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三十九起二十九年,盡二十九年

《卷三十九起二十九年,盡二十九年》[View] [Edit] [History]

1
經】二十有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公在外,闕朝正之禮甚多,而唯書此一年者,魯公如楚,既非常,此公又逾年,故發此一事以明常。
2
[疏]注「公在」至「明常」。○正義曰:僖十六年,冬,公會諸侯於淮;十七年,秋,九月,公至自會;宣七年,冬,公會諸侯於黑壤;八年,春,公至自會;成十年,秋,公如晉;十一年,春,公至自晉;十二年,冬,公如晉;十三年,春,公至自晉。此等正月,公皆不在,其類多矣。是公在外,闕朝正之禮甚多,而皆不書。唯書此一年者,魯公如楚雲云。《釋例》曰:「襄二十九年,春,正月,公在楚。凡公之行,始則書所如,還則書公至。今中復書『公在楚』者,明國之守臣,每月亦以公不朝之故告於廟也。每月必告,而特於正月釋之者,蓋歲之正也,月之正也,日之正也。三始之正,嘉禮所重,人理所以自新,故特顯以通他月也。公之在外,所以闕朝正之禮甚多。唯書此一年、釋此一事者,斯禮有常,非義例所急,故因公遠出逾年,存此一事,以示法也。」
3
夏,五月,公至自楚。
4
庚午,衛侯衎卒。無傳。四同盟。○衎,苦旦反。
5
[疏]注「四同盟」。○正義曰:衎以成十五年即位。其年盟于戚,十七年於柯陵,十八年於虛朾,襄三年於雞澤,五年於戚,七年及孫林父盟,九年於戲,十一年於亳城北,二十七年於宋。衎自前即位及後復歸,凡與魯九同盟。劉炫以為杜云「四同盟」者誤。今知不然者,以其與成公三盟,不數;五年盟戚,經不書,不數;七年林父是大夫,又特共魯盟,亦不數,故為四同盟也。劉不尋此理而規杜過,非也。
6
閽弒吳子餘祭。閽,守門者,下賤非士,故不言盜。○閽音昏。弒,申志反。祭,側界反。
7
[疏]注「閽守」至「言盜」。正義曰:《周禮》:「閽人,王宮每門四人。」鄭玄云:「閽人,司昏晨以啟閉者。刑人墨者,使守門。」既服墨刑,使之守門,是下賤人也。哀四年,「盜殺蔡侯申」。此為下賤非士,故不言盜也。《穀梁傳》曰:「不稱名姓,閽不得齊於人;不稱其君,閽不得君其君也。」
8
仲孫羯會晉荀盈、齊高止、宋華定、衛世叔儀、鄭公孫段、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杞。公孫段,伯石也。三十年,伯有死,乃命為卿。今蓋以攝卿行。○羯,居謁反。
9
[疏]注「公孫」至「卿行」。○正義曰:公孫段,即伯石也。據三十年傳,「伯有死,始命伯石為卿」,則此時未為卿矣。未為卿,而得書其名,故疑之云「蓋以攝卿行」也。以隱公攝位為君,而國人君之,諸侯與之。知攝位為卿者,諸侯亦即以為卿,序之於列,故史得以卿書也。文七年傳稱,晉使先蔑如秦,逆公子雍,荀林父謂蔑曰:「攝卿以往可也,何必子?」是知有使大夫攝卿之法也。
10
晉侯使士鞅來聘。
11
杞子來盟。杞復稱子,用夷禮也。○復,扶又反。
12
[疏]注「杞復」至「禮也」。正義曰:杞入《春秋》書爵稱侯,又稱伯;僖二十三年、二十七年稱子。傳曰:「用夷禮,故曰子。」自爾以來,常稱為伯。今復稱子,傳云:「書曰『子』,賤之也。」明為用夷禮,故賤之。知杞復稱「子」,用夷禮也。
13
吳子使札來聘。吳子,餘祭。既遣札聘上國而後死。札以六月到魯,未聞喪也。不稱公子,其禮未同於上國。○札,側八反。
14
[疏]注「吳子」至「上國」。○正義曰:上云:「閽弒吳子」,此言吳子使聘,傳曰「其出聘也,通嗣君也。」不知通嗣君,通誰嗣也。賈逵、服虔皆以為夷末新即位,使來通聘。案隱三年,「武氏子來求賻」,文九年,「毛伯來求金」,並不言王使,傳皆云「王未葬也」。是知先君未葬,嗣君不得命臣。此與閽弒吳子文不隔月,吳、魯相去,經塗至遠,豈以君死之月即命臣乎,而得書「吳子使」也?且傳稱季札至魯,遍觀周樂,至戚聞鐘聲,譏孫文子云「君又在殯,而可以樂乎」?自請觀樂,譏人聽樂,曠世大賢,豈當若是?故杜以為通嗣君,通餘祭嗣也。二十五年,遏為巢牛臣所殺,餘祭嗣立,至此始使札通上國。吳子未死之前,命札出使,既遣札聘而後身死。札以六月到魯,未及聞喪,故每事皆行吉禮也。經傳皆無札至之月,知以六月到者,以「城杞」在五月之下,城杞既訖,乃有士鞅來聘,杞子來盟。若共在月中,則不容此事下文有「秋」,知札以六月至也。札去之後,吳始告喪。告以五月被弒,故追書在聘上耳。札實公子,不書公子者,吳是東夷,其禮未同於上國,故使不書氏。以札是卿,故書其名耳。《釋例》曰:「吳晚通上國,故其君臣朝會,不同於例,亦猶楚之初始也。」昭二十七年,傳稱「延州來季子聘於上國」,是吳謂諸夏為上國也。
15
秋,九月,葬衛獻公。無傳。
16
齊高止出奔北燕。止,高厚之子。燕音煙。
17
冬,仲孫羯如晉。
18
傳】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釋不朝正於廟也。釋,解也。告廟在楚,解公所以不朝正。
19
[疏]注「釋」至「朝正」。○正義曰:公本在國,每月之朔,常以朝享之禮親自祭廟。今以在外之故,闕於此禮。國之守臣,於此朔日,告廟云「公在楚」,史官因書於策。傳解其告廟之意。告云「公在楚」者,解釋公所以不得親自朝正也。
20
楚人使公親襚,諸侯有遣使賵襚之禮。今楚欲遣使之比。○襚音遂。《說文》云:「衣死人衣。」遣使,所吏反,下同。賵,芳鳳反,一本作贈。比,必利反。
21
[疏]「楚人使公親襚」。正義曰:《檀弓》云:「襄公朝於荊,康王卒。荊人曰:『必請襲。』魯人曰:『非禮也。』荊人強之,巫先拂柩。荊人悔之。」《記》之所言,即是此事,所異者,此言請「襚」,彼言「請襲」;此言「袚殯」,彼言「拂柩」。雖俱說此事,先後不同禮。死而沐浴,即襲。襲後始小斂、大斂,乃殯。案往年傳公及漢,聞康王卒,公欲反。則康王之卒,公未至楚。「楚人使公親襚」,傳在此年言之,則此年始令公親襚,襚不得為襲也。卒已逾月,不得柩仍在地,足知殯是而柩非,《記》虛而傳實也。然則襚衣所以衣尸,既殯而使公襚者,致襚所以結恩好,其衣不必充用。《雜記》記致襚之禮云「委衣於殯東」,是既殯猶致襚也。文九年,秦人來歸僖公成風之襚,僖薨十年猶致之,況既殯也?○注「諸侯」至「之比」。○正義曰:《雜記》云:「吊者含襚賵臨。」是諸侯之臣使於鄰國之禮也。楚人以諸侯相於有遣使賵襚之禮。今以公身既在,意在輕魯,欲以公依遣使之比,使公親行之也。
22
公患之。穆叔曰:「祓殯而襚,則布幣也。」先使巫祓除殯之兇邪而行襚禮,與朝而布幣無異。○祓音拂,徐音廢。邪,似嗟反。
23
[疏]「祓殯」至「弊也」。○正義曰:案:《雜記》諸侯使臣致襚之禮云「委衣於殯東」。今楚人以公身在,意欲輕魯,公依遣使之比。公以楚人輕己,所以患之。故穆叔云若使巫人先往祓殯,則是君臨臣喪之禮。祓除既了而行襚禮,布陳衣物,與行朝之時布陳幣帛無異,有何可患?劉炫云:「朝禮,兩君相見,先授玉,然後致享,乃布陳幣帛於庭也。祓殯者,君臨臣喪之禮。先使祓殯,行臨喪之禮,然後致襚,則全是布幣之禮。言與朝而布幣無異也。君臨臣喪者,由先見臣,故以祓殯比行朝禮,自然致襚似布幣。楚以親襚屈魯,魯以祓殯自尊。令臡曰疏云,以殯有兇邪,畏惡患之,不肯親襚。穆叔云,先使巫人祓除殯之兇邪,既無而行襚禮,布陳衣物,與行朝之時布陳幣帛無異。言俱無咎,有何可患?」
24
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殯。茢,黍穣。○茢音列,徐音例。穣,如羊反。鄭注《周禮》云:「茢,苕帚。」
25
[疏]「乃使」至「祓殯」。○正義曰:巫者,接神之官。《周禮》:「男巫,王吊則與祝前。」《檀弓》云:「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惡之也。」鄭玄云:「為有兇邪之氣在側。桃,鬼所惡。茢,萑苕,可埽不祥。」君臨臣喪禮有此法,故使巫以桃茢先祓殯,若以楚子為臣然,所以屈楚也。茢是帚,蓋桃為棒也。《毛詩傳》曰:「薍為萑。萑苕謂薍穗也。」杜云「茢黍穣」者,今世所謂苕帚者,或用薍穗,或用黍穣。是二者皆得為之也。
26
楚人弗禁,既而悔之。禮,君臨臣喪乃祓殯,故楚悔之。
27
二月,癸卯,齊人葬莊公於北郭。兵死不入兆域,故葬北郭。
28
[疏]注「兵死」至「北郭」。○正義曰:《周禮》:「塚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凡死於兵者,不入兆域。
29
夏,四月,葬楚康王。公及陳侯、鄭伯、許男送葬,至於西門之外。諸侯之大夫皆至於墓。楚郟敖即位。郟敖,康王子熊麇也。王子圍為令尹。圍,康王弟。鄭行人子羽曰:「是謂不宜,必代之昌。松柏之下,其草不殖。」言楚君弱,令尹強,物不兩盛。為昭元年圍弒郟敖起本。
30
公還,及方城。季武子取卞,取卞邑以自益。使公冶問,問公起居,公冶,季氏屬大夫。璽書追而與之,璽,印也。
31
[疏]注「璽印也」。○正義曰:蔡邕《獨斷》云:「璽印也。信也。天子璽白玉螭,虎紐。古者尊卑共之。」《月令》曰:「周封璽。」季武子使公冶問,璽書,此諸侯大夫印稱璽也。衛宏云:「秦以前,民皆以金玉為印,唯其所好。自秦以來,唯天子之印獨稱璽,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案《周禮》「掌節貨賄,用璽節」,鄭玄云:「今之印章也。」則周時印巳名璽,但上下通用。
32
曰:「聞守卞者將叛,臣帥徒以討之。既得之矣,敢告。」公冶致使而退,致季氏使命。及舍,而後聞取卞。發書乃聞之。公曰:「欲之而言叛,衹見疏也。」言季氏欲得卞,而欺我言叛,益疏我。
33
[疏]「公曰」至「疏也」。○正義曰:武子書云「聞卞將叛」,則是叛形未著,故公猜之。言武子自欲得之,而誣言其叛,多見疏外我也。「多見疏」,猶《論語》云「多見其不知量」也。服虔本作「衹見疏」。解云:「衹,適也。」晉、宋杜本皆作「多」。古人多、衹同音。張衡《西京賦》云:「炙炮伙,清酤多。皇恩溥,洪德施。」施與多為韻。此類韻矣。
34
公謂公冶曰:「吾可以入乎?」以季氏疏已,故不敢入。對曰:「君實有國,誰敢違君?」公與公冶冕服,以卿服玄冕賞之。
35
[疏]注「以卿」至「賞之」。○正義曰:公冶先為大夫,公今以恩加賜,知以卿服玄冕賞之也。《周禮·司服》云:「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是卿與大夫同服玄冕也。其旒當以命數為異耳。
36
固辭,強之而後受。公欲無入,榮成伯賦《式微》,乃歸。《式微》,《詩·邶風》。曰:「式微式微,胡不歸?」式,用也。義取寄寓之微陋,勸公歸也。五月,公至自楚。公冶致其邑於季氏,本從季氏得邑,故還之。而終不入焉。不入季孫家。曰:「欺其君,何必使餘?」季孫見之,則言季氏如他日。不見,則終不言季氏。及疾,聚其臣,大夫家臣。曰:「我死,必無以冕服斂,非德賞也。言公畏季氏而賞其使,非以我有德。○斂,力驗反。且無使季氏葬我!」
37
葬靈王。不書,魯不會。鄭上卿有事,子展使印段往。伯有曰:「弱,不可。」印段年少官卑。○少,詩照反。
38
[疏]「葬靈」至「段往」。○正義曰:鄭之上卿,即子展也。有事,謂君適楚而代守國也。計於時鄭卿在國,猶有子西、伯有。不使彼行而使印段者,蓋別有所掌,共子展守國,故不得行也。
39
子展曰:「與其莫往,弱不猶愈乎?《詩》云:『王事靡盬,不遑啟處。』《詩·小雅》。盬,不堅固也。啟,跪也。言王事無不堅固,故不暇跪處。○盬音古。跪,其委反。
40
[疏]注「詩小」至「跪處」。○正義曰:《小雅·四牡》之章。盬,亦蠱也。昭元年傳曰:「於文皿蟲為蠱,穀之飛亦為蠱。」蠱是蟲之害物,故為不牢固也。《釋言》云:「皇,暇也。啟,跪也。」李巡曰:「皇,間暇也。啟,小跪也。」言王事無有不牢固,已當牢固之,故不得間暇而跪處也。
41
東西南北,誰敢寧處?謂上卿。堅事晉、楚,以蕃王室也。言我固事晉、楚,乃所以蕃屏王室。○蕃,芳元反。王事無曠,何常之有?」遂使印段如周。傳言周衰,卑於晉、楚。
42
吳人伐趙,獲俘焉,以為閽,使守舟。吳子餘祭觀舟,閽以刀弒之。言「以刀」,明近刑人。○近,附近之近。鄭子展卒,子皮即位。子皮代父為上卿。於是鄭饑而未及麥,民病。子皮以子展之命,餼國人粟,戶一鐘,在喪故以父命也。六斛四斗曰鐘。○餼,許氣反。
43
[疏]「以子展之命」。○正義曰:蓋死日近,死時民已饑,故假其生時之遺命也。
44
是以得鄭國之民。故罕氏常掌國政,以為上卿。宋司城子罕聞之,曰:「鄰於善,民之望也。」民亦望君為善。
45
[疏]「鄰於善,民之望也。」○正義曰:鄰,近也。近於善,民亦望君為善也。
46
宋亦饑,請於平公,出公粟以貸,使大夫皆貸。司城氏貸而不書,施而不德。○貸,他代反,下同。施,始豉反,下文同。為大夫之無者貸。宋無饑人。叔向聞之,曰:「鄭之罕,宋之樂,其後亡者也,二者其皆得國乎!得掌國政。○向,許丈反。民之歸也,施而不德,樂氏加焉,其以宋升降乎!」升降,隨宋盛衰。
47
晉平公,祀出也,故治杞。治,理其地,脩其城。
48
[疏]注「治理」至「其城」。○正義曰:經書「城杞」,謂築杞城耳。下「使女叔侯來治杞田」,知治杞,之地,非獨脩其城也。
49
六月,知悼子合諸侯之大夫以城杞,孟孝伯會之。鄭子大叔與伯石往。大叔不書,不親事。○知音智。大叔,音泰,下同。子大叔見大叔文子,文子,衛大叔儀。與之語。文子曰:「甚乎其城杞也!」子大叔曰:「若之何哉?晉國不恤周宗之闕,而夏肄是屏。周宗,諸姬也。夏肄,杞也。肄,餘也。屏,城也。○夏,戶雅反,注下皆仿此。肄,以二反。《詩傳》云:「斬而復生曰肄。」《方言》云:「蘗,餘也。秦晉之間曰肄。」
50
[疏]「夏肄是屏」。○正義曰:《方言》云:「肄,蘗,餘也。秦晉之間曰肄。」《毛傳》云:「斬而復生曰肄。」杞是夏後,滅而復存,猶木之蘗生小栽也。
51
其棄諸姬,亦可知也已。諸姬是棄,其誰歸之?吉也聞之,棄同即異,是謂離德。《詩》曰:『協比其鄰,昏姻孔云。』《詩·小雅》。言王者和協近親,則昏姻甚歸附也。○比,呲志反。晉不鄰矣,其誰云之!」云,猶旋旋歸之。
52
齊高子容與宋司徒見知伯,女齊相禮。子容,高止也。司徒,華定也。知伯,荀盈也。女齊,司馬侯也。相禮,侍威儀也。○女音汝。相,息亮反。賓出,司馬侯言於知伯曰:「二子皆將不免。子容專,專,自是也。司徒侈,皆亡家之主也。」知伯曰:「何如?」對曰:「專則速及,速及禍也。○侈,昌氏反,又尸氏反。侈將以其力斃,力盡而自斃。○斃,婢世反。專則人實斃之,將及矣。」為此秋高止出奔燕、昭二十年華定出奔陳傳。○「專則人實斃之」絕句。「將及矣」,本或作「侈將及矣」者非。
53
范獻子來聘,拜城杞也。謝魯為杞城。○為,于偽反,下文「為之歌」皆同。公享之,展莊叔執幣。公將以酬賓。射者三耦,二人為耦。○耦,五口反。
54
[疏]「射者三耦」。正義曰:《燕禮》云:「若射,則大射正為司射,如鄉射之禮。」是燕有為射之時也。此云「公享之」,則享法亦有射也。《周禮·射人》云:「諸侯之射以四耦。」此三耦者,彼是畿內諸侯,故四耦。此及《儀禮·大射》畿外諸侯,故三耦。或當臣與君異也。
55
公臣不足,取於家臣。家臣,展瑕、展玉父為一耦;公臣,公巫召伯、仲顏莊叔為一耦;鄫鼓父、黨叔為一耦。言公室卑微,公臣不能備於三耦。○召,上照反。鄫,才陵反。黨,音掌。
56
晉侯使司馬女叔侯來治杞田,使魯歸前侵杞田。所歸少,故不書。弗盡歸也。晉悼夫人慍曰:「齊也取曠,夫人,平公母,杞女也。謂叔侯取曠於魯,故不盡歸杞田。○慍,紆運反,怒也,怨也。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不尚叔侯之取貨。
57
[疏]注「不尚」至「取貨」。○正義曰:服虔云:「不尚,尚也。尚當取女叔侯殺之。」下叔侯云「先君而有知也,毋寧夫人,而焉。用老臣」?服虔云:「毋寧,寧也。寧自取夫人,將焉用老臣乎?」杜以其言大悖,無復君臣之禮,故改之。以為夫人云「不尚取之」者,先君不高尚此叔侯之取曠也。「毋寧夫人」,謂先君當怪夫人之所為也。劉炫以「夫人慍而出辭,則其言當悖。直言『不尚』,此事所譏,大輕淺,非是慍之意」。昭八年,穿封戌云「若此君之及此」追恨不殺靈王,其意乃悖於此。蓋古者不諱之言。服虔之說,未必非也。
58
公告叔侯。叔侯曰:「虞、虢、焦、滑、霍、揚、韓、魏,皆姬姓也,八國皆晉所滅。焦在陜縣。揚屬平陽郡。○虢,瓜百反。焦,子消反。滑,乎八反。晉是以大。若非侵小,將何所取?武、獻以下,兼國多矣,武公,獻公,晉始盛之君。誰得治之?杞,夏餘也,而即東夷。行夷禮。魯,周公之後也,而睦於晉。以杞封魯猶可,而何有焉?何有,盡歸之魯之於晉也,職貢不乏,玩好時至,公卿大夫相繼於朝,史不絕書,書魯之朝聘。○好,呼報反,下「好善」同。府無虛月。無月不受魯貢。如是可矣,可必瘠魯以肥杞?且先君而有知也,毋寧夫人,而焉用老臣?」言先君毋寧怪夫人之所為,無用責我。○瘠,在亦反。毋音無。焉用,於虔反。
59
杞文公來盟,魯歸其田,故來盟。書曰「子」,賤之也。賤其用夷禮。
60
吳公子札來聘,見叔孫穆子,說之。謂穆子曰:「子其不得死乎!不得以壽終。○說音悅。壽音授。好善而不能擇人。吾聞君子務在擇人。吾子為魯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舉,何以堪之?禍必及子!」為昭四年豎牛作亂起本。
61
[疏]「好善而不能擇人」。○正義曰:昔有當塗貴,邳國公蘇威嘗問曰:「知人是善,然後好之,何以言其不能擇人?」有曰:「好善,仁;擇人,鑒。雖有仁心,鑒不周物,故好而不能擇也。」劉炫以此言亦有所切於彼。
62
請觀於周樂。魯以周公故,有天子禮樂。
63
[疏]注「魯以」至「禮樂」。○正義曰:《明堂位》云:「成王以周公為有勛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又曰:「凡四代之服器,魯兼用之。」是魯以周公故,有天子之禮樂也。
64
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此皆各依其本國歌所常用聲曲。○召,上照反,本或作「邵」。
65
[疏]「歌周南召南」。○正義曰:歌《周南》、《召南》之詩,而以樂音為之節也。《周南》、《召南》,皆文王之詩也。周、召者,岐山之陽地名。周之先公曰「大王」者,自豳始遷焉,而脩德建王業。大王生王季,王季生文王。於時雍、梁、荊、豫、徐、揚之民,皆歸文王。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文王改都於豐,乃分岐邦周、召之地,賜周公旦、召公奭,以為采邑。使此二公施教於已所職之國,為文王行先公賢化,與已聖化。使二公雜而施行之。但南土感化,有深有淺。其作詩也,或感聖化,或感賢化。及武王伐紂,定天下,巡狩述職,陳諸國之詩,以觀民風俗。其六州所作詩,其得聖人之化者,謂之《周南》;其得仁賢之化者,謂之《召南》。其實皆是文王之化而分系周、召二公耳。必分繫者,文王以諸侯之身,行王者之化。詩人述其本志,為作聖賢之風。此詩體實是風,不可以雅名之。文王身有王號,不可以風繫之。名無所繫,詩不可棄。因二公為王行化,是故系之二公。周公聖,以聖化系之;召公賢,以賢化繫之。《周南》十一篇,《召南》十四篇。季札此時遍觀周樂,《詩》篇三百,不可歌盡,框每詩歌一篇、兩篇以示意耳,未必盡歌之也。劉炫云:「不直言周、召者,以其實非二公身化也。言南者,《詩序》云:『言化自北而南也。』謂從岐周南被江、漢也。」○注「此皆」至「聲曲」。○正義曰:詩人觀時政善惡,而發憤作詩。其所作文辭,皆準其樂音,令宮商相和,使成歌曲。樂人采其詩辭,以為樂章,述其詩之本音,以為樂之定聲。其聲既定,其法可傳。雖多歷年世,而其音不改。今此為季札歌者,各依其本國歌所常用聲曲也。由其各有聲曲,故季札聽而識之。言本國者,變風諸國之音各異也。
66
曰:「美哉!美其聲。
67
[疏]注「美其聲」。○正義曰:先儒以為季札所言,觀其詩辭而知,故杜顯而異之。季札所云「美哉」者,皆美其聲也。《詩序》稱:「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長歌以申意也。及其八音俱作,取詩為章,則人之情意,更復發見於樂之音聲。出言為詩,各述已情。聲能寫情,情皆可見。聽音而知治亂,觀樂而曉盛衰。神瞽、大賢師曠、季札之徒,其當有以知其趣也。
68
始基之矣,《周南》、《召南》,王化之基。猶未也,猶有商紂,未盡善也。盡,津忍反。然勤而不怨矣。」未能安樂,然其音不怨怒。○樂音洛,下「和樂聲」,下文「樂而不荒」同。
69
[疏]注「未能」至「怨怒」。○正義曰:《詩序》云:「治世之音安以樂,亂世之音怨以怒。」此作《周》、《召》之詩,其時猶有紂存音,雖未能安樂,已得不怨怒矣。
70
為之歌《邶》、《鄘》、《衛》。武王伐紂,分其地為三監。三監叛,周公滅之。更封康叔,並三監之地。故三國盡被康叔之化。○鄘音容。被,皮羲反。
71
[疏]注「武王伐紂分其地三監」。○正義曰:邶、鄘、衛者,商紂畿內之地名也。《漢書·地理志》云:「周既滅殷,分其畿內為三國。《詩》風邶、鄘、衛國是也。邶以封紂子武庚;鄘,管叔尹之;衛,蔡叔尹之,以監殷民,謂之『三監』。故《書序》曰『武王崩,三監叛』,周公誅之,盡以其地封弟康叔。故邶、鄘、衛三國之詩,相與同風。」此注取《漢志》為說也。漢世大儒孔安國、賈逵、馬融之徒,皆以為然,故杜亦同之。鄭玄《詩譜》云:「武王伐紂,以其京師封紂子武庚為殷後。庶殷頑民,被紂化日久,未可以建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監,管叔、蔡叔、霍叔,使尹而監教之。自紂城而北謂之邶,南謂之鄘,東謂之衛。武王崩後五年,周公居攝,三監道武庚叛。成王既黜殷命,殺武庚,復伐三監。更於此三國建諸侯,以殷餘民封康叔於衛,使為之長。後世子孫稍彊,兼並彼二國,混其地而名之。」先儒唯鄭言然。康叔以後,七世至頃侯,仁人不遇,邶人作《柏舟》之詩以刺之。以後繼作,十九篇為《邶風》,十篇為《鄘風》,十篇為《衛風》,皆美刺衛君而分為三耳。此三國之風,實同是衛詩,而必為三者,鄭玄云:「作者各有所傷,從其本國,分而異之,故為邶、鄘、衛之詩焉。」其意以為邶、鄘、衛各是大國,土風不同。作者雖俱有美刺,而各述土風,故大師各從其本分而異之。
72
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淵,深也。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衛康叔、武公德化深遠,雖遭宣公淫亂,懿公滅亡,民猶秉義,不至於困。○思,息嗣反,下「憂思」反。吾聞衛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康叔,周公弟;武公,康叔九世孫,皆衛之令德君也。聽聲以為別,故有疑言。○別,彼列反。
73
[疏]注「康叔」至「疑言」。○正義曰:「康叔,周公弟;武公,康叔九世孫」,《世本》、《世家》文也。魯為季札作樂,為之歌聲曲耳,不告季札以所歌之樂名也。札言「吾聞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先聞其善。今聲合其意,雖不知其名,而疑是《衛風》也。言「是其《衛風》乎」,疑之辭也。直聽聲以為別,不因名而後知,故有疑言焉。
74
為之歌《王》。」《王·黍離》也。幽王遇西戎之禍,平王東遷,王政不行於天下,風俗下與諸侯同,故不為雅。
75
[疏]注「王黍離」至「為雅」。○正義曰:《王》詩,《黍離》為首。王非國名,故舉首篇以表之。王者,周東都王城畿內方六百里之地也。始武王作邑於鎬,是為西都。周公攝政,營洛邑,謂之王城,是為東都。成王既居洛邑,復還歸西都。十一世至幽王,遇西戎之禍,平王東遷王城。於時王政不行於天下,其風俗下同諸侯。王畿內之人怨刺者,以其政同諸侯,皆作風詩,不復為雅。其音既是風體,故大師別之,謂之王國之變風也。謂之王者,以王當國,猶《春秋》之王,人天命未改,尚尊之,故不言周也。
76
曰:「美哉!思而不懼,其周之東乎!」宗周隕滅,故憂思。猶有先王之遺風,故不懼。為之歌《鄭》。《詩》第七。
77
[疏]「為之歌鄭」。○正義曰:周宣王封母弟友於西都畿內,是為鄭桓公。於漢則京兆郡鄭縣,是其都也。幽王之時,桓公為大司徒,見幽王政荒,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餘懼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教之濟洛、河、潁之間,有虢、鄶之國,取而守之,唯是可以少固。及幽王為犬戎所殺,桓公死之。其子武公與晉文侯定平王於東都王城,卒取史伯所云虢、鄶之地而居之。於漢,則河南郡新鄭縣,是其都也。武公入作卿士,國人作《緇衣》之篇以美之。以後凡二十一篇,皆《鄭風》也。
78
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美其有治政之音。譏其煩碎,知不能久。
79
[疏]「曰美」至「亡乎」。○正義曰:樂歌詩篇,情見於聲。「美哉」者,美其政治之音有所善也。鄭君政教煩碎,情見於詩,以樂播詩,見於聲內。言其細碎已甚矣,下民不能堪也。民不堪命,國不可久。是國其將在先亡乎!居上者,寬則得眾。為政細密,庶事煩碎,故民不能堪也。
80
為之歌《齊》。《詩》第八。
81
[疏]「為之歌齊」。○正義曰:齊者,古少皞之世爽鳩氏之虛也。武王伐紂,封大師呂望於齊,是為齊大公。其封域在《禹貢》青州、岱山之陰,濰、淄之野。於漢,則齊郡臨淄縣,是其都也。大公後五世,哀公荒淫怠慢,國人作《雞鳴》之詩以刺之。後凡十一篇皆《齊風》也。
82
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泱泱,弘大之聲。○泱,於良反,韋昭於康反。表東海者,其大公乎!大公封齊,為東海之表式。○大音泰。國未可量也。」言其或將復興。○復,扶又反,下「不復譏」同。為之歌《豳》。《詩》第十五。豳,周之舊國,在新平漆縣東北。○豳,彼貧反。
83
[疏]「為之歌豳」。○正義曰:豳者,《禹貢》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其地西近戎,北近狄。豳是彼土之地名。於漢,則扶風郡栒邑縣,是其都也。周室之先,后稷之曾孫曰公劉者,自邰而遷彼焉。由能脩后稷之業,教民以農桑,民咸歸之而成國。積九世至大王,乃入處於岐山。世世脩德,卒成王業。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攝政,管叔流言云:「公將不利於孺子。」周公於是舉兵東伐之,乃陳后稷、先公風化之所由,致王業之艱難,作《七月》之詩以表志。大師以其主意於先公在豳時之事,故別其詩以為豳國之變風,凡七篇,皆是周公之事也。
84
曰:「美哉,蕩乎!樂而不淫,其周公之東乎!」蕩乎,蕩然也。樂而不淫,言有節。周公遭管、蔡之變,東征三年,為成王陳后稷、先公不敢荒淫,以成王業,故言其「周公之東乎」。○樂而不淫,音岳,又音洛,注同。下「而又何樂」、「而可以樂」仿此。為成,于偽反。王業,如字,又於況反。
85
[疏]「曰美」至「東乎」。○正義曰:「美哉」,亦美其聲也。蕩蕩,寬大之意。好樂不已則近於荒淫,故美其樂而不淫也。先聞周公之德,此聲同於所聞,故疑之云「其周公之在東乎」!言在東之時為此聲也。
86
為之歌《秦》。《詩》第十一。後仲尼刪定,故不同。○刪,所奸反。
87
[疏]「為之歌秦」。○正義曰:秦者,隴西山谷之名。於漢,則隴西郡秦亭秦谷是也。堯時有伯益者,佐禹治水有功,帝舜賜之姓,曰嬴氏。其後世之孫曰非子,事周孝王。孝王使之養馬於汧、渭之間,封之為附庸,邑之於秦谷。非子曾孫秦仲,宣王又命以為大夫,始有車馬、禮樂、射御之好。國人作《車鄰》之詩以美之。秦仲之孫襄公,平王之初,興兵討西戎以救周,王既東遷,乃以岐、豐之地賜之,始列為諸侯。更有《駟金鐵》以下凡十篇,皆《秦風》也。○注「詩第」至「不同」。○正義曰:此為季札歌《詩》。風有十五,國其名,皆與《詩》同,唯其次第異耳。則仲尼以前,篇目先具,其所刪削,蓋亦無多。記傳引《詩》,亡逸甚少,知本先不多也。《史記·孔子世家》云:「古者詩三千餘篇,孔子去其重,取三百五篇。」蓋馬遷之謬耳。
88
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秦本在西戎汧、隴之西,秦仲始有車馬、禮樂。去戎狄之音而有諸夏之聲,故謂之「夏聲」。及襄公佐周,平王東遷,而受其地,故曰「周之舊」。○汧,苦賢反。去,起呂反,又如字。為之歌《魏》。《詩》第九。魏,姬姓國。閔元年,晉獻公滅之。
89
[疏]「為之歌魏」。○正義曰: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於漢,則河東郡河北縣,是其都也。周以封同姓。《世本》無魏君名謚,不知始封之君何所名也。鄭玄以為周王平、桓之世魏君儉嗇,且褊急,不務施德,國人作《葛屨》之詩以刺之。後凡七篇皆《魏風》也。
90
曰:「美哉,渢々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渢々,中庸之聲。婉,約也。「險」當為「儉」字之誤也。大而約,則儉節易行。惜其國小無明君也。○渢,扶弓反,徐敷劍反,韋昭音凡。婉,紆阮反。險,依注音儉。易,以豉反,注同。為之歌《唐》。《詩》第十。《唐》,晉詩。
91
[疏]「為之歌唐」。○正義曰:唐者,帝堯舊都之地,於漢,則大原郡晉陽縣是也。周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堯之故虛,曰唐侯。其地南有晉水。虞子燮父改為晉侯。燮父後六世,至僖侯,甚嗇愛物,儉不中禮,國人閔之,作《蟋蟀》之詩以刺之。以後凡十二篇,皆《唐風》也。《詩序》云:「此晉也,而謂之唐,本其風俗,憂深思遠,有堯之遺風。又叔虞初國,亦以唐為名,故名其詩為《唐風》。」
92
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憂之遠也?晉本唐國,故有堯之遺風。憂深思遠,情發於聲。○思,息嗣反。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為之歌《陳》。《詩》第十二.
93
[疏]「曰思深哉」至「能若是」。○正義曰:陶唐之化,遺法猶在。作歌之民,與唐世民同,故察此歌曰,思慮深遠哉!見其思深,故疑之雲,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若其不是唐民,何其憂思之遠也?非承令德之後,誰能如此深慮也?令德,謂唐堯也。○「為之歌陳」。○正義曰:陳者,大皞、伏羲氏之虛也。於漢,則淮陽郡陳縣,是其都也。帝舜之胄,有虞遏父者,為周武王陶正。武王賴其利器用,又以其人是聖舜神明之後,乃封其子滿於陳,使奉虞舜之祀,賜姓曰媯是為陳胡公。後五世至幽公,荒淫無度,國人作《宛丘》之詩以剌之。以後凡十篇,皆《陳風》也。
94
曰:「國無主,其能久乎!」淫聲放蕩,無所畏忌,故曰「國無主」。自《鄶》以下,無譏焉。《鄶》,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聞此二國歌,不復譏論之,以其微也。○鄶,古外反。
95
[疏]注「鄶第」至「微也」。○正義曰:言「以下」,知兼有《曹》也。鄶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虛也。國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滎波之南,居溱、洧之間。於漢,則河南郡密縣竟內,有其都也。祝融之後,分為八姓,唯有妘姓為鄶國者,處祝融之故地焉。鄶是小國,《世本》無其號謚,不知其君何所名也。鄭玄以為周王夷、厲之時,鄶公不務政事,而好衣服,大夫作《羔裘》之詩以刺之。凡四篇,皆《鄶風》也。其後鄭武公滅其國。而處之曹者,《禹貢》兗州陶丘之地名,於漢,則濟陰郡定陶縣,是其都也。周武王封其弟叔振鐸於曹。後十一世,當周惠王時,昭公好奢而任小人,國人作《蜉蝣》之詩以剌之。以後凡四篇,皆《曹風》也。鄶、曹二國,皆國小政狹,季子不復譏之,以其微細故也。
96
為之歌小雅。小雅,小正,亦樂歌之常。
97
[疏]「為之歌小雅」。○正義曰:《詩序》云:「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然則小雅、大雅,皆天子之詩也。立政所以正下,故《詩序》訓「雅」為「正」,又以政解之。天子以政教齊正天下,故民述天子之政,還以齊正而為名,故謂之「雅」也。王者政教有大有小,詩人述之,亦有大小,故有小雅、大雅焉。據《詩》以小雅所陳,有飲食賓客、賞勞群臣、燕賜以懷諸侯、征伐以彊中國、樂得賢者、長育人材,於天子之政,皆小事也。大雅所陳,有受命作周、代殷繼伐、受先王之福祿、尊祖考以配天、醉酒飽德、官人用士、澤被昆蟲、仁及草木,於天子之政,皆大事也。詩人歌其大事,制為大體;述其小事,制為小體。體有大小,故分為二焉。詩體既異,樂音亦殊。其音既定,其法可傳。後之作者,各從其舊。二雅正經,述小政為小雅,述大政為大雅。既有小雅、大雅之體,亦有小雅、大雅之音。王道既衰,變雅並作。取小雅之音,歌其政事之變者,謂之「變小雅」;取大雅之音,歌其政事之變者,謂之「變大雅」。故變雅之美刺,皆由音制有大小,不復由政事之大小也。風述諸侯之政,非無大小,但化止一國,不足分別。頌則功成乃作,歸美報神,皆是大事,無復小體。故風、頌不分,唯雅分為二也。周自文王受命,發跡肇基,武王伐紂,功成業就,及成王、周公而治致升平,頌聲乃作。此功成之頌,本由此風、雅而來,故錄《周南》、《召南》之風,《鹿鳴》、《文王》之雅,以為《詩》之正經。計《周南》、《召南》之風,《鹿鳴》、《文王》之雅,所述文王之事,亦有同時者也。但文王實是諸侯而有天子之政,詩人所作,立意不同。述諸侯之政,則為之作風;述天子之政,則為之作雅。就雅之內,又為大小二體,是由體制異,非時節異也。《詩》見積漸之義,小雅先於大雅,故魯為季札亦先歌小雅。
98
曰:「美哉!思而不貳,思文武之德,無貳叛之心。怨而不言,有哀音。其周德之衰乎!衰,小也。猶有先王之遺民焉。」謂有殷王餘俗,故未大衰。
99
[疏]「曰美」至「民焉」。○正義曰:杜以此言皆歎正小雅也。言其時之民,思文、武之德,不有二心也。雖怨時政,而能忍而不言,其是周德衰小之時乎!猶有殷先王之遺民,故使周德未得大也。服虔以為,此歎變小雅也。其意言思上世之明聖,而不貳於當時之王;怨當時之政,而不有背叛之志也,其周德之衰微乎!疑其幽、厲之政也。劉炫以服言為是,而謂杜解錯謬。今知不然者,以小雅、大雅,二詩相對。今歌大雅云:「其文王之德乎!」是歌其善者。以大雅準之,明知歌小雅,亦歌其善者也。若其不然,何意大雅歌善,小雅歌不善?且魯為季札歌《詩》,不應揚先王之惡,以示遠夷。劉不達此旨,以服意而規杜,非也。○注「衰小也」。○正義曰:衰者,差也。《九章算術》謂「差分為衰分」,言從大漸差而小。故杜以衰為小也。服虔讀為衰微之衰,謂幽、厲之時也。
100
為之歌大雅。大雅陳文王之德,以正天下。
101
[疏]注「大雅」至「天下」。○正義曰:大雅亦有武王、成王之詩,杜唯言文王者,以下云「其文王之德乎」故也。
102
曰:「廣哉,熙熙乎!熙熙,和樂聲曲而有直體,論其聲。其文王之德乎!雅、頌,所以詠盛德形容,故但歌其美者,不皆歌變雅。為之歌頌。「頌」者,以其成功告於神明。
103
[疏]注「頌者」至「神明」。○正義曰:鄭玄云:「頌之言容也。天子之德,光被四表,格於上下,無不覆燾,無不持載,此謂之容也。」《詩序》云:「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可也。」言天子盛德,有形容可美。可美之形容,謂道教周備也。成功者,營造之功畢也。天之所營,在於命聖;聖之所營,在於任賢;賢之所營,在於養民。民安而財豐,眾和而事濟,如是,則司牧之功畢矣。故告於神明也。劉炫又云:「干戈既戢,夷狄來賓,嘉瑞悉臻,遠近咸服。群生遂其性,萬物得其所,即功成之驗也。」萬物本於天,人本於祖。天之所命者牧人,祖之所本者成業。人安業就,告神明使知,雖社稷、山川、四岳、河海,皆以民為主。欲民安樂,故作詩歌其成功,遍告神明,所以報神明恩也。王者政有興廢,未嘗不祭群神、祖廟。政未大平,則神無恩力。故大平德洽,始報神功也。頌詩止法祭祀之狀,不言德神之力者,美其祭祀,是報德可知;言其降福,是荷恩可知。幽王小雅云:「先祖匪人,胡寧忍予?」則於時之意,豈復美其祭乎?故美其祭則報情,顯以成功告神明之意。如此止謂《周頌》也。其《商頌》則異。雖是祭祀之歌,祭先祖王廟,述其生時之功,乃是死後頌德,非以成功告神。意同大雅,與《周頌》異。魯則止頌僖公,才如變風之美者,文體類小雅,又與《商頌》異也。此當是歌《周頌》。杜解盛德所同,兼殷、魯三頌,皆歌也。
104
曰:「至矣哉!言道備。○「至矣哉」,一本無「矣」字。直而不倨,倨傲。○倨音據,徐音居。傲,五報反。曲而不屈,屈,橈。○橈,乃孝反。邇而不逼,謙退。○逼,彼力反。遠而不攜,攜貳。遷而不淫,淫,過蕩。復而不厭,常日新。○厭,於艷反,徐於贍反。哀而不愁,知命。樂而不荒,節之以禮。用而不匱,德弘大。○匱,其位反。廣而不宣,不自顯。施而不費,因民所利而利之。○施,始豉反。費,方味反。取而不貪,義然後取。處而不底,守之以道。○底,丁禮反。行而不流。制之以義。五聲和,宮、商、角、征、羽、謂之五聲。○征,張里反。八風平,八方之氣,謂之八風。節有度,守有序,八音克諧,節有度也。無相奪倫,守有序也。盛德之所同也。」頌有殷、魯,故曰「盛德之所同」。
105
[疏]「曰至」至「同也」。○正義曰:「至矣哉」,言其美之至也。以王道周備,故為至美也。自直而不倨,至行而不流,凡十四事,皆音有此意,明王者之德。季札或取於人,或取於物,以形見此德。每句皆下字破上字,而美其能。不然也,人性直者失於倨傲,此直而能不倨也,謂王者體性質直,雖富有四海,而不倨傲慢易。在下物有曲者,失於屈橈此曲而能不屈也,謂王者曲降情意,以尊接下,恆守尊嚴,不有屈橈。相去近者失於相偪,此邇而能不偪也,謂王者雖為在下與之親近,能執謙退,不陵偪在下。相去遠者,失於乖離,此遠而能不攜也,謂王者,雖為在下與之疏遠,而能不有攜離倩疑在下。數遷徙者,失於淫佚,此遷而能不淫也,謂王者雖有遷動流去,能以德自守,不至淫蕩。去而覆反,則為人所厭,此復而能使不厭也,謂王者政教日新,雖反覆而行。不為下之厭。薄哀者近於憂愁,此哀而能不愁也,謂王者雖遇凶災,知運命如此,不有憂愁。樂者失於荒廢,此樂而能不荒廢也。用之不已,物將匱乏,此用而不可匱也。志寬大者多自宣揚,此雖廣而不自宣揚也。好施與者皆費財物,此能施而不費損也。取人之物失於貪多,此雖取而不為貪多也。處而不動,則失於留滯也,雖久處而能不底滯也,謂王者相時而動,時未可行,雖復止處,意不底滯。行而不已,則失於流放,此雖常行而能不流放也,謂王者量時可行,施布政教,能制之以義,不妄流移。五等之宣皆和,八方之風皆平,八音之作有節,其節皆有常度。音之所守有分,其守各有次序。周、魯與商,皆有盛德。此上諸事,盛德之所同也。○注「八音」至「序也」。○正義曰:「八音克諧,無相奪倫」,《舜典》文也。倫,理也。言八音能和諧,是其音有節度也。八音不相奪道理,是音各守其分,有次序也。○注「頌有」至「所同」。○正義曰:杜以為之歌頌,言其亦歌商、魯,故以盛德之所同,謂商、魯與周其德俱盛也。劉炫以為「《魯頌》只美僖公之德,本非德洽之歌。何知不直據《周頌》,而云頌有商、魯乎」?今知不然者,但頌之大體,皆述其大平祭祀告神之事。《魯頌》雖非大平,經稱「皇皇后帝,皇祖后稷」,又云「周公皇祖,亦其福女」,美其祭神獲福,與《周頌》相似。且季文子請周作頌,取其美名。又季札至魯,欲褒崇魯德,取其一善,故云「盛德所同」。若直歌《周頌》,宜加「周」字,不得唯云「歌頌」,故杜為此解。劉以為《魯頌》不得與《周頌》同,而規杜氏,非也。
106
見舞《象箾》、《南籥》者,「象箾」,舞所執。「南籥」,以籥舞也。皆文王之樂。○箾音朔。籥,羊略反。
107
[疏]「見舞象箾南籥者」。○正義曰:樂之為樂,有歌有舞。歌則詠其辭而以聲播之,舞則動其容而以曲隨之。歌者樂器同而辭不一,聲隨辭變,曲盡更歌,故云「為之歌風」,「為之歌雅」。及其舞,則每樂別舞,其舞不同。季札請觀周樂,魯人以次而舞。每見一舞,各有所歎,故以見舞為文,不言為之舞也。且歌則聽其聲,舞則觀其容。歌以主人為文,故言為歌也。舞以季札為文,故言見舞也。樂有音聲,唯言舞者,樂以舞為主。《周禮·大司樂》云:「以樂舞教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殸召}》、《大夏》、《大濩》,《大武》。」又云:「乃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舞《雲門》,以祀天神。舞《咸池》,以祭地祗。舞《大韶》,以祀四望。舞《大夏》,以祭山川。舞《大濩》,以享先妣。舞《大武》,以享先祖。凡六樂者,文之以五聲,播之以八音。」鄭玄云:「播之言被也。」是其以舞為主,而被以音聲。故魯作諸樂,於季札皆云「見舞」也。禮法,歌在堂,而舞在庭,故《郊特牲》云:「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貴人聲也。」以貴人聲,樂必先歌後舞。故魯為季札,先歌諸《詩》,而後舞諸樂。其實舞時,堂上歌其舞曲也。○注「象箾」至「之樂」。○正義曰:賈逵云:「箾,舞曲名。言天下樂箾去無道。」杜云「箾,舞者所執」。二者俱無所據,各以意言之耳。《詩》述碩人之善舞云:「左手執籥,右手秉翟。」籥是舞者所執,則箾亦舞者所執。杜說當得其實,但不知箾是何等器耳。杜云「皆文王之樂」,則《象箾》與《南籥》各是一舞。《南籥》既是文舞,則《象箾》當是武舞也。《詩》云:「《維清》,奏象舞。」則此《象箾》之舞。故鄭玄注《詩》云「象用兵時刺伐之舞」,是武舞可知。其名之曰「南」,其義未聞也。知是武王制者,以為人子者,貴其成父之事。文王既有大功,武王無容不述。於周公之時,己象伐紂之功,作《大武》之樂,不應復象文王之伐,制為別樂,故知此舞是武王制焉。王者之作禮樂,必太平乃得為之。武王未及大平,而得作此樂者,一代大典,須待大平。此象文王之功,非為易代大法,故雖未制禮,亦得為之。周公大平,雖作《大武》,尊重文王之功,留播之以為別樂,故六代之樂,不數此象也。《周禮》分樂而序之,象舞不以祭祀,或當祈告所用,故魯今亦有之。劉炫云:「知是文王樂者,《詩》云『維清緝熙,文王之典』,此象樂之所舞,故知是文王樂也。」鄭玄注「象」又云:「此樂名象而已。」以其象事有舞音,故《詩序》謂之「象舞」。舞非此樂名,故此直言「舞」也。其箾、籥,是可執之物。司馬相如《上林賦》曰:「拂鷖鳥,捎鳳凰。」則捎亦拂之類。今人謂「拂」為「拂捎」,此必傳於古,其箾、捎字同也。杜不解「南」。劉炫謂「南」如「周南」之意。「南」在箾、籥之間,蓋二者共有「南」義。
108
曰:「美哉!猶有憾。」義哉,美其容也。文王恨不及己致大平。○憾,本亦作感,胡暗反。大平,音泰。
109
[疏]注「美哉」至「大平」。○正義曰:歌聽聲而舞觀形,故知美者,美其容也。歌詩,由口而出樂音,以詩為章。人歌君德,情見於音,聽聲知政容或可爾。計聖人之德,非舞容可象。而季札觀舞,皆知其德者,聖人之作樂也,各象當時之事。時事見於舞,故觀之可以知也。《樂記》稱賓牟賈問《大武》之樂云:「敢問遲之遲而又久,何也?」子曰:「夫樂者,象成者也。總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發揚蹈厲,大公之志也;《武》亂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復綴,以崇天子。夾振之而四伐,盛威於中國也。分夾而進,事早濟也。久立於綴,以待諸侯之至也。」彼言《大武》之舞,是象武王之事。則知諸樂之舞,皆象時王功德也。聖王功德,見於舉動之容,故觀其舞容,各知其德也。
110
見舞《大武》者,武王樂。
111
[疏]「見舞大舞者」。正義曰:鄭玄《周禮》注云:「《大武》,武王樂也。武王伐紂以除其害,言其德能成武功」也。比舞四代之樂,從後代而稍前也。《象》是文王之樂事,在《大武》之先。先舞《象》而後舞《武》者,以《象》非一代大樂,故先舞之。
112
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韶濩》者,殷湯樂。○韶,上昭反,本或作「招」。濩音護,又戶郭反。
113
[疏]「見舞韶濩者」。○正義曰:《周禮》謂之《大濩》。鄭玄云:「《大濩》,湯樂也。湯以寬治民,而除其邪,言其德能使天下得其所也。」然則以其防濩下民,故稱「濩」也。此言《韶濩》,不解「韶」之義。韶亦紹也,言其能紹繼大禹也。
114
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慚於始伐。見舞《大夏》者,禹之樂。
115
[疏]「見舞大夏者」。○正義曰:《樂記》解此樂名,「夏,大也」。鄭玄云:「言禹能大堯、舜之德。」又《周禮》注云:「禹治水敷土,言其德能大中國也。」季札見此舞,歎禹勤苦為民,而不以為恩德,則鄭《周禮》注是也。
116
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脩之?」盡力溝洫,勤也。○洫,況域反。見舞《韶箾》者,舜樂。○韶箾,音簫。
117
[疏]「見舞韶箾者」。○正義曰:《樂記》解此樂名云:「韶,繼也。」鄭玄云:「韶之言紹也。言舜能繼紹堯之德。」杜不解「箾」義,箾即簫也。《尚書》曰:「《簫韶》九成,鳳凰來儀。」此云「韶箾」,即彼「簫韶」是也。孔安國云:「言簫,見細器之備也。」蓋韶樂兼簫為名,簫字或上或下耳。
118
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幬,覆也。○幬,徒報反。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魯用四代之樂,故及《韶箾》而季子知其終也。季札賢明才博,在吳雖已涉見此樂歌之文,然未聞中國雅聲,故請作周樂,欲聽其聲。然後依聲以參時政,知其興衰也。聞《秦》詩,謂之夏聲;聞頌曰「五聲和,八風平」,皆論聲以參政也。舞畢,知其樂終,是素知其篇數。
119
[疏]注「魯用」至「篇數」。○正義曰:《明堂位》云:「四代之服器官,魯兼用之。」是魯之所用四代而已。唯用四代之樂,不得用《雲門》、《大咸》,故舞及《韶箾》而季札知其終也。先儒以為季札在吳,未嘗經見此樂。為歌諸《詩》,其所嘆美,皆以《詩》辭之內求所歎之意。故杜辨之,在吳雖已見此樂歌之文,但未聞中國雅聲。其所言者,皆聽聲而知,非察其文辭。故取傳文證之,明是素知其篇數也。
120
其出聘也,通嗣君也。吳子餘祭嗣立。故遂聘于齊,說晏平仲,謂之曰:「子速納邑與政。納,歸之公。○說音悅,下皆同。無邑無政,乃免於難。齊國之政,將有所歸,未獲所歸,難未歇也。」歇,盡也。○難,乃旦反,下皆同。歇,許謁反。故晏子因陳桓子以納政與邑,是以免於欒、高之難。難在昭八年。聘於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與之縞帶,子產獻紵衣焉。大帶也。吳地貴縞,鄭地貴紵,故各獻己所貴,示損己而不為彼貨利。○縞,古老反,徐古到反,繒也。紵,直呂反。
121
[疏]注「大帶」至「貨利」。○正義曰:《玉藻》說大帶之制,大夫以素為帶,裨其垂三尺者,外以玄,內以華。「居士錦帶,弟子縞帶」。季札,吳卿也,而以縞帶與子產者,是其當時之所有耳。吳始通上國,未必服章依禮也。杜以縞是中國所有,紵是南邊之物。非土所有,各是其貴,知其示損己耳,不為彼貨利也。若其不然,傳不須載明其有此意也。孔安國云:「縞,白繒也。」鄭玄《禮記》注云:「白經赤緯曰縞,黑經白緯曰纖。」
122
謂子產曰:「鄭之執政侈,難將至矣!政必及子。子為政,慎之以禮。不然,鄭國將敗。」侈,謂伯有。
123
[疏]注「侈謂伯有」。○正義曰:據二十七年傳,伯有次子展之下,此年子展卒,故伯有執政也。上文云「子展卒,子皮為政」者,蓋鄭人以子展有大功,使子皮代父為上卿耳。其父始卒,國政猶在伯有。下云「伯有使公孫黑如楚」,是伯有執政之事也。
124
適衛,說蘧瑗、蘧伯玉。○蘧,其居反。援,於眷反。史狗、史朝之子文子。○史朝,如字,下文「公子朝」同。史鰌、史魚。○鰌音秋。公子荊、公叔發、公叔文子。公子朝,曰:「衛多君子,未有患也。」自衛如晉,將宿於戚,戚,孫文子之邑。聞鐘聲焉,曰:「異哉!吾聞之也:『辯而不德,必加於戮。』辯,猶爭也。○爭,爭鬥之爭。夫子獲罪於君以在此,孫文子以戚叛。懼猶不足,而又何樂?夫子之在此也,猶燕之巢於幕上。言至危。○幕音莫。君又在殯,而可以樂乎?」獻公卒,未葬。遂去之。不止宿。文子聞之,終身不聽琴瑟。聞義能改。適晉,說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曰:「晉國其萃於三族乎!」言晉國之政,將集於三家。○萃,在醉反,集也。說叔向,將行,謂叔向曰:「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將在家。富必厚施,故政在家。○施,式豉反。
125
[疏]「君侈而多良」。○正義曰:謂多以惡人為良而善之。
126
吾子好直,必思自免於難。」
127
秋,九月,齊公孫蠆、公孫灶放其大夫高止於於北燕。蠆,子尾。灶,子雅。放者,宥之以遠。○蠆,敕邁反。宥音又。乙未,出。書曰「出奔」,罪高止也。實放書「奔」,所以示罪。
128
[疏]注「實放」至「示罪」。正義曰:《釋例》云:「奔者,迫窘而去,逃死四鄰,不以禮出也。放者,受罪黜免,宥之以遠也。迫窘而奔及以禮見放,俱去其國,故傳通以為文。仲尼脩《春秋》,又以所稱為優劣也。夫立功立事者,國之厚益而身之表的也。表高的明,雖婦人猶欲彎弓,而況當塗之士?是以君子慎之。道家貴善行者無轍跡,功遂而身退。高止既犯其始,又專以終之,免死為幸。斯乃聖賢之篤戒,故變『放』言『奔』,又致其罪以示過。」胥甲之放命,陳招之首惡,矯厲以篤教也。杜以高止之罪,輕於陳招、胥甲,而變「放」言「奔」。以止為重,故原聖意欲以申之。
129
高止好以事自為功,且專,故難及之。○好,呼報反。
130
冬,孟孝伯如晉,報范叔也。范叔,士鞅也。此年夏來聘。為高氏之難故,高豎以盧叛。豎,高止子。○為,于偽反,下注「為子產」同。豎,上主反。十月,庚寅,閭丘嬰帥師圍盧。高豎曰:「茍請高氏有後,請致邑。」還邑於君。齊人立敬仲之曾孫酀,敬仲,高傒。○酀,於顯反。傒音兮。良敬仲也。良猶賢也。
131
[疏]「齊人」至「仲也」。○正義曰:依《世本》,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止是敬仲玄孫之子也。《世本》又云:「敬仲生莊子,莊子生傾子,傾子之孫武子偃。」據《世本》,則偃為敬仲玄孫。今傳云:「玄孫」,必有一誤也。此「酀」,即後所云高偃是也。《世族譜》以高武子為酀偃,為一人。蓋酀、偃聲相近而字為二耳。董邁注此亦作「偃」。劉炫云:「據《世本》,高止,敬仲玄孫之子。不立止近親,遠取敬仲曾孫者,齊人賢敬仲,故系之言敬仲曾孫,則此人祖父,皆非正適。今別立之,遠繼敬仲後。高止祖父,皆絕其紀也。」
132
十一月,乙卯,高豎致盧而出奔晉。晉人城綿而置旃。晉人善其致邑。○綿音綿。置,之豉反。旃之然反。
133
鄭伯有使公孫黑如楚,黑,子晰。○晰,星歷反。辭曰:「楚、鄭方惡,而使餘往,是殺餘也。」伯有曰:「世行也。」言女世為行人。○女音汝。子晰曰:「可則往,難則已,何世之有?」伯有將強使之。子晰怒,將伐伯有氏。大夫和之。十二月,已巳,鄭大夫盟於伯有氏。裨諶曰:「是盟也,其與幾何?言不能久也。裨諶,鄭大夫。○強,其丈反。裨,婢之反。諶,本亦作湛。其與,如字,或音預。幾,居豈反。《詩》曰:『君子屢盟,亂是用長。』今是長亂之道也。禍未歇也,必三年而後能紓。」紓,解也。○屢,力住反。長,丁丈反,下同。紓,直呂反,徐音舒。解音蟹。然明曰:「政將焉往?」裨諶曰:「善之代不善,天命也,其焉辟子產?言政必歸子產。○將焉,於虔反,下同。舉不踰等,則位班也。子產位班次應知政。擇善而舉,則世隆也。世所高也。天又除之,奪伯有魄。喪其精神,為子產驅除。○喪,息浪反。除,並如字。驅一讀上音丘具反,下直據反。子西即世,將焉辟之?天禍鄭久矣,其必使子產息之,乃猶可以戾。戾,定也。不然,將亡矣。
134
[疏]「裨諶曰善之代不善雲云」。○正義曰:案傳,伯有死後,子皮授子產政,云「虎帥以聽命」,則子皮於時位在子產上也。此裨諶論鄭卿位次,其言不及子皮者,蓋以子皮非舊卿,雖繼父而居高位,民望政次未之許也。及伯有既死,子西亦卒,子皮位為上卿,故鄭人使知政耳。
URN: ctp:ws603301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