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讀四書大全說

《讀四書大全說》[View] [Edit] [History]

1
叨煜亂玻な喲酥洩永霉戲鐘諳釷現鄭制裎耐踔濤⺶�
2
乃若漢高之德媿文王者,則其所致之賢非伯夷、太公、顛夭、宜生之屬,兩生、四皓終不見庸,而濫以天爵施及噲伍;其養民之政,因陋就簡,使五帝、三王強教悅安之大德斬焉不傳於後世,斯以為周、漢醇疵之差別爾。若其圖天下於秦、項之手而往必求濟也,則與堯、舜、湯、文何異道之有哉?
3
一三
4
以手援嫂,自是驚天動地事。集注云「非若嫂溺可手援」,忒把手援看作等閒,坐為孟子「子欲手援」一語賺惑。孟子自緣淳于髡滑稽無賴,到底不屑與他正經說,只折合得他便休。其與告子、任人輩語,皆然。「子欲手援天下乎」,非法語也。
5
此處唯南軒及朱氏公遷看得精析不亂。嫂溺自是用常禮不得處,與湯、武征誅,伊、周放戮,大舜不告一例。若當時天下之溺只是正道上差錯了,要與他整頓卻易,只消得守道之常為之匡正,則事半而功已倍矣,何用似以手援嫂,做出者樣非常事來!
6
故孟子之道,合則行,不合則止,猶男女無別時只依著授受不親之常禮,便足整頓。自生民以來,一治一亂,聖賢看來全無詫異;而繇亂向治之時,為之撥亂反正,大經大法,如運之掌,固不消手忙腳亂也。其云「子欲手援天下乎」,謂援處與溺處各有登對,無事張皇,如嫂命濱危,須破禮合權耳。
7
一四
8
雙峰說:「曾晢不私其口腹之奉,常有及物之心,這便是好底意思,曾子便能承順他。」此言害道不小。子之事親,若在飲食居處之際較量著孰得孰失,得則順之,失則逆之,即此便是不孝之尤。陳了翁云:「臣弒君、子弒父者,常始於見其有不是處耳。」見其有是,即見其有不是矣。
9
以餘食及人,當甚好處?曾子、曾元皆處貧約,即撙節而俾無失肉,以得盡養,亦未便是不好。曾元胸中正執此道理與父母計較耳。且餘食之所及者,果飢寒待此以為命者乎?或在童稚,或在僕妾,亦只是呴呴之愛。有如父索所餘之財貨,以授非所當得之愛妾,則固溺愛不明而陷於惡矣。
10
乃天下不孝之子,纔於此辨是非,便做出逆天大惡來也不顧恤。故舜之琴、弤、乾、戈,自非象之所宜得,然使父母欲以與象,豈便固執不與?「天下無不是底父母」,則亦無是底父母也。凡此之類,父母即極其不是,也只欣然承順。雙峰云「要諭之使合於道」,一諭便是責善,責善便是爭,爭便是忤逆。父子之閒,各執一是以相訟,而人道滅矣!
11
若禮所云有過則諫者,自是關系行檢大綱目處,豈在臠肉、杯酒、斗粟、尺布之閒苛求其得失!貴戚之卿,且必君有大過而後諫,況子之事親耶?且過之大小,亦因乎人之生平。若文王、孔子以為父,則一舉動之可疑,不妨以異同請益;若在瞽瞍,則但不格姦而已足。至於言行好惡之紕繆,一一而辨其得失,將終日疾首蹙頞於問安視膳之時,即欲求一刻之承歡而不得矣。
12
故唯親之可諭於道而不怙其惡者,乃可施其幾諫,要亦須於己所修之子職了無干涉,然後可見之言詞。此非以避嫌也,才到干涉處,恆人之情便易動怒,相激而為賊恩之事,所必至矣。故曰:「直情徑行,夷狄之道也。」新安云「一飲一食之閒,尚承親志如此,況其立身行己之閒乎」,只此極得曾子之心。
13
一五
14
舜之於瞽瞍,便盡索其所有以與象,亦須欣然承順。至於舜之孳孳為善,莫之能禦,雖非瞽瞍之所欲,則又不敢量其親之必無此志而不以玄德為承志也。
15
在親自有志、事之分,在我又有失身、不失身之別。親既不但有其志,而見之言語動靜,如問有餘之類。於我則雖不盡當於道,而終不至於失身,如以餘食與非所當與者。者處正好行其「天下無不是底父母」之心。故舜之牛羊、倉廩、琴、弤、干戈,便瞽瞍將授之盜賊,也不得留纖芥於胸中。
16
其不可者,唯欲使象代舜為天子耳。以天子之位,天授之,堯禪之,非舜之有也。人子之於親,能有幾樁事物與舜之有天下一例,乃忍區區較其為公為私、為得為失哉!甚矣,雙峰之俗而悖也。
17
一六
18
唯瞽瞍欲以舜之天下與象,則不可承順;若泰伯、伯夷,則亦必欣然承順。舜受堯之天下,本非所有而以道受之。徇私親而以與象,便是失道,失道則失身矣。泰伯、伯夷以世及之國,幸親不以與異姓而欲授其弟,則承志而逃之,方是求仁,方是至德,方是不失其身。
19
叔齊之賢不能過伯夷,而以偏愛故,亂長幼之序,雙峰所云「不好底意思」,孰甚於此!浸令伯夷見親之過,而欲以諭孤竹君,使勿紊長幼之禮,豈非衛輒之流亞乎!且到者處所,豈但伯夷,即凶悍貪嚚之子,也難出口去諭。欲諭而不能,而又懷必諭之心,懷忿浸淫,而商臣之惡起矣。故曰:雙峰之說害道不小。
20
一七
21
「人之易其言」與「好為人師」兩「人」字,雲峰以為與大學「修齊」章「人」字不異,亦自分曉。但為「易其言」者說,則所謂徵色發聲而後喻者,自不可與上智同年而語。然苟有責而不易其言,猶在困學之科。雲峰云「為泛然之眾人而言」,則又太屈抑之矣。泛然之眾人,一面受詬罵,一面讕言無忌也。若惠施之遇匡章,理愈窮則詞愈嫚,又何嘗肯自媿怍而息其邪說,況悠悠之人並不逮惠施者乎?至於「好為人師」者,則泛然之眾人固不特無其事,而抑並無其志,且雖「好」之,而人終不師之,則亦何「患」之有?
22
雲峰緣書言「斅學半」,禮言「教然後知困」,孔子以朋來為樂,孟子樂得英才而教育,疑聖賢之不以此為患,故有「泛然眾人」之說,乃不知決一疑,又入一疑也。解聖賢文字,須如剝筍相似,去一層,又有一層在,不可便休,須到純淨無殼處,筍肉方見。
23
孟子此言,元對當時處士而言。聖賢既不以為患,眾人又無好為師之事,唯若惠施、公孫龍一流人,他不理會自家,只要開立法門,終日揣摩卜度,宛轉曲折以成其說,千枝萬葉,總欲璀璨動人,苟伸其一偏之旨,而以為人所宗主。只此他劈頭便從虛誑上著力,故其學之也亦非不博,思之也亦非不深,執之也亦固,而推之也亦遠,乃其意中,唯有此為師之好,將孔子也看做恁樣做出來底,則迎頭便差,墮入非辟。故曰人之患在此,以其蔽、陷、離、窮,「載胥及溺」而莫能淑也。
24
凡此一類,皆有過人之資,而又不無好學深思之事;乃以徇名求利、自尊好勝之心,可惜此一項有用人才墮入禽狄去,故曰患。患者,自外來者也,非其所應有之憂,而以一好累之,則既可深惡,而抑可深悼。如人之有病患,非形體所固有,乃以不正之氣所感,流傳腑藏,遂以傷生者然。
25
孟子當時,饒有此人,只貪一個北面皋比,「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便惹下人心世道一大害來。故直指他受病根本,為此輩清夜鐘聲:言汝之所以舍正路,放本心,而放恣橫議者,只在此處,趁門風,圖利賴而已;若能去此一好,則以汝之才,亦何至充塞仁義而率獸食人乎!此所謂可深悼者也。
26
乃盡他說得天花亂墜,公然與堯、舜、周、孔為對壘,也只是收合一起閒漢、做成一部文章的本願。勘破他此處,卻元來自家也不曾果有邪僻在,但為些須名利,造下者場虛謊,此則所可深惡者也。
27
後來王仲淹全是此病,而韓退之亦所不免。通也,愈也,亦豈泛然之眾人哉!近世龍溪以下諸儒,傍釋氏之門庭,以入流合俗而建宗風,蓋亦不讀孟子此語耳。
28
一八
29
「實」與「本」確然不同。本者,枝葉之所自生;實者,華之所成也。集註謂「有子以孝弟為為仁之本,其意亦猶此」,是大綱說道理,恐煞說二者是實,則嫌於以仁民、愛物、貴貴、尊賢等為虛花,故通諸有子之說,以證其有可推廣相生之義。實則有子之意,以孝弟為為仁之本,教學者從此立定根基發生去,孟子則言凡盡五常之德者,皆當以此為實也。
30
若一向在外面去做,卻於二者有缺,則是心已不著在腔子裏,與自家根本真心相體認,盡著外面推排,都是虛殼子撐架著。尋常說仁、義、禮、知、樂,及至反躬自驗,而其或為切近,或為迂遠,或為精實,或為虛疏,一倍了然自喻,知唯此之為實矣。
31
諸說唯西山說見大意。劈頭仁、義二條,即是教為仁義者一依據緊要事,故五「實」 字一般元無差異。雲峰橫生異同,將前二「實」字作人本心說,便不得立言之旨。
32
若論原頭發生處,但有遠近親疏之別,初無先後之序。人性之中,仁義之全體大用,一切皆備,非二者先而其餘皆後。一落後,則便是習,不是性矣。唯斯二者,痛癢關心,良心最為難昧,故曰「實」。當身受用處,較其餘自別。如穀有實,乃是人吃得飽滿物事也。雙峰及張彭老之說,皆不合本旨。
33
一九
34
蔡氏將「知而弗去」作兩件說,真成詫異;向後引證,愈見支離。
35
說是、非為二,又與此「知明」「守固」不相干涉。倏而此為二,倏而彼為二,就蔡氏言之,已為四矣。況從是而往,盡智之用,有千萬而無算者乎?禮有三統,樂有五音,又豈禮有三實,樂有五實邪?
36
其曰「如五行水土,俱旺於子」,乃不知土生於申,是術家附會安排,大不恰好處。使土果生申而旺子,則月令位土於長夏之中宮,當午、未之餘尚在未得長生之地,而辰亦土位,恰當墓庫,又何說也?即以術家之言推之,亦當謂土生於辰、巳之交可耳。水、土相剋,故不得同宮俱王也。
37
且此亦何足為四德五常徵!生王之說以化氣言,四德五常以體性言。如水生申,旺子,絕巳,豈人心之智,亦申生、子旺而巳遂絕耶?
38
又云「五髒,心、肝、脾、肺皆一,而腎獨二」,其說尤鄙。腎有二,肝與肺且不啻二矣。且以六腑言之,太陽寒水為膀胱,膀胱亦有二耶?內形既然,外形亦爾。如口一而耳、目、鼻皆二,其於五常四德,又何象哉?
39
形而上之道與形而下之器,雖終始一理,卻不是一個死印板刷定底。蓋可以形而上之理位形而下之數,必不可以形而下之數執形而上之理。若撇下本領,只向畫影、圖形、握算子、分部位上討消息,雖其言巧妙可觀,而致遠必泥,君子不為也。
40
孟子說「知斯二者弗去」,只是一套話,說教詳盡,何嘗分為兩扇,如腎二枚相似!慶源云「知既明,則自然弗去」,較之蔡說,自免於邪。然孟子一「知」字,只淺淺說,故加個「弗去」,未嘗如慶源於「知」字下加一「明」字說得盡也。
41
以實求之,事親從兄,初無深隱莫察之蘊,亦人所易知,而特難於弗去。其所以難於弗去者,以斯二者與其他事理不同。凡理之有所得而復去者,類為私智邪說之所亂,故知之明則不復去。乃斯二者,雖極不孝不弟之人,亦無私智邪說爚亂他,別作一番假名理,只是其知之也不能常常不昧,一會惺忪,一會懵懂,遇昏著時便忘了也。
42
「去」字當如字讀,與「不違仁」「違」字一義。俗作上聲讀者不通。常知不昧,便是弗去。恰緊在弗去上見智,非恃其知之明而即以弗去也。故慶源之說賢於蔡氏,而要於此未當。
43
二十
44
事親方是仁之實,從兄方是義之實,知斯二者方是智之實,節文斯方是禮之實,樂斯方是樂之實。若不於斯二者盡得,則雖愛以為仁,敬以為義,明察以為智,習儀以為禮,嫻於音律舞蹈以為樂,卻都是無實;無實便於己不切,即非心德。孟子立言之旨,大概如此。
45
所以到樂上,又須引伸一段。緣樂之為教,先王以和人神,學者以治性情,似所用以廣吾孝弟者,而非孝弟之即能乎樂,故孟子又推出學樂者一段真情真理來。自非心有日生之樂,志和氣順以手舞足蹈,自然無不可中之節奏,則竟不可以言樂。故學者之學於樂,必足之蹈夫舞綴之位,手之舞夫干羽之容,得之心,應之手足,不知其然而無不然,斯以為樂之成。然使其心之樂不日生不已,則非其鬱滯,即其放佚,音節雖習,而不可謂樂也。
46
唯能以事親、從兄為樂,而不復有苦難勉強之意,則心和而廣,氣和而順,即未嘗為樂,而可以為樂之道洋溢有餘;乃以之為樂,則不知足蹈手舞之咸中於律者,斯以情益和樂,而歌詠俯仰,乃覺性情之充足,非徒侈志意以取悅於外物也。此樂孝弟者所以為樂之實也。
47
「樂斯二者」一「樂」字有力,是事親、從兄極頂位次。孔子所謂「色難」者,正難乎其樂也。故朱子曰:「要到樂處,實是難得。」不是現成樂底,須有功夫在。其始亦須著意,但在視無形、聽無聲上做去,調治得者身心細密和順,則自然之樂便生。自然之樂,是 「生」字上效驗,勿誤以解「樂」字。始樂時,一須加意去樂,此聖賢一步吃緊工夫,不可刪抹。
48
足蹈手舞,自當如慶源說,是作樂之事。不然,此二語更無歸宿。聖賢恰緊文字,斷不作有說無義、鏡花水月語也。若莆田黃氏向此段無「是也」二字作商量,一片閒言游語,讀之令人欲噦!
49
說事親、從兄,便有知之弗去,節文而樂在裏面。抑能知之弗去,節文得當而樂之,方叫得事親、從兄。雙峰以智、禮、樂為「道生」,大是差謬。作文字時,須如此宛轉分配,實則言人能常知事親、從兄,外盡其節文而內極其和樂,則仁、義、禮、智、樂之實皆在是也。
50
集注「然必知之明」云云,是朱子補出言外之意,非孟子大旨,其欹重知,亦微有病。蓋愛之推及民物,敬之施於貴與賢者,求以盡仁義之大用,則存乎知、行之並進;而事親、從兄,在孩提稍長而已知,其吃緊工夫,唯力行而已。天下之不能事親、從兄者,豈不知親之當事、兄之當從哉!故於智必言「弗去」,常提醒此心明了不忘,是之謂智。非未行之前,日取事親、從兄之理,學之問之,思之辨之,以致其知也。
51
論語集註「知猶記憶也」,恰與此處合。知處有工夫而無條目,只分明記憶得便是。若夫事親、從兄所應修之職,辨之須明而處之須當者,在此章則又屬禮之節文,而非智之事。故曰:「知」字說淺,不須加一「明」字。兼乎華,則並尚知,純乎實,則專尚行,集註於此,不無滲漏。
52
二一
53
「不可以為人」,語意極嚴;「不可以為子」,較寬一步說。「不順乎親」,是子道之未盡,而不可以為吾父之子也。「不得乎親」,則人而禽矣。
54
朱子「人是大綱說」一段文字差錯。此處輕重失審,則將有輕天性之愛,而專意於責善者。舜恰緊在得親上,故曰「盡事親之道」。延平先生「無不是底父母」一語,正於此立萬世之權衡。
55
二二
56
「各止其所而無不安」,集註此語說得廣大。如申生固能為人之所不能為,卻令天下之父子許多疑難處依舊不得個安靜在。中材以下,要死既難,賢智者又慮死之猶未為盡道,從此便開出歧路,以至不忍言之事而亦犯之。舜卻平平常常,移易得恰好,依舊父愛其子,子承其父,天下方知無難處之父子,何用奇特張皇,不安其所而強有事也!孟子此語,籠罩千萬世智愚賢不肖父子在內,故集註以廣大深微語配之,讀者勿忽。
57
離婁下篇
58
59
舜之於父,文王之於君,俱非「行乎中國」事,而尤不可謂之「得志」。孟子所言乃大行之常道,南軒所云乃憂患之微權,相去正猶逕庭。若論聖人處權變,則道固不同。舜傳賢而禹傳子,文服事而武伐商,一堂之父子君臣早已異矣,況千歲而可執一耶?
60
新安「此心此理」之說,自象山來。象山於此見得疏淺,故其論入於佛。其云「東海、西海」云云,但在光影上取閒架,捉線索,只是「三界唯心」一籠統道理,如算家之粗率。乃孟子之言「一揆」也,於東夷西夷,千歲前後,若論心理,則何有於時地!以時地言者,其必以事跡之因時而制地者審矣。
61
聖賢之立言也,正在天理爛漫、形著明動上徵道之誠然;終不向燭影螢光尋個相似處測其離合。而孟子一書,十九為當時藥石,顯真理以破妄說。此一章書,自緣戰國游談之士,非先王之道者,謂時異地殊,法必改作,不可以虞、周之治治今日,不可以蒲阪、岐陽之治治他國,故孟子顯示兩聖人所以行乎中國者,時地相去之遠如此,而所以揆度天下之務者無異。「揆」字自當如慶源解,玩「其揆一也」文義自見。則齊、楚、秦、趙何不可移易之風俗,而井田、學校何徒可行於古而不可行於今!彼壞法亂紀,苟簡趨時以就功名,如趙武靈、商鞅、李悝者,徒為亂而已矣。
62
朱子於學庸章句、論語集註,屢易稿本,唯孟子註未經改定,故其閒多疏略,未盡立言之旨,如此類者不一。而門人後學以師說未定,輒借陸氏之詖詞附會成義,以叛入異端。後學之責,當相與修明,豈得雷同以遵註為了境邪!
63
64
「行辟人」,亦是平政之事。尊卑等秩,各安其所,正所謂政也。君子之平其政,至於「行辟人」而可,則雖不近人情,而自尊卑人,亦以為平也。此二語是救正子產不知大體處。焉有大夫之車而庶人可乘之以渡水者乎?此二句是一意。「焉得人人而濟之」,連下三句是一意。孟子文章簡妙處,不須立柱子,分對仗,只一氣說下,自有片段。蘇氏唯不知此,故以閒架文字學孟子,文且不相似,而況其道乎!
65
集註亦於此看不出。浸云君子能平其政矣,則雖行辟人焉而亦可,然則政之未平者,便當罰教與百姓肩摩衽接,一場胡哄耶?
66
看文字,須向周、漢以上尋章法,不可據八大家割裂排仗,勾鎖分支。此其得失雖小,而始於害文者終於害意,始於害意者終於害道,亦非細故也。四書分節處,不可執作眼目,類如此。
67
68
朱子說子產有不忍人之心,而不能行不忍人之政,貼得孟子本意分明。唯其有不忍人之心,所以可謂之「惠」。慶源譏其有內交、要譽之心,此酷吏生入人罪語。儒者立法嚴而宅心恕,不宜爾也。
69
惟其有不忍人之心,故孟子以「不知為政」箴之。令其有內交、要譽之心,則此種徹底詐偽人,不知為政,姦亦不深;使其嫻於政理以濟其奸,則惡益滔天而無忌矣。
70
子產自是赤心救國一個社稷臣,終不似陳氏之厚施,王莽之謙恭,唯以內交、要譽為心。王莽以有此心,故一部周禮依樣畫出,適以流毒天下。故曰:知為政以濟其姦,而惡益滔天也。
71
孟子說「五伯假之也」,亦只在事上假。若論他立心處,雖有不端,卻一直做去。若觸處便起私心,雖在拯溺救焚時也只在內交、要譽上商量,則天下又豈可盡欺!只一兩端,便雪融尸現,直成一事不得,又何以為五伯,何以為子產,而孔、孟且以「惠」許之邪?
72
73
孝經云:「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則君之與父,不得合敬而又同愛矣。「天下無不是底父母」,延平此語全從天性之愛上發出,卻與敬處不相干涉。若論敬,則陳善閉邪之謂也。苟不見邪,更何所閉?潛室套著說「天下無不是底君」,則於理一分殊之旨全不分明。其流弊則為庸臣逢君者之嚆矢;其根原差錯則與墨氏二本同矣。
74
君之有不是處,諫之不聽,且無言易位,即以去言之,亦自須皂白分明。故湯、武、伊、霍之事,既[概]與子之事父天地懸隔,即在道合則從,不合則去,美則將順,惡則匡救。君之是不是,絲毫也不可帶過,如何說道「 無不是底」去做得!若人子見[說]道「無不是底父母」,則諫而不從,終無去道也。
75
如云此自君之加我者而言之,而非自其用人行政之失言也,乃去就之際,道固不可枉,而身亦不可失,故曰「士可殺而不可辱」,假令君使我居俳優之位,執猥賤之役,亦將雲 「天下無不是底君」,便欣然順受邪?
76
韓退之唯不知道,故其擬文王操有云「臣罪當誅兮,天王聖明」,顯出他沒本領、假鋪排勾當,又何曾夢見文王心事來!朱子從而稱之,亦未免為其佞舌所欺。
77
夫使文王而以紂為聖明也,果其心見以為然邪,抑心固知其不然而姑為此愛之之語邪?果其心見以為然,則是非之心已為恭敬所掩,所謂「之其所畏敬而辟」,愛而不知其惡矣。如知其不然而姑為此語,則與王莽之泣禱於天,願代平帝之死者,又何以別?
78
聖人人倫之至,不是唇舌賣弄底。君之當敬,豈必聖明而後敬哉!故曰「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而豈得以舜之所以事瞽瞍者事君乎?如云「臣罪當誅」,則文王自見當誅,必將以崇侯為無罪矣,而又胡為乎伐崇也?
79
聖人一誠而已矣。為臣而盡敬於君,誠也。君之不善,不敢以為聖明,己之無罪,不敢自以為罪,亦莫非誠也。「臣罪當誅,天王聖明」,則欺天欺人,欺君欺己,以塗飾罔昧冥行於人倫之際,而可以為誠乎?
80
孟子「國人」、「寇」之言,不為無過,即以孟子去齊宿晝之事證其不然足矣。韓退之以私意窺聖人,慶源[潛室]以淺見學延平,非予所知。 五
81
即於唐、宋人詩辭求之,自有合理體語。如云「執政方持法,明君無此心」,云「不須愁日暮,天際乍輕陰」,既不失忠愛之旨,而緇素自在。較諸「臣罪當誅,天王聖明」之語,豈不有誠偽之分也!
82
說到自家忠孝分上,一剿襲即入大妄。退之是從凱風「母氏聖善,我無令人」剿來,正與慶源[潛室]之襲延平同病。胸中無真血性,只依他人見處,一線之差,便成萬里。如退之說「博愛之謂仁」,亦是如此。繇他胸中未嘗有仁,只攬取近似處,湊手作文字。其實他人品心術,卻在顏延之、庾信、杜甫、韋應物之下,細取其詩文讀之,敗露盡見也。
83
84
孟子所謂「大人」,皆自道也,是「充實之謂美」進一步地位,不屑屑與小人對。橫渠「精義入神,觀其會通」等語,極切。義理充實,方有可會通之勢。不得充實,便有缺陷處,則靠支貸處去補。補處早是窒礙,如何會通得?既已充實,而又致其精義入神之功,則光輝生於篤實之中,便禮義皆從天真流出,何至有「非禮之禮,非義之義」!
85
禮義從中流出,充滿篤實,大要得之「養氣」;其會通而入神以有其光輝者,大要得之「知言」。至此,便渾身在天理上恣其擇執,此幾與孔子「不惑」「耳順」同一境界。但須著「弗為」字有力,則未至於從欲不逾、化、不可知之境耳。
86
以此知孟子之所云「大人」者,皆自道其所至,而非但對小人而言也。「非禮之禮,非義之義」,為之者未便大差,豈至於與似是而非者同科!其云「似是而非」者,雲峰之妄也。似是而非,則固非矣;今云「非禮之禮,非義之義」,猶然為禮義也。似是而非,乃鄉原之以亂德者。如原思辭粟,自是「非義之義」,豈遂如紫之奪朱、莠之亂苗哉!
87
只緣大人以降,義禮有不足處,如貧家請客,烹飪未能合宜,不獲已,且與遷就。若集義而無所餒,學不厭,教不倦,而言入心通,則如官山府海,隨所取舍,不至有「何有何亡,黽勉求之」之事矣,曾何小人之足云!
88
89
言養,則自與教不同,非君子之須有異術,乃受教、受養者之品地別也。教是個大壚冶,「與其潔而不保其往」者,無不可施,故不可行之於子弟。養須是有可養之具,倘如荑稗,縱然養就,亦不成穡。
90
集註謂「無過不及之謂『中』,足以有為之謂『才』」,即此二語,自有分曉。或過或不及而未足有為者,自不至如「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之頑訟也。唯在所養之人為有可養之材,故或不須董之以威,而待其自熟;乃欲養之,則必盡其壅培修剔之力,而非有所故為寬假。此於「君子不教子」常法之外通一格,言子弟之可養者,不當執不教之律,坐視其可以有成而棄之。
91
養與棄相對說,只重在不棄,不須於「養」字上作從容縕藉解。書稱「敬敷五教在寬 」,與此全別。彼言教愚蒙不可使知之民,此言可養之子弟;彼言敷五教,大綱不干名犯義,是粗底事,此言養之使中且才,進德修業,是精底事。新安引據全差。
92
93
朱子說「著個[『不失』字],便是不同處」,極須向不同處分曉。若認大人、赤子了無不同,則已早侵入異端界也。
94
凡看古人文字,有顛倒讀皆順理者,有只如此順直說倒不得者。如「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則倒說「正己而物正者大人也」亦可;若此章,則倒說「不失其赤子之心者大人也」不可。「不失其赤子之心」,未便即是大人,特謂大人者雖其篤實光輝,而要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在「有諸己之謂信」者,已能不失其赤子之心矣。此數章書,自相連說下,反覆見意。大人者言雖不必信,行雖不必果,而赤子之心則必不失。無不誠之明,無無本之道也。
95
赤子之心,是在人之天。集註云「無偽」,與易「無妄」一義,繇人見其無偽,非不為偽之謂。赤子豈刻意而不為偽者哉!
96
大抵人欲便妄,天理便真。赤子真有未全,而妄不相涉。大人之不失,所謂「無欲而後可以行王道」者是已。雙峰卻從飢便啼、喜便笑上著解,乃不知飢之啼、喜之笑,是赤子血氣分上事,元非赤子之心。煞認此為真心,是所謂「直情徑行,戎狄之道」耳。釋氏以行住坐臥、運水搬柴為神通妙用者,正在此處墮入禽狄去。孟子說個「赤子之心」,是從天道上見得,不容向一啼、一笑討消息。
97
孟子「道性善」,則固以善為赤子之心可知。「心統性情」,赤子便有性而未有情,只性之善者便是,若知啼知笑,則已移入情矣。雙峰之說,正告子「食色性也」之邪說。
98
99
既曰「赤子之心即『性善』之善」,則盡性者唯聖人,乃又云「有諸己之謂信,已能不失赤子之心,未便是大人」,豈不自相矛盾?此又不然。雖曰「性善」,性卻不能盡善之致,善亦不能盡性之藏。「可欲之謂善」,早已與性相應矣。「不失」,未便到盡處。可欲之善,有諸己之信,豈可謂之失其性乎?
100
孟子亦止道「性善」,卻不得以篤實、光輝、化、不可知全攝入初生之性中。中庸說 「昭昭」之天,「無窮」之天,雖無閒別,然亦須分作兩層說。此處漫無節奏,則釋氏「須彌入芥子」、「現成佛性」之邪見,皆繇此而生。愚每云「性日生,命日受」,正於此處分別。在天之天「不貳」,在人之天「不測」也。
101
102
小註中朱子及輔、陳二氏之說,全以自然釋「自得」,與南軒別。乃集註既云「自然 」,又云「得之於己」,則兼采南軒之說以盡其義,亦不可定謂南軒之弊有如莊子也。
103
本文云「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語相呼應。深造之功,正與自然之得相應。深造不以道,以道而造之不深,則其時有所得,是拏著一定要得,卻刻期取效,乍可有得而據之,此正與自然而得者相反。如諺云「瓜熟蒂落」,則深造而得之不勞矣。
104
然所謂「自然而得」者,亦即於己得之之意。彼拏著守著、強勉求得者,唯其刻期取效於見聞,而非得於心。深造之以道,則以道養其心,而心受養於道,故其自然而得者,唯吾心之所自生也。
105
既深造以道,便已資於學問義理之養,則與莊子守此無物之己,墮耳目、棄聖智以孤求於心者不同。莊子撇下物理求自,孟子藉學問思辨之力以養其自,大分別處只在此。到頭來,莊子自得其己,而不問道之合離;孟子得道於己,而充其萬物皆備之體也。豈至一言「 自」而即相混哉!
106
南軒唯「他人」二字下得不好,沒著落在,必求其歸,則疑與莊子同。看來,他意旨原不爾,只帶出一他人作反照,未免苟簡無實耳。所以朱子既用程子「自然而得」之解,仍須加「於己」二字,使學者無疑得諸己者之非,而靠定聞見,斷棄此心,從小體而失其大。
107
此「自」字唯不須立一「人」字作對,卻與「反身而誠」言「反身」者相近,亦與論語註「不言而識之於心」一「心」字相通,亦是學者吃緊論功取效處,不可刪抹。即以「自然而得」言之,所謂「自然」者,有所自而然之謂也。如人翦彩作花,即非自然,唯綵雖可花,而非其自體所固有,必待他翦。若桃李之花,自然而發,則以桃李自體固有其花,因其所自而無不然,無待於他。繇此言之,則吾心為義理所養,親得親生,得之己而無倚,唯其有自而然,斯以自然而然,明矣。
108
天下之義理,皆吾心之固有;涵泳深長,則吾心之義理油然自生。得之自然者,皆心也;其不自然者,則唯其非吾心之得也。此是學問中功候語,與老、莊舍物求自以為道者本自不同。若因迹近莊子,而遂以為不然,則夫「自然」者,老、莊亦嘗言之矣,又何以可言 「自然」而無害邪!
109
一一
110
佛氏不立文字,莊子棄糟粕之說,他差錯處,非能背馳,只是躐等。天下那有兩個道理,許佛老與我並立而背馳?只是他顛倒用來,便於事理種種差錯。如稻麥之有苗葉,所以為粟之房乾,而粟必繇是以生,非可輒於苗葉作可食不可食之想,因棄苗而求粟。
111
聖賢之學,則須說「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佛、老欲自得,即向自得上做去,全不理會何以得,何以自得,顛倒說深造之以道,便非自得。
112
聖賢則須說「博學而詳說之,以反說約」。佛、老欲說約,則一句便從約說起,而於約之所以為約者,只據一星兩星,便籠罩遷就去,顛倒說博學詳說,便不得約。
113
此是吃穀種見解:見人雨穀於田,顛倒笑人,可惜此可食之穀,卻教墮泥土中變作草也。思及此,異端之愚真可笑可憫。儒者不察,乃謂彼有徑直門庭,我須與他分別,則是見彼吃穀種子之愚,便不粒食,又奚可哉!
114
聖賢之道則是「一以貫之」,異端則是以一貫之。他一字小,聖賢一字大。他以一為工夫,屈抑物理,不愁他不貫;聖賢以一為自得之驗,到貫時自無不通。
115
他「自」字孤另,聖賢「自」字充實。他「約」字巧妙,聖賢「約」字包括。他極頂處,說「佛法無多子」,只是趁此一線縈著去,便謂之約,謂之自,謂之一。聖賢卻看得無事無物非在己所當知明而處當者;此一個萬物皆備之身,須約束著萬事萬理,無使或踰。
116
故不深造之以道,必不能自得;不博學而詳說,必無以說約。天下只有約,說不盡,行不徹也。堯、舜之禪受,湯、武之征誅,周公之用而行,孔子之舍而藏,六十四卦之錯綜,二百四十二年之天道王事,皆約中所貫徹之實,如何可以少見多怪而能說之?
117
集注「誇多鬥靡」云云,是專就俗儒記誦詞章之學反說。若孟子之意,則俗儒、異端之妄俱於此闢之。故徒博無益,徑約則謬。兩說若廢其一,不足以盡本文「將以」二字之旨。此言「將以」,前章言「欲其」,其義正同。言所以如彼者,乃以如此。而俗儒之徒博,異端之徑約,其皆舛錯可知已。
118
朱子答或問一段,極切當。蓋世閒所稱博學者,只在風雲、月露、花鳥、禽魚上用功,合下便不可謂之學,而所當學者全然不省,更何有於博?見之不真,言之無實,又如何喚得詳?既云「博學而詳說」,則顯與俗儒不同年語矣。
119
吃緊破妄處,只緣不知約者,妄意一言片語穿插伶俐,做成一場大虛妄來,故孟子特地與說必博學而詳說,乃可說約。故君子將以反說夫約,必博且詳焉。則汝以我之博且詳為與俗儒之鬥靡誇多者同病而乖異乎約者,真全不知學以自誣而誣人也。聖賢分別處,只是深造以道,只是博學、詳說,於此做得清楚有緒,更不消向自得及說約處立門庭矣。
120
一二
121
西山云:「人物均有一心,人能存,物不能存。」此語鹵莽,害道不小。自古聖賢,吃緊在此處分別。孟子明白決斷說一個「異」字,西山卻將一「均」字換了。「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告子猶能知其不然,而西山卻滅裂此心,教同牛犬蛇蠍去,悲哉!
122
心便是統性情底,人之性善,全在此心凝之。只庶民便去,禽獸卻不會去。禽獸只一向蒙蒙昧昧。其或有精明處,則甘食悅色而已,此心存之,又將何用!朱子云「今人自謂能存,只是存其與禽獸同者」,此語如迅雷驚蟄,除朱子外,無人解如此道。必知其異,而後可與言存。若云與禽獸均有之心,但存得即好,其不致「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者幾何哉!
123
西山於此,似認取個昭昭靈靈、自然覺了能知底做心,而以喚醒著、不沈不掉為存。此正朱子所謂存禽獸之心者。看孔子作春秋,天道備,人事浹,定王道之權衡而亂臣賊子自懼,全是雷雨滿盈、經綸草昧事,何曾與禽心獸心有毫髮相似,如所謂昭昭靈靈、喚醒主人者哉!
124
一三
125
鰥魚警夜,鵝鳴夜半,雞鳴將旦,布穀知春,鶡鴠知寒,蟋蟀吟秋,明駝測水,靈巖三喚主人翁,只是此物,此則與禽獸均有之心也。孟、朱兩夫子力爭人以異禽,西山死向釋氏腳跟討個存去,以求佛性於狗子。考亭沒而聖學充塞,西山且然,況其他乎!
126
一四
127
不識得「異」字,固是西山一大罪過,扣緊「存」字作工夫,則始於和靖之失,而朱子亦未之定也。
128
西山云「人能存而物不能存」,若謂禽獸不能存人心,則彼本無人之心,而更何所存;若謂禽存禽心,獸存獸心,即與君子同功,愈不成說。
129
此「存」字,與「去」字對說。庶民之去,亦非決意用力而去之,但就其迷失無存,而謂之去。君子之存,亦非必有物焉為其所據,但綱紀不紊,終遠禽獸而謂之存耳。「存之 」,在成德上見天理、民彞,人官、物曲,節節分明。既不使此身此心墜於利欲之中,與麀之淫、虎之暴、狼之貪等,亦必不使此心孤據一空洞昭靈,以握固而守之,與鶴之警、鸚鵡之慧、眠牛飽豕之漠然無求同。乃以使吾人居天地之閒,疆界分明,參天地而盡其才,天下萬世乃以推其德成之效,而曰人之道於是而存也。
130
其曰「幾希」者,則謂其相去之際,出乎此則入乎彼,其界限不遠。乃所以異者既不遠,則凡終身所為,終食所念,有幾希之不能異者,即以無別於禽獸。故「幾希」者嚴詞,亦大詞也。一指萬重山。而非有一物焉,孤孤另另,亭亭特特,為人之獨得可執而存之,為君子之所奉持,而彼庶民者取此一寶命而擲棄之也。
131
以要言之,此處添一個「心」字不得。人之自身而心,自內而外,自體而用,自甘食悅色,人甘芻豢,牛甘蒿芻;毛嬙、西施,魚見之深藏,鳥見之高飛。即食色亦自迥異。以至於五達道、三達德之用,那一件不異於禽獸,而何但於心?件件異,件件所異者幾希。異便是存,不存異便是去。若孤據一心,則既於心爭異,而又於心言均,其不自謂能存而但存禽獸之心者鮮矣。
132
雙峰說「說個存的樣子」一語,極好。君子之存,在德業上有樣子可見,如舜、禹所為等,而非有下手工夫秘密法也。只如明倫察物、惡旨酒、好善言等事,便是禽獸斷做不到處。乃一不如此,倫不明,物不察,唯旨是好,善不知好,即便無異於禽獸,故曰「幾希」 。和靖說「舜是存,君子便是存之」,把定「存之」作工夫,則硬執「幾希」為一物事,而為君子者戰兢惕厲,拏定者些子不教放下,其與釋氏三喚主人相去幾何?恐其所謂「些子」 者,正朱子所謂與禽獸同者也。
133
硬認著些子作命脈,便是執一。要執一,即是異端,異端則是禽獸。釋氏說「三界惟心,萬法唯識」,正拏定「幾希」以為所存之物。其二六時中不教放下者,和靖所謂「存之 」也。其云「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者,和靖所謂「存」也。
134
乃不知聖賢全不恁地用功,仁義且不把作一物拏著來用,故曰「非行仁義」。在舜固然,禹、文、孔子亦無不然,湯、武、周公亦無不然。且如武王「不泄邇,不忘遠」,自是道理周匝,流通不竭,豈拏定遠邇作降伏其心之具而持之也乎?故「君子之澤」一章但言道統,不言心法。聖人、君子到此初無二致,只件件與立人綱,修人紀,更無安、勉之分。和靖強與分析,以犯異端之壘,朱子未與折衷,亦疏矣。
135
一五
136
若論異,則甘食、悅色處亦全不同;若論其異僅幾希,則仁義之異亦復無幾。虎狼之父子亦似仁,蜂蟻之君臣亦近義也。隨處須立個界限,壁立萬仞,方是「君子存之」。若庶民,便愛親敬君,也只似虎狼蜂蟻來,趁一點靈光做去也。苟知其所以異,則甘食、悅色之中井井分別處,即至仁大義之所在,不可概謂甘食、悅色便與禽獸同也。
137
聖賢吃緊在美中求惡,惡中求美,人欲中擇天理,天理中辨人欲,細細密密,絲分縷悉,與禽獸立個徹始終、盡內外底界址。若概愛敬以為人,斷甘食、悅色以為禽獸,潦草疏闊,便自矜崖岸,則從古無此苟簡徑截之君子。而充其類,抑必不婚不宦,日中一食,樹下一宿而後可矣。
138
朱子說人能推,禽獸不能推,亦但就才上見得末流異處,而未及於性。禽獸之似仁似義者,當下已差了。虎狼之父子,只是姑息之愛;蜂蟻之君臣,則以威相制而利相從耳。推得來又成甚倫理?
139
庸說「誠之者,人之道也」,方是徹底顯出誠仁、誠知、誠勇,以行乎親、義、敬、別、信之中,而徹乎食色之內,經緯皆備,中正不忒,方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而明倫察物,惡旨酒,好善言,以至於作春秋,明王道,皆從此做去。豈孤保其一念之善,而求助於推廣之才哉!
140
一六
141
目言「仁義之心」,則以「存之」為工夫,孔子曰「操則存」,孟子曰「存其心」者是也。若人之異於禽獸,則自性而形,自道而器,極乎廣大,盡乎精微,莫非異者,則不可以「仁義」二字括之。故曰「非行仁義」,明夫非守「仁義」二字作把柄,遂可縱橫如意也。特其人紀之修,人極之建,則亦往往依仁義以為用,故曰「繇仁義行」。此自舜至孔子,無不以之盡君子之道者。
142
此章將湯、武、周公與舜、孔子並敘,不可更分性、反。湯、武他處不及舜、孔,到此人禽關界,小有蹉跌,則已墮入異類,而舜、孔雖聖,亦不能於此上更加藻繢,何得又推高舜於君子之上,徒添蛇足!和靖扼「存之」作工夫,故橫立異同。循其說而不加之裁正,則必以頑守一心為存,或且執虎狼之愛、蜂蟻之敬為仁義,而務守其冥合之天明。則正朱子所謂存禽獸之所同者,其害豈小哉!
143
一七
144
集註說性兼說形,方是徹上徹下、知天知人之語。性之異者,人道也;形之異者,天道也。故曰「形色,天性也,唯聖人然後可以踐形」。中庸以至誠為天道,亦是此理。
145
仁義只是性上事,卻未曾到元亨利貞、品物流行中揀出人禽異處。君子守先待後,為天地古今立人極,須隨在體認,乃可以配天而治物,「行仁義」者不足以當之也。孔子作春秋,何曾有仁義作影本!只權衡來便是仁義。若論其實,也不過人之異於禽獸者耳。
146
古今此天下,許多大君子或如此作來,或如彼作來,或因之而加密,或創起而有作,豈有可傳之心法,直指單傳,與一物事教奉持保護哉!人自有性,人自有形,於性盡之,不盡禽性,於形踐之,不踐禽形,而創制顯庸,仁義之大用立矣。嗚呼!此孟子之所以為大人,而功不在禹下也。
147
一八
148
古之善射者,類以羿名。孟子曰「羿之教人射」,蓋唐、虞之羿,以射教人者,非有窮后也。有窮后之死,自以淫田不道,非有人妒天子之善射而殺之者。集註以篡弒、黨逆為言,要為未審。如果羿與寒浞,則彼此俱為亂賊,與安、史父子等,皆蹈滔天之惡,必誅不赦,而但以取友不審較量其罪之厚薄,不已迂乎!
149
集註又譏庾斯廢公全私,亦未察於春秋時事。春秋列國之相侵伐,固不以斬將陷陣為功。如獻麋遺弓,奉漿攝飲,當時正以此服人,則不必其師友而釋之,亦未為不可。蓋彼此均為侯國,旦干戈而夕玉帛,殺一人未足以為利,而徒深其怨,故雖縱敵而軍刑不加。其或勝或敗,初不關宗社之存亡,自不可以後世之武臣所與爭一旦之命者非夷狄則盜賊,勝則安而敗則危者比也。其必以折馘執俘、虔劉濱盡為功,自戰國始有,而成於秦、項之際,要非可論於春秋疆埸之爭一彼一此者也。不然,則庾斯賣國全私,與秦檜之班師、周延儒之縱敵等,其罪又豈在逢蒙之下,而何以得稱為「端人」!
150
一九
151
程子所云「此章專為智而發」一句,極難看。雲峰孟浪聽得,便與勉強穿合,云「本欲言智而先言性,智,五性之一也」。但作此見解,則上面「天下之言性也」一句作何安頓?孟子欲言智,而故為此迂遠不相登答之說,作八寸三分襆頭起,古人未有此虛脾文字。
152
朱子云「人之為惡,水之在山,則非自然之故」;言水者,即通下治水。禹之治水,使之下也。又云「天下之理,本皆利順」。夫然,則朱子顯以「所惡於智者」一段申「故者以利為本」之義,見言性之當循其利而不可鑿,而以禹之行所無事、順其利下之理者為征。是以智言性而非於性言智,明矣。乃又取程子之說,而贊之曰「得此章之旨」,則以天下之言性而不循利以為故者,類皆聰敏辨慧之士,特以有智而不知所用,則遂至鑿其所本不可通者而強之使通,是不知用智之過,而以成乎言性之失,故曰「鑿以自私,則害於性而反為不智」。蓋性隱於無形,而已然之迹,其利不利之幾亦不易察,自非智足觀理,則無以審之於微而傳之於顯,則智本有功於言性之具,而其所惡者特在鑿智耳。
153
其曰「害性」者,非傷害其性中淳樸天真之謂,乃言其說之蠹害於所性之理,猶孟子之所云「率天下而禍仁義」也。迨其說戾於性,而言以移心,心以害事,則邪說詖行,交相牿亡,即以自賊其性而有餘。然要為智以害性而成不智,而非即以害性中之智,如雲峰牽合之說也。
154
說「性善」,便是行其所無事;說「性無善無不善」等,即是鑿。以水喻性,以行水喻言性,顯與下言治歷,同為譬說,故亦與答告子「過顙」「在山」之說通。若謂智以應天下之事理者而言,則禹之行水即用智之事,而何以云「若」,云「亦」?其為取類相譬,以喻言性者之當善用其智,固本文之極易知者也。
155
集註前後元無兩義,特以程子之言不易曉了,故為曲通之如此,以防天下之誤解程說,割裂本文者,而雲峰尚爾不知。學者之大病,才讀一句書,便立地要從此解去,以趨悖謬。安得好學深思之士而與論大義哉!
156
二十
157
集註釋「鑿」字,上加一「穿」字,朱子沿俗語而失者也。「穿鑿」出淮南子,上音 「串」,下音才到切。穿,筍也;鑿,孔也。穿鑿者,謂以方穿[筍]入圓鑿,不相受也。於此處不切。
158
此「鑿」字自如字讀,如鑿石鑿渠之鑿。本無罅徑,強用力以求通,如人性本無惡,卻強說惡,就桀、紂之喪失其性者鑿之成理,名之曰性,以曲成其說而使之通,則唯非已然之跡,而其不順利也久矣。若禹之疏瀹決排,則俱在故有底水道上施功,終不似夫差、煬帝、李垂、賈魯強於高原、平地上鑿一河以挽水使入。只此字喻極切,加「穿」字,則失之矣。
159
二一
160
「已然之迹」,謂可見之徵也。潛室云「善惡皆已然之跡」一句,足折群疑。乃均此已然之跡,而或利或不利,此正在當身體會。若但據迹以為征,則雖有其故,而不利者多矣。故天下之言性者,云「有善有不善」,則有堯、舜、微、比、瞽瞍、象、紂以為之故;云 「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則有文、武、幽、厲以為之故。蓋鑿以言性,而性若實然,則鑿以言故,而故亦有其可徵者矣。唯反而求之以自得之,則利不利以別,此陳迹不足盡恃,而唯心理之安者為有本也。
161
性藏於心,安於心者為性之真,猶夫歷因於度數,順於度數者為歷之合。仁山不知此,乃謂苟求已往日至之數,則將來者可坐而定,則是但有故而即可定,不論其利不利矣。充其說,則桀、紂亦已往之徵也,其亦可定性之惡矣!
162
「千歲之日至」一句,自兼已往、將來說。歷家亦無板局,故無可執之陳迹而務求之。求者,求其利也。如歲差之法,雖始於何承天、虞劆,乃杜預所推春秋長歷,往往與後人置歲差之歷合轍,想古法固有進退增減。唯如劉歆三統,執定一十九、八十一,遷就以使必合,則拘於故而不問其利不利,強鑿之以求通也。
163
古今歷法,唯郭守敬為得理,用天而不用人,晷景長極便是冬至,短極便是夏至,歷元在數十年之內,周天定於萬分,因其自然之利,而盡撤黃鐘、大衍之死法,方與孟子言性就當人之心四端上求故一理。若旁引陳迹,不必其固然;而執以為固然,未有能利者也。仁山之論歷,王安石之回河,荀、楊之言性,皆守故而不問其利,鑿而已矣。
164
二二
165
「禹、稷、顏子」一章,只集註說得好,諸小注皆過高而無實。和靖竟以「時」許三賢,亦非愚所敢知。章內說禹、稷處詳,說顏子處略,則疑顏子之但安貧不仕,便是時措合宜。慶源只就出處上說無偏無倚,無過、不及,忒把聖賢「致中和」之全體、大用說得容易。
166
南軒謂此即是聖賢之異於楊、墨。夫楊氏之失,雖同室斗而不救,墨氏之病,雖鄉鄰而必披髮纓冠以救之,固也。乃即楊之為己,豈其足以與於顏子之樂?墨之兼愛,豈其合於禹、稷之心?則聖賢之異於彼者,不但一或出、或處而盡之,實有其學術、德業之不同,本異而末亦殊也。
167
若以顏子不仕亂世而即合乎無偏、無倚,無過、無不及之時中,則與禹、稷同立於唐、虞之廷,若岳、牧、百工以下,汔[訖]乎共、歡,及夫危亂之世,嫉俗自貴而不仕,若沮、溺、丈人以洎乎莊周、列禦寇、顏蠋、陳仲子之流,而皆時中矣。
168
集註「各盡其道」及「退則修己」八字,是扼要語。且不須抬高論到大本、達道、一貫、時中去。而「顏子不改其樂」,唯此一樂是與禹、稷同道底真血脈,不可以「曄曄紫芝,可以忘飢」,「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者當之。若但瀟瀟灑灑,全性命於亂世,正使有為,只做得管仲、樂毅已足,何曾得見禹、稷項背來!
169
此須兼以論語集註中「所樂何事」求之。孟子於「萬物皆備」、「反身而誠」處,見得此道流動充滿,外不以世移,內不以事閒,無非以體天德而凝王道,故曰「禹、稷、顏子同道」。唯然,故其閉戶也,實有以異於楊朱之閉戶;其往救也,實有以異於墨翟之往救。而隱則為沮、溺,出則為管、樂者,皆不足云矣。知此,則慶源喜怒應感之說,猶水上打球,了無泊處,蓋亦不足為有無矣。
170
萬章上篇
171
172
舜之處象,與周公之處管、蔡,其所以不同者,先儒論之詳矣。然所謂「管、蔡之叛,憂在社稷,孽在臣民;象之欲殺舜,其事在舜之身」,此語亦須分別看,非謂一身小而社稷臣民大也。
173
使象惡得成,則天下且無舜,而昏墊之害誰與拯之!舜之一身所繫固不輕,而以亂天下萬世君臣兄弟之大倫者又豈細故!此處只論舜與周公所處之不同,更不論象與管、蔡罪之大小與事之利害。到兄弟之性,更以利害較大小,則已落私欲。若以罪之大小言,象之親弒君親,又豈可以禍不及於臣民為末減哉!
174
聖人之敦倫、盡性,只是為己,故舜於此且須丟抹下象之不仁,不商較其惡之淺深、害之巨細,而唯求吾心之仁。故象唯欲殺舜,則舜終不得怒而怨之。管、蔡唯欲危成王之社稷,故周公不得伸其兄弟之恩。以兄弟之恩視吾君宗社之存亡,則兄弟為私;以己身之利害視兄弟之恩,則己身為私。總為不可因己身故,而藏怒宿怨於兄弟,故不特不忍加誅,而且必封之。若其比肩事主而借兵端於我以毀王室,則雖未至有安危存亡之大故,而國法自不可屈。故孟子言瞽瞍殺人,而舜不得禁皋陶之執;若象以殺舜為事,事雖未遂,而弒械已成,其罪固浮於瞽瞍之殺人也遠甚,藉使皋陶欲執之以抵罪,則舜必禁之矣。
175
雖云聖人大公無我,然到此處,亦須照顧自己先立於無憾之地,然後可以立情法之準。世儒不察,便謂聖人概將在己、在人作一視同等,無所分別,無所嫌忌,但以在彼善惡功罪之小大為弛張,而曰此聖人之以天地為一體者也。為此說者,蔑差等以直情而徑行,其與異端所云「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共命」一流荒誕無實之邪說又何以異!所以聖人言禮,必先說箇別嫌明微,以為義盡仁至之效。若於所當避之嫌,一概將在己、在物看作一例,卻向上面辨理之曲直、害之大小,即此便是人欲橫行,迷失其心。
176
胡文定傳春秋,謂孔子自序其績,與齊桓等,為聖人以天自處,視萬象異形而同體,亦是議論太高不切實處。使孔子視己之績如人之績,美詞序之而無嫌,則舜可視象之殺己與天下之殺其兄者同,則又何待其害及於宗社臣民而始加誅哉!堯授天下於舜,則舜必讓之。如但以社稷臣民為大,則安社稷、綏臣民者,宜莫如舜,胡不慨然自任,而必逡巡以遜耶!
177
象之欲弒舜也,蓋在舜未為天子之日,故小儒得以孽害之小大立說。向令舜已踐帝位,象仍不悛,率有庳之不逞以圖篡弒,豈不與管、蔡之流毒者同!將為舜者遂可俘之馘之以正其辜耶?使然,則漢文之於淮南,且但遷之而未嘗加辟,然且「尺布、斗粟」之譏,千古以為慚德,然則使周公而身為天子,其不可加管、蔡以上刑亦明矣。
178
夫周公者,人臣也,不得以有其身者也。身不得有,故兄弟亦不得而有。兄弟之道,視乎身者也,非父母之比也。不得有身,斯不得有其兄弟;得有其身,則得有其兄弟矣。身所有之社稷,身所有之臣民,何患乎無君而又何患乎亂之不治,乃虧天倫以曲全之!是猶剸首以救膚,割肌以飽腹也,不亦傎乎!
179
180
「百姓如喪考妣,喪如字,謂以父母之服服之。四海遏密八音」,書有明文;「帥天下諸侯為堯三年喪」,孟子之釋書又已分曉。古者民不得稱百姓,至春秋時始通稱之。古之言百姓者,皆賜氏而有姓者也。周則大夫世官而賜氏,夏、商以上,唯諸侯為有姓。「如喪考妣」者,即所謂「帥天下諸侯為堯三年喪」 也。若氓黎之不得以父母之服服天子,自理一分殊、天理自然之節文,與諸侯之不得郊禘、庶子之不得喪其母、支子之不主祭一例。故曰「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181
且禮也者,文稱其質,物稱其情者也。天下之大,萬民之眾,知愚賢不肖之雜,即有君如堯,可以感其哀於倉卒,而必不能固其情於三年。民之質也,雖企及而必不逮者也。乃驅天下而服三年之喪,保無有斬衰菲屨,縱飲狂歌,以絰舞而以杖鬥者乎?則是亂禮喪真,而徒媟其君親矣。故於禮無庶人服天子之文。其言「百姓」者,實諸侯也。漢文短臣子之喪,而反令庶人同制二十七日之服,薄於親而厚於疏,亂上下之別,其悖甚矣。南軒以「天下臣民」為言,亦未可與言禮也。
182
183
「人君為不善,而天命去之」,於命言之,則非正命,於天言之則自正;於人之受命而言之,則非正,於天之命人而言則正。「惠迪吉,從逆凶,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此正天命之正也。南軒於此,辨得未精。舜、禹之相歷年多,自是正;堯、舜之子不肖,自是不正。故朱子說「本是個不好底意思,被他轉得好了」。總之,正不正,只可於受命者身上說,不可以之言天,天直是無正無不正也。
184
故乾之四德,到說「貞」處,卻云「各正性命」,亦就人物言正。天地「不與聖人同憂」,本體上只有元亨,到見功於人物上,方有利不利、貞不貞。利貞於此者,或不利不貞於彼;利貞於彼者,或不利不貞於此:天下無必然之利,一定之貞也。
185
堯、舜與天合德,故於此看得通透。子之不肖而不傳之,本不利而非正,卻順著天,用他所利所貞者,吾亦以之利而得其正,則所謂「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矣。
186
然此道唯施之子則可,若舜之於父母則不然。「號泣於昊天,於父母」,不受其不正也。舜之有父有子,皆命之非正者,特舜或順天,或相天,一受之以正耳。
187
若桎梏死者,天命自正,受之不正也。唯天無正無不正,故曰「莫之為而為,莫之致而至」。有為有致,而後可以正不正言也,天豈然哉!
188
189
論舜、禹、益之避,集注「深谷可藏」四字大啟爭辨,自是立言不精。此豈避兵、避仇之比,且「南河之南」更有甚山谷如仇池、桃源也?
190
朱子抑云「禮之常也」,乃是定論。自堯以前,帝王亦皆傳子,到堯時始有此君禪相攝之事。則三年喪畢,總己事終,自不得不避者,禮之正也。天下諸侯將迎推戴而出,自是奇特,非禮之所恆有;則亦舜、禹、益之所不謀。既必不冀望,亦不須防備。君有適嗣之可立,己亦有先君之顯命,兩者俱有可立之理,自無心於去留,一聽之天人而已,何容心焉!
191
想來,「有天下而不與」之心,亦如此則已純乎天理而無可加矣。朱子卻又深說一步,云「唯恐天下之不吾釋,益則求仁而得仁」,則又成矯異。夫舜、禹豈求仁而不得仁乎?若必以天下之吾釋為幸,向後堅臥不起,又誰能相強耶?
192
堯、舜禪授之說,愚於尚書引義中論之頗詳,想來當時亦不甚作驚天動地看。唯其然,故益之避亦甚尋常,天下之不歸益亦甚平淡。此處正可想古之聖賢廓然大公、物來順應之妙。若謂「唯恐天下之不吾釋」,則幾與越王薰穴、仲子居於陵一樣心胸。雖可以砥礪貪頑,而不足與於天理、人心之至。聖賢心跡,與莽、操、懿、裕天地懸隔,不但相反而已。
193
欲知聖賢者,當以季札、子臧、漢高帝、宋孝宗、諸葛孔明、郭子儀一流作對證,揀出仁至義盡來,方有合處。
194
195
或問「朱、均不順」一說,極為俗陋,羅長源作路史,似亦為此所惑。舜、禹當年是何等德業,朱、均雖不肖,固亦不得不服矣。劉裕心同懿、操,唯小有功於晉耳,然當其自立,晉恭帝且欣然命筆草詔,況聖人乎!有天下而為天子,不是小可事,云「不順」者,乃似朱、均可以手攬而襟繫之者然,真三家村學究見地也!上世無傳國璽如漢元后之可執留者,不成朱、均介馬孤立,大聲疾呼以爭於眾曰「我欲為天子」邪?俗儒樂翹異以自鳴,亦不知量而已。
196
197
慶源「遠而去,近而不去」之釋,兩「而」字下得不分明。此是通論聖人處。未仕之前,就之為近,不就為遠;既仕之後,義不可留則去,道有可行則不去。倘作一串說,則不特孟子為敷衍駢贅之句,且既已遠矣,蓋未嘗來,而何得言去?方其近也,且自立於可去、可不去之勢,而亦何得遂定其不去邪?
198
199
呂氏說有命、無命處,極精當,正從孟子「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上體出,顯義、命之異而後見其合。南軒云「禮義之所在,固命之所在」,雖與呂氏小異,然亦以見禮義之所不在,便命之所不至也。
200
新安錯看「得之不得曰有命」,將不得亦作命說。不知「命」字自與「理」「數」字不同,言命,則必天有以命之矣。故中庸註、錄以差除、誥敕擬之。既不得矣,則是未嘗命之也。
201
孔子曰「有命」者,謂我若當得衛卿,天自命之也。「得之不得曰有命」者,言當其不得,則曰我若當得,則天自命我,而今未也。故曰「求之有道,得之有命」。道則人有事焉,命則天有事焉之詞。若不求,則不可以道言;不得,則不可以命言矣。
202
或疑孔子以道之將廢為命,孟子抑曰「莫非命也」,則不必受命得位而後可以命言矣。乃孔子之言廢者,則既得而復失之詞。孟子之言「莫非命」者,則以言乎吉凶禍福之至,猶朝廷之一予一奪皆有誥敕以行其令也。唯吉凶禍福大改異處,故以天之有所予奪者而謂之命。若人所本無,因不予之,人所本有,因不奪之,君子於此,唯有可行之法而無可受之命,故謂之曰「俟」。俟者,未至之詞也。藉當居平無得無喪之時,而莫不有命,則更何所俟哉?故生不可謂之命,而死則謂之命,以其無所奪、有所奪之異也;不得不可謂之命,而得則謂之命,以其無所予、有所予之異也。
203
若概乎予不予、奪不奪而皆曰命,則命直虛設之詞,而天無主宰矣!君子之素位而行,若概乎生與死、得與不得而皆曰有命,則一切委諸大造之悠悠,而無行法尊生之道矣!且不得而亦言命,則是得為常而不得為非常。君子而以非常視不得也,又豈非據願外以為固有、驚寵辱而生怨尤也哉!
204
天既生人以後,士則學,農則耕,天子之子則富貴,士庶之子則貧賤,日用飲食,一切尋常事,都不屑屑勞勞授之以命,而唯人之自為質。此天之所以大,而人之所以與能也。世俗不知,乃云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於是有啖鱠餐糕、破枕蹂花之誕說,以恣慵惰放逸者之自棄。使然,則立乎巖牆之下亦無不可,而其自云「知命」者,適以為誣命而已矣。是與於無命之甚者也,而況義乎!鑒於此,而後知呂氏立說之精。
205
萬章下篇
206
207
集注「無不可事之君,無不可使之民」,是伊尹胸中至大至剛語,然須於此看出伊尹偏處。其云至大至剛者,言氣足以舉之也,須與孔子「天下有道,丘不與易」自有分別。伊尹但在自家志力學術上見得恁地有餘,謂己有此格君救民之道,更不論他精粗軟硬,無往不成。若孔子則直與天地生物一般,須如此生生長長,收收成成,不徒恃在己者有此可化可育、可亭可毒之用。「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說得極平易,卻廣大高明,無可涯際在。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是學孔子處,不徒以己有兼善天下之才為本領也。
208
209
孟子於「聖」上更加一「智」字,已顯示聖功、聖學更不容但在資稟上說。若說資稟,則人皆可以為堯、舜,而況三子之於孔子!使孔子而天縱以智,為三子之所必不逮,則孟子之願學,又從何處描摹耶?
210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不可認作託言以誘學者。使然,則夫子此語早已不忠不信矣。學者於此處若信聖人不過,則直是自棄者,不足與言。
211
夫射者之有巧力,力固可練,巧固可習,皆不全繇資稟;而巧之視力,其藉於學而不因於生也為尤甚。總緣用功處難,學之不易得,庸人偷惰,便以歸之氣稟爾。
212
朱子言「顏子所進未可量」,又云「緣他合下[少]致知工夫,看得有偏」云云,深得孟子之旨。即如伊尹在畎畝之中樂堯、舜之道,便且就堯、舜之澤生民上著意;及云「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只在以其知覺覺天下上看得仁義之用,則亦似未嘗向靜存動察中體備著位天地、育萬物大合煞處分明至極也。則使三子者以孔子之下學上達者為作聖之功,亦何資稟之可限乎?
213
三子之得為聖,是他人欲淨盡,天理流行,故造其極而無所雜。乃其以人欲之淨行天理之所流,則雖恁瑩澈條達,而一從乎天理流行之順直者一逕驀直做去,則固於天理之大無外而小無閒者,不能以廣大精微之性學凝之。蓋人欲之淨,天資之為功半於人事,而要不可謂無人力。若天理之廣大精微,皆備而咸宜,則固無天資之可恃,而全資之人事矣。
214
孔子「吾十有五」一章,自說得工夫何等縝密!雖在知命以還,從容中道之妙,非期待刻畫以為功,而其存養以洗心退藏者,要豈一聽之自然乎?故孟子言「聖、智之事」兩「 事」字,恰緊與「必有事焉」之意同。此或未察,乃云「為學者言之」,則聖人之聖智既絕乎人事矣,學者乃以「事」學之,豈非擬登天而以梯耶?
215
夫射者之習為巧也,固有內正外直、審幾發慮之功,學者之所必習,亦羿之所必習也。故人可使學為羿,而豈羿之巧自性生,為人事所必不至者哉!唯釋氏為怪誕亡實之論以欺人,故裝點就「未離母胎已證菩提」、「墮地七步唯吾獨尊」一派淫邪之說。聖人之道,人道也,君子之學,聖學也,亦安有此耶!故知歸三子之偏於氣稟,蓋朱門諸子誣其師之印可,而非朱子之云然。
216
217
東陽云「此章『聖』字與『大而化之』之聖不同」,非也。如伯夷求仁得仁而無怨,伊尹處畎畝樂堯、舜之道,幡然一改而伐夏救民,此豈更有未化者哉!「大而化」之化,與中庸之言「變則化」者,固有在己、在物之分。然於己未化,則必不能化物,而不能化物者,亦即己之未化也。如夷、惠之流風,興起百世之下,伊尹格正太甲,俾其處仁遷義,則既於物而見其化矣,是豈其居之為德者猶有所絓礙,而不能達於變通者乎?
218
孟子曰「伯夷隘」,隘似與化相反,故東陽疑之,而其實不然。大同中之條理有其化,一致中之條理亦有其化也。人欲淨而天理行,則化自順。伯夷之隘,固不與鮑焦、申徒狄一流私意用事、悁戾疾物者等,故鮑焦、申徒狄滿腹是怨,而伯夷不然。求仁而得仁,固已優游厭飫於天理之中,無往而不順矣。伯夷之隘,隘亦化,故曰「聖之清」。伯夷之化,化於隘中,則雖聖而亦隘也。
219
孟子之答浩生不害,於聖上又加神之一位,蓋以三子為聖,而孔子為神。曰「聖之時 」,時則天,天一神矣。易曰「化不可知」,化自有可知者,有不可知者。如春之必溫,秋之必涼,木之必落,草之必榮,化之可知者也,三子所得與之化也;物之品物流形者而以各正性命,各正性命者而以保合太和,元亨利貞用於至微而體於至顯,春夏秋冬有其定位而無其專氣,化之不可知者也,孔子之所獨也。孔子之異於三子,不於其廣大高明之性,而於其中庸精微之德,故以射之巧譬之。不能化則無以行遠,猶射者之不能至。如鮑焦、申徒狄之清,鄧禹、陶侃之任,東方朔、阮籍之和,行將去便與道相齟齬。三子卻一直順行去,更無蹭蹬差池,是可謂「大而化之」矣。
220
不知者乃謂孔子能化而三子不能,直將「化」之一字看得玄妙無定體。唯孟子知聖之深,則直在洗心藏密處揀出極深研幾之妙。蓋化之粗者,便奇特亦自易知,日月之廣照、江海之汪洋是也;化之精者,即此易知處便不可知,水之瀾、日月之容光必照[是]也。兩者俱化,而可知、不可知分焉。不可知者,藏之密也,日新而富有者也。何嘗有超陵變幻,為出於三子所化之外別有作用也哉!
221
化則聖也,不可知則聖之時也。化則力之至也,不可知則巧之審中於無形者也。以此辨之,則以言三子之德也不誣,而學孔子也亦有其津涘矣。
222
223
「不可知」只是不易見,非見之而不可識也。人之所不易見者,唯至精至密者而已。雖云不可知,卻是一定在,如巧者之於正鵠然。天之有四時,其化可見,其為化者不可見。若人所為,便大綱露出本領來,分派下做作用,賞則喜之形,罰則怒之形,盡他奇特,都有跡在。如伯夷之清,其始如是,則終莫不如是,可以掐著搦著算定,總為他在粗枝大葉上布規模,立軌則。若天之有時,綿綿密密,而所以為寒暑生殺者,總在視不見、聽不聞之中。孔子之不顯其德以為載於無聲無臭者,下學而上達,知之者唯天。人在作用上著心目,則更無親切處也。乃其所以示人,則又無所隱,而若未有知者。然非使人見之而不能測識之,如異端之所謂神通者比。此以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求之,則庶幾不差。學者未到孟子知聖地位,且就博文約禮上討線索,煞定仕、止、久、速看他功用,鮮不迷矣。
224
225
程子以孔子為乘田則為,為司寇則為,孟子必欲得賓師之位,定孔、孟差等。如此說道理,是將孔子竟作釋氏「一乘圓教」「四無礙」看。聖人精義入神,特人不易知爾,豈有於此亦可,於彼亦可,大小方圓,和光同塵之道哉!
226
孟子曰「孔子聖之時」,與易「六位時成」之義同,豈如世俗之所謂合時者耶!春夏秋冬固無一定之寒暑溫涼,而方其春則更不帶些秋氣,方其夏則了了與冬懸隔,其不定者皆一定者也。聖賢有必同之心理,斯有可同之道法,其不同者時位而已。一部周易,許多變易處,只在時位上分別;到正中、正當以亨吉而一尢咎,則同也。故孟子以論世為尚友之要道。
227
孔子之先,自華督之難奔魯而仕於魯,到鄹大夫時,亦為魯之世臣矣。春秋時,世祿之法未壞,而士之子必為士,而仕者非有大故,必於其宗國。則孔子既嗣鄹大夫之祿,自不得不仕。乘田、委吏,為職雖小,而亦筮仕者初登仕版所必循之階,豈可以我有聖德而操一不屑之心乎!古者五十始爵,乃命為大夫,周禮固在,不容越也。孔子之為此,自在蚤歲,義之宜,道之正,而豈故為委屈耶!
228
孟子雖魯之公族,而失其祿位,降在氓黎者已久。魯繆、平之世,三家不複執魯政,疑悼公、元公盡去三桓,不複列其子孫于在廷矣。孟子於宗國無可仕之階,逮游道既通,則已在五十受爵之年,固不容自乞卑官,以枉道辱己。且齊、梁之君卑禮厚幣聘之以來,若更自請散秩以受微祿,不承權輿而甘為折節,愈不可矣。
229
抑樂正子固云「前以士,後以大夫」,則孟子曾為士矣,未嘗必得賓師而後仕也。孟子既以抱關擊柝為祿仕之宜,則其不必賓師之位者可見。孔子道不行於魯,不脫冕而行,則其處司寇者,與處乘田、委吏之去就,固不同矣。
230
聖人居上不驕,在下不憂,方必至方,圓必至圓,當方而方則必不圓,當圓而圓則必不方,故曰「規矩方圓之至,聖人人倫之至」也,而豈有方圓無不可之理哉!學者之大忌,在推高聖人,以為神化不測,而反失其精義入神、合規應矩之大經,則且流於俗學,入於異端,而成乎無忌憚之小人矣。
231
232
朱子譏賈誼失進言之序,斟酌事理,允為定論。從來評賈生之得失者,未能及也。
233
古者大臣坐而論道,以至庶人、工、瞽,咸可進言。然庶人、工、瞽之所言者,必非百官之所言;小臣之所言者,必非大臣之所言也。唯大臣所論者道,則朝廷之建立因革,一切制治保邦,文章度數,須通盤徹底,料理一成局而陳之,以授百工之作行。若居言職者,則必有愆而後繩,有繆而後糾,方無愆繆,且不可立意思,逞議論,徒增聚訟。有官守者,則在兵言兵,在農言農,在禮言禮,以專治其事則利害親而言之無妄也。至於庶人、工、瞽之諫,則又必國家顯著之事理,介於得失安危之大,在廷者蒙蔽不以上聞,而後可陳其一得以待採焉。
234
今誼所言者,外制匈奴,內削侯王,上求主德,下正民俗,以洎乎禮樂制度,正朔服色,為天子所操三重之權者巨細畢舉,盡取漢家之天下,畫一成局,而欲竟授之有司,遵而行之。此大臣所從容坐論於燕閒之道,而誼以疏遠小生,輒以紙窗竹屋之所揣摩者握朝野中外以唯其所指使。則是以天下為佹得佹失,試少年議論文章之物,而可哉!
235
故知位卑言高,急於自炫之罪,不可以加之朱�
URN: ctp:ws7210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