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 |
2  | 通志卷七十三 |
3  | 宋 右。 廸 功 郎 鄭 樵 漁 仲 撰金石略第一。 |
4  | 上代文字 錢譜 三代欵識。 秦 兩漢 三國 晉 兩朝。 隋 唐 《唐六帝 唐名家金石序。 |
5  | 序曰:方冊者,古人之言語,款識者,古人之面貌,以後學跂慕古人之心,使得親見其面而聞其言,何患不與之俱化乎?所以仲尼之徒三千,皆為賢哲,而後世曠世不聞,若人之一二者何㢤?良由不得親見聞於仲尼耳。蓋閑習禮度,不若式瞻容儀,諷誦遺言,不若親承音㫖,今之方冊所𫝊者,已經數千萬𫝊之後,其去親承之道逺矣,惟有金石所以垂不朽,今列而為略,庶㡬式瞻之道猶存焉。且觀晉人字畫,可見晉人之風猷,觀唐人書蹤可見唐人之典,則此道後學安得而舍?諸三代而上,惟勒鼎彛,秦人始大其制而用石鼓,始皇欲詳其文而用豐碑,自秦迄今,惟用石刻,散佚無紀,可為太息,故作金石畧。 |
6  | 厯代金石。 |
7  | 蒼頡石室記》有二十八字,在蒼頡北海墓中,土人呼為「藏書室」,周時自無人識。逮秦李斯始識八字曰「上天作命,皇辟迭王,漢叔孫通識」十二字。 《夏禹書》十二字比干銅盤銘十六字、史籕六字孔子書季札墓》十字、周穆王東廵四字右上代文字見於模刻。 |
8  | 太昊金。 尊盧氏幣。 神農氏金。 黄帝貨金 軒轅貨金。 帝昊金。 帝嚳金 髙陽金。 堯泉 《舜䇿》乗馬幣。 《舜䇿》:幣貨金。 夏貨金。 商貨荘布 商貨四布 商連幣 商湯金 商子貨金。 周圜法貨 周圜法別種。 齊公貨 齊刀別種。 齊梁山幣 莒刀齊布。 齊刀 |
9  | 右見錢譜,兵火以來,今贑州尚有本。 |
10  | 晉姜鼎。 虢姜鼎 鄭伯姬鼎 宋君鼎 周姜鼎文王鼎 孔文父鼎 魯公鼎 宋公鼎。 周公鼎單冏鼎 伯姬鼎。 宋君夫人鼎。 東宫方鼎 商鼎得鼎。 庚鼎 乙鼎 大鼎 始鼎 欒鼎 趠鼎辛鼎 癸鼎 尨鼎 陀鼎。 東宮鼎 盤鼎 公誠鼎 丁斯鼎 王子吳鼎。 師寏鼎。 父乙鼎。 叔夜鼎。 ●氏鼎 公癸鼎 父甲鼎。 父丁鼎。 蟬文鼎 尨生鼎。 召夫鼎。 師□鼎。 師毛鼎。 師鼎周,姜敦 周虞敦 雁侯敦。 屈生敦。 仲駒敦孟金敦。 刺公敦。 叔敦 虢姜敦 散季敦 伯百父敦。 冀師敦。 尨敦 □敦 始敦 何敦 尹敦 戠敦 周敦 𨚕敦 牧郭 周公彛 召公彛曹侯彛 司空彛 內史彛 楚公彛 沈子彛彛 單冏彛 伯宋彛。 仲舉彛 單從彛 品伯彛。 李娟彛 㪉姬彛 楚王盞彛 祖戊彛 商兄癸彛 父癸彛 交父彛 祖乙彛 父乙彛 父丁彛 父已彛 父辛彛: 母乙彛 師艅彛 仲父彛商彛。 五彛 伯彛 㪉彛 甗彛 形彛 尹彛應彛 亞彛 伊彛 仲父彛 小子師彛。 庚午,鬲。 髙姜鬲 書鬲 丁父鬲。 父已鬲。 毛乙鬲乃子鬲。 母鬲。 虢叔鬲。 諸旅鬲。 莫敖鬲 竇徳鬲 聿逺鬲。 伯鬲 慧季鬲。 許子鐘。 鐘。 商鐘 元子鐘。 走鐘 遲父鐘。 南和鐘 分寧鐘,許子小鐘。 盄和鐘。 召公尊。 朝事尊 韋子尊魚尊 叔寳尊。 虎尊。 父戊尊 祖戊尊 商從尊中爵。 夫甲爵: 父丁爵 祖辛爵。 父癸爵。 父辛爵。 大田爵。 父庚。爵: 庚爵 丁青爵。 商爵父戊爵。 祖已爵。 父已爵。 已,舉爵。 已爵。 舉爵,篆帶爵。 父乙爵。 祖乙爵。 伯爵 飲爵 觶爵,父甲爵。 主人舉爵 癸舉 父辛舉。 寅簋 左父簋。 叔髙簋 師寏簋 師奕簋。 弡中□ 劉公太公缶。 子斯。 史㓿 姬寏 姬寏,豆單,疑豆。 仲䖍洗。 仲虞洗 田季匜: 寒戊匜,叔匜。 杞公匜 義母匜。 弡伯匜。 季姬匜 季毫匜 祖戊匜。 齊侯匜 卭仲盤。 伯盞盤。 夀盤史孫盤。 卭仲盫。 伯戔□ 應婦甗 周陽侯甗仲信甗 䣄甗 孟嬭甗 父已甗 庚甗 飲甗伯溫甗 冀師舟 師淮卣 周卣 冀卣 商卣兄癸卣 母辛卣 母乙卣。 父甲卣。 祖癸卣父已卣。 祖戊卣 伯王齍 趠齍 諸友盉 伯王盉 沈子盉 盉豪盉 父丁盉。 兹女觚。 象觚父庚觚。 甲子觚。 平周鉟 罄 丁舉甌 伯索盂。 熙之㦸 銅角 武安釡。 軹家,釡右。三代之款,識見於博古圖等。 |
11  | 石鼓文,秦封泰山碑、嶧山頌徳碑,秦相李斯等請刻始皇詔書之罘山刻石,之罘大篆始皇,朐山碑、稽山頌徳碑,刻二世詔文殘碑二十字。祀巫咸大湫文 |
12  | 右秦 |
13  | 陳留太守程封碑酸棗令劉熊紀績碑有碑隂、執金吾髙襃碑、太保髙峻碑、丞相陳平、碑、三老袁貢碑、袁騰碑,西平令楊期碑、征西大將軍楊僅碑、大司農陳君碑邉讓碑、董襲碑、八都神廟碑、封龍山碑藳城長蔡湛碑有碑隂無極山碑、上谷太守張碑孝子王立碑、譙敏碑、賈敏碑、李固碑、左伯桃碑、蘇武碑,乞復華下民田租狀、西嶽石闕銘、西嶽和山亭碑、司徒劉竒碑、西嶽華山廟碑、劉黨碑立教院、君神祠碑、太尉楊震碑并碑隂題名、髙陵令楊君碑及碑隂、繁隂令楊尋碑、金城太守楊統碑、郭有道碑、郭林宗碑、山陽太守祝睦二碑陽翟令許叔臺碑、兗州從事丁仲禮墓碑、太尉掾橋君墓碑、宋國縣繹幕令碑、漢橋、元碑、慎令劉君墓碑、光祿勲劉耀碑、袁安碑、太傅龔勝、碑、劉熙碑及碑隂、漢髙祖感應碑、髙祖廟碑、太尉陳球碑、太尉陳球、後碑、陳球碑隂。 御史大夫鄭宫碑 卜式、墓碑、鮑宣碑、魯相、史晨等,奏出王家榖祠孔子碑司徒吳雄等奏:孔子廟置卒史碑魯相復顔氏繇發碑,太山太守孔宙碑孔彪碑及碑隂漢碑:永夀三年,婺州從事孔君徳立於孔子墓壇前小篆碑、河東太守孔雄碑、司農孔峽碑魯相韓叔節修孔子廟碑永年、博士孔志碑、御史孔翊碑博士逢汾墳前石柱碑篆、竹邑侯相張夀碑侯伯咸墓碑、孫嵩碑、王章碑、安平王相孫根墓碑、廬江太守范式碑、中郎王政碑、任城府君頌、司𨽻校尉魯峻碑、執金吾武榮碑、故司馬城鐵碑、謁者、景君二碑、禦史大夫郗慮碑童恢墓,雙石闕題。 太尉劉寛二碑,中平二年,門生故吏各一碑,并碑隂,姓名蕭何碑元儒先生婁夀碑、山陽太守碑、築陽侯相景豹碑、司徒掾梁君碑、學生碑、侍中王逸碑、、南陽太守秦君碑、司徒從事郭君碑、北軍中侯郭君碑封觀碑、蔡昭碑、桐栢神碑、中常侍曹騰碑、老子銘老子碑銘、幽州刺史朱龜碑有碑隂、趙王武臣碑、東海祠碑、楚相孫叔敖,延熹三年,固始令叚君立有碑隂、堂邑令費君碑、梁相費君碑、曹娥碑、羅訓碑、南昌太守谷君墓碑、青州刺史劉君碑胡騰墓碑、桂陽太守周府君勲徳碑、桂陽太守周使君碑、周公禮殿石楹記、陽洎侯墓碑都文翁,學生題名。 析里橋郙閣銘刺史李頊、碣、中宫令楊暢、墓碑、沛相、范史墓闕文、王襃墓碑、中常侍樊安碑、河間相張平子墓志有二碑,趙國相雝勸石闕碑、秦君之碑泰山都尉孔宙碑、小黃門譙君碑改西嶽廟民賦碑,孔宙碑隂題名孔徳讓碣,文歆碑,天祿辟邪字、周公禮殿記蔡邕石經。窆室銘周府君碑隂、、麟、鳳贊并記,巴官鐵量銘㑹稽東部都尉路君闕銘南武陽墓闕銘章和石記、郯令景君闕銘北海相景君碑隂,敦煌長史、武班碑武石氏闕記:司𨽻陽,厥開石頌吳郡丞武開明碑張公廟碑祝長嚴訢碑從事武梁碑,平都侯相蔣君碑東海相栢君海廟碑吉成侯州輔碑有碑隂,故民吳公碑議郎元賔碑,韓府君孔子廟碑有碑隂,丹陽太守郭旻碑封邱令王元賞碑:冀州刺史王純碑河東地界石記、成臯令任伯嗣碑、平輿令薛君碑堯廟碑,又堯廟碑,蒼頡廟人名,蒼頡廟碑:西嶽二碑、劉尋禹廟碑,白石神君碑禹廟碑荊州刺史度尚碑、車騎將軍馮緄碑,廣漢縣令王君神道、冀州從事張表碑、堵陽長謁者劉君碑、金鄉守長侯君碑、桞孝廉碑,衛尉卿衡方碑、沛相楊君碑、淳于長夏承碑,中郎馬君碑、武都太守李翕碑仲君碑、成陽靈臺碑,廷尉仲定碑,堂谿典嵩,髙山石闕銘,斥彰長斷碑。太尉郭禧碑逢童子碑,漢三公碑,郩阮君神祠碑。揚州刺史敬使君碑、涼州刺史魏君碑、成陽令唐君頌、都鄉正衛彈頌、尉氏令鄭君碑、趙相劉衡碑、圉令趙君碑、巴郡太守樊君碑、綏民校尉熊君碑,司空宗俱碑,馮使君墓闕銘:琅邪相王君墓闕銘武隂令髙君墓闕銘,永樂少府賈君闕銘,臨朐長仲君碑,、富春丞張君碑、蜀郡太守,任君神道,蜀郡屬國都尉任君神道。 益州太守楊宗墓闕銘巴郡太守、張府君功徳敘、河南尹蘇君碑額武氏石室畫像右兩漢。 |
14  | 魏武帝《受禪壇記》,魏武帝大饗碑、魏受禪表、魏郡公上尊號表。魏酸棗令母邱悅碑、魏封議郎孔羡為宗聖侯碑、魏隱士程沖墓碑、魏節婦白氏碑,魏御史大夫袁渙碑、魏鍾繇碑、魏征虜將軍、南州刺史王賢思碑、魏橫海將軍呂君碑、魏豫州刺史賈逵碑、魏劉盆碑、魏邴原碑、魏孫炎碑《魏太尉滿寵碑。 魏管寧碑、魏太妃郭氏碑、魏新野侯碑、魏立孔子廟碑,魏又立孔子廟碑,魏三斷碑皆漫滅二碑,無字、魏范式碑、魏太僕荀君碑魏南陽太守卞統碑吳大帝碑、吳征北將軍陸禕碑。、魏襄州刺史劉君碑,魏劉熹學生冢碑魏太保任公神道、吳九真太守谷府君碑。 吳禪國山碑隂吳天璽元年紀功碑、吳臨海侯相谷府君碑》《魏大長秋游述碑》。 |
15  | 右三國 |
16  | 南鄉太守司馬整徳政碑頌南鄊建國碑、阮籍碑、潘岳碑、王戎碑、陳武王碑丁議碑、老父嚴氏碑、郭文碑、廣昌長暨遜碑、宣城內史陸喈碑、巴西太守盧茂碑、紀穆侯碑、遂州刺史李豪碑、陳夀墓碑、西平將軍葛府君碑、議郎陳先生碑、尉氏令陳君單碑、周胙墓石柱題、散騎常侍周處碑、西平侯顔含碑、石柱文、泰山君改髙樓碑、黃庭經、司馬士㑹碑墮淚碑、杜預碑路君墓石闕文,魏興郡太守覃毅、徳政碑小字、東方朔畫贊、張愷碑、征虜將軍楊亮碑天台觀題遺教經、洛神賦、平西將軍墓銘定水寺題,府軍蘭亭修褉序、太子詹事裴權碑,裴權後碑,北嶽祠堂頌、右將軍鄭烈碑太公碑、雲南太守碑,䕶羌校尉彭祈碑、議郎陳先生碑。光祿勲向凱碑鴻臚成公重墓刻青山君神頌安邑令徐君碑、金鄉長薛君頌、張子平碑。夜郎太守母稚碑樂毅論。 方城侯鄧艾碑。 偽漢司徒劉雄碑偽趙浮圖澄造像碑,偽趙橫山神李君碑、偽趙西門豹祠殿基記、右晉。 |
17  | 宋武帝受禅壇記,宋武帝檄譙縱文:,宋文帝神道碑宋宗慤母劉夫人墓誌:羅含碑、江淹碑、齊海陵王照文墓誌、齊桐栢山金庭觀碑,梁闗內侯盛紹逺碑,梁茅君碑,梁貞白先生陶𢎞景碑,梁上元真人司命茅君九鍚文碑,梁上清真人許長史舊館壇碑,蕭、梁二帝碑梁重立羊祜碑,瘞鶴銘,梁改墮淚碑梁開善寺大法師碑梁招隱寺刹下銘、吳延陵季子二碑,夌積山應乾寺重修七佛龕銘,慧逺法師碑梁檀溪寺禪房碑齊佛龕碑後魏兖州刺史賈司伯碑、後魏兖州刺史元王匡碑、後魏孝侯碑。後魏中山太守常通碑。後魏宣武帝御射碑。後魏金鄉縣令徐公碑、後魏侍中廣平穆王碑,後魏章陵太守呂君碑、後魏司徒斛律斯公碑。 後魏元成碑,後魏立宣尼廟記。後魏孝文帝弔比干文。後魏并州刺史王坦墓碑,後魏石佛像碑、後魏松滋公興、溫泉頌、古碑三皆剝落,似魏、齊時字、後魏車騎將軍穆祚碑、後魏侍中廣平穆王碑。《後魏景王碑。 後魏汝南文宣王碑、後魏碑,後魏末帝碑、後魏升仙太子碑、後魏聖㫖寺碑、後魏魯郡太守張猛,龍清徳碑、敎戒經後魏崔浩碑大代華嶽廟碑後魏修華嶽碑、後魏中嶽碑後魏孔子廟碑比干墓刻。 後魏大鴻臚卿鄭允伯碑、後魏北廵碑、後魏太尉于烈碑、後魏瑤光寺碑、後魏鄭羲碑後魏鄭道昭登雲峯山詩後魏天柱山東堪石室銘後魏張夫人墓誌、後魏鄭道昭哀子詩、後魏王子晉碑、後魏宣武皇帝御講碑後魏淮陽太守梁鑒碑後魏、齊、兖二州刺史傅公碑後魏劉使君徳化頌,後魏兖州刺史元康碑、後魏瀛州刺史孫恵蔚墓誌、後魏叱閭神寳造像記後魏定州刺史崔亮頌後魏堯廟碑、後魏司空元暉碑、後魏郭太妃碑,後魏邑義一千人,造像記後魏房曇淵等造像記後魏賀㧞岳碑,後魏孟思文等造像碑後魏化政寺石窟銘、後魏鎮陽誨碑、後魏御史臺雙塔頌,東魏鎮東將軍劉乾碑、、東魏東平太守劉覇碑、東魏相州刺史徐雅碑,東魏膠州刺史祖淮碑、東魏大覺寺碑、東魏髙翻碑東魏賈思同碑、東魏張烈碑東魏張早墓誌、東魏孔子廟碑、東魏魏蘭根碑、魏岐州刺史王毅墓誌東魏瀛州刺史李公碑、東魏樂陵太守劉公碑:東魏劉起貴造像碑,東魏逢彦造像記,東魏安州刺史赫連相碑,東魏荀君像頌、北齊楚陽太守張樂碑,北齊大將軍、兖州刺史劉傑碑,北齊太祖大師正覺寺重修佛殿二記,北齊臨清王假黄鉞碑,北齊二祖大師碑、北齊造像記,北齊郭道尊等造像記,北齊孫士淵造像記北齊建陵山修靖館碑,北齊郁久閭業碑:北齊石當門等造像記,北齊東兖州湏昌縣王像頌、北齊二聖寺龍華讃佛碑北齊造釋迦像碑北齊夫子廟碑,北齊石像頌,北齊崇因寺碑,北齊闗亮造像記,北齊救疾經偈,北齊雲峯山題記北齊華陽公主碑,北齊權法師碑、北齊天柱山銘北齊邑義人造像記,北齊造雙塔碑,北齊造石經并記,北齊䝉山碑,北齊趙智和造像碑北齊、隴東平感孝頌北齊帝堯碑、北齊隴東王胡長仁碑、北齊觀世音石像碑,北齊、唐邕造寺碑,北齊長樂王平等碑北齊馮翊王平等碑北齊臨淮王造像碑。 北齊白長命碑、北齊大安樂寺碑,北齊開眀寺彌勒像碑北齊邸珍碑,北齊宋悅和等造像碑,北齊司空趙起碑、北齊宜陽國太妃傅氏碑、北齊赫連子悅清徳碑、北齊眀公道場碑,北齊、宋使君像碑,北齊髙隆之造像記後周宇文衆造像碑,後周延夀公碑、後周太學生拓㧞府墓誌,後周華嶽廟碑。後周河瀆碑,後周同州刺史普六茹忠墓誌後周溫州刺史烏丸僧修墓誌,後周雲州刺史胡歸徳碑右兩朝。 |
18  | 平陳碑善寳寺碑,尚書左丞郎茂碑、恒、嶽寺舍利塔北絳公夫人蕭氏墓誌、梁州刺史陳茂碑、司徒、觀徳王楊公碑司𨽻大夫、贈臨河縣公碑縣令梁執威,徳政碑啓法寺碑、興國寺碑,廬山西林寺道埸碑益州至真觀碑九門縣令李康清徳碑九門縣令鉗耳文徹清徳碑,鄭州刺史李淵造碑像記,齊、鄂國公為國勸造龍龕碑,智永書千文、景陽井欄銘源使君碑興福寺碑呂龜碑老子廟碑尒朱敞碑龍藏寺碑、臨漳趙令清徳頌,安定縣造寺碑、太平寺碑修舍利塔碑、廣業郡守鄭君碑、齊國太夫人楊氏墓誌午卯寺碑、潞州頌徳碑涇州興國寺碑,鄂州國公造鎮國大像碑,賈普智造像碑、董明府清徳頌,正解寺造像碑,賈春英浮圖碑,劉景韶造像碑趙君寳塔碑,信行禪師碑,化善寺碑。、驃騎將軍楊端墓誌,上柱國韓擒虎碑、李氏像碑,滏山石窟碑上儀同楊縉墓誌、平都治碑,大都督袁君碑、車騎將軍盧贍墓誌,王明府造像碑,五原國太夫人鄭氏墓誌張光墓誌,賈使君墓誌:䝉州普光寺碑,大將軍梁恭墓誌,舍利塔銘,舍利寳塔下銘願力寺雙七級浮圖銘願力寺舍利寳塔銘周羅㬋墓誌文儒先生劉炫碑、唐髙祖造像記禹廟殘碑欒州使君江夏徐公碑,賀蘭才墓誌隋文帝舍利塔碑,西平太守上官政墓誌,海州長史劉遙墓誌,黃門侍郎栁旦墓誌、開府鄭渙墓誌孔子廟碑,右隋東平王寫真院記窣堵波幢銘,考城令王列徳政碑、尉氏縣令李良,清徳碑列子觀題名,左驍衛大將軍翟仵碑、長垣令鄭諲,清徳頌、陽武令陶公復故縣記酸𬃷,令毋邱悅碑、扶溝令馬公徳政頌、潘孝子碑、魏郡太守苖晉卿、徳政碑、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碑、韓王碑贈太尉、上黨公碑、南樂令鄭信臣碑。 願力寺碑館陶令徐殻徳政碑、䕶法寺碑師陁寺碑文宣王廟碑、宗城令薛寳徳政碑、宗城令衛知全徳政碑、魏博節度使田公碑、大理卿郎頴碑、僧道源發,願轉輪藏碑,述聖碑石橋記河內寧寺鍾銘、周大宗伯唐瑾碑、、相國、崔羣先廟碑,江州刺史戴希謙墓誌太倉箴、左驍衛將軍馬實墓誌:崇元觀聖祖院碑齊博、滄景節度使李祐墓誌,昆明池堰銘、太子右庶子韋維碑,贈戶部尚書楊瑒廟碑。建中二年同官記。 十善業道經要略》 法順大師碑智逺律師塔銘懐素律師塔銘懐素律師碑贈太保郭欽之碑、渭南令成克立碑。 道因法師碑、、內常侍陳文叔碑、臨汝太守郇國公韋斌碑,、尚書郎官石記、、太子中舍人楊承原碑索法。靖師精行清徳碑汾陽王霍國夫人王氏碑,佛牙寳塔碑、崇福觀,主魏尊師碑。張懐英碑。 食堂記中書令崔敦禮碑,、吏部尚書沈𫝊師墓誌,鳳翔節度使李昌言徳政碑,鳳翔節度使孫志直,紀徳碑,道法禪師志,靜塔,銘法門寺舍利塔銘無憂王寺大聖真身塔碑,李晟為國修寺碑八馬坊碑,晉衛瓘遺愛碑,鹽池靈慶公神祠記鹽池神祠記陽公舊隱碣,石柱銘、吏部郎中楊仲昌碑召伯祠堂記、萬囘禪師碑、靈寳縣令李良弼、徳政頌開元寺汾陽王像殿碑霓裳羽衣曲,、登幼樓賦、鸛鵲樓記七佛銘、汾陽王將佐畧、昭仁寺碑、邠寧節度使髙霞寓徳政碑、五夫人堂記,楊正公徳政碑華嶽神廟之碑華嶽精享昭應之碑、靈臺觀主張欽忠碑,中書侍郎、平章事杜鴻漸碑,渭南令李思古清徳碑,叚寛碑,華嶽廟題名僅百有三十人,太尉李光弼碑阿那寺碑,鄭預注心經、代國公主碑,刺史崔綜遺愛碑,四皓畫圖文,四皓新廟記修武闗驛記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贈太尉,烏重允碑,修廟靈異記。右,唐上。 |
19  | 晉祠新松記聖宮石臺勅書元宗哀冊文。東川節度使李叔明冠冕頌,雲麾將軍燕府君碑、、絳守居園池記、贈太尉裴行儉碑。石天尊像記。大雲寺碑、朝散大夫王公徳政碑、澤州晉城縣令、贈秘書監盧俊碑薛光裔碑、薛氏先宗文碑、龍門縣令皇甫君碑龍門縣令王公善徳政碑,山南西道節度掌書記、右補闕裴公碑廵狩碑萬年縣令裴公徳政碑、太常寺、禮院請創夏禹廟事,祭禹廟,祈雨文、右廂兵馬使毋府君碑、絳州刺史郇國公韋陟遺愛碑、絳州刺史李栖筠,徳政頌、岷州司馬梁思楚碑司馬山彌勒佛石像記,虞城令李錫去思碑,令長新誡。雙廟記,馬先生廟碑修,張中丞許史君南特進廟記。牛龍堂記微子廟碑韓愈谿堂詩五太守宴小洞庭序、徐泗掌書記題名使院石柱記、燕子樓賦,薛南陽春亭詩岱嶽天齊王靈應碑、孔子老子、顔子贊、兖州司馬王仁恭祭嶽頌,沂州刺史徐孝徳、清徳碑、韋君清、徳頌齊州刺史封禪徳政碑、齊州刺史薛寳積,清徳頌、厯城令劉彥恪、清徳頌、平盧軍節度使薛平紀績頌、城門樓頌諡文宣王,追封兖公等詔啟母碑,唐碑俗云:金字碑,義成軍節度使曹公碑、程公碑,劔南東西川鹽鐵、青苖、租庸等使兼殿中侍御史,號州刺史,嚴公碑、龍門石龕像碑,彭王傅贈太子少師徐浩碑啟聖宮臺勅,洛陽尉、贈朝散大夫馬允中碑。中書侍郎、兼黄門侍郎、同三品孫公碑。 荊州都督長史孫公碑延州刺史、贈幽州刺史、太常卿孫公碑,贈齊州刺史崔府君碑崔中、陳公碑,左衛親府中郎、贈左僕射嗣曹王碑左僕射牛公碑,邕州刺史、邕州經畧制置等使、贈右散騎常侍裴公碑,故房州刺史盧府君碑、屯衛將軍、東都留守盧府君碑、、太原少尹盧府君碑、歙州刺史郭府君碑、散騎常侍黎公碑、薊州刺史、靜塞軍使張公碑。 丞相、檢校司空李公碑、明威將軍田府君碑,元元觀三洞韓尊師道徳碑,太子賔客贈尚書令王府君碑、工部侍郎趙公碑秦公碑。 贈太子少師崔公碑。 廬州司馬劉府君碑,左右衛大將軍、衛尉正卿、卞國公、贈羽林大將軍泉君碑左僕射、太子少保、睦杭二州刺史、贈禮部尚書劉公碑,都督隴右羣牧使贈太僕卿韋公碑真堂記。 《測景臺記》 㑹喜寺碑嵩嶽廟碑嵩山寺碑頌,辯正禪師奉先寺塔銘、太子翊善鄭公碑光福寺塔題名,與樊宗師等遊嵩山題名、江隂縣令武登碑,澠池縣復南館記,太子賔客孟簡碑,左羽林軍統制、普寧郡王、贈太子太保陳府君碑、權公碑、太原尹、贈工部尚書唐公碑、工部侍郎趙國公碑,襄陽李公碑,恵林寺題名、恵林寺新修軒廓記、清河崔公碑,太子賔客贈尚書孔府君碑。 諌議大夫、興州司馬王府君碑、諌議大夫、萬州刺史明公碑白居易墓誌。 刑部尚書致仕白居易碑檢校吏部郎中、持節歙州諸軍事范陽盧府君碑如雲筠禪師碑,尊勝經幢心經幢子,龍門二十韻詩醉吟先生𫝊香山寺八節灘詩鄭州司馬王公碑、伊州刺史、衖府君碑。蕭府君碑、杭州刺史李公碑卭州刺史狄公碑。 《幽林思嵩山詩》、冬日《洛城北謁混元皇帝廟》詩重修《香山寺詩》三十韻《平泉山居詩》《天后御制詩,《後魏大將軍贈并州大都督、泉府君碑。 懐素草書三帖 華夷圖》 洪州錄事參軍、贈趙州刺史趙道先碑。 節度使畢公碑魏公碑、隋州錄事參軍狄公碑。 竇公碑 唐碑《唐王公碑》瀛州刺史王公碑,嘉州羅目令、贈鄭州刺史郭府君碑、竇叔向碑、嵩山閑居寺珪禪師碑,《徐武臣碑: 周公祠、贈太子少保顔杲卿碑、左驍衛將軍馬寔墓誌劉貞亮碑、北平郡王馬燧新廟碑、崇徽公主手痕靈石并李山甫詩、東風吹水日衘山徑山禪師影堂記、鍾離權草書孫真人養生銘、唐立樗里子墓碣。右唐中。 |
20  | 鄭州刺史李淵造石像記石井欄記,延慶院經藏記放生池石柱文,尹仁恕旌表、秦五羖大夫碣南陽縣㕔西墉記令長新誡等慈寺碑,,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廣成子廟復黄陂記,、滑臺記流盃亭碑隂記,說文字源。明皇送李邕滑州詩,、李聽修堯祠記,混元皇帝廟題碑,老子祠庭、老子聖母碑,符離、濉水、石橋碑重,修鼓角樓記,遊琅邪山題名,望江令麴信,陵碑、李翺題名天柱山司命真君、正覺大師碑修文宣王廟記。總管道國公周法明墓誌,、萬孝子碑、淮南觀察崔公頌徳碑紫極宮記。夀州刺史張鎰去思頌、光州刺史郭道瑜徳政碑。 四望亭記龍興寺碑胥山銘、大覺禪師塔銘、、大覺禪師碑、、前餘杭縣令劉元恭徳政碑、前餘杭縣令陳允昇徳政碑、晉闗內侯、廣昌長暨讓碣、內供奉道士吳筠碑天柱山天柱宮碑:、天目山銘於潛縣令丁明府徳政碑、嘉興縣寳華寺碑,謝公碣題謝公詩、有唐封崇孔宣父故事,記、茶山詩白蘋亭詩陪封明父遊靈巖瀑布詩白居易與劉夣得唱和刺史孟簡重開孟瀆記,遊善權觀呈李功曹、忠烈公廟,香爐贊、甘露寺李徳裕、沈𫝊師、唱和、佛頂心陁羅尼經復禹廟,衮冕記:禹廟祈雨詩。法華山寺詩二十韻,十哲、贊、餘姚縣休光寺,真法師行業讚,龍泉寺碑,虞世南碑。 越王碑徐偃王廟碑西楚覇王廟碑,東陽令戴叔倫去思頌,蘭溪縣靈隱寺東峯亭記修桐柏觀記普濟寺碑長生田記、仙都山銘,鍾山總悟上人林下集序,景陽宮石井欄銘,又銘攝山明徵君碑,福興寺碑般若心經,三茅山君下泊宮記,華陽洞主王軌先生記,太平觀主王逺知碑,茅山宗元觀碑宗正觀聖祖院碑,茅山三洞景照法師韋公碑,禮部侍郎、信州刺史劉太真碑陵黄山亭碑,又題名碑隂。左史洞述、雪霽開講詩,有待巖記,圓通大師碑,寳稱大律師碑東林臨壇大徳塔銘大孤山賦。僧靈澈詩五首,辨石鍾山鍾記修敬亭府君廟記,、宣州東城門頌、東湖亭記,宣歙觀察使薛邕去思頌江西使院小吏記、、洪州刺史王守真碑長生粥疏龍鳴之寺、靖居寺記董淑妻岑夫人墓誌沙門神縱墓誌、南嶽彌陁和尚碑、龍牙山先大師塔銘修浯溪記二聖金剛神碑。桃源修壇記恵泉詩頭陁寺碑、神光寺碑聖泉寺三碑,二公亭記聖像記南海廟記貪泉銘石室題名諸葛武侯祠堂碑,平南蠻碑。學館朝堂記,李太白碑天章雲篆碑、南康郡王韋臯紀功碑、張仙師靈廟碑:大像碑仙人唐公碑、重陽亭銘、光福寺楠木歌擊甌賦、光福寺詩、欽明寺碑南角山詩記。樂公修紫極宮記、楊雲昇尊師碑,哥舒翰紀功碑、代宗送令狐彰赴河南詩序,左驍衛將軍郭英傑碑大覺禪師塔銘、雲臺觀三方贊,唐昭義軍節度使李抱真徳政碑枯樹賦搗練石記、韓公井記、洛祠志、天台觀題、桐柏之觀。右唐。下。 |
21  | 溫泉銘、鄭文貞公魏徵碑登逍遥樓詩》,唐立,晉祠銘 |
22  | 右,太宗。 |
23  | 英國公李勣碑萬年宫銘并碑隂勅、大唐紀功之頌栖霞山亭記:李勣碑,登封紀號碑小字,登封紀號碑。 |
24  | 右,髙宗 |
25  | 《升仙太子碑 |
26  | 右,武后 |
27  | 《道徳經并注、《孝經》紀太山銘、謁混元皇帝廟、齊慶壇詩嶽寺大照和尚普寂碑,隂批答,鶺鴒頌、盧懐慎碑、真源觀鍾銘、老子廟碑登、逍遙樓詩、涼國長公主碑后土神祠碑、鄎國長公主碑、盧奐聽事贊、金山公主碑、上黨宫、燕羣臣、故老詩、龍角山慶、唐紀聖之銘、上黨宫啟聖頌,贈兵部尚書楊元琰碑。貞順皇后武氏碑、侍郎裴光庭碑、題桐栢觀頌道徳經幢、武部尚書楊郇碑右明皇」。 |
28  | 批答沙門佛藏表 |
29  | 右代宗 |
30  | 批答河中尹渾瑊賀表太尉叚秀實碑。賜張建封詩。。 |
31  | 右,徳宗。 |
32  | 叚秀實碑麟徳殿宴羣臣詩,送張建封還鎮詩韋臯紀功徳碑。 |
33  | 右皇太子誦。 |
34  | 司空竇杭墓誌:昭陵刻石文并六馬贊、隋柱國皇甫誕碑、周大宗伯。唐瑾碑。唐楚哀王稚詮碑、右僕射溫彥博碑:付善奴帖、骨利獻馬贊、尹善殿記宗聖觀碑化度寺僧邕禪書塔銘、道林之寺、隋光祿姚辨墓誌、隋廬山西林道塲碑、九成宫、醴泉銘,鄱陽銘、心經、二吳論、千字文、論飛帛毌州刺史元長夀碑、工部尚書叚文振碑語箴右歐陽詢。 |
35  | 《千字文𫝊智永書碑末有虞世南小楷七十八字孔子廟堂碑》。 周行軍總管羅刹碑、昭仁寺碑、隋隆聖宫道塲碑,白鶴詩孔憲公碑狄道人墓誌 |
36  | 右虞世南。 |
37  | 帝京篇述三藏聖教序并記至徳觀孟法師碑三藏聖教序記三龕碑獨孤延夀碑枯樹賦度人經變像 |
38  | 右褚遂良。 |
39  | 隋信行禪師興教碑,并碑隂佛跡、圖𫝊、周封中嶽碑周昇仙太子碑隂周福昌令張君清、徳頌唐王美暢碑洛陽令鄭敞碑封府君碑三品李公碑、襄城令、贈魏州刺史李公碑、偃師縣令崔府君徳政碑、杳㝠君碑。左散騎常侍、同三品、趙郡成公碑、右薛稷。 |
40  | 左羽林將軍臧懐亮碑、開元寺碑、嶽寺大照和尚、普寂碑、李府君碑、普光寺碑、娑羅木碑、大雲禪寺碑、老子、孔子顔囘、贊、秦望山、法華寺碑、嶽麓山寺記大律故懐、道闍梨碑石室記,有道先生葉公碑。 東林寺碑、左武衛大將軍李思訓碑《大雲寺講堂碑雲麾將軍李秀碑。 鄂州刺史盧府君碑 |
41  | 右李邕。 |
42  | 華蕚樓記一行,禪師真贊、禹廟寳林寺二、詩、三藏不空,和尚碑、尚書右丞姚奕碑、潯陽司馬程元封碑、中嶽興慶觀主郭元宗碑大證禪師碑、前易州遂城縣令康正碑、天封聖徳感應頌、般舟寺元隱禪師塔碑、資州刺史裴公碑、陳州刺史陶公碑苖大夫碑太夫人京兆杜氏碑》: 嵩嶽龍潭寺明禪師碑、洛州刺史徐嶠之碑題經嵩山,在甘露寺、嵩陽觀紀聖徳感應頌、金剛經、心經、濟源令房琯遺愛頌、濟源縣令李造遺愛碑、令狐彰開河記山谷寺容粲大師碑、法華寺元嚴律師碣謁禹廟詩、廣徳禪師碑、、寳林寺詩、董孝子、碣、康珽告中書令張九齡廟碑。 曇真碑升仙,太子廟碑觀音堂記天柱山司命真君廟碑王宻、徳政碑隂、遂城令康府君碑,陳留太守徐惲碑。 開梁公堰頌、新安太守張公碑、東光縣主碑、文部郎中薛悌碑,資州刺史裴仲將軍碑,「山谷寺,璨大師碑。魏少游碑,右神武將軍史繼先墓誌,嚴峻碑王建昌碑右徐浩。 |
43  | 大唐中興頌、周醴泉令張仁藴、徳政碑、東方朔畫贊、周太師、蜀國尉遲公廟、涇原節度使馬璘,先廟碑懐圓寂上人五言詩、杭州刺史杜濟墓誌:大慧禪師元偘碑、䕫州刺史顔勤禮碑、國子司業顔允南碑多寳塔感應碑、梁國公李抱玉碑、、贈太保郭恭之廟碑顔氏家廟碑、臧氏紏、宗碑、工部尚書臧懐恪碑,宋州官吏八闗齋報徳碑、濠州刺史顔元孫碑、麗正殿學士殷踐猷碑顔君神道碑,與郭英乂書、河南府叅軍、贈秘書丞郭揆碑,與蔡明逺書、元魯山墓碣、與李大夫乞米帖、華隂等五郡節度使馬公碑,與盧八帖,故工部尚書蜀郡長史敦福善碑二十二字帖、容州都督元結碑、放生池記、項王碑隂、射堂記干祿字書丞相神道斷碑隂、西平侯顔含大宗碑東林寺耶舍碑側題名律藏寺,永公碑隂,題名、清涼山靖居寺題名、律藏院戒壇記、魏夫人上升記、麻姑山仙壇記、贈太子少保鮮于仲通碑、鮮于氏離堆記送劉太沖序謁金天王,題名江寧國題名。 華嚴寺鑒法師碑千金陂碑潁川殘碑,涇縣斷碑祭,原明文,祭季明文、、張恭因碑元次山墓銘、岑夫人碑,小字麻姑壇記、汝隂太字顔黙碑,西平靖侯顔含碑大字慈竹詩寳應殿記,元靜先生李含光碑、、尚書左丞韋璟碑,江陵少尹顔臧碑、商州刺史歐陽璡碑王宻徳政碑。工部尚書郭虛正碑。 顔惟正并商夫人贈告。、富平尉顔喬卿墓碣、、大斌令商攝碑、宋璟碑、台州刺史康希銑碑。 |
44  | 右顔真卿。 |
45  | 唐魏、博等州節度使何進滔徳政碑、西明寺宣公律院碣、升元先生劉從政碑栁尊師墓誌、太清宮鍾銘、相國魏謩先廟碑、太子太保李聽碑、武宗皇帝廵幸左神䇿軍紀聖徳碑、嶺南節度使韋元貫碑、西平郡王李晟碑、淮南監軍韋元素碑、西明寺古本金剛經、大達法師端甫碑、少保牛僧孺碑、臨淮普光王寺主碑、將作監韋文恪墓誌、太子少保魏謩碑、散騎常侍致仕薛苹碑、山南西道節度使王起碑、商於新驛記、司徒致仕、太傅、韓國公薛平碑、吏部尚書髙元裕碑、檢校吏部尚書、贈太師崔陲碑、檢校戶部尚書兼太子賔客髙重碑、江西觀察使贈禮部尚書羅讓碑、宣武節度使、太傅、侍中鴈門郡王王智興碑隂符經序、衛尉卿李有裕碑、檢校金部郎中、贈太尉羅公碑、唐公碑贈太尉崔植碑、淮南節度使崔從碑檢校吏部尚書、東都留守李石碑、心經國清寺題復東林寺碑、湼槃和尚碑大覺,禪師塔銘、大中寺題、靈巖寺空寂寺題,山南西道新驛路記、河中節度李說碑、砥柱銘、左僕射、平章事王播碑、華山燈記王播、墓誌尊勝陀羅尼呪檢校金部郎中崔稹碑、淄王傅元公碑。昊天觀碑。太子太傅劉沔碑。 河東監軍康約言碑觀音院記起居郎劉公碑右栁公權。 |
46  | 唐陽實諦寺詔碑安聖像應見記:、易州刺史田仁琬徳政碑鐵像記候臺記,候臺記、唐夢真容碑。 |
47  | 右蘇靈芝 |
48  | 嶲州都督姚懿碑、彭城郡太夫人劉氏碑、鄭國夫人鄭氏碑、光祿卿姚彛碑、懐州刺史陶公碑、烏龍寺碑、香嚴寺碑、髙行先生、徐公碑、孝義寺碑及碑隂。 |
49  | 右,徐嶠之。 |
50  | 贈比干銘周辨法師碑砥柱銘右薛純陀 |
51  | 大聖舍利寳塔銘懾山題名栁州井銘 酬侍御姚員外遊道林嶽麓寺詩、達磨碑隂《黃陵廟碑》、杜岐公莊居記恵泉詩羅池廟碑、東京留守忠懿公李憕碑。 |
52  | 右沈傅師。 |
53  | 相國于頔先廟碑、處道和尚碑、侍中、右僕射、贈司空、文獻公裴耀卿碑張延賞碑、統軍劉昌啟碑、少保趙公碑大學,禪師國一碑,右歸登。 |
54  | 襄州牧衛府君遺愛頌襄州牧獨孤府君遺愛頌、襄陽令狄履溫遺愛頌、淄州縣令裴大智碑、前刺史李適之徳政頌、東陽令戴叔倫,去思頌南嶽真君碑、述聖宮碑隂玉真公主受道祥應記,右蕭誠。 |
55  | 宣歙觀察使王質碑唐塔記、東都留守令狐楚先廟記、邠州節度使、贈右僕射史公碑丞相、檢校左僕射、兼吏部尚書、贈司空崔羣碑、廣乗禪師碑、何文悊碑陽山祠神二碑右劉禹鍚。 |
56  | 百巖禪師碑太子中允、范陽盧府君碑檢校工部尚書、贈兵部尚書盧俊碑贈吏部尚書,武就碑。相國賈耽碑。著作郎,贈太子太保權貞孝公碑山南東道節度使樊澤遺愛碑,左常侍、潞公碑。尚書省新修記太子賔客孔述睿碑右鄭餘慶。 |
57  | 太常卿、贈吏部尚書崔忠公碑百巖禪師銘,右鄭絪。 |
58  | 太子少傅竇希瑊碑、隴右節度使郭知運碑、豫州刺史魏叔瑜碑。 |
59  | 右魏華 |
60  | 左散騎常侍致仕李衆碑贈吏部尚書李公碑、寧武節度大使、贈司徒韓充碑、歙州刺史盧瑗碑、趙公拜墓碑、唐濟亭記商州刺史髙承簡碑。太子賔客,呂元膺碑薛平増修家廟碑右裴潾。 |
61  | 盧國公程知節碑忍辱禪師塔銘阿彌陀經清河公主碑右陽整 |
62  | 定慧禪師𫝊法碑祖堂字、圭峰禪師碑、三乗典祕之藏,𠡠大寂禪寺題、晉恵逺法師碑、殿中侍御史韋翃墓誌 |
63  | 右裴休。 |
64  | 禹宂碑㑹稽山神、永興公祠堂、碣越州清泉寺大藏經記 |
65  | 右韓特材 |
66  | 周都官郎中孔昌㝢碑蘇瓌碑、洛陽縣尉馬元忠碑:周紀信碑。唐建福寺三門頌龍興寺碑景星寺碑忠烈。段太尉廟碑右盧藏用。 |
67  | 七《祖堂頌》《苖公歸鄉記》、宋州虞城縣令李府君碑、大智、禪師碑、乗真禪師靈塔銘、右胡霈然。 |
68  | 富平縣尉韋噐、墓誌、大聖舍利寳塔、銘、觀軍容使魚朝恩碑、楚金禪師碑并隂、裴冕碑藏用上坐院序。 |
69  | 右,吳通微。 |
70  | 大興善寺舍利塔銘虢王鳳碑御幸流盃亭侍宴,集詩 |
71  | 右殷仲容。 |
72  | 兵部尚書、東都留守顧少連碑祭唐叔文、魏博節度使田緒遺愛碑。 |
73  | 右,張𢎞靖。 |
74  | 左威衛將軍李藏用碑集金剛經、右唐元序。 |
75  | 太谷縣令安庭堅,美政頌、交城縣石壁寺鐵彌勒像頌。 |
76  | 右房嶙妻髙氏。 |
77  | 姜嫄公劉新廟碑,郭汾陽廟碑,唐立樗里子墓碣 |
78  | 右張誼 |
79  | 《新學記《修劉景升廟記》右羅讓 |
80  | 修延陵季子廟碑、鑑智禪師碑、崔圓頌徳碑龍興寺慎律和尚碑、王師乾碑立漢黄公碣元靜先生季含光碑平泉華木記右張從申。 |
81  | 龍泉寺常住田碑,太白禪師塔銘右軍祠天童山景徳寺記。又贊功徳記》右范的。 |
82  | 天台佛龕禪林寺碑修禪道埸碑、右徐放。 |
83  | 少姨廟碑啟母廟碑奉先觀老君像碑右沮渠智烈 |
84  | 《華嶽碑堂修飾堂記》金天王廟靈異述》 金籙齋頌《華嶽古松詩靈臺觀修《二方功徳頌右衛包 |
85  | 豫章衣冠盛集記》後,《石幢記》右郭圓。 |
86  | 靜禪法,師方墳碑遍學寺,禪師碑、彌陀贊、楊厯碑、愛州刺史徐元貴碑右鍾紹京。 |
87  | 華州刺史裴乾正碑龍牙禪師記右馮曉 |
88  | 周升中述志碑周封中嶽碑應天皇帝聖教序周孝明髙皇后碑、周許由廟碑。周武士彠碑龍興聖教序右相王旦。 |
89  | 司空扶風公寫真記六鐸金剛經、南澤廣源公碑》。 |
90  | 右蓋巨源。 |
91  | 兵部尚書王承業墓誌同昌公主碑。右栁仲年。 |
92  | 襄州文宣王廟記贈兵部尚書盧綸碑右崔倬 |
93  | 《東林寺白氏文集記熈怡大師石墳誌徳湊公塔銘玭禪師碑右僧雲臯。 |
94  | 烏重允碑。左拾遺竇叔向碑。右竇易直。 |
95  | 任邱令王公清徳碑百家巖寺碑右崔倚。 |
96  | 鹽池靈應公神祠碑同州刺史崔涼遺愛碑右韋縱 |
97  | 南海神廟碑、昭義軍節度使辛秘碑右陳諫。 |
98  | 《隂符經、塔隂文、右,唐元度篆書: |
99  | 浯溪銘浯臺銘右李庚篆書。 |
100  | 《般若臺記》鄂州題 怡亭銘序修文宣王廟記忘歸臺銘城隍廟記李氏汙尊銘黃帝祠宇記、刺史裴恭紀徳碑、西楚覇王靈祠,題李幼卿新鑿琅邪泉題、庶子泉銘新驛記大厯十五具,官名氏、龔邱縣令庚賁徳政碑、李氏三墳記、阮容舊居元靜張先生碑,題「右李陽氷篆書」。 |
101  | 唐邱漢髙祖頌:虞城縣令長新戒、虞城令李公去思碑、胥山銘右王遹篆書。 |
102  | 渭北節度使臧希讓碑復鄠縣記,右張璪八分書。 |
103  | 中書令張柬之碑窊尊銘陽華巖銘奏舜廟狀 |
104  | 右瞿令問,八分書。 |
105  | 吕諲祠記郭慎微碑。、吕公表、五原太守郭英竒碑。 |
106  | 右顧戒奢八分書。 |
107  | 《孔子廟碑魏州刺史狄仁傑生祠碑,周信行禪師碑,兖州刺史韋元珪遺愛頌、桂州都督長史程文英碑、東林佛䭾禪師舍利塔銘、趙公碑、左僕射劉延景碑, |
108  | 右張庭珪八分書。 |
109  | 狄梁公祠堂、胡珦碑工部尚書田宋正先廟碑,贈工部尚書烏承玭碑、少府監胡珦碑、夏縣令韋公遺愛碑、尚書省石幢記、王粲石井欄記、忠武公將佐畧右胡,証八分書。 |
110  | 斛斯府君碑光祿、鄭曽碑、張君碑、同州刺史解琬、碑禦史臺精金銘,岷州刺史王君碑、華州刺史楊公遺愛頌,工部侍郎李景伯碑、寧州刺史裴守正碑龐承宗碑、古義士伯夷叔齊碑贈吏部尚書蕭雍碑、李希倩碑贈梁州都督、郭知運碑、太子賔客楊元琰碑,樊君祠堂碑右梁升卿八分書。 |
111  | 靈寳縣令裴遂遺愛碑華山詩。 香谷渠記、李徳遜碑、鄭瞿齊碑、唐慶觀金籙齋頌郭英乂碑。鄭英、齊碑新築隴州城記。大照禪師普寂碑、李抱玉紀功碑大智禪師義福碑并碑隂、襄陽令盧僎遺愛碑、刺史杜敏生祠碑兵部張君碑、春申君廟記、潁陽觀碑宇文顥山隂,述萬囘大師,神跡書、沛令于黙成碑、京兆尹張公徳政碑。 華州刺史、鎮國軍節度使楊公遺愛頌延州都督宋公碑。 太子詹事裴權碑郭子儀夫人李氏碑。劉飛造像記漕能大師碑,贈太子詹事王同晊碑,右史惟則八分書。 |
112  | 任城縣橋亭記定進巖碑。石經藏贊尉遲迥廟碑并碑隂,張嘉貞後碑并碑隂,常州刺史陶雲徳政碑盧舍那珉像頌顔惟正碑叢臺賦、元氏,令龐公清徳頌:崔潭龜詩右蔡有隣八分書。 |
113  | 大戒徳律師智舟碑、梁公李峴、遺愛頌、吏部郎中楊仲昌碑、蒲州刺史裴寛、徳政碑、孔子廟碑、棣王墓誌、、韓賞祭華岳廟文、左武衛中郎將臧希忱碑、天台山桐柏觀碑、瑤臺寺大徳碑,歙州刺史葉君碑、、萬年縣令徐昕碑宇文顥、山隂述三絶碑、滎陽王妣朱氏墓誌,贈梁州都督徐秀碑、洛陽縣食堂記、鳳翔節度使孫志直碑、駙馬都尉豆盧建碑、、陽城太守趙公奭碑,工部尚書來曜碑,慈恩寺莊、地碑右韓擇木八分書。 |
114  | 故尚書左丞暢悅碑、工部尚書辛京杲碑長安縣尉,贈祕書監,王府君碑鄭清叔碑、右韓秀榮八分書。 |
115  | 裴公碑、汝州刺史李深碑、華州刺史李元諒懋功昭徳頌、西平郡王李晟,先廟碑、御史中丞裴曠改葬碑,鮮于氏里門記右,韓秀弼八分書。 |
116  | 少保李光進、碑、唐平蠻頌、鮮于氏里門碑、右韓秀實八分書。 |
117  | 蘇氏造《觀音像碑》、徐州刺史蘇詵碑右劉升八分書。 |
118  | 左驍衛將軍趙元禮碑王方翼碑、張嘉貞碑右陸堅八分書。 |
119  | 《節堂記》《秋日望贊皇山詩《沖虛真人廟記》、唐三像記 |
120  | 右李徳裕八分書。 |
121  | 亳州刺史劉懐碑河橋、城樓記右李著八分書。 |
122  | 蘇源明、正徳表、夀張令劉公仁政碑右,周良弼八分書。 |
123  | 《明皇哀冊文》 白蘋亭記》 甘棠館記、右史鎬八分書。 |
124  | 右僕射裴遵慶碑。兖州都督劉好順碑右盧曉八分書。 |
125  | 通志卷七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