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七百六十五

《卷七百六十五》[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總錄部 攀附
2
《易》曰:「憒恿風從虎」。斯言感召之至,自然之理也。而況王者膺命,歷臨區裙室,誦碾鮒臣股肱之士,伸協贊之力,成經綸之功也。乃有靈感先兆,心期潛契,或效謀於幕中,或宣力於麾下。或一言而吻合,或千里以相從,或恩紀而見升,或材智而授任,並皆歷險阻,建功名,大則受封於土茅,次則策名於簪笏。書之信史,傳於永世。自非誠明夙著,期運宜合,豈富貴之可求者哉!
3
張良,字子房,其先韓人,亡匿下邳。秦末,陳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餘人。景駒自立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從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將數千人略地下邳,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將,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喜,常用其策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官也。省,視也,殆近也」。遂從不。
4
張蒼,陽武人。秦時為御史,立柱下方書,有罪亡歸。及沛公略地過陽武,蒼以客從攻南陽,西入武關,至咸陽,沛公立為漢王,入漢中,還定三秦。陳餘擊走常山王張耳耳歸漢,漢以蒼為常山守。周昌,沛人。其從兄苛,秦時皆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後,破泗水守監,於是苛昌以卒。史從沛公沛,以昌為職,志苛為客。陸賈,楚人,以客從高祖定天下,名有口辯,居左右,常使諸侯。後為大中大夫。
5
叔孫通,薛人,秦時為博士,亡去之。薛事項王漢。二年,漢王從五諸侯入彭城,通降漢王,通儒服。漢王憎,乃變其服服,短衣楚製。漢王喜,通之降漢,拜通為博士。
6
石奮,其父趙人,趙亡徙溫。高祖東擊項,過河內,時奮年十五,為小吏,侍高祖。高祖與語,愛其恭敬,問曰:「若柱下居殿柱之下,若今侍立御史矣,音何主旗志也?」志與幟同,音式異切。張晏曰:「為帳下賓客,不掌官也」。制謂:「裁衣之形制,河內之縣何有?」對曰:「有母不幸失明,家貧,有姊能鼓瑟」。高祖曰:「若能從我乎?」曰:「願盡力」。於是高祖召其姊為美人,以奮為中。涓受書謁徙其家長安中戚里。
7
後漢王常,潁川舞陽人王莽末,與成丹張∪肽峽だ犢諍畔陸兵,與荊州牧戰於上唐,遂北至宜秋。是時漢兵與新市、平林眾俱敗於小長安,各欲解去。光武兄伯升聞下江軍在宜秋,即與光武及李通俱造常軍曰:願見下江一賢,將議大事成,丹張餐魄。渤2升見常說以合從之利。常大悟曰:「王莽篡殺殘虐,天下百姓思漢故豪傑並起。今劉氏復興,即真主也,誠思出身為用,輔成大功」。伯升曰:「如事成,豈敢獨饗之哉?」遂與常深相結而去。常還,具為丹⊙災丹浩渲,誚栽唬「捍笳煞蚣,繞鸕備髯暈主,「何故受人制乎?」常心獨歸漢,乃稍曉說其將帥曰:「往者成哀,衰微無嗣,故王莽得乘間篡位。既有天下,而政令苛酷積失若汝也。有何戚?中涓官名,主居中而涓潔者,外有書謁令,其受之也。上唐鄉名,在今隨州棗陽縣東北,宜秋聚名曰南郡。百姓之心,民之謳吟思漢,非一日也,故使吾屬因此得起。夫民所怨者,天所去也。民所思者,天所與也。舉大事,必當下順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若負強恃勇,任情恣欲,雖得天下,必復失之。以秦、項之勢尚至夷覆,況今布衣相聚草澤,以此行之,滅亡之道也。今南陽諸劉舉宗起兵,觀其來,言事者皆有深計,大慮王公之才與之并合,必成大功,此天所以濤要粢,病O陸諸將雖屈強少識,然素敬常,乃皆謝曰:無王將軍,吾屬幾陷於不義,願敬受教」。即引兵與漢軍及新市、平林合。於是諸部齊心同力,銳氣益壯,遂俱進。破殺甄阜、梁丘,賜及諸將,議立宗室,唯常與南陽士大夫同意欲立伯升,而朱笥姓農〉炔惶乃立更始焉。
8
丁櫫趺末守[A13C]陽尉光武略地[A13C]陽[A13C]陽城守不下樗燈湓姿煊刖憬倒囊浯笙埠竇由屠汀
9
范升、王莽末為大司空,王邑議,曹史稱病乞身邑,不聽令,乘傳使上黨,升遂與漢兵會,因留不還。建武二年,光武徵詣懷宮,拜議郎。
10
彭寵更始時行漁陽太守事,漢安樂令。及光武鎮慰河北,至薊,以書招寵。寵具牛酒,將上謁,會王郎詐立,傳檄燕、趙,遣將犬旬漁陽上谷,急發其兵。北州眾多疑惑,欲從之。吳漢說寵從光武。會上谷太守耿況亦使功曹寇恂詣寵結謀,共歸光武寵,乃發騎三千人,以吳漢行長史及都尉嚴宣、參軍蓋延狐奴令王梁與上谷軍合而南及光武於廣阿。光武承制封寵建忠侯,賜號大將軍。
11
魏荀,r4潁陰人。漢末,袁紹領冀州,待以上賓之禮,5苣奔巴郡,辛評、郭圖皆為紹所任,6壬苤詹荒艸紗笫,率碧祖為奮武將軍,在東郡。獻帝初平二年,Hド艽猶祖,太祖大悅,曰:「吾之子房也」。以為司馬,時年二十九。後至尚書令,參太祖丞相軍事。
12
荀攸,字公達。漢末,以蜀、漢險固,人民殷盛,乃求為蜀郡太守,道絕不得,至駐荊州。太祖迎漢帝,都許,遺攸書曰:「方今天下大亂,智士勞心之時也,而顧觀變蜀漢,不已久乎!」於是徵攸為汝南太守,入為尚書。太祖素聞攸名,與語,大悅,謂荀o耵碓唬汗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以為將帥。
13
程昱,東郡東阿人。初平中,兗州刺史劉岱辟之,不應。後表昱為騎都尉,昱辭以疾。劉岱為黃巾所殺,太祖臨兗州辟昱。昱將行,其鄉人謂曰:「何前後之相背也?」昱笑而不應。太祖與語說之,以昱守壽張令。
14
任俊,字伯達,河南中牟人。太祖起關東,入牟界,眾不知所從,俊獨與同郡張奮議舉郡以歸太祖。俊又別收宗族及賓客家兵數百人,願從太祖。太祖大悅,表俊為騎都尉,妻以從妹,甚見親信。
15
劉馥,字元[。A13C],沛國相人,避亂揚州。漢建安初,說袁術將戚寄秦翊使,率眾與俱詣太祖。太祖悅之,辟為司徙掾,後至衛尉。
16
趙儼[A13C],川陽翟人。漢末,避亂荊州。太祖為鎮東將軍,始迎獻,帝都許,儼謂繁欽曰:「曹、鎮東應期命世,必能匡濟華夏,吾知歸矣」。建安二年,年二十七,遂扶持老弱詣太祖。太祖以儼為朗陵長。
17
衛茲陳人。建安中,太祖到陳留,與茲相見,遂同盟計興武事。茲答曰:「亂生久矣,非兵無以整之」。且言「兵之興者,自今始矣」。深見廢興,首贊宏謀。後從太祖之滎陽,戰歿。
18
邢胱腫影,漢蛹淠阜人。漢末舉孝廉,司徒辟,皆不就。易「姓」字,糜冶逼醬。猶琉胗位五年,而太祖定冀州胛匠朐唬夯平,砥鵠炊十餘年,海內鼎沸,百姓流離。今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極則平,請以身先」。遂裝還鄉里。田疇曰:「邢朊裰,先覺也」。乃見太祖,求為鄉道以克柳城。太祖辟胛冀州從事。
19
周昕,漢末為丹陽太守。太祖起義兵,昕前後遣兵萬餘人以助征伐。袁術之在淮南也,昕惡其淫虐,絕不與通。
20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尚書令荀<鮒於太祖。太祖召見,論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後至軍祭酒、洧陽亭侯。
21
王朗為會稽太守,為孫策所執,後太祖表徵之,朗自曲阿展轉江海,積年乃至。拜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華歆,漢末為豫章太守,為孫權所執,後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徵歆孫權欲不遣。歆謂權曰:「將軍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義未固,使僕得為將軍效心豈不有益乎?今空留僕,是為養無用之物,非將軍之良計也」。權悅,乃遣歆後至太尉。
22
朱靈,漢末為袁紹將。太祖之征陶謙,詔使靈督三營助太祖戰,有功。紹所遣諸將各罷歸,靈曰:「靈觀人多矣,無若曹公者,此乃真明主也。今已遇,復何之?」遂留不去。所將士卒慕之,皆隨靈後靈,後遂為好將。名亞徐晃等,位至後將軍,封高唐亭侯。
23
臧霸,漢末為琅邪相,太祖破袁譚於南皮,霸既會賀,因求遣子弟及諸將父兄家屬詣鄴。太祖曰:「諸君忠孝,豈復在是!昔蕭何遣子弟入侍,而高祖不拒耿純,焚室輿櫬以從。光武不逆,吾將何以易之哉!」後至執金吾,位特進。
24
李典,漢末為捕虜將軍,封都亭侯,典宗族部曲三千餘家居乘氏。自請願徙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純邪?」典謝曰:「典駑怯功微,而爵寵過厚,誠宜舉宗陳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實郊遂之內,以制四方,非慕純也」。遂徙部曲宗族萬三千餘口居鄴。太祖嘉之,遷破虜將軍。
25
劉放,涿郡人。漢末遭世大亂,時漁陽王松據其土,放往依之。太祖討袁譚於南皮,以書招松,松舉雍奴、泉州、安次以附之。放為《松答太祖書,其文甚麗。太祖既善之,又聞其說,由是遂辟放。建安十年,與松俱至。太祖大悅,謂放曰:「昔班彪依竇融而有河西之功,今一何相似也!」乃以放參司空軍事閻
26
柔,廣陽人,少沒烏桓,鮮卑中,為其種人所歸信。柔乃因鮮卑眾殺烏桓校尉刑舉而代之,袁紹因寵尉柔,以安北邊。及紹子尚敗,奔蹋頓。時幽、冀吏人奔烏桓者十萬餘戶,尚欲憑其兵力,復圖中國。會太祖平河北,柔率鮮卑、烏桓歸附,即以柔為校尉。
27
衛覬為侍中,與王粲並典制度。文帝即王位,徙為尚書。頃之,還漢朝,為侍郎,勸贊禪代之義,為文誥之詔。文帝踐阼,復為尚書,封陽吉亭侯。
28
簡雍,字憲和,涿郡人。少與先主有舊,隨從周旋,先主至荊州,雍與麋竺孫乾同為從事中郎,常為談客,往來使命。
29
麋竺東海骶淙撕耗┬溜菽,撂漲,辟為別駕從事。謙卒,竺奉謙遺命迎先主於小沛。漢建安元年,呂布乘先主之,出拒袁術,襲下邳。虜先主妻子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魏太祖表竺領嬴郡太守,竺弟芳為彭城相,皆去官,隨先主周旋。先主將鎂V萸攙孟扔肓醣,硐轡乓澤,夢左軍將軍從事中郎。益州既平,拜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之右。竺雍容敦雅,而霍綬撬長,是以待之。上賓之禮,未嘗有所統御,然賞賜優寵,無與為比。
30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篤於鄉里,合部曲數百人。篤卒,荊州牧劉表令峻攝其眾。表卒,峻率眾歸先主,先主以峻為中郎將。
31
廖化,襄陽人。前為關侯主簿。關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征,遇於秭歸,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
32
向朗,字巨達,襄陽宜城人。荊州牧劉表以為臨沮長。表卒,歸先主定江南,使朗督秭歸夷道、巫山、夷陵四縣軍民事。蜀既平,以朗為巴西太守。
33
伊籍,字機伯,山陽人。少依邑人,鎮南將軍劉表先主之。在荊州,籍常往來,自⒈磣淥燜嫦戎髂隙山。從入益州,見待亞於簡。雍孫乾後至昭文將軍。
34
李恢,建寧人,仕郡督郵。太守董和貢恢於州,涉道未至,聞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恢知璋之必敗,先主必成也,乃⒚郡使北詣先主,遇於綿竹。先主嘉之,後至安漢將軍。
35
何宗,蜀郡人。先主定益州四郡,為從事祭酒。後援圖言,萑跋戎骷醋鷙,偶阼之後,遷為大鴻臚。
36
吳董襲,會稽人。孫策入郡,襲迎於高遷亭。策見而偉之,引署門下賊曹,後至偏將軍。
37
胡綜,字偉則,汝南固始人。少孤,母將避難江東。孫權領會稽太守。綜年十四,為門下循行,留吳與大帝共讀書策。薨,大帝為討虜將軍,以綜為金曹從事。從討黃祖,拜鄂長大帝為車騎將軍,都京口。召綜還,為書部,與是儀、徐祥俱典軍國密事。
38
呂範避亂壽春,孫策見而異之。範遂自委暱,將私密百人歸策。時太妃在江都,策遣範迎之。徐州牧陶謙謂範為袁氏覘候,諷縣掠考範。範親客健兒,篡取以歸。時唯範與孫河常從策跋,涉辛苦危難不避策,亦親戚待之,每與升堂飲宴於太妃前。後遷大司馬印綬,未下,卒。
39
張蹲腫癰儔苣呀東孫策創業,遂委質焉。表為正義校尉。
40
陳武,字子烈,廬江松滋人。孫策在壽春,武往修謁,因從渡江征討有功,拜部司馬。
41
朱治既勸孫策還平江東,後遷吳郡都尉。是時吳景已在丹陽,而孫策為袁術攻廬江。於是劉繇恐為袁孫所並,遂構嫌隙,而策家門盡在州下。治乃使人於曲阿迎太妃及大帝兄弟,所以供奉輔護,甚有恩紀。後至安國將軍,金印紫綬。
42
吳範,字文則,會稽上虞人。舉有道詣京都,世亂不行。會大帝起於東南,範委身服事,每有災祥,躒⊥剖言狀,其術多效,遂以顯名。後為騎都尉,領太史令,封都亭侯。
43
晉裴秀為尚書僕射。初,文帝未定嗣,而屬意舞陽侯攸。武帝懼不得立,問秀曰:「人有相否?」因以奇表示之。秀言於文帝曰:「中撫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非人臣之相也」。由是世子乃定。陸曄,吳郡吳人,察孝廉,除永世、烏江二縣令,皆不就。元帝初鎮江左,辟為祭酒。
44
顧榮,吳國吳人。永嘉初,徵拜侍中。行至彭城,見禍難方作,遂輕舟而還。元帝鎮江東,以榮為軍師,加散騎常侍。凡所謀畫,皆以諮焉。榮既南州望士,躬處右職,朝野甚推敬之。
45
紀瞻為元帝丞相軍諮祭酒。及長安不守,與王導俱入勸進。帝不許,使殿中將軍韓績徹去御座。瞻叱績曰:「帝座上應星宿,敢有動者斬!」帝為之改容。帝踐位,拜侍中。
46
何無忌為太學博士,與宋高祖素相親結。高祖東征孫恩,無忌密至軍所,潛謀舉義,勸高祖於山陰起兵。高祖以桓玄大逆未彰,恐在遠舉事,剋濟為難,若玄遂竊天位,然後於京口圖之,事未晚也,無忌乃還。及義師之舉,參贊大勳,皆以算略攻取為效。後至鎮南將軍。
47
魏詠之,字長道,任城人。初為州主簿,與宋高祖遊款。及桓玄篡位,協贊義謀。玄敗,授建威將軍、豫州刺史。檀憑之,高平人,為桓修長流參軍,領東莞太守,加寧遠將軍。與宋高祖有州閭之舊,又數同東討,情好甚密。義旗之建,憑之與劉毅俱以私艱墨徑赴憑之,雖才望居毅之後,而官次及威聲過之。高祖以為建武將軍。
48
宋劉敬宣,晉末為後將軍元顯從事中郎。隆安五年,孫恩入浹口,高祖戍句章,賊頻攻不能拔,敬宣請往為援賊,恩於是退還入海。是時四方閎懦,廷微弱,敬宣每慮艱難未已,高祖既累破妖賊,功名日盛,故敬宣深相憑結,情好甚隆。元興元年,與父牢之同謀襲桓玄,不克。牢之死,敬宣渡江奔洛陽,往來長安。三年,歸至淮、泗間,會高祖平京口,手書召敬宣。左右疑其詐,敬宣曰:「吾固知其然矣,下邳不誘我也」。即便馳還。既至京師,以敬宣為輔國將軍、晉陽太守,襲封武岡縣男。後為江州刺史,為劉毅所惡,自表解職。高祖數引與遊宴,恩款周洽,所賜錢帛車馬及器服玩好,莫與比焉。後至右將軍。
49
孔季恭,會稽山陰人。高祖東征孫恩,屢至會稽。季恭曲意禮接,贍給甚厚。後至光祿大夫、開封儀同三司。張邵父敞桓玄篡位,時為廷尉卿。及高祖討玄,邵白敞表獻誠款。帝大悅,命署其門曰:「有犯廷尉者,以軍法論」。後以敞為吳郡太守,邵為揚州主簿。時劉毅為亞相,愛才好士,當世莫不輻湊,獨邵不往。或問之曰:「主公命世人傑,何煩多問」。劉穆之聞以白帝,帝益親之。後至征虜將軍、雍州刺史。
50
劉簡之有志晃高祖所知。高祖將謀復興,收集才勇之士,嘗再造簡之,值有賓客,簡之悟其意,謂弟虔之曰:「劉下邳再來,必當有意。既不得共語,汝可試往見之」。既至,高祖已克京師,虔之即便投義。簡之聞之,殺耕牛,會聚徒眾,率以赴高祖。後歷官至通直常侍、少府、太尉諮議參軍。
51
朱超石為何無忌輔國右軍參軍事。徐道覆破無忌,得超石,以為參軍。至石頭,超石說其同舟人,乘單舸走歸高祖。高祖甚嘉之,以為徐州主簿。
52
傅亮,晉末為中書黃門侍郎,直西省。高祖以久直勤勞,欲以為東陽郡,先以語兄迪。迪大喜告亮,亮不答,即馳見高祖曰:「伏聞恩旨,賜擬東陽,家貧忝祿,私計為幸。但憑蔭之願,實結本心,乞歸天宇,不樂外出」。高祖笑曰:「謂卿之須祿耳!若能如此,甚所望也」。後至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53
向靖世居京口,與高祖少舊。從平京城,參建武軍事。進平京邑,拔參鎮軍軍事。
54
謝晦為高祖從事中郎,從政徵司馬休之。時徐達之戰敗見殺,高祖怒,將自被甲登岸,諸將諫不從,怒愈甚。晦前抱持高祖,高祖曰:「我斬卿」。晦曰:「天下可無晦,不可無公,晦死何有!」會胡蕃已得登岸,賊敗退走,乃止。宋臺建,為右衛將軍。
55
王曇首,為瑯邪王大司馬屬,從府公修復洛陽園陵,與從弟球俱詣高祖。時謝晦在坐,高祖曰:「此君並膏梁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曇首答曰:「既從神武之師,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悅,後至撫軍將軍、荊州刺史。
56
南齊崔慧景,初仕宋為長水校尉、寧朔將軍。太祖在淮陰,慧景與宗人祖思同時自結。太祖欲北渡廣陵,使慧景具舡於陶家後,諸事雖不遂,以此見親。後為平西將軍、侍中參軍。
57
褚淵初仕宋為丹陽尹,與從弟鍛載出。道逢太祖,淵舉手指太祖車,謂對唬捍朔淺H艘,病3鑫吳興,太祖餉物別。淵又謂之曰:「此人才貌非常,將來不可測也」。及顧命之際,引太祖豫焉。後沈攸之事起,淵時為衛將軍,太祖召淵謀議,淵曰:「西夏[C260]難事,必無成,公當先備其內耳」。太祖密為其備。事平,進中書監。司空劉善明,初仕宋,為寧朔將軍。時幼主初立,群公秉政,善明獨結事太祖,委身歸誠。後至征虜將軍、淮南宣城二郡太守。
58
李安民,仕宋為征虜將軍、東中郎司馬、行會稽郡事。安民將東,太祖與別晏語,淹留日夜。安民密陳宋運將盡,歷數有歸。蒼梧縱虐,太祖憂迫無計,民白太祖欲於東奉江夏王躋起兵,太祖不許,乃止。蒼梧廢,太祖徵安民使持節、督北討軍事、冠軍將軍。及南兗州刺史沈攸之反,太祖召安民以本官鎮白下,治城隍,加征虜將軍。進西討,又進前將軍。行至盆城。沈攸之平,仍授督郢州司州之義陽諸軍事、郢州刺史、持節、將軍如故。
59
蘇侃,初仕宋,為積射將軍,遇太祖在淮上,便自委結。太祖鎮淮陰,以侃詳密,取為冠軍錄事參軍。
60
崔祖思,河東武城人。初,太祖在淮陰,祖思聞風自結,為上輔國主簿,甚見親待,參豫謀議。宋朝初議封太祖為梁公,祖思啟太祖曰:「《讖書》云:金刀利刃齊刈之。今宜稱齊,實應天命」。從之。轉為相國從事中郎。
61
垣崇祖,初仕宋為東海太守,遇太祖於淮陰,太祖以其武勇待之。崇祖謂皇甫肅曰:「此真吾君也,吾今逢主矣,所謂千載一時」。遂密布誠節。後至五兵尚書,領驍騎將軍。
62
劉懷慰,宋末為駕部郎。懷慰宗從善明等為太祖心腹以懷慰與沈攸之有舊,令為書戒喻攸之,太祖省之稱善。後至安陸王北中郎將司馬。
63
張瑰父永,仕宋為光祿大夫,拒桂陽賊於白下,潰散。阮佃夫等欲加罪,太祖固申明之,瑰由此感恩自結。轉通直散騎常侍、驍騎將軍。遭父喪,還吳,持服蠲髟年。劉秉有異圖,弟遐為吳郡,潛相影響。因沈攸之事,聚眾三千,治攻具。太祖密遣殿中將軍卞白龍令瑰取遐。諸張世有豪氣,瑰宅中常有父時舊部曲數百,遐召瑰偽授旨,與叔恕領兵十八人入郡,與防郡隊主疆弩將軍郭羅憬中齋取遐。遐踰窗而走,瑰部曲顧憲子手斬之,郡內莫敢動者。獻捷,太祖以告領軍張沖,沖曰:「瑰以百口一擲,出手得盧矣」。即授輔國將軍、吳郡太守,封瑰義成縣侯,邑千戶。太祖故以嘉名錫之。
64
荀伯玉,字弄璋,賣卜自業。建平王景素聞而招之,伯玉不往。太祖鎮淮陰,伯玉歸身結事,為太祖冠軍刑獄參軍,後至散騎常侍。
65
王玄載,仕宋為征虜將軍、建寧太守。沈攸之之難,玄載起義,送誠太祖,進號後軍將軍,封鄂縣子。
66
劉俊,仕宋為長沙內史,行湘州事,未發,太祖霸業初建,俊先致誠節。沈攸之事起,加輔國將軍。
67
紀僧真,為太祖參軍,及太祖拜齊公,已克,日有楊祖之謀於臨軒作難,僧真請帝更選吉辰,尋而祖之事覺。帝曰:「無卿言,亦當致小狼狽,亦何異滹沱之冰」。轉齊國中書舍人。
68
梁劉懷珍自宋世齊高帝為舍人,懷珍為直閣,相遇早舊。懷珍假還青州,高帝有白忽馬人,不可騎,送與懷珍別。懷珍報上百疋絹。或謂懷珍曰:「蕭君此馬不可騎,是以與君耳。報百疋不亦多乎?」懷珍曰:「蕭君局量堂堂,寧應負人此絹。吾方欲以身名⒅,豈計錢物多少」。高帝輔政,懷珍內資未多,徵為都官尚書,領前軍將軍,以第四子晃代為豫州刺史。或疑懷珍不受代,高帝曰:「我布衣時,懷珍便推懷投款,況在今日,寧當有異」。晃發經日,疑論不止。帝乃遣軍主房靈民領百騎追送晃,謂靈民曰:「議者謂懷珍必有異同,我期之有素,必不應爾。卿是其鄉里,故遣卿行,非惟衛新,亦以迎故也」。懷珍還,仍授相國右司馬。及齊臺建,朝士人人爭為臣吏,以懷珍為宋臺右衛。懷珍謂帝曰:「人皆迎新,臣獨送故,豈以臣篤於本乎?」
69
陰智伯與高祖鄰居,少相友善,嘗出入高祖臥內,見有異氣成五色,因握帝手曰:「公後必大貴,非人臣也。天下方亂,安蒼生者在君乎?」帝曰:「幸勿多言」。於是情好轉密,帝每有求索,如外府焉。及帝踐阼,官至梁、秦二州刺史。
70
沈媸似胛選曹郎,隨陳伯之軍至江州,會義師圍郢城,嫠擋之迎高祖。伯之泣曰:「餘子在都,不待出城」。不能不愛之。嬖唬翰蝗蝗,飼樾儺俳,運幾募啤H,舨輝繽賈諫,⒛押喜之,遂舉眾降媧釉,詬咦婢中伏挺。齊末舉秀才,對策第一。高祖義師至,挺迎謁於新林,高祖見之甚悅,謂曰「顏子」。引為征東行參軍,時年十八。
71
席闡文,仕齊為雍州刺史蕭赤斧中兵參軍,由是與其子穎胄善。復歷西中郎中兵參軍,領城局。高祖之將起義也,闡文勸穎胄同焉。仍遣田祖恭私報帝,并獻銀裝刀,帝報以金如意。
72
柳心炎,仕齊為西戎校尉、梁、南秦二州刺史。及高祖起兵,心炎舉漢中應。義帝踐阼,徵為參軍將軍。
73
范閌,似胛國子博士。初與高祖遇於竟陵王子良邸,又嘗接里癰咦嬪釔髦。及義兵至京邑,閌痺,誄悄詼昏。既亡,侍中張稷使閬蚊出城,帝因留之,便參帳幄,仍拜黃門侍郎,與沈約同心翊贊。俄遷大司馬諮議參軍,領錄事。
74
曹景宗仕齊為遊擊將軍。高祖為雍州刺史,景宗深自結附,數請帝臨其宅。時天下方亂,帝亦厚加意焉。江淹仕齊為秘書監,副領軍王瑩。及義師至新林,淹微服來奔。高祖拔為冠軍將軍,秘書監如故。
75
康絢,仕齊為華州太守。高祖起兵,絢舉郡以應天監元年,封南陽縣男。
76
昌義之仕齊為馮翊戍主。高祖為雍州,義之因事高祖,高祖亦厚遇之。及起兵,拔為輔國將軍,每戰必捷。天監元年,封永豐侯。
77
韋硎,似胛上庸太守,加建威將軍。俄而太尉陳顯達、參軍將軍崔惠景頻逼京師,民心惶駭,未有所定。西土人謀之於懣碓,唬撼濾渚,山非命世,才崔頗更,事懦而不武。其取赤族也宜哉!天下真人,殆興於吾州矣。乃遣其二子自結於高祖。義兵檄至,礪士と朔ブ裎筏,倍道來赴。有眾二千,馬二百疋。高祖見砩踉棉,約岡唬核,日見君之面。今日見君之心,吾事就矣。
78
江革仕齊為駕部郎中。高祖入石頭,時吳興太守袁昂據郡拒義,乃使革製書與昂,於坐立成,辭意典雅。高祖深賞歎之,因令與徐勉同學掌書記。
79
范縝仕齊為宜都太守,母憂去職,歸居於南州。義軍至縝、墨糾從。高祖與縝有西邸之舊,見之甚悅。徐勉初與長沙宣武王遊,高祖深器賞之。及義兵至京邑,勉於新林謁見,高祖甚加恩禮,使管書記。及踐阼,拜中書侍郎。
80
蕭潁孚,齊西中郎府參軍[A13C]達之弟也。高祖舉義師潁,孚自京師出亡廬陵,循、景智潛引南歸。至廬陵,景智及宗人靈濤起兵,得數百人,屯西昌藥山湖。潁達聞之,假潁孚節、督廬豫章臨川南康安成五郡軍事、冠軍將軍。時廬陵內史潁孚率靈痰冉據西昌,東昏遣安西太守劉希祖自南江入湖拒之。潁孚不能自立,以其兵繇建安復奔長沙。希祖追之,潁孚緣山踰嶂,僅而獲免。在道絕糧,後因食過飽而卒。高祖受禪,贈[A13C]孚右衛將軍。
81
馮道根,字巨基,湘陽人也。初以母喪在家,聞高祖舉義兵,道根謂所親曰:「金革奪禮,古人不避,揚名後代,可謂孝矣」。因率鄉人歸高祖。累遷左衛上將軍。
82
陳吳明徹,秦郡人。高祖鎮京口,深相要結,明徹乃詣高祖,高祖為之降階,執手即席,與論當世之務。後為侍中、司空。
83
沈恪仕梁為散騎侍郎。時侯景作亂,恪率兵援京城。及京城陷,恪間行歸鄉里。高祖之討侯景,遣使報恪,乃於江東起兵相應。賊平,恪謁高祖於京口,即日授都軍副,尋為府司馬。
84
淳于量仕梁為桂州刺史,荊州陷,量保據桂州。王琳擁割湘、郢,累遣召量。量外雖與琳往來,而別遣使從間道歸於高祖。高祖受禪,授持節、散騎常侍、平西大將軍,給鼓吹一部,都督、刺史如故。
85
偉昂仕梁為王僧辨大司馬從事、中書侍郎。高祖在南徐州,昂望氣知其當王,遂寄孥焉。因謂帝曰:「明年有大臣誅,死後四代,梁其將終,天之歷數,當歸舜後。昔周滅殷氏,封媯烙,諭鵯鵪湟嶙鈾,鏌蛭陳氏,僕觀明公天縱神武,繼絕統者無乃是乎?」時帝陰有圖僧辨意,聞其言大喜,因而定策。及受禪,拜黃門侍郎。杜棱,吳郡錢塘人也。初遊嶺南,事梁廣州刺史新渝侯蕭映。映卒,從高祖常典書記。侯景之亂,命棱將領,平蔡路養、李遷仕皆有功,後為侍中、右光祿大夫。
86
謝哲仕梁為廣陵太守。侯景之亂,以母老,因寓居廣陵。高祖自京口渡江,應接郭元建,哲乃委質,深被敬重。帝為徐州刺史,表哲為長史。帝受禪,遷都官尚書、豫州大中正、吏部尚書。
87
後魏穆崇機捷,便辟道武之居獨孤部,崇常往來奉給,時人無有及者。後至太尉、宜都公。
88
長孫肥,代人。道武之在獨孤及賀蘭部,肥常侍從,禦侮左右,道武深信伏之。登國初,與莫題等俱為大將軍,後至衛尉。
89
叔孫建,少以智勇著稱。道武之幸賀蘭部,建常從左右。登國初,以建為外朝大人,與安同等十三人迭典庶事,參軍國之謀。後至征南大將軍。
90
羅結,代人。其先世領部落,為國附臣。劉顯之謀逆也,道武忌之,結翼衛鑾輿,從辛賀蘭部,後至長信卿。
91
張恂參道武代王軍事,言於道武宜建大業。帝深器異,厚加禮焉。皇始初,拜中書侍郎,帷幄密謀,頗預參議。
92
張袞純厚篤實,好學有文才。道武為代王,袞常參大謀,決策帷幄,道武器之,禮遇優厚。袞每告人曰:「昔樂毅杖策於燕昭,公達委身於魏武,蓋命世難可期,千載不易遇。主上天姿傑邁,逸志凌霄,必能囊括六合,混一四海。夫遭風闃會,不建騰躍之功者,非人豪也」。遂策名委質,竭誠伏事。後至奮武將軍、幽州刺史。北齊高隆之初仕後魏為給事中,與高祖深自結⒏,咦嬤臨晉州,引為治中,行平陽郡事。從高祖起義山東,以為大行臺。累遷并州刺史,入為尚書右僕射,自義旗始,建首參經略,奇謀妙算,密以啟聞,手書削槁,罕知於外。高祖嘉其忠謹,每多從之。
93
崔悛,仕魏為太學博士,坐事免歸鄉里。高祖於信都起義,悛歸焉。高祖見之,甚悅,以為諮議參軍。
94
盧文偉,仕魏為范陽太守,與高乾邕兄弟共相影響。屬高祖至信都,文偉遣子懷道奉啟陳誠,高祖嘉納之。除安東將軍、安州刺史。
95
李元忠,仕魏為趙郡太守。值洛陽傾覆,元忠棄官還家,潛圖義舉。會高祖率眾東出,便自往奉迎,乘露車,載素箏濁酒以見高祖,因進縱橫之策,備陳誠款,深見嘉納。時刺史爾朱羽生阻兵據州,元忠先聚眾於西,仍與大軍相合,擒斬羽生,即令行殷州事。後加征南將軍。武帝將納后,即高祖之長女也,詔元忠與尚書令元羅致聘於晉陽。高祖每於宴席論敘舊事,因撫掌欣笑云:「此人逼我起兵」。賜白馬一疋。元忠戲謂高祖曰:「若不遇侍中,當更覓建義處」。高祖闃曰:「建義處不慮無,止畏如此,老翁不可遇耳」。元忠曰:「止為此翁難遇,所以不去」。因捋高祖須而大笑。高祖亦悉其雅義,深相嘉重焉。
96
李景遺,少雄武,有膽力,以任俠名聞。及高祖舉義於信都,景遺赴於軍門。高祖素聞其名,接之甚厚,命與李元忠舉兵於西山,仍與大軍俱擒刺史。爾朱羽生,以功除龍驤將軍。
97
李愍仕魏為樂平太守,未之郡,洛京傾覆,愍率所部西保石門山,潛與幽州刺史劉靈助及高昂兄弟、安州刺史盧曹等同契義舉助敗,愍遂入西山。高祖建義以書招愍。愍奉書擁眾數千人以赴高祖,高祖親迎之。除使持節、征南將軍、都督湘州諸軍事、湘州刺史,兼尚書西南道行臺、大都督。
98
堯及仕魏為滄州刺史,屬義兵歸高祖,從平鄴。及破爾朱兆,進爵為侯。
99
薛嘉族,仕魏正平太守。屬高祖住信都,嘉族,聞而赴義,從平四胡於韓陵,除華州刺史。及賀拔岳拒命,令嘉族督騎河上,以禦大軍。嘉族遂棄其乘馬,浮河而渡,歸於高祖。由是拜揚州刺史。
100
高慎仕魏為光州刺史。及兄韓死,密棄州,將歸高祖,魏孝武帝敕青州斷其歸路。慎間行至晉陽,高祖以為大行臺左丞。
101
任延敬,仕魏為廣寧太守。從高祖建義,累遷光祿大夫。及斛斯椿[C260]發延敬棄官北走,至河北郡,因率土民據之,以待高祖。
102
薛循義,仕魏為弘農、河北、河東、正平四郡大都督。時高祖為晉州刺史,見循義,待之甚厚。後為南汾州刺史。高祖起義信都,破強敵於韓陵,遣徵循義。從至晉陽,以循義行并州事。
103
段長,遼西人。仕魏為懷朔鎮將軍。見高祖,甚異之,謂高祖云:「君有匡世之才,終不徒然也,請以子孫為⒍魏」。孝靜,興和中,高祖啟贈司空,闢子寧相府從事郎中。
104
劉貴,初為爾朱榮騎兵參軍,累遷行汾州事。高祖起義,貴棄城歸高祖於鄴。
105
蔡俊,字景彥,廣寧石門人。高祖微時,深相親附。高祖舉義,為都督。高祖平鄴,及破四胡於韓陵,俊並有戰功。後為濟州刺史。西魏武帝貳於高祖,以濟州要衝,欲令腹心據之。陰詔御史構雋罪狀,欲以汝陽王代俊,由是轉行兗州事。高祖以俊非罪,啟復其任。武帝不許,除賈顯智為刺史,率眾赴州。俊防守嚴備,顯智憚之,至東郡,不敢前。
106
龐蒼鷹,大原人。交游豪俠,厚待賓旅,居於州城。高祖客其舍蒼鷹,知高祖有霸王之量,每私加敬,割其宅半以奉高祖,由此遂蒙親識。高祖之牧晉州,引為兼治中從事史,行義寧郡事。及義旗建,蒼鷹乃棄家研洩,楦咦嬉暈。兼臺倉部郎中。
107
庫狄回,洛代人。初事爾朱榮為統軍。榮死,隸爾朱兆。高祖舉兵信都,迦洛擁眾歸義,從破強敵於韓陵,以軍功補都督,加後軍將軍。
108
婁昭,高祖少親重之。昭亦早知人,常曲盡禮敬。數隨高祖獵,每致請,不宜乘危歷險。高祖將出信都,昭贊成大業,後至司徒,出為定州刺史。
109
司馬子如闃腥松倩,警有口辯,好交游豪傑,與高祖相結⒎忠逕跎罡次南陵。州刺史高祖入洛,子如遣使啟賀,仍敘平生舊恩。尋追赴京師,以為大行台尚書,朝夕左右,參知軍國。
110
破六韓常,仕魏為平西將軍。高祖起義,常時為附化守,與萬俟受洛干東歸高祖。高祖嘉之,以為撫軍。
URN: ctp:ws53871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