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香艷叢書

《香艷叢書》[View] [Edit] [History]

1 《香艷叢書》清 張廷華
2 目錄
3 香艷叢書一集
4 卷一
5 《鴛鴦牒》
6 《美人譜》
7 《花底拾遺》
8 《補花底拾遺》
9 《十眉謠》
10 《閒情十二憮》
11 《黛史》
12 《小星志》
13 《胭脂紀事》
14 《十美詞紀》
15 卷二
16 《悅容編》
17 《香天談藪》
18 《婦人集》
19 卷三
20 《婦人集補》
21 《艷體連珠》
22 《侍兒小名錄拾遺
23 《補侍兒小名錄》
24 《續補侍兒小名錄》
25 《妒律》
26 卷四
27 《三婦評《牡丹亭》雜記》
28 《龜台琬琰》
29 《潮嘉風月記》
30 香艷叢書二集
31 卷一
32 《三風十愆記》
33 《艷囮二則》
34 《筆夢敘》
35 附《顧仲恭討錢岱檄》
36 卷二
37 《絳雲樓俊遇》
38 《金姬小傳》
39 《金姬傳別記》
40 《滇黔土司婚禮記》
41 《衍琵琶行》
42 《西湖小史》
43 卷三
44 《十國宮詞》
45 《十國宮詞》
46 卷四
47 《啟禎宮詞》
48 《海鷗小譜》
49 《邵飛飛傳》
50 《婦學》
51 《婦人鞋襪考》
52 《纏足談》
53 《百花彈詞》
54 《今列女傳》
55 《李師師外傳》
56 《紅樓百美詩》並入香艷叢書十四集卷二,此篇章為評注版《紅樓夢》十二附錄之一
57 《百花扇序》
58 《閒餘筆話》
59 香艷叢書三集
60 卷一
61 《敝帚齋餘談節錄
62 《影梅庵憶語》
63 《王氏複仇記》
64 《紅樓葉戲譜》
65 《釵小志》
66 《妝台記》
67 《髻鬟品》
68 卷二
69 《漢雜事秘辛》
70 《大業拾遺記》
71 《元氏掖庭記》
72 《焚椒錄》
73 《美人判》
74 《清閒供》
75 卷三
76 《看花述異記》
77 《新婦譜》
78 《新婦譜補》
79 《新婦譜補》
80 《古艷樂府》
81 卷四
82 《比紅兒詩注》
83 《某中丞夫人》
84 《妖婦齊王氏傳》
85 《老狐談歷代麗人記》
86 《宮詞》
87 《天啟宮詞》
88 《啟禎宮詞》
89 香艷叢書四集
90 卷一
91 《趙後遺事》
92 《金縷裙記》
93 《冥音錄》
94 《三夢記》
95 《名香譜》
96 《清尊錄》
97 《蜀錦譜》
98 《春夢錄》
99 《牡丹榮辱志》
100 《芍藥譜》
101 《花經》
102 《花九錫》
103 卷二
104 《瑤台片玉》甲種上編
105 《瑤台片玉》甲種中編
106 卷三
107 《瑤台片玉》甲種下編
108 《閨律》
109 《續艷體連珠》
110 《勝朝彤史拾遺記》上
111 卷四
112 《勝朝彤史拾遺記》下
113 香艷叢書五集
114 卷一
115 《玉台書史》
116 卷二
117 《北里志》
118 《教坊記》
119 《青樓集》
120 《麗情集》
121 《荻樓雜抄》
122 《琵琶錄》
123 《魏王花木志》
124 《桂海花木志》
125 《楚辭芳草譜》
126 卷三
127 《瑤台片玉乙種》
128 《王翠翹傳》
129 《擬合德諫飛燕書》
130 《金小品傳》
131 《徐郎小傳》
132 《頓子真小傳》
133 《妓虎傳》
134 《香本紀》
135 《楊娥傳》
136 《黔苗竹枝詞》
137 《黑美人別傳》
138 《某中丞》
139 《女盜俠傳》
140 《女俠翠雲娘傳》
141 《記某生為人唆訟事》
142 《記慄主殺賊事》
143 《女俠荊兒記》失名
144 卷四
145 《餘墨偶談節錄
146 香艷叢書六集
147 卷一
148 《黑心符》
149 《漢宮春色》
150 《竹夫人傳》
151 《湯媼傳》
152 《周櫟園奇緣記》
153 《彩雲曲有序
154 《苗妓詩》
155 《十國宮詞》
156 卷二
157 《梵門綺語錄》
158 《琴譜序》
159 《代少年謝狎妓書》
160 《小腳文》
161 《冷廬雜識節錄
162 《韻蘭序並引
163 卷三
164 《迷樓記》
165 《劉無雙傳》
166 《步非煙傳》
167 《譚節婦祠堂記》
168 《月夜彈琴記》
169 《醋說》
170 《戲擬青年上政 府請馳禁早》
171 《自由女請禁婚嫁陋俗稟稿》
172 《婦女贊成禁止娶妾律之大》
173 《擬王之臣與其友絕交書》
174 《代某校書謝某狎客饋送局》
175 《懺船娘張潤金疏》
176 《冶游自懺文》
177 《游戲策問一則》
178 《冶游賦》
179 《閨中十二曲》
180 卷四
181 《盤珠詞》
182 《鬘華室詩選》
183 香艷叢書七集
184 卷一
185 《梵門綺語錄》
186 《恨塚銘》
187 《七夕夜游記》
188 《俞三姑傳》
189 卷二
190 《過墟志感》
191 《文海披沙摘錄》
192 《述懷小序》
193 《河東君傳》
194 《懼內供狀》
195 《靈應傳》
196 《神山引曲》
197 《宋詞媛朱淑真事略》
198 《張靈崔瑩合傳》
199 《菊譜》一
200 《菊譜》二
201 卷四
202 《小螺庵病榻憶語》
203 附《越畹女史小傳》
204 《夢游錄》
205 《歌者葉記》
206 香艷叢書八集
207 卷一
208 《香蓮品藻》
209 《金園雜纂》
210 《貫月查》
211 《採蓮船》
212 《響屟譜》
213 卷二
214 《馮燕傳》
215 《女官傳》
216 《書葉氏女事》
217 《貞婦屠印姑傳》
218 《虎丘吊真娘墓文》
219 《玉鉤斜哀隋宮人文》
220 《玉梅後詞》
221 《雙頭牡丹燈記》
222 《玫瑰花女魅》
223 《織女》
224 《蘇四郎傳》
225 《廬山二女》
226 《洞簫記》
227 《五石瓠節錄
228 《洛陽牡丹記》
229 卷三
230 《王嬌傳》
231 《記某生為人雪冤事》
232 《菽園贅談節錄
233 卷四
234 《香咳集選存》
235 香艷叢書九集
236 卷一
237 《五代花月》
238 《喬複生王再來二姬合傳》
239 《心蠡母傳》
240 《十八娘傳》
241 《真真曲》
242 《至正妓人行》
243 《圓圓傳》
244 《溫柔鄉記》
245 《金漳蘭譜》
246 《王氏蘭譜》
247 卷 二
248 《斷袖篇》
249 《鬱輪袍傳》
250 《杜秋傳》
251 《妙女傳》
252 《烈女李三行》
253 《蘇小小考》
254 《甲癸議》
255 《悼亡詞》
256 《夏閨晚景瑣說》
257 卷 三
258 《伏苓仙傳奇》
259 卷四
260 《香咳集選存》
261 香艷叢書十集
262 卷 一
263 《玉台畫史》
264 卷二
265 《古鏡記》
266 《太恨生傳》
267 《春人賦》
268 《廣東火劫記》
269 《姍姍傳》
270 《虞美人傳》
271 《黃竹子傳》
272 《春娘傳》
273 《金華神記》
274 《貞烈婢黃翠花傳》
275 《花仙傳》
276 《薄命曲》
277 《猗覺寮雜記》
278 《徐娘自述詩記》
279 卷三
280 《物妖志》
281 卷四
282 《梅譜》
283 《梅品》
284 《洛陽牡丹記》郢江?周氏
285 《陳州牡丹記》
286 《天彭牡丹譜》
287 《海棠譜》
288 香艷叢書十一集
289 卷一
290 《梵門綺語錄》
291 《靈物志》
292 《花鳥春秋》
293 《一歲芳華》
294 《太曼生傳》
295 《黃九煙和楚女詩》
296 《千春一恨集唐詩六十首》
297 卷二
298 《武宗外記》
299 《明制女官考》
300 《閨墨萃珍》
301 《婚啟》
302 卷三
303 《遼陽海神傳》
304 《巫娥志》
305 《志許生奇遇》
306 《志舒生遇異》
307 《集美人名詩》
308 《姽嫿封》
309 卷四
310 《玄妙洞天記》
311 《西湖游幸記》
312 《西湖六橋桃評》
313 《續髻鬟品》
314 《瓊花集》
315 香艷叢書十二集
316 卷一
317 《淞濱瑣話》卷一、二
318 卷二
319 《湘煙小錄》
320 卷三
321 《竹西花事小錄》
322 《燕台花事錄》
323 《喟庵叢錄》
324 卷四
325 《課婢約》
326 《婦德四箴》
327 《桂枝香》
328 《夢粱香》
329 《金釧記》
330 《俠女希光傳》
331 《百花園夢記》
332 香艷叢書十三集
333 卷一
334 《淞濱瑣話》卷三、四 
335 卷二
336 《冬青館古宮詞》
337 卷三
338 《板橋雜記》
339 《珠江名花小傳》
340 《金粟閨詞百首》
341 卷四
342 《梅喜緣》
343 《沈警遇神女記》
344 《娟娟傳》
345 香艷叢書十四集
346 卷一
347 《淞濱瑣話》卷五、六
348 卷二
349 《石頭記評贊》原書此處只錄序、題詞,總評、分評在十九集卷三
350 《石頭記評花》原書十九集卷四重複
351 《讀紅樓夢雜記》
352 《紅樓夢竹枝詞》
353 《紅樓夢題詞》
354 《紅樓夢賦》原書附錄:《紅樓夢問答》《紅樓夢存疑》《大觀園圖說》《石頭記論贊》,總評、分評分為二錄,加上《紅樓百美詩》為評注版《紅樓夢》十二附錄
355 卷三
356 《秦淮畫舫錄》
357 卷四
358 《秦淮畫舫錄》
359 香艷叢書十五集
360 卷 一
361 《淞濱瑣話》卷七、八
362 卷二
363 《帝城花樣》
364 《花燭閒談》
365 《南澗行》
366 卷三
367 《十洲春語》
368 卷四
369 《十二月花神議》
370 《林下詩談》
371 《清溪惆悵集》
372 香艷叢書十六集
373 卷 一
374 《淞濱瑣話》卷九、一○
375 卷二
376 《閩川閨秀詩話》
377 卷三
378 《對山餘墨》
379 《銀瓶征》
380 《吳絳雪年譜》
381 卷四
382 《明宮詞》
383 《十美詩》
384 《節錄元周達觀真臘風土記》
385 《菊譜》
386 香艷叢書十七集
387 卷一
388 《淞濱瑣話》卷十一、十二
389 卷二
390 《綠珠傳》
391 《陳張貴妃傳》
392 《碧線傳》
393 《秋遷會記》
394 《張老傳》
395 《瑤台片玉甲種補錄》
396 卷三
397 《吳門畫舫錄》
398 《吳門畫舫續錄》
399 卷四
400 《粉墨叢談》
401 香艷叢書十八集
402 卷一
403 《續板橋雜記》
404 《畫舫余談》
405 卷二
406 《白門新柳記》
407 《白門新柳補記》
408 《白門衰柳附記》
409 《懷芳記》
410 卷三
411 《青塚志》
412 卷四
413 《青塚志》
414 香艷叢書十九集
415 卷一
416 《花國劇談》
417 卷二
418 《雪鴻小記》
419 《珠江梅柳記》
420 《泛湖偶記》
421 《珠江奇遇記》
422 《沈秀英傳》
423 《南宋宮閨雜詠》
424 卷三
425 《石頭記評贊》並人十四集卷二
426 卷四
427 《石頭記評花》並人十四集卷二
428 香艷叢書二十集
429 卷一
430 《笠翁偶集摘錄
431 《寄園寄所寄摘錄
432 卷二
433 《海陬冶游錄》
434 《海陬冶游附錄》
435 卷三
436 《海陬冶游附錄》
437 卷四
438 《海陬冶游餘錄》
439 《紀唐六如軼事》
440 《西泠閨詠後序》
441 《六憶詞》
442 《春閨雜詠》
443 《秀華續詠》
444 原序
445 嗚呼,詞傳硯北,歌絳樹之雙聲;夢到江南,賞休文之四曲。靡不落珠璣於紙上,墜金粉於行間。蓋情之所鐘,正在吾輩。而纖不傷雅,易索解人。集中載孝綽之名姝,敘李波之小妹。群雌粥粥,非奪婿于瑤光;往事沉沉,孰留痕於鲗墨?或玉鉤斜畔,吊勝國之遺蹤;或鞶鑒圖中,譜盛朝之佳話。或刻潛英於紙帳,或喚踏搖於屏風。或片語解圍,絮散謝家之雪;或神針繡夜,錦飛織女之云。事有可徵,言非無據。握來銀管,寫靖節之閒情;傾盡金壺,記東山之韻事。阿難往矣,誰將戒體摩挲;此豸娟然,剩有遺徽仿佛。嗟乎,十五王昌之句,忍俊不禁;三章河女之辭,哀情若訴。漫說風華流蕩,顏子或竟坐忘;須知比興溫柔,宣尼未經刪削。妄言妄聽,編者只借古以鑒今;見智見仁,讀者毋玩華而喪實。
446 宣統元年十二月八日蟲天子序於國學扶輪社
447 凡例
448 一、本集搜輯隨時,不拘朝代先後,今人亦間登一二,多系可驚可喜未經刊刻之作。
449 二、本集所選以香艷為主,無論詩、詞、樂府,足以醉心蕩魄者一例採入。
450 三、本集所刊均系海內藏書家秘本、名人校訂本,間有可疑處,不敢臆改,以存其真。大雅諒之。
451 鴛鴦牒 清 新安程羽文藎臣 著
452 譚友夏曰:「古今多少才子佳人,被愚拗父母板住,不能成對,齎情而死。乃悟文君奔相如,是上上妙策。不知世人陰陽之契,有繾綣司總統,其長官號「氤氳大使」。冥數當合者,須鴛鴦牒下乃成。如此,即咎有所歸,正不必致怨高堂也。春風在手,抹殺月下老人。隨舉彰彰缺隱者,各下一牒,為千古九原吐氣。
453 武曌,英華鮮顥,詔可催花。宜借配魏武帝,鎖之銅雀台上。無使播穢牝晨,即以淫穢論。宜正配金海陵,兩雄旗鼓,頗足相當耳。
454 王昭君,淒情惋調,青塚難埋。宜配蘇子卿。旄落氈殘之餘,咻琵琶一曲,並可了塞外生子之案。
455 謝道韞,柳絮逸思,潘安仁花封冶意。一則風高林下,一則美擅車中。移花就柳,端不恨天壤王耶。
456 班氏昭,淵深典贍,宜正配鄭康成。六經為庖廚,百家為異饌。
457 薛濤,巧偷鸚鵡,色借鳳凰,空作風塵染濫。宜遠配張緒楊柳。魏收蝴蝶,舉止輕儇,恣其佻運。
458 蔡文姬,靈心慧齒,辱跡穹廬,宜續配禰正平。以胡笳十八拍,佐漁陽三撾鼓,宮商迭奏,悲壯互陳。
459 王韞秀,挺勁孤卓,惜其稍有炎心。宜故配寒郊瘦島,以消之。不然,亦直配李長源,十六年宰相妻,克善厥終。
460 鮑令暉,清斫另巧,宜硬配庾信徐陵。庶可珊瑚鬥咽,琉璃鬥舌。
461 甄後,玉固有香,花亦解語。無奈雨妒風狂,塘上一行,字字沉痛。宜奪配陳思王,慰此洛神癡賦,蒲生怨詩。
462 杭妓周韶,澹遠瀟迥,有邁俗之思。宜操茶具,暫配陶學士,郵亭煮雪,而後念觀音般若經;終配蔡君謨斗茗。
463 侯夫人,尖酸宛惻,畢命梁下。宜鬼配薛道衡,燕泥飛禍,異事同傷。
464 江採蘋,俊朗高潔,抱恨樓東。宜遙配孟浩然,林君複。肆癖湖山,共對梅花索句。
465 崔鶯鶯,嬌憨淫冶。宜身配韓致光、李義山。以香區西昆諸艷筆,貌其柔柔款款,百世而下;又神配董解元、王實甫、關漢卿,謝其寫照摹情,令當時薄幸微之羞死。
466 蘇若蘭,回文一錦,瞑截天孫,正索解入不可得。宜擇配楊德祖,共參曹娥碑陰雞肋話謎。
467 朱淑真,圓音曲轉,困此駑庸。宜任配蘇子瞻、秦少游、晁無咎、陳季常、黃山谷、王晉卿、晏同叔、蘇子美、柳耆卿輩。綺舌交酬,錦腸不斷。
468 班婕妤、左九嬪,高厚渾樸,永巷索居。宜留配簡文帝網元帝繹。可以麗句陶情,規言贊理。
469 步非煙,慧語誰聆,嬌花不賞;飄香墜粉,亦複可疑。宜遣配宋子京,助修唐書,倦則命酒酣歌,令天不曉。
470 花蕊夫人,短拈小摘,輕纖為妖。宜近配徐鉉舒雅、李昊韋莊、韓熙載等。風流一代,不夭斧斤。
471 遼蕭後,騷雅纏綿,焚椒最慘。宜聊配蜀主昶、唐主煜,頗諳情緣,且以宸葩媲美。
472 魚玄機,疏瘦亭亭。宜冷配張志和,嘲煙美水。不然,亦干配貫休齊已,以伴遂初。
473 黃崇嘏,奇跡突出,千古難雄。宜合配鄉人司馬長卿、揚子雲、王子淵、李太白,同筮仕於大周如意建元,為牝朝雌相。
474 李清照,曠爽超越,播遷以還,貽羞牙儈。宜續配王十朋、謝希孟、米元章、陸務觀等。以金石剩錄,樂此桑榆。
475 曹比玉,風操遒上,守貞三十載,未免情枯。宜勸配楊廉夫,臥起小蓬萊,榜門不下,一笛一琴,唱予和汝。
476 楊容華,鶯吭亮溜,鴰鶬非群。宜即配王子安、駱賓王、盧升之。蜚聲振藻,不忝四家。
477 婉王儀衝華,賦骨騷腸,顛危抑鬱。宜賜配文,文山共唱滿江紅一曲,氣吐為虹。
478 張惠連,霞姿月韻,春夢樓高。宜聽配高則誠、馬東籬、鄭德輝、白仁甫、詹天游等,節紅牙以度曲。
479 秦女子羅敷,陌上歌長,箏中聲遠,半誇半謔,傲睨侯王。宜配寧戚馮諼,與扣角彈鋏嗣響。
480 漢津吏女娟,慷慨悠揚,膽與識並。宜配尹伯奇、介子推,以礪忠孝之助。
481 嚴幼芳,嬌啼嫩語,偏覺鐵中錚錚。宜配馬光祖、文及翁,以筆舌作中流之砥。
482 關盼盼,燕羽差池,空樓不暖。宜配白樂天,蹴綠銜紅,呢喃於桃夭柳嚲之間。
483 李秀蘭、徐月英,談諧歌笑,機捷轆轤。或配張藉、王建捧硯;或配盧仝、陸羽煎茶;或配劉伯倫、馬賓王作酒佐,致逸趣別,事事咸宜。
484 鄭月流,英資秀拔,屈身佣販,琵琶亭一作,情見乎詞。宜分配白傳淚、鄭潛詩、東籬曲,不使有老大商婦之嘆。
485 李弄玉,鸞影早孤,哀憤成響,藏名隱語,不減驛字雞碑。宜巧配謝靈運、沈初明,以離合諸作,慧解恭微破其岑寂。
486 光、威、裒姊弟三人,聯輝競彩,幾使棣萼無花。宜急配王勃、王勔、王劇三株樹,錦披繡錯,合映一庭。
487 郭紹蘭,別淚成吟,傳情燕翼。宜送配王謝,共乘飛雲軒,偕老鳥衣國里。
488 劉採春,雖羅嗊曲高,足敵元才子;然鱸魚不戀,半分韋蕙叢裴柔之之愛。宜奪配賀知章,一觴一詠,受賜鏡湖。
489 其餘名字未新者,不必另配;有佳偶者,不可另配;有節烈者,不敢另配。一仍舊牒而已。
490 美人譜 清 秀水徐震秋濤 著
491 蓋聞芙蓉別殿,曾居窈窕之妹;楊柳深閨,不乏輕盈之媛。然而偏長易獲,全美難臻,必欲性與韻致兼優,色與情文並麗,固已歷古罕聞,曠世一見。故歌舞進吳,則寵冠蘇台,而鳥喙獲行成之請;琵琶出塞,則魂銷漢帝,而畫工攖上罪之誅。此「不惜傾城國,佳人難再得」之歌,雖為忘國解嘲,而亦見美人色之不易覯也。餘夙負情癡,頗酣紅夢。雖淒涼羅袂,緣鏗賈午之香;而品列金釵,花吐文通之穎。用搜絕世名姝,撰為柔鄉韻譜,使世之風流韻士,慕艷才人,得以按跡生歡,探奇銷恨。又何必羨襄王之巫雨,想阮肇之仙蹤也哉。
492 美人艷處,自十三四歲以至二十三,只有十年顏色。譬如花之初放,芳菲妖媚,全在此際。過此則如花之盛開,非不爛漫,而零謝隨之矣。然世亦有羨慕半老佳人者,以其解領情趣,固有可愛,而香銷紅褪,終如花色衰謝之後,只有一種可憐之態耳。
493 古來美人,有足思慕者,共得二十六人:
494 西 子 毛 牆 夷 光 李夫人 卓文君 班婕妤 王昭君 趙飛燕
495 合 德 蔡 淡 二 喬 綠 珠 碧 玉 張麗華 侯夫人 楊太真
496 崔鶯鶯 關盼盼 蘇 蕙 非 煙 柳 姬 霍小玉 貞 娘 朱淑真
497 花蕊夫人
498 古來名妓,有足當美人之目者,共得六人: 
499 紅 拂 李 娃 薛 濤 紫 雲 蘇小小 琴 操
500 古來婢妾,有足當美人之次者,共得四人:
501 翾 風石崇婢 樊 素 小 蠻俱白樂天妾 朝 雲東坡妾
502 美人遺跡,有足令人銷魂者:
503 浣紗石 響屧廊 琴 台 青 塚 蒲 東 燕子樓 蘇小小墓 真娘墓
504 一之容:
505 螓首、杏唇、犀齒、酥乳、遠山眉、秋波、芙蓉臉、雲鬢、玉筍、荑指、楊柳腰、步步蓮、不肥不瘦長短適宜。
506 二之韻
507 簾內影、蒼苔履跡、倚欄待月、斜抱雲和、歌餘舞倦時、嫣然巧笑、臨去秋波一轉。
508 三之技
509 彈琴、吟詩、圍棋、寫畫、蹴鞠、臨池摹帖、刺繡、織錦、吹簫、抹牌、秋千、深諳音律、雙陸。
510 四之事
511 護蘭、煎茶、金盆弄月、焚香、詠絮、春曉看花、撲蝶、裁剪、調和五味、染紅指甲、鬥草、教鴝鵒念詩。
512 五之居
513 金屋、玉樓、珠簾、雲母屏、象牙床、芙蓉帳、翠幃。
514 六之侯
515 金穀花開、畫船明月、雪映珠簾、玳筵銀燭、夕陽芳草、雨打芭蕉。
516 七之飾
517 珠衫、綃帔、八幅繡裙、鳳頭鞋、犀簪、闢寒釵、玉佩、鴛鴦帶、明璫、翠翹、金鳳凰、錦襠。
518 八之助
519 象梳、菱花、玉鏡台、兔穎、錦箋、端硯、綠綺琴、玉簫、紈扇、毛詩、《玉台》、《香奩》諸集、韻書、俊婢、金爐、古瓶、玉合、異香、名花。
520 九之饌
521 各色時果、鮮荔枝、魚鮓、羊羔、美醞、山珍海味、松蘿徑山陽羨佳茗、各色巧制小菜。
522 十之趣
523 醉倚郎肩、蘭湯晝沐、枕邊嬌笑、眼色偷傳、拈彈打鶯、微含醋意。
524 花底拾遺 清 番禺黎遂球美周 撰
525 小引
526 花者,美人之小影。美人者,花之真身。若無美人,則花徒虛設耳。然花則常有,而美人不常有,使既有花而複有美人。吾知美人之於花,必且休戚相關,好惡相合,殆所謂我與我周旋耳。其可與相往還者,在人則有三,在物則有五。曰郎、曰小婢、曰鄰姬,皆人之屬也。曰蝶、曰蜂、曰鶯、曰鴛鴦、曰鸚鵡,皆物之屬也。此外,一切塵俗,安可使闌入耶?第思開闢之初,造物者欲生百花,以洩其華英之秘,不知費幾許經營,而始各臻其妙。於色,則有淺深濃淡之不同;於香,則有清濁重輕之各別;於形狀,則有圓單複之各極其致,而且妖嬈其態,艷冶其容,即下至須之多寡短長,葉之大小奇正,莫不皆有可觀。而且不病於雷同,不傷於怪誕。造物一番苦心,使非有美人焉為之領略,而鑒賞之,不幾虛費之無用之地哉!吾輩須眉丈夫,亦未嘗不與名花為友,然終是以人愛花,固不若以花愛花之更為親切而有味也。則花之受愛於人,又何如受愛於美人之為浹洽而無間耶?心齋張潮撰。
527 花事如羅虯、張翊,簡舉無遺矣!然而生香解語,顧影相憐;深院曲房,別饒佳致。道人讀書之暇,聊為譜之,不必溺其文情,聊堪裁作詩骨。
528 春朝姊妹為嫩蕊乞晴。下珠簾寫種樹書。選芳名字小婢。戲拈榴瓣貼臂,作守宮砂。湖山背浴起落紅粘玉。金籠懸鸚鵡作花監。帶花香睡,惹浪蝶闌入紅綃。白衣稱簷卜。避人入深叢,低枝罥鬢。摭拾花事作佳謎。
529 摘發系茉莉與郎。調鸚鵡舌,教誦百花詩。聞席上有詞人自摘新紅餖飣。紅袂護風。深夜疏燈刺蠹。著輕縠睡蕉陰石幾納涼。摟人搖落緋桃成陣。薛濤箋榜移種事宜。郊游遺失夜合,憂為俗漢取得。臨萱草帖。
530 餐菊。妝樓上誤擲荼蘼,賺酸措大作情詩。花朝慵病強起。花時深閉小閣怕觸香煙。砌香篆作情字,恨春風吹散。暗祝桂花前。梨香下內集。
531 碧紗窗下,摹疏影作刺繡譜。寒食後寫落花詩寄人。浴怪石待水仙開。揀古今名姬與花名合者,編作列傳。制香藕。梳頭碎紅圍地。燒手炮紙片雜飛花迸落。佩忘憂草,羞人喚作宜男。近枝頭呵積雪。閒以綠絲碎桃自況。借郎書拾殘紅點記。妝台畔雜置小盤松竹。誦郎詩偷識竹下。燈下剪石菖蒲。嘆素馨不得作牡丹比鄰。唱小詞餘聲繞值花飛。搗鳳仙染甲彈箏。自撰根苗分種。晏起知有夜雨忙出芳階。採相思豆。
532 令小婢傳情字,折葳蕤作郵筒。芙蓉水醮筆,自譜春容。踏青拜花田古塚。占花小婢報喜。姊妹夜集各出名花共賭。卸妝後杏黃衫子襯玉簪花。罨繡榭閉蘭。嗤郎麝氣。春病倩女巫禳解戒林下紅妝。嚙指血摘荷葉寫書。拆荷花網藕絲纏臂。寫秋葉。憑闌細數落花亂風時一聲嬌怨。玉簪破葳蕤藏稚蝶。採百藥勘方療春病。簡方採合歡藥。折花荊枝刺臂玉暈微紅。新構朱蘭勒名筆顏題。小滿覓鄰嫗嫁杏。墮馬急挽垂楊。聞叢邊鈴索聲,低喚誰人。低聲誦取紅花咒。閉丁香庵雙跏習內觀。掃檻外待鄰姬踐約。七夕懸素馨燈乞巧。夜度芳徑罥帶。胭脂徑上縱橫小屐跡。仿燭。花制春釀。雨中架琉璃覆並頭花。系採縷束披枝。霧裏捉迷藏錯攬垂枝失足。俏步向園林尋媚蝶。敕侍兒理枕畔殘香。斗譚花媒事臉赬。綠陰深處。作鳥語賺人。摘花連雙蝶送鄰姬,開盒時忽驚飛出。綠荷池自放鴛鴦。夢回失芍藥,知是郎至。佇立柳絮風前。
533 坐階前砌紅白春茵嗔人行。就流紅送老蠻蛾,稱是薄幸事。扮壽陽妝。
534 考訂花名。怨枝上啼鶯卻惜花不敢驚起。水閣對荷池繡佛浣灑莊嚴。鬥草濕羅裙。玉蘭片學寫春詞。串結瑞香球貽贈小郎。還妝閣喚小婢摘去刺衣蕪絮。嚼香蕊。剪花須。撾小鼓催花作酒政,為意中人緩急。百蝶譜收藏桃花片。剪花目台婢發嬌嗔。縱郎衣綴吉祥草護行。滴葉上天泉煮茗。脫繡鞋挂花間代幄。簡歷日覓種花佳期。插寒梅檀口輕呵。買古窯盤鹵作花金屋。胭脂花染唇,含毫寫相思字。雜佩贈人。避人轉入深叢驚怯。曉睛滴上池水傳粉。纖手捧紅蓮供佛。觀落紅有悟皈命空王。扶留葉雜木犀蕊結鴛鴦檳榔包。覓桐花鳳。元日結彩勝綴臘呆贈郎稱是宮花。紉蘭。作齋供採制春葩。藝蘭月令。裁芭蕉簟。花關待人濃葩隱面。洗敗葉裝作春燈。春夜出荼蘼露酒。飲次澆與海棠扈酒。簪花簇發倩郎分理。書帶草作同心結。明月疏陰長嘆。
535 曲逕避殘絲。回腰逐飛絮。玉指撥山茶教開。閒二三月廢罷女紅。結丁香庵,供事神女。執磁瓶自灌合歡。消渴吸香露。歌扇斥游蜂。金丸彈破簇萼。侍兒分部司栽灌。拈花瓣盛相思淚。潮花結子太早;惜過牆枝入他人手。放蓮瓣喚作小船。修竹里別建文房。攜銀燭探竊脂巢處。紗內懸膽瓶。對鏡比花發妒。上秋千飛紅如雨。行酒觸繁英有罰。唾香脂染損紅心。摹蘭竹影學畫。青絲一縷系狂蜂。除夜朱砂染柏葉。結束上採蓮船。串金剛子念珠。花祥瑞禱郎中甲。藏冰水制王色菊。
536
537 黎忠愍公明季來廣陵,時值吾邑鄭超宗先生作黃牡丹會於影園,忠愍制七律十首,奪得狀頭。□□□先生評,抑何榮也。茲《花底拾遺》百五十餘條,約束芬芳,平章佳麗,誠可謂入名花隊以藏身,現美人身而說法者矣。心齋居士題
538 補花底拾遺 清 歙縣張潮山來 撰
539 嶺南黎美周先生,著《花底拾遺》百五十餘則,約束芬芳,平章佳麗;現美人身而說法,入名花隊以藏身,真令人艷動心魂,香生齒頰。竊效顰於西子,同避世之東方,補其缺略。空慚狗欲續貂,仿厥體裁,或者蠅能附驥云爾。
540 百花生日,約鄰姬共祝。藏花瓣裝繡枕,紉茝。制小幡倩郎書字,戲以松針柳線為郎制荷衣。聞雨聲,命侍兒為花張蓋,選佳花彩蝶入繡譜。夏月,以蕉葉代簟臥,席草坐。晨起吸花梢露,選古人詠花詩,自繡梅花帳。收柳絮作茵褥,數花須,剜蓮房作茗碗。出巧思作花下朱欄。共郎考訂花譜。戲學鳥語,採百花可入藥者,蓮瓣書佛偈,纖指剝蓮房送郎口內。制花菹,握蓮子教郎射覆。制小詞鐫竹上,散花供佛,調丹青諸彩色染菊蕊。薛濤箋自寫藝蘭月令,梧葉落取制爐灰。搗花汁染詩箋,桐葉學書。嗔鳥啄含桃,剪桐葉作弓鞋樣。約鄰姬鬥草,花露和粉傅面。中秋夜艷裝種鶯粟。制花謎,倩郎簪花。荷葉貯水盥纖指,屑香瓣實錦囊,為郎制踏青鞋。擷花釀酒,折垂柳作同心結。洗桐,紉五色紗囊貯花種。制菊苗柳芽作茗,坐桐陰待月。囑郎命奚奴採紅葉,課婢灌花。花下晚妝,教鸚鵡百花詩。拜花神,囑郎攀桂花露與兒洗面。浣花,搗鳳仙花汁和粉傅面。噴水潤莓苔,鄭花蕊賺金魚。燈下位置花影,縛花球。
541 十眉謠 清 錢塘徐士俊野君 撰
542 小引
543 古之美人,以眉著者得四人焉。曰莊姜、曰卓文君、曰張敞婦、曰吳絳仙。莊姜螓首蛾眉;文君眉如遠山;張敞為婦畫眉;絳仙特賜螺黛。由今思之,猶足令人心醉而魂消也。然莊與卓質擅天生,而張與吳兼資人力,二者不知為同為異。春秋之世,管城子尚未生,莊姜之眉自非畫者。第不知文君當日亦複畫眉否。漢梁冀妻孫壽作愁眉,啼妝齲齒,笑折腰步,京都人咸爭效之。其後,卒以兆亂眉之所系如此。大丈夫苟不能幹雲直上,吐氣揚眉,便須坐綠窗前,與諸美人共相眉語,當曉妝時日為染螺子黛,亦殊不惡。而乃俱不可得唯日坐愁城中,雙眉如結,顰蹙不解,亦何憊也。西湖徐野君先生,風流倜儻,為文士中白眉所著。《十眉》《十髻》兩謠摹寫盡致。點染生姿,捧讀一過,今人喜動眉宇,手不忍釋,乃知名士悅傾城,良非虛言也。先生著作頗富,其《雁樓集》久已傳播藝林。予生晚不獲。登其堂,而浮太白,以介眉壽。僅從遺集中睹其妙制耳,前輩風流可複見耶。 心齋張潮撰
544 十眉謠
545 一、鴛鴦
546 鴛鴦飛,蕩漣漪;鴛鴦集,戢左翼。年幾二八尚無良,愁殺阿儂眉際兩鴛鴦。
547 二、小山
548 春山雖小,能起雲頭;雙眉如許,能載閒愁。山若欲雨,眉亦應語。
549 三、五岳
550 群峰參差,五岳君之;秋水之紋波,不為高山之峨峨。岳之圖可取負,彼眉之長莫頻皺。
551 四、三峰
552 海上望三山,縹緲生煙採。移作對面觀,光華照銀海。銀海竭,三峰滅。
553 五、垂珠
554 六斛珠,買瑤姬。更加一斛餘,買此雙蛾眉。借問蛾眉誰與並,猶能照君前後十二乘。
555 六、月棱
556 不看眉,只看月。月宮斧痕修後缺,才向美人眉上列。
557 七、分梢
558 畫山須畫雙髻峰,畫樹須畫雙丫叢,畫眉須畫雙剪峰。雙剪峰,何可擬。前梅梢,後燕尾。
559 八、煙涵
560 眉,吾語汝,汝作煙涵,儂作煙視。回身見郎旋下簾,郎欲抱,儂若煙然。
561 九、拂雲
562 夢游高唐觀,雲氣正當眉,曉風吹不斷。
563 十、倒暈
564 黃者檀,綠者蛾,曉霞一片當心窩。對鏡綰約覆纖羅,問郎暈澹宜倒麼。
565 附十髻謠
566 鳳髻周文王時一名步搖髻
567 有發卷然,倒挂麼鳳。儂欲吹簫,凌風飛動。
568 近香髻秦始皇時
569 香之馥馥,雲之鳥鳥。目然天生,膏沐何須。
570 飛仙髻王母降武帝時
571 飛仙飛仙,降於帝前。回首髻光,為霧為煙。
572 同心髻漢元帝時
573 桃葉連根,發亦如是。蘇小西陵,歌聲相似。
574 墮馬髻梁冀妻
575 盤盤狄髻,墮馬風流。不及珠娘,輕身墜樓。
576 靈蛇髻魏甄后
577 春蛇學書,靈蛇學髻。洛浦凌波,如龍飛去。
578 芙蓉髻晉惠帝時
579 春山削出,明鏡看來。一道行光,花房乍開。
580 坐愁髻隋煬帝時
581 江北花榮,江南花歇。發薄難梳,愁多易結。
582 反綰樂游髻唐高祖時
583 樂游原上,草軟如綿。婀娜鬟多,春風醉眠。
584 鬧掃妝髻唐貞元時
585 隨意妝成,是名鬧掃。枕畔釵橫,任君顛倒。
586
587 美人妝飾古今異。尚古人塗額以黃,畫眉以黛。額之黃,殊不雅觀,今人廢之。良是第不如黛之色。淺深濃淡何若?大抵當如佛頭青。然古又有紛白、黛綠之云,則是黛為綠色數寸之面,五色陸離,由今思之,亦殊近怪,豈古人司空見慣,遂覺其佳而不複以為異耶?噫!古之眉不可得而見矣,所可見者,今之眉耳。餘意畫眉之墨宜陳不宜新,陳則膠氣解也。畫眉之筆宜短不宜長,短則與纖指相稱,且不致觸於鏡也。鄙見如此,安能起野君於九泉而質之。 心齋居士題
588 閒情十二憮 清 莆田蘇士琨聖孚 撰
589 憮仙
590 夫世外奇緣,非絕奇人不能遇也。奇人猶或不遇矣。惟奇人不能遇,其奇乃為真奇緣,絕世堪傾倒耳。桂樹幽幽,毛衣自緣。花源半笑,映帶桃腮。月滿仙壇,彩鸞乘而飄舉。風清藍水,元霜盡而不歸。此絕奇緣,塵土何以堪此?問之蘇郎,當在碧落飛行處乎。
591 憮達
592 夫褌中之事業,庸人領之。窘如囚拘,達士輾然。以為青眉之內,遠山之前,皆神奇所變化也。非通身是寶,不足與於斯。奇之絕者,其東方生乎?長劍割肉,一何勇也?朵細君頤,又何甘也?吐故納新,妙如弄丸,又何快也?若老彭之形贅,奉倩之神傷,皆未達趣,安知其旨?故曰:至情無情者,其東方生乎?
593 憮奇
594 夫怒松生寒於半天,驚峰拔舞於遼迥,男兒之奇若是矣,得不見曲欄疏竹,玉韻瀟空,半水龍泉,虹光飄鬥乎?此又奇之奇矣!古來女流奇俠如政姊韓娥,奇識如阮新李姊,奇趣如紅拂柳姬,奇骨如紅線輩,皆是奔天震地,鬥月驚雷。世界未落,雙眼長青,目以女流不可,就目以勇流亦不可,直是床頭捉刀,奇流無二。嗚呼!盡令此間逐塵漢吐舌死矣!
595 憮俊
596 人言俊不傷道,夫黃埃易老。白日睡眠,秋色伊人,久在水中,但患不俊耳。何傷道之有?琴心三弄,引度凌雲,紅拂一枝,臨風舞怪;自爾神俊,翻飛難禁;目空千古,此時縱大聖人大菩薩大阿羅漢,止有眉宇作聲,微微快笑,何敢一吐舌其傍乎?是為真俊,可喜也。
597 憮才
598 文章之事,寸心千古。倘慧業不具,且亦徒然,豈意得於修蛾長腕間哉?嬌霞解語,掩映秋水之神;落筆生波,澹蕩春山之黛。既已含毫發付,自笑東風矣!千載而下,猶令人顧慕徘徊不能已已。況夫把臂露初之會,同嘯星晚之前者,其情景當何如哉?倘爾不信,疏暉斜倚,悠影憐人,半笑風前,獨無聊賴。試想流水一葉,胡笳數拍,謝家雪清,錦字月明,怎容爾不一叫一眉清矣!
599 憮色
600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神物奇醜,何必為容。然出塵遠體,總系仙才。好德如好色,非慧男子不至是。長卿之病渴,陶令之閒情,豈欺我哉!洛妃乘霧,江浦佩明,遇猶不可得,況可得而不好也!
601 憮飲韻
602 宇宙之間,凡物皆有韻,況閨房之秀乎?雖然,韻固難也,飲韻自難。張京兆之飲,飲於眉者也。楊毫暉之飲,飲於聲者也。虯髯客之飲,飲於發者也。張君瑞之飲,飲於琴者也。留仙台之飲,飲於裙者也。司馬長卿之飲,飲於詩文、臉際者也。飲如數子,始為知趣,為當行家矣!傍肉為歡,憨憨無味,此俗觀也。
603 憮憐賞
604 夫同調相憐,滄洲不遠,況夫明月共分,不勞千里者,而無可憐哉?玉淨花明,妍無停趣,憐賞者何一而足焉?歡則千花聳笑,其神裊也。悶則峨眉積雪,其神秋也。舞則明霞水拂,其神俊也。流連歌詠,則環佩天風,其神遠也。陽台片雨,盡足洗酲,湘水一泓,總傳佳思;小中見大,自是至理,非戲論也。古來如竹皇之憐舞,楚伯之憐悲,元機之憐夜,李郎之憐駿,謝公之憐絮,中郎之憐弦,皆真可憐而真善憐也。快絕千古矣!
605 憮快境
606 夫明月流杵,名花醉露。神有悅暢,何得莽然。豈可以解語花月,不煩標位哉?故德曜宣姜,宜置之泉石,助其幽也。虞英源女,應置之洞天,飄其爽也。大家逸調,頓之牙廚;謝韞高談,遲之錦帳;舞淨腕於風前,弄玉卮於霞上。位置既佳,神韻自絕。何得尋常閨閣間哉?
607 憮惜別
608 快心相晤,千古一夕,何堪言別。然別固不免也。惟有別而佳情吐矣!俊膽傾矣!紅淚落而碧空悲矣!離恨搖而情霞變矣!白雲在天,山陵悠而自出。王孫青草,漳河弦而曉飛。辛清婉切,怨滿上流;素臆回文,玉關反駿。雖是絕興,翻為千古,快興何可少哉!
609 憮風流
610 古謂人諭之至者,不風流不至也。瀟湘竹淚,風流之魁矣!輾轉琴瑟,風流之最矣。犢鼻共滌,風流之聖也。飛星排闥,風流之神也。馬飽姬來,風流之快也。何時何處,不足風流者,特恨無真風流耳。榻畔喜天女之禪,碧紗熟江南之夢。銀瓶汲水,解渴文園。清露作花,暢懷元度。風流豈異價乎?雖然,必具真風流識風流骨風流才者,乃足當之。非是者,寧枯坐學太常勿憎俗趣可也。
611 憮佐侍
612 夫世外嫣姿,類有競爽,巫湘標映,蔚而成奇。安可令芙蓉一枝秋江自冷哉?細題隨侍亦各有宜,品清者宜倩婢,晚霞之擁新月也。品幽者宜松婢,輕風之吹奇韻也。品麗者宜淡婢,海棠之玉簪也。品遠者宜逸婢,蓮花之荷葉也。品嚴者宜快婢,松柏之春風也。品濃者宜疏婢,艷夏之薌澤也。品俏者宜通秀婢,秋霜之菊韻也。荀香何粉,迭笑蘭堂;墓雨朝陽,映人淡適。亦一也快。
613
614 是亦《悅容編》之類,而風期散朗,自見雅人深致。《閒情》一賦,寄托遙深,正不得輒以白璧微瑕訾陶靖節也。乙丑仲春震澤楊複吉識
615 黛史 清 句曲張芳菊人 撰
616 臨川章子大力,於坐睡食酒香五者,有疏焉。謂之曰:史猶雅言或佐之史也。坐睡食酒,皆有香以生其清微。而常於坐為暱,坐獨事也。除神之庭,神將自明。餘三非能以獨為事也。自他有耀,居一於對,居一於旁,居一於偶值也。對言室也,旁言媵也,偶值言伎也,邇有患焉?多有患焉?邇則媟,多則落。媟敗吾守,落去吾事也。是故有取於黛,黛以遠為其義者也。予故戲續一疏曰《黛史》,其目有六:曰厚別、曰養麗、曰靜娛、曰一儀、曰煉色、曰禪通。
617 男女之遇,有賓道焉。禮文繾綣,重之固之巹合燭出,取於昏夜,事如寐矣。黛則以明相見也。珠玉以心之,琴瑟以好之,朝日夕月以潔齊之。致恭於匜饋之間,而屏暱於裳帶之末,室事之所辦也。家事之所成也。不相辨也而相辨也,是曰厚別。
618 倩以為巧,盼以為美。詩詠碩人,曲而盡矣!倩之巧盡,或傳諸聲。盼之美盡,或寓諸容。聲有逞焉,容有佚焉,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聖人惡其盡也。罕譬諸繪事,繪事猶人為也。黛則幾於天事矣!倩盼之上,不示其巧,不見其美。而美巧之質,恆藉之以相全,其惟眉乎?眉之居首,居質於空有之間,而著文於發囟之際,所謂無用之地也。閒靚而明惠者,善藏於無用,非倩與盼之所可盡。是故雅步以安目也,善睞以安眉也。眉目之間,而首之所以致清也,四末之所以致端也。喻其端清,不言而得矣。是曰養麗。
619 人生無歡,歡如家室,其頃焉耳。童稚之暱,不知其莊;農戍之暌,不知其厚;富貴之靡,不知其淡;貧老之瘁,不知共幽。今夫面首,身之上也。手與足,身之四末也。緩其結束,四末散弛,無有上也,但橫陳耳。一棄離之,其鄙滋甚。由是髢填以為觀,搓齒丹唇形其艷,褂裳以為粲秀腰修領見其都,若是者猶常均之質也。今夫黛之為娛也。春煙可懷則斂裳修禊,夏草未歇則約帶倚風;閒軒秋爽則角茗讎書,曲室冬清則然燈弄翰。妝台不借於鉛調,丈室無妨於花散也。故京兆之瞴,可以由房,可以節色,不謂之暱;文君之遠,可以當壚,可以乘駟,不謂之靡。是曰靜娛。
620 喜顰語默,黛之四儀。心止於所,可以有儀矣。故喜之守黛也審,顰之守黛也審,語默之守黛也審。喧景含荑,黛之喜也。微雲拂漢,黛之顰也。朱弦拂袖,黛之語也。清月翳林,黛之默也。喜顰語默,無作也。而感諸黛,黛無作也。而感諸近侍,感諸同類,感諸君子矣。故息媯不言,強宰銷其蠱術;李妹善對,獰嫗戢其囂風。是曰一儀。
621 夫圭窬之息,非有卻扇之姿也。縫裳之嬪,非有出鏡之艷也。蹇修難托,自成其廣永矣!象服未施,自見其清揚矣!雖然,此猶以黛為黛也。房敖之由,其質彌端,其文彌婉。徐淑之裁翰,蘇蕙之陳圖,以手為黛也。越人歌其山木,謝女詠其白團,以口為黛也。雖然,此猶近於黛者之黛也。夫晦朔相望以為明者也,澤山無心以為咸者也。無所怠於其終,禮以為之前矣!無所怨於其末,恩以為之里矣。恩禮不匱,無易悴之齡。是曰煉色。
622 鷲嶺之言,有色諸天;兼乎粗妙,形墜即欲;情超即禪,分界有三,本一境耳。如登山然。曉則堆藍,曛則柴紫,當其漸遠;蒼蒼橫翠,已而遙辨;一抹雙螺,邈若雲霄,不知同在地上也。心無正音,宛成流濫;彼以故意,此以新姿,懟已生矣,薄已成矣!是故黛之為質,僅有而已。有亦無也,何從執哉?知有之無,是曰禪通。
623 往予有食色觀刻之楚中,海內見者,第以為楚夾精言耳。意者觀與食色,猶二也。今複拈《黛史》,夫彼已不啻有雙眸觀我矣。若之何如馳而不知止也。子瞻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以視解人定不河漢。
624 小星志 清 秣陵丁雄飛菡生 著 江寧胡其毅致果 刪訂
625 易:「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 」
626 《詩》: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實命不同。嘒彼小星,維參與昂;肅肅宵征,抱衾與綢,實命不猶。眾妾進御於君,不敢當夕見星而往,見星而還,因所見以起興言其所以如此者,由於所賦之分不同於貴者。是以深以得御於君,為夫人之惠,而不敢致怨於往來之勤也。
627 《禮》:「行役以婦人」。疏曰:婦人能養人,故許自隨。
628 《魏表?魏淮陽王孝友表》曰:「古諸侯娶九女,士有一妻二妾。」晉令:「王侯官品一至九,置妾各有數。」所以陰教聿修,繼嗣有廣。而聖朝忽棄此數,將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後族。故無妾媵,習以為常。婦人多幸,生逢今世。舉朝略是無妾,天下殆皆一妻。設令人強志廣娶,則家道離索,身事迍邅,內外親知,共相嗤怪。凡今之人,通無准節。父母嫁女,則教之以妒,姑姊逢迎必相勸以忌,持制夫為婦德,以能妒為女工。自云受人欺,畏彼笑我。王公猶自一心,以下何敢二意。夫妒忌之心生,則妻妾之禮廢;妻妾之禮廢,則奸淫之兆興,臣之所以毒恨者也。請以王公第一品,娶八通妻,以備九女稱事。二品備七,三品四品備五,五品六品則一妻二妾,限以一周,悉令充數。不充數,及待妾非禮,使妻妒加捶撻。免所居官,其妻無子,不娶妾。斯則自絕,無以血食祖父,請科不孝之罪,離遣其妻。按《律》七出條內一曰無子,一曰妒。
629 卿大夫不可無侍妾,此皆天理人情之至,不可以褻行目之也。聖賢之同於凡夫在此,儒行之別於二氏亦在此。然而漁色,實士人之大戒也。與其漁於色也,孰與無二色,勢必不能無二。而念亦難於頓絕,則有品節限制之權焉。按《禮》:古者五等諸侯,皆有八妾。降及於士,則一妻一妾。國朝之制因之,藩國親王額設支俸之妾八人,郡王不得過四人,鎮奉國將軍不得過三人,則官僚當從郡王將軍之例無疑也。士即大貴,妾不得逾三四人,侍婢不嫌倍之。庶人雖擁素封之業,置二妾猶不大違於禮。《內則》曰:「子有二妾,父母愛一人焉,子愛一人焉。」是也,否則逾分矣。媵婢則可量寬其額,而過多亦導淫之囮也。
630 至於弱冠治經之士,褐未及釋。而一妻能治內事,則置妾乃荒業之端。待壯年艱嗣而議納妾,未晚也。媵婢則通房之所必須,而亦以少為貴矣。然愚猶以為傳家之道,子孫果能遠色貴德,尚矣,設有好佚游好晏樂之氣質,則寧聽其漁於妾婢,而務禁其漁於外色,為其上千國憲,而下比群奸。此喪身忘家之本也。
631 《儀禮》名夫為「君」,名正室為「女君」。妾猶稱曰「側室」,婢之有子者曰「婢妾」。即側室亦不得稱矣。故夫之臨妾也,以君道為夫道。但有侍立而無侍坐,妻之臨妾也。以母道恭姊道,與夫同席不命坐,與夫別席亦命坐,妾與子婦相參承,夫恆貴子婦而賤妾,以子婦有承祧之責而妾則不社會於廟者也。妻則上妾而下子婦,以妾任事夫之役,而子婦則事我者也。故妾侍夫側,嘗為子婦作引導。侍妻側,則女若婦俱當以肩隨之體讓妾。亦有不必讓者,宗子婦之長於父妾者是也。婢妾又下妾一等,而不得與嫡子之婦同班矣。蓋婢有子而附名於妾仍婢也,夫亦以婢臨之而已。妻則為夫為子,當稍優其待,而進之群婢之上。然亦班於妾後,而不得如妾之命坐也。飲食寢處,則當使之越群婢班焉。即無子而久御於夫者,亦與之相上下可也。大概妻之待婢妾,與夫待妾之體同。婢妾之待妾,與妾待妻之體亦同。而先後進之間,複有辨。媵婢先妾而進,又或先妾得子,雖壓於女君,不得如妾之同坐席隅。而聚於側室中,亦可以肩隨之體分左右,但當讓妾一肩。若后妾而進,則雖有子而難與妾比肩矣。妾有多體,而所生之子無貳體,子事所生之母,則不得與嫡母同體。妾與婢妾之臨其子也,亦不得與嫡母同。蓋參食母之體於其間,以避尊也。
632 古人寢榻之處,非妾不與。故雖多子亦不廢妾,意固以「妾者,接也」,我可褻視之耳。
633 《禮?昏義》:「天子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鄭康成云:「後當一夕,三夫人當一夕,九嬪當一夕,二十七世婦當三夕,八十一御妻當九夕。十有五日而周。」梁國子博士清河崔恩,撰《三禮義宗》,有後夫人進御之說。凡後夫人進御,自下而上,十五日遍,象月初漸進至甚,法陰道也。婦人陰道,晦明是其所忌。故古之君人者,不以月晦及望御於內。晦者陰盛,望者爭明,故人君尤慎之。《春秋傳》曰:「晦淫惑疾,明淫心疾,以闢六氣,故不從月之始,但放月之生耳。妾御八十一人為九夕,世婦二十七人為三夕,九嬪為一夕,三夫人為一夕,凡十四夕,後當一夕,為十五夕。明十六夕,則後複御而下,亦放月以下漸就於微也。」
634 諸侯之御,則五日一遍。亦從下始,漸至於盛。其御則從侄娣而迭為之御。凡侄娣六人當三夕,二媵當一夕,凡四夕,夫人專一夕,為五。故五日而遍。至六日,則還從夫人,如後之法。卿大夫有妾者,二妾共一夕,內子專一夕。士有妾者,但不得專夕而已。妻則專夕。凡七嬪以下,女御以上,未滿五十者,悉皆進御,五十則止。後及夫人,不入此例,五十猶御。故《內則》云:「妾年未滿五十者,必與五日之御,則知五十之妾,不得御矣。卿大夫士妻進御之法,亦如此也。」
635 金生云:「御妻妾有術,此語似非實是。蓋惟誠動物,妻妾間豈用術之地。然婦人女子,見偏性執,非假術以御之不可。有術,然後駕御安妥,歸於和洽,究竟亦是誠而已。一人處內不和唐一庵勸之居外。有老僕問:「何故居外便得和?」一庵曰:「其病根在此。情狎則易遷,凡人之情,令其可繼,一時用得多,後便不續。久則變,變則通。所以自防者,須吝情。吝情者,須疏跡。」
636 夫之於妾,何以不言服。蓋惟情有輕重,難以預定,在人以義起之耳。甘泉先生為蒯氏服九月,以其代妻事母久而慈子有成也,後之服妾者擬之。《禮記》云:「士妾有子而為之緦,無子則已。 」
637 胭脂紀事 清 香山伍端隆國開 撰
638 伍子病酒五羊,二客闖門,拉赴珠江之游。舟中紅妝數人,每坐輒簇伍子,中一姬口脂最鮮,伍子問曰:「脂有法乎?」曰:「法則有之,而不可傳也」。酒半酣,拾舟就岸,射骰子長林之下。伍子連負四五觥,罷去。散步亂葉中,見紙一角,拾而展之,則古本書也。
639 其書葉心名《紅暉閣逸考》,即言胭脂事也。其文曰:
640 秦子都初名碧玉,汾陰人。晉禽吏秦植之女也。年十三,以冶色著,人呼為子都。子都曾遇道人至其家,拊之曰:「此女不類人間」。授以渥丹之法;使子都自汲汾水,注古鼎烹之。水既沸,道人袖出物少許,點沸湯中。忽裊裊凝紫煙,子都拂之,煙愈重,滿鼎作紫金色。子都因取綿絮覆煙上,煙盡入絮,遂藏以為膏唇之飾。道人既去,子都乃時時集煙。所居不論遠近,咸就子都求紫煙綿。子都性懶散,年二十不嫁人,以鬻胭脂供父母。又不耐水烹煎,凡求者止以齒嚼綿汁少許,各持歸,隨綿多寡悉是紫煙之色。於是千里內外女子俱來就子都,呼「胭脂師」。後子都既老,面猶桃花色。一夕,水衝其廬,子都化去,不知所之。後人弗得其法,但向汾流汲水漬綿,漬不成則熾炭候其水盡,又不成。有黠女子曰:「胭脂男女之艷色也」,則擇日與男子交而後制之,終不成。乃相與立廟於汾水上,加子都號為「紫府胭脂之神」。每歲三月、八月,諸女郎著紫衣或紫裙,紫帶紫冠,簪紫,氎帨用皆紫,設祭於廟。歌《紫府之歌》以娛神。神來則有紫氣出於牲上,尋飛颺滿空,須臾牲醴花果盡變紫色,祭者以是為驗。又各鑄小神像事於私室,欲制胭脂,則先斫取桃枝煎水,遍灑屋兩楹,又斫桃枝寸許數千條,圍插牆陰,禁雞犬勿使鳴吠,貢一杯紫琉璃於神前,禮拜之。又以桃葉自然汁刮其唇,少出血,乃將汾水置鼎內。遠者則用井華水隨便點以紫色花,別沸湯溫之,長跪以待,稍瞑目則化為胭脂矣。然後入綿什襲藏之,其色如天半朝霞。後世胭脂之法,始於此也。
641 伍子讀罷,眉舞色飛。自念《紅暉閣》一書,素不經見,其事又素所不聞。是時同舟有以博雅聞者,俱茫然不知。獨先時鮮唇一姬曰:「儂固自有法也。欲制胭脂,先祭胭脂神」。伍子曰:「胭脂神為誰?」 曰:「胭脂神相傳出西川,即紫姑也。祭之日每歲正月十五至三月春盡日以前。連日祭之,先採新花及楊柳葉,仍煮桃葉湯滌器,懸一鏡以伺神來。來必於夜,燈光中視鏡有過影,即禮拜之。旋取胭脂綿百二十章,逼以沸湯,令盡出其汁。又用赤金箔如胭脂數,真珠末四分,大紅珊瑚末四分,血珀末三分,梅花冰片一分,和金箔搗為泥,將所逼胭脂汁,入精細磁碗,分作二十分。又將金箔等分作二十分,入胭脂汁內,攪勻置烈日下,候其稠,乃取胭脂綿縮取其汁,曬之極乾,用淨竹器盛之。下設冷泉水,水中點以時花之極芬者一二朵於胭脂,移就朗月以吸月華。月初七至十四五,望後之月雖佳勿取。滿八九日,又置烈日曬極於,然後以絹素封固次第取用。」伍子曰:「望後月即不用者何?」姬曰:「望前乃生月,露下多成珠,物沾之潤,其氣暖能發顏色。望後乃死月,露下少成珠,物沾之始潤終枯,其氣澀不發顏色。
642 伍子於是爽然起曰:「合古今之說胭脂事,其盡於此乎。《紅暉閣》不見於書林,吾幸睹其殘缺,又得今制以暢其旨,一物雖微,其亦有天幸也。此法傳,於閨閣麗事不為無功。獨惜我輩方在塵勞中,白駒赤電,冉冉誤人。況乎道德文章,未有涯涘,晝則竭膽力以赴精華,暮則盡形容以供蕉萃。雖有秦碧玉在前,紫衣紫冠紛紜侍側,其奈潘郎之鬢何哉!舟興未終,搦管紀事,不醉死不休矣。
643 陳子明曰:胭脂即燕支,又作焉支,又作閼氏。地名,花名,亦人名。古詩「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娶無顏色。」唐宋朝有口脂面藥之賜。其法實出秦弄玉粉丹偕簫史飛升。秦子都想是弄玉後身,故名碧玉。非國開好事不能盡此狡獪。衛懶仙曰:唐天寶宮中下紅雨,太真命宮奴各以碗勺承之用染,自有天然色艷,千百年後惜未有得以靧面者。今倩國開韻筆,傳出紫煙法於人間,嫏嬛惜逸此則,餘搜奇補之。
644 附記:女星,旁有小星,名始影。婦女夏至夜,候祭之,得好顏色。子都為胭脂神,綠窗私室亦當塑像配享。
645 胭脂記事跋
646 髻鬟有品,妝台有記,洎乎《黛史》、《眉謠》,抽秘騁妍,更無微不入。帷是膏唇丹飾尚少志述,金閨缺典應為之首屈一指。得此記事,香艷彌絕。僕本恨人,亦不禁眉飛色舞。丙申初秋震澤楊複吉識。
647 十美詞紀 清 吳江鄒樞貫衡 撰
648
649 偶於拾字僧筐中檢得一帙,雖紙頁破碎而字跡尚未模糊,且甚嫵媚。中載小序一、小傳十,傳後各綴以詞,題其首曰「酒城漁叟著」,複有鄒樞字貫衡及松陵鄒氏家藏印章,則鄒生者固吾邑人也。中有陳圓圓一傳,則與圓圓同時,大約生於勝國天啟年間。序末自著雲「辛酉初夏書」,則此書成於康熙二十年也。觀其興致清狂,文詞雅麗,其為風流才子無疑。獨異既少負雋才,一時名盛,即事業未著,而詩文可傳。何近在同邑,且未有知其姓字也?時朝廷特開鴻博之科,一時名士,俱與其列。以彼其才何獨見遺?豈淡泊相遭放浪自得,久矣置功名於度外乎?且玩其詞意,即多感慨之情,並無窮愁之語。狎妓征歌,尋花問柳,則家之素封可知。生平著作要非無力付梓者,何湮沒不彰一至於此?因思天下之大,人才何限,顯揚什一,淪落什九;彰著什一,湮沒什九。有唐賜方幹等數百人孤魂及第,吾恐尚有抱孫山之泣者耳。安得上天雨酒,大地作杯,澆盡古今才子之墳,則鄒生者亦得沾其餘瀝焉。更有不可解者。名士必悅傾城,而佳人難逢才子。而若人生平奇遇不一而足;巧蝴蝶,天然其妻也;如意,天然其妾也。年相若,才相等,使屋貯二嬌,游多名妓,嘲風弄月,惜玉憐香,豈非千古福人,千古快事?乃一則貪利而賣,一則母怒而遣,遂以千載奇逢化為千載恨事,雖迂腐頭巾必不出此,豈從來薄幸多出風流才子乎?彼鄒生者,幸而不解相思,尚得於詩酒場、歌舞隊縱橫徜徉,終其餘生。而所謂巧蝴蝶、如意者,流落天涯,旋遭兵火,竟不知所終矣,可不惜哉!因將原本手跡收藏,別錄一通為副。其末一頁為《琵琶婦朱增傳》、詞曰:「瀟湘夜雨已汗漫……」破壞不可複讀,姑闕之,不以己意增補云。已未仲冬同邑楊凌霄漫序。
650 自序
651 詠王獻之桃葉之歌,吟蘇子瞻柳綿之句。玉局詞人,猶迷水盼;金蓮學士,尚明蘭情。七賢亭琴酒宵陳,百美圖蟬娟曉起。霞妝星靨;攪菱鏡之春雲;金鳳銀鵝,試舞衣之秋襞。翡翠樓前,競解紅鸞之佩;鴛鴦渚畔,時抽絳樹之簪。至若遇花奴於小曲,譽重憐憐;逢蕊女於幽坊,名高盼盼。和香箋而詠柳,酬粉筆以題梅。謝秋娘之雅調,不肯送客淇間;霍小玉之風情,豈願數錢河上?欲脫煙花之藉,思依龍鳳之賓。無何而梁園榛莽,金谷灰塵。烏衣燕子,飛入遠近人家;凝碧優伶,散往尋常巷陌。宜春院風流雲散,猶存李白酒樓;走馬台燼滅煙消,誰識盧仝茶館?文簫翠笛,俱歸山水清音;艷曲濃歌,都付漁樵新話。揀殘編而書農譜,執禿管而寫牛經。瞻星望氣,誰為識寶之英賢;擲果分綃,翻憶憐才之窈窕。展三冬而抒採,續藻云乎哉;列十美以填詞,感慨系之矣。辛酉初夏酒城漁叟自序。
652 巧蝴蝶
653 餘在襁褓,即外祖母撫育。十二歲,外祖母憐余深夜讀書無有伴者,乃命媒婆莊嫗,以三十金買得徐氏一女。年十二,眉目秀麗如畫,以七夕來,呼為阿巧。數日後,巧垂泣告余母曰:「我非徐氏女,乃某族之某房女也。」餘母大駭,即命莊嫗召其母至曰:「我與汝家系至戚,豈可為此事?若論中表,我與汝兄弟也。令愛與我之子女輩亦兄弟。」遂備酒同拜,皆以兄弟相敘。
654 巧敏慧,詩詞寓目,三遍即熟。好畫蝴蝶,若有滴水在案,即隨水畫蝴蝶形。閒則研朱砂濾青花粉,買白箋描畫蝴蝶。到後園撲取活者置室中,掩窗戶以扇逐之,觀其飛舞之態,於是畫愈工。餘母常以素絹制新樣裙,命之畫。服之,風吹裙帶,蝶若翻舞,見者嘆絕,呼為「巧蝴蝶」。
655 一日與侍女海棠同宿。餘作歌嘲之曰:「巧蝴蝶,作盡風流業。若到花叢伴海棠,花神定有勾魂帖。」巧因自嘲曰:「巧蝴蝶,欲畫心終怯。高飛難近寶釵旁,低飛且隱湘裙折」。嗣後更不複畫。
656 會東城伍學憲,有公子字存敬者,中年少嗣,欲娶偏室。先於橫塘採雲莊上,構造鴛鴦樓,雕甍畫棟,為瀟湘綠綺窗,琪花玉樹,交映前後,以見金屋貯嬌之意。然後渴餘父求巧,以二百金為聘。餘母厚備妝奩,如親生者。去後慰問不絕。曾以柿蒂續一方,作小楷,備敘姊弟相依之義,風雨聯吟之情。後附意《難忘詞》三首。外有水晶圖書二枚,金陵色箋一匣,西洋白苾,布一匹,水沉香三兩,遺餘。餘遍示兄弟,皆為慘然。餘以南京花縐一端,犀簪一枝,取桃花淺色絹,作小楷述舊意,和其詞韻答之。甲申乙酉歲餘兄弟避亂於鄉,明年歸城而音問疏矣。
657 借梁園金谷培養瓊肌。珠作唾,玉為啼,道黌堂女婢,聰明侍鄭;槐扉根葉,窈窕名崔。蝶譜時窺,鳳毫輕點,巧奪滕王孰與齊?粉字吟梅和雪寫,碧箋詠柳帶煙題。曾共湘簾吹絮,倚簫選夢,多少事說著眉低。青嶂隔,紺園迷,釭花夜笑,往恨重題。鵲渚遺簪,淚辭春閣,鳳樓鏁佩,影伴香溪。鴻音憑紙待尋蹤,南浦橫塘待渡,踏遍云堤。春風裊娜
658 如意
659 餘年十五,外祖母以二十五金買一女,名如意。年十四,色態俱絕。外祖母於寢室旁闢一小軒,俾餘夜誦。女洗硯擁書拂幾掃榻瑩潔一塵不到,余甚喜之。如是者一年,餘偶於書中得《西廂》,有紅朱評點。餘笥中有《花間集》,亦以朱筆批閱。餘疑此處更無人到,出自誰手?乃呼女問之。女笑不答。餘曰:「此必汝所為,吾觀汝,非尋常女也。曾讀書否?」女曰:「我南城織戶陸氏女,七歲鬻於顧氏家,主憐我聰穎,命我入館伴讀。主母延女師訓諸姑,師姓沈,嘉興秀水人,工詩詞,盡心教我,以故詩詞頗曉。」餘曰:「何又來此?」女曰:「主母以我長成,恐家主見留,乘家主赴杭,立命陳嫗轉鬻於此。但家主恩深,不得一辭為恨耳。」乃嗚咽淚下。餘因檢其奩中,得詞,調《生查子》詞云:「妝罷倦臨帷,燕語鶯聲。寂誰與伴香奩,一卷《花間集》。瑣細制芙蓉,旖旎熏安息。枉自足風流,沒個人憐惜。」余笑之,含羞索去。
660 及餘十六歲,秋夜將半,酒微酣,呼女曰:「我欲為《西江月》詞,汝為我聯去。」因指燈曰:「金粟初垂一穗」,女即曰:「銅壺已報三更。」餘曰:「梅花繡帳影搖燈。」女曰:「可是芳魂未定。」聯未畢,外祖母以夜深催寢。女去,餘亦睡。從此吟詠,或詩或詞,幾於盈篋。餘長兄一日潛至餘寢所,啟篋,一見袖去。洩之於母,母大怒。呼餘責曰:「我望汝讀書,汝但為詩詞,狎暱奴婢!」乃立命莊嫗遣女去,適有杭宦娶妾,許之。女臨別更無一言,惟以繡花汗巾挽結數十,擲我而去,餘淒惋至今,不能去懷。
661 紗窗夢未醒,簫聲.斷,遙憶玉嬋娟。記美髮未齊,嫩鴉初握,步蓮堪印,小鳳新彎。銷魂處流波傳細語,低翠掠煙鬟。薛氏校書,芙蓉養紙;崔家錄事,芝髓封編。  草蕙蘭佳句相鳴,和巧樣卵色魚箋。誰是多才情種,我見猶憐。嘆輕鴻甫就,銀屏生暖,彩鶯旋去,繡榻重寒。多少愁霜悲火,頭上心前。內家嬌
662 陳圓
663 陳圓者,女優也。少聰慧,色娟秀,好梳倭墮髻,纖柔婉轉,就之如啼。演《西廂》,扮貼旦紅娘腳色,體態傾靡,說白便巧,曲盡蕭寺當年情緒。常在予家演劇,留連不去。後為田皇親以二千金酬其母,挈去京師。聞又屬之某王,寵冠後宮,入滇南終焉。
664 濃點啼眉,低梳墜髻,聲驟平康。苔翠氍毹,花紅錦毯,趁拍舞霓裳。雙文遺譜,風流誰解?卿能巧遞溫涼。香犀挽生綃淡束,幾疑不是當場。  星回斗轉,芳筵已散,倦餘嬌憑牙床。玉版填詞,瓊簫和曲,粉脂尚殢紗窗。鈿車催去,燕台程遠,鼓顰進噪漁陽。風塵老,蠻煙遠隔,信音渺茫。永遇樂
665 卞賽
666 卞賽,金陵樂部伎也。工詩,好畫蘭,寓虎邱山塘白公堤側。幕而邀之者,香車畫舫,不絕於道。常以金陵十竹齋小花箋、閶門白面圓箑畫蘭,邀餘題詩,餘信筆題就,頗愜其意。每以十竹齋朱砂印色及水沉香等贈餘。不好華飾,不輕與人狎,似良家婦。後為杭宦取去,生一子,聞已為顯宦矣。
667 清剪冰華,香團雪彩,淡絕秋娘風度。青粉牆頭,門對白堤雲樹。開曉幕茉莉來時,臨涼檻木瓜馨處。展鵝箋輕掃叢蘭,白瓷斟茗篆煙午。  堪憐江夢未杳,曾草湘蕤麗句。欣附芳譜,擬結同心,又值賦驪情苦。空撇下萬卷霞綃,覓西樓一塘春雨。問何年重見風流,小窗深夜語。綺羅香
668 沙才
669 沙才者,金陵歌院伎。家桃葉渡,風致淡雅,工詩。餘赴南闈,曾至其室。見其小軒中位置花石,幾上有自評唐詩及《花間集》,丹黃雜採,不忍釋手。後徙至蘇寓虎邱山塘,常以閶門雲母箋裁斗方吟小令,作蠅頭楷贈余索和。餘取宣德紙,以碎朱研粉砑光賦詩《一半兒》十首答之,喜甚,藏之金陵紫檀鈿盒中。每見,出以示餘,吟詠不置。餘家每有小飲必招之,彼必辭他客而來。後金陵院樂中,有侵其舊居者,姥載女婦故曲,遂不複至蘇矣。
670 相台錄事,韋曲司書,仙藻憑纖手。冷金箋剖,■⑴毫嫩,常伴翰林千首。碧衫唾皺,早看盡閶門楊柳。賦小詞題偏鮫綃,滿路颺香蔻。  何意憐才贈玖,寫回文短幅春情先逗。微波暗溜,相憐處為我客前辭酒。傍奩未久,又鼓棹石城渡口。想到時懶唱桃根,人似黃花瘦。解語花
671 梁昭
672 梁昭,吳門妓也。姿色絕麗,酒微酣,兩頰紅暈,望之如桃花士女。時吳門有徐六度曲,俞愛之撥阮,汪君品玉簫,管伍吹管子,為歌壇絕頂。昭師事徐六,學度曲。不逾年,精妙反過於徐。。諸樂中惟管子合曲最和協,而管伍之管,其細如縷,昭動口簫管稍低於肉,聽之若只知有肉,而不知有簫管也者。而簫管精蘊,暗行於肉之中,偷聲換字,令聽者魂消意盡。虎邱中秋夜,勝會畢集,若昭等不來,皆以此夕為虛度。後適一錢姓者,錢以事系獄將死,昭殉身以報,投繯於尼巷。時人皆稱其烈焉。
673 豆蔻衣香,芙蓉笑譜,小立春風門巷。蜻蜓碧淺,魚子紅深,可體縠紋三兩。戶外亂擁雕輪,陪宴蘭皋,系舟湖上,把瓊簫漫品錦箏微撥,遏雲聲響。  還自結顧曲周郎。哀絲豪竹,心力盡消歌唱。誰知燕燕,不信鶯鶯,烈骨竟藏鴛帳。思守藳砧,又因金谷摧殘,墜樓悲壯。女丈夫櫬在吳門,堪與要離同葬。惜餘春慢
674 李蓮
675 李蓮,吳門妓也。姿色纖麗,少有渴病。年十九,以患熱不出見客,常以小札招呂湘煙及餘至其家。蓮靚妝艷服,迎坐小軒,設肴饌精美,行酒政遞花催板,竟夜無倦容。撥弦索,唱《西廂》、《草橋驚夢》,歌徹首尾,宛轉瀏亮。媽憐惜,不使之畢,而蓮不顧也。是歲秋,複招我二人。見其面龐消減,香腮印紅,仍具酒垂淚而言曰:「我病已久,向之與君盡歡者,勉力以報知心,故不覺其憊也,今則不能矣。請君一訣,幸毋悲切。」於是取弦索,歌《新水令》闕,氣短而止。持袂嗚咽不勝,逾數日逝矣。予作《招商曲》以挽之,湘煙膊之甚厚,至今言及猶悵悵雲。
676 鴛樹凝愁,珠樓墮影,慘慘啼紅幽夢。扇冷桃花,把香車誰控?掩坊曲常自瓊梳懶掠,粉碗梅鈿膠凍。單鵠離鸞語,此生休弄。  憶芳筵曾受憐憐重,扶衰體笑解春風鞚。勉強撥施搊箏,苦霜飆吹送,葬西阮近在真娘塚。簫聲斷,零落歌紈鳳。問誰念小玉情真,賦招魂是宋。拜星月慢
677 朱素
678 朱素者,北濠名妓也。色調稱絕,好酒,然不遇知心不飲也。餘常結俠友數人,為連夜飲。時有張孟恭、劉默生、呂湘煙、陸森玉等,而素亦與焉。素愛惠山雪酒,每飲必瓷壇屢易。坐客或有倦睡受罰者,而素卓然無惰容。後隨媽至杭,有李生往天竺遇素於湖心亭。素款李生至家,備詢餘等數人。李生歸述,蓋不勝欷噓雲。
679 鮫宮一縷冰絲影,亭亭幻成嬌倩。梨夢方榮,梅妝初洗,迎人宜春歌院。相逢未晚,正茂苑新鶯,白堤清管,揭鼓催樽,竹林頹玉笑嵇阮。  雙紅豪思誰比?酒壇臨未久,離袂旋判。南內雲痕,西湖雨跡,暗把昊綃偷染。零箏斷扇,念影伴無多,璧沉珠掩。欲賦閒愁,未吟先意懶。齊天樂
680 羅節
681 羅節,金閶女優也。為旦,色柔婉絕倫。媽以其年漸長,思得一富家兒為破瓜計。節曰:「我為名優,嗣後以所得者,酬母正多。我終身事,母幸勿預。」一日,節在餘家演劇,卸杏色外衫於衣桁,餘見其衣帶上系小紫香囊,內有唬泊墜素綃半幅,上書細字,辭義俱不可解,忙向余索去。自是年餘,節忽不見。媽遍求不得,思想成病。半載後,媽忽不見。方知其綃上所書,密約也,珀墜贄物也。節之去,踐盟也。媽亦去,迎養也。節亦青樓中之異人矣。
682 縱流溫傍玉,評不到此真真。看鳳曲鶯喉、鳩驚燕舞、態盡花茵,步幄珊珊暗出,似巫峰墜下一絲雲。料想蜂狂蝶驟,自應無處藏春。  誰知斂恨與收欣,卻早乞閒身。看仙抒梭霞,芳屏畫草,願事情人。蘭棹五湖歸去,迓慈幃猶念舊時恩。鏁住花心柳性,莫教飄蕩風塵。木蘭花慢
683 題詞 樊舟附客
684 挑燈拂拭讀殘編,想見風流美少年。
685 伴讀女中稱學士,締交院里號書仙。
686 焚香煮茗聯新句,妙舞清歌醉綺筵。
687 莫道才人鮮遇合,如君何必怨蒼天?
688 雲散風流未幾時,可憐姓氏已無知。
689 美人題贈胭脂冷,才子文章錦繡迷。
690 當日爭籠書壁句,而今誰唱定情詩?
691 筆精墨妙長流落,拾得殘編費夢思。
692 又 琴川侄均
693 清詞麗句僅遺編,湮沒荒江歷百年。
694 當日不知有柳七,今朝始識是坡仙。
695 梨花同夢歸深院,桃葉行歌醉綺筵。
696 回首昔時豪興處,埋名何必問蒼天。
697 才華應自冠當時,遇合風流人共知。
698 芍藥盈篇紙上裊,葡萄滿幅望中迷。
699 聯吟繡閣填新曲,伴讀書齋制小詩。
700 韻事卻歸何處也,那堪千古系人思。
701 十美詞紀跋
702 缺憾世界,可憾實繁。每讀非煙、春夢諸傳記,趣於邑者累日。茫茫千古,何處無淚痕哉?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十美詞成,吾知離恨天中,又增一重公案矣。甲午夏日同邑楊複吉識。
703 注:■⑴,夋+免
704 悅容編 清 長洲衛泳懶仙 訂
705 情之一字,可以生而死,可以死而生。故凡忠臣孝子,義士節婦,莫非大有情人。顧丈夫不遇知己,滿腔真情。欲付之名節事功而無所用,不得不鐘情於尤物,以寄其牢騷憤懣之懷。至婦人女子,一段不可磨滅之真,亦惟寄之以色事人一道。昔雲「士為知己死,女為悅己容。」,每感斯言。大抵女子好醜無定容,惟人取悅,悅之至而容亦至,眾人亦收國士之享。雖然,悅容者,寄也。編悅容者,寄所寄也。使索我以真,則餘且為扁舟五湖人矣,豈獨向空山續禪火哉!夫不身履其境而摹其事,調停愛護,款則欲周,詞旨欲暢,設非曲解其情,了不可得,正如高唐一夢,想象自真。然猶不敢自匿,用以公之好事,為閨中清玩之秘書,以見人生樂事,不必諱言帷房,庶
URN: ctp:ws671459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