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七

《卷七》[View] [Edit] [History]

釋地第九》

1
[疏]「釋地第九」。○釋曰:案《說文》云:「元氣初分,輕清陽為天,重濁陰為地,萬物所陳列也。」《白虎通》云:「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佼易、變化,含吐應節也。」《釋名》云:「地,底也。其體在底下,載萬物也。」《禮統》云:「地,施也,諦也。應變施化,審諦不誤也。」此篇釋地之所載四方、中國州、府、陵、藪之異,故曰「釋地」。
2
兩河間曰冀州,自東河至西河。河南曰豫州,自南河至漢。河西曰州,自西河至黑水。○,於用反。漢南曰荊州,自漢南至衡山之陽。江南曰楊州,自江南至海。濟、河間曰袞州,自河東至濟。濟東曰徐州,自濟東至海。○濟,子禮切。燕曰幽州,自易水至北狄。齊曰營州。自岱東至海,此蓋殷制。九州。
3
[疏]「兩河」至「九州」。○釋曰:此釋九州之名及其界域也。○「兩河間曰冀州」。注「自東河至西河」。○釋曰:《周禮·職方氏》云:「河內曰冀州。」《禹貢》不說境界。孔安國云:此州帝都,不說境界,以餘州所至,即可知。以其《禹貢》「袞州」云濟、河,自東河以東也;「豫州」云荊、河,自南河以南也;「雍州」雲西河,自西河以西也。明東河之西,西河之東,南河之北,是冀州之境也。言東河、西河、南河者,皆據帝都冀州而言也。案,《禹貢》導河自積石、龍門,南流謂之西河。至於華陰,折而東,經底柱、孟津、過洛,皆東流,謂之南河。至於大伾,折而北流過降水,至於大陸,又北播九河,同為逆河,入於海,謂之東河。此惟雲兩河者,從可知。李巡曰:「兩河間其氣清,厥性相近,故曰冀。冀,近也。」○「河南曰豫州」。注「自南河至漢」。○釋曰:《職方》與此同。《禹貢》云:「荊、河惟豫州。」孔安國云:「西南至荊山,北距河水。」以其荊山在荊州,漢水所經,故文不同,其實一也。李巡云:「河南其氣著密,厥性安舒。故曰豫。豫,舒也。」○「河西曰州」。注「自西河至黑水」。○釋曰:《周禮》「正西曰雍州」。《禹貢》云:「黑水、西河惟雍州。」孔安國云:「西距黑水,東據河。」案,酈元《水經》黑水出張掖雞山,南流至敦煌,過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然則雍州之境,東據龍門、河西距此黑水也。李巡云:「河西其氣蔽壅,厥性急凶,故曰雍。雍,壅也。」兼得梁州之地,西北之位,陽所不及,陰壅也。○「漢南曰荊州」。注「自漢南至衡山之陽」。○釋曰:《周禮》「正南曰荊州」。《禹貢》:「荊及衡陽惟荊州。」孔安國云:「北據荊山,南及衡山之陽。」言北據荊山,則至漢水也。李巡曰:「漢南其氣燥,剛稟性︹梁,故曰荊。荊,︹也。」《釋名》以為取荊山之名。荊,警也。南蠻數為寇逆,常警備也。○「江南曰楊州」。注「自江南至海」。○釋曰:《周禮》「東南曰楊州」。《禹貢》:「淮、海惟楊州。」孔安國云:「北據淮,南距海。」然則楊州之境,跨江北至淮。此云江南者,舉遠大而言也。李巡曰:「江南其氣躁勁,厥性輕楊。」《太康地記》云:「以楊州漸太陽位,天氣奮揚,履正含文,故取名焉。」○「濟、河間曰袞州」。注「自河至濟」。○釋曰:《周禮》「河東曰袞州。」《禹貢》:「濟、河惟袞州。」孔安國云:「東南據濟,西北距河。」孔《傳》凡云「據」者,謂跨之也。距,至也。濟、河之間相去路近,袞州之境,跨濟而過,東南越濟水,西北至東河也。李巡云:「濟、河間其氣專質,厥性信謙,故曰袞。袞,信也。」《釋名》以為取袞水之義。○「濟東曰徐州」。注「自濟東至海」。○釋曰:《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孔《傳》云:「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此云「自濟東」,則是西至濟也。李巡曰:「淮、海間其氣寬舒,稟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周合其地於青州。○「燕曰幽州」。注「自易水至北狄」。○釋曰:《周禮》「東北曰幽州」。李巡曰:「燕其氣深要,厥性剽疾,故曰幽。幽,要也。」《禹貢》其地合於冀州。《地理志》云:「涿郡故安縣閻鄉,易水所出,東至范陽入濡也。」從此易水至於北狄幽州之境也。○「齊曰營州」。注「自岱東至海,此蓋殷制」。○釋曰:《周禮》「正東曰青州」。《禹貢》:「海、岱惟青州。」孔《傳》云:「東北據海,西南距岱。」然則此營州則青州之地也。《博物志》云:「營與青同海,東有青丘,齊有營丘,豈是名乎?」《太康地記》云:「東方少陽,其色青,其氣清,歲之首,事之始,故以青為名焉。」云「此蓋殷制」者,以此文上與《禹貢》不同,下與《周禮》又異,禹別九州有青、徐、梁,而無幽、并、營,是夏制也。《周禮》,周公所作,有青、幽、并,而無徐、梁、營,是周制也。此有徐、幽、營,而無青、梁、并,疑是殷制也。以無正文,故云蓋也。此上釋九州之名,故題云「九州」也。
4
魯有大野。今高平鉅野縣東北大澤是也。
5
[疏]「魯有大野」。○釋曰:此下至「周有焦護」,釋十藪之名也。《禹貢》徐州云:「大野既豬。」《地理志》云:大野澤在山陽鉅野縣北。鉅,即大也。由其旁有大澤,故縣以鉅野為名。哀十四年《左傳》云:「西狩於大野。」以其澤在曲阜西,故云「西狩」也。郭云:「今高平鉅野縣」者,東晉時,鉅野屬高平郡,故與《志》不同。凡注言「今」者,皆謂東晉時也。
6
晉有大陸。今鉅鹿北廣河澤是也。
7
[疏]「晉有大陸」。注「今鉅鹿北廣河澤是也」。○釋曰:孫炎曰:「廣河猶大陸。以地名言之,近為是也。」《禹貢》冀州云「大陸既作」是也。案,定元年《左傳》晉魏獻子「田於大陸,焚焉,還,卒於甯」。杜預注:「嫌鉅鹿絕遠,疑此田在汲郡吳澤。」甯,今武縣,近吳澤。計此二澤相去甚遠,亦得言大陸者,以其廣平曰陸。但廣而平者則名大陸,故異所而同名也。澤雖卑下,旁帶廣平之地,故統名焉。
8
秦有楊誇。今在扶風縣西。○誇,於于反。
9
[疏]「秦有楊誇」。注「今在扶風縣西」。○釋曰:《周禮》冀州云:「其澤藪曰陽誇。」鄭注云:「所在未聞。」又雍州云:「其澤藪曰弦蒲。」鄭注云:「在。」案《地理志》吳山在西,古文以為山。北有蒲谷鄉弦中谷,雍州藪。今注亦云「在」。然則《周禮》弦蒲即此楊誇也。
10
宋有孟諸。今在梁國雎陽縣東北。
11
[疏]「宋有孟諸」。注「今在梁國雎陽縣東北」。○釋曰:《周禮》青州,「其澤藪曰望諸」。鄭注云:「望諸,明都也。在雎陽。」《禹貢》豫州云:「導荷澤,被孟豬。」《左傳》亦作「孟諸」。文不同者,聲轉字異,正是一地也。
12
楚有雲夢。今南郡華容縣東南巴丘湖是也。
13
[疏]「楚有雲夢」。注「今南」至「湖是也」。○釋曰:《周禮》荊州云:「其澤藪曰雲。」鄭注云:「雲在華容。」《禹貢》云:「雲土、夢作。」昭三年《左傳》楚子與鄭伯田于「江南之夢」。又定四年「楚子涉雎,濟江,入于雲中」。杜預云:「南郡枝江縣西有雲夢城,江夏安陸縣東南亦有夢城,或曰南郡華容縣東南有巴丘湖,江南之夢也。」雲夢一澤而每處有名者,司馬相如《子虛賦》云:「雲夢者,方九百里。」則此澤跨江南北,亦得單稱雲,單稱夢。即夢也。
14
吳越之間有具區。今吳縣南太湖,即震澤是也。
15
[疏]「吳越之間」。注「今吳」至「澤是也」。○釋曰:《周禮》楊州云:「其澤藪曰具區。」鄭注云:「在吳南。」《地理志》云:「會稽吳縣,故周泰伯所封國也。」具區在西,古文以為震澤。《禹貢》楊州云:「三江既入,震澤底定」是也。
16
齊有海隅。海濱廣斥。
17
[疏]「齊有海隅」。注「海濱廣斥」。○釋曰:此營州藪也。云「海濱廣斥」,《禹貢》文也。孔《傳》云:「濱,涯也。」言復其斥鹵。」案《說文》云:「鹵,鹹地也。」「東方謂之斥,西方謂之鹵。」海畔迥闊地皆斥鹵,故云廣斥也。
18
燕有昭餘祁。今太原鄔陵縣北九澤是也。
19
[疏]「燕有昭餘祁」。注「今太」至「澤是也」。○釋曰:《周禮》并州「其澤藪曰昭餘祁」。鄭注云:「在鄔。」《地理志》云:「鄔,九澤在北,是為昭餘祁,并州藪。」是也。
20
鄭有圃田。今熒陽中牟縣西圃田澤是也。
21
[疏]「鄭有圃田」。注「今熒陽」至「田澤是也」。○釋曰:《周禮》豫州云:「其澤藪曰圃田。」鄭注云:「在中牟。」《地理志》云:「中牟,圃田澤在西,豫州藪。」僖三十三年《左傳》云:「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也。」又《詩·車攻》云:「東有甫草。」鄭玄以為「甫田之草」,皆謂此也。
22
周有焦護。今扶風池陽縣瓠中是也。
23
[疏]「周有焦護」。注「今扶風」至「中是也」。○釋曰:孫炎云:「周,岐周也。」《詩·六月》雲:「犬嚴狁匪茹,整居焦。」是也。時人謂之瓠中也。
24
十藪。
25
[疏]「十藪」。○釋曰:此題上事也。《說文》雲:「大澤也。」《風俗通》云:「藪,厚也。有草木魚鱉所以厚養人也。」
26
東陵,□。南陵,息慎。西陵,威夷。中陵,朱滕。北陵,西俞,鴈門是也。即鴈門山也。○□,音信。
27
[疏]「東陵」至「是也」。○釋曰:此五方之陵名也。其義及所在未詳。雲「鴈門是也」者,此指解北陵也,即鴈門山是也。
28
陵莫大於加陵,今所在未聞。
29
[疏]「陵莫大於加陵」。○釋曰:莫,無也。陵,大阜也。言「陵無大於加陵」者,謂加陵最大也。今所在未聞。
30
梁莫大於水梁,水,水名。梁,是也。○水,古壁切。
31
[疏]「梁莫大於水梁」。注「水,水名。梁,是也」。釋曰:《釋宮》云:「是謂之梁。」《詩》傳云:「石絕水曰梁。」然則以土石為是障絕水者名梁。雖所在皆有,而無大於水水之旁者。杜預云:「水水出河內軹縣東,南至溫入河。」《春秋》襄十六年公會晉侯以下于水梁是也。
32
墳莫大於河墳。
33
[疏]「墳莫大於河墳」。○釋曰:墳,大防。亦謂是。雖水所皆有,而河墳最大也。
34
八陵。
35
[疏]「八陵」。○釋曰:此亦題上事也。大阜曰陵。水梁、河墳雖非大阜,以其絕大若陵,故通謂之八陵也。
36
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閭之於琪焉。醫無閭,山名。今在遼東。於琪,玉屬。○,筍。于,於。東南之美者,有會稽之竹箭焉。會稽,山名。今在山陰縣南。竹箭,筱也。○會,古外反。稽,古兮反。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犀牛皮角、象牙骨。西南之美者,有華山之金石焉。黃金、需石之屬。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霍山,今在平陽永安縣東北。珠,如今雜珠而精好。西北之美者,有崑崙虛之ギ琳琅玕焉。ギ琳,美玉名。琅玕,狀似珠也。《山海經》曰:崑崙山有琅玕樹。○侖,路昆切。虛,音墟。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幽都,山名。謂多野牛筋角。東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虎豹之屬,皮有縟採者。○斥,音尺。中有岱岳,與其五穀魚鹽生焉。言泰山有魚鹽之饒。九府。
37
[疏]「東方」至「生焉」。○釋曰:此釋八方、中國名山所產之物也。○注「醫無」至「玉屬」。○釋曰:案《地理志》遼東郡無慮縣,應劭曰:「慮,音閭。」顏師古曰:「即所謂醫巫閭。」是縣因山為名,故為山名,今在遼東。《周禮》幽州鎮也。云:「於琪,玉屬」者,《說文》云:「,《周書》所謂『夷玉』也。」「于,石之似玉者。」琪,玉也。皆玉之類也,故云「玉屬」。○注「會稽」至「縣也」。○釋曰:《周禮》楊州云:「其山鎮曰會稽。」鄭注云:「在山陰。」《地理志》會稽郡山陰縣云「會稽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故云山名,今在山陰縣南也。云「竹箭,筱也」者,《禹貢》楊州云:「筱既敷。」《釋草》云:「筱,竹箭也。」郭云:「別二名。」則竹箭一名筱,是竹之小者,可以為箭者也。○「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釋曰:郭氏不注梁山所在,犀、象,二獸;皮角、牙骨,材之美者也。○注「黃金需石之屬」。○釋曰:經惟言金,知黃金者,以三品之中黃金為上,此言美者,故知黃金。需石,石之次玉者。《玉藻》云:「士佩需玟而縕組綬」是也。其類非一,故云「之屬」。○注「霍山」至「精好」。○釋曰:《周禮》冀州:「其山鎮曰霍山。」鄭云:「在彘。」案《地理志》河南郡彘縣云:「霍大山在東冀州山,周厲王所奔。」應劭曰:「順帝改曰永安。」然則東晉時屬平陽郡,而縣名永安,故云「今在平陽永安縣」也。云「珠,如今雜珠而精好」者,郭氏時驗為然也。○注「ギ琳」至「玕樹」。○釋曰:ギ與球同。《說文》云:「ギ,玉磬也。」琳,美玉名。《書》云:「戛擊鳴球。」美玉可以為磬,故皆云「美玉」也。云「《山海經》曰」者,案《海內西經》云:「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其上有三頭人、琅玕樹。注云「琅玕子似珠」,是也。○注「幽都」至「筋角」。○釋曰:《山海經》云北海之內,有山名曰「幽都之山」是也。○「東北」至「皮焉」。○釋曰:斥山,山名也。文皮,虎豹之屬。其皮毛有文采、細縟,故謂之文皮焉。○「中有」至「生焉」。○釋曰:岱岳,泰山也。此言中國也。五穀:黍、稷、麻、麥、豆也。泰山東近海。《禹貢》「海岱惟青州」,「厥貢鹽,海物惟錯」,言其饒多,非一種。故注云「言泰山有魚鹽之饒」也。○「九府」。○釋曰:此亦題上事也。府,聚也,財物之所聚也。言此八方及中,皆美物之所聚,故題云「九府」也。
38
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狀似牛脾,鱗細,紫黑色。一眼,兩片相合乃得行。今水中所在有之。江東又呼為王餘魚。○鰈,音蝶。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似鳧,青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飛。西方有比肩獸焉,與邛邛巨虛比,為邛邛巨虛甘草,即有難,邛邛巨虛負而走,其名謂之蹷。《呂氏春秋》曰:「北方有獸,其名為蹷。鼠前而兔後,趨則頓,走則顛。」然則邛邛巨虛亦宜鼠後而兔前,前高不得取甘草,故須蹷食之。今鴈門廣武縣夏屋山中有獸,形如兔而大,相負共行,土俗名之為蹷鼠,音厥。○邛,巨兇。巨,巨。,五結。難,乃旦反。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此即半體之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腳,亦猶魚鳥之相合,更望備驚急。○迭,徙結切。中有枳首蛇焉。岐頭蛇也。或曰:今江東呼兩頭蛇為越王約髮,亦名弩弦。○枳,居是切。此四方中國之異氣也。五方。
39
[疏]「東方」至「氣也」。○釋曰:此釋五方異氣而產非常之物也。云「東方有比目魚焉」者,言東方水中有魚,其形狀似牛脾,鱗細,紫黑色,一眼、兩片相合、兩目相比乃得行。故曰「比目魚」。云「不比不行」者,比,合也。言一片不能行,須兩片相合乃行。故云「不比不行」也。云「其名謂之鰈」者,言鰈為此魚之名也。一名比目魚,一名鰈。郭云:「江東又呼為王餘魚。」○注「似鳧」至「乃飛」。○釋曰:案《山海經》云:崇五山有鳥,「狀如鳧,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郭云:「比翼鳥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飛。」《爾雅》作「鶼鶼」者,正謂此也。○「西方」至「之蹷」。○釋曰:云「西方有比肩獸焉」者,此謂蹷也。與邛邛巨虛相比,蹷則肩Φ不能走,而能取甘草。邛邛巨虛則前高不得取甘草,而善走。《穆天子傳》曰「邛邛巨虛走百里」是也。故各以其能而濟所不能,蹷常為邛邛巨虛甘美之草,仰而食之。即有急難,邛邛巨虛則背負而走者,其名謂之蹷也。○注「《呂氏》」至「音厥」。○釋曰:云《呂氏春秋》二十六篇,秦相呂不韋輯智略士作也。云「曰北方有獸」至「則顛」者,《大慎覽·順說》篇之文也,引之乃以證邛邛巨虛之形也。然則以下郭氏注云「今鴈門廣武縣」云云者,自驗知之也。○「北方」至「迭望」。○釋曰:此即半體人也。兩半相比,乃得為人動作及禦非常。以肩在上而顯,故謂之比肩民焉。迭,更也。謂一體取食,則一體瞻望,所以備驚急也。故云「迭食而迭望」。○「中有枳首蛇焉」。○釋曰:枳,岐也。此即兩頭蛇也,江東呼越王約髮,言是越王約髮所變也。亦名弩弦,即以形相似而名之也。○「五方」。○釋曰:亦題上事也。言是五方風氣殊異而生此怪物也。
40
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邑,國都也。假令百里之國,五十里之界,界各十里也。○,古營切。下濕曰隰,大野曰平,廣平曰原,高平曰陸。大陸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可食者曰原,可種穀給食。陂者曰阪,陂陀不平。下者曰隰。《公羊傳》曰:「下平曰隰。」田一歲曰,今江東呼初耕地反草為。二歲曰新田,《詩》曰:「于彼新田。」三歲曰。《易》曰:「不,。」○,音於。野。
41
[疏]「邑外」至「曰」。○釋曰:此釋郊野之地遠近高下不同之名也。云「邑外謂之郊」者,邑,國都也。謂國都城之外名郊也。云「郊外謂之牧」者,言可放牧也。《書·牧誓》云:「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是也。云「牧外謂之野」者,言牧外之地名野。《詩》傳云:「郊外曰野」者,以細別言之,則郊外之地名牧,牧外之地名野;若大判而言,則野者郊外通名。故《周禮》六遂在遠郊之外。《遂人》職云「凡治野田」,是其郊外之地總稱野也。云「野外謂之林」者,言野外之地名林,以其去都邑遠,薪采者少,其地可長平林,因名云也。云「林外謂之」者,言林外之地,最為遠野,名。《魯頌》云:「牡馬,在之野。」毛傳云「,遠野」是也。○注「邑國」至「里也」。○釋曰:云「邑,國都也」者,案《周禮》四縣為都,四井為邑。《春秋》莊二十八年《左氏傳》曰:「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然則邑與都異。此為一者,彼對文之例耳。但都者聚居之處,故《詩·小雅》云:「彼都人士。」《說文》云:「邑,國也。」是天子諸侯所居國城,或謂之邑,或謂之都。故以國都解邑也。云「假令百里之國,五十里之界,界各十里也」者,以其百里之國,國都在中。去境五十里,每十里而異其名,則為邊畔,去國最遠。故毛傳以為遠野也。此「假令」者,據小國言之。郊為遠郊,牧、野、林、,自郊外為差耳。然則郊之遠近,計國境之廣狹以為差也。《聘禮》云:賓「及郊」。注云:「郊,遠郊。周制,天子畿內千里,遠郊百里,以此差之,遠郊,上公五十里,侯四十里,伯三十里,子二十里,男十里也。近郊各半之。是鄭之所約也。是以《司馬法》云:「王國百里為遠郊。」又此經從邑之外止有五名,明當每皆百里,故知遠郊百里也。知近郊半之者,《書》序云:「周公既沒,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於時周都王城而謂成周為東郊,則成周在其郊也,於漢王城為河南,成周為洛陽,相去不容百里,則所言郊者謂近郊。故鄭注云:「天子近郊五十里。」今河南、洛陽相去則然。是鄭以河南、洛陽約近郊之里數也。《周禮》杜子春注云:「五十里為近郊。」《白虎通》亦云:「近郊五十里,遠郊百里。」是儒者相傳為然也。○「下濕曰隰」者,謂地形Φ下而水濕者。李巡曰:「下濕,謂土地お下常沮洳,名為隰也。」云「大野曰平」者,大野之澤一名平,魯有大野是也。云「廣平曰原」者,謂澤之廣平者亦名原。漢以平原為郡名,屬青州。云「高平曰陸,大陸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者,李巡曰:「高平,謂土地豐正名為陸。土地高大名曰阜,最大名為陵,陵之大者名阿。」《詩。大雅·皇矣》云:「無矢我陵,我陵我阿。」是也。此上七者,或萊沛沮洳,或險陗磽确,雖不可種穀給食,亦得其名也。云「可食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此三者,釋地形雖有高下不平,皆可種穀給食。高而可食者名原。《詩·大雅》云:「篤公劉,于胥斯原。」是也。陂陀不平而可食者名阪。《詩。小雅·正月》云:「瞻彼阪田,有菀其特。」是也。下平而可食者名隰。本作濕,誤。○注「《公羊傳》曰:『下平曰隰。』」○釋曰:此昭元年傳文也。案,彼云:「晉荀吳帥師敗狄于太原,此大鹵也。曷為謂之大原?地物從中國,邑人名從主人。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何休云:「分別之者,地勢各有所生,原宜粟,隰宜麥,當教民所宜,因以制貢賦。」是也。田一歲曰,二歲曰新田,三歲曰。○釋曰:此釋耕田年歲遠近名義不同之事也。者,災也。,和柔之意也。孫炎云:「,始災殺其草木也。新田,新成柔田也。,和也,田舒緩也。」郭云:「今江東呼初耕地反草為。」○注「《詩》曰:『于彼新田。』」○釋曰:此《小雅·采芑》篇文也。案,彼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畝。」毛傳取此文為說,故引為證也。○注「《易》曰:『不,。』」○釋曰:此《無妄·六二》爻辭也。鄭注亦取此文,故引以為證也。○「野」。○釋曰:此亦題上事也。上自「邑外謂之郊」以下,雖遠近高下其名不同,野為總稱,故題云「野」。
42
東至於泰遠,西至於邠國,南至於濮鉛,北至於祝慄,謂之四極。皆四方極遠之國。○邠,彬。濮,卜。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觚竹在北,北戶在南,西王母在西,日下在東,皆四方昏荒之國,次四極者。○觚,音孤。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九夷在東,八狄在北,七戎在西,六蠻在南,次四荒者。巨齊州以南戴日為丹穴,巨,去也。齊,中也。北戴斗極為空桐,戴,值。東至日所出為大平,西至日所入為大蒙。即蒙汜也。大平之人仁,丹穴之人智,大蒙之人信,空桐之人武。地氣使之然也。四極。
43
[疏]「東至」至「人武」。○釋曰:此釋九州之外、四方極遠之國名及其人性稟氣不同也。泰遠、邠國、濮鉛、祝栗,此四方極遠之國名也。「觚竹」者,《漢書·地理志》遼西令支有「孤竹城」,是乎?「北戶」者,即日南郡是也。顏師古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謂北戶以向日者。」「西王母」者,《山海西荒經》云:「西海之中,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崑崙之丘。」「有人,戴勝,虎齒,有尾,穴處,名曰西王母。」又《穆天子傳》曰:「天子賓于西王母,乃紀其跡于山,名曰西王母之山。」是也。「日下」者,謂日所出處其下之國也。《山海東荒經》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又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虛,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國。」如此之類是也。云「謂之四荒」者,言聲教不及,無禮義文章,是四方昏荒之國也,在土四極之內。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者,孫炎云:「海之言晦,晦ウ於禮義也。」○注「九夷」至「荒者」。○釋曰:知在東、西、南、北者,以《曲禮》云「其在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故也。案《風俗通》云:東方人,好生,萬物觸地而出。夷者,也。其類有九,依《東夷傳》夷有九種:「曰畎夷、一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又「一曰玄菟,二曰樂浪,三曰高驪,四曰滿飾,五曰鳧更,六曰索家,七曰東屠,八曰倭人,九曰天鄙」。「蠻」者,《風俗通》云:君臣同川而浴,極為簡慢。蠻者,慢也。其類有八,李巡云:「一曰天工,二曰咳首,三曰僬僥,四曰跛踵,五曰穿焜,六曰儋耳,七曰狗軌,八曰旁春。」「戎」者,《風俗通》云:斬伐殺生,不得其中。戎者,兇也。其類有六,李巡云:「一曰僥夷,二曰戎夫,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剛。」「狄」者,《風俗通》云:父子嫂叔,同穴無別。狄者,辟也,其行邪辟。其類有五,李巡云:「一曰月支,二曰穢貊,三曰匈奴,四曰單于,五曰白屋。」案,李巡所注《爾雅》本,「謂之四海」下更三句云:「八蠻在南方,六戎在西方,五狄在北方」,故得此解。孫炎、郭氏諸本皆無此三句。案《明堂位》稱九夷、八蠻、六戎、五狄。《周禮·職方氏》掌「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鄭注云:「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國數也。」遍檢經傳,四夷之數參差不同。先儒舊解,此《爾雅》上文殷制,《明堂位》及《職方》并《爾雅》下文皆為周制。義或當然。此在四荒之內,九州之外,於王者世一見。《周禮》曰:「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世一見」是也,故云「次四荒者」。○「巨齊州以南戴日為丹穴」。○釋曰:此明四海之中別有下四種之名也。巨,去也。齊,中也。中州猶言中國也。戴,值也。言去中國以南,北戶以北,值日之下,其處名丹穴。天老說鳳云:「濯羽弱水,莫宿丹穴。」又《山海經》云:禱過山「東五百里,曰丹穴山」是乎?云「北戴斗極為空桐」者,斗,北斗也。極者,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也。以其居天之中,故謂之極。極,中也。北斗拱極,故云斗極。值此斗極之下,其處名空桐。○注「即蒙汜也」。○釋曰:即者,即《淮南子》云:「日出扶桑,入於蒙汜」是也。○注「地氣使之然也」。○釋曰:言是土地之氣剛柔不同,使之仁、智、信、武耳。若《考工記》云:「鄭之刀,宋之斤,魯之削,吳越之劍,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地氣然也。」

釋丘第十》

1
[疏]「釋丘第十」。○釋曰:案《廣雅》云:「小陵曰丘。」《說文解字》曰:「土之高也,非人所為也。從北,從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從北。中邦之居在崑崙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為丘。象形。」此下云非人為之丘。然則土有自然而高、小於陵者名丘也。其體雖一,其名則多。或近道途,或因水澤所如,則陵畝各異,其重則再三不同,通見《詩》、《書》。此篇具釋,故名釋丘。
2
丘,一成為敦丘,成猶重也。《周禮》曰:「為壇三成。」今江東呼地高堆者為敦。○敦,都昆。
3
[疏]「丘,一成為敦丘」。○釋曰:成,重也。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名敦丘。《詩。衛風·氓》篇云:「送子涉淇,至于頓丘。」是也。○注「成猶」至「為敦」。○釋曰:孫炎云:「形如覆敦,敦器似盂。」今案,下文別云「如覆敦者,敦丘」,則此自是丘之一重者。故郭氏云:「成猶重也。」與孫氏意異。云「《周禮》曰『為壇三成』」者,此《秋官·司儀職》文也。鄭司農云:「三成,三重也。」引之證成為重也。
4
再成為陶丘,今濟陰定陶城中有陶丘。
5
[疏]「再成為陶丘」。○釋曰:丘形上有兩丘相重累者,名陶丘。李巡曰:「再成,其形再重也。」《禹貢》曰「濟水東出于陶丘北」是也。○注「今濟」至「陶丘」。○釋曰:濟陰,郡名;定陶,縣名。《地理志》云「定陶縣西南有陶丘亭」是也。
6
再成銳上為融丘,纖頂者。○銳,音惠。
7
[疏]「再成銳上為融」。○釋曰:丘形再重而頂纖者,名融丘也。
8
三成為崑崙丘。崑崙山三重,故以名云。
9
[疏]「三成為昆侖丘」。○釋曰:丘形三重者名昆崙丘。○注「崑崙山三重,故以名云」。○釋曰:《昆侖山記》云:「崑崙山,一名崑丘,三重,高萬一千里。」是也。凡丘之形三重者,因取此名云耳。
10
如[C121]者,[C121]丘。形似車[C121]也。或云:「[C121]者,謂稻田塍埒。」○[C121],繩正切。
11
[疏]「如[C121]者,[C121]丘」。釋曰:郭氏兩解:一云「形似車[C121]也」。繩證切。二或云「[C121],謂稻田塍埒」。[C121],陵切。許叔重云:塍埒,稻田畦是。埒,畔也。案《地理志》云:「泰山有[C121]丘。」《春秋》莊十年:「公敗宋師于乘丘。」是因丘以為名乎?
12
如者者,者丘。水中小洲為者。○者,渚。
13
[疏]「如者者,者丘」。○釋曰:者,水中可居之小者。丘形似之,名為者丘也。
14
水潦所止,泥丘。頂上汙下者。○潦,音老。
15
[疏]「水潦所止,泥丘」。○釋曰:水潦,雨水也。丘形頂上汙下,潦水停止而成泥濘者,名泥丘。
16
方丘,胡丘。形四方。
17
[疏]「方丘,胡丘」。○釋曰: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18
絕高為之京。人力所作。
19
[疏]「絕高為之京」。○釋曰:言卓絕高大如丘,而人力為作之者名京。案,《春秋》宣十二年《左傳》楚敗晉師於必阜。潘黨曰:「君盍築武軍而收晉尸以為京觀?」楚子曰云云,「今罪無所,而民皆盡忠以死君命,又可以為京乎?」是其類也。
20
非人為之丘。地自然生。
21
[疏]「非人為之丘」。○釋曰:李巡云:「謂非人力所為,自然生者。」孫炎曰:「地性自然也。」故郭云:「地自然生。」
22
水潦所還,埒丘。謂丘邊有界埒,水環繞之。
23
[疏]「水潦所還,埒丘」。○釋曰:還,環繞也。埒,小是也,土為之。言此丘邊有其界埒,外則為水潦環繞者,名埒丘。
24
上正,章丘。頂平。
25
[疏]「上正,章丘」。○釋曰:丘頂上平正者,名章丘。章亦平也。
26
澤中有丘,都丘。在池澤中
27
[疏]「澤中有丘,都丘」。○釋曰:都,水所聚也。言在池澤中者,因名都丘。
28
當途,梧丘。途,道。
29
[疏]「當途,梧丘」。○釋曰:途,道也。梧,遇也。當道有名梧丘,言若相遇於道路然也。
30
途出其右而還之,畫丘。言為道所規畫。○還,音旋。
31
[疏]「途出其右而還之,畫丘」。○釋曰:右謂西也。還,繞也。畫,規畫也。言道出丘西而復環繞之者,名畫丘,若為道所規畫然也。
32
途出其前,戴丘。道出丘南。
33
[疏]「途出其前,戴丘」。○釋曰:謂道過丘南,若為道負戴,故為戴丘。
34
途出其後,昌丘。道出丘北。
35
[疏]「途出其後,昌丘」。○釋曰:謂道過丘北者,名昌丘。
36
水出其前,渻丘。水出其後,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營丘。今齊之營丘,淄水過其南及東。○渻,所景。沮,辭與。
37
[疏]「水出」至「營丘」。○釋曰:此釋丘之前後左右有水過之者名也。左右猶東西也。○注「今齊」至「及東」。○釋曰:《地理志》云:齊郡臨淄「城中有丘,即營丘也」。《志》又云:泰山萊蕪縣,「淄水所出,東至博昌入沛」。然則淄水出萊蕪,經臨淄過營丘,南折而北至博昌入沛。言此以證水出其左者,名營丘。
38
如覆敦者,敦丘。敦,盂也。○敦,音堆。
39
[疏]「如覆敦者,敦丘」。○釋曰:案《周禮·九嬪》職云:「凡祭祀,臡玉齍。」注云:玉齍,玉敦也。受黍稷器。又《少牢禮》曰:「主婦,執壹金敦黍,有蓋。凡設四,敦皆南首。」注云:「敦有首者,尊者器飾也。飾象龜形。」《孝經緯》說,敦與簋容受雖同,上下內外皆圓為異。郭氏言「敦,孟」,舉其類而言之也。丘形如覆敦者,名敦丘。
40
邐迤,沙丘。旁行連延。○邐,呂紙切。迤,餘紙切。
41
[疏]「邐迤,沙丘」。注「旁行連延」。○釋曰:《說文》云:「邐,行也。」「迤,斜行也。」故注云「旁行連延」也。連延謂連接延長,丘形邪行連接而長者名沙丘。《地理志》云:鉅鹿有「紂所作沙丘臺在東北七十里」。
42
左高,咸丘。右高,臨丘。前高,旄丘。《詩》云:「旄丘之葛兮。」後高,陵丘。
43
[疏]「左高」至「陵丘」。○釋曰:此四者,釋丘形左右前後高而名不同也。○注「《詩》云:『旄丘之葛兮。』」○釋曰:《邶風·旄丘》篇文也。
44
偏高,阿丘。《詩》云:「陟彼阿丘。」
45
[疏]「偏高,阿丘」。注「《詩》云:『陟彼阿丘。』」○釋曰:謂丘形四隅有一高而不正在左右前後者,名阿丘也。《詩》云「陟彼阿丘」者,《風·載馳》篇文也。
46
宛中,宛丘。宛謂中央隆高。
47
[疏]「宛中,宛丘。」注「宛謂中央隆高」。○釋曰:案《詩·陳風》云:「宛丘之上兮。」毛傳云:「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李巡、孫炎亦皆云:「中央下。」而郭氏以為中央高者,以其四方高中央下即是上文「水潦所止,泥丘」也。又下云「丘上有丘為宛丘」。作者嫌人不曉,故重辯之。既言「丘上有丘」非「中央隆高」而何?此郭氏所以不從先儒也。
48
丘背有丘為負丘。此解宛丘中央隆峻,狀如負一丘於背上。
49
[疏]「丘背有丘為負丘」。○釋曰:此解宛丘之狀也。言中央隆峻,若丘背之上更有一丘而負戴之者,名宛丘,又名負丘也。
50
左澤,定丘。定,下佞切。
51
[疏]「左澤,定丘」。○釋曰:謂丘之東有水澤者名定丘。
52
右陵,泰丘。宋有泰丘社亡,見《史記》。
53
[疏]「右陵,泰丘」。○釋曰:謂丘之西有大阜者名泰丘。○注「宋有大丘社亡,見《史記》」。○釋曰:案《六國年表》:「周顯王三十三年,秦惠文王二年,宋大丘社亡。」是也。宋依丘作社,在宋國於時亡去,故云「大丘社亡」,亦咎徵也。
54
如畝,畝丘。丘有壟界如田畝。
55
[疏]「如畝,畝丘」。○釋曰:李巡曰:「謂丘如田畝曰畝丘。」孫炎云:「方百步。」郭以為田畝之壟也,丘形有界埒似之,因名云。《詩。小雅·巷伯》云:「楊園之道,猗於畝丘。」是也。
56
如陵,陵丘。陵,大阜也。
57
[疏]「如陵,陵丘。」注「陵,大阜也」。○釋曰:丘形如大阜者名陵丘。云「陵,大阜」者,《釋地》文也。
58
丘上有丘為宛丘。嫌人不了,故重曉之。陳有宛丘,今在陳郡陳縣。晉有潛丘,今在太原晉陽縣。淮南有州黎丘。今在壽春縣。天下有名丘五,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說者多以州黎、宛、營為河南,潛敦為河北者。案,此方稱天下之名丘,恐此諸丘碌碌未足用當之。殆自別更有魁梧桀大者五,但未詳其名號、今者所在耳。丘。
59
[疏]注「說者」至「在耳」。○釋曰:此郭氏破先儒說天下名丘未當也。碌,小石也。碌碌,多貌。恐此州黎等五丘碌碌然小耳。《史記》毛遂入楚謂平原君諸舍人曰:「公等碌碌,所謂因人成事者也。」意相類也。殆,近也。近自更有魁梧然桀大者五,但名號所在,今所未詳知也。此已上釋眾丘之名義,故題曰丘也。
60
望洒而高,岸。,水邊。洒謂深也。視峻而水深者曰岸。○,牙。洒,先典切。
61
[疏]「望灑而高,岸」。○釋曰:望,視也。,水邊也。洒,水深也。言視水邊之,其下水深,其高峻者,名岸。《詩·衛風》云:「淇則有岸。」
62
夷上洒下,不ぞ。上平坦而下水深者為ぞ。不,發聲。○ぞ,唇。
63
[疏]「夷上灑下,不ぞ」。○釋曰:李巡云:「夷上,平上。洒下,陗下。故名曰ぞ。」孫炎曰:「平上陗下,故名曰ぞ。不者,蓋衍字。」郭云:「上平坦而下水深者為ぞ。不,發聲也。」《詩。王風·葛ぱ》云「在河之ぞ」是也。
64
奧,隈。今江東呼為浦奧。《淮南子》曰:「漁者不爭隈。」○奧,奧。隈,烏回切。
65
[疏]「奧,隈」。○釋曰:奧,一名隈也。孫炎云:「隈,水曲中也。」《詩·衛風》云:「瞻彼淇奧。」故此釋之也。○注《淮南子》曰:「漁者不爭隈。」○釋曰:案《淮南子·原道》篇云:「昔舜耕於歷山,期年而田者爭處堯角,以封畔肥饒相讓。釣於河濱,期年而漁者爭處湍瀨,以曲隈深潭相予。」是不爭隈之事也。引之以證隈即內深奧之處也。
66
內為奧,外為隈。別表裏之名。
67
[疏]「內」至「為隈」。○釋曰:別表裏之名也。孫炎云:「內曲,裏也;外曲,表也。」李巡曰:「內近水為奧,其外為鞫。」此句覆釋上文「奧,隈」之處也。云「外為隈」者,隈當作鞫,傳寫誤也。《詩。大雅·公劉》云:「芮鞫之即。」毛傳云:「水之外曰鞫。」然則在水曲,其內名奧,又名隈;其外名鞫,又作坑,音義同。今以奧、隈一事,分為外內之名,故知誤也。
68
畢,堂牆。今終南山道名畢,其邊若堂之牆。
69
[疏]「畢,堂墻」。○釋曰:李巡云:「堂牆名,似堂牆曰畢。」郭以畢終南山之道名也,其邊之如堂室之牆,言平正也。《詩·秦風》云:「終南何有,有紀有堂。」是也。
70
重,岸兩累者為岸。○重,直龍切。
71
[疏]「重,岸」。○釋曰:言兩相重累者,亦名岸也。
72
岸上,滸。岸上地。○滸,音虎。
73
[疏]「岸上,滸」。○釋曰:岸上平地,去水稍遠者名滸。《詩。大雅·綿》篇云「率西水滸」之類也。
74
墳,大防。謂是。
75
[疏]「墳,大防」。○釋曰:李巡云:「墳謂岸,狀如墳墓,名大防也。」《詩·周南》云:「遵彼汝墳。」又《釋地》云「墳莫大於河濱」是也。
76
為。謂水邊。○,音士。
77
[疏]「為」。○釋曰:李巡曰:「,一名,謂水邊也。」《詩·秦風》云:「所謂伊人,在水之」也。
78
窮瀆,汜。水無所通者。○汜,音似。
79
[疏]「窮瀆,汜」。○釋曰:謂窮困不通水瀆名汜也。亦得名,即《釋山》云:「山豄無所通,。」郭注云:「所謂窮瀆者,雖無所通,與水注川同名。」是也。
80
谷者,□。通於谷。○□,眉。岸。
81
[疏]「穀者,□」。○釋曰:謂窮瀆汜谷能通於谷者,則別名□也。此已上釋岸之名也,故題「岸」。

釋山第十一》

1
[疏]「釋山第十一」。○釋曰:案《釋名》云:「山,產也。」言產生萬物。《說文》云:「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象形也。」此篇釋諸山之名,故云釋山。
2
河南華,華陰山。河西嶽,吳嶽。河東岱,岱宗,泰山。河北恒,北嶽恒山。江南衡。衡山,南嶽。
3
[疏]「河南華」至「江南衡」。○釋曰:篇首載此五山者,以為中國之名山也。案《周禮·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山鎮曰華山。」「正西曰雍州,其山鎮曰嶽山。」「正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正北曰并州,其山鎮曰恒山。」「正南曰荊州,其山鎮曰衡山。」鄭注云:「鎮名山安地德者也。」又為五嶽,知者,案鄭注《大司樂》云:「五嶽,岱在兗州,衡在荊州,華在豫州,嶽在雍州,恒在并州。」是也。案,下文及經典群書言五嶽者,皆數嵩高不數嶽。而鄭云然者,蓋鄭有所案據,更見異意也。其正名五嶽,必取嵩高為定解,下文別釋。云「河南華」、注「華陰山」者,案《禹貢》「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南至於華陰;東至于底柱」。孔安國云:「河自龍門南流至華山,北而東行。」然則此山在河之南,故曰「河南華」。下皆放此。在華陰縣界,故曰華陰山也。云「河西嶽」、注「吳嶽」者,在西河之西,一名吳嶽。鄭玄云:「在。」云「河東岱」、注「岱宗,泰山」者,在東河之東,一名岱宗,一名泰山。鄭玄云:「在博。」云「河北恒」、注「北嶽,恒山」者,下文「恒山為北嶽」是也。鄭玄云:「在上曲陽。」云「江南衡」、注「衡山,南岳」者,《禹貢》云:「岷山導江。」又曰:「岷山之陽至于衡山。」孔注云:「衡山,江所經。」然則江水經此山之北,東入于海,故曰「江南衡」也。鄭注《大宗伯》雲:五嶽,「南曰衡」也。是也。
4
山三襲,陟。襲亦重。
5
[疏]「山三襲,陟。」注「襲亦重」。○釋曰:山之形若三山重累者名陟。重衣謂之襲,故以襲為重也。上篇注已云「成猶重也」,故此云亦也。
6
再成,英。兩山相重。
7
[疏]「再成,英」。注「兩山相重」。○釋曰:成,重也。山形兩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縣,蓋取此名也。
8
一成,坯。《書》曰:「至於大伾。」○坯,備悲切。
9
[疏]「一成,坯」。注「《書》曰:『至于大伾。』」○釋曰:案此文則山上更有一山重累者,名伾。「《書》曰」者,《禹貢》文也。孔安國云:「山再成曰伾。」與此不同者,蓋所見異也。鄭玄云:「大伾,在武武德之界。」張揖云:「成皋縣山也。」《漢書音義》臣瓚以為皆非。今黎陽縣山臨河,豈不是大伾乎?瓚意當然。
10
山大而高,崧。今中嶽嵩高山,蓋依此名。○崧,嵩。
11
[疏]「山大而高,崧」。注「今中嶽嵩山,蓋依此名」。○釋曰:《詩·大雅》云:「崧高維嶽。」毛傳云:「崧,高貌。」《釋名》云:「崧,竦也。亦高稱也。」李巡曰:「高大曰嵩。」此則山高大者自名崧。本不指中嶽,名嵩高或取此文以立名乎?無正文,故云「蓋」以疑之。
12
山小而高,岑。言岑。
13
[疏]「山小而高,岑」。注「言岑」。○釋曰:言山形雖小而高者,名岑也。
14
銳而高,嶠。言金峻。○嶠,音喬。
15
[疏]「銳而高,嶠」。注「言金峻」。○釋曰:銳則金也,言山形金峻而高者名嶠。《列子》曰:「浡海之東有壑,其中山曰員嶠。」蓋同此也。
16
卑而大,扈。扈,廣貌。
17
[疏]「卑而大,扈」。注「扈,廣貌」。○釋曰:言山形卑下而廣大者名扈。《禮記·檀弓》云:「南宮糸舀之妻之姑之喪。夫子誨之,ヮ曰:『爾毋扈扈爾。』」鄭注云:「扈扈謂大廣。」蓋取此義也。
18
小而眾,巋。小山叢羅。○巋,丘鬼切。
19
[疏]「小而眾,巋」。注「小山叢羅」。○釋曰:言山小而眾、叢萃羅列者,名巋。
20
小山岌大山,亙。岌謂高過。○岌,魚泣切。亙,桓。
21
[疏]「小山岌大山,亙」。注「岌謂高過」。○釋曰:言小山與大山相並,而小山高過於大山者,名亙。非謂小山名岌,大山名亙也。
22
屬者,嶧。言駱驛相連屬。○屬,燭。嶧,亦。
23
[疏]「屬者,嶧」。注「言駱驛相連屬」。○釋曰:言山形相連屬、駱驛然不絕者,名嶧。駱驛,連屬不絕之辭。《禹貢》云:「嶧陽孤桐。」《地理志》云:東海下邳縣西有「葛嶧山」,取此名也。
24
獨者,蜀。蜀亦孤獨。
25
[疏]「獨者,蜀」。注「蜀亦孤獨」。○釋曰:言山之孤獨者名蜀。案《說文》云:蜀,蟲名。《詩》云:「々者蜀。」《釋蟲》云:「厄,烏。」郭云:「大蟲如指,似蠶。」此蟲更無群匹,故云蜀亦孤獨。既蟲之孤獨者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蜀也。
26
上正,章。山上平。
27
[疏]「上正,章」。注「山上平」。○釋曰:正猶平也。言山形上平者名章。
28
宛中,隆。山中央高。
29
[疏]「宛中,隆」。注「山中央高」。○釋曰:言山形中央蘊聚而高者名隆。
30
山脊,岡。謂山長脊。
31
[疏]「山脊,岡」。注「謂山長脊」。○釋曰:孫炎云:「長山之脊也。」言高山之長脊,名岡。《詩》云「陟彼高岡」是也。
32
未及上,翠微。近上旁陂。
33
[疏]「未及上,翠微」。注「近上旁陂」。○釋曰: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一說:山氣青縹色,故曰「翠微」也。
34
山頂,塚。山顛。者,厜㕒。謂山峰頭巉巖。○,子恤反。厜,子規切。㕒音危。
35
[疏]「山頂」至「厜㕒」。○釋曰:此二句釋《小雅·十月》云「山冢崩」之文也。毛傳云:「山頂曰塚。」鄭箋云:「者,崔嵬。」雖音字小異,義實同也,是取此文為說。彼云:「冢者,謂山頂也。」《釋言》云:「顛,頂也。」故此郭云「山顛」。彼云:「萃者,謂山顛之末,其峰巉巖厜㕒然者也。」
36
山如堂者,密。形如堂室者。《尸子》曰:「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樅。」
37
[疏]「山如堂者,密」。○釋曰:言山形如堂室者,名密。○注「《尸子》至」美樅」。○釋曰:此《尸子·綽子》篇文,引之證山有名密者。
38
如防者,盛。防,是。盛,音成。
39
[疏]「如防者,盛」。注「防,是」。○釋曰:此盛,讀如粢盛之盛。是防之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故其山形如是防者,亦名盛也。
40
巒,山墮。謂山形長狹者,荊州謂之巒。《詩》曰:「嶞山喬嶽。」○嶞,湯果切。
41
[疏]「巒,山墮」。○釋曰:凡物狹而長者,謂之嶞,則此言山嶞者,謂山形狹長者,一名巒也。○注「《詩》曰:『嶞山喬嶽。』」○釋曰:《周頌·般》篇文也。
42
重,兼。謂山形如累兩。,甑。山形狀似之,因以名云。○重,平聲。,言蹇反。兼,音儼。
43
[疏]「重,兼」。注「謂山」至「名云」。○釋曰:孫炎云:「山基有重岸也。」郭云:「,甑」者,鄭眾注《考工記》云:「,無甑。」《方言》云:「甑,自關而東謂之。」故知,甑也。
44
左右有岸,厒。夾山有岸。○厒,口閣切。
45
[疏]「左右有岸,厒」。注「夾山有岸」。○釋曰:謂山兩邊有水,山與水為岸,此山名厒。
46
大山宮小山,霍。宮謂圍繞之。《禮記》曰「君為廬宮之」是也。
47
[疏]「大山宮小山,霍」。○釋曰:宮猶圍繞也。謂小山在中,大山在外圍繞之,山形若此者,名霍。非謂大山名宮,小山名霍也。○注「宮謂」至「是也」。○釋曰:「《禮記》曰」者,《喪大記》文也。鄭注云:「宮謂圍障之也。」引之者,證宮為圍繞之義也。
48
小山別大山,鮮。不相連。○別,彼列切。鮮,息淺切。
49
[疏]「小山別大山,鮮」。注「不相連」。○釋曰:謂小山與大山分別不相連屬者,名鮮。李巡云:「大山少,故曰鮮。」
50
山絕,陘。連中斷絕。○陘,形。
51
[疏]「山絕,陘」。注「連中斷絕」。○釋曰:謂山形連延中忽斷絕者,名陘。
52
多小石,敖。多礓礫。○敖,音敲。
53
[疏]「多小石,敖。」注「多礓礫」。○釋曰:礓礫,即小石也。山多此小石者名敖。《釋名》曰:「小石曰礫。」
54
多大石,[C200]。多盤石。○[C200],音殼。
55
[疏]「多大石,[C200]」。注「多盤石」。○釋曰:盤,大石也。山多此盤石者名[C200]。
56
多草木,岵;無草木,亥。皆見《詩》。○岵,戶。亥,屺。
57
[疏]「多草木,岵;無草木,亥」。注「皆見《詩》」。○釋曰:亥當作屺,音起。案《詩·魏風》云:「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又曰:「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毛傳云:「山無草木曰岵。」「山有草木曰屺。」與此不同者,當是傳寫誤也。王肅解依《爾雅》。
58
山上有水,埒。有停泉。○埒,音劣。
59
[疏]「山上有水,埒」。注「有停泉」。○釋曰:謂山巔之上有停泉,名埒。
60
夏有水,冬無水,澩。有停潦。○澩,音學。
61
[疏]「夏有水,冬無水,澩」。注「有停潦」。○釋曰:潦,雨水也。言山上污下,夏有停泉,至冬竭涸者,名澩。
62
山<從賣>無所通,。所謂窮瀆者,雖無所通,與水注川同名。○<從賣>,音瀆。
63
[疏]「山<從賣>無所通,」。○釋曰:<從賣>即溝瀆也。山有<從賣>而無通流者,名。注「所謂」至「同名」。○釋曰:云「所謂」者,所謂《釋丘》云「窮瀆,汜」者也。云:「與水注川同名」者,即《釋水》云「水注川曰」是也。
64
石戴土謂之崔嵬。石山上有土者。○崔,徂回切。嵬,五回切。土戴石為且。土山上有石者。○且,七余切。
65
[疏]「石戴」至「為且」。○釋曰:《詩。周南·卷耳》云:「陟彼崔嵬。」又云:「陟彼且矣。」毛傳云:「崔嵬,土山之戴石者。」「石山戴土曰且。」與此正反者,或傳寫誤也。
66
山夾水,澗。陵夾水,澞。別山陵間有水者之名。○澞,音虞。
67
[疏]「山夾」至「水澞」。○釋曰:謂山間有水者名澗。《詩》云「考盤在澗」,是也。其陵間有水者名澞。
68
山有穴為岫。謂岩穴。
69
[疏]「山有穴為岫」。○釋曰:謂山有岩穴者為岫也。
70
山西曰夕陽,暮乃見日。
71
[疏]「山西曰夕陽」。注「暮乃見日」。○釋曰:日即陽也,夕始得陽,故名夕陽。《詩。大雅·公劉》云:「度其夕陽,豳居允荒。」是也。
72
山東曰朝陽。旦即見日。
73
[疏]「山東曰朝陽」。注「旦即見日」。○釋曰:謂山頂之東皆早朝見日。但是山東之岡脊總曰朝陽。《詩。大雅·卷阿》曰:「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是也。
74
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為南嶽,即天柱山。潛水所出。恒山為北嶽,常山。嵩高為中嶽。大室山也。
75
[疏]「泰山」至「中岳」。○釋曰:案《周禮·大宗伯》云:「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故此釋之也。《白虎通》云:「嶽者何為?嶽之為言捔,捔功德也。東方為岱者,言萬物皆相代於東方也。南方為霍,霍之為言護也,言太陽用事護養萬物也。西方為華,華之為言獲也,言萬物成熟可得獲也。北方為恒,恒者,常也,萬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中央為嵩,嵩言其高大也。《風俗通》云:「嶽,捔考功德黜陟也。」然則以四方,方有一山,天子巡守至其下,捔考諸侯功德而黜陟之,故謂之嶽也。案《詩》傳言四嶽之名,東嶽岱,南嶽衡。此及諸經傳多云:泰山為東嶽,霍山為南嶽者,皆山有二名也。《風俗通》云:泰山,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為五嶽長。王者受命恒封禪之。衡山,一名霍。言萬物霍然大也。華,變也,萬物成變由於西方也。恒,常也,萬物伏北方有常也。崧,高也,言高大也。是解衡之與霍,泰之與岱,皆一山而有二名也。若此,上云「江南衡」,《地理志》云:「衡山在長沙湘南縣。」張揖《廣雅》云:「天柱謂之霍山。」《地理志》云:「天柱在廬江潛縣。」則在江北矣。而云衡、霍一山二名者,本衡山一名霍山。漢武帝移嶽神於天柱,又名天柱亦為霍,故漢以來衡、霍別耳。郭云:「霍山今在廬江潛縣西南,別名天柱山。」漢武帝以衡山遼曠,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為南嶽。南岳本自以兩山為名,非從近也。而學者多以霍山不得為南嶽,又言從漢武帝始乃名之。如此言,為武帝在《爾雅》前乎?斯不然矣。竊以璞言為然。何則?孫炎以霍山為誤,當作衡山。案《書傳·虞夏傳》及《白虎通》、《風俗通》、《廣雅》並云:「霍山為南嶽。」豈諸文皆誤?明是衡山一名霍也。○注「即天柱山。潛水所出」。○釋曰:此據作注時霍山為言,此山本名天柱。漢武帝移江南霍山之祀於此,故又名霍山。其經之霍山,即江南衡是也。故上注云「衡山,南嶽」也。○釋曰:「大室山也。」案《山海經》云:「半石山東五十里曰少室山。又東三十里曰泰室山。」郭注云:「即中嶽嵩高山也,今在陽城縣西。」戴延之《西征記》云:「其山,東謂之大室,西謂之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其總名也。以其下各有室焉,故謂之室。」是也。
76
梁山,晉望也。晉國所望祭者,今在馮翊夏陽縣西北臨河上。
77
[疏]「梁山,晉望也」。注「晉國」至「河上」。○釋曰:言梁山在晉國境內,晉以歲時望祭之,故云晉望也。云「晉國所望祭」者,案《春秋》僖三十一年經云:「夏四月,四卜郊,不從,乃免牲。猶三望。」《公羊傳》云:「三望者何?望祭也。」鄭君以為望者,祭山川之名也。諸侯之祭山川在其地者,非其地則不祭。賈逵、服虔、杜預皆以為三望分野之星、國中山川。《楚語》云:「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諸侯二王後祀天地、三辰及其土地之山川。」注《國語》者皆云:諸侯二王後祀天地。三辰,日、月、星也。非二王後祀分野星辰、山川也。以此言之,則分野之星國內山川其義是也。今案,昭元年《左傳》云:「辰為商星。」「參為晉星。」又《禮記·禮器》云:「晉人將有事於河,必先有事於呼池。」及此云「梁山,晉望也」。然則晉國三望謂參也,梁山也,河也,故云「晉國所望祭者」。云「今在馮翊夏陽縣西北」者,《地理志》文也。知「臨河上」者,成五年《公羊傳》曰:「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故知臨河上。

釋水第十二》

1
[疏]「釋水第十二」。○釋曰:《說文解字》云:「水,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氣也。」《白虎通》云:「水之為言淮也。」是平均法則之稱。此篇釋諸水之名,故曰釋水。
2
泉一見一否為水。水,纔有貌。見,現。否,卑美反。水,纖。
3
[疏]「泉一見一否為水」。○釋曰:《說文》云:「泉,水原也。」言此泉其水有時出見、有時不出而竭涸者名水。謂水微也。故注云:「纔有貌。」
4
井一有水一無水為水汋。《山海經》曰:「天井夏有水冬無水。」即此類也。○水,計。汋,仁捉切。
5
[疏]「井一有水一無水為水汋」。○釋曰:《說文》云:井,鑿地取水也。《釋名》云:「井,清也,泉之清者也。《世本》云伯益作,亦云黃帝始穿。此言井或一時有水、一時無水者名水汋也。○注「山海」至「類也」。○釋曰:案《中山經》云:帝山「東南五十里,曰視山,其上多韭。有井焉,名天井,夏有水,冬竭」者是也。《孫子兵法》云:「地陷曰天井。」然則非人為之者曰天井。云「即此類也」者,以此經但言井,《山海經》言天井,非正相當,故云「類也」。
6
濫泉正出。正出,涌出也。《公羊傳》曰「直出」,直猶正也。
7
[疏]「濫泉正出。正出,湧出也」。○釋曰:《詩。大雅·瞻》云:「沸檻泉。」故此釋之也。《詩》言「檻泉」者,正直上出之泉也。其水涌出,故更云「正出,湧出也」。李巡曰:「水泉從下上出曰涌泉。」濫、檻音義同。○注「《公羊》」至「正也」。○釋曰:案,昭五年傳云:「叔弓帥師敗莒師于泉。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涌泉也。」是其事也。郭云「直出」者,蓋以義言之。彼言直,此言正,其意一也。故云「直猶正也」。
8
沃泉縣出。縣出,下出也。從上溜下。○縣,音玄。
9
[疏]「沃泉縣出」至注「從上溜下」。○釋曰:李巡亦云水泉從上溜下。然則相傳為然也。《曹風》云:「洌彼下泉。」則此沃泉也。
10
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從旁出也。○氿,軌。仄,側。
11
[疏]「氿泉穴出」至注「從旁出也」。○釋曰:李巡曰:「水泉從旁出名曰氿。氿,仄出。」是側出曰氿泉也。《大東》云「有洌氿泉」是也。
12
湀闢,流川。通流。○湀,揆。
13
[疏]「湀闢,流川」。注「通流」。○釋曰:《說文解字》云:「川,貫穿通流水也。《虞書》曰『畎澮距川』,言深畎澮之水會為川也。」《釋名》云:「川,穿也。穿地而流也。」然則湀闢者,則通流大川之別名也。
14
過辨,回川。旋流。○過,古禾切。辨,片。
15
[疏]「過辨,回川」。注「旋流」。○釋曰:回,旋也。言川水之中有回旋而流者,名過辨。
16
水,反入。即河水決出,復還入者。河之有水,猶江之有沱。○水,於用切。
17
[疏]「水,反入」。○釋曰:反,復也。謂河水決出而復入河者名水。即下云「水自河出為水」是也。
18
沾,沙出今江東呼水中沙堆為沾,音但。
19
[疏]「沾,沙出」。○釋曰:言沾者是沙堆於水中之名也。故曰沙出。
20
,出不流。水流潛出,便自停成池。○,音牽。
21
[疏]「,出不流」。○釋曰:謂水泉潛出停成池者名。《地理志》云:扶風縣,「雍州弦蒲藪。出西北,入渭」。以其初出不流,停成弦蒲澤藪,故曰「,出不流」也。其終則入渭也。
22
歸異出同流,肥。《毛詩》傳曰:「所出同,所歸異為肥。」
23
[疏]「歸異出同流,肥」。○釋曰:謂小水支分歸入大水則異、其泉源初出則同流者,名肥。即《詩。邶風·泉水》云:「我思肥泉,茲之永歎。」毛傳云:「所出同,所歸異為肥泉。」是也。
24
瀵,大出尾下。今河東汾陰縣有水口如車輪許,沸涌出,其深無限,名之為瀵。馮翊陽縣復有瀵,亦如之。相去數里而夾河,河中者上又有一瀵,瀵源皆潛相通。在汾陰者,人壅其流以為陂,種稻,呼其本所出處為瀵魁,此是也。尾猶也。○瀵,音糞。
25
[疏]「瀵,大出尾下」。○釋曰:尾猶也。言源深大出於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注「今河」至「也」。○釋曰:河東、馮翊者皆郡名也。云「河中者上」者,者謂水中可居之小者。云「人壅其流以為陂種稻」者,澤障曰陂,謂人畜壅此水以為陂澤,而溉稻田也。云「瀵魁」者,魁,帥也,首也。以其水源,故謂之魁也。
26
水醮曰厬。謂水醮盡。○厬,音軌。
27
[疏]「水醮曰厬」。○釋曰:醮,盡也。凡水之盡皆曰厬。厬,則竭涸之一名也。
28
水自河出為水,《書》曰:「水沮會同。」濟為濋,汶為灛,洛為波,漢為潛,《書》曰:「沱潛既道。」○濋,楚。汶,問。灛,闡。沱,陀。淮為滸,江為沱,《書》曰:「岷山導江,東別為沱。」㳡為洵,潁為沙,汝為。《詩》曰:「遵彼汝墳。」皆大水溢出,別為小水之名。○過,烏禾反。潁,餘頃反。,墳。
29
[疏]「水自」至「汝為」。○釋曰:此十者皆大水分出,別為小水之名也。○注「《書》曰:『水沮會同。』」○釋曰:《禹貢》兗州云:「雷夏既澤,水沮會同。」孔安國云:「雷夏,澤名。水、沮二水,會同此澤。」引之證水自河出別名為水也。○注「《書》曰:『沱潛既道。』」○釋曰:《禹貢》梁州云:「岷、れ既藝,沱、潛既道。」孔安國云:「岷山、れ冢,皆山名。沱、潛,發源此州,入荊州。」案《地理志》云:蜀郡有湔道,「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也」。隴西郡西縣,「れ冢山,西漢水所出」。是二者皆山名也。沱出于江,潛出于漢,二水發源此州,而入荊州。故荊州亦云「沱潛既道」。案,郭氏《音義》云:「沱水自蜀郡都水縣揃山與江別而更流。」又云:「有水從漢中、沔陽南流至梓潼、漢壽,入大穴中通峒山下西南潛出,一名沔水。舊俗云即《禹貢》潛也。」郭氏此言,並解梁州沱潛也。然則此注言「《書》曰」者,亦指梁州者也。所以荊州亦有沱潛者,蓋以水從江、漢出者,皆曰沱潛。所以荊梁二州皆有也。○注「《書》曰:『岷山導江,東別為沱。』」○釋曰:亦《禹貢》文也。孔安國云:「江東南流,沱東行。」引之證江水溢出名沱也。○注「《詩》曰:『遵彼汝墳。』」○釋曰:此《周南·汝墳》篇文也。毛傳云:「汝,水名也。墳,大防也。」毛意以為伐薪宜於岸之上,故以大防解之。郭意以為汝所分之處有美地,因謂之。且毛傳墳從土,此從水,所以異也。
30
水決之澤為。水決入澤中者亦名為。
31
[疏]「水決之澤為」。○釋曰:凡水為人所決陂障為澤者,亦與上「出不流」者同名也。
32
決復入為汜。水出去復還。
33
[疏]「決復入為汜」。○釋曰:凡水決之岐流復還本水者名汜。《詩·召南》云「江有汜」是也。
34
「河水清且瀾漪」,大波為瀾,言渙瀾。○瀾,蘭。漪,衣。小波為淪,言蘊淪。直波為徑。言徑侹。
35
[疏]「河水」至「為徑」。○釋曰:案《詩。魏風·伐檀》篇云:「河水清且漣漪。」又曰:「河水清且直漪。」又曰:「河水清且淪漪。」故此釋之。毛傳云:「風行水成文曰漣。」「直,直波也。」「小風,水成文轉如輪也。」李巡云:「分別水大小曲直之名。」郭氏云:瀾「言渙瀾」,淪「言蘊淪」,徑「言徑侹」。然則瀾、直、淪,論水波之異。漪,皆辭也。案《詩》漣、淪皆言波。名直波,不言徑而言直,又在淪漪前者,取韻故也。瀾、漣雖異而義同。「瀾漪」先舉《詩》文然後釋之,直、淪不舉者,省文,從可知也。
36
江有沱,河有水,汝有。此故上水別出耳,所作者重見。滸,水。水邊地。
37
[疏]「滸,水」。注「水邊地」。○釋曰:謂水邊岸之地別名滸。李巡曰:「滸,水邊地名,也。」《詩。大雅·江漢》云「江漢之滸」是也。
38
水草交為湄。《詩》曰:「居河之湄。」○湄,音眉。
39
[疏]注「《詩》曰:『居河之湄。』」○釋曰:此《小雅·巧言》之篇文也。以《詩》有此言,故釋之。云「水草交為湄」,李巡曰:「水中有草木交會曰湄。」今《詩》作麋,音義同。
40
「濟有深涉,謂濟渡之處。○濟,子細切。深則厲,淺則揭」。揭者,揭衣也。謂褰裳也。○揭,上二字音憩,下丘竭切。以衣涉水為厲。衣謂禪。繇膝以下為揭,繇膝以上為涉,繇帶以上為厲。繇,自也。○繇音由。桑時掌反。
41
[疏]「濟有」至「為厲」。○釋曰:案《詩。邶風·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故此先引《詩》文,然後釋之。云「揭者,揭衣也」。謂度處水淺,惟褰裳可涉者名揭。注云「謂褰裳也」者,對文言之,則在上曰衣,在下曰裳;散而言之則通。是以此經言「揭衣」,注言「褰裳」。《曲禮》云:「兩手摳衣去齊尺。」衣亦謂裳也。云「以衣涉水為厲」者,此衣謂也。言水深至於以上者而涉渡者,名厲。云「繇膝以下為揭」者,此更釋揭、涉及厲之名。繇與由同,繇,由也。言水淺自膝以下為揭,水差深自膝以上者為涉,水若深至衣帶以上者為厲。注云:「繇,自也」,釋詁文。
42
潛行為泳。水行也。《晏子春秋》曰:「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七里。」
43
[疏]「潛行為泳」。○釋曰:謂人潛隱水而行者,名為泳。《詩。周南·漢廣》云:「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是矣。○注「《晏子》」至「七里」。○釋曰:晏子者,名嬰,謚平仲,相齊景公,孔子稱善與人交者也。著書謂之《晏子春秋》。云:景公蓄勇士。公孫接、田開︹、古治子事景公,以勇力搏於虎問。晏子而趨,三子者不起,晏子見公,請去之。公乃使人食鬼之二桃,令三子計功而食。公孫接曰:「接一搏特犬肩,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與人同矣。」援桃而起。田開︹曰:「吾杖兵卻三軍者再,若開︹之功,可以食桃,而與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當是時也,治少不能游,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左操馬尾,右挈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治之視之,則大黿之首也。若冶之功,可以食桃,而與人同矣。」二子恥功不逮而自殺,古冶子亦自殺。是其所引之文也。以證潛行為泳之事也。但彼作九里,此作七里,蓋傳寫誤或所見本異也。
44
「楊舟,紼縭維之。」紼,𦆽也。𦆽,索。○紼,弗。縭,離。𦆽,律。縭,也。,繫。○,加誰切。
45
[疏]「」至「也」。○釋曰:「楊舟,紼縭維之。」此《詩。小雅·采菽》篇文也。云「紼,𦆽也。縭,也」,此釋《詩》紼、縭之義也。李巡云:「𦆽,竹為索,所以維持舟者。」郭云:「,繫。」孫炎云:「舟止繫之於樹木,戾竹為大索。」然則紼訓為𦆽,𦆽是ㄌ。縭訓為,又為繫。正謂舟之止息以ㄌ繫而維持之也。
46
天子造舟,比船為橋。○造,七到切。諸侯維舟,維連四船。大夫方舟,併兩船。土特舟,單船。庶人乘泭。併木以渡。泭,音桴。
47
[疏]「天子」至「乘泭」。○釋曰:此釋尊卑橋船之異制也。云「天子造舟」者,《詩。大雅·大明》云「造舟為梁」是也。言「造舟」者,比船於水,加版於上,即今之浮橋。故杜預云:「造舟為梁,則河橋之謂也。」「維舟」以下,則水上浮而行,但船有多少為差等耳。云「庶人乘泭」者,《詩·漢廣》云:「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毛傳云:「方,泭也。」《釋言》云:「舫,泭。」郭注云:「水中捭筏。」《論語》曰:「乘桴浮于海。」注云:「桴,編竹木,大曰筏,小曰桴。」是也。桴、泭音義同。
48
水注川曰,注曰谷,注谷曰溝,注溝曰澮,注澮曰瀆。此皆道水轉相灌注所入之處名。○澮,古外切。
49
[疏]「水注」至「曰瀆」。注「此皆道水轉相灌注所入之處名」也。○釋曰:郭云:「轉相灌注」者,蓋以川瀆皆水之大者也。《虞書》云:「畎澮距川。」下云「江、河、淮、濟為四瀆」是也。今若言「水注川曰」,謂水之注入川者名,則注入溝者名澮,溝小如澮豈能容乎?若言「注溝曰澮」,謂注溝水入之名澮,則注川水入之者名,杜預云:「,亦澗也」,豈能容受川水乎?然則「水注川曰」,是澗、之水注入於川也。故李巡云:「水出於山入於川曰。」「注曰谷」,謂山谷中水注入澗也。「注谷曰溝」,此以下與上不類,謂山谷中水無澗者,注入平地之溝。溝廣深四尺。注云:澮「廣二尋,深二仞」。「注溝曰澮」,謂注溝水入之者名澮。注澮水入之者名瀆。故注云「轉相灌注」也。
50
逆流而上曰溯洄,順流而下曰溯游。皆見《詩》。○溯,音素。
51
[疏]「逆流」至「溯游」。注「皆見《詩》」。○釋曰:案《詩。秦風·蒹葭》云:「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是也。孫炎曰:「逆渡者,逆流也。順渡者,順流也。」然則逆流順流,皆謂渡水有逆順也。
52
正絕流曰亂。直橫渡也。《書》曰:「亂于河。」
53
[疏]「正絕流曰亂」。○釋曰:正,直也。謂橫絕其流而直渡,名曰亂。○注「《書》曰:『亂于河。』」○釋曰:案《禹貢》梁州云:「入于渭,亂于河。」孔安國云:「越沔而北入渭,浮東渡河而還帝都曰所治。」以帝都在河之東,故直橫渡河,陸行而還帝都也。彼孔氏引此文,故以為證也。
54
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55
[疏]「江河」至「者也」。○釋曰:案《白虎通》云:「瀆者何?謂瀆。中國恬濁,發源而注海,其功著大,稱瀆也。」案《禹貢》云:「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又東至于孟津,東過洛,至于大伾;北過降水,至于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于澧,過九江,至于東陵;東迤北,會于匯;東為中江,入于海。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榮;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于汶;又東北,入于海。導淮自桐柏,東會于泗、沂,東入于海。」是發源注海者也。
56
水泉。
57
[疏]「水泉」。○釋曰:題上事也。下皆仿此。
58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小渚曰,小曰坻,人所為為。人力所作。○者,渚。坻,池。,述。水中。
59
[疏]「水中」至「為」。○釋曰:此一段釋水中之地名也。故下題云「水中」。案,李巡云:「四方皆有水,中央獨可居,但大小異其名耳。若人所作者則名。」《周南》云:「在河之洲。」《召南》云:「江有渚。」《采蘩》云:「于沼于。」《秦風·蒹葭》云:「宛在水中坻。」是其所出之文也。
60
河出昆侖虛,色白。《山海經》曰:「河出昆侖西北隅。」虛,山下基也。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潛流地中,汨潄沙壤,所受渠多,眾水溷淆,宜其濁黃。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公羊傳》曰:河曲流,河千里一曲一直。河曲。
61
[疏]「河出」至「一直」。○釋曰:此一段釋河源所自及遠近曲直之勢也。故下題云「河曲」。云「河出昆侖虛,色白」者,昆侖,山名。虛,山下基也。言河源出於昆侖山下之基,其初纖微,源高激湊,故水色白也。云「所渠並千七百」者,謂所受之渠,並計凡有一千七百也。云「一川色黃」者,以其所受渠多,沙壤溷淆,故為一川而水色黃也。云「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者,此河自然之勢也。故謂之「河曲」。○注「山海」至「北隅」。○釋曰:案《海內西經》云:「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北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又《北山經》云:「敦夢山,敦夢水出焉,西注泑澤。出乎崑崙東北隅,實為河源。」郭注云:即「河出崑崙虛」也。今注云「西北」者,蓋所見本異或傳寫誤。○注「潛流」至「濁黃」。○釋曰:云「潛流地中」者,案《漢書·西域傳》云:「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鹽澤者,去玉門陽關三百餘里,廣袤三四百里,其水停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為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為中國河。」又《山海經》云:「不周山,東望泑澤,河水之所潛也,其源渾渾泡泡。」郭注云:「河出崑崙,潛行地下至蔥嶺山、于闐國復分流岐出,合而東流注泑澤。又復潛行,南出于積石而為中國河。」泑澤,一名蒲昌海。潛行,渾渾泡泡,水涌之貌,是潛流地中也。《說文》云:汨,水流也。溷,濁也。淆,雜亂也。言水流潄其沙壤,所受之渠又多,眾水溷濁雜亂,所以宜其水濁且黃也。○注「《公羊》」至「一直」。○釋曰:此文十二年傳文也。案,彼經云:「晉人、秦人戰于河曲。」傳云:「曷為以水地?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言其河曲之地疏闊,故可戰也。引之證河必千里一曲一直之義。然此注以「疏」為「流」,又加「一直」字,誤也。
62
徒駭、今在成平縣,義所未聞。駭,諧秸切。太史、今所在未詳。馬頰、河勢上廣下狹,狀如馬頰。覆、水中可居,往往而有,狀如覆釜。○覆,扶服切。,父。胡蘇、東莞縣今有胡蘇亭,其義未詳。簡、水道簡易。、水多約。鉤盤、水曲如鉤流盤桓也。鬲津。水多阨狹,可隔以為津而橫渡。○鬲,革。九河。從《釋地》已下至九河,皆禹所名也。
63
[疏]「徒駭」至「鬲津」。○釋曰:案《禹貢》云:「九河既導。」故此釋其名,下即題云「九河」也。李巡曰:「徒駭者,禹疏九河以徒眾起,故曰徒駭。大史,禹大使徒眾,通其水道,故曰大史。馬頰,河勢上廣下狹,狀如馬頰也。覆釜,水中多渚,往往而處,形如覆釜。胡蘇,其水下流,故曰胡蘇。胡,下也。蘇,流也。簡,大也。河水深而大也。,言河水多山石,治之苦。,苦也。鉤盤,言河水曲如鉤,屈折如盤也。鬲津,河水狹小,可隔以為津也。」孫炎曰:「徒駭,禹疏九河用功雖廣,眾懼不成,故曰徒駭。胡蘇,水流多散胡蘇然。」其餘同李巡。郭云:「徒駭,今在成平。」「東光縣今有胡蘇亭。」馬頰、覆、鬲津之名同李巡。,云水多約。鉤盤,水曲如鉤流盤桓也。餘名皆云其義未詳。計禹疏九河,云復其故道,則名應先有,不宜徒駭、太史因禹立名,此郭氏所以未詳也。或九河雖舊有名,至禹治水更別立名,即此所云是也。《漢書·溝洫志》:成帝時,河是都尉許商上書曰:「古記九河之名,有徒駭、胡蘇、鬲津,今見在成平、東光、鬲縣界中。自鬲津以北至徒駭,其間相去二百餘里。」是知九河所在,徒駭最北,鬲津最南。蓋徒駭是河之本道,東出分為八枝也。許商上言三河,下言三縣,則徒駭在成平,胡蘇在東光,鬲津在鬲縣,其餘不復知也。此九河之次,從北而南,既知三河之處,則其餘六者:太史、馬頰、覆釜,在東光之北,成平之南;簡、、鉤盤,在東光之南,鬲縣之北也。其河填塞時有故道。鄭玄云:「周時齊桓公塞之同為一河。」今河間弓高以東至平原鬲津,往往有其遺處。《春秋緯寶乾圖》云:「移河為界,在齊呂填閼八流以自廣。」鄭玄蓋據此文為桓公塞之也。言閼八流拓境,則塞其東流八枝,并使歸於徒駭也。此九河之名義也。案,胡蘇在東光,定本注作東,「」當作「光」,字之誤也。○「從《釋地》已下至九河,皆禹所名也。○釋曰:謂《釋地》已下凡四篇,其中五嶽、四瀆及諸山川、丘陵之名皆禹所制也。然山川等名其來尚矣。治水之後,更復改新。言此名是禹所制,非禹始為名也。
URN: ctp:ws44087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