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閩縣鄉土志

《閩縣鄉土志》[View] [Edit] [History]

1
2
臺江四至界址,南行者,自新港起,過鴨牳洲,至萬壽橋下,水程約十里而強。北行者,釣龍台起,繞五保七社,歷尚書廟,出萬壽橋,水程約十里而弱。此南臺江水程四至遠近之略也。
3
江南橋即中洲橋。創於元季,在臺江之南,或謂江南陳氏族人遷上渡募設。潮之自江南橋入者,西過上北館,踰鹽倉山口,繞望北臺嶺,渟於龍潭角。此處水極深,所謂三十六灘之殿,至上渡與侯官分界。東繞中洲鋪後,上至滂洲,俗呼幫洲止德彬橋,與侯官分界。
4
萬壽橋俗呼大橋。創於元大德七年,王頭陀募造。橋下潮洶湧,內外水高下尋丈,波瀾成漣漪,漲則無聲,退則聲聞數里。橋長三十餘丈,雁齒三十六門。萬壽橋之潮,西繞中洲鋪後,上至滂洲彬德橋止,東入新橋稅館前分歧:其一西南行,其一東北行。西南行者入南臺內港,過洲邊鋪,上福星橋,穿田礑鋪,繞田礑洋田,至二塊石橋,與侯官分界。東北行者,入南臺內港,歷安樂社、打索埕,是在中亭街右鋪之後。踰三通橋,又分兩岐,東北與小橋水匯。今先言其折而西南行者,環后洋里之北,趁張真君殿前,上星安橋,穿潭尾街,散入五保七社西南,至三捷橋,俗呼 折透。與侯官分界,西至雙龍橋,與侯官分界。
5
沙合橋俗呼小橋。亦建於元季,潮之入小橋者,先自鴨牳洲《通志》載,橋東有洲田數十頃,今半為田,半成鄉落。至新港之南,另分一港入南臺內港,穿透龍橋,在中亭街左鋪後洲之後。上至菓牙前,入小橋,與三通橋水匯。
6
南城外鑿偃月池半畝,大如下弦式,坐南向北,橫列一肆,俗稱外城邊街,銅器貿易之所。過西直出為板橋,橋下水分三派,由板橋直出為斗中街,下與洗馬橋接,是為城外直街。
7
洗馬橋上與斗中街接,下與茶亭接。鐵器貿易之所。
8
茶 亭,上與洗馬橋接,下與河口嘴接,茶肆林立,行者多憩焉。
9
河口嘴,上與茶亭接,下與橫山鋪接。橫山昔有烽火堠。
10
鋪前頂,上與橫山接,下至夏街鋪止。鋪前街有公立學堂。
11
夏街鋪,上與鋪前頂接,下至安民崎止,退衣貿易之所。安民崎上與夏街接,下至沙合境俗呼安民崎下。止。昔瀕江數里,有城門,曰南沙合門,境名及河名、橋名本此。光緒二年被水,橋壞重修,題曰:「沙合古蹟。」
12
沙合境,上與安民崎接,下至中亭街止。
13
中亭街,上與沙合橋接,下至萬壽橋止。魚蝦趁潮入市,城內外之以魚貨為業者,必黎明互市於此。
14
過萬壽橋為中洲鋪,上與萬壽橋接,下至中洲橋止。以上為出南城之直路,上起於斗中街,計六七里。下至於中洲橋。自安民崎至萬壽橋,歧而橫,以西出為橫路,要皆為南臺之官路,大路也。若自斗中街,至中洲,岐而支行旁出,則皆小路也。今先詳橫路。
15
自安民崎歧而西行為上巷,上與安民崎接,下與白馬鋪接。自上巷南行數武,轉而西為上杭街。東接上巷、西至塔仔兜,皆屬上杭,古稱留飯鋪。渡江者必逆旅焉。內分四鋪:曰白馬鋪,留飯鋪,犀石鋪、惟心鋪。其間皆富商大賈,以茶紙為大宗。有臺江書院,建於國朝康熙間,今改為臺江兩等小學堂。其地俗又名白鷺木臭。學堂之西有臺,臺下巨石嶙峋,高數仞,突起一石,尖峭如犀角,形極逼肖,故名犀石。有石刻「犀角」二字。
16
由水巷道折而西,曰下杭街,分三鋪,錦江、福星、河泊。皆大商會館所聚。以南郡會館為最久,額為蔡葛山相國書。
17
由街向北行,曰湯房同。相傳下有溫泉,而安樂鋪、潭尾街、蒼霞洲等路即於此通焉。
18
南臺之東,則鼓山前三十有六鄉,與後洲接壤。其西三保即與侯官分界,南藤山交下渡區界。
19
安民崎東有龍沙書院,亦改學堂。
20
崎西有聖教醫館,地名銀湘浦。鋪前頂亦有醫館,有天主堂,橫路,由龍嶺麓北向,再折而西,過霞浦街,海防前,至後溝鋪,再折而西為內河、小港,渡河為侯官界。
21
夏醴泉之西首有教堂,建立最久,建於明。更有墓埕里,以有明季古墳。轉而北,至橫街池墘,有玉融書院,今亦改為學堂,院中祀文昌。右有武聖廟,廟右為一真庵,建於元。惜所祀者,為鄉民迷信之神。庵前為三山會館,頗宏壯,庵右為金斗山,聯洋中亭,有龔狀元墓,更有亭翼然,為大士廟。由洋中亭折而南,曰鑄鼎街。
22
由鑄鼎街而北,皆南禪山麓,其地有名南禪同者,可緣而達海防署同,折而北曰南禪寺,皆因山而名也。寺建於五代梁時,寺內旁有鹿鳴書院,今改為開智學堂。寺東有南佛廟,獨山武顯廟,皆不列祀典,鄉民迷信者。
23
水部段者 省城七門,水部門在其東南,門之外,鄉村市衢,方二十餘里。北自闊埕街起,南至塢尾、灰爐頭,有福清玉融會館,南北相距約八九里,東接鼓山前三十六鄉,西至後洲,東西約二十餘里。有金墩洋之橋,題曰「福晏橋」。
24
太保境,有耿藩故莊,周圍約三四十里,名為繪春園,今農桑局、左公祠在焉。
25
柔遠驛即琉球會館,在太保境後街:前有十家排,李、張、林、王、戶,鄭、宋、丁、卞、吳、趙各一戶,代售球商之貨。
26
直街之右,第一條路出南城邊,第二條出南較場之北向,第三條出南較場南向,第四條出祖廟,第五條出河口嘴,第六條出銀湘浦,第七條出后洲,第八條出塢尾,左至三十六鄉,田數萬頃。
27
路通水師協署,今改實業商務小學堂,以太保境小較場為體操演習之所。又有公立瓊水小學堂。民居稠密,瓊水已漸趨東南去。
28
水部街有美以美部教堂一所。
29
金墩橋東北直行,出河口嘴有街數十家,染紅紙房聚焉。路通橋下魚菜船森列,由臺江入新港,上泊有牙販,聚此貿易。
30
右南臺區為里二、嘉崇、高惠,為圖十一、為村二十二:太平、揚忠、洋橋、浦東、河上、竹纜、打鐵墩、金堆、下陣、金墩、金堆、象園、象東、象西、雙浦頭、後塔、上下浦西、上元、上中下土黨、鳳莊。有南臺海防同知衙,水利主簿衙,臺江汛,及面嶺汛等街巷,見上。
31
下渡區
32
南二區曰下渡區,距城十里而遙,北臨臺江南岸,與南臺區之中洲接,西至天安山麓,與侯官界之上渡區接。南逾三叉街,與白湖區之白湖亭接,東盡高湖、江邊等村,與白湖區之潘墩、臨江接。可分藤山為首段,泛船浦以下為次段。江邊一帶為第三段。
33
出城門踰江南橋,俗名倉前橋。天安山峙焉。循山沿江西行,曰倉前,以有米倉鹽倉名。與侯轄之上渡接。沿江東行曰觀音井,街曰梅塢,西接天安山,東與大嶺並峙。嘉慶時洋人入閩,先在南臺,錦江鋪、福星鋪、塢尾等處,後相此地山水特秀,徙居于山之原與嶺之左右,迤及濱江,俗稱泛船浦。遂為互市一大商埠。又於大嶺之崗闢一路,由梅塢頂出,現匯豐銀行天泰洋行在此。直達天安山,亦其市場焉。梅嶺東南與藤山之脊相接,故曰藤崗。地形蜿蜒,起於梅麓塔亭下,踰清安嶺,俗稱小嶺。至睹橋亭下三叉街而止。岡之左右,迤邐漸下,皆沃腴田,凡數里。百年前藤崗之路,左則由梅嶺沿江而西,右則循田而行,至三叉街路總匯。今則岡之左右,人煙稠密,數十姓千餘家於此聚族,古稱周、王、鄭、蔡四大姓外,如慶元陳、江南陳、吳、盧、張、莊、鄒、梅、劉、王、孫、程等姓,或數十戶,至二三百戶,環聚焉。路由岡上行,直達三叉街,分為雙支路。一稍西趨,直達半洋亭而下。即往白湖區義序村之大路。一稍東趨,直達白湖亭而下。即往下四府之總官路。下渡鄉,元季僅十境,入我朝道、咸,則十八境,今則二十一境矣。自塔亭下至巷頭曰新登上境,新登勝境、新登義境、新登福境。至清安嶺,即小嶺,曰清安勝境、至十境祠下,曰清泰上境、曰興義上境、至睹橋亭,曰龍橋北境、龍橋南境、至三叉街、曰鰲頭勝境、曰鰲頭闔境、此藤岡上之直達也。藤之西,埔頭牛眠山,曰萬安上境、萬安正境,藤之東曰登龍勝境,東安上境,東安正境、即東窯鄉。美墩即尾墩。則曰流澤境,港頭曰萬安境,曰臨江勝境,義安上境俗名田塍下,至中墩,曰龍峰境。是為藤山二十一境。
34
清安清泰之分界處,有十境祠。祠建於元季,鄉僅十境,今境屢增,祠名仍舊,或訛作十錦祠。鄉人於此議鄉事焉。
35
睹橋亭在龍橋北,由南境白湖亭來者,至此可睹萬壽橋,故名。
36
龍津庵在龍橋北境,庵外祀文聖,庵左別建一廟,祀武聖。下廟在新登義境,祀唐忠臣李、馬二公,現立學社焉。護龍庵在清安嶺,前為朱子祠,後鄉人轉相擴闢,所祀亦複雜。光緒二十八年,改為益聞社,設閱報所,立學堂焉。
37
七通井,一在清太境,慶元陳氏祠對面;一在田塍下,周氏祠內,一在興義境,大盛煙店對面;一在睹橋亭北境;一在牛場裏南境;一在埔頭下鰲頭境;一在埔尾萬安境。蓋鑿井時浚井底溝道,俾七井水相通,故名。
38
走馬山,相傳閩越王子有白馬三郎者,常馳白馬獵此,後以射鱔捍災東郊,報其功,祠之善溪上。南臺區惠澤山白馬橋,及茲山亦相繼崇祀。
39
人力溝通之水,曰官溝,自十境祠之前轅,左一溝,潺湲直達,昔有龍舟一艘,由溝駛入閩江,相傳嘉慶時,此船競渡而沒,今遂失溝故址。其水環埔頂、萬安境、繞洋較場,與萬壽橋下大江水匯。今洋較場邊,其水尚能隨潮漲退,入埔頂則淺矣。
40
昔村農掘一石,載有:「走馬山前看走馬,蕃船浦內泊蕃船」之謠,蕃船浦今改稱泛船。初不審何謂?及同治初年,洋人擇山前數十頃為試馬場,鄉民逐之,洋人訴領事,遂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議,令有司向民買田而租與之,以其租充會垣越山書院膏火。自是互市愈盛,蕃船且由大橋上水口,乃知茲事,蓋有先兆矣。
41
清安嶺左有園,里人樹桑數百株,為誠益公司蠶桑局。園後有洋樓一所,洋務分局在焉,局前為茶園山地一坪,系東安鄉公地,接清安嶺之脈。
42
小嶺頂,咸豐五年奉耶穌教者,建有美部會教堂。
43
東窯鄉,同治初,設福建電報官局。
44
自泛船浦沿江,而中墩、尾墩、而高湖、江邊,人煙頗亦繁盛,高湖舊亦名為南湖,明鄭繼之吏部桑苧園、遲清亭在焉。居高湖及江邊者,均屬吏部族裔。
45
下渡為區雖不甚廣,而人品之可紀者甚多,如吳海官監郡不仕。朱旌字以逸民著孝行。陳元凱仕宦獨矢清白,陳征仕兼以詞賦聞,此四君子前明與國初人也。南宋時,盧玉溪先生家居巷頭新登福境,以郡諸生徵為翰林博士,獨探伊、洛之旨,具見於《四書大全》及《性里諸書》,與吳海並稱鄉賢,後人祀二賢木主於小嶺朱紫陽祠。盧、吳詳見《耆舊錄·德行傳》明嘉靖時,有王愛軒者,幼有至性,習舉業不遇,改為運司掾。因祖母病痿痺,棄役乞養,日承歡左右,人皆稱王孝子云。
46
婦女之以節著者,亦時有人。明季儒士陳焲妻劉氏,國朝王崇中妻陳氏,又鄭門周烈女,《藤山志》存其挽詞焉。光緒二十八年,東安正境林良玉妻羅氏,將擇日就烈,為地方官聞知,馳止之,許其通詳奏旌焉。羅節婦附《耆舊別錄·陳淑萱傳》。
47
鄉亦有俠士,王長年者,俗稱篙師為長年。忘其名,嘉靖間倭掠藤山里,年與鄉男婦凡二十餘人皆被執,且捲財寶揚帆歸國。年在舟,以計媚倭,使解縛,更使婦女媚以酒,大醉群賊,盡殺之,飽風回帆。年既殺倭,則先盡割其舌,而別藏之。歸舟抵岸,官軍奪其首級,反縛年誣為寇,年剖辯,出舌為証,鎮將大駭,服,欲官之,辭歸。
48
各大姓來居藤山者,盧姓遷自貞觀間,其後有玉溪先生出焉。若上溯渡江二十四姓,則當以陳姓為盛,而陳族之在藤者,亦不一,曰慶元,曰古靈、曰江南。江南陳之第六支者,在藤,其始遷於臺江之南,因名其里閭曰江南,即今上渡也。復由上渡遷於藤里,子孫蕃衍,有陳半街之稱。嘉慶二年,不戒於火,族人星散。
49
開閩王者,忠懿王,十一代孫名善,官宣議郎,卜居於此。十六世,有王常者,創祠藤麓。明成化間,又重建於山之陽、堂後祠忠懿,每上元懸燈,必書曰「開閩鼻祖」。
50
太原王,明季時有王朋兄,自莆田販煙來,遂以創售炒煙為世業,族聚最盛。
51
物產以鴨種、芽菜、朋兄煙為特別。煨鴨種之法,將鴨蛋安於糠內以桴,炭,文火微薰之,六日之外,取蛋窺其有胎形者,挑到梅塢鴨種牙內,更以手日搓七八次,令得人氣。不數日,雛鴨破殼出矣。然其中尚有秘訣不傳者,故鴨種牙梅塢外無別家。芽菜以綠豆貯桶中,早晚灌溉以水,日出芽,日易桶,天煖三四日,芽長寸許,潔白清脆,入市爭購矣。藤山人以此為生計最多。朋兄姓王,莆田人,販煙到此,逢霉以油炒之,轉變芳美。銷售最廣,今興義境王大盛煙莊是也。
52
右下渡區為里一,有半、時昇、光德、半隸白湖區。為圖十二,為村十五,下渡、鰲頭、張坑、對湖、港頭、中墩、程厝、嶺後、施浦、尾墩、鄭坑、下湖、酒店、高湖、江邊、橋南其市鎮詳上。
53
白湖區
54
南三區曰白湖區,距城二十五里,南北相距約十餘里,東西相距約十餘里。北與下渡區接界,西至北園,首山及高蓋山之東麓,西南至義序尚保墩,皆與侯官上渡區接界。東南至方崎、鰲里與仁南區之臚雷接界。東至上董、下董與仁南區之臚崎接界。東北沿林浦,大江,南沿螺洲大江。白湖區乾路由白湖亭北行,經烏橋、董橋,此二橋嘉慶丁丑,下渡王貞高董修。至下渡,越南臺抵南城,約二十五里。南行經黃山、越杠夫嶺,復東西行,經城門,越三角埕,紅橋亭,抵峽兜渡,約三十里。其支路,一由白湖西南行,抵郭宅、臚廈、三墩頭各鄉,一由觀音亭,在黃山往後阪途中,為行人憩息飲茶處。分支東南行,抵渡尾過渡,至螺洲各鄉;一由黃山坊下埕林尚書瀚所立坊。分支,東北行,經丹橋,蜈蚣路抵連阪林浦及上下董各鄉。若赴赤東、義序各村,則由下渡三叉街分往西南之支路也。赴高湖、江邊各村,亦由下渡三叉街,分往東行支路也。
55
蜈蚣路在連阪村口之西,石面平坦,長三四百步,俗傳堪輿家異說,甚駭人聽,今不著。
56
白湖區各村,曰浦下,曰嶼頭,由浦下迤南曰新橋,此光德里之屬也。居高蓋山東麓,曰山邊,曰下濂,曰浦墩,曰上洲,曰尤宅,曰郭宅,曰銅邊,銅邊即郭宅之附村。曰葉下,曰楊莊,曰楊厝前,楊厝前即楊莊之附村。曰朱宅,曰邵宅,屬官賢里也。環高蓋山而居者,曰北園,曰首山,曰高浦,曰程巷,曰池頭,曰芋壑,曰光橋,曰赤東,曰義序,曰尚寶墩,曰星墩,曰半田,尚寶墩、星墩、半田、皆義序之附村。屬仁豐里也。由郭宅以南曰,臚廈,曰外臚,曰路角,外臚、路角即臚廈之附村。曰黃山,曰牌下,曰天福墩,俗呼柴霸墩。曰乾元墩,曰鰲山頭,曰花園,曰渡尾,渡尾即花園之附村。曰夏店,曰螺洲,鄉臨南港江邊。屬仁惠里也。在黃山之東南,曰城門,曰城門山,曰傅坑裏,曰三角埕,曰鰲里,曰方岐,屬永福里也。在黃山之東北,曰洋下,曰連阪,曰日宅,曰山兜,曰潘墩,曰下洲,曰林浦,曰邵岐,曰上下董,曰湖埭里,屬開化里也。
57
各村族姓戶口,以黃、鄭、林、陳四姓為最大,黃姓則義序黃一族,已不下二千餘戶,居義序者二千零戶。又尚寶墩半田各有三百戶,星墩,赤東各有一百餘戶,此皆黃氏一姓與義序同族者也。連阪、邵岐兩鄉,亦各有二百餘戶,亦皆黃氏一姓。若鄭姓,黃山除劉姓數十戶外,有五百戶,臚廈有三百戶,洋下有三百戶,城山有百餘戶,至嶼頭,葉下與林、許二姓雜居,亦各有數十戶。林姓則城門一族為大,約有八九百戶,如鰲里之百餘戶,三角埕之數十戶,皆與城門林為一族也。次則林浦林姓,有七八百戶。若陳、蔡、趙及諸小姓之居林浦者,只有數十戶。若螺洲之洲尾,及朱邵宅林姓,各有三百戶,如嶼頭、后阪、日宅,皆不數十戶,統計有二千餘戶。陳姓則螺洲一村為最顯,村有吳、陳、林三姓之稱。計有七八百戶,次則三墩頭,三鄉,鰲山頭、乾元墩,柴霸墪。皆陳氏一族,計有五六百戶。他若花園、渡尾,各有一百餘戶,下店、下洲、橋南尤宅、牌下、葉下、蒲墩與各小姓同居,亦有數十戶,統計亦不下千七八百戶。其次則浦下新橋劉氏,一姓有八九百戶。郭宅、銅邊郭氏一姓,有六七百戶。潘墩下洲潘氏,一姓有六七百戶。北園首山王氏,一姓有五六百戶。楊莊、楊厝前楊氏一姓,有二百餘戶。下濂山邊李氏一姓,有二百餘戶。上董、下董董姓有百餘戶。他如上洲、程巷、池頭、芋壑、光橋、方岐、湖埭里各鄉,皆不過百戶。雜姓聚居則村少,而族亦小焉。
58
實業物產以郭宅之林、木、竹器為大宗。其竹由永福來,鄉中男女多以竹為業,故郭宅竹器為福州最。其次則浦下、草席,城門夏布,皆專門焉。若石船、往閩安運石售諸省。柴船、往水口販火柴售諸省。各村皆有。惟柴霸墩、潘墩業石船者多。義序、臚廈、林浦,浦下。江邊,業柴船者多。更有義序之牛乳膏,光橋、北園之桃膏,此則近年新發達者也。至水產,濱江諸村,多以取魚為業。俗稱淡水魚。惟螺洲則設鮮魚牙,由五虎門販來者如鮮魚、辣螺、虎蟳之屬。林浦則設蠣房牙。林浦多業蠣者。
59
后阪、排塘、三角埕,排塘皆舊年設黃山保甲;名曰南鄉保甲,則光緒三十年九月設。郭宅舊有釐局,凡貨由白湖水陸往七里者,皆於此釐焉。自峽兜設海關,後廢,三角埕有行臺一所,制府出巡,必於此打站,年久未修,荒蕪殊甚。郭憲立學堂一區,名蓮峰學堂。林浦立廉江學堂一區,又識字學堂一區。臚夏立蘆川學堂一區,螺洲立螺江學堂一區。又私立觀瀾學堂一區,夜習學堂一區。
60
右白湖區為里五有半、官賢、永福、開化、仁惠、仁豐、光德割三村隸下渡區。為圖二十、為村五十七。楊莊、葉下、后阪、朱宅、邵宅、高浦、下濂、楊尾墩、方崎、仙崎、三角埕、城門、鰲里、郭宅、城門山頂、浦下、嶼頭、洋下、連阪、潘墩、林浦、邵埼、上董、下董、彭埼、湖埭、臚夏、外臚廈、傳坑裏、黃山、郭垱、螺洲、螺洲尾、渡尾、花園、乾元墩、上下洲、上下排、仙濟、路角、北園、芋壑、柴霸墩、程厝、首山、半田、義序、山頭、洋下、鰲山頭、池頭、赤東、光橋、尚寶墩、星墩。
61
仁南區
62
南四區曰仁南區,距城四十里,南北約二十里、東西約十餘里。東下洋、下洲各村濱江、西至樟嵐村,與白湖區之大頂峰接界,南至峽兜江,北至鱉頭江,東北、東南皆臨江,西北至石流東塔寺等村,與白湖區永福里、三角埕接界。西南至彭岐,蘆岐諸村,與白湖區開化里上下董接界。以在仁惠仁豐二里之南,且所屬乃歸仁里與永南里,故謂之仁南。
63
仁南區乾線,自三角埕東南行,經紅橋、官路邊、浚邊、抵峽北,約十里。其支路一由紅橋分支南行,抵石步、黃馬頭渡,俗呼塔子渡,有渡船往內外七里各處。一由三角埕東行,經東塔村、謝坑村、抵下洋各村。下洲有過橫江之馬尾渡。
64
俗稱永南里三十六墩,今只二十六村耳。曰樟嵐、曰盧埼、曰鱉頭、北偏臨江之村也。曰下洲、曰下洋、曰梁厝、東偏濱江之村也。曰湖漈、曰院蓮、曰謝坑、曰李厝、曰彭埼、則與本區之歸仁里白湖區之開化里接界。其湖瀧北邊山後、后尾、陳村、嶺頂、安頭、后阪、洋坑、角里、江店、長岐、山池墘、紅橋、楊尾十五村、皆永南里之屬地。如石流、東塔、臚雷、鳳墩、石步、黃馬頭、浚邊、蔣宅、宦路邊、峽兜、上丘安、下丘安、上清涼、下清涼、則歸仁里所屬也。而清涼、丘安、及峽兜、蔣宅、石步諸村,亦皆濱江而居焉。
65
各鄉族姓戶口以下洋為最,嚴、黃兩姓,各有一千餘戶。次則梁厝之梁,臚雷之陳,各有六七百家,又次則石步有四百餘戶,而王姓居其半。林、薩、劉、邵等姓半焉。謝坑有三百餘戶,楊、謝兩姓各百餘家。盧姓數十家。浚邊有三百戶,皆張氏一姓。湖漈、湖瀧、北邊三村,凡三百餘戶,皆鄭氏一姓。
66
上下清涼有二百戶,皆林氏一姓。江店、官路邊兩鄉共一百餘戶,皆江氏一姓。他如樟嵐、盧岐、彭岐、鱉頭、石阪、李厝、陳村、嶺頂、后尾、山後、安頭院、蓮角里、洋坑、長埼、山池墘、紅橋、下洲、洋尾、鳳墩、石流、東塔、蔣宅、峽北、丘安二十餘鄉,張、黃、陳、林、王、鄭、吳、葉、郭、楊、李、歐、嚴、高、韓、倪等姓,錯雜而居,大者不過二百戶,小者不過數十戶。
67
長鋪山在歸仁里,東塔石流兩村依之而居。山麓有橋曰水流橋,橋長四五丈,以石砌成,橋下有大石一片,長有三十餘丈。天雨則溪流出其下,土人因名有水流橋,相傳朱文公避偽學禁,嘗居於此。城山鄉文昌宮,尚有朱文公石刻。山半有自成橋,涯石懸峽,天然如橋,不減天台石梁也。旁有壑曰鴉壑,即浴鴉池。其水清洌,亢旱不涸。
68
平山與開化里同名。在歸仁里蔣宅村後,山脈趨至江口,亂石崎嶇,俗呼新崎垱。舟至此,皆畏避。
69
西京山在石步村之北,黃馬頭村背山而居,故又呼為黃馬頭山。江濱多頑石,昔人作塔其上,故又名其村為塔子,有渡曰塔子渡。
70
煙臺山在峽兜村,相傳明季設烽火臺於此。山上有砦,故址猶存,俗又呼瓢羹山。
71
雙珠山在浚邊鄉。俗呼山坪頂。鄉人構文昌宮於其上,一脈相連,曰東山,上有射鱔尊王廟。祀閩越王第三子。殿下有穴,深莫測。又有靈山禪寺。山上有仙人掌、仙鼓、仙床諸勝。
72
墨斗山在仁南里樟嵐、謝坑兩村之間。永南各村,多依山而居,故小山頗多。然皆自白湖區甘泉山之大頂峰,一脈相連,不過隨地自呼土名耳。
73
紅橋在歸仁里石步鄉北橋旁,有亭,光緒丙午年謝坑村人盧姓捐修龍橋,在官路邊村中。
74
仁南區三面濱水,若溝通,各村皆有內港,以為糞船往來之道,並以灌溉田疇。西面皆山,由大頂峰之脈,蜿蜒起伏。村人除田業外,多以山園為生涯。物產則薯麥其大宗也。他如洋薯即馬鈴薯。諸葛菜俗呼大頭菜。蘿卜、地瓜、煙葉、芙蓉漿、及瓜、芋等,隨地皆有,特不及薯麥之多。鳳墩一村,皆業造船,並設船廠。后阪一鄉,業石,船者居其半。下洋、梁厝、濱江各鄉,則效力馬尾船塢,及在輪船者居多,亦物以類聚然也。
75
峽兜有汛一,昔年所設。近於濱江,新設海關一所。
76
臚雷村立學堂一區,梁厝村立學堂一區。
77
右仁南區,為里二,永南歸仁,為圖七,為村四十。蘆岐、樟林、池墘、後坑、紅橋、後阪、庵頭、李厝、謝坑、鰲頭、湖頭、翁厝、嚴厝、山後、陳莊、嶺頭、湖東、北邊、湘漈、院前、角里、江店、長崎、楊坑、梁厝、下洋、下洲、臚雷、石流、東塔、翁墩、上清涼、上丘坑、浚邊、蔣宅、石步、下清涼、下丘坑、峽北、官路。
78
內七里區
79
南五區曰內七里區,離城水陸六十里。東至枕峰、柘岐諸山,與外七里區西境接。西至方山頂,與候官縣之仙阪區接。北至方山北麓及淘江一帶,與螺洲江、烏龍江接。南至常思嶺,與福清縣接。東西距二十里許,南北距四十里許。內七里各村,所屬里圖,自蕭家道沿江一帶至尚幹村,屬永慶里。自龍嶼內外至洋下,鳳港一帶,屬靈岫里。自岐尾祜入至大田卜洲一帶,屬清廉里。自扈嶼、自宏嶼一帶屬還珠里。自傳築至青鋪一帶,屬積善里。自大義、方口至六墩一帶,屬西集里。自尤木臭、東西臺至常思嶺,屬方岳里。若銀步俗呼蘭鋪。至枕峰、半洋一帶,則歸義所屬,乃外七里之一。因該村在枕峰、柘岐諸山之西麓,故附入內七里區內。內七里各村,族姓戶口,以林姓一族為最大,計五千餘戶。環珠山居者曰尚幹村,漢晉時本名上虞,宋理宗時,村人林津龍為尚書乾官,遷居焉,遂改今名。村有三千餘戶。村之東北隔江,有半洋、枕峰,計共五百餘戶。由枕峰而南,柘岐山一帶,山居錯雜者,計共數十戶。村之西北里許,為山邊中房,計二百餘戶。又北為岐頭、門口、渡頭、蕭家道、鯉尾,計二百餘戶,皆背山面水而居。對岸有六礁洲塔,礁洲共有百餘戶,乃近年所遷者。村之西南,有半山,龍嶼,內龍嶼,外及館山,前山、前山後,與小姓雜居者四百餘戶。村之南有鳳洋、即洋下。鳳港、即黃港。鏡江即鏡上。各村、雜各小姓而居者、不下五百餘戶,此皆林氏支派散處者也。若扈嶼之葉、施、楊、張四大姓,並曹、鄭各小姓,約二千餘戶。宏嶼吳姓,合黃、鄭諸小姓,有八百餘戶。傅築張、黃、謝、林四大姓,合何、李周諸小姓,亦有八百餘戶。青鋪林姓最多,方、鄭為次,合蕭、莊、李、朱、陳諸小姓,亦有二千餘戶。其附近之前嶼、墓山、半洋各村,如丁、劉、陳、張、李、楊諸姓,不下四百餘戶,附入黃氏一姓。岐尾林氏一姓,合山後、大田諸小村,計有千餘戶,卜洲村居錯落、如鄭、吳、葉、林各姓,有戶二百餘,大義陳為大,並葉、鄭等十八姓、計戶九百餘。方口、溪東,及麻溪、后壑、砦前各小村,亦有四百餘戶。尤木臭以南,東臺各村,則后厝之陳為大。西臺各村、則石堡頭之林,梨園之李為大。兩臺合共有數十姓,計有一千八百餘戶,合尚幹林姓,合族綜計不下一萬六千餘戶。
80
內七里赴省,一由道頭江過渡,經枕峰抵峽南,渡烏龍江,北行五十里至省。一由塔仔渡至石步、經城門、黃山,越下渡、萬壽橋抵省,計水陸六十餘里。一由白湖渡過螺江,入橫龍港,抵白湖港,由郭宅起,旱經下渡抵省,計水陸六十里。一由馬藍、江塔、傅築、扈嶼、大義各渡至流尾洲候潮,再駛抵南臺江,至塢尾新橋各道頭、抵省,計水程六十餘里。凡舟行,水路順風趁潮,約六七點鐘始到者。今則小輪船,上駛下駛,極緩不過三點鐘矣。
81
內七里往福清大路,由枕峰經二嶼、扈嶼、宏嶼。二橋、溪東、安民。踰常思嶺抵福清館口界。其小路一由五虎山下卜洲、抄大義後山,十路可到福清麻石界。一由鰲峰下抄傅築後山小徑入,亦可到福清左風界。
82
內七里有龍井,在藍田山麓。二井分別,形如龍目,故名。井上有大洞,深不測,今山腰崩塞,僅通五六十步。又有飲馬池,在茶峰山即塔山別名下,亦名半月池。相傳池下旁有七竅,通河流,非大旱不涸,半鑒光澄,塔影照焉。南園在塔山東,中有天心二樂,乃逸三亭,明林㙱讀書處,今僅存乃逸一亭,然修葺已屢,亦非其舊矣。歸樂堂、著存堂、水明樓在大義村,明孝廉陳薦夫所建,今存舊址。
83
內七里淘江,昔未詳,或曰:江之上游,自侯官、永福西南流之水至五通,水有五通在侯界通故名。交匯而下,注江之下游,則馬龍江。兩峽如門,海潮乘漲而上,沖中壅、三石鬼、塔礁諸洲。洲之北為螺江,洲之南為淘江。及潮溢洲沒,兩江混一,水勢甚大。其衝突入尚幹村之口者,濁浪淘沙,不時崩塞,此江之所以名淘也。或曰:江迤西,新岐、文山亦名芒山。一帶,在侯界,與本區之蕭家道,相比鄰。有燒磚瓦之陶窯。江迤東,黃石、下洋一帶,在外七里區內,與區東之枕峰峽南相比鄰。有燒石亥器之陶窯,即本區之蕭家道、渡頭、崎頭,古時亦有陶穴也。淘江「淘」字疑係「陶」字之謨。光緒庚寅,曾建書院於其地,名曰陶南。內港之水口有三:一由岐頭港繞木嶼而入,一由北大浦口繞南洲入,一由錦江枕峰之江。經半洋入至中房鄉前合流。分一小支入中房浦,其幹流直趨道頭。江又北分一小支,入用武江,人名名江。灌溉歸義里,由道頭江右轉為馬藍江,至南大浦口分支,入尚幹村,為穿心浦,過大浦口,東經梁山,入藍鋪港、前嶼。港東南經青口、半洋入青鋪港,傅築港。幹流南過鏡江,入莊頭港、鳳港,右轉為洋下灣,分支西洋,則洋下山、前崎尾附入之內港也。東流由阪尾洋上下浦口入還珠里,則扈嶼之內港也。南趨卜洲,經顯江至大義觀音橋,與義溪合,計淘水所經凡七里,故名七瀨,中有三十六灣。
84
物產以洲田為大。淘江一帶凡十數頃,計歲入之利可萬餘千。洲之可種秫稻者為上,其插培衛,將成洲者亦可以栽織席之葦草。洲之內港,均有蜆埕,放蜆之利。尚幹村,葉洲田,蜆埕最多。稔年可二三十倍,中年則十餘倍、損年亦六七倍。以中年計之,歲可得萬餘千。惟洪水衝決,與旱蟲潛蝕,則埕空本折。他如淡水魚蝦最多。尚幹村入多漁村,並以是船作白湖渡,兼獲大利。次則蟛蜞產於洲渚葦草之根,北風起則最盛。腳蟶蝦蛋產於崩岸之濱,霜雪既經,肥大可食,然究不如蜆埕之厚利。尚幹鴨種與各村之養池魚,歲入或可數十千。然贏虧視乎天時,未可恃為定額。若各村田園之產,自秫、稻、薯、麥外,如菸、芋、麻、菽、蔬、果、蓏之屬,亦不可勝紀。宏嶼四野沃壤,人便於農。芋、麻、菽、蔬、菜、果、蓏之屬,為七里冠。扈嶼居七里之要衝,貿易之利甲諸村。其男子多習線面,婦女多習織席,即此二宗,歲入數千千。青鋪、傅築山多有薯、米、茶、果,水碓之利附入。大義東西臺,菽、麥、鶯粟甚多,然其土稍瘠,出產亦稍次。獨洋下一帶,梨、橘之產,勝於侯官。自光緒十八、九年,尚乾始創洋紗布局,銷售福清、興化各路,綜計各局多至二千餘機,歲可出布十萬餘疋。七里以此食力者頗多。光緒二十九年,太平洋行在大義立廣福蠶桑公司,種桑頗多。惜育蠶未盡得法,過此風氣漸開,當可大獲厚利。
85
內七里為官道所經,明季倭寇由福清海道竄入,踰常思嶺,抄小路,大肆殺掠,將渡江北向。旋被官兵痛剿,屍枕藉,土人封壘之。迄今數百年,尚有十餘堆在。
86
咸、同間,械鬥日尋,命案疊出。光緒戊寅,邑尊張星鍔蒞辦,反被民辱,制府香山何公檄孫、曹兩提督駐辦,尋設保甲局於道頭。內外七里胥歸管轄。
87
永慶司設於國初,衙署在珠山下,久而衙規漸弛。光緒庚寅,宏嶼與傅築兩鄉械斗,保甲營勇,鞭長莫及。邑尊王士駿統兵駐辦,從紳士吳佩蘭稟,請將永慶司衙署移設還珠里之宏嶼村,分保甲營勇二棚,常以駐札,以輔差役所不及。自是各村鬥風日少。
88
廣育學堂,改陶南書院為之。書院設於光緒庚寅,與考三百餘人。嗣因各村捐款未交,膏火不繼中止故歲其基址加修葺為學堂,又有普育學堂,在道頭天后宮,陶南學堂在尚幹林氏宗祠。尚幹文風為七里冠,亦可以見。
89
閩中林氏有二派,一西河,乃晉黃門侍郎林穎之裔,自東晉時遷入莆田,蘊、藻伯仲,一門貴顯,為州牧者九人,九牧林是也。一濟南乃唐諫議大夫希旦公之後,自唐季入閩,即淘江及雙闕控鶴之林皆是。
90
常思嶺者亦名相思嶺,俗訛尚書嶺。為閩縣、福清界山,於半嶺之巔分界,高數百仞,袤三里許,階級上下千餘層,巔有民居、旅店。
91
右內七里區、為里七,永慶、方岳、西集、清廉、靈岫、還珠、積善,為圖十四,為村四十八。富山、青口、苦竹、莊頭、宏嶼、山前、青鋪、押籠、館前、陳厝、王厝、白湖、西坑、大田、山后、店屯、大義、方口、石壁、麻溪、溪東、后係、塘下、東岐、上瓜、下瓜、半嶺、梨園、山兜、東台、西台、塘頭、上尤、下尤、尤樹、溪邊、石門、尚幹、南洲、中房、蕭家渡、外龍嶼、扈嶼、六墩、崎頭、祜入、內龍嶼、洋下、鏡上。
92
外七里區
93
東南一區曰外七里,區西至高祥里枕峰過山,與內七里區接。西北至峽南,與仁南區之峽北,兩山對峙如門,亦曰峽門者接。南至白田,即玉田及蕉嶺,與長樂界接。北至營前瀕江,東至浮埼,與長樂澤里接。
94
本區地面由營前江干,南至赤嶼十里,由赤嶼至白田十五里。南北相距,縱約二十五里。又由峽南至營前十五里。由營前至洋嶼二十里,由洋嶼至南岸二十里,由南岸至浮埼十五里。東西相距,橫約七十里,其區計分三大段,以高祥、歸義兩里為西段,營前為中段,洋嶼為東段。
95
上洞江由長樂河下北,經本區半野,西北入瀛前即營前。港。下洞江亦由長樂河下北,經本區上鄒、下鄒各村,西北行疇岐「崎」、「埼」通東安二村之間,乃西會於瀛前港口。
96
瀛前港,受福清與長樂各水,繞蕉嶺為大溪。或呼蕉溪北經赤嶼、唐嶼、馬頭、洞頭、先後合上下洞,江即名雙江。北出營前分縣,匯馬江。
97
南岸駁臺在江左里上嶼,東與北岸炮臺對峙。
98
雞籠嶼在江左里猴嶼村江濱,形如雞籠。
99
猴嶼巖在江左里猴嶼村後山,石洞深幽,擅一方之勝。外七里區戶口,族姓以林、陳、鄭為最大,白田一千戶,皆鄭姓。營前一千戶,林有六百。湖里、塘限、唐安、半野、唐嶼、前汀、黃石共千六百餘戶,皆林姓。陳之散處各村者,亦有千餘戶。餘則以黃,李為大。赤嶼村六百家、皆黃姓。下洋村六百家皆李姓。至劉、謝、王、楊諸雜姓,則百家、數十家不等。村民多以燒陶伐石為業。塘嶼,林三百餘家,皆業石工。黃石,林六百家則業陶窯,出產以燈心草為大宗。
100
營前、雙江、赤嶼、琅尾、白田,各有教堂一所。
101
營前有分縣衙門,海關一所,蕉嶺有保甲局。閩、長福三縣交界
102
洋嶼有漢軍駐防,旗民二百餘戶,鯉岡書院一區。
103
峽南有烏龍江汛。
104
右外七里區為里七,高祥、歸義、江左、紹惠、欽仁、光俗、至德,為圖十三,為村六十五。枕峰、半洋、藍鋪、前嶼、頹頭、營前、湖里、白石橋、山下、塘限、塘安、半野、下朱、上鄒、五里洋、下鄒、龜山、東安、疇岐、岐頭、雙江、馬頭、新馬、青嵐、嶺頭、塘嶼、嶼後、王李、赤嶼、山腰、小安里、大前園、禮瀆、琅尾、宅園、前汀、南琅琦、村中、大溪、曹洋、南門、仙坡、洋中、桃坑、白田、峽南、灣裏、黃石、東嶼、下洋、山田、后岐、內華嶺、外華嶺、洋嶼、候安、高安、坑口、石龍、后山、石洋、龜脊、院里、上嶼、猴嶼、浮岐。
105
嘉嶼區
106
東南二區曰嘉嶼區,距省城百二十里,孤立海中。南與長樂梅花港接界,北與管江區接界,西迤南,與外七里區江左里、浮岐、猴嶼、接界,東即大海、袤三四十里許。亦可分成兩段,琅琦全島為本段、壺江等嶼為附段。
107
各村之戶口,族姓琅琦鄉為最大,陳、江、董、朱四大姓,及劉、王、鄭等各小姓,不下三千餘戶。次則石龍,葉姓有五百戶。海嶼翁姓有四百戶。赤沙陳、張等姓,約四百戶。吳莊林、陳,等姓,約四百戶。龍臺,梁姓二百戶。鳳窩,朱、陳二姓三百戶。南兜董姓,東埼歐陽姓,各百餘戶。董安朱姓,院前江姓,后渚何姓,洋下朱姓各數十戶。川石王、陳兩姓百餘戶。壺江鄭、張、林等姓三百餘戶。合嘉登一里統計,約共六千餘戶。金牌炮臺在嘉里江濱,與長門炮臺對岸,為閩海之咽喉。有大石高十餘丈,屹立如牌。洋舶出入,必駛傍牌邊,方不擱淺,港勢使然也。
108
嘉登里四面環海,故人多業漁,釣船為最多,出產亦以水物為多,惟蘆蝦味獨美。亦頗多,然多生於草洲,其味不及生於海濱石隙者之美。洲田多種咸草,即織席之草,俗呼咸草席。婦女多以織草履為業,壺江多出流鰻。亦呼蘆鰻。
109
琅琦設保甲一所。
110
右嘉嶼區為里一,嘉登,為圖七、為村十一。上琅琦、下琅琦、吳莊、赤沙、洋下、東崎、龍臺、海嶼、鳳窩、鳳翥、川石、壺江、后壟。
111
管江區
112
東一區曰管江區,在城東百二十里,西北亭頭、象洋各村,與馬江區之江右里,閩安鎮北岸接界。東至管頭、新道管頭街分新、舊兩道。新道屬本境,舊道歸連江。與連江縣界接壤。東北至山兜、溪邊各村,與連江縣界各嶺接壤。北至山而止,山後亦屬連江界。南面隔江即嘉嶼區及外七里區。本區東西距離約二十餘里。其地實判上下二段,上合北者上段也,下合北者下段也。合北里舊矣,今又分為上下二里,曰亭頭,曰東街,曰象洋,曰潘厝里,曰盛美,曰鰲溪,曰長柄,此上合北里也。曰英嶼,曰東岐,曰長安,曰竹岐,曰陽岐,曰塘頭,曰塘邊,曰拱嶼,曰新道,曰山兜,曰溪邊,此下合北里也。
113
各村族姓,戶口以亭頭為最大,楊、王、鄭三大姓,又各小姓約共一千家。次則長柄,楊、李、陳、鄭約五百餘家。英嶼,郭、王、張、楊約五百餘家。東街,李、潘、鄭約四百家。象洋,王、張、唐約三百餘家。拱嶼,倪、林約四百家。他如塘頭董姓等,約二百餘家。新道倪姓等,約百餘家。陽岐蕭、楊等姓約百餘家。竹岐鄭姓等約百餘家。潘厝里,潘姓等百餘家。盛美,鄭姓等百餘家。鰲溪,李、餘等姓百餘家。塘邊,楊、吳等姓數十家。溪邊,黃姓等數十家,統計約共五千餘家。
114
怡山在上合里亭頭村,濱江,上有怡山禪寺,又有天后宮,在怡山院旁前。冊封琉球使舟開行時,俱於此致祭。
115
百洞山在下合里,與連江接界,亦曰八仙巖。明萬歷,里人董侍郎應舉始開得之。上有青芝寺,因山田中有石如芝,故名。
116
電光山在下合里管頭村後,甲申年設有炮臺。
117
水道,一由亭頭村港口,經亭頭街泰山宮前,此處浦底有礁,村農設一閘蓄水,以灌溉田疇。潮退,水瀉礁面,有聲。越第一橋,抵東街、象洋各村,一由英嶼村之港口,經三門橋,橋在長柄村外。此處設有閘,故又名三門閘。與浩溪等水相通。
118
亭頭村面臨大江,山東寧波商船到閩,必先停舶於此,俟報稅,再抵南臺江。故亭頭街市頗闊且鬧,有蠣牙,魚牙並海關釐金分卡,設汛地,一名亭頭汛。
119
管頭較亭頭更鬧,山東、寧波各商船、嘗於此起卸,故商業尤盛。海關、釐金,各設一分卡,又設巡檢,名五虎司,屬連江。閩縣分界。
120
亭頭、管頭各一鹽館,乃連,羅鹽幫分設。
121
朱子祠在長柄村,有躍龍津、得月潭諸跡。朱子避偽學禁,嘗至其地。
122
英嶼村前江中有大礁石,水落則見,水漲時民船多誤觸之,俗呼曰英礁。
123
右管江區為里二,上合,下合,為圖九,為村十三。亭頭、象洋、潘厝、盛美、賢湊、東街、鰲街、下院、金鯉墩、西洋、長柄、英嶼、館頭。
124
馬江區
125
東二區曰馬江區,離城東約六十里,西至埔頭、魁埼各村,與東山區鼓山里之蕭灣,上、中、下埼接界,東至閩安鎮北岸,與管江區上合里之亭頭村接界。東西相距,約五十里,皆依山而居。自魁埼東行至羅星塔,又折而東北行,約三十里。南面江,西依山。山後屬連江界,故人居不過沿江一帶。
126
馬江區得永北、江右二里、及鼓山里之牛坑,魁崎等村。永北里,土人又分為上下永。北自馬尾迤西、曰下德、上德、曰快坑、曰快洲、曰黃店、曰儒江,俗呼漁墩。曰上阪、曰坑門、屬於上永。北迤東,曰朏頭、曰旺岐,俗呼網岐。曰下岐、曰中岐、曰君竹、曰羅星塔、曰青洲,屬下永。北再東,若江右里,則自閩安鎮迤北。山居錯落,曰洪塘、曰西邊、曰田螺灣、曰溪頭、曰蝦尾、曰白眉、曰前洋、曰大培、曰康阪、曰東定、曰黃田、曰定雲、曰首洋、曰東村,亦有十餘村。而極西、牛坑、魁埼、埔東、埔頭四村,位於上永北里之西北,則自鼓山里劃歸之耳。
127
各村之戶口族姓蕃衍者,惟永北里快安、君竹兩村為最。快安陳姓為大,任次之,約共七八百戶。君竹一村,任氏一姓亦有七百餘戶。至沿江各村,則中岐為大,馬頭鄉中之,姓如黃、李、周及各小姓,約共六百戶。他如坑門,林姓百餘家。上阪李姓七八十家。儒江鄭、倪、朱等姓二百餘家。快洲倪姓等百餘家。上德朱姓等四五十家,下德葉姓等七八十家,朏頭邵姓等三百餘家,黃店林、任等姓六七十家,旺岐鄭、陳、王等姓六七十家,下岐林、李等姓七八十家,青洲陳、謝、林等姓四百餘家,合永北里,統計不及三千七八百戶。至江右里,惟閩安鎮一村濱江,約有七八百家,中多雜姓,遷居,惟黃、謝、劉三姓為最大。其他最大者,不過二、三百家。西邊鄭、陳、王、楊等姓,約三百家。洪塘鄭、林、陳等姓,約二百餘家,東定鄭及各小姓約二百餘家。田螺灣林、高等姓百餘家。白眉丘、黃等姓百餘家,前洋鄭、林等姓百餘家,康阪王、鄭等姓百餘家。他如東村、首洋、定惠、黃田、大培、溪頭、蝦尾各村,趙、鄭、王、張及各小姓,或十餘家不等,合江右里統計,共有二千零家。
128
迴港俗呼邢港。由閩安水門道北行,經溪頭各鄉,俗呼溪頭裡。通龍溪,君竹港,由羅星塔板橋下,橋係中岐羅星塔往來之路。經君山前,環繞羅星塔下,復出大江。
129
閩安鎮設副將一、都司二、守備二、管水師。又釐金海關,為閩省大口,南北幫鹽館總卡亦在焉。
130
北岸設炮臺,與南岸屬江左里。炮臺對峙,為全省之內港門戶。員山水寨設炮臺俗呼舊鎮。與對岸江左里洋嶼之旗營對峙。閩安鎮距東城約八十里,東門東南之界,劃止於此。前閩安戶口係東門保甲局兼查,員紳薪水於光緒三十年改警務後始截止。其港門為南北港三巨流總匯處,水絞⑴多旋螺,朝夕沙線,遷徙無常,雖歐人之巧,亦莫從測量。故洋輪進口,必本地漁人引港。岸上建炮臺,本林文忠造。臺前樹竹為障。我能窺敵,敵不能窺我,真天險也。光緒甲申,法人內犯,朱觀察明亮統軍於此,悉改舊制,實失險要。
131
馬尾架木橋達於羅星塔,下距閩安約二十里,上距東門約六十里。其陸路可由鼓山麓達於東城,有市鎮曰中岐,以設船廠焉。其船塢據天然形勝,為全球所罕有,歐人莫不垂涎。
132
鯉魚礁在江右里北岸。江中有大石形如鯉,故名。舟人多畏避之。今北岸水師營砌一道頭,此石近在道邊,遭其險者鮮矣。
133
閩安司巡檢衙署,離城五十六里。
134
右馬江區為里二,有半,永北江右劃鼓山里三四圖之四村附之,為圖六有半,為村四十六。埔頭、埔東、牛坑、魁埼、青洲、洲尾、路上、羅星塔、下埼、下德、上德、上崎、朏頭、中岐、旺崎、上阪、龍門、快洲、快坑、儒江、鎮城、西山、保安、新溪、大井、長青、前洋、重雲、紅山、水門、西邊、洪塘、草美、龍腰、半山、丘峰、興山、東莊、東盛、田螺灣、朝陽、七星墩、庚阪、中宅、溪臺、白眉。
135
校 注
136
⑴原文作「水絞」,「絞」字誤,應為「紋」。
137
東山區
138
東三區曰東山區,皆東城外之地段也。因區內多山,故名。南界馬江區,北界侯官境,東界連江境。環鼓山後一帶,嶺與連江通。西界東門,西南界水部,西北界湯門東南,亦界馬江區,東北亦界連江境。
139
傍城而居者為河鱗鋪,出城門過吊橋,則瑞應鋪。夾道略有市肆,鋪內有茶稅分卡,對面有短基,曰河塍巷。望南直達河塍村,與河塍相連者為瓊河村,則與水部分界處也。由瑞應鋪過晉安橋為迎春鋪,乃東城外第一市場,以街後有石塔,俗名塔頭街。市肆後皆有人家,以魏姓為多明末,魏君詔由福清東阪避倭寇,遷此焉。由塔頭街而東,則橫頭街、梅邊、浦下、桂香街、草廠里、朝天街、康山六社也。由朝天橋直達嶽前村,踰東嶽嶺,過庵亭下,則竹嶼、池邊、湖尾、桂兜、板橋、湖塘、橫嶼、上鼓、樟嵐、古嶺、秀嶺、牛犁灣諸村。由岳前而東南,則臺頭、茶場、新嶼、后嶼、前嶼、牛田、山兜、下院、阮洋、上洋諸村。自阮洋、村前、洲田、沿鼓山麓,與馬江區連界矣。由嶽前而東北,則嶽後、較場、上墩、李園、蒲嶺、潭下、園中、東山、山重盡矣。由塔頭街而北,則茶園口,即前正、社合、以瑞應、河麟及迎春鋪三社,曰市心、中勝、市西,此中山六社也。由茶園口而東北,則院前、三角地、溪口、苔井、上埔、下上埔、山尾、下山尾、秩頂、陳洋、薛阪。由茶園口而西,則阪尾與湯門分界處,此東山區各村之大略也。
140
東城門曰行春門,建於明洪武間駙馬都尉王恭,亦會城要衝。陸可由鼓山直達長門,水可由馬江達於海,故駐防旗兵於內。甲申法人襲馬江,濂浦填港,南方水道梗,城中達馬江消息,皆由東城焉。
141
東城濠上,接湯、井、北三門外,諸溪流下由水部,達於新港,旁通田浦,東方水道之要區也。傍濠一廟,名祀武聖,實民間迷信之五靈公,俗呼東澗殿。
142
張家祠在城濠東,瑞應鋪,明忠臣張孟中故居,後人即宅為祠,環宅一水,曰玉帶河。又有瑞雲庵,白雲寺,相隔數十武,皆優婆塞供佛之所。
143
晉安橋即古樂遊橋,橋欄刻「樂遊古跡」,建自宋元佑。乾隆癸丑重修。橋下水本通城濠,因橋左有溫泉二處,里人疊石為池,架屋以便洗澡,遂致源流漸塞。光緒辛丑,村人以水利所在,請邑尊王士駿飭折,並購民田開濬,令濠水復通橋下。甲辰被洪水衝壞,經紳士徐德楓等,簽請財政局重修,此東鄉水道之要區也。
144
普文學舍在迎春鋪市心,社中祀六子,現改為東野學堂。有石刻「文明氣象」,侯官沈文肅公書。里人鄭學士瓊詔所立。
145
迎春亭在迎春鋪,創自趙宋。每立春前一日,府縣咸朝服至此,迎土牛入城,鋪舊名行春,里社鄉賢黃勉齋生長處。咸豐間,鄉耆林嘉珠等公稟,鋪內勿設鴉片煙館,勒碑普文學舍前,今猶守舊規焉。
146
桂香亭在桂香街,行人每憩息亭下,往康山大路所必由也。自桂香亭訖朝天橋,貞孝節烈坊表林立。
147
浦下村舊有華嚴寺,今廢。寺傍唐翁承贊舊宅,今為徐氏族居。
148
朝天橋在馬崎下,架石於平地,為之橋。右為田橋,左則路橋,上祀古時三皇五帝,有廟焉。廟前峙一鐵鼎。
149
東嶽廟在嶽前,祀敕封泰山之神,廟宇宏邃,神得用帝者儀仗。歲季春末為神誕。自制府以下必躬往致祭,先誕三日,里人奉神巡遊省垣內外。頂禮之盛,殆罕匹也。
150
庵亭下在東嶽嶺,亭下一廳南向面山,考驗武弁槍炮必於是間。山石屢飲槍炮,有成空洞者。
151
五賢祠在鼓山麓舍利壑傍,中祀林瀚、曹學佺、鄧原岳、謝肇淛,尚有一人失考。
152
阮公祠祀劉宋阮彌之,蓋首勸民農者。閩人食其德,立祠祀之。其祠初在城內烏石山,後移前嶼村,今其村及阮洋等村,阮氏子姓猶盛。
153
黃瓜井距桑溪數武,俗傳井有是魚。今魚已烏有,而枯旱不涸,足以潤田,鄉人食其福。
154
潭下古井在潭下村,永和隴之田咸沾溉焉。與黃瓜井同。東較場在嶽后村傍,面積廣於南較場三之二。同治間,左文襄蒞閩,設洋操營於此,由是常為旗兵校閱之所。孫觀察道仁於數年前,常率武備學生放槍於此,並於場東面購田地,建靶道。嗣,紳耆以有礙村居,請於崇將軍,移設他所。現惟武備學生用為演習之所。
155
三角池在上北境之前,有池三角形,因以名村。村人沿山而居。其山脈下接阪尾,中通嶽後,上連溪口,直達於東較場,亦東鄉衝要之區。
156
桂香街、院前、東鄉有普濟院,以養民之瘋疾者。橫嶼、前嶼,各有教堂一所。
157
二十餘年前,洋人恆於冬初至冬至止,租東較場馳馬賽勝,約兩日餘,輿馬游人往來不絕,貿易盛旺。村人轉以為利,而惜其遷往他處。民之貧困,此亦可見。
158
竹嶼村有東野竹林書院,宋時建。朱子避偽學禁,講學於此,有丹井一,雖大旱仍水膏肥美。又有文光塔,已圯,山下為元遺臣韓準墓。準值明兵入,以喪禮自處,不屈焉。
159
東野猶畫書院,明萬歷間建。翁正春、葉向高互主講席,各有楹聯,今尚存,其曰猶畫者,以書院坐落之區,如一幅畫圖焉。
160
竹林精舍,明人謝肇淛、鄧原岳、曹學佺、林宏衍、陳薦夫、徐熥、徐等七人詠吟之所,時稱為竹林後七賢,且建祠祀之,並以名書院曰「東野竹林」。中楹聯最富,多鄧氏子姓為之,地方大吏與視學使者間亦書匾焉。
161
左有竹林草堂,明提學鄧原岳讀書處,徐有詩紀之。又有且靜坐齋,明鄧布衣定讀書處,書「靜坐澄心」四字,兼有楹聯尚存。近周方伯蓮嘗書「且靜坐齋」四字懸焉。更有猶畫山館,枕經精舍、竹林勝境、猶畫庵、耕隱庵、西樓、敦厚齋、畏庵、鼎陽精舍,皆里人鄧氏別業最著於明代者也。
162
竹林有八景,皆朱子命名,里人明御史鄧秉修各系以詩。竹林崇拜有拿公祠,神姓卜,名濬,明邵武拿口人,舍生拯合鄉之命,鄉人立廟祀之。入國朝尤顯靈異。列聖褒封賜額,與守土大吏之書匾致敬,輝煌於廟宇焉。旁有英烈王祠,神康姓,保裔名,宋節度使,死契丹之難,明代倭寇為亂,戚少保繼光督兵征剿,神示靈異,封英烈。入我朝,祈晴禱雨尤應驗。歲春秋,與拿公祠皆由督撫致祭。此外有竹林書院、名師祠、祀朱子並陳北山、翁兆震、葉台山三先生。有篤行齋,則祀明鄧氏之名宦者。別有竹林毓麟宮,鄉賢鄧公祠、春秋由閩縣與福州府儒學致祭,此祀典之祠宇,例應備列之者。
163
坊表最著者曰「禮經奧義」,旌鄧遷、鄧庭貞也。「父子賢良」旌鄧遷、鄧原嶽也。「兄弟孝友」旌鄧應斗、鄧應軫也。
164
右東山區為里六有半,易俗、遂勝、孝義、歸善、崇賢,雙溪,又割鼓山裏之半附焉。為圖十四有半,為村八十四。嶽前、岳後、朝天橋、河塍、台頭、東浦下、清貴、梅邊、文星、三角地、橫嶼、洋頭、山重、竹嶼、坊兜、東山、洋下、園中、上屯、梅橋、壇下、湖下、上古、池邊、湖尾、溪口、橫阪、上埔、下上埔、山尾、下山尾、項頭、上墩、苔井、陳洋、前岐、溪尾、蒲嶺、李園、石門、水頭、前嶼、後嶼、葉宅、松嶼、半洋、荷宅、黃阪、鳳阪、徐厝墩、石浦、小橋、湖尾、砌池、小阪、連宅、臨莊、後浦、後浦前、大阪、茶焙、潘墩、樟林、前溪、後溪、登場、湖塘、秀嶺、牛犁灣、古嶺、南洋、彭田、溪尾、茶洋、洋里、洲坑、上洋、阮洋、山兜、牛里、蕭灣、上埼、中埼、下埼。

地形略二諸山

諸 山》

1
城內山 東門外山 南門外山  城內九山閩轄者六,曰越、曰于、曰冶、曰嵩、曰芝、曰羅。九山之諺云:「三山藏、三山現、三山看不見。」  越王山隸侯官,後歸本境。在城內之北。無諸玩琴石、飲馬池、張浚絕學寮俱在此。其東南支峰曰屏山,北麓半蟠城外,為龍腰山。又有馬牧山者,則山之西麓,入侯官界。山巔跨城有危樓,曰樣樓。故亦名樣樓山。南有火藥庫。庫有井曰北庫泉。龍腰亦有冽泉,為龍舌泉。蔡忠惠題以「苔泉」。又有水源,接東湖之壩,與潮汐通。越山舊有書院,已改侯官學堂。
2
九仙山 舊曰九日山,今稱於山。有二十四奇《閩書》作三十奇。在城內東南,倚城隅,其支峰為鰲峰。舊有書院,先易校士館,旋增以師範傳習所附於其側,今撤,改法政學堂。
3
烏石山 即道山,最名勝。在城西南,為侯官之山,非本境。以上為三山現。
4
冶 山 古名泉山。在布政廨東北,舊貢院西南。蓋越王山之分支也。北有天泉池宋薛弼泉山堂在焉。左為歐冶池。池畔即山東麓,曰將軍山。上有九曲池,下稱球場、典船營、樽山。將軍山之西,曰城隍山,其右側環峰亭。諸古嶺迤南,則名越墓山,有越墓。俗呼王墓,不知為東越何王墓?
5
丁戊山 亦呼嵩山,又名中山。取中央而稍近南之義,蓋亦九仙遠支,踰河復出之一阜也。舊有嵩岳觀,王閩古蹟也,又有嵩山書院,久廢,丁戊山房亦圮,撫署已改作陸軍學堂。
6
閩 山 或以玉尺山為閩山,有篆可考。或又謂閩山廟,有閩山在井中。蓋烏石之支麓,起伏蜿蜒,越河而成此丘,亦侯官域內小山也,非本境。以上為三山藏。
7
芝 山 旁有開元寺,廢為工藝廠。舊生芝草,故名。廟曰芝澗。亦越王山之一支,其東隅名靈山。在龍山巷內,「龍」即「靈」之訛。一曰大雲。今入鄭主事奇峰園。
8
羅 山 有法海寺。在九仙山下,即其支麓耳。
9
鐘 山 東達明河,西帥廟河。有大中寺「大中」亦作「大鐘」即烏石支阜之最遠者,地屬侯官所轄,非本境。以上為三山看不見。
10
東門外山
11
長樂山 唐以名郡。在治東,距城二里東山區內。原名白馬山。山陰出溫泉。其西北為蘆提山、有東禪寺。馬崎、上自桂香亭、下及朝天橋、貞孝節烈諸坊,亙半里許。迤南為三昧山、寶月山、東岳嶺,又有前嶼、後嶼、橫嶼、茶園等岡。東岳嶺東北有小東山、東山書院在焉。
12
康 山 有天香臺、為古孝子進香祝親處,旁刻朱子所書「康」字,山因此名。在治東稍南,距城二里東山區內。山上舊有凌雲寺,今已改祀社神。中祀宋宗室光祿大夫趙時疇、旁祀騶閩柳、何、王、鄧、陳五大將。山後有遺愛祠。中祀將軍英桂,旁祀紳士魏璟,以報免稅田根之德。東門外警務分局駐之。鄰有風神祠。
13
金雞山 有徑,稱雞公弄。在治東,距城三里東山區內。環麓即前岐頭、與金雞山對望者為寶雞亭,宋洪芻駒甫所建。水頭、阪尾、溪口各村。迤北有青鵝山,桑溪出焉。又北為龍窟、獵嶺、鵝心巒、峭谷、東湖山。宋林觀過、林夙居焉。再西北則漸近古東湖淤廢之址。
14
竹林山 又曰竹嶼。在治東,距城二里東山區內。舊名雙髻、朱子改一峰名講堂山,一峰名觀園山。支山為猶畫、蓮花、合掌、鼎陽、螺峰。
15
鳳丘山 宋彭鶴林隱此,朱子曾書「鶴林」,又書「鳳丘」於巖。在治東,距城五里東山區內。北連蒲嶺,南則巒麓相屬,迍邐際江。
16
東 山 區即取以定名。在治東、距城十里東山區內。相傳唐藍超逐鹿入榴花洞,在此。有聖泉、泉湧則本境安。涵虛、沼蟄、龍淵。南為虞公庵,其麓一澗,曰龍首山,宋許將讀書處。南有善溪。即鱔溪,為三郎射鱔處。
17
古 嶺 古亦作「鼓」。在治東,距城二十里東山區內。嶺介於東山之東,鼓山之北。山之下,有鐵鼎潭。居民以為龍常居之。外國官、商、士、女避暑嶺巔,築有洋樓多所。更有牛頭寨、蟚蟹嶺等隘。接壤侯官、連江。初,后嶼郭某居此,轉租西人,官不能爭。今儼若外人所固有矣。
18
鼓 山 亦名石鼓,本境主山。在治東,距城三十里東山區。東屹絕海濱,高十餘里,袤數十里,盤亙東山、馬江二區。有大小頂、大頂即崱屴峰。三天門、海濤亭、靈源洞、喝水崖、湧泉寺、白雲洞、龍湫、東際樓、國師崖、印月潭、白猨峽、卓錫峰、東峰、乘雲嶺、般若洋諸勝。北支曰鳳池山,池旱弗涸。東支曰鼓崎,石圓如鼓,山以得名。蕭灣嶺、蓬崎、蛇洞、劍山、南支曰半月岡、牛眠岡。山與侯官旗山左右相當,不愧會垣雙巨鎮。
19
君 山 山下材⑴名君竹在治東南距城六十里馬江區內。由鼓山折而南下,枕馬江,上有崑崙石室,旁臨仙潭,迤東曰朏山。村名朏頭。山有石若芝,為仙芝石,及九眼泉,三生石、幾十八景。又南則直趨江濱,與石鱉山隔江對望。江至此,呼為鱉頭江。
20
疊石山 瀕江。在治東南、距城六十餘里馬江區內。前有靈泉,下臨絕壑。巨石周匝其旁,復眾石相疊,環繞如龍,故名。又有院迹山、磕源山、一名下,伐石者集焉。玉頂山。下曰龜嶼,其樹木蒼翠,蔚為一方之勝。
21
羅星山 上有羅星塔,俗訛作磨心塔。宋柳七娘所建,亦名七娘塔。在治東南,距城六十餘里馬江區內。北岸江汊之中,砥柱奔流、當本境之衝要。登之則見百里,前後群山,皆列左右。羅星塔之東,有圓山、水砦、砦據江中浮礁之上。南直、南岸、金剛腿、隔水相望。地居閩安鎮之左,俗稱舊鎮。
22
鳳洋山 兩峰相應,勢如搏鳳。在治東南,距城七十里馬江區內。有王進才仙亭遺蹟。石床、几案、棋枰尚在。峭壁刻「登龍」二字,地名龍門。旁有嬰臺山,又有銅斗山。其峰曰天馬,下有石梁,龍溪之水出焉。南為盤石山,山巔三巨石,高十尋。上疊一石,方若棋枰,故名。欲雨,則云出其罅。龍谿流其下,作回港,甚繚曲,成三十六灣,注入閩江。盤石之東,曰東山。與東山區之東山同名。有石洞,深邃而明郎,洞內兩石如床,名仙石床。
23
衡 山 亦名霍山,形如鐘甬。在治東南距城七十里馬江區內。其旁即鷲峰山,上有馬面潭,旱多禱之。鷲峰之西,近嬰臺山。衡山之南,為石門山。石門者,南峰曰湖林,北峰曰濂山。壁立夾峙相近。又有重雲山,坦巖十餘丈,中一井,深莫測,能興雲雨,俗號龍井。
24
象 山 山形肖象。在治東南、距城七十餘里管江區內,有霓溪貫流其中。近山人煙稠密,環成村落,臨閩江之墩,曰象洋。
25
雙髻山 最多瀑布。在治東南,距城八十餘里管江區內。自鼓山香爐峰逶迤而來,與東山區竹林雙髻名同者,此左髻彼右髻。有潭,懸厓夾立,飛流數十丈若練。前峙石屏,高丈許。山谷多溪流,其名曰岊溪,曰孟溪,曰龍徑溪,曰浩溪。涉浩溪而上有一石梁,水簾噴氣如白虹,大呼則氣隨之出,聲止亦止。再上得潭三,飛瀑尤擅奇觀,然人迹鮮至。龍逕谿之旁曰鐵冶場,朱子嘗避學禁於此。
26
百洞山 又名八仙巖。在治東南,距城九十餘里管江區內。山枕江海。有五峰層疊,而下多洞穴。有蓮花藏及石室、石鯨、石蜍、石琴、石鼎、仙桃、仙掌、日輪、一線天、閬風臺諸勝。有寺曰青芝。為明董應舉讀書處。以洞為門,歷十曲洞乃達寺。左蝙蝠洞有古蝠,五彩,大或如斗。又左虎館。餘洞之蔽於榛莽中者,蓋不可勝數云。
27
琅埼山 「埼」或作「岐」,即嘉登里海口大島。在治東南,距城百里閩江入海處西大江、東大海。嘉嶼區內。有孤峰,頗亦高峻,登其巔可觀日出。東一井土名龍井,水極甘冽。島民無咸飲患。北曰金牌山,近與長門相對東江,成峽。南有南港帆船亦能出入。最東北為鳳埔山。「鳳埔」又作「王埔」其陬即張埼,有海雷石,濤穿成竅,風激作聲,宛聞驚霆奇景,逾石鐘山。
28
壺江山 「壺」本作「浮」,海門浮嶼。在治東南,距城一百餘里嘉嶼區內海中,一名文筆山,與王埔對峙。前有雙龜嶼,最狹之口,稱急水門。後有壩流嶼、雞籠嶼、大小爐等嶼,均拱護嘉登大嶼者。
29
福斗山 即熨斗島,亦在海中。隔海,為連江之荻蘆港,熨斗、荻蘆,對列成門。亦曰荻蘆門。
30
五虎山 五山排闥,臨大海中。鄰有小嶼,名虎櫥。
31
南竿塘山 孤懸於五虎門之外,與連江北竿塘遙對。有竹滬及湖尾等六澳。外為大洋。以上皆近嘉嶼區,距城或百四五十里,為本境東南數重門戶。
32
南門外山
33
橫 山 即太平山。在治南,距城二里南臺區內,為本境第一重案山,西南為惠澤山。有惠澤廟,祀白馬三郎神。沿惠澤山而北,曰金斗山、吉祥山、南禪山。有南禪寺。迤東則有紫氣山,亦曰採芝山,俗名夏醴泉。保福山。俗呼保你山。
34
釣龍山 又名南台山,區名本此。在治南四里南臺區內。居惠澤山之南、為本境第二重案山。崇阜屹立,俯瞰大江,名越王臺。即釣龍台,有趙汝愚隸刻。餘善時,釣得白龍焉。稱全閩第一江山,或以為米芾手書。漢冊東越王,於此授冊。閩越郊祀亦必於此。北曰大廟山亦名越麓,有無諸廟,後即其冢南曰龍嶺,俗訛面嶺。南臺江北岸,大廟、釣龍、紫氣、惠澤、橫山、南禪諸山,統名曰獨山。或云:惟惠澤山又名獨山。
35
天安山 舊名天寧。在治南,距城十里,為本境第三重案山。盤亙本境下渡、侯官上渡兩區。又名挂榜山,俗稱鹽倉山。有雙江臺,即天寧台。在光孝寺今亦名天安寺。內。又有宋李綱松風堂遺蹟。下即台江流其北。有江南橋俗呼為倉前橋。與萬壽橋,夾中洲以通車馬。
36
藤 山 天安山東。在治南,距城十餘里下渡區內。起伏五六里,如瓜引藤。有梅塢、十里皆梅。小嶺、大嶺。其西曰白鷺嶺、又有分趨一支,而聳然卻顧者,是為鰲頭山。
37
壺嶼山 形如倒壺。在治東南,距城十五里白湖區內。江出其東。山之東有巨石,泉甚冽,久旱不涸。
38
鳳 山 一名黃山,亦作鳳山。在治南,距城二十五里白湖區內。去白湖港五里,旁有磨石山,多礪石,下有井,曰飲井。旱亦不涸。
39
新安山 有嶺曰大步。在治南,距城三十餘里白湖區內。上有石羊跪石盤,相傳自會稽飛來。
40
平 山 西接鳳山,東枕大江,在治東南,距城三十餘里白湖區內。有平山堂,宋季端宗曾駐驛焉。旁為九曲山,多篆刻。南有甘泉山泉湧石上,色白味甘,不盈不涸。明名臣林瀚裔居其下,曰林浦。又作濂浦。江過此,名濂江。東為瑞迹嶺。有唐邵環古寺。
41
城門山 南抵仁南,北連鳳山。在治南,距城三十餘里白湖區內。宋鄭文肅湜裔居其上、林族居其下。山巔有飛來石。大數丈,高數尺,離地數寸,數小石若卵支其下。默推則動,或預語往推,雖百數十人共力弗動,俗號大小豬。
42
傅坑山 平山居其東,城門山居其北,仁南區之臚峰山居其南。在治南,距城四十里白湖區內。折而南曰石几山,曰清涼山。屬仁南區。其東北諸山,則有大翁山、翁埼、邵埼。俱臨濂江。
43
高蓋山 與永福高蓋山齊名,亦漢徐登隱居處。在治南稍偏西,距城三十里,盤亙本境白湖、侯官上渡二區。有三峰、九曲。為本境第四重案山。絕頂有青龍池、俗呼天池。徐女峰、仙壇、仙井、鶴巢寺、桃花溪、元陳億翁種桃為糧,蘆灣洞。山下為蘆川。北麓曰石室山,今名北園。南麓曰義嶼。即外嶼,臨大江。東麓有白湖港又曰白湖渡。過其下,以入於江,西麓有齊坑、盤嶼、浯嶼等邨。屬侯官轄。
44
臚峰山 山下名臚雷村,在治南,距城四十餘里仁南區內。
45
石鱉山 與馬江區之君山遙相對。在治東南,距城四十餘里仁南區內。山枕閩江,有三石形如鱉。村名鱉頭。又有一山,突起田中平地,距石鱉南里許。狀如盤龍。有溫泉。
46
東西峽山 江北之仁南區歸仁里為峽北;江南外七里區高祥里為峽南。在治南,距城五十里永南區內。兩山夾成江峽。峽以上名西峽江,峽以下稱東峽江。江深叵測,中流有石如砥柱,曰浮焦石。石下有潭,居民以為龍潛其中,旱禱輒雨,有烏龍江之目。南北岸各有亭以待渡,俗呼峽北為峽兜。此東峽也。
47
方 山 遙望端方若几,其高千仞。四面如城郭,又名虎頭山,或稱內五虎,頭五而鼻九。在治南,距城七十里。盤亙本境內七里區與侯、福等邑境。東麓本境、西麓侯官、北臨淘江。東、西、南、北四峽俱有谷口,一線甚隘,天生砦門元陳友定遣兵守此,遺址宛然。入其中則平疇數十頃,村落幾十家。黃子野舊居之。溪流屈曲,相傳介炎隱此,有壇、床、棋局,朱子書,「怡山良石,神仙所居。」四周多桔、柚,味尤甘美。人弗敢竊,惟就食之。天寶間賜名甘果山。有峰逆馳而西,曰黃巖。其東自二峰分支,凡百有六峰。歷玉水、蓮花、方巖、紫苔、太平、金仙、天柱、朝陽、起雲、寶臺、玉芷、雙童諸山峰,至藍田山,俗呼下半坪,麓有龍井二。入平原。半里許復起一阜如珠,則珠峰是也。
48
塔峰山 一名珠峰,或名茶峰,亦名塔林。巔有石塔,為方山百六峰之一。在治南,距城六十餘里內七里區內。中田一凸,拔地而地⑵。上有平霄臺、長林古洞、下有飲馬池。又名半月池。相傳其下七眼通江,非大旱不竭,半鑒光澄,塔影照焉。村曰尚幹,林姓聚族焉,地以宋林津龍任尚書乾官,得名。臨淘江,則有木嶼。周遭有江。又有白雞峰,在牛角灣後。馬鞍峰,在牛角灣前。蟹山、在蕭家步。門口山、有倒馭勢。岐頭山、中房山、牛眠山、御屏山。迤南曰龜山、曰龍嶼、以向壺蘆山。
49
白鹿山 有白鹿溪、白鹿庵。在治南,距城七十餘里內七里區內。左曰龍湫潭,又有雷鼓潭。俗稱烏龍潭,旱則禱之。西為石官山,又有圓頭山、馬山、青洋山、迤逶而南、達福清界。
50
壺蘆山 又名梁山。在治南,距城七十餘里內七里區內。亦虎頭之支耳。上有紫薇臺,亦呼紫薇岩。唐末,有紫薇公棲隱於此。為區中名流勝游處。又有五仙巖,五石並列,中一石特高。文筆峰、旁為扈嶼、橫嶼、劉嶼。又有石皷、石壁、岱頂諸小山。岱頂之南,峭壁數仞,下有群潭。最南則三琅峰或作三娘峰。為最高。在大義村後。三峰聳拔,蓋不減太華之盪漢排雲也。
51
常思嶺 「常」亦作「相」。在治極南,距城百二十里內七里區內。高數百仞,袤三里許。為驛道必經之山。過山即福清境。
52
玉枕山 即枕峰也。在治東南,距城六十里,盤亙內外七里兩區。為峽江南候潮之所。上有嘯雲洞、紫屏、秋塢、青田阪、上冷泉諸勝,麓名枕嶼。旁為柘枝山,亦有白雲谷、鳳巢、臥龍岡、白牛嶺、鳴厓勝蹟。在尚幹馬藍江東。再南則金鰲峰,有南唐將試劍石。玉水山、富山、青鋪嶺。山在青口富山村,嶺在青鋪村,並屬內七里區。
53
大象山 枕烏龍山,江南巨障。在治東南、距城六十里外七里區內,高峰聳插霄漢,有一峰,名銀峰者。峰頂石白如銀,其支曰西峽。與東峽夾峙。曰文殊,皆臨江滸,高百餘丈。
54
珠 山 大象分支。在治東南,距城六十里外七里區內。九峰溪水環之。
55
黃石山 連於珠山。在治東南,距城六十餘里外七里區內。山有蟠龍之勢。自大象而西峽、而文殊、而珠山、而黃石、皆江上山也。
56
浮峰山 俗傳潮盈,則山浮高。在治東南,距城八十餘里外七里區內。西曰籌岐,有烏石巖,東為玉壺,其上有三臺石。傳自武夷飛到。別支曰文筆山,大江繞其下,地即營前。舊作瀛前。
57
白田山晉嚴高欲徙郡城處。在治東南百里外七里區內山下白田標居民多鄭氏嶺曰蕉嶺坑曰蕉嶺溪曰蕉溪其地產蕉可織以為布
URN: ctp:ws684258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