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第八卷

《第八卷》[View] [Edit] [History]

1
康熙二十三年,駕幸金陵。上親謁明太祖孝陵,由甬道旁行,諭扈從諸臣皆於門外下馬。上行三跪九叩頭禮,詣寶城前行三獻禮,出復由甬道旁行。賞賚守陵內監及陵戶人等有差,諭禁樵彩,命地方宮嚴加巡察。父老從觀者數萬人皆感泣,總督王新命刻石紀事。古今未有之盛舉也。
2
杜文端公立德,德器厚重,人不見其喜慍之色。京師有無賴子,偶與公騶卒哄,乘醉隨公輿後辱署,公若不聞。無賴子隨至邸第,署不止。久之,公遣問曰:「署可已乎?」無賴子歸,酒醒。或告以昨辱相公,倉皇詣第謝罪。公慰遣之,予二金,令改行生理。無賴子感泣而去,卒為善人。此真休休有容之度,凡為士大夫者當以此為法。
3
太倉王相國掞未入閣前,大病幾危,或薦方士李姓禳之,獨閉一室,禮拜七日啟戶曰:「尚書無恙,昨斗府已送扁,署云熙朝元老,康熙某年月日為王掞立。」未幾病瘳,後果如期宣麻。至雍正初罷相,始悟熙朝二字之驗。
4
韓文懿公菼癸丑會狀,撤闈後上取墨卷覽之,稱主司得人。
5
是年冬,召至起居館作《太極圖說》。命將平日窗稿進呈,遂以刻本五十篇進。上召至宏德殿,講《大學》畢,上問:「平日所作必尚多。」時館師學士熊賜履代奏曰:「尚有三十三篇,以題目小不敢進呈。」上曰:「不妨,都進來。」其三篇即鄉試墨卷,上悉留覽,其以時文受主知如此。前代所未有也。明隆慶中,長洲韓侍郎世能居陸墓。家故貧,祖永椿喜放生,每早持帚掃河灘螺螄盡放水中,久而不倦。侍朗鄉試時,夢神告之曰:「汝祖放生功德大,當合累代貴顯。」後官至少宗伯,使朝鮮,賜一品服。文懿公即其後人也。
6
南宮張太史光豸,康熙戊午赴鄉試,時父病,不欲往,強之行。至旅店,夢一人以白帽與之,寤而恚甚,欲歸。而父書至,病良已,遂終場。歸家未幾報至,則光豸中解元矣。賀客麇至,內有一客云:「邑中自前明大司馬白圭領解後,久無繼者,君能繼之,殊足賀矣。」光豸始恍然。
7
原傅青主山,母夢老比邱而生,生復不啼。一瞽僧至門云:「既來何必不啼。」乃啼。六歲食黃精,不樂穀食,強之乃食。讀十三經、諸子史如宿通者。崇禎中,袁臨侯繼咸被誣逮問。傅橐饘左右伏闕上書,白其冤。馬君常世奇作《義士傳》,比之裴瑜、魏邵。鼎革後隱於黃冠,己未薦舉鴻博,固辭不可。特旨免試放歸,授中書舍人以寵之。
8
鄂西林相同,作侍衛時《詠懷詩》云:「看來四十猶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若不料後此之出將入相者。及為七省經略,登甲秀樓絕句云:「炊煙卓午散輕絲,十萬人家飯熟時。問訊何年招濟火,斜陽滿樹武鄉祠。」居然以武侯自命,與未得志時氣象迥異。
9
康熙壬寅,京口檄造戰艦。江都劉氏園中有銀杏一株,百餘年物也,亦被伐及。工人施刀鋸,則木之文理有觀音大士像二,妙鬘天然。眾共駭異,乃施之城南福緣庵中。
10
孔太守興訓渡鄱陽湖,見有物甚長,黑質黃文,自空飛入湖,掉尾行數里,風恬浪靜。竟不知何物也。
11
錢塘沈方舟用濟為紅蘭主人客,其配朱道珠繪《故鄉山水圖》,題詩其上,以寄方舟。主人為作詩云:「應憐夫婿無歸信,翻畫家山遠寄來。」方舟感動,未幾言旋。當時傳為佳話。
12
江陰王韓起景琦,以名節自負。康熙中,學使者某以母壽祈福於古寺,寺僧懸孔子拜釋迦像。韓起見之怒,卷畫歸。學使知之,拘韓起至,訊之。韓起曰:「生恐累公得罪名教,故奉聖像歸耳。」即學使前裂去佛像,拜而焚之。學使者詘於理,婉言謝之而已。
13
長洲繆洗馬曰藻,十歲時能作擘窠大字,閶門西禪寺扁額,是其手筆。今寺宇屢經更葺,仍就舊額鉤勒新之,無有能更書者。
14
潘荊山兆吾為浙閩總督滿保幕友。康熙五十四年,臺灣奸民朱一貴滋事,事聞省城。時方二鼓,潘謂滿公曰:「兵貴神速,須盡此夜了之。」即燈下書牒,頃刻數十言,未三鼓而部署定。黎明發兵,兩日至廈門,五日至鹿耳門。賊大怖,以為神兵自天而下,駭散無敢鬥者。凡七日而臺灣平。滿公欲奏請恩獎,潘固辭不受。奇人也。
15
陳恪勤公被逮入都時,遣人市米潞河。主人問:「客何來?」曰:「陳太守所。」曰:「是湘潭陳公耶。」曰:「然。」
16
曰:「廉吏也。」不受直,餽米十石,且遺以書云:天子必再用公。公宜以一節終始,毋失天下望。」書末不署姓名。問擔米夫曰:「主人姓魏。」跡之,已閉戶他出,不知所之。殆塵隱也。
17
納蘭容若性德,大學士明珠子,康熙癸丑進士。少聰敏,過目成誦。年十七為諸生,十八舉鄉試,十九成進士,二十二授侍衛。擁書數萬卷,蕭然若寒素,彈琴歌曲,評書畫以自誤,人不知為宰相子也。
18
副都統朱涵齋倫瀚,康熙壬辰武進士。年四歲時以煤塗壁,肖人鬼鳥獸狀,見者驚詫。一日,攀煤車取煤,壓傷右手中指,治痊則此指甲獨厚而銳,有微凹,能容墨,遂以指代筆。聖祖嘗書其所畫扇賜高麗國王,王復請於朝,具幣帛乞畫。一時傳為美談。
19
長白留少宰保,幼年氣盛善怒,太夫人屢戒之。及長,使於四方,跪太夫人前乞一杖,授老僕曰:「爾後見我怒,即以杖示我。」每怒,必悚然曰:「母在。」怒輒平。其純篤如此。
20
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圖理琛奉使士爾扈特,由喀爾喀俄羅斯至其他。五十四年三月還京,述其道路所經,為《異域錄》一卷進呈御覽。首冠以輿圖,次為行記,以所歷之地為綱,而按日紀載以為目。乾隆間,奉旨採入四庫全書。
21
康熙間,西域貢獅子二,形如圖畫。後口外打圍遇兩羆,人不能勝,召獅子搏,得之。老獅力盡而斃,小獅繼亦逸去。
22
其羆皮實之以草,置雍和宮殿庭,懸牌於腰間,一重一千三百餘斤,一重八百餘斤。
23
鄭芝龍初據臺灣時,廈門人有掘地得石者,文曰「生女滅雞,十億相倚」。人初不解。康熙二十三年,會稽姚熙止啟聖為福建總督,臺灣平。或曰:「十億兆也,加女姚也。鄭字酉旁雞也,滅雞滅鄭也。」鄭逆竊據四十餘年,而其讖已先定,蓋天早厭之矣。
24
德清徐方虎倬,康熙癸丑進士,官翰林院侍讀。歸田十餘年,恭遇聖祖南巡,進呈《全唐詩錄》百卷。特加禮部侍郎銜,年登大耋,子列六卿,真盛世偉人也。
25
禹州十一齡童子朱姓,打虎救父。州牧史君廷桂獎以粟帛,蕭山毛大可奇齡作《打虎兒行》。
26
秀水周青士篔嗜學工詩,吟誦不輟。有郡丞行署與周為鄰,聞其聲達旦不寐,恚甚,遣吏勾捉,將加撲抶.鄉先生聞之,固請始得免。肉食之鄙,一至於此,真堪絕倒。
27
歙人某娶婦甫一月,即行賈。婦刺繡易食,以其餘積,歲置一珠,以彩絲繫之。比夫婦,婦歿已三載,啟篋得珠,已積二十餘顆。汪千鼎洪度為作《紀歲珠詩》云:「珠累累,天涯歸未歸。」較白香山」商人重利輕別離」之句,尤覺婉約可悲。
28
康熙戊申年,京師正陽門外挑濬御河,得玉印如升,篆文人不能識。禮部出榜訪問,並印原印於後,數十日無辨之者。
29
少宰孫北海家居聞之,曰:「此元順帝祈雨時所刻龍神印也,各門俱有之。蓋雨後即埋地下耳。」因取一書送禮部,上刻印文注釋甚詳。一時歎為博物。
30
雍正元年,江南山東所產麥穀皆兩枝雙穗,蜀黍一干四穗,內池蓮房同莖分蒂,諸瑞疊呈。大學士等上言:「此皆皇上盛德之所感召,請宣付史館。」
31
雍正癸卯狀元金壇于振,榜眼上元戴瀚,探花鍾祥楊炳,上以登極首科,恩施格外,俱著在南書房行走。曠典也。
32
聖祖時,鄉會試二場以《孝經》為論題,後改用《太極圖說》、《通書》、《西銘正蒙》。雍正元年,上以宋儒雖足羽翼經傳,不若聖言之廣大悉備,仍改用《孝經》。
33
湖南向無貢院,士子俱赴湖北鄉試。雍正元年七月,奉上諭:「湖南赴湖北,必由洞庭湖。六七月間風浪尤險,間有覆溺之患。著分湖南、湖北兩闈,即於明年豫備場屋。」從此湖南多士,永無秋風涉險之虞,感頌皇仁於無既矣。
34
向例,殿試進士在太和殿丹墀。癸卯年十月二十七日殿試時,天寒硯凍。上命移至殿內兩傍,並令太監多置火爐,俾殿內和暖,使諸貢士得盡心作文寫卷。世宗之優恤士子如此。
35
雍正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奉上諭:「新科進士於引見前,朕欲先行考試,再引見。一應仍照殿試預備。朕將詩文四六各體出題,視其所能,或一篇,或二三篇,或各體俱作,悉聽其便。」此進士朝考之始。
36
雍正二年,禮部遵旨:應從祀孔廟宜復者六人,林放、蘧瑗、秦冉、顏何、鄭康成、范寧。宜增祀者二十人,縣亶、牧
37
皮、樂正子、公都子、萬章、公孫丑、諸葛亮、尹焞、魏了翁、
38
黃乾、陳淳、何基、王柏、趙復、金履祥、許謙、陳澔、羅欽
39
順、蔡清、陸隴其。入崇聖祠者一人,張迪。宜增置博士者四人,冉雍、冉伯牛、子張、有若。
40
雍正三年上諭:「各省學政與正副主考,朕皆就其為人謹慎者派往,並未考試文藝,其中恐有荒疏年久、不能衡文者。
41
著將應差翰林並進士出身各部院官查奏,俟朕試以文藝,再行派差。」此考差之始。
42
安州陳狀元德華,少時讀書靜室,有東鄰之女竊窺,正色拒之。事與明朝曹鼐相似,每於座右書「曹鼐不可」四字。雍正甲辰,果以第一人及第。
43
郃陽張大有為漕運總督,奏言寫字手顫,請奏摺代書。上諭云:「忙時令人代書亦可,若密摺仍須親寫。即字畫粗大,略帶行草,亦屬無妨。辭達而已,敬不在此。」仁和孫士毅為兩廣總督時,亦有是旨。我朝待大臣之寬容脫略如此。
44
雍正癸卯江西鄉試,題「學而優則仕」一節。有周學健者,名士也。文思幽奧,房考張不能句讀,怒而批抹之。歸寢忽囈語,自批其頰曰:「如此佳文而汝不知,尚腼然作房考乎?」
45
家人以為中風,急呼各房考視之,見所抹卷,曰:「試薦之何如?」時正主考任宗伯蘭枝閱之,驚曰:「此奇文通場所無,可以冠多士也。」副主考德公方假寐几上,伺其醒告之。德問何字號,曰:「男字第三號。」德曰:「不必閱文,竟定壓卷可也。」任問故,曰:「我寢方酣,忽見神賀我曰:『汝第三兒子中解元矣。』今果男三號,豈非驗乎?」榜定後,眾問張房考囈語故,茫然不知,若或使之也。
46
雍正五年,浙江巡撫李衛進瑞谷。群臣上言:「皇上至德光昭,太和翔洽。是以宇內遍產嘉禾,浙江又呈瑞穀。」奉旨:「此非朕涼德所能致,想浙省澆漓之習必然丕變,是以感召上蒼。如此瑞應,朕深為浙省臣民慶幸。」命曉諭浙江通省。
47
先是因查嗣庭悖逆,停浙江人鄉會試故也。
48
雍正六年三月,安徽巡撫魏廷珍言鄉民違例演戲,應嚴禁。
49
奉旨:「州縣村堡之間,借演戲為名,斂錢耗費,招呼朋類,開設賭場,種種不法。眼則地方有司所當嚴禁者。至於有力之家,祀神酬願,歡慶之會,歌詠太平,在民間有必不容已之情在。國法無一概禁止之理。今但稱違例,而未分晰原由,則是凡屬演戲皆為犯法,國家無此科條也。朕立法皆準情理至當,其有不便而難行者,則奉行之不善也。」
50
河南孟津縣居民翟世有,拾獲陝西人秦泰買花銀一百七十兩,尋主給還,並不受謝。大吏入告。奉旨給與七品頂戴,仍賞銀一百兩。又商邱貧人陳懷金拾獲遺金二十四兩,全數付主,力辭酬謝。奉旨嘉獎,給九品頂戴,賞銀五十兩。又兗州車兵李中倫拾銀二封,歸還原主。奉旨賞銀六十兩。仰見我國家久道化成,民敦古處。而聖主之懋賞殊恩,與人為善,亦曠古罕有也。
51
鄉試房考,向例選州縣中科甲出身者,只許入闈一次。雍正元年五月,奉上諭:「考官以鑒拔為主,不論曾否入闈,臨場時監臨試以時藝一篇,其文理優長者為內簾房考,荒疏者俱外場執事。」
52
雍正癸卯九月會試,禮部請定取中進士名數。上定一百八十名,仍令總裁朱軾、張廷玉,此外不拘省分,不限額數,有可取佳卷,選出另行具奏。
53
康熙時,編檢多至二百人,庶吉士五六十人。雍正元年,上諭:「內閣大學士會同掌院學士,秉公擇其學優工書、善翻譯者,留館辦事修書外,其或才具練達,可當科道吏部之選,或長於吏治,編檢可為府道,庶吉士可為州縣者,一一分別具奏。」
54
雍正丙午,江南鄉試房考有張壘者,科分最久,自居前輩。
55
每晚焚香拜祝神佑,如有積德之士,求暗中指示。各房笑其癡,咸揶揄之,伺其燈下閱卷時,以一細竿穿牖入,挑其冠,張驚以為神,拜祝如前。眾伺其坐定,又挑之。張遂捧卷上堂,主考已寢。張叩門告以神明指示之故,主考閱之,笑曰:「此文甚佳,取中有餘。君何必神道設教乎?」眾噤不敢言。及榜發,此卷已中式。各嘩然告張曰:「我輩弄君耳。」張正色曰:「此非我為君等所弄,乃君等為鬼神所弄耳。」此論甚正。
56
雍正六年,上命諸臣各保舉一人。衡永郴道汪榯保舉其父原任刑部司官汪沄學問優裕、政事練達忠愛之性出於至誠,奉旨補授四川敘州府知府。此可見聖世用人勿疑之意,而汪榯亦可謂內舉不避親者矣。
57
徐公士林巡撫江蘇,凡讞獄先摘定案大略,牌示於外,而後發繕文冊,所以杜胥吏之撞騙也。世宗嘗謂曰:「爾風格凝重,當為名臣。」
58
武陵楊太史緒權奇倜黨,抱負不凡。雍正間苗民蠢動,王師徵之。太史學酈生單身入洞說之,群苗羅拜乞降,亦奇事也。
59
建昌李司空鳳翥,康熙丁丑翰林。雍正七年五月,奏賀瑞芝本內,自稱蓬蓽陋儒。賀慶雲本,又稱擲地才疏,敢含毫而賦五色。上諭:「李鳳翥既以儒者自居,則陳奏本章自應加意慎重,不當作游戲之詞。若未曾作賦而云作賦,則所奏盡屬虛文。若實曾作賦,便當進呈朕覽。若自知不能,而作浮詞,湊成謙語,陳於君父之前,豈儒者之道乎?李鳳翥受朕深恩,由翰林擢至工部侍郎。似此輕慢疏忽,尚得謂之儒者乎?」此可為陳奏不明體制者戒。
60
康熙庚辰科二名相。一為桐城張文和公廷玉。雍正四年,進所著《性理全書》。上諭:「此書發明聖賢之義蘊,為後學之津梁。有益於身心,有關於品誼。凡屬士大夫皆當身體力行,服膺弗失。」又奉敕纂修《明史》三百三十二卷,積十有五年而成。義例為唐宋以來諸史所不及。一為溧陽史文靖公貽直。
61
官侍郎時,奉命赴閩審案。上命教導督臣高其倬、撫臣劉世明、貽直遵旨至閩,宣述聖意。其語有:「大凡人臣事君,不但當以身事,更當以心事。此心惟知有君,而不知有人。此心惟知有君,而並不知有己。」甚合上意。硃批云:「高其倬、劉世明能從與否,尚須觀其後效,朕先慶得一堪為股肱之史貽直矣。」
62
嵇文敏公曾筠總督河道時,中牟將築堤。夢有兜牟而短鬚者,直入一揖,遂上坐曰:「某堤須築,某所才保無虞。」公頷之。已而思其人狀貌乃一武夫,言復椎魯,何遽公然抗禮,意頗不懌。次日赴工次,過張桓侯廟小住啜茶,見神像宛然夢中所見,乃親禱於神,一如所指。
63
錢唐沈闇齋近思幼孤貧,依靈隱寺諦輝和尚,延師課讀,遂成通儒。有項姓者識其非常,以女妻之。後登庚辰進士,由知縣行取為吏曹,官至侍郎,以清介稱。項姓之為女相攸,物色寒畯,猶是恆情,若諦輝之獨具慧眼,可謂大善知識矣。
64
松江顧小崖成天,康熙丁酉舉人。公車至京,寓宗人府丞蔡嵩宅中。雍正七年閏七月,嵩緣事逮問,簿錄其家,得顧詩稿。有《聖祖輓詞》六章,辭意悲切。上覽之,淒然墮淚,謂大臣曰:「彼未登仕籍之人。而感恩戴德之誠若此。其秉性善良,居心忠厚可知。」命江南督撫送部引見。八年至京時,庚戌科會試已過,欽賜為編修,列名入於是科庶吉士之列。人皆以為奇遇,後官至侍講。
65
蔣文恪公溥,雍正庚戌進士,官至大學士。少時讀書平台,每喚人,輒有應聲而無人至。一夜欲溲,窗外月不甚明,呼所隨僕,但應而不入。啟戶,見一人方枕牆門而臥,其頭向內而應。初以為家僮,訶之如故。諦視之,人長三尺,方巾皂服白鬚,如世所塑土地像然。喝之,冉冉入地而沒,人以為土地伺班,後必大貴。已而果驗。
66
雍正七年三月初七日,滇粵二省同時慶雲見,自午至酉。
67
八年正月,景陵寶成山上產瑞芝三本,命宣付史館。
68
雍正癸丑殿試,大學士尹泰等將策十卷進呈。上閱至第五本,字畫端楷,策內有云:「僚彩之際,善則相勸,過則相規,無詐無虞,必誠必信。則同官一體也,內外亦一體也,文武亦一體也。廣而至於百司庶司,何莫非臂指手足之相關?此則純臣之居心,庶不負千載一時之遭逢,贊襄太和之上理。」數語極為懇摯,頗有古大臣之風。因拔置一甲三名。及拆號,乃大學士張文和公廷玉之子若靄。上意深悅,因遣人往諭廷玉。廷玉再三懇辭,云:「天下人材眾多,莫不想望鼎甲。臣蒙恩現居政府,而子若靄登一甲三名,占寒士之先,於心實有不安。
69
倘蒙皇上天恩,名列二甲已為榮幸之極。」上云:「汝家忠藎積德,有此佳子弟中一鼎甲,亦人所共服。何必遜讓?」廷玉跪奏云:「皇上至公,諸臣亦無私曲。只算臣情願讓與天下寒士,求皇上憐臣愚衷。若君恩祖德佑庇臣子,留其福分,以為將來上進之階,更為美事。」上乃從其請,以張若靄改為二甲一名,即將原擬二甲一名沈文鎬改為一甲三名。文鎬,崇明人。潯州謝梅莊濟世為御史時,奏劾河東總督田文鏡。朝廷疑有指使,逮問。命刑部嚴訊,曰:「指使者有人,孔子孟子。」
70
問何謂指使,曰:「讀孔孟書,便當盡忠直言。」上憐其直,謫軍前效力。時雍正丙午十二月也。有《次東坡獄中寄子由韻二首》寄其從弟云:「嚴霜初隕陡回春,留得衝寒冒雪身。綸綍乍傳渾似夢,親朋相慶更為人。敢愁弓劍趨戎幕,已免鋃鐺禮獄神。早晚扶歸君莫慟,般女姍勃窣亦前因。尚方借劍心何壯,牘背書詞氣漸低。已分黃泉埋碧血,忽聞丹闕放金雞。
71
花看上苑期吾弟,護樹高堂仗老妻。且脫南冠北庭去,大宛東畔賀蘭西。」高宗登極放歸。乞外用,授湖南糧道,長沙人士至今稱之。
72
方恪敏公觀承本名家子,祖父皆以詩文名於時,以族人累徙居塞外。公弱冠歸金陵,家無一椽,借居清涼山僧寺。有中州僧知為非常人,厚遇之。公與兄觀永往來南北,營塞久菽水之資,重趼徒步,并日而食,怡然安之。雍正壬子,平郡王為定邊將軍,徵準噶爾,夙知公才,奏為記室。世宗命以布衣召見,賜中書銜偕往。凱旋,以軍功實授內閣中書,累官至直隸總督。年六十有一,以八月十四日生子,公賦詩云:「與翁同甲子,添汝作中秋。」高宗聞之喜甚,抱至御前,解所佩金絲荷囊賜之。
73
雍正癸犯殿試,二甲一名張廷珩奉旨即授檢討,並命同三鼎甲在南書房行走。傳臚榜下授職,前此未有也。
74
諸城劉文正公統勛,雍正二年進士,以檢討入直內廷。官左都御史時,人多憚其剛直。時桐城張姚二姓官最多,文正上疏曰:「大學士張廷玉與伊戚姚文然本係巨族,科第漸多,仕宦實盛,至今名登仕籍者有張廷璐、姚孔鈵等數十員。臣聞聖祖仁皇帝時,曾命廷臣中因升遷太速,特諭停止升轉。原任大學士王熙之孫王景曾亦在其內。臣以為宜仿此意,將張姚兩姓部冊有名者,親房近支,累世密戚,現在之員開列奏聞。三年以內,除奉旨特升外,其餘一概停升。」奏上,飭交部議。吏部覆稱:「臣部官冊所載張姚兩姓出仕各員,與所奏詳加核對,張姓出仕者十三員,姚姓出仕者十員。惟姚孔鈵係大學士張廷玉之甥,姚孔鋐係張廷玉之婿,臣等核其升轉在京侍郎,在外司道知府,多由特旨簡用。亦有督撫保題升用之員,或因大學士張廷玉為皇上簡用大臣,該管上司或存瞻顧之情亦未可知。
75
臣等酌議將張姚現任之員開列名單,行文在京各部院、在外各該督撫,令其察看。嗣後除臣部論俸仍應照例升轉外,如有才具優長應行保題者,應於摺內將該員係大學士張廷玉親戚之處聲明,與臣等確查該員曆傣深淺是否合例之處,核覆具奏。如不能稱職,亦即據實糾參,務期一秉至公,不得稍存瞻徇。庶舉措咸得其平矣。」奉旨依議。一時朝議翕然。夫以張姚世祿之家,簪纓相望,循資升轉,原無偏私。而文正之不避嫌怨,蹇諤立朝,亦從可想見矣。
76
雍正六年七月,上諭內務府總管常明於盧溝橋蓋造官房,令赴京應試舉子無盤查行李之擾,並令崇文門查稅官員嚴飭巡役,毋得借端稽留,額外苛索。至今著為功令。聖朝作養人才,體恤周至,古未有也。
URN: ctp:ws643843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