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之二

《卷之二》[View] [Edit] [History]

1
李纪

太祖皇帝》

1
姓李,讳公藴,北江古法州人也。其母范氏,逍遥游焦山寺,与神人交,因而有娠。以丁太平五年甲戌二月十二日诞生。及长仕黎,累官至殿前指挥使。卧朝崩,自立为帝,都升龙城,在位十八年,寿五十五,崩于龙安殿,塟寿陵。
2
帝应天顺人,乘时啓运,宽慈仁恕,密察温文,有帝之量。然未明正学,反好异端,为之累耳。
3
帝之生也,方三歳。其母怀抱至李庆文家。庆文遂养以为子。幼而聪睿,姿表秀异。为儿时,逰学六祖寺,僧万行见而噐之曰:「此非常人,强壮之后,必能剖剧折䌓,为天下明主也。」及长,不事生产作业,惟涉猎经史,慷慨有大志。应天中起家,事黎中宗。大行崩后,中宗遇害,抱尸而哭。卧朝嘉其忠,授四厢军副指挥使,迁左亲卫殿前指挥使。及卧朝崩,遂即帝位,改元顺天,大赦。初,古法州应天心寺感选院犬生一子,白色有黑毛,文成天子二字。识者曰:「盖戌生人成天子之兆。」至是帝以甲戌年生为天子,果验。
4
庚戌顺天元年宋大中符三年祥春二月,车驾回古法,赐鄕老钱帛有差。
5
遣员外郎梁任文、黎再严如宋结好。
6
帝以华闾城湫隘,不足为帝王居,欲迁之。手诏曰:「昔商家至盘庚五迁,周室迨成王三徙,岂三代之数君,徇于己私,妄自迁徙。以其图大宅中,为忆万世子孙之计,上谨天命,下因民志,苟有便輙改,故国祚延长,风俗富阜。而丁黎二家乃徇己私,忽天命,罔蹈商周之迹,常安厥邑于兹,致世代弗长,算数短促,百姓耗损,万物失宜,朕甚痛之,不得不徙。况髙王故都大罗城,宅天地区域之中,得龙蟠虎踞之势,正南北东西之位,便江山向背之宜。其地广而坦平,厥土髙而爽垲音恺,髙燥也,民居蔑昏垫之困,万物极蕃阜之丰。遍览越邦,斯为胜地。诚四方辐辏之要会,为万世京师之上都。朕欲因此地利,以定厥居,卿等如何。」羣臣皆曰:「陛下为天下建长久之计,上以隆帝业之丕洪,下以措斯民扵富庶,所利如此,谁敢不从。」帝大悦。
7
秋七月,帝自华闾城徙都于京府大罗城,暂泊城下,黄龙见于御舟,因改其城曰升龙城。古法州曰天德府,华闾城曰长安府,北江曰天德江。诏发府钱二万缗,赁工建寺于天德府凡八所,皆立碑刻功。遂于升龙京城之内起造宫殿。前起乾元殿,以为视朝之所。左置集贤殿,右立讲武殿。又啓飞龙门通迎春宫,丹凤门通威远门,正阳起髙明殿,皆曰龙墀。墀之内引翼回廊,周围四面。乾元殿后置龙安、龙瑞二殿,以为燕寝之处。左建日光殿,右建月明殿,后起翠华、龙瑞二宫,以为宫女之居。修府库,洽城隍。城之四面啓四门,东曰祥符,西曰广福,南曰大兴,北曰耀德。又扵城内起兴天御寺、五凤星楼,城外离创造胜严寺。
8
黎文休曰:李太祖即帝位,甫及二年,宗庙未建,社稷未立,先于天德府创立八寺,又重修诸路寺观,而度京师千馀人为僧,则土木财力之费,不可胜言也。财非天雨,力非神作,岂非浚民之膏血欤。浚民之膏血可谓修福欤。创业之主躬行勤俭,犹恐子孙之奢怠,而太祖垂法如此,宜其后世起淩霄之堵坡,立削石之寺柱,佛宫壮丽,倍扵宸居。下皆化之,至有毁形易服,破産迯亲,百姓太半为僧,国内到处皆寺,其原岂无所自哉。
9
诏天下逋亡人㱕本贯,仍命诸鄕邑所有寺观已頽毁者,悉重修之。
10
东十二月,翠华宫成,庆成,大赦天下三年诸税,孤寡老癃,积年欠税籍者并蠲除之。
11
赐卧朝所擒蛮卒二十八人衣裳粮药,遣人送远本土。放驩州南界石河县人㱕本县。
12
宋封帝为交趾郡王,领静海军节度使。
13
改十道为二十四路爱州驩州为寨。
14
是岁度百姓为僧。发府银一千六百八十两铸洪钟,置扵大教寺。
15
辛亥二年宋大中祥符四年春正月,置左右宿车军,皆五百人。
16
二月,帝以爱州、莒隆贼猖獗陆梁,历于丁、黎二朝,攻之弗克,至此愈炽。师六军征之,焚其部落,擒其魁首而还,贼遂灭。
17
夏四月,遣员外郎李仁义、陶庆文如宋报聘。庆文窜在宋,宋人执㱕,我仗杀之。
18
占城献狮子。
19
是岁,城内左起大清宫,右起万歳寺,构镇福藏。城外建四大天王寺、锦衣龙兴圣寿寺、卢江步头起含光殿。
20
壬子三年宋大中祥符五年夏四月,重修龙安、龙瑞二殿。
21
册皇太子佛玛为开天王,管龙德宫于外居之,欲其周知民事也。
22
秋七月,帝御含光殿观兢舟。
23
冬十月,遣太保陶硕辅,员外郎吴壤如宋结好。
24
十二月,东南峯磐石上有神迹,长广各三尺,深一寸不知某山
25
真躐国来贡。
26
帝亲征演州。还至汴湾,会天地晦冥,风雷震怒,焚香吿天曰:「自以菲德,沗居民上,栗栗危惧,若将陷于深渊,非敢自特兵威,妄行征伐。特以演州之人,不遵厥化,逞行昏暴,残忍小民,罪恶贯盈,于今不容不讨。至于兵刅交攻之际,或枉伤忠孝,或误害贤良,致使皇天震怒,以彰其遇,虽遭倾陨,亦无憾焉。其在六军,罪犹可怒,惟简在上帝之心。」言讫,风雷帖息。
27
史臣吴士连曰:汤遇旱熯之灾,以六事自责而雨随下。帝遭风雷之变,以攻代自责而风随止。天人交感之机,影响甚速。孰谓冥冥之中,不日监在我,而敢欺天乎。
28
上厩有白马,凡驾将发,必先嘶呜。命之曰白龙神马。
29
是岁蛮人过铜柱,至金华步及渭龙州贸易。帝使人擒获蛮人,及马万馀疋。
30
癸丑四年宋大中祥符六年春二月,定天下诸税例,一潭池田土,二桑州钱榖,三山原藩镇产物,四关监讥察咸盐,五蛮獠犀象香料,六原头木条花果等类。
31
夏六月,封皇子菩为开国王,居长安府。
32
秋七月,帝御含光殿观兢舟。
33
冬十月,渭龙州叛附于蛮,帝亲征之。首领何晏俊惧,引其徒窜山林。
34
赐王侯公主所管诸税有差。
35
甲寅五年宋大中祥符七年春正月,蛮将杨长惠、段敬至率蛮人二十万入寇,屯金华步,布置军营,名五花寨。平林州牧黄恩荣以状闻。帝命翊圣王帅师讨之,斩首万计,俘获士卒马疋不可胜数。诏员外郎冯真、李硕赍所获蛮马百疋遣于宋。宋帝诏所在差使臣接伴赴阙,邮传供屯,务今丰僃。及至,召见真等扵崇德殿,赐冠带器币有差。
36
夏四月,驩州献麒麟。
37
五月,右街僧綂沈文苑奏请立戒塲于万岁寺赐僧徒受戒。可其奏。
38
秋九月,诏发府金三百十两,铸锺置于兴天寺。
39
真腊国来贡。
40
冬十月,诏发府银八百两,铸锺二口置于胜严寺及五凤星楼。筑升龙京四围土城。改应天府为南京。
41
乙卯六年宋大中祥符八年春正月,以郑文秀为少师。
42
陶甘沐卒,赠太师亜王。
43
二月,太平县齐圣寺僧献舍利宝函。
44
诏翊圣王、武德王讨都金、渭龙、常新、平原等州,扲首领何晏俊归京师,枭于东市。
45
丙辰七年宋大中祥符九年春三月,再立皇后三,佐国皇后、立元皇后、立教皇后。
46
度京师千馀人为僧道。
47
起天光、天德二寺,及塑四天帝像。
48
地震,望拜诸名山。
49
帝因省览山川,方至古所步头,望江山秀气,心动神感,作酒洒之曰:「朕观此方,山奇水秀,苟有人杰地灵,受吾明享。」是夜。梦异人稽首再拜曰:「臣本鄕人,姓李,名服蛮,佐南帝为将,以忠烈知名,授杜洞、唐林二条江山,夷獠不敢犯边,一方按堵。及卒,上帝嘉其志,直勑守职如故,是故凡夷卢入寇,皆捍御焉。幸遇陛下矜怜,臣守职久矣。」既而从容曰:「天下遭蒙昧,忠臣匿名中,天明日月亮,孰不见其形。」帝寤,以语御史大夫梁任文曰::「此神意要欲显立形像之言。」命置环珓、果然、乃督州人立祠设像、一如梦时所见,岁时祀焉。陈元丰间,鞑靼入寇,至境,马蹶不进,村人率众拒战,斩虏首,贼奔散。重兴后入寇,到处皆焚簜,而其邑如有防护,秋毫无犯,如其所言。
50
宋封帝为南平王。
51
是岁大熟,禾三十结直七十钱。
52
赐天下三年税租。
53
丁巳八年宋天禧元年春三月,以陈文秀为太傅。
54
诏赐天下田租。
55
乾元殿震,视朝于东殿。
56
戊戌九年宋天禧二年春二月,追封先祖妣为后及谥。
57
史臣吴士连曰:帝至是始追封先祖妣,失之晚矣。
58
夏六月,遣员外郎阮道清、范鹤如宋,乞三藏经。
59
冬十月,封皇子力为东征王。
60
赐天下田租之半。
61
己未十年宋天禧三年春正月,立天德陵太庙。
62
诏度天下人民为僧。
63
庚申十一年宋天禧四年夏四月,真腊国来贡。
64
秋九月,阮道清使回,得三藏经,诏僧綂费智往广州迎之。
65
冬十二月,命开天王及陶硕辅帅师击占城人于布政赛,直抵龙鼻山,斩其将布令于阵,占人死者过半。
66
是岁东殿震,视朝于西殿。起造三殿,前殿视朝,后二殿听政。
67
辛酉十二年宋天禧五年春二月,以诞日为天成节,以竹结为万寿南山,一峯于广福门外,峯上多作飞禽走兽,奇恠万状,又使人效禽兽之声为乐,以宴群臣。
68
遣员外郎阮宽泰、阮守疆等如宋,起八角经藏。
69
壬戌十三年宋乾兴元年春二月,帝以天成节作山劳民,罢之,但设燕礼而已。
70
诏翊圣王伐大元歴。王师深入宋境如洪寨,焚其仓而还。按宋如洪夹我潮阳。大元歴盖一种夷,介在其间也。后侬智髙叛,据傥犹州,曰大歴国,疑即此地。
71
癸亥十四年宋仁宗祯天圣元年秋九月,诏写三藏经留于大兴藏。改潮阳镇为永安州。
72
甲子十五年宋天圣二年春,诏开天王伐峯州,开国王伐都金州。
73
修治升龙京城。
74
秋九月,造真教禅寺于城内,以便幸观诵经。
75
乙丑十六年宋天圣三年春二月,真腊国来贡。
76
诏立定藩寨于驩州南界,以管甲李台偕为寨主。
77
秋八月,定兵为甲,每甲十五人,用一人为管甲。又定诸邑各管甲。又改火头为正首,惟唱儿乃号管甲时有唱女陶氏,长于本艺,常得赏赐。时人慕其名,凡唱女并呼为陶娘
78
僧万行死万行无疾而死,时人谓之化身
79
史臣吴士连曰:僧万行初见李祖,知非常人。及见震文,揣知时变,则其智识起乎凡人矣。然而决性命,废人伦,厌尘嚚,依禅寝,以独洁,君子不与也。
80
丙寅十七年宋天圣四年春正月,诏修玉牒。
81
秋八月,遣李徵显、黎再严如宋结好。
82
冬十一月,真腊国来贡。
83
诏开天王讨演州贼。
84
丁卯十八年宋天圣五年夏六月,旱。
85
秋八月,诏写三藏经。
86
诏开天王讨七源州,东征王讨文州。
87
戊辰十九年三月以后太宗天成元年,宋天圣六年春二月,帝弗豫。三月丙申,朔,日食。戊戌,帝崩于龙安殿。群臣皆诣龙德宫,请太子奉遗诏即位。东征、翊圣、武德三王闻之,皆帅府兵入伏禁城。东征王伏于龙城内,翊圣、武德二王各自伏于广福门内,俟太子至袭之。有顷,太子自祥符门入,至乾元殿觉变,命内竪闭诸殿门,及使宫中卫士守备。因谓左右曰:「我于兄弟,无所毫负。今三王行不义,忘先帝之遗命,欲图大位,卿等以为何如。」内侍李仁义曰:「兄之与弟,内可以协谋,外可以御侮。今三王反以为兄弟乎,以为仇雠乎。愿许臣等一战,以决胜负。」太子曰:「吾耻先帝未殡,骨肉相残,宁不为万世笑耶。」仁义曰:「臣闻务远图者忘近功,存公道者割私爱,此唐太宗、周公旦出不得已之奉。今殿下以唐太、周公为务远图,存公道耶。抑为贪近功,溺私爱耶。殿下能偕唐太、周公之遗迹,则后世之人,将颂歌功德之不暇,何暇笑哉」又曰:「先帝以殿下善足以继志,才足以济事,故以天下付托殿下。今贼逼宫门,而隐忍如此,其如先帝付托何。」太子默然良久,谓仁义及宫臣杨平、郭盛、李玄师、黎奉晓等曰:「吾岂不知唐太、周公之所为若是乎。吾欲掩晦其罪恶,使自退伏,以全吾骨肉为上耳。」时三府兵愈急,太子度不能制,曰:「势既如此,我何靣目与三王见乎。吾但成服,奉侍先帝,此外皆委卿也。」仁义等皆再拜曰:「死君之难,臣等之职分。今既得死,所将复何辞。」乃令宫中卫士开门出战,人乐赴难,无不一当百。兵既接战,未决胜负,奉晓怒,拔剑直至广福门,大呼谓:「武德王等觊觎神噐,蔑视嗣君,上忘先帝之恩,下背臣子之义,所以臣奉晓捧斯劎为献。」乃直犯武德王马。王引马避之,马蹶,为奉晓所获杀之。三府兵败走。官军追斩之,殆无遗者,惟东征、翊圣二王仅以身免。奉晓等还,以服戎奏㨗于太祖柩前,又诣乾元殿吿太子。太子劳之曰:「吾所以克荷先帝之丕基,全父母之遗体,卿等之力也。吾尝观唐史,见尉迟敬德匡君之难,自谓后世人臣无可比者。今日遭变,乃知奉晓之忠勇过敬德远矣。」奉晓再拜曰:「殿下德感天地,敢有萌异图者,天下神祗皆效其职,而诛灭之,臣等何力之有。」奉晓爱州冰山鄕人,少雄勇。古碑、潭舍二村争地界,以兵相向。奉晓谓古碑人曰:「我独能击众。」父老喜,贝酒馔食之。奉晓一饭数斗,饮且过量,既而挑潭舍战。耸身扳树横击,伤损者众,潭舍大惧,还古碑田。太祖闻其名,因以为将,迁武卫将军。至是以靖难,功拜都綂上将军侯秩。天感圣武中,从太宗南征为前锋,大破虏兵,名震藩国。凯还定功,奉晓曰:「不欲爵赏,愿得立氷山,远掷大刀,验刀堕官地内,赐以作业。」从之。奉晓登山一掷,远十馀里,刀堕多縻鄕。即以赐之,蠲斫刀榖税,故爱州赏功,有斫刀之名。
88
黎文休曰:李家封嫡子皆为王,庶子皆为皇子,而皇太子之位不设。及至宫军大渐,方攑诸子一人,入继大綂。传之成俗,不知何意也。或曰李家不先正储位,盖欲使诸子亹亹为善,谓储位既定,则君臣分定,虽有微子之贤,将何以处之哉。曰天下之本既定,犹有杨广饰行夺嫡之祸,况储貮不正,事至仓卒,方欲攑立。万一有三夫人强请之嗣君,徐文通弄笔之遗诏,虽若不允,其可得乎。有国家者,当以此为戒。
89
史臣吴士连曰:同心同德,必事业之能成。有君有臣,何艰险之不济。太宗当创钜痛深之日,变生肘腋,而君臣处之,曲折得宜,险难以济,事业以成,宗庙赖以尊安。非君臣相遇,同德同心,能如是乎。观史所载,太宗真情之感,发于骨肉相残之言;仁义忠愤之激,在于唐太、周公之事;奉晓义勇之奋,形于跃马献劎之时。及乎事济,君臣畧无一毫矜夸,固无间然矣。至于未逾年而改元,则不容不议。春秋之法,君薨嗣君定位于初䘮,逾年然后改元。书即位者,缘始终之义,一年不二君;绿臣民之心,不可旷年无君,礼也。太宗乃冒先君之年,以纪年何哉。夫甲子流年,天之运也。人君法天,因甲子之运行,纪在位之久近,从古已然。帝精于礼乐书数,曾不是考,而叙扰之,遂使后世袭为故事,踵而行之,其失大矣。
90
己亥,太子佛玛即位于柩前。尊母黎氏曰灵显太后。大赦,改元天成元年。
91
是日,东征、翊圣二王诣阙伏罪。诏免之,复其爵。
92
群臣上尊号曰开天綂运尊道贵德圣文广武崇仁尚善政理民安臣符龙见体元御极亿岁功髙应真宝历松玄至奥兴龙大定囱明慈孝皇帝。帝以新即位,诏发大府钱帛颁赐天下庚申十五日也。开国王叛。初,王居长安府,以山川险固,因聚亡命,刼掠小民。太祖终不之知,遂养成其恶。及闻太祖崩,武德王被诛,意愈不平,乃率府兵叛。
93
封铜皷山神以王爵,立庙时祭,仍行盟礼。先是,三王叛前一日,帝梦见称铜皷山神语帝,以武德、东征、翊圣三王作乱,速调兵讨之。及觉,即令警备,果验。至是,诏有司立庙于大罗城,右伴圣寿寺后,以是月二十五日于庙中筑𡊨、张旗帜、整队伍,悬劎㦸于神位前,读誓书曰:「为子不孝,为臣不忠,神明殛之。」群臣自东门入,过神位饮血,每岁以为常。后遇三月有国忌,展至四月四日。
94
夏四月,帝亲征长安府,以内侍李仁义留守京师。壬申至长安,是日开国王降。下令曰:「敢有虏掠小民财货者斩。」军士肃然,秋毫无犯。大军入长安城,城中民馈献牛酒者填路。帝遣使谕旨慰劳之,举城大悦。诏徙开国王及其僚属于升龙京师。还自长安诏,免开国王罪,复其爵。五月六日,神人见迹于万岁寺。群臣上言曰:「太子天下之本,本立则天下安。愿陛下早攑贤嗣,正位东宫,以慰天下之望。」从之,册皇子日尊为东宫太子。
95
立皇后七。
96
十一月,拜枚皇后父佑为安国上将,王皇后父杜为辅国上将,丁皇后父吴尚为匡国上将。
97
史臣吴士连曰:后戚之贵,前世有之矣。虽以其戚,亦以其才也。佑軰果才耶,不以后父,故用之可也。不才耶,厚之以禄可也,授封不可也。或曰此特宠之以爵,非假之以权。曰爵之既髙矣,安有安国、辅国、匡国上将军之号,而滥及无功者哉。
98
以梁任文为太师,吴尚丁为太傅,陶处中为太保,李道纪为左枢密,李彻为少师,冲新为右枢密,李密为左参知政事,矫蓬为右参知政事,廖嘉贞为中书侍郎,何远为左谏议大夫,杜谶为右谏议大夫,阮光利为太尉,谭碎状为都綂,武波斯为威卫上将,阮庆为定胜大将,陶文雷为左腹心,李仁义为右腹心,潘唐烈为内侍。
99
置僧道陛品。
100
置殿前禁军十卫,一曰广圣,二曰广武,三曰卫龙,四曰捧日,五曰澄海。每卫各分为左右,直周庐环卫于禁城之内,緫谓之十卫。
101
六月以诞日为天圣节。以竹作万岁南山于龙墀,其制为五峯,中峰顶立长寿山左右,四峯顶皆置白鹤山,山上作鸟兽飞走之状,山腰又有神龙蟠绕,间植旌旗错悬金璧,使伶人于岩中,弄笛吹笙兽歌奏舞为娱乐,赐群臣宴。五峯之制自此始。
102
史臣吴士连曰:诞辰庆贺大礼也。臣祝其君,君宴其臣,君臣和合,以通上下之情,礼固宜然。顾帝当䘮,而极心目之娱,曾不念及先帝之未塟乎。惸惸在疚之心,盖蔑如也。
103
冬十月,塟天德府寿陵,谥曰神武皇帝,庙号太祖。
104
黎文休曰:夫古者,天子既崩,安灵柩有陵,或号茂陵,或号昌陵;遣宸章有阁,或名显谟,或名宝文。今李家歴代陵秪曰寿陵,阁秪曰龙图,盖时君不学,而儒臣不能润色或无稽古之力也。
105
史臣吴士连曰:李祖之兴,天啓其祥,见于震木之迹。德必得位,出扵众人之㱕。又当卧朝浮逞暴虐之馀,而宽仁素著,天之眷求民主,民之㱕于有德,舍帝将谁适哉。观帝之基命宥密,迁都定国,仁心爱民至,诚感天与。夫伐叛讨乱,南北通好,天下晏然,传祚求世,可见其有帝王之畧。惟好佛老一事,为之累耳。

太宗皇帝》

1
讳佛玛,一名德政,太祖长子也。其母皇后黎氏,以黎应天七年庚子六月二十六日,诞生于长安府。太祖受禅,立为东宫太子。及太祖崩,赖奉晓之志勇,同心济难,遂即皇帝位。在位二十七年,寿五十五岁,崩于长春殿。
2
帝沉几先物,同符汉光,征伐四克,比迹唐太。然君子每以矜大过举,责备其贤。
3
初,帝之生也,时长安府有民家,牛居然自换其角,其民以为不祥,忧之。有善占者过其家,笑曰:「此乃改新之象,子何预焉。」民忧遂解。帝扵项下有七黑子,比天七星。为儿时,与群观游,能自区处,使之引翼前后左右,如众官导从之仪。太祖见而悦之,因戱曰:「将家子当效军旅事,安用导从乎。」帝应之曰:「导从奚间扵将家子哉。如间之,何独不在丁而在黎乎。由天之命耳。」太祖惊异,由是益竒之。受禅之,日立为东宫太子。顺天三年,封开天王,居于外。十一年,命为元帅,击占城于布政寨。大军渡海抵龙鼻山。黄龙见于帝舟,帝独自负。及至,破之,擒其将而还。十九年春三月丙申朔,帝以所御衣赐南帝观道士陈慧隆。是夜光彻观内。慧隆惊起视之,乃黄龙见于衣架也。此皆天之所命,至是,并符之。其禀性仁哲頴,悞通文武大畧,至于礼乐射御书数等艺,无不精谙云。
4
己巳天成二年宋天圣七年春二月壬午,庆成太祖庙。
5
三月七日,以平阳公主嫁谅州牧申绍泰。
6
爱州但乃甲叛。夏四月,朔,帝亲征但乃甲,以东宫太子监国。但乃甲既拔,遣中使督但乃人开但乃港,至自但乃。
7
神人见迹于胜严寺。
8
六月,龙见于乾元殿基。帝谓左右曰:「朕既坏其殿,剗其基,而神龙犹见。意者景德龙兴之胜地,居天地之正中乎。」令有司广其规模,正其背向,重修之。因改天安殿。殿之左起宣德殿,右起延福殿,殿之前墀名龙墀。墀之东置文明殿,西置广武殿,墀之左右对立锺楼,以登闻小民庶狱寃枉墀之。四围皆起廊庑,以聚会百官六军之宿卫。前安奉天殿上建正阳楼,以为主掌筹刻之处,后起长春殿上建龙图阁,以为宴寝逰玩之所。外筑周围城一,重名曰龙城。
9
秋八月,驩州献麒麟。
10
冬十月朔,万岁寺陛前,天雨白米成堆。
11
是岁宋使章頴来吊祭,又遣使封帝为郡王。
12
庚午三年宋天圣八年春二月,起天庆殿于长春殿前,为听政之所。其制为八角,殿之前后并驾凤凰桥。
13
夏四月,遣大僚班黎偓佺,员外郎阮曰亲如宋报聘。
14
定公侯文武冠服。
15
冬十月,大熟。十四日,帝幸鸟路田省敛,因改其田曰永兴。是日还宫。
16
辛未四年宋天圣九年春正月,驩州叛。
17
二月朔,帝亲征驩州,以东宫太子监国。发京师次驩州,州人降。诏赦牧守罪,遣中使抚谕其民。
18
三月,帝至自驩州。
19
诏发钱赁工,造寺观于鄕邑九百五十所。
20
秋八月,设法会庆成,大赦天下。
21
冬十月朔,道士郑智空奏请赐道士受记籙于太清宫。制可。
22
壬申五年宋明道元年春二月,雷公观前释迦寺优昙树开花。
23
夏四月朔,帝幸杜洞江信鄕耕籍田,农人献夏田禾,一茎九穗。诏改其田曰应天。是日还宫。
24
秋九月,帝幸谅州捕象,至自谅州。
25
冬十一月,宴群臣于天安殿。
26
癸酉六年宋明道二年春正月,真腊国来贡。
27
定源州叛。二月,帝亲征,以东宫太子监国。八月,发京师次真登州,陶大姨进其女纳为妃。十七日,拔定源州,班师还。
28
秋七月十二日,永安州牧师用和言,六州有真珠渊。遣使求之,果得。
29
八月,册东宫太子为开皇王,居龙德宫。
30
十三日,帝幸长广门外,观皇子第宅落落,始也成。
31
诏铸万斤锺置于龙墀锺楼。
32
九月彘源州叛。
33
冬十月,帝亲征彘源州,以开皇王监国。彘源州平。十二月朔,帝班师。
34
甲戌七年四月以后通瑞元年,宋景佑元年夏四月,诏群臣言事于上前,呼帝曰朝廷。
35
黎文休曰:天子自称曰朕,曰予一人,人臣称君曰陛下,指天子所居曰朝廷,指政令所出为朝省,自古不易之称也。太宗使群臣呼己为朝廷,其后圣宗自号为万乘,髙宗使人呼为佛,皆无所法而好为夸大。孔子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此也。
36
是月改元通瑞元年。时有严宝性、范明心二僧焚身,尽成七宝。诏以其宝留于长圣寺,供以香火。帝以其异,改元通瑞。
37
史臣吴士连曰:佛家之说,有谓舍利者,乃焚身时精气所聚之精,不为火所灭之物,故谓之宝。相传以为学佛成身化为此。盖僧人断欲,则其精气因结为此故也。世人以不常见而异之,殊不知此阳精气聚而成之耳。帝惑之,因而改元。自时厥后,好名之人,祝发为僧忍耐受死,如智通之类多矣。
38
六月,驩州献一角兽,使员外郎陈应机、王文庆遣于宋。
39
秋八月帝幸仙逰山重光寺,诏起重兴藏。
40
遣员外郎何授、杜宽以驯象二遣于宋。宋以大藏经谢之。
41
冬十一月,造万安舶。
42
是岁,古法州法云寺僧体上言,寺中放光数道,寻光掘之,得一石函,内有银函;银函之内有金函,金函之内有琉璃瓶,瓶中有舍利。帝遣迎入禁中,观毕还之。
43
乙亥通瑞二年宋景佑二年春二月,天庆殿前芝草生。
44
夏四月,诏制金八角逍遥。
45
秋七月,立宠姬缺名为天感皇后,封皇子日中为奉乾王,其馀皇子皆封侯。
46
创立西街市及其长廊。
47
诏建太和桥于苏歴江。九月桥成,帝临幸,命侍臣赋诗。
48
爱州叛。冬十月,帝亲征,以奉乾王为京师留守。发京师次爱州。帝御行营,宴享侍臣将帅,密指定胜大将阮庆,谓妃嫔曰:「庆必反。」妃嫔皆惊曰:「陛下何以知之?愿闻其故。」帝曰:「庆心不平,见朕有慙色,动止失节,言行反常。以此观之,知其志有他图,反状明矣。」克爱州,定爱州牧长罪,遣使抚谕其民。京师留守奉乾王日中驿闻,僧胡氏、定胜将阮庆义弟都綂谭碎状、皇弟胜乾、太福等谋反。果如其言。妃嫔皆再拜曰:「妾闻圣人默视于未形,逆覩于未萌。今亲见之。」
49
诏捕庆等,槛送京师。十一月朔,帝至自爱州。设饮至礼,劳将士平爱州之功。
50
帝御天庆殿,执胡氏、阮庆狱,并切肉锉骨于西市,其馀以罪次轻重论。
51
诏发铜六千斤铸锺置于重光寺。锺成,使人拽送之。其锺不待人力,自能移转,顷刻间至其寺。
52
史臣吴士连曰:凡物方则止,圆则行。锺之行,以其形之圆也。盖曳之行而有不劳人力,如神之助者。以今观之,如木之大,十数人举之,不胜其重;一人横推之,则圆转而去。锺亦然。寺僧欲神其教,乃扬言诳之尔。其曰神人迹、舍利光、优昙花、古佛涌之类,皆出僧徒之言。当时乘史笔者不揆诸理,从而书于册也。
53
丙子三年宋景佑三年春正月,设庆成大愿佛会于龙墀。大赦。
54
二月,诏写大藏经留于重兴藏。
55
三月,以金城公主嫁峯州牧黎宗顺。
56
夏四月,置驩州行营,因改其州曰乂安。
57
秋八月,以长宁公主嫁上威州牧何善览。
58
冬十月,临西道及都金、常新、平原等州叛,侵宋思陵等州,掠牛马、焚卢舍而还。
59
丁丑四年宋景佑四年春二月朔,帝亲征临西道,以开皇王为大元帅,讨都金、常新、平原等州,奉乾王为京师留守。发京师次临西道,克之。三月,帝至自临西道。
60
诏乂安州起资城、利人、永豊等库五十所于本州。
61
秋七月,帝御含光殿观竞舟。
62
大水。
63
鸟路桑园中古佛涌。
64
八月,造永春舟。
65
冬十二月,造日光舟。
66
立弘圣大王祠。先是,帝以都护府多疑狱,士师不能决,欲得彰著灵明,庸塞奸诈者,乃沐浴焚香请于天帝。是夜,梦赤衣使者奉上帝勑,赐范巨俩为都护府狱讼盟主。顾问天使曰:「是何人耶?典我何职局?」使者曰:「乃黎大行朝太尉也。」言讫忽不见。帝梦觉,召问群臣徵其事,封以王爵,命有司立祠于城南门之西,时祭焉。弘圣后改洪圣
67
戊寅五年宋寳元元年春二月,帝幸布海口耕籍田,命有司除地筑坛。帝亲祠神农毕,执耒欲行躬耕礼。左右或止之曰:「此农夫事耳,陛下焉用此为。」帝曰:「朕不躬耕,则无以供粢盛,又无以率天下。」于是耕三推而止。三月还京师。
68
史臣吴士连曰:太宗复古礼,躬耕籍,填率天下,上以供宗庙,下以畜万民,治效臻于富庶也。宜哉。
69
秋八月,帝御含光殿观竞舟。
70
九月,神人见迹于大胜寺。
71
冬十月,立重光寺碑。
72
十一月,起御库。
73
十二月,广源州侬存福叛。
74
宋封帝为南平王。
75
是岁,东征王力卒。
76
己卯六年六月以后乾符有道元年,宋寳元二年。春正月,西农首领何文贞以存福叛状初,存福为傥犹州首领,弟存禄为万涯州首领。存福妻阿侬、弟当道为武勒州首领,皆属广源州,岁输土贡。后存福杀存禄及当道,并有其地,僭称昭圣皇帝,立阿侬为明德皇后,封子智聪为南衙王,改其州曰长生国,缮甲治兵,坚城自守,无复奉土称臣。
77
二月,帝自将征存福,以开皇王监国。发京师渡冷泾津、白鱼入舟,次广源州。存福闻之,率其部落,携其妻子,亡匿山泽。帝纵兵追之,擭存福及智聪等五人。惟妻阿侬、子智髙走脱。槛存福等归京师,令军士夷其城池,招其遗类而存抚之,然后班师。
78
三月,帝至自广源,诏曰:「朕有天下以来,将相诸臣,靡亏大节,异方殊域,莫不来臣,而诸侬世守封疆,常供厥贡。今存福妄自尊大,窃号施令,聚蜂虿之众,毒邉鄙之民。朕以之龚行天讨。」俘存福等五人并斩之于都市
79
夏四月,占城王子地婆剌、乐舜、乍兜、罗继、阿挞㻋五人来附。
80
五月,广源州属武建洞献生金一块,重一百一十二两。连县弄石州定邉州奏本处有银穴。
81
六月,群臣请改元曰乾符有道,及增尊号曰金涌银生侬平藩伏八字。帝曰:「唐虞之世,画象而人不犯,不战而屈人兵,垂衣拱手,而天下大治,是以星辰不悖,雷雨弗迷,鸟兽率舞,凤凰来仪,四夷咸实,百蛮向化,不知何以臻欤。朕以藐躬,托于士民之上,夙兴夜寐,若涉深渊,未知何道以格乎天地,何德以参乎尧舜。乃者侬寇克平,占城来附,洞産黄金,地涌白银,意者何以致之欤?抑将有以警之欤?朕甚惧焉,何足以崇美名,尊顕号。卿等议宜停罢。」群臣固请,乃允。
82
黎文休曰:帝尧、帝舜、文王、武王皆以一字为号,未当有增其尊号也。后世帝王,好为夸大,乃有累至数十馀字者。然以功德称之,未有以物件及蛮夷聮缀于其间者也。太宗乃纳群臣所上金涌银生侬平藩伏八字为号,则于夸大中,又失于麄矣。太宗不学,无以知之,而儒臣进此以䛕媚其君,不可谓无罪也。
83
秋八月,遣大僚班师用和,亲王班杜兴如宋修旧好。
84
冬十月,诏重修太祖神武皇帝庙。
85
十二月,真腊国来贡。
86
庚辰乾符有道二年宋康定元年春正月丁亥朔,日食。
87
二月,帝既教宫女职成锦绮。是月,诏尽发内府宋国锦绮为衣服,颁赐群臣,五品以上锦袍,九品以上绮袍,以示不复服御宋国锦绮也。
88
史臣吴士连曰:帝之此举,于美之中,又有美者存。不贵异物,见其俭德之修;颁赐群臣,见其惠下之厚。
89
夏四月,朔诏今后凣天下人民词讼,悉委开皇王裁决以闻,仍命以广武殿为王听狱讼所。
90
史臣吴士连曰:太子之职,问安侍膳之外,居府曰监国,行军曰抚军,如斯而已,未闻使之听讼也。夫讼乃有司之事。太宗使开皇王行之,非其职矣。又广武殿为王听讼所,非其所矣。
91
秋八月,占城国守布政寨人布令、布哥兰、沱星率其部属百馀人来附。
92
冬十月,设罗汉会于龙墀,大赦,免流人罪,复徒人之法,及天下税钱之半。先是,帝令工匠造雕佛千馀像,画佛千馀轴,宝幡万馀顶。至是工毕庆成也。
93
辛巳三年宋庆历元年春二月,有白雀集于禁庭。
94
夏五月,置宫女皆品,皇后妃嫔十三,御女十八,乐妓一百有馀。
95
六月,殿前指挥使丁禄、冯律谋反。诏捕禄、律及其党下吏治。开皇王听断,禄律并伏诛。
96
秋九月,帝幸哥来捕象,又幸哥览,还京师。
97
冬十月,帝幸仙逰山观起慈氏天福院。及还,诏发铜七十五百六十斤,铸弥勒佛,海清、功德二菩蕯及锺置于其院。
98
十一月,诏威明侯日光知乂安州。
99
是岁,侬智髙与其母阿侬由雷火洞复据傥犹州,改其州曰大历国。帝命将讨之,生擒智髙归京师。帝㦖其父存福,兄智聪俱被诛,免其罪,复授广源州如故,以雷火平安婆四洞及思琅州附益之。
100
壬午四年十月以后明道元年,宋庆历二年春三月,帝幸哥览海口耕籍田,还京师。
101
夏五月,诏诸官职都迯亡者杖一百,刺靣五十字,徒罪诸军士迯林野劫人财物者杖一百,刺靣三十字。守镇寨迯亡者如之。
102
秋七月,诏诸盗官牛者杖一百,一头罚二头。
103
九月,杖欠盟誓者各五十。
104
遣员外郎杜庆、梁茂才遣驯象于宋修旧好也。
105
地震。
106
文州叛。
107
闰月,诏诸夜入人家奸人妻妾,主人登时格杀者勿论。
108
诏百姓赋税,许输官十分外别取一分,谓之横头,过者以盗论。百姓有吿诉者,复其家三年,京城人吿者,以其物赏之。如管甲、主都及徵税人相与过例征取,虽已歴时月而告者,管甲主都与徵税人同罪。
109
冬十月朔,以开皇王为都綂大元帅讨文州。
110
诏改元明道元年。
111
颁刑书。初,天下狱讼烦扰,法吏拘律文务为深刻,甚者或至枉滥。帝为之恻然,命中书删定律令,参酌时世之所适用者,叙其门类,编其条贯,别为一代刑书,使观者易知。书成,诏颁行之,民以为便。至是治狱之法,坦然甚明,故有明道改元之命,及铸明道钱。
112
十一月,诏诸年七十以上,八十以下,十岁以上,十五岁以下,及身有弱疾,以至皇家、大功、期亲以上犯罪者许赎。犯十恶者不在。
113
是岁,天下大饥。诏枢密院阮珠令诸路迯人,各认地方桥道,筑土为堠,置木牌于其上,以便四方所向。
114
癸未明道二年宋庆历三年春正月,爱州叛。
115
二月,帝御天庆殿,诏官职三人,其保一人如有匿藏大男,三人者同罪。
116
文州叛。
117
三月,朔,以开皇王为都綂大元帅讨爱州。奉乾王为都綂元帅讨文州。文州平,奉乾王献所获良马四。赐名载天、广胜、追风、日驭。
118
夏四月,占城风浪贼谓乘风浪寇掠掠取海邉民。命陶处中镇之,乃平。
119
帝幸武宁州松山古寺,见其人迹萧然,基址暴露,中有石柱,欹斜欲倾。帝慨叹,意欲重修之。言未发,石柱忽然复正。帝异之,命儒臣作赋以显其灵异。
120
秋八月,诏诸卖百姓、黄男为人家奴,已卖者杖一百,刺靣二十字,未卖而已为人后者,杖如之,刺靣十字,知情买者,减一等。
121
帝问左右曰:「先帝弃世于今,已十六载矣。而占城未有一介使来,何也?意朕之威德不加乎?抑彼自恃山川之阻险乎?」对曰:「臣等以为,陛下之德虽加,而威未广故也。何者陛下即位以来,彼逆命不庭,惟布德施惠以怀之,未尝信威耀武以征之,非所以威远人也。臣恐海内异姓诸侯,皆如占城,奚啻占人哉。」帝于是决意伐占城。
122
史臣吴士连曰:占城风浪贼掠我海邉民,问罪之师,其可以乎,盖正其罪名也。苟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岂可勒兵于远哉。
123
九月朔,使魏徵如广源州,赐侬智髙都印,拜为太保。
124
黎文休曰:前年侬存福之叛逆,僭号开国置官属,太宗既罪存福,而遗其子智髙。今智髙复蹈其父之不軐,则其罪大矣,诛之可也。夺其爵邑,降为庶人亦可也。太宗既赦其罪,又以州郡附盖之,赐印封为太保,则赏罚无章。及其为广源之患,乃出其兵以援邻为辝,何以异放虎兕使之噬人,而徐救之哉。盖溺佛氏之小仁,而忘有国之大义也。
125
帝以明年将伐占城,诏造龙、凤、鱼、蛇、虎、豹、鹦鹉战舰数百馀艘。
126
冬十月,长春殿御楯自动,诏群臣商议。皆曰:「楯之为物兵噐也。臣闻鸾先风翔,础先雨润,今陛下欲兴师征讨不庭,而兵噐自动者,是神人默会,物类相应之兆。书曰:『惟动丕应徯志。』彼既先志而应动,何疑之有。」帝然之。
127
诏军士迯亡逾年者杖一百,刺靣五十字,不满年者,从轻罪之,复㱕者许还旧处。行幸不从驾者,杖亦如之,刺靣十字。
128
十二月,诏军士缮甲治兵,约以明年春二月伐占城。
129
帝幸古览行营,诏诸强盗百姓禾秧财物,得财杖一百,不得财而伤人者,以流罪论。
130
是岁,复铸明道钱,颁赐文武臣僚。
131
甲申三年十一月以后天感圣武元年,宋庆历四年春正月,发府库噐械,颁授诸军。癸卯,帝亲征占,以开皇王为京师留守。是日,有司以所祀山神少牢,得胆大如柚子献之。帝戏之曰:「胆声耽相近,彼少牢得大胆者,盖示我以少劳而得大耽乐之徵也。」甲辰,发京师。乙巳,次大恶海口,会风涛帖静,大军利涉,故改大恶曰大安。抵麻姑山,紫云捧日。过河脑弯,有片云覆帝所御舟,随其行止。是日,至住牙一作身海口驻营。次日发,以风势之使,一日过大小二长沙。抵思客海口,白鱼入舟。帝闻占城引其众及象陈于五蒲江南岸,欲拒官军。诏舍舟登陆,领军士至北岸,见彼属徒已列江邉。帝乃部分士卒建旗鸣鼓,径渡击之。兵刀未接,占人自溃,追斩三万级。郭加彛斩其主乍斗首,于阵献之。获驯象三十馀,生擒五千馀人,其馀为官军所杀,血涂兵刀,尸塞原野。帝为之慨然,下令曰:「有妄杀占城人者杀无赦。」
132
史臣吴士连曰:帝之此心,其宋太祖之心乎,传祚永久也,宜哉。
133
秋七月,帝引军入佛誓城,俘乍斗妻妾及宫女之善舞西天曲调者。遣使徧行鄕邑,抚论遣民。群臣贺捷,八月班师。还至乂安,行营诏威明侯日光慰劳之,寻授本州节钺,加封王爵。初,帝委威明以乂安岁租,及令置婆和寨,使之牢固,及诸处堠铺,糇粮毕备,皆称旨故也。
134
九月朔,次长安府,黄龙见于帝所御舟。至莅仁行殿,令内人侍女召乍斗妃媚醯侍御舟。媚醯不胜愤郁,密以氊自缠投江死。帝嘉其贞节,封协正佑善夫人。
135
史臣吴士连曰:夫人义不受辱,从一而终,以全妇节。人臣事二君者,夫人之罪人也。帝嘉其贞节封为夫人,以劝后世,宜哉。
136
帝还自占城,吿捷于太祖庙毕,御天安殿,设饮至礼。是日,群臣献俘五千馀口,及其金银珠宝之物。诏俘虏各认部属,居之永康镇,直至登今归化是,置鄕邑,仿占城旧号。
137
帝使设大槛于霪覃今西湖也,以占城驯象为媒,诱野象入其中,亲幸捕之。
138
冬十一月,赐伐占城有功者,六品以上锦袍,七品以下罗衣。群臣请改元曰天感圣武,增号曰圣德天感宣威圣武八字。允之。诏曰:「远事征伐,妨夺农功,岂料今冬得大豊熟。苟百姓之既足,则朕孰与不足。其赐天下今年税钱之半,以慰跋涉之劳。」
139
诏绢库司私受人绢一尺,杖一百,一疋至十疋以上者准疋数,加配役十年。
140
十二月朔,置怀远驿于嘉林江岸,以为异域来实舘歇之处。
141
太保侬智髙来朝。
142
是岁,诏诸军迯亡者,准三流罪。禁狱官毋得遣囚人作私役,犯者杖八十,刺靣配牢。
143
乙酉天感圣武二年宋庆历五年,制太平车,以黄金饰蓬,罗峩占城象鞍也,驾象引之。
144
立大内碑。
145
丙戌三年宋庆历六年,起别宫,居占城女。
146
丁亥四年宋庆历七年春三月,置望国镇,及㱕德、保宁、宣化、清平、永通、感化、安民七驿,各立碑堠,以为蛮夷宿歇之处。
147
戊子五年宋庆历八年秋九月,命将军冯智能攻哀牢,获人畜甚众而还。
148
侬智髙以勿恶洞叛。命太尉郭盛溢讨之。方交战,天地晦冥,俄而雷震洞中,其酋长体皆磔裂,举洞惊骇。智髙降。
149
立社稷𡊨于长广门外,四时祈榖。
150
冬十二月,立春日诏,有司行迎春礼。
151
己丑六年三月以后崇兴大宝元年,宋皇佑元年春二月,改元崇兴大寳元年。
152
冬十月,造延佑寺。初,帝梦观音仸坐莲花台,引帝登台。及觉,诏群臣,或以为不祥。有僧禅慧者劝帝造寺,立石柱于地中,构观音莲花台于其上,如梦中所见。僧徒旋绕诵经求延寿,故名延佑。
153
庚寅崇兴大宝二年宋皇佑二年春三月,占城献白象。
154
夏六月,大水。
155
秋九月,勿阳洞人叛,讨平之。
156
辛卯三年宋皇佑三年春正月,置内外随车龙军,命左骁卫将军陈稔领之。
157
定文武官年深无过犯者,升职爵有差。
158
秋八月,大酺,赐民币帛银钱有差。
159
冬十一月,开廪港。
160
壬辰四年宋皇佑四年春正月,封诸皇子为王侯皇女,为公主。
161
三月,铸洪锺于龙墀,令民有寃,抑不达者,撞之以闻。
162
夏四月,侬智髙叛,僭称仁惠皇帝。国号大南,寇宋境,破横山寨,陷邕、横、贵、藤、梧、康、端、龚、浔等州,遂至广州城,传城攻之,五旬不下,乃还。再入于邕,杀宋将佐三千馀人,虏生口万计。所过焚荡无遗。宋君臣以为忧。枢密副使狄青抗章请行。宋帝命青以宣徽使都大提举,总其节钺讨之。
163
癸巳五年宋皇佑五年春正月初五日,地震三度。
164
十日,有云不雨,黄龙见于端明阁。群臣称贺,惟僧法语云:「龙飞在天,今乃下见不祥也。」
165
狄青帅三将兵至邕州㱕人铺。智髙出拒战,为青所败,走十馀里。其腹心将黄师宓与其下五十七人死于阵。宋所追杀二千二百馀人。智髙焚城夜遁。
166
秋七月至八月,大水。
167
冬十月,智髙使梁珠来乞师。诏指挥使武珥将兵援之。狄青又破智髙,智髙奔大理。大理斩髙,函其首献于宋。侬氏遂灭。先是,智髙寇宋边,宋命枢密直学士孙沔、入内押班石全彬,同本路经畧使余靖经制盗贼。帝请出师助讨,宋以便宜许之。及狄青为大将,遂奏曰:「假外兵以除内寇,非我利也。以一智髙,两广力不能制,乃假外境兵,其或因而起乱,何以御之?」是年宋有诏,止我援兵。及智髙乞师,又允其请。宋都监萧注从特磨道袭获智髙母阿侬,杀之。
168
甲午六年九月以后圣宗竜瑞太平元年,宋至和元年秋七月,诏皇太子日尊视朝听政。
169
史臣吴士连曰:详下文九月书帝弗豫,则是月诏太子视朝听政,为不得已之事。
170
九月戊寅,帝弗豫。
171
冬十月一日,帝崩于长春殿。太子即位于柩前,改元龙瑞太平元年。追尊大行皇帝,谥庙号太宗,母枚氏为金天皇太后。建国号曰大越。
172
赐东宫旧臣官爵有差,以裴佑为文明殿学士。
173
史臣吴士连曰:史称帝仁哲通慧,文武大畧,六艺无不精谙。惟其有此才德,故能有为。然拘于君臣燕亨之礼,当哀而乐,致孝道之有亏。惑于浮屠慈爱之说,肆赦叛臣,则仁流于姑息,此其失也。
174
大越史记本纪全书卷之二终
URN: ctp:ws702219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3.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