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帝王部 奉先第二
2
魏文帝黃初元年十一月庚午,即位。癸酉,追尊皇祖太王曰太皇帝,考武王曰武皇帝。先是,帝為魏王,漢獻帝命王追尊皇祖太尉曰太王臣欽若等曰:即曹嵩也,為漢太尉,太祖曰:「武王」。至是並追尊號。
3
二年六月甲辰,以京師宗廟未成,帝親祀武皇帝於建始殿,躬執饋奠,如家人之禮。案:《禮》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庶人無廟,故祭于寢帝者,非禮甚矣。
4
四年五月辛酉,有司奏造二廟,立太皇帝廟,大長秋特進侯臣欽若等曰:即曹騰也,為漢中常侍,大長秋貴庭侯也與高祖合祭親盡以次毀。特立武皇帝廟,四時享祭為魏太祖,萬載不毀也。
5
明帝以黃初七年五月丁巳即位。癸未,追謚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
6
太和元年正月丁未,郊祀武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二月辛巳,立文昭皇后寢廟於鄴。初,甄后賜死,故不列廟。帝即位,有司請追謚曰文昭皇后,使司空王朗持節奉策,以太牢告祠于陵。三公奏曰:「自古周人始祖后稷,又特立廟以祀姜裨。今文昭皇后之於後嗣,聖德至化,豈有量哉!夫以皇家世妃之尊,而克讓允恭,固推盛位,神靈遷化,而無寢廟以承享禮,非所以報顯德、昭孝敬也。稽之古制,宜依周禮,先妣別立寢廟」。並奏可。四月甲申,初營宗廟。三年六月戊申,追尊高祖大長秋曰高皇帝,夫人吳氏曰高皇后,並在鄴廟之所祠,則文帝之高祖處士、曾祖高皇太帝共一廟,考太祖武皇帝特一廟臣欽若等曰:「處士,明帝、五代祖也」。
7
十一月,宗廟成,使太常韓暨持節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帝神主於鄴。處士,以親盡遷主置園也。十二月己丑,至奉安神主於廟。先是,漢獻帝建安十八年,太祖為魏公,始建魏宗廟於鄴。自文帝受禪,而雒陽宗廟未成。黃初末,韓暨為太常,奏請迎鄴四廟神主,建立雒陽廟四,時瞥⑶鬃,圄沂⒊、緱髡,禮廢法水╈又嗨規正。四年,以文昭甄皇后舊陵庳下,使后父嫡孫虎賁中郎將像兼太尉持節詣鄴,昭告后土。十二月辛未,改葬朝陽陵。
8
五年,詔曰:「尊嚴祖考,所以崇孝表行也。追本敬始,所以篤教流化也。是以成湯文武,實造商、周。書《詩》之義,追尊稷、契,歌頌有俳裨之事,明聖德之源流,受命所繇興也。自我魏承天序,既發跡於高皇太皇帝,而功隆於武皇文皇帝。至於高皇之父,處士君,潛修德讓,行動神明,斯乃乾坤所福饗,先靈所從來也。而精神幽遠,號稱罔記,非所謂崇孝重本也。其令公卿以下會議號謚」。侍中劉曄議曰:「聖帝孝孫之欲,褒崇先衣。且誠無量已,然親疏之數,遠近之降,蓋有禮紀所以割斷私情,克成公法,為萬世式也。周王所以上祖后稷者,以其佐唐有功名,在祀典故也。至於漢氏之初,追謚之義,不過其父,上比周室,則大魏發跡自高皇始。下論漢氏,則追謚之禮不及其衣。且此誠往代之成法,當今之明義也。陛下孝思中發,情無己已,然君舉必書,所以慎於禮制也。以為追尊之義,宜齊高皇而已」。尚書衛臻與臻議同,事遂施行。六年四月甲子初進,親蜢睹懟。
9
景初元年六月丁未,有司奏:「武皇帝撥亂反正為魏太祖,樂用《武始》之舞。文皇帝《應天受命》為魏高祖,用《咸熙》之舞。群公有司始更奏定七廟之制,曰大魏三聖相承,以成帝業。武皇帝肇建洪基,撥亂夷險,為魏太祖。文皇繼天革命,應期受禪,為魏高祖。上集成大命,清定華夏,興制禮樂,宜為魏烈祖。於太祖廟北為二祧,其左為文帝廟,號曰高祖昭祧,其右擬明帝號曰烈祖穆祧。三祖之廟,萬世不毀。其餘四廟,親盡迭遷,一如周后稷、文、武廟祧之禮。
10
十月乙卯,營雒陽宮,委粟山為圓丘。以曹氏世系,出自有虞氏,今以始祖帝舜配,號圓丘曰皇皇帝天。方丘所祭曰皇皇后地,以舜妃伊氏配。天郊所祭曰皇天之神,以太祖武皇帝配。地郊所祭曰皇地之祗,以武宣皇后配。宗祀皇考高祖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
11
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皇皇帝天於圓丘,以始祖有虞帝舜配。
12
齊王正始六年十一月偌撈祖廟。乙未,有司奏文昭皇后立廟京都,永傅享祀。樂舞與祖同慶在鄴廟。嘉平元年正月甲午,謁高平陵在雒水南大石山,去雒城九十里
13
晉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受禪。丁卯,追尊皇祖宣王為宣皇帝,伯考景王為景皇帝,考文王為文皇帝,宣王妃張氏為宣穆皇后,景王夫人羊氏為景皇后。初,宣帝為魏太傅,晉國初建,追尊曰景王。文帝為大將軍、錄尚書事,封晉王,謚曰文王,至是皆追尊號。二年正月,有司奏置七廟,帝重其役,詔宜權立一廟。於是群臣議奏曰:「上古清廟一宮,尊遠神祗,逮至周室,制為七廟,以辨宗祧。聖旨深弘,遠跡上世,敦崇唐、虞,舍七廟之繁華,尊一宮之遠旨。昔舜承堯禪受,終於文祖,遂陟帝位,蓋三十載,月正元日,又格於文祖,遂陟帝位。此則虞氏不改唐廟,因仍舊宮。可依有虞氏故事,即用魏廟」。奏可。於是追祭征西將軍、豫章府君、潁川府君京兆府君臣欽若等,按《晉書》,征西將軍鈞生豫章太守量,量生潁川太守雋,雋生京兆伊防防,生宣皇帝,與宣皇帝、景皇帝、文皇帝為三昭三穆時宣皇升太祖靈位,所以六世與景帝為七廟。二月丁丑,郊祀宣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七月,詔曰:「主者前奏就魏舊廟,誠亦有準,然於祗奉明主,情猶未安,更宜營造」。于是改創宗廟。十一月己丑,追尊景帝夫人夏侯氏為景懷皇后。時任茂以為夏侯初嬪之時,未有王業,帝不從。辛卯,遷祖禰神主於太廟。
14
四年七月己夕,阜謁崇陽陵。
15
六年,因廟毀改修創,群臣議奏曰:「古者七廟所自宜如《禮》」。又曰:「古雖七廟,自近代以來,皆廟七室,於禮無廢,於情為敘,亦隨時之宜也。其便仍舊」。
16
七年四月,帝將親祠,車駕夕牲,而儀注還不拜。詔問其故。博士奏歷代相承如此,帝曰:「非致敬宗廟之禮也」。於是實拜而還,遂以為制,夕牲必躬臨拜。
17
十年,改築太廟於宣陽門內,窮極壯麗。廟成,帝用摯虞議,率百官遷神主於新廟,自征西以下車服尊從,皆如帝者之儀。
18
咸寧元年十二月丁亥,追尊宣帝廟曰高祖,景帝曰世宗,文帝曰太祖。二年六月癸丑,薦荔枝于太廟。
19
太康元年五月丁卯,薦酃淥酒于太廟。八年九月,改營太廟以正月廟殿陷。十年四月,太廟成。乙巳,遷神主於新廟,帝迎於道左,遂偌潰ㄊ。二月庚寅,太廟梁折)。
20
帝以太熙元年四月即位。五月辛未,葬武帝於峻陽陵,廟曰世祖。
21
懷帝以光熙元年十一月庚午即位,追尊所生太妃王氏為皇太后。
22
元帝建武元年三月辛夕,阜即位,立宗廟于建康。
23
太興二年正月丁卯,崇陽陵毀,帝素服哭三日。使冠軍將軍梁堪、守太常馬龜等犯瓷攪,曖愍帝梓宮於平陽,不克而退。時劉曜作亂。五月癸丑,太陽陵毀,帝素服哭三日。是歲,有詔琅琊恭王宜稱「皇考」。賀循議云:「禮典之義,子不敢以已爵加其父號」。帝從之。
24
三年正月乙卯,詔曰:「吾雖上繼世祖,然於懷、愍皇帝皆北面稱臣。今祠太廟,不親執觴酌,而令有司行事,于情理不安。可依禮更處」。臣欽若等曰:事具禮官奏議門。
25
明帝太寧元年二月,葬元帝於建平陵,廟曰中宗。
26
三月戊寅朔,改元,臨軒,停饗宴之禮,懸而不樂。二年正月丁丑,帝臨朝,停饗宴之禮,懸而不樂。十二月壬子,帝謁建平陵,從大祥之禮。
27
成帝以太寧三年閏八月己丑即位,上明帝尊謚,廟曰肅祖。
28
咸康元年,建安郡君荀氏薨。詔曰:「朕少遭閔凶,慈訓無量,撫育之勤,建安君之仁也。一旦薨殂,實思報復,永惟平昔,感痛哀摧。其贈豫章郡君,別立廟于京都」。初,荀氏為元帝宮人,有寵,生明帝及琅琊王褒。及明帝即位,封建安郡君,別立第宅。太寧元年,迎還宮內,供奉隆厚。成帝立,尊重同於太后,故為之立廟。
29
八年二月,初以武悼夏皇后配饗武帝廟。
30
康帝以咸康八年六月甲午即位,七月丙辰,葬成皇帝於興平陵,廟號顯宗。
31
建元元年正月朔晦,成恭杜皇后周忌,有司奏,至尊年應改服。詔曰:「喪親,名教之重也。權制出於近代耶?」於是素服如舊,非漢、魏之典也。
32
穆帝永和七年九月,峻陽陵毀。甲辰,帝素服臨於太極殿。三日,遣兼太常趙扶修復山陵。
33
八年二月,峻陽、崇陽二陵毀。戊辰,帝臨三日,遣殿中都尉王如雒陽以衛五陵。五陵,謂宣帝高原陵、平陵、文帝崇陽陵、武帝峻陽陵、惠帝太陽陵也。
34
九年正月丙寅,皇太后與帝同拜建平陵。八月,遣太尉、河間王欽修復五陵。十年正月己酉朔,帝臨朝,以五陵未復,懸而不樂。十二年十一月,遣兼司空、散騎常侍車灌,龍驤將軍袁真等持節如雒陽,修五陵。
35
十二月庚戌,以有事於五陵,告於太廟,帝及群臣皆服緦於太極殿,臨三日。
36
升平元年正月壬戌朔,帝加元服,告於太廟。
37
哀帝以升平元年五月庚申即位。七月戊午,葬穆皇帝於永平陵,廟號孝宗。
38
興寧元年三月壬寅,皇太妃周氏薨於琅琊第。癸卯,帝奔喪,詔司徒、會稽王昱糸總內外重務。
39
簡文帝咸安元年十二月辛夕,阜初薦酃淥酒於太廟。孝武帝以咸安二年七月乙未即位。九月甲寅,追尊皇妣會稽王,妃曰順皇后。
40
十月丁卯,葬簡文皇帝於高平陵,廟號太宗。
41
大元元年正月壬寅,帝加元服,見於太廟。甲子,謁建平等四陵。
42
四年正月丙子,謁建平等七陵。謂元帝建平陵,明帝武平陵、成帝興平陵,康帝崇平陵、穆帝永平陵、哀帝安平陵,簡文帝高平陵。
43
五年正月乙巳,謁崇平陵。
44
九年正月辛未,謁建平等四陵。七月戊戌,遣兼司空、高密王純之修謁雒陽五陵。
45
十年正月甲午,謁諸陵。
46
十六年正月庚申,改築太廟。九月癸未,新廟成。正室十四間,東西儲各一間,合十六間,棟高八丈四尺。備法駕,遷神主於行廟。征西至京兆四主及太孫,各用其位之儀服。四主不從帝者儀,是與太康異也。諸王既入廟,設脯醢之奠。及新廟成,神主還室,又設脯醢之奠。
47
十九年六月壬子,追尊會稽王太妃鄭氏為簡文宣太后。詔曰:「會稽太妃,文母之德,徽音有融,誕載聖明,光延於晉。先帝追尊聖善,朝議不一,道以疑屈。朕述尊先志,常惕於心,仰奉遺旨,依陽秋二漢孝懷皇帝故事。上太妃尊號曰簡文宣太后初,鄭氏為元帝夫人,生琅琊悼王簡文帝。末后稱建平國夫人,咸和元年薨。簡文帝時為琅琊王,制服重,有司以王出繼,宜降所生,國臣不能親,奏免國相。諸葛顯王上疏曰:「亡母生臨臣國,沒留國第,臣雖出後,亦無所厭,則私情得敘。敬后喪孝,王已出繼,亦還服重,此則朋比,臣所憲章也。穆皇后不奪其志,乃徙琅琊王為會稽王,追號后曰會稽太妃。及簡文帝即位,未及追尊,臨喪,封皇子道子為琅琊王,領會稽國,奉太妃祀。
48
二十年二月,作宣太后廟於太廟,路西,陵曰嘉平。
49
安帝隆安三年三月己卯,追尊所生陳夫人為德皇太后。
50
義熙十二年十月丙寅,姚泓將姚先以雒陽降。己丑,遣兼司空、高密王恢之修謁五陵。
51
恭帝元熙元年正月壬辰朔,改元。以安帝山陵未厝,不朝會。
52
後魏道武天興元年十二月,臨天文殿司徒進璽綬,追尊成帝已下及后號謚,樂用《皇始之舞》,以神元皇帝為始祖臣欽若等按《後魏書》黃帝以土德王,比積六十七世,至成帝成及節、莊、明、安、宣景、元和、定僖、成獻凡十二帝,獻帝生聖武,聖武生神元,平文皇帝為太祖臣欽若等,按《後魏書》神元至章平思昭,凡三帝,思帝生平文,昭成皇帝為高祖臣欽若等。按《後魏書》平文至煬烈凡四帝,昭成帝平文皇次子也。事具帝王帝系門,其追尊祖始皆從帝謚焉。考為獻明皇帝臣欽若等曰:獻明即昭成太子也。
53
二年正月甲子,初祀上帝於南郊,以始祖神元皇帝配。
54
十月,太廟成,遷神元、平文、昭成、獻明皇帝神主于太廟歲五祭用二至二分,臘牲用太牢,嘗以宗正兼太尉,率祭官行事。又立神元、思帝、平文、昭成、獻明五帝廟於宮中歲四祭用正、冬、臘九月,牲用馬、牛各一。帝親祭。又於闃屑笆⒗、稚裨舊都祀神元以下七帝歲三祭,正冬臘,牲用馬、牛各一,祭官侍祀。四年三月,帝親漁,薦於寢廟。
55
明元永興元年十月壬午,即位,追尊皇妣劉貴人為宣穆皇后。
56
二年九月甲寅,葬宣武皇帝於盛樂金陵,廟號太祖。三年四月,謁金陵於盛樂。
57
五年五月,幸闃,釁噅亂宜,鵲潛∩焦,坌武遊幸,刻石頌德之處,乃於其牢起石壇而薦享焉。神瑞二年二月甲辰,立太祖廟於白登之西歲一祭,具太牢,帝親之,無常月。又詔郡國於太祖巡幸行宮之所,各立壇,祭以太牢歲一皆牧守侍祀。又立太祖別廟於宮中歲四祭,用馬牛羊各一。後二年,又於白登西太祖舊遊之處立昭成、獻明太祖廟,以九月、十月之交帝親祭牲用馬、牛、羊。又於闃惺⒗、紙鵒耆所各立太祖廟四時祭官侍祀
58
泰常四年四月庚辰,有事於東廟,遠助祭者數百國。五年五月乙酉,詔曰:「宣武皇帝體道得一,天縱自然,大行大名,未盡盛美,非所以光揚洪烈,垂之無窮也。今因啟緯圖,始睹尊號,天人之義,煥然著明。其改宣為道,更上尊謚曰道武皇帝,以彰靈命之光啟,聖德之玄同。告祠郊廟,宣於八表」。
59
太武以泰常八年十月壬申即位,十二月,追尊妣為密皇太后。庚子,葬明元皇帝於闃薪鵒昝硨。盤宗始光三年六月,幸闃芯曬謁陵廟。
60
神⼵年九月癸卯,立密皇太后廟于鄴,后杜氏生帝而薨。帝既立,追尊號,又立廟于鄴置祀官,太常博士、齊郎三十餘人,侍祀,歲五祭。刺史四時薦祀,以魏郡太后所生之邑,復其調役,後甘露降於廟庭。
61
太延元年十一月,行幸鄴,祀密太后。
62
文成興安元年十月戊申,即位。十一月壬寅,追尊皇考景穆太子為景穆皇帝,廟號恭宗,皇妣閭氏為恭皇后。臣欽若等曰:是年二月,南安王僭立,上太武尊謚,廟號世宗。
63
大安元年正月辛酉,奉世宗、恭宗神主于太廟。
64
獻文以和平六年五月甲辰即位,六月丙寅,上文成皇帝尊謚,廟號高宗。
65
天安元年三月辛丑,奉高宗神主陟短廟。
66
孝文承明元年六月辛未,上太上皇帝尊謚曰獻文皇帝,葬于闃薪。鵒昝硨畔宰淞。
67
七月甲辰,追尊皇妣李貴人為祖后。
68
太和五年四月己亥,行奉方山,建永固石室于山上,銘太皇太后終制于金冊。
69
六年十一月,帝將親祀七廟,詔有司依禮具儀。於是群臣議曰:「昔有虞親處祖考來格,殷宗躬謁介福薪蕩笪浩咼碇祭,依先朝舊事,多不親謁。今陛下孝誠發中,將思親祀,稽合古王禮之常典。臣等謹按舊章,並採漢、魏故事,撰祭服、冠屨牲牢之具,柘、代矬、俎豆之器,百官助祭位次,樂官節奏之,引升降進退之法,別集為拜之儀」。制可。於是帝乃親祭。其後四時常祀皆親之。
70
十二年五月壬寅,增置彞器於太廟。
71
十四年十月癸酉,葬文明太皇太后馮氏于永固陵。甲戌,車駕謁永固陵。甲申,再謁。
72
十五年三月甲辰,謁永固陵。
73
四月乙丑,謁永固陵。己夕,阜經始明堂,改營太廟。詔曰:「祖有功,宗有德。自非功德厚者,不得擅祖宗之名,居三祧之廟。仰惟先朝舊事,舛駁不同,難以取准。今將述尊先志,具詳禮典,宜制祖宗之號,定將來之法。烈祖有創基之功,世祖有開圻之德,宜為祖宗,百世不遷。而遠祖平文之功,未多於昭成,然廟號為太祖。道武建業之勳未高於平文廟,號為烈祖,比功較德,以為未允。朕今奉遷道武、太祖、顯祖為二祧,餘者以次而遷。
74
七月乙丑,謁永固陵。己卯,詔議祖宗,以道武為太祖。臣欽若等曰:是年四月、七月日辰俱有乙丑、己卯。案:太和十二年閏九月十八年閏二月,即是年閏在五月六月也。八月壬申,詔郡國有時果可薦者,送京師以供廟饗。乙巳,親定⼃僦禮。戊午,又詔曰:「明堂、太廟,並就祖宗配祭,配享於斯備矣。白登、崞山、雞鳴山廟,惟遣有司行事馮宣、王誕,先王后復因在官長安立廟,宜異常等。可敕雍州以時供祭」。十月庚寅,謁永固陵。十一月丁卯,以明堂、太廟成,遷七廟神主于新廟。
75
十六年正月,始以太祖配南郊,始以孟月祭廟,宗祀顯祖獻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禮置載戊申詔曰:「夫四時享祀,人子常道。然祭薦之禮,貴賤不同。故有邑之君,祭以首時,無田之士,薦以仲月。況七廟之重,而用中節者哉!自須瞥⒅禮,頗違舊義。今將迎遵往式,以此孟月時祠于太廟。但朝典初改,眾務殷湊,無違齋潔,遂及於今。又按承神饗祖,必須擇日。今禮律未宣,有司或不知此,可敕太常令克日以聞」。
76
九月甲寅朔,大序昭穆於明堂,祀文明太皇太后於玄室。帝親為之詞云。
77
十月己亥,詔曰:「夫先王制禮,所以經綸萬代,貽法後昆。至乃郊天享祖,莫不配祭,然而有節。白登廟者,有為而興,昭穆不次。故太祖有三層之宇,巴陵無方丈之室。又常用季秋躬駕展處祝禮,或有搪之失嘉樂,頗涉野合之儀。今授衣之旦,享祭明堂,立冬之始奉鋪廟,若復致齋白登,便為一月再駕,事成啼祿叵甓,理謂宜省一白登之高,未若九室之美。幃次之華,未如清廟之盛。將欲廢彼東山之祀,成此二享之敬。可敕有司,但令內典神者,攝行祭事。獻明、道武各有廟稱,可具依舊式」。
78
十八年閏二月甲戌,謁永固陵。七月戊戌,謁金陵。八月庚午,謁永固陵。十月戊申,親告太廟,奉遷神主。
79
十九年四月,太和廟成。五月,遷文成皇后馮氏神主於太和廟。
80
二十三年二月甲戌,謁永固陵。三月辛卯,謁金陵。
81
宣武以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即位,上孝文皇帝尊謚,葬於長陵,廟號高祖。
82
六月戊辰,追尊皇妣高氏曰文昭皇后。
83
十月丙戌,帝謁長陵。遵遺詔,孝文皇帝三夫人已下,悉免歸家。丁酉,有事於太廟。
84
景明元年正月壬寅,謁長陵。十月丁卯朔,謁長陵。
85
二年正月丙辰朔,謁長陵。
86
孝明以延昌四年正月丁卯即位,二月甲戌,上宣武皇帝尊謚,葬於景陵,廟號世宗。十二月丁卯,帝與皇太后謁景陵。
87
Y平二年七月己巳,車駕有事於太廟。
88
幼主釗,以武泰元年二月乙卯即位,三月甲申,上孝明皇帝尊謚,葬於定陵,廟曰肅宗。
89
孝莊永安二年三月甲午,追尊皇考為文穆皇帝臣欽若等,按《後魏書》文穆皇帝即彭城王也。廟號肅祖,皇妣李氏為文穆皇后。
90
四月癸未,遷肅祖文穆皇帝及文穆皇后神主於太廟。
91
前廢帝普泰元年二月己巳,即位。四月壬子,有事於太廟。
92
九月癸巳,追尊皇考為先帝,皇妣王氏為先太妃。臣欽若等,按後魏書,先帝即廣陵王羽也。
93
後廢帝中興二年二月辛亥,上孝莊皇帝謚曰武懷皇帝孝武帝即位,以武穆廟諱,改謚孝莊皇帝,廟號敬宗
94
孝武帝即出帝也永熙二年正月丁巳,追尊皇考為武穆帝,臣欽若等曰:武穆帝即廣平武穆王懷也。太妃馮氏為武穆后,妣李氏為皇太妃。
95
西魏文帝以永熙三年閏十二月即位,上孝武皇帝尊謚,殯於草堂佛寺。大統元年三月戊申,追尊皇考為文景皇帝臣欽若等,按《後魏書》文景即京兆王也,皇妣楊氏為後。二年十一月,追改始祖神元皇帝為太祖,道武為烈祖。廢帝以大統十七年三月即位,四月庚辰,上文皇帝追謚,葬於永陵。
96
後周閔帝元年正月辛丑,即天王位臣欽若等曰:無年號,追尊皇考文公為文王,皇妣為文后。壬寅,祠圜丘。詔曰:「予本自神農,其於二丘,宜作厥主,始祖獻侯臣欽若等。按《後周書》獻侯名莫耶?自陰山始居遼西。,啟土遼海,肇有邦國。其配南北郊。文考德符五運,受天明命,祖于明堂,以配上帝,廟為太廟」。乙巳,祠於太廟。辛酉,又祠太廟。
97
四月壬午,謁成陵。太祖陵也。乙酉,還宮。丁亥,祠太廟。七月辛亥,享太廟。
98
明帝以元年九月即皇帝位。十一月庚子,祠太廟。十二月庚午謁成陵,癸酉還宮。癸亥,太廟成。
99
武成元年八月己亥,改天王稱皇帝,追尊文王為文帝,祖考為德皇帝臣欽若等,按《後周書》德皇帝諱耽,太祖父也
100
武帝以武成二年四月即位,上明皇帝尊謚,葬於昭陵廟。
101
保定元年正月戊辰,詔曰:「履端開物,實資元后,代終成務,諒惟宰棟。故周文公以上聖之智,翼彼姬周,爰作六典,用光七百。自此厥後,代失其緒,俾巍巍之化,歷千祀,而莫傅郁郁之風,終百王而永墜。我太祖文皇帝稟純和之氣,挺天縱之英,德配乾元,功侔造化。故能舍末魏之弊風,蹈隆周之淼,淶述百官,厥用允集。所謂乾巡改而重構,豈帝王洪範而已哉!朕入嗣大寶,思揚休烈,今可班斯禮於太祖廟庭」。己巳,祠太廟,班太祖所述六官焉。臣欽若等曰:太祖依《周禮》六官置百官,令班行之。
102
七月己酉,追封伯父顥為邵國公,第三伯父雒生為莒國公。天和三年五月庚戌,祠太廟。十月癸亥,祠太廟。
103
建德元年三月,誅大蒙宰宇文獲。四月庚寅,追尊略陽公為孝閔帝。詔曰:「慎始敬終,有國彞典。事亡如存,哲王通制。義崇追遠,禮貴尊親。故略陽公至德純粹,天姿秀傑。屬魏祚告終,寶命將改,謳歌允集,歷數攸歸,上協蒼靈之慶,下昭后祗之錫。而禍生肘腋,[C260]起。蕭墻白獸,噬驂蒼鷹,集殿幽辱,神器弒酷。乘輿冤結,生民毒流。認亟癲春,3吻迤涓蕩。追尊之禮,宜崇徽號。遣太師屬國公迥尉遲迥也於南郊」。上謚曰孝閔皇帝,陵曰靜陵。
104
二年正月乙夕,阜祠太廟。
105
四月己亥,祠太廟。七月己巳,祠太廟。
106
三年正月己巳,祠太廟。
107
五年六月辛亥,祠太廟。
108
六年四月己巳,祠太廟。
109
十年戊午,改葬德皇帝於冀州,帝服緦,哭于太極殿。宣帝以宣政元年六月即位,上武皇帝尊謚,葬於孝陵,廟曰高祖。七月己巳,祠太廟。
110
大象元年正月癸巳,祠太廟。四月己巳,祠太廟。
111
二年正月癸巳,祠太廟。
112
靜帝以大象二年五月入居天臺臣欽若等,按《後周書》宣帝大象元年二月,傳位於帝,居正陽宮,至是遂入居天臺。上宣皇帝尊謚,葬於定陵。
113
隋高祖開皇元年二月甲子,受禪。乙丑,追尊皇考桓王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皇妣呂氏為元明皇后。遣兼太保宇文善、兼太尉李詢奉策詣同州告廟,兼用女巫,同家人禮。奉迎神主,歸于京師。犧牲尚赤,祭用日出。改周氏左社右廟為右社。左廟未言始祖,又無受命之祧。自高祖以下置四親廟,同殿異室。一曰皇高祖太原府君廟,二曰皇曾祖康王廟,三曰皇祖獻皇廟,四曰皇考太祖武元皇帝廟。擬祖遷于上,而太祖之廟不毀。臣欽若等按《隋書》太原太守惠瑕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寧遠將軍禎,禎生同州刺史桓公忠,忠生高祖,周末高祖為隋國公,詔贈烈為太保,康公禎為太傅,獻公及高祖為隋王,自康公而下並建王爵,至是並惠、瑕立四廟焉。
114
四年正月己巳,有事於太廟。
115
七年正月癸巳,有事於太廟。
116
十二年七月己巳,有事於太廟。
117
十月壬午,有事於太廟,至太祖神主前,帝流涕嗚咽,悲不自勝。
118
十三年正月壬子,親祀武帝。
119
煬帝以仁壽四年七月即位,上文皇帝尊謚。十月己夕,阜葬於太陵,廟號高祖。
120
大業元年,營建雒邑,乃於東都固本里北起天經宮,以藏高祖衣冠,四時致祭。三年六月丁亥,詔曰:「聿追孝享,德莫至焉。崇慶寢廟,禮之大者。然則質文異代,損益於時。學滅坑焚,經典散逸,廟堂制度,師說不同。所以世數多少,莫能是正,連室異宮,亦無定準。朕獲奉祖宗,欽承景美,永惟嚴配,思降大典。於是詢謀在位,博訪儒術,咸以為高祖文皇帝受天明命,奄有區夏,拯群黎於四海,革郾嘴棟,僂跣粲緩,刑生靈皆遂其性。輕徭薄賦,比屋各安其業。恢夷宇宙,混同車書,東漸西被,無思不服,南征北怨,俱荷來蘇。駕毳乘風,歷代所弗至。編渥簣派,教所罕及,莫不厥角關塞,頓顙闕庭。譯靡絕時,書無虛月。韜戈偃武,天下晏如,嘉瑞休徵,表裏示是。福猗歟偉歟,無得而名者也。朕又聞之,德厚者流光,治辨者禮縟。是以周之文、武,漢之高、光,其典章特立,謚號斯重,豈非緣情稱述,即崇顯之義乎!高祖文皇帝宜別建廟宇,以彰巍巍之德,乃遵月祭,用表蒸蒸之懷。有司以時創造,務合典制。又名位既殊,禮亦異等。天子七廟,事著前經,諸侯二昭,義有差降,故其以多為貴,王者之禮,今可依用,貽厥後昆」。是年,有司奏:「請准前議,於東京建立宗廟」。帝謂秘書監柳誓曰:「今始祖及二祧已具,令後子孫處朕何所?」又下詔唯議別立高祖之廟,屬有行役,遂復停寢。九年閏九月己巳,幸博陵。庚午,帝謂侍臣曰:「朕昔從先朝,周旋於此,年甫八歲,日月不居,條經三紀,追惟平昔,不可複希」。言未卒,流涕嗚咽,侍衛者皆泣下沾襟。
URN: ctp:ws460588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