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香艷叢書

《香艷叢書》[View] [Edit] [History]

1 上珠,林宗頻伽酒態已模糊。
2 不知尋著三年艾,療得相思病也無。
3 秦淮雜詩贈王小荇  持在
4 淨持老去惜年華,又把風情付左家。
5 簾外待他春睡足,殢人一樹海棠花。
6 秦淮雜詩贈張杏林  前人
7 蕪城楊柳綠絲絲,舞盡東風力倦時。
8 猶有春心無處著,隔花低唱十香詞。
9 贈疏香  蘭村
10 一飯胡麻有夙因,鶯謠燕啄總非真。
11 眼前誰是林和靖,浪說梅花要嫁人。
12 蘭村易女郎三福名為疏香屬叔美晝扇諸君題詞其上  頻伽
13 影暗香疏句足傳,新詞傾倒石湖仙。
14 三生名字修來福,說著梅花便可憐。
15 洞仙歌?賦贈疏香女子同頻伽作  蘭村
16 娟娟此豸,正春情初逗。骨比香桃十分瘦。慣偷窺戲蝶,癡捉飛花,嬌憨甚,略解閒愁時候。  幾回羞暈頰,多事蘭姨,畫得鴛鴦倩伊繡。問取比肩人,除卻王昌,恐不合此生消受。只一笑、當筵眼波流。怪屏外春山,總輸明秀。
17 前調?題叔美為疏香女子畫梅用蘭村韻  頻伽
18 東風著力,恰雪痕微逗。略解春情便應瘦。似那回曾見,隔個窗紗,修竹裏,翠袖暮寒時候。  江南二三月,艷紫妖紅,兒女十枝五枝繡。誰得比孤清,一斛珠量,除聘取海棠消受。擬待到、昏黃月微明,倩玉篴橫吹,看珠簾秀。
19 高陽台  蘭村
20 頻伽將返魏塘,時疏香女子亦以次日歸吳下。置酒話別,離懷惘惘,頻伽即席成詞,因次其韻。
21 月轉魚扃,露涼鴛甃,西風新到江城。別恁匆匆,管弦忽變秋聲。暫時團得紅窗影,夢如煙、不近桃笙。看離情,較雪爭寒,比絮嫌輕。  可憐還有將歸燕,怪無端津鼓,苦促君行。爭不同舟,伴他倩影亭亭。雲搖雨散垂垂別,只幾番老了啼鶯。算歸程,風要先聽,雨要先聽。
22 前調?隨園席上贈別疏香  頻伽
23 暗水通潮,癡嵐閣雨,微陰不散重城。留得枯荷,奈他先作離聲。清歌欲遏行雲住,露春纖並坐調笙。莫多情,第一難忘,席上輕輕。  天涯我是漂零慣,任飛花無定,相送人行。見說蘭舟,明朝也泊長亭。門前記取垂楊樹,只藏他三兩秋鶯。一程程,愁水愁風,不要人聽。
24 詠秋海棠花為顧雙鳳女士作  梅隱
25 秋海棠又名斷腸花,山谷詠水仙詩亦云「是誰招此斷腸魂」。姬先與倚雲同居,倚雲即所稱水仙者也,詩故云云。
26 花譜簽名我最公,斷腸種子本相同。
27 披圖莫訝春痕澹,又見秋階滴淚紅。
28 前題  仲堅
29 倚闌休笑六朝春,如此秋光亦可人。
30 喚起西風相識否,不須腸斷問前因。
31 秋崖卒於旅邸,餘三校書經理備至,賦此哀之,兼贈校書  子尊
32 淒絕秦淮咽暮潮,旅魂何處向風招。
33 稻粱夢遠心先瘁,花柳情多鬢易凋。
34 只履定從親舍返,瓣香合傍女閭燒。
35 不圖今燕湘蘭外,別有奇聞續板橋。
36 題馬湘蘭小像贈又蘭女士 白也
37 雜記何人續板橋,後身還許現冰綃。
38 更無伯穀能相賞,影向瀟湘夢裡拋。
39 匆匆絮果與蘭因,百五年來又美人。
40 一樓媚香生竟體,任他風露莫傷春。
41 我有秋懷托畫工,紉之為佩素心同。
42 不知重向東園望,可記橋南月似弓。
43 琵琶詞贈李潤香校書作  花隱
44 當時我醉凝馥家,凝馥姓杜名宛蘭吳中第一工琵琶。
45 秋娘隱恨自終古,小劫空殘智慧花。
46 今年偶過青溪路,繁弦俗手紛無數。
47 一聲如遇鄭中丞,雙耳流來向心住。
48 香君合領十分春,傳得龜年指上聲。
49 一樣東風春誤嫁,珊珊宛是意中人。
50 段師妙手西樓女,雅步纖腰眉欲語。
51 半面猶遮鳳尾槽,石橋年少魂先與。
52 氣味清華冠眾芳,素心素面芙蓉裳。
53 花含曉露嬌容潤,人醉東風細語香。
54 自愛天然謝甜俗,軟紅若個人如玉。
55 怕惹春愁獨倚樓,為餘訴出琵琶曲。
56 玉指冰絲滑欲流,新鶯弄拍囀歌喉。
57 一彈冉撥意難盡,暗惜飛花不可留。
58 瑟瑟驪珠逗秋雨,依稀似續開元譜。
59 商聲泛入四條弦,裊裊餘音情一縷。
60 倩誰寫得美人心,退筆頹唐不敢吟。
61 冷艷暖香天不管,白頭不覺惜花深。
62 幽閒的是良家子,白傅傷心有如此。
63 淪落天涯定有因,幾回夢到朱門裏。
64 朱門大婦矜紅妝,燕支染作花中王。
65 俊逸可知人絕代,祗將黛筆占平康。
66 香君香君吾語汝,絕藝通都何足數。
67 奇花不遇有心人,真色從來賤如土。
68 珍重青泥一品蓮,西風不是養花天。
69 羅敷自有夫年少,五馬踟躕枉作緣。
70 琵琶詞和花隱贈潤香  鄴樓
71 昔聞朝霞彈琵琶,春波一曲風吹花。
72 樓空人去音在耳,愁心直落天之涯。
73 閒來打槳逐桃葉,誰複能為善才撾。
74 潤香女兒年十七,色藝秀出龜年家。
75 花中隱者抱花癖,日昨握手心咨嗟。
76 道言琵琶兒入抱,一輪明月當胸皎。
77 照見兒心似月圓,四弦無數愁絲繞。
78 冰筋墮瓦鏗有聲,慄留三五花間嗚。
79 簾波盈盈暗潮上,游魚撥刺飛鳥驚。
80 驚心華年逝如水,胸前一抹聲再起。
81 欲語不語惟弦知,九曲腸憑淚珠洗。
82 嗟餘清冷如冰弦,不聽琵琶近十年。
83 狀頭無定誰拂拭,青衫落魄還自憐。
84 何時門叩水邊榭,紅亭一角垂楊挂。
85 未聽琵琶且聽詞,彈作新聲兩無價。
86 秦淮雜詩贈王小秋  持在
87 青溪南畔鬱金堂,指點兒家舊姓王。
88 白發幾人談往事,倚闌重為唱秋娘。
89 秦淮雜詩贈趙桐花  持在
90 玉容瘦損減豐標,可惜春光病裏消。
91 卷起翠簾人不見,一群么鳳隔花招。
92 青溪小住偶值桐花校書喜成  笠生
93 板橋西畔水平堤,十二珠簾一色齊。
94 夕照半樓人打槳,綠楊影裏鬢雲低。
95 么鳳芳名重比珠,秣陵金粉盡教輸。
96 只愁唐突雙飛翼,口不含香不敢呼。
97 遮莫當年說玉京,兒家風趣太憨生。
98 可憐九曲青溪水,那及橫波一寸清。
99 春燕詞贈王小燕校書  抑山
100 巷口尋芳幾度經,泥香時節又清明。
101 海棠院落圓新夢,楊柳池塘續舊盟。
102 解訴閒愁羞草草,頻呼小字配鶯鶯。
103 二分月照歸來路,認得王家此畫楹。
104 含睇斜窺玉鏡奩,受風情態自翩翩。
105 簾櫳影裏雙棲穩,鈴索聲中一串圓。
106 淺露紅襟藏繡幕,偷銜錦字寄雲箋。
107 分明側髻低鬟見,顫向釵頭碧玉鈿。
108 野草閒花總後塵,雕梁深護幾重春。
109 似曾相識偏憐我,莫倚能言便罵人。
110 賓主無分真款洽,腰肢雖小恰停勻。
111 回風一舞消魂否,妒煞當年掌上身。
112 於飛故故影差池,雨膩雲酣感莫支,
113 曾為投懷憐翠尾,可能系足有紅絲。
114 會他嬌鳥依人意,盼我春風及第時。
115 何日曲江同宴罷,杏花深處話相思。
116 憶燕詞並序  前人
117 〖曩制春燕詞四首。繪聲繪體,殊慚體物之工;宜雅宜風,聊寄緣情之感。遷流易逝,離合無端,忽小別以經時,問其旋於何日。雜花生樹,曾時鳥之變聲;涼飆動林,驚落葉之滿屋。將子無怒,忘我實多。云胡不歸,曷其有所。望風懷想,將母陌上花開;搔首踟躕,知否巢邊香冷。不能無憶,載歌此詞。〗
118 鬱金堂北夢游仙,一別匆匆月五圓。
119 遠送曾來嗟涕泣,孤吟誰與共纏綿。
120 泥縈畫壁閒箏柱,香灺金爐冷篆煙。
121 耐得連宵風露薄,湘簾低卷靜無眠。
122 故國烏衣久戀渠,天涯紅雨最牽餘。
123 夕陽小立空延佇,畫檻先期為掃除。
124 往日呢喃還記否,些時肥瘦定何如。
125 生愁水宿風餐後,不似春宵乍見初。
126 芙蓉採採隔江皋,秋以為期冷舊巢。
127 社日關心過五戊,潮痕屈指減三篙。
128 遷延莫漫防姑惡,迢遞還應念伯勞。
129 我有新詩憑寄與,風前吟就首頻搔。
130 滌塵卮酒綠新醅,先向文窗醉幾回。
131 凝睇愁逢煙樹合,癡心夢見海棠開。
132 十三樓畔雲深淺,廿四橋邊水溯洄。
133 芳草王孫都巳老,相期風便早歸來。
134 春燕和抑山韻因贈小燕校書 子尊
135 春風次第檢禽經,之子歸來著眼明。
136 暱爾畫堂傾軟語,背誰彩線締新盟。
137 雙棲定傲深深蝶,百囀剛隨恰恰鶯。
138 孤負昭陽頻問訊,此生飄泊托簷楹。
139 輕盈私與鬥釵奩,玳瑁梁深翠羽翩。
140 隔歲再逢腰更瘦,那番初見頷微圓。
141 剪裁是處張雲錦,圖繪終看上露箋。
142 當面新妝問宜稱,肯辭十萬購珠鈿。
143 香泥尋遍軟紅塵,愛惜衣裳愛惜春。
144 秋思莫驚簾內客,芳心只傍幕間人。
145 影憐楊柳當風弱,色並蘭苕被雨勻。
146 千二百輕鸞好在,端相穩稱綺羅身。
147 雪嶺回頭謝墨池,於飛生恐力難支。
148 可隨烏鵲填銀浦,願作鴛鴦買繡絲。
149 夜月偶聞長嘆處,夕陽貪話冶游時。
150 涎涎只妒張公子,花底芹功了夢思。
151 乳燕飛?本意贈王小燕校書  鄴樓
152 那處曾相識,倏飛來烏衣巷口,同心比翼。堂宇鬱金梁玳瑁,莫是盧家舊宅。任雙剪春愁如織。簾卷波痕斜照淺,落花風、吹舞紅襟仄。香影蕩,悄無力。  聰明肯讓鸚娘舌,訴相思、呢喃語巧,逼人咄咄。甚欲投懷渾似玉,瘦憶漢宮顏色。怕公子尋消問息。袖裏璚箋箋上字,展情思一系千憐惜。涎涎曲幾番拍。
153 日夕買舟至翦波樓,為主人作餞,臨觴索詩賦此為別  伯也
154 石橋巷口喚輕航,潑刺聲中亂夕陽。
155 兩岸近連新漲水,十年前似此番狂。
156 乾卿底事萍衣合,與爾仝愁柳絮忙。
157 莫戀竹西歌吹好,江南轉覺是家鄉。
158 別意為小燕賦  玉才
159 別酒愁盡歡,歡盡愁愈長。
160 後夜江上水,今夕燈前光。
161 舉燈照江水,兩地空茫茫。
162 懷燕柬王校書蕪城  梅癡
163 雁已南來燕不歸,黃花開瘦蟹螯肥。
164 心憑箋尾銜愁寫,夢繞牆頭破浪飛。
165 待卷簾波秋瑟瑟,重斟社酒影依依。
166 分襟可記紅襟在,曾拭啼痕怕染衣。
167 寄小燕校書  蔚園
168 燕語風吹一斷腸,落花黯黯碧雲荒。
169 他生何若今生好,癡倚橋邊盼夕陽。
170 即事調陸蘭舟校書,時同綠庵、魚谷在畫舫也  遂園
171 不多楊柳弄新秋,略似潯陽送客游。
172 莫倚琵琶彈錯雜,隔船人有白江州。
173 憶醉紅樓酒一卮,雲間聲價兩璚枝。姬妹素月亦著時名
174 分明密意誰撫出,濃笑書空作字時。
175 城東美人歌為陸蘭舟校書作  花隱
176 城東美人邯鄲步,十六嫁作商人婦。
177 遇人不淑慨仳離,忍尋桃葉來時路。
178 楊柳青青懶上樓,芙蓉花發水悠悠。
179 人憐妾是孤飛鶴,妾道身如不系舟。
180 生小情多向誰寄,從今怕檢相思字。
181 影事從教玉女窺,艷名肯受金夫累。
182 凌波微步不生塵,月白風清又幾春。
183 舟上木蘭歌入破,可知原是此花身。
184 自制白團扇各系小詩分贈諸姬  藥諳
185 吳姬十五嚲雙鬟,熨貼修眉學遠山。
186 顧我似曾相識否,輕輕扶醉扣銅環。蔻香
187 一角紅樓壓水開,黃金新築避風台。
188 冷香不附閒桃李,孤負隔簾蝴蝶來。袖珠
189 油紅窗屜宕雲霞,中有花根姊妹家。
190 一晌聽春樓上坐,了無心緒問群花。雨香、露香
191 煙花催送木蘭舟,別夢依依燕子樓。
192 明月本來千里共,玉人何事戀揚州。小燕昨返邗上
193 宜主芳名至竟猜,碧梧雙影為誰開。
194 秋娘冷落江湖上,三月春深鳳未來。桐華
195 簾影重重月影清,女貞花好伴雲英。
196 琵琶門巷春如許,偷聽冰弦斷續聲。福貞
197 永巷春風憶彼姝,儉妝時世近何如。
198 停箏若遣周郎顧,一曲清歌一斛珠。福齡
199 硯榻低環水一方,筆花分與夢中香。
200 春波老去風情減,重見秦淮馬四娘。又蘭
201 彩鳳隨雅分自安,那禁中道唱孤鸞。
202 青天碧海常如此,枕上紅冰拭未幹。蘅香
203 金粟憑誰記小名,桂枝香裏月三更。
204 秋來莫逐閒花草,穩傍蘭雲過一生。桂枝
205 墨池蕉萃李家娘,不敢人前說斷腸。
206 爭似瓊漿勞阿姥,十分春色醉餘杭。潤香
207 金釵集艷十絕句  蠡秋
208 韻琴婀娜蔻香妍,素月蘋生致共翩。
209 桂府試傳花及第,香聯蕊榜注撣娟。
210 秀絕如如葆玉姿。玉香憨笑愛齡癡。
211 鳳珍手語通雙鳳,扇錦鬟桃紀一時。
212 三年別緒記分明,打槳重過覺有情。
213 著眼看花花一致,水晶簾畔得蓉卿
214 宛卿去後幾經年,十歲孤雛寄水邊。
215 暮雨瀟瀟傳一曲。吳娘相伴更相憐。
216 迷香洞客注同心,風雨寒香暱繡琴
217 可恨不將金屋貯,風塵何處覓知音。
218 骨秀神寒自出塵,莫隨流俗鬥時新。
219 月娟清絕肩苕玉,品曲飛觴借兩人。
220 青春白日去堂堂,往事紛綸暗忖量。
221 潭水桃花消息杳,一枝猶見寶林芳
222 藕香門巷又蘭身,更有通州小字新
223 尚過花田譚韻事,就中畢竟數湘箔
224 誰家金翠著河湄,秀出芳蘭共玉枝。
225 卻惜錢神虛障錦,不曾斟酌避封姨。
226 選艷希逢十二釵,暫分九品集蓮台。
227 當時韻致傳詞客,共看翩鴻照影來。
228 過雙素堂訊瓊仙女士病  織梧
229 懶聞花氣厭聞歌,錦樣春光一擲過。
230 長嘆未容瞞燕子,微吟憀與教鸚哥。
231 夢為惜別翻疑少,語到銷魂不要多。
232 腸斷紺華雙袖滿,為卿嗚咽幾摩挲。
233 潤芝錄事,倚醉工愁,觸歡成恨。憐芳情之宛轉,惜後約之沈遲。制淚莫禁,漫拈此律
234 雨亭
235 流蘇香影宕輕綃,密炬光沉隔座遙。
236 滿頰暈催春訊暖,低鬟笑近酒波嬌。
237 愁非有約終難遣,魂自無多不耐銷。
238 說與漂零憐也得,青衫空博淚條條。
239 贈顧雙鳳女士四首錄二  藥諳
240 柔波一剪蕩春江,日日平橋倚畫艭。
241 柳外璧人親結佩,花間玉女暗窺窗。
242 可憐飛燕凝妝對,翩若驚鴻弄影雙。
243 真擬化為紅綏帶,親銜春色照銀缸。
244 盈盈衣帶望中迷,趙李經過繞大堤。
245 戲逐紅魚蓮葉北,誤傳青鳥苧蘿西。
246 慵教艷曲雙聲度,嗔喚香名一字題。
247 莫訝相逢鎮閒坐,有人還惜女床低。
248 贈楊玉香女士  仰之
249 寶鏡才停寶鴨涼,明璫翠羽換新妝。
250 沉沉金穀花原艷,習習藍田玉有香。
251 春不分明憐蛺蝶,夢如仿佛見鴛鴦。
252 可知陌上風無那,莫趁楊絲作意狂。
253 秦淮水榭題歡道人珠江十二鬟圖有序  子故
254 道人歡秦淮趙婉云校書。婉雲化去後,道人之珠江。三年複來,集婉雲妹洞花閣,出珠江十二鬟圖示客。客有題詠,道人意弗盡,命桐花酌我而歌之。
255 東風吹得雲無影,弱雨彈窗作秋冷。
256 忽然開卷燭搖紅,十二名花春睡醒。
257 花容個個桃根妾,即與吳娘妝束別。
258 荔支釵挂女珊瑚,柳葉裙藏仙蛺蝶。
259 蛺蝶岡頭蛺蝶家,蛺蝶雙雙蘇幕遮。
260 江水色如螺子黛,女兒身是素馨花。
261 花田昔有宮人葬,轉世還生南海上。
262 識寶人看作美珠,吹蘭氣可消香瘴。
263 瘴海南來客緒單,黃金拋盡買新歡。
264 四時天氣春常暖,萬里家鄉夢不寒。
265 道人願老珠江矣,道人可記秦淮水。
266 趙家姊妹各傾城,赤鳳歌來飛燕喜。
267 曉日晴窗淡粉樓,晚風香槳木蘭舟。
268 拚將紅豆酬青眼,博得元霜染白頭。
269 白頭約定恩難報,感動雲娘意傾倒。
270 作意愁將折柳吟,多情病尚拈花笑。
271 病任纏綿不自傷,再生惟願嫁王昌。
272 魂歸仙處生瑤草,淚到秋來化海棠。
273 道人日對秋風慟,自此心如山不動。
274 無端荔子賺成游,又被梅花邀入夢。
275 夢裏巫山十二峰,一峰一朵玉芙蓉。
276 雲來先現樓台影,雨去空留月露蹤。
277 雲來雨去無牽挂,爭奈珠娘多願嫁。
278 恐教紫玉又成煙,且請崔徽齊入畫。
279 畫成好好複真真,金粉描衣絳點唇。
280 按月數來皆月姊,把花配就即花神。
281 南歸攜上桐花閣,舊燕新鶯方寂寞。
282 楚雨三更笛裏吹,蠻煙一點尊前落。
283 態容可似雨香嬌,神韻何如秋水饒。
284 小燕比來拚艷冶,又蘭看罷羨苗條四姬為秦淮領袖道人所品題者
285 就中獨有桐花妹,一再觀之忽垂淚。
286 今朝識得道人心,不是涼恩與寒義。
287 不然請看人如玉,眉眼何緣半相熟。
288 分明阿姊在時容,散見珠鬟十二幅。
289 聚星作月月難盈,合草為花花不成。
290 憐他粵浦明珠淚,尚是吳娘幕雨情。
291 情真不見心爭舍,遍覓吳娘相似者。
292 四體妍媸那望同,一看仿佛都教寫。
293 此計聰明此意癡,桐花而外只儂知。
294 吟成好付桐花唱,趁取潮生月上時。
295 七夕前一日集聽春樓,適單芳蘭校書亦來與宴,喜贈四詩,同子山作並柬捧花生  藥諳
296 驚鴻翩影出華堂,壓坐亭亭玉一行。
297 半面緣深誇艷福,小名錄好冠柔鄉。
298 通辭欲托同心語,吹息真成竟體香。
299 珍重桃源諸姊妹,休將輕薄惱王昌。
300 香車歸去笑同扶,遙指紅樓入畫圖。
301 墮鳳恰宜人醉後,嗔鸚解道客來無。
302 將泥絮從頭証,愧比山礬避面呼。雨香、蔻香皆謂予為弟,是日棱書亦作此稱
303 不分仙槎來往路,才橫銀漢便模糊。
304 瓜期已誤又蘭期,怊悵空餘楚峽思。
305 腸斷不曾真個處,魂銷無可奈何時。
306 春愁香霧迷三里,秋擁情波宕一絲。
307 妒煞賞心庭院里,幾生修得傍璚枝。
308 媧石誰填色界天,春風深鎖誤嬋娟。
309 夫容泣露真無那,豆蔻含胎亦可憐。
310 金屋待看藏碧玉,墨池終盼出青蓮。
311 來朝不乞天孫巧,只為群芳貸聘錢。
312 贈單芳蘭四絕  子山
313 此身曾費幾生修,花讓輕盈柳讓柔。
314 一自聽春樓上立,雨香居也肥環瘦燕各千秋。
315 果然吹氣靜如蘭,卷起湘簾月地看。
316 茶澹酒濃瓜果脆,一窗清話當花餐。
317 綠楊深處閉疏欞,打槳曾勞幾度經。
318 昨向藍橋高處望,眼波青勝水波青。
319 不曾真個也魂銷,醉倚銀屏聽玉簫。
320 水嫩山青秋色近,斯人端合住南朝。
321 泛舟過板橋值月仙小病新愈即事為贈  子鴛
322 萬里橋邊路,乘春一放槎。
323 微吟矜柳絮,薄幸笑桃花。
324 鄉思隨雲散,歌聲趁月斜。
325 徐娘風韻好,底要覓丹砂。姬方以藥物見屬
326 買棹白下,重尋舊游,月仙女士已先物化,撫今追昔,為之慨然,漫作二詩以志崔護再來之感  古春
327 琉璃易散彩雲歸,仙館塵縈白版扉。
328 淒絕金堂癡燕子,偎人還作一雙飛。
329 青鶯肯信便音乖,望斷盈盈一水涯。
330 尋遍花鈿何處哭,空餘殘夢落清淮。
331 秦淮畫舫錄跋題
332 捧花生別三年矣。頃附郵筒,緘其近輯《秦淮畫舫錄》二冊視餘。餘維秦淮佳麗,甲於虎疁螢苑、金牛湖諸勝。歷朝以來,屢見名人詩詠,聞者莫不神移。降自勝國末年,尤為極盛。當四方兵戈紛擾,告警之書,日不暇給,而河上笙歌,尚複喧闐竟夜。甚至社屋已遷,宮車晚出,致身殉難者,了不乏人。二三鼎軸之臣,轉事委蛇觀望,卒之偕白馬來朝。彼北里小女子,如方、李、河東,反次第以奇節表著。於戲!祖宗養士三百年,只圖宴樂,無與顛危。徒令後之人眺攬其間,謂天地英靈之氣,不鐘於朝右之男子,而鐘於女閭之婦人,亦可慨也夫!我朝締造日久,海甸升平。四方人士,來吾郡者,爭思尋古跡,証前聞。命棹欹篷,逍遙靡間。而粉白黛綠之輩,因亦出其色藝,以佐文人學士之宴譚。噫,其盛已!捧花生江湖十載,匿跡樊川。偶為載酒之游。必事奚囊之紀。積日累月,匯成是編。雖其著作詩文,早騰駿譽,茲特游戲筆墨,不足為生引重。而窺其纂述之意旨,亦謂此中未嘗無人也。所錄諸姬,往來遷播,不一其時。餘向識者,亦僅十之二三。或有題贈之作,稿已攜置行篋,未荷甄取。行將檢校一過,繕寄江南,恭俟訂正而續刊之。碧雲在望,紅豆相思,僂指舊游,眷戀曷己。
333 嘉慶二十二年,歲舍尾箕太一在赤奮若霜月之皇極日,上元馬功儀拜題於武康官寺西偏
334 秦淮畫舫錄跋
335 畫舫肇於盧陵,湖船沿于樊榭。一則因齋作記,一則在水徵名。煙素橫飛,工矣未也。生面獨開,奇文共賞。居今況昔,斷手其誰。捧花生琢釘慧早,抱璧名遲;枕葄之餘,殫心述造,固已擲金聲而騰紙賈矣。間綜平安之游,足志建康之缺。屬以秦淮者,五都萍聚,六代花迷。儷勝景於相藍,寄閒情於大白。扣舷思去,擁楫歌來,恤恤乎思深哉!蓮花柳絮,出泥黏泥,桃葉竹枝,團雪散雪。呵聽法秀,音媲頻伽。要其指歸,亦麗則之緒也。懵者或塵雜求之,謂舊院之陳人,樊川之影國,傎夫!
336 嘉慶丁丑上元日藥諳居士長海謹跋
337 〖注:■⑴,豖+尨,都豆切,龍尾也。■⑵,zhèng,巾+上穴下登。音倀,開張畫繪也。■⑶,上髟下屈,jié,與镼同,繡■⑶,半臂羽衣也。■⑷,心+奄,音淹,愛也。■⑸,上髟下委,wǒ,■⑸鬌,發貌。■⑹,上罒下離,lí。■⑺,疒內先,xuǎn,同癬。■⑻,巾+兼,lián,帷也。■⑼,炎+鳥,音炎,■⑼離,怪鳥。〗
338 帝城花樣 清 蕊珠舊史
339 雛芳小譜序
340 蓋聞五行之秀,鐘於人者為多;百年之中,當其少也最美。況乎國色天香之品,惟牡稱丹;鴛文鳳藻之義,得雄者艷。眣麗之譽,端有歸矣。則有吳會名花,皖江秀品,以南朝之金粉,作北地之胭肢。備子弟數登場,宿諳六引;現婦人身說法,即是三摩。宜乎燕姬趙女,粉黛為之不光;袖子施孫,珠玉所由專美也。然而愛河雖溢,亦當辨別淄澠;花市頻經,詎未周知香色。以綺情之深淺,分湘管之等差,厥有數端,所堪縷述。
341 若夫公子多情,玉郎初嫁,春風省面,恍記三生;夏日相思,難消一晝。我固非伯牙之琴不聽,卿亦惟渙之之曲方歌。搴簾則阿堵撩人,入席則醉鄉庇我。小腰一捻,三眠軟玉之枝;大體雙呈,五夜銷金之帳。斯固蘭因絮果,自有前根;膩粉酥紅,親於凡艷矣。
342 亦有以愛及愛,無情有情。以我客之結歡,幸彼姝之常聚。酒樓寄興,曾吟媚子之詩;歌館聞聲,已識念奴之曲。蘭蕙原視為清友,蒹葭亦倚於玉人。若此之類,蓋亦繁矣。
343 至於逢場作戲,攜榼聽鶯,我無一面之緣,卿有十分之色。惟眾好之必察,亦有技而皆庸。鄂君自美,本無關翠被之情;小玉堪憐,原未識黃衫之客。苟其人可取,亦於我無遺焉。
344 僕長安作客,夢說春婆;短景懷人,愁深秋士。簪纓未繼,憐癡同紈褲之兒;文字無靈,賣賦作金台之序。風懷所寄,月旦斯評。言擇其尤,廿四花之品格;遍書合部,一千佛之名經。蓋遠之仿畫舫錄之遺規,而近以繼燕蘭譜之墜緒也。噫!世非無目者,請觀曲部班頭;我亦個中人,自笑名場傀儡。
345 帝城花樣自序
346 昔神女魏夫人,隸春工,凡天下草木花片,數之多寡,色之青白紅紫,莫不於此賦形焉。王丹麓《看花述異記》述夫人之語曰:「美人是花真身,花是美人小影。以汝惜花,故得見此,緣殊不淺。」餘作《辛壬癸甲錄》,錄五人;《長安看花前記》,記七人;《長安看花記》,記八人;《長安看花後記》,記七人。百花齊放,皇州春色,盡屬春官矣。既各為之小傳,乃考其大凡,為目錄。曰《帝城花樣》。他日走馬長安者,可以依樣求之矣。
347 帝城花樣後序
348 餘作寓公五六年,遂有燕市酒人之目。案頭置一簿,日赴歌樓聽曲,夜歸則書歌曰:某日某部在某園,某人演某劇,大題卷端。及時行樂,排日選之,一時妙選,可按籍而稽。古人有樓羅歷,月旦評,殆合而為一焉。既於丙申夏為《長安看花記》,今丁酉二月後,補撰《看花前、後記》,及《辛壬癸甲錄》成,合裝為一帙。即以此八字冠其首,不忘初志也。癡人說夢,一何可笑。綺語罪過,知難免法秀之訶。然飛鴻踏雪,留此一重爪痕,日下舊聞,正不容闕此外編耳。
349 書《長安看花前後記》、《辛壬癸甲錄》後
350 道光丙申,春試報罷,餘出居保陽。有小伶翠翎,新自京師來,眉目楚楚如畫。問其齒曰十五,字曰韻琴,舊隸春台部。曩餘在都時,固未之識也。酒半,捧紈扇乞填詞。書[柳梢青]一曲付之,曰:
351 記否相逢,春山畫裏,春水波中。系馬樓台,藏鴉門巷,歸燕簾攏。 
352 好春生怕忽忽,歌扇底、芳心自同。藍尾杯深,紅牙拍緊,沉醉東風。
353 既而曜靈西匿,華燈遍張,催花傳筒,豪飲達旦。酒酣,相與縱論春明門內人物,乘醉捉筆,為《長安看花記》一冊授之。
354 嗟夫,僕年三十矣,萬里未歸,二毛將及。每念陳同甫「華燈縱博,雕鞍馳射」之語,能不怦怦?唐人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旗亭畫壁,至雙鬟發聲,唱「黃河遠上白雲間」之句,拊掌曰:「田舍奴,我豈妄哉!」諸伶羅拜,盡醉乃罷。此千古美談也。僕以負俗之累,久作寓公。走馬燕台,無過藉彼柔情,銷我豪氣。而任性疏脫,不自羈檢。雖不至如翁叔元,遽遭怡園爆竹炙面,而黃仲則粉墨淋漓,歌哭登場,秀師拈豎槌拂,見訶者屢矣。嘗自署大門曰:「南國衣冠,西京輪蓋,東山絲竹,北海壺觴。」尋複易之曰:「敢擬蓬萊誇白傅,聊將絲竹慰蒼生。」又集宋人句,為楹帖云:「書卷五千誰入室陸放翁詩,酒徒一半取封侯劉龍詞。」又集慢詞長句云:「仗酒拔清愁,花銷英氣姜白石[翠樓吟];縱家傳白壁,誰鑄黃金張奕山[渡江雲]。」英雄習氣,豪傑初心,情見乎詞矣。
355 中秋後,杖策盧龍塞上。邊關風月,感慨尤多,《扶風豪士歌》不堪更讀,因自榜所居曰「夢俠室」。九月三日,秋窗聽雨,用吳穀人學士[高陽台]韻曰:
356 一朽簾垂,一枝燈翦,如煙如夢光陰。又近重陽,秋痕易上秋襟。角巾已悔浮名誤,甚傳杯、還勸深深。奈秋聲不住如箏,彈破蕉心。 
357 客船換盡歌樓味,漸微寒鬥帳,不耐羅衾。縱逼中年,誰曾慣聽秋砧。櫻桃記否開奩處,潤琴弦、煮夢沉沉。剩今宵笛裏霖鈴,自譜微吟時才學《長生殿?聞鈴》一曲。」
358 安定郡王《侯鯖錄》載,魏城君謂東坡曰:「秋月色不如春月色好。」王子霞則謂:「奴所不能歌者,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坡笑曰:『我方悲秋,汝又傷春。』」案:毛詩「秋士悲,春女怨」,理固宜然,惟是言者心之聲,與境推移。「長笛一聲人倚樓」,斷非謝鎮西著紫羅褲褶,據胡床,臨城樓北窗,彈琵琶情態。倘使桓子野聞之,亦當但喚奈何而已。
359 僕以辛卯六月離家園,今計當俟明春試後,乃得南歸。僂指正合八年之數。憶壬辰初入都時,有「辛壬癸甲」之語,殆為之兆也。文章憎命,魑魅喜人。京洛緇塵,遽集衣袂。劉伶荷鍤,畢卓盜甕,阮籍眠爐,大抵有托而逃。古今傷心人,豈獨信陵君哉?屠門酞肆中,酒食游戲相征逐,閱人多矣。物換星移,風流雲散。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梨園菊部中,老輩存者,蓼落如曙星。當乾隆年間,得吳太初撰《燕蘭小譜》以傳。嘉慶年間,雖有《鶯花小譜》之作,今寂無聞焉。傳不傳固有幸有不幸也耶?以餘所及見諸人,今皆半成父老。倘不及今撰定,恐十年後,無複有人能道道光年太平盛事者矣。丁酉入春以來,同雲釀雪,春寒特甚。簾衣窣地,剪燈命酒,坐憶故人,各撰小傳,是為《長安看花前後記》。既複補撰《辛壬癸甲錄》,志緣始也。其間所見異詞,所聞異詞,所傳聞又異詞,善善從長,弗為溪刻。世之有心人,於寒夜重閣,曲幃四垂,毾■⑴重疊,燒椽燭四五枝,參差列幾案,設大小宣爐數事,選沉水結隔砂蒸之,溫香靜對,魂夢俱適。旁有知心青衣,如紫雲其人者,方且撥鼎中獸炭,暖越中陳冬釀,於梅花水仙影中,按拍引曼聲,度賞花時北曲,不覺欣然為浮大白。又或清暑招涼,於竹林深處,六扇文窗,茜紗盡拓,簟紋如水,簾影若波,以大白瓷盂,貯新汲井華水,浸荔支三百顆,與調冰雪藕之人,一同啖盡。已乃竹爐候火,聞瓶笙聲,水火相得,吟嘯互答。當此之時,展此錄此記讀之,「夕陽一片桃花影,知是亭亭倩女魂」,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以視落花時節相逢,定當何如耶?
360 中和節後三日,春風如厲,陰霾竟口。日色皆黃,窗紙淅淅作秋聲。百花生日近矣!「二月邊城未見花」,今始信然。排悶折紙,自諑自寫,遂已裒然成帙。昔餘澹心之作《板橋雜記》也,援道君在五國城作《李師師傳》為說,豈非以佳人難再,故作此情癡狡獪耶?余讀竹詫詞集《自題》[解佩令]曰:
361 十年磨劍,五陵結客,把平生涕淚都飄盡。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幾曾圍燕釵蟬鬢。
362 不師秦七,不師黃九,倚新聲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紅粉。料封侯、白頭無分。抗節長吟,不覺唾壺擊碎。呼童爇火,炙秫齊半甕,慨然釂三爵起,奮筆題門曰:「燕巢豈可樂,龍性誰能馴?」嗚呼!我輩鐘情,狂奴故態,一時呈露。書之,以當佛前發露懺悔云耳。
363 長安看花後記序
364 我生也晚,不及見乾隆嘉慶間人。辛壬癸甲以來,淹留京師,洛陽名園,日涉成趣。青衫塵滿,翠袖寒多,回首前塵,但喚奈何。丙申夏五,適遇韻琴。新來保定,皇州春色,尚能言之,然所識,已大半道光十六年內所生人矣。嗟夫!此中不過五年為一世耳。僕北來,曾幾何時,已不勝風景不殊之感。金樽檀板,翠海香天,坐享盛名,消受艷福,爽鳩之樂,果未渠央也耶?旬日後,仍將入春明門。輒篝燈記此,以授韻琴。他時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能念及軟紅十丈中,尚有人低徊慨嘆,如桓大司馬者在否也。佛說因果,曰去來。今僕說現在法,以目前為斷,雖第一仙人,如梅鶴堂之韻香,亦不得闌入,僅於傳經堂中一及之,體例然也。暇日當別為立傳,以甲午以前人物足之,繼《燕蘭小譜》、《鶯花小譜》之後焉。此別行。
365 檀蘭卿傳
366 檀蘭卿,名天祿,或云默齋之裔也。元時有歌妓真真,自云西山後人。姚牧盦為翰林承旨,於西玉堂開宴日見之。白丞相三寶奴,為落籍,以妻小史黃康。明德之後,門戶零替,往往有之,可為浩嘆。先是,天祿蓄一弟子,學武小生,頗秀慧。一日,歌樓演劇。坐中有人覲刺史,怪其神情不似優兒,有所棖觸,亟還寓召之來。細詰姓氏、里居,及墮落之由,則其從子八九歲時迷失道,為人掠賣者也。刺史恚恨,嗚之官。天祿多方夤緣,乃得薄譴,論城旦春。歲滿複歸京師,依然傅粉登場,聚徒教歌舞。余嘗有詩云:
367 一曲琶琶萬古悲,幼芳狼藉海棠枝。
368 酒邊更讀王郎曲,天祿生還喜可知。
369 昔宋南渡時,薛幼芳為朱文公所窘,無服辭,但曰:「不可以吾污士大夫。」乾隆間,陳銀兒被逮,荷校以徇,逐還四川。而國初蘇州王紫稼重入都,謁龔太常,竟為江南御史杖殺。薄命遭逢,又有幸有不幸焉。有女曰芙蓉,明慧艷冶,有長安麗人之目。都人士聞聲傾想,紅襟小燕,入幕窺簾,思竊比西家宋玉者,以千百計。既得玉香為快婿,於歸之夕,催妝卻扇,喜可知己。於時日下群公,戀戀識兩家者,咸會豐玉、國香兩地,笙歌燈火,極一時之盛。花天月地,又添一段佳話矣。舊與天祿齊名者,曰天壽。徐娘雖老,風韻猶存,今固猶在天祿之上也。
370 楊法齡傳
371 法齡姓楊,當年所稱三法司之一也。早脫樂藉,買屋石頭胡同,杜門卻掃,不畜弟子。曰:「吾輩嘗種種苦趣,受諸無量恐怖煩惱,幸得解脫。彼呱呱小兒女何辜,奈何遽令著爐火上耶?」壬辰春,餘從友人訪之。言論風採,如太阿出匣,色正芒寒,令人不可逼視。覺扶風豪士,在人目前,一洗金粉香澤習氣。既而南枝興思,一舸翩然竟歸。人亦謂其此行作五湖長,不複出矣。未幾複來京師,則所挾數千金,已盡散諸宗族鄉黨之貧者。慨然曰:「吾十餘歲,家貧無所得食,父母鬻我,孑身入京都。幸而載數千金以歸,念吾宗族鄉黨之貧者,猶吾昔日也。不周之,吾昔日之事,保不複見於今日。今日孑身入都,固十年前故我也。吾舌尚存,何害?」烏呼!由前之說,佛也;由後之說,俠也。若法齡者,今之古人哉!
372 吳桐仙傳
373 吳金鳳,字桐仙。聰穎特達,文而又儒,近日文人所稱「吳下阿鳳」是也。其師嘯云,名法慶,故四喜部名輩。桐仙既入春台部,遂有出藍之譽。風格灑然,談諧筆札,色色精妙,所與游多當世文士。性複苦溺於學,故朱藍湛然,厥功甚深。所居曰「玉連環室」,又有「竹平安館」。插架皆精帙,幾案間錯列舊銅瓷器數事,皆蒼潤有古色。過其門者,或聞琴聲泠泠出戶外,僉曰:「此中有人。」諸名士以春秋佳日,集其家,鬮題分牌。桐仙必參一席,墨痕淋漓,與襟袖酒痕相間也。書法松雪老人,尤工繪事,學甌香館寫生,作沒骨折枝花卉,殊有生趣。所作韻語,楚楚有致。暇複倚聲,學填長短句,亦自可誦,指事類情,一座傾倒。以故文人學士,亦樂與之游。年逾三十,而尋春車馬,猶爛其盈門云。昔王子猷性愛竹,所居輒指之曰:「何可一日無此君。」而晉人又言:「坐無車公不樂。」亦可以審所自處矣。若桐仙者,可封瀟灑侯。菖蒲下拜,甘蕉許彈,坐對此君,自爾蕭然意遠。
374 紉薌傳
375 長春,字紉薌,春福堂主者道光年所稱「狀元夫人」是也。乾隆初,畢秋帆先生春試報罷,留京師。桂官一見傾倒,固要主其家,課讀課書,如嚴師畏友。庚辰,秋帆尚書,第一人及第。時史文靖公,重宴瓊林,來京師。謂諸君曰:「聞有狀元夫人者,老夫願得一見。」一時佳話,流傳至今。隨園所謂「合使夫人讓誥封」者,正指此事也。皇州春色,百花爭放,秋芙在群芳中,如紫薇善笑,又如薔薇多刺,品格固未足高,然尚不至如「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也。北人呼長春花為「土抹麗」,其花見日則斂,向夜複開,四時不斷。而托根流蔓,生不擇地,既少芬芳,又複旦暮變易。當萬葩競秀時,培植妙卉,寸土尺金。顧令此無足重輕之小草,蔓延庭階,大是恨事。若長春者,其品格在萬花中,乃適如其所自名耳。海鹽朱九朵山,以癸酉拔萃,為戶部郎。見長春愛之,甚幾無一日不浹洽。無何朵山以乙酉丙戌聯捷,廷對魁天下,世遂以「狀元夫人」目長春。而要其識見,則遜桂官遠甚矣。
376 琵琶慶傳
377 慶齡,能彈琵琶,故稱「琵琶慶」,男子中夏姬也。嘉慶間即擅名,至今三十年矣。年過不惑,而韶顏稚態,猶似婉孌。為男子裝,視之才如弱冠。若垂鬟擁髻,撲朔迷離,真乃如盧家少婦,春日凝妝。豈楞嚴十種仙中,固有此一類耶?酒人中推為大戶,巨觥到手,如驥奔泉,未嘗見其有醉容。又吸阿芙蓉膏,日盡兩許。世傳此為嬰粟液,合諸藥所制,能鑠肌膚,損顏色,服之容光銳減。慶齡服此廿餘年,而面目豐腴潤澤,視疇昔少好時,容華不少衰,洵是奇事。或謂其得斟難之術,理或然也。演《宛城》作張繡叔姆,餘未及見。見其蕩湖船小曲,抱琵琶出臨歌筵,且彈且歌,曼聲嬌態,四座盡傾。燭影搖紅之下,釧響釵光,鬟絲鬢影,無不入媚。蓋其平居,入夜輒臥對一燈,往往申旦。朝曦已上,始擁被酣睡,亭午猶息偃在床。酒樓指名坐索,必俟日昳,始徐徐來。故茶園征歌,久不與列,而酒後燈下看美人,始適得其妙,幾忘為東塗西抹阿婆矣。三慶後來之秀,林立庭階。若論彼中人名輩,大半皆其孫曾行。當其輕攏慢拈,流盼送媚時,偷睨場後小兒輩,駢肩窺簾,喁喁私語,往往吃吃笑不能自禁。故其當場意態,都無一定,隨所感觸。如風水相遭,自然成文,非他人所能及也。聚妻妾,蓄弟子。而弟子苦無佳者,以故門風不振。至大婦小妻,分曹列艷,鴛鴦七十二,花葉自相當。慶齡處其中,如豹仙紫雲銷魂,春娘換馬,習為常事。款款蜻蜒,深深蛺蝶,秦宮一生花底活,不數金釵十二行矣。余曾見其小女,年才十歲餘,嬌鳥戀巢,慧麗柔媚。在枇杷花下,撲胡蝶,捉迷藏,殊有姿致。洛陽女兒,難得此宛轉如意者,掌中夜光,珍重護惜宜矣。《太初山樵》、《燕蘭小譜》,以魏長生為殿;餘作《長安看花前記》,以鳳翎為殿;《長安看花記》,以天喜為殿。今此錄以慶齡為殿,同一例也。
378 長安看花記蕊珠舊史掌生氏著 管領群芳使者刪定
379 韻香傳
380 余讀馮子猶所作《愛生傳》,不禁痛哭流涕長太息也。子猶之言曰:「天之縱生以慧者,適以禍生;而嗇生以壽者,安知非所以憐生而脫之?」嗚呼!千古傷心人,當萬萬無可奈何之時,往往故作達觀,強為排遣,大都有此奇想矣。
381 餘自壬辰春入春明門,所識第一仙人曰韻香。韻香者,林姓,名鴻寶,昊人,來京師入傳經堂,隸嵩祝部。學歌舞才兩月,即出臨紅氍毹上,按節入奏,銖黍不爽。而其穠纖合度,修短得中,進止動靜,妙出天然。樓上下,萬目萬手萬口,嘖嘖稱嘆是好郎子。嵩祝部一時聲譽頓起,座中客常滿,有隔日豫約不得入坐者。從此徵歌舞者,首稱嵩祝,不複顧春台、三慶矣。今去韻香之沒已三年。春台、三慶,名輩林立,且多後來之秀,望之如芝蘭玉樹,森列庭階。而嵩祝座中,人不少減於疇昔者,韻香為之也。
382 韻香既數奇,失身舞裙歌扇間,居恆鬱鬱不自得。雖在香天翠海中,常如土木形骸。嵇中散不假修飾,而何郎湯餅,彌見自然,知「安仁羊車」,良非虛語。既工愁,複善病。日日來召者,紙片如山積。困於飲食,至夜漏將盡,猶不得已。每攬鏡自語曰:「叔寶璧人,則吾豈敢。然看煞衛玠,是大可慮。」歲甲午,三年期滿,將脫籍去。其師黠人也,密遣人召其父來,啖以八百金,再留一年。韻香慨然曰:「錢樹子在,顧不能少忍須臾耶?」乃廣張華筵,集諸貴游子弟,籌出籠計,得三千金,盡舉畀其師,乃得脫籍去。徙居櫻桃北垞,署其室曰「解鶴堂」。於時文酒之會,茶瓜清話咸集焉。韻香周旋其間,或稱水煮茶,或按拍倚竹,言笑晏晏,誠升平之樂國,亦欲界之仙都也。而愁根久種,病境已深。居三月而疾作,疾不半載竟死。死之日,扶病起誓佛曰:「淚痕洗面,此生已了。願生生世世,勿再作有情之物矣。」時道光十四年十二月也,年才十八。
383 嗟乎!韻香以成童之年,始入都從師學無幾日,即以其色藝傾都人士。從此賓筵客座,招邀無虛日。油壁錦嶂,六街九陌,車如流水,馬如游龍,招搖過市,如坐雲霧中。夜分來歸,則已絳蠟高照,紅梁宿溫,茗談瓜戰,延佇已久。絕纓錯舄,紙醉金迷,卜晝卜夜,歡樂未央。他人所嘆羨企望不能得者,韻香當之。乃出亦愁,入亦愁,以故不得更竟其業。僅以《偷詩》、《賞荷》、《吞舟》三出擅名。每當廣廈細旃,長笛一聲,四座寂然,無敢議者。目有視,視韻香;耳有聽,聽韻香;手有指,指韻香。一似「祗應天上,難得人間」,但覺此身在絳霄碧落間,所謂玉殿吹笙第一仙,十四樓中第一聲,是耶非耶?昔人論文,謂單詞隻字,自足以傳,信知貴精不貴多矣。其人,肉與骨稱,態與體稱,神湛湛如秋水,氣溫溫若春蘭。使宋玉、陳思見之,當恨不為作賦。余嘗謂天地生人匪易,美婦人不多,美男子尤少。美婦人吾未見,所見美男子,惟韻香耳。韻香之為人,沈靜寡言。而來前者,莫不各得其意以去。太原公子,裼裘而來,大家風度,故應爾爾。使為閨中秀,足當幽嫻貞靜之目。「藐姑射仙子之山,有神人焉,綽約若處子,肌膚若冰雪」,此之謂矣。惜其為弟子時,無私蓄。既得落籍,居室草創。未幾遂病,不能出門戶。惟二三知己,日來為之檢點茶鐺,料量藥裹。猶力疾強起,談諧甚樂。至於金夫銅仙,大腹賈,長鬣奴,素少相識,無過而問焉者,以故寠甚。及其卒也,斂手足形,幾不能備含燧。諸文人聞赴糜至,束芻沐槨,凡附身附棺者,皆翰墨香也。子猶又言:「昔宋詞人柳七郎,不得志於時,落魄以死,賴諸名妓醵錢而葬。今愛生不葬於妓家,而葬於吾黨,所以報也。則吾安知今日之所謂愛生者,非即宋之名妓中人乎?」信斯言也!以只雞絮酒酬韻香,韻香必含笑於九京曰:「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384 蕊仙傳
385 王長桂,字蕊仙。辛壬間與韻香、春珊鼎足而立,名在第二,目之曰蕊榜。是時韻香為第一仙人,國香也,以韻勝。蕊仙,牡丹也,為艷品。然蕊仙所以遜韻香者,亦正以美而艷為累,不得不讓上界仙人出一頭地耳。蕊仙豐容盛發,嚴妝飾,往複進退,光動左右。求之凡女子中,殆無其匹。唐人當日呼太真為「解語花」,又曰「海棠睡未足」,而元微之《會真記》之狀鶯鶯,則曰「嬌羞融冶,力不能運肢體」,不意蕊仙乃以一身備之。當日於錦繡萬花谷中,如火如荼,壓倒群芳,獨占春光九十,使觀者沈酣其中,目不給賞,豈浪得名哉?
386 春珊傳
387 莊福寶,字春珊,三慶部鬱大慶弟子也,後乃自居玉照堂。色藝既邁人,而言語又妙天下。其為觴政酒錄也,座中無慮數十人。人各有性情,有面目,有技藝,有志趣,有喜忌,或動或靜,或默或語,裙屐沓集,觥籌交錯。春珊從容酬答,或迎其意以發之,或導其意以達之,或如其意以償之,或助其意以足之,莫不聽其開口而笑,各得其意以去。信乎春珊為如意珠,雖取懷而予,不是過也。有時名流燕集,洗硯磨墨,折箋醮筆,選香而添,擲花而潤。當之者往往如懷素草書,僧繇畫壁,觸處洞然,風發泉湧,汩汩其來,不可方物矣。又如說平話,鬥險語,徑路既絕,風雲未通,諸名士方且搖玉柄麈尾,擎鐵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雞。春珊每於辭理將屈之時,施青絲步障,為小郎解圍;或竟如玉環,放玉色猧子,亂局而罷。生平對客,不為危言激詞,而對之者未嘗不意也消。談言微中,可以解紛,春珊有焉。曩家居時,曾於六蓬船中,見父執叶星曹所書集句云:「秋菊有佳色,春蘭如美人。」今日國香服媚,非韻香莫足當之;至若東籬把酒,坐對南山,伴柴桑舊宰,獨占秋光,春珊庶幾近之。年來臉玉猶潤,喉珠不圓,退處玉照堂中。日傾三蕉,自取酕醄,不複錦帊纏頭,作昔日狡獪事矣。予識春珊最遲,問其年曰二十。烏呼,乾隆年間,魏長生年二十七,始自蜀來京師耳。今日成功者退,乃在弱冠時,否者群起而姍笑之。烏知「阿婆三五少年時,亦曾東塗西抹來」哉!
388 冠卿傳翠翎附
389 玉香,字冠卿,後起中前輩也。亭亭玉立,秋水為神。顧梁汾詠梅[洗溪沙]曰:「一片冷香惟有夢,十分清瘦更無詩,小樓風月獨醒時。」空山流水,冰弦一撫,清清泠泠,令人蕭然意遠。目為檻外人妙玉,可謂神情畢肖。暗香疏影,固應在孤山伴逋仙偕老矣。然其《掬月》一出,為韓國大姨。以瑤池之品,寫金屋之姿,天上風光迥非凡比。而舉體皆媚,柔若無骨,回翔旋折,飄飄欲仙。觀者幾欲持衣裾,恐其因風而去,固應瑤台獨步也。娶婦名芙蓉,為國香堂愛女。璧人一雙,一時稱快。丙申四月十三日,花燭之夕,餘賦[賀新郎]。昔康熙間,汪蛟門舍人納姬,徐方虎、王西樵、周雪客、陳緯云諸公,鬥險韻,同用此調。餘輒依其韻譜之,不知迦陵雲郎新婚之作者,嫌太熟也。詞云:
390 一桁簾衣卷,藕花中並蒂移花,羊車初遣。莫笑一生花底活,未許露華輕泫。況紅藥留春如繭。一家並肩入鏡裏,問近來眉樣今深淺。紫雲曲,譜親展。  國香服媚名逾顯。記索郎瑤台飛白,親題禁扁。為檢河魁翻秘籍,不吠琅環白犬。許平視磨磚幸免。不礙二分春似水,算長安添數看花典。圓月照,華燈剪。
391 其弟子曰翠翎,字雨初。風骨未騫,而宛轉如意。趙秋穀《海謳小譜》中,所稱「飛鳥依人」,意態近之。如山茶花,穠而不俗。大家人兒女,固應爾爾。演《茶敘》、《供花》二出,俱有可觀。嘗尊前捧硯,乞留題,為署居室曰「聽春樓」,楹帖曰:「半榻茶煙圓夢夜,一簾花氣釀愁天。」飛鴻踏雪,動留爪痕。他時杜牧尋春,又添一番惆悵矣。書至此為之撫然。
392 小蟾傳
393 聯桂,字小蟾,黃姓,皖之太湖人。世俗所稱「狀元夫人,長春弟子」也。為人疏節闊目,如小人家兒女,而意量自遠。性伉爽,笑語甚豪,每以伶俠自處。所不當意者,往往如灌夫罵座,冷若冰雪。余嘗戲呼為「尤三姐」。愛之者阿其所好,乃直欲以枕霞舊友擬之,小蟾欣然,謂掌生品評不謬,足見其胸抱,亦可謂有自知之明者矣。見客長揖不拜,高談雄辨,驚其座人。顧好訐直,以招人過,人多不能堪,若輩咸嫉之。我輩如邱東麓、溫伊初諸君,尤恨小蟾甚。小蟾生於嘉慶二十五年,道光十四年出春福堂。自居春元堂時,年才十五。同輩中落籍之早,無過之者。
394 小雲傳妙云附
395 玉琴,字小云。此碧桃花也,擬之《石頭記》中人,極似寶琴。眉目肌理,意態言笑,無一不媚,而安雅閒逸,溫潤縝密。有時神明煥發,光照四座,對之如坐春風,如飲醇醪。古人稱溫柔,惟小雲足當此二字。比德於玉,無愧璧人。好從文士游,講論申旦,娓娓不倦,風韻固自不凡。與妙雲同居。妙雲名桂香,亦碧雲弟子。色藝未是佳品,而舉止殊有大方家數。蓋碧雲當日,溫文爾雅,妙擅清譽。二人同師,家法固在也。小雲之為人,臒不露骨,豐不餘肉,香而不膩,圓而不甜,風流蘊藉,無纖毫俗韻。將來此中人福澤,當以小雲為最,他人恐不及也。
396 鸞仙傳
397 鳳翎,字鸞仙,陳姓。菊部中推弦索好手。嘗演《別妻》一出,彈四條弦子,唱[五更轉]曲,歌喉與琵琶聲相答。琵琶在金元時,本用彈北曲。鸞仙齒牙喉舌,妙出天然,媚而不纖,脆而不激,圓轉瀏亮,真覺繞梁遏雲之音,今猶未歇,非他人所能及也。豐儀修朗,笑語俊爽,雙瞳湛湛如秋水。余嘗戲呼為「玫瑰花」,以其英氣逼人,大似探春也。仲雲澗填《紅樓夢傳奇》,《葬花》合《警玉》為一出。南曲抑揚抗墜,所貴諧婉,非鸞仙所宜。然聽其越調[鬥鵪鶉]一曲,哀感頑艷,淒迷掩抑。雖少纏綿之致,殊有悲涼之慨。使當日竟填北曲,鸞仙歌之,當更可觀耳。丙申中和節,移居藕香堂,聯升舊居也。餘為作小篆,題榜曰:「紫桐花館。」
398 小桐傳翠霞附
399 秀蘭,字小桐,範姓。此今日之牡丹花也。美艷綽約,如當年蕊仙,而品格過之。風儀修整,神氣閒雅,金粉場中,艷而能靜。擬之《石頭記》中人,大似蘅蕪君。天香國色,艷冠群芳,故應一時無兩。嘗演《馬湘蘭畫蘭》於紅氍毹上,染翰如飛,煙條雨葉,淋漓絹素,或作水墨,或作著色沒骨體,娟秀婀娜,並皆妙佳。頓覺旗亭壁間,生香四溢,洵佳話也。所演雜劇,如《葬花》、《折梅》、《題曲》、《瑤台》、《秋江》,皆有可觀。動止蘊藉,妙於語言。當日呼玉妃太真為「解語花」,其態度宛然在人心目中也。丙申春暮,小桐於燕喜堂,張筵召客。一時竇霍豪家,五陵游俠,薦紳貴介,過夏郎君,莫不麋至。來會者六七百人,車如流水,馬如游龍。蓋光裕堂既以三世擅盛名,小桐又以和氣湯醉天下人心,複妙選春台、三慶、四喜、和春、嵩祝五部佳伶,合為一班,試雲想之衣裳,奏錦城之絲竹,褰裳投轄,卜晝卜夜,笙歌燈火,極一時之盛。酒半,嘯雲、桐仙、小桐,以次奉觴為客壽,客莫不欣然釂三爵。太平盛事,數年來所未有也。吾友趙友竹,嘗貽我紈扇,命曰「國香秀影」,其神情態度,乃無一不相肖者,畫中人自足千古矣。其弟曰翠霞,字青友。壬癸之間,娟娟楚楚,大似杜鵑花。乙未冬始入光裕堂。張緒當年,亦是佳品也。
400 小霞傳
401 鴻翠,字小霞。與韻香同師,故其舉止都無俗韻。標格如水仙一朵,在清泉白石間。余嘗以初夏,偕友人訪之。芍藥已過,櫻桃初熟,文窗四拓,簾波如水,柳絲竹影,微颺茶煙一縷。逕造其室,則小霞方獨酌一壺,手黃■⑵堂《香屑集》,曼聲諷詠。令人想見謝鎮西夜泊牛渚,聞袁臨汝郎,隔舫詠史情事。見客初不甚酬對,而談言微中,使人之意也消,洵佳士也。昔韻香以第一仙人,居傳經堂,望之如藐姑射神人。爾時雖有鴻喜、蟾桂、多寶同居,無能為役也。韻香既沒,傳經堂轉入春台部,得小霞,乃殊有太原公子裼裘而來之慨。昔卻公謂門生:「王氏諸郎,羲之最佳」,正謂其不自束縛耳。後來之秀,位置第二者,乃拜虎賁非認顏標也。玉溪生詩云:「月沒教星替」。若小霞者,神明玉映,可謂長庚伴月,又非三心五噣比矣。
402 眉仙傳
403 雙壽,字眉仙,吳人。嘉慶以還,梨園子弟多皖人,吳兒漸少。豈靈秀所鐘,有時歇絕耶?眉仙如初日芙蓉,韶秀天然,想見王謝家子弟,執玉柄麈尾,傾倒四座。時論者擬之以邢岫煙,神情態度,幽閒典雅,庶乎近焉。嘉慶二十年後所生人。道光十年後,擅一時名。韻香、春珊、蕊仙、蕊香、冠卿、鸞仙、小蟾、小雲,次第脫身去。秋芙最後,亦於丙申夏初,自立門戶。惟眉仙、管霞,猶作籠中鸚鵡。二人皆居韓家潭,管霞居極西道北,曰春和堂;眉仙居極東道南,曰三和堂。相去數十弓,兩恨人望衡對宇,亦恨事也。眉仙既鬱鬱不得志,眉間常有怨恨之色,幽微掩抑,不能自勝。每誦「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人間亦有癡於我,豈獨傷心是小青」之句,清淚如鉛水,往往以之洗面矣。嘗演《葬花》,為瀟湘妃子,珠笠云肩,荷花鋤亭亭而出。曼聲應節,幽咽纏綿。至「這些時拾翠精神,都變作了傷春証候」之語,如聞春鵑,如聽夜猿,不殊「一聲河滿」矣。餘目之曰「幽艷」。嘗謂紅樓夢曲子,盛傳於世,而瑣瑣餘子,無堪稱作瀟湘主人者。雖有佳品,非過於穠,即失之勁。不得已,姑以眉仙充之。瑤草瓊花,固自與夭桃鬱李異耳。
404 管霞傳
405 法林,字管霞。雖無晴雯之艷,而性格近之。極似怡紅院中,林家小紅。玉仙演《占花魁》,以憨見妙,管霞則正以慧見妙,各擅勝場。使邢尹覿面,能不爽然自失。冠卿亦以此出擅名,然冠卿亦遭際順境,事事如意,所謂強笑不歡,效顰不愁。管霞則此身玉立,自顧頭顱如許,幽憂怨憤,時積於懷。當夫檀板一聲,亭亭扶影,眼光一注,茫茫大千,托足無地,此情此景,棖觸心傷,幽愁暗恨,觸緒紛來。故其低徊幽咽,慷慨淋漓,有心人一種深情,和盤托出。借他人酒杯,澆自己磊塊,不自知其然而然也。「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每詠王右承《輞川雜詩》,能無慨然!《燕蘭小譜》有句云:「若教嫁作曹交婦,縱不齊眉也及肩。」趣語解頤,隨園亟賞之。折腰齲齒,頗費周旋。文人無賴,遂有此口頭罪過。冠卿年來亦有鳧脛鶴膝之誚。菖蒲拜竹,舉頭天外,管霞乃如春筍出林,漸欲過母。故觀場矮人,往往有元龍百尺之憾矣。既性疏脫,又慣無拘檢,不顧忌諱,遂致口角招尤,殊費調人。雖然,長安人海,紅塵緇塵,閱人多矣。六街蹀躞,馬盡如龍;九陌遨游,士多於鯽。黃衫誰是,翠袖寒多。一擊未能,九州島自大。天荊地棘行路難,又何怪傷心人觸處皆非也。君子哀其遇而原其心焉,可矣。
406 粟香傳
407 金桂,字粟香。曩以眾人遇之,丙申天中節,始見其演《鳳儀亭擲戟》,為溫侯,珠冠繡襦,挾畫戟而上,英雄兒女,剛健婀娜,兼擅其妙。「欲採芙蓉花,可憐隔秋水」,能傳此一片心事。驚謂鏡生曰:「士別三日,便當刮目相待。今日非複吳下阿蒙矣!」鏡生笑曰:「曩固用違其材耳。」粟香此後勿複為裹頭裝,庶不失本來面目也。
408 綺人傳巧林附
409 福林,字綺人,眉仙同懷弟。近日推大有堂桂雲,為嵩祝首座,實非綺人比也。綺人娟娟如秋海棠,置之珠箔銀屏中,迥非凡艷。金陵十二釵正冊之末,大書曰「情天情海幻情身」,可卿兼美,如優缽曇花,偶現色身,遂使絳洞花主,於怡紅快綠中,心醉欲死。自韻香去後,嵩祝部如「野樹花爭發,春塘水亂飛」,一枝翹秀,實難其選。綺人如隔水桃花,自然明媚。柳陰竹外,尋春裙屐,不覺成蹊矣。其同門生曰巧林,字秋仙。聞已南歸,餘未及見。曾於韓秀卿題壁圖上一見之,豐姿娟秀,飄飄欲仙,名稱其實矣。眉仙在四喜部,雖擅一時名,而居恆對影,鬱伊善感,日念綺人不去懷。同在花天月地中,固不能對床款洽,每見客必探綺人近狀。有過觀音寺前者,必寄聲問訊。割一味之甘,睹五紋之佩,至情至性,感動旁人。嗚呼,讀棠棣之詩,孝弟之心,可以油然生矣。
410 瑤卿傳
411 大玉林,字瑤卿。稱大者,所以別於敬義堂字佩珊之玉林也。其師故日新堂殷採芝弟子。別居後,授徒三人,皆庸碌釵裙。瑤卿豐容多肌,當其不櫛而巾,亦是尋常兒郎。至於熏染梳掃,擁髻升歌,豐融旖旎,意態動人。「酴醾香夢怯春寒」,恍惚遇之矣。演《長生殿》「驚變」一出,於太真醉態,頗能體會,無矯揉造作痕。所惜鶡旦不鳴,三弦不敢促柱,吹笛者往往宛轉高下以就之,遂令人有鑄鐘過厚之嘆耳。
412 秋芙傳
413 天喜,字秋芙,夏姓,揚州人。先年春台部,有天喜、天祿、天壽齊名,故呼秋芙曰「小天喜」。既而突過前人,大天喜久為所掩。今歌樓但知秋芙名夭喜,不複以大小別之矣。以《賣胭脂》、《小寡婦上墳》二出得名。謔浪笑傲,冶容誨淫,浮梁子弟宋人小說謂無良「浮梁」,靡然從風,一倡百和,幾有若狂之嘆。癸已春即耳其名,乙未夏乃識之。碎麻被面如繁星,而眉目自然嫵媚。健談能飲,對壺杓意氣豪邁,僭稱大戶,有俯視一切之概。每當春秋佳日,三五同好,各挾所知,載笙篴弦索拍板入酒家,觴詠既陳,絲竹迭奏。秋芙既自命酒人,又自矜名下,睥睨餘子,旁若無人。攘袖飛觥,洶洶之狀,勢將用武。餘輒笑謂:「取骰子來!」即至,秋芙輒據盆高座,雄若迷龍。眾人杯柈盞碗,雜沓下注。餘輒命巨甌如缽者,滿斟為孤注。喧闐笑語,呼盧喝雉,眾聲如殷雷;六子不再周,秋芙轍亂旗靡,如春雨洗花,當於香霧空蒙中,高燒絳蠟代月,照其睡態矣。其冬為消寒之會,秋芙無日不在座。餘既數以此法困之,或以告,秋芙不悔也。既入座,賈勇酣戰如故,其興致固是不可及。嘗為書楹帖曰:「花到生天才富貴,玉能延喜況溫柔。」秋芙所不足,意以此箴之也。名流投贈甚多,當以高小樓太史一聯最佳,曰:「南華秋水經常誦,北苑芙蓉畫不如。」溫麗可誦。如集唐「秋水為神玉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一聯,不知何人手筆。不如「太阿如秋水,初日照芙菜」二語,在離即之間,猶是讀書人吐屬也。餘既習秋芙,悉知其行事。其為人胸無城府,坦易可交。惟是率真任性,既不能作嬌嗔笑面對人,又往往有酒失,是其所短。嘗戲謂秋芙為潑辣貨,南京所謂「辣子」,當是持門健婦,王熙鳳同一品格。或乃以其面有雀麻,直欲以鴛鴦擬之,非其倫也。記中以秋芙位置末座者,援《燕蘭小譜》抑置魏長生之例。春秋傳曰:「前茅中權後勁」,固有深意也。
414 長安看花後記
415 倚雲傳
416 金麟,字倚雲,張姓,吳人,嘯云弟子也。倚雲既出名門,意態皆不失大家風範。綽約穠鬱,自然可親,譬諸南州香草,當在夜合、含笑之間。又如黃梅花,雖未是清品,要其風味,正自穠厚。丙申春暮,在燕喜堂,肩隨桐仙,執壺進灑。於時光祿堂中,翠霞、秀蓮、秀芝、皆捧觴隨行,倚雲乃如鶴立雞群。置之諸郎中,固應翹然獨秀。近日諸名士,皆以第一仙人韻香擬之,眾口一詞,餘又何間然。
417 玉仙傳三元附
418 翠香,字玉仙,吳兒之極媚者也。隋煬帝目司花女史袁寶兒曰:「憨態可掬。」玉仙近之。目有曼光,雙瞳秋水,執板當席,顧盼撩人。演《醉歸》、《獨占》、《水鬥》、《斷橋》,及蕩湖舟小曲,無不以憨入妙。留溪師嘗言:「若輩中人,往往十指如懸槌,一握為笑,令人索然意盡。惟翠香面目如曼陀羅,指掌如兜羅綿,玉筍班中,稱第一手。」吾師雅人深致,有此絕妙品題,每念斯言,輒令人不忘相逢把臂時風趣。又想見王夷甫執玉柄尾,與手同色,傾倒時流也。若置之梨香院女樂中,當是芳官品格。嘗命之曰:「蝴蝶花」。《本草經》所謂「急性子」,是此兒情性也。嘗榜其居曰:「翠海香天」,楹帖曰:「翠袖竹邊憐小玉,香詞茶後譜中仙。」其同師者三元,面目娟秀,發初覆額。每登場,與玉仙兩兩相比。尤宜起小生,占花魁秦小官,凝秀圓轉,殊有意致。
419 香吏傳
420 香吏,名小秀蘭,以其與小桐同名也。兒輩乃已知名,俯仰身世,小桐能不憮然。柳五兒為芙蓉神替身,此兒仿佛似之。其姿致如牽牛花,在籬角牆根,娟娟一朵,點綴秋光。如當椎牛行炙之後,饜飫肥甘,忽逢蔬筍一柈,入口脆美,清快無比。又如妃子酒後,啖荔支過量,漿熱體煩,得玉魚含唇舌間,涼沁牙齒,頓覺舉體清適,不數金莖解渴矣。
421 春波傳
422 福林,字春波,鬱大慶弟子也。自春珊之去,文盛堂門前冷落車馬稀矣。既得春波,門風複振。桃花靧面,神採煥發,光艷四照。長眉入鬢,如春雨初霽,遠山新沐,濃翠欲滴。昔殿腳女吳絳仙,善畫長眉,場煬帝目之曰「秀色可餐」,意態如此。擬之《石頭記》中人,性情極似惜春,碧玉初年,身量未足,亦正如此。或言春波似藕官,亦近之。在群芳中,當是素馨花,.清夜靜對妙香,可以忘言。溫克沉默,不苟言笑,其意穆然以深。不屑屑求人憐,人自不能竟度外置之。「鐘夫人自是閨房之秀」,斯之謂矣。
423 小薌傳小蘭附
424 愛林,字小薌,亦後來之秀也。演《邯鄲夢》,為打番兒罕,緋纓繡袍,結末為急裝,舞雙槍,如梨花因風而起。觀者光搖銀海,嘖嘖嘆好。公孫大娘舞劍器,渾脫瀏漓,有此妙手。三慶部如意《打桃園》,掣大刀旋轉如風,一時稱妙,然不足敵小薌也。柔媚是吳兒本色,小薌則別饒清致,秀外慧中。茶筵酒座,薌澤微聞,如佛手柑,但覺清氣襲人,不知身在瑤台第幾層矣。古稱「可人」,又曰「可兒」,瀟湘館中紫鵑也。丙申秋抄,脫籍後,自居香雪堂,即小蟾春元堂舊居也。先在敬義堂。敬義堂為三慶部大家,主之者曰董秀榮,以小生擅名。冠卿、鸞仙咸出其門,合其徒尚六七人。若小薌者,昆山片玉,桂林一枝,對之彌令人回憶當年全盛時。就中有名小蘭者,餘識之最早。壬辰二月,征鞍初卸,春服既成,同人小集如松館,為餘洗塵。小蘭如芙蓉女兒,明秀無匹,姍姍來遲,媚不可言。坐對名花,遂至沈醉。海棠睡未醒,予輩於重房複室中,環守之至夜分,乃送之歸。乙未冬在廣和樓,即康熙時查家樓也,小蘭演《藏舟》一出,聲情幽咽,聽者但喚奈何。日昳偕友訪之,雨鬢風鬟,江潭憔悴,靈和殿前風流,不堪回首。是夕冠卿、鸞仙俱集。酒酣,冠卿更唱[山坡羊]一曲。璧月如水,銀雲不流,雙笛吹凡字調和之,不能壓其聲也。昔人謂「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信然。小蘭自愧弗及,涕泗浪浪,彌不自勝。為詠「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之句以慰之。瑤台夢醒,天上人間,歸路馬蹄踏月。彌憶壬辰春夜,紅燭籠紗時情事,不能置也。
425 紉仙傳素玉、素香附
426 蘭香,字紉仙。濯濯如春月柳,風流自賞。拈毫弄翰,怡然自得。字作歐陽率更體,清拔有致。每當茶瓜清話,把卷問字,捧硯乞題,墨痕沾漬襟間。性既苦溺於文學,而一洗咬文嚼字醜態,此香菱所謂「高出時流」也。吳兒性格,大抵溫柔。而紉仙風格灑然,散朗多姿,獨有林下風。其弟曰素玉,字韞仙。如丁香花,花不勝葉,而細香瑣碎,亦饒別趣。福云堂弟子六七人,有名素香,字韻仙者,在和春部。意態頗似紫菱州中二木頭。和春為王府班,多作秦聲。至於清歌曼舞,則無聞焉。其中固少佳品,若素香者,亦可庸中佼佼者矣。
427 雨仙傳
428 鴻喜,字雨仙,姓俞。浙人,寄居吳門者也。其師檀蘭卿,少負盛名。緣事論城旦,歸京師,複理舊業,得雨仙宛轉如意。姿致清麗,而意趣穠鬱,如茉莉花。每當夏夜,湘簾不卷,碧紗四垂,柳梢晴碧,捧出圓月;美人浴罷,攜小蒲葵扇,納涼已足;入室對鏡,重理晚妝,以豆青瓷盒,裝茉莉蕊,攢結大蝴蝶二朵,次第插鬢安戴,鬢旁補插魚子蘭一叢,烏雲堆雪,微糝金粟,頃之媚香四溢,真乃竟體芳蘭矣。坐對雨仙,有此風味。「花氣襲人知酒香」,怡紅院中,固應目為溫柔鄉矣。
429 注:■⑴,登+毛,dēng,音登。■⑵,廣+吾。無讀音
430 花燭閒談 清 於鬯 撰   
431
432 向見先生所定《士昏禮對席圖》,於鄭注、賈疏,楊信齋、敖君善、沈果堂、褚搢升、張皋文、鄭子尹,以及近今俞蔭甫諸家之外,獨標己見,嘆其精確。因縱論及《士昏禮》各條疑義。毓慶疑《昏禮》之「使者」即為「媒」。先生曰:「非也。古之『媒』,賤.人也。《昏禮》『下達』二字,則媒在其中。鄭注『下達』云:『將欲與彼為昏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許之,乃後使人納其採擇之禮。』注『使者』云:『夫家之屬,若群吏使往.來者。其說至當,特其『納吉。』注又云:『歸卜於廟,得吉兆,複使使者往告,昏姻之事於是定。』則一似女家既許後,男家始卜;若卜不吉,遂可以休者。』此不善讀經故也。經記言『將加諸卜,敢請女為誰氏』者,托於卜云爾。至於『媒』,則行於議昏之初,而不行於六禮之際,為其賤,不足使也。」因著《媒說》一篇,發明甚暢。而此書則云:「昏姻之定,定於納吉。」又謂「使者,媒人也。」與夙論實相抵牾。
433 又先生讀《儀禮》,嘗校「賓升北面,奠雁,再拜稽首」一條,謂「拜者,拜女父,非拜女。」而此書仍云:「古人行親迎禮,女南面立於房中,婿北面再拜稽首於戶外,女且受之而不答。」又嘗校《士相見禮》篇,謂即《昏禮》之下半篇;頗疑「士」者,指婿父與女父之相見,特與下文「庶人見君」為不可通,遂刪其說,而謂「記體推廣言之」。此書亦仍云:「《士相見》,次於《昏}L》之後,安知非即指男女兩親家。」
434 蓋先生博學無方,無所偏執,如康成箋《詩》注《禮》輒有異同然。大抵毓慶之曩所聞於先生者,多定論;而此書則多興到之言。故書中又言:「媵御沃盥交,即今人交杯之禮。」毓慶案:下文「主人說服於房,媵受;婦說服於室,御受。」又云:「媵餕,主人之餘;御餕,婦餘。」以彼例此,則「沃盥交」者,當如褚搢升說,「婿盥媵沃,婦盥御沃,所謂交也。」於「沃盥」下著一「交」字,則知受服、餕餘,並交之義矣。「交」字之義如此,與今人交杯之法不同。嘗質之先生,先生笑曰:「然也。」則此書特名日「閒談」,原不為典要,於此可見矣。毓慶懼不知禮者執以為口舌也,故書以曉之。川沙沈毓慶。
435 「三十而娶,二十而嫁」,見於《周官》、《曲禮?內則》諸文,如出一口。然如此必男女相差十年,始可為夫婦矣。王子邕《家語》載魯哀公問於孔子曰:「禮,男必三十而有室,女必二十而有夫也,豈不晚哉?」孔子曰:「夫禮言其極也,不是過也。男子二十冠,有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許嫁,有適人之道,於此以往,則為昏矣。」說便圓通〖《大戴記》云:「男十六然後其施行,女十四然後其化成,合於三小節也。中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合於五中節也。太古男五十而室,女三十而嫁,備於三五,合於八十也。」案:此分太古,中古,然則男十六,女十四施行、化成者,下古也。別一說。又《白虎通》引一說,《春秋?穀梁傳》曰:「男二十五系心。」今《穀梁》無此文〗。要之陽道舒,陰道促,陽倡陰和,男行女隨,犬必長於婦,婦必少於夫,否則齊年亦甚佳也。婦長於夫,不免太乖禮制。  
436 袁孝尼曰:「同姓不相娶,遠別也。中外之親,近於同姓,古人以為無疑,故不制也。今以古之不言,因謂之可昏,此不知禮者也。」予聞諸西人,謂彼國雖中表亦不昏,中表而昏,生子厥性不慧。察之人家,頗或有驗。果如此,即用夷變夏,可也。而如袁氏說,竟謂中國古禮亦如是,則未必然。《朱子語類》「答堯卿問姑舅之子為昏」一條,謂:「魯初間與宋世為昏,後又與齊世為昏,其間皆有姑舅之子。」  
437 《昏禮》凡六: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據《士昏禮》,於《問名》特云「主人許。」則容有主人不許之事。而問名後,又歸卜於廟,卜得吉兆,然後「納吉」,則容有卜而不吉之事。然則昏姻之定,定於納吉鄭注云:「歸卜於廟,得吉兆,使使者往告,昏姻之事,於是定。」。「納吉」者,即今人小聘也亦稱「拜允」,又稱「傳紅」。至今世,有女家一諾,即致二紅帖。曰「傳紅」者。此禮在鬯少時猶不數見也。今人女子或無名,即有名,亦不出名〖《士昏禮》賈疏言:�
URN: ctp:ws648330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