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十九

《卷十九》[View] [Edit] [History]

1 雜記
2 樓堞園亭寺廟墳墓災祥雜著叢談外島
3 登越王之台,頓生哀思;過田橫之墓,不禁歔欷。往跡已湮,而吊古者殊不勝情焉。台地本屬番島,昔人謂為『乾坤東港華嚴婆娑洋世界』,儼若瓊島扶桑,相去咫尺。迄今溯靈岩之往跡、訪銅柱之遺蹤,雲鳥呈祥、鯨鯢紀異,亦博物洽聞者所極不忘也。志雜記。
4 樓堞
5 園亭
6 寺廟廟列在祀典者,俱載「典禮」
7 墳墓
8 災祥
9 雜著
10 叢談
11 外島
12 樓堞
13 台灣縣
14 赤嵌樓:在鎮北坊,荷蘭所築也。又名紅毛樓。雕欄凌空,鄭氏以貯火藥、軍器。今漸圯。
15 紅毛城:在安平鎮。亦名安平城,又名赤嵌城。荷蘭於一鯤身頂築小城,又繞其麓而周築之為外城。城垣用糖水調灰迭磚,堅埒於石;凡三層。下一層入地丈餘而空其中,凡食物及備用者悉貯之。雉堞俱釘以鐵。廣二百七十七丈六尺,高三丈有奇。女陴、更寮星聯內城。樓屋曲折高低,棟梁堅巨,灰飾精致。了亭螺梯、風洞機井,鬼工奇絕。近海短牆年久傾圯,潮水輒至城下。東南由瀨口陸行,歷鯤身三十里,可至鎮渡頭。
16 秀峰塔:在郡學巽方。高五丈三尺五寸,周六丈。凡五級四門。乾隆六年,提學楊二酉建有記載「藝文」。今廢。
17 諸羅縣
18 青峰闕炮台:在蚊港口。荷蘭時築。今圯。
19 淡水廳
20 淡水炮台:在淡水港口。荷蘭時築。
21 雞籠城:在大雞籠島上。西、南兩門。荷蘭時築。
22 雞籠炮台:在雞柔山社南滬尾莊界,與淡水港口炮台對峙。荷蘭時,築以防海口。
23 澎湖廳
24 澎湖暗澳城:明都督俞大猷所築。嘉靖間,林道乾作亂,大猷追之,道干遁入台灣。大猷因留師澎湖,築城於暗澳以守。今故址尚存。
25 瓦硐港銃城:荷蘭所築。明時,澎湖屬同安縣轄,分金門哨汛兵駐防於此城。今圯。
26 附考
27 䦖𨳺,鄭國城門名。偽鄭據紅毛城,因取以名內城之門「使槎錄」
28 安平城,一名磚城。紅毛相其地脈為龜蛇相會穴,城基入地丈餘,雉堞俱釘以鐵。今郡中居民牆垣每用鐵以束之,似仍祖其制也。城上置大炮十五位,年久難於演放。澎湖亦有紅毛城,久廢「赤嵌筆談」
29 安平鎮城東抵灣街渡頭,西畔沙坡抵大海,南至二鯤身。北有海門,原紅毛夾板船出入之處。井泉咸淡不一。另有一井僅小孔,桶不能入,水從壁上流下。其西南畔一帶原系沙墩,紅毛載石堅築,水衝不崩「台灣紀略」
30 雞籠城貯鐵炮,明崇禎三年鑄;〔兵部尚書何喬遠監造。鄭成功得之鎮江者〕「赤嵌筆談」
31 康熙庚申十月,偽鄭毀雞籠城。雞籠系海嶼,隸台灣北山,居淡水上游;其澳堪泊百餘艘。先時,呂宋化人裔占據此城,與土番貿易;因出米稀少,遠饋不給,棄去。後紅毛及鄭成功據台灣,皆不守。癸卯,總督李率泰召紅毛合攻兩島,約複台灣後許貢,就閩省交商。紅毛於乙巳年重修雞籠城,圖複台灣。丙午,鄭經令勇衛黃安督水陸諸軍進攻,偽鎮林鳳戰死。紅毛慮無外援,隨棄去。至是,有傳我師欲從北飛渡,恐踞此城,乃遣右武衛北哨,密令督兵將城拆毀。辛酉,令偽鎮何佑等北汛雞籠,驅兵負土,就舊址砌築;並於大山別立老營,以為犄角「海上事略」
32 福州林鳳飛「登紅毛城」詩:『海上孤城落日昏,水天無際欲銷魂。雲拖雨腳鯤身島,風送潮頭鹿耳門。堪笑霸圖歸幻夢,獨留遺跡吊寒暄。紆回磴路誰過問,止有萋萋碧草痕』「舊志」
33 孫湘南「赤嵌城」詩:『石樓盤百級,湧出似孤城;下岸臨滄海,依然禾黍生』「赤嵌集」
34 侍御張鷺洲「赤嵌城」詩:『巍樓遙望屹西東,月戶雲窗結構工;極目晚天環海市,倚闌誰憶荷蘭宮』「瀛壖百詠」
35 範侍御浣浦有「安平城閱武宴集」詩二首:『牙幢直上赤嵌城,鼓吹歌傳畫角聲。持節繡衣周內史,櫜弓鐵甲漢家營。盛時彌狩風還古,海外煙塵靜不驚。閒煞熊羆擊刁斗,承平是處久銷兵』。『香清歌管在層城,進酒微聞宴笑聲。錦簇華筵瑤島月,叢殘高壘舊時營。遙傳鼙鼓風逾勁,穩臥魚龍夜息驚。敢謂儒生矜緩帶,太平天子不忘兵』「婆娑洋集」
36 莊觀察榕亭「和範侍御安平城閱武」詩:『豸冠講武荷蘭城,令肅惟聞鐵甲聲。襟帶六州開要鎮,屏藩一郡駐專營。牙檣日暖鯨鯢靖,鼓角風高燕雀驚。自是聖朝勤遠略,重臣冬狩坐談兵』「澄台集」
37 張侍御「秀峰塔」詩:『光搖五岳掃千軍,穎脫霜鋒卓不群;海國文章肖天秀,故應健筆已凌雲』「瀛壖百詠」
38 園亭
39 台灣縣
40 北園別館:在邑治北五里許。偽鄭為母董氏建。
41 陳氏園:在武定裏。偽時陳永華別墅。今廢。
42 夢蝶園:在邑治小南門外。舉人李茂春建。今為法華寺。
43 聚星亭:在邑治小東門外李氏園。
44 檨林:在寧南坊。偽勇衛黃安故宅。今改為施襄壯侯祠。
45 鳳山縣
46 忠義亭:在邑治港西里西勢莊。康熙六十年,總督覺羅滿保為粵莊義民建。雍正十一年,御史柏修、高山重修。
47 彰化縣
48 鎮番亭:在邑治東山之巔。雍正十年,巡道倪象愷因征大甲西等社番所建。
49 淡水廳
50 望海亭:在北淡水營盤後山之畔。都司王三元所葺。海市萬狀,悉屬望中。
51 附考
52 鄭氏北園,去郡治五、六里;從海視之,則直北矣,故名。園在平壤,無邱壑、亭台曲折崚峻之致。丙寅,台廈道周昌因其地,仍其茂林深竹結亭築室,為之記;且繪而圖之。季麒光顏曰「致徹」;有「秋夜游北園記」。昌於道署後築小園,名「寓望」;蓋取左史「畺有寓望」之言。麒光亦有記「赤嵌筆談」
53 夢蝶園,在台灣府治。漳人李茂春,明季舉人;遯跡來台,構茅亭於永康里以居,名「夢蝶處」。今改為法華寺。張鷺洲詩云:『疏林一碧映清渠,物外翛然水竹居;指點昔年尋夢處,秋風蝴蝶自蘧蘧』「瀛壖百詠」
54 李氏園近鯉魚潭,主人築小亭曰「聚星」。綠疇四繞,青嶂當窗。台地官僚省耕,皆憩於此。張鷺洲詩云:『梧竹陰森護短垣,群峰飛落聚星園;海翁九十發如鶴,門外j水田秋稼繁』同上
55 孫湘南有「法華寺左新構草亭落成」詩:『綠野軒車得偶停,滄溟蹤跡幾浮萍。香飄古寺曇花見寺有曇花一叢,秋到閒園蝶夢醒寺本夢蝶園舊址。自有醉翁能載酒,不妨喜雨更名亭。應芟惡竹斜添檻,收取岡山百丈青』赤嵌集
56 又「閒游羨子園林」詩:『杪秋似初夏,和風正輕靡。從游四、五人,出郭二、三里;細路入幽篁,平沙渡寒沚。羨木行行直,崇岡面面起;故葉凝冬青,新枝垂暮紫。茅居閴無人,遠望洵足美;門前百尺陰,蔭此一溪水』同上
57 又「重集夢蝶草亭」詩:『桄榔圍古寺,故境野情迷。繞檻寒流細,排雲碧筍齊。塵清花弄色,市遠鳥閒啼。曾作詩中畫,山僧問舊題』同上
58 寺廟廟列在祀典者,俱載「典禮」
59 台灣縣
60 海會寺:即鄭氏北園也。康熙二十九年,台廈道王效宗、總鎮王化行改建為寺;佛像莊嚴,寺宇寬敞。亦名開元寺。乾隆十五年,台廈道書成修。寺田,在寺後洲仔莊五十甲,又寺前園六甲零、又檨園一所,為本寺香火。
61 竹溪寺:距邑治二里許。徑曲林幽,清溪環拱,竹木花果,頗稱勝概;顏其山門曰「小西天寺」。寺田,在尖山莊一十二甲;年收租粟為香火。
62 黃蘗寺:在北門外。康熙二十七年,左營守備孟大志建。三十一年火;三十二年,僧募眾重建。四圍竹木花果甚多。
63 法華寺:即李茂春夢蝶處;後僧人鳩眾改建法華寺。康熙四十七年,鳳山知縣宋永清建前殿一座,祀火神;置鐘、鼓二樓。前後曠地,遍蒔花果。起茅亭於鼓樓之後,顏曰「息機」;退食之暇,時憩息焉。乾隆二十九年、知府蔣允焄重建。殿宇巍峨,林木幽邃,備極勝概。寺田,在寺後荒埔一所約二甲餘,台灣府蔣毓英給為香燈;又有園在港西里大湖莊一所,鳳山知縣宋永清置為香火。
64 彌陀寺:在東門內永康里。年久傾圯;康熙五十八年,僧一峰至自武彞募化重興。
65 寺田,在鳳山縣嘉祥里阿嗹甲尾園一所,年收粟二十二石;又寺後園一丘,黃士甫、曾亨觀置為本寺香火。
66 廣慈庵:在東安坊。康熙三十一年建。環植修竹,前對小峰,亦幽靜處也。寺田,在諸羅縣犁頭標大道公營,年收租粟六十五石;諸羅知縣張𤣹給為香火。
67 東丘廟:在東安坊。
68 元帝廟即真武廟:在東安坊。康熙二十四年,知府蔣毓英修,高聳甲於他廟。一在鎮北坊。總鎮張玉麟渡台遭風,夢神披髮跣足自檣而降。風恬抵岸,因重新之。後為知府蔣毓英祠。又其一在洲仔尾網寮、一在下洲仔甲、一在廣儲東里、一在歸仁南里、一在仁德里嵌頂、一在崇德里、一在仁和里下灣、一在大目降莊。
69 吳真人廟:在西定坊新街。乾隆五年,里民重修;曰開山宮。又其一在北線尾、一在鎮北坊水仔尾、一在觀音亭側、一在石頭坑、一在武定裏、一在廣儲東里、一在歸仁北裏舊社口;其在文賢里一圖者三、在二圖者一、在安平鎮者三。按真人名本,泉之同安白礁人;生宋太平興國四年,醫藥如神。景佑二年卒,里人祀之;部使者以廟額為請,敕為「慈濟」。慶元間,敕為「忠顯」。開禧二年,封英惠侯。台多漳、泉人,以其神醫,建廟獨盛。
70 藥王廟:在西定坊。
71 聖公廟:在中樓仔街。康熙三十年,台廈道高拱乾建。漳、泉舟人多祀其神,以其熟識港道。一在海防署前。
72 開山王廟:在東安坊。
73 馬王廟:在東安坊。
74 五帝廟:在寧南坊。
75 臨水夫人廟:在寧南坊。
76 三山國王廟:在小北門內鎮北坊水仔尾。雍正七年,知縣楊允璽、左營游擊林夢熊率粵民同建。
77 精忠廟:在東安坊鎮標右營內。祀宋岳鄂王。
78 水仙宮:在西定港口。開闢後,商旅同建;壯麗異常。一在安平鎮渡口。
79 觀音宮:有七:在鎮北坊者曰觀音亭,在寧南坊者曰准提室,在東安坊者曰清水寺;一在東門外,一在廣儲東里;一在廣儲西里,康熙四十四年同知洪一棟建;一在大目降莊。
80 觀音亭:在羅漢內門。
81 敬聖樓:在南門外。雍正四年,拔貢施世榜建。祀梓潼神。
82 超峰石觀音亭:在岡山。僧紹光建。
83 鳳山縣
84 元興寺:在縣城南鼓山麓。
85 泗洲寺:在縣城西。寺前有潭一口,為放生池。
86 寧靖王廟:在邑治長治裏竹滬社。
87 仙堂:在長治裏前阿社。祀五文昌。環植竹木花果,頗有勝致。
88 元帝廟:一在興隆莊、一在大竹橋、一在𩻸港;俱鄉人鳩眾建。
89 元帥廟:在觀音山。祀唐張睢陽。
90 觀音宮:一在縣治龜山下、一在鳳山下莊、一在淡水新園、一在萬丹港街。
91 慈濟宮即吳真人廟:一在縣署前、一在鳳山上莊、一在硫磺水莊、一在半屏山後、一在維新裏竹仔港、一在觀音山大社。
92 諸羅縣
93 諸福寺:在縣治西門外。康熙四十六年建。
94 南浦寺:在縣治南門外先農壇左。雍正五年建。乾隆十一年,知縣周芬斗修;並額今名。綠野青疇,煙光在目,附郭一佳勝也。
95 彌陀寺:在縣城南三里大陂上。乾隆二十三年建。
96 水仙宮:在笨港南港街。乾隆四年建。
97 龍湖岩:在開化里赤山莊。偽官陳永華建閩人謂寺為岩。環岩幽邃,前有潭,名龍湖;中植荷花,左右列樹桃柳。青梅蒼檜,遠山浮空,宛入圖畫。
98 大山岩:創建不知何年。岩極峻聳,頂圓平,廣可數畝,僧舍在馬。寒花古木遍列階前,煙景溪山俱來目下。
99 元帝廟:在大奎壁莊。康熙二十二年,居民同建;四十九年重建。
100 保生大帝廟即吳真人:在縣治西門外。康熙四十年建。
101 忠烈廟:在縣治西門內玉峰書院左。祀參將羅萬倉同妾蔣氏。乾隆二十五年,知縣李倓重建。二十七年,知縣衛克堉顏曰「忠烈」。
102 三山國王廟:在縣治西門內。乾隆十七年,粵民合建。
103 聖王廟:在縣治西門內,祀開漳陳聖王。乾隆二十六年,漳民合建。
104 元帥廟:在縣署左。祀唐張睢陽。康熙二十八年,居民建。四十八年,參將張國、守備董元驤重修。
105 觀音宮:一在咸水港、一在開化里。
106 地藏庵:在縣治北門外無祀壇左。康熙五十六年,北路營守備游崇功建。乾隆二十五年,知縣李倓修。內地居民棺槥在此寄頓。
107 彰化縣
108 觀音亭:在縣署右。雍正二年,知縣談經正建。乾隆十八年,里民捐貲重修。
109 定公庵:在縣城西北。乾隆二十六年,里民鳩貲合建。
110 聖王廟:在縣城西。乾隆二十六年,里民鳩貲建。
111 碧山岩:在縣治東南半線保,距城三十里。乾隆十七年,住僧□□募建。岩有樹木山水縈環映帶,頗饒游觀按閩省漳、泉南人謂寺曰岩
112 虎山岩:在縣治南燕霧保。乾隆十二年,里民賴光高募建。岩左右依山環抱,茂林修竹、翠巘丹崖,游覽之勝與碧山岩等。
113 三山國王廟:在縣治南員林仔街。雍正十二年,粵民建。
114 淡水廳
115 元壇廟:在南嵌社。
116 觀音寺:在八芝蘭保劍潭。
117 大士觀:在新直山西雲岩。乾隆十七年置。
118 澎湖廳
119 將軍廟:在將軍澳。神無考。
120 大王廟:有三:一在八罩嶼、一在龍門港、一在通梁澳。
121 吳真人廟:在奎壁嶼。
122 水仙宮:在媽祖宮前。右營游擊薛奎建。
123 觀音宮:在媽祖宮西側。康熙三十五年,游擊薛奎建。廟前有井二,甘美為澎湖泉第一。
124 附考
125 侍御張鷺洲「小西天」詩:『竹溪小寺遠塵鄽,青壁臨流薛荔懸;高望美人何處所?漫憑東海說西天』「瀛壖百詠」
126 又「龍湖岩」詩:『湖波鏡瑩寺門幽,面面晴巒空翠浮;寂歷輞川圖畫裏,柳煙花雨不勝愁』同上
127 又海會寺詩:『歌罷蠻腔易梵腔,層樓煙際晚鐘撞;吟詩賭奕人稀到,閒煞孤寒白菊窗』。
128 貢生陳文達「法華寺」詩:「鄉晨趨野寺,泉籟共幽清。法雨敲仙唄,疏煙濕磬聲;蟲吟物外想,蝶夢幻中生。頓覺無塵礙,道心處處明』。
129 生員王明標「法華寺」詩:『野寺鐘初起,香台竹半遮。松陰堪系馬,徑曲不容車。吠客穿籬犬,窺人隱樹鵝。老僧談妙諦,古佛坐蓮花。何處尋蝶夢?還來問法華。樓高雲未散,山靜日將斜。園木生佳果,齋廚煮素茶。徘徊憐景色,歸路繞煙霞』。
130 生員蔣仕登「竹溪寺」詩:『返照入溪渚,長林樹欲曛。晚鐘催曉月,宿鳥度歸雲。遠近蟬聲亂,微茫野色分。初秋迎爽氣,徙倚有餘欣』。
131 水仙宮祀五像,莫詳姓氏。或曰大禹、伍員、屈平,二人為項羽、魯班。有易魯班為奡者,更屬不經;或曰王勃、李白。按禹平水土,功在萬世。伍相浮鴟夷、屈子投汨羅、王勃省親交趾溺於南海、李白粃視塵俗沉於採石,沒而為神,理為近之。凡洋中欻遭風浪,危急不可保;惟剆水仙一事,庶能望救。其法:在船諸人各披髮蹲舷,以空手作撥棹勢,假口為鉦鼓聲,如五日競渡狀。即檣傾柁折,亦可破浪穿風,疾飛抵岸;則其靈應如響,亦甚殊絕。元帝廟,在東安坊者,稱大上帝廟;鄭氏所建,康熙年間重修。在鎮北坊者,稱小上帝廟;亦鄭氏建,康熙三十七年重修台灣志略
132 南路長治裏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漢壽亭侯、魁星、朱衣、呂祖,後祀東王公、西王母。偽鄭時,建玉皇太子廟「赤嵌筆談」
133 開山宮祀吳真君,各邑皆有之;或稱開山宮、或稱大道公廟、或稱保生大帝廟、或稱慈濟宮、或稱真君廟,皆斯神也。真君母夢吞白龜,生於太平興國四年。長而學道,治疾有奇效。景佑二年卒,里人肖像為祠,水旱祈禱輒應。郡中右營內有精忠廟,祀宋之岳鄂王「台灣志略」
134 墳墓
135 台灣縣
136 五妃墓:在仁和里。前明寧靖王姬妾詳寧靖傳。墓前有碑,曰「寧靖王從死五妃墓」。乾隆十一年,兩巡院命司馬方邦基重修。且立碑於南門外,曰「五妃墓道」;刻兩巡院「吊五妃墓」詩於其下,莊副使年有跋。
137 李茂春墓:在新昌里。
138 陳烈婦墓:在武定裏。陳永華女詳見「節烈」
139 鳳山縣
140 寧靖王墓:在維新裏竹滬。
141 諸羅縣
142 沈斯庵墓。
143 澎湖廳
144 盧若騰墓。
145 附考據「重修台灣府志」補之
146 明經郭必捷「過寧靖王墓」詩:『萋萋芳草憶王孫,碧水丹山靜閉門。吊月蟪蛄悲故府,號風松柏泣忠魂。一枝聊借猶堪托,四海無家豈獨存?歷盡艱辛逃絕域,但留正氣塞乾坤』「舊志」
147 張鷺洲「五妃墓」詩:『瘞玉埋香骨未塵,五妃青塚草長春;雲寒孤島魂相聚,直抵田橫五百人』「瀛濡百詠」
148 六黃門居魯「吊五妃墓」詩:『東風駘蕩天氣清,載馳驄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崢嶸!路旁老人為餘泣,當年一線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島,維時台海五烈皆捐生。至今壞土都無恙,誰為守護勞山精?雲封馬鬣連衰草,四圍怪石爭縱橫。時聞鬼母悲啼苦,想見仙娥笑語聲!歲歲里民寒食節,椒漿頻奠陳香羹。滿目荒涼已感嘆,更聽此語尤傷情。有明歲晚多節義,樵夫漁父甘遭烹;島嶼最後昭英烈,頑廉懦立蠻婦貞。田橫從死五百皆壯士,籲嗟乎!五妃中幗真堪旌』「使署閒情」
149 範侍御浣浦「吊五妃墓」十二絕句:『明亡已歷四十載,死節猶然為故明;荒塚有人頻下馬,真令千古氣如生』。『天荒地老已無親,肯為容顏自愛身;遙望中原腸斷絕,傷心不獨是亡人』。『君後相將殉社稷指莊烈,虞兮未敢笑重瞳;廟廷倘使增陪祀,臣妾應教祭享同』!『田妃金碗留遺穴,何似貞魂聚更奇?三百年中數忠節,五人個個是男兒』。『可憐椎髻文身地,小字人傳紀載新;卻恨燕京翻泯滅,英風獨顯費宮人』!『忍把童家舊誓忘指福王,孝陵風雨怨蒼蒼!芳魂若向秦淮去,正好乘潮到故鄉』。『長恨丁寧數語餘,從容猶自整簪裙;邽西便是埋香地「越記」:『闔閭葬女於邽西,名三女墳』。今五妃墓去寧靖墓三十里,三女墳應近闔閭』。『封題無樹一孤岑,剩有兒童躑躅吟;豈是五丁開蜀道「華陽國志」:『秦惠王許嫁五女於蜀,蜀遣五丁力士奉迎,蛇山崩,同時壓殺。蜀王痛傷,命名曰五婦塚』?卻緣望帝哭春深』。『明妃無命死胡沙,青塚荒涼起暮笳;爭比冰心明似月,隔江不用怨琵琶』。『壘壘荒墳在海濱,魂銷香冷為傷神;須知不是經溝瀆,絕勝要離塚畔人』。『又逢上已北邙來,宿草新澆酒一杯又三月三日,率僚屬致祭;自古宮人斜畔土,清明可有紙錢灰』十一?『十姨廟已傳訛久,參昴還應問水濱;今日官僚為表墓,五妃直可比三仁』十二「婆娑洋集」
150 災祥
151 順治十八年辛丑夏五月,鹿耳門水漲丈餘。
152 先是,鹿耳門水淺,僅容小艇出入。是月水忽漲,鄭成功因之大小戰艦並進,遂據台灣。
153 康熙十九年夏六月,有星孛於西南,形如劍,長數十丈;經月乃隱。是冬大稔。
154 二十年,疫。
155 二十一年秋七月,地生毛。九月,雨發如絲。冬飢斗米值銀至六錢餘
156 二十二年癸亥夏五月,澎湖港有物狀如鱷魚,登陸死魚身長丈許,有四足;身上鱗甲火炎。從海登陸,百姓見而異之;以冥鈔、金鼓送之下水。越三日,仍乘夜登山死。是月大水,土田衝陷。
157 六月,水師提督施琅帥師攻澎湖,拔之。二十六日,夜有大星隕於海,聲如雷。
158 秋八月,鹿耳門水漲,師乘流入台;鄭克塽降,台灣平。
159 冬十一月,雨雪,冰堅寸餘台地氣暖,從無霜雪;八月甫入版圖,地氣自北而南,運屬一統故也
160 二十五年夏四月二十日辰時,地大震。
161 二十九年冬,大有年自蕩平後,年榖時熟,幾不勝書;是歲尤為大稔
162 三十年秋八月,大風壞民居,船隻皆飄碎。
163 三十二年冬,大有年。
164 三十五年秋七月,新港民吳球謀亂,伏誅。
165 三十八年春二月,吞霄土官卓個、卓霧、亞生作亂。夏五月,淡水土官冰冷殺主賬金賢等主賬,番社通事管出入之賬者。秋七月,水師襲執冰冷。八月,署北路參將常泰以岸里番擊吞霄,擒卓個、卓霧、亞生以歸,斬於市。
166 初,通事黃申贌社於吞霄,徵派無虛日,社番苦之。土官卓個、卓霧、亞生鷙而驍,陰謀作亂。會番當捕鹿,申約計日先納錢米而後「出草」。個、霧等鼓眾大噪,殺申及其伙十數人。鎮道遣使招諭,不得入。乃發兩標官兵,委署北路參將常泰進剿,而新港、蕭壟、麻豆、目加溜灣四社番為前部。個、霧等阻險拒守,四社番死傷甚眾。既有獻計者云:『岸里社番穿林箐、越澗榖如飛,擒個、霧非此不可』。時岸里社番尚未內附,乃遣譯者入說其魁,多致糖、煙、銀、布。番大喜,自以收捕為功;繞出吞霄山後,日有擒獲。官軍攻其前,個、霧等大窘,將逃入內山;岸里番設伏擒之至郡,尸諸市,傳首以示諸番。是役也,勞師七閱月,官軍被瘴死者數百人。冰冷者,淡水內北投土官麻裏郎吼之婚姻也。麻裏郎吼有女,字主賬金賢;賢將娶之,其父憐女之幼也,弗與;告賢曰:『俟長以歸汝』。賢縛丈人於樹而撻之。麻裏郎吼以訴冰冷而泣,冰冷故凶悍,怒率眾射殺賢,諸與賢善者皆殺之。時方征吞霄,冷遣使與個、霧等通。有水師把總者,巡哨至淡水聞變,潛泊海口,冷未之覺;把總遣他社番誘以貨物交易,伏壯士水次縛之,亟登舟。比諸番山護,已挂帆矣。會吞霄既平,諸番以首惡既誅,因通事求撫。把總惜失其名。
167 四十年冬十二月,諸羅劉卻作亂,伏誅。
168 卻為管事,以拳棒自負。日與無賴惡少往來,歃血為盟。久之,其黨有謀不軌者,以為非卻眾莫從;乃深夜燃樟腦,竊置卻屋,瓦火上燭,召同盟者示之曰:『劉大哥舍中每夜紅光燭天,非常兆也』。會卻家神爐無故發火,眾曰:『此不君,即帥耳』。卻心動,穴地於舍,佯置田器;冶鐵為刀槍各械,約日舉事。臘月七日,揚旗擊鼓,毀下加冬營,散其兵。乘夜抵茅港尾,掠市中貨。亂民及諸番乘機四出劫掠,破家者甚眾。卻退屯急水溪。北路參將白通隆整眾御之,鎮、道兩標並發兵應援。越五日,官兵大集,戰於急水;卻大潰,賊被殺者甚眾,生擒其黨陳華、何正等。卻走匿山藪,常晝伏夜出。四十二年二月,擒獲於笨港之秀水莊。師還,斬卻於市,並其長子杖殺之,妻孥皆發配。
169 四十四年冬,飢;詔蠲府屬三縣糧米。
170 四十六年冬,飢;詔蠲糧米十分之三。
171 四十八年夏,鹿耳門獲大魚一狀似馬;脊上有鬃,長三、四丈。其尾如獅,腹下四鬐如四足。居民獲其一,或曰即海馬也
172 四十九年冬,飢。
173 五十年秋九月十一日戌時,地震。
174 五十一年春,詔蠲本年應徵粟石。
175 秋七月,安平有物大如牛,飛行水上;至岸死高可五、六尺,面如豕;長須、雙耳,竹批,牙齒堅利,皮似水牛、毛細如獺,四足如龜,有尾。土人爭致之,繩木立碎。後至海岸,竦身直立,聲三呼號,聞者莫不驚悸。既死,郡人有圖形相告者,究不知為何物?或名為海馬,亦非也
176 五十三年夏,大井頭火,延燒數百間。
177 秋,大旱;詔蠲台灣、鳳山粟米十分之三。
178 五十四年秋九月,大風,地震。
179 五十五年夏,諸羅十八重溪出火,數日乃熄溪內石洞三孔,水泉圍繞。忽火出其上,高二、三尺。後至壬寅歲,亦有見者。此處水熱,或謂即溫泉。蓋磺氣鬱蒸,水石相激而火生焉
180 五十六年冬,飢;詔蠲本年錢糧十分之三。
181 五十九年,鎮北坊民林進茂壽百歲進茂一堂四代,妻洪氏年九十八
182 冬十月朔,地大震。十二月八日,又震;房屋傾倒,壓死居民凡震十餘日
183 六十年春三月,大雨如注山摧川溢,溪澗閼塞,田園沙壓。瀨口有大牛冒雨奔騰,下岸入水,過三鯤身登陸;由鎮城從大橋頭入海,向大港而出,小艇追之不及。此不知為鱷、為鯨、為水牛?蓋兆鴨母之亂雲
184 夏五月,朱一貴倡亂,陷府治,總兵歐陽凱、副將許云戰歿。總督覺羅滿保馳至廈門,檄水師提督施世驃進兵、南澳總兵藍廷珍統偏師援之。六月,施世驃、藍廷珍複台灣,械朱一貴至京師磔之。秋八月十三日,大風壞民居,天盡赤。提督施世驃駐兵郡城,營房傾倒,港內船隻皆擊碎,兵民多壓死。
185 初,狂民高永壽冒首傀儡山後有朱一貴者,謀為不軌;鞫之無實,杖逐回籍。五十九年十月朔,台地大震,民間訛傳為亂兆。賊有杜君英者,粵人也;藉稱一貴在其家,招集徒眾。六十年四月十九日,豎旗岡山,奪汛塘軍器;台鎮歐陽凱遣游擊周應龍討之。賊搗陴頭,敗應龍軍於赤山;千總陳元戰死。二十七夜,攻陷南路,守將苗景龍被執遇害,把總林富戰死,守備馬定國自刎死。五月朔,賊擁眾攻府;安平協鎮許云率游擊游崇功、千總趙奇奉、林文煌等引兵來援力戰,俱死之,台鎮歐陽凱及游擊孫文元、守備胡忠義、千總蔣子龍、林彥、石琳俱戰死。游擊劉得紫、把總李茂吉被執;茂吉罵賊不屈,死之,府陷。是日,北路營亦陷,守將羅萬倉死之;其妾蔡氏自縊以殉。時三邑俱陷,惟北路上淡水都司陳策孤軍自保,阻遠。初四日,群賊立飼鴨者朱祖冒一貴稱義王,僭號永和元年。總督覺羅滿保十四日馳駐廈門,檄水師提督施世驃、南澳鎮藍廷珍赴澎湖討複。滿保悉心調度,發舟師萬七千人、戰船五百餘艘;適水漲丈餘,駢進鹿耳門,克複安平鎮:時六月十六日也。二十二日,與賊戰鯤身,賊卻。游擊林秀等乘勝追入府治,次南較場;軍令嚴,無敢犯民秋毫者。郡民慶更生,爭擔粥挈漿以迎。越日,藍廷珍等至自西港,軍於萬壽亭。二十三日,提督施世驃行視郡中,慰民疾苦,遂軍於北較場。二十五日詔到,諭賊就撫。二十八日,遣朱文等略北路。滿保又遣游擊張駥會陳策於上淡水,兼程而下,夾攻一貴等。一貴窘竄溝尾,鄉民醉而縛之。閏月,獻俘軍門,諸黨亦漸次就擒;檻送京師,磔之。惟王忠未獲。八月十三夜,颶風大作,雨如注,火光閃閃燭天;發屋碎舟,營盤傾倒,官哨、商漁船俱覆,軍民溺死無算。賊餘黨黃輝、卓敬等複糾眾小岡山,捕獲斬之。台灣平。
186 冬十二月,詔蠲台灣本年粟米。
187 六十一年夏,鳳山縣赤山裂長八丈、闊四丈,湧出黑泥。至次日,夜出火光高丈餘
188 雍正元年夏四月,千總何勉獲逸賊王忠,伏誅。
189 辛丑之變,群賊俱已伏誅,惟王忠潛匿年餘未獲。巡台御史吳達禮、黃叔璥奏請勒限緝拿,總督覺羅滿保以中營千總何勉竭力用命,專委搜緝。勉備歷險阻,訪知蹤跡;獲其親信羽翼,使為內應。四月十四日夜,擒王忠於鳳山,解省正法。事聞,授何勉福州城守右軍守備,仍從優議敘;隨升北路營參將,頒給世職,准襲兩世拖沙喇哈番。
190 三年秋七月,大風。
191 四年秋,水沙連社番骨宗等戕殺民命。總督高其倬遣台灣道吳昌祚討之,尋擒賊正法。
192 水沙連,舊為輸餉熟番;朱逆亂後,遂不供賦。其番目骨宗等自恃山溪險阻,屢出殺入。迨雍正四年,複潛蹤出沒,恣殺無忌。九月,總督高其倬檄台道吳昌祚到省,面詢情形,授以方略,委為總統,分路進攻,務獲首惡;以北路參將何勉副之,仍調淡水同知王汧協征。時巡察御史索琳亦帶親丁,會巡道斗六門酌議剿撫。十月,勉等攀岩援木,冒險深入,直抵水沙連北港之蛤仔難社,諸番震懾就撫。越數日,複入南港水裏湖,擒獲骨宗父子三人,搜出藏貯頭顱八十五顆。既複擒獲凶黨阿密氏麻著等二十餘番,亦搜出頭顱無數。皆押回軍前,解省伏誅。於是南、北港二十五社畢服,依舊輸課。水沙連平。
193 五年,東安坊民楊紹芳壽百七歲。
194 六年,東安坊民魏連妻陳氏一產四男。
195 秋七月二十日大風。閏七月二十三日,又大風;損壞商哨船隻,兵民有溺死者。
196 冬十二月,南路山豬毛生番戕殺漢民二十二人。
197 七年春二月,總督高其倬檄台道孫國璽、台鎮王郡討平山豬毛。
198 傀儡生番性嗜殺人,取其頭以多者為雄;諸社皆然,而山豬毛為最。雍正六年冬十二月二十四日,殺漢民二十二人。次年春二月,總督高其倬檄台道孫國璽、台鎮王郡調游擊靳光瀚、同知劉浴帶兵攻山豬毛社;調諸羅縣知縣劉良璧堵後山,撥內優社番擊八里鬥難截殺之。又檄北路參將何勉入南仔仙山,會同抵邦尉山下,相機擒剿。山豬毛平。
199 八年秋八月十日,地震。
200 九年冬十二月,彰化大甲西社番林武力等聚眾為亂,台鎮呂瑞麟討之。
201 十年春三月,鳳山流民吳福生倡亂,焚岡山營舊社汛,守備張玉戰死;原任總兵王郡率軍擒吳福生等誅之。
202 鳳山流棍吳福生,乘北路番變未靖,與商大概等謀搶陴頭;事覺,台鎮王郡遣游擊李榮引兵應援。福生等於三月二十八日夜焚岡山營,二十九日複焚舊社汛塘;虎頭山、赤山各處,悉樹賊旗。四月初二日夜,賊聚政陴頭;守備張玉、把總黃升守之。初三日夜,焚萬丹巡檢署。時鎮標軍多撥北征,府治兵少,台鎮王郡探知陴頭賊熾,遂決策初四日留中營游擊黃貴守府治,自率兵夜發。初五日辰刻直駐陴頭,即與參將侯元勛、守備張玉、林如錦等三路夾攻;賊並眾拒,官軍火炮齊發,傷殺甚眾。賊卻複集,自辰向未,戰數合,賊大潰,各奔竄潛匿,我軍俘獲蕭田等八人而還;守備張玉、外委千總徐學聖、鄭光弘戰死。初六日,班師回府,斬所獲賊俘蕭田、蕭夷↑、蕭詔、李三、許舉、李成等於營門,懸首示眾。越數日,福生、大概等三十餘賊俱擒獲,解省伏誅。南路平。
203 夏六月,總督郝玉麟調呂瑞麟回府治,檄新授福建陸路提督王郡征討大甲西社番林武力等,尋擒獲正法。
204 北路大甲西社番林武力、學生等結樸仔籬等八社,以九年十二月鼓眾倡亂於彰化,恣橫焚殺;淡水同知張弘章走免,居民多被戕斃,北路洶洶。先是,台鎮呂瑞麟北巡至淡水,聞變回至貓盂被圍;瑞麟奮身殺出,入彰化縣治駐札。徵兵府中,累戰未克。五月,逆複結沙轆、吞霄等十餘社同反,圍攻彰化縣治;百姓奔逃,絡繹於道。六月,總督郝玉麟調瑞麟回府彈壓,檄新授福建陸路提督王郡討之。七月四日,郡同巡察覺羅柏修師至鹿仔港,遣參將李蔭越、游擊黃貴、林榮茂、守備蔡彬等合兵圍阿束社,火炮齊發,軍兵四面殺入;群逆不能當,皆潛逸去。郡分參將靳光瀚、游擊林黃彩、守備林世正等各扼隘口,絕其去路。八月,渡大甲溪,遣金門鎮李之棟、游擊高得志、李科、守備呂九如、林如錦等各路追殺,逆逃去;複糾黨據險自守,暗發鏢箭傷人。我師乘銳進追,由大甲西歷大安溪、登大坪山直抵悠吾生番界,皆有殺獲。逆大窘,走南日內山;峭壁峻絕,鄉民探知巢徑僅一線,魚貫板緣而上。逆覺,踞高巔,下矢石如雨。我師奮勇進,槍炮交攻,聲震山榖。逆負創四竄,搗其巢、焚其積。群逆鼠竄計窮,於是各社相繼獻渠凶林武力、學生等來降;計擒獲男婦一千餘名、陣斬首級四十一、傷死二十一名、軍前梟首一十八名。撫脅從、誅首惡,還集難民,遂班師。時十一月五日也。凡四閱月,北路平。
205 十三年冬十月,彰化柳樹湳登台莊生番肆出焚殺,副將靳光瀚、同知趙奇芳緝獲眉加臘社番巴里鶴阿尉等正法。
206 十二月十七日醜時,諸邑灣裏街地大震二次;倒壞民居,多壓死者。賑銀三千兩。
207 乾隆三年,台、鳳二邑災;蠲銀、粟有差台灣蠲正供粟二萬一千五百餘石、鳳山蠲正供粟一萬四千四百餘石;官莊被災田園,蠲銀九百六十餘兩
208 五年夏六月二十二日,諸邑鹽大港水風雨四日夜;民居損壞。賑銀二百兩。
209 九年冬十二月,淡水廳白沙墩雷擊死巨魚二十二尾於沙上頭似豕,魚身、蝦尾。頭長丈餘,目生頷下,口闊四尺;腹寬二丈、尾寬七尺,約長三丈有奇。身黑色,聲如牛;來時間隱隱有雷聲,隨潮擱淺,如排列狀。背上各有一孔,黃水流出;其肉腥膻不堪食,油可熬燈。居民以為海翁魚雲
210 十年秋八月,澎湖被風災。賑銀六百兩。
211 十一年,蠲免府屬額征供粟。
212 先是,十年十月二十日奉上諭:『閩省丙寅年地丁、錢糧,已全行蠲免。惟是台灣府屬一廳、四縣地畝額糧,向不編征銀兩,歷系徵收粟榖;今內地各郡既通行蠲免,而台屬地畝因其編征本色,不得一體邀免,非朕普遍加恩之意。著將台灣府屬一廳、四縣丙寅年額徵共粟一十六萬餘石,全數蠲免』。
213 十四年秋七月,大雨水。台灣保大東、西二里田園被水衝陷計八十四甲。
214 十五年秋七月,大雨水。台灣永康、武定、廣儲西、新化、新豐、仁德北、崇德等里田園被水衝陷計一百四十二甲零。
215 八月大風,壞民廬舍無算,擊碎商船百餘艘。知府方邦基舟溺於南日先是,邦基以同知署府事;時題謂實授台灣府,奉旨引見。七月戊辰登舟,八月乙亥自鹿耳門放洋;越己卯,遭風漂流一晝夜,至南日島福清縣界衝礁舟碎,隨從二十一人獲生者僅四人。諸羅大雨水,土獅、麻豆等莊田園廬舍被水衝陷,知縣周芬斗詳請豁免。彰化縣大風,壞民廬舍無算。
216 十六年春正月,北路左營守備蘇進德晉省領餉,在洋漂沒。
217 十七年夏六月,地震不為災。秋七月,大風挾火而行俗名麒麟颶,被處草木皆焦;文廟欞星門石柱六根盡斷。
218 十八年秋八月,大風,禾稼損傷。
219 十九年秋九月,諸羅大風雨,禾稼損傷;詔緩征租粟有差。
220 二十三年秋七月,諸羅大旱。冬十月,諸羅大風三晝夜,晚禾無收。詔緩征租粟銀米有差。
221 附考
222 鄭芝龍,閩南安人。明季,與劉香老同哨聚海上,往來閩、粵間。既而投誠,授南澳游擊將軍。討劉香老殄之,封南安伯。甲申,我朝定鼎,分兵南下,芝龍以兵降。鄭成功者小字森舍,芝龍庶長子也;時年二十,已入泮為諸生。方衣單絺,閒步階前;聞父降,咨嗟太息。頃之,其弟襲舍自外來,成功告之故;且曰:『汝宜助我』!即與徒手出門,從者十八人,棹小舟至廈門隔港之古浪嶼山,招集數百人。方苦無資,人不為用。適有賈舶自日本來者,使詢之,則二僕在焉;問有資幾何?曰:『近十萬』。成功命取佐軍,僕曰:『未得主母命,森舍安得擅用』閩俗,父為官,其子皆得稱「舍」?成功怒曰:『汝視我為主母何人!敢抗耶』!立斬之。遂以其資招兵制械,從者日眾;竟踞金、廈門〔「偽鄭逸事」〕
223 鄭成功以弱冠招集新附,踞守金、廈門,密邇內地;閩省沿海港澳可以出兵進剿者,在在皆是。成功於內地港澳悉設舟師,登陸為寨,扼守水口;又遍布腹心於內地,凡督撫、提鎮衙門事無巨細,莫不報聞,皆得早為之備。故以咫尺地,拒守二十餘年,終不敗事;其用心固已深矣。成功於一切謀畫,皆出己見;其所任用,不過荷戈執戟、摧鋒陷陣之徒,絕無謀士為畫一策者。非成功不好士,亦非士不為用,良以謀畫無出成功右耳。夜不就寢,遍走達旦;妻妾皆臥,惟設酒果俟之。成功至,必取啖少許,複走如故。即寢亦無定所,固防奸人、刺客,亦屬有所思也。同上
224 成功以海外島嶼,養兵十餘萬,甲胄弋矢罔不堅利,戰艦以數千計;又交通內地、遍買人心而財用不匱者,以有通洋之利也。本朝嚴禁通洋,片板不得入海;而商賈壟斷,厚賂守口官兵,潛通鄭氏以達廈門,然後通販各國。凡中國諸貨,海外人皆仰資鄭氏;於是通洋之利,惟鄭氏獨操之,財用益饒。暨乎遷界之令下,江、浙、閩、粵沿海居民悉內徙四十里,築邊牆為界。自是堅壁清野,計量彼地小隘,賦稅無多,使無所掠,則坐而自困,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固非無見;不知海禁愈嚴,彼利益普,雖知者不及知也。即疇昔沿海所掠,不過厚兵將私橐,於鄭氏儲積原無損益同上
225 海外諸國,惟日本最富強,而需中國百貨尤多;聞鄭氏兵精,頗憚之。又成功為日本婦所出,因以渭陽誼親,有求必與,故鄭氏府藏日益。自耿逆叛亂與鄭氏失好,耿兵方圖內向,鄭兵即躡其後,已據閩之興、漳、泉、汀、邵、粵之惠、潮七郡,養兵之用,悉資台灣;自此府藏虛耗。敗歸之後,不可支矣同上
226 成功久踞金、廈門,蓄志內侵,造戰艦三千餘艘。順治十三年,將大發兵窺江南;過浙之東甌,泊舟三日,連檣八十里,見者增慄。至江南羊山,山有神,獨嗜畜羊;海舶過者,甌,泊舟三日,連檣八十里,見者增慄。至江南羊山,山有神,獨嗜畜羊;海舶過者,必置一生羊而去;日久蕃息,至遍山不可數計。鄭氏戰艦泊山下,將士競取羊為食,故神怒,大風驟至,巨艦自相撞擊立碎,損人船什七、八,失利而還。至十六年,複大舉入冠,破京口、犯江寧;旋即敗歸同上
227 成功持重操練,舳艫陳列,進退有法;將士在驚濤駭浪中,無異平地,跳躑上下,矯捷如飛。將帥謁見,甲胃僅蔽身首,下體多赤足不褌;有以靴履見者,必遭罵斥,並抑其賞。凡海外多淤泥陷沙,惟赤足得免粘滯,往來便捷故也〔同〕
228 閩總督陳景駐師漳郡城內,力圖進剿;鄭氏分兵沿海港口,與官兵拒守。有門子李文忠素機警,善承伺意旨,為總督親信,凡應對傳語,悉委任之;實陰通鄭氏者。一日,夜入總督臥內刺之,取其首,並竊令箭馳馬出南門,稱有軍機傳令出城,無敢致詰。以首獻成功;成功以其弒主,甚惡之,薄與一官,不滿所望。歲餘,以他事斬之同上
229 龍碽者,大銅炮也。成功泊舟粵海中,見水底有光上騰,數日不滅,意必異寶。使善溷者入海試探,見兩銅炮浮游往來;以報,命多人持巨絙牽之,一化龍去、一就縛。既出,斑駁陸離,若古彞鼎,光艷炫目,不似沉埋泥沙中物;較紅衣炮不加大而受藥彈獨多。先投小鐵丸斗許,乃入大彈;及發,大彈先出,鐵丸隨之,所至一方糜爛。成功出兵,必載與俱;名曰龍碽。然龍碽有前知,所往利,即數人牽之不知重;否則,百人挽之不動。以卜戰勝,莫不驗。康熙十八年,劉國軒將攻泉郡,龍碽不肯行;強舁之往。及發,又不燃;國軒怒,杖之八十,一發而炸裂如粉,傷者甚眾同上
230 成功婦董氏,勤儉恭謹,日率姬妾、婢婦為紡績及制甲胄諸物,佐勞軍。成功於賞賚將士,揮千萬金不吝;於女紅,不令少怠,使絕其淫佚之萌,可謂得治內之道者矣同上
231 成功立法尚嚴,雖親族,有罪不少貸。有功必賞,金帛珍寶頒賚無吝容;傷亡將士,撫恤尤至。故人皆畏而懷之,咸樂為用。其立法:有犯奸者,婦人沉之海、奸夫死杖下。為盜,不論贓多寡,必斬。有盜伐人一竹者,立斬之。至今台灣百貨露積,無敢盜者;以承峻法後也。長子錦舍即鄭經與弟裕舍乳母某氏通,成功知之,命以某氏沉海;錦舍又私匿之,已逾三載,無敢為成功言者。某氏怙寵,頗陵錦舍婦;婦不能堪,以告其祖父唐某號枚臣者,為致書成功。時錦舍守廈門,成功居台灣,以令箭授禮都事黃元亮,命渡海立取錦舍頭來,並令錦舍母董氏自盡。母子遷延未即死,會成功病亡,得免;時年三十有九同上
232 明末監國,以兵從者,悉加顯秩。鄭成功兵力獨強,賜姓朱氏。至僭號,晉封延平王,給金印;成功受而藏之,終身不一用,仍稱「招討大將軍」。其居台灣,傳三世,悉遵明末紀元同上
233 陳參軍永華,字複甫;泉之同安人。父某科孝廉,以廣文殉國難。永華時年舞象,試冠軍,已補龍溪博士弟子員;因父喪,遂隨鄭成功居廈門。成功為儲賢館,延四方之士;永華與焉,未嘗受成功職也。其為人淵衝靜穆,語訥訥如不能出諸口;遇事果斷有識力,定計決疑了如指掌,不為群議所動。與人交,務盡忠款。居平燕處無惰容,布衣疏食,泊如也。成功常語子錦舍曰:『吾遺以佐汝,汝其師事之』。成功既沒,鄭經繼襲,以永華為參軍;慨然以身任事,知無不為、謀無不盡。經倚為重,知其貧,常以海舶遺之;謂商賈僦此,歲可得數千金。永華卻不受。強與,輒遭風敗;更與之,亦然。永華笑曰:『吾固知吾命窮,徒損他人資無益』。台郡多蕪地,永華募人闢之,歲入榖數千石。此獲,悉以遺親舊;量其所需,或數十百石各有差。計己所存,足供終歲食而已。逮耿逆以閩叛,鄭經乘機率舟師政襲閩、粵八郡,移駐泉州;使永華居守台灣,國事無大小惟永華主之。永華轉粟饋餉五、六年,軍無乏絕。初,鄭氏為法尚嚴,多誅殺細過,永華一以寬持之;間有斬戮,悉出平允。民皆悅服,相率感化,路不拾遺者數歲。一日,命家人灑掃廳事,內設供具,扃閉甚嚴;日齋沐,具表入室拜禱,願以身代民命。或曰:『君秉國鈞,民之望也;今為此,實駭觀聽,其若民心何』?永華曰:『此吾所以為民也』;複嘆曰:『鄭氏之祚不永矣』!居無何,告其家人曰:『上帝命吾宰茲郡,將以明日往』。詰朝,端坐而逝。婦洪氏,小字端舍;同邑人。賦質幽閒,有齊眉舉案風。晨興盥沐畢,夫婦衣冠斂衽,揖而後語。尤長詞翰、精筆札,閨門之內,切磋不異良友。永華冗不暇給,凡文移、尺牘屬稿及丹筆批答,多洪為捉刀;而措語、字畫與永華無異,人不能別。子夢緯、夢球同上
234 陳烈婦者,永華季女、鄭經長子欽舍婦也。欽舍甫弱冠,性剛毅果斷,遇事敢為;經愛任之。先是,鄭經幼好漁色,多近中年婦人。民婦為經諸弟乳母者,經皆通焉。有昭娘者,遂納為妾,有寵。經妻唐氏無出,昭娘首生欽舍;當時流言:昭娘假娠乞養,實屠者李某子。獨鄭經謂生時目睹,不之信;族人竊誹之。未幾,昭娘以眾嫉死矣。逮耿逆變亂,鄭經統舟師渡海駐泉郡,志圖內向;以欽舍守台灣,號為監國。監國居守,裁決國事、賞罰功罪,一出至公;即諸父昆弟有過不少假,用是宗族多怨之。及鄭經自廈門敗歸,視監國處分國事悉當,益信其賢;自是軍國事悉付裁決,與精兵三千人為護軍。宗族益憚監國,而含怒愈深矣。會經疾遽亡,未立後;家人方治含殮,經母董氏出坐幃中,傳集各官聽讀遺命,立新主。逡巡未舉,經諸弟白董氏,先收監國印。董氏命太監往取印,欽舍不與;時因訛傳監國率兵且至,眾倉惶不知所出。群妾有和娘者,即克塽母也;曰:『監國必無是,請往取之』。欽舍曰:『此印先君所授,軍國系焉;向使一介傳命,真偽莫據,何可輕付!和娘來,固當持去』。遂隨和娘至喪次,再拜董氏前納印。董氏曰:『汝非鄭氏骨肉,寧不知乎』?欽舍未及對,經弟群起撻之;欽舍笑曰:『撻我無足武!我平日不避嫌怨,守法不阿,亦為鄭氏疆土耳。今日死生惟命,何撻為』?董氏命置旁室中,不令出。經諸弟又遣烏鬼往縊之,烏鬼畏不敢前;欽舍知不能生,遂自縊死。明日,立克塽為嗣克爽小字秦舍,而移欽舍柩於門外別室。董氏謂烈婦曰:『汝參軍女也;參軍於國有大功,汝居宅中,當善視汝』。烈婦曰:『昔為鄭氏婦,今屠兒婦矣;尚安居此』?柩既舉,烈婦扶柩出,人莫能阻;至喪所,晝夜哀啼不輟。路人聞之,莫不殞涕。其兄慰之曰:『汝娠未娩,盍存孤以延夫後,不猶愈於死乎』?烈婦曰:『他人處常,妹所處者變也。縱生孤,孰能容之?有死而已』。絕粒七日不死,複雉經;與欽舍合葬郡治洲子尾海岸間。婦幼習文史,工書,知大體,實秉母教。亡年二十。既葬,台人士常見監國乘馬呵殿往來,或時與烈婦並出,容服如生,導從甚盛;人以為神云同上
235 鄭氏善穴地為隧,攻城多從隧入,守者不能御。海澄公黃梧,故鄭將也;投誠封公,守海澄縣。鄭兵圍急,梧堅守不下;謂其將曰:『彼將為隧,何以御之』?眾懼莫對。明日,梧下令遍取水缸、盆盂數千,命於城內五步置一缸,貯水都滿,繞城皆遍。每缸撥兵民五人守之,更迭互易,使注視水中,晝夜無輟。明日,有報盆水微動者;趨兵掘視,則為隧者已至其下矣。即入火藥隧中燃之,煙出鄭營,隧人皆燼。此法前人用兵所未行,書之以備城守之缺同上
236 順治十六年,鄭成功大舉入寇。七月,抵焦山,進據瓜洲,趨鎮江,直薄金陵。八月,至觀音門。我師以步卒搗其中堅,而以騎兵繞山出其背;前後夾擊,成功大敗。十七年五月,世祖命將軍達素、總督李率泰率兵大搜兩島廈門、金門。十八年,議取台灣。三月,成功泊澎湖;次鹿耳門,紅夷大驚。成功引兵登陸,克赤嵌城。十二月,圍王城不下;成功乃使人告之曰:『此地乃先人故物,今我所欲得者地耳;餘悉以歸爾』。荷蘭乃降。康熙元年,成功卒。二年,天子銳意南征,遣人約紅夷合兵攻島;大兵入,兩島之賊爛焉〔「三藩紀事」〕
237 康熙辛丑六月初三日,上諭台灣眾民:據督臣滿保等所奏,台灣百姓似有變動;滿保於五月初十〔日〕領兵起程。朕思爾等俱系內地之民,非賊寇之比。或為飢寒所迫、或為不肖官員剜剝,遂致一二匪類倡誘眾人殺害,情知罪不能免,乃妄行強拒;其實與眾何涉!今若遽行征剿,朕心大有不忍;故諭總督滿保,令其暫停進兵。爾等若即就撫,自諒原爾罪;若執迷不悟,則遣大兵圍剿,俱成灰燼矣。台灣只一海島,四面貨物俱不能到,本地所產不敷所用,祗賴閩省錢糧養生;前海賊占據六十餘年,猶且剿服,不遺餘孽。今匪類數人,又何能為?諭旨到時,即將困迫情由訴明,改惡歸正,仍皆朕之赤子。朕知此事非爾等本願,必有不得已苦情;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苟且偷生,因而肆行擄掠。原其致此之罪,俱在不肖官員。爾等俱系朕歷年豢養良民,朕不忍剿除,故暫停進兵。若總督、提督、總兵官統領大兵前往圍剿,爾等安能支持?此旨一到,諒必就撫;不得執迷不悟,妄自取死!特諭』「赤嵌筆談」
238 朱寇警報至郡,總兵歐陽凱令游擊周應龍帶兵四百人,並調新港、目加溜灣、蕭壟、麻豆四社土番隨往。應龍傳諭:『殺賊一名賞銀三兩,殺賊目一名賞銀五兩』。土番性貪淫,殺良民四人;縱火燔民居,複斃八人,眾咸股慄。賊黨借兵番殺掠為辭,鼓煽村莊。由是紛紛響應,號召豎旗,殺總兵;全台陷沒「平台紀略」
239 周應龍駐兵南仔坑,軍士風餐露宿,每多怨咨。羽書告急,立吊北路番為先鋒,所至奪民衣食、掠淫漢婦、妄殺平民,概不禁制。居民遭番戕毒,各里社會立偽旗,賊勢益振。迨後,府中紛紛避難,縣官出入,單騎無侍從。新港土番率眾至府,白晝劫奪,百姓群殺之;縣官不敢過問「台陽運會編」
240 朱一貴,原名朱祖,在岡山養鴨作亂。賊伙詭稱海中浮玉帶,為一貴造逆之符。既得郡治,一貴自稱義王,僭號「永和」;以道署為王府。餘孽有平台國公、開台將軍、鎮國將軍、內閣科部、巡街御史等偽號,散踞民屋;劫取戲場襆頭蟒服,出入八座,炫耀街市。戲衣不足,或將桌圍、椅背有彩色者披之,冠不足,或以紅綠紬紵色布裡頭;以書籍絮甲「赤嵌筆談」
241 變後,居民避難,絡繹海上;風恬浪靜,寸艇飛渡,不畏重洋之險同上
242 大師自六月十六日進鹿耳門,十七日下安平鎮,二十二日複府治,未及浹日奏捷〔同上〕
243 鄭逆流毒沿海州郡,迨破金、廈兩島,賊退守台、澎。越二年,乃滅之。朱一貴為亂,未兩月便授首。二事遲速不同,何也?蓋鄭逆竊踞海上歷有年所,黨與尚多;且踞澎湖,是台灣多一門戶,故其道主緩圖而為萬全之計。朱一貴雖號稱十餘萬賊,率系烏合之眾,時水師副將許雲度勢已不支,揮民船使歸內地,廠內戰艘未成者悉焚之,賊故不得取澎湖;又與賊將杜君英相攻殺,故其道主急攻而得制勝之術。此其所以異也。然而有同焉者:台灣南、北、中三路皆有港門可入,中路鹿耳門最稱險要,乃前者將軍施琅誓師期諸將取鹿耳門,後者總督滿保詭稱三路並發,及期仍令齊攻鹿耳門,何也?蓋鹿耳門一入,便登安平鎮,港內戰艘均在,是已斷其出海之路矣。安平隔港即台灣府,賊失鹿耳門,必退守七鯤身;我師由陸可以直攻其首,由水可以衡攻其腹。水陸合攻,賊必不支。府地又無城郭可守,便當引去。南、北二路黨與孤危,不過傳檄可以立定矣。此其所以同也。抑聞之,康熙癸亥年克鄭逆,舟進港時,海水乍漲;康熙辛丑年克朱一貴,舟進港時,海水亦乍漲,前後若合符節。蓋由聖人在上,海若效順;王師所指,神靈呵護,理固然耳。然在臣子效命,必求萬全;老將行師,自有授受。所以閉戶造車、出門合轍者,此中蓋有機焉。夫機有二義:一曰機謀之機。謀則至精、至確,故其機不可失,而後一舉有必勝之方略。一曰機緘之機。緘則至慎、至密,故其機不可露,而後百發有百效之韜鈐。況台灣為海疆最要地,用兵乃國家之機事,持籌者使將士奉令以往、成功而退可矣,而不必使明其故,蓋有深意在焉「平台紀略」
244 雜著
245 「東番記」,明莆田周嬰著。
246 「台灣輿圖考」一卷,鄞縣沈光文文開
URN: ctp:ws38552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