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 中風門

《卷一 中風門》[View] [Edit] [History]

1
中風類中導入
2
靈樞云。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濕中之也。邪之中於人也無有常。中於陰則溜于府。中於陽則溜于經。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其中於膺背兩脅。亦中其經。中於陰者。常從臂 始。其陰皮薄。其肉淖澤。故俱受於風。獨傷其陰。足陽明之筋病。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治之以馬膏摩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塗其緩者。以桑鉤鉤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頰。且飲美酒。啖炙肉。不飲酒者自強也。為之三拊而已。口頰 僻。
3
乃風中血脈也。手足陽明之經絡於口。會太陽之經絡於目。寒則筋急而僻。熱則筋弛而縱。故左中寒。則逼熱於右。右中寒。則逼熱於左。寒者急而熱者緩也。急者皮膚頑痺。營衛凝滯。故用馬膏之甘平柔緩。以摩其急。以潤其痺。以通其血脈。用桂酒之辛熱急束。以塗其緩。以和其營衛。以通其經絡。桑能治風痺。通節竅也。病在上者。酒以行之。甘以助之。故飲美酒。啖炙肉。
4
若不飲者。自免強飲之。為之三拊者。再三拊其急處。使氣血流動。其病自已也。
5
素問云。風中五髒六腑之俞。亦為髒腑之風。各入其門戶所中。則為偏風。故風者百病之長也。
6
至其變化。乃為他病也。三陽三陰發病。為偏枯痿易。四肢不舉。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偏枯痿厥。
7
肥貴人膏粱之疾也。脛有大小。髀 大疲。易偏枯。內奪而厥。則為喑痱。虛邪客於身半。其入深。營衛衰則真氣去。邪氣內留。發為偏枯。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
8
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喑舌轉可治。三十日起。其從者喑。三歲起。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
9
趙以德曰。胃與脾為表裏。胃之陽虛。則內從於脾。從於脾則脾之陰盛。故胃脈沉鼓澀。澀者。少血多氣之診也。胃之陽盛。則脾之陰虛。虛則不得與陽主內。反從其胃越出部分。而鼓大於臂之外。大者。多氣少血之候也。心者。元陽君主之宅。生血生脈。今因元陽不足。陰寒乘之。
10
故心脈小堅急。小者陽不足。堅急者陰寒之象也。夫心胃之三等脈。見一即為偏枯。心乃天真神機開發之本。胃乃穀氣充天真之原。一有相失。則不能制其氣而宗氣散。故分布不周。不周於經脈則偏枯。不周於五髒則喑。喑者腎與包絡內絕也。張景嶽曰。胃脈沉鼓澀。陽不足也。胃外鼓大。陰受傷也。心脈小堅急。陰邪勝也。胃氣既傷。血脈又病。故心下痞鬲。半身偏枯也。
11
金匱云。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痺。脈微而數。中風使然。
12
半身不遂者。偏風所中也。但臂不遂者。風遂上受也。風之所客。凝澀營衛。經脈不行。分肉筋骨俱不利。故曰此為痺。今因風著為痺。營遂改微。衛遂改數。故脈見微數。蓋微者陽之微。
13
數者風之熾也。此即內經風論所謂各入其門戶所中者之一証也。千金補金匱之不逮。立附子散。
14
治中風手臂不仁。口面 僻。專以開痺舒筋為務也。
15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
16
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 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髒。舌即難言。口吐涎。
17
寒邪之脈緊束。故浮緊並見於寸口。絡脈從經脈左右雙行。當邪入之時。不治。至邪隨絡脈流行。緩急牽引。故口眼 斜不遂。邪在於絡。則不營於肌膚。故不仁。邪在於經。則外不滋於肉。
18
故身重而不勝。所謂入腑入髒者。以胃為六腑之總司。心為五髒之君主。諸腑經絡受邪。變極則歸於胃。胃得之則熱甚。津液壅溢為痰涎。閉塞其神氣出入之竅。故不識人也。諸髒受邪。極而變者。亦必歸於心。心得邪。則神散而樞機息。舌者心之竅。機息則舌縱廉泉開。舌縱則難以言。
19
廉泉開則口流涎也。主以侯氏黑散。祛之從外而散。取菊花之甘寒杜風。兼牡蠣、礬石之澀。使藥積腹中。以助祛風之力也。
20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21
寸口脈遲。知營氣不及而為亡血。寸口脈緩。知衛虛邪入而為中風。衛不外布於經。則為癮疹身癢。營不內榮於心。則客邪混鬱於胸中。害其宗氣之布息。故胸滿而短氣。治以風引湯。引之從內而洩。故用大黃引領甘寒諸藥鎮攝虛風。即以石脂、牡蠣填塞複入之路。靈樞所謂久塞其空。謂之良工是也。
22
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處。或拘急不得轉側。古今錄驗續命湯。
23
痱病者。營衛氣血不養於內外。故身體不用。機關不利。精神不治。然是証有虛有實。虛者自飲食房勞七情得之。內經所謂內奪而厥。則為喑痱是也。實者是風寒暑濕感之。虛者不可以實治。
24
治則愈散其氣血。此方明言治中風痱。乃營衛之實邪。故用續命。即麻黃湯之變方。加乾姜開血受寒痺。石膏解肌受風痺。當歸和血。人參益氣。芎 行血散風。其並治咳逆上氣面浮者。亦為風寒而致也。
25
中風手足拘急。百節疼痛。煩熱心亂。惡寒。經日不欲飲食。千金三黃湯。
26
此六氣斂束筋經。陽氣不布。內搏於心。則神亂而煩熱。以熱鬱於內。不得達表。所以惡寒。
27
經日而不發熱。以邪氣內賊。故不欲飲食耳。方以千金取名。寶之至也。觀千金方引用。明注仲景三黃湯。其為金匱原名可知。用麻黃為君者。以其能通陽氣而開痺也。痺非得汗不開。然內虛當慮。故以大劑黃 佐之。而虛復有寒熱不同。虛熱則用黃芩。虛寒則加附子。不易之定法也。
28
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近效白術附子湯。
29
腎氣虛乏之人。外風直入無禁。而挾腎中濁陰之氣。厥逆上攻。其頭間重眩之苦。至極難耐。
30
兼以胃氣亦虛。不知食味。故處方全不用風藥。但用附子暖其水髒。白術、甘草暖其土髒。水土一暖。則濁陰之氣盡趨於下。而頭苦重眩食不知味之證除矣。
31
千金雲。岐伯曰。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風痱。三曰風懿。四曰風痺。夫諸急卒病多是風。初得輕微。人所不悟。宜速與續命湯。根據輸穴灸之。夫風者百病之長。岐伯所言四者。
32
說其最重也。
33
偏枯者。身半不隨。肌肉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溫臥取汗。益其不足。
34
損其有餘。乃可複也。甲乙經云。溫臥取汗。則巨針取之。
35
風痱者。身無痛。四肢不收。志亂不甚。言微知。則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
36
風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巢氏。作噫噫然有聲。舌強不能言。病在髒腑。先入陰。後入陽。治之先補於陰。後瀉於陽。發其汗。身轉軟者生。汗不出身直者。七日死。巢氏。作眼下及鼻人中左右白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沫者不可治。
37
風痺者。風寒濕諸痺類風狀。風勝則周身走注疼痛。寒勝則骨節掣痛。濕勝則麻木不仁。此言賊風諸痺痛風之大綱也。
38
石頑曰。千金述岐伯中風大法有四。方治頗繁。今每例採一專方。為逐証之綱旨。如偏枯用八風續命湯。風痱用竹瀝飲子。風懿用獨活湯。風痺用附子散。此大略宗兆。餘方不能具載。千金所謂變動枝葉。各根據端緒以取之。端緒愈紛。則探求愈惑。圓機之士。諒不能固守成則也。
39
趙養葵云。河間所謂中風癱瘓者。非謂肝木之風實甚而卒中之。亦非外中於風。良由平日飲食起居動靜失宜。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知也。亦有因五志有所過極而卒中者。夫五志過極。皆為熱甚。俗云風者。言末而忘其本也。觀河間之論。則以風為末。而以火為本。世之尊劉氏者。專守主火之說。殊不知火之有餘。水之不足也。劉氏原以補腎為本。觀其地黃飲子之方可見矣。故中風又當以真陰虛為本。但陰虛有二。有陰中之水虛。有陰中之火虛。火虛者。專以地黃飲子為主。水虛者。又當以六味丸為主。
40
果是水虛。辛熱之藥。與夫參、 之品。俱不可加。
41
東垣云。有中風者。卒然昏憒。不省人事。痰涎壅盛。語言謇澀。六脈沉伏。此非外來風邪。乃本氣自病也。凡人年踰四旬。氣衰之際。或憂喜忿怒傷其氣者。多有此証。壯歲之時無有也。若肥盛者。亦間有之。形盛氣衰故也。觀東垣之論。當以氣虛為主。縱有風邪。亦是乘虛而襲。當此之時。豈尋常藥餌。能通達於上下哉。急以三生飲一兩。加人參兩許煎服。夫三生飲乃行經治痰之劑。斬關奪旗之將。必多用人參駕馭其邪。而補助真氣。否則不惟無益。適足取敗。觀先哲用參、附。其義可見矣。若遺尿手撒口開眼合鼻鼾。為不治証。然用前藥。多有得生者。
42
丹溪雲。人有氣虛。有血虛。有溼痰。左手脈不足。及左半身不遂者。四物加姜汁、竹瀝。
43
右手脈不足。及右半身不遂者。四君子佐姜汁、竹瀝。如氣血兩虛而挾痰盛者。二陳加星、半、竹瀝、姜汁之類。觀丹溪之論。平正通達。人盛宗之。但持此以治。多不效。或少延而久必斃者。
44
何也。蓋半身風廢。須察脈辨証。兼痰兼熱為是。乃指左為血病。右為氣病。教人如此認証。內經則無此說也。左半雖血為主。非氣以統之則不流。右半雖氣為主。非血以麗之則易散。故肝膽居左。其氣常行於右。脾髒居右。其氣常行於左。往來灌注。周流不息。豈可執著哉。凡治一偏之病。法宜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從左引右。從右引左。盍觀樹木之偏枯者。將溉枯者乎。抑灌其未枯者使之榮茂。而因以條暢其枯者乎。至若一味攻擊其風痰死血。是相引喪亡而已。
45
喻嘉言曰。河間指火為訓。是火召風入。火為本。風為標矣。東垣指氣為訓。是氣召風入。
46
氣為本。風為標矣。丹溪指痰為訓。是痰召風入。痰為本。風為標矣。然一人之身。每多兼三者而有之。曷不曰陽虛邪害空竅為本。而風從外入者。必挾身中素有之邪。或火或氣或痰而為標耶。
47
治法。風邪從外入者。必驅之使外出。然挾虛者。非補虛則風不出。挾火者。非清熱則風不出。挾氣者。非開鬱則風不出。挾濕者。非導濕則風不出。挾痰者。非豁痰則風不出。王安道謂審其為風。則從內經。審其為火為氣為痰。則從三子。徒較量於彼此之間。
48
得非拘泥而執一耶。
49
王節齋曰。古人論中風偏枯麻木酸痛不舉諸証。以血虛亡血痰飲為言。是論其致病之根源。
50
至於得病。則必有所感觸。或因六淫七情。遂成此病。此血與痰為本。而外邪為標。其病中於皮膚血脈經絡肌肉筋骨之間。而未入髒腑。故邪在皮膚肌肉。則不知痛癢。麻木不仁。如有物一重貼於其上。或如蟲蟻遊行。或灑灑振寒。或腫脹。或自汗。遇熱則或癢。遇陰寒則沉重酸痛。邪入血脈筋絡。則手足指掌肩背腰膝重硬不遂。難於屈伸舉動。或走注疼痛。皆外自皮毛以至筋骨之病。凡脈所經所絡。筋所會所結。血氣津液所行之處。皆凝滯鬱遏。不得流通而致然也。亦何必一一強度某病屬某經。某病屬某髒而雜治之哉。
51
薛立齋云。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經云。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
52
此非外來風邪。乃本氣自病也。故諸方多言皆由氣虛體弱。營衛失調。腠理不密。邪氣乘虛而入。
53
然左半體者。肝腎所居之地。肝主筋。腎主骨。肝藏血。腎藏精。精血枯槁。不能滋養。故筋骨偏廢而不用也。風病多因熱甚。惟其血熱。故風寒之氣一襲之。則外寒束內熱而為痛。故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語。其真中風者。當辨其中髒中腑而治之。眼瞀者中於肝經。舌不能言者中於心經。唇緩便秘者中於脾經。鼻塞者中於肺經。耳聾者中於腎經。此五者病深。多為難治。
54
然五髒雖中風邪。皆其經絡受病。若傷其真髒。百無一生矣。中血脈者。外無六經之形証。內無便溺之阻隔。肢不能舉。口不能言。中腑者。多兼中髒。如左關脈浮弦。面目青。左脅偏痛。筋脈拘急。目 頭眩。手足不收。坐踞不得。此中膽兼中肝也。如左寸脈浮洪。面赤汗多惡風。心神顛倒。語言謇澀。舌強口乾。忪悸恍惚。此中小腸兼中心也。如右關脈浮緩或浮大。面唇黃。汗多惡風。口 語澀。身重怠惰嗜臥。肌膚不仁。皮肉 動。腹脹不食。此中胃兼中脾也。如右寸脈浮澀而短。鼻流清涕。多喘。胸中冒悶短氣。自汗聲嘶。四肢痿弱。此中大腸兼中肺也。如左尺脈浮滑。面目黧黑。腰脊痛引小腹。不能俯仰。兩耳虛鳴。骨節疼痛。足痿善恐。此中膀胱兼中腎也。議其髒腑經脈之病。可因人隨証而施。不必拘其方藥也。
55
繆仲淳曰。凡言中風。有真假內外之別。西北土地高寒。風氣剛猛。真氣空虛之人。卒為所中。
56
中髒者死。中腑者。飲食便溺艱澀。中經絡者。重則成廢人。輕可調理而瘳。治之之法。先以解散風邪為急。次則補養氣血。此真中外來風邪之候也。若大江以南。天地之風氣既殊。人之所稟亦異。其地絕無剛猛之風。而多濕熱之氣。質多柔脆。往往多熱多痰。真陰既虧。內熱彌甚。煎熬津液。凝結為痰。壅塞氣道。不得通利。熱甚生風。亦致卒然殭僕。類中風証。或不省人事。
57
或語言謇澀。或口眼 斜。或半身不遂。其將發也。外必先顯內熱之候。或口乾舌苦。或大便閉澀。小便短赤。此其驗也。河間所謂此証全是將息失宜。水不制火。丹溪所謂濕熱相火中痰中氣是也。此即內虛暗風。確係陰陽兩虛。而陰虛者為多。與外來風邪迥別。法當清熱順氣開痰以治標。次當補養氣血以治本。設若誤用真中風風燥之劑。則輕者變重。重則必死。故凡內燥生風。
58
及痰中之証。治痰先清火。清火先養陰。最忌燥劑。
59
張介賓曰。風之為病最多。誤治者。在不明其表裏耳。蓋外風者。八方之所中也。內風者。五髒之本病也。八風自外而入。必先有發熱惡寒。頭疼身熱等証。顯然可察也。五風由內而病。則絕無外証。而忽病如風。其由內傷可知也。雖既非外感。而經曰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風掉眩。
60
皆屬於肝。何也。蓋肝主風而藏血。血病則無以養筋。筋病掉眩強直。
61
諸變百出。此皆肝木之化。故云皆屬於風。後世不明此義。不惟類風認為真中。而且以內奪暴厥等証俱認為風。誤亦甚矣。夫外感者。邪襲肌表。故多陽實。內傷者。由於七情。故多陰虛。凡髒氣受傷。脾病者。病在肢體。或多痰飲。腎病者。或在骨髓。或在二陰。心病者。或在血脈。
62
或在神志。肺病者。或在營衛。或在聲音。肝病者。或在筋爪。或在血脈。此五髒之類風。未有不由陰虛而然者。惟東垣獨得其義。曰。有中風者。卒然昏憒。不省人事。此非外來風邪。乃本氣自病也。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起居衰矣。故多犯之。豈非陰虛之病乎。夫人生於陽。而根於陰。根本衰。則人必病。根本敗。則人必危。所謂根本者。真陰也。人知陰虛唯一。而不知陰虛有二。如陰中之水虛。則病在精血。陰中之火虛。則病在神氣。蓋陽衰則氣去。故神志為之昏亂。
63
非火虛乎。陰虧則形壞。故肢體為之廢弛。非水虛乎。今以神離形壞之証。乃不求水火之源。而猶以風治。鮮不危矣。試以天道言之。其象亦然。凡旱則多燥。燥則生風。是風木之化從乎燥。
64
燥則陰虛之候也。故凡治類風者。專宜培補真陰以救根本。則風燥自除矣。然外感者。非曰絕無虛証。氣虛則虛也。內傷者。非曰必無實証。有滯則實也。治虛者。當察其在陰在陽而直補之。
65
治實者。但察其因痰因氣而暫開之。此於內傷外感。及虛實攻補之間。是當審其有無微甚而酌其治也。甚至有元氣素虧。卒然仆倒。上無痰。下失禁。瞑目昏沉。此厥竭之証。尤與風邪無涉。
66
設非大劑參、附。安望其複真氣於將絕之頃哉。倘不能察其表裏。又不能辨其虛實。但以風之為名。多用風藥。不知風藥皆燥。燥複傷陰。風藥皆散。散複招風。以內傷作外感。以不足為有餘。
67
是促人之死也。景嶽全書曰。凡類中風之多痰者。悉由中虛而然。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腎。其標在脾。在腎者。以水不歸源。水泛為痰也。在脾者。以食飲不化。土不制水也。故治痰而不知實脾堤水。非其治也。余嘗聞之俗傳云。痰在周身。為病莫測。
68
凡癱瘓螈 。半身不遂等証。皆伏痰留滯而然。若此。痰飲豈非邪類。不去痰邪。病何由愈。餘曰。汝知痰之所自乎。凡經絡之痰。蓋即津血之所化也。使果營衛和調。則津自津。血自血。何痰之有。唯是元陽虧損。神機耗敗。則水中無氣。而津凝血敗。皆化為痰耳。此果痰也。果津血也。豈以津血之外。而別有所謂痰者耶。若謂痰在經絡。非攻不去。則必并津血而盡去之。庶乎可也。否則安有獨攻其痰。而津血自可無動乎。津血複傷。元氣愈竭。隨去隨化。痰必愈甚。此所以治痰者不能盡。而所盡者惟元氣也。矧復有本無痰氣。而妄指為痰。以誤攻之者。又何其昧之甚也。故凡治痰之藥。在元氣無傷而有壅滯者。乃可暫用分消。豈云無效。若病及元氣。而但知治標。則未有日用而不日敗者矣。李士材曰。凡中風須辨血脈腑髒。中血脈則口眼 斜。中腑則肢節廢。中髒則性命危。三者之治各不同。中血脈。外有六經之形証。則從小續命加減。中腑。
69
內有便溺之阻隔。宜三化湯通利之。若表裏證俱見。先與解表。而後攻裏。若外邪已解。內邪已除。而語言謇澀。半身不遂。未能即愈。以六君子加黃 、桂心、歸、芍。久久服之。營衛自和。
70
即古所稱大藥也。因脾胃虛而四肢不舉者。慎不可雜以風藥。風熱痰盛者。但加姜汁、竹瀝。肥人多濕痰。少加制附子行經。病在半表半里。外無六經之形証。內無便溺之阻隔。知為血弱不能養筋。故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能語言。古法用大秦艽湯。然不若十全大補、大建中、人參養榮選用。腎髒虛熱生風。天麻丸。大抵治風之法。初得之盒飯順氣。及其久也。即當治血。若先不順氣。遽用烏、附。又不活血。徒用羌、防、天麻輩。吾未見其能治也。然順氣之藥則可。破氣降氣之藥則不可。若老人虛人。治須少汗。亦宜少下。多汗則虛其衛。多下則損其營。宜治在經。
71
當以大藥養之。凡治風須分陰陽。陰中者。面色青。或白或黑。痰喘昏亂。眩暈多汗。甚者手足厥冷。陽中者。面色赤。唇焦。牙關緊急。上視強直。
72
掉眩煩渴。陰中危者多見脫証。宜三生飲倍加人參及竹瀝、姜汁灌之。陽中劇者多見閉証。若初中痰涎壅盛。昏憒不省。語言謇澀。螈 不遂。一切痰氣閉塞。牛黃清心丸。若暴中神昏不語。
73
痰塞心包。口角涎流。煩熱氣急。一切痰熱閉遏。清心牛黃丸。寒熱互結。痰氣壅塞。局方至寶丹。然中氣之証。亦多卒倒昏迷。不省人事。不可誤用牛黃丸。宜蘇合香丸。姜湯調化灌之。抉口不開。不可進藥。以細辛、牙皂為末。吹鼻取嚏即蘇。無嚏不治。痰涎壅盛者宜吐之。用稀涎散三四錢。溫水調灌。不大嘔吐。但微微令涎自口角流出即蘇。或橘紅一味。大劑煎湯灌之。即吐。凡中風。或未蘇。或已蘇。或初病。或久病。忽然吐紫紅色者死。卒然中倒。輕者實時蘇醒。
74
重者不省人事。慎不可以滴水入喉。入則其涎永繫於心絡不去。即成廢人。俟稍蘇醒。察其有表証。小續命湯加減。痰涎壅盛而脈數有熱。省風湯。痰逆嘔洩而脈沉厥冷。大省風湯。不效。頑痰愈盛。或轉增困重。三生飲。肥人多有中病。以其氣盛於外。而歉於內也。元氣素弱。或遇勞役嗜欲而卒然厥僕。狀類中風。手必撒。口必開。非大劑參、 。豈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哉。
75
亦有不僕。而但舌強語澀痰壅。口眼 斜。肢體不遂者。作中風治必殆。六君子湯加天麻、姜汁、竹瀝治之。中後體虛有痰。亦用上法。中而口眼 斜。先燒牙皂煙熏之以逐外邪。次燒乳香熏之以順血脈。若前證多怒。此風動肝氣。宜小續命加羚羊角。熱渴。去附子加秦艽。恍惚錯語。加茯神、遠志。不得睡。加熟棗仁。不能言。加竹瀝。脈虛無力。去麻黃加茯苓。口眼 斜耳鼻常靜。故風息焉。口目常動。故風生焉。風淫則血液衰耗。無以榮筋。故筋脈拘急。口目為僻。
76
靈樞云。足陽明之筋病。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按左寒右熱。則左急而右緩。右寒左熱。則右急而左緩。蓋左中寒。則逼熱於右。右中寒。則逼熱於左。
77
陽氣不得宣行故也。又金匱云。極寒傷經。極熱傷絡。則知經受寒而急。則絡必熱而緩。即素問大筋軟短。小筋弛長之謂也。凡口之 。灸地倉。目之斜。
78
灸承泣。苟不效。當灸人中。去氣虛風入則為偏。上不得出。下不得洩。真氣為風邪所陷。故宜灸。經曰。陷下者灸之。至於用藥。宜潤燥。則風自息。古法用大秦艽湯。今改用十全大補。尤妥。又曰。足之陽明手之太陽經急。則口目為僻。 急不能卒視。又口眼 斜。須分左右。蓋邪盛則急。正虛則緩。左急者。屬血中有邪。舒筋三聖散加姜、棗。病久氣虛者。去延胡索加人參。
79
名參歸三聖散。易人參者以正虛不勝耗血之品。故借陽生陰長之力。流動經脈。勿疑左半屬血。
80
不當用參以助其氣。右急者。屬氣分受邪。八味順氣散去青皮加羌活。又法。桂枝三兩。酒煎濃液。以布漬之。左 搭右。右 搭左。若口眼 斜而一臂不仁者。千金附子散。
81
口噤不開 千金謂之風懿。經云。足陽明頷頰之脈急。則口噤不能開。肝風乘胃故也。皂莢、乳香、黃 、防風煎湯熏之。然須大作湯液。如蒸如霧。乃得力耳。風邪乘虛。入其筋則攣。
82
故令口眼 斜。牙關急而口噤也。秦艽升麻湯。風寒客於會厭。卒然無音。虛則地黃飲子。痰則滌痰湯。實則涼膈散加犀角、黃連。一法。南星、半夏為末。擦其牙齦。鬱金、藜蘆搐鼻。
83
痰涎壅盛 此證宜先吐之以稀涎散。後用星香、二陳、導痰、滌痰之類。蓋治痰以順氣為先也。挾虛者。必用參、 、竹瀝。挾寒者。加桂、附、姜汁。上盛下虛。痰涎壅盛者。六君子加星、香。送黑錫丹。
84
語言謇澀 經曰。足太陰之脈。連舌本。散舌下。是動則病舌本強。又心之別脈。系舌本。
85
又曰。足少陰之脈。其直者循喉嚨。挾舌本。又曰。所謂入中為喑者。陽盛已衰。故為喑也。內奪而厥。則為喑痱。此腎虛也。少陰不至者。厥也。千金雲。心脾二髒受風邪。舌強不得語者。獨活湯。專治風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 曳。腎虛而腎絡與胞絡內絕。不通於上則喑。腎脈不上循喉嚨挾舌本。則不能言。二絡不通於下。則痱厥矣。
86
急宜地黃飲子。庶可挽回一二。如脾土不足。痰涎壅盛而謇澀者。是痰火壅塞上竅。氣虛不能上營。則舌機不轉。宜六君子加星、香、菖、遠、枳實、竹茹。若口眼 斜不能言。遇風寒則四肢拘急。脈浮而緊。此手足陽明經虛風所乘。秦艽升麻湯。若口喑不能言。足痿不能行。屬腎氣虛弱。名曰痱証也。地黃飲子。卒然暈倒。口眼 斜。口角流涎者。氣虛挾痰也。六君子加秦艽、天麻、姜汁、竹瀝。血弱舌痿不能言。手足不能舉。十全大補湯。風熱上壅。痰盛不能言。涼膈散加菖蒲、遠志、辰砂。驚痰堵塞。舌本強硬。語言不正。正舌散加薄荷。舌麻語澀不能言。省風湯加沉香。脾緩舌強不能言。半身不遂。解語湯。脈虛無力。加參、苓、白術。心血衰少。驚悸不能言。得之於暴者。祛風定志湯。血衰心失滋養。語言不出。叩之不應。十全大補加菖蒲、遠志。痰迷心竅。昏憒口噤不能言。滌痰渴。有熱。加芩、連、姜汁、竹瀝。舌喑脈洪。口角流涎。
87
喜笑不休者。導痰加白術、芩、連、竹瀝、姜汁。肥人舌根強硬。作濕痰治。瘦人舌根強硬。作心火治。雖病久正虛。不可純用補藥。壅滯經絡中之痰火。若飲食如常。但失音不語。俗呼啞風。
88
小續命去桂、附加菖蒲、直中心經。啞不能言。口開面赤者。必死勿治。
89
左癱右瘓 左半身不遂。或傷血。致目昏耳聵頭眩乏力。四物加羌、防、肉桂、紅花、桃仁、生姜。病久氣虛不應。宜參歸三聖散。右半身不遂。四肢無力。痰涎壅盛。或一臂不遂。時復轉移一臂。千金附子散。下半體疼重軟弱。甄權防風湯。並用針灸法。偏風。其脈沉細。是風與痰飲在上焦。並宜導痰湯加羌活、白術。不應。宜六君子湯加當歸。寒。加桂心。熱。加竹瀝。半身不遂。口眼 斜。手足戰掉。語言謇澀。明顯風從外入。身熱無汗惡寒。宜小續命加減。自汗。
90
不宜服。然又有病發左半。口往右 者。蓋大筋短縮。筋屬肝。肝病故左半身不遂。舌筋亦短而謇於言。左畔之小筋弛長。故口從左而 於右。治宜從右引左。大理右半脾胃之氣。以運出左半之熱痰虛風。當以四君子加羚羊角、柴胡、姜汁、竹瀝。冬月稍加炮姜、熟附以從治。夏月須用知母、石膏。此正治也。半身不遂而多汗神昏。痰涎上湧者。大劑參、 。補中益氣、十全大補、人參養營、大建中選用。半身不遂。骨節離解。口面 邪。便利無度。麻黃附子湯加桂心、乾姜、芎 。
91
然又有身半以上俱無恙。身半以下軟弱麻痺。小便或澀或遺。此足三陰虛証也。當用地黃飲子補其下元。慎不可用澡濕攻痰藥。若果痰盛。星香散、二陳湯。濕盛。薏苡仁湯。兼氣虛者。六君子湯。兼血虛者。大秦艽湯。皆為合劑。又酒濕為病作痺証。口眼 斜。半身不遂。渾似中風。
92
舌強不正。當瀉利濕熱。不可作風治而汗之也。
93
角弓反張 風氣乘虛入於諸陽之經。則腰背反折。攣急如角弓之狀。宜小續命加減。千金治賊風口噤。角弓反張。用倉公當歸湯。更參痙證治之。
94
四肢不舉 脈緩大有力。而四肢不舉者。土太過也。當瀉其濕。胃苓湯。脈細小無力。而四肢不用者。土不及也。當補其氣。補中益氣湯隨証加減。瘦人血枯筋急。土旺風淫者。四物湯加鉤藤、秦艽、防風。肥盛色白痰多者。六君子加秦艽、天麻、竹瀝、姜汁。
95
麻瞀不仁 虛風之証。能食麻瞀。牙關引搐。目內蠕 。升麻胃風湯。麻痺不仁。鼻額間痛。唇口頰車髮際皆痛。口不可開。言語飲食妨礙。左額頰上如糊急。手觸之則痛。此足陽明經受風。氣血凝滯不行。犀角升麻湯。一切風氣攻注。四肢骨節疼痛。遍身頑麻。手足癱瘓。言語謇澀。無汗氣實。烏藥順氣散。十指并面麻瞀。乃氣虛風襲。補中益氣去白術、當歸、橘皮加白芍、五味。麻瞀體軟。癢起白屑。乃脾氣不榮。補中益氣加地黃、芍藥。
96
風濕相搏。手足麻痺者。千金排風湯。手足麻瞀。膈塞體痛。寒熱眩暈。風成為寒熱也。千金解風散。
97
表虛自汗 虛風傷衛而汗出者。黃 建中湯。陽氣虛者。加附子。若兼寒熱者。小柴胡渴。
98
氣虛。補中益氣湯。每夜發熱自汗。為血虛。當歸補血湯。酒客輩多濕熱人。兼房勞汗出中風。
99
下體多汗。不能勞。衣常濡。口乾善渴。十全大補加熟附、防風、黃柏、澤瀉。凡中風自汗而小便少者。不可以藥利之。既已自汗。則津液外亡。小便應少。若利之。使營衛枯竭。無以制火。
100
煩熱愈甚。當俟熱退汗止。小便自行。且此證屬陽明經。大忌利小便。
101
神氣昏冒 虛火妄動。挾痰氣逆衝。心主被障。所以昏不知人。須大劑人參、芎、歸兼柴胡、山梔。審係中在心包。而非中腑。閉証而非脫証。牛黃丸。虛人。六君子加星、香、菖、遠、竹瀝、姜汁。若狂言語亂。精神恍惚。痰涎壅盛。導痰湯加芩、連、竹瀝、姜汁。
102
遺尿不禁 脾虛下陷而膀胱不約者。補中益氣湯加益智。腎虛不能攝者。地黃飲子。若卒中有此。兼諸惡證者。為腎絕。不治。
103
不治諸証 髮直吐沫。搖頭上攛。魚口氣粗。直視。眼小目瞪。喉聲如鋸。面赤如妝。汗出如珠。循衣摸床。神昏不語。頭面手足爪甲青黑。大吐大瀉。吐血下血。其脈堅躁急疾短澀者。
104
皆不治。
105
石頑曰。中風一門。為雜証開卷首義。其分經絡。定腑髒。與傷寒無異。非精達南陽至理。難以語此。如西北為真中風。東南為類中風。又為諸病開一辨別方宜大綱。而傷寒主治。雖無一不具。未嘗昭揭其旨也。夫水土之剛柔。非特指中風而言。當知西北為真中風一語。原是因東南水土孱弱。雖有卒倒昏迷。皆是元氣疏豁。為虛風所襲。不可峻用祛風猛劑而設。其西北為真中風一語。原是對待東南類中而言。以其風氣剛暴。
106
得以直犯無禁。則有卒然倒仆之患。未嘗言西北之人。絕無真氣之虛而中之者。內經明言陽之氣。
107
以天地之疾風名之。即此一語。可證風從內發。但以西北資稟剛暴。風火素盛。加以外風猛厲易襲。所以西北中風。較之東南倍劇也。余嘗究心斯道。五十年來。歷診西北之人。中風不少。驗其喑痱遺尿。詎非下元之憊。而從事地黃飲、三生飲等治乎。 僻不遂。詎非血脈之廢。而從事建中、十全等治乎。東南類中。豈無六經形証見於外。便溺阻隔見於內。即從事續命、三化等治乎。若通聖、愈風。即西北真中。曾未一試也。讀古人書。須要究其綱旨。以意逆之。是謂得之。
108
若膠執其語。反成窒礙。豈先哲立言之過歟。諸病各有經脈腑髒之分。而卒然倒僕。猶須審諦。
109
嘗考先哲論中風。首云中血脈則口眼 斜。中腑則肢節廢。夫肢節廢與口眼 斜。皆屬六經形証。
110
若中腑則有便溺阻隔之患矣。中髒則性命危。此亦不過論其大綱。中髒豈絕無可治。而一概委之不救乎。
111
〔診〕石頑曰。中風之脈。皆真氣內虧。風邪得以斬關直入。即南方類中卒倒。雖當分屬虛屬火屬痰。總由腎氣衰微。不能主持。是以脈不能沉。隨虛風鼓激而見浮緩之象。昔人有云。中風之脈。每見沉伏。亦有脈隨氣奔指下洪盛者。當知中風之人。皆體肥痰盛。外似有餘。中實不足。
112
加以房室內賊。遂致卒倒昏迷。其國中之時。周身之氣。閉滯不行。故多沉伏。少頃氣還微省。
113
則脈隨氣奔而見洪盛。皆風火痰濕用事也。大都中風之脈。浮小緩弱者生。堅大急疾者危。蓋浮緩為中風之本脈。兼緊則多表邪。兼大則多氣虛。兼遲則多虛寒。兼數則多虛熱。兼滑則多痰濕。皆為可治之脈。惟兼澀者。為脈不應病。多為危兆。以痰証脈澀。為正氣虛衰。經絡閉滯。難於搜滌也。
114
所以中風之脈。最忌伏澀不調。尤忌堅大急疾。素問云。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
115
皆鬲。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喑舌轉可治。則知堅急澀伏。皆難治之脈。況見聲喑舌機不轉。腎氣內衰之證乎。
116
羅謙甫治太尉忠武史公。年近七旬。十月初。侍國師於聖安寺。丈室中有煤炭水一 在左側。
117
遂覺左頰微汗。因左頰疏緩。被風寒客之。左頰急而口 於右。脈得浮緊。按之洪緩。先於左頰上灸地倉一七壯。次灸頰車二七壯。後於左頰上熱手熨之。以秦艽升麻湯發散風寒。數服而愈。
118
趙以德治陳學士敬初。因醮事跪拜間。就倒僕。汗注如雨。診之脈大而空虛。年當五十。新娶少婦。今又從拜跪之勞役。故陽氣暴散。急煎獨參湯。連飲半日而汗止。神氣稍定。手足俱 。
119
喑而無聲。遂於獨參湯中加竹瀝。開上湧之痰。次早悲哭。一日不已。因以言慰之。遂笑。復笑五七日無已時。此哭笑為陰火動其精神魂魄之藏。相併故耳。在內經所謂五精相併者。心火併於肺則喜。肺火併於肝則悲是也。稍加連、柏之屬瀉其火。八日笑止手動。一月能步矣。
120
李士材治徽商汪華泉。忽然昏僕。遺尿撒手。汗出如珠。口不能言。法在不治。然大進參、附。或救萬一。用人參三兩。熟附五錢。濃煎灌之。至晚而汗減。再劑身體轉動。更用參、附、白術加姜汁、竹瀝。數日漸爽。調補半年而康。
121
石頑治春榜趙明遠。平時六脈微弱。己酉九月。患類中風。經歲不痊。邀石頑診之。其左手三部弦大而堅。知為腎髒陰傷。壯火食氣之候。且人迎斜內向寸。又為三陽經滿。溢入陽維之脈。
122
是不能無顛僕不仁之虞。右手三部浮緩。而氣口以上微滑。乃頑痰湧塞於膈之象。以清陽之位而為痰氣占據。未免侵漬心主。是以神識不清。語言錯誤也。或者以其神識不清。語言錯誤。口角常有微涎。目睛恆不易轉。以為邪滯經絡。而用祛風導痰之藥。殊不知此本腎氣不能上通於心。心藏虛熱生風之証。良非風燥藥所宜。
123
或者以其小便清利倍常以為腎虛。而用八味壯火之劑。殊不知此証雖虛。而虛陽伏於肝髒。所以陽事易舉。飲食易飢。又非益火消陰藥所宜。或者以其向患休息久痢。大便後常有淡紅漬沫。而用補中益氣。殊不知脾氣陷於下焦者。可用升舉之法。此陰虛久痢之餘疾。有何清氣在下可升發乎。若用升、柴升動肝腎虛陽。鼓激膈上痰飲。能保其不為喘脹逆滿之患乎。是升舉藥不宜輕服也。今舉河間地黃飲子助其腎。通其心。一舉而兩得之。但不能薄滋味。遠房室。則藥雖應病。
124
終無益於治療也。惟智者善為調攝。為第一義。
125
又治御前侍衛金漢光如夫人。中風四肢不能舉動。喘鳴肩息。聲如拽鋸。不能著枕。寢食俱廢者半月餘。方邀治於石頑。診其脈。右手寸關數大。按久無力。尺內愈虛。左手關尺弦數。按之漸小。惟寸口數盛。或時昏眩。或時煩亂。詢其先前所用諸藥。皆二陳、導痰。雜以秦艽、天麻之類。不應。又與牛黃丸。痰涎愈逆。危殆益甚。因疏六君子。或加膽星、竹瀝。或加黃連、當歸。甫四劑而喘息頓除。再三劑而飲食漸進。稍堪就枕。再四劑而手足運動。十餘劑後。屏幃之內。自可徐行矣。因思從前所用之藥。未常不合於治。但以痰涎壅盛。不能擔當。峻用參、術開提胃氣。徒與豁痰。中氣轉傷。是以不能奏績耳。
126
又治漢川令顧莪在夫人。高年氣虛痰盛。邇因乃郎翰公遠任廣西府。以道遠抑鬱。仲春十四夜。忽然下體墮床。
127
便舌強不語。肢體不遂。以是日曾食濕面。諸醫群議消導。消導不應。轉增困憊。人事不省。頭項腫脹。事在危急。急邀石頑診之。六脈皆虛濡無力。諸醫尚謂大便六七日不通。擬用攻下。餘謂之曰。脈無實結。何可妄攻。莪在喬梓。皆言素有脾約。大便常五七日一行。而艱苦異常。乃令先小試糜飲。以流動腸胃之樞機。日進六君子湯。每服用參二錢。煎成燉熱。分三次服。四劑後。
128
自能轉側。大便自通。再四劑。手足便利。自能起坐。數日之間。倩人扶掖徐行。因切囑其左右謹防。毋使步履有失。以其氣虛痰盛。不得不防杜將來耳。
129
又治松陵沈雲步先生。解組歸林。以素稟多痰。恆有麻木之患。防微杜漸。不無類中之虞。
130
乃謀治於石頑。為疏六君子湯。服之頗驗。而性不喜藥。入秋以來。漸覺肢體不遂。復邀延醫。
131
脈軟滑中有微結之象。仍以前方除去橘皮。加歸、 、巴戟。平調半月而安。然此證首在節慎起居。方能永保貞固。殊非藥力可圖萬全也。
URN: ctp:ws75079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