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五十六

《卷五十六》[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山堂肆考卷五十六   明。 彭大翼 撰臣職。
3
總翰林官。
4
歴代沿革,各見後承㫖等官下鸞坡。
5
唐韋執誼翰林志》:唐制,駕在大內,則明福門置學士院,駕在興慶宮則金明門內置院,至徳宗,乃移學士院於金鸞坡上。
6
鰲禁
7
筆談宋公白賈公、黃中,皆先逹鉅儒,同在鰲禁麻綸。
8
唐李肇翰林故事,制用白麻紙,詔用白藤紙,書用黃麻紙。又唐故事,中書初用黃白二麻為綸命輕重之辨,其後翰林學士專掌內命,選用益重,獨得用黃麻,其白麻皆在北院,自非國之重事,如徳音、赦宥、拜免將相之類,不得用之。又翰林所著撰,其名不同拜免公王將相妃主,曰制賞賜恩宥、曰赦書、曰徳音處分事,曰勅、曰御札。五品以上曰誥,六品以下曰勅批,羣臣表、曰批答、奬勲勞、曰奬諭賜外國書,曰蕃書醮、曰青詞宻詞釋、曰齋文教坊致語、曰白話土木興建、曰上梁文宣賜、曰口宣。此外有祝文、碑文、神道碑、樂章、詩頌、春帖子之類,撰述進入,遇有除拜,以雙日鎻院,隻日降麻。
9
菱紙
10
海録碎事,唐李徳裕浸紅㸃書,詔皆用菱汁擣紙私人。
11
唐陸贄入翰林,年尚少,以材幸,天子常以行輩呼而不名,雖外有宰相主大議,而贄常居中叅裁可否,時號為「內相」,又以為天子私人。
12
門客
13
《唐李衛公詩話》:武后朝,曽宣諭翰林院官云:卿等是我門客」。
14
賜紫絲履。
15
唐翰林初選者,試制書批答三首,內庫給青綺被紫絲履之類,端午賜青團扇。
16
賜紅錦袍。
17
蘇易簡《續志》:「十月朔,賜對衣、紅錦袍。淳化二年,代以細花盤鴉錦袍,下丞相一等。
18
引鈴
19
翰林故事:唐翰林院懸鈴以備夜直,有●急文書,皆引之,以代傳呼。長慶中,李徳裕為學士時,河北用兵,一夜鈴有聲如人,引其索視之則無,後往往如此,使人持捧潛伺于下,終無所覩,而數數鳴動不已,院中諸公私●,其鳴急則兵事急,鳴緩則兵事緩,衆咸異之。又蘇易簡續志》:唐學士院深嚴,非本院人不可遽入,雖中使宣事及有文書,必先動鈴索,立于門外,●小判官出,授授訖,轉授院吏院吏,授學士。自五代以來,其制乆廢,蘇易簡因召對上言,上可其奏,自是院復置鈴索焉。
20
潤筆
21
分紀、草、麻潤筆,自隋、唐有之。隋鄭譯自隆州刺史復爵,李徳林作詔,髙熲戲之曰:「筆頭乾」。譯曰:「出為方伯,杖䇿而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
22
李謫仙
23
唐李白:天寳初至長安,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歎曰:「天上謫仙人也!」薦之●宗,召至金鑾殿,奏頌一篇,詔供奉翰林,又明皇召見,李白以七寳床賜食,御手調羮以飯之,又于便殿對上撰詔誥,時十月天寒筆凍,莫能書字,上勅宮嬪十人侍白,左右執牙筆呵之,以供其用,元才子。
24
唐穆宗在東宮時,有妃嬪誦元稹歌詩以為樂曲者,知是稹所為,宮中呼為元才子。
25
視草臺。
26
筆談:故事,玉堂中設視草臺,每草制則具衣冠,據臺而坐。又《翰林志》:至徳之後,天子召集賢學士於禁中草書詔,雖宸翰所揮,亦資其檢討,故謂之「視草」。
27
摛文堂
28
《續㑹要》:政和五年,御書摛文堂」三字,賜學士院花磚。
29
學士院北㕔前階有花磚道,冬時以日影過五磚為入,直之●、唐、李、程為學士,性懶,嘗過八磚乃至,衆呼為「八磚學士」。又蘇易簡《續志》:玉堂東西壁延袤數丈,待詔董羽悉畫水以布之,風濤浩渺,擬瀛洲之象也。修篁皓鶴,悉圖廊廡,竒花異木,羅植軒砌,每外喧已寂,內務不至,風傳禁漏,月色滿庭,真人世之仙境也。
30
槐㕔。
31
《續志》:學士院第三㕔閣子有一巨槐,素號槐㕔,相傳居此閣者,多至入相。
32
六絶
33
唐李邕號翰林六絶,謂義烈英邁,正直辭辨,文章書翰也。
34
35
《翰林志》:學士下直出門相謔,謂之小三昩。出銀臺門乗馬,謂之大三昩。
36
凌玉清
37
《翰林志》:登翰林者,謂之凌玉清翔紫霄,又《金坡遺事》:玉署之設,宻邇紫闥,每夜漏,既上宫鑰竝入,有大號令、大除拜,及邉境急奏,惟天子與學士知之,雖戴鶡之士,充滿于廬,而典司翰墨者一人而已,居是職者不亦貴重乎?
38
逼華葢。
39
杜甫《贈張四學士詩》:翰林逼華葢鯨力破滄溟。天上張公子宫中漢客星。
40
萬選錢。
41
張鷟,字文成。貟半千稱,其文詞猶青銅錢,萬選萬中,時號「青錢學士。
42
一條冰。
43
宋陳彭年兼數職,皆文翰清秘之目,人謂其官銜為一條,冰。
44
瞻接樓殿。
45
翰林故事,北院之設,尤為親近,左接寢殿,右瞻彤樓,晨趨●闥,夕宿嚴衞,宻之至也,職任之清切,曹局之嚴凝,禮遇優渥,賜與繁縟,恩之厚也。備待顧問,辨駁是非,典持縑牘,受遺羣務,凡一世得失,動為臧否,職之重也,親近冕旒。
46
㑹要宋雍熈三年勅曰:兩制詞臣,公朝精選,典司誥命,親近冕旒。
47
有學選居。
48
翰林故事,唐●宗選朝官有詞藝學識者,入居翰林供奉别㫖,於是以吕向、尹愔首充焉,至二十六年,始改稱學士,遂改建學士院。
49
獻記求入
50
《長編》宋范杲數致書宰相,求入翰林,因獻《玉堂記》,請備其職。上惡其躁競,不使居內,出知濠州。
51
翰林承㫖:
52
歴代沿革,唐始置翰林學士,無承㫖,至憲宗永貞元年,始命鄭絪為之大詔令、大廢置丞相之宻畫,內外之宻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受專對,居東頭第一閣,宋朝承㫖不常置,以院中乆次者一人充。
53
廷老
54
翰林志》:鄭絪為內廷之老,首定大計院長。
55
六帖:沈傅師入翰林,為學士,翰林承㫖闕,次當傅師,穆宗欲靣命之,傅師辭曰:「學士院長叅天子宻議,次于宰相,自知不能」。因稱疾出。
56
獨承宻命。
57
翰林院例置學士六人,內年深徳重者一人為承㫖,以其獨承宻命故也。
58
多識朝章。
59
唐穆宗以杜充頴多識朝章,拜中書舍人、學士承㫖,從奉郊廟。
60
唐元稹《翰林承㫖學士㕔壁記》:「自憲宗皇帝即位,始命鄭公絪為承㫖學士,位在諸學士上,乗輿奉郊廟,輙得乗廐馬,自浴堂殿,由內朝以從,掲雞竿而布大澤,則昇丹鳯樓之西南隅,外賔客進見于麟徳殿,則止直禁中以俟,他人莫得而叅焉,用是七十年間,由鄭至杜十一人而九叅大政,其不至者衛公詔,及門而返,事適然也,至於張則弄相印以候其病,間者乆之,卒不興命也,已若此,則安可以昧陋不肖之稹,繼居九丞,相二名卿之後哉?
61
獨賜誥勅。
62
《翰林志》:近例就院轉官,惟承㫖則賜分物勅誥如初拜之禮,餘人不得比也。
63
閣下生麻。
64
唐鄭珏為承㫖,與李愚同在翰林鄭閣下,一麻生,李曰:「承㫖將入相矣,葢霜降成實,乃白麻也」。是夜制出,果拜相。
65
窓間引,燭
66
筆談玉堂東承㫖,閣窓格上有火燃處,葢宋太宗嘗夜幸玉堂,蘇易簡為學士承㫖,已寢遽起,無燭具衣冠,宮嬪自窓格引燭入照之,遂致燃窓,至今不欲更易,以為玉堂一盛事。
67
草立儲制
68
唐順宗風噤不能言,時太子未立,牛美人有異志,中外洶懼,召鄭絪草立儲制,絪搦管便書立嫡以長」四字跪,而上呈乃定。憲宗絪之力也,上即位,拜平章事。
69
草求言,詔:
70
宋韓維為承㫖,神宗命公草詔求直言,詔出,人情,大悅,表薦劉瞻。
71
唐同昌公主薨,懿宗痛悼不已,殺醫官二十餘人,收其親族三百餘人繫獄。宰相劉瞻力諫,上不悅,叱出之。韋保衡與路巖共譛劉瞻與醫官通謀,投毒藥,貶康州刺史。命翰林承㫖鄭畋草制,安數畆之居,仍非己有,卻四方之賂,惟畏人。知巖謂畋曰:「侍郎乃表薦劉瞻也」。坐貶梧州刺史。
72
戲謔禹玉。
73
宋王拱辰自翰林承㫖除宣徽使,張方平自承㫖為●知政事,不數日,以憂去,服除,竟以宣徽使召,時學士院以承㫖閣子為不利市,凡入翰林,無肯居者。熈寧中,王珪為承㫖,韓絳戲之曰:「禹玉行將入宣徽矣」。未幾,禹玉除●知政事,遂大拜,凡秉政十五年而後卒。
74
特賜四字
75
㑹要淳化二年十月,承㫖,蘇易簡獻《續翰林院志二卷,太宗嘉之,賜御詩二章,又御書「飛白玉堂之署」四字以賜,謂宰相曰:「卿可召至中書授之,令榜于㕔額,永為翰林美事」。英宗即位,乃撤去。元豐中,有翰林學士乞摘去之署」二字,復榜院門,以為臣下光寵,詔從之。至紹興二十五年五月,髙宗御書「玉堂」二大字賜學士周麟之。
76
㑹觀三書。
77
淳化二年十月,承㫖蘇易簡請以御賜二詩刻石,帝為真草行三體,命待詔刻石以賜易簡。至十二月,易簡於本院㑹學士等觀飛白及三體書,上聞之,賜上尊酒,太官設饌,各賦七言詩,宰相●政亦各賦詩,易簡悉以上言。翌日,帝曰:「朕誦讀數四,有以見儒墨之盛,學士之貴也」。
78
賦大言。
79
宋淳化四年,上草宋玉大言賦》賜學士承㫖蘇易簡,易簡因作《擬大言賦》以獻。
80
試欹器。
81
言行録蘇易簡為承㫖當禁,直以水試欹器。大宗曰:「聞卿所玩,非欹器耶?」易簡曰:「然」。乃進曰:「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器盈則覆,物盛則衰。願陛下持盈守成,念終如始,以固萬世之業」。
82
翰林學士
83
歴代沿革,唐制乗輿所在,必有文詞經學之士,以備宴見,而文書詔令,則中書舎人主之,自太宗朝,名儒學士時召草制,然未始有名號也,乾封以後,始號為北門學士。●宗初,置翰林待詔,掌四方表䟽批答,應和文章,既以詔勅文誥,悉由中書,事多擁滯,始選朝官有詞藝學識者,供奉別㫖,然亦未定名,制誥、書勅猶分集賢。開元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改稱學士,選用亦重入院,一歳則遷知制誥,未知制誥者不作文書。晉天福中,詔學士院公事竝歸中書舎人,至開運元年,復詔學士與中書舎人分為兩制,學士謂內制、中書舎人、知制誥謂外制,其後雜學、待制通謂之兩制。宋翰林學士掌內制制誥、赦敕、國書及宮禁所用之文辭,凢后妃、親王、公主、宰相、節度使除拜,則學士草詞,授待詔書訖,以進赦,降徳音,則先進草,大誥令及國書,則具本禀奏,凡拜宰相或事重者,宣召靣諭㫖,則給筆札書所得㫖,稟奏歸院,具詞以進,餘遣內侍授中書省,若已畫㫖而有未盡,則論奏貼正。
84
歩輦召崇。
85
《開元遺事》:姚崇為翰林學士,明皇在便殿,甚思姚崇論時務,七月十五日,苦雨不止,泥濘盈尺,上令侍御者擡歩輦召學士來,中外榮之。
86
襭袍,覆綬。
87
唐韋綬,字貫之,徳宗時為翰林學士宻政,多所叅逮。帝嘗幸其院,妃從行,㑹綬方寢,學士鄭絪欲馳告之,帝不許,時大寒,即以妃蜀襭袍覆之而去。
88
五相
89
白居易《分司東都詩》,寄留守李絳白首,故情在青雲,往事空同。時六學士五相一漁翁,六學士,謂裴度、崔羣、裴垍、王播、李絳及白居易也。故宋王禹偁在翰林時,有同在翰林而大拜者,王以啓賀之曰:「三神山上曽陪鶴駕之逰,六學士中獨有漁翁之嘆」。
90
三俊
91
李紳,字公垂,能歌詩,諷誦多在人口。穆宗召為學士,與李徳裕、元稹同在禁署,時稱「三俊」,情意相善。
92
思如泉注
93
陸贄,字敬輿,嘉興人,徳宗時,為翰林學士,從幸奉天,時機務填委,詔書數百,贄揮翰起草,思如泉注,初若不經思慮,既成之後,莫不曲盡事情,中于機㑹,同舎皆伏其能一說,詔書旁午,公思如湧泉,武夫悍卒,聞者莫不感激思奮。
94
詞若射注。
95
唐陸扆為翰林學士、中書舎人,屬詞敏捷若射注,然一時書命,同僚自以為不及,昭宗優遇之。
96
論中官縱恣
97
李絳,字深之,元和中為學士。孜孜以諫諍為己任,嘗極論中官縱恣,方鎮進獻之事。
98
草邊將陣傷
99
見中書舎人。
100
筆無㸃竄。
101
唐杜譲能以學士從,僖宗在蜀時,關東用兵,書詔填委,譲能詞才敏速,筆無㸃竄,動中事機,帝嘉之。
102
辭皆允切。
103
劉瑑,字子全,擢翰林學士。時宣宗始復關隴,裁處叢繁,詔書數十,捉筆遽成,辭皆允切。
104
慶賞先霑
105
《李白傳》:「凡翰林,毎宴飲,無不先及,每慶賞,無不先霑,中廐之馬代其勞,內厨之膳給其食。
106
繒纊特賜
107
唐徳宗幸金鸞院,問學士鄭餘慶曰:「近有寒衣否?」餘慶云:「往時已賜衣,不煩更作」。上曰:「乃常例耳」。遂特賜繒纊,令為寒衣。
108
師生同任。
109
五代李澣與座主和凝,同任學士,㑹凝入相,瀚當草制命,遂開凝閣,盡取器玩,圖書以歸,其縱率如此。又翰苑羣書:蘇易簡登科時,宋白為南省主文,後七年,宋為翰林學士承㫖,而蘇相繼入院,同為學士,宋嘗贈詩,昔日曾為尺木階,今朝真是青雲友,歐文忠公亦王禹玉,南省主文相距十五年同為學士,故歐公詩:「喜君新賜黃金帶,顧我今為白髪翁」。二事亦一時文物之盛也,父子同入。
110
宋錢惟演記父子入翰林一家,李文正與昌武以為極盛矣。其後又有四家,錢希白與子飛、梁仲素、莊肅、蘇儀甫、子容、洪忠宣景伯、景嚴,景盧兄弟入院三家,二竇可象、望之二、李文靖,相州二錢,希白師聖以為極盛矣。其後又有九家二:陳文惠、康肅,二宋元憲、景文,二、吳正肅正憲,二、韓、康國、持國,二、蘇文忠、文定二曽、文肅、文昭,二宇文仲理、仲連三洪文惠,文安、景盧也。
111
請蠲郡賦。
112
梁嵩,廣西潯州府平南縣人。南漢時,舉進士第一,仕至翰林學士。嘗獻倚門望子賦,特命歸奉母,錫賚皆不受,請蠲一郡丁賦,從之。郡人徳之,立祠祀焉。
113
不接私財。
114
寳,歴元年,路隋為翰林學士,有以金帛謝除制者,乃叱而去之,曰:「吾以公事接私財耶?」
115
北門●進
116
唐乾封後,劉懿之、劉偉之兄弟元萬頃、范履氷等,皆以文詞召入待詔,常於北門●進止,時號「北門學士」,北扉應召。
117
宋學士院北扉者,為其在玉堂之南,便于應召也。又云:宋學士院在樞宻、宣徽之北表,其深嚴宥宻,故謂之「北扉」。
118
以備燕狎。
119
唐敬宗喜為歌詩,議置東頭學士,以備燕狎,劉栖楚薦熊望為之。
120
與致太平。
121
宋王旦為翰林學士,中外皆以為有宰相器。嘗奏事下殿,真宗目送之曰:「與朕致太平,必斯人也」。
122
畢諴論邊
123
唐畢諴為翰林學士,時党項擾河西,宣宗欲擇帥而難,其人從容與諴論邊事,諴據古援今,具陳方略。上悅,曰:「不意頗牧在吾禁中」。
124
楊億乞郡
125
《東軒筆録》:先朝翰林學士,不領他局,故俸薄楊億為學士,有《乞郡表》曰:「虗忝甘泉之從臣,終作若敖之餓鬼」。自後學士得判他局。
126
口誦圖讃
127
唐蔣乂,字徳源,為學士。徳宗幸凌烟閣,視題文漫缺,無能知者,乂曰:「此聖歴中侍臣圖讃,口誦不失一字,嚢置兵數」。
128
宋李文定公廸,在真宗時為學士,上問陜西兵幾何,對曰:「臣向為轉運使,以小冊書兵馬糧草之數,以備調發,今猶置佩嚢中」。帝令取出,因給紙,令具䟽以進,帝曰:「不意頗牧在吾禁中」。
129
擇笏賜絳。
130
唐李絳初入院,憲宗親擇笏以賜之書,扇賜藻。
131
汪藻,字彥章,直學士院,草髙麗答詔,不許入貢,略云:「壞晉館以納車,庶無後悔,閉玉關而謝質,匪用前規。上顧輔臣稱公得代言之體乆之,髙麗人謝表至,上復稱公,真拜翰林學士,以所御白團扇親書杜詩紫,詔仍兼綰,黃麻似《六經》」十字以賜,縉紳榮之。
132
賜蓬池鱠。
133
唐李徳裕述夢詩》:「荷淨蓬池鱠,天寒郢水醪」。注云:「唐學士初入院,上賜食,悉是蓬池鱠。夏至,頒冰及酒,以酒味和冰而飲。葢禁中有郢水酒坊也。
134
賜中廐馬。
135
《翰林志》:唐制,學士初入院,賜中廐馬一匹,謂之「長借馬垂●揮翰。
136
唐李吉甫與裴垍同直,垍草吉甫除平章事,制吉甫草武元衡制,垂●揮翰,兩不相知,及暮,吉甫有嘆息之聲,垍終不言,盡紙筆之後,乃相慶賀。及明日,院中學士送至銀臺門,而相府官吏●于門外禁署之,盛未之有也,繫鞋白事。
137
翰林故事,每白事,中書學士公服靸鞋坐玉堂,使院吏入白,丞相出迎,然此禮不行乆矣。宋章惇直學士院,力欲行之。一日,兩制俱白事,他學士皆執笏,惇獨散手繫鞋,大咈物議。後罷惇直院。
138
《讀金鏡録》
139
唐宣宗以令狐綯為翰林學士,嘗以太宗所撰《金鏡錄》授綯,讀之,至亂未嘗不任不肖,至治未嘗不任忠賢《和金鑾賦》。
140
唐昭宗御金鑾殿作賦,詔學士屬和獨,陸扆先就,帝覧之,嘆曰:「貞元時,陸贄、吳通●兄弟善內廷文,後無繼者,今朕得卿!」
141
口脂面藥。
142
見臘日
143
眼赤,腰黃。
144
翰林故事,學士以上,並有朱衣引馬所服,帶用黃金而無魚。至入兩府,則朱衣䨇引金帶懸魚,謂之重金。故世傳館閣望為學士詩:「眼前何日赤,腰下,幾時黃學士望入兩府詩」,「眼赤何時兩腰黃,幾日重」。
145
揉紙,繼燭。
146
唐栁公權為翰林學士,每玉堂召對,繼燭見跋,語猶未盡,不敢取燭,宮人以蠟液揉紙繼之,宋汪藻謝除學士表學,非閎●難酧,跋燭之咨,葢取諸此。
147
取帕求詩。
148
宋王岐公珪,字禹玉,仁宗時為學士,值中秋有月,上問當直學士是誰,左右以姓名對,因命小殿對設,二坐,宣學士就坐,公奏故事,無君臣對坐之禮,固請不已,再拜就坐,夜漏三鼓,上悅甚,令宮嬪各取領巾裙帶,或團扇手帕求詩,來者應之,略不停輟,都不蹈襲,前人盡出一時新意如美貌者,必及其容色,人人得其歡心,上曰:「須與學士潤筆」。遂各取頭上珠花一朶裝公幞頭,簮不盡者,置公服,褏中宮人,旋取針線縫聫褏口,宴罷,月將沉西,上命取金蓮燭,令內侍扶掖歸院,翌日,問學士:「夜來醉否?」奏云:「雖有酒不醉。到玉堂不解帶,便上牀,取幞頭在靣前,抱兩公服褏坐睡,恐失花也,都下盛傳天子請客。
149
撤炬送還。
150
唐令狐綯為學士,大中初,夜對禁中,燭盡,帝命撤乗輿金蓮炬送還院院,使以下謂是駕來俄,傳學士歸院,莫不驚異。
151
賜茶,命坐。
152
宋蘇軾嘗宿禁中,太皇太后召對便殿,問曰:「卿為何官?」對曰:「待罪翰林學士」。曰:「何遭至此?」對曰:「遭遇太皇太后」。太后曰:「不然,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誦卿文章,必嘆曰:竒才竒才,但未進用卿耳」。已而命坐賜茶,撤御前金蓮燭送歸院。
153
執麻以泣。
154
吳越王錢鏐遣判官皮光業間道入貢,梁主嘉之,以為諸道兵馬元帥。朝議多言鏐之入貢,利於市易,不宜過,以名器假之。翰林學士竇夢徴執麻以泣坐貶。注云:麻,謂麻紙以賜呉越,王之制誥也。執,謂執持之而不下也,推觚而行。
155
宋梅詢為學士,一日,書詔頗多,構思甚苦,推觚循階而行。見一老卒,臥于日中,欠伸甚,適梅忽嘆曰:「暢哉!」徐問曰:「識字乎?」對曰:「不識字」。梅曰:「更快活也」。
156
作《明河篇》。
157
見天河。
158
草明堂赦。
159
宋胡衛盧舉在翰林草明堂赦文,「江淮盡掃于胡塵」。太學生嘲之曰:「胡塵已被江淮掃,卻道江湖盡掃於傳語。胡、盧二學士不如依様畫葫蘆」。
160
多付國柄。
161
劉禹錫作《李絳集》,記唐之貴文至矣,後王纂承多以國柄付文士。元和初,憲宗遵聖祖故事,視有宰相器者置之內庭,由是釋筆硯而操化權者十嘗八九。
162
仍赴晩朝。
163
《五代史》:周世宗詔當直學士仍赴晩朝,時世宗欲朝夕訪以時事,故有是詔。
164
名齊楊億。
165
事略:宋劉筠,字子儀。仁宗即位,復召為翰林學士。筠自景徳以來,居文翰之選,與楊億齊名,當時號為「楊劉」。三入禁林,三知貢舉,以䇿論升降,天下士者,自筠始也,詞詆晏殊。
166
《東軒筆錄》:曽布以翰林學士權三司使,坐言市易事,落職,知饒州舎人,許將當草制,頗多斥詞,制將下徃見曽,曰始得詞頭,深欲繳納,又思之釁隙如此,不過同貶耳,于公無益也。遂黽勉為之,然其中語言頗經改易,他日公當自知之,曾曰:君不聞宋子京之事乎?昔晏元獻當國,宋子京為翰林學士,公愛其才,雅欲旦夕相見,遂税一第于旁,近延居之,其親密如此。遇中秋,啓宴,召京出妓,飲酒賦詩,達旦方罷,翌日晏罷相,子京當草詞頭,頗極詆斥,至有「廣營室以殖私,多役兵以規利」之語,方子京揮毫之際,昨夕餘酲尚在,觀者亦駭嘆之,蓋此事由來乆矣,何足較耶?許亦憮然而去。
167
規諷時事。
168
唐白居易作樂府百篇,規諷時事,流聞禁中,上悅之,命為翰林學士。
169
規切時政。
170
宋哲宗元祐元年,以蘇軾為翰林學士。軾在翰林,頗以言語文章規切時政。衛尉丞畢仲逰憂其及禍,貽書戒之曰:「君官非諫官,職非御史而好是非,人危身觸諱以逰其間,殆猶抱石而救溺也」。軾不能從。
171
和莊昭毅
172
劉禹錫記《韋處厚集》:公未為近臣所著,皆文士之詞也,以才麗為主,自入為學士,至宰相以後所執筆,皆經綸制置,裁成潤色之詞也,以識度為宗。觀其發徳音,福生民,沛然如時雨,褒元老,論功臣,穆然如景風,命相之册和,而莊命將之誥昭而毅。
173
詳盡簡要。
174
《言行錄》周麟之茂振為學士,受詔撰張循王碑文,成奏御天筆,批其後十八字,曰《誌銘》。叙事詳盡,造語簡要,披閱數四,但有嘉嘆。《士林傳》翫以為寵。
175
皆檢舊本。
176
宋陶榖,字秀實,邠州新平人,乆在翰林,意希大用其黨,因奏對,言榖宣力實多,太祖曰:「頗聞榖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所謂依様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榖聞之,作詩官,職須由生處,有才能,不管舊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様畫葫蘆,太祖以其怨望,決意不用,痛抑新體。
177
宋仁宗嘉祐二年,以翰林學士歐陽修知貢舉。修痛抑新體,凡時所推譽者皆被黜。榜出澆薄之士,●脩晨朝,聚譟于馬首街,司邏卒不能禁止。
178
陶榖索分:
179
陶榖嘗召對,太祖御便殿,榖至,詔入見將前,復卻者數四,左右催宣甚急,榖終徬徨不進,太祖曰:「此措大索事」。分顧左右,取袍帶來,上已束帶,榖遂趨入。又嘗召學士竇儀草制,至苑門,見宋主岸幘,跣足而坐,卻立不肯進,太祖遽索冠帶而復召入,王曽為學士,當直,真宗首召之,方燕衣,坐便殿,謂曽曰:「渇欲見卿,故不及朝服,無謂朕嫚近臣」。
180
曽肇引嫌:
181
宋哲宗元狩中,曽布既相,其弟翰林學士肇引嫌出知陳州,言于布曰:「兄方得君,當引用善人,以杜惇、卞復起之萌。而數月以來,端人正士,繼迹去朝,所進以為輔佐、侍從、臺諫,皆前日事惇、卞者,一旦勢異今日,必首引之以為固位計,思之可為慟哭。
182
惟用咨報」。
183
歸田錄:百司申中書皆用狀,惟學士院用咨報其實,劄子不出名,但當直學士一人押字而已,故為咨報。此唐學士舊規也。
184
不由科第。
185
《東都事略》:韓門下,維以賜出身,熈寧中,特除翰林學士。崇寧中,林彥振、攄賜出身,用韓例,亦除翰林學士,國朝以來,不由科第,除翰林學士者,惟此二人。按韓維初中省試,以兄綘執政,不就廷試,後為館職,以至兩制,未嘗賜第也。
186
以宿儒處。
187
宋乾徳元年,以竇儀為翰林學士。先是,學士王著以失色貶官,太祖謂宰相曰:「深嚴之地,當以宿儒處之」。范質對曰:「竇儀清介厚重,然頃自翰林遷端明矣」。太祖曰:「非斯人不可」。即日復召入翰林。
188
以他官權。
189
宋開寳六年,以知制誥張澹權直翰林院,而權直之名始此。凡以他官入院者,謂之直學士院」。學士俱闕,以他官暫行文書者謂之權直。又紹興二十四年春,直學士院湯思退以禮部侍郎同知貢舉,內制既闕官,命監察御史王綸暫兼之。適劉婉儀進位貴妃,綸草其制,上穪有典誥體,竟至大用。前此無察官寓直禁林,亦盛事也,不草都知制。
190
宋胡宿以學士知制誥,時內都知郭懷敏勢傾中外,出為和州都監,召復故職,宿封還詞頭,不草制。
191
不與內侍言。
192
宋章得象為翰林學士,莊獻太后每遣內侍至學士院,得象必正色待之,不交一言,仁宗聞而器之。
193
富貴非願。
194
宋楊億為學士,真宗欲立徳妃為后,命億草制,丁謂諭㫖曰:「勉為之,勿憂不富貴也」。億曰:「如此富貴,非吾所願,四六不能」。
195
宋英宗治平四年,以司馬光為翰林學士,公力辭,帝曰「卿有文學,何辭焉」對曰「不能四六」帝曰「如兩漢制誥可也。且卿能取進士髙第,而曰不能四六,何耶」內侍以誥置光懷中,光不得已,乃受職。
196
一夕五制
197
宋晁宗慤,字世良。真宗時為翰林學士。一夕草除將相五制。
198
一夕三制
199
宋哲宗元祐初,除呂公著司空、平章事,呂大防左僕射,范純仁右僕射。上御便殿見學士蘇軾曰:「呂公著以疾求去,不欲煩以事,故以三公留之」。是夕,鎻院苦寒,詔賜宮燭、法酒,軾一夕草三制俱畢,且飲酒賦詩。次日,以詩呈同院云:「微霰霏霏㸃玉堂」,詞頭夜下攬衣忙,光分御燭星辰爛,拜賜宮壺雨露香」。
200
同修《通鑑
201
宋翰林學士司馬光乞差知龍水縣范祖禹同脩資治通鑑,許之。
202
進講《衍義》
203
宋理宗詔「翰林學士真徳秀進講大學衍義,不專辭藝。
204
唐徳宗以段文昌、張仲仁為學士,韋貫之以為學士,以備顧問,不宜專取辭藝,奏罷之。
205
不忘規諌。
206
《言行録》:歐陽脩在翰林,仁宗見御閣春帖子讀而愛之,問左右曰:「誰為之?」左右對曰:「學士歐某之辭也」。帝乃悉取宮中帖子閲之,見其篇篇,有意歎曰:「舉筆不忘規諫,真侍從之臣也」。
207
真學士。
208
宋仁宗嘉祐中,宗實居父濮王䘮,帝將起復為嗣,命知宗正寺,固辭不拜,既終䘮,韓琦言宗正之命初出,外人皆知必為皇子,不若正其名,帝從之。琦至中書,召翰林學士王珪草詔,珪曰:「此大事也,非面受㫖不可」。明日請對,曰:「海內望此舉乆矣,果出自聖意乎?」帝曰:「朕意决矣!」珪再拜賀,退而草詔,歐陽修聞之曰:「真學士也!」
209
好長者。
210
宋晁逈,字明逺,遷翰林學士。眞宗穪逈為好長者楊億謂逈所作書命無過褒,得代言之體。
211
草趙保忠詔。
212
言行錄宋錢宣靖、公若水為學士,太祖禮遇殊厚,嘗草《賜趙保忠詔》云:「不斬繼遷,存狡兎之三穴。潛疑光嗣,持首䑕之兩端」。太宗覽之大悅,謂若水曰:「此四句正道著我意」。
213
草壽春王制》
214
澠水燕談,凡密㫖多夜降,出草麻五更三,㸃進祥符中錢,惟演入院,是夕令草夀春王制,惟演進草,乞御筆刋削,然後寫麻,從之,是夕,一更二㸃,進草三㸃,降出,御筆書依奏,方付待詔書寫。
215
特出異恩。
216
宋李昉《禁林讌㑹詩序》:學士今日之盛事有七:新學士謝恩賜襲衣、金帶、寳鞍、名馬,一也。十月朔,改賜新様錦袍,二也。特宣草麻利物,三也。改賜外庫法酒,四也。月俸並給見錢,五也。特給親事官隨從,六也。勑設供帳之盛,七也。並特出異恩,有以見聖君待文臣之優厚也,未即真拜。
217
宋李昉入直翰林。先是,盧多遜己任學士,太祖見昉在多遜下,問其故,宰相曰:「昉以本官直學士院,未即真拜,若真拜學士,在多遜之上」。
218
五鳯飛。
219
宋太宗時,賈黃中、宋白、李至、呂蒙正、蘇易簡五人,同時拜翰林學士承㫖,扈●贈之詩,五鳯齊飛入翰林,其後呂為相、賈李蘇為叅政,宋為尚書。
220
《雙鵲噪》
221
宋朝學士院有雙鵲常棲于海棠上,或鳴噪,必有大詔令,或宣召之事,因謂之「靈鵲」。晁公詩:「都聞靈鵲心,應喜卻馬」。
222
王禹偁,字元之,宋太宗時為翰林學士。嘗草李繼遷制,繼遷送馬五十匹,以備潤筆,禹偁以狀不如法,卻之。及出守滁州,閩人鄭褒徒歩謁禹偁,禹偁愛其儒雅,乃別為買一匹馬。或言其買馬虧價者,太宗曰:「彼能卻繼遷五十匹,顧肯虧此價哉!」
223
佩魚。
224
宋蒲宗孟為翰林學士,神宗曰:「學士職清地近,而官儀未寵,自今宜佩魚」。學士佩魚自宗孟始。
225
詞學優長。
226
長編》咸平中,陳彭年為翰林學士,真宗賜詩,因謂向敏中曰:「彭年詞學優長,擢居清禁,乆益謹密,多聞好學,鮮有偕者」。
227
姿儀灑落。
228
《言行録》:周麟之髙宗朝直學士院,姿儀灑落,進止凝重,班冠玉笋,望之者意神仙中人。
229
例試詩賦
230
《續通典》:後唐長興元年,翰林學士劉昫奏:「本院舊例,學士院除中書舎人不試,餘皆試麻制、答蕃書、批答各一道,詩賦各一首,號試五題。
231
周盡事情
232
宋孝宗時,周必大為翰林學士幾六年,制命溫雅,周盡事情,為一時詞臣之冠。
233
弟草兄、制。
234
《言行錄》:曽文昭公肇,字子開,為學士,上命其兄魯公相文昭適視草禁中,因舉數事為戒,宋朝學士弟草兄制,惟韓氏與公,士論榮之。按魯公曽布,字子宣,諡文肅。韓氏熈寧初,韓絳拜相,令其弟持國草制,持國懇辭兄弟之嫌,得請。
235
兄草弟麻。
236
《金坡遺事》:錢文僖公惟演曰:「希白,于予為從兄也」。天聖三年十二月,予忝鈞衡之命,時希白在翰林,當草制,世穪弟拜相兄草麻,自古未嘗有也。
237
易簡答詩
238
宋太祖一日,召蘇易簡,賜以酒,又賜之,詩曰:「君臣千載㑹易簡」,答曰:「忠孝一生心」。上喜,盡以席上金器賜之,益公撰記。
239
《言行錄》:周必大除翰林學士,得㫖,命撰選徳殿記》,又命書之後,內直宣對,上有●美之穪,又繫年録必大召見歸,至玉堂,上御書白居易七,徳舞賜之,後進皇朝文鑑序,上曰:「卿之文在廷莫及真匠手也」。
240
山堂肆考卷五十六
URN: ctp:ws6131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