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风虚腰痛 |
2  | 风虚腰痛者,肾虚而风冷乘之也,其尺脉虚浮而痛多抽掣,或拘急且酸,而上连脊背,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之疾。 |
3  | 独活寄生汤 |
4  | 独活 细辛 牛膝 桑寄生 秦艽 茯苓 白芍 人参 熟地黄 防风 杜仲川芎 当归 桂心 甘草每服五钱,水煎空心服。 |
5  | 甘豆汤 |
6  | 治肾虚内蓄风热,腰痛,或大小便不通。 |
7  | 生甘草 黑大豆加生姜七片,水煎服。 |
8  | 治肾脏风,攻注脚膝痛。 |
9  | 连珠甘遂 木鳖子上为末, 猪腰子二个,破开,药末一钱掺匀,湿纸裹数重,慢火煨熟放温,五更初细米饮下。如积多则利多,少则少也。宜软饭将息。若患一脚,却看左右。如左脚用左边腰子,右用右边者,药末止一钱。壬子年在毗陵,有马姓人鬻酒,久不见,因询其亲,云:宿患肾脏风,今一足发肿如瓠,自腰以下,巨细通为一律,痛不可忍,卧欲转侧,必两人挟持方可动,或者欲以铍刀决之。予曰:未可,予有药当合以赠,如上法服之,辰巳间下脓如水晶者数升,实时痛止肿退,一月拄拐而行。予再以赤乌散,充涂贴其膝方愈。后十年过毗陵,率其子列拜以谢云:向年脚疾,至今不复作,虽积年肾脏风,并已失去,今健步自若矣。 |
10  | 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若不决而去之,而欲以补药攻疾,非徒无效而已也。余读《本事方》,有取乎此,故备录如上。 |
11  | 湿冷腰痛 |
12  | 湿冷腰痛者,坐卧湿冷,久久得之。《金匮》所谓肾著是也。其症痛而冷重,遇阴或久坐则甚,肾著汤主之。 |
13  | 肾著汤 |
14  | 生附汤 |
15  | 附子 苍术 杜仲 生乾姜 白术 茯苓 牛膝 浓朴 甘草上锉,每三钱,姜四片,枣二枚,食前服。 |
16  | 牵牛丸 |
17  | 治冷湿流注,腰疼不可屈伸。 |
18  | 黑牵牛 延胡索 补骨脂上煨蒜研膏,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葱酒盐汤任下。 |
19  | 子和禹功散 |
20  | 治水气流注腰痛。 |
21  | 黑牵牛 茴香上为末,姜汁调一二钱服。 |
22  | 湿热腰痛 |
23  | 脾有湿热,传之于肾,得之醇酒浓味,内伤中气,湿热蕴积,流注肾经,令人沉重疼痛,遇天阴或久坐而发,其脉缓者是也。 |
24  | 东垣苍术汤 |
25  | 苍术 柴胡 防风 黄柏水二盅,煎至一盅,空心食前。 |
26  | 丹溪治湿热腰腿痛方 |
27  | 龟板 苍术 黄柏 苍耳 威灵仙 侧柏上为末,酒糊为丸,每用黑豆汁,煎四物汤,加陈皮、甘草、生姜,煎汤下。一方有白芍、知母。 |
28  | 肾虚腰痛 |
29  | 肾虚腰痛者,精气不足,足少阴气衰也。足少阴者,肾之精也。其脉贯脊属肾,抵腰中,精气不足,则经脉虚而痛。其症形羸气少,行立不支,而卧息少可,无甚大痛,而悠悠戚戚,屡发不已。经云:腰者肾之腑,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此之谓也。丹溪云:肾虚者,其脉大。 |
30  | 《本事》麋茸丸 |
31  | 麋茸 菟丝子 舶茴香上为末,以羊肾二对,陈酒煮烂去膜,研如泥,和丸桐子大,阴乾。如羊肾少太干,以酒糊佐之,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盐汤下。 |
32  | 青娥丸 |
33  | 破故纸 杜仲 胡桃肉上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三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蜜丸亦可。《百一》补髓丹有鹿茸二两,没药一两。 |
34  | 无比山药丸 |
35  | 赤石脂 茯苓 山茱萸 巴戟 牛膝 熟乾地黄泽泻 菟丝 杜仲 山药 五味子 肉苁蓉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下。 |
36  | 余治一姓顾妇女,患肾虚腰痛,用猪腰二枚,破开纲盐水炒杜仲末缝好,煮熟去药,任意服之而愈。 |
37  | 食积腰痛 |
38  | 食积腰痛者,食滞于脾而气滞于肾也。夫肾受脾之精而藏焉者也。若食不消,则所输于肾者,非精微之气,为陈腐之气矣。而肾受之,乱气伤精,能无痛乎。亦有醉饱入房太甚,酒食之积,乘虚流入少阴,腰痛难以俯仰者,疏瀹其源,澄清其流,此大法也。或云四物合二陈,加麦芽、神曲、杜仲、黄柏、官桂、砂仁、葛花、桔梗之类。 |
39  | 神曲酒 |
40  | 陈久神曲一块,烧通红 老酒,去神曲,通口吞青娥丸,两服顿愈。 |
41  | 青娥丸 |
42  | |
43  | 瘀血腰痛 |
44  | 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立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 |
45  | 茴香酒 |
46  | 破故纸 茴香 辣桂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食前。故纸主腰痛,主行血。 |
47  | 《和剂》复元通气散 |
48  | 治闪挫腰胁痛。 |
49  | 舶上茴香 穿山甲 延胡索 白牵牛 甘草 陈皮 楠木香上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食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