安村彌陀寺在縣東南八十里車寺村興國寺在縣西百里重興村興善寺在縣西百里長壽山龍安山寺在龍安山明喬宇有遊龍山寺詩臺泉寺明喬宇詩北尋蘭若路逶迤左右峯巒夾兩頤雙林寺明左叅政孫繼魯詩南下臺泉三十里忽逢佳寺說雙林 |
379  | 重興寺明喬宇詩諸廊繞砌疑無地一刹臨崖别有天趙壁寺明喬宇有詩 |
380  | 玉泉寺石罅鳴泉明喬宇有詩横嶺寺在三峯山下明孫繼魯詩三峯山下梵王丘新建丹甍百尺樓 |
381  | 南□頭寺明喬宇有詩 |
382  | 靈泉寺明趙思誠有詩 |
383  | 三聖寺在縣東七十里臯落村乃古觀也元大德年建太清觀在縣東六十里靜陽村元至大年建 |
384  | 碧霞觀在縣東七十里宋時建 |
385  | 通真觀在縣東七十里水峪村今廢慶雲觀在縣東南七十里石龕村 |
386  |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