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石卷桥在上大悲。

《石卷桥在上大悲。》[View] [Edit] [History]

1
南洋桥在上大悲。有亭。
2
横坑桥在汤坑。
3
花桥在三保。有亭。
4
观音桥在岭头村。有亭。
5
新厝洋桥
6
岑洋桥《古田志》:作「迎洋」。大河桥,并在二十二都。
7
蒋坪桥
8
源柏桥
9
小溪桥俱在源柏。
10
门里桥在新厝洋。
11
长桥宋时建。《古田志》:「两溪相接,亘如长虹。一名龙江公济桥,叠石为墩五,构亭其上。今毁,仅一板可渡。
12
漈川桥在漈下。有亭。
13
江墩桥在龙漈溪头。有亭。
14
花桥在漈下村内,有亭。
15
石桥在潮河。
16
高街桥在高溪村水尾。
17
安前桥在官洋,有亭。
18
坑口桥在官洋溪头。有亭。
19
六透桥在四保。
20
南山桥在隹山村水尾。有亭。
21
赤溪桥在赤溪洋中。
22
四角桥在龙漈水尾。
23
西林桥在西林下,有亭。
24
油杭桥在吴山头。有亭。
25
后墘桥在后墘村,有亭。水甚清涟可爱。
26
罗老桥在罗洋。水清如镜,两岸高险。昔罗老倡建,故名。
27
援签桥在仙奶宫下。
28
会仙桥在悠远丘。
29
太保桥在浙洋村。
30
浙洋虹桥在移风里。
31
三口桥上下有两桥。
32
前塘桥在前塘村。
33
寒桥在大熙岭水尾,通宁德。
34
黄宅桥在泮地。有亭。
35
龙井桥在坑里北。有亭。桥旁两山相映,万木森立,俯视桥下龙井,喷浪如雪。潭内有巨鲤,长五六尺,每浮水绕潭而游,则数日内必有大雨。
36
仙路桥在往上村之右。桥阔五尺。《县志》:「两岸奇石怪树,不可名状。幽径穿云,墘岩插汉,俱堪入画。」
37
溪柄桥在横垄村。
38
暗桥在横垄。有亭。
39
牛鼻桥在前墘。有亭。
40
全成桥在茗园。以全块潭石砌成,故名。
41
旗峰桥在白穰。有亭。
42
普缘桥在白玉。有亭。
43
独木桥在双门港。
44
里厝桥在叠石上村。有亭。
45
林口桥
46
柯坑桥
47
后溪桥
48
后地桥
49
后湾桥有亭。
50
黄坑桥有亭。
51
刘岭桥有亭。以上俱在硋窑。
52
白洋桥在白洋村,有亭。
53
把水桥在小樟水尾,有亭。
54
通济桥在小樟村东。有亭。
55
溪坪桥在南山村下。有亭。
56
猴川桥在上培。向系石桥,为水所坏,今架木为之。
57
花桥有亭。
58
紫桥有亭。在忠洋。
59
漳口桥在漳口。有亭。
60
长宦桥在长宦。有亭。
61
林中桥在林中。
62
墘头桥在墘头。有亭。
63
北墘桥在北墘。有亭。
64
莒溪桥在莒溪。有亭。
65
樟源桥有亭。
66
邱厝桥有亭。
67
闽清县
68
69
龙津桥在县东安仁里。宋建,元至正十年重建,上覆以亭。宋梁克家《龙津桥诗》:「兼旬积雨截晴虹,洗出溪山罨画中。别浦渔歌来暝色,长桥人语半秋空。」
70
昙口桥在县西。乡人沈公建。明永乐九年,知县朱毅命邑人许闰、朱什募修重建,并构亭其上。正统十三年,毁于寇。成化五年,知县左辅命耆民黄荣募建,复圯于水。
71
度仙桥在县南。《三山志》作:「鹊仙桥。」旧传黄天谷访徐、葛二子于此。明洪武二十年,知县沈源建亭其上,岁久而圯。天顺四年,教谕马能重修。
72
龙爪桥在仁寿里。祷雨于此,多验。
73
浮桥在南门外梅溪。旧时隔溪居民千馀家,为设浮桥,以便往来。嗣因桥迁徒,今成荒丘。然闽清每苦城市逼窄,倘能仍此建桥,俾民得复旧业,则全盛可复睹也。
74
牛角桥在八都。
75
上溪桥在十四都。
76
罗桥在十五都。
77
溪沙桥有亭。
78
岭头桥有亭。
79
许庄桥有亭。俱在二十都。
80
龙腰桥在二十一都,孙柱重建。
81
升堂桥在二十二都。邑人孙柱重建。
82
下庄桥
83
曲坑桥
84
汤寿桥桥头设有塘。俱在二十三都。
85
金坑桥在二十四都。有亭。
86
火耀桥
87
罗公桥在县西,离城三里。知县罗才建。
88
五峰桥原名黄公桥。宋绍兴四年,邑人黄稹建,郡守名曰黄公桥。明成化八年,水圯。万历中,乡人黄禹魁、赵继和等募缘重建,更名五峰,并建亭其上。
89
飞来桥
90
孙公桥在县西棠口,离城三里。
91
长桥在县东二十一都安仁里。孙柱重建。
92
桥头桥在县东二十一都安仁里。
93
合龙大桥在八都。国朝康熙三十四年,邑人郑克永募建。砌石为墩,架木为亭,共十六间。
94
95
梅溪渡在县东升平里。
96
白云渡在县西白云庄。
97
马坑渡在县西贺恩里。
98
龙岗渡在县南。
99
大箬溪渡在县南,离城二十里。
100
天王渡在天王寺前。元季有浮桥,洪水冲溃,复置小舟,以利涉者。
101
白塔头渡在县东北。
102
五峰桥渡在县西,离城四十里。
103
谷口渡在县南,离城八里。
104
长乐县
105
106
下橹桥在县东,旧六平门。宋元佑间,邑人陈毅建。
107
永济桥在儒学前。又名达道桥。宋元佑间,邑人郑君等建。
108
太平桥在县东。唐上元间,邑人林巨卿建。明宏治间,署县事姚祯重建,名为丰泰,一名观音桥。嘉靖间复圯。隆庆五年,知县蒋以忠复建,改今名。明蒋以忠《太平桥记》:「长乐之东门,旧有观音桥,为邑人往来要津,而芝山、六平、首石、小洞天诸流俱会其下。昔年淫霖暴涨,激冲崩裂,居民架以浮木,苟为济渡,木又就圯,行者病涉。馀来视篆之三月,百废稍兴。乃邑人以桥事来告馀,谓兹有司责也。前令率因循俟迁去,不为修举,馀其焉辞?然不可以烦吾民。归简家箧,得五金,召里中耆林舜章辈董是役,曰:『汝且以吾为倡,当必有嗣吾志者。』未几,僚佐助之,庠三师助之,邑缙绅士民竞助之。不逾月,得金百十五有奇,而桥工兴焉。易木以石,更故以新,屹然隆然,坚致倍昔。桥之上复建亭三楹,便憩行者。落成之日,稚老圜桥。馀因谂于众曰,观音乃佛家者流,桥用为号,不可以训,今易名太平,以示人和时宁之意。民再拜稽首谢。是岁,果海波不警,田畴再登,石米四钱,民咸乐业,欣欣为太平之应,相与伐石树之,曰:桥之谶也。不可不记。」
109
阜民桥在县后水关之下。明隆庆间,知县蒋以忠、邑人郑大智建。
110
资圣桥在县后水关上。旧有亭。
111
南阳桥在南门内。上有石栏。明隆庆间,知县蒋以忠建。
112
新桥在县东龙津坊。宋元佑间,县令袁正规建。
113
务西桥在县西。宋淳熙五年,邑人陈自得建,一名坞前桥。
114
沛浦桥今水关,在县西临江浒上。
115
中桥在岭口洋。
116
春桥在东门外。明隆庆间,知县蒋以忠建。
117
普照桥在河头洋。宋治平间僧光觉建。明嘉靖间圯,后修。
118
永济桥在县西南,旧名奎桥。隆庆间重修,改今名。
119
豸桥在二都后澳,宋嘉佑年建。明正德年修。
120
延祥斗门桥在二都前澳。宋淳化二年建。有闸,以潴蓄潮水。
121
斗南桥在三都官路南。明崇祯间修。
122
拱北桥在三都官路之北。
123
后溪桥在三都。宋熙宁六年,邑人高从建。
124
牌头桥在四都,道通福清县。明弘治间,知县王涣重建。
125
龙首桥在四都。闽县、长乐分界在北。
126
铺下桥旧志作:「邱舍桥,在四都。宋淳熙二年,邑人邱金从建。明嘉靖间,知县刘士逵重修。
127
坑田桥在四都坑田渡头。明嘉靖年间,为倭所毁,邑人林世章重建。
128
忘饥桥在四都。宋游知鉴建。
129
拱桥在五都。宋延佑间,邑人林景建。
130
郭桥在六都。里人郭氏所建,故名。
131
猎溪桥跨二里。宋元佑三年建。亭覆之。一名辣溪。
132
行相桥在六都。明正德间,知县梁辅为尚书林廷选建,故名。
133
合溪桥在六都。明天启间,马思裕重建。
134
灵源桥在七都。宋元佑间,僧德一建,构亭其上。
135
仙桥在七都。宋淳佑二年建。
136
中桥
137
渡桥
138
溪上桥亦僧德一所建。上有亭。以上三桥,俱在八都。
139
桃坑桥在九都。宋嘉泰三年,邑人陈德祁建。又名取青桥。
140
蓝盘桥在十都。
141
三圳桥
142
过水桥
143
登龙桥并在十都。
144
山南桥
145
山北桥
146
圳头桥并在十一都。
147
新宁桥在十二都。明弘治间重建。
148
获溪桥在十三都。僧志宁建。今名卢头桥。
149
象桥在十三都光严寺后。明正德三年,知县梁□重建。又名梁公桥。
150
游溪桥在十三都。宋宝元二年,邑人黄仕频建。今名宝溪桥。
151
杜桥在十四都。
152
震龙桥在十四都。唐林慎思未仕时所建。
153
石梁锦桥在十五都。宋淳熙十二年,里人陈惟大、张涣章建石桥,十有五间。又于桥之西,筑海为地三亩,以固桥道。
154
闸头桥在十五都平岭下。
155
龙津桥在十七都,宋至和间,邑人陈嘉谋建。
156
祉溪桥在二十都。元至正间,行省林文野建。
157
资福桥在二十一都。宋宣和三年建。
158
塔头桥在二十一都。宋元佑三年,邑人陈讷建。
159
化龙桥在二十一都坝头。旧志作『化鳞桥』。
160
三间桥在二十一都。宋庆历五年,邑人陈智光建。
161
云龙桥在方安里。宋嘉泰三年,邑人刘震叔建。
162
七间桥在大宏里。宋绍兴二十年,邑人李迪建。
163
西沟桥
164
单桥
165
沙合桥俱在二十三都。初名胜莆桥,明嘉靖间改今名。
166
蒲盛桥在二十三都。明崇祯十二年,知县夏允彝、邑人陈达功倡建。
167
168
马渡在县西马江太平港。
169
新渡在县南中港。
170
庵头渡旧名河南渡,在县西潘公桥。以上三渡,皆系吴航渡。其税三渡均匀。
171
洋门渡在二都东北五里。
172
陈坑渡在二都阳尾下,又名阳夏渡。
173
坑田渡在四都,即古之白缠渡也。
174
文石渡在大宏里。
175
横江渡在方城里,筹港口。即古之都官渡也。
176
洪塘渡在县西河南,明嘉靖九年设。
177
馆头渡在县西马江柿浦口。
178
永福渡在县西,庵头渡。
179
过江渡在县西临江馆前。按《三山志》:初,临水、洋门、阳夏、白田四渡,皆贫民私舟渡人,舟师非其人,操纵不调,以致漂溺者往往有之。宋嘉佑初,长乐始设三渡于临水,设官船以渡之,募善水者为舟师,渡者输钱均给与之。绍兴九年,日收河淮河港溪渡钱,岁终较额,嗣是官渡悉废,私舟复行。明正德末,邑人竞渡利,讼官,遂定重税。久之,逋税人诉于巡按陈公,下知县吴遵议,悉蠲旧逋。嘉靖三十四年,更定诸渡舟课粮,大小冲僻有差,课额稍轻,诸渡之逋负者鲜矣。明陈时范《蠲渡税记略》:「闽海山四塞,舟楫不通外省,惟潮汐昼夜来往于省会之间。有课无税,以其仅渡人也。正德末,邻渡竞利,鸣于官,官曰:『是无税也。』遂为定额,且逋税人收系禁狱。至嘉靖二十九年,巡院少岳陈公莅闽,诸人哀诉得怜,移文至邑。吴令尹躬诣诸渡口,问水滨父老,诘所以得税之故,返而搜诸旧牒,以白巡公,得所请,乃召诸逋税者悉出之,尽蠲其逋。诸人流涕哽咽,曰:『生我世世者,公也。愿伐石请记休德。』」
180
连江县
181
182
美政桥在县治前。宋元佑八年建。上有亭,后圯。明初,知县王德钦重建。成化十二年,知县章武易名宣化。嘉靖十八年,复为风圯。知县袁鉴重建,易名正观。今亭又废。
183
城隍桥在美政桥左。
184
登云桥在城隍桥东,元至正四年毁,明正德间重建,亭榭翼然,道可四达。
185
青云桥在儒学后。崇祯间建。
186
仓桥在长街凤鸣坊。
187
鼓楼巷桥在长街之旁。
188
分司桥在塘边西街。
189
贵桥在西街侧。
190
金璧桥在贵桥北。有亭,今废。
191
魁龙桥在化龙街。宋绍兴二十七年建。旧有亭,今圯,石柱尚存,历科饯送举子地也。
192
福星桥在万石街口。旧有亭,今废。
193
石桥在化龙街南。
194
东升桥在大东门外。
195
小东门桥明万历间,县丞孙继谟建。今沙壅石移,此桥已废。
196
小桥
197
北埙桥二桥皆跨河上,久为沙壅。国朝雍正十三年,知县戚弢言浚河,因故址而新之。
198
塘头桥一名浦下桥,下有斗门,以蓄泄东湖之水。
199
乌石桥在乌石山北。
200
岱云桥下亦有斗门,财溪之水潴焉。
201
西门桥在幕浦堡前。
202
浦口桥在浦口。国朝乾隆五年,滕于岱等募修。
203
化龙桥在二十九都。宋淳佑间,陈政募修。
204
通仙桥在安海岭西。宋嘉定十六年,僧净英募修。
205
金沙桥在二十七都蛤沙。宋太平兴国二年,乡人李景元建。元季,水激崩坏。明洪武十年,乡人黄祥甫重修。
206
塘边桥在集政上里,一名大桥。
207
通济桥在南门外。一名江南桥,跨鳌江,叠石为梁,为出入要道。宋政和四年,僧真觉募建,七载乃成,计十八梁,长五十丈六尺。其后百年,溪涨梁坏。知县陈用捐五千缗修之。淳佑九年,知县游义肃相中流湍急,改在中四门,酾水为三道,后屡圯。以木代石。国朝乾隆六年,知县于沛倡修。宋郑应大记:「连江一水,由三源合流归潆于邑,且界地之南要,邑人往来,艰于舟楫,非桥莫能底其平也。故先僧创址于大业之中。本朝政和间,龙象真觉克宅乃事,其利民也博矣。时西濠未堙,石埭俱存,无奔湍回啮浮梗冲激之危。石梁砥立乎地维,江流直通于东海,迩来百有馀年。民多贩木,压损桥址,洪水漂涨,原埭既渝,西濠亦壅。上无以分其流,下无以疏其势,而桥梁将坠者宜也。邑侯游公大惧前功或弛,引咎存躬,遂捐俸薪,择工治之。乃拆中四梁,广为三梁,俾江流顺达,永奠千古。始事于春,而冬讫功。邑民乐之,思刻石垂示不朽,来徵予言。予观公之为民,非独辟桥一事。凡德于民者,有素也。自学校兴,而民于学校德之。自赋役平,而民于赋役德之。至修九井,增水利,田野辟,盗贼息,平籴义仓,皆得其法,有德于民,而民颂声欢然,安敢以辟桥之役为病已,而不趋其事哉?则夫桥成,为公之甘棠可知,后之欲全此桥者,继以疏壕修埭,而公之甘棠茂矣。」
208
吴舍桥距通济桥里许,一名牛狮桥。
209
苏湾桥在岭下。国朝康熙间,邑人陈焕若建。
210
坝头桥
211
东边桥俱在新安里。
212
高梁桥距县二里。一名赤砂桥。
213
新亭桥在安庆里,距县三里。下有斗门。
214
迎恩桥在县西门。
215
兴庆桥在西门外青墙顶。
216
万寿桥在凤汀阪上。国朝雍正五年,知县刘良璧募建。
217
塘后桥在县西十五里。
218
安利桥在光临里。一名潘渡。宋绍兴十四年,知县阮圭建。未几,为水冲坏。乾道三年,知县赵子阖更新之,名以惠政。寻复坏。宝庆三年,中流涌出断石,文曰:「安利」,帅守王居安等改建,易名。元至正间圯。明嘉靖间重建,复圯。崇祯间,知县沈士奇、郡人曹学佺募建,四年桥成,为屋百间,今复圯。宋林手为诗:「温麻之邑山水区,溪流来自西北隅。上流擘地山萦纡,下入大海天模糊。循溪村落葺茅茨,中有古渡横石途。北走王县傍三吴,渡头行客无时无。飞涛澎湃鼋鼍呼,舟人射利开金壶。居人病涉行者吁,安得水面浮亭衢?道人张颠佛之徒,布金长者争来输。阮侯于此宏规模,一笑佐以公家储。万树倒身委泥涂,万石垒址铁不如。功成役罢大字书,美翰者谁张与苏。」明曹学佺诗:「为山成一篑,离水若千寻。世态原浮寄,行人仍古今。微躯无倦意,贤宰有同心。因忆桥成事,全资物力深。」
219
枫坪桥距县三十里。国朝乾隆三年,知县戚弢言倡修。
220
陈溪桥距县三十五里。元至正间,僧兴祖募建。明正统间重建,今圯,故址尚在洲中。
221
朱步桥在清河里。
222
陀口桥
223
陀尾桥二桥俱在美肇山。一名枫臭桥。
224
周溪桥在陀岭前。国朝雍正五年,知县袁本濂修。
225
四定桥在仁贤里朱坑村。今湮没。
226
山坪桥在仁贤里。
227
朱公桥在归仁里白岩。宋嘉佑三年,知县朱定建。明隆庆间重修。国朝康熙初桥圯,邑人林坦募修。宋鲁国曾《朱公桥记》:「县西四十里,有白岩溪。西距古田,达于建州。北际罗源长溪,抵于温州,凡官吏邮传,行商通货,罔不由此以济。先是编木为梁,属五里之民,逮时修治。每暴雨溪涨,力不能任,则漂坏,岁常三四,民以数劳为憾。朱公视事二年,悯民之惫,而图厥利,谕寺僧、邑里,有好义输费佣工,同心协力。乃度基而通于山,即山而取其石。虽风雨溽暑,躬董役事,民感其勤,乐趋无懈。桥作于四月甲申,讫于十月丁未。袤二十一丈,广一丈六尺,高三丈八尺,列为七门。由是往来无病涉之艰,数劳有永逸之乐。公勤民之心,其至矣乎。今之为令者,簿书不责,谓之不急。欲利之兴,惟谤之恤,欲事之行,惟咎之逭。公忘已私,兴民之利,故其政之行也,宿敝革、灾害除、赋役均、田野辟。兹桥之成,尤恤民之大者,财虽靡不以为费,力虽竭不以为劳。推而践之,利民之惠安有遗哉。邑僧绍真,德琼及耆老林丛等二十馀人录其事,索予文以志。因以朱公名之。」明嘉靖初,桥旁多树木阴翳,数有暴客御人,参政蔡潮伐木捕盗,行旅无患,民为立碑。明傅汝舟诗:「远溪苦路迂,秋月色载晡。突然见石桥,桥边多老鸟。奔湍响吓人,咫尺高莫呼。下有冤死鬼,白骨不肯枯。阴风忽相掠,悄令心胆孤。旋见守关者,三五来荷殳。问之设何时,云自蔡大夫。万木斩伐尽,群盗从此驱。眼前纪功碑,欲读字已无。宁能俟百世,始为荆漫污。三叹谓徒旅,仆时须尔扶。」
228
定田桥距县六十里。国朝雍正间建。
229
百花桥在山坪路口。
230
登仙桥在安定里大溪东,今圯。
231
拱辰桥即大北门桥。国朝康熙五十一年,邑人陈润等募修。
232
四宿桥距县北五里地。有四墩,望若列宿,故以名。亭,明正统八年建。
233
亨岐桥在东湖闸下。
234
板桥距县一里。明嘉靖间,邑人陈大钦易木以石。万历以后,流沙壅而桥渐没矣。
235
濂湖桥与板桥相望。
236
王塘桥距县六里。宋端拱间,知县鞠仲谋建。明知县欧阳瀚修。国朝康熙间,知县王仁灏重修。下有斗门。
237
北禅桥宋绍兴间建。
238
龙兴桥在贤义里。旧名塔桥。万历四年修,易今名。国朝雍正十三年,吴安国复修。
239
安义桥在丹阳。明崇祯三年,邑人陈九万募造,今圯。
240
傅溪桥在白鹭洋。国朝康熙庚寅,里人重修。
241
溪尾桥宋淳熙三年建。今圯。
242
王庄桥国朝雍正十年,邑人陈修士募建。
243
东禅桥国朝雍正四年,桥圯。五年,知县刘良璧重修。
244
红亭桥国朝康熙已酉,里人鞠文聪募修。
245
芦柄桥国朝雍正十三年,里民张国成等倡修。
246
龙门桥在中鹄里,近紫霞山。唐礼部尚书张莹故宅址。
247
溪林桥即杜棠桥。国朝雍正间,王居文等重修。
248
小北门桥在小北门外。
249
四宿桥在毗屯洋西,与大北门外同名。明正统八年建。明末,耆民林明善修。国朝康熙壬辰,乡民复修。
250
山下桥距四宿桥二里。
251
北斗桥下有斗门。
252
南土重桥宋嘉定三年,知县赵善嵩修。县尉谢宜中记。
253
大门桥在嘉贤下里,乌石北。有斗门蓄财溪水,明景泰五年建。
254
财桥在嘉贤下里。
255
历上桥在安德乡首,亦名登云桥。
256
上桥
257
黄浿桥俱安得里。
258
月峰桥在安德乡。
259
镇东桥在安德乡。久废。今改造,易名飞凤。
260
溪头桥在安德乡,一名东里。宋里人郑著建。
261
龙升桥在安德乡。里人王提刑建。
262
新桥在安德乡。相传望见海中石牛明亮,则出贵人。
263
尖墩桥在安德乡。
264
升龙桥在鲤溪。
265
庄边桥在保安里。
266
黄波桥在堡北。
267
金沙桥在堡北。
268
玉尺桥在堡西。
269
仓前桥在建兴仓前。
270
登龙桥在东山。国朝雍正间,邑人陈超建。
271
卫洋桥在巽屿。国朝雍正四年林龙五修。
272
天然桥在建兴里。有巨石跨两山,下通水,若天成,故名。
273
274
潘渡在光临里,国朝乾隆十六年,邑人郑氏合资置田,以赡渡夫。
275
东岸渡在安仁上里。
276
赤猴渡旧志作七猴,在安仁中里。
277
陀口渡在青河里。
278
赤沙渡在安庆里。
279
荷头渡旧志作「毫头,」在钦平下里。
280
陈公渡俗呼三子崎渡,在嘉贤里。
281
馆头渡在新安里。明洪武末,知县侯炯立。
282
荻芦渡在永贵里。
283
马濞渡在保安里。
284
横槎渡在光临里。
285
罗仑渡在光临里。
286
船步头渡在永贵里。
287
罗源县
288
289
长兴桥在招贤里。明嘉靖四年建。万历间圯。今复建。
290
险桥在林洋里。明嘉靖二十五年建。下有深潭,岩壁高险,传有神龙在焉。二桥俱县东。
291
崇德桥在县西三百步。宋元丰三年建。明永乐间,邑人郑子高重建。上有亭。
292
翠云桥在黄重里。明宣德间,建宁军有刘道人者募建,构亭其上。
293
西门桥在城外。明万历元年,韩氏建。已酉圯于水,庚戍复募修。国朝康熙四十年重建。
294
官亭桥在县西官亭前。明嘉靖丁亥知县何经募缘建。一名虾蛄桥。
295
四明桥在上磨。宋绍兴二年建。明洪武间圯。成化三年,知县施弘募建。嘉靖间圯。
296
兴龙桥一名新亭桥。明嘉靖壬寅,乡耆因四明桥旧址募缘造。万历已酉圯于水。辛亥,知县陈良谏捐俸,率民重建,复圯。国朝康熙三十八年复建。
297
沈尉桥在东门潮口。宋元佑二年,沈县尉重建。
298
南岸桥在县南,与沈尉桥相跨,各长四丈。宋元丰八年建。
299
南门桥在南城外。宋嘉定四年建。明成化十一年,邑人陆晙重修。弘治戊午,裔孙天佑复葺之。万历已酉,洪水冲崩,南门居民重建。国朝康熙二年复修,旋圯。
300
后张桥在县西北新路口。
301
护国桥在县北十五里护国寺前,宋元丰二年建。明万历已酉圯,庚戍重建。国朝康熙二十年重修。
302
白柯桥在拜井里。明万历庚戍重建。
303
小获桥在拜井里,旧志作小获,今圯。溪亦淤。
304
大获桥在拜井里,水出横峰龙潭,入于江。旧志作大获。三桥俱县北。
305
双石桥在县西南三百步。宋元丰三年建,二石各长四丈。
306
匹练桥在县西南一里。今废。
307
澄波桥在县西南。宋绍兴五年建。
308
叶厝桥在西南城边。
309
起步桥在县东北五里玄妙观前,绍兴十五年建。
310
资寿桥在县西北一里,宋元丰二年建,今圯。
311
应德联桥在璋应亭下。明万历三十九年,邑人陈政、黄文统等建,东西共四桥。
312
白岩桥在县西北二十里白岩村。宋绍兴十五年建。
313
洪洋桥在县西北二十八里。宋绍兴三年建。
314
叶令桥在县西二十八里。宋绍兴三年建。
315
黄认桥在县西北二十八里黄认村。宋绍兴间建。旧志作「皇认」。
316
济桥在罗平里石塘。宋绍兴元年建。元至正间圯。明初复建。
317
双石桥在联桂坊口,一名长桥。宋元丰三年建,石长四丈。
318
上桥在孝巷中溪头。
319
寿桥在梅溪里。
320
侧桥在港头。今仅存之一土盾,以木接之。
321
王材桥在白塔洋,明崇祯间建。
322
溪口桥距丹阳里许。明万历间李管建。
323
尖山桥在尖山岭下。国朝康熙四十年建。
324
新桥在乌坑岭下。元至正间建。
325
乌桥在徐公里。
URN: ctp:ws420463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