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六》[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六《辨證
3
辨必得證而始實,證必得辨而始析。三晉郡縣,古今殊制,中有名同而實異。暨他郡縣之僑治於晉、晉,郡縣之僑治於他地。又若紀人紀事,間有疑舛者,辨以析之證,以實之志辨證。
4
太原府:
5
陽曲縣
6
路史參,大夏實沈封大夏,是為參今太原陽曲,舊晉陽城也。晉故唐都。鄂,夏虛也。後曰晉,以水名,今并之陽曲故平。
7
晉西南十六里有叔虞祠墓,故詩止曰:「唐世本叔虞居鄂,鄂今大夏,故云。唐本。堯封,在夏虛。晉陽。《漢志》陽曲注》,師古曰:「隋文帝自以姓楊,故惡陽曲之號,改為陽直」。今則復舊名焉」。 《通典》:漢狼孟縣故城,在城東北,河千里,一曲當其陽,故曰陽曲。漢陽曲縣,今定襄郡定襄縣是也,後漢移置。今有乾燭谷,即羊膓坂也。 《漢志》:狼孟注,莽曰狼調。 章懐,注狼。孟屬太原郡故城,在今并州陽曲縣東北。
8
按狼孟縣,至晉而廢。
9
《地形志》,永安郡陽曲注,二漢、晉屬太原。永安中屬。有羅隂城、陽曲澤。 西夏州記治并州界。領太安、神武二郡。
10
舊唐志:陽曲,隋陽直縣,武德三年分置汾陽縣,七年省陽直縣,改汾陽為陽曲縣,仍移治陽直廢縣。其年又分置羅隂縣,貞觀元年省,十七年又省燕然併入。元和志:陽曲故城在太原縣東北四十五里。陸游老學庵筆記:太平興國四年,平太原,降為并州,廢舊城徙州於榆次。今太原則又非榆次,乃三交城也。城在舊城西北三十里,亦形勝之地,本名故軍,又嘗為唐明鎮。有晉文公廟甚盛,平太原後三年,帥潘羙奏乞為并州,從之,於是徙晉文公廟,以廟之故址為州治,又徙陽曲縣於三交,而榆次復為縣。
11
按三交城在縣西十五里,即大夫竇鳴犢城。舊有驛,路通忻州。
12
宋太平興國七年二月,移并州治唐明鎮。唐明監。舊領河東路經略使,元豐為次府,大觀元年升大都督府。時有大通、永利二監。
13
按今太原城北二十里有平晉故城,即永利監所在。
14
宋熙寧三年廢平晉入陽曲。政和五年復金,貞祐四年廢。平晉,興定元年復置。
15
金號武勇軍并州太原郡河東軍総管府,置轉運司。元太祖十一年,立太原路総管府,大德九年改冀寧路𨽻河東山西道肅政㢘訪司。有錄事司。
16
陽曲辨。 陽曲,秦為狼孟,在今縣北六十里。漢置陽曲,在今縣東北八十里,乃忻州定襄縣界也。漢末,徙太原縣北四十五里。魏武築城於太原之北,狼孟之南。隋改陽直,又徙治漢。汾陽故城在今縣治西七十里,復分盂縣,尋廢。唐初析陽直置汾陽,又省陽直,更汾陽曰陽曲,在城東六十五里,後又徙治陽直廢縣。今縣東北六十里有汾隂城,名羅隂村,即隋之洛隂府,唐初別置之羅隂縣也。武德時置蔚州,貞觀時置燕然縣,皆僑治并州陽曲。宋徙陽曲於今西郭十五里即三交城,西北六七里有古城遺蹟,意即魏陽曲䕶軍治。水經注所謂洛隂水逕陽曲城北,汾水逕陽曲城西南注者也。歴元明而陽曲附郭遂永為㑹城。然宋金以前,陽曲在北,皆由逺遷近,未可以今縣治為古陽曲也。
17
太原縣
18
顧炎武《太原辨》 薄伐玁狁,至於太原、毛、鄭,皆不詳其地,其以為今太原陽、曲縣者始於朱子,呂氏讀詩記、嚴氏詩緝並云:而愚未敢信也。古之言太原者多矣,若此詩,則必先求涇陽所在而後太原可得而明也。漢書地理志:安定郡有涇陽縣,开頭山在西,禹貢涇水所出。後漢書靈帝紀:段熲破先零羗於涇陽。涇陽注:涇陽縣在安定,屬原州。郡縣志:原州平涼縣,本漢涇陽縣地,今縣西四十里涇陽故城是也。然則太原當即今之平凉,而後魏立為原州,亦是取古太原之名爾。唐書:原州平凉即治髙平。廣德元年,朱汶吐蕃節度使馬璘表置行原州於靈臺之百里城,貞元十九年,徙治平涼,元和三年,又徙治臨涇。大中三年收復關、隴,歸治髙平。計周人之禦玁狁,必在涇原之間,若晉陽之太原在大河之東,距周京千五百里,豈有冦從西來,兵反東出者乎?故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而國語宣王料民於太原,亦以其地近邊而為禦戎之備,必不料之於晉國也。又按漢書賈捐之言,秦地南不過閩、越,北不過太原,而天下潰畔亦是平涼而非晉陽也。漢武帝始開朔方郡,故秦但有隴西、北地、上郡而止。若晉陽之太原,則其外有雁門、雲中、九原,不得言不過也。若書禹貢既修太原,至於岳陽,春秋晉荀吳帥師敗狄於太原,及子産對叔向宣汾、洮,障大澤以處太原,則是今之晉陽,而豈可以晉之太原為周之太原乎?司馬相如上林賦:布濩閎澤延蔓太原阮籍東平賦》:「長風振厲蕭條太原髙平曰原,蓋古人之通稱也。
19
《禹貢》既修太原,《小雅》至於太原,《左傳》臺駘能業其官,以處太原。《春秋》昭公元年,「晉荀、吳帥師敗狄于大鹵,三傳皆作太原。《左傳》遷實,沈於大夏。《史記》:禹鑿龍門,通大夏,齊桓公西伐大夏」,《左傳》命唐叔以《唐誥》而封於夏虛。《春秋》定公十三年,「晉趙鞅入於晉陽以叛」。杜《注》:「大夏,太原晉陽縣也」。《通典》:大鹵即太原晉陽縣也。晉大鹵、太原、大夏、夏虛、晉陽六名,其實一也。
20
《通典》:「今之并州,古唐國也。昔帝堯為唐侯所封之國,及夏禹所都之地。 博陵界有堯城,為堯始封之國,當是徙於此也。後遷平陽。
21
《帝王世紀,堯始封於唐,後徙晉陽。及為天子都平陽,而封其別子於此,仍為唐國。 《史記註》,唐本堯後封在夏墟。
22
夏,禹都陽城太原、安邑。《世紀》:「禹自安邑徙晉陽」。《漢志》:自平陽遷安邑,後徙晉陽。《通典》:「并州太原,禹所都」。注云:「禹都,或為今太原」。或為今平陽,或為河東安邑。或云今河南、陽翟不一也。
23
《前漢志》「晉陽注:故詩。唐國,周成王滅唐,封弟叔虞。龍山在西北,有鹽官,晉水所出,東入汾」。臣瓚曰:「所謂唐,今河東、永安是也。去晉四百里」。師古曰:「瓚說是也」。太原即今晉陽,岳陽在今太原西南。
24
後漢志》:晉陽本唐國,有龍山,晉水所出。刺史治注。《毛詩譜》曰:堯始都此後遷河東平陽。《左傳》,遷實沈於大夏。賈逵曰:陶唐之𦙍劉累也。杜元凱曰:今晉陽縣。《漢志》:潁川郡父城縣注應鄉故國,周武王弟所封。應劭曰:韓詩外傳》:周成王與弟戯,以桐葉為圭,吾以此封汝」。周公曰:「天子無戯,言王應時而封,故曰應侯鄉是也。臣瓚曰:「《呂氏春秋》曰:「成王以戯授桐葉為圭,以封叔虞,非應侯也」。汲郡,古文殷時,已自有國,非成王之所造也。師古曰:武王之弟,自封應國,非桐圭之事也。應氏之說,蓋失之焉。
25
成王滅唐而封太叔,叔虞子燮父改為晉侯。 唐有晉水,故改為晉。
26
《漢志註》:「太原郡,秦置。有鹽官在晉陽,屬并州。有《家馬官」。《通典》秦太原郡,今太原、西河、昌化、定襄及雁門之南境樓煩等郡地,皆是也。
27
漢髙帝六年十二月,以太原郡三十一縣為韓國,徙韓王信都晉陽。十一年春正月,上擊陳,豨還,擇可立為代王者。燕王綰、相國何等三十三人皆曰:「子恒賢智溫良」,請立以為代王,都晉陽」。 漢武帝置并州,領郡九,古冀州西境,則屬司𨽻今河東、絳郡、平陽、河內、汲郡。 并州理晉陽。今太原府。 建武十一年,省朔方牧併并州。朔方郡在今夏州朔方縣北。 建安十八年正月,詔并十四州復為九州。 獻帝春秋時,省幽、并州,以其郡國并於冀州,省司𨽻校尉及涼州,以其郡國并為雍州,省梁州并荊州、益州。 《獻帝起居注》:建安十八年三月庚寅,省州并郡,復《禹貢》之九州、冀州得太原、上黨、西河、定襄、雁門、雲中、五原、河東、代郡,凡三十二都省,司𨽻校尉,以司𨽻所部,分屬冀州。二十五年冬,太原復𨽻并州。
28
魏黃初元年,復置并州,自陘嶺以北胥棄之,晉因而不改。
29
按:漢并州𨽻十郡,并之全也。魏置并州,非并之全也。
30
《晉志》并州,《禹貢》蓋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則其一也。領郡國六。 晉陽侯國
31
按:晉之并州,亦非并之全也。《地形志》并州注,漢、晉治晉陽,晉末治臺壁,後治晉陽。皇始元年并州平復置。 太原郡晉陽註,真君九年罷榆次屬焉。有介子推祠。西南有懸甕山,有晉王祠、梗陽城同過水。永昌中,霸朝置大丞相府。武定初,齊獻武王置晉陽宮。
32
魏太宗南廵崔浩,隨軍為謀主,及還,從太宗幸西河太原,登憩髙陵,下臨河流,傍覽川域,慨然有感,遂與同僚論五等郡縣之是非,考秦始皇、漢武帝之違失,好古識治,時服其言。
33
後齊并州置省,立別宮。
34
後周建德六年二月,置并州総管及六府。十二月丁卯,廢并州宮及六府。 六年十二月庚申,行幸并州宮,移并州軍人四萬戸於關中。
35
隋置并州大都督。開皇二年置河北道行臺。九年改為総管府。大業初州廢。 太原郡晉陽註。後齊置,曰龍山,帶太原郡。開皇初郡廢,十年改縣曰晉陽。十六年又置清源縣,大業初省入焉。有龍山䝉山。 太原注舊曰晉陽。開皇十年分置陽直縣,太業初省入焉。有晉陽宮,有晉水。
36
唐初,止京兆、河南二府,武后以并州為太原府,𤣥宗以蒲州為河中府,後又益、成都、鳯翔、江陵、興元府。 《舊唐志》:太原,漢晉陽縣。隋文又移於州城內,古晉陽城置,今州所治。 唐城即太原縣治,唐叔虞子燮父徙都此。
37
《唐書崔神慶傳》:則天時擢拜并州長史。先是,并州有東西二城,隔汾水,神慶始築城相接,每嵗省防禦兵數千人,邊州甚以為便。 《唐地理志》:兩城之間有中城,武后時築,以合東城即《宋史》太宗紀連城也
38
唐景雲中置北都、左汾,右晉潛丘在中,晉陽宮在都之西北。長史持節領和戎、大武諸軍。開元八年,更為天平節度使。十一年,復更天平節度為太原道節度使,領太原以北,而以雲、朔、蔚、代諸州𨽻之。後改稱河東道。 河東節度使。理太原府,天授元年曰北都,天寳元年曰北京,上元二年罷,肅宗元年復為北都。 後唐同光元年四月,以太原為西京。十一月,復太原為北都。 《五代史記》:并州,後唐建北都,其軍仍曰河東,北漢有并、汾、忻、代、嵐、憲、隆、沁、遼、麟、石諸州之地。《通鑑》劉崇所有者,并、汾、忻、代、嵐、憲、隆、蔚、沁、遼、麟、石十二州之地。《歐陽史職方考》則云自太原以北十州為北漢,而無隆、蔚二州之名。夫晉髙祖割山前七州山後九州以畀契丹,而蔚州在其中,則《通鑑》以蔚州為北漢有者誤也。至隆州乃北漢所置,備載《地理表》中列其名,以補《五代史》之闕。
39
《揮麈錄》:太宗以晉王即位,升并州為太原府。宋太平興國四年,平太原,得寳興軍,并、汾、嵐、憲、忻、代、遼、沁、隆、石十州。 是年,以平定、樂平二縣屬平定軍,交城屬大通監。
40
晉陽辨: 太原舊𨽻并州,然漢并州領郡十。晉并州領郡國六胥,非專制。太原,漢、晉并州治晉陽城,在今太原縣北一里,一名唐城,晉末治黎城縣之臺壁,後復治晉陽。苻、姚赫連徙并州置河東。唐以太原為北都,置留守。宋太平興國四年,平太原,毀其城,改為平晉縣,以榆次為新并州。七年二月,復徙并州於唐明鎮因晉文公廟為州治,而盡徙太原民于唐明府仍號太原,繇是太原府亦稱晉陽矣。自春秋時,董安于理晉陽公宮,東魏靜帝時置晉陽宮,隋更名新城,開皇時,又築倉城。唐貞觀時,長史李勣築於汾河東岸,曰東城。武后時,長史崔神慶築於汾東西之間,曰中城胥在晉陽,今太原縣治東北地也。晉趙鞅入晉陽,尹鐸為晉陽保障。漢髙帝徙韓王信都晉陽,立子恒為代王,都晉陽。北齊文宣帝御金輅入晉陽宮,廢帝,昭帝即位於晉陽宣德殿,唐髙誓義師於晉陽,李克用大治晉陽城塹,胥係一地,是今太原縣治,且與古晉陽少殊,奚得以郡邑同名太原,遂漫指為一耶?《兩漢書》注、《帝王世紀》及《左傳》、杜注、《通典》等書,皆謂晉陽為叔虞封地,且以晉水為証,後人遂沿而不覈。按《史記》《晉世家》,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於今翼城為近。顧炎《武王世家》有辨詳見翼城縣。
41
按《魏地形志》,齊州有太原郡,注劉義隆置,魏因之。太原注:司馬德宗置,魏因之,治升城,有靡溝、垣城,又潁州有太原郡,俱非此太原。
42
《漢書》注:「龍山在晉陽西北」。今考天龍山在太原縣西南,蓋自晉、魏以後,懸甕著名,懸甕以北諸山名漸繁夥,遂析懸甕龍山為二,其實太原西北山,皆古龍山也。《地形志》注:「懸甕山一名龍山,晉水所出,可為確証」。榆次縣。
43
漢志》:「榆次凃水鄉,晉大夫知徐吾邑梗陽鄉,魏戊邑,莽曰太原亭。
44
水涇注汾水,西與華水合,逕一故城西,俗謂之梗陽城,非也。梗陽在榆次。
45
《地形志》「榆次注《二漢書》屬,真君九年併晉陽,景明元年復。有鹿臺山祠、長寧水西北。合同過。
46
榆次古城,創於漢。 漢置縣於中都城,與榆次同𨽻太原郡,一名內都城。後齊曰中都,以隋諱改。 武觀城,一名武館城,即水經洞渦水至武觀城西北者也。晉謂之故郛。
47
宋太平興國四年五月戊子,以榆次縣為新并州。乙未,築新城。丙申,徙晉陽餘民於新城。
48
金志有麓臺山、塗水。
49
按《地形志》,太原郡中都注,二漢、晉屬有榆次城、壽陽城、平譚城,原過祠、早山,唐於河東郡置中都為府,非此。中都今汾州平遙,漢亦名中都,乃代國繇晉陽而遷者也。又按壽陽城與大陵之受陽别太谷縣。
50
春秋時,晉大夫陽處父封陽邑。僖公二十三年,晉敗狄於箕」。杜《注》:太原陽邑有箕城,《漢志》、《注》因之。 《日知錄》曰:「狄伐晉及箕,必近國之地,入我河縣,焚我箕、郜,又必邊河之邑。文公八年,有箕鄭父。襄公二十一年有箕遺,當亦以邑名其人」。
51
《漢志》陽邑注》:「莽曰繁,禳」。
52
陽邑城即故縣治,今為王班堡,在治東十五里。後周建德四年西遷,今縣舊城遂廢。箕城在治東三十五里。田邑報馮衍書,上黨見圍,不窺太谷,章懐注》即上所謂「上黨黜賊,大衆圍城」者也。太谷自太原趣上黨之道不窺,言不求救也。今并州太谷縣西有太谷是也。隋開皇改陽邑曰太谷,以縣西南有太谷也。 通典縣西。有太谷。
53
《唐志》武德三年以太谷、祁置太州,六年州廢,二縣屬太原郡。東南八十里馬嶺上有長城,自平城至於魯口三百里,貞觀元年廢。
54
《金志有太谷山、蔣水。
55
祁縣
56
《漢志》:「祁,晉大夫賈辛邑,髙祖封繒賀為祁侯。莽曰:「示」。按賈辛即祁大夫。
57
劉淵左部居祁。
58
《地形志》太原郡,祁注,二漢、晉屬。有祁城、祁奚墓、周黨冢、太谷水、趙襄子城。
59
按古祁城在治東南十五里。襄子城今為城趙村。城東有土臺三,亦襄子築。
60
金志祁有幘山、太谷水。
61
李而洵《祁邑源流考》 昔禪通之敘五帝,曰太昊,而後炎帝繼出,姓伊耆氏,蓋以祁國伊繼國耆而稱名也。黃帝握符子二十五人,得姓者祁已、滕箴、任、荀嬉、姑懁依二姬二酉凡十四,故六一氏曰:黃帝之子首食於祁,而世厥土。帝堯生於丹陵,徙於祁,故亦姓伊耆。殆依炎帝之舊,與載考《左國史鑑》、《竹書》、《開山》等集所載僉同,且謂耆祈祁本一字即太原府祁縣,故今祁地。北四十里曰堯城,南五十里曰平陶,均稱帝堯始封地,則祁之封建愈明矣。是古帝有五,而祁擅其三也。今祁東六支村,二帝行宮巍然具焉,其即當年遺址與?
62
按金興定四年正月,以壽陽縣西張寨置晉州,清源、太谷、祁縣胥𨽻焉。元初,州廢,此晉州與平陽府古名晉州別。
63
徐溝縣
64
戰國時,周佼以西周善於秦,封之梗陽。《史記索隱注》:「榆次有梗陽鄉,榆次」。舊志西南六十里為徐溝,而梗陽鄉在西南九十里,故應入徐溝。
65
徐溝即清源之徐川鎮,金大定十九年升為縣。髙歡建牙陽。曲川,梗陽驛子應之,是梗陽舊有驛也。徐溝鎮嘗𨽻清源而為洞渦、象峪、沮洳地,驛當在米陽、堯城、白圭間。或曰:今徐溝即梗陽鄉也。
66
按堯城米陽在清源,白圭在祁縣清源縣。
67
《左傳》中行穆子見梗陽之巫臯。杜《注》:太原晉陽縣南梗陽城也。城在縣南百二十步。
68
趙惠文王十一年,秦取梗陽。《索隱》曰:「《地理志》,太原榆次有梗陽鄉。 《正義》曰:《括地志》,梗陽故城在并州清源縣南百二十步,分晉陽縣置,本漢榆次縣地。春秋晉大夫祁氏邑也」。
69
《漢志注》:「榆次,梗陽鄉,魏戊邑。
70
《後漢志》:晉陽有龍山,晉水所出。刺史治注。《漢官》曰:「南有梗陽城,中行獻子見巫臯」。
71
隋開皇十六年始置清源,後省。唐武徳元年復置。 《元和志》:梗陽城在清源縣南百二十步。
72
京相璠曰晉陽西南十里榆,次界入梗陽,梗陽辨。 晉滅祁氏,魏獻子為政,分其田為七縣,以魏戊為梗陽大夫。此梗陽鄉,梗陽城之名所繇始也。今榆次、清源、徐溝、祁四縣皆祁氏邑也,而梗陽之在榆次、清源、徐溝未覈定址。按:金大定後乃立徐溝縣,前此梗陽鄉一十一村猶西𨽻清源也。考杜注,梗陽屬晉陽,南《索隱》則以為榆次所有。《括地志》與《索隱》合。而《後漢志》注以梗陽屬晉陽,與前漢注屬榆次,似小別細,覈之則一而已矣。古晉陽即今太原縣也。繇太原而西南為清源縣,清源而東為徐溝,而繇太原而東為榆次。榆次地,本廣晉時曾析餘地為壽陽,北魏省入晉陽,北齊省入中都,仍名榆次。後又析晉陽餘地為清源,清源與榆次、晉陽錯壤。而金時徐溝實分清源、榆次地,榆次有梗陽,其地形本在晉陽南,則杜注與《索隱》、《括地志》初非矛盾。而《舊唐志》云:隋於古梗陽城置清源縣。元和志》云,城在清源縣南百二十歩,瞭如指掌正義,引《括地志》云,分晉陽縣置,本榆次縣地」二語,尤為貫串。此梗陽城之在清源梗陽鄉之在徐溝,其定址可覈者也。
73
交城縣。
74
交城漢晉陽縣西境。北齊置牧官。隋開皇中,析置交城縣。其地東北當汾、孔二河交流之地,有古交城,因名。唐初,交城屬河東道。武后天授初,長史王及善移置山南却波村。先天元年析置盧川縣於故地。開元二年復併入今治。東北有盧峪口
75
宋太平興國四年,平劉繼元,以交城設大通監。七年,移置唐明鎮。寳元二年,以大通監𨽻沁州,綿上屬之。嘉祐四年,復屬太原府交城縣。 開寳元年,自大通監𨽻太原。
76
金志有少陽山、狐突山、汾水、文水縣。
77
徐廣曰:太原有大陵縣,亦曰大陸。 《括地志》:大陵地在并州文水縣北十三里漢大陵縣城。 《漢志注》:大陵有鐵官,莽曰大寧,趙肅侯遊大陸,出於鹿門,即大陵也。
78
《地形志》太原郡受陽注,晉屬樂平,真君九年罷樂屬。有大陵城、文谷水。《隋志》舊曰受陽,開皇十年改焉。有文水、沁水。
79
唐武德三年𨽻汾州,六年來屬,七年又𨽻汾州,貞觀元年復舊。天授元年更名武興,神龍元年復故名。
80
《元和志》,大陵故城在文水縣北十三里,即今治東北二十五里武陵村大陵屯也。漢為縣,晉南單于居之,後魏廢。
81
後魏、隋、唐皆有文水城,宋元符間避水患遷於章多里之南,即今縣治。
82
金志有隱泉山、汾水、文水。縣西五十里有土安都,共十一村,舊屬交城縣,明天啟間,因本縣所屬都分,俱在平地,春秋丁祭無鹿,詳請割大陵屯與交城縣互易焉。
83
按縣西南二十五里有平陶古城,前後漢為縣,屬太原郡。莽曰多穰,後魏改名平遙,後徙居京陵,即今平陶都也。今汾州平遙縣本此。
84
岢嵐州
85
周王㑹圗有樓煩。
86
《一統志》:岢嵐州,春秋時為樓煩所據。蘇秦說齊閔王曰:「齊燕戰於恒之曲燕,不勝十萬之衆盡。胡人襲燕樓煩數縣,取其牛馬」。是燕分趙樓煩地也」。 趙武靈王越黃花嶺,取樓煩黃花,在寧武關西北。
87
《通考》:魏置岢嵐鎮,又置軍,為突厥之要衝。北齊蘇孤戍。隋改岢嵐鎮,其東南仍為樓煩郡。按戍在州東三十里,戍城在東北一十里,城東北沒,於水止存三面,今名三角村。
88
隋大業四年,分雁門郡屬縣秀容及離石之汾源、臨泉為樓煩郡。八年,使西突厥處羅可汗弟大奈將萬餘居樓煩。十三年三月,劉武周襲樓煩郡,進取汾陽宮。《舊唐志》:嵐州嵐谷,舊岢嵐軍也,在宜芳縣北界。長安三年,分宜芳於岢嵐舊軍置嵐谷縣今有故城,在州西。神龍二年廢縣置軍,開元十二年復置。 唐志:東㑹州,武德六年更名嵐州樓煩郡。領縣四:一曰嵐谷,長安三年析宜芳置。有岢嵐軍,永淳二年以岢嵐鎮為棚,長安三年為軍,景龍中,張仁亶徙其軍於朔方,留者號岢嵐守捉,𨽻大同。今亦當屬岢嵐州。
89
北漢岢嵐軍,宋因之。 乾德五年二月,府州折德扆䧟岢嵐軍,以兵戍之。
90
胡三省《通鑑註》:宋太宗之平太原,折御卿自府州㑹兵攻劉繼元,先克岢嵐軍在四年,次克隆州,次克嵐州,則隆州蓋晉、漢間所置,其地在岢嵐、嵐、谷之間。 顧氏《方輿紀要》:「寶興軍,或曰即岢嵐軍。 宋咸平五年,廢樓煩縣併入嵐州。尹耕曰:「此韓魏公所謂潘美在河東,令民內徙也」。
91
金貞祐三年九月,升防禦。四年正月升節鎮。五月,復防禦。
92
按:金嵐谷縣有嵐谷山、岢嵐山。雪山,今岢嵐山。雪山、寒光堡皆在岢嵐州。則嵐谷縣即岢嵐州地,非嵐縣也。
93
嵐州辨: 唐嵐州,領縣四:首宜芳,次靜樂,次合河,次嵐谷。宜芳。本嵐城,武徳四年更名。長安三年析宜芳置。嵐谷,今嵐縣。十里中。有宜芳,當屬。唐宋嵐州地,而金合河縣領合河津、乳浪、鹽院渡三鎮,當屬興縣地。樓煩縣當屬靜樂縣。樓,煩鹽地。唐武德四年以太和縣屬嵐州,為今臨縣地。又保德州戰國𨽻林胡,北魏𨽻武川鎮,唐𨽻嵐州,宋淳化四年析嵐州地置定羗軍,景德元年改保德軍。元太祖十六年以嵐州併入管州,至元五年復立嵐州,二十二年併岢嵐入州,則是河曲以南,交城以北胥,古嵐州地也。
94
嵐縣
95
《舊唐志》:嵐州,隋樓煩郡之嵐城縣。武德四年,平劉武周,置東㑹州,領嵐城縣,又以北和州之太和縣來屬。其年,分嵐州置合㑹、豐潤二縣,仍自故郡城移嵐州於廢東㑹州,置嵐州。舊領岢嵐一縣,縣移舊嵐州,其年又以北管州之靜樂来屬。七年,置臨津縣。九年,省合㑹、岢嵐、太和三縣。貞觀元年,改臨津為合河。三年又置太和縣,八年又省。天寳元年,復為樓煩郡。乾元元年,復為嵐州。
96
舊志:隋大業四年置樓煩郡,統縣三:一曰秀容,舊置洫州,後齊又置平冦縣,後周州徙雁門。開皇初置新興郡銅川縣,郡尋廢。十年廢平冦縣,十八年置忻州,大業初州廢,又廢銅川為秀容。今嵐城南三十里有秀容故城,五都中亦有秀容都,疑即此地。 唐東㑹州,武德六年更名嵐州。統縣四:一曰宜芳,本嵐城,武德四年更名,析置豐潤、合㑹二縣,五年省豐潤,六年省合㑹,今嵐縣合㑹村有故城、遺址靜樂縣有豐潤村,疑即此改屬。
97
通考》宜芳有古秀容城,去縣治三十里,即漢汾陽縣,屬太原郡,積粟所在,謂之羊膓倉,石蹬縈委,若羊膓焉。與交城參考。
98
《舊通志》:宋立嵐州節度使於此。按宋史無嵐州節度。
99
金、嵐州。天㑹六年,置鎮西節度使,領宜芳、合河、樓煩三縣。興定二年十月甲子,詔河東北路忻、代、寧化、東勝諸州,並受嵐州帥府節制。貞祐三年二月,改寧邊州𨽻嵐州。
100
兩鎮三關,志嵐之屬有靜樂、嵐谷。唐地理志曰:靜樂有天池、管涔山,山北有樓煩關。今考之天池,管涔山在寧武稍南,而嵐谷即回春谷也,為寧化所地,是故北管廢,則寧武入於嵐矣。又曰:北管得名以管涔也。按嵐谷析宜芳置,本嵐城也,恐不係回春谷。關志曰:秦、并、趙,築長城於嵐州。紫塞尹耕曰:趙肅侯築長城,嵐州塞,或肅侯之故,而漢所謂武州塞也。 又曰:趙肅侯築長城,西至嵐州,盡趙界。 《正義劉伯莊云:「趙肅侯築長城,蓋從雲中以北至代。
101
按趙長城從蔚州北,西至嵐州,北盡趙界興縣。
102
後齊置蔚汾縣,隋大業四年更名臨泉。《舊唐志》:合河,隋臨泉縣。武德四年置臨津縣。貞觀元年改為合河。 通考》:「唐合河縣以蔚、汾二水西合黃河,因名在興縣西北六十里。唐貞觀置,至宋廢址,存元興州,注唐臨津縣𨽻嵐州。臨津即臨泉,武德三年更名。又改合河縣。金升興州,𨽻太原路。元因之。舊縣志謂金改州在興定二年。
103
興縣界辨。 舊志云:興邑,漢汾陽地,屬太原郡。按水經注,汾水出太原汾陽縣北管涔山,今之靜樂北有管涔,則靜樂乃漢汾陽也。靜樂之西曰嵐縣,古樓煩地,興又在嵐之西,與樓煩近,與汾陽逺。班書地理志:樓煩屬雁門郡,則在秦、漢時興縣,似當屬雁門郡。樓煩縣,魏置并州,陘嶺以北胥棄之。時爾朱榮據秀容、樓煩為重鎮,屬新興郡。髙齊於嵐州置蔚汾縣,乃興邑建置之。始隋改臨泉,又置臨津,唐名合河,以嵐、漪與黃河合故也。宋改蔚、汾,元豐間,因瀕河地狹,東遷五十里,置邑於川谷。平衍處,即今治是也。金升興州,元因之。明改興縣𨽻太原。
104
國朝雍正三年𨽻保德州,亦猶明𨽻岢嵐州意,然不如直附太原為便,非若河曲之在北境,當析以𨽻州也。按金史》:承安五年置興州寧朔軍節度使,本遼北安州興化軍興化縣所,陞領縣二,貞祐二年僑置於宻雲縣,此𨽻金北京路,非太原路之興州、平陽府。
105
臨汾縣
106
《帝王紀》「堯都平陽」,於詩為唐國。 《通典》:晉州亦堯、舜之都,所謂平陽也。 括地志唐國,今晉州所理平陽故城是也。平陽河水一名晉水。 皇甫謐曰:舜所都或言蒲坂,或言平陽,或言潘潘,今上谷也。 涿鹿廣甯舊有堯、舜祠。齊永明十年,魏詔祠堯平陽。舜廣甯《括地志》:平陽,今晉州城是也。潘,今媯州城是也。蒲阪,今蒲州二里河東縣界,蒲阪故城是也。
107
《漢志平陽註》,韓武子𤣥孫,貞子居此。莽曰香平。應邵曰:堯都也,在平河之陽,與長修同屬河東郡。
108
《九域志》:「姑射山,唐水之上,地正名翼,一曰絳,而総曰平陽。成王滅之,以封叔虞。
109
《路史》:臨汾有犨氏亭,《樂史》云郤犨采非魯山之犨。又曰:「桓叔封」。韓蓋初封桓,《竹書紀年》有桓侯,非諡也。漢梁孝子明封桓邑侯是也。
110
臨汾有賈鄉賈伯邑,見《博物記》。 《左傳》:芮伯、梁伯、賈伯伐曲沃,又獻公娶於賈。《註》:作姬,姓國。又晉大夫賈季狐,偃子狐射姑也。蓋賈為晉滅,遂為狐氏邑。
111
劉元海置單于臺於平陽西。
112
晉南渡,以河東人南寓者,於漢武陵郡孱陵縣界上明地僑立河東郡,統安邑、聞喜、永安、臨汾、𢎞農、譙、松滋、天戚八縣,並寄居焉。
113
地形志晉州註,孝昌中置唐州,建義元年改治白馬城。領郡十二。 平陽郡註晉分河東置。真君四年置東雍州,太和十八年罷,改置。領縣五。平陽其一名也。 平陽註二漢屬河東,晉屬司州治。真君六年併禽昌,太和十一年復。有晉水、髙梁城、龍子城、堯廟。
114
按杜註殺懐公,髙梁在平陽楊縣西南。《竹書紀年》謂髙梁城一名梁墟。 劉淵築陶唐金城,疑即龍子城。 平陽故城在汾水西。
115
後魏置總管府。東魏、北齊皆為重鎮。 後魏置唐縣,改曰晉縣。
116
《隋書》臨汾注。後魏曰平陽,并置平陽郡。開皇初改郡為平河,改縣為臨汾,尋郡廢。又有東魏西河、敷城、五城、北五城、定陽等五郡。後周廢為西河、定陽二郡。開皇初郡廢。又有後魏永安縣,開皇初改為西河,大業初省。又有舊襄城縣,後齊省。有姑射山。
117
白馬城在縣東北。後魏及唐為晉州,治唐縣東北十八里堯山。堯為唐侯國於此。又有望都山、堯母登山,以望慶都。 唐縣北八里唐巖山,帝堯遊此,用石疊巖。 完縣西二十里伊祁山,堯母所居臨城縣東南二里堯峰去堯故都唐山三十五里。堯母陵在慶都縣,丹朱墓在慶都東門外百步。帝堯,帝嚳之子,姓伊祁氏,年十五。佐兄摰封唐侯。二十即帝位,始封於唐,故號陶唐,今唐縣。定州境以唐水名也。其曰順德,唐山者訛。
118
《金志》:汝州魯山有堯山,寳豐有豢龍城。荀恱曰:唐者,帝堯有天下號陶,發聲也。韋昭曰:陶唐皆國名,猶湯稱殷商也。臣瓚曰:堯初居於唐,後居陶,故曰陶唐也。師古曰:三家之說皆非也。許慎說文解字》云:陶丘,再成也,在濟隂。《夏書》曰:東至陶丘有堯城,堯嘗居之,後居於唐,故堯號陶唐氏,斯得之矣。
119
漢延光三年二月庚寅,遣使者祠唐堯於成陽,注古城。伯,國也,故在今濮州雷澤縣北。《述征記》云:「成陽南有堯冢」。
120
羅泌《帝堯冢辨》。 古今之事緒無竆,而地理之差尤為難於究竟,堯之冢在濟隂成陽,堯母靈臺在南,漢章帝元和二年使奉太牢祠堯於成陽靈臺,是其處也,今皆在濮之雷澤東南,而王充乃云葬崇山,墨子則謂北教八狄道死南已之市,而葬蛩山之隂,蓋儀墓爾。按歐陽集古錄言靈臺碑,以為史記、地志、水經諸書皆無堯母葬處,粤稽地志及范志則云成陽有堯冢靈臺,而此碑云堯母葬兹,欲人莫知,名曰靈臺。又郭縁之述征記,成陽城東南九里有堯陵陵,東有中山,夫人祠在城南二里,蓋堯妃也。東南六里有慶都冢,上有祠廟,而水經注言成陽城西二里有堯陵陵,南一里有慶都陵,於城為西南,稱曰靈臺,鄉曰崇仁,邑號修義,其葬處明白若此,惡得云無邪,然述征記在成陽東,而今之所識乃在成陽西北四十里,榖林則古今疆塲相出入有不同者。郭氏所記,乃小成陽、小成陽在成陽西北五十里,𨽻於河南,有山曰成陽,榖林在其下,小成陽以山得名,乃堯葬所在,有堯之故名焉。即庸俗所謂囚堯城者,抑嘗訂之,盖其遜位之後,作遊於此,此宵人所以得迹其近似而誣焉,何以見之?莊周之書,極天下之譎者也,其讓王之說,至有「堯不慈舜不孝等語,而未嘗有篡竊之一言,使差有之,周肯不言哉?韓非戰國之從橫自賈者也。其說疑曰:姦人之事,其君其諷一而語同,世主說其言而不之辨,則姦人愈反而說之曰:古之明王,非長㓜弱也,皆聚族偪上而求其利也。因曰:舜偪堯禹,偪舜而自顯其名也,田成子、宋子罕皆是物也。嗟乎!以韓非軰猶破其說於處士橫議之時,而今之學士乃不能敺其惑於聖哲清明之代,可謂智乎?因三思之,是蓋魏晉之事,而竹書又出於魏晉之間,則其當時逢君之臣為主分謗而附益之,不言而喻,爰復偵之,燕之慕容,盛晉之傖囊奸義者也,嘗稱商之太甲,而以伊尹事同夷羿,即敷之徒,雖能初與之較,而終以屈聽,更譽其言之當。而今竹書果有伊尹放太甲太甲,潛出殺伊尹之言,乃知偪於一時,雷同詭隨,謂白為黒者衆矣。夫治古之事,曲引而說之,何不可哉?知幾之妄,泌請得以佐其說而盡破之,毋俾世迷,得以引戈而議其後。伯禹曰:毋若丹宋朋滛於家,用殄厥世,予創若是,而史記亦曰:朱絶厥世,摭此附㑹,則知幾之說牢矣。鄉使知幾,援此自證,則將遂信之乎?我無是也。夫殄世者,不繼世以有天下也,豈絶滅云乎哉?方堯之遯位也,將遜之語,先聞於岳薦之前,而使嗣之誠己,見於側微之日,及其出也,然後女於畎畆,試以百為,如慈親之育其子,含飴䙔葆,繇小以髙大,豈若凶殘鬼類,愒日玩嵗,處髙據勢,怙寵冐權而為偪邪?舜之事官也,以之徽典,則必使其從,以之賔門,則必使其睦逮其底績,然後致自大麓,格於文祖,若蒲輪而赴京,緩轡取程,自邇而之逺,非若輕狷少年,不召自至,衝君突蹕,蹶坑墜塹而後息也,雖然犬豚鳬雁之徒,智不足以知聖人自昔然矣,而文忠公之跋,亦何足邪?謂俗本多作城陽,獨此碑為成陽。夫成陽與城陽正,自二所成𨽻濟隂,乃古之成。昔武王封母弟於成,後遷於成之陽,遂曰成陽,而城陽乃漢齊悼惠之子章所食之國,今之兖州是矣,不得為一也。其云廷尉某,姓名磨滅,據漢廷尉仲定碑云:遷廷尉卿,託病乞歸,修堯靈臺黃屋三十餘,而靈臺碑言濟隂太守、成陽令,各遣大掾輔仲君,則知為仲定矣。至言漢受濡期,則又以為不知何語,此蓋指言漢氏承秦之水運而已。夫君子恥一物之不知,而病聖賢之失世,而公以為久逺難明之事,不知不害為君子君子博學而反約今也畫。
121
顧炎武《堯冢靈臺考》 漢書地理志,濟隂成陽有堯冢靈臺。後漢書章帝紀:「元和二年八月,東廵狩,使使者祠唐堯於成陽靈臺」。安帝紀:「延光三年二月庚寅,使使者祠唐堯於成陽,皇覽云:堯冢在濟隂」。成陽皇甫謐帝王世紀云:「堯塟濟隂成陽西北四十里,是為穀林」。水經注:「城陽西二里有堯陵陵,南一里有堯母慶都陵,於城為西南,稱曰靈臺,鄉曰崇仁。邑號修義,皆立廟。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澤通泉,泉不耗竭,至豐魚筍,不敢採捕。廟前並列數碑,栝柏成林二陵南北列馳道逕通,皆以磚砌之,尚修整堯陵東城西五十餘步,中山夫人祠堯妃也。石壁階墀仍舊,南西北三面長櫟聨䕃,扶疏里餘。中山夫人祠南有仲山甫冢,冢西有石廟,羊虎破碎略盡於城,為西南,在靈臺之東北」。宋史:神宗熙寧元年七月己卯,知濮州韓鐸言:堯陵在雷澤縣東穀林山,陵南有堯母慶都靈臺廟,請敕本州春秋致祭,置守陵五戸,免其租奉洒掃。從之。成陽在漢為濟隂屬縣,北齊廢,隋復置為雷澤縣,唐、宋因之,金復廢。今曹州東北六十里故雷澤城是也。而集古錄有漢堯祠及堯母祠碑,是廟與碑宋時猶在也。然開寳之詔,帝堯之祠乃在鄆州。今在東平州東北三十里蘆泉山之陽。意者自石晉開運之初,黃河決於曹、濮,堯陵為水所浸,乃移之髙地乎?而後代因之,不復考正矣。元史㤗定帝紀:㤗定二年四月丁酉,濮州郵城縣言城西堯冢上有佛寺,請徙之,不報。虞舜陟方見於書,禹㑹諸侯於塗山見於傳,惟堯不聞有廵狩之事,墨子曰:堯北教乎八狄道死,塟蛩山之隂,舜西教乎七,戎道死塟南已之,市禹東教乎九夷,道死塟㑹稽之山,此戰國時人之說也。自此以後,呂氏春秋則曰堯塟於穀林,太史公則曰堯作游成陽,劉向則曰舜塟濟隂。竹書紀年,則曰帝堯八十九年作游宮於陶九十年,帝游居於陶一百年,帝陟於陶說。文陶,再成丘也,在濟隂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陶唐氏,而堯之冢始定於成陽矣。但堯都平陽,相去甚逺,耄期之年,禪位之後,豈復有廵游之事哉?偃朱之說,並出竹書,而鄄城之跡亦復相近,括地志曰:故堯城在濮州鄄城縣東北十五里。竹書云:昔堯衰,為舜所囚也。又有偃朱故城,在縣西北十五里。竹書云: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按此皆戰國人所造之說,或人告燕王,謂啟攻益而奪之天下。韓非子言湯使人說務光自投於河,大抵類此。詩、書所不載,千世之逺,其安能信之!山海經海外,南經狄山,帝堯葬於陽。註呂氏春秋曰:堯塟穀林。今成陽縣西東阿縣城次鄉中赭陽縣,湘亭南皆有堯冢。 《臨汾縣志》曰:堯陵在城東七十里,俗謂之神林,髙一百五十尺,廣二百餘步,旁皆山石,惟此地為平,土深丈餘,其廟正殿三間,廡十間。山後有洞一道,有《金㤗和二年碑記》。竊考舜陟方乃死,其陵在九,疑禹㑹諸侯於江南,計功而崩,其陵在㑹稽,惟堯之廵狩不見經傳,而此其國都之地,則此陵為堯陵無疑也。 按志所論似為近理,但自漢以來,皆云堯塟濟隂成陽」,未敢以後人之言為信。
122
襄陵縣。
123
《漢志》《襄陵註》有班氏鄉亭,莽曰幹昌。應劭曰:「襄陵在西北」。師古曰:「晉襄公之陵,因以名縣」。
124
《通典》有趙襄子墓,又有晉襄公陵,因以為名。後魏禽赫連昌,又分此縣置禽昌縣。
125
《地形志》,平陽郡襄陵,註二漢屬河東,晉屬,治襄陵城。禽昌註二漢屬河東,晉屬,即漢、晉之北屈也。神䴥元年世祖禽赫連昌,仍置禽昌郡。真君二年改,七年併永安屬焉。有乾城、郭城。
126
《隋書》註:齊併襄陵入禽昌。大業初,改襄陵。《宋志》,熙寧五年,廢慈州鄉寧縣,分𨽻《金志。有浮山、汾水、潏水故關鎮。《明一統志》,唐徙治在汾河西,而金興定四年從平陽公胡天祥之請,亦徙置汾河之西。
127
隋開皇初罷郡,置晉州,縣在封邑。大業初廢禽昌,改襄陵。唐僕射裴寂言:襄陽地廣,東北分浮山,遂徙汾水西之宿水店。憲宗元和十四年,𨽻絳州。文宗太和元年,𨽻河中府,後復𨽻晉州。宋天聖元年,自宿水移於晉橋,即今治也。東南二十里有襄陵縣故城,為晉大夫郤犨食邑。
128
洪洞縣
129
《左傳》:「戊申,使殺懐公於髙梁」。杜註:懐公奔髙梁,髙梁在平陽楊縣西南。 《地道記》:「梁城去縣五十里」,叔向築,今廢」。
130
《國語》史伯曰:「西有霍、揚」。
131
《漢志揚注》:「莽曰有年亭」。應劭曰:揚侯國縣東南,今有揚縣故城路史揚一曰:楊氏《寰宇記》,趙氏之寧《晉,春秋》楊氏二漢:楊縣,今晉之洪洞,南十八里有故揚城,地道記揚侯云晉滅賜肸,郡縣志同
132
《通典》:故洪洞城在今縣北,東魏北齊鎮也。四顧重複,控㨿要險。《唐書宰相世系表》,楊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為揚侯。 晉之公族食采於羊舌,凡三縣:一曰銅鞮,二曰揚氏,三曰平陽、羊舌四族,叔向食采揚氏,其地平陽、楊氏縣是也。及晉滅羊舌氏,而叔向子孫逃於華山仙谷,遂居華陽。
133
《通考》云:「楊姬姓爵未具,國在河東。楊之先出,自有周伯僑者,以支庶初食,采於晉之楊,因氏焉。揚在河、汾之間,周衰而楊氏或稱侯,號曰楊侯。會晉六卿爭權韓、趙、魏興,而范中行知伯弊。當是時,偪楊侯逃於楚巫山《漢書揚雄傳》。張衡云,晉大夫食采於楊,楊食我有罪而楊氏滅。 直𨽻《通志、《周職方》,楊紆伯僑自晉歸,周封於揚,今寧晉縣是。
134
《地形志》,永安郡楊註二漢屬河東,晉屬平陽,後罷。太和二十一年復,治楊城。有岳陽山、東明神。
135
擒昌故城,在縣東南二十里。魏太武聞擒赫連昌,置北齊省。
136
隋義寧元年徙楊縣於西北十五里,因更名洪洞。唐武德元年析洪洞、臨汾置西河縣,貞觀十七年省入臨汾,後復置。後梁開平中,屬定昌軍節度使。後唐同光初屬建雄軍節度使。《金志》有霍水、汾水,相傳南有洪崖,北有古洞鎮,故以名縣云。
137
浮山縣。
138
舊唐志》:「武德元年,分襄陵置浮山縣。三年,改浮山為神山縣晉州。武德二年,分襄陵置浮山縣。四年,改為神山,以縣東南羊角山神見為名神山。晉州神山志》異蓋晉州,據下詔書日,而浮山㨿詔書到日也。
139
金興定四年十一月甲午,更浮山縣名忠孝浮山辨。 兩漢河東郡,晉、魏平陽郡皆有襄陵無浮山。隋襄陵本兼禽昌及葛城,唐襄陵初𨽻晉州,後𨽻絳州,太和間𨽻河東郡,而神山𨽻晉州。平陽郡註云:本浮山,武德二年析襄陵置,東南有羊角山,四年以老子祠更名。宋襄陵、神山同𨽻平陽,今襄陵、浮山亦同𨽻平陽,而襄陵注云有浮山、汾水、潏水,元亦同𨽻晉寧路,蓋自唐髙祖以後,襄陵方徙治汾水以西,而唐莊宗同光二年浮山乃自郭城徙,今治也。
140
按《地形志》,平陽郡,禽昌即漢、晉之北屈,神䴥元年置禽昌郡,真君二年改,七年併永安屬焉。自襄陵入禽昌,有故郭城,即神山廢縣也,在今南十里趙城縣。
141
《漢志》,彘屬河東郡。周厲王奔此,莽曰黄城。《後漢志》,永安故彘,陽嘉三年更名有霍太山。注引《博物記》有呂鄉、呂甥邑。杜預曰:縣東北有彘城,霍太山即《左傳》閔公元年晉所滅霍也。《爾雅》曰:西南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後魏屬永安郡,有霍山祠、趙城。隋霍邑,屬臨汾郡。有霍山。有彘水。義寧元年,析霍邑置趙城,屬平陽郡。宋元豐三年,由鎮復為縣。政和三年,以趙氏始封之地。又四面阻險,升為慶祚軍,以軍事領之,賜晉州趙城縣,造父祠為慶祚廟。《金志》屬平陽郡。有姑射山、汾水、霍水。
142
通考女媧塟趙城縣東南,《後魏地形志》:任城郡亢父縣有女媧冡、風伯祠。路史郵王良邑為郵氏。
143
太平縣
144
晉獻公八年,命士蒍城絳以深其宮,始都絳,景公復遷新田,又歴厲悼、平。昭頃定,出哀、幽烈、孝靜十二公,而三家分擅地屬魏。今城南二十五里士蒍所築,故墟尚存,即古晉城也。漢置臨汾縣於此,後移太平關,又名臨汾故縣。
145
《日知錄》,春秋時晉國本都翼,在今之翼城。及昭侯封文侯之弟桓叔於曲沃,桓叔之孫滅翼而代為晉侯。都曲沃在今聞喜縣,《漢志》:聞喜故曲沃。其子獻公城絳居之。在今太平之南,絳州之北,今太平縣南二十五里城址猶存。歴惠懐、文襄、靈成六公,至景公遷於新田,在今曲沃縣,杜氏曰:新田,今平陽絳邑縣,是後魏始名曲沃。當汾、澮二水之間。於是命新田為絳,而以其故都之。絳為故絳。此晉國前後四都之故蹟也。
146
舊志、《史記》:晉獻九年,城聚都之命曰絳。賈逵曰:聚晉邑,是本為聚邑,獻公更名曰絳耳。太史公,龍門人,以《晉紀晉耳目自審。賈景伯為汝南許慎,古學之師,安有疑者?或曰:《左傳》獻公八年,城聚九年城絳。今絳縣志》有車廂城,謂城聚處羣公子之所。然則司馬子長竟未讀《左氏傳》者耶?
147
《漢志》臨汾屬河東郡。 絳注,晉武公自曲沃徙,此有鐵宮。應劭曰:「絳水出西南」。
148
後漢襄陵注亦引《晉地道記》云:「晉武公曲沃徙」此。按漢之臨汾即今太平,與襄陵皆古絳地。武公之徙徙絳也,即徙太平也。此曲沃即今聞喜武公」恐係獻公之訛。
149
後漢臨汾有董亭。注引《左傳》,「晉改「蒐於董」。杜預曰:「縣有董亭」。《博物記》曰:「有賈鄉賈伯邑」。
150
《地形志》平陽郡臨汾,注二漢屬河,東晉屬,真君七年併。泰平,太和十一年復。泰平註,真君七年置。有㤗平城、齊城。 《通志》:自晉城移臨汾縣置此。 周避太祖宇文泰諱,改為太平。
151
《隋志注後魏置,後齊省,臨汾入焉。有關官。《唐志注》有太平關,貞觀七年置。宋熙寧五年廢慈州,以襄寧縣分𨽻太平,稷山,屬絳州。
152
舊志,縣城始為敬德堡,劉武周取晉、澮等州築堡,當在此時,蓋將藉以西拒者。
153
秦王東征,兵屯柏壁,在城西南,今城外地勢,西南最下,或亦阻險凴髙之意。
154
前漢地理志》:河東郡第十六縣為平陽。應劭曰:堯,都也,在平河之陽。《後漢郡國志》:河東郡第三縣為平陽堯都。此《晉地理志》,平陽郡第一縣為平陽。《註》云:舊堯都元魏。《地形志》,平陽郡第二縣為平陽。《註》云屬河東,太平真君六年併禽昌,太和十一年復。隋《地理志》,臨汾郡第一縣為臨汾。《註》云:後魏曰平陽,併置平陽郡。開皇初,改郡為平河,改縣為臨汾,而太平為臨汾縣,置於古晉城。前漢河東郡第十二縣為臨汾。後魏、漢河東郡第四縣為臨汾。晉分河東立平陽郡,第十縣為臨汾。至後魏太平真君時,始封臨汾,置太平縣,以太平關易名。則今之臨汾,乃二漢、晉、魏之平陽縣,而二漢、晉、魏之臨汾即今之太平縣也。又《隋地理志》,絳郡第一縣為正平。註云:舊曰臨汾,置正平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縣改名焉。大業初,置絳郡。此蓋與太平同,在古臨汾之域而分置者也。
155
按《後魏地形志》,朔州有太平郡縣,恒州代郡有太平縣、南營州。遼東郡有太平縣,北齊改魏神武郡為太平郡,俱非今汾州太平也。又魏東雍州邵郡有西太平縣,正平郡即故南太平,神䴥中改為征平,領曲沃、聞喜二縣,今亦不屬汾州,惟晉州平陽郡之泰平近是。
156
岳陽縣
157
《地形志》晉州冀氏郡註,建義元年割平陽郡置。領縣二,冀氏註,割禽昌、襄陵置。有冀氏城。 合陽,註有合陽城。 晉州義寧郡,註建義元年置,治孤逺城。領縣四: 團城註治陶谷川。 義寧註分禽昌置。 安澤沁源註郡治今𨽻沁州
158
《舊唐志》:冀氏,漢猗氏縣地,後於古猗氏城南置冀氏路。史猗氏今晉之冀氏。
159
《元志岳陽,本猗氏,屬平陽府。至元三年,省入岳陽縣。四年,以縣當東南驛路之要復置,併岳陽、和川二縣入焉。後復改岳陽。
160
按岳陽在漢曰穀逺,又曰猗氏,莽曰穀近,北魏曰冀氏,又曰安澤,隋大業初,改名岳陽,又改義寧為和川,唐仍冀氏岳陽,而和川則屬沁州,元乃仍入岳陽,此冀氏即屯留縣,所謂有冀氏之半者也。於蒲州猗氏辨之已詳。
161
曲沃縣
162
《通考》,春秋時晉所都新田之地。杜預《註》:「新田,今平陽絳邑縣,是後魏始名曲沃《左傳》:桓公三年,晉武公伐翼,次於陘庭土人名聴城今治東北十里庭城村是也。
163
按今縣南有晉城,然當以在太平者為正。《通典》:漢絳縣地,春秋時,晉曲沃地臺駘神在。此縣志。路史曲沃成侯之居以封桓叔,故地有晉先君之廟。獻公城之居,申生曰:新城,漢為曲沃,今𨽻絳。潘岳云:「陜之曲沃是也羅氏於曲沃聞喜源流,未極了了。通典左邑,聞喜並紀。則舊志》所謂「以相鄉之南為聞喜」者,信矣。 曲沃城,在陜州西三十里,晉備秦,以曲沃之官守之,故名曲沃,非絳州之曲沃也。
164
《地形志》,正平郡曲沃註,太和十一年置桐鄉城,在縣西南四十五里聞喜界。羅苹曰:曲沃,西南聞喜。西南八里桐有桐鄉故城。隋圗經云:俗以此城為桐宮,皆云放太甲處。按湯塟在今尸鄉,乃放處在偃,非此。
165
李廷寳《曲沃辨:「今沃南十里有安鵠村,即古之鵠也。《詩》云:從子于鵠。《注》:鵠曲,沃邑也。《疏》:曲沃,非獨一邑而已。其都在曲沃,其旁更有邑,故云鵠曲沃邑也。一統志》:曲沃秦改為左邑,今桐鄉在沃西南四十五里,則漢之聞喜當在今沃境,而後始遷涑水之南,為今聞喜耳。晉成侯自晉陽徙曲沃,又五世至穆侯徙絳,又二世至昭侯徙翼昭侯封成師於曲沃,又二世至武公滅翼,又一世至獻公徙絳,又六世,至景公徙新田也。
166
古曲沃以聞喜志為正,姑取辨中近是者錄之路,史畜傗鄐也。邢侯邑曲沃南二里有故鄐城,雝子奔晉。與之鄐」者,《姓書》有畜氏、鄐氏云,「因非子畜飬妄。《世傳》「鄴西桐有離宮,為裔墓地」。《世紀》,「鄴西南有上司馬太甲之居」,此誤以上甲為太甲爾。
167
漢絳縣,故城在曲沃縣南
168
翼城縣。
169
《竹書紀年》:「康王九年,唐遷於晉。宣王十六年,晉遷於絳。《括地志》: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里,即堯裔子所封,成王滅之而封太叔也。《春秋》云:「夏孔甲時,有堯苗裔劉累者,以豢龍事孔甲,夏后嘉之,賜氏御龍,以更豕韋之後。後龍一雌死,潛醢之以食夏后。既而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夏后別封劉累之孫,於大夏之墟為侯。至周成王時,唐人作亂,成王滅之而封太叔。更遷唐人子孫於杜,謂之杜伯,即范丐所云,在周為唐杜氏。按魯縣,汝州魯山縣,是今隨州棗陽縣東南一百五十里上唐鄉故城,即後子孫徙於唐《明志:縣東南有唐城,即帝堯裔封。
170
《左傳》隱公五年,「曲沃伐翼」。杜註在縣東八十里。 《集韻翼,國名。劉昭,注絳邑有翼城。 《通典》:古翼邑、漢絳縣城。《明志:縣東南十五里有古翼城」。
171
水經注》:「按《詩譜》言晉穆侯遷都於絳,至孫孝侯改絳為翼,翼為晉之舊都也。後獻公又北廣,其城方二里,又命之為「絳」。故司馬遷《史記年表》稱獻公九年始城絳都,《左傳》莊公二十六年,「晉士蒍城絳以深其宮」是也」。《後漢志》,絳邑有翼城。注:縣西有絳邑城。杜預曰:故,絳也。路史,翼孝侯居,因曰翼侯,蓋與絳近。今翼城東十五里有翼故城,絳邑之東八十里,云即絳,改非。
172
《地形志》晉州北絳郡,孝昌三年置,治絳。領縣二:新安註。二漢屬恒農,晉屬河南。 北絳,註二漢、晉曰絳。
173
隋志註後魏置北絳縣并郡。後齊廢新安縣,并南絳郡入焉。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翼城。有烏嶺山、東涇山。有澮山。
174
《唐志註》:義寧元年,以翼城、絳置翼城郡,并置小鄉縣。唐㑹昌四年,武宗與李德裕議,遣王逢屯翼城,號王逢寨。即今縣治。
175
《舊唐志》:「武德元年,改為澮州。二年,改為北澮州。三年,以廢北澮州之翼城置翼城縣,領翼城、絳、小鄉三縣。四年,廢三縣,併入絳州,置南絳州。又置絳縣。 天祐二年,更曰㑹川。
176
金興定四年,平陽公胡天祚請升晉安之翼城為翼州,𨽻以垣曲絳縣,從之。元光二年,升為翼安軍節制使。有澮髙山、清野山、烏嶺山。
177
元初改州為縣。
178
《通考》有古熒庭城。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齊侯伐晉,取朝歌為二隊,入孟門,登太行,張武軍於熒庭,當在關子門嶺東南,是齊師直繇箕關入垣翼也紫谷水西逕熒庭城,疑即此
179
皮牢城即今牢塞村。《史記》周顯王七年,魏敗韓、趙之師於皮牢。趙世家、魏敗我師於澮,取我皮牢後復歸趙。赧王五十六年,秦王齕敗趙,拔皮牢。
180
顧炎武唐晉辨》 《左傳》:昭公元年,遷實沈於大夏。定公四年,命以《唐誥》而封於夏。《虛服䖍》曰:大夏在汾、澮之間,杜氏則以為太原晉陽縣。按晉之始見《春秋》,其都在翼。《括地志》: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里,堯裔子所封,成王滅之而封太叔也。北距晉陽七百餘里,即後世遷都,亦逺不相及。《竹書紀年》:康王九年,唐遷於晉。宣王十六年,晉遷於絳。況霍山以北,自悼公以後始開縣邑,而前此不見於傳。又《史記晉世家》曰:成王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翼城正在二水之東,而晉陽在汾水之西,又不相合。竊疑唐叔之封以至侯緡之滅,並在於翼。《史記》屢言禹鑿龍門,通大夏,《呂氏春秋》言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則所謂大夏者,正今晉、絳、吉、隰之間,《書》所云惟彼陶唐,有此冀方,而舜之命臯陶曰蠻夷猾夏者也,當以服氏之說為信。又齊桓公伐晉之師,僅及髙梁在今臨汾縣,而封禪書述桓公之言,以為西伐大夏,大夏之在平陽明矣。 晉自武公滅翼今翼城縣,而王命曲沃伯以一軍為晉侯。其時疆土未廣,至獻公始大考之,於傳滅楊今洪洞縣,滅霍今霍州滅耿在今河津縣,滅魏在今蒲州、滅虞在今平陸縣、重耳居蒲在今隰州、夷吾居屈在今吉州,太子居曲沃在今聞喜縣,而公都絳在今太平縣,不過今平陽一府之境《國語》宰孔謂晉侯景霍以為城,而汾河、涑澮以為淵是也而滅虢在今陜州,滅焦今陜州,則跨夫大河之南《史記晉世家》言:「獻公時,晉疆西有河,西與秦接境北邊翟,東至河內」。《索隱》曰:「河內河曲也。內音汭,蓋即今平陸、芮城之地。。至惠公敗韓之後,秦征河東,則內及解梁在今臨晉縣,狄取狐廚在今鄉寧縣,涉汾而晉境稍蹙。文公始啟南陽,得今之懐慶襄公敗秦於殽。自此惠公賂秦之地復為晉有,而以河西為境,若霍太山以北大都皆狄地,不屬於晉。文公作三行以禦狄。襄公敗狄於箕,而狄患始稀。悼公用魏絳和戎之謀,以貨易土在文公後六十年。平公用荀吳敗狄於太原,於是晉之北境至於洞渦、雒隂之間,而鄔祁並今祁縣、平陵、梗陽今清源縣、涂水在今榆次縣、馬首盂今盂縣,為祁氏之邑,晉陽今太原縣為趙氏之邑矣。若成公滅赤狄,潞氏而得今之潞安,頃公滅肥而得,今之正、定皆一一可考。吾於杜氏之解綿上箕而不能無疑,并唐叔之封晉陽亦未敢以為然也。 晉自都絳之後,遂以曲沃為下國僖公十年,狐突適下國,然其宗廟在焉。考悼公之立成公十八年,大夫逆於清源杜氏曰:「河東聞喜,北有清源」。,是次郊外,庚午盟而入,辛巳,朝於武宮,是入曲沃而朝於廟。二月乙酉朔,即位於朝,是至絳都而平公之立襄公十六年,亦云「改服修宮,烝於曲沃,但不知其後何以遂為欒氏之邑。而欒盈之入絳,范宣子執魏獻子之手,賂之以曲沃襄公二十三年。夫以宗邑而與之,其臣聽其所自,為端氏之封,屯留之徙,其所由來者漸矣」。《王世家唐晉辨》: 翼,古夏墟也。髙辛氏以封堯曰,唐堯立,為畿輔地。及舜受禪,使丹朱續堯,後復封,唐、夏、商仍焉。周成王時,唐有亂,周公滅之,成王以封太叔虞,是為唐侯。虞卒,子燮立,更曰晉。夫唐、晉者國之名,而其地則合翼、曲、絳為一,而都於翼者也。翼之為唐叔遺封所從來矣,乃昔之志太原者,曰叔虞,封太原,後以晉水更名,晉懸甕山,蓋有晉王塜云。而翼之先又代少聞人,無從置辨也,亦曰叔虞始封。翼至,子燮乃遷晉水旁焉,於是以譌傳譌,郡志因之,通志因之,而都城記、括地志及通鑑字彚一統廣輿諸書勦襲,故說百口同聲,皆以太原為唐。嗚呼!其亦弗思甚矣!夫天下惟理之可通者為不易,書之近古者為足據,舎此而言皆誣也。嘗取而論之,太原,古大鹵地也。其為叔虞所封,經史,迄無所見,揣其意不過據毛詩譜,唐在太原、太岳之野耳,然其下即曰在今太原府曲沃及絳,皆在今絳州,信斯言也,將謂曲沃、絳州皆太原耶?又不過泥春秋胡傳譜謂之太原,亦曰晉陽耳。且微論下文明言翼也,就所謂河汾東北者,言之將毋太原縣亦在河汾東北乎?竊謂古者地分而名別降,及後世每以省㑹統郡邑兩書在趙、宋時,想太原、晉陽已為省㑹矣,彼又未身至其地,特據今釋古,舉大該、小言翼,而以太原、晉陽冠之耳,猶今以山西統平陽,以平陽統翼城也,寧得謂山西即平陽,而平陽即翼城哉?抑或者謂括地志云,故唐城在并州晉陽北二里,此不足徵乎?然考括地志曰,定州唐縣為唐侯丹朱所封。又曰:故唐城在絳州翼城縣西二十里,即堯裔子所封,合之前說,不且一口三舌乎?不知唐縣之說周公滅唐後遷之,彼自為杜唐氏而非其始也。他如史遷舜本紀以為丹朱封於薊,而晉世家又曰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通鑑註以唐為在唐縣,而其後又數大書翼晉景公遷新田本絳州也,而乃以為翼城,故絳本翼城也,而乃為絳縣,種種舛謬,更僕難數,所謂自相牴牾者也,豈顧辨哉?今執太原人而問之曰:子謂太原為唐矣。然周夷王三年,虢公嘗伐太原之戎。宣王元年,尹吉甫亦伐玁狁於太原,是夷宣時太原尚荒服也,寧有叔虞已封而尚為荒服者耶?矧其後靈王封太子晉於太原,名王子晉,亦曰晉王,若太原已有君子,晉其何處焉?世固有一國二君者乎?即曰太原不一地,虢尹所伐,子晉所封或他地耳。然稽晉陽郡邑,古皆無太原名,獨太原縣有之,可曰彼則是,而此則非歟?且晉昭侯嘗封成師於曲沃矣。夫太原至曲沃七百餘里,不審分封時,此七百里皆為晉有耶,否耶?以為皆晉有?然王制無七百里之侯封,而是時晉未大也,則不有可知矣。不則曲沃必有所主,晉雖強能以他人之疆索封其叔父哉?況曲沃伐晉不一,其舉逼近豈無虞、虢、耿、魏可伐,而假道楊、霍,正復不易,顧乃越國鄙逺以取此區區無用之太原也,有是情乎?凡此皆理之必無者也。論者猶曰:南有晉水,一見於毛,《詩譜一見於都城記》,今太原有晉祠水矣,可若何?余曰:是大不然,左史無其說也。抑予聞之子晉封太原,歿而人祠之,故曰晉祠。其地有水,因名晉水。祠與水,皆以子晉得名者也。蘓祐之說,真瞽目之談丹黃耳。至懸甕之墓,不名唐侯而名晉王,則亦子晉之陵耳。緱山笙鶴,此異端矯誣之言,烏可信也?今以晉墳冐虞名,兩人有知,不且啞然失笑哉!若翼之為地,左行山而望恒岳,非所謂太行恒山之西乎?𨽻晉陽而負霍、鎮,非所謂太原、太岳之野乎?西邇汾水僅百里耳,非所謂汾河之東百里乎?先名翼而後名絳,曲沃為其屬邑,非所謂曲沃及絳乎?邑西有故唐城距邑二十里,非所謂縣西二十里為堯裔子所封者乎?且城之西北曰唐城,是丹朱叔虞之舊號也,東南曰翦桐,是成王所由封也。東北曰同頴,是嘉禾所由獻也。為問太原,亦曾有此否耶?況左國諸書去古未逺,又●●可據也。按《左傳》魯隱公五年,曲沃莊伯以鄭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隨。六月,曲沃叛王。秋,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於翼。六年,翼九宗五,正頃父之子嘉父逆晉侯於隨惠之。四十五年,曲沃莊伯伐翼弑孝侯翼人立其弟鄂侯,鄂侯生哀侯,哀侯侵陘庭之田陘庭,南鄙啟曲沃伐翼。桓公三年春,曲沃武公伐翼,次於陘庭,韓萬御戎,梁𢎞為右逐翼侯於汾、隰。杜《註》云:翼晉舊都,唐叔始封也。按《國語》,武公伐翼,殺哀侯。又驪姬曰:惟無親,故能兼翼。按《史記》,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又曲沃邑大於翼翼,晉君都邑也。孝侯十五年,曲沃莊伯殺其君,晉孝侯於翼。按《春秋胡傳》,唐在河、汾之東北,地方百里,而都於翼,平陽絳邑縣東翼城是也。又曲沃伐翼,翼侯奔隨,立鄂侯之子光於翼,晉迎翼侯於隨伐翼,獲哀侯曲沃滅翼翼侯緡之。二十七年,曲沃武公伐晉,滅之。而前所引《括地志》亦曰「在翼城」。《索隱》亦云:翼本晉都,自孝侯以下一號翼侯,平陽絳邑縣東翼城是也。此歴歴可考於古者也,不識太原亦曾有翼名乎?吾知他即可假,翼必不可,假翼不可假,而唐、晉庸可假耶?甚矣其誣也。至《括地志》又曰:平陽河水一名晉水,而郡之西南亦有晉水。予以謂翼之灤水即晉水也。何言之灤水所經,今有晉、峽二村焉。晉古音箭,今土人讀為箭峽,而譌寫澗下耳。其曰灤者,疑當時以死難賜欒共子,因人名地,去晉為灤,猶唐之晉,翼之絳,後人誤以為欒也。而不知者,猶曰欒氏食邑於曲沃。夫欒賔為傅,食邑曲沃則有之,若共子死哀侯之難,顯與武公為敵庸,有食人食而背恩反噬者,此與土人欒巴之說皆妄也。今縱謂灤非晉水,要亦平陽之晉水耳,豈太原所可托哉?若翼之孝義村,確有叔虞塜,在鼎足而列,林木甚古,彼太原烏得而冒?諸以太原,若彼以翼若此,孰是孰非,甚瞭然矣,乃今猶曰太原為叔虞所封,翼為春秋絳邑,後改為翼噫!何其陋也!君子謂此軰坐不讀書耳。余竊怪世之學者渺見寡聞,輙敢自逞其臆說,而一二稍知學者,又●●論理不求其通,考事不詳其實,讀書不觀其備,而因陋就簡,以為害於天下後世。若此類不可勝數,皆見笑於有道者也。余生於翼知翼事稔悉,故㨿實辨之,以俟考古者采擇焉。後有通儒,當不以予言為誣已。
181
汾西縣
182
舊唐志:汾西,後漢汾西郡,隋廢為縣,屬呂州。隋末䧟賊,武德初,權於今城南五十里申村堡置,貞觀六年移今所。
183
金志有汾西山、汾水。
184
前漢彘縣,後漢永安,《晉志註》故霍伯國。《隋志註》,後魏曰臨汾,并置汾西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縣改為汾西。又有後周新城縣,開皇十年省入。唐為中縣。初屬呂州,州廢,又屬晉州。開元後遷縣治於厚義村,仍為汾西縣。宋移舊治。按彘城、呂州城,皆在今霍州十里內,而舊志於趙城、汾西多引永安,故彘蓋彘地。廣北魏後趙城與汾西均得之,非全𨽻霍州也。
185
靈石縣。
186
《地形志》晉州五城郡,天平中置。領縣三。 北棗。 南棗胥天平二年置。 永安元象元年置。
187
晉、魏以前屬西河郡國。北魏延興四年,置平昌縣,屬定陽郡,有隂陽二城,北齊置南朔州,後周置介休郡,靈石咸𨽻焉。隋開皇十年,開道獲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為瑞,遂於其地建設縣治,割介休西南地以益之。有介休山,有靖巖山。《唐志》有賈胡堡,宋金剛拒唐兵,髙祖所次,西南有隂地關、長寧關。《宋志》有陽涼、南關、陽涼、北關。《金志》:貞祐二年割𨽻霍州,四年五月復屬汾州,有靜巖山。汾水《元志》:國初割靈石縣𨽻平陽之霍州,仍析置小靈石縣。至元二年,省小靈石入介休。蓋自開皇以後,所屬路府、州多改易,而縣名不易也。
188
霍州
189
《竹書紀年》:「晉獻公十九年,㑹虞師伐虢,滅夏陽,虢公醜奔衛,乃命瑕父呂甥邑於虢。都《志》云:「北虢也,非彭城鄭樵云:「彭城東五十九里。呂梁,漢呂縣。」。
190
劉昭注,永安故彘,陽嘉三年更名。有霍大山。《史記》周穆王封造父趙城。徐廣曰:「在永安」。杜預曰:「縣東北有彘城」。
191
世本魏武子,居魏,悼子徙霍。宋忠曰,「霍地名,即今河東彘縣也。
192
《正義》晉州霍邑,漢彘縣也。後漢改曰永安。隋改曰霍邑,本春秋時霍伯國也。
193
《漢志注》,霍太山在東冀州山,周厲王所奔莽曰黃城」。應劭曰:順帝改永安。
194
《地形志》晉州永安郡注,建義元年置,治永安城。領縣二。永安注前漢曰彘,順帝改。治仇池壁。有霍山祠、趙城。 揚城
195
隋霍邑注。開皇初永安郡廢。十四年置汾州,十六年改為呂州,縣曰霍邑。大業初州廢。有霍山、彘水。
196
唐晉州霍邑注。義寧元年以霍邑、趙城、汾西、靈石置霍山郡。武德元年曰呂州。貞觀十七年州廢,以靈石𨽻汾州,霍邑、趙城、汾西來屬。有西北鎮霍山洞。
197
嘉祐九年,永安縣建㑹聖宮,奉安三聖。金志注:貞祐三年升霍州,以趙城、汾西、靈石𨽻焉。興定元年七月,升為節鎮,軍曰鎮定,有霍山、汾水、彘水。元霍州,領霍邑、趙城、靈石三縣。
198
《路史》,霍伯爵𠐶也,始亦侯。《穆天子傳》:霍侯,薨。今晉之霍邑有霍泰山。霍水。郭璞云,平陽永安西南、汾水之西,有霍城,非六安之霍。 呂河東,《永安博物記古今地名記》有呂鄉、呂甥之邑。《郡縣志》云:霍邑西南十里有呂城。《紀聞》云,古呂州即彘也唐為呂州。彘即永安。其城甚固。永安辨: 漢河東郡彘縣,陽嘉三年更名永安,今霍州趙城、汾西境皆是也,晉因之。後魏置郡縣,多名永安,非盡沿漢、晉以來故地,惟𨽻晉州之永安郡,治永安縣。城註謂治仇池壁有霍山祠,趙城即故彘地也。此外如元象元年置永安,屬五城郡,即今靈石。孝昌中置永安,治白坑城,屬西河郡。太和十一年分隰城置永安,屬西河郡,即今孝義。太和二十一年𨽻平陽郡之陽縣,改𨽻永安郡,即今洪洞東永安屬㤗寧郡,即今陽城沁水等地。他如𨽻蔚州之永安,即今廣靈𨽻廓州之永安郡,即今崞、繁峙二縣𨽻肆州之永安郡,兼統今忻州定襄、靜樂、五臺、蒲縣等地,至於元象中置之永安,正光未置之永安胥屬營丘郡,以及湘州之永安郡、南郢州之二永安郡,皆非晉省所𨽻也。《隋志》西河郡,永安《註》云:有雀䑕谷谷在介休縣西南。《水經註》所謂古之津隘,今之地險也。
199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六
URN: ctp:ws616320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