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辞二首》 |
1  |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2  |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华发色照里闾。 |
3  |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帐脂粉香。 |
4  |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
5  |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
6  |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
7  |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
8  |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
9  |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
10  |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
11  |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 |
12  |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
《越人歌一首》 |
1  | |
2  | 今夕何夕?搴舟中流。 |
3  | 今日何日?与王子同舟。 |
4  |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司马相如琴歌二首》 |
1  | |
2  |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
3  | 时未通遇无所将,何悟今夕升斯堂。 |
4  | 有艳淑女在此方,室迩人遐独我伤,何缘交颈为鸳鸯。¤ |
5  |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字尾永为妃。 |
6  | 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
7  | 双兴俱起翻高飞,无感我心使予悲。 |
《乌孙公主歌诗一首》 |
1  | |
2  | 吾家之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
3  |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肉为食兮酪为浆。 |
4  | 常思汉土兮心内伤,愿为飞黄鹄兮还故乡。 |
《汉成帝时童谣歌二首》 |
1  | |
2  | 燕燕尾殿殿,张公子,时相见。 |
3  | 木门苍狼根,燕飞来,啄皇孙。¤ |
4  | 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颠。 |
5  | 昔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
《汉桓帝时童谣歌二首》 |
1  | 大麦青青小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 |
2  | 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
3  | 城上乌,尾毕逋。 |
4  | 公为吏,儿为徒。一徒死,百乘车。 |
5  | 车班班,至河间。至河间,姹女能数钱。 |
6  | 钱为室,金为堂,户上舂无粱,无粱之下有悬鼓,我欲击之丞相怒。 |
《张衡四愁诗四首》 |
1  | 一思曰: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甫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
2  | 二思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琴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
3  | 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プ,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
4  | 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
《秦嘉赠妇诗一首》 |
1  | 暧暧白日,引曜西倾。啾啾鸡雀,群飞赴楹。 |
2  | 皎皎明月,煌煌列星。严霜凄怆,飞雪覆庭。 |
3  | 寂寂独居,寥寥空室。飘飘帷帐,荧荧华烛。 |
4  | 尔不是居,帷帐焉施。尔不是照,华烛何为。 |
《魏文帝乐府燕歌行二首》 |
1  |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2  |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 |
3  |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
4  |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可忘。 |
5  |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
6  |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
7  |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
8  |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
9  |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往不还。 |
10  | 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
11  | 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
12  |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
13  | 仰看星月观间,飞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
《曹植乐府妾薄命行一首》 |
1  | 日月既逝西藏,更会兰室洞房。 |
2  | 华灯步障舒光,皎若日出桑。 |
3  | 促樽合坐行觞,主人起舞娑盘。 |
4  | 能者冗触别端,腾觚飞爵阑干。 |
5  | 同量等色齐颜,任意交属所欢。 |
6  | 朱颜发外形兰,袖随礼容极情。 |
7  | 妙舞仙仙体轻,裳解履遗绝缨。 |
8  | 俯仰笑喧无呈,览持佳人玉颜。 |
9  | 齐接金爵翠盘,手形罗袖良难。 |
10  | 腕弱不胜珠环,坐者叹息舒颜。 |
11  | 御巾粉君傍,中有霍纳都梁。 |
12  | 鸡舌五味杂香,进者何人齐姜。 |
13  | 恩重爱深难忘。 |
14  | 召延亲好宴私,人且歌杯来何迟。 |
15  | 客赋既醉言归,主人称露未。 |
《傅玄拟北乐府三首》 |
1  | △历九秋篇·董逃行 |
2  | 历九秋兮三春,分遣贵客兮远宾。 |
3  | 顾多君心所亲,乃命妙妓才人,炳若日月星辰。 |
4  | 序金兮玉觞,宾主递起雁行。 |
5  | 杯若飞电绝光,交觞接卮结裳,慷慨欢笑万方。 |
6  | 奏新诗兮夫君,烂然虎变龙文。 |
7  | 浑如天地未分,齐讴楚舞纷纷,歌声上激青。 |
8  | 穷八音兮异伦,奇声靡靡每新。 |
9  | 微笑素齿丹唇,逸响飞薄梁尘,精爽眇眇入神。 |
10  | 坐咸醉兮沾欢,引樽促席临轩。 |
11  | 进爵献寿翻翻,千秋要君一言,愿爱不移若山。 |
12  | 君恩爱兮不竭,譬若朝日夕月。 |
13  | 此景万里不绝,长保初醮结发,何忧坐生胡越。 |
14  | 携弱手兮金环,上游飞阁间。 |
15  | 穆若鸳凤双鸾,还幸兰房自安,娱心极乐难原。 |
16  | 乐既极兮多怀,盛时忽逝若颓。 |
17  | 寒暑革御景回,春荣随风飘摧,感物动心增哀。 |
18  | 妾受命兮孤虚,男儿堕地称姝。 |
19  | 女弱难存若无,骨肉至亲更疏,奉事他人托躯。 |
20  | 君如影兮随形,贱妾如水浮萍。 |
21  | 明月不能常盈,谁能无根保荣,良时冉冉代征。 |
22  | 顾绣领兮含晖,皎日回光侧微。 |
23  | 朱华忽尔渐衰,影欲舍形高飞,谁言往恩可追。 |
24  | 荠与麦兮夏零,兰桂践霜逾馨。 |
25  | 禄命悬天难明,委心结意丹青,何忧君心中倾。 |
26  | △车遥遥篇 |
27  | 车遥遥兮马洋洋,追思君兮不可忘。 |
28  | 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
29  | 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 |
30  | △燕人美篇 |
31  | 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兮限层崖。 |
32  | 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 |
33  | 无期兮风有止,思心多端兮谁能理。 |
《拟四愁诗四首》 |
1  | 昔张平子作四愁诗,体小而俗,七言类也。聊拟而作之,名曰拟四愁诗,其辞曰: |
2  | 我所思兮在瀛州,愿为双鹄戏中流。 |
3  | 牵牛织女期在秋,山高水深路无由,愍余不遘婴殷忧。 |
4  | 佳人贻我明月珠,何以要之比目鱼。 |
5  | 海广无舟怅劳劬,寄言飞龙天马驹。 |
6  | 风起披飞龙逝,惊波滔天马不厉,何为多念心忧世。 |
7  | 我所思兮在珠崖,愿为比翼浮清池。 |
8  | 刚柔合德配二仪,形影一绝长别离,愍余不遘情如携。 |
9  | 佳人贻我兰蕙草,何以要之同心鸟。 |
10  | 火热水深忧盈抱,申以琬琰夜光宝。 |
11  | 卞和既没玉不察,存若流光忽电灭,何为多念独结。 |
12  | 我所思兮在昆山,愿为鹿蛩窥虞渊。 |
13  | 日月回曜照景天,参辰旷隔会无缘,愍余不遘罹百艰。 |
14  | 佳人贻我苏合香,何以要之翠鸳鸯。 |
15  | 悬度弱水川无梁,申以锦衣文绣裳。 |
16  | 三光骋迈景不留,鲜矣民生忽如浮,何为多念氏自愁。 |
17  | 我所思兮在朔方,愿为飞雁俱南翔。 |
18  | 焕乎人道著三光,胡越殊心生异乡,愍余不遘罹百殃。 |
19  | 佳人贻我羽葆缨,何以要之影与形。 |
20  | 增冰忧结繁华零,申以日月指明星。 |
21  | 星辰有翳日月移,驽马哀鸣惭不驰,何为多念徒自亏。 |
《盘中诗一首》 |
1  | 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 |
2  | 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希。 |
3  | 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 |
4  | 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 |
5  | 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 |
6  | 君有行,妾念之。出有日,还无期。 |
7  | 结中带,长相思。君忘妾,天知之。 |
8  | 妾忘君,罪当治。妾有行,宜知之。 |
9  | 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 |
10  | 姓为苏,字伯玉。 |
11  | 作人才多智谋足,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 |
12  | 羊肉千斤酒百斛,令君马肥麦与粟。 |
13  | 今时人,智不足。与其书,不能读。 |
14  | 当从中央周四角。 |
《张载拟四愁诗四首》 |
1  | 我所思兮在南巢,欲往从之巫山高。 |
2  | 登崖远望涕泗交,我之怀矣心伤劳。 |
3  | 佳人遗我筒中布,何以赠之流黄素。 |
4  | 愿因飘风超远路,终然莫致增想慕。 |
5  | 我所思兮在朔湄,欲往从之白雪霏。 |
6  | 登崖远望涕泗颓,我之怀矣心伤悲。 |
7  | 佳人遗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 |
8  | 愿因归鸿起遐隔,终然莫致增永积。 |
9  | 我所思兮在陇原,欲往从之隔泰山。 |
10  | 登崖远望涕泗连,我之怀矣心伤烦。 |
11  | 佳人遗我双角端,何以赠之雕玉环。 |
12  | 愿因行超重峦,终然莫致增永叹。 |
13  | 我所思兮在营州,欲往从之路阻修。 |
14  | 登崖远望涕泗流,我之怀矣心伤忧。 |
15  | 佳人遗我绿绮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
16  | 愿因流波超重深,终然莫致增永吟。 |
《晋惠帝时童谣歌一首》 |
1  | 邺中女子莫千妖,前至三月抱胡腰。 |
《陆机乐府燕歌行一首》 |
1  | 四时代序逝不追,寒风习习落叶飞。 |
2  | 蟋蟀在堂露盈阶,念君远游常苦悲。 |
3  | 君何缅然久不归,贱妾悠悠心无违。 |
4  | 白日既没明灯辉,寒禽赴林匹鸟栖。 |
5  | 双鸠关关宿河湄,忧来感物涕不。 |
6  | 非君之念思为谁,别日何早会何迟。 |
《鲍照代淮南王二首》 |
1  | 淮南王,好长生,服食炼气读仙经。 |
2  | 琉璃药碗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 |
3  | 合神丹,戏紫房。 |
4  | 紫房彩女弄明,鸾歌凤舞断君肠。¤ |
5  | 朱城九门门九开,愿逐明月入君怀。 |
6  | 入君怀,结君佩,怨君恨君恃君爱。 |
7  | 筑城思坚剑思利,同盛同衰莫相弃。 |
《代白歌辞二首》 |
1  | 朱唇动,素腕举,洛阳少童邯郸女。 |
2  | 古称绿水今白伫,催弦急管为君舞。 |
3  | 穷秋九月荷叶黄,北风驱雁天雨霜,夜长酒多乐未央。¤ |
4  | 春风澹荡使思多,天色净绿气妍和。 |
5  | 桃含红萼兰紫芽,朝日灼烁发园花。 |
6  | 卷幌结帷罗玉筵,齐讴秦吹卢女弦,千金顾笑买芳年。 |
《行路难四首》 |
1  |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
2  | 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 |
3  | 西家思妇见之惋,零泪沾衣抚心叹。 |
4  | 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 |
5  | 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 |
6  | 人生不得常称意,惆怅徙倚至夜半。¤ |
7  | М檗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 |
8  | 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 |
9  | 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 |
10  |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错漠与先异。 |
11  | 还君玉钗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悲思。¤ |
12  | 奉君金卮之酒碗,玳瑁玉匣之雕琴。 |
13  |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葡萄之锦衾。 |
14  |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
15  | 愿君裁悲且灭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
16  |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
17  |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绮幕。 |
18  |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芳藿。 |
19  |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帷对影弄禽雀。 |
20  | 含歌揽泪不能言,人生几时得为乐。 |
21  | 宁作野中双飞凫,不愿间别翅鹤。 |
《释宝月行路难一首》 |
1  | 君不见孤雁关外发,酸嘶度杨越。 |
2  | 空城客子心肠断,幽闺思妇气欲绝。 |
3  | 凝霜夜下拂罗衣,浮中断开明月。 |
4  | 夜夜遥遥徒相思,年年望望情不歇。 |
5  | 寄我匣中青铜镜,倩人为君除白发。 |
6  | 行路难,行路难!夜闻南城汉使度,使我流泪忆长安。 |
《陆厥李夫人及贵人歌一首》 |
1  | 属车挂席尘,豹尾香烟灭。 |
2  | 彤殿向蘼芜,青蒲复委绝。 |
3  | 坐委绝,对蘼芜。 |
4  | 临丹阶,泣椒途。 |
5  | 寡鹤羁雌飞且上,雕梁翠壁网蜘蛛。 |
6  | 洞房明月夜,对此泪如珠。 |
《沈约八咏二首》 |
1  | △望秋月 |
2  | 望秋月,秋月光如练。 |
3  | 照曜三爵台,徘徊九华殿。 |
4  | 九华玳瑁梁,华榱与壁。 |
5  | 以兹雕丽色,持照明月光。 |
6  | 凝华入黼帐,清晖悬洞房。 |
7  | 先过飞燕户,却照班姬床。 |
8  | 桂宫袅袅落桂枝,早寒凄凄凝白露。 |
9  | 上林晚叶飒飒鸣,雁门早鸿离离度。 |
10  | 湛秀质兮似规,委清光兮如素。 |
11  | 照愁轩之蓬影,映金阶之轻步。 |
12  | 居人临此笑以歌,别客对之伤且慕。 |
13  | 经衰圃,映寒丛,凝清夜,带秋风。 |
14  | 随庭雪以偕素,与池荷而共红。 |
15  | 临玉墀之皎皎,含霜霭之蒙蒙。 |
16  | 蔺天衢而徒步,轹长汉而飞空。 |
17  | 隐岩崖而半出,隔帷幌而才通。 |
18  | 散朱庭之奕奕,入青琐而玲珑。 |
19  | 闲阶悲寡鹄,沙洲怨别鸿。 |
20  | 昭姬泣胡殿,明君思汉宫。 |
21  | 馀亦何为者,淹留此山东。 |
22  | △临春风 |
23  | 临春风,春风起春树。 |
24  | 游丝暧如网,落花似雾。 |
25  | 先泛天渊池,还过细柳枝。 |
26  | 蝶逢飞摇,燕值羽差池。 |
27  | 扬桂旆,动芝盖。开燕裾,吹赵带。 |
28  | 赵带飞参差,燕裾合且离。 |
29  | 回簪复转黛,顾步惜容仪。 |
30  | 容仪已灼,春风复回薄。 |
31  | 氛氲桃李花,青跗含素萼。 |
32  | 既为风所开,复为风所落。 |
33  | 摇绿带,手兀紫茎。舞春雪,杂流莺。 |
34  | 曲房开兮金铺响,金铺响兮妾思惊。 |
35  | 梧桐未阴,淇川如碧。 |
36  | 迎行雨于高唐,送归鸿于碣石。 |
37  | 经洞房,响纨素。感幽闺,思帷。 |
38  | 想芳园兮可以游,念兰翘兮渐堪摘。 |
39  | 拂明镜之冬尘,解罗衣之秋襞。 |
40  | 既铿锵以动佩,又氛氲而流麝。 |
41  | 始摇荡以入闺,终徘徊而缘隙。 |
42  | 鸣珠帘于绣户,散芳尘于绮席。 |
43  | 是时怅思妇,安能久行役。 |
44  | 佳人不在兹,春风为谁惜。 |
《春日白曲一首》 |
1  | 兰叶参差桃半红,飞芳舞戏春风。 |
2  | 翡翠群飞飞不息,愿在间长比翼。 |
《秋日白曲一首》 |
1  | 白露欲凝草已黄,金玉柱响洞房。 |
2  | 双心一影俱回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
《吴均行路难二首》 |
1  | 君不见上林苑中客,冰罗雾象牙席。 |
2  | 尽是得意忘言者,探肠见胆无所惜。 |
3  | 白酒甜盐甘如乳,绿觞皎镜华如碧。 |
4  | 少年持名不肯尝,安知白驹应过隙。 |
5  | 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 |
6  | 逶迤好气佳容貌,经过青琐历紫房。 |
7  | 已入中山阴后帐,复上皇帝班姬床。 |
8  | 班姬失宠颜不开,奉帚供养长信台。 |
9  | 日暮耿耿不能寐,秋风切切四面来。 |
10  | 玉阶行路生细草,金炉香炭变成灰。 |
11  | 得意失意须臾顷,非君方寸逆所裁。¤ |
12  |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
13  | 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 |
14  | 洛阳名工见咨嗟,一剪一刻作琵琶。 |
15  | 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 |
16  | 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 |
17  | 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 |
18  | 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 |
19  | 未央彩女弃鸣篪,争见拂拭生光仪。 |
20  | 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 |
21  |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年犹未知。 |
《张率拟乐府长相思二首》 |
1  | 长相思,久离别,美人之远如雨绝。 |
2  | 独延伫,心中结。 |
3  | 望去去远,望鸟飞飞灭。 |
4  | 空望终若斯,珠泪不能雪。¤ |
5  | 长相思,久别离。 |
6  | 所思何在若天垂,郁陶相望不得知。 |
7  | 玉阶月夕映,罗帷风夜吹。 |
8  | 长思不能寝,坐望天河移。 |
《白歌辞二首》 |
1  | 歌儿流唱声欲清,舞女趁节体自轻,歌舞并妙会人情。 |
2  | 依弦度曲婉盈盈,扬蛾为态谁目成。¤ |
3  | 妙声屡唱轻体飞,流津染面散芳菲,俱动齐息不相违。 |
4  | 令彼嘉客澹忘归,时久玩夜明星稀。 |
《费昶行路难二首》 |
1  | 君不见,长安客舍门,倡家少女名桃根。 |
2  | 贫穷夜纺无灯烛,何言一朝奉至尊。 |
3  | 至尊离宫百馀处,千门万户不知曙。 |
4  | 惟闻哑哑城上乌,玉栏金井牵辘轳。 |
5  | 丹梁翠柱飞屠苏,香薪桂火炊雕胡。 |
6  | 当年翻覆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
7  | 君不见,人生百年如流电,心中坎Б君不见。¤ |
8  | 我昔初入椒房时,讵减班姬与飞燕。 |
9  | 朝逾金梯上凤楼,暮下琼钩息鸾殿。 |
10  | 柏台昼夜香,锦帐自飘。 |
11  | 笙歌膝上吹,琵琶陌上桑。 |
12  | 过蒙恩所赐,馀光曲沾被。 |
13  | 既逢阴后不自专,复值程姬有所避。 |
14  | 黄河千年始一清,微躯再逢永无议。 |
15  | 蛾眉偃月徒自妍,傅粉施朱欲谁为。 |
16  | 不如天渊水中鸟,双去双归长比翅。 |
《皇太子圣制乌栖曲四首》 |
1  | 芙蓉作船丝作糸乍,北斗横天月将落。 |
2  | 采莲渡头碍黄河,郎今欲渡畏风波。¤ |
3  | 浮似帐月成钩,那能夜夜南陌头。 |
4  | 宜城酝酒今行熟,停鞍系马暂栖宿。¤ |
5  | 青牛丹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 |
6  | 倡家高树乌欲栖,罗帷翠帐向君低。¤ |
7  | 织成屏风银屈膝,朱唇玉面灯前出。 |
8  | 相看气息望君怜,谁能含羞不自前。 |
《杂句从军行一首》 |
1  | 中亭障羽檄惊,甘泉烽火通夜明。 |
2  | 贰师将军新筑营,嫖姚校尉初出征。 |
3  | 复有山西将,绝世受雄名。 |
4  | 三门应遁甲,五垒学神兵。 |
5  | 白随阵色,苍山答鼓声。 |
6  | 逦迤观鹅翼,参差睹雁行。 |
7  | 先平小月阵,却灭大宛城。 |
8  | 善马还长乐,黄金付水衡。 |
9  | 小妇赵人能鼓瑟,侍婢初笄解郑声。 |
10  | 庭前桃花飞已合,必应红妆起见迎。 |
《和萧侍中子显春别四首》 |
1  | 别观葡萄带实垂,江南豆蔻生连枝。 |
2  | 无情无意犹如此,有心有恨徒别离。¤ |
3  | 蜘蛛作丝满帐中,芳草结叶当行路。 |
4  | 红脸脉脉一生啼,黄鸟飞飞有时度。 |
5  | 故人虽故昔经新,新人虽新复应故。¤ |
6  | 可怜淮水去来潮,春堤杨柳覆河桥。 |
7  | 泪迹未燥讵终朝,行闻玉佩已相要。¤ |
8  | 桃红李白若朝妆,羞持憔悴比新杨。 |
9  | 不惜暂住君前死,愁无西国更生香。 |
《杂句春情一首》 |
1  | 蝶黄花紫燕相追,杨低柳合路尘飞。 |
2  | 已见垂钩挂绿树,诚知淇水沾罗衣。 |
3  | 两童夹车问不已,五马城南犹未归。 |
4  | 莺啼春欲驶,无为空掩扉。 |
《拟古一首》 |
1  | 窥红对镜敛双眉,含愁拭泪坐相思。 |
2  | 念人一去许多时,眼语笑靥迎来情,心怀心想甚分明。 |
3  | 忆人不忍语,衔恨独吞声。 |
《倡楼怨节一首》 |
1  | 朝日斜来照户,春鸟争飞出林。 |
2  | 片光片影皆丽,一声一啭煎心。 |
3  | 上林纷纷花落,淇水漠漠苔浮。 |
4  | 年驰节流易尽,何为忍忆含羞。 |
《湘东王春别应令四首》 |
1  | 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 |
2  |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
3  | 试看机上交龙锦,还瞻庭里合欢枝。 |
4  | 映日通风影朱幔,飘花拂叶度金池。 |
5  | 不闻离人当重合,惟悲合罢会成离。¤ |
6  | 门前杨柳乱如丝,直置佳人不自持。 |
7  | 适言新作裂纨诗,谁悟今成织素辞。¤ |
8  | 日暮徙倚渭桥西,正见凉月与齐。 |
9  | 若使月光无近远,应照离人今夜啼。 |
《萧子显春别四首》 |
1  | 翻莺度燕双比翼,杨柳千条共一色。 |
2  | 但看陌上携手归,谁能对此空中忆。¤ |
3  | 幽宫积草自芳菲,黄鸟芳树情相依。 |
4  | 争风竞日常闻响,重花叠叶不通飞。 |
5  | 当知此时动妾思,惭使罗袂拂君衣。¤ |
6  | 江东大道日华春,垂杨挂柳扫轻尘。 |
7  |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
8  | 衔悲揽涕别心知,桃花李色任风吹。 |
9  | 本知人心不似树,可意人别似花离。 |
《乐府乌栖曲应令二首》 |
1  | 握中酒杯玛瑙钟,裾边杂佩琥珀龙。 |
2  | 欲持寄君心不惜,共指三星今何夕。¤ |
3  | 泪黛红轻点花色,还欲令人不相识。 |
4  | 金壶夜水谁能多,莫持赊用比悬河。 |
《燕歌行》 |
1  | 风光迟舞出青,兰条翠鸟鸣发春。 |
2  | 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
3  | 桐生井底叶交枝,今看无端双燕离。 |
4  | 五重飞楼入河汉,九华阁道暗清池。 |
5  | 遥看白马津上吏,传道黄龙征戍儿。 |
6  | 明月金光徒照妾,浮玉叶君不知。 |
7  | 思君昔去柳依依,至今八月避暑归。 |
8  | 明珠蚕茧勉登机,郁金香花特香衣。 |
9  | 洛阳城头鸡欲曙,丞相府中乌未飞。 |
10  | 夜梦征人缝狐貉,私怜织妇裁锦绯。 |
11  | 吴刀郑绵络,寒闺夜被薄。 |
12  | 芳年海上水中凫,日暮寒夜空城雀。 |
《王筠行路难一首》 |
1  | 千门皆闭夜何央,百忧俱集断人肠。 |
2  | 探揣箱中取刀尺,拂拭机上断流黄。 |
3  | 情人逐情虽可恨,复畏边远乏衣裳。 |
4  | 已缫一茧催衣缕,复捣百和衣香。 |
5  | 犹忆去时腰大小,不知今日身短长。 |
6  | 衣两裆双心共一示朱,衣日复两边作八衣最。 |
7  | 襻带虽安不忍缝,开孔裁穿犹未达。 |
8  | 胸前却月两相连,本照君心不照天。 |
9  | 愿君分明得此意,勿复流荡不如先。 |
10  | 含悲含怨判不死,封情忍思待明年。 |
《刘孝绰元广州景仲座见故姬一首》 |
1  | 留故夫,不踟蹰。 |
2  | 别待春山上,相看采蘼芜。 |
《刘孝威拟古应教一首》 |
1  | 双栖翡翠两鸳鸯,巫落月乍相望。 |
2  | 谁家妖冶折花枝,蛾眉曼睇使情移。 |
3  | 青铺绿琐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 |
4  | 美人年几可十馀,含羞转笑敛风裾。 |
5  | 珠丸出弹不可追,空留可怜持与谁。 |
《徐君蒨别义阳郡二首》 |
1  | 翔凤楼,遥望与浮。 |
2  | 歌声临树出,舞影入江流。 |
3  | 叶落看村近,天高应向秋。¤ |
4  | 饬面亭,妆成更点星。 |
5  | 颊上红疑浅,眉心黛不青。 |
6  | 故留残粉絮,挂看箔帘钉。 |
《王叔英妇赠答一首》 |
1  | 妆铅点黛拂轻红,鸣环动佩出房栊。 |
2  | 看梅复看柳,泪满春衫中。 |
《沈约古诗题六首》 |
1  | △岁暮愍衰草 |
2  | 愍衰草,衰草无容色。 |
3  | 憔悴荒径中,寒ぼ不可识。 |
4  | 昔时兮春日,昔日兮春风。 |
5  | 含华兮佩实,垂绿兮散红。 |
6  | 氛氲鳷鹊右,照曜望仙东。 |
7  | 送归顾暮泣淇水,嘉客淹留怀上宫。 |
8  | 岩陬兮海岸,冰多兮霰积。 |
9  | 烂熳兮客根,赞幽兮寓隙。 |
10  | 布绵密于寒皋,吐纤疏于危石。 |
11  | 既惆怅于君子,倍伤心于行役。 |
12  | 露高枝于初旦,霜红天于始夕。 |
13  | 雕芳卉之九衢,灵茅之三脊。 |
14  | 风急崤道难,秋至客衣单。 |
15  | 既伤檐下菊,复悲池上兰。 |
16  | 飘落逐风尽,方知岁早寒。 |
17  | 流萤暗明烛,雁声断才续。 |
18  | 萎绝长信宫,芜秽丹墀曲。 |
19  | 霜夺茎上紫,风销叶中绿。 |
20  | 山变兮青薇,水折兮平苇。 |
21  | 秋鸿兮疏引,寒鸟兮聚飞。 |
22  | 径荒寒草合,桐长旧岩围。 |
23  | 夜渐蘼芜没,霜露日沾衣。 |
24  | 愿逐晨征鸟,薄暮共西归。 |
25  | △霜来悲落桐 |
26  | 悲落桐,落桐早霜露。 |
27  | 燕至叶未抽,鸿来枝已素。 |
28  | 本出龙门山,长枝仰刺天。 |
29  | 上峰百丈绝,下趾万寻悬。 |
30  | 幽根已盘结,孤株复危绝。 |
31  | 初不照光景,终年负霜雪。 |
32  | 自顾无羽仪,不愿生曲池。 |
33  | 芬芳本自乏,华实无可施。 |
34  | 匠者特留眄,王孙少见之。 |
35  | 分取生孤,徙置北堂垂。 |
36  | 宿茎抽晚干,新叶生故枝。 |
37  | 故枝虽辽远,新叶颇离离。 |
38  | 春风一朝至,荣户坐如斯。 |
39  | 自惟良菲薄,君恩徒照灼。 |
40  | 顾已非嘉树,空用凭阿阁。 |
41  | 愿作清庙琴,为舞双玄鹤。 |
42  | 薜荔可为裳,文杏堪作梁。 |
43  | 勿言草木贱,徒照君末光。 |
44  | 末光不徒照,为君含眺。 |
45  | 阳柯绿水弦,阴枝苦寒调。 |
46  | 厚德非可任,敢不虚其心。 |
47  | 若逢阳春至,吐绿照清浔。 |
48  | △夕行闻夜鹤 |
49  | 闻夜鹤,夜鹤叫南池。 |
50  | 对此孤明月,临风振羽仪。 |
51  | 伊吾人之菲薄,无赋命之天爵。 |
52  | 抱局促之长怀,随春冬而哀乐。 |
53  | 愍海上之惊凫,伤间之离鹤。 |
54  | 离鹤昔未离,近发天北垂。 |
55  | 忽值疾风起,暂下昆明池。 |
56  | 复值冬冰合,水宿非所宜。 |
57  | 欲留不可住,欲去飞已疲。 |
58  | 势逐疾风举,求温向衡楚。 |
59  | 复值南飞鸿,参差共成侣。 |
60  | 海上多雾,苍茫失洲屿。 |
61  | 自此别故群,独向潇湘渚。 |
62  | 故群不离散,相依沧海畔。 |
63  | 夜止羽相切,昼飞影相乱。 |
64  | 刷羽共浮沉,湛澹泛清浔。 |
65  | 既不得离别,安知慕侣心。 |
66  | 九冬霜雪苦,六翮飞不任。 |
67  | 且养凌翅,俯仰弄清音。 |
68  | 所望浮丘子,旦夕来见寻。 |
69  | △晨征听晓鸿 |
70  | 听晓鸿,晓鸿度将旦。 |
71  | 跨弱水之微澜,发成山之远岸。 |
72  | 怵春归之未几,惊此岁之半。 |
73  | 出海涨之苍茫,入途之杳漫。 |
74  | 无东西之可辨,孰遐迩之能算。 |
75  | 微昔见于洲渚,赴秋期于江汉。 |
76  | 集劲风于弱躯,负重雪于轻翰。 |
77  | 寒溪可以饮,荒皋可以窜。 |
78  | 溪水徒自清,微容岂足玩。 |
79  | 秋蓬飞兮未极,寒草萎兮无色。 |
80  | 楚山高兮杳难度,越水深兮不可测。 |
81  | 美明月之驰光,愿征禽之骋翼。 |
82  | 伊余马之屡怀,知吾行之未极。 |
83  | 夜绵绵而难晓,愁参差而盈臆。 |
84  | 望山川悉无以,惟星河犹可识。 |
85  | 闻雁夜南飞,客泪夜沾衣。 |
86  | 春鸿思暮反,客子方未归。 |
87  | 岁去欢娱尽,年来容貌非。 |
88  | 揽衽形虽是,抚臆事多违。 |
89  | 青蒲虽长复易解,白诚远讵难依。 |
90  | △解佩去朝市 |
91  | 去朝市,朝市深归暮。 |
92  | 辞北缨而南徂,浮东川而西顾。 |
93  | 逢天地之降祥,值日月之重光。 |
94  | 伊当仁之菲薄,非馀情之信芳。 |
95  | 充待诏于金马,奉高宴于柏梁。 |
96  | 观斗兽于虎圈,望窕于披香。 |
97  | 游西园兮登铜雀,举青琐兮眺重阳。 |
98  | 讲金华兮议宣室,昼武帷兮夕文昌。 |
99  | 佩甘泉兮履五柞,赞兮诣兮绂承光。 |
100  | 托后车兮侍华幄,游勃海兮泛清漳。 |
101  | 天道有盈缺,寒暑递炎凉。 |
102  | 一朝卖玉琬,眷眷惜馀香。 |
103  | 曲池无复处,桂枝亦销亡。 |
104  | 清庙徒肃肃,西陵久茫茫。 |
105  | 薄暮馀多幸,嘉运重来昌。 |
106  | 忝稽郡之南尉,曲千里之光贵。 |
107  | 别北荒于浊河,恋横桥于清渭。 |
108  | 望前轩之早桐,对南阶之初卉。 |
109  | 非馀情之屡伤,寄兹焉兮能慰。 |
110  | 眷昔日兮怀哉,日将暮兮归去来。 |
111  | △被褐守山东 |
112  | 守山东,山东万岭郁青葱。 |
113  | 两溪共一写,水洁望如空。 |
114  | 岸侧青莎被,岩间丹桂丛。 |
115  | 上瞻既隐轸,下睇亦溟蒙。 |
116  | 远林响咆兽,近树聒鸣虫。 |
117  | 路带若溪右,涧吐金华东。 |
118  | 万仞倒危石,百丈注悬丛。 |
119  | 掣曳泻流电,奔飞似白虹。 |
120  | 洞井含清气,漏穴吐飞风。 |
121  | 玉窦膏滴沥,石乳室空笼。 |
122  | 峭途弥险,崖步才通。 |
123  | 馀舍平生之所爱,暮年而逢此。 |
124  | 愿一去而不还,恨邹衣之未褫。 |
125  | 揖林壑之清旷,事氓俗之纷诡。 |
126  | 幸帝德之方升,值天网之未毁。 |
127  | 既除旧而布新,故化民而俗徙。 |
128  | 播赵俗以南徂,扇齐风以东靡。 |
129  | 乳雉方可驯,流蝗庶能弭。 |
130  | 清心矫世浊,俭政革民侈。 |
131  | 秩满抚白,淹留事芝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