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第三十六回驪山烽火傳中夜 易水歌聲又一時

《第三十六回驪山烽火傳中夜 易水歌聲又一時》[View] [Edit] [History]

1 第三十六回 驪山烽火傳中夜  易水歌聲又一時
2 卻說奇採、寶光,被古凝神指揮關上軍隊,舞蹈鼓吹的迎上關去,見關內崇墉夾峙,烽火參天,近倚山岩,下臨深澗,好一座鳥飛不過的雄關也。到了守關行衙,各自翻身下馬。那守關將軍趨近前來握著兩個的手道:「聞聲相思得苦了。」奇寶兩人也殷勤贊賞了一回,群擁著凝神入署。
3 那守關將姓茹字列城,原是凝神在玉峰教讀時的弟子。他們自先有消息往來著,親如奇、寶兩人。凝神卻從沒同他們說起過。到酒食三上,才和盤托出,說仙人關原是隴上屯師的別隊哩。
4 凝神見他們一見如故,不覺掀髯微笑道:「我們自在這兒飲酒,今天的消息,此時敢已到了長安也。」眾人知道這位古先生要發命令了,各自凝神靜氣的聽著。凝神乾了杯酒,慢慢地向著他們道:「兩邊的軍隊諒都安插好了,可傳令下去,便此刻歸伍休息,三更出隊,限黎明到長安城下。」奇、寶、茹三人聽了,不覺有些遲疑。
5 凝神一見,擲杯大怒道:「好!你們不用老夫的言也罷。」說著頭也不回,竟自還臥室去了。三人見凝神動怒,不敢再去請示,各自懷著鬼胎,傳下令去。留本關兵士三百人留守,其餘分屯軍作第一第二隊,關上軍作第三隊,限三更出隊,黎明到長安城下。
6 這夜三人眼也沒閉一閉,將計劃商議定了。三更一到,便靜悄悄地的銜枚疾走,直撲奔長安城來。那晚陝西總督陳秀,因白天做了篇《王師平江南頌》乏了,在衙中睡得正酣。一位姨太太見天上有魚肚白色了,先從被窩中輕輕地的起來,向房外低喚:「將燕窩粥燉上罷。」便有個侍女雲髻半松的挨進房來,指了床上道:「沒醒麼?」姨太太點了點頭。侍女湊著姨太太耳邊道:「吉祥這廝,說姨太太騙了他,在婢子那裡纏了半夜哩。還是姨太太打發他半刻罷。」姨太太輕輕啐了一口。
7 正這時,忽聽得遠處炮聲數響,隱隱的有許多人聲,不覺一呆。接著衙門背後,潑天格地呼喊起來。那衙門緊靠著北門,這一聲喊,便有天崩地塌之勢,如何不將陳總督驚醒。他「霍」的從對召明光的夢中豎了起來,摩挲著倦眼一看,見半個人影也沒有,忙喚姨太太:「快拿冠帶來!」卻哪裡有人答應他。聽得呼噪聲越近了,禁不住他下床來,不問青紅皂白,拉著帽兒便向頭上一套。那知那新皇帝頒賜的那顆珊瑚頂兒,早被姨太太從百忙中摘去了,像是國喪樣子的,禿了頂兒,喊怎的怎的,要向衣架上抓取袍套時,卻又單剩了一條姨太太平常著的裙子,不覺短衣衩褲,戴著大帽,彎著身躲著足,形容可掬的著急喊:「姨太太快來!」喊還沒完,早天崩地塌的一聲,從房外直撲進幾個穿著陀羅金邊得勝褂的兩個勇士來,一見陳總督那副鬼臉,不覺笑彎了腰道:「請大人放心罷。」說著,將他縛一個結實。陳秀忙問:「做甚麼?」兩人聲也不出,就他照人合歡的燈光下,將得勝褂扯下,活顯出兩位屯軍都統奇採、寶光來,指著陳秀笑道:「才不住了,請大堂上去罷。」說著將他擁了出去。陳秀是出進慣的熟路,見平日衛隊密布的地方,此時靜悄悄地的一人也沒有,只遠遠地從大堂上漏出一種威嚴肅靜的金光來,一陣蜂擁,眼前不分青紅皂白,只疑是查辦大臣來遞解入京的一般。一到堂上,見燭光黯慘中間,挂著一副烈皇帝御容,不覺頂上如天雷般劈著,全身被名分兩字壓著跪下去道:「罪臣該死!」烈皇帝身側一人厲聲指著他道:「朝廷將南陲重鎮委你,你現在將那南韶總鎮的印信那裡去了?」陳秀只有碰頭求死的分兒,哀告道:「失律降寇,罪當萬死,乞將這陝西總督印信贖了罷。」那人怒叱道:「拉下去罷。」奇採、寶光身後轉出幾個人來,將陳秀簇新留起的辮子,著地一拖,便豬一般拖下去了。
8 你道那立在烈皇帝御容旁邊的是誰?不是形蹤詭秘的古凝神先生,還有誰!他是甚麼時候進來的?早得很,天還沒亮,他老人家已大踏步進了西門哩。他可不是飛進來的。當天晚上,他老人家不知那裡得了一輛青牛,駕著青雲,捧著青蓋,罩著青帷,障著的車兒,先已等在關後。他從關上一怒下來,才跳上車,早碧沉沉的亮起兩盞燈來,一鶴鱉玄巾的仙吏,將纜繩一拎,飛一般的真個騰雲駕霧。不上兩個時辰,早已見長安城,黑壓壓的露在前面。那城上軍士,正半夢半醒著在那打盹。凝神向車側一個機關上一撳,登時從燈前衝出一股青氣來,如游龍一般,向城頭飛去。那守城軍士聞得一股清香,半張開眼,向城下一望,來不及的跪下來。
9 你道這是甚麼緣故?原來長安城裏,老君祠中也有一輛青牛車。人說老君的神靈比天還靈,今天忽地見老君坐著青牛車在城外,不知從那裡群仙會上來,誰敢不快把城門開了!卻不想到老君若要從城門中出入時,這老君也太笨哩。凝神見守門的下城開門,便吩咐仙吏,將車兒調正。看城門啟處,便有一陣五聲協律的仙樂,從車上送入城去。守門吏認是有許多仙官來送著老君,那敢不一個個磕頭如搗蔥一般,伏在地上道:「倉卒奉迎,沒帶著香燭紙馬來,乞眾位大仙饒恕這個罷。」說沒有完,登時山一般的青雲從城門外湧進來。知道是車從進城了。那沒有下城的兵士見城外雲霧迷漫,有許多陰兵,像護從著老君一般蜂擁而來,把膽都幾乎嚇碎了,也跪在城頭祝告著。一時城上城下,被青雲蒙著,但聽得千軍萬馬湧進城來,卻眼也不敢張,怕給神仙見了,葫蘆裡的寶劍不是耍的,只得閉著眼,由他進來。那知正這個時候,自己頸根覺一個個冷颼颼的,卻一個個跌在血泊裡了。幾百個守門軍士,不上一刻,便一聲不出的被假老君送上玉霄宮外去了。凝神這時才收了青雲,回頭一看,見奇採、寶光兩人已站在面前,心照不宣的相對一笑。
10 凝神早從衣袋內摸出一張紙來,給兩人道:「照此去做罷,限一個時辰後,到總督署來聽令。」奇採、寶光兩人伸紙一看,見第一行明明白白寫著「四門放火,一路殺人」八字,不覺咋舌不語。凝神笑道:「蠢奴,老夫難道還沒說仁義二字麼?這才是大仁大義哩。」說著,牛車轆轆的向總督衙門去了。
11 奇採、寶光兩人沒奈何,只得吩咐軍隊札駐城門,每人領一百親兵,分東西兩路,繞城揀草棚茅屋不值錢的地方放火。除是遇了親兵,大刀大斧,抬槍土炮直打過去,其餘一味的喊著「殺」,不動手。登時滿城沸騰的像熱鍋裡螃蟹一般,不住的向外爬。這時凝神聽得殺聲已起,知道是時候了,緩轡不驚的慢慢向總督衙門來。到逼近時,見已有一簇明燈,橫戟的清兵攔住去路。
12 凝神一見,驅車直進。那青雲一般的法寶又放出來了卻比進城時淡了些,給那些清兵看見了,心頭不知不覺的像澆著冷水一般,一雙雙擎槍舉刃的手酥起來了。凝神忽的將車停下,從彩雲縹緲中,朗朗道:「我奉靈霄寶旨,來稽察下界功過。你們的心上都有玄穹使者,畫著功過符在那裡,快褪下衣來,給我看。」那些清兵先已吃驚著,想今天怎滿身酥化起來,一聽這句話,才知道太上老君在前,不是頑耍的哩。先有幾個人覺得心上的符號,決不會有一功一德的,怕被他看了出來,寶劍斬了,還要做沒頭的鬼,早跪下地來哀告,求太上老君:「饒了我罷!」你老人家不聽見四城門上已喊殺連天的卷地奔來?我們還要去打仗哩。」請你老人家明天再來稽查罷。」說沒有完,一彪軍從夾巷中鑽將出來。那為首將領鶴頂雀翎,全身胡服,一見凝神,便滾下馬來。
13 你道那人是誰?正是茹列城。他領著第三隊到城下時,見城門大開,四邊殺聲大起,知道已經得手,卻不知怎樣的天還沒亮,便攻進城去。正想探個明白,早有奇採手下的親兵傳過一個命令來,說古先生吩咐茹將軍,快向總督衙門殺去,到那時自有人來接應哩。列城聽了,暗暗想:古先生難道是天外飛來的不成?只那命令卻又是千真萬真的,不管青紅皂白,便闖進城,殺奔總督衙門來。卻好見有許多清兵,向凝神跪求著。
14 凝神見列城已到,一聲:「把這些認賊作父天譴不赦的殺了!」列城關上軍,便如猛虎般踹進清軍陣裏去。一時那些清兵,除爺娘替他多生了兩條腿的外,一個個的頭像三秋橘柚一般,隨著刀風從頸根上落了下來。
15 凝神見已得手,早從車上發出三個號炮,打進總督衙去。那時陳姨太太正扶著個俊俏跟班,從上房三腳兩步的鑽將出來,一見凝神擁兵直入,早軟癱在一壁,索抖抖的道:「大人在後邊。我們是大人吩咐同走的,並沒有奸情卷逃的事,請各位饒了我們罷。」列城叱道:「誰問過你們來,這不是自己供招?我這寶刀下,放不過奸夫淫婦亂臣賊子!」說著,舉刀劈將下去。凝神笑道:「將軍何苦替虜吏報仇,放他們出去,也給人間不忠不信的做個榜樣。」列城一笑,半刃指著他們兩人道:「滾罷!」兩個歡天喜地像狗一般鑽將出去。那知敗下城來的清兵,知道督署已破,飯碗已碎,脫下軍衣做個強盜時,非但衣揀好的,食揀精的,便是老婆也不怕沒有千姣百媚的,便一伙兒到處劫掠起來。卻好姨太太同那才脫藩籠的跟班正鑽上街去,一絲不走,碰個正著。一人將姨太太攔腰一抱,說:「這是我的哩。」一人見再沒別個可抱的了,只得拉了跟班道:「我便權當你是個老婆罷。」可憐他們兩人辛辛苦苦的逃了出來,滿意享幾年錦片般艷福,那知翻替潰散清兵,送了個活禮。那兩個清兵,正一個擁著一個,鼠子般的想往城外溜。忽然喊聲大起,奇採、寶光兩人卻好從東西兩城門殺來,把這些殘兵一攪,攪得落花流水。那一對活禮物,不知真個被人始終擁了去沒有,卻是個疑案。
16 再說凝神發落陳秀以後,才歡然向三人道:「如何?要不是我這一激,陳秀此刻還在那裡擁衾高臥哩。」三人直佩服到五體投地。凝神喚將神牛車收拾了,將來還有用處,一面自憑幾觀書,整暇如舊。三人自辭退下去,安插著自己軍隊。那時天已亮了,全城百姓聽街上沒甚麼殺聲了,開出門來偷看時,見朱印斑斕,已滿街帖著大明軍的安民整軍的告示,不覺歡天喜地,各自香燭簞食的見天上飛下般的古先生。
17 正這個時候,東門口一騎馬直闖進來。這騎馬是誰?是清廷兵部的一等差官,他沒出京時候,江南生已離了八王。八王這時已內溺嬖妾,外蔽孌童,把入關時彎強壓駿的志氣,十分中九分九都消沉在溫柔鄉去了。清帝聽說吉爾杭暴卒,關外又接了幾個消息,說匪勢日張,兵力不足,巡邊使中途暴卒,請速派大臣,統師鎮轄,便嚴旨促八王起行。
18 八王沒奈何,只得領旨出都。那天到了蘆溝橋,見古木蕭條,寒波嗚咽,不覺悲從中來,向著蘇重兒道:「送人出京,例當此地分手。本邸眼底佳人,腳跟千里,已柔腸寸斷,經不得卿這銷魂別淚了。卿也是還去的時候了。此去多則半年,少則三月,那時當已桃李著花,滿城春色,好與卿舉杯撫弦,各道離哩。」蘇重兒掩淚無語,道聲珍重,緩緩去了。
19 八王眼看著繡幌朱輪轉入林際,只得硬壓著心腸,傳令起行,便這夜宿了長辛驛。猛然想起一件事來道:「據密探報告,關外為首的,聽說是古凝神的弟子。那古凝神在玉峰講學時候,我正統師江南,也曾執贄稱弟子,代國家攬宿儒。他雖把我的問業帖子退了還來,卻也沒甚麼十二分拒絕的意思。那時匆匆還師,沒同他周旋。如今他在隴上,窮困得不了,倘誘以甘言,給以重利,或者空穀足音,跫然而喜,亦未可知。要是他一向我,不要說楊春華,便是江南一帶那些遺民逸老,怕一個個都要來應博學鴻詞科哩。」計較已定,便請個文案來,授意他千改萬竄的,做了件函稿,備三十六色禮物,差親信護弁送將過去。
20 正是那天護弁趕早到了長安,不管橫直衝將進去,給守城軍攔住了,問他找誰。護弁冒冒失失道:「找古凝神先生去的。」守城軍聽是找古先生的,忙放了他進去。他一早晨趕了三十里路,覺得肚子餓了,想找一個饃饃店去吃喝一回,當前便是一家挂著個青布招子,見大家臉上都活現出一種歡天喜地的樣子,心裡想:陳總督真能幹,他到陝西不上半年,竟做到這萬民和樂的地步,可見中國原有好人才,不過明朝皇帝不會用人罷了。你看一經吾朝收用,便居然是個西鄙屏藩哩。正自言自語著,忽聽得一陣腳步聲,整整齊齊走過一隊兵來。當先一面大旗,寫著「隴上大明軍」五字,覺這「大明」兩字礙眼得很,想吾朝沒有這軍隊呵。才踏進饃饃店,早被軍隊趕上來,一把抓住問:「你是那裡來的?」護弁舉起大拇指來道:「八王爺的護弁,到隴上去見古凝神先生的。」抓他的兵士微微一笑道:「看古先生的麼?」護弁昂然道:「自然。」兵士道:「直告你說,古先生在總督署裡呢。」護弁道:「很好,煩你引吾去罷。」兵士道:「原要帶著你去的,請你放心罷。」說著,橫拖直拽的抓了他去。護弁忙道:「慢些,這不是款待天使的禮節呀。」說著,已不由他分說將他拖出去了。你看他紅纓帽歪了,得勝褂褪了,馬蹄袖斷了,爬地靴脫了,半走半拽的被大明兵擁了去。兀自在路上嚇人道:「你們仔細著,把天使得罪了,古老頭子治起來,要我求饒也不要。你們該是死在頭上了,把天使當作甚麼?天使在你們眼裡,不值一錢。到古老頭子那裏時,天使說饒了你們罷,他不敢不饒;天使說殺了你們罷,他不敢不殺。這天使是從皇帝家來,滿身都帶著些皇帝氣味,你們難道一個個鼻子都塞起來了,聞不出一點的麼?」他自一個人咕噥著,誰也不去理他。只有兩旁的閒人指指點點的在那裡笑話。不多一刻已到了總督衙門,他那時才嚇得魂不附體,除著骨節里抖動聲,再也沒有一些聲息。原來他到頭門上時,見總督署的橫匾已劈做兩段,摜在一邊。兩旁石柱上高懸著兩面大旗,一例寫著:「攘夷存夏」四個大字,叫他如何不急!
21 真是:西來兵馬如荼火,半壁河山入壯圖。
URN: ctp:ws726796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3.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