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五峯集卷一 |
2  | 宋 胡宏 撰 |
《古詩》 |
《古詩·題上封寺》 |
1  | 百年身似客,浩蕩世間逰。 入望青山好,夢魂偏我留。 我家巫山十二峰,浮江直過巴陵東。 瀟湘水與蒼梧通,環繞衡嶽青㝠中。 扁舟白雲不可度,杖藜蠟屐乘春風。 山光浮動可攬結,雲舒霞巻飛煙虹。 深巖大壑翠巘列,足力已到心無窮。 羣峰迤邐勢不競,上盡祝融五千仞。 祝融峯髙天更髙,太空人世如牛毛。 風雲萬變一瞬息,紅塵奔走真徒勞。 蓬萊羽化慕神仙,神仙渺茫何處傳。 雪山清淨問因縁,未識乾坤造化權。 獨立髙寒明月裏,此心無著已怡然。 從今識盡青山好,歸向人間別看天。
|
《古詩·送友人歸荊南》 |
1  | 瞬息光陰便百年,壯時無謂此身堅。 莫隨白日悠悠去,要見先民的的傳。 心耻文俳似班馬,眼看青紫自頭旋。 望雲飛鳥長天外,臨水不知魚在筌。 沈吟巖野意不展,燮理一身居屢遷。 願學只知依孔聖,懶從禪客問因縁。 聖門子貢最明達,肯使宫牆但及肩。 天生我才樸更拙,未逢良匠入雕鐫。 清漳見公二十載,論仁一句期超然。 致知兩字足功力,方信能行窮化先。 南山文㑹未振起,公今逺去岷江邊。 聞說豺狼臥當路,日向黃昏休更前。 況復江城動鼙鼓,四時烽火長相連。 征輪決去曳不止,男兒性命絶可憐。 曉月子規驚別夢,㝠㝠空有淚㾗濺。 臨岐相贈要切語,慎勿使我空華巔。
|
《古詩·簡彪漢明》 |
1  | 斯文久寥落,我欲問蒼天。 蒼天黙無言,復欲問古先。 古先羣聖人,去我三千年。 紛紛儒林士,章句以為賢。 問之性命理,醉夢俱茫然。 皓月隠重雲,明珠媚深淵。 近得程夫子,一綫通天泉。 蕩滌淨塵垢,逸駕真無前。 自從䘮亂來,鼙鼓聲闐闐。 日事干戈末,那尋孔孟傳。 湘中彪夫子,有志窮益堅。 讀書文字表,至善時一遷。 老去不自止,直欲求純全。 問我曽㸃意,乘風舞雩顛。 行年付造化,笑問青銅錢。 黙契天地心,誰能泥青編。
|
《古詩·西林寺廓然堂有懐》 |
1  | 超然峰頭秋氣清,廓然堂延秋月明。 我乘清秋弄秋月,中有所感思㝠㝠。 峰勢凌蒼穹,上有烟林封。 去天不盈尺,路斷心忡忡。 堂空人何在,澹然思無窮。 寂寂本心流太空,虛名過耳如松風。 惆悵禍亂波流洪。 目極征鴻淡淡天,萬古消沉向此中。
|
《古詩·和江子玉二首》 |
1  | 無竒試學居盤谷,誰信斷絃膠可續。 湘天冷落數家村,曩時曽枉旌麾沐。 潺湲階下碧溪橫,栁靜風微幽意足。 知君文武濟時才,舊時軍律寒生粟。 文書脫畧是人師,應有魏昭能換粥。 我無真樂送芳年,悵望顔回屢空腹。 淒凉指日秋風髙,願更同來寫心曲。
|
2  | 白駒皎皎來空谷,希聲絶世人難續。 異端蠭起亂羣風,擺脱敝衣聊一沐。 悠然良夜得酣寢,覺來無欠亦無足。 不蹈紅塵陌上花,自種青雲隴頭粟。 嗚呼夫子大聖人,七日藜羮食無粥。 休爭得失等雞蟲,克己樂善充身腹。 風雲變化㑹有時,微吟袖手清溪曲。
|
《古詩·圃景大吟呈伯氏》 |
1  | 青鞋黃帽侵晨起,杖策徐行聴流水。 雲輕淡月欲明時,竹裏清風開太始。 山鐘間發催天曙,廟鼔連聲動羣耳。 東山青樹映霞明,西嶺朱樓眇烟裏。 樵夫荷斧晨出山,漁子攜魚午趨市。 靜看岐路人營營,獨坐小亭秋靡靡。 已知物理時常改,因見天工神不死。 胷中浩蕩一乾坤,世上榮枯均泰否。 悠然種植得佳趣,春意生生自無已。
|
《古詩·寄題向伯元敦止堂》 |
1  | 君不聞伊摯初耕有莘野,祿之弗顧千駟馬。 春作秋成隨老農,貧賤甘心萬人下。 一朝幡然感三聘,五就成湯五就夏。 悠悠如雲行太空,竟使三風變為雅。 東西南北賴來蘇,天下農夫誰似者。 又不聞傅說安身操板築,逺離世問名與祿。 那知商帝夢中形,逺近搜求不容伏。 草茅夕起朝為相,俾后從繩正如木。 四海俊乂咸風從,䟦扈諸侯盡臣僕。 功成止見顔容改,了了壯心無反覆。 平生懶性願退蔵,退蔵恐遂成荒唐。 因求古人作鑑戒,管寧華歆情所當。 齊名遯迹俱鋤菜,擲之不顧為人量。 詩書俎豆化遼海,威武富貴何披猖。 初年虛名大可耻,未路髙風紓思長。 有志君當學伊傅,忘情我不傲羲皇。 願如幼安有終始,進退一致宜加詳。
|
《古詩·雲月》 |
1  | 朝看南山雲,暮看西山月。 雲物時有無,月魄逓盈闕。 月明雲昭章,雲散月竒絶。 屈伸至理中,莫道吾生拙。
|
《古詩·南山即事》 |
1  | 南山崇崇幾千丈,今晨忽被蠻烟蜑霧埋其髙。 安得萬里飄風一吹散,見巍峩蒼翠解我心欝陶。 欝陶心匪他,為愛南山髙。
|
《古詩·題楊氏猗猗閣》 |
1  | 望處積雲深,妙見此君心。 中虛抱元氣,不受一塵侵。 嗟哉人生逐利名,雞犬放去猶知尋。 我愛坐君閣,㳺戲猗猗林。 明月照我懐,清風吹我襟。 消磨胷中沈著病,無愧衞武生于今。
|
2  | 林生何猗猗,挺立似豪傑。 新稍一直上青㝠,本未便與春風徹。 嗟哉流俗人,交義隨情決。 寒霜落千山,我愛此君節。 眷焉題閣心,萬變不磨滅。
|
《古詩·蒼天》 |
1  | 蒼天映清水,下見白雲飛。 天水從何來,飛雲更何依。 人生亦如此,融結中有機。 此機即天命,吾心端不違。
|
《古詩·碧泉興作即事有感因續魏武之詩》 |
1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往者如江,來者如河。 往來無盡,弗移弗那。 奉身理物,何少何多。 天長地久,我生靡它。 樂此泉兮,于山之阿。
|
《古詩·題談氏濯纓亭》 |
1  | 茶陵水似滄浪清,我行征驂登小亭。 孔聖去矣不可見,野人有歌誰復聴。 孟子能推孔聖心,寥寥斯意有誰尋。 中原可惜無人問,此日聊為梁父吟。
|
《古詩·觀建安七子詩》 |
1  | 作文發妙理,經國厲逺圗。 㳺目建安中,才子足歡娛。 王劉與應阮,精神可交輸。 西南落漢日,揚益奮兩隅。 山河裂地軸,星象分天衢。 八師遇有姚,萬世垂楷模。 一元均大化,五服擁皇都。 悠悠彼七子,流光失其孚。 飛觴宴婉孌,鼓瑟吹笙竽。 主人敬愛客,徒爾相揚揄。 魏祚竟不長,詒謀止斯須。 逡巡數十年,劉石橫八區。 所以漢髙帝,慢罵輕文儒。
|
《古詩·小圃將成》 |
1  | 我愛青山好,衡山鎮南極。 連峰疊翠西池西,五峰新亭面相直。 喬嶽崢嶸天地中,飄零身寄衡山側。 衡山之峰七十二,奔走芙蓉盡供職。 紫蓋峰頭走日東,不朝芙蓉理莫測。 芙蓉峰巔栖白鶴,今人不見雙飛翼。 應是赤霄隨鳯逰,逺向青田謀雁食。 逍遥九臯鳴聞天,竒蹤只許羣仙識。 平生苦無適俗韵,置身大禹巡方域。 雲舒烟卷試懐抱,月下風前得消息。 四時有酒兼有花,百年無喪亦無得。 儘教人作畫圗傳,杖藜見我看山色。
|
《古詩·送璉老》 |
1  | 湘中應中古道塲,復有峩睂道人住。 昔日三生蔵裏來,今朝十二峰前去。 杖錫飄然別故人,笑望梅花理征路。 我曽問公五宗派,電掃羣生小見解。 直指萬法無盡身,坐覺靈光滿沙界。 辨舌横放傾天河,崢嶸整頓禪宗壊。 吁嗟我生在儒門,儒門大業無人論。 滔滔姑想天之下,衣冠滿目如雲屯。 焚香再拜願聖主,一統三教清乾坤。
|
《古詩·水心亭》 |
1  | 水從靈澗來,清泚不可汚。 經過我亭下,妙見涓涓處。 見處事如何,欲說豈無路。 百丈生潮頭,一勺本性具。 經紀大地間,形勢中國著。 江漢荊襄望,河渭闗洛固。 衡山折底柱,觸石堆灔澦。 沄沄三千丈,瀁瀁四海布。 豈有不巖阻,盈科演然去。 豈有不隄防,潤下渙無住。 畇畇青山田,渺渺均𣼩注。 蕩蕩白虹舟,飄颺任奔翥。 來者無終窮,濟者無量數。 周流造化功,妙體不競愫。 寄語觀水人,事不在章句。
|
《古詩·同伯氏還鄉》 |
1  | 江村沙暖蔞蒿長,味比枸杞新甘香。 茁茁荻芽生近渚,紫花臺萊初未嘗。 白羊烏牸俱在牧,茅舍竹籬是故鄉。 人生未必須富貴,萬里且願身康強。 徑買官場舊醅酒,共醉春風殊未央。
|
《古詩·桃源行》 |
1  | 北歸已過沅湘渡,騎馬東風武陵路。 山花無限不闗心,惟愛桃花古來樹。 聞說桃花更有源,居人共得仙家趣。 之子漁舟安在哉,我欲乘之望源去。 江頭相逢老漁父,煙水蒼蒼雲日暮。 投竿拱手向我言,桃源之說非真然。 當時漁子漁得錢,買酒醉臥桃花邊。 桃花風吹入夢裏,自有人世相周旋。 酒醒驚怪告儔侣,逺近接響俱相傳。 靖節先生絶世人,奈何記偽不考真。 先生髙步窘末代,雅志不肯為秦民。 故作斯文寫幽意,要似寰海雜風塵。 不然川原逺近蒸霞開,宜有一片隨水從東來。 嗚呼神明通八極,豈特秘爾桃源哉。 我聞是言發深省,勒馬卻辭漁父回。 及晨徧覽三春色,莫便風雨空莓苔。
|
《古詩·獨坐》 |
1  | 卜居幽勝衡山繞,五峯西望青冥杳。 乍聚乍散看浮雲,時去時來送飛鳥。 卷舒自在都無情,飲啄天然類不擾。 我生何似鳥與雲,掉頭心向人間了。
|
《律詩》 |
《律詩·梅花呈孫竒父諸公》 |
1  | 萬里春回過短牆,孤標亦似殿年芳。 蕭疎月下天然瘦,澹宕風前自在香。 寒色重時花正發,暖烟纔禁實先嘗。 越人不向梁臺路,畫角一聲堪斷腸。
|
《律詩·題友人養素軒》 |
1  | 少時情意在滄洲,壯嵗還知學孔丘。 萬事只嫌心有病,百年不作夢中逰。 紫泥詔下人須在,黃巻人開我自收。 耻向紅塵浪奔走,看雲消盡意橫秋。
|
《律詩·春日郊行》 |
1  | 東郊野馬爛氛氳,聊駕柴車問訊春。 逺草緑沉煙霧裏,髙花紅照綺羅新。 迎風栁占鶯啼處,帶雨泥融燕觜勻。 動植自私還自足,天邊愁殺踏青人。
|
《律詩·和韓叔夏碧泉》 |
1  | 靈源一派似河傾,隠映長天萬古情。 林影淡搖秋月冷,澗翻先凝玉壺清。 舊栽沿岸栁陰合,新種數株梅子成。 誰引人來問消息,只縁山外有流聲。
|
《律詩·題法輪寺》 |
1  | 春色初收夏氣清,路分松檜入崢嶸。 深盤岣嶁千峯下,逺抱瀟湘一綫明。 大衆總迷身在處,三闗除卻道方平。 山林若是有情住,何異紅塵爭利名。
|
《律詩·郭氏嘉山亭》 |
1  | 衡山何似洛城居,不久從來亦不餘。 赤縣人希舊勛業,清閒身自富詩書。 搜羅神化觀周易,略去玄黃陋太初。 最是忘機湘水上,風輕日淡看㳺魚。
|
《律詩·湘中館》 |
1  | 館瞰瀟湘畫不成,波瀾入海是通津。 風吹枕席清無夢,煙覆江城曉變春。 栁色幾回輕別首,梅花偏見逺征人。 誰能不逐紅塵去,到處分明認得身。
|
《律詩·和范公授》 |
1  | 貧病離居莫厭侵,滿牀黃巻靜披尋。 情通不礙天機妙,行到方知學海深。 宇宙一身雖小小,乾坤萬象總森森。 分明此意人難㑹,長望青衿肯嗣音。
|
《律詩·紫葢峯前作小圃日親圃事情見乎辭呈伯氏兼簡彦達先生》 |
1  | 有志從來不浪憂。只憂心不似前脩。 敷菑未竟已頭白,待穫忘情在晚秋。 自覺才疎勝北海,又無經學震西州。 甘為稼圃南山下,長謝周公愧孔丘。
|
《律詩·和伯氏》 |
1  | 為園非是學樊須,鋤罷歸來又讀書。 董子不窺縁底事,陶公成趣愛吾廬。 華枝瘦日應擡舉,草色回春莫剗除。 長遣箇中消息在,此生何處不安居。
|
《律詩·水石》 |
1  | 水石平生性所便,栽花種栁亦天然。 春風花發逰人見,秋月雲收照我員。 玩意隴雲情自逸,放懐天理道無偏。 坐消白石千峯下,長嘯一聲箕斗邊。
|
《律詩·碧泉九日有感》 |
1  | 祝融地勢東南俯,西北星辰拱漢闗。 冷落山河憑玉几,凋殘名物損朱顔。 西風凜凜鵬空搏,朔雪飄飄雁亦寒。 正恐中原消息斷,問誰曽到五陵間。
|
2  | 雲日韜光山水幽,亭亭風送雁來秋。 當時祓褉千華好,今日登臨萬葉愁。 刻蠟桂香環逺路,縷金蓮色亂方舟。 丹青妙處身知在,不作浮鷗信浪流。
|
《律詩·吳承逺譏登山》 |
1  | 胸中無滯是神仙,行止由來各有天。 洞裏道人心快快,雲間逰子自翩翩。 塵懐已逐山風掃,好意都從梅蘂傳。 回首七香車上客,大家歸去莫流連。
|
《律詩·和王師中》 |
1  | 誰驚河凍履秋霜,今日金湯古壊牆。 未見主人來北道,但聞羣盜去南塘。 憂時我不嗟留滯,訪道公能適莽蒼。 絳帳早移收嵗晚,吟風弄月動衡湘。
|
2  | 衡陽一帶飛清霜,梅李爭春開出牆。 萱草亂生封逺岸,栁梢搖影澹回塘。 午從三徑春光動,晚看千峰㝠色蒼。 一止一行皆自得,憤時堪笑屈沉湘。
|
3  | 嵗寒孤節厲冰霜,汲古門開數仞牆。 朔塞烟雲封赤縣,陽闗盃酒絶青塘。 無才空自憂當世,不宰應難怨彼蒼。 獨坐獨行求伴侶,澗蓴山蕨願同湘。
|
《律詩·和人》 |
1  | 天柱新詩缺嗣音,幾回開巻靜披尋。 眇綿今古乾坤大,盤亘華夷海岳深。 每愛躊躇興事意,不將勉強㑹天心。 中原未必生涯盡,只恐吾人老自侵。
|
《律詩·謁虞帝祠》 |
1  | 有姚心妙賛乾坤,堯禹興亡賴兩存。 蒲坂舊都西望逺,蒼梧陳迹事難論。 九官效職羣英聚,二女宜家聖徳尊。 萬代君王模範表,吁嗟一廟破荒村。
|
《律詩·別吳衞道》 |
1  | 學業應須見本根,語言無用苦評論。 醇醪自昔懐公瑾,藥石誰今識孟孫。 憑仗嬉逰試功力,隄防色厲卻淫昏。 臨岐大愧無相贈,聊寫蕪詞示法門。
|
《律詩·別全當可》 |
1  | 一别賢闗二十年,人間萬事儘悠然。 堪嗟烽火干戈地,元是衣冠禮樂天。 騎馬相逢南紀道,離尊同舉大江邊。 此時景色如秋色,自古丹青妙莫傳。
|
《律詩·書院即事》 |
1  | 為無經濟學,萬里築幽栖。 波漲青㝠濶,栁埀春色低。 烟花薫小院,風竹掩丹梯。 便是神仙宅,世人應未迷。
|
《律詩·碧泉獨步》 |
1  | 淅淅秋風動,前橋晚步還。 小魚衝岸側,白鳥立溪灣。 明月照秋水,淡烟籠逺山。 此時知造物,憐我一身閒。
|
《律詩·雙井詠水仙,有妃子塵襪盈盈、體素傾城之文。予作臺種此花,當天寒風冽,草木萎盡而孤根,獨秀不畏霜雪時,有異香來襲。襟袖超然意適,若與善人君子處而與之,俱化乃知雙井未嘗得水仙真趣也。輒成四十字,為之刷耻所病,詞不能達諸君一笑。》 |
1  | 萬木凋傷後,孤叢嫩碧生。花開飛雪底,香襲冷風行。髙並青松操,堅逾翠竹真。 挺然凝大節,誰說貌盈盈。
|
《律詩·示二子》 |
1  | 此心妙無方,比道大無配。 妙處果在我,不用襲前輩。 得之睂㫸間,直與天地對。 混然員且成,萬古不破碎。 體道識泰否,涉世隨悲歡。 滯迹紅塵中,情寄青雲端。 早年勤學道,晚節懶為官。 心活乾坤似,機員身自安。
|
《律詩·泉上》 |
1  | 晨起步林丘,路經泉上頭。 天邊日色下,水底浪花浮。 沙淨蒲芽綠,風牽荇帶流。 澄瀾立白鷺,細浪逐輕鷗。 翠鳥來還去,脩魚躍更逰。 動成春色好,愈覺道情幽。 田舍知何處,江湖興未收。 徘徊不忍去,暝色冷如秋。
|
《律詩·五峯亭》 |
1  | 鑿山置亭榭,開沼放波瀾。 松竹希微綠,菱蓮次第丹。 風煙富清逺,氣象薄髙寒。 媚此千金軀,舍彼百慮攅。 神嶽精靈動,人寰波浪漫。 樂生憂亦集,徙倚徧闌干。
|
《律詩·挽孫竒父》 |
1  | 英雄割據裔,少年事豪俊。 名勝翻然交,仁義以身徇。 南州作吏師,西洛陪先進。 情髙尚禮樂,代季見戎陳。 王師頻潰遯,我憤嬰疾疢。 草廬臥江漢,僚幕資才俊。 昭昭心自知,蹇蹇步不迅。 乘風忽逺去,炎嶺善持慎。 先君有願懐,丈人踐忠信。 相從寓衡山,時許闚牆仞。 胷中學海深,舌本詞源濬。 老矣猶詩書,飢來只嶶菣。 馬革誓裹尸,氣凜如秦藺。 無力獻廟堂,使得致忠藎。 據古論孔周,及今佐堯舜。 吁嗟民多瘼,慘戚天不憗。 㷀㷀輤車行,遙遙渚宮殯。 治命能不渝,有子孝而順。
|
《絶句》 |
《絶句·寵辱》 |
1  | 寵辱無休變萬端,阿誰能向靜中看。消磨利欲十分盡,免得臨機剖判難。 |
《絶句·讀王國風》 |
1  | 是誰行邁閔宗周,淚洒西風病不瘳。幸對南山無盡景,眼看雲物手搔頭。 |
《絶句·蠶食》 |
1  | 蠶食人間我厚顔,命成竒數故偷閒。不知世上山河大,終日徘徊百水間。 |
《絶句·春事》 |
1  | 橫翠橋南栁色稀,過橋春事那人知。君如就我問消息,新種海棠開兩枝。 |
2  | 走馬尋春西復東,夭桃零落委殘紅。可憐日暮天低處,但有梨花弄晚風。 |
《絶句·和伯氏》 |
1  | 風髙吹散日邊雲,綠水初迴沙際春。逝者如斯長不住,汩羅愁絶笑靈均。 |
《絶句·漁子》 |
1  | 瀟湘烟霧隠千重,風月磯綸在在同。笑傲飛帆名利客,扣舷都入暝歌中。 |
2  | 小舟㳺漾占江天,家在蘆花一縷烟。最是好風明月夜,棹謳相應亦忘筌。 |
《絶句·贈人》 |
1  | 孝弟須知是本根,萬般功行且休論。聖門事業無多子,守此心為第一門。 |
《絶句·次劉子駒韵》 |
1  | 忙中不識本來心,一㸃靈光自在明。只向靜中尋底亊,恐遭顛沛不員成。 |
2  | 心由天造方成性,逐物云為不是真。克得我身人欲去,清風吹散滿空雲。 |
《絶句·念良朋之難得嘆俗學之失真因成二絶湘上初見故鄉人,萬亊不論惟論心。要識此心真面目,不知君意向沈吟。》 |
1  | 章句紛紛似世塵,一番空誤一番人。讀書不貴茍有說,離得語言纔是真。 |
《絶句·陳平》 |
1  | 陳平相業定何如應,對知君智有餘。不佐漢興三代業,區區心事六竒書。 |
《絶句·項王》 |
1  | 快戰焉知霸術疎,烏江亭上獨欷歔。萬人三尺俱無用,可惜當年不讀書。 |
《絶句·韓信》 |
1  | 功成全仗漢家兵,真是英雄不藉人。禽了項王知退步,定騎箕尾上天津。 |
《絶句·中秋對月憶伯仲》 |
1  | 人在西南分楚越,天轉金風更淒切。此時何亊最闗情,團圓獨對中秋月。 |
《絶句·日照圃中》 |
1  | 髮白逢春興更長,等閒花木亦芬芳。有時倚杖迎風立,日照川原細草香。 |
《絶句·碧泉書院偶書花木,所有七首》 |
1  | 自到湘南不見花,傳聞金谷舊人家。手培數本珍如玉,買得紅尖一寸芽。 |
2  | 妙手揮斤合杳冥,交加生氣便相停。栽培自剔根芽蠧,要見山川舊典刑。 |
3  | 武陵春色片雲紅,紅綻功歸暖日烘。青帝也應長作主,莫教隨水又隨風。 |
4  | 青松未結茯苓英,杞菊春風亦已生。藥物豈能增大數,栽培扶我暮齡行。 |
5  | 海棠初破紅如滴,楊栁新回綠似挼。把酒只愁春莫去,望雲時問日如何。 |
6  | 荼䕷裊裊弄柔條,亦自經冬解不凋。更有異香含素蘂,小槽能使客魂消。 |
7  | 白沙波底石苔青,水草搖揺自在生。紅日半竿人世鬧,倚闌亭上曉風輕。 |
《絶句·和僧二首》 |
1  | 西風吹我對秋光,要挽銀河萬里長。洗盡世人煩惱障,大家無事得清涼。 |
2  | 自覺生縁徧大千,閉闗終日看爐煙。有人㑹得箇中意,一語不彰天下傳。 |
《絶句·四月八日示澄照大師》 |
1  | 今朝浴佛事如何,清淨心田也洗麽。塵垢不知何處得,古來明月照江波。 |
《絶句·偶書》 |
1  | 一丘自足更何營,萬里神州長在眼。莫愁風景異山河,晴天雲蔭清峰晚。 |
《絶句·和馬大夫闢佛五首》 |
1  | 真諦休談欲度人,度人先自正其身。天倫棄擲如蕭梗,反認他親作已親。 |
2  | 諸子隨流本既分,西天更有一般僧。髙談性命稱仁者,支遁悠悠莫可憑。 |
3  | 三綱亡有辨夷華,一處分明萬不差。可怪棄君逃父客,妄談心印自雄誇。 |
4  | 天開學海在明倫,中有妙處誰能臻。風波浩渺不得度。傾向浮屠去問津。 |
5  | 貪真不去只談空,近代禪林盛此風。憂世最憐秦地老,指迷端有洽中公。 |
《絶句·和僧碧泉三首》 |
1  | 清泠空色似秋澄,疑集羣仙擁萬靈。深處有香春不斷,波間藻荇四時青。 |
2  | 人似春花自在開,本無根蒂孰栽培。一番零亂一番長,不是前花去又回。 |
3  | 山根泉發瀾生凝,亭上風微浪自平。汩汩長年流不住,無言千古意分明。 |
《絶句·和伯氏聞雁》 |
1  | 隨陽羣雁逐雲低,望斷孤鴻萬里飛。不為江湖稻粱樂,幾時大許送春歸。 |
《絶句·朱元晦寄詩劉貢父有風藉溪先生之意詞甚妙而意未員因作三絶》 |
1  | 雲出青山得自由,西郊未解如薰憂。欲識青山最青處,雲物萬古生無休。 |
2  | 幽人徧愛青山好,為是青山青不老。山中雲出雨乾坤,洗過一番山更好。 |
3  | 天生風月散人間,人間不止山中好。若也清明滿懐抱,到處氛埃任除掃。 |
《絶句·和劉子駒存存室》 |
1  | 動中涵靜是天機,靜有工夫動不非。㑹得存存存底事,心明萬變一源歸。 |
《絶句·靡草》 |
1  | 陰陽妙合互蔵精,萬物森然各有神。靡草露機坤是復,野龍交戰指迷津。 |
《絶句·雨急》 |
1  | 雨急落花零亂,風微吹草蒙茸。花亦何心怨雨,草都無意酬風。 |
《絶句·披襟》 |
1  | 小小池臺亭榭,披襟風月清明。不向情邊造作,知音遍滿乾坤。 |
《絶句·書懐四首》 |
1  | 秋風送盡炎威,日色淒涼半掩。皇天不斷春工,紅我芙蓉萬㸃。 |
2  | 含笑花開洲上,忘憂草發臺邊。底事當憂莫忘,忘時便是無天。 |
3  | 臺上忘憂草發,洲前含笑花開。世路顛冥堪笑,旁觀心自休哉。 |
4  | 來時見花開,去時見花落。花落花開一任風,吾生處處皆真樂。 |
《絶句·憶伯氏三首》 |
1  | 又見雁南飛,逺行人未歸。西風吹白髮,肌瘦不勝衣。 |
2  | 又見雁南飛,行人幾嵗歸。朔風吹病體,獨對雪霏霏。 |
3  | 又見雁南飛,逺人音信稀。東風吹夢去,一見貌頎頎。 |
《絶句·偶書四首》 |
1  | 道抱陰陽妙,天行日月長。花開千種麗,葉下一般黃。 |
2  | 青山萬古色,幾人曽賞心。蕭蕭木葉下,我坐復沉吟。 |
3  | 獨坐千峯下,偶焉起徘徊。有誰相共笑,遙見隔溪梅。 |
4  | 衡嶽望嵩少,屹然河漢間。浮雲自來往,誰肯拓闗山。 |
《絶句·題齊雲閣》 |
1  | 道人南山來,萬里青雲開。去念見本性,聚散真悠哉。 |
《絶句·張良》 |
1  | 六國億萬人,誰是報讐者。壯哉博浪沙,一擊震天下。 |
《絶句·實弟以詩來督作㑹文,又因太原姪寄聲欲作不速,此文人狂客所為,非素所望也。今以五絶奉寄,雖小阻髙興,若能從而繹之,則有味也。》 |
1  | 我病死無日,經書更窮年。少年宜若厲,詩酒勿留連。苦參道難學,放肆事容易。入脚不可深,駸駸成自棄。天道方愈怒,在人宜敬身。望于經史內,嚴自作工程。嵗月嘆逾邁,入門事業難。戰兢曾子意,豈可遂闌珊。我祖生文定,傑然繼真儒。門風早衰颯,吾弟意何如。 |
2  | 五峯集巻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