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 |
2 | 喻林卷八十四 明。 徐元太 撰德行門》 |
3 | 成德 |
4 | 瞻彼淇澳,緑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瞻彼淇澳,緑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
5 | 無然,畔援無然,歆羨誕先登于岸顒顒卬卬,如圭如璋。 |
6 |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淇澳》美,武公之德也。 |
7 | 問:「君子貴玉而賤䃉者,何也?為玉之寡,而䃉之多與?」孔子曰:「非為䃉之多,故賤之也。玉之寡,故貴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 |
8 | 非彼日月照大,明於寰宇。類此松筠,負貞心於霜雪。 |
9 | 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 |
10 | 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
11 | 管仲曰:「苗始其少也,眴眴乎!其孺子也,至其壯也,莊莊乎!何其士也!至其成也,由由乎茲免,何其君子也!天下得之則安,不得則危,故命之曰禾,此其可比於君子之德矣。 |
12 | 紀渻子為王,養鬭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嚮。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
13 | 徵音非,無羽聲也,羽音非,無徵聲也。五音莫不有聲,而以徵羽定名者,以勝者也。故仁義、智勇,聖人之所備有也。然而皆立一名者,言其大者也。 |
14 | 井道以澄清不竭之象而成於井之德也。《易》云:「井者,德之基。 |
15 | 牛𤣥●白晬而角,其升諸廟乎?是以君子全德。温直而擾毅,木之德也。剛塞而強義,金之德也。愿恭而理敬,水之德也。寛栗而柔,立土之德也。簡暢而明,砭火之德。 |
16 | 威施之艷,粉黛無以加,二至之氣吹呼不能增。是以懷英逸之量者,不矜風格,以示異體。邈俗之器者不恤小譽以狥通。 |
17 | 重淵不洞地,則不能含螭龍,吐吞舟,峻山不極天,則不能韜琳琅,播雲雨,立德不絶俗,則不能收美聲,著厚實,執志不絶,羣則不能臻成功,銘𢎞勲,而凡夫朝為蜩翼之善,夕望丘陵之益,猶立植黍稷,坐索於豐收也。 |
18 | 已有令德,類禾之有嘉秀」。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礪金成器,相遺滿籯,琢玉為寶,待價聨城。 |
19 | 至仁無親,至信碎金。譬如商賈,遇得寶城,身自采取,而得還家,成大富貴。 |
20 | 猶如眞金,屢加銷鍊,轉轉益明,調和柔軟,光色妍浄,其價難量,然後乃為人天之寶。 |
21 | 光明清涼,猶如秋月,善法具足,猶如滿月。衆生樂見,猶如朗月。增長善法,猶如初月。一味甘恬,如月一味。觀一切法,如水中月。清浄無垢,如月無翳。 |
22 | 相生以慈潤,莖擢以樂廣,念正則增枝願,續則長葉內縁成為華外,縁成為果,當知悲根等。如是次第成。 |
23 | 若圓輪之抱規,猶直桷之附繩,禪定之海,深廣無際,自非如來清浄,眞心無能度者。 |
24 | 覺道既成,佛寶也,法輪既轉,法寶也。五人出家得道,僧寶也。 |
25 | 德盛 |
26 | 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規矩方員之至也,聖人人倫之至也」。 |
27 |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
28 | 溥博如天淵泉如淵 |
29 | 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 |
30 | 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
31 |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眞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晩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
32 | 與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尸居而龍見淵黙而雷聲,神動而天隨。 |
33 | 聖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其有昭於天下也。若地之固,若山之承,不坼不崩,若日之光。若月之明,與天地同常,則此言聖人之德章,明博大埴固以修久也。 |
34 | 天者,高之極也。地者,下之極也。無窮者,廣之極也。聖人者,道之極也。 |
35 | 秉太乙者,牢籠天地,彈壓山川。含吐陰陽,伸曳四時。紀綱八極,經緯六合。覆露照導,普氾無私,蠉飛蠕動,莫不仰德而生。 |
36 | 至味不慊,至言不文,至樂不笑,至音不呌,大匠不斲,大豆不具,大勇不鬭,得道而德從之矣。譬如黃鍾之比宫,大簇之比商,無更調焉 |
37 | 未盡,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則配天,深則配海。亙地區,充天宇,轔高逵,踵遐武。 |
38 | 洋洋乎若德,雖崇山千仞,重淵百尺,未足以喻其高,究其深也。 |
39 | 乃暴以秋陽,威以夏日,澤無不漸,螻蟻之穴靡遺。明無不察,容光之微必照。 |
40 | 觀海齊量,登嶽均厚。仲尼無契勝於天下而德著古今,善惡明也。鏡照醜好而人不怨,法明善惡而人不恨。 |
41 | 彼春蘭及秋菊,尚無絶於衆芳。矧重仁與襲義,信遼、遼兮未央。 |
42 | 禽子問:「天與地孰仁?」墨子曰:「翟以地為仁,太山之上則封禪焉,培塿之側則生松柏,下生黍苗,莞蒲,水生黿鼉、龜魚,民衣焉,食焉,家焉,死焉。地終不責德焉。故翟以地為仁」。 |
43 | 中衢置樽,高堂懸鏡,其酌不窮,其明逾盛。置樽待酌,懸鍾聽扣。聲動天下,光照四鄰,響發地鐘,光垂天鏡。 |
44 | 如金山光明洞映,不測邊際,猶如良井,遍給衆渴,井泉不竭。一者其德如虛,無澄眞洞寂,澹泊自然,幽幽㝠㝠,為天地之根。二者其德如大道,恢廓無為為神明之宗,一切萬物,普受其成功。三者,其德如天,澄虛廣覆,高浮上清,一切萬物,普受生成,四者其德如地,開張養生,含容無細,一切萬物,受其厚載。五者其德如日月,光明洞映,無幽不徹,一切萬物,受其柔惠。六者其德如衆星照曜諸天,朗達幽㝠,一切萬物,普受光明。七者其德如雲雨,和天潤地,流澤廣施,一切萬物,普蒙惠灑。八者其德如四時。轉輪隂陽,節氣和平,一切萬物,普受含生。九者其德如太山包容障,遏威靈,恢恢五帝,安鎮神仙,所居,十者,其德如大江,柔弱蕩蕩,惠流百方,不簡穢賤,无細不容, |
45 | 譬如聚積衆柴,若二若三,乃至千載如此,柴聚經多,年嵗甚大乾燥于時,有人放火燒之,成大火聚,更以無量酥油溉灌,此火轉熾倍盛,難可得近 |
46 | 猶如秋日初出,時蔽諸螢,火光普照。譬如虛空,無長無短,無有方面,無增無減。譬日始出高山之嶽,若月盛滿,在衆星中,又若須彌異於衆山,如猛師子出於深林, |
47 | 譬如日輪,光明熾盛,照贍部洲,無不周遍。如有妙藥,名曰「莫耆是藥,威勢能消衆毒。有大毒蛇,饑行求食,遇見生類,欲螫噉之。其生怖死,走投妙藥。蛇聞藥氣,尋便退走。 |
48 | 譬如日出,能為四事:一者有大光明,二者除滅闇㝠,三者示種種色,四者令諸衆生得造事業。如船師於生死,海度衆生,故如屋宅覆䕶,一切諸世間,故如商主能導羣生至寶所,故如赫日智慧光明能普照,故如君主覺法,城中得自在,故如熾火能燒衆。生我愛薪,故如大雲。普霔無邊,甘露雨,故如時雨。增長信等善根芽,故如船舫運度,衆生達彼岸,故如橋梁能度衆。生越生死,故如津濟,顯示一切出要道,故如風輪持衆,生不令墮,落三惡趣,故如大地,悉能增長一切衆生諸善根。故如大海具足,一切無盡福。智功德藏,故如滿月普放智光破煩惱,暗施清涼,故如猛將悉能摧伏,一切魔軍,令退散故。 |
49 | 又如商客入一切智,大寶洲中,採求如來,十力智寶。又如漁師有具,足力持正法,網入生死,海漉諸衆生。如阿修羅王,能徧㧌動。三有大城,諸煩惱海,普令衆生究竟寂靜。又如日輪,出現虛空,照愛水泥,令其乾竭,猶如滿月,出現虛空。令可化者心華開敷,猶如大地,普皆平等,無量衆生,於中止住,恒受履踐,心無分別,增長一切。善法根芽,猶如大風,所向無礙,能拔一切。諸見大樹壞散,一切生死園苑。 |
50 | 拔不善㓨滅,一切障了達甚深。覺法自性堅固精進,以為牆壍不思,議三昧而為園苑,以慧日光破,無明闇以方便風,開智慧華以廣大。願充滿法界心,常現入一切智城。 |
51 | 清白之法,具足圓滿,猶如雪山,照諸功德等一淨故,猶大地淨穢,好惡無異心,故猶如淨水洗除塵,勞諸垢染。故猶如火王燒滅,一切煩惱,薪故猶如大風行。諸世界無障礙,故猶如虛空,於一切有無所著,故猶如蓮華。於諸世間無染汙故,猶如大乘運載,羣萌出生死,故猶如重雲振大法。雷覺未覺,故猶如大雨雨甘露法潤衆生故。 |
52 | 佛之明慧,猶崑崙河,千川萬流皆仰之焉。川流溢滿而河無涓滴之減,佛之為明,有踰之矣 |
53 | 如育多摩尼,光明清淨,餘珠不及,如師子王,以一切處,不驚不怖,故譬如龍象以調。伏心荷負,一切衆生。諸重擔故,譬如大雨,以其降澍妙雨,故譬如日,光以智慧光照,一切衆生,故譬如明月,以一切衆生,隨其所在,見者愛樂。故譬如大商,主將導衆,生趣一切,智大寶洲,故譬如良醫,以能療治,一切衆生煩惱病故如拔刺者,以能拔出一切衆生,於諸法中疑惑心。故譬如海導師以能善知一切,智知諸方義故,譬如船舫,以能善度諸衆,生大海水,故譬如衆水河池等,以能資潤,一切衆生,故如王大道能津通諸衆生,故譬如寶洲,以能具足,一切菩提分法,故譬如如意寶須者,皆得能與衆生無量利,益所求法,故譬如良馬,以能運代,疲苦衆生,故譬如大海,智慧甚深,難測量故,譬如須彌山,於佛菩提不傾動,故譬如一切諸妙寶樹以能具,足勝莊嚴,故譬如閻浮檀金,以希有難得,故譬如帝釋王,於諸法中能得增上,自在力故,譬如大梵王,具足寂靜諸威儀,故譬如䕶世四天王等,以能䕶持勝妙法,故譬如轉輪,王以能修行十善業,故譬如大臣,以能守䕶,諸佛如來,秘宻法故, |
54 | 大海之中,金銀、琉璃、水精、珊瑚、硨磲、瑪瑙、摩尼之妙無不備有。 |
55 | 恒水邊流沙,尚可斗量,盡知其斗數,佛恩不可得量也」。。 |
56 | 如彼金翅王吞,滅諸龍毒,能殄無明闇,喻如千日光摧碎,我慢山譬,猶天帝杵 |
57 | 垂法雲以湛潤,開慧日而增暉。形容端正,猶如滿月,衆星中明,衆生視之無有厭足,威儀安詳!如須彌山智慧甚深,猶如大海,忍辱成就,猶如大地,心無變易,如閻浮檀金,常為一切人天所愛,猶如八味清淨之水於諸世間,其心平等,猶如日月等照,於物滿衆生,願如如意。寶見諸乞者,心生歡喜,猶如慈母見所愛子, |
58 | 大成。 |
59 | 水人所沐浴自潔清者,至於深淵洪波所當畏愼也。由近人之故,或泳之游之褻慢而無戒心以取溺焉。有德者亦如水矣。初時,學其近者小者,以從人事,自以為可,則侮狎之。至於先王大道,性與天命,則遂扞格不入,迷惑無聞,如溺於大水矣。 |
60 | 夫器各施其用,而聖人之道𢎞大,無所不施,故云不器不器而為諸器之本也。 |
61 | 遂遵流以至海,且因岳而為嵩事不本於道德者,不可以為儀。言不合乎先,王者不可以為道,音不調乎《雅》、《頌》者不可以為樂。 |
62 | 或問仲尼之術,周而不泰,大而不小,用之猶牛鼠也」。曰:「仲尼之道,猶四瀆也。經營中國,終入大海。他人之道者,西北之流也。綱紀夷貉,或入於沱,或淪於漢言已積累衆善以自潔飾,復植留夷,杜蘅雜以芳芷,芳香益暢,德行彌盛也。 |
63 | 河水沛沛,比夫衆川,孰者為大,蟲繭重厚,稱其出絲,孰為多者 |
64 | 誰謂華、岱之不高,江、漢之不長!與君子修德亦高而長之,將何患矣! |
65 | 單絃不能發韶、夏之和音,孑色不能成衮龍之煒,●一味不能合伊鼎之甘,獨木不能致鄧林之茂。𤣥圃極天,葢由衆石之積,南溟浩瀁,實須羣流之赴。諸賢之有妙藝,猶百川之有四瀆。衆山之有五嶽而川可度,嶽可登高而且大者,惟聖人之道如天,不可升也」。 |
66 | 昭昭若三辰之麗,於天滔滔,猶四瀆之紀於地。 |
67 | 孔子文足,老君𤣥足,山川藪澤,萬物歸焉。宗百川而成海,倍萬俊而為英。。譬彼大壑,百川俱引。 |
68 | 譬如摩訶迦良那藥蘇,取種種藥味力煎其內,或有辛,或有苦,或有酢,或有鹹,或有淡,或有甜,取諸味已入體成熟色香等味取己彼蘇體捨移而成藥味。 |
69 | 如海有珠名,普集衆寶,此珠若在,一切衆寶,常不散失。 |
70 | 譬如阿耨達池,出四大河,其河流注,徧閻浮提,既無盡竭,復更增長,乃至入海,令其充滿。 |
71 | 如鞞陁梨山王純寶所成,一切衆寶,咸在其中,取不可盡」。 |
72 | 如雪山王一切藥草,咸在其中,取不可盡,譬如大吉善蘇,以衆良藥味力熟、功和合為之大,吉善蘇棄。凡蘇性持良藥,力辛苦酸鹹,澀甘六味,以資人身,便與人身作色香味。 |
73 | 令天下諸水都流入大海、水中,寧能令海水增多不?」對曰:「不能令增多也,所以者何是?大海為天下諸水,中王故能尒耳」。 |
74 | 猶如衆流,四瀆歸海,合為一味。其欲作大火者,當益其薪,故能大明菩薩,以人為薪,乃能成大之光明。 |
75 | 譬如大海,初欲成時,於四天下八萬諸洲所有流水及大小雨,江河泉源,流入其中,皆悉能受不增,不減海法。應爾種種,水入皆捨本名,俱名海水,皆失本味,同為一鹹 |
76 | 如伶人擊動絲竹匏木之類,繁㑹成音譬如江河,淮海大小異,故深淺殊,故名。文別。故水在江中,名為江水,水在淮中,名為淮水,水在河中,名為河水,俱在海中,唯名海水。 |
77 | 一味實義,如一大海,一切衆流,無有不入。一切法味,猶彼衆流,名數雖殊,其水不異。若住大海,則括衆流,住於一味,則攝諸味。 |
78 | 如阿耨大池出四大河,此四大河分為八河,及閻浮提一切衆流,皆歸大海,以沃燋山故,大海不增,以金剛輪,故大海不減,此金剛輪隨時轉,故令大海水同一鹹味。 |
79 | 如衆藥未相和雜之時,各能治病,和雜已後,則無所不治。 |
80 | 集衆法寶,如海導師。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弟子衆塵,勞隨意之。所轉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諸度法,等侶四攝,衆伎女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總持為園,苑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菙浴此無垢人。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調御以一心,遊於八正路,相具以嚴容。衆好飾其姿,慙媿之。上服深心為華鬘,富有七財寶,敎授以滋息。如所說。修行廻向為大利,四禪為牀座,從於淨命生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淨心以澡浴戒品為塗香,摧滅煩惱賊。勇健無能,踰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塲, |
81 | 海有五德:一澄淨,不受死。屍二,多出妙寶,三大龍注,雨滴如車軸,受而不溢。四風日不能竭,五淵深難測。大士心,淨不受毀戒之屍,出慧明之寶。佛大法雨受而不溢魔,邪風日不能虧損。其智淵深莫能測者,故曰心大如海也。 |
82 | 佛土者,即衆生之影響耳。夫形修則影長,形短則影促,豈日月使之然乎,形自然耳,故隨所化衆生之多少而取佛土之廣狹也。是以佛土或以四,天下或以三千,或以恒沙為一國者也。 |
83 | 徳驗 |
84 | 名山高大,宜有茂木。人君有盛德,乃宜有顯服。王子宮室、車馬、衣服,多與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況居天下之廣居者乎。 |
85 | 富潤屋德潤身 |
86 | 東寶惟金,南木有喬,發輝曾崖,竦幹重霄。藴珠玉之餘潤,昭羅綺之遺妍。 |
87 | 夫山藏美玉,光照廊廡之間,地藴神劒,氣浮星漢之表。 |
88 | 月盛之時,雖有重雲蔽之,不見月體,而夕猶朗然,是月光猶從雲中而照外也。 |
89 | 曼曼緜緜,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逺,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夫丘陵崇而穴成於上,狐貍藏矣,溪谷深而淵成於下,魚鼈安矣,松柏茂而陰成於林塗之人則蔭矣。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 |
90 | 而容崖然而目,衝然而顙,□然而口,闞然而狀義,然似繫馬而止也。 |
91 | 夫盡小者大,積微者著德,至者色澤洽,行盡而聲聞逺。 |
92 | 君子之容,純乎其若,鍾山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淳淳乎,愼謹畏化而不肯自足乾乾乎!取舍不侻而心甚素樸 |
93 | 仁者雖在斷割之中,其所不忍之色可見也,智者雖遇煩難之事,其不闇之效可見也。 |
94 | 夫執介胄而後能拒敵者,故非聖人之所貴也。君子顯之於服,而勇武者消其志於貌也矣。 |
95 | 夫形,體也,色心也,閉關乎其薄也。茍有溫良在中,則眉睫著之矣。疵瑕在中,則眉睫不能匿之。 |
96 | 南山芝蘭,君子所有。 |
97 | 文山鴻豹,肥腯多脂,次四君子積善至於車耳」。測曰:「君子積善,至於蕃也」。 |
98 | 東動青龍,光離于淵。玉飾其本,君子之性。金飾其中,君子之道。佩,飾也,所以象德也。故行清潔者佩芳德,光明者佩玉能,解結者珮觹能决,疑者珮玦,故孔子無所不佩也。 |
99 | 夫水盈而流,德交而形,是故德行外著,洪聲逺布。」。 |
100 | 良田無晩嵗,膏澤多豐年,亮懷璵璠美,積久德愈宣。 |
101 | 立德踐言,行全操清,斯則富矣,何必玉帛之崇乎!高尚其志,不降不辱,斯則貴矣,何必青紫之兼!拕也俗民,不能識其度量,庸夫不得揣其銓衡,是則高矣,何必凌雲而蹈霓乎!問者莫或測其淵流,求者未有覺其短乏,是則深矣,何必洞河而淪海乎! |
102 | 玉之瓏𤫩,其聲亦猶君子清玲其德音。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於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於鏡也。 |
103 | 《白虎通》曰:「所以必有珮者,表德見所能也。故循道無窮,則珮環能本,道德則珮琨。 |
104 | 日月麗天,瞻之不墜,仁義在躬,用之不匱。芳處幽而彌馨兮,寶在夜而愈光。崇蘭自芳,珏玉自光。 |
105 | 夫良玉徑尺,雖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明珠度寸,雖有函丈之石,不能戢其曜,茍藴美自厚,容止可知矣。 |
106 | 仁人常如園圃之藍,不異衆草染而後彰。水帶地而壤潤,月流天而宵烱。 |
107 | 荊藴玉以潤其區,漢含珠而清其域。猗猗秋蘭,植彼中阿。有馥其芳,其黃其葩。雖曰幽深,厥美彌嘉。 |
108 | 夫人有髮毛,如山之草木,故山有玉而草木潤,身有玉而毛髮黑。 |
109 | 譬如盛日,但無炎烈,瞻視煥目,光芒射人譬如百和之香,共在一篋,此篋之內,芬芳流溢,无有一毫臭穢之氣。 |
110 | 譬如大山,善能興雲,雲能生雨。又如蓮花,隨所在處,香氣馚馥,如有寶珠,名種種色,在大海中,雖有無量,衆多駛流入於大海。以珠火力,令水銷滅而不盈溢。 |
111 | 譬如高大樓閣,宻閉戸牖,以摩尼寶置於室中,其內有情,雖經晝夜,常覩光輝。 |
112 | 譬如有人,服延齡藥,長得充健,不老不瘦。 |
113 | 法雲垂布,以興雷震。三明解脫,以為電光。無上法,雨以為甘露。 |
114 | 其光所照曜,如日出於雲譬如出金地,無有礫石,亦無草木,中有紫磨,金人便取其金於火中,試消合以作諸物,著之 |
115 | 如煉眞金,塵垢不汙,星月光照,則雨淨水。日光所照,尋即出火。。 |
116 | 猶如山頂深泉,水自中出,不從外來,即此池中出清淨水,還自浸漬,無不周遍」。 |
117 | 譬如有人熟煎乳汁其上,便有薄膜停住洪熖耀赫,晃若寶山,如大炬,明炤燿幽㝠。如大山岡而有積雪,如日之光昇於朝陽,如秋月盛,衆星特明如轉輪。王與諸寶臣四部衆,俱如樹華殖煒曄繁茂,英艷無量。 |
118 | 夫世間諸華香盡順風香,不逆風香。戒德之香,亦逆風香,亦順風香。世間華香齊熏,欲界不熏色。界或直熏一方,不熏三方,持戒之香香徹十方華香逼近,乃別特戒之。香上徹,一究竟天。 |
119 | 栴檀多香,青蓮芳花,雖曰「是眞不如戒香。華香氣微不可謂眞,持戒之香到大殊勝」。 |
120 | 如日初出,光不可隠,大人智光,亦難隠蔽。如𦂳那,蟲有三時變,初作土色,中作赤色,後作黑色。 |
121 | 譬如昔者有一小蟲,心懷金剛住於海邊,閻浮大樹,髙四千里樹,則戰動不能自安,樹神問之,卿何故震動不安?樹報之曰:蟲住我上,所以不安神。又問曰:金翅大鳥立於你上,何故不動小蟲處上而獨戰慄?」樹報之曰:此蟲雖小腹,懐金剛,吾不能勝,是故動揺,法寶光無不照照癡㝠也,澤無不潤潤生死也。喻海有神寶,能放光除㝠,亦因光能雨甘露潤枯槁也。 |
122 | 法身圓應,猶一月升天影見百水也感孚 |
123 | 魚者蟲之幽隠,豚者獸之微賤。人主內有誠信,則雖微隠之物,信皆及矣。 |
124 | 鶴鳴則子和,修誠則物應。鶴鳴于陰,氣同則和,出言戸庭,千里或應。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豈弟君子,民之父母,○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豈弟君子,民之攸歸。○泂酌彼行潦,浥彼注兹,可以濯溉,豈弟君子,民之攸塈! |
125 | 子路戎服見於孔子,拔劒而舞之曰:「古之君子,固以劒自衞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為質。仁以為衞不出環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則以忠化之,侵暴則以仁固之,何待劒乎!」 |
126 | 桃李以其華實之故,非有所召呼,而人爭歸趣,來往不絶,其下自然成徑以喻人,懷誠信之心,故能潛有所感也。 |
127 | 欲崇諸已,先下於人,猶大樂無聲,而蹌鸞斯應者也。 |
128 | 將將鴻鵠,貌之美者也。貌美,故民歌之德。義者,行之美者也。德義美,故民樂之。民之所歌樂者,美行德義也。而明主鴻鵠有之,故曰:鴻鵠將將,維民歌之。水淵深廣,則龍魚生之。山林茂盛,則禽獸歸之。禮義修明,則君子懷之。 |
129 | 君子者無所不宜也,是故韠冕厲戒,立于廟堂之上,有司執事無不敬者,斬衰裳苴絰杖,立于喪次,賓客弔唁,無不哀者。被甲纓胄,立于桴鼓之間,士卒莫不勇者。故仁足以懷百姓,勇足以安危,國信足以結諸侯,強足以拒患難,威足以率三軍。故曰:「為左亦宜為右,亦宜。敏其行,修其理,千里之外,親如兄弟,若行不敏,禮不合,對門不通矣。 |
130 | 妾聞玉石墜泥不為汙,栁下覆寒女不為亂,積之於素雅,故不見疑也。 |
131 | 君子者,無尺土之封而萬民尊之,無刑罰之威而萬民畏之,無羽籥之樂而萬民樂之,無爵祿之賞而萬民懷之,其所以致之者一也。 |
132 | 民之治情,歛慾反於端懿者,猶草木之偃於翔風,百卉之挺於春陽也。。 |
133 | 樂動聲儀曰:風雨動魚龍,仁義動君子。美為士者飛鳥歸之蔽於天,魚《鼈》歸之沸於淵。 |
134 | 服美動目,行美動神,忠誠貫於日月,孝義感於冰霜」。舜行德三年而三苗服,孔子聞之,曰:「通乎德之情,則孟門太行不為險矣。故曰:德之速疾乎,以郵傳命」。 |
135 | 眞友不待請,譬慈母之赴嬰兒也!」 |
136 | 喻林卷八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