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元始說先天道德經註解卷之五 |
《道篇章》 |
1 | |
《第一章》 |
1 | |
2 | 真散道生,道還真復。真生道,道生真,真出道遊,萬物得普。 |
3 | 真散為道,道有清有濁,有動有靜,雖為散矣,然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本出於一。若能知一,則道還真復。自無而入有,則以真生道。自凡而入聖,則以道生真。及真出遊於道,萬物莫不皆得。 |
4 | 八用從橫,三元反復,始至大而無不細。道元周始,圓上方下,橫中合一,道法自然。 |
5 | 天地之始,本於四大,火風成形,居於東南。地水成形,居於西北。四大化為八卦,風結成木,木為火母,故震巽主之。木者風之餘氣也。地剛成金,金為水母,故坤兌主之。金者地之餘氣也。乾亦金居西北,艮亦木居東北,故四大分為八卦,八卦變五行,更相生,更相剋,故曰八用縱橫。元清為天,黃濁為地。天至陽也,夏至陰生於天。地至陰也,冬至陽生於地。清濁相交,法天象地,中立而為人,是謂三元返復。道始於至大,其方無方,極於至細,無微不徧。道周萬物,天圓于上,地方于下,橫中為人,三合於一,皆法自然。 |
6 | 象帝元遊,吾失元始。元道周還,復歸元始。 |
7 | 八卦既立,帝出乎震,齊乎巽,木氣極矣。風木相感,火德始彰,故相見於離。火氣成塵,塵結生土,致者莫知生,役者不自生,而寄之生也。火非生土,火息而土自成,此致役於坤也。土結為澤,澤潤生金,金剛有聲,故成言乎兌。金土相配,金為水母,土之氣互相剋賊,故戰於乾。乾金既純,水出金母,流而不息,故勞乎坎。水既盈溢,將返于元,木為水子,母往就子,風水相和,水返於風,復歸元真。故曰始萬物,終萬物,莫盛於艮。方其八用從橫,帝自震出,周遊八方,元始之妙,散於萬物,故曰象帝元遊,吾失元始。及元道周還,物至艮而成歲功,人自精而化為神,乃復歸元始之道。 |
8 | 三一,六元,五化,八變,神道真一。 |
9 | 三一為乾,六元為坤,乾奇坤耦,八卦始生。乃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于中,縱橫八變,不失十五,是謂五化,八變,神道真一。 |
10 | 道生道形,形復生道,道復生形,往來上下,道形道氣,形氣上下,吾道一周。 |
11 | 眾人之形,不能生道,終歸壞散,雖天地之形,有不能免。人所以貴於天地者,謂其可以役天地,往來上下,不為形氣之所拘。此其所以入火不熱,入水不濡,合則成體,散則成章,道氣形復歸無有。 |
12 | 道無用,德無為,用不已,為無極,迫成妙化,象上形下,元帝遊中,終其始,始其終,帝元道還。不知吾生道復真得,入吾元始。 |
13 | 道以無用為用,德以無為為為。無用之用,用而不已。無為之為,為而不息。故能於不妙不化之中,迫成妙化。迫成者,即成也。此所謂不壞世法,而得真相者,人徒見其在天之象,在地之形,而不知帝遊其中,終而始,始而終,物自始終,而吾無始終。物自生滅,而吾無生滅。以道復道,以真復真,入吾神始。 |
14 | 一真八神,二十四道,七十二變。三元分用,八神同異,與道合真,一周無盡,元道長生。吾曰大道一,始終復吾常。 |
15 | 一真為一歲,八神為八節,二十四道為二十四氣,七十二變為七十二候。天地人為用三元,剛柔陰陽錯綜八卦,雖其分如此,然其分皆因自然。至其自然,至與道合真,周而不盡,生生不窮,故曰元道長生。道之始終,雖散可以為千萬,及其復一,則始終不失吾常。 |
《第二章》 |
1 | |
2 | 道道不道,神神不神,不道道吾不見,不神神吾不知。知者吾不神,見者吾不道。道物,神物,鬼物,物物。得道,得神,得真。真復得神,亦得道,亦得吾無得,是謂元德。善貸且成。 |
3 | 道不可見,神不可神,不可見而自見,不可神而自神。故妙空之中,非耳而聽,非目而視。一於妙覺,六用不分,根塵既銷,靈光獨耀,不道而道,不神而神,自然之妙也。道降為物,其別有四,道物化其神,神物化其魂,鬼物化其魄,物物化其形。形壞則物喪,魄銷則鬼亡,魂衰則神散,獨神不亡。神全則道妙,窮盡幽顯,不出此四者。道物為仙真,神物為神靈,鬼物為幽爽,物物為萬彙。然是四者,亦可得道,得神,得真。以其元本同出也。至人不獨能使物物得道,又能使真各得真,道各得道,吾以無得而得道得真,是謂元德。貸者假以成之之謂,至人假道以濟物,故曰善貸且成。 |
《第三章》 |
1 | |
2 | 天元、帝道、地化,三宜。元生神,化生形,道生用。用無用,無為無不為。道應上下,帝用無終。 |
3 | 在天為元,在帝為道,在地為化,三者合而成功。天元在人為神,地化在人為形,帝道生用。《易》曰:天地設位,聖人成能。成能者,帝道生用之謂也。用而無用,為而無為,以道而成天成德,故帝用無終。 |
《第四章》 |
1 | |
2 | 天地人鬼神,道混為元,始不可識,吾道久成。 |
3 | 天地人鬼神,五者各各殊途。然其始出於一源,混而為道。及分為此五者,則有成壞聚散,囿於形數,要亦有終窮也。唯其混而未散,則始不可識。惟不可識,然後能久成。 |
《第五章》 |
1 | |
2 | 元明化昧,道用隱顯。元帝應用,萬物得母,不知其子,誰知我祖。 |
3 | 方其未始,有物昧密而未彰。及元明化昧,生所既立,道由是隱,亦由是顯。若不了元明,隨物喪真,元明為色所迷,則道自此隱。若了元明,識知變化,雖生吾不知其生,則道由此顯。體此應用,謂之元帝。萬物逐末,吾獨得母。人所以逐末者,不知我從道出。我為道之子,既不知子,孰知其本始。 |
4 | 吾言於象妙元始。赤子歸吾不去,類守元母,變化由變化,不隱自妙。妙起妙成,妙帝出入。 |
5 | 若有揀擇,則妙非自然,道惡揀擇,故精亦妙,象亦妙。象者物之成形者也。物雖成形,吾之元始,未嘗有散。若能常不失赤子之心,如嬰兒之未孩,使元始之妙,歸吾不去。知其子,守其母,用變化,由變化,吾不知其變化,使日用顯然之間,不隱自妙。起從妙起,吾不知其成,是謂妙帝出入。 |
6 | 吾元元之大道,徼然不見。鬼道神帝,用無用,無用無窮,成帝妙用,神鬼不測。吾曰神其門,鬼其戶,不見其道,不知其行。鬼行神遊,妙常變化。 |
7 | 元元之妙,萬物受其役而不知,故其道可以役服鬼怪,帝制神明。用於無用,用用不窮。帝制萬物,神鬼不測。《禮》曰:鬼神之德,其盛矣乎。視之不見,聽之莫聞,然則物之不可測者,莫鬼神若也。以鬼神況道,但其門戶耳。及其堂奧,豈得而知之哉。不見其道,不知其行,如鬼行神遊,妙常變化,近在目睫,而人莫知也。 |
8 | 惚惚恍恍,萬物之神奧。恍恍惚惚,萬物之鬼宅。道行真化,杳冥之靈室。虛無至大,元居道安。神妙帝寂,耳目不可得。 |
9 | 恍恍惚惚,誰知恍惚。杳杳冥冥,誰知杳冥。有知之者,則非恍非惚,非杳非冥,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謂神奧,亦曰鬼宅,亦曰靈室。吾始化靈室,於無生有,元元之妙,一穴其真。所謂穴者,開物成務之謂也。雖穴其真,而元妙之本,不散不亡,以無象為象,故曰孔容。以無神為神,故曰神帝。虛無至大,雖散為道,然散不失元,故道無巨細,居之皆安。雖帝用無方,然用不失神,故其用亦寂而不見,在於無中。聽不以耳,視不以目,耳目且不可得,況於聲色之見聞乎。佛書謂:空中無眼耳鼻舌身意者,此也。 |
10 | 真人元妙,大道本微,動出應取,用無窮盡。道與物藏,不虛不實,不奪不取,器留不常,道還不休,吾故無窮若此。 |
11 | 大道本微,用之不盡,則非微也中蓋多寡有無,乃前塵分別之相,而不知道與物藏,非相可測,則大而小,微而廣,虛而實,實而虛,奪而取,取而奪,非形器之所能留礙也。至于形器,然後留礙不常,乃有大小廣微之別。道出形器,用之不休,吾故無窮若此。 |
《第六章》 |
1 | |
2 | 妙變妙化,無所不妙。元變元化,無所不元。神變神化,無所不神。真變真化,無所不真。道變道化,無所不道。一變一化,無所不一。 |
3 | 妙至於無所不妙,則妙在瓦礫。道至於無所不道,則道在稊稗。今指瓦礫稊稗,而謂之道可乎。然瓦礫稊稗,未嘗非形器之結。識假者但見其假,識真者但見其真,若其結形,則與天地等耳。所謂妙在瓦礫,道在稊稗,豈為過哉。佛書論圓覺以為地獄,天宮同一淨土。涅槃生死,同一法性。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菩提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智慧愚癡通為般若,是為諸彿隨順覺性,此即一變一化,無所不一之謂也。 |
4 | 一散無方,數不可及,謂之無數。六變三元為大變,六化三元為大化。 |
5 | 一散無方,至於十百千萬,以至於不可勝數。若一一窮之,各言其異,則肝膽楚越,如是則雖謂之有數可也。若返於一,原其皆出於道,則胡越之遠未嘗不同,如是則雖謂之無數亦可也。役於形,涉於數,要必有窮,故變化之數,極於十八。《易》曰:十有八變而成卦。所謂十八者,六變三元之謂也。卦之始畫為三,因而重之為六。卦始為三元,卦重為六變。每爻三變,以三乘六,故十有八變而數窮。天六變十有八,地六化十有八,合之為三十六,衍而十之為三百六十,皆窮於此。日月之運,天地之數,皆窮於此 |
6 | 一不可得,道不可得,真不可得,神不可得,元不可得,妙不可得,有得之是謂有得。上下交德,失吾所得。無得之是謂無德。 |
7 | 道不可得,苟得無得,是謂得道。若覺有得,則為失得。有得得德,無得得道。 |
8 | 一返道,道返真,真返神,神返元,元返妙。至妙無返,變化息矣。此道無上,吾曰最上。妙道得之,入於無始。 |
9 | 返者,返有歸空,返末歸本,返流歸元。人所以隨流下而忘反者,外物怵之爾。苟外物無慕,則內重,則不流。既不下流。則必返上。返返之極,至無所返,乃為至道。 |
《第七章》 |
1 | |
2 | 妙清元淨,妙元清淨,大本元清,妙淨元妙。清淨之返本,吾神復清淨,道出清淨,清淨道生。 |
3 | 物之本始,純一不雜,雖非清淨可名,而捨清淨無名之者,故曰:妙清元淨,大本元清。學道必自清淨始,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故曰:清淨道生。 |
4 | 清淨妙宮,其間有清諍真法。真一不見,一不可得。清淨不在於無數,妙道法清淨,雖泛不雜,故無數亦不雜。 |
5 | 清淨妙宮,有清淨真法,言世人不識清淨之體,以無為為清淨,故特出真法以破。凡識所謂真清淨者,真一不見。若真一不見,則萬法皆不可得。萬法既空,雖一亦不可見。故無不清,無不淨。又曰:清淨不在於無數,由世人以無數為清淨。自云求淨淨不可得。故道家《定觀經》偈曰:智起生於境,火發生於緣,各得真種性,乘流失道原。起心欲息知,心起知更煩,若知知本空,知即眾妙門。又釋氏《心銘》有曰: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端,寧知一種。一處不通,兩處失功。迷有沒有,從空背空。今以兩偈互相發明,即見清淨真法。《定觀》偈云:智生於境,火發於緣,智與火即是吾之心智。由智逐境,心緣物而情識,生方其未散,覺了之性與照明之種,皆從真出。及其流散,乃失道原。然自流注不可強絕,本是妙明,真一種性,流注自然,非有別體,若生心取合起念,息知心不可息,秪益煩撓。故曰:起心欲息知,心起知更煩。若知無明,本無有異,由吾自戀,乃失淨體。念念放起,念念皆空,則無始以來,贏重習氣,頓然清明。若總清明,即為眾妙,釋氏心銘,亦不異此。蓋言以止止動,動未可止,更添止心。如此即滯兩端,寧知淨穢本空,動止本一,由吾自異。故彼成異此,所謂一處不通,兩處失功也。若但捨穢求淨,即穢不可除。是迷有而入于有,從空而背於空矣。此經云:清淨不在於無數,雖道散而為百千萬億,猶無數也。故有數亦清淨,無數亦清淨,蓋物物本淨,雖泛不雜,有數亦不雜,無數亦不雜。 |
6 | 清淨無為,無為清淨。道為清淨流物物之原。雜不混,散不失。清淨道流,妙元清淨之海。吾何不返逝矣。 |
7 | 清淨即無為,無為即清淨,無為而為,謂之道為。道為雖無不為,然不失清淨。道即物原,物物具道,雜而不混,散不失真。惟體道者識之,故能返流全一,與道同流,歸于清淨。大海無流不返,謂之返逝。 |
《第八章》 |
1 | |
2 | 清淨生動,動生清淨,吾居清淨妙動。 |
3 | 靜為動之體,動為靜之用。方其無事,湛然清明,不為靜縛。及其有事,應以無心,不隨動轉。定觀所謂處喧無惡,涉事無惱,此是真定。不以涉事無惱,故求多事。不以處喧無惡,強求就喧。以無事為真宅,以有事為應跡。此即淨吾居,清淨妙動之意。 |
4 | 道流嶮岨,發源清淨,眾動一流,清淨普流,得之妙。 |
5 | 水流既遠,經涉險岨,豈能保其必清。然其源必清。道流於物經涉世,故豈能保其必淨。然其本必淨。動雖眾,然其流則一。物雖多,然其致則一。故曰:清淨普流。得之者無所不淨,故曰妙。 |
《第九章》 |
1 | |
2 | 流實動生,道虛清淨。清淨生虛,谷妙,谷流清淨。 |
3 | 動生於實,淨生於虛,心虛則靜,心實則動。所謂實者,喜怒愛惡窒之也。若內無窒,則中虛。中虛未有不淨。莊子曰:室無天遊,則婦姑勃蹊。心無天遊,則六鑿相攘。天遊者,虛之謂也。虛而應,故曰:谷無所不容,谷之妙。 |
4 | 道帝流通,清淨無礙。無數,無無數,應乎清淨不敢違。 |
5 | 淨之所以為淨者,以其應不失淨。唯應不失淨,然後無所不淨。故道帝流通,周旋眾有而不礙。清淨無數者,空也。無無數者,有也。應乎有無,不失妙淨。故經曰:常應常淨,常清淨矣。 |
6 | 清諍妙生,靈虛一化。清淨妙無,不知其始。妙無窮始清淨,無窮始流返。吾無窮始,妙不可測清淨,清淨不可測妙。清淨自然,自此得矣。 |
7 | 清淨生妙,涉於群有,然靈虛一化,有未嘗有。清淨妙無,擴然無際,不知其始,無而不無。故妙無終窮,是謂自然不可窺測。 |
8 | 吾妙法清淨生。生無窮運成天地,始一元生。清淨妙流,一上一下,中含清淨之妙。清淨神虛。不形不氣,清諍出入,定乎清淨之天。 |
9 | 本始之妙法於清淨而生。生不窮本,於無為而不盡。無為未嘗有為,而不離有為,以至運成天地,一上一下,而清淨神虛,常流於其間,不形不氣,宰制萬物,出入清淨。故謂之清淨之天。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又曰:存心養性,以事天。天者,清淨本始之妙。不形不氣,人患不能復性,性不復則心不盡。不盡者,喜怒哀樂未忘之謂也。由喜怒哀樂,變心為情,發不中節,情為主宰。故心不盡。若能於喜怒哀樂之中,隨順皆應,使雖有喜怒哀樂,而其根皆亡情,根內亡應之以性,則發必中節,而和理出焉。如是則有喜非喜,有怒非怒,以至有哀樂非哀樂,是謂盡心復性。心盡性純,不謂之天,不可得也。 |
10 | 元虛不動,一真普發。清諍妙通,道在其始。太一無窮,吾入清淨之終始。神仙之道,清淨畢矣。 |
11 | 元虛自然,未嘗有動。至於一真普發,物物蒙賴清淨,流通無有窮極。知始無始,知終無終,由其太一,故曰無窮。若知有始,則三際不斷。苟不斷三際,則過去為始。始既已往,見存為中。中際不住,未來為終。終者未來,觸事成三。安得清淨,必三際斷,其始無始,然後其終無終。故曰:吾入清淨之終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