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第十

《卷第十》[View] [Edit] [History]

1
肺痿方一十首
2
《千金》论曰,寸口脉数,其人病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出,何也?师曰,此为肺痿之病。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病热在上焦,因咳为肺痿,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肺痿。又寸口脉不出,而反发汗,阳脉早索,阴脉不涩,三焦踟蹰,入而不出,身体反冷,其内反烦,多唾唇燥,小便反难,此为肺痿,伤于津液便如烂瓜,亦如豚脑,但坐发汗故也。其病欲咳不得咳,咳则出乾沫,久久小便不利,甚则脉浮弱,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溺,小便数,所以然者,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师曰,肺痿咳唾,咽燥欲饮水者,自愈;自张口者,短气也。第十七卷中
3
仲景《伤寒论》疗肺痿吐涎唾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溺,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冷,必眩,甘草乾姜汤主之,以温其脏方。
4
甘草四两炙 乾姜二两
5
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二服,服汤已,小温覆之,若渴者属消渴。
6
忌海藻、菘菜。
7
又疗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炙甘草汤方。
8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地黄一斤 阿胶三两炙 大麻子仁半升 大枣四十枚 麦门冬半斤去心 桂心二两
9
上九味,切,以美酒七升,水八升,相和,先煮八味,取四升,绞去滓,纳胶上,微火烊销。温服七合,日三夜一。并出第八卷中
10
《肘后》疗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渴者方。一云不渴
11
生天门冬捣取汁一升一升 饴糖一斤 紫菀末四合
12
上四味,合铜器中,于汤上煎可丸。服如杏仁一丸,日三。忌鲤鱼。《范汪》、《经心录》同,出第一卷中
13
《集验》疗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方。一云不渴
14
生姜五两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15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忌海藻、菘菜。仲景《伤寒论》、《备急又疗肺痿,咳嗽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渴方。(一云不渴
16
生姜五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17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一方乾姜三两,代生姜。忌海藻、菘菜。文仲、《千金》、《古今录验》同,《深师》云温脾汤,《范汪》亦同
18
又疗肺痿,时时寒热,两颊赤,气急方。
19
童子小便,每日晚取之,去初末少许小便,可有五合,取上好甘草,量病患中指节,男左女右,长短截之,炙令熟,破作四片,纳小便中,置于闲净处露一宿,器上横一小刀,明日平旦去甘草。顿服之,每日一剂。其童子勿令吃五辛。忌海藻、菘菜、热面。并出第四卷中
20
《删繁》疗虚寒喘鸣多饮,逆气呕吐。半夏肺痿汤方。
21
半夏一升汤洗 母姜一斤 橘皮一斤 白术八两 桂心四两
22
上五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忌羊肉、饧、桃、李、雀肉、生葱。一方有桑白皮切一升
23
又疗凡虚寒肺痿喘气。乾地黄煎方。
24
乾地黄五两 桑根白皮切二升五两 桂心 人参各三两 大麻仁一升炒
25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大麻仁煎数沸,分三服。忌生葱、芜荑。并出第二卷中
26
《千金》疗肺痿,涎唾多出,心中温温液液。甘草汤方。
27
甘草二两炙
28
上一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忌海藻、菘菜。《范汪》同
29
又疗肺痿吐涎沫。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
30
桂心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皂荚一挺去皮、子,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31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生葱、海藻、菘菜。《范汪》、《经心录》同,并出第十七卷中
32
肺气客热方二首
33
《延年》百部根饮 主肺气客热,暴伤风寒,因嗽不安方。
34
百部根一两半 天门冬二两去心 紫菀一两半 贝母 乾葛 白前 橘皮各一两 生姜二两 葱白切三合三合
35
上十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七合,去滓,分温三服。疏数任情,亦可分为四服,欲间食亦得。禁生冷、鲤鱼、蒜。出第五卷中
36
《古今录验》疗肺客热,并肝心家气。人参汤方。
37
桂心 甘草炙各三两 人参 乾姜 防风各二两 白术一两半
38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宜温。忌桃、李、雀肉、生葱、海藻、菘菜。出第二十一卷中
39
肺热兼咳方七首
40
《删繁》疗肺热,气上咳,息奔喘。橘皮汤方。
41
橘皮 杏仁四两去尖、皮 柴胡 麻黄去节各三两 乾苏叶二两 母姜四两去尖 石膏八两
42
上七味,切,以水九升,先煮麻黄两沸,除沫,下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不瘥,再服。母姜,《千金》云宿姜,《千金》同,出第五卷中
43
《千金》疗肺热闷不止,胸中喘急,惊悸,客热来去欲死,不堪服药,泄胸中喘气方。
44
桃皮一斗 芫花一斗
45
上二味,以水四斗,煮取一斗,去滓,以故布手巾纳汁中。薄胸,温四肢,不盈数日即歇。
46
又凡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实者,手太阴经也,病苦肺胀,汗出若露,上气喘逆,咽中塞,如欲呕状,名肺热实也。
47
又疗肺热实,胸凭仰息,泄气除热汤方。
48
枸杞根皮二升 白前三两 石膏八两碎,绵裹 杏仁三两去尖、皮,研
49
橘皮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蜜更煮两三沸,分三服。忌桃、李、雀肉等。
50
又疗肺热,言音喘息短气,好唾脓血方。
51
生地黄切二升 石膏八两 淡竹茹如鸡子大一枚 杏仁四两去尖、皮,研 羚羊角屑三两 芒硝三两 赤蜜一升 麻黄五两去节 升麻三两
52
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蜜煮两沸,分三服。忌芜荑。出第十七卷中
53
《延年》天门冬煎 主肺热兼咳,声不出方。
54
生天门冬汁一升 橘皮二两 生地黄汁五升 白蜜五合 牛酥三合
55
白糖五两 杏仁一升去尖、皮 贝母 紫菀 通草各三两 百部根 白前 甘草炙各二两
56
人参上十四味,切,以水六升,煮贝母等药,取二升五合,去滓,纳天门冬、地黄汁,煎可减半,纳酥、蜜、生姜等,煎令可丸。稍强取如鸡子黄大含咽之,日四五度。忌鲤鱼、芜荑、海藻、菘菜等。(张文仲处
57
又地黄麦门冬煎 主肺热兼咳方。
58
生地黄汁三升 生麦门冬三升 生姜汁一合二合 白蜜二合
59
上五味,先煎地黄、麦门冬、姜汁等,三分可减一分,纳酥、蜜,煎如稀饧,纳贝母末八分、紫菀末四分,搅令调。一服一匙,日二服,夜一服。忌芜荑。
60
又天门冬煎 主肺间热咳,咽喉塞方。
61
天门冬三两去心 麦门冬二两去心 款冬花一两 贝母一两 紫菀二两 茯苓二两 升麻二两 生姜汁三一升一合 地黄汁三升
62
上十一味,切,以水八升,煮七物,取一升,去滓,纳生姜、地黄汁煮取一升,纳蜜、酥于银器中,加汤上煎令成丸。一服如弹丸一枚,含咽,日夜三五丸。忌醋物、芜荑、鲤鱼等。颜仁楚处
63
又羚羊角饮 主肺热,胸背痛,时时干咳,不能食方。
64
羚羊角屑二两 贝母 生姜 茯苓各三两 橘皮 人参 芍药各二两
65
上七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八九里久更服。
66
禁生冷、蒜、面、醋。并出第五卷
67
肺虚寒方三首
68
《删繁》疗肺虚寒,疠风所伤,声音嘶塞,气息喘惫,咳唾。酥蜜膏酒,止气咳通声方酥 崖蜜 饴糖 生姜 生百部 大枣肉研为脂 杏仁去皮、尖 甘皮五具末
69
上八味,合和,微火煎,常搅,三上三下约一炊久,姜汁并百部汁各减半,停下。温清酒一升服方寸匕,细细咽之,日夜三。《千金》同,出第六卷中
70
《千金》疗肺虚寒疠风伤,语音嘶塞,气息喘惫嗽唾方。
71
猪KT 三具 大枣一百枚去核 好酒五升
72
上三味,以酒渍二味,秋冬七日,春夏三日,生布绞去滓,二七日服尽。忌盐。无猪KT,以羊KT 代。《肘后》、张文仲、《备急》同,出第十八卷中
73
又凡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虚者,手太阴经也,病苦少气不足以息,嗌乾不津液,病名曰肺虚寒也。
74
又疗肺虚寒则声嘶伤语言,用力战掉,缓弱虚瘠,风入肺。防风散方。
75
防风 独活 芎 秦椒各七分 附子炮七分 乾姜七分 石膏
76
心山药 杜仲人分)
77
上二十四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生菜。一方无石膏、当归,出第十七卷中
78
肺气不足口如含霜雪方四首
79
《广济》疗肺气不足,寒从背起,口如含霜雪,语无声音,剧者吐血苦寒。五味子汤方五味子三两 大枣五十枚擘 桑根白皮一升二两 钟乳三两
80
款冬花二两 鸡苏二两
81
上七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七八里进一服。忌猪、鱼、炙肉、热面、陈臭等物。此方甚良
82
又疗肺气不足,逆气胸满,上迫喉咽,闭塞短气,连唾相属,寒从背起,口如含霜雪,语无音声,剧者唾血腥臭,或歌或哭,乾呕心烦,耳闻风雨声,皮毛悴,面白。紫菀汤方。
83
紫菀 五味子 生姜合皮切 白石英研,绵裹 款冬花 桂心 人参各二两
84
钟乳研,绵裹 麦门冬去心 桑根白皮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擘 粳米一合
85
上十二味,切,水一斗五升,先煮桑根白皮、粳米取九升,去滓,纳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每服相去如人行七八里久。忌生葱、热面、炙肉。《深师》、《千金》无紫菀、人参,并出第二卷中
86
《深师》疗肺气不足,逆满上气,咽喉中闭塞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言失声,甚者吐血。补肺汤方。
87
五味子三两 乾姜二两 款冬花二两 桂心一尺 麦门冬一升去心
88
大枣一百枚擘 粳米二合 桑根白皮一斤
89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二升,先煮枣并桑白皮、粳米五沸,后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生葱。《千金》同,出第十八卷中
90
《集验》补肺汤 疗肺气不足,咳逆短气,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语无音声而渴,舌本乾燥方。
91
味子 白石英研,绵裹 钟乳同上 桂心 橘皮 桑根白皮各三两 粳米二合 茯苓 竹叶 款冬花 紫菀各二两 大枣五十枚 杏仁五十枚去两仁、尖、皮
92
苏子上十六味,切,以水一斗三升,先煮桑白皮、枣、粳米熟,去滓,纳诸药煮取四升,分三服,日再夜一。忌大酢、生葱。《千金》同,出第四卷中
93
肺胀上气方四首五法
94
《广济》疗患肺胀气急,咳嗽喘粗,眠卧不得,极重,恐气欲绝。紫菀汤方。
95
紫菀六分 甘草八分炙 槟榔七枚 茯苓八分 葶苈子三合炒末,汤成下
96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绞去滓,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四五里久进之,以快利为度。忌生葱、菜、热面、海藻、菘菜、大醋、蒜、粘食。出第二卷中
97
仲景《伤寒论》,肺胀者,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以心下有水。宜服小青龙汤加石膏主之方。
98
麻黄三两去节 五味子半升 石膏绵裹 乾姜 芍药 细辛各三两 桂心甘草各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99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强人一升,瘦人及老小以意减之,日三夜一。忌生葱、生菜、海藻、菘菜、羊肉、饧等。
100
又肺胀者,病患喘,目如脱状,脉浮大也。肺胀而咳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方。
101
大枣十五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 麻黄六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
102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先煮麻黄三二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不知,更作之。忌海藻、菘菜、羊肉、饧。并出第十八卷中
103
《深师》疗咳而上气,肺胀,其脉浮,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加石膏二两。设若有实者必躁,其人常倚伏。小青龙汤方。用前仲景方
104
《千金》疗肺胀,咳嗽上气,咽燥脉浮,心下有水。麻黄汤方。
105
麻黄去节 芍药 生姜五两 细辛 桂心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石膏四两
106
五味子半升
107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生葱、羊肉饧、生菜。《集验》同,出第十七卷中
108
肺气积聚方二首
109
《救急》疗肺气积聚,心肋下满,急发即咳逆上气方。
110
麻黄三两去节 杏仁去双仁、尖、皮 柴胡 生姜 半夏洗十遍 葶苈子熬,研如脂各四两 乾枣十二枚擘 槟榔十枚
111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八合,去滓,分温三服,每服相去如人行八九里久。
112
七日忌食生冷、猪、鱼、羊肉。此方服一剂讫,将息满七日,则服后方。忌羊肉、饧。
113
又方茯苓 乾苏茎菜 橘皮 麻黄各三两 杏仁去尖、皮、两仁者 柴胡 生姜各四两
114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八九里久。禁酢物、蒜、热面、猪肉。五日服一剂。并出第六卷中
115
肺痈方九首
116
《千金》论曰:病咳唾,其脉数,实者属肺痈,虚者属肺痿。咳而口中自有津液,舌上苔滑,此为浮寒,非肺痿也。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也。问曰,病者咳逆,师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后终吐脓死。其脉何类?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乾喘满,咽燥不渴,唾而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已成则难治。寸口脉数,趺阳脉紧,寒热相搏,故振寒而咳。趺阳脉浮缓,胃气如经,此为肺痈。趺阳脉浮缓,少阴微紧,微为血虚,紧为微寒,此为鼠乳,其病属肺也。问曰,振寒发热,寸口脉滑而数,其人饮食起居如故,此为痈肿病,医反不知,而以伤寒治之,应不愈也。何以知有脓?脓之所在,何以别知其处?师曰,假令在胸中者为肺痈,其脉数,咳唾,设脓未成,其脉自紧数,紧去但数,脓为已成也。出第十七卷中
117
仲景《伤寒论》:咳,胸中满而振寒,脉数,咽乾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米粥者,肺痈也。桔梗白散主之方。
118
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研作脂
119
上三味,捣筛。强人饮服半钱匕,羸人减之。若病在膈上者必吐,膈下者必利。若利不止者,饮冷水一杯则定。忌猪肉、芦笋等。出第十八卷中
120
《集验》疗胸中满而振寒,脉数,咽燥而不渴,时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米粥,是为肺痈。桔梗汤方。
121
桔梗二两《千金》古今方云用一两 甘草二两炙
122
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再服,朝暮吐脓血则瘥。张文仲、《千金》、《备急》、《古今录验》、《范汪》同,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出第四卷中
123
《千金》疗咳有微热,烦满,胸心甲错,是为肺痈。黄昏汤方。
124
黄昏手掌大一枚即合欢木皮
125
上一味,切,以水三升,煮得一升,分再服。《范汪》同
126
又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兼疗胸胁胀满,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方。
127
葶苈三熬令色紫
128
上一味,捣,令可丸,以水三升,煮擘大枣二十枚,得汁二升,纳药如弹丸一枚,煎取一升,顿服。《古今录验》、《删繁》、仲景《伤寒论》、《范汪》同,并出第十七卷中
129
《备急》疗肠痈、肺痈方。
130
升麻 白蔹 漏芦 芒硝各一两 黄芩 枳实 连翘 蛇衔各三两 栀子二十枚擘 蒴 根四两
131
上十味,捣令细,以水三升,渍经半日,以猪脂五升,煎令水竭。去滓敷之,日三。若交急合水煎。出第四卷中
132
《古今录验》疗肺痈方。
133
薏苡仁一升 醇苦酒三升
134
上二味,煮取一升,温令顿服,有脓血当吐。《范汪》、《经心录》同
135
又疗肺痈。苇茎汤方。
136
锉苇一升 薏苡仁半升 桃仁五十枚去尖、皮、两仁者 瓜瓣半升
137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先煮苇令得五升,去滓,悉纳诸药,煮取二升,分再服,当吐如脓。仲景《伤寒论》云苇叶切二升,《千金》、《范汪》同,《千金》云苇茎二升,先以水二斗煮五升
138
又疗肺痈,经时不瘥。桔梗汤方。
139
桔梗三升 白术二两 当归一两 地黄二两 甘草 败酱 薏苡仁各二两 桑白皮一升切
140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大豆四升,取七升汁,去豆,纳清酒三升,合诸药煮之,取三升,去滓,服六合,日三夜再。忌猪肉、芜荑、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等。
141
又疗肺痈。生地黄汁汤方。
142
生地黄汁一升 当归 甘草 白石英绵裹 人参一两 附子二分炮 白小豆三十颗 白鸡一头男用雌,女用雄,疗如食法,一作雉
143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鸡,取七升汁,去滓,纳地黄汁诸药等,煮取三升,去滓,分服六合,日三夜二。忌芜荑、海藻、菘菜、冷水、猪肉等。并出第二十一卷中
144
大肠论二首
145
《千金》论曰:大肠腑者,主肺也,鼻柱中央以为候也。肺所以合气于大肠者,大肠为行道传泻之腑也,号监仓掾,重二斤十二两,长一丈二尺,广六寸,脐右回叠积还反十二曲,贮水谷一斗二升,主十二时,定血脉和利精神。又曰,肺前受病,移于大肠,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则遗失便利。肺应皮,皮浓即大肠浓,皮薄即大肠薄,皮缓腹裹大者,大肠缓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删繁》同
146
又扁鹊云:大肠绝不疗,何以知之?泄痢无度,痢绝则死。实即肠热,热则胀满不通,口为生疮,食下入肠,则肠实而胃虚,下胃则胃实而肠虚。所以实而不满,乍实乍虚,乍来乍去,虚则伤寒,寒则肠中雷鸣,泄青白之痢,而发于气水,根在大肠。大肠有寒, 溏有热,便肠垢。大肠有宿食,寒栗发热,有时如疟状。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肠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也,大肠胀鸣而痛,肠寒即泄食不化。出第十八卷中
147
大肠热实方三首
148
《千金》:凡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肠满,善喘咳,面赤身热,喉咽中如核状,名曰大肠实热也。
149
又疗大肠实热,腹胀不通,口为生疮。生姜泄肠汤方。
150
生姜 橘皮 青竹茹 白术 黄芩 栀子各三两 桂心一两 生地黄十两 茯苓上十一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忌生葱、芜荑、海藻、菘菜、醋物、桃、李、雀肉等。出第十八卷中
151
《删繁》疗肺脉厥逆大于寸口,主大肠热咳上气,喘鸣心烦。麻黄汤方。
152
麻黄六两去节 芍药 生姜 半夏洗十遍 细辛 五味子各三两 桂心二两
153
石膏八两
154
上八味,切,以水九升,先煮麻黄七八沸,去沫,次下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羊肉、饧、生葱、生菜等。
155
又疗大肠热甚,胁满掌中热。淡竹叶饮,泄热气方。
156
淡竹叶切三升 橘皮三两 乾苏叶三两 白术四两 甘草一两炙 葱白切一升 桂心一两 石膏六两碎 杏仁六十枚去皮、尖,熬
157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竹叶取一斗,去滓,澄清,取九升,下诸药,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若须利下,纳芒硝三两。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葱。并出第二卷中
158
大肠虚寒方三首
159
《千金》:凡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胸中喘,肠鸣,虚渴唇乾,目急善惊,泄白,名曰大肠虚寒也。
160
又疗大肠虚寒,痢下青白,肠中雷鸣相逐。黄连补汤方。
161
黄连四两 茯苓四两三两 醋石榴皮四枚 地榆五两 伏龙肝如鸡子大一枚
162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五味,取二升五合,去滓,下伏龙肝屑搅调,分三服。忌猪肉、冷水、大醋。出第十八卷中
163
《删繁》疗大肠虚寒,欠 咳气短,少腹中痛。款冬花丸方。
164
款冬花七分 桂心 五味子各六分 乾姜 芎 甘草炙各五分 附子四分炮 桔梗四分 苏子五合熬 蜀椒一升 百部汁七合 白蜜一升 乾枣五十枚去皮 姜汁一升
165
上十四味,细捣为末,将姜、蜜汁和,微火上煎,取为丸如梧子。每服温酒下三十丸,加至四十丸,日再。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出第二卷中
166
皮虚实方二首
167
《删繁》论曰:夫五脏六腑者,内应骨髓,外合皮毛肤肉。若病从外生,则皮毛肤肉关格强急,若病从内发,则骨髓疼痛。然阴阳表里,外皮内髓,其病源不可不详之也。皮虚者寒,皮实者热,凡皮虚实之应,主于肺大肠,其病发于皮毛,热即应脏,寒即应腑。《千金》同,出第三卷中
168
《千金》疗皮虚,主大肠病,寒气关格。蒴 蒸汤方。
169
蒴 根叶切三升 桃皮叶锉三升 菖蒲叶锉三升 细糠一斗 秫米五升
170
上五味,以水一石五斗,煮取米熟为度,大盆器贮于上,作小竹床子罩盆,人身坐床中,四面周回将席荐障风,身上以衣被盖覆。若气急时开孔对口泄气,取通身接汗,可作两食久许,如此三日。若盆里不过热,盆下安炭火也。非惟疗寒,但是皮肤下一切劳冷,并皆疗之。忌羊肉、饧。《删繁》同
171
又疗皮实,主肺病热气。栀子煎方。
172
栀子 枳实 大青 杏仁去两仁、尖、皮 柴胡 芒硝各三两 生地黄切一升 石膏八两 淡竹叶切一升 生玄参五两
173
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下芒硝,分三服。忌芜荑。《删繁》同,并出第十八卷中
174
上气方九首
175
《广济》疗上气方。
176
葶苈子五合熬紫色,别捣如泥 桑根白皮 大枣二十枚擘
177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绞去滓,纳葶苈子泥如枣大煮之,三分减一,顿服,以快利为度。忌如药法。出第二卷中
178
《肘后》主上气方。
179
灸从大椎数下行第五节下,第六节上,空间即灸一处,随年壮。秘方。《深师》、《千金翼》、文仲同,出第三卷中
180
《千金》疗上气方。
181
上酥一升 独头蒜五颗去皮,先以酥煎蒜,蒜黄出之 生姜汁二合
182
上三味,同煎使熟,空腹服一寸匕,温服之。忌热面。
183
又方芥子三升
184
上一味,末之,蜜和为丸。寅时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服。散亦佳。禁如药法,尤忌油、面等。并出第十七卷中
185
《必效》疗上气方。
186
半夏 茯苓各四两 橘皮 白术各三两 生姜五两 槟榔十颗
187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渍一宿,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更加甘草三两、人参二两、前胡二两、紫苏一两。忌羊肉、饧、桃、李、雀肉、醋物。出第一卷中
188
《古今录验》温中汤 疗上气方。
189
甘草三两炙 桂心四两 生姜一斤
190
上三味,切,以水七升半,煎取三升,分五服。忌生葱、海藻、菘菜。
191
又昆布丸 疗胸满上气方。
192
大黄 硝石 海藻 水银各一两 昆布三两洗 苦瓠瓣四十枚 葶苈半升熬 通草二分 桃仁五十枚熬
193
上九味,捣筛,以蜜和为丸,如梧子许。先食服三丸,日再服。
194
又已试鲤鱼汤 疗上气方。
195
杏仁 贝母 桂心各三两 橘皮 人参 甘草 浓朴 麻黄去节 茯苓胡麻 白前各二两 鲤鱼五斤 生姜六两 半夏五两洗
196
上十四味,切,先以水二斗,煮鱼得一斗二升,去鱼纳药,煎取三升二合,分四服,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醋物、羊肉、饧、生葱等物。
197
又上气。二物散。本司马大将军方
198
麻黄一斤去节 杏仁一百枚
199
上药各别捣,合和下筛为散。上气发时,服方寸匕,可至三方寸匕,以气下为候,不必常服。《深师》疗上气兼咳,《范汪》同,并出第十九卷中
200
卒上气方六首
201
《深师》疗卒上气,胸心满塞。半夏苏子汤方。
202
半夏五两洗 苏子一升 生姜五两 大枣四十枚擘 橘皮 桂心各三两 甘草二两
203
上七味,切,水七升,煮取二升七合,分三服,气即下。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
204
又疗卒急上气,胸心满。竹 下气汤方。
205
生甘竹 一虎口 石膏一两 生姜 橘皮各三两 甘草三两炙
206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竹 取四升半,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分二服。此方疗忽上气不止者,服两三剂瘥。忌海藻、菘菜。并出第十八卷中
207
《备急》葛氏疗卒上气,鸣息便欲绝方。
208
桑根白皮切三升 生姜切半升 吴茱萸半升
209
上三味,切,以酒五升,煮三沸,去滓,尽令服之,入口则愈。《千金》秘方
210
又方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二两
211
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古今录验》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八合。
212
忌海藻、菘菜。瘥后,欲令不发者,更取二味,并熬杏仁五十枚,捣筛,蜜和丸,服四五丸,日三。文仲、《肘后》、《范汪》同
213
又疗卒上气,气不复,报肩息方。
214
乾姜三两 咀
215
上一味,以酒一斗渍。服一升,日三服。
216
又方麻黄三两去节 桂心 甘草炙各一两 杏仁如法
217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此二方名小投杯汤。有气疾者亦可为散,将服之。冷多,加乾姜三两;淡唾者,加半夏三两。忌海藻、菘菜、生葱。出第三卷中
218
久上气方四首
219
《千金》疗积年上气不瘥,垂死者方。
220
莨菪子熬令色变 熟羊肺薄切,曝乾,为末
221
上二味各别捣,等分,以七月七日神酢,拌令相著。夜不食,空肚服二方寸匕,须臾拾针两食间,以冷浆白粥二口止之,隔日一服,永瘥。三十日内得煮饭汁,作芜菁羹食之,以外一切禁断。文仲、《肘后》同
222
又疗上气三十年不瘥方大枣一百枚去核、皮一百二十颗 杏仁一百粒二百粒汗
223
上四味,先捣杏仁,令极熟后,纳枣、椒、豉,更捣作丸,如枣核大。含,稍稍咽之,日三夜一。并出第十七卷中
224
《近效》疗久上气,气急卧不得方。
225
紫苏叶二两 生姜 麻黄去节 杏仁各三两 赤茯苓 桑根白皮 葶苈子各二两熬 橘皮一两半
226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先煮麻黄去沫,下诸药和,煮取二升七合,绞去滓,分三服,每服如人行七八里久。温服之毕,服后丸。
227
又丸方葶苈六两熬令紫色
228
上一味,捣如泥,丸如梧子大。每食后以枣饮下十丸,日二服。乾枣十颗,擘碎,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用下丸甚效。
229
上气胸满方二首
230
《古今录验》胡椒丸 疗咳上气,胸满,时复呕沫方。
231
胡椒 荜茇 乾姜各三两 白术二两 桂心 高良姜 人参 款冬花 紫菀 甘草炙各二两
232
十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五丸,日二服。不知,增之,以知为度。忌生冷、醋滑、猪、鱼、肉、蒜、桃、李、雀肉、生葱、海藻、菘菜。出第十九卷中
233
《救急》茯苓人参散 疗上气,胸胁满闷,益心力,除谬忘,永不霍乱,能饮食。此方功力,诸药不逮。有人年四十时,因患积痢,羸惫不能起止,形状如七十老人,服此药两剂,平复如旧,久服延年益寿方。
234
茯苓二斤去黑皮,擘破,如枣大,清水渍经一日一夜,再易水,出于日中,曝乾为末
235
人参七两捣 甘草一两炙,切 牛乳七升 白砂蜜一升五合
236
上五味,以水五升,纳甘草,煮取二升,除甘草澄滤,纳茯苓,缓火煎,令汁欲尽,次纳白蜜、牛乳,次纳人参,缓火煎,令汁尽,仍搅药令调,勿许焦成,日中曝乾,捣筛为散,以纸盛之,温乳及蜜汤和吃并得。亦不限多少,夏月水和当 。忌海藻、菘菜、大醋。并是大斗大升大秤两也,此方极验,合数剂立效。出第六卷中
237
上气咳身面肿满方四首
238
崔氏疗肺热而咳,上气喘急,不得坐卧,身面肿,不下食,消肿下气止咳,立验方。
239
葶苈子二十分熬 贝母六分 杏仁十二分炮 紫菀六分 茯苓 五味子各六分 人参 桑白皮八两
240
上八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一服十丸,日二服,甚者夜一服,渐渐加至二三十丸,煮枣汁送之。若腥气盛者,宜服此药。若小便不利者,宜服后方。忌酢物。
241
又方葶苈子二十分熬 杏仁十二分 茯苓六分 牵牛子八分熬
242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许。每服八丸,日再夜一,渐渐加至二十丸,煮枣汁送之。大忌醋物。
243
又疗上气咳嗽,长引气不得卧,或水肿,或遍体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并主之方。
244
葶苈子三升微熬
245
一味,捣筛为散,以清酒五升渍之,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初服如胡桃许大,日三夜一,冬日二夜二,量其气力,取微利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满,亦可以绵细绞即服。
246
其葶苈单茎向上,叶端两角,角粗且短。又有一种苟芥草,叶近根下作歧,生角细长,采时必须分别。前件六种病状,发动各不同,始终至困,并归于水,但人腹内有块,及两边皆有者,或当心有块稍肚大者,并是水病。即此药必须得好新熟无灰酒,清者始可用,经日多者恶不堪用。前件病皆是热,服药唯须慎酒、面、生冷、鸡、猪、鱼、肉。大困及不得卧,入口则定,老少任意量力,必须好差平复,始可停药,此方神验。服药如伤多闷乱者,作土浆饮即定。并出第六卷中
247
《必效》疗上气咳嗽,腹满体肿方。
248
取楸叶三升
249
上一味,煮三十沸,去滓,煎堪作丸如小枣子。以竹筒纳下部,立愈。出第一卷中
250
上气喉中水鸡鸣方一十二首
251
《深师》疗久逆上气胸满,喉中如水鸡鸣。投杯汤方。
252
小麦一升 麻黄四两去节 浓朴五两 石膏如鸡子 杏仁五合
253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小麦熟,去麦纳药,煮取三升,分三服。咳嗽甚者,加五味子、半夏洗各半升,乾姜三累经用甚良。
254
又疗上气,脉浮咳逆,咽喉中水鸡鸣,喘息不通,呼吸欲死。麻黄汤方。
255
麻黄八两去节 射干二两 甘草四两炙 大枣三十颗
256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三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已用甚良。忌海藻、菘菜等。
257
又疗咳逆上气,胸中塞不得息,卧不安席,牵绳而起,咽中如水鸡声。投杯汤方。
258
款冬花二十分 杏仁四十颗 甘草一两炙 大枣二十颗 桂心二两
259
麻黄四两去节 生姜 半夏洗各三两 紫菀 细辛各一两
260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顿服之。一方分再服,卧令汗出,食粥数口,勿饱食,神良。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生菜。
261
又疗咳逆上气,燥嗽冷嗽,昼夜甚,喉中水鸡鸣。钟乳丸方。
262
钟乳 人参 桂心 乾姜各八分 附子 款冬花 细辛各六两 紫菀十分
263
杏仁四分
264
九味,捣筛,蜜和。酒服如小豆二丸,日三。不知,稍稍加之。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等物。
265
又疗上气咳嗽,喉中水鸡鸣,唾脓血腥臭。麻黄汤方。
266
麻黄六两去节 桂心一两 甘草 杏仁去尖、皮各二两 生姜八两一方用乾姜三两
267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已用疗咳唾脓血,喉中腥臭,得力后,长将丸服。忌海藻、菘菜、生葱。
268
又疗久咳上气,喉中鸣,昼夜不得卧。贝母散方。
269
贝母三两 麻黄去节 乾姜各二两 桂心 甘草炙各一两
270
五味,捣筛。平旦酒服方寸匕,日二。不知,增之至二匕,大剧可至再服,酒随饮多少。忌海藻、菘菜、生葱等。
271
又疗久咳逆上气,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喉常作水鸡鸣。白前汤方。
272
白前二两 紫菀 半夏洗各三两 大戟切七合
273
上四味,切,先以水一斗,渍之一宿,明旦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羊肉、饧。此方四味,《千金方》见水肿咳上气中,《千金》、《古今录验》同,并出第十八卷中
274
《短剧》疗咳逆,喉中如水鸡声。贝母汤方。
275
贝母 甘草炙各二两 麻黄去节 桂心各四两 半夏 乾姜各三两 杏仁七十
276
上七味,切,以水二斗三升,先煮麻黄得十沸,纳药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忌海藻、菘菜、生葱、羊肉、饧。《古今录验》同
277
又疗咳而上气,咽中如水鸡声。射干麻黄汤方。
278
射干十二枚 麻黄去节 生姜各四两 紫菀三两 款冬花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八枚洗 大枣七枚
279
上九味,切,以东流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羊肉、饧、生菜。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千金》、《古今录验》同,并出第一卷中
280
《必效》疗病喘息气急,喉中如水鸡声者,无问年月远近方。
281
肥皂荚两挺 好酥一两
282
二味于火上炙,去火高一尺许,以酥细细涂之,数翻覆,令得所,酥尽止,以刀轻刮去黑皮,然后破之,去子、皮、筋脉,捣筛,蜜和为丸。每日食后服一丸如熟豆,日一服讫,取一行微利。如不利时,细细量加,以微利为度,日止一服。忌如药法。出第一卷中
283
《古今录验》沃雪汤 疗上气不得息卧,喉中如水鸡声,气欲绝方。
284
麻黄四两去节 细辛二两 五味子半升 桂心 乾姜各一两 半夏八枚洗去滑,一方四两
285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投杯则卧,一名投杯麻黄汤,令人汗出不得卧,勿怪。亦可从五合,不知稍增,日再。凡煮麻黄,先煎二沸,去上沫,又纳馀药。忌生葱、生菜、羊肉、饧。《集验》、《经心录》、《范汪》同
286
又投杯汤 疗久咳嗽上气,胸中寒冷,不得息食,卧不安席,每牵绳而起,咽中如水鸡声方。
287
款冬花四十颗 细辛一两 紫菀三两 甘草 桂心 麻黄去节 乾姜各二两 五味子半升 杏仁四十枚 半夏半升洗
288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卧,汗出即愈。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羊肉、饧。并出第九卷中
289
因食饮水上气方四首
290
《古今录验》宫泰说,李将军儿得病,喘息甚难,并数上气呼吸,疗之不瘥,遂亡。本由食饼后乃饮水得之,服五味汤不瘥,此辈皆死。是后乃有婢得之,行极而渴饮水多,此为所发起同,与五味汤亦不瘥,然后小瘥,泰因此与三物备急药半钱,吐下得瘥。由此思惟病之所由,以冷水入肺及入肠,寒热不消化,结聚逼迫于胃口,故令其呼吸乏,气息不得下过,谓喘而上气息数也,宜吐下之亦可,与三物瓜蒂散吐之。
291
三味备急散 本疗卒死,感忤,宫泰以疗人卒上气,呼吸气不得下,喘逆瘥后,已为常用方。
292
巴豆 乾姜 大黄上药等分,巴豆小熬,去心、皮,合捣下筛。服半钱匕,得吐下则愈。忌野猪肉、芦笋。《范汪》同
293
又三味吐散 宫泰以疗上气呼吸喘逆方。
294
瓜蒂三分 杜蘅三分 人参一分
295
上药捣筛为散。以温汤服一钱匕,老小半之。《范汪》同,并出第十九卷中
296
《肘后》疗大走、马奔走喘乏,便饮冷水、冷冻饮料,因得上气发热方。
297
竹叶三斤 橘皮三两切
298
上二味,以水一斗半,煮取三升,去滓,分为三服,三日服一剂,良。《集验》用竹叶三两。文仲、《备急》、《范汪》等同
299
又方葶苈子一两熬,捣 乾枣四十颗
300
上二味,以水三升,先煮枣,取一升,纳葶苈子,煎取五合。大人分一二服,小儿分三四服。并出第一卷中
301
卒短气方四首
302
《肘后》卒短气方。
303
捣韭取汁,服一升,立愈。文仲、《备急》、《千金》同,出第一卷中
304
千金》疗卒短气方。
305
枸杞叶二两 生姜二两切
306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307
又方生姜五两切 小麦一升
308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309
又方紫苏茎叶切一升 大枣二七枚
310
上二味,以酒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水亦得。又方加橘皮半两。并出第十七卷中
311
上气及气逆急牵绳不得卧方八首
312
《广济》疗肺气,痰上气急及咳方。
313
柴胡五两 五味子 橘皮 紫菀 贝母 杏仁各三两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
314
上九味,细切,捣令极碎。每服取麦门冬一两去心、生姜半两切、竹叶一两半,以水二升五合,先煮麦门冬、生姜、竹叶,有一升五合,纳散二两,煎取一升二合,绞去滓,分二服,平旦空肚服之,一服日晚食消后服之,每日作一剂。忌油、面、猪、犬肉、小豆、粘滑、酸、咸、海藻、菘菜。出第三卷
315
《肘后》疗咳上气喘息,便欲绝方。
316
末人参,服之方寸匕,日五六。出第一卷中
317
《深师》疗上气及诸逆气。神验白前汤方。
318
白前五两 紫菀 杏仁 浓朴炙各三两 半夏 麻黄去节各四两 生姜一斤上十一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良。忌海藻、菘菜、羊肉、生葱、饧又疗肺气不足,咳嗽上气,牵绳而坐,吐沫唾血,不能食饮,补肺溢汤方。
319
子(一升 桑白皮五两 半夏六两洗 紫菀 人参 甘草 麻黄去节 五味子 乾姜 杏仁去尖、皮、两仁者各一两 细辛一两半 桂心三两 款冬花一两
320
射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五服,日三夜再。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生菜。《千金》同
321
又疗诸咳病,上气胸满,昼夜不得卧,困笃。钟乳丸方。
322
钟乳八分 乾姜六分 款冬花 细辛 桑白皮 半夏洗各四分 贝母 附子炮各五分 蜀上十二味,捣筛,蜜和。服如大豆二丸,日三。忌冷食、猪、羊肉、饧、生菜。并出第十八卷中
323
《千金》疗上气不得卧,神秘方。
324
橘皮 生姜 紫苏 人参 五味子各三两
325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有桔梗,无五味子,出第十七卷中
326
《古今录验》疗积病后暴上气困笃。投杯汤方。
327
石膏四两碎 甘草二两炙 五味子三两 大枣二十枚 人参 桂心 半夏 杏仁各二 麻黄三两去节 生姜四两
328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一服六合,日三夜一。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等。
329
又疗上气,呼吸牵绳,肩息欲死。覆杯汤方。
330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 乾姜 桂心 贝母各二两
331
上五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则愈。有人先有风患,兼有石热,取冷当风,饮酒房室体虚,末春因天行病,至夏中瘥,尚虚,有风热未除,兼药石势过,伤于胃气,因腹胀坚如石,气息不利,因自下,后变四肢肿,游走无定,小便不通,积服利药,忽吐逆不下食,变哕至掣动百脉,状如嘘唏,积日乃变上气,服此方加杏仁二两,与两剂,上气得止。忌海藻、生菜、菘菜。《范汪》、《经心录》同,出第十九卷中
332
咳嗽上气方七首
333
《病源》咳嗽上气者,肺气有馀也。肺感于寒,微则成咳嗽。肺主气,气有馀则喘咳上气,此为邪搏于气,气拥滞不得宣发,是为有馀,故咳嗽而上气也,其状喘咳上气,多涕唾,面目浮肿,则气逆也。出第十四卷中
334
《深师》疗上气咳嗽。苏子煎方。
335
苏子二升 生姜汁二升 白蜜二升 生地黄汁二 杏仁二升
336
上五味,捣苏子,以地黄、姜汁浇之,绢绞取汁,更捣,以汁浇,复绞,如此六七过,令味尽,去滓,熬杏人令黄黑,捣令如脂,又以向汁浇之,绢绞取汁,往来六七过,令味尽,去滓,纳蜜,和置铜器中,于重汤中煎之,令如饴,煎成。一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忌芜荑。《千金》同
337
又疗咳嗽上气。射乾煎方。
338
射干八两 紫菀半两 胶饴五两 细辛半两 乾姜五两末 生竹沥一升
339
芫花根半两 桑根白皮 款冬花各八两 附子半两炮 甘草半两炙 白蜜一升
340
341
上十二味,先切射干,合蜜、竹沥汁煎五六沸,绞去滓, 咀诸药,以水一升四合,渍一宿煎之,七上七下,去滓,乃合饴、姜末煎,令如 。服酸枣一丸许,日三夜一。不知,稍增之。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菜。千金同
342
又疗咳上气,中寒冷,鼻中不利。杏仁煎方。
343
杏仁五两 五味子三合 甘草四两炙 麻黄一斤去节 款冬花三合
344
紫菀乾姜各三两 桂心四两
345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麻黄减二升,掠去沫,乃纳诸药,煮取四升,绞去滓,又纳胶饴半斤,白蜜一斤,合纳汁中,搅令相得,汤中煎如饴成。先食服如半枣,日三。不知,稍加之。忌海藻、菘菜、生葱。《千金》同,出第十八卷中
346
崔氏疗上气暴咳方。
347
紫苏茎叶二升 大豆一升
348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大豆,次下紫苏,煮取一升五合,分为三服,昼二夜一。忌醋、、咸、酸、油腻等。出第六卷中
349
《必效》主上气腹胀,心胸满,并咳不能食方。段明府云极效
350
枇杷叶一握去毛,炙 槟榔三七颗 生姜二分 高良姜二两二合二合
351
上六味,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大升,汤成后,纳酥、蜜,更煮三五沸,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八九里久,甚重者三两剂,任意食之。出第一卷中
352
《救急》疗上气咳,肺气胸痛方。
353
杏仁三大升 白蜜一大升 牛酥二大升
354
上三味,杏仁捣碎于瓷盆中,研取汁五升,净磨铜铛,勿令脂腻,先倾三升汁于铛中,刻木记其深浅,又倾二升汁,以缓火煎,减至于所记处,即纳白蜜及酥,还至木记处,药乃成,贮不津瓷器中。每日三度,以暖酒服一大匙,不能饮酒,和粥服亦得。服一七日唾色变白,二七日唾稀,三七日咳断。此方非但疗咳,兼补虚损,去风冷,兼悦肌肤白如瓠,妇人服之更佳。《延年秘录》同,出第六卷中
355
古今录验》疗上气,兼咳。苏子汤方。
356
苏子一升 五味子五合 麻黄去节 细辛 紫菀 黄芩 甘草炙各二两
357
人参上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上气病亦特单煮苏子,及生苏叶,冬天煮乾枝茎叶亦佳。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生菜。出第十九卷中
358
咳逆上气呕吐方四首
359
《病源》五脏皆禀气于肺,肺感微寒则成咳嗽也。寒搏于气,气聚还肺,而邪有动息,邪动则气奔逆上,气上则五脏伤动,动于胃气者,则胃气逆而呕吐也,此是肺咳,连滞气动于胃而呕吐者也。又有季夏脾王之时,而脾气虚不能王,有寒气伤之而咳嗽者,谓之脾咳,其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膊背,甚则不可动,动则咳发。脾与胃合,脾咳不已,则胃受之。其状咳嗽而呕,呕甚则长虫出是也。凡诸咳嗽甚则呕吐,各随证候知其腑脏也。出第十四卷中
360
《深师》疗咳嗽上气,喉咽中腥臭,虚气搅心,头痛眼疼,耳中嘈嘈,风邪毒注天行,食不生肌,胸中隔塞,呕逆多唾,恶心,心下坚满,饮多食少,疗疰并淋。通气丸方。
361
胶饴五斤 蜀椒二升汗 乌头七分炮 桂心六分 大附子五枚炮 乾姜人参各四分 杏仁一升 天门冬十分 蜈蚣五节去头,炙
362
上十味,末之,捣杏仁作膏,稍稍纳药末捣千过,烊胶饴,乃纳药中,搅令调和。合如半枣一枚,日六七,夜二三服,令胸中温为度。若梦与鬼神交通及饮食者,全用蜈蚣。食不消者,加杏仁五合;有虚气,少腹急,腰痛,加天门冬、杜仲;有风,加乌头二枚、附子一枚,立夏后勿加也;有留饮,加葶苈子一两熬,末之。忌猪肉、冷水、生葱、鲤鱼等物。《千金》同
363
又疗上气咳逆,口乾,手足寒,心烦满,积聚下利,呕逆,若坠瘀血,上气,胸胁胀满,少气肠鸣,饱食伤中里急,妇人乳饮滞下有邪湿,阴不足,大小便不利,肢节皆痛。硝石丸方。
364
硝石一升 乾姜 前胡 大黄各一斤 杏仁一升
365
上五味,捣筛,蜜和。饮服如梧子三丸,日再。五日后心腹诸疾,随大小便去,月经绝则通,下长虫数十,亦利血及冷热,赤白汁,症瘕毒悉主之,药利以意消息。
366
又疗上气,烦闷呕逆不得饮食。浓朴汤方。
367
浓朴一两炙 人参一两 半夏四两洗 生姜八两 茯苓 甘草 橘皮桂心各二两 枳实二两炙
368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醋物。
URN: ctp:ws574591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