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 |
2 | 江西通志卷四十 |
3 | 古蹟 |
4 | 撫州府: |
5 | 西豐故城,明一統志在府城西南五十里,本吳西平縣,晉改曰西豐,隋省入臨川縣。 |
6 | 廢新建縣。《太平寰宇記》在崇仁縣西南九十五里,吳太平二年置。隋開皇九年廢入崇仁。 |
7 | 廢安浦縣,太平寰宇記:在崇仁縣西南二百六十里,吳太平二年置,以安浦村為名。隋開皇九年廢入崇仁,廢西寧縣。太平寰宇記:在崇仁縣南六十三里,吳太平二年置,以寧水為名。隋開皇九年廢入崇仁。 |
8 | 廢巴山縣。《太平寰宇記》在崇仁縣西南三十一里。梁大同二年置,以巴山為名。隋開皇九年,廢入崇仁,名勝志。巴山故城,在樂安縣西南三十里。 |
9 | 定川廢縣,名勝志。梁分臨汝西北境置定川縣。定川即臨水也。其治在今之雷坊。去縣北五十里 |
10 | 按:《明一統志》,母城即其地也。 |
11 | 工塘城,明一統志,在府城東南四十里,梁周廸築洛城,明一統志:在金谿縣西四十里,梁周廸築古州城,名勝志:汝水西臨水東有平陸,曰赤岡,古州治也。上有古城,唐寳應中,太守王圓自赤岡移治於連礬小溪之西陲赤岡治即此。 |
12 | 神運城明一統志在樂安縣南八十里,相傳唐羅僕射領兵逐冦,夜有神助築城,遺跡尚存。 |
13 | 《珊城林志》:「在金谿縣西南四十里南,唐李煜置述陂城。明一統志在府城西一十五里,今為耕種場、三耆城,《豫章書在崇仁縣南北。《羅念庵記:崇仁治臨巴水,連市錯居,南北相匝,不辨郊野地,號三耆、北耆、列官寺、廟學,南有東西二耆,民居輻輳。嘉靖辛酉,都御史胡松建二城。 |
14 | 石人荀伯子《臨川記》莫巨山,巖內有石人,坐磐石上,體有塵穢,則興風雨,洗訖晴日,遍體潔朗,如玉瑩淨。王右軍故宅。《晉書》,王羲之嘗為臨川內史,置宅於郡城東偏,旁臨迴溪,特據層阜。荀伯子臨川記右軍故宅,其地爽塏,山川若畫。每至重陽日,二千石以下多逰萃於斯,有茱萸亭,今舊井及墨池並在。 |
15 | 《墨池南豐集:臨川城東有地𨼆然而髙,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墨池,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黒,此為其故跡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彰也。書晉王右軍墨池六字於楹間以揭之。 |
16 | 翻經臺顔真卿記撫州城東南四里為翻經臺,宋康樂侯謝公於此翻譯《涅槃經》,因以為號。公諱靈運,元嘉初,除臨川內史,以曇無䜟所翻《大涅槃經》,語小質朴,不甚流麗,乃與沙門范惠嚴匡慧觀依舊《泥洹經》,共為潤色,勒成三十六卷,義理昭暢,質文相宣,厯代寳之。 |
17 | 石門闗,《明一統志》:府城西三十里有石雙立,號石門闗,夾道多古松,開池種蓮,夏月頗堪逰賞,故土人有「十里松風、九曲蓮花」之目。 |
18 | 棲霞樓王韶之記:城西百餘步有棲霞樓,臨川王營置清暑逰焉,羅君章居之,因名為羅公洲。樓下洲上果竹交䕃,長楊旁映,髙梧前踈,雖即城隍,趣同邱壑。玉田廣輿記:在崇仁縣南三十里玉田觀,即蕭子雲種玉處。 |
19 | 金柅園家,坤翁記郡圃,夙號金柅,自唐末以來,多見於詩人之題詠,莫識其為何義。金柅見《姤》,初六《姤》之卦,㢲來而乾止之,㢲為木,乾為金,故有金柅之象。是邦夙以汝水東南㢲來為勝,西北㑹臨水,則乾也。郡治亦位於州西北,來於㢲,之於乾,可以㑹風氣而發竒秀也。晏殊詩「臨川樓上柅園中」,十五年前此㑹同」一曲《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王安石集》句「臨川樓上柅園中,羅幃繡幕圍春風。觥船一棹百分空,看朱成碧顔始紅」。 |
20 | 東方朔像贊碑名:勝志在宜黄縣合陂市。輿地碑目》云:徳州有晉夏侯湛,作東方朔畫像,贊顔真卿書大字,勒之碑,今在宜黄富民家,凡為石六丈,髙一丈五尺」。按王安石為相,其師鹿岡,杜子野省之京師,瀕行,問所欲,指壁間顔真卿書,東方朔贊曰:「欲得此」。安石曰:「墨本不足貴,碑在河北,當為致送」。于是示意州官,輦致其家世,久為凃院判所得,後歸柿林譚氏,元季為合陂黄司令,攜去,剏琴樂堂以居焉。至正壬辰,燬元子晢碑。晏公類要:崇仁縣南五步,有唐大厯五年縣令元子晢遺愛碑,準尚書考功,符建立,顔真卿為文并書。 |
21 | 銀監《太平寰宇記》:在宜黄縣東南一百二十里,本臨川之上莫鎮,其山岡出銀礦,唐朝嘗為銀監,基址猶存。至周顯徳五年,析臨川近鎮一鄉,并取饒之餘干,白馬一鄉立金谿場,俱置鑪以烹銀礦。 |
22 | 何仙舟書堂豫章書:在金谿縣踈山唐,何仙舟棄官𨼆居,讀書於此,因號書山」,其書堂遺址尚存,南唐始改為踈山,建寺其上,有白雲閣、一覽亭。 |
23 | 迴龍亭豫章書》:宜黄縣北三十里荷玉山,前有迥龍亭,觀風亭林,志在懐謝亭東。宋政和中,郡守劉祐立懐。《謝亭林志》,在郡治東園,昔人建以懐靈運也。賞心樓,《明一統志》在崇仁縣東南。宋建臨溪之景堪畫,故名「賞心」。 |
24 | 清風閣《明》一統志》:在《臨川縣,《曽鞏詩》:「百尺危梯屈,曲成闌干朱碧半空横,天垂逺水秋光淨,雪壓羣山霽色明海燕力窮飛不到郊園隂,合坐尤清,風前有客湏留醉,莫放歸時月滿城」。 |
25 | 釣鰲亭名。勝志》:樂安縣西三十里鰲溪上,有亭曰釣鰲亭。 |
26 | 忠孝堂《明一統志》:「在府治,宋守張滉,繪晉太傅王祥、唐刺史顔真卿像於內」。 |
27 | 見山閣《臨川集》,通判撫州、太常博士施侯邈為閣於其舍之西偏曰見山。 |
28 | 擬峴臺曽鞏記,尚書司門員外郎晉國裴君治撫之。二年,因城之東隅作臺以逰而命之曰擬峴臺,謂其山溪之形擬乎峴山也。其成之年月日,嘉祐二年之九月九日。謝逸記:政和元年,中奉大夫狄公來守葺而新之,則三月十五日。 |
29 | 鄒度支,《𨼆居名勝志在宜黄縣西十里花嶺上。宋鄒極熈寧中擢度支員外郎,與執政議不合,乞祠,歸𨼆於此,自號一翁。 |
30 | 《飲歸亭曽南豐記》,金谿尉汪君名遘為尉之三月,斥其西垣為射亭,既成,教士於其間而名之曰「飲歸之亭瀛洲亭」。明一統志在金柅園西亭中,景物為一州,冠玉茗亭,名勝志》:在府治內,亭下種玉茗花,大如山茶而色白,黄心緑蕊,人以比之。瓊花亭前有石聳立如笋,呼笋石,亭北為横秋閣,閣下為春草亭,皆宋嘉定中建。 |
31 | 思軒曽《南豐記》:尚書屯田員外郎林君慥通判撫州,䟽其寢北之池,立屋其上,入而燕焉,名曰「思軒」。 |
32 | 積翠樓,名勝志,臨川金雞城,上有永興觀,觀有積翠樓、白玉蟾常棲真其中。 |
33 | 棲鸞堂,《崇仁縣志》在尉㕔之北,丞㕔之西,宋淳熈間,令張潚建。又有梅𨼆亭在丞㕔東,亦尉所居也。祕書郎夏旻有斷碑,可考。紹興丙子,林黄中栗更亭為堂邑人,何異有記。 |
34 | 平心《堂林志》在府㕔。後宋嘉定十一年,郡守趙師夏重建。 |
35 | 《仁夀堂林志》:在府治後,嘉定十六年,郡守王槐建,以掲御,賜「仁夀堂」三大字。 |
36 | 《金玉臺家坤翁記》:臨汝東西涯,兩阜相望,各以臺名,一曰金石,一曰玉石。謂兩臺為地靈,辟金玉為物之精粹。舊有䜟語云:金石臺分宰相出,傳者以為晏王兩相國之祥。郡圃西偏有亭髙聳虚曠,兩臺仿彿在其前,蕪穢弗治,葺之既成,合兩臺之象而一之,扁曰「金玉」。 |
37 | 明潤《閣林志》:在府治內。宋景定四年,郡守家坤翁建十以齋,王容記少傅、益國周公之世。子綸,以朝請郎通判撫州事,公作十以箴送之。朝請至州,則以刻石而寘之㕔事,又以名其齋。 |
38 | 《望楚臺林志》在府治後,宋張孝祥為州守時,創夀樟亭,林志在府城東北清逺鎮,禪居東山,有樟木一幹圍,三㝷,故名。 |
39 | 近民堂林志》,在府治見山閣下。宋淳祐間,通判趙宜建、王容有記。 |
40 | 相山堂,《明一統志》在崇仁縣圃。宋令孫實建,後改為放生亭。 |
41 | 鳴琴《閣林志》在崇仁縣治前臺門西。宋紹興間,令鄭賓年建邑人。鄧輈記: |
42 | 鄒極,别墅名,勝志:在宜黄縣南塗黄嶺下,宋提刑鄒極别墅,在玉井傍,時有道人自稱姓呂來,輒索酒飲醉,假枕眠,公以珊瑚枕與之,戲擲地而碎,袖往井中,浣濯復完,隨於井上書「玉斧泉」三字,人於井上,頓足則起,二泡合成呂字,嘗於壁間畫一圓圖,徑不滿八寸,樓閣女樂皆具,呂遽躍入,圖亦漸褪,夫人急以衣裾印之,遂成一圖,子孫世蔵於家。 |
43 | 緑畫軒王十朋記樂安孫君之居,得霓山之勝,於是枕山而立棟宇,結軒向,明収拾景象取韓退之「南山詩濃綠畫新就」之語名之。 |
44 | 羊角洞《天道園録》:撫州譙樓前左有一卷,石長三四尺,髙二尺許,人謂之羊角洞天」,相傳有人自青城來,扣石暫開,得見洞府,云宋紹興中,守王秬覆以小亭,久之,守林某掘地觀之,未數尺,大風起穴中,懼而止。景定癸亥,守家坤翁,更新其亭而為之記。 |
45 | 三山小𨼆,《名勝志》在崇仁縣南十五里,何同叔搜抉而出者三山:曰浮石,曰玲瓏、曰巖石,其實一山也。竒崛鼎峙,中貫一溪,可容小舠。洪邁為作《浮石山莊記》,拙齋朱子記》,臨川太守趙侯景明相便坐之北叢竹間,得前人所為秋聲,齋者樂之,因稍易其腐敗,撓折之尤者而日居焉。更題其榜曰「拙齋。 |
46 | 林祕丞書,屋名勝志,府城西十五里五虎臺北厓,有宋林祕丞書屋。按林夢英字叔虎,登淳熈二年,第知武岡軍,退居城西,於金石臺上建樓蔵書,徜徉山水,復除祕書丞。年踰八十卒,人號山房先生。 |
47 | 梭山老圃名勝志》,金谿縣北三十里地名青田,為陸氏,世居九韶。築室前山,讀書講學,以山形如梭,號梭山老圃。 |
48 | 碧澗書堂見宋林夢英詩,在麻源村臨川,晁侯作春風樓,《名勝志》:在府城南隅桐林嶺下。宋州人董居誼。建誼,字仁夫,卒官四川制置使,鎮静不擾,居鄉,温和坦易,樓雖圮,時人猶以春風目之。 |
49 | 《青雲亭名勝志》:青雲峯在臨川治南二里,嘉熈庚子,令李義山作亭山巔,名曰青雲亭。董居誼詩:「溪傍好山添翠濕,亭依喬木得隂濃」,有人欲踏青雲路,認取城南第一峯」。 |
50 | 《極髙明樓《道園録》:崇仁華盖山之陽,有水曰珠溪,余氏之族世居之余氏,之彦曰:「敬作樓於其居以瞻華,盖於咫尺,而以極髙明題之徔」。故學士吳公命也。御書閣名勝志》,崇仁縣東耆有御書閣,中蔵宋理宗翰墨,曰「蔵修經訓竹閣、梅亭共八字,皆用御璽,其餘制詔尚多。梅亭者,邑人,李、劉之别號也,嘉定進士,卒官吏部侍郎。 |
51 | 逸老堂,吳草廬集吾家。士英年未六十,舉家事,畀其子築新堂,為燕休之所。學士程公書「逸老」二字,扁其額。士英,吳氏升名居,在樂安縣南之六十里。 |
52 | 小瀟湘吳草廬集》:宜黄凃、允端、築亭江臯,俯臨遐眺,扁曰「小瀟湘,又别營庵於先墓側,題曰「於斯」,後改曰塗山庵。 |
53 | 萬里窓、程鉅夫記臨川鄒衆仁舉名其居室曰萬里窓,既請涿郡廬處道書,其顔乂請予為記。 |
54 | 栖霞𨼆居傅若《金記》:「斜川宋氏有𨼆君子焉,曰道霞,父得,吳興趙公所篆「栖霞二字,因名其𨼆,所曰栖霞,而自號栖霞山人。 |
55 | 《碧澗亭林志》,在金谿縣后車里,元里人何茂甫建,吳文正澄有詩。 |
56 | 南阜《亭林志》在崇仁縣南二里,元虞集嘗作樂府一曲,約熊少府逰此。 |
57 | 《杏庭金華集》:臨川饒君孟持故詩書家,其先祖手植文杏一章,於其所居之西,兵燹之餘,風枝露幹,屹然蒼烟,因樹亭其側,名曰杏庭。 |
58 | 建昌府: |
59 | 南城舊縣建昌府。舊志一在可封鄉,一在塔埠,今圮於水,失其處矣。 |
60 | 廢東興縣。《明一統志》:在新城北三十里東興鄉石門里,地名城口。 |
61 | 廢永城縣。明一統志:在新城北三里,地名城頭。二縣俱吳置,隋省。唐復置㝷省。 |
62 | 南豐舊縣。《明一統志》:「在廣昌縣東一十五里,土屯耆危,全諷土城。《林志》在南城縣南三十五里。唐乾符末,全諷初起,築城環數里,後據撫州,為楊隆演將周本所敗,地入偽吳城廢,今猶名城上。 |
63 | 鳳山堡,《城林志》:在府城北鳳凰山麓。宋開慶元年,知軍事雷宜中築,又置鳯山寨。景定四年,知軍錢應孫添造寨門,并樓元初廢。 |
64 | 建昌軍,舊城名勝志,沿旴江而東至中坊寺,西連七星閣,北止天寧寺,盖軍城之舊也。 |
65 | 劉季尖名勝志:「在廣昌縣南五里尖者嶺也。世傳漢祖曽登此,其上有壇,下有漢王巖,瑩然如掃,樵夫野叟咸神之而不敢輒入。 |
66 | 師姑壇,《明一統志》在府城東五十里。相傳昔有師姑卓,錫於此壇。每出逰,山下必騎虎,人呼為騎虎大師。今壇上有像。 |
67 | 小有洞天豫章書,在府城西南十里麻姑山,山麓有桃花,源尋真亭,山半有亭,前有瀑布,旁有雙練枕流,湧雪雲闗,垂玉諸亭山,門榜曰「丹霞」。小有洞天門,內有忘歸亭,旁有水簾巖、碧蓮池、㑹仙亭諸勝,世傳麻姑,得道於此。 |
68 | 麻姑仙壇顔魯公記按圖經,南城縣有麻姑山,頂有古壇,相傳麻姑,於此得道。壇東南有池,中有紅蓮,近忽變碧,今又白矣。 |
69 | 鄧紫陽石槨府志》紫陽、𨼆麻、姑山赴唐。元宗召奄忽而化,遣中使還葬麻姑山,及改葬石槨,惟存爐簡而已。七仙閣,《明一統志》在府治西。舊傳仙人黎母、旴母蔡經、王方平、葛仙翁、謝靈運、鄧紫陽,俱曾㳺陟,故名。 |
70 | 按:七仙》列入謝靈運,殊為不倫,盖靈運希佛見於《南史》,未聞其學仙也。若麻姑自是方平,蔡經一流,曷不以麻姑易靈運耶? |
71 | 紅泉明《一統志》:「在南城縣麻源第三谷,自砂中流出色紅。謝靈運賦,訊丹砂於紅泉」。宋李柸詩:「一派寒泉下,翠巒彩虹飛,出亂雲端。紅流傳是靈,砂液深處應蔵九轉丹」。 |
72 | 《麻姑仙壇碑》、《集古録》,顔魯公手書、小楷仙壇碑碑隂附刻衞夫人、褚河南虞永興、歐陽率、更薛稷、栁河東、李北海諸小楷,俱稱《神品志》云碑刻,不知何代逸去,於時郡中所存,止翻刻新本,及正徳間一樵豎偶於山澗鋤得之,幸止斷去一角,今篋置郡庫中。 |
73 | 超,遥臺名,勝志》在揖仙門北隅,即琴臺也。唐獨孤及為宰,有《月夜携琴登臺》詩。 |
74 | 新亭名勝志在旴江驛,唐南城令王昕立。獨孤及記旴江亭林志,在府城東旴水上。唐制置使陳暉建,南唐南城令陽翟徐寛重修韓熈載記。 |
75 | 一字石,名勝,志在龍門橋左壁。唐時有《僧逰仙壇,歸題詩》於石,有「自徔宴罷歸,來後,寳殿瑶臺空月明」之句,一樵者弛擔頃,戲於自字上畫一字,他日僧見之,以為自不如一之工,忿恚而死。至今一畫未泐,名一字石。 |
76 | 花圃舊志在南豐縣治後,今名花園。背前代春月,官司開園,縱民逰觀,迴闌曲檻,花卉叢茂,有「瓊坊錦圍」之號。 |
77 | 七星杉豫章書》:在麻姑山,嶺上圍二三丈,髙切雲漢,横列七株,故名。 |
78 | 文殊臺《明一統志》在新城縣西南四十里舊福山院,昔文殊見此因名。 |
79 | 《江樓名勝志》:宋劉元載為南唐節度劉仁贍之曽孫,多才嗜學,手抄古文千百卷,與曽密公為文章,友於安禪寺南築長堤架層構,榜曰「江樓,自號江樓居士」。曽致堯詩劉八《江樓雅》詩家不易言:「春風花,對岸,夜月水當軒」,即此處也。縣志後百年,屬曽氏為冦燬,紹興間曽式占重建,嘉定十五年,水衝樓仆,縣令謝逵復為公舘,扁曰:「與造物逰,紹定冦燬。咸淳中,令楊休擴基構亭榜,曰花岸水軒,盖取曽致堯句也。元初又燬,嵗被水,齧基址畧存。 |
80 | 《秋雨堂名勝志》:江樓之下為秋雨堂。太宗時,江南嵗旱,所部以狀聞,帝因語曽密公以外帑之蔵,貫朽莫校,公對曰:「未若江南一夜秋雨之富也」。後以名堂鳳翔臺。《明一統志》:在府治後,宋黄曦詩「《春風桃李》鳳翔臺》」。 |
81 | 覽輝榭明一統志》,在府治後,宋郡守張頌建亷堂。《明一統志》:在府治東㕔,宋郡守李長民建。其在郡治者,又有冉香堂、思政堂。 |
82 | 甘露亭,明一統志在府城內元妙觀。宋景祐間,甘露降松上,因建亭。 |
83 | 清風亭,《明一統志》:「在府治南。宋建眺望城外,羣峰環列,宛若郛郭。 |
84 | 醒心亭明一統志在府城東七十里杉嶺上亭,下有泉,宋時鄉民王伯珍建。 |
85 | 鳯山閣,明一統志:在府治東㕔,後與鳯山相對,因名宋知軍徐瑑建。 |
86 | 熈春園,《明一統志》在府治北,宋時郡守逰宴之所。廣輿記:開慶元年,郡守曽埜改為紅碧東園,元初廢」。 |
87 | 神液亭,名勝志,在南城縣東十里東界山。宋元祐癸酉冬,甘露降於山頂松柏,受之沾凝,數十逾月而釋。太守王敷剏神液亭其上。 |
88 | 西池六亭,《明一統志》在府城西,舊有清暉、水心、冉香、碧圓、垂絲、漣漪六亭,環列其上。 |
89 | 鳯山五亭明一統志:城北二里,鳯凰山郡之主山也。宋太守黄師道,建翔鳳㬢光望仙、凌雲、朝真五亭於上。李泰伯書堂,明一統志在鳯凰山側。 |
90 | 梳妝樓」《名勝志》,去瀘溪縣十里,有梳妝樓石,刻宋哲宗妃石氏膏沐之所。 |
91 | 《集賓亭李覯記》,康定二年夏六月,太守慎公作新亭於軍門之南。 |
92 | 龍馬山《房府志》在龍馬巖,宋李覯聚徒講易處。今𨽻瀘溪。 |
93 | 御書閣李《旴江記》:皇祐三年,以御書明堂及明堂之門篆、飛白二體蔵諸名山,麻姑仙都與焉。 |
94 | 雲莊曽致堯記》,雲莊,吾家之别墅,在麻姑山南、旴江之北」。 |
95 | 中和樓,《南豐縣志在縣南濱江,宋曽致堯建元、大徳間圮。 |
96 | 康樂軒《名勝志》,麻源第三谷雲門寺後寢堂,取謝公經行之處立康樂軒,宋元豐中,僧思顒善書,太守陳繹命書卷石巖」三字於寺側巨石上。 |
97 | 三清樓,輿地紀勝在新城縣東。宋何淵、何潛、何濱兄弟同登慶暦進士。淵諡清節,潛諡清敏,濱諡清忠,後人瞰江,作三清樓以紀其盛也。 |
98 | 南軒曽鞏自記:得隣之茀地,燔之樹木,灌蔬於其間,結茅以自休,囂然而樂,廊廟之貴,萬乘之富,吾不願易也。 |
99 | 芝軒南豐縣志在治西南。宋元符三年夏六月,芝生於射圃西,縣令楊傑建軒。 |
100 | 《聶侍郎舊居名勝志:府城內髙空山,俯揖雉堞,逺覽江山之勝,宋侍郎聶子述舊屋於此,子述以制置使帥西蜀有名,及致政歸,適盜殺郡守,朝廷遣將欲屠城,子述力陳民寃,止殱厥渠魁,郡人賴之。 |
101 | 御書樓《明一統志》,在府學,南宋郡守錢應孫建勅書樓,明《一統志:在新城縣治前,宋邑令徐觀建平逺臺輿地,紀勝在府治東,宋郡守張允建,地勢髙爽眺望,江山宛若圖畫臺之西,為極目亭。 |
102 | 《崇山閣名勝志》,在府治東,崇峰瑰壯平逺之亞也。丹霞洞明一統志》在麻姑山西七里,宋紹興中,有人避宼登其上。行半日,見坡下草庵甚小,一道人兀坐觀書,字畫竒怪,不類世間書。庵前一穴,恒有風氣自穴中出。 |
103 | 擁青閣,《明一統志》:在南城縣治,宋建十賢堂。《明一統志》:在府治西。宋紹興間,蔡延世建祀,郡先逹,陳彭年、李覯、曽鞏、曽布、曽肇、王无咎、呂南公、鄧潤甫、朱京、朱彦。 |
104 | 仁夀堂《明一統志》:在府治內,宋郡守孟黙建亦愛堂。宋劉岑《記》:童氏,旴江之著姓也,有袁州之學,教授曰宗說,即鄭圃而堂之。余適讀陶靖節「吾廬」之句,因名之曰「亦愛」。 |
105 | 童氏園建昌舊志在城北門外,宋熈寧中,朝奉大夫童邦直所居之園內有春信亭,毁於元,今所謂童家湖是也。 |
106 | 旴江舘,名《勝志》:在府治東,太守陳岐建歸𨼆園。建昌舊志:在郡城南。宋淳熈中,尚書張大經晚年奉祠歸里,所建中有樓亭曰勝覽,曰喜清,曰野塘,曰識舟。元燬今髙空山下是也。 |
107 | 山髙水,《長樓林志》在新城縣北,宋縣令趙與澄,建元末燬。 |
108 | 《樞密府府志在徔姑山麓,宋樞密使包恢歸休於包坊,而别開府第於此。 |
109 | 吳氏書樓陸游記,南城吳伸與其弟倫初建社倉,詳見朱元晦所為記,其後又剏為大樓儲書數千卷,㑹友朋教子弟,朱公又為大書書樓二字以掲之,樓之下曰:「讀書堂堂之前,又為小閣。閣之下曰和豐堂,堂旁復有二小閣,左則象山陸子静,書其顔曰南窓,右則艮齋謝昌國書其顔曰北窓堂之後榮木軒。則又朱公實書之。嗚呼!亦可謂盛矣! |
110 | 樓臺烟雨亭明一統志在廣昌縣北龍岡西原,宋縣令朱汝賢建。 |
111 | 《總清園林志》:在府城東三里龜湖上,宋寳慶中,侍郎曽頴茂所建。園有亭,曰清心,曰清白,曰清曠,曰清修,曰清閱,曰清好,曰清豔,曰清峭,曰清妍,曰清暢,曰清賦,曰清真,曰清婉,曰清淑,曰清華,曰清眺,曰清蓮,故名之,曰總清。園後水衝決圮於江,或曰今龜峰寺,乃其餘址。又有南塘園在城南門外,侍郎曽頴茂㳺息之所。 |
112 | 《老彭村林志》:在南城縣,曽潭,彭氏居之,有老翁百餘嵗。淳祐間,知軍事鍾季玉書「老彭村」三字,表其門,隨奉朝請,復其家,今諭㫖遺落,而額字猶存。 |
113 | 盍簪亭,《明一統志》在新城縣北二里,宋淳祐間,縣令趙汝厦建,久為水所决。 |
114 | 妙墨亭,《明一統志》在舊府治西,與紅屏石對峙。宋李少監佩易名「印山堂」。 |
115 | 斧袞齋符正民《灌園集序》:南城呂南公熈寧初嘗預薦試,春闈不利,築室灌園,不復以進取為意,益務著書。且借史筆,褒善貶惡,垂世立訓,遂以斧袞名所居齋照碧亭。《明一統志》:在新城縣北二里,左面石峽,下臨深潭。宋治平中楊傑經逰題詩有「山水相照碧」之句,故名。 |
116 | 《平西臺周益公集》:先是,邑令王珪建平西臺於治西北故廣昌邑,號平西。 |
117 | 龍溪故居名。勝志:廣昌縣東北八十里有龍溪,宋樞密李山甫愛其山川之勝,自南城來居,號曰龍溪釣翁,蔵書山房。楊誠齋集,在麻姑山仙都宮之西。淳熈己酉,知建昌軍三衢江,自任為國子主簿。何同叔作月扉風櫺,縹緲飛動,若出天半櫝,經史百氏於其中,談者以為山中盛事。 |
118 | 景賢《堂林志》:在府城北鳳凰山麓,祀宋儒李泰伯。寳祐中,知軍事楊瑱,立興文堂,嵗三月,率僚屬致祭,以曽子固鄧聖,求侑食,毁於元明。成化三年,吏部主事左贊䟽請表墓立祠,知府謝士元構堂易,名景賢學士陳鑑記。 |
119 | 《孝子堂林志》:在南城青綏,為《孝子黄覺經》,建元趙孟頫》詩,南城青綏孝子家,至今門户生光華百年,往事已陳,迹路傍過者恒咨嗟。 |
120 | 望烟樓,南豐縣志在集賢坊西南,元譚萬一萬,二兄弟創此樓,登之以望里中無烟者,助以薪米,其址尚存,蔵書閣,《明一統志》:在南城縣麻源三谷,元程鉅夫建自為銘。 |
121 | 義門,南城縣。志在十四都吳、楚,七世同居。天啟間旌其門。 |
122 | 黛碧亭廣昌縣,志在縣東隅。宋掲叔中、叔元兄弟讀書之所。明景泰五年,叔元之孫稽重建。 |
123 | 荆藩故府南城縣志,在府城西南,明宣徳四年封憲王,瞻堈於此。正徳四年,改封湖廣蘄州。 |
124 | 益藩故府南城縣。志明成化二十二年封憲宗第四子益王祐檳於南城。𢎞治六年,因荆府故址而廣之曽巖祠亭,李西崖集景泰間訓導。汪倫即河東山麓公舊讀書巖為亭,名之曰曽巖祠亭。 |
125 | 江山一覽亭。何喬新記》:白水黄氏世家邑之大岡,旴水曲,折流其前,崇巒峻嶺,環峙其左右。愈宣作亭以覽山川之勝,而扁之曰《江山一覽》,先冢宰嘗賦詩以紀之。 |
126 | 雯峯别墅羅倫,記遡臨汝而上旴者千里山水,名天下。在廣昌者,雯峯最善。太守饒公秉鑑始主而居之,名之曰雯峯、别墅。 |
127 | 《觀瀑亭明泰䕫記》,麻姑絶頂有泉,自丹霞觀西北來,伏流數十里,經仙壇下,與神功泉㑹,其流㶁㶁,響振林谷,誠山中之一偉觀也。成化辛丑,適祀麻姑,獲觀是泉而愛焉,因命道士洞淵作亭其旁,扁曰觀瀑江山。勝覽亭南豐縣志》,左曰觀瀾亭,右曰仰髙亭,三亭俱在南臺山,明嘉靖三十四年,知縣張鵬翼建。 |
128 | 瓣香亭,南豐縣志在讀書巖側,曽文定祠後。明嘉靖十五年,僉事趙葉建。 |
129 | 來《鶴亭府志》:去瀘溪縣北一里有平步山,上有來鶴亭,相傳未析縣時,有雙鶴飛鳴於此,故至今縣名鶴城。岐山師《古亭府志》在瀘溪縣「七都與六都之漢嶺師古潭、遥相對、先時邱逸、鄒志本並解綬歸𨼆,合志同居。企慕古學,其題曰漢嶺景《東漢節義》題曰「岐山。景姬文》作人之化,今亭遺跡尚存。 |
130 | 廣信府: |
131 | 永豐故城,《太平寰宇記》,本饒州弋陽縣進賢永豐里也。乾元元年正月與州同置。路通閩川,越客擔、荷麏。至元和六年廢入上饒。 |
132 | 廢寳豐縣,明一統志在弋陽縣境,宋淳化間,以寳豐場置㝷,廢為鎮。 |
133 | 石堂,名勝志,在縣南一百六十里,中可坐數百人。臨貴溪水源,古老云是鬼谷先生之居,下為石堂溪。 |
134 | 蘇秦臺明一統志,「貴溪縣西南七十里鬼谷山,有蘇秦臺、張儀井」。 |
135 | 飛昇臺《龍虎山記》:「貴溪縣西南八十里,兩峯相峙,狀若龍虎。漢天師張道陵煉丹於此,下有演法,觀古松夾道,丹竈丹井及飛昇臺,遺址尚存。 |
136 | 張天師《草堂名勝志》,在龍虎山即上清宮之三清殿。有唐常建詩,載藝文。 |
137 | 王表巖《太平寰宇記》:在貴溪縣南二里,昔有王表率村閭數十家於此巖避亂,竟免洞穴竒絶,可容百餘人。周瑜故宅名勝志》在府治後,今半為天寧寺基,半為上饒學基。 |
138 | 𨼆士,石室,《太平寰宇記》:在弋陽縣南六十里。按《鄱陽記》云:有𨼆士張氏琢石為室,形如囷。時郡守鄢陵庾翼欲表薦之,𨼆而不見,故號𨼆士石室。 |
139 | 待賓院《名勝志》:弋陽縣。東二十里有待賓山。梁大同七年,嘗置待賓院,隋始廢。 |
140 | 《桃花臺名勝志,弋陽明溪濱有桃花臺,髙而平坦,昔人種桃煉丹於此,有桃源院。 |
141 | 杏花村名勝志,玉山縣治西隅,臨溪有杏花村,相近有蔡家園,今皆廢為桑地,爽塏水不能侵。諺云:「水侵蔡家園,玉山出狀元」。 |
142 | 七星,井名勝志》玉山縣市中有七星井,昔人開闢坊巷,穿七井以象天之。北斗以鎮地脈,近為水衝,凡井之在東南方者,悉沒於溪。 |
143 | 閻立本宅峴泉集信之玉山東為功曹。山山之下為龍洞。唐相閻立本宅。其東禪師貫休寺其西。 |
144 | 陸鴻漸宅《明一統志》:在府城西北,唐陸羽嘗居此,號東岡子。刺史姚驥嘗詣其所居鑿沼為溟渤之狀,積石為嵩華之形,後𨼆士沈洪喬葺而居之。圖經羽性嗜茶,環居有茶園數畆,陸羽泉一勺。今為茶山寺、《弋陽館名勝志》。唐時有弋陽館張祐詩:「一葉飄然下弋陽,殘雲昏日樹蒼蒼,葛溪漫淬干將劍,却是猿聲斷客腸」。 |
145 | 《上饒亭》,唐張祐有《題上饒亭詩》。北樓唐李郢有《夏日登信州北樓詩》。《芒洲花園名勝志》,在貴溪治東里,許洲産鬱金香花園,為唐詩人吳武陵所剏。 |
146 | 潛谷洞貴溪縣。志在縣西南五面山下,深廣可居。唐吳勔建齋於此,名曰《潛谷名勝志》。勔自濮陽徙貴溪,讀書五面峯之一線天。元和間,以白衣召拜水曹郎中,四十即懸車,學者稱為潛谷先生。 |
147 | 鄰幾堂,名勝志,在城中信美坊。宋天聖中,江休復為州司法,時尹師魯、蘇子美每燕集其㕔事,俗呼為「鄰幾堂」。 |
148 | 魚計亭《名勝志》:宋趙叡,元祐中官職也。先居鄭州,作魚計亭,宇文黄中為亭賦,其子賜以提㸃坑冶來居玉山,亦作亭於章泉上,刻舊賦於石。 |
149 | 君子亭名勝志,在玉山縣南二里。宋直龍圖、趙文若賜嘗居此。呂頤浩以書寄信州守連南夫曰:「趙文若父子皆士林宿望,治封有賢人君子,可厚加禮」。後人因取其語名之。 |
150 | 靈山亭名。勝志》,在祥符寺晁謙之詩:「寳刹千尋出天外,靈山三面落樽前。徐師川詩逰客乍驚人外境。居僧初識面前山。 |
151 | 玉光,亭名《勝志信州圖經》云:玉光亭在縣㕔之東,不知所自,有章子厚王、荆公詩碑》在焉。《郇公詩》:「千層懐玉對軒窓池上新亭號玉光,祗此便堪為𨼆吏。神仙官職水雲鄉荆公詩,傳聞尺玉此埋湮,千古誰分偽與真?每向小亭風月夜,却疑山水有精神」。 |
152 | 面山堂,《名勝志》,在上饒治內。宋時建晁謙之詩:「誰榜鈴齋作面山,晦明終日捲簾看」。賦成夜燭纔銷寸,衙退朝曦未半竿」。 |
153 | 製《錦堂名勝志》,在玉山舊治內。宋令浦城章得象有治績,後人思之,乃取楊大年贈詩名其堂。 |
154 | 《水雲堂名勝志》在東尉㕔,縣尉喻樗建取章郇公詩中語,以為名「今税課局是」。 |
155 | 《百花莊名勝志》,宋太守張良朋所剏,在上饒縣城外南山之嶺,面直靈山,有溪山,堂曽南豐所嘗㳺厯地也。蒼筤亭名勝志,龍圖學士韓元吉字无咎,自頴川徙居上饒所居之前,有澗水,故號南澗澗。南有園築亭,號蒼筤。 |
156 | 霞落園,名勝志,在鉛山縣北闗外三里。宋紹興間,閩㓂范汝為之亂,丞相李綱將兵萬五千人駐於霞落,即此地有相公府。元時鉛州故址尚存。 |
157 | 《中和堂府志》:在府堂西。宋紹興六年,知州事趙彦勵建,後有香逺亭。 |
158 | 《康樂園府志》在弋陽縣,宋陳文正宅西。為文正、休老之所。有樂生庵、隔塵橋,及醉白、忘機、狎鷗、觀魚四亭。又有竹塢、松徑。 |
159 | 御翰樓弋陽縣志有二,一在陳文正宅東以貯,頒賜圖書、誥敕、鑾帖。一在九川少卿李奎蔵御,賜五倫書之所。 |
160 | 《鶴嶺精舍府志》,在貴溪縣十四都,宋翰林檢閲邵士英建有記。 |
161 | 《列岫亭府志》在玉山縣溪南,宋龍圖閣學士韓元吉建。《沙鷗亭府志》在永豐縣。杉溪有深淵、雲濤、石壁、竒潭諸勝。宋提刑俞琰建,今改名曰砥柱亭。 |
162 | 清樾《軒府志》:在上饒縣北廣教寺,宋曽文清幾所居。曾逮詩,開軒在獨園,繞屋得清樾。 |
163 | 能賦堂韓元吉《貴溪尉舍記:舊有黄梅,出於垣間,元符己卯嵗,廖明畧舉宋廣平之事,題曰《能賦堂,以况尉君曽敬之也。後八十有二年,福唐鄭肇之來,尉於此,乃葺堂而更新之,訪梅之枿而増培之,榜曰絶塵,盖取晁无咎詩中語。 |
164 | 狀元亭林志》:「在鉛山縣西北五里,為宋劉煇《建養志堂。蘇堅記》:余到鉛山官越,明年治之。東堂壊,既更新矣,乃以《養志》名之。 |
165 | 好仁《齋府志》:在鉛山縣㕔,後宋縣尉馬子嚴闢齋,以望鵞湖之髙峰朱子過之,名以好仁。韓元吉作銘。 |
166 | 《跨鶴臺名勝志》,孔雀寺南一臺,其地髙爽,登之望見一城,名曰跨鶴。 |
167 | 一杯,亭名勝志,在南屏山南臺左。宋趙汝愚為郡,未踰年,政成惠洽,郡人建祠,設像為之祝夀,汝愚因觴客於中,命撤其像戲,名曰「一杯亭」,取且盡生前一杯酒」之義也。 |
168 | 極目《樓府志》在鉛山縣治東。宋淳熈六年,縣令陽羡蔣仲永建榜曰「極目野處」。 |
169 | 禪月臺在玉山縣,洪邁詩「玉峰㸃寥廓霄漢,疑可梯玉水環城隂,灩灩方拍堤,層臺擅二美,吾䇿時一攜。友直軒名勝,志太霞宮多竹,諫議尹穡構軒以居之,曽文清為名友,直贈詩云:「直哉少稷甫,一室清於氷,危坐對書帙,曲几非所凭,日暮無人來,踈籬上空藤,惟有手種竹,挺然得其朋」。 |
170 | 《吟陽精舍府志在永豐岑陽,宋翰林呂志遜嘗吟詠其中,土人遂呼為吟陽。 |
171 | 敬齋陸象山記:吳公博古為齋於治之東偏,名之以敬,請記於余。 |
172 | 至《樂齋府志》在上饒縣,宋、周舜元寓居之號。呂居仁詩人生各有樂所樂,故不同」。 |
173 | 方齋《明一統志》:在玉山縣錦衣鄉,宋諫議大夫尹穡寓居懐玉山時所名,自為記呂東萊詩,世皆尚圓君,獨方富貴,可取君不忙,閉門讀書聲,琅琅舊書重叠堆。 |
174 | 南池名勝志,廣里許。相傳舊為州學,泮池中,多菱芡。起居舍人汪應辰、通判趙不慳嘗築室其旁,有古亭、新亭、水村、半僧寮、南峰諸勝。 |
175 | 尤美軒名勝志》:「在茅尖山側,去玉山縣治三十里。縣尉俞子才題呂居仁詩:「兹軒在何許,逺在洞巖側,每懐山水勝,自與塵凡隔」。 |
176 | 《新亭名勝志》,懐玉山龍溪上。有新亭,曽南豐子固嘗逰焉。 |
177 | 二老堂,《明一統志》在澄心院中堂。壁有畫維摩詰、上龍南禪師,及李彌大尚書三像」。按彌大,姑蘇人,仕宋顯謨閣學士。世亂居於玉山衣錦鄉,依山為堂,額以老山」、「赤松之名。 |
178 | 碧落洞《天林志》在弋陽縣治東北里許山。甚巖險石壁,有碧落洞天四大字,書法精妙,相傳為仙筆。 |
179 | 白雲洞名《勝志》,溪南有《白雲洞志》云:鄭望之弟吏部侍郎資之故居也。 |
180 | 中和堂《明一統志》在上饒縣治,駐雲堂。《明一統志》在鉛山縣東二里,白玉蟾記香逺臺林志在上饒縣治。 |
181 | 歸雲堂,《明一統志》在衣錦鄉。石僧院汪應辰詩:「浮雲本無心,人心逐雲去。更作歸雲堂,雲歸竟何處?」 |
182 | 《六經圖碑》,《明一統志》在上饒縣學。宋信州守盧天祥刻朱子書,計六石隂陽俱刻,計搨十二幅。 |
183 | 思黙堂《明一統志》:宋徐元杰夢神人繋黒犬過堂下,初未知何義,是嵗登第,文有黙通主司以為神語,乃悟黙於字為黒犬」也。元時裔孫子竒,建堂以志之,韓性為記。 |
184 | 《三峯堂名勝志》,在貴溪縣三峰之下。宋員外郎徐紹景昭讀書處,後更為象山書院。 |
185 | 《梅巖精舍府志》在懐玉山下,宋王斗山𨼆居磨石鐫青天白日,古今一人」至「元逸民」十二字。 |
186 | 象山精舍《名勝志》,宋儒陸九淵講學處九淵,與朱子書,精舍前兩山迴合如肘臂,兩腋開有二池,東曰濯纓,西曰浸月,一家結廬於東塢之上,比精舍之地,為少髙雲所自出,故名以儲雲。一家結廬於前山之右,比精舍之地為少卑,有石澗飛瀑,縈紆而帶其側,因名以佩玉。 |
187 | 趙氏《書樓名勝志》:宋直敷文閣宗人趙不迂所建邑人。舊無蔵書者,士病於所求,今所儲凡數萬卷。經史子集分四部,立一人,為司鑰掌之。有來者導之登樓樓,設几席,使得縱觀。 |
188 | 清風峽名勝志》:在鉛山縣西北五里,長五丈,濶五尺。宋狀:元劉煇嘗讀書於此,兩崖嶃嵒,行裂石間,清風透體,六月如秋,外有石洞,可安几榻。 |
189 | 《經綸堂名勝志》:宋祥符間,武城人龎籍侍其父為鉛山税官,嘗肄業於觀音山之崇夀院,院有經綸堂,至今畫像存焉。 |
190 | 按林志堂縣尉方元寀建像縣令。羅彦成畫《東園府志》:東山在鉛山縣東三里,有儁逰亭。宋舂陵守趙克夫治其地為東園,今廢。 |
191 | 《谷𨼆堂名勝志》:呂丕問家東萊時,所居名谷𨼆,及來玉山,又作此堂。其猶子居仁賦詩云:「客中不顧生事窘,所至有堂名谷𨼆」。 |
192 | 黄公亭徐觀記:黄公,名袞,令我玉既去,邑人築亭繪像而奉之,故榜遺愛,嵗久復新,更名黄公屬,吾宗文卿記其事,考亭先生大書而揭之,不知幾年復湮沒,至正己丑,酹温台氏夀安,來監兹邑,訪亭故地,捐已俸,構亭以奉祀事。 |
193 | 《氷玉亭名勝志》:在玉山縣治東。宋淳熈間,江東提舉周文正建取唐戴叔倫詩「氷為溪,水「玉」為「山」句為名「西清」。《桂明一統志》:上饒尉曽逮手植桂於㕔,後人懐其徳,名之曰西清桂。有松風亭、横碧軒,縉紳多為題詠。《翕和堂廣輿記》:在玉山縣北鄉,宋理宗御書其額,賜韓祥兄弟」。 |
194 | 天開圖畫亭,明《一統志》在玉山縣南鄉。宋侍郎韓祥築程子真詩:南山秋色壯吟懐,眼底天然畫幅開。 |
195 | 《翠㣲樓輿圖,備攷》在府治,宋慶元間,知州趙伯璝建賈元放故宅,《名勝志》在鉛山縣北。《舊圖經》云:「邯鄉賈逸元放作半𨼆齋,陸㳺為之記」。 |
196 | 本《心樓吳草廬集》:上清道士劉立中致和得地於龍虎山之仙城,築宮以祠老子,而象山直其東,乃相西偏,作樓三間以面之,蔵書數百卷,扁之曰「本心焚香,讀書其間,儼然如瞻文安在前也。 |
197 | 《梅亭林志》在弋陽縣南山之陽,元𨼆士陳徳文教授鄉里所築,扁曰梅亭。袁桷有記。 |
198 | 《瓊林臺林志》:在貴溪縣龍虎山,元陳璇有記菊莊,上饒鄭氏所居,掲傒斯寄,《題菊莊詩》,上饒所𨼆者。鄭氏善為方移,居倪陽里,種菊,今成莊。 |
199 | 溪山一覽亭,張翥記玉山之半為「溪山一覽亭。《凝翠《臺林志》在龍虎山,去上清宮西十里。元饒宗魯有記。 |
200 | 素華《臺林志》在龍虎山下,元陳璇詩:「白玉尚懸文玉樹,碧宮還結水晶牆」。 |
201 | 芳潤堂《明一統志》在懐玉山之陽,元鄭伯飛建取陸機文賦語名堂堂前有亭曰若冉堂,左有樓曰覽輝」,王沂記觀其堂,知其學於文,觀其亭,知其志於用,觀其樓,知其審於出處。 |
202 | 溪山勝覽樓李奎記:弋陽縣治之東不一里,葛溪驛樓髙可二丈,有竒廣可布席,坐數十人,周䕶闌楯。景泰癸酉冬,憲副四明韓公暘按臨過驛,命郡守四明姚公堂重加修創,以溪山勝覽」四字大書掲其扁聨,奎堂黎近詩序信之。香溪,王氏之居也。洪武中,御史君以乙科顯於前。永樂中,提刑公以甲科顯於後,一門父子文章事業,煇燿當世,故有司徴天文援故事,建表以旌其美,而縉紳儒宿,又即所居之堂而稱述之。 |
203 | 象麓《草堂府志》在貴溪縣象山書院下。明桂州夏言建費文憲宏詩,有「客暫辭青瑣閣,草堂新築白雲山」。《孝友堂府志》:在鉛山縣,明費文憲、宏建,以表其先人祖父兄弟之孝友」。 |
204 | 四皓《同心堂府志》:在貴溪縣城儒林坊邑人汪姓。兄弟四人,白首同居,人稱其友御史徐盈書扁贈之。 |
205 | 食力草《堂府志:在貴溪縣,明徐貞明為給事時,䟽救給諫傅某,被譴歸,構堂於南鄉,吳國倫有記。 |
206 | 鵞峰《草堂府志》在永豐縣東三十里鵞山足貴,溪夏言有為永豐呂孝子賦、鵞峰草堂》詩。 |
207 | 表忠閣。府志》。在府城外溪南謝叠山祠。明萬暦間,知府孫徔龍建。 |
208 | 大忠臺府志,在府城外溪南謝文節祠後臺,據山巔登眺,則邑境可徧明。萬暦丙戍,知府孫徔龍建。 |
209 | 巋然樓,貴溪縣。志在十四都,明里人邵秀奉父柩於樓下,忽火起,秀撫柩籲天而泣,廬舍悉燬,惟樓獨存,人以為孝感所致。參政江璞書,扁曰「巋然」。 |
210 | 《望火樓府志》:在貴溪縣仙源鄉,明邑人夏原友,創洪武間嵗侵疫作,民飢死者相枕籍,原友盡發囷粟以周濟之,鄉人待之,舉火者逺近,無慮數百室,原友復旦夕䇿杖往來芋荷之源,登山四望,見屋無炊烟者,則使人囊粟往賑之,明年嵗乃豐,鄉人競償以粟,原友不受,因即其所登望處建樓,名曰望火。 |
211 | 江西通志卷四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