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五十二

《卷五十二》[View] [Edit] [History]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水經注箋刋誤卷十
3 仁和趙一清纂
4 沔水篇
5 沔水卷二十七一頁六行
6 一清按丏音勉丐音蓋沔水之沔从丏不从丐今文多誤不可不辨也
7 出河池縣卷二十七一頁八行
8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9 沔水又東南曰沮口卷二十七一頁十行
10 一清按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11 漢水又東北合沮口卷二十七一頁十三行
12 一清按胡渭校衍漢水二字
13 故如淳曰北方人謂漢水為沔水卷二十七一頁十五行
14 一清按北漢志注作此今校改
15 沔水又東濜水入焉卷二十七一頁十八行
16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17 往漢中斷絶閣道卷二十七二頁二行
18 一清按蜀志劉焉傳作住漢中从亻不从彳閣道作谷道疑是史誤
19 沔水又東逕武侯壘南卷二十七二頁十行
20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21 沔水又東逕沔陽故城南卷二十七二頁十三行
22 箋曰原本此十字是注文謝云據宋本作經文一清按沔水篇多混注作經原本十字是注此蛛絲馬跡之猶可追尋者也謝耳伯又改易之誤矣沔陽下落縣字
23 即漢王位于此卷二十七二頁十五行
24 一清按蜀志先主傳云羣下上先主為漢中王落中字
25 莫知墓營所在卷二十七三頁一行
26 一清按營當作塋
27 沔水又東逕西樂城北卷二十七三行十二行
28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29 在山上卷二十七三頁十三行
30 一清按方輿記要引此文作城在沔陽東山上今校補
31 梁州刺史楊亮以即險之固卷二十七三頁十五行
32 一清按以字衍文
33 後刺史姜守潘猛亦相仍此城卷二十七三頁十六行
34 一清按相仍下落守字
35 容裘谿注之卷二十七三頁十六行
36 一清按谿下落水字
37 漢水又左得度口水卷二十七三頁二十行
38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39 二曰濁檢卷二十七四頁一行
40 一清按二當作一
41 漢水又東黄沙水左注之卷二十七四頁九行
42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43 漢水又東合褒水卷二十七四頁十六行
44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45 泉懸注卷二十七五頁十行
46 一清按泉上落有字
47 逮靈帝建和二年漢太中大夫同郡王升卷二十七五頁十五行
48 一清按靈帝當作桓帝漢太中大夫據碑是漢中太守
49 所謂北出褒卷二十七六頁三行
50 一清按褒下落斜字
51 漢水又東逕漢廟堆下卷二十七六頁九行
52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53 故以南為稱卷二十七六頁十七行
54 一清按南下落鄭字
55 故水得其名卷二十七七頁六行
56 一清按名下落矣字名勝志校增
57 漢水又東得長柳渡卷二十七七頁十行
58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59 歸之宋府卷二十七七頁十六行
60 一清按宋下落公字何焯校增
61 漢水又左㑹文水卷二十七七頁二十行
62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63 漢水又東黑水注之卷二十七八頁五行
64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65 左谷水出西面卷二十七八頁十三行
66 箋曰克家云當作西南一清按面字不誤蓋左谷水與涔水異源而同流也
67 左谷水出漢北卷二十七八頁十四行
68 箋曰宋本作右一清按左谷水出漢志亦見上右谷水則未聞也
69 即智水也卷二十七八頁十四行
70 箋曰六朝壻字皆書作聓此智水智鄉即聓水聓鄉也後世傳寫誤作智字一清按壻漢碑作聟與智字形尤近古𨽻已然何待六朝
71 壻之行未還卷二十七八頁二十行
72 一清按寰宇記𨽻釋引此文俱無之字是也晏公類要作知字知即聟之缺文後人更加壻字于知字之上作壻知行未還今本之字又從知字音同轉訛金石文字記壻字一傳為□再傳為□三傳為聓四傳為聟皆胥之變也詩有女同車釋文壻音細字林作□戰國䇿韓且坐而胥亡乎胥臣之反而行並作咠書大傳不愛人者及其胥餘作咠晉書五行志淪咠作北音義咠息魚反張駿傳有黄龍見于揖次之嘉泉呂光載記迎大豫于揖次音義揖子魚反次音恣漢書地理志武威郡有壻次縣此皆胥字之誤漢仙人唐公房碑壻字作聟晉王右軍帖有女聟字
73 其俗以為卷二十七九頁二行
74 箋曰以為下脫一壻字一清按非也寰宇記引此文是信然二字今校補𨽻釋載此文作其俗以為神蓋盤洲以意增爾
75 百姓為之立廟于其處也卷二十七九頁三行
76 一清按何焯校衍也字
77 上有匈奴城卷二十七九頁五行
78 箋曰舊本作上有匈如城呉改作匈奴城未有所因㙔疑當作上有丘如城一清按匈奴城即胡城也魏書地形志梁州漢中郡漢陰下云有胡城元豐九域志興元府漢中郡下云有古胡城蜀記云漢張騫使匈奴與胡妻及堂邑父俱還至漢中築城居之即此城也事見漢書張騫傳行水金鑑匈奴城在今城固縣西然則吳琯改本不誤可以釋中尉之疑矣
79 漢水又東至灙城南與洛谷水合卷二十七九頁十九行
80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81 西南注漢水卷二十七十頁二行
82 一清按漢水下通鑑注引此文有所謂洛口也五字今校補名勝志曰儻谷亦名駱谷南口曰儻北口曰駱駱洛音同通用
83 漢水又東逕小城固南卷二十七十頁三行
84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城固之城當作成前後並同
85 漢水又東逕石門灘卷二十七十頁十一行
86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87 水東出寒泉湧山頂卷二十七十頁十三行
88 一清按寒泉下落嶺泉二字下蘧蒢溪口注云陽都坂西連寒泉嶺是也方輿紀要云寒泉水出洋縣東北寒山
89 漢水又東逕嬀虚為灘卷二十七十頁十七行
90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為字衍文
91 或作媯墟故舜所居也後或姓姚或姓媯卷二十七十頁十九行
92 一清按媯墟當作姚墟劉昭郡國志補注曰帝王世紀云姚墟在西北困學紀聞曰左傳正義曰世本舜姓姚氏虞思猶姓姚也至胡公周乃賜姓為媯是即姓姚姓媯之分此文姚墟字故與上媯墟别也舜所居也四字重文宜衍
93 事妄未知所從卷二十七十頁二十行
94 一清按事當作是
95 漢水又東逕□經灘卷二十七十一頁二行
96 箋曰經舊本作俓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97 漢水又東逕小大黄金南卷二十七十一頁四行
98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99 宋遣秦州刺史蕭思話卷二十七十一頁十行
100 一清按蕭思話下落西討二字全祖望校增
101 話令陰平太守蕭祖卷二十七十一頁十行
102 一清按蕭祖字誤當作蕭垣宋書蕭思話𫝊校
103 漢水又東合蘧蒢漢口卷二十七十一頁十一行
104 箋曰克家云當作溪口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105 好乘危綴飲卷二十七十一頁十三行
106 一清按綴當作啜
107 漢水又東右會洋水卷二十七十二頁一行
108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109 又故目其地為洋川用表夫人誕載之休祥也卷二十七十二頁七行
110 一清按又故二字當倒互洋川御覽引此文作祥川誕載二字當倒互
111 漢水又東厯敖頭卷二十七十二頁十一行
112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113 漢水又東合直水卷二十七十二頁十四行
114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115 又南蓰閣下卷二十七十二頁十六行
116 一清按又南下落逕字
117 漢水又東逕直城南卷二十七十二頁十九行
118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119 又東逕千渡而至蝦蟇嶺卷二十七十二頁二十行
120 一清按嶺黄省曾本作□葢頧字之誤音都囬切地之高阜隆起形似蝦蟇故以名之亦謂之蝦蟇培趙次公東坡詩注云昔先生與子由自眉州鄉里舟行趨京師過峽州蝦蟇培從舟中望之頤頷口吻甚類蝦蟇即此石也
121 漢水又東逕晉昌郡之寧都縣南卷二十七十三頁二行
122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123 治王谷卷二十七十三頁三行
124 一清按治上落縣字
125 漢水又東逕魚脯谿口卷二十七十三頁五行
126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谿黄省曾本作谷
127 漢水又東逕鼈池而鯨灘卷二十七十三頁八行
128 一清按而當作為
129 漢水又東右得大勢卷二十七十三頁十二行
130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131 漢水右對月谷口卷二十七十三頁十六行
132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133 漢水又東逕西城縣故城南卷二十七十三頁十九行
134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135 漢水又東為鱣湍卷二十七十四頁六行
136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137 漢水又東合旬水卷二十七十四頁九行
138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139 今人不能上卷二十七十四頁十四行
140 一清按今字衍文
141 不知所道卷二十七十四頁十五行
142 一清按道當作述
143 山下石壇卷二十七十四頁十五行
144 一清按山下下落有字
145 旬水東南注漢之旬口卷二十七十四頁十六行
146 一清按漢下落謂字
147 漢水又東逕木蘭南卷二十七十四頁十七行
148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木蘭下落寨字吳琯本校增
149 石岸有城卷二十七十四頁十八行
150 一清按石當作右
151 漢水又東左得育漢卷二十七十五頁一行
152 箋曰克家云當作育溪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153 與晉旬陽二縣分界於是谷卷二十七十五頁二行
154 一清按宋書州郡志魏興太守領興晉令旬陽令興晉令魏立曰平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羊元之封興晉侯即此縣與當作興
155 漢水又東注谷甲水口卷二十七十五頁二行
156 箋曰注一作逕一清按非也黄省曾本無注字葢缺文谷字乃合字之誤
157 于地理屬𢎞農卷二十七十五頁八行
158 一清按地理下落志字郡國志南陽郡析故屬𢎞農有豐鄉城是也
159 甲水又東南逕魏興郡之興陽南卷二十七十五頁十行
160 箋曰晉志魏興郡有洵陽無興陽一清按當是興晉之訛興晉下落縣字
161 漢水又東逕魏興郡之錫縣故城北卷二十七十五頁十四行
162 一清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163 入谷有長谷故城卷二十七十五頁二十行
164 一清按長谷黄省曾本作長利
165 漢水又東厯姚方卷二十七十六頁一行
166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167 故地留姚稱也卷二十七十六頁二行
168 一清按是卷之尾當接二十九卷一頁七行又東過堵陽縣至八頁三行習鑿齒又為其宅銘焉上魏興郡錫縣與上粉縣界相連上粉分自房陵房陵錫漢志並屬漢中郡裴松之三國志注云隆中在襄陽城西二十里沔水上中下三篇當省中篇分上下二篇不然二十八卷之末已敘沔漢入海之道何緣復厯荆襄之境乎禹貢錐指曰以今輿地言之漢水又東北逕興安州北又東逕洵陽縣南又東逕白河縣北又東逕鄖西縣南又南逕鄖縣南又東北逕均州北又東南逕光化縣南又東南逕穀城縣東北又東南逕襄陽縣北此即漢水自魏興郡之錫縣故城北至襄陽縣北所流之境也
169 又東過堵陽縣堵水出焉自上粉縣北流注之卷二十九一頁七行
170 一清按此卷經注當移接二十七卷十六頁二行故地留姚稱也之次焉字衍文
171 言二灘阻礙卷二十九二頁五行
172 一清按阻礙下落也字寰宇記校增
173 又東過鄖陽縣南卷二十九二頁六行
174 一清按史志無鄖陽縣晉立鄖鄉縣寰宇記云鄖鄉故錫所改注文可見陽字誤也
175 與真不别卷二十九二頁八行
176 一清按不别下落山北有崖旁視之有一穴甚明號為星牖十六字寰宇記校補
177 漢水又東逕鄖鄉縣故城南卷二十九二頁九行
178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179 鄖有關卷二十九二頁十一行
180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曰有鄖關鄖有二字當倒互
181 漢水又東逕琵琶谷口卷二十九二頁十三行
182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183 庾仲雍漢記卷二十九二頁十七行
184 一清按隋書經籍志漢水記五卷庾仲雍撰落水字
185 東西流為滄浪之水卷二十九二頁十八行
186 一清按西當作南胡渭校
187 地連紀郢卷二十九三頁三行
188 一清按郢當作鄀胡渭校
189 漢水又東為佷子潭卷二十九三頁五行
190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191 漢水又東南逕武當縣故城北卷二十九三頁八行
192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193 世祖封鄧晨子堂為侯國卷二十九三頁九行
194 一清按堂後漢書本傳作棠
195 漢水又東平陽川水注之卷二十九三頁十一行
196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197 沔水又東南逕縣城東卷二十九三頁十五行
198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逕下落武當縣下落故字
199 沔水又東逕龍巢山下卷二十九四頁二行
200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201 又東南逕涉都縣東北卷二十九四頁五行
202 箋曰宋本作涉都城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203 王莽更名南庾者也卷二十九四頁十二行
204 一清按庾漢書地理志作庚
205 又南逕穀城東卷二十九四頁十三行
206 一清按逕當作過
207 學教立碑卷二十九四頁十八行十九行
208 一清按學教二字當倒互
209 沔水又東南得洛溪口卷二十九五頁一行
210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211 北抗洛溪卷二十九五頁二行
212 一清按抗當作枕
213 又南過筑陽東卷二十九五頁四行
214 一清按筑陽下落縣字
215 又東逕學城南卷二十九五頁十二行
216 一清按六字是注混作經
217 冠軍張仲踰卷二十九五頁十八行
218 一清按踰𨽻釋載此文作瑜
219 沔水又南逕筑陽縣東卷二十九六頁二行
220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221 世祖封吳財為侯國卷二十九六頁九行
222 一清按後漢書吳漢傳作盱章懷注云盱音火俱反財字誤也
223 沔水又東為漆灘卷二十九六頁十二行
224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225 即郡國志所謂武當縣之和聚卷二十九六頁十八行
226 一清按續志是和城聚落城字
227 有大石激卷二十九六頁十九行
228 箋曰激當作礉其字从石一清按激字不誤說文激礙衰疾波也一曰半遮也漢書溝洫志云為石隄激使東注激者聚石于隄旁衝要之處所以激去其波也濟水注云立激岸側以捍鴻波是也若从石作礉音覈又音敲非其義矣
229 女嫁為陰縣佷子卷二十九七頁三行
230 一清按為當作於
231 沔水又東逕樂山北卷二十九七頁十三行
232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233 沔水又東逕隆中卷二十九七頁十六行
234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235 沔水又東合檀溪水卷二十八一頁十三行
236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237 情邈灌疏卷二十八一頁十七行
238 一清按疏黄省曾本作蔬二字通用
239 楚之北津戍矣卷二十八二頁九行
240 一清按矣黄省曾本作也
241 其土古鄢都盧羅之地卷二十八二頁十行
242 一清按都當作鄀
243 號此為北部卷二十八二頁十一行
244 一清按北部下孫潛校増焉字
245 邑居隱賑卷二十八二頁十二行
246 箋曰隱賑當作殷賑薛綜西京賦注云殷賑謂富饒也一清按上林賦湛湛隱隱註云隱隱盛貌漢書禮樂志郊祀歌休嘉砰隱溢四方師古曰砰隱盛意古字多假借不必例彼規此
247 沔水又逕平魯城南卷二十八三頁七行
248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249 東對樊仲山甫所封也卷二十八三頁八行
250 一清按樊下落城字顧炎武校增
251 沔水中有魚梁洲卷二十八三頁二十行
252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253 沔水又逕桃林亭東卷二十八四頁八行
254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255 杜元凱碑處卷二十八四頁十三行
256 一清按杜元凱下落沈字
257 沔水又東南逕蔡洲卷二十八四頁十四行
258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259 洲大岸西有洄湖卷二十八四頁十七行
260 一清按大當作東
261 又作石伏逗卷二十八五頁六行
262 一清按伏當作洑
263 廣十二步卷二十八五頁七行
264 一清按十二當倒互作二十
265 沔水又東南邑城北卷二十八五頁十七行
266 一清按宋本作東南逕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267 沔水又東合洞口卷二十八五頁二十行
268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269 西流逕今山北卷二十八六頁六行
270 一清按今山字誤當作金山
271 蘇伯河望氣處也卷二十八六頁九行
272 一清按河當作阿後漢書光武帝紀校改
273 沔水東南逕黎丘故城西卷二十八七頁十一行
274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275 朱祐自觀城瀹豐于黎丘是也卷二十八七頁十四行
276 箋曰後漢書作圍豐于黎丘一清按郡國志邔侯國有犂丘城劉昭補注朱祐禽秦豐蘇嶺山當作擒
277 東流至即縣北界卷二十八七頁十六行
278 一清按即當作邔漢書地理志南郡邔縣孟康曰邔音忌
279 謂疎口也卷二十八七頁十七行
280 一清按謂下落之字
281 好在磧中卷二十八七頁十八行
282 一清按劉昭郡國志補注引荆州記作磧上
283 又南過邔縣東北卷二十八八頁三行
284 箋曰邔一作印一清按此是今本郡國志誤文當以史記年表漢書地理志作邔字為正
285 漢高帝十二年卷二十八八頁五行
286 一清按二史表作一
287 此中豬屎臭卷二十八八頁十二行
288 一清按此中下落作字孫潛校增
289 沔水又南得木里水會卷二十八八頁十六行
290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291 夷水出自房陵東流注之卷二十八八頁二十行
292 一清按房陵下落縣字楊慎本校增
293 即汴水也卷二十八九頁六行
294 箋曰謝云汴一作汒疑作沵一清按非也通鑑注作沶音怡方輿紀要云沶水在宜城縣西晉懷帝永嘉四年劉聰逼洛陽荆州刺史王澄自將欲援京師至怡口衆散而還即此
295 上通梁州沒陽縣之黙城山卷二十八九頁六行
296 一清按沒陽當作沔陽
297 其水東逕新城縣之沵鄉縣分房陵丘卷二十八九頁七行八行一清按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郡以孟達為太守見三國志劉封傳新城縣當作新城郡晉書地理志新城郡統沶鄉縣宋書州郡志作祈鄉令何志魏立晉太康地理志作沶音祁丘字誤當作立
298 逕蠻城城南在宜城南三十里卷二十八九頁十二行
299 一清按上城南二字當倒互
300 引西山谷水即是水者也卷二十八九頁十四行
301 一清按當作長谷水落長字荆州記校增長谷即左傳之荒谷也者字衍文
302 頡郡人也卷二十八十頁三行
303 箋曰宋本作郡人也一清按郡字似誤刻不然與本文何異乎𨽻釋載此文作鄀人
304 見一冢東向卷二十八十頁四行
305 一清按冢當作家𨽻釋校改
306 孤墳向□卷二十八十頁六行
307 箋曰向宋本作尚一清按□𨽻釋作整
308 漢末多士其中卷二十八十頁十三行
309 一清按多士當作名士下落居字何焯校
310 以聞侍中龎季卷二十八十頁二十行
311 一清按聞當作問
312 沔水又逕鄀縣故城南卷二十八十一頁二行
313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314 即楚昭王為吳所迫絶郢徙都之卷二十八十一頁五行
315 一清按絶當作紀漢書地理志江夏郡若縣下云楚
316 昭王畏吳自郢徙此紀郢上落自字
317 沔水又東敖水注之卷二十八十一頁八行
318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319 寔曰敖口卷二十八十一頁十二行
320 一清按寔當作是
321 沔水又東南與臼水合卷二十八十一頁十六行
322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323 水出竟陵縣東北耶屈山卷二十八十一頁十七行
324 一清按左傳定公五年杜預注曰江夏竟陵縣有臼水出聊屈山西南入漢耶字誤
325 又東過荆城東卷二十八十一頁十九行
326 一清按六字是經混作注
327 沔水自荆城章山東卷二十八十一頁二十行
328 一清按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329 沔水又東右會權口卷二十八十二頁四行
330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331 沔水又東南與陽口合卷二十八十二頁八行
332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陽口晉書作揚口通鑑注引此文俱作揚下同
333 又東北路曰湖水注之卷二十八十二頁十七行
334 箋曰克家云路當作流一清按非也白湖亦曰路白湖與中湖昏官湖而為三杜預開揚口起夏水達巴陵即是水也
335 春秋水盛卷二十八十二頁二十行
336 一清按秋當作夏方輿紀要校
337 通路自湖卷二十八十三頁三行
338 一清按自當作白
339 楊水又東北流得東赤湖水口卷二十八十三頁七行
340 一清按楊水當作揚水得東二字倒互
341 湖東北有大置臺卷二十八十三頁八行
342 一清按寰宇記江陵縣下云清暑臺一名大暑臺在城東二十里置字誤也
343 有靈港水卷二十八十三頁十行
344 一清按港當作溪晉書桓𤣥傳云義軍乘勝競進振該等距戰于靈溪是也
345 國語所謂楚靈王闕為石郭陂漢以象帝舜者也卷二十八十三頁十四行
346 一清漢當作溪即所謂靈溪也
347 楊水又東北與祥谿水合卷二十八十三頁二十行
348 一清按祥谿當作柞谿
349 西逕楊水卷二十八十四頁八行
350 一清按逕當作注
351 即趣漢津卷二十八十四頁十五行
352 一清按蜀志先主傳云斜趣漢津斜與邪同
353 浩若滄海卷二十八十四頁十七行
354 箋曰浩宋本作渺一清按浩字義通
355 洪潭巨浪卷二十八十四頁十七行
356 箋曰克家云疑作洪濤一清按潭字不誤
357 又東南逕江夏雲杜縣東卷二十八十四頁二十行
358 一清按逕當作過
359 即堵口也卷二十八十五頁一行
360 一清按全祖望云堵口當作䐗口晉書甘卓傳作豬口若作堵口則是堵水之口非矣互見夏水篇
361 左傳所為若敖聚于䢵是也卷二十八十五頁一行
362 一清按為當作謂聚當作娶
363 沔水又東逕左桑卷二十八十五頁四行
364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365 昭王南征之不復卷二十八十五頁六行
366 一清按之左傳作而
367 沔水又東合巨亮水口卷二十八十五頁十行
368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369 水北承亮湖卷二十八十五頁十一行
370 一清按亮上落巨字
371 沔水又東得合驛口卷二十八十五頁十二行
372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373 沔水又東謂之横桑卷二十八十五頁十六行
374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375 沔水又東謂之鄭潭卷二十八十五頁十八行
376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377 今謂世數既懸卷二十八十五頁十九行
378 一清按今當作余
379 沔水又東得死沔卷二十八六頁二行
380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381 沔水又東與力口合卷二十八十六頁五行
382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383 沔水又東南溳水入焉卷二十八十六頁九行
384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385 水南通縣之太白湖卷二十八十六頁十行
386 一清按縣上落沔陽二字江水注參校增
387 沔水又東逕沌陽縣北卷二十八十六頁十一行
388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389 案地說言漢水東行觸大别之陂卷二十八十七頁一行
390 一清按陂何焯校改阪
391 水遵巢湖卷二十八十七頁十一行
392 一清按遵當作導
393 西流注柵水卷二十八十七頁十五行
394 一清按西下落南字通鑑注校補
395 山上有虎山卷二十八十八頁二行
396 一清按虎山下落城字
397 登城鼔譟卷二十八十八頁七行
398 一清按城黄省曾本作塘三國志吳書丁奉傳云遂據徐塘方輿紀要云徐塘在濡須水東
399 胡景城北卷二十八十八頁十行
400 一清按胡景下落略字梁天監四年侵魏合肥胡景略與趙祖悅同軍交惡而韋叡解之事見南史韋叡傳然有大可疑者梁天監四年是魏孝昌元年明年道元被害于陰盤其成書又不知在何時安得遽取胡趙築城以相證而又云魏事已乆難用取悉何耶此與襄陽水下引吳均詩同一蔽也
401 謂之柵口水卷二十八十八頁十三行
402 一清按當作柵水口即柵江口也
403 而方界石城也卷二十八十八頁十七行
404 一清按界當作届
405 地理志曰毗陵縣舊㑹稽之屬縣丹徒縣也北二百步有故城卷二十八十八頁十九行
406 一清按也字當移在屬縣之下
407 經書在北江則可卷二十八十九頁二行
408 一清按江字衍文
409 東合天溪卷二十八十九頁五行
410 一清按天當作大
411 南江又東與貴長池水合卷二十八十九頁七行
412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413 南江又南東逕宣城之臨城縣南卷二十八十九頁十行
414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又南之南衍文
415 南江又東與桐水合卷二十八十九頁十二行
416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417 漢水又北合東漢水卷二十八二十頁二行
418 一清按漢水當作溪水即旋溪也
419 而同注南江之北卷二十八二十頁七行
420 一清按于文當重一江字
421 南江又東逕寧國縣南卷二十八二十頁七行
422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423 此保險卷二十八二十頁九行
424 一清按此下落鄉字劉昭郡國志補注引吳地記校補
425 南江又東北為長瀆厯河口卷二十八二十頁十五行
426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河口當作湖口下云謂之五湖口是也
427 江南東注于具區卷二十八二十頁十六行
428 一清按江南二字當倒互
429 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滆湖也卷二十八二十頁十七行
430 箋曰射貴湖下脫上湖二字一清按方輿紀要云五湖虞翻云太湖有五滆湖洮湖射湖貴湖及太湖為五湖酈道元曰長塘湖射湖貴湖滆湖與太湖而為五此即虞氏之說又云射貴湖今常州之芙蓉湖當時或分為二故虞翻以射貴為二湖也名勝志云上湖一名射貴湖則上湖即射貴矣蓋上湖之名晚出故以射貴可分為二湖以當五湖之數而不容增上湖于射貴之下讀者審之朱長文續吳郡圖經則以為道元謂長蕩湖貴湖上湖滆湖與太湖而為五蓋傳聞之異乆矣
431 越伐吳而戰于五湖是也卷二十八二十頁十九行
432 一清按而字衍文
433 斯乃太湖之攝通稱也卷二十八二十頁十九行
434 一清按之下落兼字孫潛校增
435 今在餘姚鳥道山北卷二十八二十一頁十六行
436 箋曰舊本作曰北一清按北上落西字會稽志引此文校正作曰字誤也
437 楊修五湖賦曰卷二十八二十一頁六行
438 一清按楊修當作楊泉何焯校
439 俗說此本在太湖中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行
440 一清按此下落山字續吳郡圖經引此文校增
441 禹治水移進近東又西南有兩小山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行
442 一清按續吳郡圖經引此文作禹治水移進近吳又東及西南有兩小山今改正
443 自此以求差深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三行
444 一清按求續吳郡圖經引此文作東
445 東則松江出焉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四行
446 一清按六字是注混作經續吳郡圖經亦作注
447 松江北去吳國五十里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七行
448 一清按吳國下落南字
449 國南五十里卷二十八二十二頁十八行
450 一清按五字重文宜衍
451 江水竒分謂之三江口卷二十八二十三頁四行
452 箋曰竒分當作岐分爾雅水岐為渚一清按廣韵竒異也言所出異道也字不誤九字是注混作經續呉郡圖經引此文亦是注
453 庾仲初楊都注曰卷二十八二十三頁七行
454 一清按當作揚都賦注落賦字
455 與松江而三也卷二十八二十三頁九行
456 一清按續吳郡圖經引此文而三下有非禹貢之三江七字今校補
457 即吳之柴僻亭卷二十八二十三頁十九行
458 一清按僻當作辟漢書地理志校師古曰辟讀曰壁
459 晉太康中分嘉興治卷二十八二十四頁四行
460 一清按治孫潛校改立
461 王莽名之辰武卷二十八二十四頁十一行
462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作展武辰字誤
463 漢安帝武原之地卷二十八二十四頁十一行
464 一清按安帝下落時字孫潛校增
465 谷水於縣出為散浦卷二十八二十四頁十四行
466 一清按吳郡志開元五年刺史張廷珪奏置海鹽縣澉浦鎮至元嘉禾志澉浦在海鹽縣南四十五里散字誤
467 東餘姚縣卷二十八二十五頁二行
468 一清按東下落至字
469 江水又東逕黄橋下卷二十八二十五頁七行
470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471 江水又東逕緒山南卷二十八二十五頁十行
472 一清按陳書徐陵傳子儀隱于錢塘之赭山潛說友
473 咸淳臨安志云赭山在鹽官縣西南四十五里姚寛西溪叢語云夾岸有山南曰龕北曰赭二山相對謂之海門海寧縣志云赭山與紹興龕山相對蓋浙江潮汐所由也緒字誤
474 時有江南者卷二十八二十五頁十二行
475 一清按有當作在
476 江水又東逕餘姚縣故城南卷二十八二十五頁十八行
477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478 因其句餘山以名縣卷二十八二十六頁一行
479 箋曰宋本作句章山一清按山海經南山經曰句餘之山無草木多金玉郭璞注曰今在會稽餘姚縣南句餘縣北故此二縣因此為名見張氏地理志張氏疑是張勃朱氏以注下有句章之名偽託宋本改句餘為句章豈知出于山海經乎又寰宇記引郭璞注云山多珧璋故取二縣以為名較今本山海經注多一句吳志伊廣注之所未及引也
480 江水又東注于海卷二十八二十六頁四行
481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482 潛水篇
483 大禹自通漢疏通卷二十九八頁八行
484 一清按通漢當作導漢
485 水暴長卷二十九八頁十六行
486 一清按水上落漢字寰宇記果州相如縣西漢水下引此文校增
487 莫不于水上祭卷二十九八頁十六行
488 一清按祭下落之字寰宇記校增
489 其南源取巴西卷二十九八頁二十行
490 一清按取下落道字
491 湍水篇
492 東南流逕南酈縣故城東卷二十九九頁三行
493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酈屬南陽郡此落陽字
494 史記所謂下酈也卷二十九九頁四行
495 一清按酈下落析字
496 云是左桃伯碑卷二十九十一頁一行
497 箋曰列士傳左伯桃一清按非也𨽻釋引此文作左伯豪黄省曾本原是豪字後漢書云左雄字伯豪涅陽人是也列士傳之左伯桃未能知其葬處魏書地形志濮陽郡廩丘縣有左伯桃冢寶刻叢編引訪碑錄云左伯桃碑在安肅縣西十五里皆去涅陽甚逺朱氏不引范史而雜引他傳葢好竒之過也
498 鄧颺為晨宅略存焉卷二十九十一頁九行
499 一清按為當作謂
500 均水篇
501 又南當涉都邑縣北卷二十九十一頁十八行
502 一清按續志筑陽有涉都鄉漢表武帝封南海守弃子嘉為涉都侯則西京已有是邑而未為縣師古曰邑繁于縣縣字羡文
503 封衞尉馬康為侯國晉太康中立為順陽卷二十九十二頁一行二行
504 一清按馬康是馬廖之誤見范史馬援傳順陽下落郡字見晉志
505 謂之汋口者也卷二十九十二頁三行
506 一清按汋口當作汮口北史魏廣陽王建弟嘉孝文南伐詔嘉斷均口益驗梁書汮均口之誤何焯曰梁書汮均口均字是讀者所音後人誤以入行魏書孝文紀只作均口雖易以今字尚不至重複也今人讀史不知汮均重音改作汋均口
507 故地理志謂之淯水卷二十九十二頁八行
508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𢎞農郡盧氏縣下云育水南至順陽入沔全祖望曰育淯之不可混猶汮均之不可通也葢與過鄧入沔之淯水有别也下同
509 粉水篇
510 粉水導源東流卷二十九十二頁十一行
511 一清按寰宇記云粉水出房陵縣東流葢本水經以立文也導源下落房陵二字
512 謂之粉水卷二十九十二頁十四行
513 一清按水當作口
514 粉水有文將軍冢卷二十九十二頁十五行
515 一清按粉水下落旁字全祖望校增
516 白水篇
517 王莽更之曰朝陽也卷二十九十二頁二十行
518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南陽郡朝陽縣莽曰厲信注文曰朝陽也四字衍
519 泚水篇
520 經云泄水從南來卷二十九十三頁九行
521 一清按南來下落注之二字黄省曾本校增
522 葢悞引壽春之泚泄耳卷二十九十三頁九行
523 一清按壽春之泚水是沘字字或作淠淠沘音同泄水流合焉經云沘水出廬江灊縣西南霍山東北東北過六縣東北入于淮泄水出博安縣北過芍陂西與沘水合西北入于淮是泄水與入蔡之泚水了無關涉此篇經云泄水從南來注之自是經誤道元故辭而闢之漢志則以南陽泚陽之泚水為比水水經則以廬江灊縣之比水為泚水交失之矣是注泚字誤當作沘
524 泚水又西南厯長岡月城北舊泚水又會馬仁陂水卷二十九十三頁二十行十四頁一行
525 一清按舊字當移在月城上又孫潛校改右
526 公私引列卷二十九十四頁三行
527 一清按列當作裂
528 與緒水枝津合卷二十九十四頁四行
529 一清按淯水注云地理志曰泚水堵水皆言入蔡互受通稱緒字誤
530 二源㣲小卷二十九十四頁十三行
531 一清按二寰宇記校改其
532 城周迴側水卷二十九十四頁十三行
533 一清按側水下寰宇記引此文有申伯之都邑五字今校補
534 岸下湥卷二十九十四頁十五行
535 一清按岸上落高字名勝志校增
536 郡國志曰以為新野之東鄉卷二十九十四頁二十行
537 一清按曰字衍文
538 故蓼國也卷二十九十五頁十二行
539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湖陽縣下云故廖國也師古曰廖音力救反左氏傳作飂字其音同耳漢六安國有蓼縣則是舒蓼之蓼音六蓋字形之似而其地相去甚逺
540 爰自宅陽卷二十九十五頁十五行
541 箋曰宅陽乃比陽之誤一清按非也以𨽻釋校是宅陽
542 起廬舍卷二十九十五頁十七行
543 一清按起上落廣字名勝志校增
544 為無窮之巧不可言卷二十九十五頁二十行
545 一清按之下落功字何焯曰以鈔本𨽻釋校增
546 又西南流于淯水也卷二十九十六頁十四行
547 一清按流下落注字
548 淮水篇
549 淮水又東逕義陽縣卷三十一頁二十行
550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551 淮水又逕義陽縣故城南卷三十二頁三行
552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553 世謂白茅城卷三十二頁四行
554 一清按世謂下落之字
555 淮水又東油水注之卷三十二頁十五行
556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557 漢和帝建初四年封子全為王國卷三十二頁十六行
558 一清按建初是章帝紀年子全見范史章八王傳和帝字誤
559 淮水又東曲岸北卷三十二頁十七行
560 一清按又東下落逕字
561 沿流波三丈卷三十二頁十八行
562 一清按流字衍文
563 王莽之利新也卷三十二頁一行
564 一清按利新漢書地理志作新利
565 淮水又東北與大木水合卷三十三頁二行
566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567 淮水又東北流左會湖水卷三十三頁五行
568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569 淮水又東逕安陽縣故城南卷三十三頁七行
570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571 淮水又東得溮口水卷三十三頁十三行
572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573 溮水又東逕義陽故城北卷三十四頁四行
574 一清按義陽下落縣字
575 東逕鍾武故城南卷三十四頁六行
576 一清按鍾武下落縣字
577 世祖封鄧邯為鄳縣按蘇林曰卷三十四頁十行
578 箋曰宋本作鄳縣侯按字衍文一清按非也鄳縣當作鄳侯按字仍存
579 北流至瑟水注之卷三十四頁十二行
580 一清按至字衍文
581 羅山西卷三十四頁十四行
582 一清按羅山西下落俗謂之仙居水六字名勝志引此文校補
583 又東逕新息縣南卷三十四頁十五行
584 一清按逕當作過
585 淮水又東逕浮光山北卷三十四頁十八行
586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587 即弋山也卷三十四頁十九行
588 一清按寰宇記引此文作即弋陽山也出名玉及黒石堪為碁其山俯映長淮每有光輝淮水又東今校補二十四字
589 又有魏汝南太守程堯碑卷三十五頁二行
590 一清按程堯當作程曉魏書程仲德傳云分封少子延及孫曉為列侯曉嘉平中為黄門侍郎裴松之注引世語曰曉字季明有通識隋書經籍志有程曉集二卷梁有錄一卷即其人也
591 蠻田益宗効域卷三十五頁三行
592 一清按域當作誠
593 淮水又東合慎縣水卷三十五頁四行
594 一清按縣字衍文
595 又東逕南入淮卷三十六頁一行
596 一清按逕字衍文南下落流字
597 淮水又東右壑水卷三十六頁五行
598 箋曰宋本右下有合字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599 淮水又東北申陂枝水注之卷三十六頁十行
600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601 淮水又東白城南卷三十六頁十三行
602 一清按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603 淮水又東逕長陵戍南又東青陂水注之卷三十六頁十五行
604 一清按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605 淮水又東北合黄水卷三十六頁十九行
606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607 水導木陵山卷三十六頁十九行
608 一清按導下落源字
609 南有子相廟卷三十七頁三行
610 一清按子相當作子胥初學記校
611 淮水又東北淠水注之卷三十七頁十一行
612 箋曰淠一作一清按非也淠水即沘水淠沘音同九字是注混作經
613 軍所謂頓防卷三十七頁十三行
614 一清按謂字衍文
615 淮水又東谷水入焉卷三十八頁五行
616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617 東南注卷三十八頁十一行
618 箋曰注下當有之字一清按不當有之字于文似落淮字耳
619 淮水又東北左會潤水卷三十八頁十三行
620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621 而東入卷三十八頁十七行
622 一清按而東下落于淮二字胡渭校補
623 淮水又東北窮水入焉卷三十八頁十八行
624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625 淮淮中有洲卷三十九頁六行
626 一清按淮字重文宜衍
627 使鎮西將軍豫州刺史諸葛誕卷三十九頁七行
628 一清按鎮西當作鎮東
629 泚水洪水合北注之卷三十九頁十一行
630 一清按此廬江灊縣之沘水也泚字誤合北下落流字
631 左合泚口卷三十九頁十三行
632 一清按泚口當作沘口
633 淮水又東流壽春縣故城西卷三十九頁十五行十六行
634 一清按二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635 東南逕蒼陵北卷三十九頁十五行
636 一清按方輿紀要云壽州西北有蒼陵城魏書地形志云壽春故楚有蒼陵城是也蒼陵下落城字
637 淮水又北左合椒水卷三十十頁三行
638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639 東北流逕虵地南卷三十十頁四行
640 一清按地當作城
641 謂之清水口者左合椒水焉卷三十十頁五行
642 一清按者下落也字全祖望云左合椒水焉羡文當衍葢逕虵城南者即椒水也何合之有
643 肥水從城而北入于淮卷三十十頁八行
644 一清按而當作西
645 南為肥水北為雞陂卷三十十頁十九行
646 一清按肥水上落夏字下雞水又會肥水亦落夏字
647 夏肥東流卷三十十頁十九行
648 一清按夏肥下落水字
649 淮水又北逕山峽中謂之硤石卷三十十一頁三行
650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651 下蔡新城也卷三十十一頁十二行
652 一清按下蔡上落即字寰宇記校增
653 淮水東逕八山北卷三十十一頁十三行
654 一清按當作八公山落公字
655 北逕蕭亭東卷三十十一頁十七行
656 一清按北逕上落又字
657 肥水縣東北注者也卷三十十二頁二行
658 一清按肥水下落從字
659 淮水又北逕莫耶山西卷三十十二頁四行
660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661 禹娶在山西卷三十十二頁十六行
662 一清按娶當作墟
663 淮水又東北濠水注之卷三十十三頁一行
664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665 水出莫耶山東北之溪卷三十十三頁二行
666 一清按之字當移在東北上
667 淮水又北沙水注之卷三十十三頁四行
668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669 淮出于荆山之左卷三十十三頁七行
670 一清按淮當作渠
671 西揚濤北注之卷三十十三頁八行
672 一清按西北堂書鈔引此文作而
673 淮水又東逕夏丘縣南卷三十十四頁八行
674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675 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宋景鼔衞公孫倉會齊師圍我襄陵卷三十十四頁十四行
676 一清按景鼔黄省曾本作景公誤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宋終于景公之四十年實周敬王之四十三年也年表云六十四年卒宋世家同葢卒于周元王之二十四年六國表魏惠王十七年為周顯王十五年去景公之卒已九十二年矣今從吳琯本所改考正之景鼔之族疑出景公以諡為氏者也
677 十八年惠成王以韓師諸侯師于襄陵縣卷三十十四頁十五行
678 一清按韓師下落敗字縣字衍文孫潛校正今本竹書紀年作惠成王以韓師諸侯師縣于襄陵大繆
679 又東逕楊亭北卷三十十五頁十行
680 一清按楊亭當作陽亭
681 今睢陽東南三十里有故楊梁卷三十十五頁十三行
682 一清按今字衍文楊梁下落城字
683 漢武帝元年封杜延年為侯國卷三十十五頁十五行
684 一清按漢書功臣表杜延年以昭帝元鳳元年封是注有缺誤今改正
685 出譙城北自汀陂卷三十十六頁三行
686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自當作白
687 王莽更之曰留城也卷三十十六頁六行
688 一清曰按留城漢書分注作單城是也宋祁謂鄲有留音非也宋書索虜傳云步尼公進軍清東屯留城此春秋傳侵宋呂留之留漢縣屬楚國沛郡之鄲縣蘇林音多寒反不當作留音也
689 嵇本姓奚卷三十十六頁六行
690 一清按嵇下落康字
691 故為嵇字卷三十十六頁七行
692 一清按故三國志注引虞預晉書作改
693 地理志曰故垂鄉也卷三十十六頁十二行
694 一清按垂漢書作□師古曰音直恚反又高帝紀十二年冬十月上破布軍于會缶孟康曰音儈保邑名屬沛國蘄縣蘇林曰缶音□師古曰會音工外反缶音丈瑞反蘇音是也此字本作□而轉寫者誤為缶字耳音保非也黥布傳正作□字此足明其不作缶也史記高祖紀作會甀裴駰曰漢書音義音儈保邑名甀直偽反黥布傳索隱曰上古外反下持瑞反吳王濞傳索隱曰會音古兌反甀音錘以是知漢紀缶字音保誠誤也
695 應劭曰城在卷三十十六頁十七行
696 一清按城在下落穀水之陽四字漢志校補
697 南逕蚿城南卷三十十六頁十八行
698 一清按蚿字誤當作虹即地理志沛郡𧈬縣續志作虹
699 又東合長直故溝卷三十十六頁二十行
700 一清按溝當作瀆下同
701 又東南至巉石卷三十十七頁八行
702 一清按巉石下落山字
703 淮水又東逕浮山卷三十十七頁九行
704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705 淮水又東逕徐縣南厯澗水注之卷三十十七頁十七行
706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707 導徐城西北徐陂卷三十十七頁十八行
708 一清按導上落水字
709 淮水又東池水注之卷三十十七頁二十行
710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711 漢以數千騎追羽帥二十八騎卷三十十八頁二行
712 一清按于文當重一羽字
713 因四隤出卷三十十八頁二行
714 一清按漢書項籍傳云因四隤山而為圜陣外嚮孟康曰四下隤陁也
715 淮水又東蘄水注之卷三十十八頁七行
716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717 蘄水又東南北入丈八故溝出焉卷三十十八頁十二行
718 箋曰克家云當作八丈故瀆一清按出焉二字衍文
719 又東流南北長直故瀆出焉卷三十十八頁十三行
720 一清按當作又東南流北字衍文
721 又東流入徐縣卷三十十八頁十四行
722 一清按又東下落南字
723 淮水又東厯客山逕盱眙縣故城西卷三十十八頁十七行
724 一清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725 北臨淮水卷三十十九頁九行
726 一清按北上落城字
727 舊水道也卷三十十九頁十七行
728 一清按舊下落江字
729 而北至末口淮卷三十二十頁一行
730 一清按而當作西末口下落入字胡渭校正
731 王莽郡曰江平縣曰安定卷三十二十頁五行
732 一清按王莽下落更名二字安定漢書地理志作定安
733 又自湖之南北口卷三十二十頁十一行
734 一清按北字衍文胡渭校
735 陳穿溝更鑿白馬瀨百里渡湖者也卷三十二十頁十三行
736 一清按是陳敏穿溝落敏字
737 中瀆又東卷三十二十頁十九行
738 一清按中瀆下落水字
739 四年常山憲王子思王商為國卷三十二十一頁三行
740 一清按四年下落封字
741 寔曰口也卷三十二十一頁七行
742 一清按寔當作是曰下落淩字
743 即經所謂之小水者也卷三十二十一頁八行
744 一清按之字當移在即經下
745 應劭曰浦岸也卷三十二十一頁十行
746 一清按浦岸字誤漢書地理志注作淮涯
747 葢側淮瀆卷三十二十一頁十行
748 一清按葢下落臨字
749 淮水出縣故城卷三十二十一頁十行
750 一清按故城下落東字
751 厯朐縣與沐合卷三十二十一頁十二行
752 一清按沐當作沭即沭水也
753 又匡胊山西卷三十二十一頁十二行
754 箋曰匡字譌未詳一清按當作逕
755 乃往觀所卷三十二十一頁十九行
756 箋曰所字衍一清按孫潛校改焉
757 其神化為黄龍卷三十二十二頁七行
758 箋曰黄龍字誤一清按非也黄龍字見山海經郭璞注之開筮
759 游水左逕瑯琊即丘縣故城之西卷三十二十二頁十四行
760 一清按即丘字誤當作計斤漢書地理志瑯琊郡有計斤縣若即丘則東海之屬縣也
761 即此水也卷三十二十三頁五行
762 一清按水當作城
763 水經注箋刋誤卷十
URN: ctp:ws426630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