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四十四

《卷四十四》[View] [Edit] [History]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水經注箋刋誤卷二
3 仁和趙一清纂
4 河水篇 漯水篇
5 風山四十里河南孟門山卷四一頁十行
6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孟門山下有與龍門山相對六字今校補
7 北登孟門九河之蹬卷四一十四行
8 一清案登當作升蹬當作隥孫潜校改
9 實謂黄河之巨阨兼孟津之名矣卷四一頁十五行
10 一清案謂當作為黄字衍孟下有門字御覽引此文校正此孟門山在陜西延安府宜川縣東南二十里與山西吉州鄉寧縣孟門山參差相接即河中之石檀山也與洛陽孟津有别辛氏三秦記亦云孟門津寰宇記云孟門關在定胡縣西一百里後周大象元年于此置孟門關
11 河水又南得鯉魚卷四二頁三行
12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鯉魚下落水字
13 河水又南羊求水入焉卷四二頁七行
14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15 東出羊求川卷四二頁八行
16 一清案東出上落水字
17 河水又南為採桑津卷四二頁十三行
18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19 河水又南合蒲水卷四二頁十七行
20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21 河水又南逕丹水西南卷四三頁二行
2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全祖望曰水經注之例地曰逕曰歴若水則曰注曰合曰得丹水非地不得曰逕當作得西南二字衍文
23 丹陽山東北逕冶東卷四三頁三行
24 一清案丹陽山上落水出二字冶下落官字
25 城之左右猶有遺銅矣卷四三頁四行
26 箋曰漢書食貨志注云金有三品丹陽銅為赤金神異經云丹陽銅似金可煅以作錯塗之器一清案班固孟康東方朔之言丹陽産銅皆指揚州酈注丹陽山在晉河東境內風馬牛不相及朱氏據彼証此大謬
27 河水又南黒水注之卷四三頁七行
28 箋曰宋本鈔本俱無注之二字一清案朱氏所云是也六字是注混作經注之二字後人所妄加
29 河水又南至崿谷傍卷四三頁九行
30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31 河水又南洛水自獵山枝分東派東南注于河卷四三頁十一行
32 箋曰一作大河一清案楊慎刋本作大河又南在此行之首黄省曽刋本云一本河上有大字然義無足録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33 岸上幷有廟祠卷四三頁十九行
34 一清案幷玉海引此文作並
35 河水又南右合暢谷水卷四四頁四行
36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37 河水又南逕梁山原東卷四四頁七行
38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39 自原山東南出至河卷四四頁八行
40 一清案自原二字當倒互黄省曽本校
41 河水又南崌谷水注之卷四四頁十五行
4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43 横溪注之卷四四頁十六行
44 一清案横溪下落水字
45 水出于三累山卷四四頁十六行
46 一清案于字衍文
47 爾雅山三成為崑丘卷四四頁十八行
48 一清案爾雅作崑崙丘寰宇記引此文有崙字
49 面西有兩石室卷四四頁二十行
50 一清案面西二字當倒互黄省曽本校改
51 昔子夏教西河卷四五頁四行
52 一清案教下落授字史記孔子弟子𫝊校補
53 而無辨之卷四五頁四行
54 一清案無下落以字
55 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卷四五頁八行
56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57 水出西北梁山卷四五頁九行
58 一清案水出下落縣字
59 逕漢陽太守殷濟精廬南卷四五頁九行
60 箋曰舊本作精廬尚謝兆申云宋本作尚在此脱一在字也呉本改為精廬南似誤一清案謝說非也此云逕精廬南言陶渠水之所向耳豈可因誤本尚字又妄増在字也
61 河水又南逕高門南卷四五頁十一行
62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作陶水凖下文是渠水河字誤高門下落原字
63 葢層阜墮缺故流東門之稱矣卷四五頁十一行
64 一清案墮當作隳東門當作高門
65 夏陽西城北卷四五頁十四行
66 一清案西城二字當倒互
67 溪水又東南逕夏陽縣故城南卷四五頁十五行
68 一清案溪水當作渠水即陶渠水也下同
69 立碑樹栢卷四六頁一行
70 一清案𨽻釋載此作樹垣何焯曰當作桓謂樹表也說文桓郵亭表也徐鍇繫𫝊曰表雙立為桓漢法亭表四角建大木貫以方版名曰桓表縣所治兩邊各樹一立碑樹桓標表之制耳宋人寫本避廟諱缺筆作轉訛作栢也
71 河水又西徐水注之卷四六頁四行
72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西凖上文當作南
73 水出西北梁山卷四六頁五行
74 一清案水出下落縣字
75 東南流絶彊梁石卷四六頁六行
76 一清案石寰宇記引此作原彊梁原在今朝邑縣漢書地理志左馮翊褱徳縣下云禹貢北條荆山在南下有彊梁原方輿紀要云俗謂之朝坂即荆山北麓矣
77 高祖八年侯劉仲是也卷四六頁八行
78 一清案是也黄省曾本作元年元年下有脫文是也葢其賸字耳釋見本卷
79 河入又南逕子夏石室卷四六頁十一行
80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入當作水
81 河水又逕郃陽城東卷四七頁三行
82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83 還築汾隂郃縣卷四七頁五行
84 一清案郃縣黄省曽本作郃陽事亦見史記魏世家
85 城北在北瀵水卷四七頁七行
86 一清案在當作有下北字衍文孫潜校正
87 東流東注于河卷四七頁九行
88 一清案下東字衍文寰宇記引此文校正
89 水南猶有文母廟前有碑卷四七頁十行
90 一清案於文當重一廟字
91 皆相潜通卷四七頁十六行
92 一清案相潜二字當倒互爾雅註校改
93 河水又南逕陶城西卷四七頁十九行
94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95 郡多流離卷四八頁十五行
96 一清案流離黄省曽本作流雜後卷注中多有之葢魏晉間人語也
97 迺逕歴山下卷四九頁五行
98 一清案迺沈炳巽校改西
99 即比寧懷卷四九頁十行
100 箋曰寧字誤當作寗一清案寧寗音同通用朱氏引路史國名記固已自言之矣而又以誤字目之何也
101 河水又南逕雷首山西卷四九頁十八行
10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103 尚書所謂壺口雷首者卷四九頁二十行
104 一清案者下落也字
105 縣有堯山有祠卷四十頁一行
106 一清案漢志作首山祠有字誤也
107 又南洓水注之卷四十頁四行
108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109 俗謂之夷齊墓其水也西南流卷四十頁七行八行
110 一清案也字當移在上墓字之下
111 乃獻良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于雷水之干是也卷四十頁九行十行
112 箋曰穆天子𫝊良馬作食馬受之于雷水之平一清案良馬見于經典良馬四六所獻二十四匹也雷水之干干是水涯詩魏風寘之河之干兮𫝊曰干厓也朱氏所引皆誤
113 食祁彌明翳桑之下卷四十頁十一行
114 箋曰左𫝊作提彌明一清案此是道元有意立異非傳寫之誤詳本卷史記作眯明鄒誕生音眯為祁彌
115 河水歴船司空與渭水㑹卷四十一頁三行
116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117 舊京兆郡之屬縣也卷四十一頁四行
118 一清案郡當作尹
119 從北南入谷七里卷四十一頁十二行
120 一清案北當作此
121 穴空迂迴傾曲而上卷四十一頁十四行
122 一清案初學記引此文作頓曲而上傾字誤
123 又至一神名曰胡趨寺卷四十一頁二十行
124 箋曰郭縁生述征記云西南出六里又至一祠名曰胡越寺神一清案北人呼祠曰神神即祠也魏収多單舉神字可証胡越字亦無可考
125 復届山頂卷四十二頁五行
126 一清案復黄省曾本作便
127 灌水注之水出松果之上卷四十二頁十三行
128 一清案鍾伯敬云水出松果之上奇境奇語巵林云山海經曰太華之山六十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則灌水當作濩水之上當作之山松果山名伯敬評𣙜云云豈以為懸泉樹杪激波木末乎觀方叔所析鍾譚不學之妄可見矣
129 有長坂謂之黄巷坂傍絶澗涉此坂以升潼關所謂泝黄卷以濟潼關矣卷四十二頁十六行十七行
130 箋曰潘岳西征賦云黄巷以濟潼一清案今西征賦是卷字朱氏所引又脱關字可謂疎鹵矣又通典虢州𢎞農縣有黄巷陌引西征賦亦作黄巷字寰宇記陜州閿鄉縣下云黄巷坂即潼關路引述征記西征賦俱作黄巷又黄巷坂下當重一坂字
131 道來原上卷四十三頁四行
132 一清案來呉琯本作東
133 入函道六里舊城卷四十三頁六行
134 一清案舊城上落有字方輿紀要校増
135 或平城結壘卷四十三頁八行
136 一清案平城當作平地
137 阜之上卷四十三頁九行
138 一清案阜上落陵字十六國春秋校増
139 河水又東北玉澗水注之卷四十三頁十三行
140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141 河水又東逕閿鄉侯和東與全鳩水合卷四十四頁三行
142 箋曰孫云侯和當作城南一清案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143 水北南山卷四十四頁四行
144 一清案北呉琯本作出
145 河水又東永樂澗水注之卷四十四頁十一行
146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147 余按中經卷四十四頁十八行
148 一清案中下落山字
149 薄山有其一焉卷四十四頁十九行
150 一清案有字衍文
151 河水自河北城南東逕芮城卷四十五頁十行
152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153 戎人逆芮伯萬于郟卷四十五頁十七行
154 一清案左𫝊文公三年秦伯伐晉取王官及郊郟字誤
155 斯城亦或伯萬之故畫也卷四十五頁十七行
156 箋曰畫字誤疑是疆字一清案畫界限也左𫝊芒芒禹迹畫為九州故畫猶故疆也
157 河水又㑹槃澗卷四十五頁十九行
158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槃澗下落水字
159 歸來望子臺卷四十五頁二十行
160 一清案望于全祖望校改望思見漢書
161 河水又東逕湖縣故城北卷四十六頁二行
162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163 王及嶽瀆卷四十六頁四行
164 箋曰及字誤當作巡周頌時邁所謂及河喬嶽一清案全祖望云箋既引詩則及字不誤
165 故名其地為鼎湖卷四十六頁十一行
166 一清案鼎湖之湖當作胡不从水
167 故曰湖卷四十六頁十四行
168 一清案此是漢志原文湖當作胡
169 山海經曰西九十里夸父之山卷四十六頁十五行
170 一清案西九十里下山海經有曰字今校補
171 河水又東合栢谷水卷四十七頁一行
172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173 水出𢎞農縣兩石隄山卷四十七頁二行
174 一清案兩名勝志引此文作南
175 昔公子重耳出亡卷四十七頁四行
176 一清案昔通鑑地理通釋引此文作晉
177 谷水又北流入于河卷四十七頁八行
178 一清案據上文谷水上有栢字今校補
179 河水又東右合門水卷四十七頁九行
180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181 於拒城之西北卷四十七頁十一行
182 一清案禹貢錐指作拒陽城之字衍文方輿紀要商州洛南縣有拒陽城云在縣東南東晉時置縣于此舊唐書隋改拒陽為洛南舊治拒陽川即斯城矣
183 東有城卷四十七頁十三行
184 一清案東上落水字
185 水西有堡謂之鴻關島卷四十七頁十四行
186 一清案島字誤當作堡
187 燭水注之卷四十七頁十七行
188 一清案全祖望曰此燭水是二水之誤不然與下文複出今以先贈公本校正
189 東北流逕盛牆亭卷四十七頁十九行
190 一清案盛牆亭下落東字
191 即山海經所謂緒茹之水卷四十七頁二十行
192 一清案沈炳巽曰緒茹當作□姑下同
193 燭水注之水有二源左水南出於衡嶺卷四十八頁一行二行
194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𢎞農郡𢎞農縣衙嶺下谷爥水所出北入河燭當作爥衡當作衙下同郡國志劉昭補註亦作衡山葢誤字也
195 建威將軍薛安都卷四十八頁七行
196 一清案宋書南史薛安都𫝊俱作建武將軍今改正
197 即方伯所築也卷四十八頁九行
198 一清案方伯當作方平即魯方平也
199 田渠川水注之出衡山之白石谷卷四十八頁十三行
200 一清案川字衍文出上落水字衡山當作衙山
201 自然成者卷四十八頁十五行
202 一清案者當作著此與沁水篇注正同
203 夾側水濆有測謂之浢津卷四十九頁十二行
204 箋曰測一作澗或作津一清案澗字與測字形相近澗字為是
205 河水又有左右一水其水三源疏引俱導薄水南流㑹成一川其三水之內卷四十九頁十七行十八行
206 一清案有當作合一水當作二水三源當作二源薄水是薄山之誤三水之內當作二水之內
207 河水右㑹水注之卷四十九頁二十行
208 一清案水上落谷字下文注云谷水自南山通河是也注之二字衍文
209 然以山海經曰求之卷四二十頁十六行
210 一清案曰字衍文
211 河水東合譙譙水導源常烝之山卷四二十頁十七行
212 一清案下譙字是水字之誤
213 俗謂之為于山卷四二十頁十八行
214 一清案于孫潜本校改干
215 又有于水出南山北合卷四二十一頁二行
216 一清案于當作干合孫潜本校改谷
217 又西逕陜縣故城南卷四二十一頁八行
218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219 公羊曰晉敗入大陽者也卷四二十一頁十一行
220 一清案入公羊𫝊作之
221 銅翁仲所投處卷四二十一頁二十行
222 一清案投當作沒
223 諸山及銅山銘卷四二十二頁九行
224 箋曰銅山山當作人一清案諸山下落碑字
225 付堅又徙之長安卷四二十二頁十五行
226 箋曰舊本是符字呉本作付誤一清案苻堅之苻從草不從竹見晉書載記朱氏亦誤金石文字記曰考漢碑𨽻書率以竹為草少有從竹者如符節字皆然今漢書符瑞多從草魏晉以降真書碑亦有書符節為苻節者葢古者皆通用耳此不可不知
227 自夕潛渡卷四二十二頁二十行
228 一清案自孫潛本校改日據後漢書董卓𫝊夜乃潜議過河之文則日夕為是日夕字本史記項羽本紀
229 西南流注入于河卷四二十三頁七行
230 箋曰西南流注疑有脫落一清案方輿紀要解州平陸縣下云交澗水出中條山東西二溝流與中澗合俗名三㲼澗流注于河葢交澗路澗即東西二溝也合流注于中澗水而入于河是注脱中澗二字今補正
231 河水又東逕大陽縣故城南卷四二十三頁八行
232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233 城南大河之陽也卷四二十三頁十二行
234 一清案南孫潜本校改在
235 河水又東沙澗水注之卷四二十三頁十四行
236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237 北出虞山卷四二十三頁十五行
238 一清案北孫潜本校改水
239 橋之東北有虞原上道東有虞城卷四二十四頁二行
240 一清案於文當重一原字
241 太原地記卷四二十四頁四行
242 一清案太原是太康之誤上又落晉字
243 所以謂虞虢其猶輔車相依卷四二十四頁九行
244 一清案全祖望校衍以字
245 橋水東北山溪中有小水西南流沙澗卷四二十四頁十三行十四行
246 一清案橋水之水當作之西南流下落注字
247 澗水南流逕注于河卷四二十四頁十五行十六行
248 一清案澗水上落沙字逕字衍文
249 左右積石土柱二溪卷四二十四頁十六行
250 一清案右黄省曾本作合
251 天子自盬卷四二十四頁十七行
252 箋曰盬舊本作臨一清案盬即鹽池臨是何地乎
253 南登于薄寘軨之隥卷四二十四頁十八行
254 一清案薄下落山字
255 又河可知也卷四二十五頁十六行
256 箋曰舊本作又何可知也何字亦衍一清案又河可知所以證其非江沅河字不誤
257 河之右則崤水注之卷四二十五頁十七行
258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259 出河南盤崤山卷四二十五頁十八行
260 一清案出上落水字
261 歴澗水東北流卷四二十五頁十九行
262 一清案水字衍文
263 左右合西水卷四二十六頁四行
264 一清案右字衍文
265 河水又東千崤之水注焉卷四二十六頁五行
266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267 非自西河當無山以礙之卷四二十六頁十六行
268 一清案自禹貢錐指作是礙禹貢錐指作擬
269 帥五千人嵗常修治平河岨卷四二十七頁四行
270 一清案元和郡縣志引此文作帥工三千人平河岨上有以字
271 又東至鄧卷四二十七頁十一行
272 一清案全祖望云又東至鄧四字諸本錯簡入清水條清水即是濝水並不至鄧至鄧者湛水也注于清水下並不忘鄧地所在而下卷湛水下則云洛陽西北故鄧鄉合觀湛水篇注則更了然矣
273 亦謂清營山卷四二十七頁十二行
274 一清案亦謂下落之字
275 又㑹南溪卷四二十七頁十八行
276 一清案又當作右
277 又東合棗澗水水出左人嶺下卷四二十七頁十九行
278 一清案初學記引此文作乾棗澗水左人嶺作石人嶺
279 其水西南入清水色白濁卷四二十八頁三行
280 一清案入孫潛校改作流注清水下當重一水字
281 清水又東南逕陽壺城東即垣縣之壺城東即垣縣之壺丘亭卷四二十八頁四行
282 一清案城東即垣縣之壺七字重文寰宇記校衍
283 河水又東與教水合卷四二十八頁六行
284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285 出垣縣北教山卷四二十八頁七行
286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出字上有水字
287 上有泉不測其深卷四二十八頁七行
288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泉字下有源字
289 經崖秀舉卷四二十八頁十一行
290 一清案經崖孫潛校改作輕崖
291 其水重源雙發卷四二十八頁二十行
292 一清案雙黄省曽本作又
293 河水又與畛水合卷四二十九頁五行
294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295 山海經曰河長澗水北流入于河卷四二十九頁六行七行
296 一清案孫潛校衍此十三字
297 與石等𤓰川合出西北石澗中卷四二十九頁十行
298 一清案等字誤當作疇移在𤓰字下出上落水字
299 東南注于彊水卷四二十九頁十一行
300 一清案凖上當作彊川水下同
301 河水又東合庸庸之水卷四二十九頁十三行
30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303 水出河南垣縣卷四二十九頁十四行
304 一清案漢志垣縣屬河東郡南字誤
305 河水又東逕平隂縣北卷四二十九頁十七行
306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307 河水西㑹濝水卷四三十頁二行
308 箋曰西一作右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309 河水又東過平隂縣北卷五一頁六行
310 一清案全祖望云九字與上卷清水條複出當是衍文易以又東至鄧四字在此以注中有洛陽西北四十二里故鄧鄉之語及湛水篇注可參証也
311 河水又東逕河陽縣故城南卷五一頁六行七行
312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313 晉侯執衞侯而歸于京師卷五一頁九行
314 一清案而字衍文
315 郭縁生述征記曰踐土今治坂城卷五一頁十七行
316 一清案治坂魏書作冶坂亦作野坂宋書王鎮惡𫝊云索虜野坂戍主黑弰公遊騎在芒上是也野冶音同
317 河水又逕臨平亭北卷五二頁二行
318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319 河水又東逕洛陽縣北卷五二頁四行
320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321 水二渚分為之也卷五二頁五行六行
322 一清案水上落津字名勝志引此文校増為全祖望校改屬
323 河水又東逕平縣故城北卷五二頁十行
324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325 與諸從𨽻府戸卷五二頁十五行
326 一清案從當作徒
327 夷齊之歌所以曰登彼西山卷五二頁十九行
328 箋曰謝兆申云宋本作夷齊之歌所以曰登彼西山矣一清案本文自通無庸假宋本改作
329 與處士平蘇騰卷五三頁一行
330 一清案平下落原字𨽻釋校補
331 則秩禽敵卷五三頁十二行
332 箋曰秩疑誤一清案集韵秩祭有次也亦作秩
333 河水至斯有盟津之目卷五三頁十二行
334 箋曰至謝作由一作於一清案至字義長
335 杜預造橋於富平津卷五三頁十八行
336 一清案橋上落河字何焯校増
337 河上又東浿水入焉卷五四頁十三行
338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339 川域改狀矣卷五四頁十五行
340 箋曰一作或山川改狀一清案依本文無誤
341 又東沛水注焉卷五四頁十九行
342 箋曰孫云沛水當作泲水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343 縣北有山臨城卷五五頁五行
344 一清案城寰宇記引此文作河即所謂直穴有渚也
345 言濳通浦卷五五頁五行
346 一清案後漢書光武帝紀章懷注引此文作潜通淮浦張衡東京賦王鮪岫居薛綜註云山有穴曰岫長老言王鮪從南方來出此穴中入河水是也
347 鱣鯉王鮪暮來遊卷五五頁八行
348 一清案大河賦作暮春來遊禮記月令季春薦鮪于寢廟
349 即是卷五五頁十行
350 一清案即是下落處也二字禹貢錐指引此文校増
351 洛水於鞏縣而東洛汭卷五五頁十三行
352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衍而字東下有逕字
353 而北流注洛卷五五頁十四行
354 一清案洛水入河洛字誤當作河
355 左逕平高縣南卷五五頁十九行
356 一清案高當作臯
357 與成臯分河水卷五五頁二十行
358 一清案水字衍文
359 河水又東逕黄馬坂北卷五六頁一行
360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361 河水又東逕旋門坂北卷五六頁五行
36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363 河水東逕成臯大伾山下卷五六頁九行
364 箋曰孫云按史記括地志云大伾山今名黎陽東山在衛州黎陽南張揖云今成臯非也一清案孫汝登所稱史記括地志即是史記夏本紀張守節正義所引之括地志也唐書藝文志括地志五百五十卷又序略五卷魏王泰命著作郎蕭徳言祕書郎顧𦙍記室參軍蔣亞卿功曹參軍謝偃蘇朂譔以大伾為黎陽東山其言發于臣瓚漢書音義而泰書述之箋說祇據史記註文然不云正義而云史記括地志則繆矣十字是注混作經
365 成臯縣之故伾上卷五六頁十九行
366 一清案之故下落城在二字下文注云遂城虎牢盖修故耳可証也
367 有虎在乎葭中卷五七頁四行
368 箋曰乎舊本作于一清案乎字義亦通
369 苕苕孤上卷五七頁七行
370 箋曰當作岧岧一清案沈名蓀云詩苕之華即今凌霄花也附木而上最能高矣苕苕孤上義取象斯無可疑者漸江水注云苕苕孤危是其詞例也
371 河水南對玉門卷五七頁十行
372 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373 魏攻此同州刺史毛徳祖于虎牢卷五七頁十二行
374 箋曰此宋本作宋一清案此同二字當作北司宋書州郡志云武帝北平關洛河南底定置司州刺史治虎牢少帝景平初司州復沒北虜文帝元嘉末僑立于汝南尋亦省廢云云是當時以治虎牢者為北司州而僑置汝南者為南司州魏書地形志以宋明帝於南豫州之義陽郡復設之司州為南司州故道元以劉武王所置治虎牢者為北司州也又梁書夏侯䕫𫝊大通二年詔改魏郢州為北司州以䕫為刺史梁大通二年魏孝昌四年也此道元身後之事所不及知也若朱氏以此為宋殆未審北字之義耳且又不釋同州之訛何居
375 河水又東合汜水卷五七頁十六行
376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377 北流車關水出于嵩渚之山也卷五七頁十七行
378 一清案車關濟水注作東關寰宇記引濟水注亦是東字下並同
379 西北流注為車關水卷五七頁二十行
380 一清案為當作于篆近致訛車是東字之誤
381 又西北蒲水入焉卷五八頁一行
382 一清案蒲當作清
383 邊有數十石畦畦有聲野蔬卷五八頁四行
384 箋曰聲宋本作數一清案沈炳巽校衍聲字
385 又東北流注入于汜水卷五八頁六行
386 一清案入字衍文
387 高祖即帝位於是水陽卷五八頁十五行
388 一清案是水下落之字
389 故為髣髴矣卷五八頁十七行
390 一清案為黄省曽本作無
391 河水又東逕板城北卷五八頁十八行
392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393 河水又東逕五龍塢北卷五八頁二十行
394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395 崑崙山廟在河東滎陽縣卷五九頁一行
396 一清案東當作南
397 又東過滎陽縣卷五九頁三行
398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滎陽縣下有北字今校補
399 無復潰漏之患卷五九頁十四行
400 一清案潰太平御覽引注文作滲
401 通淮古口卷五九頁十八行
402 箋曰疑作古淮一清案當作古渠即蒗蕩渠也下同
403 河水又東北逕卷之扈亭北卷五十頁一行
404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405 晉出公二十二年卷五十頁三行
406 一清案何焯云上二字衍文竹書周貞定王六年晉河絶于扈正出公十二年也
407 河水又東逕八激堤北卷五十頁四行
408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409 河水又東逕卷縣北卷五十頁七行
410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411 河水又東北逕赤岸固北而東北注之卷五十頁十行
412 一清案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413 沁水從之卷五十頁十一行
414 一清案禹貢錐指引此文作沁水從西來注之今本脫三字
415 封曹叡為國卷五十頁十二行
416 一清案三國志魏書明帝紀云年十五封武德侯為下落侯字
417 東至酸棗縣西濮水東出焉卷五十頁十四行
418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戰國時河溢酸棗漢世又決孝文塞之故無濮水而東漢現行之濮水則上承濟水于陳留封丘縣班志所謂濮渠水首受濟東北至都官入羊里水者也應劭則以為南入鉅野而道元從之濮水水經叙入濟水及瓠子水而以新溝目之此條注所以補經當與彼文參騐
419 河水又東北通謂之延津卷五十頁十八行
420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421 河水又東燕縣故城北則有濟水自北來注之卷五十一頁七行
422 一清案十八字是注混作經河水又下落逕字通鑑注引水經注校補胡三省曰考兩漢志東郡有燕縣無東燕縣魏収地形志東燕縣晉屬濮陽國賢曰東燕故城今滑州胙城縣今按班志東郡有南燕縣續志始去南云燕本南燕國有胙城古胙國梅磵所引容有差錯且又引魏収志及晉屬云云似疑不當作東燕字也葢不悟此條之為酈注非經也
423 春秋僖公二十一年卷五十一頁九行
424 一清案晉文公伐曹經𫝊是僖公二十八年今校改
425 還自南河即此濟也卷五十一頁十行
426 箋曰宋本作濟即此也一清案孫云按左𫝊僖公二十八年春晉侯將伐曹假道于衞衞人弗許還自南河濟註云曹在衞東故從衞借道按傳文還自南河濟人所共曉何難據傳校増必欲託名宋本可謂陋矣抑知酈氏原書割去濟字程公說春秋分記引此文作還自南河即此濟也克齋所見之本何以與朱氏異耶
427 河水于是亦有棘津之名卷五十一頁十二行
428 一清案下文云垣䕶之以水軍守石濟即此處也又云又東逕棘津南棘津在東郡河內之間田融以為即石濟南津也是句不重上作棘津宜改石濟葢一地而二名也宋書垣䕶之𫝊云石濟在滑臺西南百二十里
429 宋元嘉年卷五十一頁十三行
430 一清案年黄省曽本作中
431 宣威將軍桓䕶之卷五十一頁十四行
432 一清案宋書作垣从土不从木
433 河水又東淇水入焉又東逕遮害亭南卷五十一頁十五行
434 一清案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435 至遮害亭四五丈卷五十一頁十七行
436 一清案漢書亭字下有高字
437 舊河水北入也卷五十一頁十八行
438 一清案北入下落處字
439 河水又東右逕滑臺城卷五十一頁十九行
440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寰宇記引此文城下有北字
441 有三重卷五十一頁二十行
442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作城有三重落城字
443 右軍到彦之卷五十二頁四行
444 一清案南史宋文帝紀元嘉七年十一月右將軍到彦之自滑臺奔退落將字
445 天垂翼卷五十二頁十二行
446 一清案翼全祖望校改異
447 河者諸侯之相卷五十二頁十四行
448 箋曰宋本作諸侯之象一清案渭水注云非人臣之相葢其詞例如此
449 王莽之魏丞也卷五十二頁二十行
450 一清案漢志魏郡黎陽縣莽曰黎蒸魏丞字誤
451 東岨為河卷五十三頁二行
452 一清案為當作于
453 謂之逮明壘石勒十八騎中巻五十三頁六行七行
454 一清案晉書載記云石勒遂招集王陽䕫安支雄冀保呉豫劉膺桃豹逯明等八騎為羣盜後郭敖劉徵劉寶張曀僕呼延莫郭黒略張越孔豚趙鹿支屈六等又赴之號十八騎逮當作逯十八騎中下落之一二字
455 梁惠成王十三年卷五十三頁八行
456 一清案竹書紀年是十一年
457 及鄭馳地卷五十三頁十行
458 一清案馳地竹書紀年作馳道通鑑地理通釋校同
459 我取枳道與鄭鹿鄭鹿卷五十三頁十行
460 一清案鄭鹿二字重文宜衍
461 即此處是也卷五十三頁十五行
462 一清案是字衍文
463 白馬有韋鄉韋城卷五十三頁十五行
464 一清案白馬下落縣字
465 史記所謂修武下武渡韋津者也卷五十三頁十六行
466 一清案史記是下修武渡韋津此文誤也
467 南泆通濮濟黄溝卷五十三頁十七行
468 箋曰泆當作決一清案泆與溢同說文解字云水所蕩泆也字不誤
469 楚師山河水卷五十三頁十九行
470 箋曰謝兆申云宋本作楚師決河水一清案趙琦美云竹書是出字於山字相近
471 正南有陟躔陛上方軌是由卷五十四頁四行五行
472 一清案陟字當移在躔陛之下全祖望校正
473 山在鄭故此鄭也卷五十四頁八行九行
474 一清案孫潜云當作山在鄭北故鄭也
475 亭上舊曰置源城縣治此卷五十四頁十行
476 一清案舊曰之曰衍文源城當作涼城
477 河水自津東北逕涼城縣卷五十四頁十三行
478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479 河水又東北逕伍子胥廟南卷五十四頁十八行
480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481 河水又東北為長壽津卷五十五頁一行
48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483 河之故瀆出焉卷五十五頁二行
484 一清案全祖望云六字是經混作注
485 歴龍門二渠以引河卷五十五頁四行
486 一清案漢書溝洫志云迺釃二渠以引其河孟康曰釃分也是注二渠上落釃字史記河渠書作厮
487 今則所流也卷五十五頁四行
488 箋曰宋本作則今一清案非也則字衍文
489 王莽時空卷五十五頁五行
490 箋曰空一作塞一清案溝洫志注孟康曰河自王莽時遂空唯用漯耳空字不誤
491 故瀆東北逕戚城西卷五十五頁七行
492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493 故瀆又逕䌓陽縣故城東卷五十五頁十二行
494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495 北逕隂安縣故城西卷五十五頁十四行
496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497 故瀆又東北逕昌樂縣故城東卷五十五頁十六行
498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昌樂當作樂昌說詳本卷
499 故瀆又東北逕平邑郭西卷五十五頁十八行
500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501 又東北逕元城縣故縣西北而至沙丘堰卷五十六頁四行
502 一清案十六字是注混作經故縣何焯校改故城
503 墟之在左右多陷城卷五十六頁六行
504 一清案在字衍文
505 後王翁孺自齊徙元城卷五十六頁十二行
506 一清案齊全祖望校改濟南二字
507 至于大陸北播于九河卷五十七頁四行
508 一清案播于之于當作為葢因于字篆近致訛禹貢經文校正九字是注混作經全祖望曰此節經文不與上下相比屬所以熟于水經之學如閻百詩黄子鴻皆疑之多所辭費而不知大陸九河之非經也水經于河濟江淮渭洛沔漾諸篇從無直鈔禹貢之例善長之注上文已承沙丘堰而言之序及降水故釋之曰不遵其道曰降亦曰潰堰障水也而因接之以大陸以九河又接之以齊桓塞河自堰以北故迹多亡所云堰者沙丘堰也善長葢謂沙丘堰以北是禹治水之故道自齊桓閼河之後而堰以起堰起而九河亡矣是屯氏諸河之所由出也其文明白了當胡東樵竟謂水經以王莽河為禹河亦誤㑹也
509 河播也播為九河自此始也卷五十七頁五行
510 一清案寰宇記引此文河播也下有昔禹治洪水五字今校補
511 禹貢兖州九河既道矣卷五十七頁六行
512 一清案矣字羨文
513 廣光卷五十七頁十行
514 一清案漢書地理志信都國有廣川縣光字誤
515 議者常欲求九河故迹而川之卷五十七頁十三行
516 一清案川孫潜校改穿
517 北三入枝卷五十七頁十三行
518 一清案漢書叙𫝊云北亡八枝今改正
519 河水故瀆東北逕發干縣北城西又屈逕其北卷五十七頁十五行十六行
520 一清案十八字是注混作經北城禹貢錐指作故城其下落城字
521 漢武帝以大將軍衞青破左賢王功卷五十七頁十七行
522 一清案史漢表𫝊左作右
523 大河故瀆又東逕貝丘縣故城南卷五十七頁二十行
524 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525 應劭曰左氏齊襄公田于貝丘是也卷五十八頁一行
526 一清案左氏下落𫝊字
527 大河故瀆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南卷五十八頁四行
528 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529 是周之甘泉帀地也卷五十八頁九行
530 一清案帀寰宇記引此文作市
531 與立神廟卷五十八頁十七行
532 一清案與當作興
533 浮圖以壞卷五十八頁十八行
534 箋曰以當作已一清案以已古字通用
535 河瀆于縣卷五十八頁二十行
536 一清案瀆漢書地理志作水
537 河水故瀆卷五十八頁二十行
538 一清案河水禹貢錐指作大河
539 而北絶屯氏三瀆卷五十九頁三行
540 一清案三當作二即屯氏南北二瀆也
541 大河故瀆平原鬲縣故城西卷五十九頁三行四行
542 一清案三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543 故有窮后國也卷五十九頁六行
544 一清案何焯云后下落羿字
545 建議將軍朱祐卷五十九頁七行
546 一清案議後漢書作義
547 大河故瀆安陵縣西卷五十九頁八行
548 一清案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549 地理志風俗記曰卷五十九頁九行
550 一清案地理風俗記應劭撰志字衍文
551 有安陵縣故縣也卷五十九頁十行
552 一清案禹貢錐指引此文作有安陵鄉縣字誤
553 大河故瀆東北出卷五十九頁十二行
554 一清案十八字是注混作經御覽引此文亦作注
555 又東北逕信城縣張甲出焉卷五十九頁十九行
556 一清案信城漢書地理志作信成張甲下落河字孫潛校増
557 地理志曰張甲河及瀆首受屯氏别河于信城縣者也卷五十九頁十九行二十行
558 一清案地理志清河郡信成縣下云張甲河首受屯氏别河及瀆當是故瀆之誤
559 張甲河及瀆北絶河於廣宗縣清分為二瀆卷五十九頁二十行二十頁一行
560 箋曰一本絶下有清字一清案及瀆當作故瀆下清字衍文朱氏箋之未盡
561 趙武帝二十二年立建興治廣宗卷五二十頁二行三行
562 箋曰趙武帝三字有誤一清案趙武帝石虎也魏書地形志廣宗郡廣宗縣有建始城資治通鑑晉紀建興人史科胡三省註云水經注云田融言趙立建興郡于廣宗城苐石虎前後改元共計十五年不得云二十二年上二字衍文建興下落郡字
563 左瀆又北逕經城東武彊縣故城東卷五二十頁四行五行六行
564 一清案五十四字是注混作經程大昌考古編云河水右瀆東北逕長樂郡武彊縣故城東酈注曰長樂故信都也晉太康五年改從今名按杜佑以桑欽所紀有後漢和帝時地名疑其人出和帝以後今此既改信都從長樂則晉太康間事也議者以為後人誤以酈注加之本文然此所訂正信都改為長樂乃酈所注則不得以為酈注而入之經程氏之言非也統上皆是注道元葢自為釋文耳程氏所謂議者云云是宋本固有以左瀆右瀆一條為注者且左瀆右瀆乃張甲河所行之道而以為河水右瀆是于本文尚未細審何况其他
565 又東北逕廣川縣棘津亭南卷五二十頁八行九行
566 一清案二十九字是注混作經又與水故道合與下落屯氏河三字全祖望校増
567 昭公十四年卷五二十頁十六行
568 一清案晉滅陸渾傳是十七年
569 石勒自葛陂冦河北襲汲入向水于方頭卷五二十頁十九行
570 一清案晉書載記石勒自葛陂退還壽春行達東燕聞汲郡向氷有衆數千壁于枋頭勒將于棘津北渡又通鑑晉紀勒聞汲郡向氷聚衆數千壁枋頭引兵自棘津濟河擊氷大破之則氷是汲人注文入當作人水當作氷方當作枋
571 張甲故瀆又東北至修縣東㑹清河卷五二十一頁八行
572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573 屯氏别河東又東逕信陽縣故城南清河郡北卷五二十一頁十行十一行
574 一清案二十八字是注混作經别河下落又字信成下落縣故二字信陽呉琯本作清陽漢書地理志清河郡有清陽縣
575 又東北逕陵鄉南東陽縣故城南卷五二十一頁十三行十四行
576 一清案二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577 東武城東北三十里有陽鄉卷五二十一頁十六行
578 一清案陽鄉據上文當作陵鄉此文互見淇水又東北過東武城縣注
579 屯氏别瀆清河故城西卷五二十一頁十八行十九行
580 一清案二十一字是注混作經别瀆上下文俱作别河
581 漢高六年卷五二十一頁二十行
582 一清案凖後文當作高帝今補正
583 屯氏别河北瀆安陵縣遂絶卷五二十二頁三行四行
584 一清案三十七字是注混作經東邑大河故瀆當作東絶邑字誤
585 屯氏别河北瀆故城南卷五二十二頁五行
586 一清案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587 屯氏别河北瀆故城北卷五二十二頁十行十一行
588 一清案三十字是注混作經東入信陽縣誤漢書地理志勃海郡有陽信縣
589 屯氏别河南瀆東㑹商河卷五二十二頁十三行十四行
590 一清案四十字是注混作經東北二字羨文宜衍枝津又出當作右出
591 屯氏别河安德縣遂絶卷五二十二頁十五行十六行十七行
592 一清案二十五字是注混作經又誤分為二條孫汝澄云上下文屯氏别河南瀆當相續
593 屯氏别河南瀆篤馬河卷五二十二頁十八行十九行
594 一清案二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595 東北入海五百六十里者也卷五二十二頁二十行
596 一清案入海下當有行字以黄省曽本參校彼落海字此落行字今本漢書地理志註亦缺行字
597 東北逕安德縣臨齊城南始卷五二十三頁二行
598 箋曰始字是注一清案十八字俱是注混作經
599 又屈逕其城東故城西卷五二十三頁四行五行
600 一清案二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601 同盟重丘卷五二十三頁六行
602 一清案左傳同盟下落于字
603 又東北逕西平昌縣故城北卷五二十三頁八行
604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605 乃通注般瀆卷五二十三頁十四行
606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般瀆下有焉字
607 又逕般縣故城北卷五二十三頁十五行
608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609 東逕樂陵縣故城北卷五二十三頁十七行
610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611 又東北逕陽信縣故城南東北入海卷五二十三頁二十行
612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613 屯氏河故瀆信鄉縣故城南卷五二十四頁一行
614 一清案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615 屯氏故瀆于靈縣南卷五二十四頁四行五行
616 一清案四十字是注混作經
617 東北逕靈縣東北合屯氏瀆卷五二十四頁七行
618 一清案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619 謂之口卷五二十四頁九行
620 一清案漢書溝洫志元帝永光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絶師古曰清河之靈縣鳴犢河口也謂之下落靈鳴犢三字
621 又東北右過衛國縣南卷五二十四頁十一行
622 一清案全祖望云按東漢至晉皆名衛縣不名衛國縣也東漢以衛縣為衛國耳而國與縣未嘗連稱拓跋氏始稱衛國縣善長注中所云者是也經文及注所引京相璠土地名但當稱曰衛縣此是後人妄加
623 河水東逕鐡丘南卷五二十四頁十二行
624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625 鄭罕達帥師卷五二十四頁十三行
626 一清案帥師下落救衞二字
627 登鐵丘卷五二十四頁十四行
628 一清案左𫝊是鐵上丘字誤
629 有子路冢卷五二十四頁十六行
630 一清案吳琯本作東城有子路冢増二字
631 河水東北流濮陽津卷五二十五頁二行
632 一清案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633 宣房塸卷五二十五頁四行
634 一清案塸當作堰
635 河水又東北鄄城縣北卷五二十五頁九行
636 一清案二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637 為廬關津卷五二十五頁十九行
638 一清案廬當作盧方輿紀要引唐志曰盧關津一名高陵津宋祁曰在臨黄縣東南
639 臺枕河卷五二十五頁二十行
640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作臺址枕河落址字
641 河水又東北逕范縣之秦亭西卷五二十六頁二行
642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643 河水又東北逕委粟津卷五二十六頁四行
644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
645 東逕䌓陽故城南故應劭曰卷五二十六頁七行八行
646 一清案䌓陽下落縣字故應劭曰故字衍文
647 故瀆東絶五鹿之野卷五二十六頁十三行
648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649 京相璠曰今衞國縣西北三十里有五鹿地卷五二十六頁十五行
650 一清案國字衍文說見上地當作城國語曰齊桓公築五鹿以衞諸侯是也
651 浮水故瀆又東南逕國邑卷五二十六頁十六行
652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漢書地理志東郡畔觀縣應劭曰夏有觀扈世祖更名衛國以封周後此落衛字
653 又東逕衞國縣故城南古斟觀卷五二十六頁十八行
654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655 齊田壽率師伐趙卷五二十六頁二十行
656 一清案竹書紀年作伐我趙字誤
657 浮水故瀆東北出卷五二十七頁二行
658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659 郡國志曰衞國姚姓卷五二十七頁三行
660 箋曰衞下脫故觀二字一清案郡國志云東郡魏公國本觀故國今校正
661 又東北入東武陽縣東入河卷五二十七頁四行
662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663 地理志曰漯水出東郡武陽縣卷五二十七頁五行
664 一清案漢志東郡東武陽禹治漯水東北至千乘入海東武陽三字縣郡字宜衍
665 戴延之謂之武陽也卷五二十七頁五行
666 一清案武陽當作武水
667 於武陽縣東南西北逕武陽新城東卷五二十七頁六行
668 一清案西何焯校改而
669 城內又十立石甚大卷五二十七頁八行
670 一清案初學記引此文作又立一石臺甚大今改正
671 河水又東逕武陽縣東東北流也卷五二十七頁十一行
672 一清案十七字是注混作經
673 河水於范縣東北流為倉亭津卷五二十七頁十二行
674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675 河水又歴柯澤卷五二十七頁十五行
676 箋曰今左傳作阿澤杜預曰東阿西南有大澤一清案六字是注混作經
677 逕東阿縣故城西而東北出流注卷五二十七頁十八行
678 箋曰孫云此下疑有鄧里渠三字一清案非也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679 河自鄧里渠碻磝城西卷五二十七頁二十行二十八頁一行
680 一清案十六字是注混作經河下落水字
681 嚚磝卷五二十八頁二行
682 箋曰克家云嚚磝當作碻磝一清案太平御覽曰碻磝城沈約宋書作敲囂字今酈注作囂磝音聲之轉耳嚚字是囂字之訛史記殷本紀仲丁遷于隞孔安國曰河南敖倉是也索隱曰隞亦作囂並音敖字又詩車攻薄狩于敖春秋𫝊晉師救鄭在敖鄗之間杜預以為二山名皆一地也
683 宋元嘉二十七年卷五二十八頁四行
684 一清案宋元嘉下全祖望據通典校増七年到彦之北入拔之後失至十二字
685 而與柳城分河卷五二十八頁十三行
686 一清案柳城當作聊城
687 河水又與鄧里渠東阿縣故城北卷五二十八頁十四行十五行
688 一清案二十五字是注混作經鄧里渠下落合字
689 又東北逕臨邑縣四瀆津卷五二十九頁二行三行
690 一清案三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691 然滎口水右斷門不通卷五二十九頁五行
692 一清案右當作石移在斷字下於文云滎口水斷石門不通詳濟水注
693 放沛瀆也卷五二十九頁六行
694 一清案放沛當作故泲
695 葢茌時音相近耳卷五二十九頁十五行
696 一清案黄省曽本是注下有疑縣徙也四字孫潛云竟陵本無
697 又東北過高唐縣界卷五二十九頁十六行
698 一清案界當作東下文注云大河逕其西而不出其東經言出東誤耳葢指此也
699 亦或武水也卷五二十九頁十九行
700 一清案也名勝志引此文作矣
701 逕陽平縣故城東卷五三十頁七行
702 一清案逕上落又字
703 春秋桓公十年卷五三十頁九行
704 一清案左傳是十六年落六字
705 今平陽陽平縣北一十里有故莘亭道卷五三十頁十一行
706 一清案平陽當作平原漢書地理志陽平縣屬平原郡
707 感二子於宿齡卷五三十頁十三行
708 箋曰當作夙齡一清案說文解字宿从宀□聲□古文夙二字通用
709 章帝建始中卷五三十頁十七行
710 一清案章帝改元建初非建始以後漢書校改
711 有層臺秀出卷五三十頁二十行
712 一清案名勝志引此文秀出下有雲表二字今補正
713 漯水又東北逕清河縣故城北卷五三十一頁二行
714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715 擬即清河城也卷五三十一頁五行
716 一清案擬當作疑
717 故世稱蠻城卷五三十一頁六行
718 一清案蠻城下黄省曽本有也字
719 漯水又東北博平縣卷五三十一頁七行
720 一清案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721 右與黄溝同注川澤卷五三十一頁九行
722 一清案八字是注混作經
723 又東逕文鄉城又東南逕王城北卷五三十一頁十六行
724 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文鄉城下脫北字
725 黄溝又東北逕東注漯水矣卷五三十一頁十九行二十行
726 一清案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逕當作迤
727 桑欽地理志曰卷五三十二頁一行
728 一清案全祖望云桑欽地理志不見簿録此文今載漢書地理志注引桑欽語葢傳鈔者倒互其文耳
729 漯水又東北逕援縣故城西卷五三十二頁六行
730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731 漯水又逕高唐縣故城東卷五三十二頁九行
732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733 盻子卷五三十二頁十行
734 一清案盻子當作肸子史記世家校正
735 漯水又東北逕漯隂縣故城北卷五三十二頁十四行
736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737 封匈奴降王卷五三十二頁十五行
738 一清案降王下全祖望據漢表校増昆邪為侯國五字
739 漯水又東北崔氏城北卷五三十二頁十九行
740 一清案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741 漯水東南逕東朝陽縣故城南卷五三十三頁二行
742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東南禹貢錐指引此文作東北
743 漯水又東逕漢徵君㐲生墓南卷五三十三頁五行
744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745 漯水又東逕鄒平縣故城北卷五三十三頁十行
746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747 有鄒侯國卷五三十三頁十一行
748 一清案有孫潛校改古
749 又東北逕界東鄒城北卷五三十三頁十二行
750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楊慎刋本經文無界字名勝志引此文同
751 漯水又東北逕千乗縣二城間卷五三十三頁十七行
752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753 故齊也卷五三十三頁二十行
754 一清案也當作地
755 千乗城齊城西北一百五十里卷五三十三頁二十行
756 一清案千乗城下全祖望校増在字
757 又東北為馬常坈卷五三十四頁二行
758 一清案七字是注混作經
759 商河首受河亦漯水及澤水所潭水也卷五三十四頁十行十一行
760 一清案受河下落水字澤水之水衍文
761 世謂之落里坈卷五三十四頁十三行
762 一清案六字重文宜衍
763 商河又北逕樂陵縣故城南卷五三十四頁十五行十六行十七行
764 一清案四十四字是注混作經昌平縣當作平昌漢書地理志平原郡有平昌縣
765 商河又東逕初鄉縣故城南卷五三十四頁十九行
766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初當作朸漢書地理志平原郡有朸縣道元謂之朸鄉縣也
767 沙溝水注之卷五三十五頁三行
768 一清案五字是注混作經
769 商河又東北轉逕城東卷五三十五頁六行七行
770 一清案二十三字是注混作經而流當作南流
771 商河又東北逕富平縣故城北卷五三十五頁十一行
772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773 王莽曰安樂亭卷五三十五頁十二行
774 一清案安樂漢書地理志作樂安
775 富平矣卷五三十五頁十三行
776 一清案矣當作侯
777 别邑魏郡卷五三十五頁十五行
778 一清案别邑下落在字漢書校補
779 上書減戸卷五三十五頁十八行
780 一清案上書下落請字
781 漢書作侯爰類卷五三十六頁二行
782 箋曰爰類下舊本有一字字一清案史漢表俱無之侯字衍文
783 縣西有東方朔冢側有祠卷五三十六頁三行
784 一清案於文當重一冢字
785 商河又分為二水南水謂之長聚溝卷五三十六頁六行
786 一清案十四字是注混作經寰宇記引此文作長叢溝韻㑹云叢或作藂聚字誤
787 東流傾注為海卷五三十六頁七行
788 一清案為當作于
789 於臺上蟠蒲繋馬卷五三十六頁九行
790 一清案劉昭郡國志補註引三齊記作臺下
791 北水世又謂之白薄瀆卷五二十六頁十一行
792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初學記引此文作百薄瀆白字誤
793 大河又東北逕高唐縣故城西卷五三十六頁十三行
794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795 大河又北逕張公城臨側河湄卷五三十六頁十九行
796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797 河水又北逕平原縣故城東卷五三十七頁二行
798 一清案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799 晉灼曰齊西有平原河河水北過高唐縣即平原也卷五三十七頁四行
800 一清案平原河之河重文宜衍河水下落東字高唐縣之縣羨文當重高唐二字以漢書高紀注校正
801 按地理志曰高唐平原也卷五三十七頁六行七行
802 一清案高唐平原也五字重文錯簡宜衍
803 大河右溢世謂之甘棗溝卷五三十七頁九行
804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
805 故瀆又東北歴長隄逕温隂縣北卷五二十七頁十一行
806 箋曰温隂宋本作漯隂一清案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807 河水又東北逕陽阿縣故城西卷五三十七頁十三行
808 一清案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809 萬訴卷五三十七頁十四行
810 一清案萬訴沁水注作卞訢訴字誤
811 又東過漯隂縣北卷五三十七頁十六行
812 一清案胡渭云此北漯隂也伏琛謂之漯陽城黄省曽本正漯陽字寰宇記云漯隂縣漢縣今廢城在臨邑縣西十里宋武帝平廣固遂移理于今臨邑縣西北五十里北漯隂城今縣北有故城漢城亦謂之南漯隂城凡水以南為隂北為陽意者漢有漯隂漯陽二縣南北對立道元故云漯隂縣故黎邑王莽更名翼成又云漯隂縣王莽之巨武今翼成之文見于漢志而巨武無考豈世本漢書脱失漯陽道元猶見善本故耶不然二城明有分畫新莽又制異名尚賴水經漯陽一語酈以巨武釋之可補漢志之缺
813 河水自平原厭次河卷五三十七頁十六行十七行十八行
814 一清案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初鄉當作朸鄉故下落城字南下落為字孫潛校増
815 並為賊擒求代雄卷五三十八頁一行
816 一清案擒下落輔字孫潛校増
817 所輔可謂孝盡愛敬卷五三十八頁一行
818 一清案孫潛校衍所字此句有脱誤詳本卷
819 河水又逕漯隂縣故城北卷五三十八頁三行
820 一清案十字是注混作經又黄省曽本作右
821 河水又東北漯沃津卷五三十八頁五行
822 箋曰孫云漯沃誤漢志千乗郡有溼沃縣一清案非也胡渭云濟漯之漯說文本作濕燥濕之濕說文本作溼𨽻改日為田又省一糸遂作漯而濕轉為濕濕濕二字混而無别漢千乗郡有濕沃縣漯水之所逕故名而地理志訛為溼司馬彪魏収皆承其誤惟水經注作漯沃當從之八字是注混為經東北下落為字
823 漯沃縣故城南卷五三十八頁六行
824 一清案漯沃上落在字
825 河水又東逕千乗城北卷五三十八頁九行
826 一清案九字是注混作經千乗下落縣故二字
827 又東北過黎城縣北卷五三十八頁十一行
828 一清案黎城當作利城漢書地理志齊郡有利縣濟水篇經云又東北過利縣西即是城也
829 河水又東分為二水注濟卷五三十八頁十三行十四行
830 一清案二十三字是注混作經胡渭不悟此條是注移在又東北過利城縣之上非是
831 經言濟水注河水自枝津東北流卷五三十八頁十五行
832 一清案濟水注下落河非也三字濟水篇注可互證
833 世謂之倉子城非也卷五三十八頁十六行
834 一清案非也二字衍文
835 九折注為海卷五三十八頁十七行
836 一清案為當作于
837 今川流可導卷五三十八頁十九行
838 一清案可當作所
839 商碣周移也卷五三十八頁二十行
840 一清案碣漢書叙𫝊是竭字
841 往昔天嘗連北風卷五三十九頁二行
842 一清案漢書溝洫志作往者天嘗連雨東北風今校正
843 水經注箋刋誤卷二
URN: ctp:ws390717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