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二 崇仁学案二

《卷二 崇仁学案二》[View] [Edit] [History]

1 文敬胡敬斋先生居仁
2 胡居仁字叔心,饶之馀干人也。学者称为敬斋先生。弱冠时,奋志圣贤之学,往游康斋吴先生之门,遂绝意科举,筑室于梅溪山中,事亲讲学之外,不干人事。久之,欲广闻见,适闽,历浙,入金陵,从彭蠡而返。所至访求问学之士,归而与乡人娄一斋、罗一峰、张东白为会于弋阳之龟峰、馀干之应天寺。提学李龄、锺城相继请主白鹿书院。诸生又请讲学贵溪桐源书院。淮王闻之,请讲《易》于其府。王欲梓其诗文,先生辞曰:「尚需稍进。」先生严毅清苦,左绳右矩,每日必立课程,详书得失以自考,虽器物之微,区别精审,没齿不乱。父病,尝粪以验其深浅。兄出则迎候于门,有疾则躬调药饮。执亲之丧,水浆不入口,柴毁骨立,非杖不能起,三年不入寝室,动依古礼。不从流俗卜兆,为里人所厄,不得已讼之,墨衰而入公门,人咸笑之。家世为农,至先生而窭甚,鹑衣脱粟,萧然有自得之色,曰:以仁义润身,以牙签润屋,足矣。成化甲辰三月十二日卒,年五十一。万历乙酉从祀孔庙。
3 先生一生得力于敬,故其持守可观。周翠渠曰:「君学之所至兮,虽浅深予有未知。观君学之所向兮,得正路抑又何疑。倘岁月之少延兮,必曰跻乎远大。痛寿命之弗永兮,若深造而未艾。」此定案也。其以有主言静中之涵养,尤为学者津梁。然斯言也,即白沙所谓「静中养出端倪,日用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衔勒也」,宜其同门宴契。而先生必欲议白沙为禅,一编之中,三致意焉,盖先生近于狷,而白沙近于狂,不必以此而疑彼也。先生之辨释氏尤力,谓其「想像道理,所见非真」,又谓是空其心、死其心、制其心」。此皆不足以服释氏之心。
4 释氏固未尝无真见,其心死之而后活,制之而后灵,所谓「真空即妙有也」,弥近理而大乱真者,皆不在此。盖大化流行,不舍昼夜,无有止息,此自其变者而观之,气也;消息盈虚,春之后必夏,秋之后必冬,人不转而为物,物不转而为人,草不移而为木,木不移而为草,万古如斯,此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理也。在人亦然,其变者,喜怒哀乐、已发未发、一动一静、循环无端者,心也;其不变者,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牿之反覆、萌蘖发见者,性也。儒者之道,从至变之中,以得其不变者,而后心与理一。
5 释氏但见流行之体,变化不测,故以知觉运动为性,作用见性,其所谓不生不灭者,即其至变者也。层层扫除,不留一法,天地万物之变化,即吾之变化,而至变中之不变者,无所事之矣。是故理无不善,气则交感错综,参差不齐,而清浊偏正生焉。性无不善,心则动静感应,不一其端,而真妄杂焉。释氏既以至变为体,自不得不随流鼓荡,其猖狂妄行,亦自然之理也。当其静坐枯槁,一切降伏,原非为存心养性也,不过欲求见此流行之体耳。见既真见,儒者谓其所见非真,只得形似,所以遏之而愈张其焰也。先生言治法,寓兵未复,且先行屯田,宾兴不行,且先荐举。井田之法,当以田为母,区画有定数,以人为子,增减以授之。设官之法,正官命于朝廷,僚属大者荐,小者自辟。皆非迂儒所言。后有王者,所当取法者也。
6 居业录
7 静中有物,只是常有个操持主宰,无空寂昏塞之患。
8 觉得心放,亦是好事。便提撕收敛,再不令走,便是主敬存心工夫。若心不知下落,茫茫荡荡,是何工夫!
9 穷理非一端,所得非一处,或在读书上得之,或在讲论上得之,或在思虑上得之,或在行事上得之。读书得之虽多,讲论得之尤速,思虑得之最深,行事得之最实。
10 孔子只教人去忠信笃敬上做,放心自能收,德性自能养。孟子说出求放心以示人,人反无捉摸下工夫处。故程子说主敬。
11 周子有主静之说,学者遂专意静坐,多流于禅。盖静者体,动者用;静者主,动者客。故曰主静,体立而用行也。亦是整理其心,不使纷乱躁妄,然后能制天下之动。但静之意重于动,非偏于静也。愚谓静坐中有个戒慎恐惧,则本体已立,自不流于空寂,虽静何害!
12 人心一放,道理便失;一收,道理便在。
13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学者以此立心,便广大高明,充之则是纯儒,推而行之,即纯,王之政。
14 程、朱开圣学门庭,只主敬穷理,便教学者有入处。
15 气之发用处即是神。陈公甫说无动非神,他只窥测至此,不识?面本体,故认为理。
16 事事存其当然之理,而己无与焉,便是王者事;事事著些计较,便是私吝心,即流于霸矣。
17 道理到贯通处,处事自有要,有要不遗力矣。凡事必有理,初则一事一理,穷理多则会于一,一则所操愈约。制事之时,必能契其总领而理其条目,中其机会而无悔吝。
18 儒者养得一个道理,释、老只养得一精神。儒者养得一身之正气,故与天地无间;释、老养得一身之私气,故逆天背理。
19 释氏见道,只如汉武帝见李夫人,非真见也,只想像这道理,故劳而无功。儒者便即事物上穷究。
20 人虽持敬,亦要义理来浸灌,方得此心悦怿;不然,只是硬持守也。
21 今人说静时不可操,才操便是动。学之不讲,乃至于此,甚可惧也。静时不操,待何时去操?其意以为,不要惹动此心,待他自存,若操便要著意,著意便不得静。是欲以空寂杳冥为静,不知所谓静者,只是以思虑未萌、事物未至而言,其中操持之意常在也,若不操持,待其自存,决无此理。程子曰:「人心自由便放去,又以思虑纷扰为不静,遂遏绝思虑以为静。殊不知君子九思,亦是存养法,但要专一。若专一时,自无杂虑。」有事时专一,无事时亦专一,此敬之所以贯乎动静,为操存之要法也。
22 敬为存养之道,贯彻始终。所谓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是未知之前,先须存养,此心方能致知。又谓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则致知之后,又要存养,方能不失。盖致知之功有时,存养之功不息。
23 程子曰:「事有善恶,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须有美恶,盖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愚谓阴阳动静之理,交感错综而万殊出焉,此则理之自然,物之不能违者,故云。然在人而言,则善者是天理,恶者是气禀物欲,岂可不自省察,与气禀恶物同乎!
24 心精明是敬之效,才主一则精明,二三则昏乱矣。
25 心无主宰,静也不是工夫,动也不是工夫。静而无主,不是空了天性,便是昏了天性,此大本所以不立也。动而无主,若不猖狂妄动,便是逐物徇私,此达道所以不行也。已立后,自能了当得万事,是有主也。
26 人之学易差。罗仲素、李延平教学者静坐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气象,此便差却。既是未发,如何看得?只存养便是。吕与叔、苏季明求中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程子非之。朱子以为,即已发之际,默识其未发之前前者则可。愚谓若求未发之中,看未发气象,则动静乖违,反致理势危急,无从容涵泳意味。故古人于静时,只下个操存涵养字,便是静中工夫。思索省察,是动上工夫。然动静二端,时节界限甚明,工夫所施,各有所当,不可乖乱混杂,所谓「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今世又有一等学问,言静中不可著个操字,若操时又不是静,以何思何虑为主,悉屏思虑,以为静中工夫只是如此,所以流于老、佛。不知操字是持守之意,即静时敬也。若无个操字,是中无主,悠悠茫茫,无所归著,若不外驰,定入空无。此学所以易差也。
27 容貌辞气上做工夫,便是实学,慎独是要。
28 《遗书》言释氏「有敬以直内,无义以方外」;又言释氏「内外之道不备」。此记者之误。程子固曰:「惟患不能直内」。内直则外必方,盖体用无二理,内外非二致,岂有能直内而不能方外,体立而用不行者乎?敬则中有主,释氏中无主,谓之敬,可乎?
29 视鼻端白,以之调息去疾则可,以之存心则全不是。盖取在身至近一物以系其心,如反观内视,亦是此法,佛家用数珠,亦是此法,羁制其心,不使妄动。呜呼!心之神灵,足以具众理、应万事,不能敬以存之,乃羁于一物之小,置之无用之所,哀哉!
30 当然处即是天理。
31 禅家存心,虽与孟子求放心、操则存相似,而实不同。孟子只是不敢放纵其心,所谓操者,只约束收敛,使内有主而已,岂如释氏常看管一个心,光光明明如一物在此?夫既收敛有主,则心体昭然,遇事时,鉴察必精;若守著一个光明底心,则只了与此心打搅,内自相持既熟,割舍不去,人伦世事都不管。又以为道无不在,随其所之,只要不失此光明之心,不拘中节不中节,皆是道也。
32 真能主敬,自无杂虑;欲屏思虑者,皆是敬不至也。
33 「有此理则有此气,气乃理之所为。」是反说了。有此气则有此理,理乃气之所为。
34 陈公甫云:「静中养出端倪。」又云:「藏而后发。」是将此道理来安排作弄,都不是顺其自然。
35 娄克贞说他非陆子之比,陆子不穷理,他却肯穷理。公甫不读书,他勤读书。以愚观之,他亦不是穷理,他读书,只是将圣贤言语来护己见,未尝虚心求圣贤指意,舍己以从之也。
36 敬便是操,非敬之外,别有个操存工夫;格物便是致知,非格物之外,别有个致知工夫。
37 陈公甫亦窥见些道理本原,因下面无循序工夫,故遂成空见。
38 释氏心亦不放,只是?无主。
39 所以为是心者理也,所以具是理者心也,故理是处心即安,心存处理即在。非但在己如此,在人亦然,所行合理,人亦感化归服。非但在人如此,在物亦然,茍所行合理,庶物亦各得其所。
40 禅家不知以理义养心,只捉住一个死法。
41 释氏说心,只说著一个意思,非是真识此心也。释氏说性,只说著一个人心形气之私,未识性命之正。
42 满腔子是恻隐之心,则满身都是心也。如刺著便痛,非心而何?然知痛是人心,恻隐是道心。
43 满腔子是恻隐之心,腔子外是何心?腔子外虽不可言心,其理具于心,因其理具于心,故感著便应。若心驰于外,亦物耳,何能具众理、应万事乎?
44 异教所谓存心,有二也:一是照管此心,如有一物,常在这?一是屏除思虑,绝灭事物,使其心空豁无所外交。其所谓道,亦有二也:一是想象摸索此道,如一个物事在前;一是以知觉运动为性,谓凡所动作,无不是道,常不能离,故猖狂妄行。
45 只致其恭敬,则心肃然自存,非是捉住一个心,来存放这?读书论事,皆推究到底,即是穷理,非是悬空寻得一个理来看。
46 人以朱子《调息箴》为可以存心,此特调气耳。只恭敬安详便是存心法,岂假调息以存心?以此存心,害道甚矣。
47 心只是一个心,所谓操存,乃自操而自存耳;敬,是心自敬耳。
48 主敬是有意,以心言也;行其所无事,以理言也。心有所存主,故有意;循其理之当然,故无事。此有中未尝有,无中未尝无,心与理一也。
49 学一差,便入异教,其误认圣贤之意者甚多。此言无为,是无私意造作,彼遂以为真虚净无为矣。此言心虚者,是心有主而外邪不入,故无昏塞,彼遂以为真空无物矣。此言无思,是寂然不动之中,万理咸备,彼遂以为真无思矣。此言无适而非道,是道理无处无之,所当操存省察,不可造次颠沛之离,彼遂以为凡其所适,无非是道,故任其猖狂自恣而不顾也。
50 释氏误认情识为理,故以作用是性。殊不知神识是气之英灵,所以妙是理者,就以神识为理则不可。性是吾身之理,作用是吾身之气,认气为理,以形而下者作形而上者。
51 心常有主,乃静中之动;事得其所,乃动中之静。
52 今人为学,多在声价上做,如此,则学时已与道离了,费尽一生工夫,终不可得道。
53 孔门之教,惟博文约礼二事。博文,是读书穷理事,不如此,则无以明诸心;约礼,是操持力行事,不如此,无以有诸己。
54 张子以太和为道体。盖太和是气,万物所由生,故曰保合太和,乃利贞。所以为太和者,道也,就以为道体,误矣。
55 上蔡记明道语,言「既得后,须放开」。朱子疑之,以为「既得后,心胸自然开泰,若有意放开,反成病痛」。愚以为,得后放开,虽似涉安排,然病痛尚小。今人未得前,先放开,故流于庄、佛。又有未能克己求仁,先要求颜子之乐,所以卒至狂妄。殊不知周子令二程寻颜子之乐处,是要见得孔、颜因甚有此乐?所乐何事?便要做颜子工夫,求至乎其地。岂有便来自己身上寻乐乎?故放开太早,求乐太早,皆流于异端。
56 人清高固好,然清高太过,则入于黄、老。人固难得广大者,然广大太过,则入于庄、佛。惟穷理之至,一循乎理,则不见其清高、广大,乃为正学。
57 智计处事,人不心服,私则殊也。
58 太极者理也,阴阳者气也,动静者理气之妙运也。
59 天下纵有难处之事,若顺理处之,不计较利害,则本心亦自泰然。若不以义理为主,则遇难处之事,越难处矣。
60 有理而后有气,有气则有象有数,故理气象数,皆可以知吉凶,四者本一也。
61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阴阳气也,理在其中;「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刚柔质也,因气以成理;「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义理也,具于气质之内,三者分殊而理一。
62 天地间无处不是气。砚水瓶须要两孔,一孔出气,一孔入水,若止有一孔,则气不能出而塞乎内,水不能入矣,以此知虚器内皆有气。故张子以为,虚无中即气也。
63 朱子所谓静中知觉,此知觉不是事来感我,而我觉之,只是心存则醒,有知觉在内,未接乎外也。
64 今人不去学自守,先要学随时,所以茍且不立。
65 处事不用智计,只循天理,便是儒者气象。
66 王道之外无坦途,仁义之外无功利。
67 人收敛警醒,则气便清,心自明;才惰慢,便昏瞶也。
68 意者,心有专主之谓,《大学》解以为心之所发,恐未然。盖心之发,情也。惟朱子《训蒙诗》言「意乃情专所主时」为近。
69 一本而万殊,万殊而一本,学者须从万殊上一一穷究,然后会于一本。若不于万殊上体察,而欲直探一本,未有不入异端者。
70 端庄整肃,严威俨恪,是敬之入头处;提撕唤醒,是敬之接续处;主一无适,湛然纯一,是敬之无间断处;惺惺不昧,精明不乱,是敬之效验处。
71 敬该动静,静坐端严,敬也;随事检点致谨,亦敬也。敬兼内外,容貌庄正,敬也;心地湛然纯一,敬也。
72 古人老而德愈进者,是持守得定,不与血气同衰也。今日才气之人,到老年便衰,是无持养之功也。
73 陈公甫说「物有尽而我无尽」,即释氏见性之说。他妄想出一个不生不灭底物事,在天地间,是我之真性,谓他人不能见、不能觉,我能独觉,故曰:「我大、物小,物有尽而我无尽。」殊不知物我一理,但有偏正清浊之异。以形气论之,生必有死,始必有终,安得我独无尽哉!以理论之,则生生不穷,人与物皆然。
74 老氏既说无,又说「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其中有物」,则是所谓无者,不能无矣。释氏既曰空,又说「有个真性在天地间,不生不灭,超脱轮回」则是所谓空者,不能空矣,此老释之学,所以颠倒错谬,说空说虚,说无说有,皆不可信。若吾儒说有则真有,说无则真无,说实则真实,说虚则真虚,盖其见道明白精切,无许多邪遁之辞。老氏指气之虚者为道,释氏指气之灵者为性,故言多邪遁。以理论之,此理流行不息,此性禀赋有定,岂可说空说无?以气论之,则有聚散虚实之不同,聚则为有,散则为无;若理则聚有聚之理,散有散之理,亦不可言无也。气之有形体者为实,无形体者为虚;若理则无不实也。
75 问:「老氏言『有生于无』,佛氏言『死而归真』,何也?」曰:「此正以其不识理,只将气之近理者言也。老氏不识此身如何生,言『自无中而生』;佛氏不识此身如何死,言『死而归真』。殊不知生有生之理,不可谓无;以死而归真,是以生为不真矣。」
76 问:「佛氏说『真性不生不灭』,其意如何?」曰:「释氏以知觉运动为性,是气之灵处,故又要把住此物,以免轮回。愚故曰:『老氏不识道,妄指气之虚者为道;释氏不识性,妄指气之灵者为性。』」
77 横渠言「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之凝释于水」。某未敢以为然,盖气聚则成形,散则尽矣;岂若冰未凝之时是此水,既释,又只是此元初水也。
78 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敬其本欤!
79 今人言心,便要求见本体,察见寂然不动处,此皆过也。古人只言涵养、言操存,曷尝言求见、察见?若欲求察而见其心之体,则内?自相攫乱,反无主矣。然则古人言提撕唤醒,非欤?曰提才撕唤醒,则心惕然而在,非察见之谓也。
80 天地气化,无一息之停,人物之生,无一时少欠。今天下人才尽有,只因圣学不讲,故懵倒在这?
81 不愧屋漏,虽无一事,然万理森然已具于其中。此是体也,但未发耳。老、佛以为空无,则本体已绝矣。老、佛有体无用,吾谓正是其体先绝于内,故无用于外也。
82 其心肃然,则天理即在。故程子曰:「敬可以对越上帝。」
83 若穷理到融会贯通之后,虽无思可也;未至此,当精思熟虑以穷其理。故上蔡「何思何虑」,程子以为太早。今人未至此,欲屏去思虑,使心不乱,则必流于禅学空虚,反引「何思何虑」而欲强合之,误矣。
84 心粗最害事。心粗者,敬未至也。
85 今人屏绝思虑以求静,圣贤无此法。圣贤只戒慎恐惧,自无许多邪思妄念,不求静,未尝不静也。
86 禅家存心有两三样,一是要无心,空其心,一是羁制其心,一是照观其心;儒家则内存诚敬,外尽义理,而心存。故儒者心存万理,森然具备,禅家心存而寂灭无理;儒者心存而有主,禅家心存而无主;儒家心存而活,异教心存而死。然则禅家非是能存其心,乃是空其心、死其心、制其心、作弄其心也。
87 一是诚,主一是敬。
88 存养虽非行之事,亦属乎行,此乃未行之行,用力于未形者也。
89 天理有善而无恶,恶是过与不及上生来。人性有善而无恶,恶是气禀物欲上生来。才昏惰,义理自丧。
90 太极之虚中者,无昏塞之患,而万理咸具也。惟其虚所以能涵具万理,人心亦然。老、佛不知,以为真虚空无物,而万理皆灭也。太极之虚,是无形气之昏塞也;人心之虚,是无物欲之蔽塞也,若以为真空无物,此理具在何处?
91 人庄敬,体即立,大本即在;不然,则昏乱无本。
92 学老、释者多诈,是他在实理上铲断了,不得不诈。向日李鉴深不认他是谲,吾曰:「君非要谲,是不奈谲何!」
93 学知为己,亦不愁你不战战兢兢。
94 释氏是认精魂为性,专一守此,以此为超脱轮回。陈公甫说「物有尽而我无尽」,亦是此意。程子言「至忙者如禅客」,又言「其如负版之虫,如抱石投河」。朱子谓其只是「作弄精神」。此真见他所造,只是如此模样。缘他当初,只是去习静坐、屏思虑,静久了,精神光彩,其中了无一物,遂以为真空。言道理,只有这个极玄极妙,天地万物都是这个做出来,得此,则天地万物虽坏,这物事不坏,幻身虽亡,此不亡,所以其妄愈甚。
95 今人学不曾到贯通处,却言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略窥见本原,就将横竖放胸中,再不去下格物工夫。此皆是助长,反与理二。不若只居敬穷理,尽得吾之当为,则天地万物之理即在此。盖此理本无二,若天地万物之理怀放胸中,则是安排想像,愈不能与道为一,如释氏行住坐卧,无不在道,愈与道离也。
96 程子体道最切,如说「鸢飞鱼跃」,是见得天地之间,无非此理发见充塞,若只将此意思想像收放胸中,以为无适而非道,则流于狂妄,反与道二矣。故引「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则吾心常存,不容想像安排,而道理流行无间矣。故同以活泼泼地言之,以见天地人物之理,本相流通,但吾不可以私意挠之也。
97 教谕娄一斋先生谅
98 娄谅字克贞,别号一斋,广信上饶人。少有志于圣学,尝求师于四方,夷然不屑曰:「率举子学,非身心学也。」闻康斋在临川,乃往从之。康斋一见喜之,云:「老夫聪明性紧,贤也聪明性紧。」一日,康斋治地,召先生往视,云:「学者须亲细务。」先生素豪迈,由此折节,虽扫除之事,必躬自为之,不责僮仆,遂为康斋入室,凡康斋不以语门人者,于先生无所不尽。
99 康斋学规,来学者始见,其馀则否。罗一峰未第时往访,康斋不出,先生谓康斋曰:「此一有志知名之士也,如何不见?」康斋曰:「我那得工夫见此小后生耶!」一峰不悦,移书四方,谓是名教中作怪,张东白从而和之,康斋若不闻。先生语两人曰:「君子小人不容并立,使后世以康斋为小人,二兄为君子无疑,倘后世以君子康斋,不知二兄安顿何地?」两人之议遂息。景泰癸酉,举于乡,退而读书十馀年,始上春官,至杭复返。明年天顺甲申再上,登乙榜,分教成都。寻告归,以著书造就后学为事。所著《日录》四十卷,词朴理纯,不茍悦人。《三礼订讹》四十卷,以《周礼》皆天子之礼为国礼,《仪礼》皆公卿、大夫、士、庶人之礼为家礼;以《礼记》为二经之传,分附各篇,如《冠礼》附《冠义》之类,不可附各篇,各附一经之后,不可附一经,总附二经之后,取《系辞传》附《易》后之意。《诸儒附会》十三篇,以程、朱论黜之。《春秋本意》十二篇,惟用经文训释,而意自见,不用三传事实,曰:「《春秋》必待三传而后明,是《春秋》为无用书矣。」先生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助勿忘为居敬要指。
100 康斋之门,最著者陈石斋、胡敬斋与先生三人而已。敬斋之所訾者,亦唯石斋与先生为最,谓两人皆是儒者陷入异教去,谓先生,「陆子不穷理,他却肯穷理;石斋不读书,他却勤读书。但其穷理读书,只是将圣贤言语来护己见耳。」先生之书散逸不可见,观此数言,则非仅蹈袭师门者也。又言:「克贞见搬木之人得法,便说他是道,此与运水搬柴相似,指知觉运动为性,故如此说。道固无所不在,必其合乎义理而无私,乃可为道,岂搬木者所能?盖搬木之人,故不可谓之知道;搬木得法,便是合乎义理,不可谓之非道,但行不著,习不察耳。」先生之言,未尝非也。
101 先生静久而明,杭州之返,人问云何,先生曰:「此行非惟不第,且有危祸。」春闱果灾,举子多焚死者。灵山崩,曰:「其应在我矣!」急召子弟永诀,命门人蔡登查周、程子卒之月日,曰:「元公、纯公皆暑月卒,予何憾!」时弘治辛亥五月二十七日也,年七十。门人私諡文肃先生。子兵部郎中性。其女嫁为宁庶人妃,庶人反,先生子姓皆逮系,遗文散失,而宗先生者,绌于石斋、敬斋矣。文成年十七,亲迎过信,从先生问学,相深契也。则姚江之学,先生为发端也。子忱,字诚善,号冰溪,不下楼者十年,从游甚众,僧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
102 谢西山先生复
103 谢复字一阳,别号西山,祁门人也。谒康斋于小陂,师事之。阅三岁而后返,从事于践履。叶畏斋问知,曰:「行陈寒谷。」问行,曰:「知未达。」曰:「知至至之,知终终之,非行乎?未之能行,惟恐有闻,非知乎?知行合一,学之要也。」邑令问政,曰:「辨义利,则知所以爱民励己。」弘治乙丑卒。
104 郑孔明先生伉
105 郑伉字孔明,常山之象湖人。不屑志于科举,往见康斋。康斋曰:「此间工夫,非朝夕可得,恐误子远来。」对曰:此心放逸已久,求先生复之耳。敢欲速乎?」因受《小学》,日验于身心。久之,若有见焉,始归而读书。一切折衷于朱子,痛恶佛、老,曰「其在外者已非,又何待读其书而后辨其谬哉!」枫山、东白皆与之上下其议论,亦一时之人杰也。
106 胡凤仪先生九韶
107 胡九韶字凤仪,金溪人,自少从学康斋。家甚贫,课儿力耕,仅给衣食。每日晡,焚香谢天一日清福,其妻笑之曰:「齑粥三厨,何名清福?」先生曰:「幸生太平之世,无兵祸;又幸一家乐业,无饥寒;又幸榻无病人,狱无囚人,非清福而何?」康斋奔丧金陵,先生同往,凡康斋学有进益,无不相告,故康斋赠之诗云:「顽钝淬磨还有益,新功频欲故人闻。」康斋语学者曰:「吾平生每得力于患难。」先生曰:「惟先生遇患难能进学,在他人则隳志矣。」成化初卒。
URN: ctp:ws355328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