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 |
2 | 《名疑巻三 |
3 | 明。 陳士元 撰 |
4 | 魯仲孫何忌《春秋》書仲忌公羊氏曰:「仲忌,此何忌也?譏二名非禮也」。注云:「難為諱,一字為名,難言而易諱,所以長,臣子之敬也」。 |
5 | 古人命字惟取一言,無以兩言相兼取義者。《檀弓》云: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周道也。初稱子既而稱伯,仲叔、季老而尊者,稱甫孔子字仲尼以孟皮為伯也。不稱伯而稱孟妾生,長子稱孟不得稱伯也。孔子弟子曽㸃字晳,《史記㸃》作蒧顔無繇,字路,任不齊《字選》,秦冉字開公,夏首字乗顔,祖字襄,申黨字周顔。之僕字叔左人,郢字行燕,伋字思原,亢字籍原,憲字思㢘,潔字庸顔,何字冉。《家語》冉作稱,狄黑字晳,皆以一言為字。其他字伯牛、仲弓、叔魚、季路、季次之,外惟稱子而已,非有二義也。 |
6 | 屈原字平楚詞云:「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蓋以「正」則「釋」。《原義「靈」均釋平義,敷演辭章。爾都穆聽雨」,《紀談云:「正則靈均」,蓋原之小名小字也。 |
7 | 史記:漢髙祖父太公母媼正韻媪,烏皓切,音襖。張晏云:媪,老母稱也。皇甫謐、王符等云,太公名執嘉,一云名燸字執嘉,燸一作嬬音。湍一作耑,一作煴。見《餘冬序錄》一云:媪,姓也。王氏小司馬索隠云:母煴氏。世紀云:「昭靈太后,名含始」。路史注云執嘉妻含始生劉季,恐皆杜撰。不然,太史公生世甚近,何以不云爾也?漢太公四子:伯、仲、邦、交,故髙祖字季何。孟春云:髙祖,兄仲名。喜是伯仲、叔季字也,但不知伯之名耳。 |
8 | 漢帝名字,取義淺顯。惠帝盈字滿文,帝恒字常景,帝啓字開武,帝徹字通昭,帝弗陵字不應。宣帝詢字謀,又字次卿,一云次卿小字也。元帝奭字盛成,帝驁字俊小,字太孫。哀帝欣,字喜平,帝衎字樂光。武秀字茂一,字文叔。明帝莊字嚴章,帝烜字著和,帝肇字始安。帝祐字福順。帝保字守桓,帝志字意靈。帝宏字大獻。帝協字合《帝王紀》云字伯和。 |
9 | 呂后名雉。荀悦云:「字野雞顔。師古云:「字娥姁,武帝邢夫人號娙娥,又號娙何。《方言》云:娙,好也。《外戚傳》云:「娙娥,武帝所制。姬妾,爵位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 |
10 | 蕭何,封鄼侯,長子祿嗣。孝惠六年薨,無後,髙后二年封。何夫人祿母同為侯,同夫人姓,或云名也。夫人封侯始見此。昔《春秋》齊侯以石窌與辟司徒之妻,漢髙祖以延鄉與翟母,皆其食邑,未有實封侯者。 |
11 | 西漢近古,班固漢書列傳無字者多。其以一言為字者,如陳勝、字涉、項籍、字羽、胡建、眭●俱字,孟、彭越、蕭咸俱字仲張,歐呉廣、枚乗俱字叔張,釋之公孫●,俱字季、楚元、王交、朱雲,俱字㳺爰,盎字絲周章,字文鄭,當時字莊是也。其他如子房、子卿、子孟、子政、子孺、子長、子髙、子嚴、子㢘、子明、子雲、子真、子公、子襄、子仲子陽、子賔、子幼、子威、子駿、子微、子都、子況、子元、仲卿、長卿、少卿、君卿、㳺卿穉卿、次卿、翁卿、聖卿、長君、少君、幼君、次君、贛君、近君、延君曼君、王孫、翁孫、公孫、次公、少公、幼公、仲公、長公、君公、翁叔、子叔、長倩、、曼倩、、次倩、長孺、仲孺、少孺、子孺、長翁、弱翁、仲翁君房、君賔、君倩、君况、君孟、君仲、稚圭、稚㳺、巨先、巨君、長賔、長子、長房之類,惟從一訓,非有二義,東漢以後,則不盡然。 |
12 | 漢人名字有同前人字諡者,如魯恭字仲康,伏恭字叔齊,翟宣字太伯,張禹、張敏,俱字伯達,竇融字周公。袁安、何林俱字邵公,張步,字文公。慶普、丁鴻,俱字孝公。伏湛字惠公,陳重字景公,劉昆字桓公。耿䕫,字定公。陳寵字昭公,趙憙,字伯陽,憙一作嘉。衞宏、蔡倫俱字敬仲。戴封劉順,俱字平仲。翟義字文仲。傅毅,字武仲。馮逡、衛颯、唐檀,俱字子産。寒朗、樂恢,俱字伯奇,應奉字世叔,何熙、淳于恭俱字孟孫。郭躬字仲孫。賈逵、种暠,俱字景伯。鄧彪字智伯。其與孔門弟子同字者,如陳寔,字仲弓。鄭崇,字子㳺,馬武、許、荊,俱字子張。王尊、吾丘壽王,俱字子貢。杜欽、杜鄴、彭祖孔光、萭章俱字子夏。第五倫,字伯魚。堅鐔,字子伋。傅爕字南容,宋義號卿子冠軍。「卿」,一作「慶」。 |
13 | 黥布姓英倪寛」一作「兒寛」,「泠褒」,一作「廖褒」,《酷吏傳》「寧成」一作「寗成」,「殷」中一作「假中」,減宣」一作「咸宣」。《儒林傳》「殷中一作「叚」,一作「瑕」。《功臣表》「陳武」一作「柴武」。《相如傳》「蘭忌」,《嚴助傳》作「間忌」。《袁盎傳》:「掊生」一作「服生」「蕳」,掊俱姓。「袁盎」一作「爰盎」。 |
14 | 《史記髙祖紀》「周蘭」一作「周簡」,《項籍紀》、「赤泉侯楊喜」,《漢表》作「楊憙」。《灌嬰傳》:「肥誅」,《漢書》作「肥銖」。《郭解傳》,「鹵公孺」,《漢書》作「魯公孺」,《淮南王傳》、「莊芷」,《漢書》作「嚴正」。 |
15 | 《漢書列傳》膠東王熊渠長沙頃王鮒鮈《諸王侯表》「熊渠」作「雄渠鮒鮈作附朐」。 |
16 | 前漢蒯徹《漢書》「徹」作「通」,避武帝諱。後漢朱祐《呉祐東觀記》作「朱福」,《續漢書》作「呉佑」,避安帝諱。 |
17 | 《史記張耳傳》未言為南宫侯,而《楚漢春秋》有南宮侯張耳。按《漢書異姓諸王侯表》,張耳歸漢,立為趙王耳。子敖廢為侯。敖子偃封於魯,文帝時,改封南宮侯。《楚漢春秋》誤稱耳也。 |
18 | 《史記貨殖傳》,「桓廢雍伯」,《漢書》「桓」作「稽」,「雍」作「翁」。《史記》「梁懷王勝、梁平王襄、《漢書》「勝」作「揖」,「襄」作「讓」,《史記汲黯傳》、「劉棄」《漢書》作「劉棄疾」。 |
19 | 《史記佞幸傳》,髙祖時有籍孺,孝惠時有閎孺,而《朱建傳》乃云孝惠幸臣閎籍孺誤書也。 |
20 | 項伯名纒,字伯,髙祖賜姓劉。《漢書功臣表》:射陽侯劉纒」。師古《注》云:即項伯也。索隠云:項纒,字伯陵。 |
21 | 呂后父呂公善相人相經云:呂公名文,字叔平。《楚漢春秋》,叔孫通名何字通。 |
22 | 《史記張良世家》及項籍本紀》俱云:《鯫生說我注云:鯫,淺也,小魚也」。或云鯫,姓也,楚漢春秋》作解先生索隠,云鯫生即解生。 |
23 | 張良父平祖開地良,本韓之公族,姬姓,以秦捕急,更姓張。法言云:甘羅之悟,呂不韋、張辟彊、之、覺、平、勃,皆以十二。齡羅,茂孫,辟彊良子也。 |
24 | 四皓者,一曰園公,二曰綺里季,三曰夏黃公,四曰角里先生,此漢惠帝時所刻四皓神座也。園公,陳留風俗傳》作圏公,或云園公名庾,字宣明,襄邑人也,始居園中,因以為號。或云姓國名秉,或云姓唐,或云姓庚。師古亦作圏公,或云圏公姓韋,而《漢書法言俱作園公,《仙傳拾遺又作東園公綺里季綺里姓季名,或云季字也。或云姓呉,名實,字子景,或云姓朱名暉,字文季,畢文簡公士安以綺里、季夏為一人,黄公為一人,蓋以逸少淵明,子美有「黃綺之語耳。《仙傳拾遺》云:綺里季,東園公角里先生,夏黃公與張良為雲霞之友,與惠帝所刻神座同,則文簡之說未是。夏黃公一曰:夏里黃公姓崔,名廓,字少通,廓一作廣,齊人也。隠居夏里,因以為號。《四明志》又云黄公,鄞人角里先生軹人也。孔安國秘紀》及《漢紀仙傳俱作角蠡,而魏子又作祿里。或云泰伯之後姓周,名術,字元道又稱灞上先生,角里亦其號耳。元和姓纂有綺里、夏里、祿里三姓,蓋其後裔顔師古《漢書注》云,四皓匿迹,逺害氏族,無得而詳,皆後世皇甫謐之徒所附㑹耳。角音鹿,上從兩㸃下從用,《漢書》作「甪」。上從《一撇海錄碎事》云:「應曜隠居淮上,與四皓同徵而不出。曜一作耀。又徐伯珍兄弟四人白首相對,時人亦呼為「四皓」。 |
25 | 《漢書功臣表》,留侯張良以韓申都下」。韓師古《注》云「韓申都,即韓王信也」。《楚漢春秋》作「信都」,古文信申通用。劉攽云:「韓申都,即韓申徒也」。《張良傳》云:「以韓司徒下韓數城」,《史記》作「申徒」。申徒者,司徒之聲轉也。「申都者,又申徒之聲轉也。《國名紀》云:「申徒申屠信都勝屠勝。都本出一姓良」。下韓時乃韓王成,非韓王信」。《師古《注》誤曹參字。敬伯,見張華《博物志》。 |
26 | 蜀郡太守文翁名黨,字仲翁,見李石《續博物志》、《漢書》師古等注,不載。宋祁撰。《文翁祠堂碑》,秪云「文公名翁」,不知李、石何考。 |
27 | 伏生,名勝,字子賤。毛萇,字子芝,《漢書》俱不載字。漢初有審食,其酈食其趙,食其三人。以六國時衛有司馬食其,並慕其為人,故以為名。 |
28 | 蕭何、孫係、周苛、孫平係一作傒,一作嘉平,一作應。《武帝紀》。「亳人薄誘,忌薄姓也。一云「薄」字衍姓,謬名忌」,「誘」字誤。 |
29 | 《鄒陽傳莊忌夫子索隠云:姓莊,名忌,字夫子。《漢書》項羽烹韓生,法言》作蔡生。 |
30 | 《封禪書》:申公」,《武帝紀》作「申功」,《漢武帝紀》:「東郭咸陽㳺水發根東郭㳺水,復姓咸陽,發根名」。《南越尉佗傳》:「安國少季安國,復姓少季,名《儒。林傳》:「闕門,慶忌,公户滿意。闕門公户,複姓慶」。「忌」,滿意名。户一作「扈」。 |
31 | 《史記梁王世家》有軒丘。豹,類犴反。軒,丘類。犴,複姓。豹反名。反,一作友。《漢書》作犴反,無類字。 |
32 | 《衛青傳》輝渠侯鷹庇河綦侯禽棃常樂侯銅離煇渠」一作「順渠。鷹庇」一作「雍庇」,又作篇《訾禽棃一作鳥棃。銅離一作「稠離,一作《調離》。 |
33 | 焦贛,字延壽。《漢書京房傳》云:「焦延壽,字贛,誤也。「焦」一作「譙」。楊士勛云:「京房本姓李」。 |
34 | 董仲舒弟子,呂步舒一作呂步荼,古文舒荼同音如。夏后舒。公子舒,或作荼《詩》云:「荊舒」,《史記年表》作「荊荼」,《酷吏傳》「麻戊」一作「麻成」。 |
35 | 《儒林傳》:申培公轅固生髙堂生,胡母生歐陽生。「培」一作陪轅」,一作袁髙堂生,字伯胡,母生字子都。歐陽生,字伯和,曰公,曰生,皆其稱號。 |
36 | 《儒林傳》:士孫張仲方從五鹿充宗受《易》。師古注》云:「士孫復姓名。張字仲方,又丁姓,子孫從榮廣受《穀梁春秋》」。師古注云:「姓丁,名姓字子孫。又聞人通漢子,方從后倉受禮」。如淳注云:「姓聞,人名,通漢字子方」。 |
37 | 《儒林傳》:「毛莫如少路」。師古注云:「姓毛,名莫如,字子方。《風俗通》:「毛作屯,以為混屯之後」。又申章昌曼君」,李奇注云:「姓申章名昌,字曼君」。《風俗通》「申」作「由」,以為由余之後」。 |
38 | 《儒林傳》趙子傳:蔡誼授同郡食我子公。按《風俗通》:「食我,韓公子也」。見《戰國䇿》,「食音嗣食我子,公為博士,一作食子公,無我字」。 |
39 | 《顔安樂傳䟽廣授琅瑘筦路,師古注云:筦即管字,路為御史中丞。按《風俗通姓氏篇》有管、莞二姓,注云:莞蘇楚大夫,見《呂氏春秋》,漢有莞路為御史中丞。又有管姓管仲見《論語》漢有管、虢為西河太守」,是「莞路之莞從草。「管、仲之管從竹」二字不同。宋祁《筆記》云:「艸下完音丸,又音官。按《集韻》:「莞,草名也。管筦,樂器也」。然管叔之管本上聲,而《周禮管人之「管」從「竹」,亦讀如平聲,莞音是。「莞」「莞」字異而音亦有同者,莞即菅字,而《姓苑》「菅,音奸,是莞菅字同而音亦有異者。 |
40 | 《漢書》:劉向初名更生,江充初名齊谷,永初名並崔寔,字子真,初名台,字元始。仇覽一名香,劉陶一名偉,荀爽一名諝。桓曄一名《巖。東觀記》巖作儼服䖍,初名重,又名祗。劉珍一名寳字,秋孫一作秘孫,嚴光一名遵,華佗一名旉,韓康字伯休,一云名恬休」,一云字恬休,耿國字叔慮,一作叔憲。范冉一作范丹童,恢一作僮种,荀彧《漢紀》作荀郁,宋果字仲乙,許荊字少張。謝承書乙作文,少作子向,長字子平,後世多稱向平。《髙士傳》又作尚平。王烈字。彦方,《魏志》作「彦」考。應劭字仲逺,見《漢書》及應氏譜》,而謝承書及《文士傳》作「仲援,《漢官儀》又作「仲瑗」。 |
41 | 《漢書》楊由字哀侯,「哀」當作「衷」。《楚元王世家》「髙祖巨嫂」,《漢書》作「丘嫂」。應劭云:「丘,姓也。孟康云:「丘,空也。伯兄先,亾空有嫂也」。一云:「丘即巨也,大也,謂長嫂也」。 《釋常談》云:「長兄謂之元昆」。易云:「元者,善之長也」。《論語注》云:「昆,兄也,非伯兄不得呼元昆」。余嘗謂巨嫂可對元昆。 |
42 | 淮陰舍人告韓信反。《史記表》云:「欒說《漢書》「表」云「樂說,而《楚》、《漢春秋》以為謝公。 |
43 | 《史記項羽本紀》黥布蒲將《軍服䖍云:「英布起於蒲,因稱蒲將軍。韋昭云:「蒲,姓也。英布、蒲將軍是二人」。 |
44 | 《淮南厲王傳》「大夫但張晏云:「大夫,姓但名」。《漢書陳平傳》:「絳、灌等讒平」。師古注云:「絳,絳侯周勃,灌灌嬰也」。而《楚漢春秋》以絳灌樊噲、周勃、灌嬰四人,並稱是髙祖。臣別有姓絳名灌者」。 |
45 | 淮南夫蓼太子師古以夫蓼為太子,外家之姓,猶言栗太子、史皇孫之類。文穎以夫蓼為太子食邑,非 |
46 | 淮南王安養士數千,髙材者八人,號曰八公,蘇非李尚左,呉田由雷被伍被,毛被晉昌也」,「非」一作飛尚」,一作向由,一作申,左呉雷被伍被,三人見《史記》、《漢書》。又髙氏子畧謂八公中有大山小山,諸人竊謂大山小山,非姓名,或即晉昌輩稱號。又王逸楚辭序》曰:「八公著作篇章,或稱小山,或稱大山」。其義猶詩,有小雅大雅。又漢書伍被傳》,有趙賢、朱驕,或云即八公之數。然《神仙傳》又謂雷被伍被誣告,淮南王安反,天子使宗正持節治之,王與八公仙去」。又云:「攜左呉王春、傅生等五人至●洲,遣還君」。然則雷被、伍被、左呉皆非八公之數,俗傳劉安為厠神。按仙傳云:「安以雞犬升天天,帝罰之,使守天厠俗語本此。 |
47 | 《衛青傳》「平陽侯曹壽」。師古以為曹參之後,《功臣侯表》不載。 |
48 | 《灌夫傳》:穎陰侯灌嬰時,穎陰侯乃灌嬰之子,名何誤書嬰。 |
49 | 呂侯所幸大謁者張卿,或作「張」「澤」,或作「張」,釋卿字也。或澤或釋其名,《史記荆燕世家》作張子卿。 |
50 | 劉向《傳》張子僑或作子蟜,又作子喬。《史記項羽本紀》:「沛公與紀信走酈山」,《漢書》作「《紀通》」。張晏云:「《通紀》信子晉灼云:「信被焚死,不見有子」。司馬貞云:「《通紀》成子按《功臣表》,襄平侯紀》,「通」父成,則通非信子。張說謬通子名相夫,一名嘉。 |
51 | 《史記孝文本紀》:「中大夫令勉」。師古云:「令姓勉,名孝昭」。《本紀》齊王廬●錯傳》,「謁者鄧公周仁傳》,御史大夫張叔」,歐《漢書》「勉」作「免」,「廬」作「閭」,「鄧公作「鄧先」,「歐」作「毆」。 |
52 | 《漢書丙吉傳》:「守丞誰如?」孟康注云:「姓誰名如文」。穎注云:「誰如人名也」,一作譙,如言姓非。 |
53 | 《漢書杜延年傳》,史樂成《霍光傳》作「使樂成」,《功臣表》又作「便」。樂成」王莽傳》徐鄉侯劉快、《王子侯表》作「劉炔」。《趙充國傳》猶非猶姓,非名。《宣帝紀》作「酋非」。 |
54 | 匡衡善說詩,時人語曰:「無說詩,匡鼎來三輔黃圖》云:「鼎衡,小名也。《漢書》:衡字稚圭」。 |
55 | 《史記匈奴傳》郎中係「雩淺」,《漢書》「雩」作「虖」。索隠」云:「係,音計。雋不疑。傳有男子詐稱衛太子者,本夏陽人,姓成,名方遂,一云姓張,名延年。 |
56 | 《王吉傳》谷口鄭子真《三輔決錄》云:子真名樸,或作朴。《韓王信傳》有柴將軍鄧展以為柴奇,應劭以為柴武,晉灼又以為柴武之子。此闕名可疑者。《漢書注解》有臣瓉,劉孝標以為于瓉、酈道元以為薛瓉。顔師古又以為傅瓉此闕姓可疑者。 |
57 | 《漢書》楊王孫臝葬西京雜記》云:楊貴,字王孫。《三輔黃圗云:史稱楊王孫,不稱楊貴妃,或以字行耳。 |
58 | 《漢書》壺關三老。荀悅《漢紀》云:「令狐茂古有杜康善造酒」。魏武《短歌行注》云:「康字仲寧」。《秦本紀》有芊八子,唐八子。《漢廣陵王傳》有八子:郭昭、君●、唐郭,俱姓,八子,妾媵之,號●八子,秦昭王之母●亡爾切。唐八子,秦孝文王之母。郭八子漢,廣陵厲王所幸,善歌舞妾也。 《荊軻傳》有徐夫人,《漢郊祀志》,武帝時有丁夫人徐丁,俱姓夫人名,皆男子也。徐夫人,趙人。燕太子丹嘗求其●首。徐或作陳,見《史記》。徐廣注。丁夫人,越人陽都侯丁復之孫,以方術詛匈奴者。樂府房中曲注云,漢髙帝時唐山夫人所作。唐山姓或云邑名漢初,不聞有此人。或云秦宮女史知文者,髙帝采其樂歌也。 |
59 | 呂后四年,封女弟●為臨光侯,●一作須樊噲婦。 又宣帝母王夫人名翁須,亦取易歸妹以須之義。《漢書》皇太后女弟司馬君力。蘇林云:女弟字君力,為司馬婦。 |
60 | 《漢書》嚴延年女名羅敷,一作羅紨。又六國時,有邯鄲秦氏女,名羅敷,嫁為千乗王。仁妻作《陌上桑詞》,見崔豹《古今注》。 |
61 | 《史記封禪書》,「武帝王夫人,《漢書》王作李。《宣帝紀》有淳于衍,《成帝紀》有陳持弓,《廣川王傳》有王昭、平、王地、餘陽成昭信王成初、陶望卿、陶都、崔脩成榮愛《衡山王傳》有徐來,《廣陵王傳》有董訾,胡生趙左君。《衛青傳》有衛君孺《衛子夫丙,吉傳》有胡組、郭徵卿,皆女人也。淳于陽成復姓,餘皆單姓。衍初,都愛來訾生組單名,餘皆復名。 |
62 | 《荀子》:「閭,娵子奢。韋昭云:「閭,娵梁王魏瞿之美女,一作《明娵楚辭》。七諫又以閭娵為醜惡子。奢,鄭之美人」。《國風》,《孟子》作「子都」。 |
63 | 婦人以字稱者,漢有少君阿少、穆姜、媛姜之類。晉有憲英、惠風、絡秀、道韞之類,有名有字者,如漢之曹世叔妻班彪女名昭,一名姬,字惠班。陰瑜妻荀爽女名采,字女荀。董祀妻蔡邕女,名琰,字文姬,晉之景,懷夏侯皇后,名徽,字媛,容武元楊皇后,名艷,字瑗芝,武悼楊皇后,名芷,字季蘭,竇滔妻。蘇氏名蕙,字若蘭。劉聰妻劉氏,名娥,字麗華,有以一言為字者,如漢之袁隗妻。馬融女,字倫龎,淯妻趙氏,字娥,晉之王。渾妻鍾氏,字琰。杜有道妻嚴氏,字憲皮。京妻龍氏,字憐。 |
64 | 皇后有諡,起於東漢,皆一字諡耳,取帝諡冠其上以别之,唐、宋以後則否。又按禮,祖有功,宗有德,創業之君稱祖繼世有德者稱宗,如夏少康,商太戊、武丁是已。東漢以後,世主槩以宗稱不復論德,非古也。 |
65 | 漢有卓文君,晉明穆庾皇后亦名文君,漢有王昭君。北齊武明婁皇后亦名昭君。舜妃名娥皇。南唐後主昭惠后周氏,亦名娥皇。 |
66 | 《博物志》「須卜居」㳄,云「王昭君之女也,昭君名,嬙一作「檣」,或云漢制。嬪嬙,婦人官名也」,須卜裔姓居㳄云三言名」,或云昭君女姓伊黙,名居㳄,云其壻姓須卜名當。按《匈奴傳》,昭君為復株絫。若鞮,單于妻生二女,長女云為須卜居㳄,小女為當于居㳄。李奇注云:居㳄,匈奴女號,猶漢言公主。文穎注云:須卜當于二姓,皆匈奴貴族。是昭君長女名云,而須卜當于乃兩壻之姓耳。《傳》又云匈奴用事大臣右骨都侯須卜,當即昭君女,伊黙居㳄云之壻也。漢和親侯王歙、展德侯王颯皆昭君兄子,莽遣二人使匈奴,封須卜當為後安公。又按古樂府有明君行,即昭君也,避晉文帝諱。樂府原云王昭君,齊國王穰女,年十七,入元帝後宫,積五六年,遣嫁單于呼韓邪號昭君曰寧胡閼氏。其後呼韓邪單于死,其子雕塗莫臯立復妻昭君,生二女,與《匈奴傳》「稍㳄音旋,或作「次非」。 |
67 | 《漢書西域傳》:「馮夫人善史書,乗錦車持節,和戎而歸」。巵言云:馮夫人名嫽,漢宫人也。嫽,一作姱。烏孫王尚楚公主。解憂,馮夫人侍公主,為烏孫右大將妻。 |
68 | 薛濤林妙玉,黃崇嘏,並女人姓名也。濤,唐人,號「女校書」。妙玉宋人,號「女進士」。崇嘏王蜀,時人號「女狀元」。崇嘏以詩上蜀相周庠,薦攝府縣事。歲久,人莫知其女身也。後人傳奇撰為《春桃記》。又《餘冬序錄》云:「國初,保寧韓貞女偽為男子服,從軍征雲南,可比古之木蘭。妬女廟在并州壽陽縣,世傳介子推妹妬婦,津在洛水,世傳晉劉伯玉妻死,投此水為神」。《山東通志》云:「伯玉妻段氏,字明光,臨濟人。妬婦津在臨濟」。 |
69 | 石崇婢,綠珠之妹,姓宋名偉,一作瑋,元載寵姬。瑤英姓薛。 |
70 | 浣花夫人,姓任氏。成都節度使崔寧之妾寧,本名旰,朝廷因任氏擊賊之功,加旰尚書,賜名寧。任氏封夫人花蘂夫人,姓費氏。 |
71 | 越以美女西施鄭旦同進於呉。《拾遺記》云:越以美女二人貢呉,一名夷光,一名修明。或云夷光,即西施修,明即鄭旦也。「夷光」一作「移光」。 |
72 | 夫人女子偽為男子,而有官位者,不但黃崇嘏而已。齊有楊州議曹錄事婁逞,唐有昭義軍兵馬使、國子祭酒石氏,朔方兵馬使、御史大夫孟氏。 |
73 | 女侍中後魏元人。妻胡氏。 女尚書,魏明帝選知書女子為之。 女學士唐德宗朝,有貝州宋氏五女,若萃、若昭、若華、若倫、若憲、陳後主時宮人袁大捨等。 女博士宋孝武朝韓蘭英 女將軍晉王廞起兵,以己女為正烈將軍、唐行營節度。許叔冀以衛州女子侯氏、滑州女子唐氏、青州女子王氏歃血赴義,奏授果毅將軍。 |
74 | 名字有,因寓居者,《漢書》趙嘉,邠人也。生於御史臺,字臺卿,後避難,更名岐,字邠卿。《董卓别傳》云:「卓父君雅,為穎川輪氏尉,生卓及弟旻,故卓字仲穎,旻字叔穎,字以表名。有相同者,漢荀彧,字文若,《北史》拓拔彧、崔彧,俱字文若,漢邊韶,字孝先。《北史》:段韶,亦字孝先,漢華佗字元化。《北史》裴佗,亦字元化,漢荀悅字仲豫。《北史》庾悦,亦字仲豫,漢楊震,字伯起。《宋史》黄震亦字伯起。《北史》袁昂、柳昂俱字。千里,《宋史》王震、朱震、路震、楊震,俱字子發。劉平、張君平,俱字士衡。 名字之同,自姬周以來有之矣。按《左氏春秋傳》:鄭公子歸生魯公子歸父蔡,公孫歸生楚仲、歸齊。析歸,父俱字子家,楚成、嘉鄭公子嘉,俱字子孔。鄭公孫叚印叚禇,師叚俱字子石。鄭公子喜,宋樂喜,俱字子罕。楚公子黒肱,鄭公孫黒,孔子弟子。狄黒,俱字子晳。魯公子翬,鄭公孫揮,俱字子羽。邾子克楚,鬬克周,王子克,宋司馬之臣。克俱字曰「儀」,晉籍偃、荀偃、鄭公、子偃、呉言偃,俱字曰「㳺」,晉羊舌赤,魯公西赤,俱字曰「華」。楚公子側魯孟之側,俱字曰「反」。魯、冉、耕、宋司馬耕,俱字曰牛顔。無繇」、「仲由,俱字曰「路」。 |
75 | 一、言字西漢尚多東漢李曇字雲《三國志》,袁渙字曜南,史成景儁字超,隋書顔之推字介顔,之儀字升《唐書》,任環字瑋,李●齡字喬楊,元琰字溫楊,仲昌字曼、崔倫字,敘崔衍字著、顔師古字籀田,季安字䕫柳,公綽字寛宋。以後一言字不多見。 |
76 | 東漢三國,無複名讀史,可見《三國志》。諸葛亮,字孔明。亮父珪,字君貢。亮子瞻,字思逺。初,亮未有子,求兄瑾之第二子喬為嗣。瑾啓孫權遣喬徃,字之曰仲慎亮,改喬字伯松。 |
77 |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羽子興,字安興。孟達字子度,本字子敬。鄧艾字士載,本名範,字士則。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操二十五子,有三子,以古人為字。曹沖,字倉舒。曹宇,字彭祖。曹彪,字朱虎。孫皓,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 |
78 | 孫亮,字子明。呂●亦字子明。君臣不嫌同,字韋昭,字●嗣。《三國志昭作曜,避晉文帝諱。 《南史》:鮑照字明逺,唐宋人。多作鮑昭,避武□諱。□即照字。宋祁以鮑昭為誤書,非也。 |
79 | 晉皇父謐,一名靜羅尚,一名仲父鄧岱,一名岳胡威,一名貔許,邁一名映丹,虞預,一名茂盧循,一名元龍魏該,一名亥郄。超字景興,一字嘉賔。禇爽字●茂,一字期生。 |
80 | 晉陶淵明字元亮,晉禪宋後始更名潛,其元亮字未更也。觀《孟嘉傳》及《顔延之誄》可見《晉書》稱陶潛不稱淵明。《宋書》稱潛字淵明,俱非《唐藝文志》作「陶泉」明避廟諱。 |
81 | 汲縣耕人不凖得古冡」。《周書》不姓,凖名不讀。「彪」一作「㔻」。《春秋後序》作不,淮」字訛。 |
82 | 《南北史》稱小名小字小名如蠻奴、真奴、黄頭、烏頭、客兒、龍兒、阿龍、阿戎之類,小字如寄奴、黃奴、車兒、練兒、道兒、陀兒、法身、法生、四果、六真、六通、七符之類。或云阿龍乃王導小字,非小名也。不知古人小名小字亦有互同者。 |
83 | 《南史》:宋世祖駿小字道人,劉穆之小字,亦曰道人。《北史》封隆之小名皮,裴駿小名亦曰皮。 |
84 | 《聽雨紀談》云:古人有小名,必有小字,嘗見宋進士同年錄》,皆書小名小字,猶存古意,然亦有不盡然者。如司馬相如小名犬子,揚雄小字童烏,未聞相如小字。揚雄,小名也,今人亦有小名,無所謂小字。唐陸魯望有《小名錄》,宋陳思有《小字錄》,又有所謂《侍兒小名錄》,豈小名小字,可互稱邪元。按陸魯望者,●●字也。《文獻通考》有《●●小名錄》三巻。晁氏云:●●以末世有官名小名之別,自秦至隋,編而記之。至於神仙玉女之名,婦人臧獲之字,亦無棄焉。元又按《唐藝文志》有《古今姓字相同錄》,乃丘光庭所撰。又梁元帝撰《同姓名錄》一巻,唐陸善經續増為三巻,是前人亦嘗留心於名姓之異同者,恨其書不傳,元不及見耳。 |
85 | 以古人為名字者,如《晉書》劉柳字叔惠,周閔字子騫,劉毅字希樂,《南史》:劉損字子騫,何求字子有,張伊字懷尹,張霍字希光。禇淵字彥回,陸厥字韓卿是也。古人如堯、舜、禹、湯、臯、䕫、稷、契、文、武、旦、奭、孔、孟、顔、曽諸聖賢,後人取以為名。其中或加宗師、效、法」、「希、學」、「欽」、「慕」、「繼紹」如「一等字,自宋以來,率以為常,漢、晉則否。 |
86 | 《南史》:謝瞻,字宣逺,一名檐,字通逺。陸襄,字師卿,本名衰,字趙卿。 |
87 | 南史:蕭寳義一名明基,劉峻一名法武孫,法宗一名宗之王騫,一名●成王猛,一名勇薛深,一名道徐爰,本名瑗。 |
88 | 《南史》:張興世本名世,宋明帝益為興世。呉喜本名喜公,明帝减為喜。 |
89 | 《南史》:阮長之,字景茂,一字善業。范述曽字子●,一字穎彥。王瞻字明逺,一字叔鸞。王均字元禮,一字德柔。王晏字休黙,一字士彥。劉苞字孝嘗,一字孟嘗。王廣之字士林,一字林之。明僧紹字休烈,一字承烈。庾黔字子貞,一字貞正。劉虬字靈預,一字德明。王茂字休連,一字茂先。徐摛字士秀,一字士繢。顧歡字景怡,一字●平。宗測字敬微,一字茂深。呉苞字天蓋,一字懷德。范元琰字伯珪,一字長玉。 |
90 | 《北史》:庾業誕,一名岳長孫覽,一名善古弼,一名筆張蒲,一名謨源賀,一名破羗蕭賛,一名綜盧誕,一名恭祖髙祐,一名喜崔說,一名士約,崔光一名孝伯魏釗,一名顯義,叱羅邕一名協獨孤信,一名如願,劉亮一名道德王傑,一名文達王勇,一名胡仁耿豪,一名令貴令狐整,一名延世揚雄,一名惠崔簡,一名覽,長孫儉,一名慶明楊椿,字延壽,一字仲考。張湛字子然,一字仲●。張袞字洪龍,一作洪寵。 |
91 | 《後周書》有孝子紐,因《隋書》作紐回。《隋書》,楊瓉一名慧,楊諒一名傑,髙熲一名敏,李洪之一名《文通》,睦秀一名旭,茹謙之一名要,趙黙一名海,避諱更名,或以字行。《北史》孔靖字季恭,《唐書》尉遲恭字敬德,秦瓊字叔寳,程䶧字知節,溫佶字輔國,姜確字行本,封倫,字德彛,閻讓字在德,姚簡字思廉,髙馮,字季輔,論瑀字惟貞,蘇烈字定方,唐璿字休璟,徐洪字彥伯,薛禮字仁貴。韋仁約,字思謙,徐●敏字有功。王綝字方慶,武甄,字平一,郭震字元振,嚴浚,字挺之,劉知幾字子●,韋純字貰之,張河字道源,張六朗字介然。徐曠,字文逺。陸元朗字德明,元澹,字行沖,嚴譔字善思,《宋史》葉賀孫,字味道。鄧潤甫字溫伯,滕甫字元發。趙逺,字上交。何頏,字頡之,此皆以字行者。 |
92 | 唐人更名如懿德太子重潤本名重照惠莊太子撝本名成義惠文太子範本名隆範楚王智雲本名稚詮光王琚本名涺儀王璲本名濰潁王璬本名澐永王璘本名澤壽王昌本名清延王玢本名洄盛王琦本名沐濟王環本名溢信王瑝本名沔義王玭本名漼陳王珪本名沚豐王珙本名澄恒王瑱本名潓涼王璿本名漎汴王璥本名滔舒王誼本名謨蜀王遡本遂剡王經本名渙均王緯本名沔,與信王瑝舊名同淑王縱本名洵莒王紓本名浼密王綢本名泳郇王總本名湜邵王約本名溆宋王結本名滋集王緗本名淮冀王絿本名湑和王綺本名浥珍王繕本名況張士貴本名忽峍孫處約本名道茂張仁愿本名仁亶宋務光本名烈崔●曄本名曅李回本名躔李士衡本名鋭李栻本名橦陸●先本名景路嗣恭本名劍客柳渾本名載韋處厚本名淳史孝章本名唐王紹本名純鄭澣本名涵,白志貞本名琇珪,李訓字子垂,本名紳,字子訓。韓約本名重華,張志和本名●齡,徐安貞本名楚璧,宋之問本名少連李輔國本名靜忠。程日華本名華陸堅,本名友悌。薛乂本名武豆盧,署本名輔貞。 |
93 | 唐人更字如段文昌,字墨卿,一字景初。張說字道濟,一字說之。柳渾字夷曠,一字惟深,初名載,字元輿。張鎰字季權,一字公度。徐溫字和叔,一字化光。楊憑字虛受,一字嗣仁。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 |
94 | 唐房●齡名字不一。《舊唐書》本傳云:「房喬字●齡」。《新唐書列傳》云:「房●齡字喬而。《宰相世系表》又云:「●齡字喬松」。趙明誠《金石錄》有禇遂良所書神道碑》,名字,與《新書列傳》同。又有于志寧撰房碑,名字與世系表同。《新唐書》温大雅字彥●,弟彥博,字大臨,大有字。彦將」。舊史不載彥博字,餘皆同。《宰相世系表》則云彥將字大有,而彥博與傳同。《容齋四筆》云,大雅本彥●字,避髙宗太子義宗之諱,故以字稱。如●文館改為昭文,●農改為恒農,徐●敏改為有功。韋●機但為機李,含光本姓●,改為李曲阿,●氏改為洪,皆避諱故爾。唐髙祖名淵,髙祖之祖名虎。作史者避諱稱劉淵為劉元海,戴淵為戴若思,石虎為石季龍,韓擒虎為韓擒。《藝文志》唐壽州司法張韓撰《周易啓●而揲蓍古法,謂啓●乃唐中書舍人張轅所撰。韓轅字相近而誤。《舊唐書》有隠士盧鴻一,朱子《綱目》作盧鴻,無一字誤脫也。 |
95 | 五代至宋,有一人更三四名者。《五代史》張鳳更名忌,又更名晟。《南唐書》:「張」作「孫」,楊瀛更名渭,又更名隆演。李景通更名璟,又更名景王。宗懿更名宗坦,又更名元膺。劉陟更名巖,又更名龔,又更名龑。《南漢世家》云:「龑讀音儼」。 《宋史》:太宗初名匡義,更名光義,又更名炅。欽宗初名亶,更名烜,又更名桓。孝宗初名伯琮,更名瓊,又更名璘,又更名昚。理宗初名坊,更名貴和,又更名竑,又更名貴諴,又更名昀。度宗初名孟啓,更名孜,又更名禥,昭成太子,初名德明,更名元佑,又更名元僖。太宗子商王德嚴,更名元俊,又更名元份。 |
96 | 五代漢髙祖劉知逺,更名暠。牛禮更名賛正,王茂章更名景仁,段明逺更名凝。 南唐李從嘉更名煜,李從謙更名從誧。 西蜀孟仁賛,更名昶。 南漢劉洪度更名玢,劉洪熙更名晟,劉繼興更名鋹,王繼鵬更名昶,王近義更名曦,劉崇更名旻。 呉越錢●俶更名俶錢信,更名儼。 |
97 | 南唐宋齊丘,字超回。汪台符貽書曰:「聞足下齊大聖」以為名,超亞聖以為字」。齊丘慙,乃更字。子嵩。 |
98 | 宋人更名如,仁宗,名受益,更名慎,英宗名宗實,更名曙,神宗名傑鍼,更名瑣,哲宗名傭,更名煦。 太宗子越王元傑初名德和,英宗子呉王顥初名仲糺,益王頵初名仲格,徽宗子鄆王楷初名煥,信王璩初名伯玖,王貽矩初名貽序,石元孫初名慶孫,趙賛初名彛,向拱初名訓,米信初名海進,劉重進初名晏僧,張昭初名昭逺,馬令琮初名令威,楊延昭初名延朗,楊美初名光,元達初名守旻,孔道輔初名延魯,曹穎叔初名熙,張佶初名志言,王拱辰初名拱壽,范恪初名全,張璪初名琥,朱諤初名緩,李顯忠初名世輔,馮康國初名轓,徐經孫初名元柔,歐陽守道初名巽,趙希錧初名希喆,危稹初名科,曽從龍初名一龍,鄭性之初名自成,姚伯用初名誠周敦頥初名敦實,敦一作惇程,顥初名延壽,李若水初名若氷,李彥仙初名孝忠,巢谷初名穀,王黼初名甫。王居安字資道,初名居敬,字簡卿。趙源之,字德源,初名爕,字文叔。宋庠,字公序,初名郊,字伯庠。 |
99 | 宋人更字如丁謂字,謂之一字公言范祖禹字淳甫,一字夢得。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徐誼字子宜,一字宏父。程公許字季興,一字希穎,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姚希得字逢原,一字叔剛,尹焞字彥明,一字德充。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真德秀字景元,一字景希。安德裕字益之,一字師臯。秦觀字少㳺,一字太虛。陳師道字履常,一字無已。陳羍字肇方,一字偉節。張抃字朝宗,一字次山,魏掞字子實,一字元履,洪擬字成季,一字逸叟。 |
100 | 樊知古,字仲師,初名若水,字叔清。宋太宗召見,問:「卿名出何書?」對曰:「唐尚書左丞倪若水亮直,臣竊慕之」。上曰:「可」改名知古、倪若水,實名若氷,知古妄對,人皆笑之。 |
101 | 宋孝宗召蜀人王過問曰:「李融字若川,何謂過?」對曰:「天地之氣,融而為川,結而為山。李融字若川,如元結字,次山也」。 |
102 | 《氏族言行錄》云:馮京父名式京,生而雋邁不羣式,取京所誦書,題其後曰「將作監丞、通判荊南軍府事馮京」,凡十三字。式既休官十一年,京舉進士第一,為將作監丞,通判荊南。如式之言,時人謂式為知子氏族錄,宋人所編,去京未逺,宜不謬,而他傳馮商還妾事以為京父。然考《氏族錄》,則京父未嘗為商,亦不名商也。又按《新、宋史》,馮京字當世,江夏人。少雋邁鄉舉,禮部廷試皆第一。時未娶外戚張堯佐,欲娶以女,擁至其家,束以金帶,曰:「上意也」。京力辭出。後為富弼壻,官至太子少師,謚文簡,不云父名式,亦不云京嘗通判荊南也。不知《氏族錄》何以云然。通判荊南,見《楚紀》。還妾事詳《鶴林玉露》。 |
103 | 范仲淹父名墉,為錢俶掌書記,見富弼撰范文正公墓志》,而《通鑑》大范小范注云:「大范名雍,仲淹之父,誤矣。雍謚忠獻,非仲淹父也。 |
104 | 《易學啓蒙序》稱雲臺貞逸子者,即晦菴朱子也。淳熙乙巳,朱子主管華州雲臺觀。次年啓蒙,書成,故有是號馮時行字當可,號縉雲。先生乃蜀人也,見《周易翼傳》。朱子乃云馮當可字時行未審孰是。 |
105 | 趙師𢍰,字從善。𢍰與擇同。 |
106 | 名與字同者,如《晉書》,安帝名德宗,字德宗。《南史》蔡興宗,字興宗。王僧孺,字僧孺。師覺授字覺授,慕容紹宗,字紹宗,魏蘭根,字蘭根,崔彥穆,字彥穆,《唐書》尚可孤,字孤張,嘉貞字嘉貞,白元光,字元光。郭子儀,字子儀。李嗣業,字嗣業,魏少㳺字少㳺。張孝忠,字孝忠。戴休顔,字休顔。髙崇文,字崇文,張巡,字巡楊。燕竒,字燕竒。孟浩然,字浩然。李修,字修田,承嗣,字承嗣。田緒,字緒《宋史》:戚同文,字同文。 |
107 | 姓名並變者,如史記范雎入秦稱張祿,范蠡入齊稱陶,朱漢書劉文伯即盧芳運,期曜即梁鴻,三國志馬忠即狐篤,晉書李辰即張昌、劉尼即丘沈。唐書楊守亮即訾亮,李國昌即朱邪赤心,李寳臣即張忠志,李忠臣即董秦。李抱玉即安重璋,李全略即王日簡,成汭即郭禹,楊守立即胡弘立,又改姓名。李順節五代史:殷崇義即湯悅、朱友即康勤、李紹䖍,即晏球、李茂貞即宋文通,李繼鵬即閻珪,王宗阮即文武堅、王宗滌即華洪、朱友恭即李彦威,李繼岌即桑弘志。王德明即張文禮,李繼麟即朱友謙,李繼琛即康巡孝,李紹安即袁象先。李紹沖,即溫韜、李紹宏,即段凝、孔循即趙殷衡,李紹英即房知溫,宋人。陶穀即唐彥謙,趙保忠即李繼捧、趙保吉,即李繼遷、李良嗣,即馬植、李繼昭即孫德昭、李繼弼,即董彦弼、鄒訢註叅,同契即朱熹、朱說即范仲淹,蜀才即范長生。 |
108 | 古人姓名,或有異文。 姓之異者,如殷賢遲任,「遲」或作「𨒈」,或作「遲」,或作「趆」。鄭人鬷明強,鉏罕虎」。「鬷,或作「𨺡」,或作「艐」,或作「㚇」,「強作「彊」,或作「弜」。「罕」,或作「䍐」,齊人丙歜雍廩。「丙」或作「邴」。「雍」,或作「雝」,或作「邕」。齊威王時盻子,「盻」或作「盼」。晉人郤缺特宮籍談》《蛾》《析》知伯」,「郤」或作「郄」,「特」或作「犆」。「籍」或作「藉」,「蛾」或作「蟻」,或作「螘」。「知」或作「智」,楚人椒舉,蒍章,保申闘,伯比苲,倫「椒」或作「𣐹」,或作「茮」「蒍」,或作「薳」,「保」或作「葆」。「闘」或作「鬭」,或作「鬬」。「苲」或作「𥯧」。《秦人》扁鵲「扁」或作「鶣」,鄭人洩駕,陳人洩冶」,「洩」或作「泄」,或作「㳿」東周臣伶、悝、伶」或作「泠漢」。《功臣表》:「訾順、雕延年摎」,廣德祕、彭祖籍瓌」。「訾」,或作「●缺字:厂訾」,或作「䴦雕」,或作「鵰摎」,或作「𢷶秘」,或作「秘籍」,或作「席」舍,人無且無,或作「鄦」,或作「𰻡」。司徒掾俞達俞」,或「鄃」或作「俞丞相㝠,都「㝠」,或作「鄍」,「太子少傅瓶守瓶」,或作「缾」,諫議大夫救仁」,「救」或作「捄」。《尚書令鞠譚鞠」或作「鞫東海太守」鄐。「熙」「鄐」或作「畜」,或作「傗」。「九江太守𨚓脩,「𨚓」或作「弗」。大中大夫來歙,來或作「萊」,或作「郲」。御史大夫鼂錯」鼂或作「晁」御史》「汎勝」之「汎」或作「汜」。《陳球碑》:「黎陽黎」,或作「犂博」,士棓生「棓」,或作「𣘙」,或作「掊」,京兆尹雋不疑。「雋」或作「𦼱」,或作「嶲」。魯相」,郁貢》「郁」,或作「●缺字:⿰奥阝」,或作「彧」。王莽時,南山盜倗宗倗」,或作「䣙」傰●缺字:⿰亻萠𠌅茤」六字通用中常侍、䠠惲、䠠或作䠠、晉人「𭨚」、「堅𭨚」,或作「䀤姚秦將軍歛憲歛,或作「斂」。 名之異者,如周武王時虞閼父閼,或作「遏」。春秋楚史猈或作「篺大夫。「萩」或作「菽」,「申包胥包」,或作「鮑魯大夫𦝚」,或作「㵬子服」。「湫」或作「淑」,鄭伯「䋌」或作「繦」,或作「強」,莒大夫「挐」,或作「茹」晉大夫輔躒」,或作「櫟」「齊」,「髙士」,顔歜」或作「蠋」,或作「𨞕」,「或」作「斶」。漢功臣「侯芭」或作「巴北」。平康侯𩕕」或作「䠿」,「煇」渠侯僕。「朋」或作「多」。 |
109 | 諸葛亮、岳飛並諡忠武,世人秪稱「諸葛武侯,岳武穆」。按《三國志》,亮卒,贈武鄉侯,諡忠武。《宋史》:飛卒,孝宗詔諡武穆。嘉定四年,封鄂王,理宗改諡忠武矣。是二公皆當以忠武稱。又田汝成《西湖志》云:飛以紹興十三年謚武穆,淳祐六年,改謚忠武。景定二年,封鄂王,改謚忠文。與《宋史》稍異。 |
110 | 關羽長子平同羽死于臨沮,岳飛子雲同飛,死于獄。飛五子,雲、雷、霖、震,霆雲其養子也。季女抱銀瓶投井死,世稱銀瓶娘子。 |
111 | 杭州千勝將軍廟世傳祀張巡長子亞夫,或云去疾也。亞夫授金吾大將軍而去,疾乃亞夫庶弟,亦以巡功補官。 |
112 | 漢、晉復姓,後代少見。 複姓複名者,如漢有公上不害紅陽長仲閭丘仲卿,胡母子都吾丘、壽王西門君惠,單父左車昭沙、掉尾曹牟君卿、瑕丘申陽陽成、昭信乗馬延年函冶子覺五鹿充宗義渠安國尚方巧屠駮馬少伯落姑仲興北宮伯玉北唐子真句龍吾斯,三國時有白侯子安,晉有胡母輔之由吾道榮大張㔨督,安丘望之宿勤明達、黑匿、郁鞠,隋有章仇、大翼●耳君徹。鉗一作箝。 複姓單名者,如漢有公玉帶,公師壹公仇稱公沙穆公堵恭堵一作緒公賔就公夏浩公乗興公綦稠弓里㳺工師喜終到恭宗伯鳳鍾吾蒼龍丘萇師宜宫綦毋參於丘●毋丘儉毋將隆都尉朝申章昌新垣平孫陽放邯鄲善鮮陽戩髙陵顯●田儀蛇丘惑佘丘病長興渠王史音梁垣烈梁武恢棠谿惠莊丘勝商丘成庚季梁成公綏成公恢成陽恢涇陽犨周陽由周生豐侯史呉金吾扈士孫瑞史樂成水丘岑武安恭主父偃浩星賜左行恢馬適育蔣匠熙擾龍宗叔先雄東里袞古成雲干已行先賢撣黃公庇青陽精右師譚右行綽壽西長仲長統曼丘臣正令宮祝其承璞陽逸室中同揭陽定索盧放伯侯儁百里嵩辟閭彬即墨成息夫躬三國。時有胥門巢陶丘洪太史慈濮陽興三丘務晉有公師式茨芘仲空相機綦毋逵西方䖍車成將古成詵信都芳冠軍夷五鳩盧素和明相里覽密貴周悉羅騰公休勝虞丘進西郭陽仇泥歸一作尼,此類不能盡舉。 |
113 | 《漢書貨殖傳》有姓偉,注云:姓姓,偉名。班固本姓斑,揚雄,本姓楊,字訛而姓亦因之。應劭《風俗通》所載郡守縣令姓名甚異,如合浦太守虎旗、上郡太守邸杜、河內太守遇沖、北平太守賤瓊、東平太守到質沐寵北平太守卑躬、鴈門太守宿詳,五原太守督瓊、汝南太守謁渙、九江太守荊脩、東海太守鄐熙,宏農太守移良南郡太守為昆酒泉太守,頻暢北海太守、處興巴郡太守、鹿旗涿郡太守作顯廬江太守,貴遷交趾太守。頼先外黃令集》一洛陽令,諸於單父令即賣烏傷,令昔登山陽令職洪髙,唐令用蚪,此二十餘人,考之《漢書》,惟有移良一人耳,餘無所見。故洪邁隨筆,疑劭為妄著。愚謂劭在東漢,末以文士稱守令,姓名何限,豈得憑虛杜撰哉!觀此,則古之名賢不登史冊者多矣。 |
114 | 李鼎祚《周易集解》所引姓名,晉人有穼衷」,穼音森,其字從木,從穴姓氏諸書不見此姓,與「罙」字不同。 |
115 | 千家姓有難,識字試舉,一二如酅䙵𦋅𣫴𡸔,並音攜。䧑奃遆並音堤。軤苸𠻢並音呼。蒍薳䦱寪並音委。𤛱𢸁並音拱。䎰䣢並音昨。鴘音弁。𨾉音乆。盚音求。軲音姑。㑗音身。焣音聚。䓂音言。蔄音慢。蕳、菅,並音間。鈄音斗。亓音其。眘音慎。休音溺。骩音委。䏽音徘。藇音胥。「迮」,𨕠笮並音仄。禢音喧。𡽜音干。𡚽音好。妞音紐。豆音注,㛒音豆。𰮐音聿。汻音晃。㬊音緩,見音綰,𩖣音尋。佴音耐,𬿜音着,𢒉音閃,韻書又作「𧴭」,又作「𧵏」。𠭦音暴。𤓾音到。卤音赤。䪞音歃。㘠音必。㧁音合,㡷音本。𩦠,皮養切。丼都感切。𦔯所嫁切韻書,又作𦔰耳。古字通用。〇天順甲申進士。𢒉茂,湖廣公安人,英宗不識其姓,問內閣學士李賢賢對𢒉音與陜同,因命改姓陜。事載《菽園雜記》。今《湖廣通志》及《楚紀》、《荊志》諸書,並不言陜、茂改姓之故。 |
116 | 千家姓有字雖異而音義同者,如饑與饑。脩與修淡與澹,呼與嘑䟽與踈,欣與忻、奃與䧑、慎與眘、鼂與晁陰與䨧,暴與□,匽與偃、郤與郄,鄖與䢵。譙與焦、闞與瞷毒與䙵。薳與蒍泄與泄,汎與汜、伏,與宓笮與𥯧、管與管菅與蕳𤛱與𢸁,䎰與䣢𧠩與𢁀。蛾與螘,尊與罇旁與傍之類是也。有音義同而字。省邑旁者,如郕、成、郜告鄩、尋、鄾憂、邵召、郈、后、鄫、曽𨝯、童𨜏、盈、酆、豐、䣅、辰、邰、台、郲來鄟、專、邽、圭、郟、夾、䢵云、郳兒、邘于、郗希、鄮、貿、鄐、畜、𨚓、弗、鄅、禹、鄴業、邴、丙、鄘、庸、鄚、莫之類是也。有字同音異而重,出者繁、單、譚、相、番句、被、逢、尉,九姓是也。有字同音同義同。亦重出者,兒、鞠二姓是也。豈以兒有千乗河南二族,鞠有河南、汝南二族故耶? |
117 | 鄭有石塼,魏有石塼。塼音團,又音駝塼,一作尃,音補,又音敷,塼塼音義不同。漢箕節侯瞵,俞閭侯暽一從目,一從日音同,義不同。漢秣陵終侯緾,容城侯徐纒歸德侯先賢,撣緾纒撣:三字音義,同古通用。 |
118 | 漢宛朐侯埶五據侯㬬立易侯僕䵣猗氏侯陳遫成敬侯董渫䂂立一作「䂂」丘,䵣一作「●缺字:⿰黑日」,「埶」一作「蓺」。遫一作「速」,渫一作「緤」。 |
119 | 漢魯文王睃音鐫,有利侯。釘,音鼎。徐卿侯炔音桂。武安侯㥅,音受。松兹頃,侯緁,音妾,與褳同。幾侯張䧄音各安衆侯。㱈音禁。髙郭節侯𣋞,音靄。 |
120 | 漢襄城侯桀龍注云:「桀龍即龍桀也,殊謬。滇陽侯樂說》「滇本汝南地,或作慎,或作「滇」,俱非。 |
121 | 漢有鍾離眛,晉有邯鄲𨢅姚興,有太史令郭●缺字:⿱𢊆香,唐有竇維。鍌眛或作「昧」,「𨢅」或作醉,●缺字:⿱𢊆香或作●缺字:⿱𢊆米。「鍌」或作「鋈」,並誤。王充《論衡》云:「《字經》三寫,烏焉成馬」,信矣。 |
122 | 束晢本姓踈,以避難改棗,據本姓「棘」以避「仇」改。 |
123 | 文彥博譜》云:先世本姓敬,曽大父避晉髙祖諱,更姓文,至漢復姓。敬大父避宋翼祖諱,又更姓文。初,敬氏避諱,各用一偏,或姓文或姓茍。又按邵氏《聞見後錄》云:敬從𦴆,音棘,非茍也。從攴,非文也,俗書之訛如此。 |
124 | 梁四公子名甚異,後裔各以為姓。一曰仉齊,一曰𩆊本,一曰𦋅闖,一曰䴰䵎。仉諸兩切。音掌一作𠇗𩆊。無販切,音萬,或作䨲,非也。䨲奴鈎切,兔子也,音獳,與𩆊字音義不同。𦋅,户圭切音攜,或作毒,又作𡸔,又作「䙵」,義同。闖敕蔭切音趂,䴰市玉切音,蜀或作䴰」,又作●缺字:戈走䵎」,他端切音猯,或作「偳」,又作「湍」。又按王子年《拾遺記》「異人梁四公,曰𦋅闖,曰𩆊杰,曰●缺字:戈走䵎、曰仉督夫、。𩆊杰即□本。仉督即仉齊也。杰音遏,不音「傑」也。「督」或作䏿,音親」。《齊督「䏿」字訛。然《姓譜》謂孟軻母仉氏出梁四公子仉、齊之後,蓋七國之梁」。而《拾遺記》以四公子為梁武帝時人,事甚詭異。又托為沈約撰。 三國時呉王、孫休四子,名字憚與世同,乃損益六書作之。《呉錄》載休詔曰:禮,名子欲令難犯,易避古,或一字。今人競作好名,好字又令相配,所行不副。此瞽字,伯明者也,孤嘗陋之。孤今為四男,作名字。太子名𩅦,字莔,次子名𩃙,字●缺字:⿱西升,次子名壾,字昷,次子名𠅨,字㷏,𩅦音彎,莔音迄,𩃙音觥」。「●缺字:⿱覀升音賢,壾音莽,昷音舉,𠅨音褒,㷏音擁,取其易避」云云。按《韻書》「壾」一作●缺字:𥂇厶改口,一作𥂇,又音祿。「𠅨」一作𠅬,《注》並云休子名是也。裴松之注《三國志》譏「休不典之音垂嗤,後代誠然。 |
125 | 謝莊以風月景山水名五子:颺、朏、顥、嵸、𤅢。宋子虛以五行名。其友五子:鑫、森、淼、焱、垚。 |
126 | 人生有文在手,因以為名,所謂以名生為信者也。說者惟引唐叔虞魯公子友以實之,不知周之先世,鞠陶、商之有南赤龍,皆以手文為名。鞠陶事見《史記》,有南赤龍事隠,史書未載。按《辨證》云:湯八世孫盤庚妃夢赤龍入懷孕,十有二月生子,有文在手曰南,遂封之南,國號有南赤龍。《楚地記》,漢江之北為南陽,漢江之南為南郡,並以古南國得名耳。又《世說》:周昭王夫人生子,左手有文曰公,右手有文曰羽,乃賜姓翁氏。又《左傳》,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手曰為魯夫人,故仲子歸于魯,生桓公。 |
127 | 《六帖》云:周之時有騏期,漢之時有杜度,謂姓名同音也。《巵言》又云,周之時有衆仲。余謂周之時有承成,戰國之時有摎留。漢之時有虞禺、張章,三國之時有奚熙,《北燕錄》有光祿大夫。乙逸,明朝永樂時有大理卿周舟。 |
128 | 事有同姓相類者,如沈瘦,事前有約,後有昭畧,望塵之潘前有黨,後有岳書,紅葉之鄭前有䖍,後有谷致氷鱗之王,前有祥,後有延寄怨。詩妻之竇,前有●,後有滔弔客驢鳴之,王前有粲,後有濟。 |
129 | 吞珠治吏,韓詩外傳以為五員國事,以為張丑弓影致疾,風俗通以為杜宣漢書以為樂廣之客抱甕出灌,莊子以為漢陰丈人,說苑以為五丈夫化不孝子,仇覽傳以為蒲亭長於陳元,謝丞書以為陽遂亭長於羊,元桃梗語,土偶戰國䇿以為蘇秦於李兊,史記以為蘇代於孟嘗君殺鄧析者,左傳以為駟歂、荀子、劉向並以為子産不入勝母之里,尸子以為孔子。淮南子、鹽鐵論並以為曽子齒剛舌柔,說苑以為常摐告老子,孔叢子以為老萊子告子思烹彘,教子韓非以為曽子,韓嬰以為孟母射石沒羽,新序以為熊渠、呂覽、論衡並以為養由基,漢書、西京雜記並以為李廣獻不死之藥,戰國䇿以為荊王類說以為燕王。漢武內傳以為武帝獻空籠而無鵠,國事以為蔡無澤。世說以為淳于髠依王生之言以對君,得拜水衡都尉,漢書以為宣帝於渤海太守。史記楮先生以為武帝於北海太守三年不蜚不鳴之語,史記楚世家以為伍舉說莊王。而滑稽傳又以為淳于髠說齊威王客為雞鳴渡。秦關有孟嘗君,而又有燕太子丹雪中髙臥有袁安,而又有胡定、感虎。渡水有●農太守劉昆,而又有九江太守宋均,投筆封侯,有班超。而又有傅介子輿疾,入殿有司徒傅祗,而又有太傅王導伏棺止火,有汝南蔡君仲而又有長沙。古初決爭牛之訟,有顧憲之,而又有于仲文,㸔竹有王猷,而又有袁粲啖灸有顧榮,而又有何遜折梅遣使有陸凱,而又有諸發,躬導母輿有潘岳,而又有崔邠妻。勸、隠居有陸通,而又有老萊子圍棋,却賊有費禕,而又有謝安居官。留犢有魏之時苗,而又有晉之羊篇、帛書傳鴈有漢之蘇武,而又有元之郝伯常,前席顧問有商鞅、賈誼,而又有蘇綽,噀酒救火,有欒巴、樊英,而又有郭憲佛圖,澄倒用印者,有段秀實。而又有李崧作非非國語者,有江端禮,而又有虞槃,食飯知勞薪所炊者。晉平公時有師曠,而晉武帝時又有荀朂,非百里才者,魯肅稱龎統。而諸葛亮又稱蔣琬居官給雞卵于部民,收雛侔利者,有呉興守謝朏。而又有益州新昌令夏侯彪母嚙指而心痛者,有曽參而又有蔡順撲鏡於地者,有夏侯惇,而又有張祐、獻胙加毒以讒賜死者,有晉獻公子申生,而又有秦孝文王子西、蜀侯惲,沈江負父屍,有孝女曹娥,而又有趙祉女絡佩六印有蘇秦,而又有欒大御屏隔坐,有漢之鄭●第五倫,而又有呉之紀。亮紀隲食脱粟飯有晏嬰,而又有公孫●作錢神論有魯褒,而又有胡母民、成公綏羊車、遊後宫,鹽水洒地有晉武帝,而又有宋文帝錦纜牽舟有甘寧。而又有隋煬帝獲偷侍兒人,試文不殺,因以賜之,有楊素於李伯藥。而又有蔡興宗於孫敬玉,強索人妾有孫秀、阮佃夫,而又有武承嗣告靈不仕,有王羲之,而又有何偃弈棋覆局有王粲,而又有到溉製千字文,有周興嗣,而又有蕭子範,贈柳妾有韓珝而又有李還古,誤食澡豆有王敦,而又有陸暢殺負心,僕有張詠,而又有柳開金蓮歸第有王珪,而又有蘇軾知鳴者,有介葛盧,而又有詹何,知馬鳴者有翁偉,而又有李南,知雀鳴者,有楊宣,而又有成子知鵲鳴者,有管輅,而又有張子信、孫守榮,長頸烏喙者有夏禹,而又有越勾踐目視日不●者。晉有王戎,隋有劉炫而宋又有蔡京目。重瞳者有虞舜、項羽,而又有隋之魚俱羅、南唐李煜。猿臂者有后羿,而又有李廣、郭知運。號水鏡者,有司馬德操,而又有樂廣、柳莊。號智囊者,有樗里子晁錯。而又有魯匡、桓範、杜預。號鳳毛者,有謝鳳之子超宗,而又有王導之子劭,號聖童者,有張堪。而又有任延,號孝童者,有王方翼。而又有段秀實號奇童者,有潘岳、楊愔、李百藥,而又有柳宗元、楊烱、李泌。號千里駒者,有劉德、曹休、傅咸、劉曜、符朗、顧和、張敷、蕭暎、王規、劉香、王茂、任昉,而又有丘仲孚、袁昂、李彥伯、袁曜、馮翊、王潤、崔昂、元文遙、杜杲、張乾威、李暠。 |
130 | 號萬石者五,號七貴者三,號三少者四,號三君者二,號八達者三,號八俊八,顧八及者各有二。張安世、金日磾,皆七世珥貂,後漢應順、應疊、應、郴、應奉、應劭、應瑒、應亨、晉王導、王洽、王珣、王曇首、王僧䖍、王揖、王筠,並七世通顯。 |
131 | 漢劉岱、劉繇、許靖、許䖍皆號二龍」,而唐之烏承玭、烏承恩,南唐徐鉉、徐鍇,亦號二龍。李氏兄弟亮、叔訓秀號「四龍」,而房氏兄弟豫垣●熙亦號四龍。汝南先賢傳周氏五子,子輿、子羽、子仲、子明、子良號五龍。而公沙穆五子:紹、孚、恪、逵、樊、張、裕。五子:演、鏡、永、辯、岱、辛氏。五子:攀、鑒、曠、寳、迅以及燕山竇氏,五子皆號「五龍。又異姓號五龍者,汜昭、戴祁、徐晏、夏隠、劉彬,而索靖、汜衷、張甝、索紒、索永亦號五龍。卞粹兄弟六人,並登宰輔,世號「六龍。而溫恭兄弟六人,並知名,亦號六龍。陸微兄弟七人,號七龍,而崔徵兄弟七人,亦號七龍,荀淑子八人號八龍,比之髙陽八才子,而崔琯兄弟八人,亦比荀氏八龍又賀德仁兄弟劉知幾兄弟,伏羲兄弟各八人,皆號八龍。後魏崔樞兄弟九人,皆長瑜子也,號九龍。而北齊王昕同母兄弟九人皆醖藉,亦號「九龍。 |
132 | 賈彪兄弟三人,號三虎,而陸曄兄弟三人,並有才名,亦號三虎。北齊崔㥄弟仲,文號「二鳳」,而隋之魏景義、魏景禮亦號「二鳳」。 |
133 | 五世盛德者二:王昶子湛,湛子承,承子述,述子坦之乂,杜畿子恕,恕子預,預子錫,錫子乂。四世掌誥者二:胡宿、胡宗愈、胡交脩、胡世將、張嘉貞、張延賞、張●靖、張次宗。三世掌誥者五:李德林、李百藥、李安期、徐齊●、徐堅、徐嶠、孫逖、孫宿、孫簡、張說、張均、張濛、李昉、李諤、李昭述。三世典選者二:謝莊、謝㵸、謝覽、劉林甫、劉祥道、劉齊賢。三世同官者八:周訪、子撫、撫子楚,並為益州牧。梁顥子適,適子美,並為京兆尹。王儉子暕,暕子承,並為國子師。趙才子道興,道興子皎,並為執金吾。孔穎達、孔志、孔惠元並為司業。呂●正、呂夷簡、呂公著並為司空。韋仁約、韋濟、韋●、景並為左丞。薛琮、薛榮、薛兼並傅東宮。 |
134 | 父子宰相者四:周勃子亞夫、韋賢子●、成,平當子晏、蘇瓌子頲,父子三人入相者二:韋仁約子承慶、嗣立、鄭珣、瑜子覃、朗。父子狀元者三:安德裕子守亮、張去華子師德、梁顥子固,兄弟狀元者二孫何、孫僅、宋郊、宋祁。兄弟列㦸者三,張儉、張文、張巡、李峴、李峘、李嶧、崔琳、崔珪、崔瑤門皆列㦸,時號「三㦸」。 |
135 | 稱李杜者四:漢李固、杜喬、李雲、杜衆、李膺、杜密、唐李白、杜甫。稱蘇李者三:漢蘇武、李陵、唐蘇味道、李嶠、蘇頲、李乂。 |
136 | 漢馮野王字君卿,弟立,字聖卿,相代為上郡太守。《民歌大馮君、小馮君,時稱「二馮」。而唐之馮宿、馮定亦稱二馮,漢蘇章、蘇不韋稱二蘇」。而南齊、蘇湛、蘇綽、宋蘇軾、蘇轍皆稱「二蘇」,劉氏兄弟齊名,世稱二劉。隋有劉焯、劉●,唐有劉懿之、劉禕之。又劉夙、劉朔、宋有劉敞、劉攽,又劉靖之、劉清之。又劉爚、劉炳稱二呉者,呉坦之呉隠之載於《世說,而呉通、微、呉通●兄弟並為學士。又呉育、呉充並有才名,皆稱二呉楚人。龔勝、龔舍並著名節,《史記》作《兩龔傳》。而龔夬、龔大壯亦稱兩龔,見《玉海小學紺珠》。晉王戎《王衍清談》時人語曰:「二王當國,羊公無德」。而羲之獻之書法,亦稱二王。又梁時王銓、王錫亦稱二王,謂之玉昆、金友、孫謙、孫廉號東莞二孫,而孫何、孫僅亦稱二孫。陸機、陸雲稱二陸」,而陳時、陸瑜、陸琰,後魏陸暐、陸恭之俱稱二陸」。 |
137 | 稱三王者,唐王璵、王珣、王瑨、宋王安、石、安國、安禮。又王回、王向、王冏稱三范者,范純仁、純禮、純粹,而范鎮子、百祿百祿子,祖禹亦稱三范」。范祖禹詩「玉堂三世」見題名是也。稱三張」者,張嘉貞、延賞、●、靖三世宰相,時號「三相張家。而張廷珪、張齡、張休,前後牧洪州,號洪州三張」。又晉之張載,字孟陽,張協字景陽,張元,字季陽。時人語曰:「二陸入洛,三張減價」。稱三薛者:河東薛收、薛德音、薛元敬,而薛琮、薛榮、薛兼亦稱三薛」。宋有五:竇端,明學士儀,禮部侍郎。儼,起居郎。侃參知政事,偁補闕僖。此五人皆諫議大夫禹,鈞之子。唐亦有五竇。國子祭酒常司業牟容管。經略羣㜈州刺史庠,武昌節度使鞏。此五人皆左拾遺叔向之子。 |
138 | 呉人自稱曰「儂陳」,後主喜稱儂,隋煬帝亦自稱儂曹操稱瞞,唐明皇亦自稱「阿瞞」。 |
139 | 《唐書》懿宗時諸道進白者白者二字,他書未見。蓋唐時閹人之稱,即今所謂浄身人也。 |
140 | 古人有離合文字,隠郡國姓名者,如《孔北海》四言一篇云,漁父屈節,水潛匿方,與時進止,出寺施張。呂公饑,釣闔口渭旁。九域有聖,無土不王,好是正直,女固子臧,海外有截隼逝鷹●。六翮不奮,羽儀未彰。龍蛇之蟄,比它可忘。玟璇隠耀美,玉韜光。無名無譽,放言深藏。按轡安行,誰謂路長?此乃魯國孔融文舉六字也。出寺施張,一作出行施張饑釣,一作釣磯女固子臧,一作女回子匡海外一作「海內不奮」,一作將奮,比它一作「俾」也。又參同契後序云:鄶國鄙夫,幽谷朽生,委時去害,依託丘山,循遊寥廓,與鬼為鄰,百世一下,遨逰人間,湯遭厄際,水旱隔併,此乃㑹稽魏伯陽五字也。又越絶書巻末云:記陳厥說,畧其有人,以去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此乃袁康二字也。又云:文屬辭定,自於邦賢,以口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與之同名,此乃呉平二字也。即如漢時董卓將亡,童謠云:「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董字,十日,卜卓字也。晉時王恭將叛,童謠云:「黄頭小人欲作亂,頼得金刀作蕃捍」。黃頭小人,恭字也。秦苻堅為姚萇所殺,童謠云:「魚羊田,斗當㓕」。秦魚羊。鮮字。田斗,卑字。姚萇,鮮卑種也。周宣帝自稱天元皇帝,禁人有「天髙上大」之稱,改髙姓為姜九族,髙祖為長祖。宋政和中,禁人以「龍天君、王帝上聖皇玉主」等為名字,故毛友龍但名友句龍。如淵稱句如淵,葉天將但名將,樂天作,但名作方天,仕改名大仕。方天若改名元若衛,上達賜名仲達,葛君仲改名師仲。周綱字君舉,改字元舉,俞聖求改名應求。程瑀字伯玉,改字伯禹,宣和中,詔罷前禁雲。 洪武三年,禁革小民,毋以天國君臣聖神。堯、舜、禹、湯、文、武、周、漢、晉、唐、宋等國,號為名字。 正統十年,進士登科錄,凡天字皆作䒶,云出內閣意。景泰中,幸太學,謝表內閣自為之。中有「管窺霄蠡測海》」句,蓋亦避天字也。時有識者詫其事。正德初,逆瑾擅政,禁民不得用天等」字為名如郎中方。天雨但名雨,參議倪天民但名民。未幾瑾誅,識者謂無天之罪,已兆於此。 |
141 | 名疑卷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