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三》[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堂肆考卷一百六十三 明。 彭大翼 撰音樂
3
4
《風俗通》:箏者,上圓象天下平象,地中空凖六合,絃柱十二,擬十二月,乃仁智之器也。今幷、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改也。又有所謂「●與筑」者,●形如瑟,兩頭俱方,七絃七柱,以竹潤其端而軋之。筑形似琴,以竹為之,大頭安絃絃十二,或五絃,以竹擊之。
5
●恬造。
6
《風俗通》:箏,秦聲也,●恬所造,故云桓伊撫。
7
桓伊,字叔夏,為豫州都督,時謝安壻王國寳專利無厭,安每抑制之,後國寳因以安功名極盛,讒於晉孝武,孝武頗疑之。一日,帝召伊宴飲,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無忤,即為一弄,乃放笛云:「臣於箏分乃不及笛」。然自是韻合歌管,并請一鼔,帝許之,乃撫筝而歌怨詩曰:「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刋。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聲節慷慨,俯仰可觀。安泣下沾衿,起席就之,捋其鬚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8
羅敷陌,上。
9
見妻。
10
呂布帳中。
11
呂布奉先,詣袁紹,紹患布,欲殺之,遣三十六兵被鎧迎布,使着帳邊,臥布知之,便於帳中鼓箏,諸兵臥布出帳去,兵不覺也。
12
移風易俗
13
東漢侯瑾《箏賦》:「上感天地,下動鬼神,享祀宗祖,酬酢嘉賔,移風易俗,混同人倫,莫有尚於箏矣」。
14
感天合地。
15
阮瑀箏賦清者感天,濁者合地,五聲並用,動靜簡易,應六律。
16
魏阮瑀箏賦:箏,長六尺,以應律數。絃有十二,以象四時。柱高三寸,以象三才。
17
總八風。
18
晉陶融妻陳氏箏賦:列柱成陣,既和且平,總《八風》而熙泰,羌貫㣲而洞靈。
19
停絃繫爪:
20
梁簡文帝詩停絃時,繫爪息,吹治唇,朱按妓。女以鹿角琢為爪,以彈箏,曰繫爪」。
21
引刀斬指。
22
唐樊彥深妻魏氏者,揚州人。彥深卒。妻陷徐敬業兵中,聞其知音,逼令鼓箏。魏曰:「國亡不死,而逼我管絃!」引刀斬指,不從。
23
金絲
24
梁孝元《帝和彈箏人詩》,「瓊柱動金絲,秦聲發趙曲。流徵含陽春,美手過如玉」。
25
銀甲
26
杜詩銀甲彈箏用
27
聽軋箏。
28
劉禹錫《聽軋箏詩:「滿座無言聽軋箏,秋山碧樹一蟬清,只因曽送秦王女,寫得雲間鸞鳯聲。
29
贈彈箏
30
溫庭筠《贈彈箏》者,天寳年間事,玉皇曽將新曲教寜王,鈿蟬金鴈皆零落,一曲《伊州》淚萬行」。
31
32
《虞書》:「簫韶九成,鳯凰來儀」。簫,肅也,其聲肅肅然而清也。編竹為之,長尺有五寸。簫,大者二十三管,無底,小者十六管,有底無底者,謂之洞簫。又雅簫,長尺四寸,頌簫尺二寸。
33
伏羲作
34
《通禮義纂》伏羲作簫十六管女媧造。
35
劉憑事始女媧氏造簫。
36
樂師均。
37
《禮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修鞞鼓,均琴瑟管簫先祖聽」。
38
詩周頌》,既備乃奏。簫管備舉,喤喤厥聲。肅雝和鳴,先祖是聽。
39
夏至之樂
40
《易通卦》驗簫夏至之樂,夏至火用事,其數七。仲呂之氣。
41
白虎通》:簫者,仲呂之氣。
42
子胥乞食。
43
《史記伍子胥鼓腹吹簫乞食於吳市中,周勃給䘮。
44
見賤士。
45
大言小筊。
46
《爾雅》:「大簫謂之言」。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小者謂之筊。十六管長尺二寸。
47
長濁短清
48
蔡邕《月令》,簫長則濁,短則清,以蜜蠟實其底,則管和而音調,常與琴瑟相參。
49
象鳯翼
50
《風俗通》:「舜作簫,其形參差,以象鳯翼作鳯鳴。
51
《見僊》
52
越王不喜。
53
《呂氏春秋》:客有以吹簫見越王者上下宮商和而越王不喜,或謂之野音,而王乃恱之。
54
《靈帝能吹
55
東漢靈帝能吹簫。
56
巨音:
57
漢王褒《洞簫賦》,其略曰:「聽其巨音,則周流汜濫,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耳。其妙聲則清靜厭瘱,順敘卑迖。若孝子之事父也,澎濞慷慨,一似壯士,優柔溫潤,又似君子。
58
絶弄
59
梁劉孝儀詠《簫詩》:危聲合歌鼓絶弄,混笙篪,薊子陌上。
60
葛洪神仙傳》:薊子訓,少嘗仕郡,人莫知其有道術三百餘年,顔色不變,及死殯之,宿昔棺,鞫然作雷霆音,光照宅宇,見棺葢飛在中庭,棺中無復有人,但餘履耳,須臾,聞陌上人馬簫鼓之聲。
61
張駿墓中。
62
蕭方等三十國春秋》,涼州人胡安盜發晉文王張駿墓,見駿,貌如生,得赤玉簫、紫玉笛。
63
笛 附觱篥
64
風俗通:笛,滌也,所以滌邪穢,納之於雅正也。長一尺四寸,七孔、孔各應一律」。《說文》:「笛七,孔籥也。●笛,三孔」。《晉書》、《周禮》金石有一定之音,故諸音皆受鐘磬之均。至于享宴殿堂之上,不懸鐘磬,則以笛有一定之調,故諸絃歌皆從笛為正也。
65
鳯鳴
66
《史記》: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谿作笛吹之《似鳯鳴龍吟》。
67
《樂書》「剪雲夢之霜筠,《法龍吟》之異韻。丘仲作:
68
《風俗通》:漢武時,丘仲作《笛,列和吹。
69
《白氏帖:晉列和善吹笛,荀朂嘗問列和曰:「若不知律呂之義,作樂者均高下清濁之調,當以何名之?」和曰:「每合樂時,隨歌者清濁聲,假如聲濁者用三尺二笛,因名曰此三尺二調。聲清者用二尺九笛,因名曰此二尺九調,漢、魏相傳,施行皆然也」。
70
衡山簡枝。
71
楚宋玉《笛賦序》:余嘗觀于衡山之陽,見竒篠異幹,罕節簡枝之叢生也。其處磅磄千仞,絶谿淩阜,隆崛萬丈,盤石雙起,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師曠將為《陽春》、《北鄭》、《白雪》之曲,取其雄焉。宋意將送荊卿于易水之上,得其雌焉。
72
柯亭良竹
73
晉伏滔《長笛賦》序,余同僚桓子野有長笛,傳之耆老》,云蔡邕所製也。初,邕避亂江南,宿於柯亭之館,館中以竹為椽,仰而盼之,曰:「良竹也」。取以為笛,竒聲獨絶,厯代傳之。
74
咸陽宮。
75
《西京雜記》:漢髙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府庫,金玉珍寳,不可勝計。其尤異者,有玉笛,長二尺三寸六孔,名曰「昭華之琯」。
76
平陽鄔
77
馬融《長笛賦序》:融性好音律,能鼓琴吹笛而為督郵,無留事獨臥。郿縣平陽鄔中有雒客舍,逆旅吹笛為氣出,精列相和,融去,京師踰年,蹔聞,甚悲而樂之,追慕王子淵,枚乗劉伯康、傅武仲等,簫琴笙頌,唯笛獨無,故聊復備數,作《長笛賦》,注云:「氣出精列二曲名」。
78
野王三弄
79
見狂肆
80
老父三聲。
81
《博異志》:賈客呂筠卿,嘗於仲春夜泊舟於君山側,命酒吹笛數曲,忽見一老父拏舟而來,遂於懐袖中出笛,三管,其一大如合拱,其次如常人所蓄,其一絶小如細筆,管筠卿請老父一吹,老父曰:其大者,諸天之樂不可發,其次者對洞府諸仙合樂而吹其小者,是老身與朋儕可樂者,試為子吹之,不知可終一曲否,言畢,抽笛吹之三聲。湖上風動,波濤沆瀁魚龍跳噴,五聲六聲,君山上,鳥獸叫噪,月色昏昧,舟人大恐,老父遂止。
82
斷膓。
83
阮咸,字仲容,聞笛聲曰:「客中月夜聞此聲,使人斷腸杜詩吹。笛秋山風月清,誰家巧作,斷腸聲」。
84
怡志
85
伏滔長笛,賦達足以協徳,宣猷窮足以怡志保身兼四德而稱雋,故名流而器珍。
86
感音思舊。
87
見故人:
88
失聲殺妓。
89
《晉書》:帝舅王愷嘗置酒,王導、王敦俱往女妓,吹笛,小失,聲拂愷意,便令黃門毆殺之,一坐改容。愷神色自若,加一孔。
90
馬融《長笛賦》,其辭曰:「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吟水中不見已截,竹吹之聲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當簻,便易持易。京君明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後出,是謂商聲。五音畢,漢京房字,君明修《易》,故曰「易京」。
91
減五分
92
樂纂黃鍾笛,晉時三尺八寸。元嘉九年,大樂令鍾宗之減為三尺七寸。十四年,治書令奚縱又減五分為三尺六寸五分。
93
明皇親御。
94
見樂章:
95
樂人臥吹。
96
唐漢中,王瑀為太常卿,早起,聞永興里人吹笛問是太常樂人否?對曰:「然」。後因閲樂撻之曰:「某日何得臥吹?」樂人驚謝。按瑀乃寜王之子,一說是汝陽王璡,知臥吹笛軍中樂。
97
樂纂《司馬法》:軍中之樂,鼓笛為上。使聞之者壯勇而樂和,細絲、高竹不可用也。慮悲聲感人,士卒思歸,故耳路傍愁。
98
樂纂橫笛,小篪也。梁朝歌云:「快馬不須鞭,抝折楊栁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路傍兒」。
99
吹鷓鴣》
100
唐許渾聽吹《鷓鴣詩》金谷歌傳:第一流《鷓鴣清怨碧雲愁夜來省得曽聞處,萬里月明湘水流」。按《鷓鴣笛》,曲名吹阿濫。
101
見樂章又《賀方回》長短句云:「待月上潮平波艶,塞管孤吹新阿濫」。
102
占盡江月。
103
唐劉禹錫武昌老人,說笛歌武昌老人八十餘手把庾令相問書,自言年少學吹笛,早事曹王曽感激,往年征鎭戍蘄州,楚山蕭蕭笛竹秋,當時買材恣摉索,典卻身上烏貂裘,古苔蒼蒼封老節,石上孤生飽風雪,商聲五音隨指發,水中龍應行雲絶,曽將黃鶴樓上吹,一聲占盡秋江月,如今老去興猶遲,音韻高低耳。不知氣力已㣲心尚在,時時一曲夢中吹。
104
飛盡庭、梅。
105
唐戎昱《聞笛詩》:日夜思歸切,笛聲寒更哀,愁人不願聽,自到枕前來。風起塞雲斷,夜深明月開平明獨惆悵,飛盡一庭梅」。
106
妃竊
107
唐明皇嘗置五王帳,長枕大被,與兄弟同處,貴妃因竊寜王玉笛吹,以此忤㫖放出,後復召入,故張祐詩曰:「梨花靜院無人見,閒把寜王玉笛吹」。
108
鬼吹
109
《幽㝠記》,代郡界有一亭,多鬼怪,不可詣。忽有諸生壯勇行歌,止宿于亭。夜中有鬼吹五孔笛,止一手,不能得攝笛,諸生笑謂鬼曰:「汝止有一手,那得徧笛?我為汝吹來鬼云,謂我少指耶?」乃數十指出,諸生拔劒斫之,得一老雄雞,從者並雞雛耳。
110
山石可裂。
111
《國史補:李丹好事,嘗得村舍煙竹,截以為笛,以遺李謩。謩自此吹笛為天下第一。嘗月夜泛江吹之,寥亮逸發。俄有客立于岸,呼船請載,旣至,請笛吹之,其音清壯,山石可裂。謩平生未嘗見,及入破,呼吸盤僻,而此笛應手粉碎,客忽不見,疑其為蛟龍也。
112
巖谷俱震。
113
宋朱元晦《鐵笛亭詩序》:侍郎胡明仲,嘗與武夷山隱者劉君兼道游,劉少時游俠使氣,晚更晦迹,自放山水間,善吹鐵笛,有穿雲裂石之聲。故胡公詩有「更煩橫鐵笛,吹與衆仙聽」之句。予與客數人,尋其故迹,適有笛聲發林外,悲壯回欝,巖谷俱震,追感賦詩云:「何人轟鐵笛,噴薄兩崖開。千載留餘響,猶疑笙鶴來」。
114
通靈逹微》
115
蔡邕長笛賦逺,可以通靈逹微,近可以寫情暢神,隨歌逐舞。
116
姚崇笛詩隨歌響,更發逐舞聲,彌亮叫雲。
117
古詩橫玉叶雲清似水滿空霜。逐一聲飛催日。
118
《韓詩》:「鳴笛急吹,催落日清。歌緩送感行人折楊栁。
119
杜子美《吹笛詩》:「胡騎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故園楊栁今揺落,安得愁中卻盡生」。按折楊栁樂府笛曲名晉桓,伊嘗為征南將軍,撰《折楊栁曲》。
120
落梅花
121
李白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吹笛詩》,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按《落梅花》亦笛曲名。又《李白青溪半夜聞笛詩,羗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清山山秋浦,月腸斷玉關情。
122
薛陽陶吹 已下觱篥
123
白居易《小童薛陽陶吹觱篥歌略曰:「剪削乾蘆挿寒竹,九孔漏聲五音足,近來吹者誰得名?關璀老死李袞生,袞今又老誰其嗣,薛氏小童年十二,指㸃之下師授聲,含嚼之間天與氣,翕然聲作疑管裂,詘然聲盡疑,刀截,有時婉較無筋力,有時頓挫生稜節,急聲圓轉促不斷,栗栗轔轔似珠貫,緩聲展引長有條,有條直直如筆描,下聲乍墜石沉重,高聲忽舉風飄蕭」。又杜甫有「夜聞觱篥歌,李徳裕有霜夜對月聽陽,陶吹觱篥,歌觱篥,本●兹樂》,本名悲栗,以其聲,悲類笳也。
124
張野狐吹》。
125
張野狐善吹觱篥,見前樂章。悼念䝿妃注籥。
126
籥如笛,三孔而短小,以竹為之,國風簡兮,注籥如笛而六孔。《廣雅》云:「七孔,《爾雅》大籥謂之産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筠」。《三禮圖》:籥春分之音,萬物動也」。
127
伊耆樂
128
《禮明堂位篇》:「土鼓蕢,桴葦籥,伊耆氏之樂也。《豳人吹》:
129
《周禮》春官「籥章掌土鼓豳籥」。注云:「豳籥,豳人所吹之籥也。
130
《季札觀樂》
131
《左襄二十九年》,「季札聘魯,請觀周樂,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憾」。注云:「象、《箾》,舞所執南,籥以籥舞也」。皆文王之樂,猶有憾言,文王恨不及已致太平也。
132
義方行禮
133
唐王義方貶吉安丞,行釋菜禮,清歌吹籥,登降跽立,人大悅順。
134
萬入,去籥。
135
左宣八年辛巳,有事太廟,仲遂卒于垂。壬午,猶繹,萬入去籥。
136
廟卑去籥
137
孔帖裴寛傳》:廟卑忌尊,則去籥,文舞執籥。
138
五代崔悅傳文舞郎左執籥,《雲韶》有籥。
139
唐文宗好雅樂,製《雲韶》樂,有籥一笙。
140
《釋名》: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以匏為之,故曰匏竽是也,其中空以受簧也。《爾雅》:「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列管匏中,施簧管端,大者十九簧,小者十三簧,獸蹌。
141
《虞書》:「笙鏞以間,鳥獸蹌蹌」。《簫韶》九成,鳯凰來儀鳯鳴。
142
《見仙》
143
舜祠
144
說文舜祠下得笙白玉管十三簧,象鳯之身魏座。
145
魏文帝令杜夔於客座吹笙,夔有難色,女媧造。
146
禮《明堂位》:「女媧之笙簧」。《唐樂志》:「女媧造笙,列管于匏上,內簧其中」。
147
孺子吹。
148
《南史謝恂傳》:王彧與謝孺子宴銅臺,孺子吹笙,彧起舞,既而嘆曰:「今日使人飄飄有伊、洛間意」。
149
三成
150
《儀禮》「下管新宮,笙入三成」。三成,謂三終也。七政:
151
《白虎通》:笙之言施也,牙也,萬物始施而牙,太簇之氣也,有七政之節焉,有六合之和焉,天下樂之,故謂之笙。許慎《說文》:「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
152
吹雲和。
153
《漢武內傳》:西王母命侍者董雙成吹雲和之笙吹《叢霄》。
154
《續仙傳》:謝元卿遇神仙,吹《叢霄》之笙離鴻》。
155
晉潘岳笙賦「悽唳,「辛酸嚶嚶,關關若離」,鴻之鳴子也,含㗅嘽諧,雍雍喈喈,若羣雛之從母也。
156
《別鶴》
157
晉王廙笙賦:觀眺逺遊,登山送離,發千里之長思,詠別鶴於路岐。
158
竦勇剽急。
159
潘岳《笙賦》,或案衍夷靡,或竦勇剽急,或既往不返,或已出復入,徘徊布濩,渙衍葺襲,舞既蹈而中輟,節將撫而不及,樂聲發而盡室,歡悲音奏而列坐泣。
160
纒綿約殺。
161
晉夏矦湛笙賦:若夫纒綿約,殺足使放,達者羞,察通野平曠,足使亷規者棄節,沖虗全澹足使貪榮者退讓,開明爽亮,足使慢惰者進謁。
162
不倨不排。
163
王廙笙賦:直而不倨,曲而不排,是可以易俗移風興洽。至敎●義著于典謨,厯萬代而彌劭。
164
如㑹如離。
165
夏矦,湛笙賦,振引合和如㑹,如離鵞管。
166
唐李長吉詩:王子吹笙鵞管,長鸞音。
167
楊希道笙詩短長挿鳯翼洪,細摩鸞音,能令楚妃嘆,復使荊王吟。
168
169
音樂㫖歸,竽暖也,立春之氣,暖生萬物者也。竽三十六簧,宮在左,和十三簧,宮居中。
170
笙師敎
171
《周禮》《春官》:「笙師掌敎龡竽笙、塤籥、簫、篪、●管、舂牘雅,以敎祴樂」。
172
樂師調
173
《禮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調,笙竽立㑹」。
174
《禮、樂記》:「竹聲濫濫以立㑹㑹以聚衆,君子聽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
175
養耳。
176
荀子曰:「《禮》論,笙竽所以養耳。《南郭逃》。
177
韓子曰:齊宣王好竽,必以三百人齊吹南郭,先生不知竽者,而濫於三百人之中,以吹竽食祿。宣王薨後,文王即位曰:「寡人之好竽,欲一一吹之,先生乃逃」。按《通禮義纂》謂竽為漢武時丘仲孚作,今《韓子》有齊王好竽之說,則非仲孚所作明矣。
178
北里響
179
《左思詩》「北里響笙竽。
180
商丘吹。
181
商丘子好吹竽,牧豬七十不娶,食菖蒲根,不饑,不老馮定製。
182
唐文宗好雅樂,詔太常卿馮定製《雲韶樂》,有竽一笳。
183
《唐韻》:「胡人卷蘆葉而吹之,故名胡笳」。《文選注》:「笳笛」,類胡人吹之為曲」。
184
出塞入塞
185
漢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以為武曲,有《出塞》、《入塞》、《楊栁》等十曲。
186
小菰,大菰。
187
《晉先蠶儀注》:「車駕住,吹小菰,發吹,大菰。菰即葭也,作於西戎。
188
杜選《笳賦》序笳》者,李伯陽入西戎所作,傳自西域。
189
胡笳者,張博望入西域,傳其法于京師,唯得《摩訶兜勒》一曲。
190
李陵悲心
191
文選李陵降匈奴,與蘇武相見,後武得歸,為書與陵,令歸漢陵,作書答曰:「涼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側耳逺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吟嘯成羣,邊聲四起,晨坐聽之,不覺淚下。嗟乎!子卿陵獨何心,能不悲哉!
192
文姬寫怨。
193
見樂章:
194
越石走賊。
195
見將帥上。
196
劉疇動胡
197
曹嘉之《晉書》:劉疇避亂塢壁,賈胡百數欲害之,疇無懼色,援笳吹之為出塞入塞之聲,動其遊客之思,羣賈皆垂淚而去。
198
199
《風俗通》:「鼓者,郭也,春分之音,萬物皆鼓甲而出,故謂之鼓。《易卦》:通驗:冬至,鼔用馬革圍,徑八尺一寸。夏至鼓,用牛皮圍,徑五尺七寸,馬坎類牛離類。
200
伊耆氏作:
201
世本夷作鼓,葢起于伊耆氏籥章氏掌。
202
《周禮春官》:籥章氏掌土鼓」。注云:「以毛土為匡,以革為面,戰蚩尤」。
203
《黃帝內傳》:帝與蚩尤戰,●女為帝製兜鼓以當雷霆。《帝王世紀》,黃帝殺兜,以其皮為鼓」。
204
伐宻須。
205
左昭十五年,王謂文伯曰:「宻須之鼓,與其大路文所以大蒐也」。注云:「宻須姞姓,國在安定隂宻縣,周文王伐之,得其鼔,因以為號」。
206
聽治
207
大禹以五聲聽政治,曰敎。寡人以道者擊鼓警衆。
208
《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衆也」。注云:「天子視學之日」。初明之時,學中擊鼓以徵召學士,葢警動衆聽,使早至也」。
209
建康鷺出。
210
昔吳王夫差啟蛇門以厭越人,越為雷門以禳之,擊大鼓于雷門之下而蛇門聞焉。後移鼓于建康宮之端門,有雙鷺從鼔飛出,或云鷺精也」。又《漢書》王尊曰:「休持布鼔過雷門」。言文才淺者,不可遊於聖人之門也。
211
雷門鵠飛
212
臨海郡記》:郡西有白鵠山,山有鵠飛入㑹稽雷門,鼓中打鼓,聲聞洛陽後逆賊孫恩斫破此鼓,見一白鵠飛出入雲中。
213
擊小導,大
214
《周禮》春官懸鼓周鼓,制其小者曰●,先擊小者為大鼓,導引故曰●,一名鞞。
215
懸西應東
216
《禮》曰:「廟堂之下,懸鼓在西,應鼓在東作氣」。
217
見將帥上。
218
象聲
219
《周禮鞞人》:「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象雷之發聲也」。注云:「以革●鼓曰冒」。
220
纎腹。
221
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廣首而纎腹也,圓孔。
222
節鼓如博局,中開圓孔,適容其鼓,擊之以節樂者也。鄴門自鳴。
223
《漢書》,王喬為鄴令,每當朝,鄴門下鼓,不擊自鳴,聞于京師,昭帝取置都亭,無復有聲。
224
逢山自擊
225
郭緣生《述征記》:逢山在廣固南三十里有井,并石人石鼓。齊世將亂,石人輒自打鼓,聲聞數十里。
226
四足
227
通禮義纂》:「建鼓,大鼓也。夏加四足,謂之節鼓八面。
228
《樂書》「雷鼗者,《周禮》「瞽矇掌播鼗鼗,如鼓而小,以木貫之,作柄柄各四枚,為八面也。
229
和軍
230
《周禮》:「鼔人掌敎六鼓四金之音聲,以節聲樂,以和軍旅,正田役」。
231
起士
232
漢書》:李陵擊匈奴,夜擊鼓,起士鼓不鳴。陵曰:「吾士氣衰而鼓,不鳴何耶?軍中豈有女子乎?」搜軍中得卒,妻皆斬之。
233
解衣摻撾
234
見狂肆
235
揚桴奮擊。
236
世本王大將軍少時,舊有田舍之名,語音亦楚武,帝喚時賢共言,技藝之事,唯王都無所解,意色殊惡,自言解打鼓,帝即令取鼓,使擊之於坐。王振袂而起,揚桴奮擊,音節諧㨗,傍若無人,舉坐皆嘆其雄爽。
237
誤鳴:
238
晉桓溫伐蜀,蜀叅軍,戰沒,衆懼,欲退師,鼓吏誤鳴進鼓,蜀衆大潰,李勢遂降。
239
戲擊
240
韓子曰:「楚厲王有警鼓,與百姓為戒」。後飲酒,過之而擊,民大驚。王使人止之,曰:「吾醉,戲而擊之」。居數月,警而擊鼓,民不起矣。
241
羅浮神鉦
242
《羅浮山記》:「山東石樓下有兩石鼓扣之聲,清越所謂神鉦也。
243
始興聖木
244
《荊州記》:始興郡陽山縣有豫章木,徑可二丈,名為聖木。秦時伐此木為鼓,顙顙成忽,奔逸,北至洛陽」。又王韶之《始興詩序》,息于臨武,遂之洛陽,因名聖鼓城。今在臨武懸樓。
245
魏李崇為兖州刺史,兖土多盜,崇為村置一樓,樓懸一鼔,盜發之處,雙槌亂擊。諸村聞之,皆守要路,俄頃之間,聲聞百里,盜悉被擒。
246
遷廟
247
東坡詩注:石鼔散在陳倉野中,鄭餘慶遷之鳯翔孔子廟。又唐史:鄭餘慶兼判太常寺,自唐朱泚之亂,太常●樂禁用鼓,餘慶以時久太平,奏復舊制。
248
南康有記。
249
虞喜《志林》:建武二十四年,南康郡男子獻銅鼓有記,或曰有銘。
250
臨平無聲。
251
見博學。
252
外更鼓。
253
按禁鼓一千二百三十聲為一通,三千六百九十聲為三通,在外更鼓三百三十撾為一通,一千撾為二通內時鼓。
254
見道士
255
解穢
256
唐●宗聽琴未終,遽止之曰:「速令花奴持羯鼓來,為我解穢」。
257
瘳疾
258
後周裴俠為工部中大夫,疾沉頓,忽聞五更鼔,驚起曰:「可向府耶?」遂瘳。晉公護曰:「危篤若此,不廢憂。公因聞鼓聲,疾病遂愈,天祐其勤也」。
259
交趾銅鼓
260
范曄後漢書》:馬援好騎馬,善別馬,名交趾,得駱越銅鼓,乃鑄為馬式以進上。
261
漁陽鼙鼓
262
唐樂天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思話好打。
263
沈約宋書》:蕭思話年十許歲,好騎屋,棟好打細腰鼓萊,公甚惜。
264
《歸田錄》《燕龍圖》:肅有巧思,初為永興推官,知府寇萊公好舞柘枝,有一鼓甚惜之,其環忽脫,公悵然以問諸匠,皆莫知所為。燕請以環腳為鏁簧,納之則不脫矣。萊公大喜。
265
高爽書詩
266
南史孫挹為延陵縣令,國子助敎高爽詣之,挹了無故人情,爽出從閣下過,取筆書詩鼔面曰:「徒有此大腹,了自無肝膓,面皮如許厚,被打未遽央」。
267
仲淹書字
268
《異聞集》:范仲淹少于僧刹《讀書僧》曰:「寺中有精怪食人,仲淹不聽讀書,至夜半,有一人伸手入●內,仲淹以朱筆書之曰:「白面堂堂鬼難吞」。次日天明,仲淹徧觀寺中,惟見一大鼓。上有所書字跡,問僧曰:「此鼓年幾何?」僧曰:「不知其年矣」。命僧破之,中有骸骨,命焚之,遂除其害角。
269
音樂㫖:歸角長五尺,形如竹筒,本細末大。今鹵簿及軍中用之,或以竹木,或以皮為之。
270
作龍鳴。
271
《通禮義,纂》蚩尤,帥魑魅與黃帝戰,帝始命吹角作《龍鳴》以禦之。按畵角之曲有《三弄,曹子建所撰。一曰《為君難,為臣亦難,難又難。二曰創業難守成,亦難難又難。三曰起家難保。家亦難,難又難。
272
驚鴈起》
273
唐李渉晚泊潤州,聞角詩,孤城吹角水茫茫,風引胡笳怨思長。驚起暮天沙上鴈,海門斜去兩三行。又李益聽曉角詩,繁霜一夜落平蕪。吹角當城片月孤,無數塞鴻飛不度,秋風卷入小單于。
274
警夜
275
《黃帝內傳》:●女請製角二十四,以警夜悲秋。
276
唐杜牧《聞角詩》:「城角為秋悲更逺,護霜雲,破海天遙宋朱元晦延平水南天慶觀,夜作石樓雲臥對江城,城角吟霜永夜清,料得南枝正愁絶。不堪聞此斷,腸聲知兵心」。
277
唐戎昱塞上曲,樓上畵角哀,即知兵心苦為軍容。
278
義纂軍中置角,以司昏曉,故角為軍容也。出羌胡。
279
徐廣《車服志》:「角本出●胡,以驚中國之馬也」。備鹵簿。
280
宋韋天錫《道州鼓角樓記》:鼓角之製,有自來矣。肇帝鴻之御宇,戰蚩尤于涿野,克壯乎虎旅,取象于龍吟。爾後始皇備于鹵簿,稷嗣定于雅樂,前征烏蠻之國,遂寢于《兜勒》之曲。後分熊軾之寄,乃限乎天驕之奏。三吹之調深切,七萃之師咸肅。則知聖人備物制,用其利溥哉!」角聲孤起。
281
杜牧詩:「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角聲不和。
282
《澠水燕談》:元祐四年夏,余至河東。一日,與郡僚旅見提刑孫亞夫孫曰:「近日府中角聲不和,咎在太守」。時蒲資政方到府,未逾月,落職知虢州。數日,余獨見孫孫曰:「角聲愈不和矣」。未幾,王震待制,自同來鎮、蒲,七日丁母,夫人憂去。至九月中,孫復語近官曰:「角聲不和,尤甚於前。日尋報蒲中行龍圖自襄移蒲,十月到官,明年春病卒。其驗如此。
283
山堂肆考卷一百六十三
URN: ctp:ws61723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