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四》[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山堂肆考卷一百二十四 明。 彭大翼 撰文學。
3
藏書
4
魚豢典略,芸香辟蠧,故藏書臺稱「芸臺閣稱「芸閣」。又栁文: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5
孔壁
6
見壁。
7
惠車
8
莊子曰: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駮,其言不中。又《世說:司馬太傅問謝車騎,惠子其書「五車,何以無一言入?」●謝曰:「故當是其妙處不傳」。按惠施戰國時人為梁相,與莊子友善。
9
《幽經秘籙
10
東漢學者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鄧康遂薦竇章入東觀為校書郎,注云:「老子為守藏吏,復為柱下史」。四方所記,文字皆歸柱下,蓬萊海中、神山為《仙府,幽經》《秘籙皆在焉」。
11
牙籖錦帕。
12
《西京雜記》:「秘閣圖書,皆表以牙籖,覆以錦帕鄴架。
13
唐李鄴、侯泌起書樓積書三萬餘卷,經用紅牙籖史,用緑牙籖子,用青牙籖,集用白牙籖。韓退之詩云:「鄴侯家多書,插架三萬軸。一一皆牙籖,新若手未觸」。
14
申莊
15
壽張申屠致逺仕元,為亷訪僉事,清修苦節,恥事權䝿,聚書萬卷,號曰申氏墨莊。
16
金帛招求
17
漢河間王以金帛招求四方美書,多與漢室等江、淮括訪。
18
唐元載為相,奏以千錢購書一卷,又命拾遺苗發等使江淮括訪。
19
曹氏《書倉》。
20
《拾遺記》:魯人曹曽本名平,慕曽參之行,改名曽家,多書,及世亂,曽慮先文湮滅,乃積石為倉以藏書,世謂「曹氏書倉」。
21
田氏書樓。
22
唐田●正為魏博節度使,封沂國公,樂聞前代忠孝之事,于府舍起書樓,聚書萬餘卷,視事之隙,與賓佐講論古今賢行可否,後周張昭逺積書萬卷,以樓藏之。宋,字夢得,睂山人。六世祖長孺,喜藏書,為樓置其中,蜀人謂之「書樓孫氏」。
23
藏諸名山。
24
見史官。
25
藏于故居。
26
蘇子瞻《李氏山房藏書》記:余友李公擇少讀書于廬山五老峯下白石菴之僧舍,公擇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為李氏山房藏書凡九千餘卷,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當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故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27
載書三十乘。
28
晉張華好書籍,身死之日,家無餘財,惟有文書,溢于几篋。嘗徙居,載書三十乘。秘書監摰虞撰定官書,皆資華本以取正焉。天下竒秘,世所未有,悉在華所,由是博洽無與比。又唐元行沖,乃韋述父景駿之姑子也,嘗載書數車自隨。
29
寫書數十篋。
30
齊沈麟士手寫細書數十篋,壁藏律令。
31
漢沛國陳咸以律令為尚書,見何武、鮑宣死,即乞骸骨去職。王莽篡位,召咸為掌冦,大夫咸謝不肯應。三子參、豐、欽皆在位。咸悉令解官歸鄉里,閉門不出入,收斂其家律令書文,壁藏之。
32
帳搜論衡。
33
枹朴子曰:「人疑蔡邕得異人書」。搜其帳中,果得王充論衡》數卷持去。邕丁寧之曰:「唯我與爾共之,勿廣也」。聚書數百卷。
34
《魏志》:王脩,家不滿斗斛,聚書至數百卷,得書八萬卷。
35
梁金樓子聚書四十年,得書八萬卷,河間之侔于漢室,頗謂過之。唐蘇弁字元容,聚書二萬卷,手自讎定。宋賀鑄方回,知章之後,開封人,藏書萬卷,長于樂府。有《慶湖遺老集》行于世。
36
請俸冩書」。
37
唐杜暹聚書萬卷,每卷後題云:「請俸冩來,手自校子孫讀之,知聖敎,鬻及借人為不孝」。
38
盡資置書。
39
宋丁度、祖顗盡其家資,置書八千卷,且曰:「吾聚書多矣,必有好學者」。為子孫度,後登詞學科,官至叅政。
40
掌于蘭臺。
41
百官表》:「秦御史大夫有兩丞,一曰中丞,在殿中蘭臺,掌圖籍秘書。
42
侔于秘府。
43
錢惟演,字希聖。文章與楊億、劉筠齊名,嘗曰:「學士備顧問,不可不該博,故其家聚書,侔于秘府。
44
子弟看書。
45
倪若水,字子泉,藏書甚多。子弟直日看書,有借書者,先束脩投贄,然後與之。
46
女婿盜書。
47
見婦翁女婿。
48
曹誠書院。
49
宋應天府民有曹誠者,即戚同文舊居,廣舍百五十楹,聚書千餘卷,以延學者。真宗嘉之,賜名應天府書院。
50
務觀書巢。
51
陸游務觀作《書巢記》曰:陸子既老且病,猶不置讀書,名記室曰:書巢客有問曰:上古有巢氏,是為未有宫室之巢。堯民病水而為巢,是為避害之巢。前世大山窮谷中,有學道之士,棲木若巢,是為隱居之巢。今子幸有屋以居,戸牖墻垣,猶之此屋也,而謂之巢,何耶?陸子曰:子之辭辨矣,顧未知吾室,吾室之內,或栖于櫝,或陳于前,或枕籍于牀,俯仰四顧,無非書者。吾飲食起居,疾痾呻吟,未嘗不與書,俱賔客不至,妻子不覿雨風雷電之交,有不知也,間有意欲起而亂書,圍之如積稿枝,或至不得行,則輙自笑曰:此非吾所謂巢者耶?乃引客就觀之,客始不能入,既入,不能出,乃又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陸子嘆曰:天下之事,聞者不如見者知之為詳,見者不如居者知之為盡。吾儕未造夫道之堂,奧自藩籬之外,而妄議之,可乎?」因書以自警。
52
好畜古文。
53
宋歐陽公平生於物,少所好,惟收畜古文圗書,集三代以來金石,刻一千卷。以校正史傳百家訛謬之說,喜藏異書。
54
宋綬,字公垂。博學,喜藏異書,手自讎校。嘗謂校書如掃塵,一面掃一面,生每三四校,猶有脫誤。又曽鞏平生好書家藏一萬餘卷,手自讎對,白首不倦。
55
六經閣
56
宋張伯玉呉郡州學六經閣記》,《六經閣諸子百家皆在焉,不書尊經也。呉郡州學,始由高平、范公經緝之,至今尚書富郎中十年更入政學,始大成而成年,六經閣又建祈于久,故爽而不卑酌于道,故文而不華。經南向,史西向。子集東向,標之以油素,揭之以油黄。凡天地之極致,皇王之高道,生人之紀律,舉在是矣。
57
萬卷堂
58
蘇子瞻《題張競辰所居萬卷堂詩》:「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祿吞石渠」,豈惟鄴侯三萬軸,家有世南行」,秘書》取于六丁。
59
見經術。
60
藏于二酉。
61
大酉小酉山多藏秘書,故今藏書室名二酉,云藏之秘府。
62
漢景帝末年,募求天下遺書,藏之秘府,借于民間。
63
唐●宗幸東都,議借民間異本傳録,及還京師,置修書院。
64
建藏書府。
65
漢武帝建藏書之府,置冩書之官及諸王子,皆充秘府,搆貯書屋。
66
隋煬帝於東都觀文殿東西廂構屋,貯書東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
67
劉向校定
68
漢成帝使謁者陳農求天下遺書,詔光祿大夫劉向等校定,每一書,向輙條其目,㨿其指意,録而奏之。
69
班固典掌
70
漢光武中興,日不暇給,而入洛之書二千餘兩,後藏于東觀及仁壽閣,命校書郎班固、傅毅等典掌之。
71
送于平城。
72
魏道武命郡縣大收書籍,悉送平城,藏于內庫。
73
唐貞觀中,魏徴虞世南、顔師古繼為秘書監,請購天下遺書,選五品以上子孫工書者為書手,繕冩于內庫,以宫人掌之。●宗時,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史、子、集四庫,其本有正副軸帶帙,籖皆異色以別之,祿山之亂,尺簡不存。至文宗時,鄭覃進言,經籍未備,因召秘閣搜訪,于是四庫之書復全分藏十二庫及黄巢之亂,存者蓋尠。又按景龍文館記,薛稷知集,庫馬懷素知經庫,沈佺期知史庫,武平一知子庫,通曰:四庫書募民獻書。
74
後唐莊宗募民獻書及三百卷,授以試銜。其選調之官,每百卷減一選。
75
選官正書。
76
周世宗銳意求訪,凡獻書者,悉加優賜以誘致之。如有訛舛,乃選常參官校讎刋正,令于卷末署其名銜,計帙授秩。
77
後漢乾祐中,禮部郎、司徒調請開獻書之路。凡儒學之士,衣冠舊族,有以三館亡書來上者,計其卷帙,賜之金帛,數多者授秩。
78
計卷與官。
79
宋仁宗嘉祐中,詔中外士庶並許上館閣闕書,至五百卷與文資官。
80
搜討異本
81
隋文帝分使人搜討異本,每書一卷,賞絹一匹,校冩既完,本即歸主。
82
購募亡書。
83
宋太祖乾徳中,下詔購募亡書渉弼、彭幹等詣闕獻書千二百二十八卷,詔分置書府,弼等並賜科名。
84
立崇文院。
85
宋太宗初,置三館于長慶門北,謂之西館。帝臨幸,惡其陋,命有司于昇龍門東北,剙立三館。至太平興國三年,三館成,賜名崇文院,遷西館書貯焉,凡八萬卷。後又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閣,分三館書置其中。
86
建清心殿。
87
太宗又于禁中建清心殿,收藏圖籍,以資觀覽,諭㫖訪求。
88
宋徽宗宣和中,詔郡縣諭㫖訪求秘書,于是榮州助敎張頥及李東所進之書,皆繫闕遺詔,頥進士出身,東補迪功郎。
89
抵家就録
90
高宗渡江,獻書有賞,或官有家藏者,命抵家就録,有鬻者悉市之。
91
篤學
92
《禮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周公朝讀書。
93
周公朝讀書百篇》,夕見士七十五人。孔子晚讀《易》。
94
孔子晚喜《易》,讀之韋編三:絶鐡摘三折,漆書三滅,編所以聯次簡也。言愛玩之甚,故編簡之韋為之三絶也。刺股
95
蘇秦與魏國張儀同事,鬼谷先生讀書欲睡,以頭髮繫梁上,手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踝。
96
懸頭
97
東漢孫敬,字文寳。常閉戶讀書,睡則以繩繫頭髻懸之。梁上嘗入,市人見之,皆曰:「閉戶先生來也」。又編栁以冩經。
98
三年,不窺園。
99
漢董仲舒下帷發憤,潛心大業,三年不窺園圃,人不見其面。
100
十年,不出戶。
101
北史》:劉炫光伯,與信都劉焯閉戶讀書。十年不出䕶雞讀書。
102
東漢高鳯,字文通,自旦讀書,至夜不息,妻曝麥于庭,令鳯䕶雞,時暴雨,至鳯讀書,不覺水,漂其麥。
103
囊螢照書。
104
晉車●,字武子。精勤博覽,家貧無油,夏夜以練囊螢火,數十以照書。
105
帶經而鋤。
106
漢倪寛千,乘人授業,孔安國帶經而鋤,懷筆而寢。
107
東漢曹褒,字叔通,常慕叔孫,通制漢禮儀,晝夜沉思,寢則懷鉛筆,行則誦文書。當其念至,忽忘所之。
108
匡衡,穿壁。
109
見壁又衡以邑有大姓,家富多書,每與傭作,不求價。主人怪問之,答曰:「願得主人書徧讀之」。主人感悟,遂給以書。
110
祖瑩,塞牕。
111
後魏祖瑩,字元珍,性耽書,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藏火灰中,候父母寢後燃火讀書,又以衣被蔽塞。牕戶恐漏光明,為家人所覺。
112
為傭讀書。
113
東漢桓榮,字春卿,習歐陽尚書事。博士九江朱普家貧,常為傭讀書。叔父曰:「家貧如此,讀書何為!」榮奮志不改。十五年,不窺家園。
114
謝客讀書
115
唐陳子昻字伯玉。始以豪家子任俠使氣,至年十七八未知書,常與博徒游。後入鄉學,慨然立志,謝絶門客,專精經典。數年之間,無不該覽。
116
映雪,讀書。
117
晉孫康,字伯翳,太原人。家貧無油,冬月常映雪讀書,映月讀書。
118
宋陸佃,字農卿,山陰人。家貧苦學,映月光讀書,求免貧賤。
119
《呂氏春秋》:寗越少時苦耕,友人謂曰:「君學三十年,可免貧賤」。越曰:「他食吾不食他寢,吾不寢如此,十五年可以成矣」。
120
可澆塵俗。
121
宋黃山谷《與人書》曰:「每相聚,輙讀《前漢書數集》甚佳。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
122
截蒲學書。
123
漢路溫舒牧羊于大澤中,截蒲以學書,太守見而竒之,坐牀讀書。
124
管寧,字幼安,朱虛人。家貧好學,坐藜牀五十年,當膝處皆穿。
125
牧羊竊學
126
王尊,字子贛,涿郡高陽人。少孤,歸諸父使牧羊澤中,尊竊問學,能史畫。又晉王育伯春,為人牧羊,好學,亡其羊羊,主責之,賣身以償。同郡許子章聞而嘉之,給以衣食,使與其子同學,遂博通經史。後為武陽令。
127
乘牛掛書。
128
《唐書》:李密字元邃,嘗欲尋包愷,乘一黄牛,被以蒲韉,将《漢書》一帙掛牛角,翻讀之。尚書令越公楊素見于道,問曰:「何處書生?耽學如此?」密乃下拜,自言姓名。越公問所讀何書,答曰:「《項羽傳》也」。因大竒之。
129
書淫
130
皇甫謐,字士安,安定人,漢太尉皇甫嵩之曽孫,因承繼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學,人以為癡。後叔母任氏訓戒,乃感激就鄉人席坦受書帶經,而農遂博綜典籍百家之言,人謂之書淫。又唐竇威文蔚,貫覽羣書,家世貴顯。子弟皆喜武力威,獨尚文諸兄詆為「書癡傳癖」。
131
晉杜預功成之後,耽思經籍,作《春秋左傳集解》。嘗對武帝曰:「臣有《左傳》癖」。
132
升屋讀書。
133
齊江泌少貧,夜隨月光讀書,月斜則握卷升屋,以盡餘光。
134
走厠挾書
135
宋謝希深嘗言:宋公序同在史院,每走厠,必挾書以徃,諷誦之聲,琅然聞于逺近。
136
燎蔴炬讀書。
137
梁劉峻,字孝標。燎蔴炬以讀書,或昏睡,致爇其鬚,燃松節讀書。
138
南北朝顧歡鹽官人,家貧無以受業,每于舍後,聽人誦書,無遺亡者。夕則燃松節,讀書有孝行。母亡,水漿不入口者七日。南齊高帝召為太學博士,不就。唐、畢,咸燃薪讀書。
139
以杖自擊。
140
梁沈峻好學,臨欲睡以杖,自擊以驚之,以鐘為限。
141
南史丘仲孚公信,少好讀書,以中宵鳴鐘為限。叔父靈鞠稱為千里駒。
142
織簾讀書。
143
齊沈麟士,家貧,織簾讀書,手口不輟,號「織簾先生」。後居相位,歸養其親人,號曰「織簾,相公來也。
144
燃荻讀書。
145
顔氏家訓,梁世彭城劉綺交州刺史勃之孫。早孤,家貧,常無燈,折荻尺寸,燃之讀書。義陽朱詹世居江陵,家貧無資,累日不爨,時吞紙以實腹,寒無氊被,抱犬而臥,犬亦饑虛。起行盜食,呼之不至,哀聲動鄰,猶不廢業,卒成大儒。
146
《仕不釋卷
147
五代范質,字文素,自徙仕以來,未嘗釋卷。人或問之,答曰:「昔嘗有異人與吾言,他日必當大用。茍如是,言無學術,何以處之?」
148
老不去書。
149
洪興祖慶善。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嘗作程瑀《論語解序》,引不使大臣怨乎?不以秦檜以為譏。已,編管昭州。
150
晝夜不釋卷
151
梁沈約少孤,讀書,晝夜不釋卷。母恐其勞生疾,常為之減油滅火。
152
寒暑不釋卷
153
唐蒋乂結髮志學,至老不厭。雖甚寒暑,卷不釋手,懷餅讀書。
154
郭宣徽逹,少時日懷二餅。讀書于京師西樓上饑,即食餅,沽酒一升,飲之。再讀書,抵暮始歸,日以為常。
155
畫粥讀書。
156
見貧士
157
枕上作文。
158
宋錢思公謂謝希深曰:「余平生所作,義多在三上」。謂馬上枕上厠上也。蓋惟此處可以屬思耳。又嘗語僚屬曰:「一生唯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厠則閱小詞,未嘗頃刻釋卷也」。
159
帳中肄業
160
范文正公少時多延賢士胡瑗、孫復、石介、李覯之徒與之游,晝夜肄業帳中,夜分不寢。後公䝿夫人李氏收其帳頂如墨色,時以示諸子曰:「爾父少時勤學,燈煙跡也」。公有四子:純佑、純仁、純禮、純粹。
161
彭年,篝燈。
162
宋陳彭年,幼好學,母以一子特所鍾愛,禁其夜讀。彭年篝燈密室,不令母知。
163
溫公警枕。
164
司馬溫公以圓木為警,枕少睡則枕轉而覺,乃起讀書,不欲休臥。
165
春秋時,寗越中牟人問其友何以免耕稼之苦,其友曰:「莫如學學三十年,則可以免。越請用十五年人將休,吾不休,人將臥,吾不臥學,十五嵗而周威王師之。
166
不暇寢食。
167
後魏李彪家世寒微,高悅家富典籍,彪于其家,手抄口誦,不暇寢食。
168
劉向《精思》
169
劉向專精思于經術,晝則誦書,夜觀星宿,李鉉假寐。
170
北齊李●家素貧,春夏務農,冬乃入學,三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
171
不事盥櫛。
172
唐虞世南與兄世基同受學于顧野王,十餘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櫛。
173
不解衣衾。
174
宋方漸知梅州,所至以書自隨,積至數千卷,皆手自竄定,就寢不解衣衾,林光朝質之,答曰:「解衣擁衾㑹,有所檢討,則懷安就寢矣」。増四壁為閣,以藏其書,榜曰「富文五十執經」。
175
唐宗室則之嗜學,年五十餘,尚執經太學八十校書。
176
見耆英
177
終日不出山巖。
178
唐崔從少孤貧,寓居太原,與仲兄同隱山林,苦心力學,屬嵗兵荒,至于絶食飲水,棲衡而講誦不輟,怡然終日,不出山巖,如是者十年。
179
經年不出墅門。
180
唐裴休兄弟同學于別墅,經年不出墅門,晝課經籍,夜課詩賦。
181
休澣不廢書。
182
唐裴炎補。●文生每休澣,他生或山遊炎,讀書不廢,倥偬不去書。
183
唐馬總入為戶部尚書,雖吏事倥偬,書不去前,論著頗多。
184
不告劬勩。
185
栁宗元送班孝亷序,研精典墳,不告劬勩,不答候問。
186
魯平字叔陵,好學不倦,不答候問之禮,友以此短之,平欣然自得。時人語曰:「五經復興魯叔陵」。
187
貴顯讀書
188
唐杜佑性嗜學,雖貴顯,猶夜分讀書,顛沛著書。
189
唐李徳裕以器業自負,好著書,雖位極台輔,而讀書不輟。初貶潮陽,在蒼黃顛沛之中,猶留心著述。
190
避難閲肆書
191
徐文逺避難長安,家貧無以自給,其兄休,鬻書為業,文逺日閱書于肆,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傳》。
192
為吏讀院書。
193
陽城,字亢宗。性好學,貧不能得書,求為吏●集賢院,竊院書讀之,晝夜不出戶者六年,無所不通。
194
祓濯開經
195
唐蕭徳言:晚節學愈苦,每開經,輙祓濯束帶危坐,妻子諫曰:「老人何終日自苦如此?」答曰:「對先聖之言,何敢憚勞」。
196
感激力學
197
趙武孟少遊獵,以所獲餽其母,母泣曰:「汝不好學而傲蕩,吾安望哉!」不為食。武孟感激,遂力學。淹該書記,亡失衣冠。
198
東漢朱穆,字公叔,躭學專精,鋭意講誦,或時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顛墜阬岸,其父以為顓愚,㡬不知馬之㡬足。
199
不越户限。
200
張九成,字子韶,八嵗通六經,大㫖十四,游鄉校,閉閣讀書,寒折膠暑,爍金,不越户限。比舍穴隙以視,則斂膝危坐,對置大編,若與神明為伍。
201
山堂肆考卷一百二十四
URN: ctp:ws55431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