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八十七

《卷八十七》[View] [Edit] [History]

1
雜歌謠辭五
2
歌辭五潁川歌
3
《漢書》曰:「灌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諸所與交通,無非豪傑大猾。家累數千萬,食客日數十百人。陂池田園,宗族賓客為權利,橫潁川。潁川兒歌之。」
4
潁水清,灌氏寧。潁水濁,灌氏族。
5
庾公歌二首
6
《晉書·五行志》曰:「庾亮初鎮武昌,出至石頭,百姓於岸上歌之。後連徵不入,及薨,還都葬焉。」
7
庾公上武昌,翩翩如飛鳥。庾公還揚州,白馬牽旒旐。
8
庾公初上時,翩翩如飛鳥。庾公還揚州,白馬牽流蘇。
9
御路楊歌
10
《宋書·五行志》曰:「晉海西公太和中民為此歌,白者金行,馬者國族,紫為奪正之色,明以紫間朱也。海西公尋廢,三子非海西子,並縊以馬韁,死之。明日,南方獻甘露。」
11
青青御路楊,白馬紫游韁。汝非皇太子,那得甘露漿。
12
鳳皇歌
13
《宋書·五行志》曰:「晉海西公生皇子,百姓歌之,其歌甚美,其旨甚微。海西公不男,使左右向龍與內侍接生子以為己子。」
14
鳳皇生一雛,天下莫不喜。本言是馬駒,今定成龍子。
15
黃曇子歌唐·溫庭筠《晉書·五行志》曰:「桓石民為荊州,百姓忽歌《黃曇子曲》。後石民死,王忱為荊州之應,黃曇子,王忱字也。」按橫吹曲李延年二十八解有《黃覃子》,不知與此同否?凡歌辭考之與事不合者,但因其聲而作歌爾。
16
參差綠蒲短,搖艷雲塘滿。紅瀲蕩融融,鶯翁鸂鶒暖。萋芊小城路,馬上脩蛾懶。羅衫裊向風,點粉金鸝卵。
17
歷陽歌
18
《晉書·五行志》曰:「庾楷鎮歷陽,百姓歌之。後楷南奔桓玄,為玄所殺。」
19
重羅黎,重羅黎,使君南上無還時。
20
【苻堅時長安歌
21
《晉書·載記》曰:「苻堅既滅燕,慕容沖姊偽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堅納之,寵冠後庭。沖年十二,亦有龍陽之資,堅又幸之。姊弟專寵,宮人莫進。長安歌之,咸懼為亂。王猛切諫,堅乃出沖,後竟為沖所敗。」
22
一雌復不雄,雙飛入紫宮。
23
王子年歌二首
24
《南史》曰:「齊太祖高皇帝諱道成,姓蕭氏。未受命時,王子年作此歌。按穀中精細者,稻也,即道也;熟猶成也。金刀,劉字;刈猶翦也。」
25
欲知其姓草肅肅,穀中最細低頭熟,鱗身甲體永興福。
26
金刀利刃齊刈之。
27
邯鄲郭公歌
28
《樂府廣題》曰:「北齊後主高緯,雅好傀儡,謂之郭公。時人戲為《郭公歌》。及將敗,果營邯鄲。高郭聲相近。九十九,末數也。滕口,鄧林也。大兒,謂周帝,太祖子也。高岡,後主姓也。雉雞類,武成小字也。後敗於鄧林,盡如歌言,蓋語妖也。」
29
邯鄲郭公九十九,技兩漸盡入滕口。大兒緣高岡,雉子東南走。不信吾言時,當看歲在酉。
30
邯鄲郭公辭溫庭筠金笳悲故曲,玉座積深塵。言是邯鄲伎,不見鄴城人。青苔竟埋骨,紅粉自傷神。唯有漳河柳,還向舊營春。
31
齊雲觀歌
32
《隋書·五行志》曰:「陳後主造齊雲觀,國人歌之,功未畢而為隋師所虜。」
33
齊雲觀,寇來無際畔。
34
周宣帝歌
35
《隋書·五行志》曰:「周宣帝與宮人夜中連臂蹋踶而歌。」
36
自知身命促,把燭夜行遊。
37
謠辭一
38
黃澤謠
39
《穆天子傳》曰:「天子東遊於黃澤,使宮樂謠云。」
40
黃之陀,其馬歕沙,皇人威儀。皇之澤,其馬歕玉,皇人壽穀。
41
白雲謠
42
《穆天子傳》曰:「天子觴西王母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謠,天子答之。」
43
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向復能來。
44
穆天子謠
45
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46
越謠
47
古辭
48
君乘車,我帶笠,它日相逢下車揖。君簷簦,我跨馬,它日相逢為君下。
49
長安謠
50
《漢書·佞倖傳》曰:「成帝初,石顯與妻子徙歸故郡,其黨牢梁、陳順皆免官,諸所交結,以顯為官,皆廢罷。少府五鹿充宗左遷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為雁門都尉。長安謠云。」
51
伊徙雁,鹿徙菟,去牢與陳實無價。
52
誠中謠
53
《後漢書》曰:「前世長安《城中謠》,言改政移風,必有其本,上之所好,下必甚焉。」
54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55
會稽童謠
56
《後漢書》曰:「張霸,永元中為會稽太守。時賊未解,郡界不寧,乃移書開購,明用信賞,賊遂束手歸附,不煩士卒之力,於是有童謠。」
57
棄我戟,捐我矛。盜賊盡,吏皆休。
58
二郡謠
59
《後漢書》曰:「汝南太守宗資,任功曹范滂,南陽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范滂,字孟博。岑晊,字公孝。二郡為謠。」
60
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瑨但坐嘯。
61
京兆謠
62
《續漢書》曰:「李燮拜京兆,詔發西園錢。燮上封事,遂止不發。吏民愛敬,乃為此謠。」我府君,道教舉。恩如春,威如虎。剛不吐,弱不茹。愛如母,訓如父。
63
後漢桓靈時謠
64
《後漢書》曰:「桓靈之世,更相濫舉,人為之遙。」
65
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66
吳謠
67
《吳志》曰:「周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云。」
68
曲有誤,周郎顧。
69
晉泰始中謠
70
《晉書》曰:「泰始中人為賈充等謠,言亡魏而成晉也。」
71
賈、裴、王,亂紀綱。王、裴、賈,濟天下。
72
閣道謠
73
《晉書》曰:「潘岳才名冠世,為眾所疾。後為河陽令,而鬱鬱不得志。時尚書僕射山濤領吏部,王濟、裴楷等並為帝所親遇,岳內非之,乃題閣道為謠。」
74
閣道東,有大牛。王濟鞅,裴楷鞧,和嶠刺促不得休。
75
【南土謠
76
王隱《晉書》曰:「杜預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南土美而謠之。」
77
後世無叛由杜翁,孰識智名與勇功。
78
宋時謠
79
《南史》曰:「宋時用人乖實,有謠云。」
80
上車不落為著作,體中何如作秘書。
81
宋大明中謠
82
《南史》曰:「大明中,有奚顯度者,為員外散騎侍郎。孝武嘗使主領人功,而苛虐無道,動加捶撻,暑雨寒雪,不聽暫休,人不堪命,或自經死。時建康縣考囚,或用方材壓額及踝脛,故民間有此謠。又相戲曰:『勿反顧,付奚度。』其暴酷如此。」
83
寧得建康壓額,不能受奚度柏。
84
山陰謠
85
《南史》曰:「丘仲孚為山陰令,居職甚有聲稱,而百姓為此謠。前世傅琰父子、沈憲、劉玄明相繼宰山陰,並有政績,言仲孚皆過之也。」
86
二傅、沈、劉,不如一丘。
87
梁時童謠
88
《南史》曰:「臨賀郡王正德,性凶慝。其後梁室傾覆,既由正德。百姓至聞臨賀郡名,亦不欲道,其惡之如是,故有童謠。」
89
寧逢五虎入市,不欲見臨賀父子。
90
曲堤謠
91
《北史》曰:「宋世良為清河太守,才識閑明,尤善政術。郡東南有曲堤,群盜所萃。世良施八條之制,盜奔它境,而民為此謠。」
92
曲堤雖險賊何益,但有宋公自屏跡。
93
趙郡謠
94
《北史》曰:「後魏李孝伯,父曾,道武時為趙郡太守,令行禁止。并州丁零數為山東害,知曾能得百姓死力,不敢入境。賊於常山界得一死鹿,賊長為趙郡地也,責之,還令送鹿故處,其見憚如此。郡人為之謠。」
95
詐作趙郡鹿,猶勝常山粟。
96
北齊太上時童謠
97
千金買藥園,中有芙蓉樹。破家不分明,蓮子隨它去。
98
獨酌謠四首陳·後主陳後主序曰:「齊人淳于善為十酒,偶效之作《獨酌謠》。」
99
獨酌謠,獨酌且獨謠。一酌豈陶暑,二酌斷風飆,三酌意不暢,四酌情無聊,五酌盂易覆,六酌懽欲調,七酌累心去,八酌高志超,九酌忘物我,十酌忽凌霄。凌霄異羽翼,任致得飄飄。寧學世人醉,揚波去我遙。爾非浮丘伯,安見王子喬。
100
獨酌謠,獨酌起中宵。中宵照春月,初花發春朝。春花春月正徘徊,一樽一弦當夜開。聊奏孫登曲,仍斟畢卓杯。羅綺徒紛亂,金翠轉遲回。中心本如水,凝志更同灰。逍遙自可樂,世語世情哉。
101
獨酌謠,獨酌酒難消。獨酌三兩碗,弄曲兩三調。調弦忽未畢,忽值出房朝。更似遊春苑,還如逢麗譙。衣香逐嬌去,眼語送杯嬌。餘樽盡復益,自得是逍遙。
102
獨酌謠,獨酌一樽酒。樽酒傾未酌,明月正當牖。是牖非圜甕,吾樂非擊缶。自任物外懽,更齊椿菌久。卷舒乃一卷,忘情且十斗。寧復語綺羅,因情即山藪。
103
同前陸瑜獨酌謠,芳氣饒。一傾蕩神慮,再酌動神飆。忽逢鳳樓下,非待鸞弦招。窗明影乘入,人來香逆飄。杯隨轉態盡,釧逐畫杯搖。桂宮非蜀郡,當壚也至宵。
104
同前沈炯獨酌謠,獨酌謠,獨酌獨長謠。智者不我顧,愚夫餘不要。不愚復不智,誰當餘見招。所以成獨酌,一酌一傾瓢。生涯本漫漫,神理暫超超。再酌矜許、史,三酌傲松、喬。頻煩四五酌,不覺凌丹霄。倏爾厭五鼎,俄然賤《九韶》。彭、殤無異葬,夷、跖可同朝。龍蠖非不屈,鵬鷃本逍遙。寄語號呶侶,無乃太塵囂。
105
羈謠孔仲智芳杜觴春酒,徬彿傷山時。徒歌不成樂,空以羈自悲。羈傷懷土心,遽復還山路。迨及春復時,無使春光暮。
106
【箜篌謠
107
結交在相得,骨肉何必親。甘言無忠實,世薄多蘇秦。從風暫靡草,富貴上昇天。不見山巔樹,摧扤下為薪。豈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塵。
108
同前唐·李白攀天莫登龍,走山莫騎虎。貴賤結交心不移,唯有嚴陵及光武。周公稱大聖,管、蔡寧相容。漢謠一斗粟,不與淮南舂。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從。它人方寸間,山海幾千重。輕言託朋友,對面九疑峰。多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管、鮑久已死,何人繼其蹤。
109
玉漿泉謠
110
《隋書》曰:「豆盧勣,為渭州刺史,甚有惠政,華夷悅服,大致祥瑞。鳥鼠山俗呼為高武隴,其下渭水所出,其山絕壁千尋,由來乏水,諸羌苦之。勣馬足所踐,忽飛泉湧出。有白烏翔止前,乳子而後去。民為之謠,後因號其泉曰玉漿泉。」
111
我有丹陽,山出玉漿。濟我人夷,神烏來翔。
112
鄴城童子謠李賀鄴城中,暮塵起。將黑丸,斫文吏。棘為鞭,虎為馬。團團走,鄴城下。切玉劍,射日弓,獻何人,奉相公。扶轂來,閣右兒,香掃塗,相公歸。
113
唐天寶中京師謠
114
《唐書》曰:「李峴為京兆尹,甚著聲績。天寶中,連雨六十餘日。宰臣楊國忠惡其不附己,以雨災歸京兆尹,乃出為長沙太守。時京師米麥踴貴,百姓為之謠。其為政得人心如此。」
115
欲得米麥賤,無過追李峴。
URN: ctp:ws60917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3.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