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香艷叢書

《香艷叢書》[View] [Edit] [History]

1 常凰倭埃寤釕睿榱蹦胖壅嗄湎攏棠媼洗酥杏腥艘病G辶瓜勺臃彌渥備籩漚啵允疲�
2 曉開妝鏡笑窺奩,水閣潮痕夜雨添。
3 記取櫻桃舊門巷,當窗一桁棗花簾。
4 二娘年近不惑,風姿稍覺憔悴,而氣韻則不可掩。攀香客暱之,嫌水閣過於軒豁,另為移居僻巷,厚其供養,使絕外交,可謂賞識於牝牡驪黃之外者矣。一日藥倦齋主人招游畫舫,適與懶雲山人同泊,彼此從未謀面,主人使度曲,為山人壽。歌喉上徹雲霄,律呂又分明可按,時心字湖中畫舫幾二百號,女妓以百計,各自停箏歇阮,遜謝弗如。是殆所謂老輩風流耶?山人賞以詩云:
5 果然覿面勝聞名,雅調能令俗耳清。
6 誰倚紅鸞評節奏,彩雲遙護許飛瓊。
7 是日大文寶獨坐一涼篷,停泊僻處,靜聽二娘度曲云。
8 陸蘭英
9 陸蘭英,金陵人,為從前陸二養女。陸二者,秦淮名妓,豪華奢靡,傾動一時,所居畫閣紅樓,珠簾繡幕,為北里之冠。江寧某方伯,公餘退食,常過其家,愛其屋宇軒敞,談風月於此,會衣冠亦於此。時值上恬下嬉,見者習慣自然,了不為怪。蘭英方在垂髫,得伊假母提唱,名頗重。陸制軍之公子最暱愛之。金陵旋陷,避居姑蘇,門前車馬,不異當年。姑蘇再陷,遂轉徙無定所。近日重至秦淮,眉棱翠偃,鬢影蓬飛,秋娘老矣。賃居石壩街煙局之後,湫隘囂塵,不潔已甚,每有博徒隸役過往,因此名流絕跡,匪特憎其齒之暮也。嗟乎!千金馬骨,市之者特重其為駿骨耳,若得意時,則驕縱凌人,失意時,則卑污自賤,蠅營狗苟,有識者唾之矣,獨一陸蘭英乎哉?
10 施文霞
11 施文霞,金陵人。昔為秦淮名妓,工畫五色文魚,人稱絕藝。亂後轉徙姑蘇,名更盛一時,豪貴皆與之游,近如楚北某觀察、某大令,及環山游客,皆能歷歷談其艷跡,蓋曾聯割臂之盟,訂同心之好者。色衰適人,旋抱文君之恨。金陵大定,乃歸,頗思整頓釵環,重作阿婆三五少年伎倆,而從前舊好,稀若晨星,存者亦無複過問。至於走馬五孫,揮金公子,類馳逐於釣魚巷口,覓青娥皓齒,買笑追歡,如文霞者,望望然去之矣。困頓無聊,遂至賣芙蓉膏以自給。嗟乎!昔年供奉,無異神仙,此日追陪,半皆廝養,虛名難恃,末路易隳,天殆借一施文霞,為眼前儒林傳中,英雄譜內,痛下一針貶歟?懶雲山人為賦《衰柳詞》以寄慨,調寄《柳梢青》云:
12 絮果難圓,楊枝易老,秋又今年。紅粉朱樓,青驄紫陌,空說纏綿。  依依長板橋邊,記弱態、惺松可憐。飽閱繁華,驀驚搖落,苦受烽煙。
13 曲師劉培珊
14 劉培珊,金陵人,秦淮老伎師。亂定,重理舊業,《新柳記》中人,大半稱女弟子,《衰柳記》中人,則又從前朝夕承值者也。花白髭須,老而不俗,是丁繼之一流人物。善吹笛,女郎度曲,律呂稍有不合,輒委曲成全之。彈箏摘阮,尤擅絕技,每值踆烏西墜,顧兔東升,煙水迷漫之會,坐一小七板,來往於利涉橋、大中橋一帶,為群弟子按拍,才離西舫,又上東船,真乃點水之蜻蜓,穿花之蛺蝶也。懶雲山人贈聯云:「九曲青溪,一聲長笛;大江東去,孤鶴南飛。」又出素扇求詩,山人贈以四絕云:
15 魁官笛子卯官簫,往事蒼茫話板橋。
16 各有宗風尊護法,彩雲仙隊領嬌嬈。
17 新栽楊柳碧竿綿,幾輩王孫系畫船。
18 天寶詩人多感慨,江南偏遇李龜年。
19 十番子弟各翻新,只有何戡是舊人。
20 我醉扣舷歌水調,可能抵笛付真真。
21 祭酒詩編楚兩生,南朝押客並知名。
22 暮年冷淡無吟料,借爾箏琶遣我情。
23 以上皆升平時舊人,近尚挂平康籍者。
24
25 白門為自古靡麗之鄉,山溫水軟,美著東南,素來風尚,侈聲伎,耽游宴繁華之積習,沿淫冶之遺風,蓋擾有南朝金粉之流芬餘韻焉。其間月地花天,舞衫歌扇,艷情綺思,選勝尋芳,猶可想見於《板橋雜記》、《畫舫諸錄》中,此所以極士女嬉游之樂,而寫朝廷清宴之風,亦殊足以見升平氣象已。咸豐癸丑,慘遭赭寇之亂,據為盜窟者,十有二載。秦淮河房舊址,荊榛塞道,瓦礫堆階,清溪遺跡,徒剩磷照狐鳴。年來稍複舊規,游船往來,踏波乘浪。才妓名媛,大都至自吳中,來從邗上,而土著中人,亦複不少。兩岸笙歌,一堤煙月,承平故態,父老猶有見之流涕者,此《白門新柳記》之所由作也。作者為海陽許君養和,《衰柳附記》亦出其手。《補記》則楊君曉嵐筆墨也,述秦淮之近事,續舊院之叢談,談者艷之。曾幾何時,為當道所嚴禁,野鴨飛鴛,一齊痛打,月碎花殘,在所不免,而作記之人,不特無金鈴十萬,以護名花,且複重遭疵詬,指是書為禍胎罪首,劈板片付之祖龍一炬,於扁試書院諸生時,特命一二題,以致譏評,諸生亦撰楹聯,以紀其事,幾興文字之釁。夫秦淮之有綠篷船,原所以點綴煙波,流連名勝,誠窮乏者之養濟院也。一旦絕之,無以為生,帷有號寒啼飢而已。況自管敬仲設女間三百,樂籍遂不能廢,是書偶為游戲筆墨所及,雖談艷冶,又何關於政體也哉?因跋其後,為漫論之如此,禮法之士,幸無譏爾。光緒五年正月七日,淞北玉魫生跋。
26 注:■⑴,車+從,音蹤,車跡也。
27 懷芳記 清 蘿摩庵老人 撰  麝月樓主人附注
28
29 京師歌伶,甲於天下,人原是璧,室盡如蘭,一經品題,聲價何止十倍。記咸豐丙辰,吾友餘不釣徒展覯入都,招勝侶,萃吟朋,選伎征歌,尋花問柳,曾有《明僮小錄》之刊,勤搜珊網,廣纂瑤編,盛事一時,貽芳千載,可以按圖索驥,執鏡招鸞焉。茲蘿摩老人《懷芳記》一記,成於丙子秋仲,相去十年,用情一致。舞衫歌扇,當年之舊雨無多;寵柳驕花,出穀之新騶更貴。想見軟紅十丈,珠溫玉暖之鄉;拾翠三春,蝶醉蜂迷之候。清眸皓齒,發其瑤思;瑋態瑰姿,鏤之銀管。盛矣!麗矣!幻耶?真耶?竊恐陳跡之難追,所貴手民之是付。傳來日下,何殊千佛之經;唱遍人間,猶是群芳之譜。
30 光緒五年歲次已卯閏三月,武林云居山人序
31 懷芳記   
32 張金麟,字倚雲,蘇州人。其舅為三慶部之阿金,度曲名手也。倚雲初入都,隸集秀部,為春泉堂胡法慶弟子。法慶不解度昆曲,倚雲乃獨工。離師後題所居曰「麗春堂」。性情莊雅,舉止和婉。體微豐,妝楊太真為最宜。名噪一時,為櫻桃第一枝。與倚雲同坐,忘其為伶人,倚雲亦自忘也。法慶者,以琵琶擅名,後以洋芋事遣戍。   
33 張金蘭,字倚香,蘇州人。少倚雲一歲,年十六。始入都,為熙春堂弟子。亦工度昆曲,離師後,所居曰「留春堂」。性孤介,而貌早瘁,不能與倚雲比。有弟子妝花旦者,人目之曰「狐狸精」。艷不免俗,亦傾動一時。咸豐丁己戊午間,有八十二者,姚冶動一時,人目之為狐。倚雲得近士大夫者殆二十年,倚香不過五六年耳。然愛倚雲者,無不惜倚香也。  
34 張翠香,字玉仙,蘇州人。殷採芝弟子,所居曰「日新堂」,慧中秀外。顧盼生姿,登場尤亭亭可愛。玉仙不畏暑,當夏不汗,所謂冰肌玉骨自清涼者。  
35 張三福,字梅生,蘇州人,所居曰「月新堂」,性坦易,貌姣好,而眉黛間常有恨色。演《刺虎》最工,亦以其愁蛾雙蹙相稱也。頗解作字,淨幾明窗,雜陳古帖,兼之魚盎花瓶,別饒清趣。予以丁己入都,此四伶皆不見,憶三福尚於冠帶筵前一把晤耳{  
36 王長桂,字粲仙,揚州人。年十四五,娟麗無匹。二十許,艷冶如故,是餘慶堂弟子。離師後,堂名「槐慶」。房櫳曲折,簾幕深沉。茶熟酒香,魂銷心醉,游者視若迷樓焉。  
37 範秀蘭,字小桐,以字行,為吳金鳳弟子。金鳳,字桐仙,能詩,解屬文。為何尚書所愛,有盛名於時。小桐恬雅寡言笑,亦能書畫。嘗自畫蘭,請名流題詠。離師後,居「寒葭潭」,是芥子園之一隅,怪石清池,可以娛客。然知音終寡,以其性太高潔,不入時耳。桐仙堂曰「光裕」,小桐堂曰「承裕」。  
38 倚雲擅場二十餘年,聲名最高且久,終以貧悴死。梅生略有餘資,遽謝其儕偶,返故鄉。思為田舍郎,為親族所嬲,齎恨死,蕊仙好樗蒲,盡產以償博債。僦居敗屋中,抑鬱死。嗟夫!士之懷才不遇為可慨,既遇矣,而交節末路,或顛沛困躓,不保厥終者,陸敬輿、李文饒且抱此憾,何有於三小史哉?北里南部之書,未見及此。  
39 夏天喜,字秋芙,揚州人。長身玉立,回眸一笑,觀者惝悅不能自持。王蕊仙與秋芙美艷相匹,蕊仙固是好女,秋芙則近於蕩姬矣。蘇長公謂食河魨值得一死,餘謂秋芙儻是女子,為我作妾,亦值得一死也。所居曰「裕德堂」,或贈以楹帖曰:「秋水為神玉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為時所傳誦。秋芙不能度曲,但以色勝,其戲以《蕭素珍上墳》為最工。有時作武旦,亦顧盼生姿也。秋芙不複登場,其師弟天壽,亦扮《上墳》。刻意效之,毫厘不失。用心良苦,顧其貌劣。在秋芙種種態度,人見為可愛者。以天壽出之,則以為可憎。信乎東施效顰,見者望而卻走。予見秋芙,已鬑鬑有須,其兄子雲林,年十二,未登場,已傾衣冠。黃侍郎字之亦秋,演《畫蘭》,愁蛾婉約,賦色寫生,恐當時馬守真無此玉貌。十年後,重至春明,秋芙早死。雲林淪落津門,次年玉碎珠沉矣。  
40 黃聯桂,字小蟾,皖之太湖人。白晳溫潤,瞳子如翦秋水。是春福堂陳幼香弟子。幼香名長春,為朱殿撰所眷,亦有狀元夫人之稱者。小蟾離師後,堂名「春元」,性伉爽,有俠伶之目。  鄭連貴,蘇州人,堂名曰「淨香」。妝武旦,態度絕倫。凡武旦皆以跳擲相樸為長,連貴獨以步驟勝。前乎連貴,後乎連貴,以武旦名者,皆莫能及也。予嘗謂《洛神賦》「翩若驚鴻,宛若游龍」,以此兩語狀美人,疑其不類。必見連貴之扮戲,乃知此語形容之妙,亦惟連貴可以當之。蓮芳扮《金山寺》,殆可接武。
41 莊清香,字蘭生,常州人。舊家子弟,淪入風塵,意致高遠,不屑與流輩伍。落落不肯隨眾調笑。飲酒甚豪,所居曰「聞妙堂」。  
42 陳鳳林,字鸞仙,皖人,所居曰「藕香堂」。言論磊落超邁,眉宇間有英氣。席間嘗傲睨俗子,陳相國愛之。扮戲則《得意緣》、《玉玲瓏》之類。齒既長,乃於《群英會》妝周郎,其豪可以想見。周郎衣缽,近年推蝶仙。鸞仙後隨黃中丞出都,略有餘資,商於漢口,可以溫飽。  
43 丁鴻寶,字雲香,揚州人,鴻雪堂弟子。離師後,堂名曰「印雪」。色黔而格俊,舉止灑落,詼諧談笑,倜儻不羈,而不迕客,故近之者眾。侯郎中最愛之。慶郎中遷觀察,貧不能治行,餘與侯醵金資之。雪香亦以二百金為助,慶官不進,卒無以償也。《明僮合錄》書梅慧仙亦有焚券事士大夫,奈何愧之。  
44 楊素蘭,皖人,所居曰「心言堂」。清麗特異,姿態天然。每一登場,神採流映。觀者靡不眩目動心,惜為樗蒲所誤。車馬未稀,門庭尚在。遽居悴以殂,猶未娶婦也。是可傷己!  
45 朱福喜,字蓮卿,蘇州人,所居曰「景春堂」。稚齒靜婉若幼女,稍長溫雅若書生,絕無纖媚之態,而蘊藉宜人。相對清談,如烏衣子弟。侍坐依依,不覺其為梨園小史。戲祗《湖船》、《醉歸》、《獨占》、《水鬥》、《斷橋》數句,其扮《獨占》,態濃意遠,情文深至,今觀者真妒羨秦小官焉。稟氣稍弱,憚於轉喉,履氍毹時恆少。〖景春堂自蓮芳出,櫻桃花下,車轂如云。蓮卿弟子小蘭,字畹香。幽怨如空閨病女,貌中人,亦不甚解文義。然喜從寒士游,卒不得時譽。年既長,遂為四喜部小雜,扶旗出場,淚恆承睫。噫!寒士固不可近哉。稍後有郝天秀者,字蘭卿。依其母居,無師,予贈聯云:「飛鳥依人,白袷翩翩佳子弟;旗亭畫壁,青尊日日對鶯花。」〗  
46 潘玉香,字冠卿,蘇州人。姿貌明倩,歌喉清潤。所居曰「豐玉堂」,是國香堂譚天祿之婿,婦貌亦美,人稱佳偶。  
47 俞秀蘭,字香吏,蘇州人。娟秀出塵,清可徹骨。能作飛白書,所居曰「春暉堂」。香吏與小桐皆卓然雅品,非俗眼所能賞,故座客終希。  
48 俞鴻翠,字小霞,傳經堂弟子,吳人,所居曰「詠霓堂」。妝小生,能書,亦寫蘭,有瀟灑拔俗之致。湯金蘭能畫闌,雲林出,遂不敢登場演百榖故事。
49 華阿荃,字佩秋,無錫人,柔媚旖旎,弱不勝衣,所居曰「福新堂」。  
50 胡小金,字語山,蘇州人。吟秀堂弟子,所居曰「春秀堂」。夏秋芙之後,論姣麗語山為第一。一笑百媚,光採動人。如徑寸珠,能照十二乘。當之者,莫不神魂失據,甘為之死。詠秀堂弟子笙兒,冶蕩下劣,有福兒,十齡童子,扮《回獵》、《咬臍郎》、《乾元山》、《哪吒》真如龍蛇捉不住也。  
51 張蒔紅,字紫卿,蘇州人,所居曰「詠華堂」。扮小生,舉目大雅。  
52 張寶香,字蘊卿,蘇州人,所居曰「蓮清堂」。文靜婉約,亦有書生韻致,昆曲極工,可媲張倚雲。
53 〖國恤遏密,倚雲出都。為人僕,蘊卿服賈,倚雲所托,非知音者,悒悒死。蘊卿遇寇,折閱殆盡,遂成窶子。兩人度曲,實超越尋常。而遭際若此。凡所業至精者,所遇必極蹇,雖一技莫不然矣。京華鞠部,真堪顧曲者,十不得一。維新堂弟子昆寶,豐容盛鬋,色藝俱勝,唱曲知辨陰陽,喉舌務頭襯字,遇人輒問。繼之者湘雲,戲則不多,《游園驚夢》、《小宴》、《七夕》,步武音節,皆有悟境。昆寶負盛名,已未公車招之者,幾廢寢食。稍一料理,數千金可立致。顧以不暇自謀,終未脫弟子藉。盛筵易散,鬱鬱早夭。湘雲童年酣嬉,少長,厭棄賤業,離師後,依其兄順福以居。裹足不入歌樓。舊相識三五人昭語款曲,祗道家常。喜從賞鑒家辨論法書、名畫,為翟中清涼居士。〗  
54 沈寶珠,字蕊仙,儀容艷逸,骨彩飛騰。每入座中,竦動群客,吐屬可愛。真如聰慧女郎。語山可比夏秋芙,蕊仙可比王長桂。其美皆國色,蕊仙較語山,則蕊仙獨多清氣矣。扮《雙拜月》、《贈劍》等戲,觀者神為之往。予識寶珠,已掌四喜部矣,清氣猶昔。
55 趙寶琴,蘇州人,張倚雲之妹婿。嬌憨綽約,態度天然。亦傾動一時,晚乃貧顇。
56 □金林,字紫香,吟秀堂弟子,堂名曰「□□」。妖韶婉孌,楚楚可憐,有飛鳥依人之致,扮《拾鐲》最動人。  
57 胡喜祿,一名長慶,字藹卿,敬義堂弟子。長身俊眼,別具嫵媚,自云蘇人。殊不類吳產,工於黃調,且能為西音。但扮《血手印》,則觀者如堵。喜祿自立安義堂,弟子以小為名。小玉最號璧人,小枝鬱勃,有奇氣。  
58 張玉美,字荔仙,蘇州人。深山堂弟子,所居曰「韞山堂」,姿色穠粹,情意柔膩,望之如畫中人。就之若芝蘭玉樹,能飲酒,能畫胡蝶。  
59 袁雙喜,字聽泉,蘇州人,所居曰「倚樹堂」。性和柔,吐屬可人意。雪膚玉肌,冠絕流輩,何郎固不傳粉也。弟子增福,號杏卿。出師居倚雲堂,貌肥澤。予喜呼為天官賜福,性最溫粹,無冶習。後不知其所終。
60 徐小香,字蝶仙,蘇州人。年十三,登場即名噪一時。性極聰警,而能靜密,柔情慧語,宛轉可憐。十五六扮《拾畫》、《叫畫》,神情遠出。齒長後,扮演益工。凡名伶皆樂與相配,遂為小生中之名宿。小香,居岫雲堂,弟子五人,皆以雲名。室題「五雲深處」。度雲者,倜儻善談笑。蝶仙得一弟子,詢知為舊家子孫,還其家,不索值。東南寇作,大府生死不可知。其子乃就蝶仙家置酒,蝶仙責而謝之,義聲播於都下。〖亂定入都,有石門故家子淪入鞠部,鄉人醵資贖之歸,讀書為博士弟子矣。又有杭州陶童子,亦良家子,甬上同年生得其家世,亦約予輩為落其籍,比南還,不願讀書,屢逃學。三年後仍為廝僕。世家大族子姓尚不悅學,如原伯魯,何暇責若輩哉。〗
61 朱雙喜,字琴仙,一字韻秋。蘇州人,梅生之妻弟也。淨香堂弟子,所居曰「春華堂」。十三四時,風趣天然,不假雕飾,真如出水芙蓉。喁喁吳語,眼嫮眉清,見者莫不愛之。號之曰「羊毛筆」,喻其柔也。長益妍麗,擅名十餘年。晚蓄弟子,亦皆有盛名於時。自春福堂陳長春後,惟韻秋最為稱意,而羊毛筆之號不衰。羊毛筆席豐厚者二十餘年,近聞散遣弟子,挈家南歸,曲中殆不能有二。  
62 嚴寶琳,字韻珊,蘇州人。春福堂弟子,十三歲登場,傾動城市。招之者日日坌集,至於應接不暇,姿態豐艷,亦有天真爛漫之趣。韻珊與韻秋同時,兩人同坐,璧人相對,光採互映。觀者莫能軒輊,厥後韻秋席豐履厚,衎衎燕樂,韻珊乃為曲子師。士之有遇有不遇,固如此哉。烏知名優有求為曲於師不可得者在。  
63 周翠琴,字稚云,蘇州人,倚雲弟子。質麗神清,有藐姑仙人之目。未久告殂,知與不知,莫不嗟惋。有挽之者曰:「生在百花前,萬紫千紅齊俯首;春歸三月暮,人間天上總銷魂。」蓋稚云以花朝前一日生,而其卒也正當春盡,故云。一時傳誦,流聞禁中。稚云以三月死,予以七月入都,有蕃厘觀瓊花己歸天上之嘆。論者謂稚云上掩諸美,小史菁華鐘於是。即盡於是,不但一身不永,後亦無複有麗人可繼芳躅者,信哉斯語,可謂知人知言。  
64 王翠官,蕊仙之從子,婀娜流麗,姿態橫生。是夏秋芙一派,愛之者眾,惜早夭。一時亦有玉樹生埋之嘆。  
65 稚云死,倚雲遂窮,翠官死,心仙遂大困。  
66 王長貴,字蕊卿,皖人。風貌流宕,齒牙俊快。十四五扮花旦,傾動一時。三十許後,結束登場,豐姿如故。長貴蓄弟子皆學其師,以冶蕩悅車子市兒,無一知名者。長貴年過四十,日日登場,演《進府》、《趕廟》諸劇,令人欲嘔。  
67 朱福壽,字蓮芬,蓮卿胞弟也。視其兄尤靜雅。稚齒喜作字,後乃益工。得者珍如珠玉。度曲亦極精。亭亭物表,獨步一時,無與抗者。潘侍郎極賞之。蓮芬遂謝卻梨園,閉門種花臨貼。若舊相知招邀,堅令偶持歌扇。觀者益愕眙以為幸矣。以蓮芬方吳桐仙,有過之無不及。二十年來,亦惟此兩人為足當大雅之目耳。水芝已杜門數年,忽失潘侍郎意,不能自存,複上歌場,風情不減。
68 〖餘自庚子年,乃命儔嘯侶,把酒征歌。至癸丑出都,凡十四年。所見鞠部中風華出眾,令人不能忘情者,皆具於此。雖其標格不同,才伎各異,要其為美則一也。坡詩曰:「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能憎。」僕持此意以評花,不限以一格。此外則等諸中駟、下駟,無足記述。惟有桂喜者,長身秀骨,如瑤林瓊樹,回出風塵。其品概在王蕊仙、沈蕊仙之間,長王四五歲,長於沈及袁聽泉皆十餘歲。乃與聽泉同演《梅玉配》,齒已極長,風韻猶傾動觀者。餘僅見其登場,未與接杯酒之歡,遂未悉其世族,為可恨耳。其它如寶笙,妝小生可作小奚,鴻福,可作細婢。鴻福,夏秋芙之子,以黃腔負盛名。為朱邸激賞。中駟之上者,如得寶、春林,蓮卿弟子則中駟之次者,如小玉,妝武旦,後投軍得官戰死。、小太平、玉寶,則下駟也。有法寶者,下駟之下。而貴官某公賞之,殊不可解。〗  
69 徐馥生,字琴甫,蘇州人。本在清音隊內,以善歌自拔,列於鞠部。  
70 蕭小蘭,字者香,評者謂嬌憨可擬趙寶琴。此小蘭,不知即維新堂弟子。
71 羅巧福,工黃腔,評者謂響遏行雲,恆在箏笛之上。  
72 沈慶林,字燕仙。評者謂姿致可儷稚云。燕仙室中,無時人書畫。  
73 湯金闌,字幼珊,蘇州人,評者謂其愔愔大雅。幼珊頎長,至鞠躬見客。嘗學填詞,有《良宵》、《奈何》一時傳誦。  
74 姚桂芳,字秋蘅,評者謂其清俊拔俗。秋蘅病目幾眇,困悴出都。  
75 張芷馨,蘇州人,朱韻秋之甥。芷馨,名小慶齡,以其似張倚雲也,有孝名。  
76 張芷仙,亦韻秋之甥,評者謂兩人可稱聯璧。  
77 〖餘自癸丑出都,庚午始返,凡十八年。以上數人,皆得之友人筒札中者。妍媸不能決,姑以耳為目焉。迨後見所謂金蘭者,則憔悴枯稿,絕似垢面黃馘,不複有幾微姿態。蓋自芙蓉煙盛行,近之者損顏色,敗精神,或且易形體齒輔,壯而姣好化為老醜者,比比然也。公車中好事者,恆以鼎甲目伶人。蓮芬、燕仙、幼珊為一科;桂芳、昆寶、芷馨為一科;桂芳凡劣五人者皆有致。此己未以前品題也,後人益以私意高下,謬種流傳,與科目同為一邱之貉。〗  
78 梅巧齡,字慧仙,泰州人。巧福弟子,所居曰「景和堂」。態豐氣靜,嫻婉有度。可以追儷張倚雲。能作字,善談笑。待客殷勤,屋宇修整,酒食精良,客皆樂過之。既工昆曲,又工黃腔,並扮《得意緣》、《胭脂虎》等雜劇。用志稍紛,未免奪昆曲之分際矣。  
79 沈芷秋,蘇州人,朱韻秋弟子,所居曰「麗華堂」。舉止灑落,矯矯不群。工昆曲,靜細沉著,不作浮響。每一囀喉,座客無複喧呶者。「一聲初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芷秋度曲,有琴理焉。  
80 〖餘見芷秋,年已二十餘矣。其在春華堂,稚齒時有吳舍人悅之,欲購為侍史。力不能致,竟吞生鴉片以死,亦可謂情癡矣。前二十餘年,有甘太史自經死。或謂沈蕊仙致之,而殊不然。蕊仙其時已自立門戶,與甘情好方深,無阻之者。其日方開筵宴客,蕊仙亦在座,入夜客去,甘約蕊仙清晨過寓,聯車出游。次晨蕊仙至,室未啟扉。隔窗呼之不應,抉門入視,則縊矣。其家人言客散後,得家書,無他事,特怪其用錢太多。言嗣後不複籌寄旅費,此亦何至輕生。祗是醉後神惛,無端憤恚,邪鬼乘之,理或然也。春華堂同師韻秋者,先後十餘人,芷馨最長。芷芳演武伎擅場,《泗州城》、《賣藝》、《青龍棍》,其獨步也。稍後,王小玉演武生甚票姚,入座恂恂如處女,與芷芳皆劉家黑牡丹,妍媚在神情中。芷芳最為嘉定徐太史賞異。小玉喜淡交,時出冷雋語。十九歲死,春華堂離師自立者,芷秋、芷衫之下有芷儂,能書善奕,演《游園》、《看狀》最入神。己蓄徒矣。浙達官某秉節,芷儂往依之,乃棄其業。弟子小儂轉師韻秋,名芷蓀,以小儂為字。演《鳳儀亭》溫侯,合座叫絕。亦妝旦演《明妃》,顧盼幽換抑傳神,惜不能彈琵琶,徒入抱耳。又有芷芬,揚州人,芷黁、芷衫之胞哉。〗  
81 陸小芬,蘇州人,父曰玉鳳。是名伶張爾奎之弟子,工黃腔,為正旦。小芬乃從朱蓮卿學昆曲,性情和婉,舉止安雅,綽有蘇州風範,度曲亦工。小芬字薇仙,歌《牡丹亭》諸曲入妙。所謂「清詞不負《牡丹亭》」也。年稍長,車馬稀,改習黃腔。阜成部以厚貲聘之,獨步一時。「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希」,昆曲云乎故。  
82 李艷儂,大興人,所居曰「嘉潁堂」。無脂粉氣,無卑陬態,無謔浪語。朗如秋月,藹若秋雲。待人在若遠若近之間,而見者輒心醉。語曰:「蘭無言而自芳」;又曰:「桃李無言,下自成蹊」。艷儂之謂矣。初唱黃調,不為工,後扮昆曲之小生,烏巾白袷,玉山照人,乃極相稱。自江南用兵,蘇揚稚幼,不複販鬻都中,故鞠部率以北人為徒。雖亦有聰俊狡獪可喜者,而體態視南人終遜。惟艷儂亭亭獨立,如王謝家兒,可以憑班絲隱囊捉玉塵麈清談竟日。即追求於昔年南產諸郎,尚不易覯,不意得之於北產,其家本在慶豐閘傍,殆鐘潞水之秀歟?
83 〖品花各有所見,評泊高下,不能一致。獨致艷儂無訾之者,殆如西湖擅天下最勝,無賢愚莫不心賞也。艷儂名德華,為維新堂陳新寶弟子。同時戊辰會試時所稱狀元也。出場不逾年,即離師,新寶因之獲重貲。艷儂矯矯自好,蜀人李少石授以琴調,粗解安弦,衣冠益嘆賞。京師名伶。擁貲後,非買夏屋取賃直,即張米煤小肆。艷儂獨買天津瘠田二百畝,有課耕之志,嗜好固與俗殊。篇中譽之,不無稍過。予以為人不可作鄉原,李郎固歌館中原人也。〗  
84 沈阿壽,字眉仙,蕊仙弟也。忼爽類兄,顏色詞令差遜。扮《活捉》、《刺虎》極工。《水鬥》劇中無蓮芬則阿壽扮白蛇,水芝出,阿壽扮青兒矣。  
85 沈小寶,蕊仙子,妝武生,頗有英氣,惜口吃。與眉仙同居,仍稱「聯星堂」。聯星堂當戊午己未間,有桂林者,僅能扮湖船,而以冶態傾俗目。  
86 徐金兒,字逸仙,蝶仙之弟。人恆呼之曰「阿二」。妝小生昆曲最妙,蝶仙雖壓倒一時。而知音者皆謂逸仙實勝之。譬之於書,蝶仙不免側筆取妍,逸仙則筆筆中鋒也。與芷秋並演,如紅蓮淥水,相得益彰。所居曰「崇德堂」。蝶仙產過中人,阿二則大困。  
87 杜蝶云,以字行,蘇州人,所居曰「玉樹堂」。餘見時齒已長矣,本扮旦,至是則生末淨,恣意為之。或妝吐火判官,觀者嘩訝,是聰穎人也。有姊曰阿五,能度昆曲,妝正旦,其聲清脆動聽,常祗奉藩郎。蝶仙出都至上海,為客串生淨雜扮,科白草草,而名重滬瀆。  
88 曹福壽,字韻仙,聞德堂弟子。離師後,堂名「聞憙」。扮花旦,風情娟麗,妍而不妖。盈盈裊裊,大似蘇產。洗妝入座,風神頓減。而性格憨柔,亦可賞也。韻仙亦扮太真,頗詄麗。。出都依四川一監司而不終。  
89 王桂官,字楞仙,聞德堂弟子。年可十三四,弱柳當風,新花出水,可以方其韶冶。扮戲極多,《回獵》《西諜》固已可愛。妝伍子胥寄子尤工,觀者或為之泣。凡小伶年與相若,盡在下風。可以繼艷儂之美而奪其席,燕台花案,大抵亦閱三年而一為論定。若有持衡者,必以楞仙為首選。楞仙自謂是北產而殊不類。有續《燕台花譜》者,品桂官為牡丹,容光照人,惜目大而無神。有時木立如癡,十五六時耳忽聾,又不能飲,而喜嬲,天生麗質,何以遂自棄哉!  
90 餘紫雲,楚人,是龠禾堂弟子。父曰三勝,黃腔中老樂工,有盛名於時者也。齊名者三人,三勝之外,尚有程長庚、張爾奎,三人者名滿海內。凡工黃腔之正生,既負重名,則薄視諸旦,不屑與伍。長庚、爾奎,乃蓄弟子令妝旦。從客飲酒,非舊法,三勝心弗善也。顧其子乃妝花旦,三勝如在,必不肯聽。紫雲婉嬺,尚有女郎之致,能彈琵琶,唱小曲。同時有吳鳳鳴者,亦淨末黃腔之選,蓄第子玉風,湖州人。溫雅不惡,後淪落,乃歌場賣酪。
91 〖軟紅重踏,樂府都非。可供賞鑒者,祗此十餘人。艷儂、楞仙,便為翹楚。然追憶昔時諸美,終隔數塵。以艷儂方蓮卿,以楞仙方寶琴。差似而猶未逮,向上者更無論矣。或以慧仙方倚雲,則鄭之配雅也。尚有有名者,曰綺春堂時小福,字琴香,春福堂鄭秀蘭,字素香,猶可相近。其次寶善堂陳芷衫,馥森堂陸竹卿,蕉雪堂王順福,皆木強人也。又有春和堂劉倩云者,前數年頗有盛名。徐娘已老,無複風情,相對令人敗興,特不至如湯金蘭之老醜耳。岫雲堂弟子五,曰五雲;春華堂弟子四,曰四芷,皆憨跳鄙倍,所謂頑童者是矣。凡平生未至都門者,一入春明門,但見五雲、四芷輩,瑤環瑜珥,文袿綺襦,置之檀板金尊間,便以為是天下之佳麗,又見艷儂、楞仙,更詫以為是驂鸞騎鶴,天上仙人,非世間所有。而不知五雲、四芷,固不足當一盼。即艷儂、楞仙,上擬舊時名輩風流,亦遠不逮也。人才日替,即秉鈞衡、建節鉞者,往往有一蟹不如一蟹之譏,矧在區區主謳哉。時小福,當同治初國恤時,以清唱登場,有弦索,無金鼓,揭簾一聲,重垣屬耳。遂負盛名,性又諧媚善合,久而巧齡妒之。至置藥茗飲中,啞其喉。治之愈,後至歌場,自攜飲食,不啜杯水。巧齡乃教子餘紫雲盡習小福所能之劇,欲以掩之,紫雲名遂噪。出師後所居仍名「勝春堂」。囀喉發響,終不及小福之自然。予觀巧齡之毒小福,乃知太行孟門豈雲險絕。人生世上,何在而非危機哉?鄭秀蘭年既長,遂創阜成部,性幽遠,曲室中絮絮傾談,絕似朋舊久離,一旦促膝。芷衫愛玩文墨,喜近雅人。竹卿最諧,俗名為肉丸子,近得一弟子周素芳,字絢秋。所謂永嘉之末,複聞正始之音,不知與卷中所許倚雲、倚香何如?若予所見之寶珠、寶兒,尚非其匹,詳見《群芳續集》中。予撰《群芳小集》,以順福及弟湘雲為逸品,固一人之私言,而此卷評論,似亦見其杜德機也。五雲、四芷,小時鄙倍,誠如所譏,後來長成,亦惟度雲、芷蓀可為談友耳?〗  
92 〖或謂予:「此輩北產,固不如南產。顧常至蘇州,見歌者率凡猥無可愛,則何也。」予曰:「北人俊,病在生硬。南人婉,病在暗弱。必以南產置之北地,浚其性靂,而振其骨採,則精神發越,不同奄奄無氣者矣。儻以北產攜入南中,導以和柔之詞令,教以嫻雅之舉止,亦必遠勝於蘇州之庸庸者。在化南北之短而集其長耳。且都中歌伶之教子弟,雅步媚行,綽有矩度。掉頭擲眼,各具精神。雖雅俗不同,而一顰一笑,皆非苟作。故如五雲、四芷,亦足以動人觀聽者,半系乎此。蘇州則但知度曲而已。於語言笑貌,絕無修飾,故不能致人愛也。」離亂二十載,都中南產幾盡,惟時琴香、鄭素香為吳人,張芷芳為皖人,尚應客。年皆近三十矣。〗  
93 都中歌者之侍飲,稚子如驕之戲於側,長者如姬妾共談衷曲,可以娛情而適意。外間歌者之侍飲,則如僕隸兢兢焉。恐失主人意,是有何樂哉?  
94 餘謂曲子師,今蘇產既不可致。嘗以燕產童子慧黠者,附海舶往蘇州,就清音隊學度曲。四五年後,不但曲調嫻習,並動作聲音,亦改觀。乃挈歸,再教以扮演登場,使與吳娃無異,聞者心善之,而不能從。再閱數年,南產終不可得。目前之知名者老去,恐傳派益失其初,才皆下劣,而昆曲有腔無韻,亦成廣陵散矣。  
95 補遺  
96 陸金廬,字翼仙,所居曰「桐華堂。桐華堂後有任小鳳者,色藝可望前人,潘侍郎與水芷絕後,乃賞之,不使見客。
97 松齡隸和春部,色藝壓同輩,名噪一時。齒既長,顏色不衰。既蓄須,謝去。司事者啖以重金,剃須複登場焉。殆五十餘歲,評者以為人妖。  
98 都中鞠部曰四喜,曰春台,曰三慶,曰和春。四部雖齊名,和春獨不為士大夫所與。衣冠公燕未有呼和春者,市井小夫,乃樂觀之。有友呼別部群應,而特從和春招松齡來演《翠屏山》,餘得寓目。妖冶誠無匹也。  
99 旺兒是茶寮中捧盤童子,貌白晳,心性儇巧,遂為好時者慫恿入鞠部,為花旦。振動一時,趨之者如蟻附膻。餘入都後,見其登場,黃腔最工。惟步武不中繩尺,蓋小時未從師之故也。   〖歌僅雖賤技,而品格不同。其為賢士大夫所親近者,必皆能自愛好,不作諂容,不出褻語。其令人服媚,殆無形跡之可指,愛身如玉,尤如白鶴朱霞,不可即也。別有一派,但以容貌為工。謔浪媟嬻,無所不至。且如柳種章台,任人攀折,此則我輩所惡,而流俗所深喜者。松齡、旺兒,固流俗所喜,似可置而不論。然皆絕頂聰明,超絕流輩,譬之婆羅闢門,支果雖落旁門,其精詣亦未可磨滅也。都門二十年前,惟長庚、三勝、爾奎,以黃腔負重名。青衫旦,刀馬旦,往往年稍長,藝始長。近五六年,師以教其弟子,即有喊黃腔,妝武旦,為異日包錢地。一變而為西皮,則秦聲激越,哀怨盈耳,無雅俗趨之若騖,坐上客滿,至不能容。萬方聲一概,吾道欲何之?吾有私嘆。西謳中有十三旦者,登場如驚風蛺蝶,所扮演皆淫佚之劇。廣庭屬目,如陳秘戲,江河日下,遂至於此。〗
100 青塚志 清 永康胡鳳丹月樵 編輯
101 自序
102 餘端居無俚,方輯《青塚志》為遣日計,客有自塞外歸者,語餘曰:「間嘗涉大漠,歷絕激,黃沙卷地,白草黏天,有墳三尺,孤峙其間,斷碑無字,鬱鬱芊芊,鬥高月黑,微聞佩環,蓋昔明妃埋玉之鄉也。吾不能不嘆惜痛恨於毛延壽,而悼蛾眉之葬於腥膻。」餘曉之曰:「有是哉,客之迂也!語不云乎,士無美惡,入朝見嫉,女無妍媛,入宮見妒。萎菲謠諑,古今一轍。如若所云,則是屈原不放於汩羅,太白不流於夜郎,子瞻不謫於儋耳,而長門可以不賦,秋扇可以不悲也。夫白日在天,而浮雲蔽之,漢宮即無延壽,而能致妃於絕域者正不知其幾也!又何畫師之足尤?令妃不嫁單于,正位椒房,朝夕承恩,一旦寵移愛奪,老死昭陽,亦不過與玉鉤斜畔累累無名之塚同游地下耳。萬代千齡,誰複尋琵琶之遺響,抒吊古之幽情哉?」客曰:「達矣,子之論也!」遂書以為青塚序。光緒三年六月,永康胡鳳丹月樵氏,書於鄂江之漢皋旅次。
103 目次
104 卷一 古跡昭君村 王昭君宅 香溪 琵琶橋 明妃廟 青塚 昭君祖塚碑
105 卷二 紀實七則 圖像四則 評論十三則
106 卷三 藝文序四 辨一
107 卷四 王昭君 明君 明妃
108 藝文古今體詩六十首 摘句附
109 卷五 明妃 昭君 王嬙
110 藝文古今體詩八十三首 詞一 摘句附
111 卷六 王明君歌曲行引
112 藝文古今體詩四十一首 摘句附
113 卷七 昭君歌詞行曲篇吟
114 藝文古今體詩五十四首
115 卷八 昭君詞曲吟詠
116 藝文詠古今體詩七十四首
117 卷九 昭君怨嘆
118 藝文古今體詩六十五首 詞一 摘句附
119 卷十 昭君圖畫
120 藝文古今體詩七十三首
121 卷十一 昭君村裏
122 藝文古今體詩二十九首 摘句附
123 卷十二 昭君墓 青塚
124 藝文古今體詩二十四首 摘句附
125 引用書目
126 漢 漢書班固
127 宋 後漢書範曄
128 晉 西京雜記葛洪
129 唐 妝樓記張泌 歷代名畫記張彥遠 駱臨海集駱賓王 孟襄陽集孟浩然
130 太白集李白 杜工部集杜甫 白氏長慶集白居易 樊川集杜牧
131 玉溪生詩文集李商隱 劉隨州集劉長卿
132 宋 輿地廣記歐陽忞 輿地紀勝王象之 太平寰宇記樂史 聞見後錄邵博
133 吳船錄範成大 隨隱漫錄陳隨隱 野客叢書王楙 圖畫見聞志郭若虛
134 詩人玉屑魏慶之 樂府詩集郭茂倩 侯鯖錄趙德麟 鶴林玉露羅大經
135 六一居士集歐陽修 歸田詩話同上 劍南詩集陸游 放翁題跋同上
136 梅溪詩集王十朋 東萊詩集呂本中 青山集郭祥正 
137 司馬溫公集司馬光 臨川集王安石 東坡集蘇軾 欒城集蘇轍
138 元豐類稿曾鞏 梁溪集李綱 江湖長翁集陳造 眉山詩集唐庚
139 白玉蟾集白玉蟾 疏寮小集高似孫 浪語集薛季宣 看雲小集黃文雷
140 順適堂吟稿葉茵 陵陽集韓駒 盧溪集王庭圭 屏山集劉子翬
141 竹齊詩集裘萬頃
142 金 滏水集趙秉文
143 元 靜修集劉因 剡源集戴表元 北山集周權 鐵崖集楊維楨
144 廬陵集張昱 秋澗集王惲 道園集虞集 圭塘小稿許有壬
145 清客居士集袁桷 安雅堂集陳旅 吳禮部集吳師道 雲陽集李祁
146 不系舟漁集陳高 貞素堂文集舒頔 玩齋集貢師泰 霞外集馬臻
147 全金詩元好問 湛然居士集耶律楚材
148 明 明一統志李賢第 詩雋類函俞安期 新安文獻志程敏政
149 唐音戊簽胡履亨 高季迪詩集高適 椒邱文集何喬新
150 陳忠裕公全集陳子龍 嵩渚集李濓 東甌詩存趙諫 草閣詩集李曄
151 皇明風雅徐泰 大複集何景明 顧文康集顧鼎臣 漁石集唐龍
152 念庵文集羅洪先 甫田集文徵明 滄溟集李攀龍 李於田集李蓘
153 穀城山館詩集於慎行 北窗吟稿謝傑 孫稚繩集孫承宗 
154 蔡忠烈公遺集蔡道憲 射山詩選陸嘉淑 懷麓堂集李東陽
155 王氏家藏集王廷相 比玉集魏學禮 樓山堂前後集吳應箕
156 獨漉堂集陳恭尹 方洲集張寧 瓊台會稿邱浚 息園集顧麟
157 歸有園集徐學謨 元暢樓集昊之器 四憶堂詩集侯方域
158 愛日堂詩集陳元龍 由拳集屠隆 變雅堂詩文集杜浚 石臼集邢昉
159 沈七襄集沈天孫 明詩綜
160 國朝 大清一統志蔣廷錫等 陝西通志 歷代題畫詩類陳邦彥等
161 水經注釋地補遺張匡學 全唐詩曹寅等 知不足齋叢書鮑廷博
162 四憶堂詩集侯方域 白茅堂集顧景星 澄江集陸次云 北墅緒言同上
163 玉山詞同上 靜惕堂詩集曹溶 船山詩集王夫之 
164 京江耆舊集張學仁 王豫編 澄潭山房詩集程襄龍 毛西河集毛奇齡
165 兼濟堂文集魏裔介 敬恕堂詩集查景璠 尺一堂詩抄王彭澤
166 思無邪齋詩集何夢篆 綿津山人詩集宋犖 道援堂集屈大均
167 詞科掌錄杭世駿 樹經堂詩集謝啟昆 韋園詩集舒峻極 
168 童山詩集李調元 蜀雅同上 六瑩堂詩集梁佩蘭 詹鐵牛集詹賢
169 鸛玉齋集揭潛銘 林蕙堂集吳綺 ■⑴堂集黃之雋 
170 午亭詩文稿陳廷敬 石笥山房詩文集胡天游 弱水詩集屈複
171 澹靜齋文抄龔景瀚 染學齋詩抄余元遴 寄甫詩集錢時雍
172 梁溪詩鈔黃中  椒邱文集何喬新 海峰詩集劉大櫆 
173 歸愚詩集沈德潛 明別裁集同上 國朝別裁集同上 
174 忠雅堂詩集蔣士銓 曝書亭集朱彞尊 明詩錄同上 
175 小倉山房詩集袁枚 隨園詩話同上 唐詩叩彈集杜詔 
176 熙朝雅頌集鐵保 太癡生詩文集吳藎 秋水閣詩文集許兆椿
177 悅親堂集祝德麟 東昆詩集顧夔璋 白華前後集吳省欽 
178 清白士集梁玉繩 平庵詩集黃世成 切問齋集陸耀 澄江集陸次云
179 北墅緒言同上 玉山詞同上 台山詩集何人鶴 笛漁小稿朱昆田
180 一瓢山房集苗令琮 松風餘韻姚宏緒 樹經堂詩文集謝啟昆 
181 兩浙輶軒錄阮元 惜抱軒集姚鼐 惜軒詩集史榖貽 瓶水齋詩集舒位
182 慶芝堂詩集戴亨 賞雨茅屋集曾燠 守意龕詩集百齡 
183 岡州續稿 元詩選顧嗣立 元詩選癸集同上 沅湘耆舊集鄧顯鶴
184 宋詩紀事厲鶚 甬上耆舊集胡文學 曲阿詩綜劉會恩 
185 滇南詩略袁文揆 詩娛堂詩集黃安濤 程氏所見詩抄 湖州詩錄陳焯
186 覺生詩抄鮑桂星 詠史詩抄同上 棲心閣詩鈔劉汝器 
187 抱璞亭詩集張湘任 石庵詩集劉墉 白蓴詩集張開東 
188 花餘亭詩存葉廷芳 竹居詩集言啟芳 心吾子詩鈔程尚濓
189 黃葉樓詩集喬煌 香蘇山館集吳嵩梁 後湘詩集姚瑩 
190 梅臣詩集譚錫洪 懷荊堂詩集恆慶 鵠山小隱詩文集熊士鵬
191 蕭艾堂詩集賈松年 印心石屋詩文集陶澍 月塘書屋詩集楊延亮
192 悟雪樓詩集徐謙 自怡詩集林彖 一朵山房詩集傅潢 
193 寶閒堂集張四科 蘭言集謝堃 蘭言二集同上 絸庭詩集王梁
194 薇岩詩草周廷熺 自適吟趙圭 嘯雪齋集諸廷槐 介軒詩鈔張振夔
195 金華詩錄張作楠 永新詩征尹繼隆 擊缽吟郭柏蔭 
196 云悅山房詩集楊維屏 柈湖詩集吳敏樹 外丁卯橋居士初稿劉宗謀
197 夢綠草堂詩鈔蔡壽祺 全史宮詞史夢蘭 冶南詩藪林壽圖
198 倚晴樓詩集黃燮清 鐵瓶詩鈔張岳齡 繡珠軒詩集郭漱玉
199 簪花閣詩抄郭潤玉 紅薇吟館遺草郭秉慧 冰壺玉鑒軒詩草蔡澤苕 
200 硯樵山房詩集董文渙
201 卷一
202 古跡
203 昭君村 興山縣,吳置,屬建平郡,晉因之,宋省焉。唐武德三年析秭歸複置,屬歸州,熙寧五年省入秭歸,後複置。有古夔子城,有昭君村。漢宮女王嬙,此鄉人也。《輿地廣記》
204 昭君村 在歸州東北四十里,樂天過昭君村詩:「靈珠產無種,彩雲出無根。亦如彼妹子,生此遐陋村。」杜甫詩云:「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輿地紀勝》
205 昭君村 宋王龜齡先生云:按《圖經》,昭君村在歸州興山縣,而巫山亦有之,在十二峰之南神女廟下,未知孰是?杜少陵詩云:「若道巫山女粗醜,安得有此昭君村?」劉夢得竹枝詞云:「昭君村中多女伴,永安宮外踏青回。」則在巫山者是。《梅溪集》
206 昭君村 歸州有昭君村,村人生女無美惡,皆灸其面。白州有綠珠村,舊井尚存,或云飲其水生美女,村人竟以瓦石實之。豈亦以二女子所遭為不祥耶?《聞見後錄》
207 昭君村 在歸州東北四十里。昭君名嬙,郡人王攘女。入漢掖庭,元帝以後宮人多,使畫工毛延壽圖其形,按圖召幸。宮人多賂畫工,昭君獨不賂延壽,故毀其形。及單于願婿漢,昭君以圖當行,元帝見之悔恨,乃殺延壽,籍其家。昭君入胡,於馬上彈琵琶,悲歌哀怨。後死葬胡中,其塚草獨青,鄉人為立廟。《明一統志》
208 昭君村 在歸州東北。《大清一統志》
209 王昭君宅 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縣,村連巫峽是此地。《太平寰宇記》
210 香溪 明妃秭歸人,臨水而居,恆於溪中盥手,溪水盡香,今名香溪。《妝樓記》
211 香溪 即昭君溪也,杜詩注云:歸州有昭君村,俗傳因昭君而草木皆香,故曰香溪。又云,昭君有搗練石,在巴東縣溪中,即今香溪是也。《寰宇記》云,屬興山縣。《輿地紀勝》
212 香溪 在邑界,即王昭君所游處。《太平寰宇記》
213 香溪 在歸州東一十里,源出興山縣,流入江,即昭君溪也。《明一統志》
214 琵琶橋 在秭歸縣,昭君選入漢宮時,曾鼓琵琶,少憩於此。《輿地紀勝》
215 明妃廟 縣旁有酒壚,或為題作「宋玉東家。」屬邑興山縣,王嬙生焉,今有昭君台、香溪尚存,城南二里有明妃廟。余嘗論歸為州僻陋,為西蜀之最,而男子有屈宋;女子有昭君,閥閱如此,政未易忽。《吳船錄》
216 明妃廟 昭君名嬙,避晉諱,改曰明妃。本縣人王攘之女也。年十七,漢元帝時待詔掖庭,不得見。後單于願婿漢氏,於是以昭君行。《寰宇記》云,在興山縣。昔明妃入胡,於馬上彈《琵琶怨》,且歌為詩曰:「黎菜萋萋,其葉元黃。有鳥處此,集於苞桑。」昭君服毒而死,單于舉國葬之。胡中多白草,而此塚猶青。鄉人思之,為之立廟。廟庭之中,有大柏樹,周圍六丈五尺,枝葉蓊鬱,出其故台。又有搗練石,在昭君溪中。孟倫撰《明妃廟記》云:「新月娟娟,目斷於漢家宮闕;陰靈黯黯,魂銷於敵地塵砂。」《輿地紀勝》
217 青塚 在金河縣西北,漢王昭君葬於此,其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塚。《太平寰宇記》
218 青塚 在大同府城西北,《朔平府志》:青塚即王昭君墓,一在殺虎口外歸化城東南,黑河南岸,土人云西黃河岸及瓦刺地亦有,二處未知孰是?《水經注釋地補遺》
219 昭君祖塚碑 古松枝碑在高陽鄉朱家村,碑在樹上,去地十許丈,相傳云昭君祖塚碑。《輿地紀勝》
220 卷二
221 紀實
222 昭君本蜀郡秭婦人也。《漢書》
223 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生二子。《後漢書?匈奴傳》
224 右舊史,王嬙字昭君。漢元帝時,匈奴入朝,詔以嬙配之,號胡閼氏。一說漢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其形,按圖召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昭君自恃容貌,獨不肯與,工人乃丑圖之,遂不得見。及後匈奴入朝,選美人配之,昭君按圖當行。及入辭,光彩射人,竦動左右。天子方重失信外國,恨悔不及,窮按其事。畫工有杜陵毛延壽,為人形,醜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陳敞,新豐劉白、龔寬,並工狗馬,人形不逮延壽下,杜陽望樊青尤善布眾色,皆同日棄市,籍其資財。漢人憐昭君遠嫁,為作歌詩。始武帝以江都王建女細君為公主,嫁烏孫王昆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然。晉文王諱昭,故晉人改為明君。石崇有妓曰綠珠,善歌舞,以此曲教之,而自制《王明君歌》,其文悲雅,「我本漢家子」是也,《琴操》載。昭君齊國王攘女,端正閒麗,未常窺看門戶,攘以其有異於人,求之者皆不與,年十七,獻之元帝。元帝以地遠不之幸,以備後宮,積五六年,帝每游後宮,昭君常怨不出。後單于遣使朝賀,帝宴之,盡召後宮。昭君乃盛飾而至,帝問:「欲以一女賜單于,誰能行者?」昭君乃越席請往。時單于使在旁,帝驚恨不及。昭君至匈奴,單于大悅,以為漢與我厚,縱酒作樂,遣使者報漢,送白璧一雙,駿馬十匹,胡地珠寶之類。昭君恨帝始不見遇,乃作怨思之歌。單于死,子世達立。昭君謂之曰:「為胡者妻母,為秦者更娶。」世達曰:「欲作胡禮。」昭君乃吞藥而死。《樂府題》
225 司馬氏諱昭,改昭君為明妃。《隨隱漫錄》
226 明妃事,《前漢?匈奴傳》所載甚略,但曰竟寧元年,單于入朝,願婿漢氏。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單于歡喜。如此而已。而《西京雜記》甚詳,曰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工圖形,按圖召幸之。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亦不減五萬,獨王嬙不肯,遂不得見。後匈奴入朝,求美人為閼氏,於是上按圖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為後宮第一,善應對,舉止閒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失信於外國,故不複更人,乃窮竟其事,畫工毛延壽等皆棄市。《後漢?匈奴傳》載此與《記》小異。如《雜記》,則是昭君因不賂畫工之故,致元帝誤選,已而行。如《後漢》所說,則是昭君因久不得見御,故發憤自請而行。二說既不同,而《後漢》且不聞毛延壽之說,《樂府解題》所說,近《西京雜記》,《琴操》所說,近《後漢?匈奴傳》,然其間又自有不同。《琴操》謂單于遣朝賀,帝宴之,盡召後宮,問誰能行者,昭君盛飾請行。如《琴操》所言,則單于使者來朝,非單于來朝也,昭君在帝前自請行,非因掖庭令求行也。其相戾如此。此事《前漢》既略,當以《後漢》為正,其它紛紛,不足深據。《野客叢書》
227 《漢書?元帝本紀》云,賜單于待詔掖庭王嬙為閼氏。《陝西通志》
228 《琴操》言,王昭君齊國王攘女,適單于,生子世達,依其俗欲妻母,昭君吞藥而死。元?馬致遠《漢宮秋》曲,言明妃和親行至黑龍江,投江而死。皆與《漢書》不合。蓋詞家假設之言,非關事實,猶《文選?長笛賦》所云屈平適樂國澹台載尸歸也。《清白士集》
229 圖畫
230 時元帝後宮既多,使圖其狀,每披圖召見,諸宮人竟賂畫工錢帛,獨王嬙貌麗,意不苟求,工人遂為醜狀。及匈奴求漢美女,上按圖召昭君行,帝見昭君貌第一,甚悔之,而籍已定。乃窮其事,畫工皆棄市,籍其家資皆巨萬。《歷代名畫記》
231 閻立本圖昭君妃音配虜,戴帷帽以據鞍。王知慎畫梁武南郊,有衣冠而跨馬。殊不知帷帽創從隋代,軒車廢自唐朝,雖弗害為名筆,亦丹青之病爾。《圖畫聞見志》
232 宋韓駒題李伯時畫昭君圖序云:《漢書》竟寧元年,呼韓邪來朝,言願婿漢氏,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昭君字嬙配之。生一子,秣累立,複妻之,生二女。範曄書又言字昭君,生二子,與前書皆不合。其言不願妻其子,而詔使從胡俗,此是烏孫公主,非昭君也。《西京雜記》又言,元帝使畫工圖宮人,宮人皆賂畫工,而昭君獨不賂,乃惡圖之。既行,遂按誅毛延壽。《琴操》又言,本齊國王攘女,端正閒麗,未嘗窺看門戶,攘以其有異,人求之不與,年十七,進之帝,以地遠不幸,欲賜單于美人,嬙對使者越席請往,後不願妻其子,吞藥而死。蓋其事雜出,無所考正,信史尚不同,況傳記乎?要之,《琴操》最抵牾矣,按昭君南郡人,今秭歸縣,有昭君村,村人生女,必灼艾灸其面,慮以色選故也。昭君卒葬匈奴,謂之青塚。以晉文王諱昭,號明妃云。《歷代題畫詩類》
233 評論
234 傅元《琵琶賦序》曰:「故老言,漢送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道思慕,使知音者於馬上奏之。」石崇《明君詞》亦曰:「匈奴請婚於漢,元帝以後宮良家子配焉,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爾也。」則知彈琵琶者,乃從行之人,非行者自彈也。今人畫明妃出塞圖,作馬上愁容,自彈琵琶,而賦詞者又述其自鼓琵琶之意矣。魯直《竹枝詞》注,引傅元序以謂馬上奏琵琶,乃烏孫公主事,以為明妃用,蓋承前人誤。僕謂黃注是不考石崇《明君詞》故耳。《野客叢書》
235 古人作昭君詞多矣,餘獨愛樂天一絕,其意優游而不迫切,然樂天賦此詩,年甚少,才十七年。《詩人玉屑》
236 跋鄭虞任《昭君曲》云:自張文潛下世,樂府幾絕。吾友鄭虞任作《昭君曲》,如「羊車春草空芊芊」及「重瞳光射搔頭偏」之類,文潛殆不死也。但願「夕烽長不驚甘泉,妾身勝在君王前。」能道昭君意中事者。淳熙甲辰三月二十三日,甫裏陸某書。《放翁題跋》
237 詩人詠昭君者多矣,大篇短章,率敘其離愁別恨而已。惟樂天云:「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裏時。」不言怨恨,而惓惓舊主,過人遠甚。其與「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者異矣。《歸田詩話》
238 餘崇寧中,坐章疏入籍為元佑黨人,後四年牽複過陳,張文潛、常希古皆在陳,相見慰勞之餘,答曰:「靈轂子王睿作《解昭君怨》,殊有意思,能到入妙處。」詞云:「莫怨工人醜畫身,莫嫌明主遣和親。當時若不嫁胡虜,只是宮中一舞人。」文潛雲,此貞先生所謂篤行而剛者也。《侯鯖錄》
239 古今賦昭君詞多矣,唯樂天作有戀戀不忘君之意,歐陽公《明妃詞》,自以為勝太白,而實不及樂天。至於荊公「漢恩自淺胡自深」云云,則悖理傷道甚矣。《鶴林玉露》
240 荊公論商鞅曰:「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夫二帝三王之政,何嘗不行,奚獨有取於鞅哉?東坡曰,商鞅、韓非之刑,非舜之刑,而所以用刑者,則舜之術也。此說猶回護,不如荊公之直捷無忌憚。其詠昭君云云,推此言也,苟心不相知,臣可以叛其君,妻可以棄其夫乎?其視樂天所作蓋天淵懸絕也。同上
241 《圖經》云:「邊地多白草,昭君塚獨青。」
242 陳給事言,明妃塚在歸化城南三十里。歸化隋之東豐州也。又有西豐州州南有空城,城中浮圖一,六角七級,高矗天半,南向篆書顏額,曰「萬部華嚴經塔」,第七級壁上大書「金大定二年奉敕重修」。多金元人題字,墨跡如新,而辭率俚鄙,唯一詩近雅云:「去年曾醉海棠叢,聞說新知發舊紅。昨夜夢回花下飲,不知身在玉堂中。瑞伯書。」按此詩宋元絳厚之之作也。《帶經堂詩話》
243 賈開宗注侯朝宗《王嬙故里》詩云,明妃本蜀人,考新城亦有王嬙故里,此必過新城者。是歲諸將以大凌河大司馬楊嗣昌獻和議,黃門何楷劾論之,疑即此時也。《四憶堂詩集》
244 沈歸愚尚書晚年受上知遇之隆,從古詩人所未有。作秀才時落第,詠昭君云:「無金贈延壽,妾自誤平生。」深婉有味。六十七歲與餘同入詞林。《隨園詩話》
245 餘自幼詩文不喜平熟,丙辰諸征士集京師,獨心折於山陰胡天游稚威,常言「吾於稚威則師之矣」。稚威駢體直掩徐庾,散行恥言宋代,一以唐人為歸。詩學韓、孟,過於拗澀,今錄其近作,如《明妃》云:「天低海水西流處,獨有琵琶堪解語。斷絲枯木本無情,猶勝人心百千許。」同上
246 卷三
247 藝文
248 石 崇
249 明君詞序
250 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觸文帝諱改之。匈奴盛,請婚於漢,元帝以後宮良家子昭君配焉。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昭君亦必爾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聲,故敘之於紙云爾。《詩雋類函》
251 呂 午字伯可,歙縣人。嘉定四年進士,官至右文殿修撰,封歙縣男,立朝以風節
252 聞,贈華文閣學士。著有《竹坡類稿》。
253 王昭君辭序
254 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世率以為名言。以予觀,女惟美,故惡者妒之,士惟賢,故不肖者嫉之。明妃入漢宮,絕世而獨立,其輩行妒之久矣。當元帝按圖召幸時,諸宮人皆重賄畫工,為進身計,明妃以色自負,獨不與,故畫工惡圖之,使不得見。人莫不歸咎於毛延壽之徒,不知諸宮人之重賂,正所以使之惡圖明妃而後己可進也。一旦為和戎故召見間,帝始驚悔,畫工皆誅死,竟亦何益?前輩謂蛾眉先妒明妃為去國之人,信哉。嘗因是論賢者不幸與群小並立,群小不惜金珍,交結佞幸以圖進,賢者方厭惡唾罵之不暇,決不肯效尤。彼又懼賢者之進,必不便於己,其交結佞幸,不特自為,並欲傾讒賢者。迨事變興,賢者己見擠而去,見大夫無可使者,人主始追咎左右平時毀譽之失實,赫然震怒,重置之法,不幾於噬臍乎?故為人上者,於賢不肖之進退,能先覺而無後悔,不至如元帝之於明妃則善矣。雖然,明妃近在掖廷,為左右所蔽,不見御,帝昏迷可知。及因事而悟,尚能奮威斷以誅畫工,望之猛房為恭顯所潛以死,而於恭顯絕不聞行畫工之誅,何耶?毋乃重於色而輕於賢耶?雖悟猶不悟,有若涑水易欺難悟與終不能悟之言,是可為萬世戒矣。九華陳君民瞻取明妃出處,與古今歌詠會粹成篇,且鋟之梓,或疑其何必為一婦人屬意如此,比攜編蹐門告曰:「觀諸公詠明妃事,言人人殊,而於世教有益,為我下一轉語,見不徒編次之意。」予謂:「昔之編國風者,於詠婦人女子詩,靡不備載,聖人不刪焉,所以示勸戒也。民瞻之意,殆出於此。」故為即其關於君道之大者書之。(《新安文獻志》
255 國朝顧景星
256 詠王明妃序
257 序曰,王明妃當元帝初,待詔掖庭,久不得幸,妃內頗不平,值單于求漢女,盛飾越席請行,光彩動左右,帝驚悔不及。單于謂漢賜厚,獻白璧驃馬珍寶之物,請為天子守敦煌,休中國士卒。妃痛非本意,作詩曰:「志念沈抑,不得頡頏,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顧子曰,妃不得志於中國而遠嫁單于,卒使漢受其福,有孤臣義士之隱情焉。《白茅堂集》
258 國朝陸 耀字青來,一字朗夫,號朗甫,吳江人。乾隆壬申舉人,授內閣中書,宮至
259 湖南巡撫,年六十三卒於官。著有《切問齋集》
260 王明君詞序
261 世詠昭君,都據《西京雜記》,謂元帝按圖召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亦不減五萬,昭君自恃貌美,獨無所賂,工人多醜為之圖,帝遂以妻匈奴。是說也,餘嘗疑之。夫漢元即富過往時,而未幸之宮人,安所得此多金以賂畫師哉?宮廷跡閟,誰代為游談通賂者?至其輦金暮夜,亦豈漫無呵禁?固近誣不可信也。自梁王叔英妻劉氏詩曰:「丹青失舊儀,玉匣成秋草。」由是陳後主則曰:「圖形漢宮裏,遙聘單于台。」隋薛道衡則曰:「不蒙女史進,更無畫師情。」沿至唐人,遂為典實,如崔國輔「何時得見漢朝使,為妾傳書斬畫師。」沈佺期「薄命由驕虜,無情是畫師」;梁獻「圖畫失天真,容華坐誤人」;郭元振「容顏日憔悴,有甚畫圖時」;劉長卿「自矜妖艷色,不顧丹青人」;李白「生乏黃金買圖畫,死留青塚使嗟」;杜甫「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白居易「愁苦辛勤憔悴盡,如今卻似畫圖時」;李商隱「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為人」;範靜妻沈氏「早信丹青巧,重貨洛陽師。千金買蟬鬢,百萬買蛾眉」之類,不可勝紀。梁以前初無此說,昭君之自言曰:「離宮絕曠,身體摧藏」而已。石崇之為《明君新歌》,亦止曰「我本漢家子,將適單于庭」而已,圖畫之事,不著篇什。又案:《漢書》但言單于願婿漢氏以自親,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單于歡喜上書,願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請罷邊備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而《琴操》則謂帝宴單于,悉召後宮,問欲以一女賜單于,昭君盛飾而至,越席請行。既至,匈奴以為漢待之厚,報漢以驃馬白璧珍寶之物。圖畫之事,不登記載。自是之後,匈奴三世,稱藩於漢,不為邊患,昭君號寧胡閼氏。故溫陵黃鵬揚《讀史吟評》稱,昭君制勝安邊,過武皇十二部將軍也。夫始之不以色進,有班姬辭輦之賢;繼之不以難委,有馮女當熊之勇。至其去後宮而赴絕域,偶殊類而輯邊睡,有翁主和戎、木蘭從軍之義。而說者必援無稽之稗史為美談,使昭君千古止為恃色逞嬌、吝財失寵之女流,抑何不善成人之美也!余以《琴操》所載,與正史為近,爰為辨圖畫之非,以正文人沿襲之謬,而更作此詞以貽好事。本集
262 國朝陸次云字雲士,錢塘人。監生,考授州判,康熙己未薦博學鴻詞,官江蘇江陰知         縣。著有《澄江集》、《玉山詞》。
263 明妃辯
264 塞草皆白,葬明妃之地,其草獨青;秦草皆青,斬淮陰之地,其草獨赤。其赤者,昭淮陰無叛漢之心;其青者,表明妃不忘漢之志。烈士美人之隱,皆賴一草白於千秋。則明妃不從世達之請,其吞藥而死也明矣。乃《漢書》所載呼韓邪死,王嬙求歸,成帝敕從其俗,遂複為後閼氏。嗟乎!作史者何不樂成人美,而有是說耶?吾謂成帝之敕有之,其為後閼氏必無是也。明妃之請適單于,欲為漢帝紆北顧之憂也,其意以為和親之舉,以一女子足以代數萬甲兵,亦何憚而不往?與其老死於長門永巷之中,奚若建功異國之為得乎?故其「秋木萋萋」之詩,婉而多諷,怨而不怒,皆足徵其情性。至和親之後,數十年無烽火之警者,誰之力哉,良以曲奏琵琶而聲消鼙鼓也。逮其歿,黃茅白葦之中,一抔之土,長芳菲而不歇,天地不能易其氣,山川不能隱其意,寒暑不能移其情,霜露不能變其色,與文墓之蓍,孔陵之檜,徐君劍形之草,仲卿連理之樹,武穆向南之枝,同昭回於今古。而謂從呼韓之俗者,能有此哉?可不辨而明矣。然則漢史曷為有後閼氏之說?其有是說者,殆因成帝之敕,誤以之為奉詔,否則或為元帝解嘲,附會以書之者也。《北墅緒言》
265 卷四 藝文古今體詩 摘句附
266 鮑 照字明遠,東海人,晁公輔《讀書志》作上黨人。照或作昭,蓋唐人避武后所改。照為臨川王子項參軍,沒於亂兵,遺文零落,著有《鮑參軍集》
267 王昭君
268 既事轉蓬遠,心隨雁路絕。
269 霜鞞旦夕驚,邊笳中夜咽。《詩雋類函》
270 施榮泰
271 王昭君
272 垂羅下椒閣,舉袖拂胡塵。
273 卿卿撫心嘆,蛾眉誤殺人。同上
274 北周庾 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起家湘東國常侍,轉安南府參軍,累遷尚書度支郎
275 ,中通直正員郎,出為郢州別駕,尋兼通直散騎常侍,孝閔帝踐祚,封臨清縣子,邑五百戶,除司水下大夫,出為弘農郡守,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憲中大夫,進爵義城縣侯,俄拜洛州刺史。著有《庾子山集》。
276 王昭君
277 拭啼辭戚里,回顧望昭陽。
278 鏡失菱花影,釵除卻月梁。
279 圍腰無一尺,垂淚有千行。
280 綠衫一作衫身承馬汗,紅袖拂秋霜。
281 別曲真多恨,哀弦須更張。同上
282 上官儀字游韶,陝州陝人。貞觀初擢進士第,召授弘文館直學士,遷秘書郎。太宗每屬文,遣儀視稿,私宴未嘗不預。高宗即位,為秘書少監,進西台侍郎,同東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獄死。儀工詩,其詞綺錯婉媚,人多效之,謂為上官體。著有集三十卷。
283 王昭君
284 玉關春色晚,金河路幾千?
285 琴悲桂條上,笛怨柳花前。
286 霧掩臨妝月一作鳳,風驚人鬢蟬。
287 一作裁書待還使,淚盡白雲一作日南天。《全唐詩》
288 郭 震字符振,魏州貴鄉人。以字顯。少有大志,十八舉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封代國公。明皇講武驪山,以軍容不整,流新州。開元元年起為饒州司馬,道病卒。著有集二1一卷。
289 王昭君三首
290 自嫁單于國,長銜漢掖悲。
291 容顏日憔悴,有甚畫圖時。
292 其二:
293 厭踐冰霜域,嗟為邊塞人。
294 思從漠一作漢南獵,一見漢家塵。
295 其三:
296 聞有南河信一作聞道河南使,傳言殺畫師。
297 始知君念一作惠重,更肯惜一作遣蛾眉。同上
298 駱賓王義烏人。七歲能屬文,尤妙於五言詩,嘗作《帝京篇》,當時以為絕唱。初為道王府屬,歷武功主簿,又調長安主簿。武后時左遷臨海丞,怏怏失志,棄官去。徐敬業舉義,署為府屬,為敬業草檄,斥武後罪狀,後讀之矍然嘆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敬業事敗,賓王亡命,不知所終。中宗時詔求其文,得數百篇。著有《駱臨海集》。
299 王昭君一作昭君怨
300 斂容辭豹尾,緘恨度龍鱗。
301 金鈿明漢月,玉簪染胡塵。
302 一作妝鏡菱花暗,愁眉柳葉顰。
303 惟有清笳曲,時聞芳樹春。本集
304 沈佺期字雲卿,相州內黃人。善屬文,尤長七古詩,擢進士第,官至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著有集十卷。
305 王昭君一作宋之問詩
306 非君惜鸞殿,非妾妒蛾眉。
307 薄命由驕虜,無情是畫師。
308 嫁來胡地日,不並漢宮時。
309 心苦無聊賴,何堪馬上辭。《全唐詩》
310 崔國輔吳郡人。開元應縣令舉,授許昌令,累遷集賢直學士,禮部員外郎,後坐事貶晉陵郡司馬。
311 王昭君
312 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
313 何時得見漢朝使,為妾傳書斬畫師?同上
314 漢使南還盡,胡中妾獨存。
315 紫台綿望絕,秋草不堪論。同上
316 孟浩然字浩然,襄陽人。少隱鹿門山,張九齡鎮荊州,署為從事,開元末卒。著有《孟襄陽集》。
317
318 胡地迢迢三萬里,那堪馬上送明君。《涼州詞》,本集
319 李 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或曰山東人,或曰蜀人。明皇召見金鑾殿,有沼供奉翰林。著有《太自集》三十卷。
320 王昭君二首
321 漢家秦地月,流影照一作送明妃。
322 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323 漢月還從東海一作方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324 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325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塚使人嗟。本集
326 其二:
327 昭君拂玉鞍,上馬啼紅頰。今日漢宮人,明朝胡地妾。本集
328
329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于闐採花》,同上。
330 杜 甫字子美,其先襄陽人,曾祖依藝為鞏令,因居鞏。甫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後獻《三大禮賦》,明皇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肅宗即位,拜左拾遺,以論救房管,出為華州司功參軍。久之,召補京兆府功曹。嚴武鎮成都,奏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著有《杜工部集》。
331 明妃
332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333 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334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下魂。
335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本集
336 戎 昱荊南人,登進士第,衛伯玉鎮荊南,闢為從事,建中中為辰處二州刺史。著有集五卷,今《全唐詩》存一卷。
337 詠史一作和蕃
338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339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340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一作煙塵?
341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全唐詩》
342 令狐楚字殼士,宜州華原人。貞元七年及第,歷官戶部、吏部尚書,檢校尚書右僕射,進拜左僕射,彭陽郡公。開成元年上疏辭位,拜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贈司空謐曰文著。有集一百三十卷。
343 王昭君
344 錦車天外去,毳幕雪中開。
345 魏闕蒼龍遠,蕭關赤雁哀。同上
346 張仲素�
URN: ctp:ws41351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